CN109432296A - 中药组合物和中药制剂和它们的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中药组合物和中药制剂和它们的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32296A
CN109432296A CN201811547269.6A CN201811547269A CN109432296A CN 109432296 A CN109432296 A CN 109432296A CN 201811547269 A CN201811547269 A CN 201811547269A CN 109432296 A CN109432296 A CN 1094322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ight
content
parts
medicine composition
chinese medic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4726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修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1154726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432296A/zh
Publication of CN1094322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3229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33/00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25Araliaceae (Ginseng family), e.g. ivy, aralia, schefflera or tetrapanax
    • A61K36/258Panax (ginse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48Fabaceae or Leguminosae (Pea or Legume family); Caesalpiniaceae; Mimosaceae; Papilionaceae
    • A61K36/481Astragalus (milkvetch)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48Fabaceae or Leguminosae (Pea or Legume family); Caesalpiniaceae; Mimosaceae; Papilionaceae
    • A61K36/484Glycyrrhiza (licoric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70Polygonaceae (Buckwheat family), e.g. spineflower or dock
    • A61K36/704Polygonum, e.g. knotwee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74Rubiaceae (Madder family)
    • A61K36/744Gardenia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80Scrophulariaceae (Figwort family)
    • A61K36/804Rehmannia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81Solanaceae (Potato family), e.g. tobacco, nightshade, tomato, belladonna, capsicum or jimsonweed
    • A61K36/815Lycium (desert-thor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88Liliopsida (monocotyledons)
    • A61K36/896Liliaceae (Lily family), e.g. daylily, plantain lily, Hyacinth or narcissus
    • A61K36/8969Polygonatum (Solomon's seal)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alimentary tract or the digestive system
    • A61P1/14Prodigestives, e.g. acids, enzymes, appetite stimulants, antidyspeptics, tonics, antiflatul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25/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nervous system
    • A61P25/20Hypnotics; Sedativ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V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ND 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USED IN FOODSTUFFS OR FOOD PREPARATION
    • A23V2002/00Food compositions, function of food ingredients or processes for food or foodstuff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食药同源中药组合物领域,公开了一种中药组合物和中药制剂和它们的应用,该中药组合物含有以下原料:蜀葵精、西洋参、枸杞子、黄精、首乌、沙菀子、熟地、玉竹、栀子、甘草,其中,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所述中药组合物的总重量,所述蜀葵精的含量为10‑35重量份、西洋参的含量为5‑15重量份、枸杞子的含量为5‑15重量份、黄精的含量为5‑15重量份、首乌的含量为3‑8重量份、沙菀子的含量为3‑8重量份、熟地的含量为5‑15重量份、玉竹的含量为3‑8重量份、栀子的含量为1‑5重量份、甘草的含量为1‑5重量份。本发明提供的中药制剂具有滋阴泻火和养心安神的功效。

Description

中药组合物和中药制剂和它们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药同源中药组合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在制备用于滋阴泻火和养心安神的药物和/或食品中的应用以及一种以该中药组合物为活性成分的中药制剂及其在制备用于滋阴泻火和养心安神的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作息不规律、饮食习惯不佳,外加生活压力大,紧张繁忙等情绪易导致当代人体出现内脂毒、氧毒、风寒湿热等症状。
人体内脂代谢发生障碍,脂肪数量超出了正常范围,会沉积在器官上,对器官产生毒性,形成伤害,导致严重的脂代谢疾病。如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脂肪肝等,这些多余的脂肪对人体的毒性在医学上就称为“脂毒”。
进入体内的氧会产生氧自由基,氧自由基极为活跃,在体内到处流窜,攻击和杀死各种细胞,导致细胞和器官的代谢和功能障碍,并能促使基因突变诱发癌症。健康人在自然状态下,体内氧化和抗氧化运动处于动态平衡。当人体内氧毒积累会导致人体产生幻视、幻听、幻嗅、口腔异味和情绪异常等症状。
湿热毒盛证,是寒邪久蕴,郁而化热,湿热浸淫而出现的证候。常见于脱疽。寒邪久蕴,郁而化热,湿热浸淫,则患趾(指)红肿溃脓;热邪伤阴可致阴虚火旺。病久正气虚不能抗邪,坏疽、高热、剧痛持续日久,可出现形体消瘦、乏力倦怠、精神疲惫、不思饮食、高热神昏等危重证候。临床表现为患肢剧痛,日轻夜重,局部肿胀,皮肤紫暗,浸淫蔓延,溃破腐烂,肉色不鲜;身热口干,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当各种毒素、废物因血瘀存留在体内会造成代谢紊乱,阻碍气血正常运行、破坏脏腑的功能及腑脏之间的相互协调,易造成阴虚火旺。
阴虚火旺主要表现为形体消瘦、潮热多汗、失眠多梦、五心烦热、口燥咽干、小便短赤、大便干燥、颜面潮红、口唇红赤、男子遗精、女子梦交、舌红少苔、脉细数。亚健康人群中的一部分阳强、阳痿、早泄、遗精、月经不调、梦交、性功能障碍、更年期综合征等,大多属于阴虚火旺型,可以通过滋阴祛火等进行调理。
中医认为滋阴泻火,降低体内脂毒、氧毒、风寒湿热等人体内毒素的产生、保持气行健旺且血行畅通,血液充足肤色才能饱满红润,人们才能保持精力充沛,身心舒畅,体魄强健,益寿延年。
目前市场上用于滋阴泻火和养心安神的药物种类很多且剂型多样,虽然都能够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仍存在食药煎煮时间长、不便携、营养不均衡、不利于吸收和保存时间短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用于滋阴泻火和养心安神的药物存在食药煎煮时间长、不便携、营养不均衡、不利于吸收和保存时间短等缺陷,提供一种兼具服用方便、便携、营养均衡、利于吸收和保存时间长等优点中药组合物及其在制备用于滋阴泻火和养心安神的药物和/或食品中的应用以及一种以该中药组合物为活性成分的中药制剂及其在制备用于滋阴泻火和养心安神的药物中的应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含有以下原料:蜀葵精、西洋参、枸杞子、黄精、首乌、沙菀子、熟地、玉竹、栀子、甘草,其中,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所述中药组合物的总重量,所述蜀葵精的含量为10-35重量份、西洋参的含量为5-15重量份、枸杞子的含量为5-15重量份、黄精的含量为5-15重量份、首乌的含量为3-8重量份、沙菀子的含量为3-8重量份、熟地的含量为5-15重量份、玉竹的含量为3-8重量份、栀子的含量为1-5重量份、甘草的含量为1-5重量份。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上述中药组合物在制备用于滋阴泻火和养心安神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上述中药组合物在制备用于滋阴泻火和养心安神的食品中的应用。
本发明第四方面提供一种中药制剂,该中药制剂含有活性成分和辅料,其中,所述活性成分为前述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第五方面提供一种前述中药制剂在制备用于滋阴泻火和养心安神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和中药药剂具有服用方便、便携、营养均衡、利于吸收和保存时间长等优点,可以有效滋阴泻火和养心安神。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文中所披露的范围的端点和任何值都不限于该精确的范围或值,这些范围或值应当理解为包含接近这些范围或值的值。对于数值范围来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之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和单独的点值之间,以及单独的点值之间可以彼此组合而得到一个或多个新的数值范围,这些数值范围应被视为在本文中具体公开。
如前所述,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含有以下原料:蜀葵精、西洋参、枸杞子、黄精、首乌、沙菀子、熟地、玉竹、栀子、甘草,其中,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所述中药组合物的总重量,所述蜀葵精的含量为10-35重量份、西洋参的含量为5-15重量份、枸杞子的含量为5-15重量份、黄精的含量为5-15重量份、首乌的含量为3-8重量份、沙菀子的含量为3-8重量份、熟地的含量为5-15重量份、玉竹的含量为3-8重量份、栀子的含量为1-5重量份、甘草的含量为1-5重量份。
优选情况下,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所述中药组合物的总重量,所述蜀葵精的含量为20-30重量份、西洋参的含量为8-13重量份、枸杞子的含量为8-13重量份、黄精的含量为8-13重量份、首乌的含量为4-7重量份、沙菀子的含量为4-7重量份、熟地的含量为8-13重量份、玉竹的含量为4-7重量份、栀子的含量为2-4重量份、甘草的含量为2-4重量份。
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所述中药组合物的总重量,所述蜀葵精的含量为25重量份、西洋参的含量为12.5重量份、枸杞子的含量为12.5重量份、黄精的含量为12.5重量份、首乌的含量为6重量份、沙菀子的含量为6重量份、熟地的含量为12.5重量份、玉竹的含量为6重量份、栀子的含量为3.5重量份、甘草的含量为3.5重量份。
根据本发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各原料药的药理作用及方解如下:
所述蜀葵精为锦葵科蜀葵属植物蜀葵(Althaearosea(L.)Cavan)的根、叶、花和种子中的至少一种。具有通淋,消肿,解毒的功效,常用于治淋病,痈疽肿毒,汤火烫伤。
所述西洋参为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quinquefolius)的根,味甘、微苦,凉。归心、肺、肾经。具有益肺阴,清虚火,生津止渴的功效。
所述枸杞子为茄科植物宁夏枸杞(FructusLycii)的干燥成熟果实,味甘、性平。具有补肾益精,养肝明目,补血安神,生津止渴,润肺止咳的功效。对肝肾阴亏,腰膝酸软,头晕,目眩,目昏多泪,虚劳咳嗽,消渴,遗精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所述蜀葵精、西洋参和枸杞子共为君药,三者以适当的用量比配合使用可以起到清热解毒、滋阴泻火、养心安神的作用。
所述黄精为百合科植物滇黄精(Polygonatumkingianum Coll.et Hemsl.)、黄精(Polygonatumsibiricum Red.)或多花黄精(PolygonatumcyrtonemaHua)的燥根茎,味甘、平。归脾、肺、肾经。具有补中益气,润心肺,强筋骨的功效。对虚损寒热,肺痨咳血,病后体虚食少,筋骨软弱,风湿疼痛,风癞癣疾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所述首乌为蓼科植物何首乌(Fallopiamultiflora)的干燥块根,味苦、甘涩、微温。具有补肝,益肾,养血,祛风的功效。对发须早白,血虚头晕,腰膝软弱,筋骨酸痛,遗精,崩带,久疟,久痢,慢性肝炎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所述沙菀子为豆科植物扁茎黄芪或华黄芪的种子,味甘、性温、归肝经、肾经。具有温补肝肾、固精、缩尿、明目的作用。
上述黄精、首乌和沙菀子三药共同作为臣药,用于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或是针对兼病或兼证起治疗作用,三者以适当的用量比配合使用可以进一步加强清热解毒、滋阴泻火、养心安神的作用。
所述熟地为玄参科植物地黄(学名:Rehmanniaglutinosa)的块根,味甘,微温。归肝、肾经。具有补血,滋阴,生精补髓,保健益寿的功效。
所述玉竹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玉竹(Polygonatumodoratum(Mill.)Druce)的根茎,味甘,平。具有养阴,润燥,除烦,止渴的功效。
上述熟地和玉竹两药共同作为佐药,用于协助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兼证,以及制约君、臣药的峻烈之性,或减轻或消除君、臣药毒性的药物,同时还可以根据某些病证之需,配伍少量与君药性味或作用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
所述栀子为茜草科植物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的果实,味苦、性寒。入心、肝、肺、胃、三焦经。所述栀子的寒能清热,苦能燥湿,体轻入气,色赤入血,能自上达下通彻三焦,善清透胸膈郁热。
上述栀子为使药,可以作为调和药,用于调和诸药,引药归经。
所述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uralensis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inflata Bat.)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glabra L.)的干燥根和根茎,味甘、性平。归心、入肺、脾、胃经。具有补脾和胃、益气复脉的功效。此外,所述甘草具有引药归经的功能,可以引导其它药物的药力到达病变部位或某一经脉,起到“向导”的作用。
上述各种原料可以在市场上购买已炮制好的产品,也可以通过常规的炮制方法得到,例如可以通过将原料进行干燥和研磨成本领域常用的粉末而制得。干燥的方法可以为烘干或自然晒干,优选为自然晒干。研磨的方法可以为中药领域常规的将中药研磨成粉末的方法,研磨的条件优选使所述原料的平均粒度为150-200目,更优选为160-180目。
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可以通过将所述各种原料混合而制得。混合的条件只要使各种原料混合均匀即可。
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含有黄酮、低糖、蛋白质、低脂肪、微量元素、复合维生素、纤维素等组分,当各原料组分以特定的比例配合使用,具有滋阴泻火、养心安神的作用,对阴虚火旺、五心烦热、皮肤干燥无华、倦怠无力、口舌生疮、注意力减退、记忆力下降、盗汗等症状有显著改善作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前述中药组合物在制备用于滋阴泻火和养心安神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前述中药组合物在制备用于滋阴泻火和养心安神的食品中的应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中药制剂,该中药制剂含有活性成分和辅料,其中,所述活性成分为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中药制剂,以该中药制剂的总重量为基准,所述活性成分的含量可以为10-90重量%,所述辅料的含量可以为10-90重量%。优选情况下,所述活性成分的含量为40-60重量%,所述辅料的含量为40-60重量%。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中药制剂,可以为合剂、丸剂、颗粒、糖浆剂、膏剂、胶囊和片剂中的一种。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中药制剂,所述辅料可以为中药制剂常用的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例如可以为药物可接受的载体、稀释剂、填充剂和结合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载体包括但不限于淀粉或其衍生物、乳糖、聚乙二醇;所述稀释剂包括但不限于淀粉或其衍生物、乳糖、蔗糖、植物油、蜡、脂肪酸;填充剂包括但不限于滑石粉;所述辅料还可以包括如防腐剂、润滑剂、分散剂、矫味剂、保湿剂、抗氧化剂、着色剂、稳定剂、缓冲剂、pH值调节剂。
所述辅料还可以包括其他赋形剂,例如片剂中的黏合剂、填充剂、崩解剂、润滑剂;中药丸剂中的酒、醋、药汁等;半固体制剂软膏剂、霜剂中的基质材料;液体制剂中的防腐剂、抗氧剂、矫味剂、芳香剂、助溶剂、乳化剂、增溶剂、渗透压调节剂、着色剂等。所述辅料构成药物或抗原,为无活性物质(如阿拉伯胶、糖浆、蜂蜜、羊毛脂或淀粉);尤指在药物混合物中有足够量液体情况下,为使混合物有粘性,以便制备丸剂或片剂而加入的物质。上述物质根据需要帮助配方的稳定性或有助于提高活性或生物有效性或在口服的情况下产生可接受的口感或气味。
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当所述中药制剂为丸剂或膏剂时,所述辅料为淀粉、黑小麦粉和蜂蜜中的任意一种。进一步优选情况下,所述辅料为重量比为0-10∶100的淀粉和蜂蜜。
根据本发明,当所述中药制剂为丸剂时,所述丸剂的制备方法可以包括将活性成分和辅料混合,然后成型。所述混合的温度可以为100-130℃,优选为105-110℃,混合的时间可以为10-60分钟。所述成型的方法可以采用常规的用于制备丸剂的成型方法,例如可以将混合形成的中药混合物放入制丸机中成丸。
根据本发明,当所述中药制剂为膏剂时,所述膏剂的制备方法可以包括将活性成分和辅料混合,然后成型。所述混合的温度可以为100-130℃,优选为105-110℃,混合的时间可以为10-30分钟。所述成型的方法可以采用常规的用于制备膏剂的成型方法,例如可以将混合形成的中药混合物放入制膏机中制成膏剂。
根据本发明,当所述中药制剂为片剂时,所述片剂的制备方法可以包括将活性成分和辅料混合,然后成型。所述混合的温度可以为100-130℃,优选为105-110℃,混合的时间可以为10-30分钟。所述成型的方法可以采用常规的用于制备片剂的成型方法,例如可以将混合形成的中药混合物放入制片机中成片。
根据本发明,当所述中药制剂为合剂时,所述合剂的制备方法可以包括将活性成分和辅料混合,然后依次进行提取有效成分、浓缩和纯化处理。
根据本发明,可以采用各种常规的中药有效成分提取方法来提取有效成分,如煎煮法、水提醇沉法、盐析法和有机溶剂提取法等,由于上述提取方法均能获得前述中药配方中的主要药效成分,因此均能具有滋阴泻火和养心安神的功效,对阴虚火旺、五心烦热、皮肤干燥无华、倦怠无力、口舌生疮、注意力减退、记忆力下降、盗汗等症状具有一定的疗效。
根据本发明,所述水提醇沉法可以包括:先以水为溶剂提取药材有效成分,再用不同浓度的乙醇采用沉淀法以除去提取液中的杂质。用水提取时,药材与水的重量比可以为1∶6-10,提取1-3次并合并提取液。用醇沉淀时,每克药材的水提取液可以用1mL浓度为65-80重量%的乙醇进行沉淀。通常,采用水提醇沉法可提取出药材中的超过70%的主要水溶性活性成分。
根据本发明,所述有机溶剂提取法可以包括:用乙酸乙酯、乙酸、三乙胺等常用溶剂与乙醇或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后,有针对性的提取出药材中的特定药效成分。通过有机溶剂提取法可提取出纯度较高的特定药效成分。
根据本发明,所述中药组合物提取有效成分后再经常规的步骤浓缩、纯化或干燥获得中药提取物。其中浓缩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常压蒸发、减压蒸发、薄膜蒸发、多效蒸发,纯化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盐析纯化法、大孔树脂吸附纯化法、乙醇沉淀纯化法、离子效换树脂纯化法、絮凝沉淀纯化法、膜分离纯化法、聚酰胺吸附纯化法、硅胶吸附层析纯化等,干燥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烘干法、鼓式干燥法、带式干燥法、吸湿干燥法、沸腾干燥法、喷雾干燥法、减压干燥法、冷冻干燥法、红外线干燥法、微波干燥法等。
根据本发明,根据所述中药组合物中不同生药有效成分的特性,可采用不同的提取工艺。
优选地,本发明的各中药原料在提取前先进行炮制,其中,对蜀葵精、西洋参、枸杞子、黄精、首乌、沙菀子、熟地、玉竹、栀子和甘草蜜炼后进行酒浸;对炙白附子和炙甘草置于小火中热炒30-60分钟。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前述中药制剂在制备用于滋阴泻火和养心安神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的中药制剂具有滋阴泻火、养心安神的作用,对阴虚火旺、五心烦热、皮肤干燥无华、倦怠无力、口舌生疮、注意力减退、记忆力下降、盗汗等症状有显著改善作用。
下面通过实施例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
以下实施例中所用的原料的加工方法如下:
分别将蜀葵精、西洋参、枸杞子、黄精、首乌、沙菀子、熟地、玉竹、栀子和甘草晒干之后研磨至180目的粉末。
实施例1-5
实施例1-5用于制备本发明提供物的中药组合物。
按照表1所示的用量将各原料混合,分别制得组合物A1-A5。
表1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实施例4 实施例5
中药组合物编号 A1 A2 A3 A4 A5
蜀葵精 20g 24g 18g 28g 16g
西洋参 10g 9g 10.5g 6g 12g
枸杞子 10g 10g 10.5g 7g 12g
黄精 10g 9g 10.5g 12g 6g
首乌 5g 4g 5.5g 3g 6g
沙菀子 5g 5g 5.5g 6g 6g
熟地 10g 10g 9.5g 5.5g 12g
玉竹 5g 5g 5.5g 6g 6g
栀子 3g 3g 2.5g 4g 1g
甘草 3g 2g 3g 3.5g 4g
实施例6-10
实施例6-10用于制备本发明提供的中药制剂中的丸剂。
将淀粉和蜂蜜按重量比1∶10混合后加热至110℃,然后分别将实施例1-5制备的中药组合物A1-A5加入到淀粉和蜂蜜的混合物中(其中,A1-A3与淀粉和蜂蜜的混合物的重量比为1∶4,A4-A5与淀粉和蜂蜜的混合物的重量比为2∶1),在110℃下熬制20分钟。然后自然降温至室温后加入到制丸机中制成丸,每丸的重量为81克,即得丸剂B1-B5。
实施例11-15
实施例11-15用于制备本发明提供的中药制剂中的膏剂。
将蜂蜜加热至110℃,然后分别将所示例1-5制备的中药组合物A1-A5加入到蜂蜜中(其中,A1-A3与蜂蜜的重量比为1∶9,A4-A5与蜂蜜的重量比为7∶1),在110℃下熬制20分钟。然后加入到制膏机中制成均等的小块。每块的重量为81克,即得膏剂C1-C5。
实验例1-5
实验例1-5用于说明本发明提供的中药制剂的效果。
(1)对肌肉松弛、倦怠乏力、身体消瘦的患者(查体:舌苔白、脉沉细弦)的治疗效果
选择400名具有不同程度肌肉松弛、倦怠乏力、身体消瘦的症状的16-65岁患者,随机分为10个治疗组(每组40名患者)。其中,5个治疗组分别服用丸剂B1-B5,服用方法为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1丸,开水口服,服用一段时间后观察效果,与服药前相比,症状完全消失的标记为○,症状明显减轻的标记为△,症状无明显改善的标记为×,5个治疗组的治疗效果如表2-4所示;另外5个治疗组分别服用膏剂C1-C5,服用方法为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一块,开水口服,服用一段时间后观察效果,与服药前相比,症状完全消失的标记为○,症状明显减轻的标记为△,症状无明显改善的标记为×,5个治疗组的治疗效果如表2-4所示。
表2 服用15天后效果
表3 服用30天后效果
表4 服用60天后效果
(2)对心烦失眠、睡而不实、夜不能寐、注意力减退、记忆力下降患者(查体:面色晦暗、颧微红、皮肤无华、手掌深红、伴有红白斑点、掌心苍白、指纹暗青、略紫微黑)的治疗效果
选择250名具有不同程度心烦失眠、睡而不实、夜不能寐、注意力减退、记忆力下降的20-55岁患者,随机分为10个治疗组(每组25名患者)。其中,5个治疗组分别服用丸剂B1-B5,服用方法为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2丸,开水口服,服用一段时间后观察效果,与服药前相比,症状完全消失的标记为○,症状明显减轻的标记为△,症状无明显改善的标记为×,5个治疗组的治疗效果如表5-6所示;另外5个治疗组分别服用膏剂C1-C5,服用方法为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一块,开水口服,服用一段时间后观察效果,与服药前相比,症状完全消失的标记为○,症状明显减轻的标记为△,症状无明显改善的标记为×,5个治疗组的治疗效果如表5-6所示。
表5 服用30日后
表6 服用90日后
(3)对口干、口苦、口舌生疮、便秘、皮肤干燥无华患者(查体:面部潮红、手掌深红伴有红白斑点、指纹青紫、苔黄腻,脉:弦、数、细、涩)的治疗效果
选择400名具口干、口苦、口舌生疮、便秘、皮肤干燥无华症状的16-55岁的患者,随机分为10个治疗组(每组40人)。5个治疗组分别服用膏剂B1-B5,服用方法为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一块,开水口服,服用一段时间后观察效果,与服药前相比,症状完全消失的标记为○,症状明显减轻的标记为△,症状无明显改善的标记为×,5个治疗组的治疗效果如表7-8所示;另外5个治疗组分别服用膏剂C1-C5,服用方法为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一块,开水口服,服用一段时间后观察效果,与服药前相比,症状完全消失的标记为○,症状明显减轻的标记为△,症状无明显改善的标记为×,5个治疗组的治疗效果如表7-8所示。
表7 服用30日后
表8 服用60日后
(4)对手脚心发热、盗汗患者(查体:舌质绛红、苔黄无津、脉沉细而弱)的调节效果
选择400名具手脚心发热、盗汗的16-55岁的患者,随机分为10个治疗组(每组40人)。5个治疗组分别服用膏剂B1-B5,服用方法为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一块,开水口服,服用一段时间后观察效果,与服药前相比,症状完全消失的标记为○,症状明显减轻的标记为△,症状无明显改善的标记为×,5个治疗组的治疗效果如表9-10所示;另外5个治疗组分别服用膏剂C1-C5,服用方法为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一块,开水口服,服用一段时间后观察效果,与服药前相比,症状完全消失的标记为○,症状明显减轻的标记为△,症状无明显改善的标记为×,5个治疗组的治疗效果如表9-10所示。
表9 服用30日后
表10 服用60日后
从以上实验例的测定结果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中药制剂对于治疗阴虚火旺、五心烦热、皮肤干燥无华、倦怠无力、口舌生疮、注意力减退、记忆力下降和盗汗等症状的治疗效果良好,本发明提供的中药制剂具有较好的滋阴泻火和养心安神的功效。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含有以下原料:蜀葵精、西洋参、枸杞子、黄精、首乌、沙菀子、熟地、玉竹、栀子、甘草,其中,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所述中药组合物的总重量,所述蜀葵精的含量为10-35重量份、西洋参的含量为5-15重量份、枸杞子的含量为5-15重量份、黄精的含量为5-15重量份、首乌的含量为3-8重量份、沙菀子的含量为3-8重量份、熟地的含量为5-15重量份、玉竹的含量为3-8重量份、栀子的含量为1-5重量份、甘草的含量为1-5重量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中,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所述中药组合物的总重量,所述蜀葵精的含量为20-30重量份、西洋参的含量为8-13重量份、枸杞子的含量为8-13重量份、黄精的含量为8-13重量份、首乌的含量为4-7重量份、沙菀子的含量为4-7重量份、熟地的含量为8-13重量份、玉竹的含量为4-7重量份、栀子的含量为2-4重量份、甘草的含量为2-4重量份。
3.根据权利要求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中,所述原料为粉末,平均粒度为150-200目。
4.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用于滋阴泻火和养心安神的药物中的应用。
5.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用于滋阴泻火和养心安神的食品中的应用。
6.一种中药制剂,该中药制剂含有活性成分和辅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成分为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药制剂,其中,以该中药制剂的总重量为基准,所述活性成分的含量为10-90重量%,所述辅料的含量为10-90重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中药制剂,其中,所述活性成分的含量为40-60重量%,所述辅料的含量为40-60重量%。
9.根据权利要求6-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中药制剂,其中,所述辅料包括药物可接受的载体、稀释剂、填充剂和结合剂中的至少一种。
10.权利要求6-9中任意一项所述中药制剂在制备用于滋阴泻火和养心安神的药物中的应用。
CN201811547269.6A 2018-12-17 2018-12-17 中药组合物和中药制剂和它们的应用 Pending CN10943229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47269.6A CN109432296A (zh) 2018-12-17 2018-12-17 中药组合物和中药制剂和它们的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47269.6A CN109432296A (zh) 2018-12-17 2018-12-17 中药组合物和中药制剂和它们的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32296A true CN109432296A (zh) 2019-03-08

Family

ID=655602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47269.6A Pending CN109432296A (zh) 2018-12-17 2018-12-17 中药组合物和中药制剂和它们的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432296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07942A (zh) * 1998-08-31 1999-02-17 李方瑞 一种口服液
CN1415251A (zh) * 2002-10-31 2003-05-07 张国平 枸杞黄精饮料
CN1709465A (zh) * 2005-07-15 2005-12-21 严伟南 一种养生酒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88324A (zh) * 2015-12-10 2016-02-03 辽宁中医药大学 一种用于阴虚体质的药食配方
CN105462793A (zh) * 2016-01-29 2016-04-06 山东司邦得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保健药酒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07942A (zh) * 1998-08-31 1999-02-17 李方瑞 一种口服液
CN1415251A (zh) * 2002-10-31 2003-05-07 张国平 枸杞黄精饮料
CN1709465A (zh) * 2005-07-15 2005-12-21 严伟南 一种养生酒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88324A (zh) * 2015-12-10 2016-02-03 辽宁中医药大学 一种用于阴虚体质的药食配方
CN105462793A (zh) * 2016-01-29 2016-04-06 山东司邦得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保健药酒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吴涛: "中医治疗神经衰弱的体会", 《现代中医药》 *
翟范: "升白汤治疗放、化疗白细胞减少症124例",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
邹习荣: "罗显文老中医谈养血法及临床运用", 《四川中医》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78520B (zh) 一种治疗神经性头痛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51578A (zh) 一种用于治疗鸡劳伤的配合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67879A (zh) 一种用于治疗鸡劳伤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035861A (zh) 一种具有保健功能的桦褐孔菌代用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05205B (zh) 一种提高免疫力的菟丝子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8524814A (zh) 一种用于降低血糖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99003A (zh) 一种10-30日龄仔猪的配合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20694A (zh) 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08581A (zh) 一种预防酒精肝的五味子保健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86864B (zh) 一种提高免疫力的沙苑子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14997A (zh) 一种排毒降脂减肥的蒲公英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37131A (zh) 降脂减肥的蒲公英口服液制备方法及其口服液
TW202330006A (zh) 氣虛及/或血虛相關症狀之預防、改善或緩和用之組合物
CN109718353A (zh) 治疗便秘的中药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88158A (zh) 一种提高免疫力的罗布麻叶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32296A (zh) 中药组合物和中药制剂和它们的应用
CN105362630A (zh) 一种治疗更年期综合症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55125A (zh) 一种提高免疫力的龙眼肉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8853340A (zh) 一种滋养肝肾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58224A (zh) 一种治疗肺肾阴虚型慢性支气管炎的五味子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14712466B (zh) 一种具有减肥养颜功效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4796417B (zh) 一种降血糖中药组方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64590A (zh) 中药组合物和中药制剂和它们的应用
CN106692690A (zh) 一种治疗青少年白发的药物组合物
CN109432341A (zh) 中药组合物和中药制剂和它们的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