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55125A - 一种提高免疫力的龙眼肉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提高免疫力的龙眼肉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55125A
CN105455125A CN201510855842.XA CN201510855842A CN105455125A CN 105455125 A CN105455125 A CN 105455125A CN 201510855842 A CN201510855842 A CN 201510855842A CN 105455125 A CN105455125 A CN 1054551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arillus longan
oral liquid
immunity
prepa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85584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 ZHAOZHEN
Original Assignee
SU ZHAOZHE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 ZHAOZHEN filed Critical SU ZHAOZHEN
Priority to CN20151085584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455125A/zh
Publication of CN1054551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5512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V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ND 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USED IN FOODSTUFFS OR FOOD PREPARATION
    • A23V2002/00Food compositions, function of food ingredients or processes for food or foodstuff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免疫力的龙眼肉口服液,所述龙眼肉口服液中各种原料的重量份数为:龙眼肉10~50份,桑葚10~20份,当归10~20份,熟地10~20份,黄芪10~20份,女贞子10~20份,菟丝子10~20份,黄精10~20份,党参10~20份,茯苓10~20份,益智仁10~20份,紫河车10~20份,山茱萸10~20份,覆盆子10~20份,赤芍10~20份,白术10~20份,石斛10~20份,五味子10~20份,石菖蒲10~20份。本发明以龙眼肉为原料,再加上一些滋补肝肾,口感平和使人易于接受的中药,可以明显提高免疫力,并且无毒无刺激,适合长期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提高免疫力的龙眼肉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有来源于植物组份的保健品,特别涉及一种提高免疫力的龙眼肉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经济的日益发达,现代人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致使人们过多的热爱享受,不注意自己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饮食嗜好,从而引起的疾病。快节奏的社会生活,激烈竞争的工作压力,对现代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使半数以上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表现为:头晕、心慌、乏力、食欲不振、记忆力减退、失眠、对事无兴趣等,加之,长期的饮食不合理,即:精粮完全取代粗粮,大量的三高(高热、高蛋白、高脂肪)、三多(防腐剂多、增味剂多、激素多)食物的摄入和食物中残留的农药、化肥在体内的存积,再加上空气、水源污染和运动量偏小,这样长期下去会使三高症(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等所谓的“现代文明病”急速上升,而且不断年轻化,严重的危害到人类的健康和生命。
免疫力是指机体抵抗外来侵袭,维护体内环境稳定性的能力。空气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微生物: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真菌等等。在人体免疫力低下的情况下,它们都可以成为感早班的病原体。虽然人体对不同的病原体会产生相应的抗体,以抵御再次感染,但抗体具有专一性和时限性,比如链球菌抗体只能在较短时期内保护机体不受链球菌的再次侵犯,也并不能抵御其他病毒的感染。免疫力低下的人根本无法抵御感冒病毒的侵袭,这才是易感人群频繁感冒的真正原因。
免疫力在人体生命机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而人体的营养、劳累、心情、环境、疾病、用药、辐射等导致自身的免疫力下降。数百万年来,人类在生活一个既适合生存又充满危险的环境,人类得以存续,也获得了非凡的免疫力。所以说免疫力是生物进化过程的产物。
免疫力低下的身体易于被感染或患癌症。各种原因使免疫系统不能正常发挥保护作用,在此情况下,极易招致细菌、病毒、真菌等感染,因此免疫力低下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容易生病。因经常患病,加重了机体的消耗,所以一般有体质虚弱、营养不良、精神萎靡、疲乏无力、食欲降低、睡眠障碍等表现,生病、打针吃药便成了家常便饭。每次生病都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而且常常反复发作。长此以往会导致身体和智力发育不良,还易诱发重大疾病。深层原因是免疫力低下或免疫力不健全。当人体免疫功能失调,或者免疫系统不健全时,下列问题就会反复发作:感冒反复发作、扁桃体炎反复发作、哮喘反复发作、支气管炎反复发作、肺炎反复发作、腹泻反复发作......所以千万不可小视。
龙眼肉又名潼蒺藜、沙苑蒺藜,为豆科植物牛膝的种子,每年秋末冬初,果实成熟而未开裂时连茎割下,晒干后打下种子,去净杂质,再晒干即可入药。其性温,味甘,入肝、肾经,具有补肝、益肾、明目、固精的功效,用可治疗肝肾不足、腰膝酸痛、目昏、遗精早泄、小便频数、遗尿、尿血、白带等症。《本草汇言》曰:“沙苑蒺藜,补肾涩精之药也。其气清香,能养肝明目,润泽瞳人。补肾固精,强阳有子,不烈不燥,兼止小便遗沥,乃和平柔润之剂也。”
龙眼肉营养丰富,含龙眼肉甙(Complanatuside)、龙眼肉新甙(Neocoplanoside)、龙眼肉杨梅甙(Myricomplanoside)、紫云英甙,山奈素(Kaempferide)、杨梅树皮素(Myricetin),β-谷甾醇(β-Sitosterol).亦含谷氨酸(Glutamicacid)、精氨酸(Argini-ne)、天门冬氨酸(Asparagicacid)、丙氨酸(Alanine)等16种氨基酸;铁、锌、锰、钴、铬、铜、硒等10种微量元素;庚烯酸(Heptenicacid)、十四碳烯酸(Tetradecenoicacid,肉豆蔻酸)、十五酸(Pentadecanoicacid)、十六酸(Hexadecanoieacid,棕榈酸)、十八酸(Octadecanoicacid,硬脂酸)、十八碳烯酸(Octadecenoicacid,油酸)、十八碳二烯酸(Octadecadienoicacid,亚油酸)、十八碳三烯酸(Octadecatrienoicacid,亚油烯酸)、花生酸(Arachidicacid)、廿二酸(Behenicacid,山萮酸)等十四种脂肪酸。尚含多肽、蛋白质、酚类、鞣质、甾醇和三萜类成分、生物碱、黄酮类成分。龙眼肉含脂肪油、维生素A类、生物碱、黄酮类、酚类、鞣质、蛋白质、氨基酸、及硒、铜、锌、锰、铁、镁、铬、钙等元素。种子富含油脂,约占种子重量的5%,油中至少含有14种脂肪酸,包括庚烯酸、十四酸(肉豆蔻酸)、十五酸、十六酸(棕榈酸)、油酸、硬脂酸、亚油酸、亚油烯酸、花生酸、二十烯酸、二十二酸(山萮酸)等,其中不饱和脂肪酸约占总酸的40%。另含β-谷甾醇。此外,种子尚含多种氨基酸,从乙醇提取物中分得龙眼肉甙(complanatulside,鼠李柠檬素-3,4’-O-β-D-双葡萄糖甙)。
龙眼肉的作用:
抗癌作用:体外试验,对肿瘤细胞有抑制作用。龙眼肉含有较多的生物类黄酮具有抗癌和抗突变作用,可以抑制肿瘤的形成。
降脂作用:对于喂饲料所致高脂血症大鼠,相当于生药30g/kg剂量的龙眼肉总黄酮有显著的降血脂作用,能使计高的胆固醇、甘油三脂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降低(P<0.01),并可使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计高(P<0.05)。
降压作用:增加脑血流。龙眼肉水煎醇沉液0.125g/kg或0.25g/kg静脉注射,可使麻醉犬血压显著降低(P<0.05)。持续30min,且心率减慢,脑血流量显著增强(P<0.05)。
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用Born光密度法发现龙眼肉总黄酮在终浓度1.25、2.5和5mg/ml时,均能显著地抑制ADP和胶原引起的血小板聚集(P<0.01、P<0.05)。
保肝作用:龙眼肉煎剂和提取的黄酮类部位、水溶性部位、总氨基酸部位对正常小鼠及四氯化碳(CCl4)肝损伤大鼠分别灌胃,5g/kg的煎剂能量显著降低肝糖元(P<0.01)、甘油三酯(P<0.01)和肝总蛋白(P<0.01),也可使CCl4肝损伤大鼠SGPT及肝中固醇含量显著下降(P<0.05)。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龙眼肉煎剂5g/kg或10g/kg灌服,可显著提高小鼠脾细胞或血清溶菌酶的活力,明显促进正常及植物血凝素(PHA)刺激下小鼠脾脏对3H-TdR的掺入,但不影响胸腺对3H-TdR的摄取,不增加脾脏重量。
具有镇痛、抗疲劳作用:龙眼肉在所用剂量下均可显著地延长小鼠痛反应潜伏期。游泳试验证明在所用剂量下。龙眼肉可显著延长小鼠游泳时间。
现代人选择一些保健食品或功能食品都是为了强身健体。保健品的功能主要是改善人体血液循环,提高人体免疫力。现在市面上出售的各种保健品、药品鱼龙混杂,大多数只是虚假宣传的噱头,有的不仅没有保健成分,还造成人身体的巨大伤害。中药气味清苦,很多人不愿长期服用;即使服用,是药三分毒,让人长期服用时也产生抗拒心理。怎么把龙眼肉的功效发挥到最大又不伤害人体,并且明显改善口感,使人能接受,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绞股蓝里面含有大量安全有效的活性物质保健品,能大大提高人体免疫力,一直是人们期待解决问题的关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代人工作压力大,环境污染严重,烟酒无度,夜生活不节制,很多市面出售的各种保健品、药品鱼龙混杂,大多数只是虚假宣传的噱头,有的不仅没有保健成分,还造成人身体的巨大伤害。中药气味清苦,很多人不愿长期服用;即使服用,是药三分毒,让人长期服用时也产生抗拒心理。怎么把绞股蓝的功效发挥到最大又不伤害人体,并且明显改善口感,使人能接受,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以龙眼肉为原料,再加上一些滋补肝肾,口感平和使人易于接受的中药,能较好的达到滋补肝肾、益阴养血、补虚益精气,祛风明目,滋补肝肾的功效,再加上一些活血化瘀,健脾利湿养阴的中药材,这些药材大多口感清淡,不影响龙眼肉的味道,没有难闻难以下咽的中药味,使人易于接受,可以明显提高免疫力,能较好的改善亚健康人群易感冒、眼睛酸涩、睡眠质量不高,脾虚乏力;食少口干;消渴;肾亏腰膝酸软;阳痿遗精;耳鸣目暗;须发早白;体虚赢瘦;风癞癣疾的症状,能较好的达到提高免疫力的功效,五更泄泻等亚健康状态有很高的保健作用,并且无毒无刺激,适合长期使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难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免疫力的龙眼肉口服液,所述提高免疫力的龙眼肉口服液中各种原料的重量份数可以为:龙眼肉10~50份,桑葚10~20份,当归10~20份,熟地10~20份,黄芪10~20份,女贞子10~20份,菟丝子10~20份,黄精10~20份,党参10~20份,茯苓10~20份,益智仁10~20份,紫河车10~20份,山茱萸10~20份,覆盆子10~20份,赤芍10~20份,白术10~20份,石斛10~20份,五味子10~20份,石菖蒲10~20份。
所述提高免疫力的龙眼肉口服液,其所述提高免疫力的龙眼肉口服液中各种原料的重量份数还可以为:龙眼肉10~30份,桑葚10~15份,当归10~15份,熟地10~15份,黄芪10~15份,女贞子10~15份,菟丝子10~15份,黄精10~15份,党参10~15份,茯苓10~15份,益智仁10~20份,紫河车10~20份,山茱萸10~20份,覆盆子10~20份,赤芍10~20份,白术10~20份,石斛10~20份,五味子10~20份,石菖蒲10~20份。
所述提高免疫力的龙眼肉口服液,其所述提高免疫力的龙眼肉口服液中各种原料的重量份数也可以为:龙眼肉10~40份,桑葚10~20份,当归10~20份,熟地10~20份,黄芪10~20份,女贞子10~20份,菟丝子10~20份,黄精10~20份,党参10~20份,茯苓10~20份,益智仁10~15份,紫河车10~15份,山茱萸10~15份,覆盆子10~15份,赤芍10~15份,白术10~15份,石斛10~15份,五味子10~15份,石菖蒲10~15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提高免疫力的龙眼肉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其所述龙眼肉口服液的制备步骤包括以下方面:
a.龙眼肉的制备,作为组分1;
b.将所述其余原料药制备,作为组分2;
c.将上述两种提取液组分1和组分2合并,浓缩后加糊精调和,消毒杀菌后制备成保健口服液剂。
所述步骤a中,每年秋末冬初,等龙眼肉果实成熟而未开裂时连茎割下,晒干后打下种子,去净杂质,再晒干即可。
所述步骤a中,可以进一步包括,将晒好的龙眼肉泡入10倍量乙醇中浸泡10天以上,加热提取2次,每次1-2小时,去上清液,合并提取液,静置后去上清液,然后放入减压浓缩罐内,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药液浓度为0.6g生药/mL,抽滤至滤液的相对密度为20℃时1.06的浸膏,成为组分成组分1。
所述步骤b中,可以将其余原料药浸泡水中12小时,然后放入提取罐加热煮沸1小时,过滤,滤液备用;滤渣加水,第二次加热,煮沸45分钟,过滤,滤液备用;滤渣再加水,第三次加热煮沸半小时,过滤;将三次滤液合在一起,用纱布过滤,残渣中加入50-60%乙醇,60℃-70℃继续浸提2h,每10min搅拌一次,纱布过滤,合并浸提液,浓缩成糊状,成为组分2。
所述步骤c中,可以将组分1和组分2合并,搅匀,置于70-90%乙醇中浸泡1-2小时,在水浴锅内加热到60℃-70℃,浸提2h,每10min搅拌一次,用纱布过滤,残渣中加入50-60%乙醇,60℃-70℃继续浸提2h,每10min搅拌一次,纱布过滤,合并浸提液,浓缩成糊状滤液,再置入双效真空浓缩器中,浓缩后加蜂蜜调和制成口服液。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再提供一种提高免疫力的龙眼肉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步骤还可以为:
a.龙眼肉的制备,作为组分1;
b.将所述其余原料药加水浸泡、提取3次作为组分2;
c.将组分1和组分2混合,浓缩后加适量蜂蜜调和,紫外线消毒杀菌后装瓶。
所述步骤b中,其余原料的制备步骤还可以为:取其他原料洗净去杂,泡入5-10倍量的乙醇中,浸泡1-2小时,加热提取2次,每次1-2小时,合并提取液,静置后去上清液,然后放入减压浓缩罐内,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药液浓度为0.6g生药/mL,抽滤至滤液的相对密度为20℃时1.06的浸膏;将上述步骤得到的浸膏置入双效真空浓缩器中,浓缩至90℃时相对密度为1.05的浓缩液,置0~5℃低温冷藏24小时;将冷藏液加0.3%的助滤剂硅藻土,过滤,滤液再置入双效真空浓缩器中,浓缩至每1ml含1g生药量;浓缩后加蜂蜜调和制成口服液。
本发明有益的技术效果在于,本发明以龙眼肉为原料,其性温,味甘,入肝、肾经,具有补肝、益肾、明目、固精的功效,用可治疗肝肾不足、腰膝酸痛、目昏、遗精早泄、小便频数、遗尿、尿血、白带等症。本发明以龙眼肉为原料,再加上一些滋补肝肾,口感平和使人易于接受的中药,能较好的达到滋补肝肾、益阴养血、补虚益精气,祛风明目,滋补肝肾的功效,再加上一些活血化瘀,健脾利湿养阴的中药材,这些药材大多口感清淡,不影响龙眼肉的味道,没有难闻难以下咽的中药味,使人易于接受,可以明显提高免疫力,能较好的改善亚健康人群易感冒、眼睛酸涩、睡眠质量不高,脾虚乏力;食少口干;消渴;肾亏腰膝酸软;阳痿遗精;耳鸣目暗;须发早白;体虚赢瘦;风癞癣疾的症状,能较好的达到提高免疫力的功效,五更泄泻等各种亚健康状态有很高的保健作用,并且无毒无刺激,适合长期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人体免疫是人体对外界的病原微生物等的防御机能,或者说是防御系统,在正常情况下,它能够保证人体不受外界病原微生物的侵害。通常说的人体免疫力就是指人体的免疫系统抵御外来病原微生物等侵害的能力。在人体免疫力正常的情况下,人体自身能够抵御相当多的病菌的侵害,避免对人体造成损伤。免疫力在人体生命机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而人体的营养、劳累、心情、环境、疾病、用药、辐射等导致自身的免疫力下降。越来越多研究表明,中药对人体免疫力的调节越来越发挥重要作用。
由于经济的日益发达,现代人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致使人们过多的热爱享受,不注意自己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饮食嗜好,从而引起的疾病。快节奏的社会生活,激烈竞争的工作压力,对现代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使半数以上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表现为:头晕、心慌、乏力、食欲不振、记忆力减退、失眠、对事无兴趣等,加之,长期的饮食不合理,即:精粮完全取代粗粮,大量的三高(高热、高蛋白、高脂肪)、三多(防腐剂多、增味剂多、激素多)食物的摄入和食物中残留的农药、化肥在体内的存积,再加上空气、水源污染和运动量偏小,这样长期下去会使三高症(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等所谓的“现代文明病”急速上升,而且不断年轻化,严重的危害到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各种原因使免疫系统不能正常发挥保护作用,在此情况下,极易招致细菌、病毒、真菌等感染,因此免疫力低下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容易生病。因经常患病,加重了机体的消耗,所以一般有体质虚弱、营养不良、精神萎靡、疲乏无力、食欲降低、睡眠障碍等表现,生病、打针吃药便成了家常便饭。每次生病都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而且常常反复发作。长此以往会导致身体和智力发育不良,还易诱发重大疾病。深层原因是免疫力低下或免疫力不健全。当人体免疫功能失调,或者免疫系统不健全时,下列问题就会反复发作:--感冒反复发作、扁桃体炎反复发作、哮喘反复发作、支气管炎反复发作、肺炎反复发作、腹泻反复发作......所以千万不可小视。
肝主疏泄,泛指肝气具有疏通、条达、升发、畅泄等综合生理功能。古人以木气的冲和条达之象来类比肝的疏泄功能,故在五行中将其归属于木,故《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素问·六节脏象论》说:“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肝主疏泄的功能主要表现在调节精神情志,促进消化吸收,以及维持气血、津液的运行三方面。
龙眼肉性味性温,味甜。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用于气血不足、心悸怔忡、健忘失眠、血虚萎黄。龙眼肉为无患子科植物龙眼的假种皮,又名益智、蜜脾、桂圆。龙眼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法定药物,理想的补品。中医认为,龙眼味甘、性温。入心、脾经。具有补益心脾、养血宁神、健脾止泻、利尿消肿等功效。适用于病后体虚、血虚萎黄、气血不足、神经衰弱、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等病症。李时珍说:“龙眼大补”,“食品以荔枝为贵,而资益则龙眼为良。”《日用本草》:“益智宁心。”《得配本草》认为:龙眼“益脾胃,葆心血,润五脏,治怔忡。”《泉州本草》认为:龙眼“壮阳益气,补脾胃。”《药品化义》)曰:“桂圆,大补阴血,凡上部失血之后,入归脾汤同莲肉、芡实以补脾阴,使脾旺统血归经。如神思劳倦,心经血少,以此助生地、麦冬补养心血。又筋骨过劳,肝脏空虚,以此佐熟地、当归,滋肝补血。”至今,龙眼仍然是一味补血安神的重要药物。据现代研究,龙眼鲜食,味甜美爽口,且营养价值甚高,富含高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B、C、钙、磷、铁、酒石酸、腺膘呤等,其中尤以含维生素P量多,对中老年人而言,有保护血管、防止血管硬化和脆性的作用。国外在研究龙眼时发现其含有一种活性成分有抗衰老的作用。这与我国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所言龙眼有轻身不老之说相吻合。故此有人认为龙眼是具有较好开发潜质的抗衰老食品。。
桑葚滋阴养血药;生津药;润肠药。补血滋阴,生津润燥。用于眩晕耳鸣,心悸失眠,须发早白,津伤口渴,内热消渴,血虚便秘。补肝,益肾,熄风,滋液。治肝肾阴亏,消渴,便秘,目暗,耳鸣,瘰疬,关节不利。既可入食,又可入药,中医认为桑葚味甘酸,性微寒,入心、肝、肾经,为滋补强壮、养心益智佳果。具有补血滋阴,生津止渴,润肠燥等功效,主治阴血不足而致的头晕目眩,耳鸣心悸,烦躁失眠,腰膝酸软,须发早白,消渴口干,大便干结等症。
当归,其味甘而重,故专能补血,其气轻而辛,故又能行血,补中有动,行中有补,诚血中之气药,亦血中之圣药。大约佐之以补则补,故能养营养血,补气生精,安五脏,强形体,益神志,凡有形虚损之病,无所不宜。佐之以攻则通,故能祛痛通便,利筋骨,治拘挛、瘫痪、燥、涩等证。营虚而表不解者,佐以柴、葛、麻、桂等剂,大能散表卫热,而表不敛者,佐以大黄之类,又能固表。惟其气辛而动,故欲其静者当避之,性滑善行,大便不固者当避之。凡阴中火盛者,当归能动血,亦非所宜,阴中阳虚者,当归能养血,乃不可少。
熟地又名熟地黄或伏地,属玄参科植物,是一种上好中药材,具有补血滋阴功效,可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失眠,月经不调,崩漏等症,亦可用于肾阴不足的潮热骨蒸、盗汗、遗精、消渴等症,是虚证类非处方药药品六味地黄丸主要成分之一。本品质润入肾,善滋补肾阴,填精益髓,为补肾阴之要药。古人谓之“大补五脏真阴”,“大补真水”。常与山药、山茱萸等同用,治疗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遗精、盗汗、耳鸣、耳聋及消渴等,可补肝肾,益精髓,如六味地黄丸。
黄芪具有补气固表、利水退肿、托毒排脓、生肌等功效。黄芪的药用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现代研究,黄芪含皂甙、蔗糖、多糖、多种氨基酸、叶酸及硒、锌、铜等多种微量元素。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但表实邪盛,气滞湿阻,食积停滞,痈疽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等实证。黄芪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的功效。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萎黄,内热消渴。《本经》记载:“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补虚,小儿百病。”《日华子本草》记载:“助气壮筋骨,长肉补血。”
党参为中国常用的传统补益药,古代以山西上党地区出产的党参为上品,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之功效。现代研究,党参含多种糖类、酚类、甾醇、挥发油、黄芩素葡萄糖甙、皂甙及微量生物碱,具有增强免疫力、扩张血管、降压、改善微循环、增强造血功能等作用。此外对化疗放疗引起的白细胞下降有提升作用。党参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的功效。用于脾肺虚弱,气短心悸,食少便溏,虚喘咳嗽,内热消渴等。《本草从新》记载:“补中益气、和脾胃、除烦渴。中气微弱,用以调补,甚为平妥。”
益智仁味辛;性温,入心,脾;肾经。功效:温肾固精缩尿,温脾开胃摄痰。主治脾胃虚寒;呕吐;泄泻;腹中冷育;口多唾涎;肾虚遗尿;尿频;遗精;白浊,多唾液等症。益智仁含挥发油、益智仁酮、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维生素E及多种氨基酸、脂肪酸等。益智仁煎剂具有健胃、抗利尿、减少唾液分泌的作用。其水提取物有抑制腹水型肉瘤S180。细胞增长的作用。其水提取物和乙醇提取物有抑制回肠收缩的作用。此外,其甲醇提取物有增强左心房收缩力、抑制氯化钾引起的免主动脉收缩和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酶的活性等作用
紫河车,指人类的胎盘,中医认为,胎盘性味甘、成、温,入肺、心、肾经,有补肾益精,益气养血之功。现代医学研究认为,胎盘含蛋白质、糖、钙、维生素、免疫因子、女性激素、助孕酮、类固醇激素、促性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能促进乳腺、子宫、阴道、睾丸的发育,对甲状腺也有促进作用,对肺结核、支气管哮喘、贫血等亦有良效,研末口服或灌肠可预防麻疹或减轻症状。对门静脉性肝硬化腹水及血吸虫性晚期肝硬化腹水也有一定的疗效。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记载:“儿孕胎中,脐系于母,胎系母脊,受母之荫,父精母血,相合而成。虽后天之形,实得先天之气,显然非他金石草木之类所比。其滋补之功极重,久服耳聪目明,须发乌黑,延年益寿”。国人自古识“胎盘”为滋补上品,它能从根本上医治和调节人体各器官的生理功能,激活人体内的衰老细胞及细胞再生功能,使身体各部位生理功能恢复到几年、甚至几十年前的状态,使人精力旺盛,青春焕发
赤芍:味苦,性微寒。归肝经。具有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的功能。生赤芍以清热凉血力胜。多用于温病热入血分的身热出血,目赤肿痛,痈肿疮毒。酒赤芍:以活血散瘀力胜,清热凉血作用较弱。多用于闭经或痛经,跌打损伤。赤芍能清血分实热,散瘀血留滞。本品功能与丹皮相近,故常与丹皮相须为用。但丹皮清热凉血的作用较佳,既能清血分实热,又能治阴虚发热;而赤芍只能用于血分实热,以活血散瘀见长。
白术味苦、甘,温。归脾、胃经。主治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白术对瘤细胞有细胞毒作用,能降低瘤细胞的增殖率,减低瘤组织的侵袭性,提高机体抗肿瘤反应的能力。白术挥发油对小鼠艾氏腹水癌、淋巴肉瘤腹水型、食管癌(Eca109)、肉瘤180等有抑制作用。白术内酯B腹腔注射对小鼠肉瘤民。也有显著抑制作用。《药性论》载其:君,味甘,辛,无毒。能主大风痹,多年气痢,心腹胀痛,破消宿食,开胃,去痰涎,除寒热,止下泄。主面光悦,驻颜,去黑。治水肿胀满,吐呕逆,腹内冷痛,吐泻不住,及胃气虚冷痢。
石斛: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用于阴伤津亏,口干烦渴,食少干呕,病后虚热,目暗不明。石斛是有名的养阴类中药,其甘寒气清,能清肺热,养胃阴,生肾水,益精气,退虚热,为养阴清热、益胃生津要药。同时它清相火而摄元气,滋肾水而柔肝阴,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上品。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小鼠灌服金钗石斛水煎液0.5mg/只,共6日,对腹腔巨噬细胞的功能有明显促进作用,但不能改善大剂量氢考所造成的巨噬细胞功能低下。此外,还有抗衰老,升血糖及微弱的止痛退热作用。,
石菖蒲其性微温,味辛,具有开窍、豁痰、理气、活血、散风、去湿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癫痫、痰厥、热病神昏、健忘、气闭耳聋、心胸烦闷、胃痛、腹痛、风湿痹痛、痈疽肿毒、跌打损伤等症。化湿开胃,开窍豁痰,醒神益智。用于脘痞不饥,噤口下痢,神昏癫痫,健忘耳聋。理气,活血,散风,去湿。治癫痫,痰厥,热病神昏,健忘,气闭耳聋,心胸烦闷,胃痛,腹痛,风寒湿痹,痈疽肿毒,跌打损伤。《本经》:主风寒湿痹,咳逆上气,开心孔,补五脏,通九窍,明耳目,出音声。《别录》:″主耳聋,痈疮,温肠胃,止小便利,四肢湿痹,不得屈伸,小儿温疟,身积热不解,可作浴汤。聪耳目,益心智。″《药性论》:″治风湿顽痹,耳鸣,头风,泪下,杀诸虫,治恶疮疥瘙。
菟丝子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上品。其气味辛,甘,平无毒。功能与主治:补肾益精,养肝明目。适用于肝肾不足的腰膝筋骨酸痛,腿脚软弱无力、阳痿遗精、呓语、小便频数、尿有余沥、头晕眼花、视物不清、耳鸣耳聋以及妇女带下、习惯性流产等症。一般情况下被列为上品的可以久服,久服明目轻身延年。但阳虚火旺、阳强不痿及大便燥结者禁服,根据个人体质,如果出现上火迹象,就停止服用。它会引起性功能亢进。
覆盆子温;甘、酸;归肾、膀胱经。用于益肾,固精,缩尿。治疗肾虚遗尿,小便频数,阳痿早泄,遗精滑精。《药性论》:″主男子肾精虚竭,女子食之有子。主阴痿。″《日华子本草》:″安五脏,益颜色,养精气,长发,强志。疗中风身热及惊。″《开宝本草》载其:″补虚续绝,强阴建阳,悦泽肌肤,安和脏腑,温中益力,疗劳损风虚,补肝明目。″《本草经疏》:″覆盆子,其主益气者,言益精气也。肾藏精、肾纳气,精气充足,则身自轻,发不白也。苏恭主补虚续绝,强阴建阳,悦泽肌肤,安和脏腑。甄权主男子肾精虚竭,阴痿,女子食之有子。大明主安五脏,益颜色,养精气,长发,强志。皆取其益肾添精,甘酸收敛之义耳。″《本草通玄》:覆盆子,甘平入肾,起阳治痿,固精摄溺,强肾而无燥热之偏,固精而无疑涩之害,金玉之品也。
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药具有利水渗湿、益脾和胃、宁心安神之功用。现代医学研究:茯苓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茯苓多糖有明显的抗肿瘤及保肝脏作用。茯苓性味甘淡平,入心、肺、脾经。具有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的功效。可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逆,恶阻,泄泻,遗精,淋浊,惊悸,健忘等症。茯苓之利水,是通过健运脾肺功能而达到的,与其它直接利水的中药不同。用于脾虚泄泻,带下茯苓既能健脾,又能渗湿,对于脾虚运化失常所致泄泻、带下,应用茯苓有标本兼顾之效,常与党参、白芍、山药等配伍。有可用为补肺脾,治气虚之辅佐药。
黄精以根茎入药。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功能。用于治疗脾胃虚弱,体倦乏力,口干食少,肺虚燥咳,精血不足,内热消渴等症。对于糖尿病很有疗效。酒黄精又称炙黄精。为净黄精加酒和黑豆等辅料蒸后切片晒干入药者。兼有遁经络之功。黄精具有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延缓衰老和抗菌等作用,黄精多糖具有免疫激活作用。用于阴虚肺燥,干咳少痰,及肺肾阴虚的劳嗽久咳等。用于脾胃虚弱。既补脾阴,又益脾气,用于肾虚精亏得头晕,腰膝酸软,须发早白及消渴等。黄精壮筋骨,益精髓,变白发;适宜用于肺阴不足所致的咳嗽痰少,干咳无痰,咳血等症。
五味子温;酸、甘;归肺、心、肾经。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用于久嗽虚喘,梦遗滑精,遗尿尿频,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短气脉虚,内热消渴,心悸失眠。果实作中药功能益气生津、敛肺滋肾、止泻、涩精、安神,可治久咳虚喘、津少口干、遗精久泻、健忘失眠等症。五味子果实作中药功能益气生津、敛肺滋肾、止泻、涩精、安神,可治久咳虚喘、津少口干、遗精久泻、健忘失眠等症。药理试验证明能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过程,促进肌体代谢,调节胃液和胆液分泌,对肝炎恢复期转氨酶升高者有降低作用。《本草汇言》:五味子,敛气生津之药也。故《唐本草》主收敛肺虚久嗽耗散之气。凡气虚喘急,咳逆劳损,精神不足,脉势空虚,或劳伤阳气,肢体赢瘦,或虚气上乘,自汗频来,或精元耗竭,阴虚火炎,或亡阴亡阳,神散脉脱,以五味子治之,成用其酸敛生津,保固元气而无遗泄也。然在上入肺,在下入肾,入肺有生津济源之益,入肾有固精养髓之功。五味子主要成分五味子素、五味子酷和醇,其作用机理是抑制肝细胞微粒中转氨酶的活力,诱导微粒体产生细胞色素P-450,增强肝细胞的解毒能力,并能促进肝细胞的修复
女贞子用于肝肾阴虚的目暗不明,视力减退,须发早白,腰酸耳鸣及阴虚发热等。本品能补肝肾阴,但药力平和,须缓慢取效。治目暗不明,常配熟地,郁金等同用,治须发早白,常配桑葚同用,阴虚发热,常配地骨皮。肝肾阴虚,头昏目眩、遗精耳鸣、腰膝酸软,须发早白,冠心病、高脂血症、高血压、慢性肝炎。对肝脏的保护作用研究认为,女贞子含有齐墩果酸,给大鼠皮下注射,可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对四氯化碳诱发的肝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并能促进肝细胞再生.齐墩果酸亦可使肝内甘油三酯蓄积减少、肝细胞变性坏死明显减轻、糖原蓄积增加、血清γ球蛋白下降;超微结构可见肝细胞内线粒体肿胀与内质网囊泡变性减轻、肝组织间质炎症反应减弱。
山茱萸,主治心下邪气寒热,温中,逐寒温痹,去三虫,久服轻身有强阴益精、安五脏、通九窍、止小便淋沥之功;久服明目、强力长年。山茱萸,又名山芋肉、药枣、实枣儿、枣皮、肉枣等,为我国常用名贵中药材,应用历史悠久。它以其补力平和、壮阳而不助火,滋阴而不腻膈,收敛而不留邪等特殊功效被历代医学所喜用。张仲景以山茱萸为君创制了“金匮肾气丸”。据化学分析,山茱萸含有生理活性较强的山茱萸甙、酒石酸、没食子酸、苹果酸、树酯、鞣质和多种维生素等有效成分,具有增强免疫、抗炎、抗菌等药理作用,是中医临床中常用的一味药。
具体实施例1:
先将龙眼肉收获,晾晒。
再将晾晒好的龙眼肉泡入乙醇中提取,作为组分1。
然后将其余原料桑葚,当归,熟地,黄芪,女贞子,菟丝子,黄精,党参,茯苓,益智仁,紫河车,山茱萸,覆盆子,赤芍,白术,石斛,五味子,石菖蒲,加水或乙醇提取,作为组分2。
最后将两种提取物混合,浓缩,加糊精或蜂蜜调和,灌瓶,成口服液。
具体实施例2:
每年秋末冬初,等龙眼肉果实成熟而未开裂时连茎割下,晒干后打下种子,去净杂质,再晒干即可。
将晒好的龙眼肉大概5000g泡入10倍量乙醇中,加热提取2次,每次1-2小时,去上清液,合并提取液,静置后去上清液,然后放入减压浓缩罐内,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药液浓度为0.6g生药/mL,抽滤至滤液的相对密度为20℃时1.06的浸膏,成为组分成组分1。
将其余原料药桑葚1500g,当归1500g,熟地1500g,黄芪1500g,女贞子1500g,菟丝子1500g,黄精1500g,党参1500g,茯苓1500g,益智仁1500g,紫河车1500g,山茱萸1500g,覆盆子1500g,赤芍1500g,白术1500g,石斛1500g,五味子1500g,石菖蒲1500g,浸泡水中12小时,然后放入提取罐加热煮沸1小时,过滤,滤液备用;滤渣加水,第二次加热,煮沸45分钟,过滤,滤液备用;滤渣再加水,第三次加热煮沸半小时,过滤;将三次滤液合在一起,用纱布过滤,残渣中加入50-60%乙醇,60℃-70℃继续浸提2h,每10min搅拌一次,纱布过滤,合并浸提液,浓缩成糊状,成为组分2。
将组分1和组分2合并,搅匀,置于70-90%乙醇中浸泡1-2小时,在水浴锅内加热到60℃-70℃,浸提2h,每10min搅拌一次,用纱布过滤,残渣中加入50-60%乙醇,60℃-70℃继续浸提2h,每10min搅拌一次,纱布过滤,合并浸提液,浓缩成糊状滤液,再置入双效真空浓缩器中,浓缩后加蜂蜜调和制成口服液。
具体实施例3:
每年秋末冬初,等龙眼肉果实成熟而未开裂时连茎割下,晒干后打下种子,去净杂质,再晒干即可。
将晒好的龙眼肉大概4000g,泡入10倍量乙醇中,加热提取2次,每次1-2小时,去上清液,合并提取液,100-120目滤过,再经截流分子量为5000-10000的超滤柱超滤,超滤液减压浓缩相对密度为80℃时1.36的浸膏,加热浓缩至膏状,静置备用,成组分1。
再取其他原料桑葚1200g,当归1100g,熟地1200g,黄芪1100g,女贞子1200g,菟丝子1100g,黄精1200g,党参1200g,茯苓1200g,益智仁1100g,紫河车1200g,山茱萸1200g,覆盆子1200g,赤芍1200g,白术1100g,石斛1200g,五味子1100g,石菖蒲1200g,洗净晾干,于70℃烘箱中,烘8-12h,取出置于干燥箱内冷却,用粉碎机粉碎过80-100目筛;将过筛的颗粒物浸泡水中12小时,然后放入提取罐加热煮沸1小时,过滤,滤液备用;滤渣加水,第二次加热,煮沸45分钟,过滤,滤液备用;滤渣再加水,第三次加热煮沸半小时,过滤,加热浓缩至膏状,作为组分2,静置备用。
将两种提取物置于70-90%乙醇中浸泡1-2小时,在水浴锅内加热到60℃-70℃,浸提2h,每10min搅拌一次,用纱布过滤,残渣中加入50-60%乙醇,60℃-70℃继续浸提2h,每10min搅拌一次,纱布过滤,合并浸提液,浓缩成糊状滤液,再加蜂蜜或糊精调和成口服液,罐装。
具体实施例4:
每年秋末冬初,等龙眼肉果实成熟而未开裂时连茎割下,晒干后打下种子,去净杂质,再晒干即可。
将晒好的龙眼肉3000g泡入10倍量乙醇中,加热提取2次,每次1-2小时,去上清液,合并提取液,100-120目滤过,再经截流分子量为5000-10000的超滤柱超滤,超滤液减压浓缩相对密度为80℃时1.36的浸膏,加热浓缩至膏状,静置备用,成组分1。
再取其他原料桑葚1000g,当归1100g,熟地1200g,黄芪1100g,女贞子1200g,菟丝子1100g,黄精1200g,党参1200g,茯苓1000g,益智仁1100g,紫河车1200g,山茱萸1200g,覆盆子1200g,赤芍1200g,白术1100g,石斛1200g,五味子1100g,石菖蒲1200g,将剩余原料组份放入10倍量乙醇中,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1~2小时,将2次提取液合并静置;再将上述乙醇提取过的组份原料药材的药渣加10倍量水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1~2小时,将2次提取液合并静置;将上述两种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相对密度为1.35(80℃)的滤液,回收乙醇,将所得滤液调整比重到1.06,减压得浸膏,然后加蜂蜜或糊精调和,罐装。

Claims (10)

1.一种提高免疫力的龙眼肉口服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提高免疫力的龙眼肉口服液中各种原料的重量份数包括:龙眼肉10~50份,桑葚10~20份,当归10~20份,熟地10~20份,黄芪10~20份,女贞子10~20份,菟丝子10~20份,黄精10~20份,党参10~20份,茯苓10~20份,益智仁10~20份,紫河车10~20份,山茱萸10~20份,覆盆子10~20份,赤芍10~20份,白术10~20份,石斛10~20份,五味子10~20份,石菖蒲10~2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提高免疫力的龙眼肉口服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提高免疫力的龙眼肉口服液中各种原料的重量份数包括:龙眼肉10~30份,桑葚10~15份,当归10~15份,熟地10~15份,黄芪10~15份,女贞子10~15份,菟丝子10~15份,黄精10~15份,党参10~15份,茯苓10~15份,益智仁10~20份,紫河车10~20份,山茱萸10~20份,覆盆子10~20份,赤芍10~20份,白术10~20份,石斛10~20份,五味子10~20份,石菖蒲10~2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提高免疫力的龙眼肉口服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提高免疫力的龙眼肉口服液中各种原料的重量份数包括:龙眼肉10~40份,桑葚10~20份,当归10~20份,熟地10~20份,黄芪10~20份,女贞子10~20份,菟丝子10~20份,黄精10~20份,党参10~20份,茯苓10~20份,益智仁10~15份,紫河车10~15份,山茱萸10~15份,覆盆子10~15份,赤芍10~15份,白术10~15份,石斛10~15份,五味子10~15份,石菖蒲10~15份。
4.一种如权利要求1~3项任一项所述提高免疫力的龙眼肉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龙眼肉口服液的制备步骤包括:
a.龙眼肉的制备,作为组分1;
b.将所述其余原料药制备,作为组分2;
c.将上述两种提取液组分1和组分2合并,浓缩后加糊精调和,消毒杀菌后制备成保健口服液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提高免疫力的龙眼肉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每年秋末冬初,等龙眼肉果实成熟而未开裂时连茎割下,晒干后打下种子,去净杂质,再晒干即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提高免疫力的龙眼肉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进一步包括,将晒好的龙眼肉泡入10倍量乙醇中浸泡10天以上,加热提取2次,每次1-2小时,去上清液,合并提取液,静置后去上清液,然后放入减压浓缩罐内,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药液浓度为0.6g生药/mL,抽滤至滤液的相对密度为20℃时1.06的浸膏,成为组分成组分1。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提高免疫力的龙眼肉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将其余原料药浸泡水中12小时,然后放入提取罐加热煮沸1小时,过滤,滤液备用;滤渣加水,第二次加热,煮沸45分钟,过滤,滤液备用;滤渣再加水,第三次加热煮沸半小时,过滤;将三次滤液合在一起,用纱布过滤,残渣中加入50-60%乙醇,60℃-70℃继续浸提2h,每10min搅拌一次,纱布过滤,合并浸提液,浓缩成糊状,成为组分2。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提高免疫力的龙眼肉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将组分1和组分2合并,搅匀,置于70-90%乙醇中浸泡1-2小时,在水浴锅内加热到60℃-70℃,浸提2h,每10min搅拌一次,用纱布过滤,残渣中加入50-60%乙醇,60℃-70℃继续浸提2h,每10min搅拌一次,纱布过滤,合并浸提液,浓缩成糊状滤液,再置入双效真空浓缩器中,浓缩后加蜂蜜调和制成口服液。
9.一种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提高免疫力的龙眼肉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步骤还可以为:
a.龙眼肉的制备,作为组分1;
b.将所述其余原料药加水浸泡、提取3次作为组分2;
c.将组分1和组分2混合,浓缩后加适量蜂蜜调和,紫外线消毒杀菌后装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提高免疫力的龙眼肉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其余原料的制备步骤还可以为:取其他原料洗净去杂,泡入5-10倍量的乙醇中,浸泡1-2小时,加热提取2次,每次1-2小时,合并提取液,静置后去上清液,然后放入减压浓缩罐内,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药液浓度为0.6g生药/mL,抽滤至滤液的相对密度为20℃时1.06的浸膏;将上述步骤得到的浸膏置入双效真空浓缩器中,浓缩至90℃时相对密度为1.05的浓缩液,置0~5℃低温冷藏24小时;将冷藏液加0.3%的助滤剂硅藻土,过滤,滤液再置入双效真空浓缩器中,浓缩至每1ml含1g生药量;浓缩后加蜂蜜调和制成口服液。
CN201510855842.XA 2015-11-28 2015-11-28 一种提高免疫力的龙眼肉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545512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55842.XA CN105455125A (zh) 2015-11-28 2015-11-28 一种提高免疫力的龙眼肉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55842.XA CN105455125A (zh) 2015-11-28 2015-11-28 一种提高免疫力的龙眼肉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55125A true CN105455125A (zh) 2016-04-06

Family

ID=555936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855842.XA Pending CN105455125A (zh) 2015-11-28 2015-11-28 一种提高免疫力的龙眼肉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455125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74483A (zh) * 2016-07-10 2016-12-07 马佳 一种提高免疫力的仙茅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09884A (zh) * 2016-09-19 2017-03-22 陈亚杰 一种提高免疫力的蜂蜜保健品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74483A (zh) * 2016-07-10 2016-12-07 马佳 一种提高免疫力的仙茅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09884A (zh) * 2016-09-19 2017-03-22 陈亚杰 一种提高免疫力的蜂蜜保健品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88638B (zh) 一种青钱柳叶降脂降糖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07035B (zh) 一种清肝明目的枸杞叶中药茶饮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05728B (zh) 一种治疗更年期综合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34424A (zh) 一种苦荞减肥降脂通便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19497A (zh) 一种绞股蓝降脂减肥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35835B (zh) 一种治疗少白头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51707A (zh) 一种牛蒡子美容祛斑的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05205A (zh) 一种提高免疫力的菟丝子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49821B (zh) 一种提高免疫力的绞股蓝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49824A (zh) 一种绞股蓝降糖降压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23068A (zh) 一种补肝益肾明目的沙苑子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86864B (zh) 一种提高免疫力的沙苑子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06595A (zh) 一种降脂降糖的地骨皮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65942A (zh) 一种桑葚清肝明目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14997A (zh) 一种排毒降脂减肥的蒲公英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37131A (zh) 降脂减肥的蒲公英口服液制备方法及其口服液
CN103783508A (zh) 一种苦荞美容祛斑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41944A (zh) 一种提高免疫力的丹参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94282A (zh) 一种可降压降糖降脂的葛根保健茶
CN105455125A (zh) 一种提高免疫力的龙眼肉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43593A (zh) 一种降压降脂的夏枯草保健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97282A (zh) 一种安神补脑的刺五加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24479B (zh) 一种治疗经前期综合征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32386B (zh) 一种防治腰膝酸软、筋骨无力的桑寄生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77540A (zh) 一种清热止痛的蒲公英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406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