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29632A - 农业用快速播种装置 - Google Patents

农业用快速播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29632A
CN109429632A CN201811574188.5A CN201811574188A CN109429632A CN 109429632 A CN109429632 A CN 109429632A CN 201811574188 A CN201811574188 A CN 201811574188A CN 109429632 A CN109429632 A CN 1094296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seed
lid
shaft
storage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7418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429632B (zh
Inventor
陈美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ng Xiaohui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1157418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429632B/zh
Publication of CN1094296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296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4296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296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CPLANTING; SOWING; FERTILISING
    • A01C7/00Sowing
    • A01C7/02Hand sowing implem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CPLANTING; SOWING; FERTILISING
    • A01C5/00Making or covering furrows or holes for sowing, planting or manuring
    • A01C5/02Hand tools for making holes for sowing, planting or manur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CPLANTING; SOWING; FERTILISING
    • A01C5/00Making or covering furrows or holes for sowing, planting or manuring
    • A01C5/04Machines for making or covering holes for sowing or plant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CPLANTING; SOWING; FERTILISING
    • A01C7/00Sowing
    • A01C7/002Dibble seeder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Sow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农业用快速播种装置,其包括:两个行走轮;支架;挖土机构,其包括第二转轴、两个第一支撑板以及挖土铲;传动机构,其包括两个第二支撑板、传送带、两个第三转轴以及两个第四齿轮盘;落种机构,其包括储种箱、导种箱、第一盖体、第二盖体、定滑轮以及绳体。本发明可同步实现播种装置的前进、挖设种植槽、种子的均匀播种以及覆土;本发明的挖土铲的挖土工作为间歇模式,在种植地里间隔挖设种植槽,大大降低挖土铲的挖土工作时间,降低挖土铲的劳动强度,延长挖土铲的使用寿命,且本发明结构简单,可操作性强,造价低廉,能够在市场上大力推广。

Description

农业用快速播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种植机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农业用快速播种装置。
背景技术
农业植物的耕种方式大都采用人工种植,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不高,而随着机械化设备的推广,中国农业正由传统手工农业向现代化自动化农业转型,农业机械化水平是衡量现代农业水平的重要依据。自动化播种设备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播种机可有效提高生产效率,保证育秧质量,降低劳作强度,全面提升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因此发展高质量、易普及的播种机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环节。
目前市场上已有的播种设备多存在以下问题:1、设备结构复杂,设备售价较高,导致普通农户购买不起;2、需要多个电机分别带动挖土机构、播种机构以及覆土机构工作,工作效率较低,多个电机再次提高设备成本,使得播种设备不能够普通农户中普及化;3、挖土铲始终处于土壤中,并保持挖土的工作模式,挖土铲磨损较快,需要定期更换挖土铲;4、播种的种子量得不到很好的控制,导致播种不均匀的问题;以上缺陷导致播种设备可靠性较低,实用价值不高,使得播种设备在农业行业的推广严重受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农业用快速播种装置,其可同步实现播种装置的前进、挖设种植槽、种子的均匀播种以及覆土;本发明的挖土铲的挖土工作为间歇模式,在种植地里间隔挖设种植槽,大大降低挖土铲的挖土工作时间,降低挖土铲的劳动强度,延长挖土铲的使用寿命,且本发明结构简单,可操作性强,造价低廉,能够在市场上大力推广。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农业用快速播种装置,其包括:
两个行走轮,其通过水平设置的第一转轴联动,所述第一转轴的中部为U形结构;所述第一转轴与两个行走轮之间分别沿所述第一转轴的轴线方向间隔设有一个第一齿轮盘和一个第二齿轮盘,两个第一齿轮盘和两个第二齿轮盘均沿两个行走轮的对称线对称设置,任一第一齿轮盘和任一第二齿轮盘均固定套设于所述第一转轴上;
支架,其为门框形结构,所述支架包括两个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杆体以及将两个第一杆体的同一端连接的第二杆体,两个第一杆体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转轴的两个端面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杆体与所述第一转轴平行背离行走轮前进方向的斜上方;
挖土机构,其包括:
第二转轴,其与所述第一转轴平行且位于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二杆体之间,第二转轴的两端分别固定套设有一个第三齿轮盘,一个第三齿轮盘与一个第一齿轮盘啮合;
两个第一支撑板,其分别位于两个第三齿轮盘远离所述第二转轴的一侧,任一第一支撑板竖直设置且与所述第二转轴垂直,第二转轴的两端面分别与两个第一支撑板的侧面转动连接;
挖土铲,固设于所述第二转轴的中部;所述挖土铲随第二转轴转动至最低点时,所述挖土铲的底部突出于行走轮的底部;所述第一转轴不限制所述挖土铲的转动;传动机构,其包括:
两个第二支撑板,其分别位于两个第一支撑板与两个第一杆体之间,任一第二支撑板竖直设置且与第一支撑板平行,且和与其相邻的一个第一支撑板通过第一连接杆连接,第二支撑板与其相对应的一个第一杆体通过第二连接杆连接;
传送带,其位于两个第二支撑板之间,且位于所述第二转轴和所述第二杆体之间,所述传送带沿与所述第二转轴垂直的方向水平延伸;所述传送带上设有方形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转动至靠近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时,所述第一通孔形成可供所述挖土铲可穿过所述传送带的弧形开口;所述传送带靠近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的两侧分别套设一个皮带轮,远离所述第二转轴的另一端套设有皮辊,所述皮辊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二支撑板转动连接;
两个第三转轴,其分别设于两个皮带轮与两个第二支撑板之间,任一第三转轴的一端固定穿设于与其相对应的皮带轮的中部,另一端和与其相对应的哦第二支撑板转动连接;
两个第四齿轮盘,其分别固定套设于两个第三转轴的外部,且分别位于皮带轮与第二支撑板之间,一个第四齿轮盘与一个第二齿轮盘啮合;
落种机构,其包括:
储种箱,其为中空的立方体结构,所述储种箱位于所述传送带的上方,且位于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杆体之间,所述储种箱靠近所述第二杆体的一侧面的下部设有出料口;所述储种箱通过第三连接杆与所述第二杆体连接;
导种箱,其为中空的立方体结构,且位于所述储种箱的出料口所在的一侧,且位于传送带的上方,所述导种箱的靠近所述出料口的一侧面的上部设有进料口,所述出料口和所述进料口通过倾斜设置的导料管连通,所述导料管的顶面和底面的中部设有两个上下对应的第二通孔;所述导种箱的底面设有落种口;所述导种箱的底面的沿与所述第一转轴垂直的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侧边,分别朝着相互远离的方向水平延伸并形成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
第一盖体,其竖直位于所述储种箱的出料口所在的一侧,所述第一盖体与所述出料口所在的一侧面平行,且所述第一盖体与该侧面之间设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与该侧面滑动连接,所述储种箱不限制所述第一滑块的上下移动,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导料管之间竖直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盖体水平方向的截面与第二通孔形状匹配;当所述第一弹簧为自然状态时,所述第一盖体位于所述导料管的正上方;当向下移动所述第一滑块,所述第一弹簧被向下压缩,所述第一盖体的下端竖直向下依次穿过两个所述第二通孔,当所述第一弹簧被压缩至极限位置时,所述第一盖体的下端延伸至所述导料管的下方,此时所述第一盖体将所述导料管分隔成两部分,且两部分的种子物料不互通;
第二盖体,其水平位于所述导种箱内部,所述第二盖体与所述导种箱的底面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导种箱远离所述储种箱的一侧面上开设有供所述第二盖体穿出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二盖体的下表面设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靠近储种箱的第一侧面上水平设有推杆,远离所述储种箱的第二侧面上固设有水平设置的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自由端与所述第一板体的自由端固定连接;所述推杆与所述第一转轴垂直,当所述挖土铲转动至最高点时,所述挖土铲与所述推杆竖直方向上部分重叠;当所述第一弹簧为自然状态时,所述第二弹簧为自然状态,所述第二盖体将所述落种口完全遮盖;当所述第一弹簧被压缩至极限位置时,所述第二弹簧被压缩至极限位置,所述第二盖体穿过所述第三通孔移动至所述导料箱的外部,将所述落种口打开;
定滑轮,其位于所述储种箱和所述导种箱之间,所述定滑轮固设于第二板体的上表面;
绳体,其一端与所述第一盖体的底部固定连接,另一端竖直向下穿过两个第二通孔,并缠绕经过定滑轮,随后水平穿过所述导种箱的侧面并与所述第二盖体的靠近所述储种箱的一端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的农业用快速播种装置,所述出料口和所述进料口均为方形,所述导料管的竖直方向的任一截面为方形。
优选的是,所述的农业用快速播种装置,所述第一盖体为竖直设置的方形,所述第一盖体的两侧边与所述导种箱沿所述第一转轴轴线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侧边的间距,小于种子的最小粒径。
优选的是,所述的农业用快速播种装置,任一第一杆体的中部设有站架,其包括支杆和脚撑,所述支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杆体铰接,使得所述支杆可相对所述第一杆体转动,所述支杆与所述第一杆体的夹角为10~120°,所述脚撑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杆的第二端,当所述支杆转动至上限位置时,与所述第一杆体呈10°夹角,此时所述脚撑不与地面接触,当所述支杆转动至下限位置时,与所述第一杆体呈120°夹角,此时所述脚撑与地面接触。
优选的是,所述的农业用快速播种装置,所述第二杆体的两端分别套设有一个防滑套。
优选的是,所述的农业用快速播种装置,所述储种箱的上部还连通有加料桶,所述加料桶位于所述储种箱与所述第二杆体之间,所述加料桶的一端与所述储种箱的上部连通,另一端朝着靠近所述第二杆体的方向倾斜向上延伸。
优选的是,所述的农业用快速播种装置,所述加料桶的另一端面上设有可开启/关闭的第三盖体。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可同步实现播种装置的前进、挖设种植槽、种子的均匀播种以及覆土;本发明的挖土铲的挖土工作为间歇模式,在种植地里间隔挖设种植槽,大大降低挖土铲的挖土工作时间,降低挖土铲的劳动强度,延长挖土铲的使用寿命,挖土铲挖取的土壤通过传送带运送至种植槽的上方,土壤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落回至种植槽内,与此同时,挖土铲在转动过程中启动落种机构,打开落种口,使得一个种植槽所需的多个种子落至传送带上,传送带将种子和土壤依次运送至种植槽上方,种子和土壤依次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落至种植槽内,先是种子落入,然后土壤落下并将种子覆盖,完成挖土、播种和覆土的同步作业,本发明无需繁多的能源,可仅靠人力推动,也可设置一个电机带动行走轮的转动即可;本发明结构简单,可操作性强,造价低廉,能够在市场上大力推广。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农业用快速播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农业用快速播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落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落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实施方案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试剂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4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农业用快速播种装置,尤其适用于球形种子的播种,播种装置包括:
两个行走轮1,其通过水平设置的第一转轴11联动,所述第一转轴11的中部设有U形结构,具体为第一转轴11包括两个水平部以及将两个水平部连接的U形部111;所述第一转轴11与两个行走轮1之间分别沿所述第一转轴11的轴线方向间隔设有一个第一齿轮盘112和一个第二齿轮盘113,两个第一齿轮盘112和两个第二齿轮盘113均沿两个行走轮1的对称线对称设置,任一第一齿轮盘112和任一第二齿轮盘113均固定套设于所述第一转轴11上;U形部111可以保证第一转轴11不限制挖土铲32的圆周转动;
支架,其为门框形结构,所述支架包括两个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杆体21以及将两个第一杆体21的同一端连接的第二杆体22,两个第一杆体21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转轴11的两个端面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杆体22与所述第一转轴11平行背离行走轮1前进方向的斜上方;用户双手握在第二杆体22上,向前推动支架,带动两个行走轮1向前转动,进而带动整个播种装置前进,实际应用中也可加入电机或其他驱动装置,支架由驱动装置驱动前进;
挖土机构,其包括:
第二转轴31,其与所述第一转轴11平行且位于所述第一转轴11与所述第二杆体22之间,第二转轴31的两端分别固定套设有一个第三齿轮盘311,一个第三齿轮盘311与一个第一齿轮盘112啮合;齿轮盘啮合的传动一是能够带动第二转轴31的转动,二是改变第二转轴31的转动方向,即第一转轴11为逆时针的转动,第二转轴31为顺时针的转动,进而使得挖土铲32的圆周转动与行走轮1的转动方向相反,挖土铲32将挖取的土向背离行走的方向带动;
两个第一支撑板33,其分别位于两个第三齿轮盘311远离所述第二转轴31的一侧,任一第一支撑板33竖直设置且与所述第二转轴31垂直,第二转轴31的两端面分别与两个第一支撑板33的侧面转动连接;两个第一支撑板33用于支撑第二转轴31,进而实现整个挖土机构定位;
挖土铲32,固设于所述第二转轴31的中部;所述挖土铲32随第二转轴31转动至最低点时,所述挖土铲32的底部突出于行走轮1的底部,保证挖土铲32能够挖取土壤,并形成播种的种植槽;所述第一转轴11不限制所述挖土铲32的转动,挖土铲32挖取土壤后随第二转轴31顺时针向上转动,当转动接近第一转轴11时,第一转轴11中部U形第一连接杆341的开口朝向第二连接杆342,使得挖土铲32可经由U形第一连接杆341的穿过第一转轴11,U形的第一连接杆341也可以做出其他结构的变换,只要能够保证挖土铲32向上转动经过第一转轴11时不受限制即可;由于挖土铲32转动至最低点时,挖土铲32的底部突出于行走轮1,只有这样挖土铲32的端部才能够插入土地,挖取土壤,即挖土铲32的端部与第一转轴11轴线的距离需要大于行走轮1的直径,那么就会导致挖土铲32朝着靠近第一转轴11的位置转动,在经过第一转轴11时,挖土铲32必定是与第一转轴11部分重叠的,为了解决挖土铲32与第一转轴11之间的相互干涉问题,在第一转轴11的中部设置U形的第一连接杆341,第一转轴11包括两个水平部以及将两个水平部连接的U形的第一连接杆341;挖土铲32每转动一周挖设一个种植槽;实际应用中可根据种植槽的间距具体设置行走轮1的直径;
传动机构,其包括:
两个第二支撑板34,其分别位于两个第一支撑板33与两个第一杆体21之间,任一第二支撑板34竖直设置且与第一支撑板33平行,且和与其相邻的一个第一支撑板33通过第一连接杆341连接,第二支撑板34与其相对应的一个第一杆体21通过第二连接杆342连接;将第一支撑板33间接的与第一杆体21连接;
传送带35,其位于两个第二支撑板34之间,且位于所述第二转轴31和所述第二杆体22之间,所述传送带35沿与所述第二转轴31垂直的方向水平延伸;所述传送带35上设有方形的第一通孔351,所述第一通孔351转动至靠近所述第二转轴31的一端时,所述第一通孔351形成可供所述挖土铲32可穿过所述传送带35的弧形开口;所述传送带35靠近所述第二转轴31的一端的两侧分别套设一个皮带轮,远离所述第二转轴31的另一端套设有皮辊352,所述皮辊35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二支撑板34转动连接;挖土铲32带着挖取的土壤朝着背离向前的方向转动,并在最高点开始向下抛至传送带35上,挖土铲32继续转动,在接近传送带35时,传送带35的第一通孔351刚好转动至靠近第二转轴31的一端,并上下贯通,形成共挖土铲32穿过的开口,从而保证挖土铲32的正常转动,继续下一个挖设工作;
两个第三转轴36,其分别设于两个皮带轮与两个第二支撑板34之间,任一第三转轴36的一端固定穿设于与其相对应的皮带轮的中部,另一端和与其相对应的第二支撑板34转动连接;
两个第四齿轮盘361,其分别固定套设于两个第三转轴36的外部,且分别位于皮带轮与第二支撑板34之间,一个第四齿轮盘361与一个第二齿轮盘113啮合;第二齿轮盘113随第一转轴11的转动作逆时针转动,进而带动两个第四齿轮盘361作顺时针转动,两个第四齿轮盘361带动各自对应的第三转轴36作顺时针转动,进而带动皮带轮作顺时针转动,从而使得传送带35朝着背离播种装置前进的方向转动,将落在传送带35上的土壤向后带动,土壤落回至挖设的种植槽内,完成覆土工作,即将原本挖取的土壤送回至种植槽内;
落种机构,其包括:
储种箱41,其为中空的立方体结构,所述储种箱41位于所述传送带35的上方,且位于所述第一转轴11和所述第二杆体22之间,所述储种箱41靠近所述第二杆体22的一侧面的下部设有出料口;所述储种箱41通过第三连接杆47与所述第二杆体22连接,可以设置成可拆卸的连接,根据种子大小更换大小合适的储种箱41;将带播种的种子,如花生种子或玉米种子等放入储种箱41内;
导种箱42,其为中空的立方体结构,且位于所述储种箱41的出料口所在的一侧,且位于传送带35的上方,所述导种箱42的靠近所述出料口的一侧面的上部设有进料口,所述出料口和所述进料口通过倾斜设置的导料管411连通,导料管411自储种箱41至导种箱42的方向倾斜向下延伸,使得储种箱41内的种子能够自由的通过导料管411落至导种箱42内,所述导料管411的顶面和底面的中部设有两个上下对应的第二通孔;所述导种箱42的底面设有落种口;所述导种箱42的底面的沿与所述第一转轴11垂直的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侧边,分别朝着相互远离的方向水平延伸并形成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导种箱42可与两个第一杆体21连接,也可以与第二杆体22连接,以实现对导种箱42的定位;储种箱41内的种子通过导料管411落至导种箱42内,随后通过落种口落至传送带35上;
第一盖体43,其竖直位于所述储种箱41的出料口所在的一侧,所述第一盖体43与所述出料口所在的一侧面平行,且所述第一盖体43与该侧面之间设有第一滑块431,所述第一滑块431与该侧面滑动连接,所述储种箱41不限制所述第一滑块431的上下移动,所述第一滑块431与所述导料管411之间竖直设有第一弹簧432;所述第一盖体43水平方向的截面与第二通孔形状匹配;当所述第一弹簧432为自然状态时,所述第一盖体43位于所述导料管411的正上方;当向下移动所述第一滑块431,所述第一弹簧432被向下压缩,所述第一盖体43的下端竖直向下依次穿过两个所述第二通孔,当所述第一弹簧432被压缩至极限位置时,所述第一盖体43的下端延伸至所述导料管411的下方,此时所述第一盖体43将所述导料管411分隔成两部分,且两部分的种子物料不互通;
第二盖体44,其水平位于所述导种箱42内部,所述第二盖体44与所述导种箱42的底面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导种箱42远离所述储种箱41的一侧面上开设有供所述第二盖体44穿出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二盖体44的下表面设有第二滑块441,所述第二滑块441靠近储种箱41的第一侧面上水平设有推杆443,远离所述储种箱41的第二侧面上固设有水平设置的第二弹簧442,所述第二弹簧442的自由端与所述第一板体的自由端固定连接;所述推杆443与所述第一转轴11垂直,当所述挖土铲32转动至最高点时,所述挖土铲32与所述推杆443竖直方向上部分重叠;当所述第一弹簧432为自然状态时,所述第二弹簧442为自然状态,所述第二盖体44将所述落种口完全遮盖;当所述第一弹簧432被压缩至极限位置时,所述第二弹簧442被压缩至极限位置,所述第二盖体44穿过所述第三通孔移动至所述导料箱的外部,将所述落种口打开;
定滑轮45,其位于所述储种箱41和所述导种箱42之间,所述定滑轮45固设于第二板体的上表面;
绳体46,其一端与所述第一盖体43的底部固定连接,另一端竖直向下穿过两个第二通孔,并缠绕经过定滑轮45,随后水平穿过所述导种箱42的侧面并与所述第二盖体44的靠近所述储种箱41的一端连接。
落种机构在起始位置时,第一弹簧432和第二弹簧442均为自然状态,在挖土铲32转动至最高点继续转动的过程中,挖土铲32的上端将推杆443朝着靠近第二杆体22的方向水平推动推杆443,带动第二滑块441的水平移动并带动第二盖体44从落种口移动至导种箱42的外部,落种口被打开,与此同时,第二滑块441的移动带动绳体46的移动,绳体46带动第一盖体43向下移动至导料管411内部,并将导料管411内部分隔成两个部分,因第一盖体43与导料管411的间距小于种子粒径,使得两个部分之间种子物料不互通,进而第一盖体43阻止储种箱41内的种子落至导种箱42内;导种箱42内刚好能够容纳种子的数量一个种植槽所需的种子数量;实现对播种的种子数量的限定,均匀播种;行走的播种装置对导种箱42具有一定的振动作用,能够促进导种箱42内种子从落种口落下,且刚好落至传送带35上,此时挖土铲32内的土壤也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落至传送带35上,土壤和种子在传送带35上,自传送带35靠近第二转轴31的一端到靠近第二杆体22的另一端的方向间隔排布在传送带35上,转动的传送带35依次将种子和土壤运送至种植槽上方,种子和土壤在各自重力作用下落至种植槽内,土壤将落至种植槽内的种子覆盖,即播种后立即进行覆土;
当种子完全落下后,挖土铲32转动至推杆443的下方,推杆443在第一弹簧432和第二弹簧442自身弹力作用下朝着远离第二杆体22的方向水平移动,从而将第一盖体43和第二盖体44回位,第一盖体43移动至导料管411的上方,第二盖体44移动至落种口处并将落种口完全遮盖,储种箱41内的种子再次通过导料管411落至导种箱42内,等待下一次的播种作业。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发明可同步实现播种装置的前进、挖设种植槽、种子的均匀播种以及覆土;本发明的挖土铲32的挖土工作为间歇模式,在种植地里间隔挖设种植槽,大大降低挖土铲32的挖土工作时间,降低挖土铲32的劳动强度,延长挖土铲32的使用寿命,且本发明结构简单,可操作性强,造价低廉,能够在市场上大力推广;
实际制造本发明时合理设计第一转轴11、第二转轴31、第三转轴36的相互之间的距离,传送带35的长度,皮带轮的直径,第四齿轮盘361的直径,第三齿轮盘311的直径,第二齿轮盘113的直径,第一齿轮盘112的直径以及行走轮1的直径,使得挖土铲32能够挖设种植槽,随后顺时针转动当转动至第一转轴11位置处时,刚好能够穿过第一转轴11的U形部111顺利经过第一转轴11,然后继续顺时针向上转动,转动至最高位置时,挖土铲32内部的土壤开始向下落,与此同时挖土铲32的上端推动推杆443,打开落种口且第一盖体43阻挡种子落至导种箱42内,种子通过落种口落至传送带35上,土壤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也正好落在传送带35上,且土壤和种子沿第二转轴31到第二杆体22的方向间隔排布在传送带35上,且位于靠近第二转轴31的一端,此时传送带35的第一通孔351位于远离第二转轴31的另一端,使得挖取的土壤和落下的种子都不会从传送带35上掉下,传送带35转动带动种子和土壤朝着背离播种装置向前的方向移动,当种子和土壤被带动至传送带35远离第二转轴31的另一端时,种子和土壤依次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自由落体落至种植槽内,完成一个周期的挖土、播种、覆土作业;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农业用快速播种装置,所述出料口和所述进料口均为方形,所述导料管411的竖直方向的任一截面为方形。设置方形,种子可顺由导料管411的底面内壁向下滑动,并能够更加方便的设置第一盖体43的形状。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农业用快速播种装置,所述第一盖体43为竖直设置的方形,所述第一盖体43的两侧边与所述导种箱42沿所述第一转轴11轴线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侧边的间距,小于种子的最小粒径。方形的第一盖体43能够很好的将导料管411内部分隔成互不连通的两部分,实现对种子的阻挡。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农业用快速播种装置,任一第一杆体21的中部设有站架,其包括支杆51和脚撑52,所述支杆5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杆体21铰接,使得所述支杆51可相对所述第一杆体21转动,所述支杆51与所述第一杆体21的夹角为10~120°,所述脚撑52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杆51的第二端,当所述支杆51转动至上限位置时,与所述第一杆体21呈10°夹角,此时所述脚撑52不与地面接触,当所述支杆51转动至下限位置时,与所述第一杆体21呈120°夹角,此时所述脚撑52与地面接触。当需要播种时将站架的支杆51转动至与第一杆体21呈10°夹角的位置处,即将站架收纳,用户双手握住第一杆体21,向前推动支架,即可开始作物种植,当停止播种时,将站架的支杆51转动至与第一杆体21呈120°夹角的位置处,两个脚撑52与地面接触,整个播种装置通过两个脚撑52得以支撑。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农业用快速播种装置,所述第二杆体22的两端分别套设有一个防滑套。方便用户握住,防止打滑,提高本发明的可操作性。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农业用快速播种装置,所述储种箱41的上部还连通有加料桶48,所述加料桶48位于所述储种箱41与所述第二杆体22之间,所述加料桶48的一端与所述储种箱41的上部连通,另一端朝着靠近所述第二杆体22的方向倾斜向上延伸。方便随时向储种箱41内补入种子。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农业用快速播种装置,所述加料桶48的另一端面上设有可开启/关闭的第三盖体。当需要加入种子时,用户无需走动,在原位打开第三盖体即可向储种箱41内补入种子,方便可靠。
这里说明的设备数量和处理规模是用来简化本发明的说明的。对本发明的应用、修改和变化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7)

1.农业用快速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两个行走轮,其通过水平设置的第一转轴联动,所述第一转轴的中部为U形结构;所述第一转轴与两个行走轮之间分别沿所述第一转轴的轴线方向间隔设有一个第一齿轮盘和一个第二齿轮盘,两个第一齿轮盘和两个第二齿轮盘均沿两个行走轮的对称线对称设置,任一第一齿轮盘和任一第二齿轮盘均固定套设于所述第一转轴上;
支架,其为门框形结构,所述支架包括两个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杆体以及将两个第一杆体的同一端连接的第二杆体,两个第一杆体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转轴的两个端面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杆体与所述第一转轴平行背离行走轮前进方向的斜上方;
挖土机构,其包括:
第二转轴,其与所述第一转轴平行且位于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二杆体之间,第二转轴的两端分别固定套设有一个第三齿轮盘,一个第三齿轮盘与一个第一齿轮盘啮合;
两个第一支撑板,其分别位于两个第三齿轮盘远离所述第二转轴的一侧,任一第一支撑板竖直设置且与所述第二转轴垂直,第二转轴的两端面分别与两个第一支撑板的侧面转动连接;
挖土铲,固设于所述第二转轴的中部;所述挖土铲随第二转轴转动至最低点时,所述挖土铲的底部突出于行走轮的底部;所述第一转轴不限制所述挖土铲的转动;
传动机构,其包括:
两个第二支撑板,其分别位于两个第一支撑板与两个第一杆体之间,任一第二支撑板竖直设置且与第一支撑板平行,且和与其相邻的一个第一支撑板通过第一连接杆连接,第二支撑板与其相对应的一个第一杆体通过第二连接杆连接;
传送带,其位于两个第二支撑板之间,且位于所述第二转轴和所述第二杆体之间,所述传送带沿与所述第二转轴垂直的方向水平延伸;所述传送带上设有方形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转动至靠近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时,所述第一通孔形成可供所述挖土铲可穿过所述传送带的弧形开口;所述传送带靠近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的两侧分别套设一个皮带轮,远离所述第二转轴的另一端套设有皮辊,所述皮辊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二支撑板转动连接;
两个第三转轴,其分别设于两个皮带轮与两个第二支撑板之间,任一第三转轴的一端固定穿设于与其相对应的皮带轮的中部,另一端和与其相对应的哦第二支撑板转动连接;
两个第四齿轮盘,其分别固定套设于两个第三转轴的外部,且分别位于皮带轮与第二支撑板之间,一个第四齿轮盘与一个第二齿轮盘啮合;
落种机构,其包括:
储种箱,其为中空的立方体结构,所述储种箱位于所述传送带的上方,且位于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杆体之间,所述储种箱靠近所述第二杆体的一侧面的下部设有出料口;所述储种箱通过第三连接杆与所述第二杆体连接;
导种箱,其为中空的立方体结构,且位于所述储种箱的出料口所在的一侧,且位于传送带的上方,所述导种箱的靠近所述出料口的一侧面的上部设有进料口,所述出料口和所述进料口通过倾斜设置的导料管连通,所述导料管的顶面和底面的中部设有两个上下对应的第二通孔;所述导种箱的底面设有落种口;所述导种箱的底面的沿与所述第一转轴垂直的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侧边,分别朝着相互远离的方向水平延伸并形成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
第一盖体,其竖直位于所述储种箱的出料口所在的一侧,所述第一盖体与所述出料口所在的一侧面平行,且所述第一盖体与该侧面之间设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与该侧面滑动连接,所述储种箱不限制所述第一滑块的上下移动,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导料管之间竖直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盖体水平方向的截面与第二通孔形状匹配;当所述第一弹簧为自然状态时,所述第一盖体位于所述导料管的正上方;当向下移动所述第一滑块,所述第一弹簧被向下压缩,所述第一盖体的下端竖直向下依次穿过两个所述第二通孔,当所述第一弹簧被压缩至极限位置时,所述第一盖体的下端延伸至所述导料管的下方,此时所述第一盖体将所述导料管分隔成两部分,且两部分的种子物料不互通;
第二盖体,其水平位于所述导种箱内部,所述第二盖体与所述导种箱的底面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导种箱远离所述储种箱的一侧面上开设有供所述第二盖体穿出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二盖体的下表面设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靠近储种箱的第一侧面上水平设有推杆,远离所述储种箱的第二侧面上固设有水平设置的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自由端与所述第一板体的自由端固定连接;所述推杆与所述第一转轴垂直,当所述挖土铲转动至最高点时,所述挖土铲与所述推杆竖直方向上部分重叠;当所述第一弹簧为自然状态时,所述第二弹簧为自然状态,所述第二盖体将所述落种口完全遮盖;当所述第一弹簧被压缩至极限位置时,所述第二弹簧被压缩至极限位置,所述第二盖体穿过所述第三通孔移动至所述导料箱的外部,将所述落种口打开;
定滑轮,其位于所述储种箱和所述导种箱之间,所述定滑轮固设于第二板体的上表面;
绳体,其一端与所述第一盖体的底部固定连接,另一端竖直向下穿过两个第二通孔,并缠绕经过定滑轮,随后水平穿过所述导种箱的侧面并与所述第二盖体的靠近所述储种箱的一端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业用快速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和所述进料口均为方形,所述导料管的竖直方向的任一截面为方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农业用快速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体为竖直设置的方形,所述第一盖体的两侧边与所述导种箱沿所述第一转轴轴线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侧边的间距,小于种子的最小粒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农业用快速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任一第一杆体的中部设有站架,其包括支杆和脚撑,所述支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杆体铰接,使得所述支杆可相对所述第一杆体转动,所述支杆与所述第一杆体的夹角为10~120°,所述脚撑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杆的第二端,当所述支杆转动至上限位置时,与所述第一杆体呈10°夹角,此时所述脚撑不与地面接触,当所述支杆转动至下限位置时,与所述第一杆体呈120°夹角,此时所述脚撑与地面接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农业用快速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杆体的两端分别套设有一个防滑套。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农业用快速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种箱的上部还连通有加料桶,所述加料桶位于所述储种箱与所述第二杆体之间,所述加料桶的一端与所述储种箱的上部连通,另一端朝着靠近所述第二杆体的方向倾斜向上延伸。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农业用快速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桶的另一端面上设有可开启/关闭的第三盖体。
CN201811574188.5A 2018-12-21 2018-12-21 农业用快速播种装置 Active CN1094296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74188.5A CN109429632B (zh) 2018-12-21 2018-12-21 农业用快速播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74188.5A CN109429632B (zh) 2018-12-21 2018-12-21 农业用快速播种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29632A true CN109429632A (zh) 2019-03-08
CN109429632B CN109429632B (zh) 2021-10-22

Family

ID=655377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74188.5A Active CN109429632B (zh) 2018-12-21 2018-12-21 农业用快速播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42963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99773A (zh) * 2020-06-17 2020-09-25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 一种农业播种收割机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476970A1 (fr) * 1980-02-29 1981-09-04 Corbeil Etudes Const Mec Machine pour la pose d'une bande de matiere plastique et l'ensemencement simultane a travers cette bande
CN2172085Y (zh) * 1993-11-03 1994-07-20 黄峰 手推除尘器
JPH07147845A (ja) * 1993-11-29 1995-06-13 Suzutec Co Ltd 土供給装置
CN2545804Y (zh) * 2002-05-21 2003-04-23 杨国立 大蒜播种机
CN201789752U (zh) * 2010-07-24 2011-04-13 商战领 新型液压穴点播肥器
CN205798431U (zh) * 2016-06-22 2016-12-14 赣州伟嘉合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硬质合金生产用混料配料装置
CN107027362A (zh) * 2017-05-27 2017-08-11 贵州花果山现代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青脆李树种植前施肥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476970A1 (fr) * 1980-02-29 1981-09-04 Corbeil Etudes Const Mec Machine pour la pose d'une bande de matiere plastique et l'ensemencement simultane a travers cette bande
CN2172085Y (zh) * 1993-11-03 1994-07-20 黄峰 手推除尘器
JPH07147845A (ja) * 1993-11-29 1995-06-13 Suzutec Co Ltd 土供給装置
CN2545804Y (zh) * 2002-05-21 2003-04-23 杨国立 大蒜播种机
CN201789752U (zh) * 2010-07-24 2011-04-13 商战领 新型液压穴点播肥器
CN205798431U (zh) * 2016-06-22 2016-12-14 赣州伟嘉合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硬质合金生产用混料配料装置
CN107027362A (zh) * 2017-05-27 2017-08-11 贵州花果山现代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青脆李树种植前施肥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99773A (zh) * 2020-06-17 2020-09-25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 一种农业播种收割机
CN111699773B (zh) * 2020-06-17 2022-03-11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 一种农业播种收割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29632B (zh) 2021-10-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92758B (zh) 一种可选取块状农作物的种植施肥一体机
US10244674B2 (en) Multiple agricultural product application method and systems utilizing a drum metering system
CN108605480B (zh) 自动栽种机
CN205017828U (zh) 带有玉米籽粒清选机构的小型玉米播种机
CN108496475A (zh) 用于果树种植的挖坑机
KR20000032460A (ko) 마늘 파종기
CN101485248A (zh) 山地地膜花生播种机
CN109429632A (zh) 农业用快速播种装置
KR100813442B1 (ko) 묘삼 이식기
CN115362798B (zh) 一种重金属土壤改善用植物套种种植系统及设备
KR100933133B1 (ko) 종구 파종기
CN105706588B (zh) 一机适多种播种机
CN201388378Y (zh) 山地地膜花生播种机
CN108174657A (zh) 一种播种效率高的播种设备
RU152400U1 (ru) Комбинированная картофелесажалка
CN106717390A (zh) 农作物挖坑式施肥器
CN112673774A (zh) 一种农业用插秧装置
CN216752707U (zh) 一种农业技术推广用农作物种植装置
CN207354850U (zh) 一种水稻穴播机
CN201153380Y (zh) 手动播种器
JP2000333511A (ja) 直播装置
JP2678353B2 (ja) 球根菜類用種いも植付機
CN109089445A (zh) 一种定量播种装置
CN213818870U (zh) 一种马铃薯播种均匀的微型扣碗式播种机
CN216253868U (zh) 盐碱地电气吸精量向日葵播种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826

Address after: No.755, Liyuan North Road, Haishu District, Ningb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Tang Xiaohui

Address before: 536100 No. 4, Aiwei East Road, Lianzhou Town, Hepu County, Beihai City,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Applicant before: Chen Meiting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