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28608A - 极化码的译码方法和译码器 - Google Patents

极化码的译码方法和译码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28608A
CN109428608A CN201710738822.3A CN201710738822A CN109428608A CN 109428608 A CN109428608 A CN 109428608A CN 201710738822 A CN201710738822 A CN 201710738822A CN 109428608 A CN109428608 A CN 1094286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coding
scl
result
data
decod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73882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73882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428608A/zh
Priority to PCT/CN2018/102297 priority patent/WO2019037782A1/zh
Publication of CN1094286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2860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03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 H03M13/05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using block codes, i.e.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check bits joined to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information bits
    • H03M13/13Linear codes
    • H03M13/15Cyclic codes, i.e. cyclic shifts of codewords produce other codewords, e.g. codes defined by a generator polynomial, Bose-Chaudhuri-Hocquenghem [BCH] code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03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 H03M13/05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using block codes, i.e.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check bits joined to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information bits
    • H03M13/09Error detection only, e.g. using cyclic redundancy check [CRC] codes or single parity bi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robability & Statistics with Applic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lgebra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Error Detection And Correc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极化码的译码方法和译码器。该译码方法包括:获取待译码的数据;分别开始对该数据进行串行抵消列表SCL译码和串行抵消SC译码;得到该SC译码的译码结果;在确定该SC译码的译码结果正确的情况下,停止该SCL译码;输出该SC译码的译码结果。本申请提供的极化码的译码方法,能够对待译码的数据分别进行SCL译码和SC译码,在确定该SC译码的译码结果正确的情况下,输出该SC译码结果,作为该数据最终的译码结果,并停止进行该数据的SCL译码。使得polar码译码在保证译码准确性能的前提下,减少了译码时延,提高了译码的效率。

Description

极化码的译码方法和译码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通信领域中极化码的译码方法和译码器。
背景技术
通信系统通常采用信道编码来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以保证通信的质量。极化码(Polar code)是第一个理论上证明可以取得香农容量并且具有低译码复杂度的码,Polar码为一种线性块码,其译码可以用串行抵消(successive cancellation,SC)译码方法或者串行抵消列表(successive cancellation list,SCL)译码方法进行译码。
SC译码和SCL译码各有所长。从译码性能看,SC译码在码长很长的情况下能够取得好的性能,但是当码长较短或者为中等长度时,Polar码的SC译码的性能较差。对于SCL译码来说,SCL译码相对于SC译码的性能有一定提高,但是从译码的处理延时看,由于SCL译码的复杂度要比SC译码复杂度高,译码延时较大,而SC译码复杂度较低,译码准确度较低,但是译码延时较小。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极化码的译码方法和译码器。能够对待译码的数据分别进行SCL译码和SC译码,在确定先得到SC译码的译码结果正确的情况下,输出该SC译码结果,作为该数据最终的译码结果,并停止进行该数据的SCL译码。使得polar码译码在保证译码准确性能的前提下,减少了译码时延,提高了译码的效率。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极化码的译码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待译码的数据;分别开始对该数据进行串行抵消列表SCL译码和串行抵消SC译码;得到该SC译码的译码结果;在确定该SC译码的译码结果正确的情况下,停止该SCL译码;输出该SC译码的译码结果。
第一方面提供的极化码的译码方法,通过对待译码的数据分别并行进行串行抵消列表SCL译码和串行抵消SC译码。由于SC译码延时较小,但是译码的准确度低,误码率较高。SCL译码的延时较大,但是译码的准确度较高,误码率较低。因此,对待译码的数据分别进行SC译码和SCL译码,先得到SC译码结果,在确定该SC译码的译码结果正确的情况下,停止对该数据进行SCL译码,并将该SC译码的译码结果作为最终的译码结果。使得polar码译码在保证译码准确性能的前提下,减少了译码时延,提高了译码的效率。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确定该SC译码的译码结果不正确的情况下,该方法还包括:继续进行该SCL译码;输出该SCL译码的译码结果。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分别开始对该数据进行串行抵消列表SCL译码和串行抵消SC译码,包括:对该数据并行的进行该SCL译码和该SC译码。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对该SC译码的译码结果进行循环冗余CRC校验;在该CRC校验通过的情况下,确定该SC译码的译码结果正确,或在该CRC校验不通过的情况下,确定该SC译码的译码结果不正确。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SCL译码的搜索宽度为8条译码路径。在该实现方式中,译码的延时较低,译码准确性也相对较好。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译码器,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及各种实现方式中的极化码的译码方法。该译码器包括获取电路、SCL译码电路、SC译码电路和输出电路。该获取电路,用于获取待译码的数据;该SCL译码电路,用于对该数据进行串行抵消列表SCL译码;该SC译码电路,用于对该数据进行串行抵消SC译码;该SC译码电路还用于得到该SC译码的译码结果;在确定该SC译码的译码结果正确的情况下,该SCL译码电路还用于停止该SCL译码;该输出电路,用于输出该SC译码的译码结果。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译码器,包括处理器、收发器和存储器,用于支持该译码器执行上述译码方法中相应的功能。该存储器存储指令,该收发器用于在处理器的驱动下执行具体的信号收发,该处理器用于调用该指令实现上述第一方面及其各种实现方式中的极化码的译码方法。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译码器,包括处理模块、存储模块和收发模块,用于支持该译码器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功能,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者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可读介质,用于存储指令,该指令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译码方法的指令。
附图说明
图1是SC译码路径的示意图。
图2是SCL译码路径的示意图。
图3是典型的SCL译码处理方式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4是适用于本申请的极化码的译码方法和译码器的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极化码的译码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极化码的译码方法示意性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译码器的示意性框图。
图8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译码器的示意性框图。
图9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译码器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部件”、“模块”、“系统”等用于表示计算机相关的实体、硬件、固件、硬件和软件的组合、软件、或执行中的软件。例如,部件可以是但不限于,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进程、处理器、对象、可执行文件、执行线程、程序和/或计算机。通过图示,在计算设备上运行的应用和计算设备都可以是部件。一个或多个部件可驻留在进程和/或执行线程中,部件可位于一个计算机上和/或分布在2个或更多个计算机之间。此外,这些部件可从在上面存储有各种数据结构的各种计算机可读介质执行。部件可例如根据具有一个或多个数据分组(例如来自与本地系统、分布式系统和/或网络间的另一部件交互的二个部件的数据,例如通过信号与其它系统交互的互联网)的信号通过本地和/或远程进程来通信。
应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长期演进(long termevolution,LTE)系统、LTE/LTE-A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系统、LTE/LTE-A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系统、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telecommunication system,UMTS)、全球互联微波接入(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通信系统、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 mobilenetwork,PLMN)系统、设备对设备(device to device,D2D)网络系统或者机器对机器(machine to machine,M2M)网络系统、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系统、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以及未来的5G通信系统等。
还应理解,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也可称之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移动终端(mobile terminal)等,该终端设备可以经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设备进行通信,例如,终端设备可以包括各种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还可以包括用户单元、蜂窝电话(cellular phone)、智能手机(smart phone)、无线数据卡、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电脑、平板型电脑、无线调制解调器(modem)、手持设备(handset)、膝上型电脑(laptopcomputer)、机器类型通信(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MTC)终端、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中的站点(station,STA)。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local loop,WLL)站以及下一代通信系统,例如,5G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网络中的终端设备等。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作限制。
还应理解,基站也可以称之为网络侧设备或者接入网设备,网络侧设备可以是用于与终端设备通信的设备,网络设备可以是LTE系统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 NodeB,eNB或eNodeB),NR中的gNB或接入点,基站收发器、收发节点等,或者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未来5G网络中的网络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PLMN系统中的网络侧设备。例如,网络侧设备可以是WLAN中的接入点(access point,AP),也可以是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for mobile communication,GSM)或码分多址(code d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CDMA中的基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还可以是LTE系统中的演进的节点B(evolved NodeB,eNB或者eNodeB)。或者,网络设备还可以是第三代(3rd Generation,3G)系统的节点B(Node B),另外,该网络设备还可以是中继站或接入点,或者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以及未来5G网络中的网络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PLMN网络中的网络设备等。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作限制。为方便描述,本发明所有实施例中,上述为MS提供无线通信功能的装置统称为网络设备。
Polar码是近年提出的高性能信道编码方案,具有高性能、较低复杂度,速率匹配方式灵活的特点,目前已经成为5G系统中控制信息的编码方式。实际工程中Polar码的译码方法有SCL译码和SC译码。一个码长为N的Polar码可以对应一个由N层边构成的二叉译码码树。SC译码能够被描述为在该码树上的译码路径搜索过程。
图1是SC译码路径的示意图,从图1中可以看出,SC译码是从码树的根节点开始,在译码码树上逐步扩展,每层从两条候选路径选择具有相对概率值大的一条,即搜索宽度是1。并在选择上的那一条译码路径的基础上进行下一层的路径扩展。图1中示出了一个简单的码长N=4时的SC译码路径例子,图1中的黑实线表示选中的一条SC译码路径。通过这条译码路径最终得到一个译码结果,通过对该译码结果进行校验,确定该译码结果是否正确。
由上述SC译码过程可知,SC译码过程中无论在码树的哪一层,都只会从两条候选的译码路径中选择一条,最终得到一个比特估计序列,即译码结果。因此,SC译码计算的复杂度较低,译码延时较小。由于每次只是从可能的两条候选的译码路径中选择一条,因此译码结果的可靠性不高,译码结果不一定准确。因此,SC译码的性能较低。
图2是SCL译码路径的示意图。作为SC译码的改良,SCL译码允许保留多条候选译码路径。从图2可以看出,SCL译码从码树的根节点开始,在码树上逐步扩展,每层都是从2L条候选译码路径选择L条,即搜索宽度是L。并在选择的L条译码路径的基础上进行下一层的路径扩展。图2中示出了一个简单的码长N=4,搜索宽度是4的SCL译码过程的示意图。图2中的4条黑实线表示选中的4条SCL译码路径。在译码结束时,从4条SCL译码路径中选择可靠性度量值最大的一条路径,其对应的比特估计序列即为译码结果。
图3是典型的SCL译码处理方式的示意性流程图,图3中示出了一个硬比特的处理的全过程,所有的硬比特处理都要从第一阶(stage)开始到最后一个stage结束的循环处理过程,直至所有的硬比特处理完成。阶(stage)相当于图1或图2中的译码码树的层,典型的SCL译码过程中同时存在L(即搜索宽度为L)条译码路径|(path),通过计算每条译码路径的最大对数似然比(log likelihood ration,LLR),得到每条译码路径的分支度量值和路径度量值,其中,分支度量值用于计算累积度量值。通过对备选的2L条译码路中每条译码路径的路径度量值的比较,从备选的2L条译码路径中选择L条译码路径,迭代到下一次的硬比特(硬值)的计算中,当所有的硬比特全部计算完成后,通过对L条译码路径的硬比特码流校验选路,选择一条准确性最高的译码路径的译码结果,作为最终的输出结果。
典型的SCL译码处理方式的流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计算当前译码硬比特需要的stage编号m,m为大于1的正整数,选择stage(1)~stage(m)各阶缓存的LLR和度量累积值。
2、各条译码路径同步从stage(1)~stage(m)逐stage求出LLR。
3、计算各条译码路径的分支度量(branch metric,BM)值和路径度量(pathmetric,PM)值,共有2L个备选的译码路径度量值,代表2L个备选的译码路径。
4、从2L个备选的译码路径中选择L条译码路径,得到当前译码硬比特的L个译码值。
5、判断当前的需要译码的硬比特(硬值)是否全部译出。
6、如果没有全部译出,计算stage(1)~stage(m)的度量累积值(psum),然后继续处理下一个硬比特。
7、如果全部处理,根据码流校验选路的结果,得到最优的译码结果。
由上述可知,SCL译码的基本特点如下:
1、译码过程中从码树的根节点到任何一个节点所形成的路径,均对应一个路径度量值。
2、从根节点出发,在信息比特(bit)对路径进行扩展。
3、每一层向下一层扩展时,每一层选择当前层中具有较大路径度量值的L条。
4、译码过程中直到扩展到最后一层。如果是循环冗余校验(cyclic redundancycheck,CRC)协助译码,选择通过循环冗余校验的路径中度量值绝对值最小的路径作为译码结果。
由上述SCL译码过程可知,SCL译码过程中始终无论在码树的哪一层,都会从2L条候选路径选择L条候选译码路径,最终得到L个比特估计序列,通过对L条候选译码路径可靠性度量值的计算,得到最终译码结果。因此,SCL译码计算的复杂度较高,译码延时较大,由于每次从2L条候选路径选择L条,因此译码结果的可靠性较高,译码结果的准确性较好。因此,SCL的性能较高。
基于SCL译码延时较大但是译码精度高,而SC译码的性能较低却延时较小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极化码的译码方法,使得极化码译码时在保持较好的译码性能的前提下减少译码延时。在考虑译码结果准确性的同时考虑译码过程中的延时,达到减小译码延和保证译码结果准确性效果。
图4是适用于本申请的极化码的译码方法和译码器的通信系统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通信系统100包括网络设备102,网络设备102可包括多个天线例如,天线104、106、108、110、112和114。另外,网络设备102可附加地包括发射机链和接收机链,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它们均可包括与信号发送和接收相关的多个部件(例如处理器、调制器、复用器、编码器、解复用器或天线等)。
网络设备102可以与多个终端设备(例如终端设备116和终端设备122)通信。然而,可以理解,网络设备102可以与类似于终端设备116或122的任意数目的终端设备通信。终端设备116和122可以是,例如蜂窝电话、智能电话、便携式电脑、手持通信设备、手持计算设备、卫星无线电装置、全球定位系统、PDA和/或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100上通信的任意其它适合设备。
如图4所示,终端设备116与天线112和114通信,其中天线112和114通过前向链路118向终端设备116发送信息,并通过反向链路120从终端设备116接收信息。此外,终端设备122与天线104和106通信,其中天线104和106通过前向链路124向终端设备122发送信息,并通过反向链路126从终端设备122接收信息。
例如,在FDD系统中,例如,前向链路118可利用与反向链路120所使用的不同频带,前向链路124可利用与反向链路126所使用的不同频带。
再例如,在TDD系统和全双工(full duplex)系统中,前向链路118和反向链路120可使用共同频带,前向链路124和反向链路126可使用共同频带。
被设计用于通信的每个天线(或者由多个天线组成的天线组)和/或区域称为网络设备102的扇区。例如,可将天线组设计为与网络设备102覆盖区域的扇区中的终端设备通信。在网络设备102通过前向链路118和124分别与终端设备116和122进行通信的过程中,网络设备102的发射天线可利用波束成形来改善前向链路118和124的信噪比。此外,与网络设备通过单个天线向它所有的终端设备发送信号的方式相比,在网络设备102利用波束成形向相关覆盖区域中随机分散的终端设备116和122发送信号时,相邻小区中的移动设备会受到较少的干扰。
在给定时间,网络设备102、终端设备116或终端设备122可以是无线通信发送装置和/或无线通信接收装置。当发送数据时,无线通信发送装置可对数据进行编码以用于传输。具体地,无线通信发送装置可获取(例如生成、从其它通信装置接收、或在存储器中保存等)要通过信道发送至无线通信接收装置的一定数目的数据比特。这种数据比特可包含在数据的传输块(或多个传输块)中,传输块可被分段以产生多个码块。
此外,该通信系统100可以是PLMN网络或者D2D网络或者M2M网络或者其他网络,图4只是举例的简化示意图,网络中还可以包括其他网络设备,图4中未予以画
下面结合图5详细说明本申请提供的极化码的译码方法,图5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极化码的译码方法200的示意性流程图,该方法200可以应用在图4所示的场景中,当然也可以应用在其他通信场景中,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作限制。
如图5所示,该译码方法200包括:
S210,获取待译码的数据。
S220,分别开始对该数据进行串行抵消列表SCL译码和串行抵消SC译码。
S230,得到该SC译码的译码结果。
S240,在确定该SC译码的译码结果正确的情况下,停止该SCL译码。
S250,输出该SC译码的译码结果。
具体而言,在本申请中,在对待译码的数据进行译码时,首先获取待译码的数据,然后开始对待译码的数据分别进行串行抵消列表SCL译码和串行抵消SC译码,即利用两种译码方法并行的对待译码的数据进行译码。由于SC译码过程复杂度低,译码过程中只有一条备选的译码路径,耗时比较短,因此首先会获得SC译码的译码结果(SC译码结果)。在获得SC译码结果时,该数据的SCL译码正在进行的过程中,即SCL译码还没结束,SCL译码结果还没有得到。由于SC译码的精确度低,因此,SC译码结果并不一定是准确的,需要根据该SC译码结果,确定是否停止该数据的SCL译码。即在确定该SC译码的译码结果正确的情况下,停止对该数据进行SCL译码,并输出该SC译码的译码结果,即将该SC译码的译码结果作为最终的译码结果。
本申请提供的极化码的译码方法,通过对待译码的数据分别并行进行串行抵消列表SCL译码和串行抵消SC译码。由于SC译码延时较小,但是译码的准确度低,误码率较高。SCL译码的延时较大,但是译码的准确度较高,误码率较低。因此,对待译码的数据分别进行SC译码和SCL译码,先得到SC译码结果,在确定该SC译码的译码结果正确的情况下,停止对该数据进行SCL译码,并将该SC译码的译码结果作为最终的译码结果。使得polar码译码在保证译码准确性能的前提下,减少了译码时延,提高了译码的效率。
可选的,作为一个实施例,在确定该SC译码的译码结果不正确的情况下,该方法200还包括:
S260,继续进行该SCL译码。
S270,输出该SCL译码的译码结果。
具体而言,由于SC译码延时小,因此会首先获得SC译码结果,假设在T1时刻获得SC译码结果,此时,该数据的SCL译码正在进行的过程中,即SCL译码还没结束,SCL译码结果还没有得到。因此,在确定该SC译码的译码结果不正确的情况下,需要继续对该数据进行SCL译码,假设在T2时刻获得该数据的SCL译码结果,其中,T2时刻晚于T1时刻,会输出该SCL译码的译码结果,即将该SCL译码结果作为最终的该数据的译码结果输出。
可选的,作为一个实施例,该分别开始对该数据进行串行抵消列表SCL译码和串行抵消SC译码,包括:
对该数据并行的进行串行抵消列表SCL译码和串行抵消SC译码。
具体而言,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可以并行的对该数据进行SCL译码和SC译码,即对该数据进行SCL译码和SC译码的时间至少部分重叠。由于SC译码所用的时间较短,当对该数据进行SCL译码和SC译码的时间至少部分重叠时,可以从整体上进一步的缩短得到译码结果所用的时长。可选的,作为一个实施例,可以同时开始对该数据进行SCL译码和SC译码,这样可以进一步的减少译码时延。例如,假设在T1时刻开始对该数据进行SCL译码和SC译码,T3时刻获得SC译码结果,假设SC译码结果正确,则本次译码所用的时长为T3-T1。假设在T1时刻开始对该数据进行SCL译码,T2时刻开始SC译码,T4时刻获得SC译码结果,其中,T1时刻、T2时刻、T3时刻和T4时刻按时间顺序依次后延,假设SC译码结果正确,则本次译码所用的时长为T4-T1。相比于同时开始SCL译码和SC译码,所用的译码时长增大,即译码延时较大。
应理解,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对该数据并行的进行SCL译码和SC译码时,只要SC译码结果早于SCL译码结果得到即可。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作限制。
本申请提供的极化码的译码方法,对待译码的数据并行的进行SCL译码和SC译码,通过对先得到SC译码的译码结果进行校验,当确定SC译码结果正确时,输出SC译码结果作为译码的最终结果。可以进一步减少译码延时,提高译码效率。
可选的,作为一个实施例,该译码方法200还包括:
S231,对该SC译码的译码结果进行循环冗余CRC校验。
S232,在该CRC校验通过的情况下,确定该SC译码的译码结果正确,或
在该CRC校验不通过的情况下,确定该SC译码的译码结果不正确。
具体而言,在得到SC译码的译码结果后,会对SC译码结果进行CRC校验。即将CRC辅助码作为内码,输入该数据信息中,作为信息码元的一部分进行极化码编码。在译码端,先由SC译码算法产生1条备选的译码码字,即SC译码的译码结果,然后对SC译码的译码结果进行CRC译码,将CRC译码的结果和实际接收到的CRC辅助码进行比较,如果两者相同,即该CRC校验通过,确定该SC译码的译码结果正确。如果两者不相同,即该CRC校验不通过,确定该SC译码的译码结果不正确。
应理解,对该SC译码的译码结果除了可以利用CRC校验来确定SC译码的译码结果是否正确外,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进行校验,例如,利用奇偶校验(parity check,PC)等,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作限制。
可选的,作为一个实施例,该SCL译码的搜索宽度为8条译码路径。
具体而言,由图2和图3所示的SCL译码过程可知,在SCL译码过程中,搜索宽度越大,则SCL译码路径就越多,译码的结果的准确的概率就越大,即译码结果的精确度越高,误码率也越低,但是,搜索宽度越大,即译码的路径越多,计算量也会越大,因此,延时也越大。在SC译码结果不正确的情况下,考虑到SCL译码延时和译码准确性的平衡,因此,SCL译码的过程中的搜索宽度为8,即同时存在8条译码路径时译码延时较低,译码准确性也相对较好。
应理解,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该SCL译码过程中的搜索宽度的值为可以其他值,例如,为2,或4,或16等。只要满足该译码宽度的值为2的正整数次方即可,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作限制。
下面结合图6来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极化码的译码方法。图6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极化码的译码方法示意性流程图。图6中的上半部分虚线框内为典型的SCL译码处理方式的流程,下半部分虚线框内为典型的SC译码处理方式的流程。SC译码的实质为单一译码路径的SCL译码,两部分并行执行,由于SC译码的译码路径(path)数较少,只需要进行2选1的路径选择,因此计算简单,相较于SCL译码处理延时较小,SC译码结果会较早得到。当SC译码结果正确时,通过译码结束判决终止SCL译码,输出为SC译码结果。当SC译码结果错误时,SCL需要执行完成,最终输出SCL译码的结果。
其中SCL译码过程与图3中所述步骤相似,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SC译码过程的主要步骤如下:
1、计算当前译码硬比特需要的stage编号m,m为大于1的正整数,选择stage(1)~stage(m)各阶缓存的LLR和度量累积值。
2、各条译码路径同步从stage(1)~stage(m)逐stage求出LLR。
3、计算各条译码路径的BM和PM,共有2个备选的PM值,代表2个备选的译码路径。
4、从2个备选的译码路径中选择1条译码路径,得到当前译码硬比特的个译码值。
5、判断当前的需要译码的硬比特是否全部译出。
6、如果没有全部译出,计算stage(1)~stage(m)的度量累积值(psum),然后继续处理下一个硬比特。
7、如果全部处理,得到SC译码结果,并对SC译码结果进行校验。
8、如果经过校验,确定SC译码结果不正确,则SC译码部分结束,SCL译码继续执行,直至SCL译码结果产生并输出。
9、如果经过校验,确定SC译码结果正确,则发出SCL译码的终止信号,强行终止SCL译码部分,直接输出SC译码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极化码的译码方法,利用SC译码简单、延时小和SCL译码准确度高的特点,通过对待译码的数据并行的进行SC译码和SCL译码,在先得到的SC译码结果正确的情况下,将SC译码结果作为最终的译码结果。提高了译码的速度,减少了译码时延,保证了译码结果的准确性,提高译码效率。
还应理解,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和各步骤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该以其功能和内在的逻辑而定,而不应对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实施过程造成任何限制。
上文结合图1至图6,详细描述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极化码的译码方法,下文将结合图7至图9,详细描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译码器。
图7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译码器300的示意性框图,如图7所示,该译码器300包括获取电路310、SCL译码电路320、SC译码电路330和输出电路340。
该获取电路310,用于获取待译码的数据。
该SCL译码电路320,用于对该数据进行串行抵消列表SCL译码。
该SC译码电路330,用于对该数据进行串行抵消SC译码。
该SC译码电路330还用于得到SC译码结果。
在确定该SC译码的译码结果正确的情况下,该SCL译码电路320还用于停止该SCL译码。
输出电路340,用于输出该SC译码的译码结果。
本申请提供的译码器,通过对待译码的数据分别并行进行串行抵消列表SCL译码和串行抵消SC译码。由于SC译码延时较小,但是译码的准确度低,误码率较高。SCL译码的延时较大,但是译码的准确度较高,误码率较低。因此,对待译码的数据分别进行SC译码和SCL译码,先得到SC译码结果,在确定该SC译码的译码结果正确的情况下,停止对该数据进行SCL译码,并将该SC译码的译码结果作为最终的译码结果。使得polar码译码在保证译码准确性能的前提下,减少了译码时延,提高了译码的效率。
可选的,作为一个实施例,在确定该SC译码的译码结果不正确的情况下,该SCL译码电路320还用于继续进行该SCL译码。该输出电路340还用于:输出该SCL译码的译码结果。
可选的,作为一个实施例,该SCL译码电路320和该SC译码电路330并行的对该数据进行译码。
可选的,作为一个实施例,该译码器300还包括校验电路350,该校验电路350用于:对该SC译码的译码结果进行循环冗余CRC校验;在该CRC校验通过的情况下,确定该SC译码的译码结果正确,或在该CRC校验不通过的情况下,确定该SC译码的译码结果不正确。
可选的,作为一个实施例,该SCL译码电路320的搜索宽度为8条译码路径。
应注意,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译码器300包括的各个电路可以由逻辑器件组成,用来支持各个电路完成上述的各个功能。
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译码器300中的各个电路的上述和其他操作和/或功能分别实现图5和图6中的各个方法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译码器400的示意性框图。如图8所示,该译码器400包括处理器410、存储器420和收发器430,该处理器410、存储器420和收发器430之间通过内部连接通路互相通信,传递控制和/或数据信号。
该存储器410用于存储程序代码。
该收发器430用于在处理器410的驱动下执行具体的信号收发以实现上述各实施例中的译码方法。
该处理器420用于调用该程序代码以实现本发明上述各实施例中的译码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译码器,通过对待译码的数据分别并行进行串行抵消列表SCL译码和串行抵消SC译码。由于SC译码延时较小,但是译码的准确度低,误码率较高。SCL译码的延时较大,但是译码的准确度较高,误码率较低。因此,对待译码的数据分别进行SC译码和SCL译码,先得到SC译码结果,在确定该SC译码的译码结果正确的情况下,停止对该数据进行SCL译码,并将该SC译码的译码结果作为最终的译码结果。使得polar码译码在保证译码准确性能的前提下,减少了译码时延,提高了译码的效率。
应理解,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译码器400中的各个组件的上述和其他操作和/或功能分别实现图5和图6中的各个方法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译码器400中的各个组件通过通信连接,即处理器410、存储器420和收发器430之间通过内部连接通路互相通信,传递控制和/或数据信号。本申请上述方法实施例可以应用于处理器中,或者由处理器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处理器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详细描述。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或者CPU和NP的组合、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读取存储器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该存储器420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410提供指令和数据。存储器420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例如,存储器420还可以存储设备类型的信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应注意,本文描述的系统和方法的存储器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应注意,在发明实施例中,处理器410可以由处理模块实现,存储器420可以由存储模块实现,收发器430可以由收发模块实现,如图9所示,译码器500可以包括处理模块510、存储模块520和收发模块530。
图8所示的译码器400或图9所示的译码器500能够实现前述图5和图6中所示的步骤,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可读介质,用于存储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包括用于执行上述图5和图6中本发明实施例的极化码的译码方法的指令。该可读介质可以是ROM或RAM,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应理解,本文中术语“和/或”以及“A或B中的至少一种”,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1)

1.一种极化码的译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待译码的数据;
分别开始对所述数据进行串行抵消列表SCL译码和串行抵消SC译码;
得到所述SC译码的译码结果;
在确定所述SC译码的译码结果正确的情况下,停止所述SCL译码;
输出所述SC译码的译码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译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所述SC译码的译码结果不正确的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
继续进行所述SCL译码;
输出所述SCL译码的译码结果。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译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别开始对所述数据进行串行抵消列表SCL译码和串行抵消SC译码,包括:
对所述数据并行的进行所述SCL译码和所述SC译码。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译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译码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SC译码的译码结果进行循环冗余CRC校验;
在所述CRC校验通过的情况下,确定所述SC译码的译码结果正确,或
在所述CRC校验不通过的情况下,确定所述SC译码的译码结果不正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译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CL译码的搜索宽度为8条译码路径。
6.一种译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电路,用于获取待译码的数据;
SCL译码电路,用于对所述数据进行串行抵消列表SCL译码;
SC译码电路,用于对所述数据进行串行抵消SC译码;
所述SC译码电路还用于得到所述SC译码的译码结果;
在确定所述SC译码的译码结果正确的情况下,所述SCL译码电路还用于停止所述SCL译码;
输出电路,用于输出所述SC译码的译码结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译码器,其特征在于,在确定所述SC译码的译码结果不正确的情况下,所述SCL译码电路还用于继续进行所述SCL译码;
所述输出电路还用于输出所述SCL译码的译码结果。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译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SCL译码电路和所述SC译码电路并行的对所述数据进行译码。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译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译码器还包括校验电路,所述校验电路用于:对所述SC译码的译码结果进行循环冗余CRC校验;
在所述CRC校验通过的情况下,确定所述SC译码的译码结果正确,或
在所述CRC校验不通过的情况下,确定所述SC译码的译码结果不正确。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译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SCL译码电路的搜索宽度为8条译码路径。
11.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指令,当其在处理器上运行时,使得计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译码方法。
CN201710738822.3A 2017-08-25 2017-08-25 极化码的译码方法和译码器 Pending CN10942860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38822.3A CN109428608A (zh) 2017-08-25 2017-08-25 极化码的译码方法和译码器
PCT/CN2018/102297 WO2019037782A1 (zh) 2017-08-25 2018-08-24 极化码的译码方法和译码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38822.3A CN109428608A (zh) 2017-08-25 2017-08-25 极化码的译码方法和译码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28608A true CN109428608A (zh) 2019-03-05

Family

ID=654399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738822.3A Pending CN109428608A (zh) 2017-08-25 2017-08-25 极化码的译码方法和译码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9428608A (zh)
WO (1) WO2019037782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09683A1 (zh) * 2019-12-02 2021-06-10 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译码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073958A (zh) * 2023-03-14 2023-05-05 南京创芯慧联技术有限公司 译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04976B (zh) * 2019-08-09 2021-01-08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极化码译码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78577A (zh) * 2016-05-03 2016-09-28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比特翻转的串行列表译码算法
WO2016172934A1 (zh) * 2015-04-30 2016-11-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极化码的译码器和译码方法
US20170047947A1 (en) * 2015-08-12 2017-02-16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Rate-compatible polar codes
CN106656205A (zh) * 2016-09-30 2017-05-10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一种降低存储器消耗的极化码译码方法和系统
CN107040262A (zh) * 2017-03-28 2017-08-1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计算polar码SCL+ CRC译码的List预测值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24979B (zh) * 2013-04-27 2018-04-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极性码的译码方法和译码装置
WO2015120575A1 (zh) * 2014-02-11 2015-08-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道译码的方法、装置和分布式译码器
CN106788453B (zh) * 2016-11-11 2020-06-19 山东科技大学 一种并行的极化码译码方法及装置
CN106656212A (zh) * 2016-12-05 2017-05-10 东南大学 基于极化码的自适应连续消除译码方法及架构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72934A1 (zh) * 2015-04-30 2016-11-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极化码的译码器和译码方法
US20170047947A1 (en) * 2015-08-12 2017-02-16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Rate-compatible polar codes
CN105978577A (zh) * 2016-05-03 2016-09-28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比特翻转的串行列表译码算法
CN106656205A (zh) * 2016-09-30 2017-05-10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一种降低存储器消耗的极化码译码方法和系统
CN107040262A (zh) * 2017-03-28 2017-08-1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计算polar码SCL+ CRC译码的List预测值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何天光等: "一种基于CRC-SCL的极化码译码算法", 《光通信研究》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09683A1 (zh) * 2019-12-02 2021-06-10 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译码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848688B2 (en) 2019-12-02 2023-12-19 Sanechips Technology Co., Ltd. Decoding method and device,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CN116073958A (zh) * 2023-03-14 2023-05-05 南京创芯慧联技术有限公司 译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037782A1 (zh) 2019-0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33829B2 (en) Communciation method using polar code, and wireless device
US10484137B2 (en) Polar code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9075799A (zh) 极化Polar码的编译码方法及装置
US20220052709A1 (en) Crc interleaving pattern for polar codes
US11469779B2 (en) Efficient polar code construction in 5G
US11936402B2 (en) Puncturing of polar codes with complementary sequences
CN112886969B (zh) 一种极化码编码方法及装置
US11502704B2 (en) Polar co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9428608A (zh) 极化码的译码方法和译码器
US11152959B2 (en) Enhanced information sequences for polar codes
RU2737171C1 (ru) Способ передачи информации, оконеч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етев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US11190213B2 (en) Coding method, wireless device, and chip
US11211948B2 (en) Distributed CRC-assisted polar code construction
CN112910471A (zh) 数据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US11329671B2 (en) Efficient triangular interleaver/deinterleaver for polar codes
US11764812B2 (en) Encoding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s device
KR102350909B1 (ko) 오류 정정 부호에 기초한 오류 정정 방법 및 장치
EP4293916A1 (en) Enco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deco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6980070A (zh) 一种编码方法和装置
CN117118579A (zh) 元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305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