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17601A - 摄影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摄影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17601A
CN109417601A CN201780040539.1A CN201780040539A CN109417601A CN 109417601 A CN109417601 A CN 109417601A CN 201780040539 A CN201780040539 A CN 201780040539A CN 109417601 A CN109417601 A CN 1094176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cidental information
photography
setting
value
ti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4053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417601B (zh
Inventor
长谷川雄治
若林觉
江乡俊太
三泽岳志
三泽充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fil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film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film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94176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176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4176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176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18Signals indicating condition of a camera member or suitability of light
    • G03B17/20Signals indicating condition of a camera member or suitability of light visible in viewfind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7/00Control of exposure by setting shutters, diaphragms or filters, separately or conjointly
    • G03B7/08Control effected solely on the basis of the response, to the intensity of the light received by the camera, of a built-in light-sensitive device
    • G03B7/091Digital circuits
    • G03B7/097Digital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both exposure time and apertur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5/00Special procedure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Apparatus therefor
    • G03B15/02Illuminating scene
    • G03B15/03Combinations of cameras with lighting apparatus; Flash unit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18Signals indicating condition of a camera member or suitability of ligh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7/00Control of exposure by setting shutters, diaphragms or filters, separately or conjointly
    • G03B7/08Control effected solely on the basis of the response, to the intensity of the light received by the camera, of a built-in light-sensitive device
    • G03B7/091Digital circuits
    • G03B7/093Digital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exposure tim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7/00Image analysis
    • G06T7/50Depth or shape recove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1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ased on recognised objects
    • H04N23/611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ased on recognised objects where the recognised objects include parts of the human bod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 H04N23/631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image capture or setting capture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 H04N23/63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for displayin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relating to control or operation of the camer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7Focus control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70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 H04N23/74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by influencing the scene brightness using illuminating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7/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analysis or image enhancement
    • G06T2207/30Subject of image; Context of image processing
    • G06T2207/30196Human being; Person
    • G06T2207/30201Fa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Exposure Control For Cameras (AREA)
  • Indication In Cameras, And Counting Of Exposur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对应于摄影时刻而适当变更设定菜单的显示内容的摄影装置及其控制方法。相机主体(11)具备卡口(19)、固体摄像元件(21)、主体控制部(50)、卡I/F(57)、附带信息存储部(58)、背面显示部(22)及取景部(24)。卡口(19)中安装有可换镜头(12)。在背面显示部(22)显示设定菜单。主体控制部(50)从多个附带信息提取包括特定时间带的摄影时刻的附带信息,该多个附带信息是通过卡I/F(57)从存储卡(63)读取的。而且,主体控制部(50)根据作为包括特定时间带的摄影时刻的附带信息而被提取,且存储在附带信息存储部(58)的附带信息中所包含的摄影条件而变更设定菜单。

Description

摄影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读取摄影图像的附带信息的摄影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拍摄高品质的图像,数码相机等的摄影装置具有各种摄影功能。这种摄影装置中,通常在显示部显示设定菜单,且能够根据该设定菜单设定摄影功能。
以往,摄影装置中具备从存储卡或外部存储部读取信息的读取部,并读取存储在存储部中的摄像图像和摄像图像所附带的附带信息。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摄影装置,其读取附带信息中所包含的摄影条件,并根据摄影条件变更设定菜单。
以往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5055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然而,上述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摄影装置中,有时无法显示用于设定用户欲使用的摄影功能的设定项目。尤其,当用户进行摄影的当前时刻和从存储部读取的摄影条件中所包含的摄影时刻不同时,作为设定菜单而显示与当前状况不同的设定项目,因此操作性并不良好。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对应于摄影时刻而适当变更设定菜单的显示内容的摄影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摄影装置具备摄影部、读取部、菜单显示部、附带信息提取部及菜单变更部。摄影部拍摄被摄体像。读取部读取存储在存储部中的多个摄影图像及多个摄影图像所附带的附带信息、即包括摄影条件及摄影时刻的附带信息。菜单显示部显示能够设定摄影部的摄影功能的设定菜单。附带信息提取部从通过读取部读取的多个附带信息提取包括特定时间带的摄影时刻的附带信息。菜单变更部根据通过附带信息提取部提取的附带信息中所包含的摄影条件而变更设定菜单。
优选菜单显示部显示从与摄影条件对应的多个设定项目中选择的多个显示用设定项目来作为设定菜单,菜单变更部根据通过附带信息提取部提取的附带信息中所包含的摄影条件变更作为设定菜单而显示的显示用设定项目。
优选具备获取当前时刻的当前时刻获取部,特定时间带为包括通过当前时刻获取部获取的当前时刻的时间带。
优选特定时间带为包括通过当前时刻获取部获取的当前时刻的前后规定时间内的时间带。
优选具备判定通过当前时刻获取部获取的当前时刻为昼间时间带及夜间时间带中的哪一个的昼夜间时间带判定部,特定时间带为通过昼夜间时间带判定部判定的昼间时间带及夜间时间带中的任一个。
优选具备判定通过当前时刻获取部获取的当前时刻为昼间时间带及夜间时间带中的哪一个的昼夜间时间带判定部,特定时间带为包括通过当前时刻获取部获取的当前时刻的规定时间内的时间带,并且为通过昼夜间时间带判定部判定的昼间时间带及夜间时间带中的任一个中所包含的时间带。
优选具备判定通过当前时刻获取部获取的当前时刻为昼间时间带及夜间时间带中的哪一个的昼夜间时间带判定部,当不存在包括特定时间带的摄影时刻的附带信息时,附带信息提取部提取包括通过昼夜间时间带判定部判定的昼间时间及夜间时间中的任一个时间带的摄影时刻的附带信息。
优选具备获取当前的位置信息的位置信息获取部,当不存在包括特定时间带的摄影时刻的附带信息时,附带信息提取部提取与通过位置信息获取部获取的位置信息相关的附带信息。
优选具备从通过摄影部拍摄的被摄体像检知面部图像的面部图像检知部,当不存在包括特定时间带的摄影时刻的附带信息,且通过面部图像检知部检知到面部图像时,附带信息提取部提取与人物摄影相关的附带信息,以及当不存在包括特定时间带的摄影时刻的附带信息,且通过面部图像检知部未检知到面部图像时,附带信息提取部提取与非人物摄影相关的附带信息。
优选菜单变更部根据通过附带信息提取部提取的附带信息中所包含的摄影条件,按显示用设定项目计数在特定时间带的摄影中所使用的摄影条件的变更次数,并按变更次数多的顺序显示显示用设定项目。
优选具备确定多个显示用设定项目的设定值的设定值确定部、且根据通过附带信息提取部提取的附带信息中所包含的摄影条件,将显示用设定项目中的使用次数最多的值确定为设定值的设定值确定部。
优选具备:曝光值检测部,检测通过摄影部拍摄的被摄体像中的曝光值;及闪光灯发光控制部,当存在对被摄体照射照明光的闪光装置时,控制闪光装置的发光,并具备设定值确定部,当通过曝光值检测部检测到规定值以上的曝光值时,将其变更为减少闪光装置的发光量的设定值,以及当通过曝光值检测部检测到小于规定值的曝光值时,将其变更为增加闪光装置的发光量的设定值。
优选具备曝光值检测部、闪光灯发光控制部及设定值确定部,当通过曝光值检测部检测到规定值以上的曝光值时,该设定值确定部将其变更为关闭闪光装置的发光的设定值,以及当通过曝光值检测部检测到小于规定值的曝光值时,该设定值确定部将其变更为打开闪光装置的发光的设定值。
优选具备曝光值检测部、闪光灯发光控制部及设定值确定部,当通过面部图像检知部检知到面部图像,并且通过曝光值检测部检测到规定值以上的曝光值时,该设定值确定部将其变更为关闭闪光装置的发光的设定值,以及当通过面部图像检知部检知到面部图像,并且通过曝光值检测部检测到小于规定值的曝光值时,该设定值确定部将其变更为打开闪光装置的发光的设定值。
优选具备:距离计数部,计数直至通过摄影部拍摄的被摄体像中的被摄体为止的距离值;闪光灯发光控制部;及设定值确定部,当通过面部图像检知部未检知到面部图像,并且通过距离计数部检测到规定值以上的距离值时,菜单变更部将其变更为关闭闪光装置的发光的设定值,以及当通过面部图像检知部未检知到面部图像,并且通过距离计数部检测到小于规定值的距离值时,菜单变更部将其变更为打开闪光装置的发光的设定值。
优选设定值确定部在多个显示用设定项目中针对特定的第1设定项目,根据通过附带信息提取部提取的附带信息中所包含的摄影条件确定设定值,且在与第1设定项目不同的多个显示用设定项目中针对与第1设定项目相关的第2设定项目,根据与针对第1设定项目确定的设定值对应的附带信息中所包含的摄影条件确定设定值。
优选存储部为存储介质。或者,优选存储部为在线存储器。优选当存储部为多个时,附带信息提取部按时序列对作为包括特定时间带的摄影时刻的附带信息而提取的附带信息进行排序。
优选菜单变更部根据通过附带信息提取部按时序列排序的多个附带信息中在规定期间内的摄影中所使用的多个附带信息而变更设定菜单。优选附带信息为EXIF形式的数据。
本发明的摄影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读取存储在存储部中的多个摄影图像及多个摄影图像所附带的附带信息、即包括摄影条件及摄影时刻的附带信息;显示能够设定摄影部的摄影功能的设定菜单;从多个附带信息提取包括特定时间带的摄影时刻的附带信息;根据包括特定时间带的摄影时刻的附带信息中所包含的摄影条件变更设定菜单。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对应于摄影时刻而适当变更设定菜单的显示内容的摄影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镜头可换式数码相机的正面侧外观立体图。
图2为可换镜头及相机主体的外观立体图。
图3为镜头可换式数码相机的背面侧外观立体图。
图4为表示镜头可换式数码相机的结构的框图。
图5为表示设定菜单的一例的显示画面的说明图。
图6为表示在设定菜单选择了闪光模式的显示用设定项目的情况下的选择候选一览的显示画面的说明图。
图7为表示在设定菜单选择了摄影场景的显示用设定项目的情况下的选择候选一览的显示画面的说明图。
图8为表示在设定菜单选择了聚焦模式的显示用设定项目的情况下的选择候选一览的显示画面的说明图。
图9为表示在设定菜单选择了图像尺寸的显示用设定项目的情况下的选择候选一览的显示画面的说明图。
图10为对从多个附带信息提取包括特定时间带的摄影时刻的附带信息的结构进行说明的示意图,该多个附带信息是从存储部读取的。
图11为对计数在特定时间带的摄影中所使用的摄影条件的变更次数的结构进行说明的说明图。
图12为对变更设定菜单时的处理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图13为表示变更设定菜单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14为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结构的框图。
图15为对从多个附带信息提取包括特定时间带的摄影时刻的附带信息的结构进行说明的示意图,该多个附带信息是从多个存储部读取的。
图16为对在第2实施方式中变更设定菜单时的处理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图17为对在第3实施方式中变更设定菜单时的处理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图18为表示第4实施方式的结构的框图。
图19为对在第4实施方式中变更设定菜单时的处理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图20为表示第5实施方式的结构的框图。
图21为对在第5实施方式中变更设定菜单时的处理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图22为表示第6实施方式的结构的框图。
图23为表示在第7实施方式中从多个附带信息提取的附带信息的一例的说明图,该多个附带信息是从存储部读取的。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图1及图2中,镜头可换式数码相机(以下,称为相机)10具备相机主体11和可换镜头12。相机10为所谓的无反式数码相机。
相机主体11在其上表面具备电源杆13、释放开关14、曝光校正转盘15、快门速度/ISO灵敏度转盘16、内置型闪光装置(以下,称为闪光装置)17等。
释放开关14为能够进行所谓“半按”和“全按”的二级行程式开关。释放开关14通过被半按下而输出S1打开的信号,且通过从半按进一步按压而进行全按而输出S2打开的信号。若从释放开关14输出S1打开信号,则相机10执行自动调焦(AF(Auto Focus:自动对焦)处理)或自动曝光控制等摄影准备处理,若输出S2打开信号,则相机10执行摄影处理。闪光装置17例如通过对闪光杆18进行操作而打开罩,且露出发光部。闪光装置17通过后述的主体控制部50的控制而对被摄体照射照明光。
在相机主体11的前表面设置有卡口19。卡口19中安装有可换镜头12。卡口19的内部设置有用于与可换镜头12电连接的机身侧信号触点19A和固体摄像元件21。
如图3所示,在相机主体11的背面设置有背面显示部22、多个操作按钮23及取景部24等。背面显示部22相当于本发明的菜单显示部,且使用于即时预览图像的显示、已摄影图像的播放及设定菜单的显示等。多个操作按钮23使用于各种设定操作等中。背面显示部22例如由LCD面板构成。
取景部24为电子取景器,且在由配置在取景器目镜部24A的里侧的LCD构成的EVF(Electronic View Finder:电子取景器)面板59上(参考图4)显示通过固体摄像元件21拍摄的被摄体像即即时预览图像。取景器目镜部24A与摄影者的眼睛接触。
如图2所示,可换镜头12具备镜筒部25、摄影光学系统26、聚焦环27、光圈操作环28、变焦环29、镜头卡口30等。镜筒部25为圆筒形状且在内部收容摄影光学系统26,在后端设置有镜头卡口30。摄影光学系统26中,当可换镜头12安装在相机主体11时,被摄体光在固体摄像元件21成像。固体摄像元件21对从可换镜头12射出的光进行拍摄。
镜头卡口30装卸自如地结合在相机主体11的卡口19。在镜头卡口30设置有镜头侧信号触点30A。镜头侧信号触点30A在可换镜头12的镜头卡口30与相机主体11的卡口结合时与机身侧信号触点19A接触,且可换镜头12与相机主体11电连接。
如图4所示,除了摄影光学系统26、聚焦环27、光圈操作环28等以外,可换镜头12还具备镜头控制部31、马达驱动器32、马达33、马达34、变焦机构36及传感器37、传感器38等。
镜头控制部31由具备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存储有在该CPU所使用的程序或参数的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及用作CPU的工作存储器的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均未图示)等的微型计数机组成,并控制可换镜头12的各部。镜头控制部31中连接有马达驱动器32及传感器37、传感器38。
摄影光学系统26具备包括聚焦透镜39、变倍透镜40的多个透镜、光圈单元41等。聚焦透镜39通过马达33的驱动向光轴L的方向移动,并调节摄影距离。光圈单元41通过马达34的驱动使多个光圈叶片41a移动,并使针对固体摄像元件21的入射光量发生变化。马达驱动器32根据镜头控制部31的控制而控制马达33、马达34的驱动。
变焦机构36为将变焦环29的旋转动作变换为直线移动而使变倍透镜40移动的手动变焦机构。变倍透镜40通过变焦机构36的驱动向光轴L方向移动,并变更视场角。
除了上述的释放开关14、固体摄像元件21、背面显示部22及EVF面板59以外,相机主体11还具有主体控制部50、快门单元51、马达驱动器52、图像存储器53、图像数据处理部54、AF处理部55、LCD驱动器56及卡I/F(Interface:接口)57、附带信息存储部58等,且这些通过总线60而连接。
主体控制部50具备CPU、存储有该CPU所使用的程序或参数的ROM及用作CPU的工作存储器的RAM(均未图示)等。主体控制部50控制相机主体11和与相机主体11连接的可换镜头12的各部。主体控制部50中,从释放开关14输入S1信号及S2信号。并且,主体控制部50中连接有机身侧信号触点19A。
主体控制部50向镜头控制部31发送根据由镜头控制部31检测的聚焦环27的旋转方向及旋转量的信息使聚焦透镜39移动的控制信号。镜头控制部31根据控制信号控制马达驱动器32,并使聚焦透镜39移动。
主体控制部50根据由镜头控制部31检测的光圈操作环28的旋转位置的信息使光圈单元41工作,并向镜头控制部31发送用于变更光圈直径的控制信号。镜头控制部31根据来自主体控制部50的控制信号控制马达驱动器32,并控制光圈单元41的光圈直径,以便得到与光圈操作环28的旋转位置对应的光圈值。
快门单元51为所谓的焦平面快门,且配置在卡口19与固体摄像元件21之间。快门单元51被设置成能够遮断摄影光学系统26与固体摄像元件21之间的光路,且在打开状态与关闭状态之间发送变化。快门单元51在即时预览图像及动态图像摄影时呈打开状态。在静态图像摄影时快门单元51从打开状态暂时呈关闭状态。该快门单元51通过快门马达62而驱动。马达驱动器52控制快门马达62的驱动。
固体摄像元件21通过主体控制部50而被驱动控制。固体摄像元件21与快门单元51、图像数据处理部54等一同构成摄影部。摄影部在卡口19安装有可换镜头12的状态下进行摄影。固体摄像元件21例如为CMOS型图像传感器,且具有由排列成二维矩阵状的多个像素(未图示)构成的受光面。各像素包括光电转换元件,且对通过可换镜头12在受光面成像的被摄体像进行光电转换而生成摄像信号。并且,固体摄像元件21具有电子快门功能,且能够调整快门速度(电荷蓄积时间)。
并且,固体摄像元件21具备干扰去除电路、自动增益控制器、A/D转换电路等信号处理电路(均未图示)。干扰去除电路对摄像信号实施干扰去除处理。自动增益控制将摄像信号的电平增大至最适值。A/D转换电路将摄像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而从固体摄像元件21向总线60输出。固体摄像元件21的输出信号为每一像素中具有一个色度信号的图像数据(所谓的RAW数据)。
图像存储器53存储输出到总线60的一帧量的图像数据。图像数据处理部54从图像存储器53读取一帧量的图像数据而实施矩阵运算、去马赛克处理、γ校正、亮度/色差转换、调整大小处理等公知的图像处理。
LCD驱动器56将通过图像数据处理部54进行了图像处理的一帧量的图像数据依次输入到背面显示部22。背面显示部22以一定的周期依次显示即时预览图像。卡I/F57安装在设置在相机主体11的卡槽(未图示)内,且与插入到卡槽中的存储卡63电连接。卡I/F57将通过图像数据处理部54进行了图像处理的图像数据存储在存储卡63。存储卡63相当于本发明的存储介质。并且,播放并显示存储在存储卡63的图像数据时,卡I/F57从存储卡63读取图像数据。
当选择了后述的设定模式时,卡I/F57通过主体控制部50而被驱动控制,并作为从存储卡63读取图像数据及图像数据所附带的附带信息的读取部而发挥功能。存储卡63中作为图像数据而存储的内容为通过相机10或与相机10不同的摄影装置拍摄的摄影图像。存储在存储卡63中的附带信息为包括拍摄到摄影图像时的摄影条件及摄影时刻的附带信息。
并且,附带信息以EXIF(Exchangeable image file format:可交换图像文件格式)形式的数据而存储。并且,作为读取图像数据及附带信息的存储介质,并不限定于存储卡63,只要为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存储器等能够通过相机10读取的存储介质即可。并且,附带信息并不限定于EXIF形式的数据,只要为能够附带于摄影图像而存储的数据形式即可。
当通过操作按钮23的操作而选择了设定模式时,主体控制部50驱动控制LCD驱动器56而在背面显示部22显示设定菜单。该设定菜单能够设定由固体摄像元件21、快门单元51、图像数据处理部54等组成的摄影部的摄影功能。在设定菜单中,当主体控制部50作为后述的菜单变更部而发挥功能时,显示从多个设定项目对应于图像数据的附带信息而选择的多个显示用设定项目。
图5为显示于背面显示部22的设定菜单的一例。在该设定菜单M中显示曝光校正、闪光模式、ISO灵敏度、摄影场景、聚焦模式、图像尺寸等多个显示用设定项目。另外,设定菜单M例如由多个页面构成,且在各页面显示多个显示用设定项目。并且,在该情况下,能够通过操作按钮23而切换设定菜单M的页面。
当用户根据设定菜单M1设定摄影功能时,例如通过对操作按钮23进行操作而从多个显示用设定项目选择一个显示用设定项目。图5所示的例中,选择阴影显示的曝光校正的显示用设定项目。
当选择了曝光校正的显示用设定项目时,通过对曝光校正转盘15进行操作,能够设定曝光校正值。关于曝光校正值,当使明亮的被摄体变暗时为负侧,当使暗的被摄体变亮时为正侧,当无需曝光校正时为0,且作为单位使用EV(exposure value:曝光值)。图5所示的例中,作为曝光校正值而选择+1/3EV。
当选择了闪光模式的显示用设定项目时,如图6所示,显示AUTO、强制发光、慢同步、后帘同步、命令器、发光禁止等闪光模式的选择候选一览。通过对操作按钮23进行操作,从该选择候选一览选择闪光模式的设定。
若从选择候选一览选择AUTO,则通过未图示的测光传感器判断被摄体暗的情况下,闪光灯自动发光。另一方面,若选择强制发光,则与周围的亮度无关,而闪光灯强制性发光。并且,若选择慢同步,则使快门速度变慢,并且使快门与闪光灯同步发光。若选择后帘同步,则使闪光灯在快门即将关闭之前发光。并且,当选择了发光禁止时,与周围的亮度无关而不使闪光灯发光。
当选择了ISO灵敏度的显示用设定项目时,通过对快门速度/ISO灵敏度转盘16进行操作而能够设定ISO灵敏度。图5所示的例中,作为ISO灵敏度而选择ISO800。
当选择了摄影场景的显示用设定项目时,如图7所示,显示AUTO、人物、风景、体育、夜景等摄影场景的选择候选一览。通过对操作按钮23进行操作,从该选择候选一览选择摄影场景的设定。
若从选择候选一览选择AUTO,则从即时预览图像自动识别摄影场景,并将光圈值或快门速度等摄影条件设定为与摄影场景对应的设定值。另一方面,若选择人物、风景、体育、夜景等摄影场景,则设定为与各摄影场景对应的设定值。
当选择了聚焦模式的显示用设定项目时,如图8所示,显示AF-S、AF-C、手动聚焦等聚焦模式的选择候选一览。通过对操作按钮23进行操作,从该选择候选一览选择聚焦模式的设定。
若从选择候选一览选择AF-S(单次AF),则当半按下释放开关14时,与聚焦区域内的被摄体对焦,并在半按下释放开关14的期间焦点会直接被固定。另一方面,若选择AF-C(连续AF),则在半按下释放开关14的期间对应于被摄体的动作而持续对焦。若选择手动聚焦,则通过聚焦环27的手动操作,能够手动对焦。
当选择了图像尺寸的显示用设定项目时,如图9所示,显示组合L、M、S等图像尺寸3:2、16:9、1:1等的纵横比而成的选择候选一览。通过对操作按钮23进行操作,从该选择候选一览选择图像尺寸、纵横比的设定。
如图10所示,主体控制部50作为从多个附带信息提取包括特定时间带的摄影时刻的附带信息的附带信息提取部而发挥功能,该多个附带信息是通过卡I/F57从存储卡63读取的。具体而言,主体控制部50通过计时器50A获取当前时刻,并将包括当前时刻的前后的规定时间内设为特定时间带。
主体控制部50提取包括特定时间带的摄影时刻的附带信息,并将其暂时存储在附带信息存储部58。附带信息存储部58例如由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等非易失性存储器构成。
图10所示的例中,当前时刻为8点00分,将包括8点00分的前后2小时内、即将6点00分~10点00分作为特定时间带,主体控制部50提取包括6点00分~10点00分的摄影时刻的附带信息。
而且,主体控制部50作为菜单变更部而发挥功能,该菜单变更部根据作为包括特定时间带的摄影时刻的附带信息而提取,且存储在附带信息存储部58中的附带信息中所包含的摄影条件而变更设定菜单。
图11为表示作为包括特定时间带的摄影时刻的附带信息,通过主体控制部50提取的附带信息的一例的图。本实施方式中,主体控制部50按显示用设定项目计数在特定时间带的摄影中所使用的摄影条件的变更次数,并按变更次数多的顺序显示显示用设定项目。作为计数该变更次数的方法,例如如图11所示,按时序列对包括特定时间带的摄影时刻的附带信息进行排序,并按显示用设定项目计数针对之前的摄影条件变更了设定值的次数。
当为图11所示的例时,计数出曝光校正的显示用设定项目中的变更次数为7次而最多,并计数出闪光模式为3次,ISO灵敏度计数为1次。另外,除了曝光校正、闪光模式、ISO灵敏度以外的显示用设定项目省略了图示,但变更次数均为0次。另外,并不限定于此,当在摄影条件中存在变更时,可以预先将变更信息作为附带信息而存储,且根据该变更信息计数变更次数。
并且,主体控制部50作为确定显示用设定项目的设定值的设定值确定部而发挥功能。主体控制部50将在特定时间带的摄影中所使用的次数多的最多设定值确定为显示用设定项目的设定值,并将其显示于设定菜单。图11所示的例中,曝光校正、闪光模式、ISO灵敏度的显示用设定项目中的最多设定值分别成为+1、强制发光、ISO800。
关于从多个附带信息提取包括特定时间带的摄影时刻的附带信息,并根据所提取的附带信息中所包含的摄影条件而变更设定菜单的处理步骤,沿图12所示的流程图进行说明,该多个附带信息是从存储卡63读取的。
相机10在设定模式下,当在相机主体11中存储卡63为连接状态时(S11中为“是”),主体控制部50从所连接的存储卡63读取图像数据及附带信息(S12)。
接着,提取在所读取的附带信息中提取包括特定时间带的摄影时刻的附带信息并将其暂时存储在附带信息存储部58(S13)。主体控制部50从作为包括特定时间带的摄影时刻的附带信息而提取,并暂时存储在附带信息存储部58中的摄影条件计数在特定时间带的摄影中所使用的摄影条件的变更次数(S14),并按变更次数多的顺序将显示用设定项目显示于设定菜单(S15)。而且,将在特定时间带的摄影中所使用的次数多的最多设定值确定为显示用设定项目的设定值,并将其显示于设定菜单(S16)。
图13中示出根据上述流程而变更的设定菜单的一例。变更前的设定菜单M1中依次显示摄影场景、聚焦模式、图像尺寸、ISO灵敏度、曝光校正、闪光模式。上述的图11所示的例中,按曝光校正、闪光模式、ISO灵敏度……这一顺序而每个显示用设定项目每个的设定值的变更次数较多,因此按照图11所示的例,若按变更次数多的顺序对显示用设定项目进行排序,则如变更后的设定菜单M2那样,按曝光校正、闪光模式、ISO灵敏度、摄影场景、聚焦模式、图像尺寸这一顺序显示显示用设定项目。
并且,图11所示的例中,作为在特定时间带的摄影中所使用的次数多的最多设定值,曝光校正、闪光模式、ISO灵敏度的最多设定值分别成为+1、强制发光、ISO800,因此在变更后的设定菜单M2中,设定值变更为这些值。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中,提取包括特定时间带的摄影时刻的附带信息,并根据所提取的附带信息中所包含的摄影条件而变更设定菜单,因此能够对应于摄影时刻而适当变更设定菜单的显示内容。
并且,本实施方式中,获取当前时刻,并将包括当前时刻的前后2小时内的时间带作为特定时间带,因此能够进一步设为对应于当前状况的设定菜单的显示内容。
[第2实施方式]
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作为读取摄影图像及附带信息的存储部,举例说明了存储卡63等存储介质,但并不限定于此,在以下进行说明的第2实施方式中,作为存储部使用在线存储器。如图1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相机主体71中,具备与网络73通信的通信I/F72。另外,对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部件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重复说明。
如图14所示,通信I/F72仅经由网络73而与在线存储器74通信。网络73为进行数据通信的互联网等通信网。在线存储器74为经由网络73而连接的服务器装置,例如使用在互联网上被称为共享文档的云服务器的存储器。并且,作为云服务器可以使用Dropbox(注册商标)、OneDrive(注册商标)等商用服务器。
本实施方式中,当选择了设定模式时,通信I/F72通过主体控制部50而被驱动控制,且作为从在线存储器74读取图像数据及图像数据所附带的附带信息的读取部而发挥功能。作为以后的处理步骤,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
作为上述第2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沿图15所示的说明图及图16所示的流程图而对从多个存储部读取摄影图像及附带信息,并根据所读取的附带信息而变更设定菜单的例进行说明。
如图15所示,主体控制部50作为通过卡I/F57从存储卡63读取的多个附带信息和通过通信I/F72从在线存储器74读取的多个附带信息提取包括特定时间带的摄影时刻的附带信息的附带信息提取部而发挥功能。作为特定时间带,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为包括当前时刻的前后2小时的时间带。
图15所示的例中,当前时刻为8点00分,主体控制部50从存储卡63提取摄影条件A1、摄影条件A4、摄影条件A5……,并从在线存储器74提取摄影条件B3、摄影条件B4……来作为包括6点00分~10点00分的摄影时刻的附带信息。而且,主体控制部50按时序列对作为包括特定时间带的摄影时刻的附带信息而提取的附带信息进行排序。
关于变更设定菜单的处理步骤,如图16所示的流程图,相机10在设定模式下,当相机主体71中存储卡63为连接状态(S21中为“是”),并且能够与在线存储器74通信的连接状态(S22中为“是”)时,主体控制部50从存储卡63及在线存储器74读取图像数据及附带信息(S23)。
接着,在所读取的附带信息中提取包括特定时间带的摄影时刻的附带信息并将其暂时存储在附带信息存储部58(S24)。主体控制部50按时序列对作为包括特定时间带的摄影时刻的附带信息而提取,并暂时存储在附带信息存储部58中的摄影条件进行排序(S25)。以下,根据按时序列排序的摄影条件,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将显示用设定项目及设定值显示于设定菜单(S26)。如上所述,即使在从多个存储部读取附带信息的情况下,也能够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对应于摄影时刻而适当变更设定菜单的显示内容。
另外,作为上述第2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可以在通过主体控制部50按时序列排序,并暂时存储在附带信息存储部58中的多个附带信息中仅提取在规定期间内的摄影中所使用的多个附带信息,并根据在规定期间内的摄影中所使用的摄影条件而变更设定菜单。作为规定期间,例如可以是比当前时刻前一周内等预先设定的期间,也可以是用户能够设定的期间。
并且,上述第1实施方式及第2实施方式中,将包括当前时刻的前后2小时的时间带设定为特定时间带,但并不限定于此,作为特定时间带可以是包括当前时刻的规定时间内的时间带,并且可以是昼间时间带及夜间时间带中的一个中所包含的时间带。在该情况下,作为昼夜间时间带判定部而发挥功能的主体控制部50例如将昼间时间带设定为6点00分~18点00分,将夜间时间带设定为18点00分~6点00分,且作为包括当前时刻的规定时间而设为4小时的时间带。
而且,当当前时刻的前后2小时全部包含于昼间时间带及夜间时间带中的任一个时,将当前时刻的前后2小时内设为特定时间带,但当当前时刻的前后2小时跨越昼间时间带及夜间时间带这两者时,调节针对当前时刻的前后时间以使被限制在包括当前时刻的昼间时间带及夜间时间带中的任一个。例如,当昼间时间带、夜间时间带及规定时间在上述设定中,当前时刻为17点00分时,前后2小时为15点00分~19点00分而跨越昼间时间带及夜间时间带这两者,因此夜间时间带所涉及的18点00分~19点00分的1小时量在当前时刻之前通过分配来调节的14点00分~18点00分设为特定时间带,以使限制在包括当前时刻(17点00分)的昼间时间带。
[第3实施方式]
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从附带信息仅提取包括特定时间带的摄影时刻的附带信息,但并不限定于此,在以下进行说明的第3实施方式中,当不存在包括特定时间带的摄影时刻的附带信息时,判定当前时刻为昼间时间带及夜间时间带中的哪一个,并提取包括经判定的时间带的摄影时刻的附带信息,该附带信息是从存储部读取的。作为特定时间带,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及第2实施方式同样地为包括当前时刻的前后2小时的时间带。
本实施方式中,主体控制部50作为判定通过计时器50A获取的当前时刻为昼间时间带及夜间时间带中的哪一个的昼夜间时间带判定部而发挥功能。关于是昼间时间带还是夜间时间带的判定,将预先设定的时间,例如将昼间时间带设定为6点00分~18点00分,将夜间时间带设定为18点00分~6点00分,并判定这些时间带中是否包括当前时刻。另外,昼间时间带及夜间时间带的设定并不限定于上述设定,例如可以是用户能够设定的设定。并且,可以设定与日期对应的昼间时间带及夜间时间带,且可以设为根据当前的日期及时刻变动的设定。
当在从存储部读取的附带信息中不存在包括特定时间带的摄影时刻的附带信息时,主体控制部50提取包括作为昼夜间时间带判定部而判定的昼间时间带及夜间时间带中的任一个时间带的摄影时刻的附带信息。
关于变更设定菜单的处理步骤,如图17所示的流程图所示,当相机10在设定模式下,在相机主体11中存储卡63为连接状态时(S31中为“是”),主体控制部50从存储卡63读取图像数据及附带信息(S32)。
接着,所读取的附带信息中存在包括特定时间带的摄影时刻的附带信息时(S33中为“是”),提取包括特定时间带的摄影时刻的附带信息并将其暂时存储在附带信息存储部58(S34)。主体控制部50从作为包括特定时间带的摄影时刻的附带信息而提取,并暂时存储在附带信息存储部58中的摄影条件计数在特定时间带的摄影中所使用的摄影条件的变更次数(S35)。
当所读取的附带信息中不存在包括特定时间带的摄影时刻的附带信息时(S33中为“否”),主体控制部50判定通过计时器50A获取的当前时刻为昼间时间带及夜间时间带中的哪一个(S36),当当前时刻为昼间时间带时(S36中为是),提取包括昼间时间带的摄影时刻的附带信息,并计数在昼间时间带的摄影中所使用的摄影条件的变更次数(S37)。并且,当当前时刻为夜间时间带时(S36中为“否”),提取包括夜间时间带的摄影时刻的附带信息,并计数在夜间时间带的摄影中所使用的摄影条件的变更次数(S38)。
以下,根据在S35、S37或S38中计数出的结果,按变更次数多的顺序将显示用设定项目显示于设定菜单(S39)。而且,将所提取的各时间带的摄影中所使用的次数多的最多设定值确定为显示用设定项目的设定值,并将其显示于设定菜单(S40)。如上所述,当不存在包括特定时间带的摄影时刻的附带信息时,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能够对应于用户的使用状况而适当变更设定菜单的显示内容。
上述第3实施方式中,当将当前时刻的前后2小时内设为特定时间带,且不存在包括特定时间带的摄影时刻的附带信息时,提取包括包含当前时刻的昼间时间及夜间时间中的任一个时间带的摄影时刻的附带信息,但并不限定于此,可以在提取附带信息的最初的阶段将包括当前时刻的昼间时间带及夜间时间带中的任一个判定为特定时间带。该情况下,作为昼夜间时间带判定部而发挥功能的主体控制部50将昼间时间带及夜间时间带中的任一个判定为特定时间带之后,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及第2实施方式同样地提取包括特定时间带的摄影时刻的附带信息,并根据所提取的附带信息中所包含的摄影条件而变更设定菜单。
[第4实施方式]
以下进行说明的第4实施方式中,当不存在包括特定时间带的摄影时刻的附带信息时,提取与当前的位置信息相关的附带信息。作为特定时间带,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第3实施方式同样地为包括当前时刻的前后2小时的时间带。
如图18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相机主体76中具备GPS(global positioningsystem:全球定位系统)信号接收部77。另外,对与第1实施方式~第3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部件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存储在存储卡63等存储部中的附带信息中包括拍摄摄影图像时的位置信息。
GPS信号接收部77为获取相机10的当前的位置信息的位置信息获取部。当在从存储部读取的附带信息中不存在包括特定时间带的摄影时刻的附带信息时,主体控制部50提取与通过GPS信号接收部77获取的当前的位置信息相关的附带信息,具体而言提取包括与通过GPS信号接收部77获取的当前的位置信息一致的位置信息的附带信息。另外,在此所述的“一致”包括大致一致的情况,例如当前的位置信息与附带信息中所包含的位置信息的距离在规定的距离范围内。
关于变更设定菜单的处理步骤,如图19所示的流程图所示,当相机10在设定模式下,在相机主体76中存储卡63为连接状态时(S41中为“是”),主体控制部50从存储卡63读取图像数据及附带信息(S42)。
接着,当在所读取的附带信息中存在包括特定时间带的摄影时刻的附带信息时(S43中为“是”),提取包括特定时间带的摄影时刻的附带信息并将其暂时存储在附带信息存储部58(S44)。主体控制部50从作为包括特定时间带的摄影时刻的附带信息而提取,并暂时存储在附带信息存储部58中的摄影条件计数在特定时间带的摄影中所使用的摄影条件的变更次数(S45)。
当在所读取的附带信息中不存在包括特定时间带的摄影时刻的附带信息时(S43中为“否”),主体控制部50提取与通过GPS信号接收部77获取的当前的位置信息一致的附带信息(S46),并计数在当前位置上的摄影中所使用的摄影条件的变更次数(S47)。
以下,根据在S45或S47中计数的结果,按变更次数多的顺序将显示用设定项目显示于设定菜单(S48)。而且,将所提取的各时间带的摄影中所使用的次数多的最多设定值确定为显示用设定项目的设定值,并将其显示于设定菜单(S49)。如上所述,即使不存在包括特定时间带的摄影时刻的附带信息的情况下,也能够对应于用户的使用状况而适当变更设定菜单的显示内容。
[第5实施方式]
在以下进行说明的第5实施方式中,不存在包括特定时间带的摄影时刻的附带信息,当检知到面部图像时,提取与人物摄影相关的附带信息,以及当未检知到面部图像时,提取与非人物摄影相关的所述附带信息。作为特定时间带,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第4实施方式同样地为包括当前时刻的前后2小时的时间带。
如图20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相机主体81中,具备面部图像检知部82。另外,对与第1实施方式~第4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部件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重复说明。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存储在存储卡63等存储部中的附带信息中包括作为拍摄摄影图像时的摄影条件而与摄影场景相关的信息。
面部图像检知部82从显示于背面显示部22或EVF面板59的即时预览图像检知面部图像。作为由面部图像检知部82检知面部图像的方法,使用周知的模板匹配法等。当从存储部读取的附带信息中不存在包括特定时间带的摄影时刻的附带信息时,主体控制部50判定是否通过面部图像检知部82从即时预览图像检知到面部图像。
当在从存储部读取的附带信息中不存在包括特定时间带的摄影时刻的附带信息,且通过面部图像检知部82检知到面部图像时,主体控制部50提取与人物摄影相关的附带信息,当不存在包括特定时间带的摄影时刻的附带信息,且通过面部图像检知部82未检知到面部图像时,主体控制部50提取与非人物摄影相关的附带信息。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与人物摄影相关的附带信息,为包括设定有人物或体育等以人物为对象的摄影场景的摄影条件的附带信息,作为与非人物摄影相关的附带信息,为包括设定有风景或夜景等以非人物为对象的摄影场景的摄影条件的附带信息。另外,作为与人物摄影相关的附带信息,并不限定于上述信息,只要为与人物摄影相关的信息即可,也可以是包括闪光模式下的红眼减少发光模式、对摄影图像实施的滤波处理中的红眼校正模式、美白模式、美肌模式等或面部图像的效果加工处理的摄影条件的附带信息。
关于变更设定菜单的处理步骤,如图21所示的流程图所示,当相机10在设定模式下,在相机主体81中存储卡63为连接状态时(S51中为“是”),主体控制部50从存储卡63读取图像数据及附带信息(S52)。
接着,在所读取的附带信息中存在包括特定时间带的摄影时刻的附带信息时(S53中为“是”),提取包括特定时间带的摄影时刻的附带信息并将其暂时存储在附带信息存储部58(S54)。主体控制部50从作为包括特定时间带的摄影时刻的附带信息而提取,并暂时存储在附带信息存储部58中的摄影条件计数在特定时间带的摄影中所使用的摄影条件的变更次数(S55)。
当在所读取的附带信息中不存在包括特定时间带的摄影时刻的附带信息时(S53中为“否”),主体控制部50判定是否通过面部图像检知部82从即时预览图像将曝光值检知到面部图像(S56)。当检知到面部图像时(S56中为“否”),提取与人物摄影相关的附带信息(S57),并计数在人物摄影中所使用的摄影条件的变更次数(S58)。
另一方面,当未检知到面部图像时(S56中为“否”),提取与非人物摄影相关的附带信息(S59),并计数在非人物摄影中所使用的摄影条件的变更次数(S60)。以下,根据在S55、S58或S60中计数的结果,按变更次数多的顺序将显示用设定项目显示于设定菜单(S61)。而且,将所提取的各时间带的摄影中所使用的次数多的最多设定值确定为显示用设定项目的设定值,并将其显示于设定菜单(S62)。如上所述,即使不存在包括特定时间带的摄影时刻的附带信息的情况下,也能够对应于用户的使用状况而适当变更设定菜单的显示内容。
[第6实施方式]
上述第1实施方式~第5实施方式中,主体控制部50根据作为设定菜单的设定值提取的附带信息中所包含的摄影条件,将显示用设定项目中的使用次数最多的值确定为设定值,但确定设定值的结构并不限定于此,在以下进行说明的第6实施方式中,从被摄体像检测曝光值,并根据该曝光值变更设定值。
如图2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相机主体86中,具备曝光值检测部87。另外,对与第1实施方式~第5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部件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重复说明。曝光值检测部87检测显示于背面显示部22或EVF面板59的即时预览图像中的曝光值。具体而言,曝光值检测部87根据由固体摄像元件21拍摄即时预览图像时的摄像信号计数曝光值。
本实施方式中,主体控制部50还作为控制闪光装置17的发光的闪光灯发光控制部而发挥功能。在从存储部读取附带信息,并根据所提取的摄影条件确定显示用设定项目之后,当通过曝光值检测部87检测出规定值以上的曝光值时,主体控制部50将该曝光值变更为减少闪光装置17的发光量的设定值,以及当通过曝光值检测部87检测出小于规定值的曝光值时,主体控制部50将该曝光值变更为增加闪光装置17的发光量的设定值。另外,除了确定设定值的处理步骤以外,与上述各实施方式相同。
另外,上述第6实施方式中,当在作为设定菜单设定摄影功能的多个设定项目中,存在闪光灯发光量调整时,优选使与该闪光灯发光量调整的设定值对应的闪光装置17的发光量优先。并且,当设定有闪光灯发光量调整的设定值时,优选关闭曝光值检测部87的功能。或者,仅在闪光灯发光量调整中存在AUTO的设定值的情况下,与上述第6实施方式同样地可以根据通过曝光值检测部87检测出的曝光值使闪光装置17的发光量自动发送变化。
作为第6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主体控制部50并不控制闪光装置17的发光量,而可以控制打开和关闭。即,当通过曝光值检测部87检测到规定值以上的曝光值时,将该曝光值变更为关闭闪光装置17的发光的设定值,以及当通过曝光值检测部87检测到小于规定值的曝光值时,将该曝光值变更为打开闪光装置17的发光的设定值。
作为另一变形例,主体控制部50具备曝光值检测部87、与上述第5实施方式相同的面部图像检知部82。当通过面部图像检知部82检测出面部图像,并且通过曝光值检测部87检测出规定值以上的曝光值时,主体控制部50将该曝光值变更为关闭闪光装置17的发光量的设定值,以及当通过面部图像检知部82检知到面部图像,且通过曝光值检测部87检测到小于规定值的曝光值时,主体控制部50将该曝光值变更为打开闪光装置17的发光量的设定值。
作为又一变形例,替代曝光值检测部87而具备距离计数部及与上述第5实施方式相同的面部图像检知部82。距离计数部计数直至显示于背面显示部22或EVF面板59的即时预览图像中的被摄体为止的距离值。另外,计数直至被摄体为止的距离值的结构与以往的相机所具备的结构相同,例如根据通过主体控制部50确定的聚焦透镜39的合焦位置计数直至被摄体为止的距离值。当通过面部图像检知部82未检知到面部图像,并且通过距离计数部检测出规定值以上的距离值时,主体控制部50将该距离值变更为关闭闪光装置17的发光量的设定值,以及当通过面部图像检知部82未检知到面部图像,并且通过距离计数部检测出小于规定值的距离值时,主体控制部50将该距离值变更为打开闪光装置17的发光量的设定值。
[第7实施方式]
在以下进行说明的第7实施方式中,在显示于设定菜单的多个显示用设定项目中针对特定的第1设定项目,根据通过附带信息提取部提取的附带信息中所包含的摄影条件确定设定值,且针对与第1设定项目相关的第2设定项目,根据与针对第1设定项目确定的设定值对应的附带信息中所包含的摄影条件确定设定值。
当为本实施方式时,针对特定的第1设定项目,作为确定设定值的结构,与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第6实施方式中确定显示用设定项目的设定值的结构相同。
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3所示的例,摄影场景为第1设定项目,闪光模式为与摄影场景相关的第2设定项目。作为第1设定项目与第2设定项目相关的关系,例如显示于设定菜单的多个显示用设定项目中与第1设定项目组合而进行设定变更的次数多的项目为第2设定项目。
图23所示的例中,主体控制部50将在特定时间带的摄影中所使用的次数多的最多设定值确定为第1设定项目的设定值。而且,当针对与第1设定项目相关的第2设定项目,确定设定值时,主体控制部50根据与在第1设定项目中确定的最多设定值对应的摄影条件确定设定值。即,根据与摄影场景(第1设定项目)的最多设定值即风景对应的摄影条件确定闪光模式(第2设定项目)的设定值。在与风景对应的摄影条件中,在闪光模式(第2设定项目)中使用次数最多的设定值为AUTO。因此,将第2设定项目的设定值确定为AUTO。
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举例说明了无反式数码相机,但也可以应用于单反式数码相机等其他镜头可换式数码相机,也可以应用于相机主体与镜头镜筒一体设置的镜头一体型数码相机。
符号说明
10-镜头可换式数码相机,11-相机主体,12-可换镜头,13-电源杆,14-释放开关,15-曝光校正转盘,16-快门速度/ISO灵敏度转盘,17-内置型闪光装置,18-闪光杆,19-卡口,19A-机身侧信号触点,21-固体摄像元件,22-背面显示部,23-操作按钮,24-取景部,24A-取景器目镜部,25-镜筒部,26-摄影光学系统,27-聚焦环,28-光圈操作环,29-变焦环,30-镜头卡口,30A-镜头侧信号触点,31-镜头控制部,32-马达驱动器,33、34-马达,36-变焦机构,37、38-传感器,39-聚焦透镜,40-变倍透镜,41-光圈单元,41a-光圈叶片,50-主体控制部,50A-计时器,51-快门单元,52-马达驱动器,53-图像存储器,54-图像数据处理部,55-AF处理部,56-LCD驱动器,57-卡I/F,58-附带信息存储部,59-EVF面板,60-总线,62-快门马达,63-存储卡,71-相机主体,72-通信I/F,73-网络,74-在线存储器,76-相机主体,77-GPS信号接收部,81-相机主体,82-面部图像检知部,86-相机主体,87-曝光值检测部,M、M1、M2-设定菜单。

Claims (22)

1.一种摄影装置,其具备:
摄影部,拍摄被摄体像;
读取部,读取存储在存储部中的多个摄影图像及多个所述摄影图像所附带的附带信息、即包括摄影条件及摄影时刻的附带信息;
菜单显示部,显示能够设定所述摄影部的摄影功能的设定菜单;
附带信息提取部,从通过所述读取部读取的多个所述附带信息提取包括特定时间带的所述摄影时刻的所述附带信息;及
菜单变更部,根据通过所述附带信息提取部提取的所述附带信息中所包含的所述摄影条件而变更所述设定菜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影装置,其中,
所述菜单显示部显示与所述摄影条件对应的从多个设定项目中选择的多个显示用设定项目来作为所述设定菜单,
所述菜单变更部根据通过所述附带信息提取部提取的所述附带信息中所包含的所述摄影条件变更作为所述设定菜单而显示的所述显示用设定项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影装置,其具备获取当前时刻的当前时刻获取部,
所述特定时间带为包括通过所述当前时刻获取部获取的当前时刻的时间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摄影装置,其中,
所述特定时间带为包括通过所述当前时刻获取部获取的当前时刻的前后规定时间内的时间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摄影装置,其具备判定通过所述当前时刻获取部获取的当前时刻为昼间时间带及夜间时间带中的哪一个的昼夜间时间带判定部,
所述特定时间带为通过所述昼夜间时间带判定部判定的所述昼间时间带及所述夜间时间带中的任一个。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摄影装置,其具备判定通过所述当前时刻获取部获取的当前时刻为昼间时间带及夜间时间带中的哪一个的昼夜间时间带判定部,
所述特定时间带为包括通过所述当前时刻获取部获取的当前时刻的规定时间内的时间带,并且为通过所述昼夜间时间带判定部判定的所述昼间时间带及所述夜间时间带中的任一个中所包含的时间带。
7.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摄影装置,其具备判定通过所述当前时刻获取部获取的当前时刻为昼间时间带及夜间时间带中的哪一个的昼夜间时间带判定部,
当不存在包括所述特定时间带的所述摄影时刻的所述附带信息时,所述附带信息提取部提取包括通过所述昼夜间时间带判定部判定的所述昼间时间带及所述夜间时间带中的任一个时间带的所述摄影时刻的所述附带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影装置,其具备获取当前的位置信息的位置信息获取部,
当不存在包括所述特定时间带的所述摄影时刻的所述附带信息时,所述附带信息提取部提取与通过所述位置信息获取部获取的所述位置信息相关的所述附带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影装置,其具备从通过所述摄影部拍摄的被摄体像检知面部图像的面部图像检知部,
当不存在包括所述特定时间带的所述摄影时刻的所述附带信息,且通过所述面部图像检知部检知到面部图像时,所述附带信息提取部提取与人物摄影相关的所述附带信息,以及当不存在包括所述特定时间带的所述摄影时刻的所述附带信息,且通过所述面部图像检知部未检知到面部图像时,所述附带信息提取部提取与非人物摄影相关的所述附带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2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影装置,其中,
所述菜单变更部根据通过所述附带信息提取部提取的所述附带信息中所包含的所述摄影条件,按所述显示用设定项目计数在所述特定时间带的摄影中所使用的所述摄影条件的变更次数,并按所述变更次数多的顺序显示所述显示用设定项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摄影装置,其具备确定多个所述显示用设定项目的设定值的设定值确定部,该设定值确定部根据通过所述附带信息提取部提取的所述附带信息中所包含的所述摄影条件,将所述显示用设定项目中的使用次数最多的值确定为所述设定值。
12.根据权利要求3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影装置,其具备:
曝光值检测部,检测通过所述摄影部拍摄的被摄体像中的曝光值;及
闪光灯发光控制部,当存在对被摄体照射照明光的闪光装置时,控制所述闪光装置的发光,
并具备设定值确定部,当通过所述曝光值检测部检测到规定值以上的曝光值时,将其变更为减少所述闪光装置的发光量的设定值,以及当通过所述曝光值检测部检测到小于规定值的曝光值时,将其变更为增加所述闪光装置的发光量的设定值。
13.根据权利要求3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影装置,其具备:
曝光值检测部,检测通过所述摄影部拍摄的被摄体像中的曝光值;
闪光灯发光控制部,当存在对被摄体照射照明光的闪光装置时,控制所述闪光装置的发光;及
设定值确定部,当通过所述曝光值检测部检测到规定值以上的曝光值时,将其变更为关闭所述闪光装置的发光的设定值,以及当通过所述曝光值检测部检测到小于规定值的曝光值时,将其变更为打开所述闪光装置的发光的设定值。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摄影装置,其具备:
曝光值检测部,从通过所述摄影部拍摄的被摄体像检测曝光值;
闪光灯发光控制部,当存在对被摄体照射照明光的闪光装置时,控制所述闪光装置的发光;及
设定值确定部,当通过所述面部图像检知部检知到面部图像,并且通过所述曝光值检测部检测到规定值以上的曝光值时,将其变更为关闭所述闪光装置的发光的设定值,以及当通过所述面部图像检知部检知到面部图像,并且通过所述曝光值检测部检测到小于规定值的曝光值时,将其变更为打开所述闪光装置的发光的设定值。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摄影装置,其具备:
距离计算部,计算直至通过所述摄影部拍摄的被摄体像中的被摄体为止的距离值;
闪光灯发光控制部,当存在对被摄体照射照明光的闪光装置时,控制所述闪光装置的发光;及
设定值确定部,当通过所述面部图像检知部未检知到面部图像,并且通过所述距离计算部检测到规定值以上的距离值时,所述菜单变更部将其变更为关闭所述闪光装置的发光的设定值,以及当通过所述面部图像检知部未检知到面部图像,并且通过所述距离计算部检测到小于规定值的距离值时,所述菜单变更部将其变更为打开所述闪光装置的发光的设定值。
16.根据权利要求1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影装置,其中,
所述设定值确定部在多个所述显示用设定项目中针对特定的第1设定项目,根据通过所述附带信息提取部提取的所述附带信息中所包含的所述摄影条件确定设定值,且在与所述第1设定项目不同的多个所述显示用设定项目中针对与所述第1设定项目相关的第2设定项目,根据与针对所述第1设定项目确定的设定值对应的所述附带信息中所包含的所述摄影条件确定设定值。
17.根据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影装置,其中,
所述存储部为存储介质。
18.根据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影装置,其中,
所述存储部为在线存储器。
19.根据权利要求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影装置,其中,
当所述存储部为多个时,所述附带信息提取部按时序列对作为包括所述特定时间带的所述摄影时刻的所述附带信息而提取的所述附带信息进行排序。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摄影装置,其中,
所述菜单变更部根据通过所述附带信息提取部按时序列排序的多个所述附带信息中在规定期间内的摄影中所使用的多个所述附带信息而变更所述设定菜单。
21.根据权利要求1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影装置,其中,
所述附带信息为EXIF形式即可交换图像文件格式形式的数据。
22.一种摄影装置的控制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读取存储在存储部中的多个摄影图像及多个所述摄影图像所附带的附带信息、即包括摄影条件及摄影时刻的附带信息;
显示能够设定摄影部的摄影功能的设定菜单;
从多个所述附带信息提取包括特定时间带的所述摄影时刻的所述附带信息;及
根据包括所述特定时间带的所述摄影时刻的所述附带信息中所包含的所述摄影条件变更所述设定菜单。
CN201780040539.1A 2016-06-30 2017-06-27 摄影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Active CN10941760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30418 2016-06-30
JP2016-130418 2016-06-30
PCT/JP2017/023582 WO2018003799A1 (ja) 2016-06-30 2017-06-27 撮影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17601A true CN109417601A (zh) 2019-03-01
CN109417601B CN109417601B (zh) 2020-11-10

Family

ID=607854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40539.1A Active CN109417601B (zh) 2016-06-30 2017-06-27 摄影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156904B2 (zh)
JP (1) JP6473549B2 (zh)
CN (1) CN109417601B (zh)
WO (1) WO201800379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D917596S1 (en) * 2018-04-20 2021-04-27 Fujifilm Corporation Digital camera
JP1630906S (zh) * 2018-05-08 2019-05-13
US11412125B2 (en) * 2018-06-29 2022-08-0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ing apparatus, accessory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CN109005366B (zh) * 2018-08-22 2020-04-2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模组夜景摄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274268A (ja) * 2002-03-15 2003-09-26 Ricoh Co Ltd シーン選択機能を有する撮像装置
JP2005037967A (ja) * 2004-10-22 2005-02-10 Casio Comput Co Ltd カメラ装置及びその見本画像表示方法、並びに記録媒体
JP2005347985A (ja) * 2004-06-02 2005-12-15 Seiko Epson Corp 学習機能付きカメラ
CN1753458A (zh) * 2004-09-24 2006-03-29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摄影装置及摄影方法
CN102244716A (zh) * 2010-05-13 2011-11-16 奥林巴斯映像株式会社 摄像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98412B2 (en) * 2001-09-18 2007-11-20 Ricoh Company, Limited Image pickup device, automatic focusing method, automatic exposure method, electronic flash control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EP1704710A4 (en) * 2003-12-24 2007-09-19 Walker Digital Llc METHOD AND DEVICE FOR AUTOMATIC COLLECTION AND MANAGEMENT OF IMAGES
US7415199B2 (en) * 2005-05-24 2008-08-19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Image capture apparatus, method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using auto-focus-generated distance estimates to control flash and image stabilization
KR101391024B1 (ko) * 2007-12-28 2014-04-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카메라 설정 관리 방법 및 장치
JP2010050552A (ja) 2008-08-19 2010-03-04 Canon Inc 撮像装置
JP5219268B2 (ja) * 2008-09-30 2013-06-26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およびフラッシュの制御方法
US8228413B2 (en) * 2009-09-01 2012-07-24 Geovector Corp. Photographer's guidance systems
US9848114B2 (en) * 2009-12-07 2017-12-19 Cobra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Vehicle camera system
US8957981B2 (en) * 2010-03-03 2015-02-17 Intellectual Ventures Fund 83 Llc Imaging device for capturing self-portrait images
US20110292221A1 (en) * 2010-05-26 2011-12-01 Micorsoft Corporation Automatic camera
US9055276B2 (en) * 2011-07-29 2015-06-09 Apple Inc. Camera having processing customized for identified persons
US8659667B2 (en) * 2011-08-29 2014-02-25 Panasonic Corporation Recipe based real-time assistance for digital image capture and other consumer electronics devices
JPWO2014178228A1 (ja) * 2013-04-30 2017-02-23 ソニー株式会社 クライアント端末、表示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システム
US10136050B2 (en) * 2015-03-06 2018-11-20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acquisition and management using a reference image
EP3366004B1 (en) * 2015-10-23 2020-02-1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Providing camera settings from at least one image/video hosting servic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274268A (ja) * 2002-03-15 2003-09-26 Ricoh Co Ltd シーン選択機能を有する撮像装置
JP2005347985A (ja) * 2004-06-02 2005-12-15 Seiko Epson Corp 学習機能付きカメラ
CN1753458A (zh) * 2004-09-24 2006-03-29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摄影装置及摄影方法
JP2005037967A (ja) * 2004-10-22 2005-02-10 Casio Comput Co Ltd カメラ装置及びその見本画像表示方法、並びに記録媒体
CN102244716A (zh) * 2010-05-13 2011-11-16 奥林巴斯映像株式会社 摄像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8003799A1 (ja) 2019-04-18
JP6473549B2 (ja) 2019-02-20
WO2018003799A1 (ja) 2018-01-04
CN109417601B (zh) 2020-11-10
US20190129282A1 (en) 2019-05-02
US11156904B2 (en) 2021-10-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90463B (zh) 摄像设备和控制摄像设备的方法
CN103873770B (zh) 外部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9417601A (zh) 摄影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8024053A (zh) 摄像装置、焦点调节方法和记录介质
CN106027876B (zh) 摄像装置和摄像方法
JP2013157804A (ja) デジタルカメラ
CN101534396A (zh) 能够控制闪光灯强度的数字成像设备和控制该设备的方法
CN107255900B (zh) 拍摄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7431764A (zh) 摄影装置、摄影装置主体及摄影装置的控制方法
US7805068B2 (en) Imaging apparatus
CN102300038B (zh) 摄像装置
JP5065199B2 (ja) 撮像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US10554879B2 (en) Imaging device, imaging device control method, and interchangeable lens
JP6257146B2 (ja) 撮像装置、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
JP4105933B2 (ja) デジタルカメラおよび画像生成方法
US20180152612A1 (en) Imaging device, control method thereof, and recording medium
JP2009033386A (ja) 撮影装置及び撮影方法
CN109314745A (zh) 摄影装置
JP2006229481A (ja) デジタルカメラ
JP2012185289A (ja) カメラシステム、レンズ鏡筒及びカメラ本体
JP2008209760A (ja) 撮影方法及び撮影装置
JP5887759B2 (ja) 撮像装置及び撮像方法
JP2007101860A (ja) 撮像装置
JP2009303113A (ja) 電子カメラ
JP2005136654A (ja) カメ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