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96784A - 一种舱段自动对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舱段自动对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96784A
CN109396784A CN201811316774.XA CN201811316774A CN109396784A CN 109396784 A CN109396784 A CN 109396784A CN 201811316774 A CN201811316774 A CN 201811316774A CN 109396784 A CN109396784 A CN 1093967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y section
ring
armful
base
idler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31677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396784B (zh
Inventor
王志华
王培宇
段三军
李明
汪名飞
宋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Institute of Specialized Machinery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Institute of Specialized Machiner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Institute of Specialized Machinery filed Critical Beijing Institute of Specialized Machinery
Priority to CN20181131677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396784B/zh
Publication of CN1093967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967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3967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967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19/00Machines for simply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metal parts or objects, or metal and non-metal par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Tools or devices therefor so far a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clas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19/00Machines for simply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metal parts or objects, or metal and non-metal par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Tools or devices therefor so far a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classes
    • B23P19/10Aligning parts to be fitted togeth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obile Manufacture Line, Endless Track Vehicle, Trailer (AREA)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舱段自动对接装置,涉及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本发明的设备利用传感器检测两个舱段之间的相对位姿,达到对接条件之后,自动进行对接。该设备允许人工进行对接,以应对意外情况或者故障。该设备可以极大地提高对接地效率,提升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舱段自动对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舱段自动对接装置。
背景技术
发射技术领域中的产品结构复杂,通常由多个舱段组成,所有的舱段生产完毕之后,需要将其对接组装起来形成最后的产品。目前大部分舱段对接设备都是依靠人工进行操作,工作量大,效率低下。目前发射技术领域成为热点方向,生产任务日益繁重,因此需要一种能实现舱段自动对接的机械设备,提高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目前人工舱段对接效率低下的问题,提出一种舱段自动对接设备。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舱段自动对接装置,包括第一底座1、控制面板2、A舱段7前支撑小车3、A舱段7后支撑小车4、B舱段8前支撑小车5、B舱段8后支撑小车6,其中:
所述底座1固定在地面上,控制面板2安装在第一底座1上,A舱段7前支撑小车3固定于第一底座1最前端,A舱段7后支撑小车4位于A舱段7前支撑小车3后面并固定安装在第一底座1上,B舱段8前支撑小车5安装在第一底座1的第一导轨12上,B舱段8后支撑小车6安装在第一底座1的第一导轨12上并位于B舱段8前支撑小车5后面。
优选地,所述第一底座1为一长方体平台,第一底座1后半部设有第一导轨安装板11,导轨12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第一导轨安装板11上,B舱段8前支撑小车5底部安装有第一滑块57,B舱段8后支撑小车6底部安装有第二滑块67,第一滑块57、第二滑块67与第一导轨12配合,B舱段8前支撑小车5和B舱段8后支撑小车6可沿着第一导轨12前后平移,底座1前部和中间部分设有M10螺纹孔,A舱段7后支撑小车4和A舱段7前支撑小车3固定安装在第一底座1上,紧靠第一导轨安装板11设有齿条13,该齿条13与B舱段8后支撑小车6上的齿轮613相配合,第一底座1的侧面设有控制面板2安装座14。
优选地,所述A舱段7前支撑小车3由第二底座31、第一滚轮32、第一抱环33以及第一抱环限位板34组成,第二底座31固定在第一底座1上,第一滚轮32安装在第一底座1上可绕着中心轴转动,第一抱环33与2个第一滚轮32相接触,在第一滚轮32的作用下第一抱环33可绕自己的中心轴转动,第一抱环33内侧与舱段接触并且可将舱段锁紧,第一抱环限位板34可限制第一抱环33的轴向位移。
优选地,所述A舱段7后支撑小车4由第三底座41、动力箱42、第二滚轮43、第二抱环限位板44以及第二抱环45组成,第三底座41固定在第一底座1上,第二滚轮43安装在第三底座41上可绕着中心轴转动,第二抱环45与2个第二滚轮43相接触,在第二滚轮43的作用下第二抱环45可以绕自己的中心轴转动,第二抱环45内侧与舱段接触并且可以将舱段锁紧,第二抱环限位板44可以限制第二抱环45的轴向位移,动力箱42由旋转电机421、第一手轮422、转换器423以及减速器424组成,旋转电机421以及第一手轮422均可为第二滚轮43转动提供动力,转换器423与第二滚轮43连接可以将动力传给第二滚轮43,在自动模式下,旋转电机421为第二滚轮43提供动力,在手动对接的模式下,利用第一手轮422为第二滚轮43提供动力,第二滚轮43可以带动第二抱环45转动,进而可以对舱段进行360°滚转调整。
优选地,所述B舱段8前支撑小车5由第一下底座51、第一上底座52、第三抱环限位板53、第三抱环54、第三滚轮55、第一滚轮支座56、第一滑块57以及传感器58组成,传感器58安装在第三抱环54上,用来测量两个舱段之间的相对位姿,并将信号反馈给控制面板2,用于控制对接过程,第一下底座52底部设有所述第一滑块57,B舱段8前支撑小车5通过第一滑块57可沿底座1上的第一导轨12前后移动,位于第一下底座51中的第一滚珠丝杠513通过第一丝杠支座514固定在第一下底座51上,第一滚珠丝杠513一端与一第一电机515连接,另一端与一第二手轮511连接,两者都可以为第一滚珠丝杠513提供动力,一第二导轨安装板516固连在第一下底座51上,第二导轨安装板516上通过螺钉固定有第二导轨512,位于第一下底座51中的第一轴套526与第一滚珠丝杠513相配合,第一轴套526固定在一第一轴套安装座525上,第一轴套安装座525上端面与第一上底座52固连,第一轴套安装座525下端面设有第三滑块524,第三滑块524可在第二导轨512上左右滑动,在自动模式下,第一电机515为第一滚珠丝杠513的旋转提供动力,在手动对接的模式下,利用第二手轮511为第一滚珠丝杠513旋转提供动力,第一滚珠丝杠513旋转可带动第一轴套526左右移动,进而可实现第一上底座52的左右移动,第一上底座52上固定有第一转向器522,第一转向器522一端与一第二电机523相连,另一端与一第三手轮521相连,二者都可以为第一转向器522提供动力,一第一升降柱527一端与第一转向器522的上端面相连,第一升降柱527另一端固定在第一滚轮支座56的凸台561上面,当第二电机523或第三手轮521为第一转向器522提供动力时,第一转向器522可将此动力转化为第一升降柱527的上下移动,进而可以实现第三抱环54的上下移动,第三滚轮55安装在第一滚轮支座56上可绕着中心轴转动,第三抱环54与2个第三滚轮55相接触,在第三滚轮55的作用下第三抱环54可以绕自己的中心轴转动,第三抱环54内侧与舱段接触并且可将舱段锁紧,第三抱环限位板53可以限制第三抱环54的轴向位移。
优选地,所述B舱段8后支撑小车6由第二下底座61、第二上底座62、第四抱环限位板63、第四抱环64、第四滚轮65、第二滚轮支座66以及第二滑块67,第二下底座61底部设有第二滑块67,B舱段8后支撑小车6通过第二滑块67可沿第一底座1上的第一导轨12前后移动,第二下底座61上固定有第二转向器612,第二转向器612一端与一第三电机614相连,另一端与一第四手轮611相连,二者都可以为第二转向器612提供动力,第二转向器612下端与一齿轮613相连,齿轮613与第一底座1上的齿条13相配合,当第三电机614或者第四手轮611为第二转向器612提供动力时,齿轮613与齿条13可以将其转化为B舱段8后支撑小车6前后移动,一第二滚珠丝杠618通过第二丝杠支座617固定在下底座61上,第二滚珠丝杠618一端与一第四电机616连接,另一端与第四手轮611连接,两者都可以为第二滚珠丝杠618提供动力,一第三导轨安装板619固连在第二下底座61上,一第三导轨6110通过螺钉固定在第三导轨安装板619上,一第二轴套626与第二滚珠丝杠618相配合,第二轴套626固定在第二轴套安装座624上,第二轴套安装座624上端面与第二上底座62固连,第二轴套安装座624下端面设有4个第四滑块625,第四滑块625可在第三导轨6110上左右滑动,在自动模式下,第四电机616为第二滚珠丝杠618的旋转提供动力,在手动对接的模式下,工作人员利用第四手轮611为第二滚珠丝杠618旋转提供动力,第二滚珠丝杠618旋转可带动第二轴套626左右移动,进而可实现第二上底座62的左右移动,第三转向器622固定在第二上底座62上,第三转向器622一端与第四电机623相连,另一端与第五手轮621相连,二者都可以为第三转向器622提供动力,一第二升降柱627与第三转向器622的上端面相连,第二升降柱627另一端固定在第二滚轮支座66的凸台661上面,当第四电机623或第五手轮621为第二转向器622提供动力时,第二转向器622可以将此动力转化为第二升降柱627的上下移动,进而可以实现第四抱环64的上下移动,第四滚轮65安装在第二滚轮支座66上可绕着中心轴转动,第四抱环64与2个第四滚轮65相接触,在第四滚轮65的作用下第四抱环64可以绕自己的中心轴转动,第四抱环64内侧与舱段接触并且可以将舱段锁紧,抱环限位板63可以限制第四抱环64的轴向位移。
优选地,所述控制面板2为电气控制系统,控制面板2的侧面设有电缆接口26,电缆接口26与各个电气设备电缆相连接,控制面板2的底部设有安装板27,安装板27上设有2个长圆孔,利用螺钉M5安装在第一底座1的安装座14上。
优选地,所述控制面板2的前面设有触摸屏21。
优选地,所述控制面板2的前面设电源开关24。
优选地,所述控制面板2的前面设有充电开关25、指示灯26。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设备利用传感器检测两个舱段之间的相对位姿,达到对接条件之后,自动进行对接。该设备允许人工进行对接,以应对意外情况或者故障。该设备可以极大地提高对接地效率,提升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第一底座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控制面板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A舱段前支撑小车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A舱段后支撑小车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中B舱段前支撑小车示意图;
图7是图6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8是本发明中B舱段后支撑小车示意图;
图9是图8中B处局部放大图;
图10是B舱段前支撑小车另一方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内容、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种舱段对接装置,包括第一底座1、控制面板2、A舱段7前支撑小车3、A舱段7后支撑小车4、B舱段8前支撑小车5、B舱段8后支撑小车6,其中:
底座1固定在地面上,控制面板2安装在第一底座1上,A舱段7前支撑小车3固定于第一底座1最前端,A舱段7后支撑小车4位于A舱段7前支撑小车3后面并固定安装在第一底座1上,B舱段8前支撑小车5安装在第一底座1的第一导轨12上,B舱段8后支撑小车6安装在第一底座1的第一导轨12上并位于B舱段8前支撑小车5后面。
如图2、图5、图8所示,所述第一底座1为一长方体平台,4角分别设有1个通孔,通过螺钉M10固定在地面上,第一底座1后半部设有第一导轨安装板11,导轨12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第一导轨安装板11上,B舱段8前支撑小车5底部安装有第一滑块57,B舱段8后支撑小车6底部安装有第二滑块67,第一滑块57、第二滑块67与第一导轨12配合,B舱段8前支撑小车5和B舱段8后支撑小车6可沿着第一导轨12前后平移,底座1前部和中间部分设有M10螺纹孔,A舱段7后支撑小车4和A舱段7前支撑小车3通过螺钉M10固定安装在第一底座1上,紧靠第一导轨安装板11设有齿条13,该齿条13与B舱段8后支撑小车6上的齿轮613相配合,第一底座1的侧面设有控制面板2安装座14。
如图3所示,所述控制面板2为电气控制系统,控制面板2的侧面设有电缆接口26,电缆接口26与各个电气设备电缆相连接,控制面板2的前面分别设有触摸屏21、语音模块22、电源开关24、充电开关25、指示灯26,控制面板2的底部设有安装板27,安装板27上设有2个长圆孔,利用螺钉M5安装在第一底座1的安装座14上。
如图4所示,所述A舱段7前支撑小车3由第二底座31、第一滚轮32、第一抱环33以及第一抱环限位板34组成,第二底座31上设有4个通孔,通过4个螺钉M10固定在第一底座1上,第一滚轮32安装在第一底座1上可绕着中心轴转动,第一抱环33与2个第一滚轮32相接触,在第一滚轮32的作用下第一抱环33可以绕自己的中心轴转动,第一抱环33内侧与舱段接触并且可以将舱段锁紧,第一抱环限位板34可限制第一抱环33的轴向位移,防止第一抱环33掉落。
如图5所示,所述A舱段7后支撑小车4由第三底座41、动力箱42、第二滚轮43、第二抱环限位板44以及第二抱环45组成,第三底座41上设有4个通孔,通过4个螺钉M10固定在第一底座1上,第二滚轮43安装在第三底座41上可绕着中心轴转动,第二抱环45与2个第二滚轮43相接触,在第二滚轮43的作用下第二抱环45可以绕自己的中心轴转动,第二抱环45内侧与舱段接触并且可以将舱段锁紧,第二抱环限位板44可以限制第二抱环45的轴向位移,防止第二抱环45掉落。动力箱42由旋转电机421、第一手轮422、转换器423以及减速器424组成,旋转电机421以及第一手轮422均可为第二滚轮43转动提供动力,转换器423与第二滚轮43连接可以将动力传给第二滚轮43。在自动模式下,旋转电机421为第二滚轮43提供动力。在手动对接的模式下,工作人员利用第一手轮422为第二滚轮43提供动力。第二滚轮43可以带动第二抱环45转动,进而可以对舱段进行360°滚转调整。
如图6、图7所示,所述B舱段8前支撑小车5由第一下底座51、第一上底座52、第三抱环限位板53、第三抱环54、第三滚轮55、第一滚轮支座56、第一滑块57以及传感器58组成。传感器58安装在第三抱环54上,用来测量两个舱段之间的相对位姿,并将信号反馈给控制面板2,用于控制对接过程。第一下底座52底部设有所述第一滑块57,B舱段8前支撑小车5通过第一滑块57可沿底座1上的第一导轨12前后移动。位于第一下底座51中的第一滚珠丝杠513通过第一丝杠支座514固定在第一下底座51上,第一滚珠丝杠513一端与一第一电机515连接,另一端与一第二手轮511连接,两者都可以为第一滚珠丝杠513提供动力。一第二导轨安装板516固连在第一下底座51上,第二导轨安装板516上通过螺钉固定有第二导轨512。位于第一下底座51中的第一轴套526与第一滚珠丝杠513相配合,第一轴套526固定在一第一轴套安装座525上,第一轴套安装座525上端面与第一上底座52固连,第一轴套安装座525下端面设有第三滑块524,第三滑块524可在第二导轨512上左右滑动。在自动模式下,第一电机515为第一滚珠丝杠513的旋转提供动力。在手动对接的模式下,工作人员利用第二手轮511为第一滚珠丝杠513旋转提供动力。第一滚珠丝杠513旋转可带动第一轴套526左右移动,进而可实现第一上底座52的左右移动。第一上底座52上固定有第一转向器522。第一转向器522一端与一第二电机523相连,另一端与一第三手轮521相连,二者都可以为第一转向器522提供动力。一第一升降柱527一端与第一转向器522的上端面相连,第一升降柱527另一端固定在第一滚轮支座56的凸台561上面。当第二电机523或第三手轮521为第一转向器522提供动力时,第一转向器522可以将此动力转化为第一升降柱527的上下移动,进而可以实现第三抱环54的上下移动。第三滚轮55安装在第一滚轮支座56上可绕着中心轴转动,第三抱环54与2个第三滚轮55相接触,在第三滚轮55的作用下第三抱环54可以绕自己的中心轴转动,第三抱环54内侧与舱段接触并且可以将舱段锁紧,第三抱环限位板53可以限制第三抱环54的轴向位移,防止第三抱环54掉落。
如图8所示,所述B舱段8后支撑小车6由第二下底座61、第二上底座62、第四抱环限位板63、第四抱环64、第四滚轮65、第二滚轮支座66以及第二滑块67。第二下底座61底部设有第二滑块67,B舱段8后支撑小车6通过第二滑块67可沿第一底座1上的第一导轨12前后移动。第二下底座61上固定有第二转向器612。第二转向器612一端与一第三电机614相连,另一端与一第四手轮611相连,二者都可以为第二转向器612提供动力。第二转向器612下端与一齿轮613相连,齿轮613与第一底座1上的齿条13相配合。当第三电机614或者第四手轮611为第二转向器612提供动力时,齿轮613与齿条13可以将其转化为B舱段8后支撑小车6前后移动。一第二滚珠丝杠618通过第二丝杠支座617固定在下底座61上,第二滚珠丝杠618一端与一第四电机616连接,另一端与第四手轮611连接,两者都可以为第二滚珠丝杠618提供动力。一第三导轨安装板619固连在第二下底座61上,一第三导轨6110通过螺钉固定在第三导轨安装板619上。一第二轴套626与第二滚珠丝杠618相配合,第二轴套626固定在第二轴套安装座624上,第二轴套安装座624上端面与第二上底座62固连,第二轴套安装座624下端面设有4个第四滑块625,第四滑块625可在第三导轨6110上左右滑动。在自动模式下,第四电机616为第二滚珠丝杠618的旋转提供动力。在手动对接的模式下,工作人员利用第四手轮611为第二滚珠丝杠618旋转提供动力。第二滚珠丝杠618旋转可带动第二轴套626左右移动,进而可实现第二上底座62的左右移动。第三转向器622固定在第二上底座62上。第三转向器622一端与第四电机623相连,另一端与第五手轮621相连,二者都可以为第三转向器622提供动力。一第二升降柱627与第三转向器622的上端面相连,第二升降柱627另一端固定在第二滚轮支座66的凸台661上面。当第四电机623或第五手轮621为第二转向器622提供动力时,第二转向器622可以将此动力转化为第二升降柱627的上下移动,进而可以实现第四抱环64的上下移动。第四滚轮65安装在第二滚轮支座66上可绕着中心轴转动,第四抱环64与2个第四滚轮65相接触,在第四滚轮65的作用下第四抱环64可以绕自己的中心轴转动,第四抱环64内侧与舱段接触并且可以将舱段锁紧,抱环限位板63可以限制第四抱环64的轴向位移,防止第四抱环64掉落。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流程如下:
A舱段7前支撑小车3的第一抱环33具有1个随动自由度,跟随A舱段7后支撑小车4的第二抱环45转动。A舱段7后支撑小车4的第二抱环45具有一个主动自由度,在第一手轮422或旋转电机421的带动下转动。B舱段8前支撑小车5的第三抱环54具有2个主动自由度以及1个随动自由度,在第二手轮511或者第二电机515带动下可左右平移,在第三手轮521或者第二电机523带动下可上下平移,亦可跟随B舱段8前支撑小车6前后移动。B舱段8后支撑小车6的第三抱环54具有3个主动自由度,在第二手轮611或者第三电机614带动下可前后平移,在第四手轮611或者第四电机616带动下可左右平移,在第五手轮621或者第四电机623带动下可上下平移。
将B舱段8放置于B舱段8前支撑小车5以及B舱段8后支撑小车6的抱环中定位,将A舱段7放置于A舱段7前支撑小车3以及A舱段7前支撑小车4的抱环中定位。以A舱段7作为对接的姿态基准。在B舱段8前支撑小车5的第三抱环54上安装传感器58。开始启动对接后,通过第二手轮611或者第四电机616控制B舱段8后支撑小车行走,使得A舱段7和B舱段8间距不大于120mm处停止。通过手脉或电机调整A舱段7和B舱段8的姿态,直至系统给出语音提示信号:“位姿调整完毕,允许自动对接”。
通过控制面板2上的自动对接按钮给出自动对接指令,自动行进到距A舱段7端10mm左右时停止,由人工观察舱段对正情况,必要时可通过人工电动或手动进行相应姿态的微调。人工确认无误后继续执行自动对接指令,直至给出语音提示信号:“发动机自动对接完毕”。
本发明优点在于:
整个对接过程可全部自动完成,工作效率高。
当发生意外情况时,整个对接过程可由手动完成,具备较高的抗风险能力。
以A舱段7作为对接的姿态基准,调节B舱段8的位姿,对接过程简单方便操作。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舱段自动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底座(1)、控制面板(2)、A舱段前支撑小车(3)、A舱段后支撑小车(4)、B舱段前支撑小车(5)、B舱段后支撑小车(6),其中:
所述底座(1)固定在地面上,控制面板(2)安装在第一底座(1)上,A舱段前支撑小车(3)固定于第一底座(1)最前端,A舱段后支撑小车(4)位于A舱段前支撑小车(3)后面并固定安装在第一底座(1)上,B舱段前支撑小车(5)安装在第一底座(1)的第一导轨(12)上,B舱段后支撑小车(6)安装在第一底座(1)的第一导轨(12)上并位于B舱段前支撑小车(5)后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座(1)为一长方体平台,第一底座(1)后半部设有第一导轨安装板(11),导轨(12)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第一导轨安装板(11)上,B舱段前支撑小车(5)底部安装有第一滑块(57),B舱段后支撑小车(6)底部安装有第二滑块(67),第一滑块(57)、第二滑块(67)与第一导轨(12)配合,B舱段前支撑小车(5)和B舱段后支撑小车(6)可沿着第一导轨(12)前后平移,第一底座(1)前部和中间部分设有螺纹孔,A舱段后支撑小车(4)和A舱段前支撑小车(3)固定安装在第一底座(1)上,紧靠第一导轨安装板(11)设有齿条(13),该齿条(13)与B舱段后支撑小车(6)上的齿轮(613)相配合,第一底座(1)的侧面设有控制面板安装座(14)。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A舱段(7)前支撑小车(3)包括第二底座(31)、第一滚轮(32)、第一抱环(33)以及第一抱环限位板(34),第二底座(31)固定在第一底座(1)上,第一滚轮(32)安装在第一底座(1)上可绕着中心轴转动,第一抱环(33)与2个第一滚轮(32)相接触,在第一滚轮(32)的作用下第一抱环(33)可绕自己的中心轴转动,第一抱环(33)内侧与舱段接触并且可将舱段锁紧,第一抱环限位板(34)可限制第一抱环(33)的轴向位移。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A舱段后支撑小车(4)包括第三底座(41)、动力箱(42)、第二滚轮(43)、第二抱环限位板(44)以及第二抱环(45),第三底座(41)固定在第一底座(1)上,第二滚轮(43)安装在第三底座(41)上可绕着中心轴转动,第二抱环(45)与2个第二滚轮(43)相接触,在第二滚轮(43)的作用下第二抱环(45)可以绕自己的中心轴转动,第二抱环(45)内侧与舱段接触并且可以将舱段锁紧,第二抱环限位板(44)可以限制第二抱环(45)的轴向位移,动力箱(42)包括旋转电机(421)、第一手轮(422)、转换器(423)以及减速器(424),旋转电机(421)以及第一手轮(422)均可为第二滚轮(43)转动提供动力,转换器(423)与第二滚轮(43)连接可以将动力传给第二滚轮(43),在自动模式下,旋转电机(421)为第二滚轮(43)提供动力,在手动对接的模式下,利用第一手轮(422)为第二滚轮(43)提供动力,第二滚轮(43)可以带动第二抱环(45)转动,进而可以对舱段进行360°滚转调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B舱段前支撑小车(5)包括第一下底座(51)、第一上底座(52)、第三抱环限位板(53)、第三抱环(54)、第三滚轮(55)、第一滚轮支座(56)、第一滑块(57)以及传感器(58),传感器(58)安装在第三抱环(54)上,用来测量两个舱段之间的相对位姿,并将信号反馈给控制面板(2),用于控制对接过程,第一下底座(52)底部设有所述第一滑块(57),B舱段前支撑小车(5)通过第一滑块(57)可沿第一底座(1)上的第一导轨(12)前后移动,位于第一下底座(51)中的第一滚珠丝杠(513)通过第一丝杠支座(514)固定在第一下底座(51)上,第一滚珠丝杠(513)一端与一第一电机(515)连接,另一端与一第二手轮(511)连接,两者都可以为第一滚珠丝杠(513)提供动力,一第二导轨安装板(516)固连在第一下底座(51)上,第二导轨安装板(516)上通过螺钉固定有第二导轨(512),位于第一下底座(51)中的第一轴套(526)与第一滚珠丝杠(513)相配合,第一轴套(526)固定在一第一轴套安装座(525)上,第一轴套安装座(525)上端面与第一上底座(52)固连,第一轴套安装座(525)下端面设有第三滑块(524),第三滑块(524)可在第二导轨(512)上左右滑动,在自动模式下,第一电机(515)为第一滚珠丝杠(513)的旋转提供动力,在手动对接的模式下,利用第二手轮(511)为第一滚珠丝杠(513)旋转提供动力,第一滚珠丝杠(513)旋转可带动第一轴套(526)左右移动,进而可实现第一上底座(52)的左右移动,第一上底座(52)上固定有第一转向器(522),第一转向器(522)一端与一第二电机(523)相连,另一端与一第三手轮(521)相连,二者都可以为第一转向器(522)提供动力,一第一升降柱(527)一端与第一转向器(522)的上端面相连,第一升降柱(527)另一端固定在第一滚轮支座(56)的凸台(561)上面,当第二电机(523)或第三手轮(521)为第一转向器(522)提供动力时,第一转向器(522)可将此动力转化为第一升降柱(527)的上下移动,进而可以实现第三抱环(54)的上下移动,第三滚轮(55)安装在第一滚轮支座(56)上可绕着中心轴转动,第三抱环(54)与2个第三滚轮(55)相接触,在第三滚轮(55)的作用下第三抱环(54)可以绕自己的中心轴转动,第三抱环(54)内侧与舱段接触并且可将舱段锁紧,第三抱环限位板(53)可以限制第三抱环(54)的轴向位移。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B舱段后支撑小车(6)包括第二下底座(61)、第二上底座(62)、第四抱环限位板(63)、第四抱环(64)、第四滚轮(65)、第二滚轮支座(66)以及第二滑块(67),第二下底座(61)底部设有第二滑块(67),B舱段后支撑小车(6)通过第二滑块(67)可沿第一底座(1)上的第一导轨(12)前后移动,第二下底座(61)上固定有第二转向器(612),第二转向器(612)一端与一第三电机(614)相连,另一端与一第四手轮(611)相连,二者都可以为第二转向器(612)提供动力,第二转向器(612)下端与一齿轮(613)相连,齿轮(613)与第一底座(1)上的齿条(13)相配合,当第三电机(614)或者第四手轮(611)为第二转向器(612)提供动力时,齿轮(613)与齿条(13)可以将其转化为B舱段后支撑小车(6)前后移动,一第二滚珠丝杠(618)通过第二丝杠支座(617)固定在下底座(61)上,第二滚珠丝杠(618)一端与一第四电机(616)连接,另一端与第四手轮(611)连接,两者都可以为第二滚珠丝杠(618)提供动力,一第三导轨安装板(619)固连在第二下底座(61)上,一第三导轨(6110)固定在第三导轨安装板(619)上,一第二轴套(626)与第二滚珠丝杠(618)相配合,第二轴套(626)固定在第二轴套安装座(624)上,第二轴套安装座(624)上端面与第二上底座(62)固连,第二轴套安装座(624)下端面设有4个第四滑块(625),第四滑块(625)可在第三导轨(6110)上左右滑动,在自动模式下,第四电机(616)为第二滚珠丝杠(618)的旋转提供动力,在手动对接的模式下,工作人员利用第四手轮(611)为第二滚珠丝杠(618)旋转提供动力,第二滚珠丝杠(618)旋转可带动第二轴套(626)左右移动,进而可实现第二上底座(62)的左右移动,第三转向器(622)固定在第二上底座(62)上,第三转向器(622)一端与第四电机(623)相连,另一端与第五手轮(621)相连,二者都可以为第三转向器(622)提供动力,一第二升降柱(627)与第三转向器(622)的上端面相连,第二升降柱(627)另一端固定在第二滚轮支座(66)的凸台(661)上面,当第四电机(623)或第五手轮(621)为第二转向器(622)提供动力时,第二转向器(622)可以将此动力转化为第二升降柱(627)的上下移动,进而可以实现第四抱环(64)的上下移动,第四滚轮(65)安装在第二滚轮支座(66)上可绕着中心轴转动,第四抱环(64)与2个第四滚轮(65)相接触,在第四滚轮(65)的作用下第四抱环(64)可以绕自己的中心轴转动,第四抱环(64)内侧与舱段接触并且可以将舱段锁紧,抱环限位板(63)可以限制第四抱环(64)的轴向位移。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面板(2)为电气控制系统,控制面板(2)的侧面设有电缆接口(26),电缆接口(26)与各个电气设备电缆相连接,控制面板(2)的底部设有安装板(27),安装板(27)上设有2个长圆孔,安装在第一底座安装座(14)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面板(2)的前面设有触摸屏(21)。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面板(2)的前面设电源开关(24)。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面板(2)的前面设有充电开关(25)、指示灯(26)。
CN201811316774.XA 2018-11-07 2018-11-07 一种舱段自动对接装置 Active CN1093967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16774.XA CN109396784B (zh) 2018-11-07 2018-11-07 一种舱段自动对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16774.XA CN109396784B (zh) 2018-11-07 2018-11-07 一种舱段自动对接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96784A true CN109396784A (zh) 2019-03-01
CN109396784B CN109396784B (zh) 2020-04-24

Family

ID=654720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16774.XA Active CN109396784B (zh) 2018-11-07 2018-11-07 一种舱段自动对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396784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52821A (zh) * 2019-04-04 2019-07-26 上海航天精密机械研究所 一种用于航天产品舱段对接的被动驱动型托架
CN110936317A (zh) * 2019-06-17 2020-03-31 姚辉勇 工程管道对接辅助架
CN110979590A (zh) * 2019-12-24 2020-04-10 天津大学 一种水下滑翔机半自动拆装舱装置
CN111113018A (zh) * 2019-12-25 2020-05-08 厦门理工学院 一种精密轴对接设备及精密轴对接方法
CN112799326A (zh) * 2020-12-31 2021-05-14 江苏金陵智造研究院有限公司 用于舱段自动对接的联动调节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4111467A (zh) * 2021-12-16 2022-03-01 北京惠众智通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弹体舱段自动对接系统及操作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291830U (zh) * 2011-09-09 2012-07-04 北京星航机电设备厂 一种多舱段对接环焊缝的装配焊接装置
DE102013200340A1 (de) * 2013-01-11 2014-07-17 Elumatec Gmbh Profilbearbeitungseinrichtung
CN204123035U (zh) * 2014-09-25 2015-01-28 湖北三江航天红阳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舱段整修及对接转运装置
CN205950227U (zh) * 2016-07-30 2017-02-15 深圳市劲拓自动化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适用于多直径筒体对接装配的高精度柔性调姿机构
CN107932361A (zh) * 2017-11-21 2018-04-20 上海航天精密机械研究所 一种用于舱段类产品自动对接装配的柔性六自由度调姿平台
CN108274231A (zh) * 2017-12-05 2018-07-13 上海航天精密机械研究所 舱段类零件自动对接装置及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291830U (zh) * 2011-09-09 2012-07-04 北京星航机电设备厂 一种多舱段对接环焊缝的装配焊接装置
DE102013200340A1 (de) * 2013-01-11 2014-07-17 Elumatec Gmbh Profilbearbeitungseinrichtung
CN204123035U (zh) * 2014-09-25 2015-01-28 湖北三江航天红阳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舱段整修及对接转运装置
CN205950227U (zh) * 2016-07-30 2017-02-15 深圳市劲拓自动化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适用于多直径筒体对接装配的高精度柔性调姿机构
CN107932361A (zh) * 2017-11-21 2018-04-20 上海航天精密机械研究所 一种用于舱段类产品自动对接装配的柔性六自由度调姿平台
CN108274231A (zh) * 2017-12-05 2018-07-13 上海航天精密机械研究所 舱段类零件自动对接装置及控制方法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52821A (zh) * 2019-04-04 2019-07-26 上海航天精密机械研究所 一种用于航天产品舱段对接的被动驱动型托架
CN110936317A (zh) * 2019-06-17 2020-03-31 姚辉勇 工程管道对接辅助架
CN110979590A (zh) * 2019-12-24 2020-04-10 天津大学 一种水下滑翔机半自动拆装舱装置
CN111113018A (zh) * 2019-12-25 2020-05-08 厦门理工学院 一种精密轴对接设备及精密轴对接方法
CN112799326A (zh) * 2020-12-31 2021-05-14 江苏金陵智造研究院有限公司 用于舱段自动对接的联动调节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2799326B (zh) * 2020-12-31 2022-02-18 南京晨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舱段自动对接的联动调节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4111467A (zh) * 2021-12-16 2022-03-01 北京惠众智通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弹体舱段自动对接系统及操作方法
CN114111467B (zh) * 2021-12-16 2024-06-04 北京惠众智通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弹体舱段自动对接系统及操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96784B (zh) 2020-04-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96784A (zh) 一种舱段自动对接装置
CN109367825A (zh) 一种舱段自动对接方法
CN207746834U (zh) 一种管件端头打磨装置
CN104823731A (zh) 一种架空高压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树枝修剪机器人
CN204814268U (zh) 一体化手术台
CN103465143A (zh) 一种无损检测专用管道氧化皮自动打磨装置及其方法
CN108281830A (zh) 一种信息化咨询设备
CN104856780A (zh) 一体化手术台
CN111326980A (zh) 一种压板投退器、压板投退机构及压板投退控制系统
CN110400706A (zh) 一种新型分闸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4921905A (zh) 步态康复训练装置
CN116087719A (zh) 变电站高压电气设备绝缘状态检测设备
CN209870488U (zh) 一种三轮稳定性的机器人底盘
CN112743495A (zh) 一种多功能工业维修平台及其系统
CN202582923U (zh) 旋转倾斜试验台装置
CN109764222A (zh) 一种机电设备旋转装置
CN108555491A (zh) 一种管道内焊锁定支架及模块化管道内焊系统
CN109593920A (zh) 一种pc构件自动化生产线用滚轮产品的超音频表面淬火机
CN105000406B (zh) 一种带有自动对边装置的松布机
CN209859817U (zh) 一种新型分闸装置
CN207488835U (zh) 航空座椅维护辅助装置
CN103121184A (zh) 一种数控凸轮轴磨床磨削变形补偿装置及方法
CN112260141A (zh) 一种线上不停电作业机器人
CN208019688U (zh) 一种管道内焊锁定支架及模块化管道内焊系统
CN201879709U (zh) 数字放射摄影系统管球支架运动控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