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95269A - 一种智能楼体消防逃生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楼体消防逃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95269A
CN109395269A CN201811412185.1A CN201811412185A CN109395269A CN 109395269 A CN109395269 A CN 109395269A CN 201811412185 A CN201811412185 A CN 201811412185A CN 109395269 A CN109395269 A CN 1093952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shaft
block
groove
ro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41218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395269B (zh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n Xiaofen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1141218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395269B/zh
Publication of CN1093952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952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3952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952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BDEVICES,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LIFE-SAVING
    • A62B1/00Devices for lowering persons from buildings or the like
    • A62B1/20Devices for lowering persons from buildings or the like by making use of sliding-ropes, sliding-poles or chutes, e.g. hoses, pipes, sliding-grooves, sliding-sheet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楼体消防逃生装置,包括有一个窗框体,所述窗框体上设置有一个窗口,所述窗口上设置有一个滑动的逃生滑块,所述窗框体上设置有一个转动的第一把手,所述第一把手控制所述逃生滑块的滑动,所述逃生滑块上设置有一个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设置有一个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设置有一个转动的第二链轮,所述第二链轮上设置有一个输送链条,所述输送链条上设置有并排设置的支撑挂块,所述支撑挂块上分别设置有一个挂口,还包括有一个背板,所述背板上设置有与所述挂口相对应的挂钩,在逃生的过程中能够通过挂钩设置在所述挂口内,从而能够通过所述输送链条的转动能够进一步的将救援人员输送到地面上,从而达到救援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楼体消防逃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逃生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智能楼体消防逃生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能够在发生火灾的情况下通过窗口进行逃生的智能楼体消防逃生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进一步的促进了消防设施的不断完善,其中在现在的楼房建设中消防设施是必不可少的逃生工具之一,从而能够在发生火灾的过程中能够通过消防设施进一步的达到灭火救火的目的,从而能够进一步的防止人身因火灾受到伤害,虽然通过消防设施能够达到灭火救灾的目的,但是当在发生火灾的情况因火情的原因特殊,逃生人员大多会顾及逃跑的问题而忽略救灾的问题,从而进一步的导致了火灾不能及时救治的问题,从而在火灾蔓延的过程中进一步的影响到人员无法顺利的逃生,从而会因为楼道内的烟雾给逃生人员造成无法正常的呼吸,进一步的影响到逃生人员的生命安全。
所以,有必要设计一种智能楼体消防逃生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储在问题,提供一种智能楼体消防逃生装置,能够在窗口上设置有一个滑动的逃生滑块,从而能够在发送火灾进行逃生的滑动过程中,能够将输送链条和卡接块输送到地面上,从而能够通过控制滑板对卡机块进行支撑固定,能够通过所述输送转筒的转动能够进一步的带动输送链条的转动,从而能够通过所述挂钩设置在挂口上以后,能够通过输送链条的转动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救援人员的滑动,从而能够降落到地面上,从而能够达到自救的目的,能够进一步的避免了因楼道内的烟尘对人体造成的伤害,从而能够进一步的达到自救的目的。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智能楼体消防逃生装置,包括有一个窗框体,所述窗框体设置在楼体上,所述窗框体上设置有一个窗口,所述窗口上设置有窗户,所述窗口上设置有一个滑动的逃生滑块,所述窗框体上设置有一个转动的第一把手,所述第一把手控制所述逃生滑块的滑动。能够通过所述第一把手的转动能够进一步的控制所述逃生滑块的滑动,从而能够进一步的进行逃生自救。
所述逃生滑块上设置有一个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设置有一个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设置有一个转动的第二链轮,所述逃生滑块上还设置有一个与所述第一凹槽相对应连通的存储槽,所述第二链轮上设置有一个输送链条,所述第一凹槽内设置有一个导向滑块,导向滑块上设置有一个导向滑口,所述输送链条在所述导向滑口内滑动,所述输送链条的端部设置有一个卡接块,所述卡接块上设置有一个转动的第三链轮,所述输送链条在所述第三链轮上转动,所述卡接块上还设置有一个转动的支撑转筒,所述支撑转筒带动所述第三链轮转动。能够通过所述存储槽进行输送链条和卡接块的存放,能够通过支撑转筒的转动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第三链轮的转动,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输送链条的转动。
还包括有一个控制滑板,所述控制滑板上设置有一个滑动的支撑滑块,所述控制滑板上设置有一个控制所述控制滑块滑动的第二把手,所述控制滑块上设置有一个摆动的驱动块,所述驱动块上设置有一个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设置有一个第一电机驱动的第三转轴,所所述卡接块卡接在所述第二凹槽内以后所述所述第三转轴带动所述支撑转筒转动。能够通过第二把手进一步的控制所述控制滑块的滑动,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对所述输送链条进行张紧,同时能够通过所述第一电机的转动能够进一步的控制所述输送转筒的转动。
所述输送链条上设置有并排设置的支撑挂块,所述支撑挂块上分别设置有一个挂口,还包括有一个背板,所述背板上设置有与所述挂口相对应的挂钩,所述背板上设置有背带。能够通过挂钩设置在所述挂口上以后,能够通过所述输送链条的转动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救援人员的滑动,从而能够进一步的输送到地面上,从而能够达到自救的目的,进一步的保证到救援人员的生命安全。
进一步的,所述窗口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支撑所述逃生滑块滑动的第一滑槽,所述窗框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与所述第一滑槽相对应连通的第二滑槽,所述逃生滑块上分别设置有一个在所述第二滑槽内滑动的第一滑块,所述窗框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在所述第二滑槽内转动的第一螺纹轴,所述第一滑块上分别设置有一个与所述第一螺纹轴相对应啮合连接的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轴的一端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一链轮,两个所述第一链轮之间通过一个第一链条相对应连接,所述第一把手和所述第一螺纹轴的另一端分别设置有一个相对应啮合连接的第一锥齿轮。
进一步的,所述输送链条与所述卡接块设置在所述存储槽内,所述卡接块上设置有一个第三滑槽,所述第三滑槽内设置有一个转动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三链轮设置在所述第二转轴上,所述第二转轴上还设置有一个第一齿轮,所述卡接块上设置有一个第一转孔,所述支撑转筒在所述第一转孔内转动, 所述支撑转筒上设置有一个与所述第一齿轮相对应啮合连接的第二齿轮,所述卡接块上设置有支撑所述第二齿轮转动的第一转槽,所述卡接块上设置有支撑所述输送链条滑动的支撑滑孔。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块上设置有一个与所述第二凹槽相对应连通的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内设置有一个螺纹套头,所述螺纹套头上设置有滚动轴承,所述滚动轴承上设置有转动的第四转轴,所述第四转轴上设置有一个在所述第二凹槽滑动的第五转轴,所述第五转轴的端部设置有一个卡接轴,所述第三转轴上设置有一个与所述卡接轴相对应的卡接槽,所述卡接轴与所述卡接槽分别呈方形设置,所述第三转轴与所述第四转轴分别呈方形设置,所述支撑转筒上设置有一个第一滑口,所述第一滑口与所述第三转轴和所述第四转轴相对应呈方形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滑板上设置有一个第四滑槽,所述第四滑槽内设置有一个在所述控制滑板上转动的第三螺纹轴,所述支撑滑块上设置有一个与所述第三螺纹轴相对应啮合连接的第三螺纹孔,所述第二把手设置在所述第三螺纹轴上,所述支撑滑块和所述驱动块之间通过一个第六转轴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输送链条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支撑拉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在逃生的过程中,能够将输送链条和卡接块投放到地面上,在地面上设置有控制滑板,在控制滑板上设置有滑动的支撑滑块,在支撑滑块上设置有驱动块,从而能够使所述卡接块设置到所述驱动块上,从而能够通过所述第一电机的转动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第三转轴的转动,从而能够进一步的控制所述输送转筒的转动,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输送链条的转动,在输送链条上设置有支撑挂块,在支撑挂块上设置有挂口,从而能够在救援的过程中将背板设置在救援人员的背部,从而能够通过挂钩进一步的设置在所述挂口上,从而能够通过所述输送链条的转动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救援人员的滑动,能够进一步的将救援人员输送到地面上,从而能够达到救援的目的,进一步的避免了逃生人员通过楼道逃生因烟气的对人体造成的伤害,从而能够进一步的保证到救援人员的生命安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智能楼体消防逃生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智能楼体消防逃生装置整体结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逃生滑块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输送链条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卡接块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卡接块整体结构侧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控制滑板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驱动块整体结构示意图背板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背板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窗框体、2窗口、3逃生滑块、4第一把手、5第一滑槽、6第二滑槽、7第一滑块、8第一螺纹孔、9第一螺纹轴、10第一链轮、11第一链条、12第一锥齿轮、13存储槽、14第一凹槽、15第一转轴、16第二链轮、17输送链条、18导向滑块、19导向滑口、20支撑拉绳、21支撑挂块、22挂口、23背板、24挂钩、25背带、26卡接块、27第三滑槽、28第二转轴、29第三链轮、30第一齿轮、31第一转孔、32第一转槽、33第二齿轮、34支撑转筒、35第一滑口、36驱动块、37第二凹槽、38第一电机、39第三转轴、40第二螺纹孔、41螺纹套头、42第四转轴、43滚动轴承、44第五转轴、45卡接轴、46卡接槽、47支撑滑块、48控制滑板、49第四滑槽、50第三螺纹轴、51第三螺纹孔、52第二把手、53第六转轴、54支撑滑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9所示,一种智能楼体消防逃生装置,包括有一个窗框体1,所述窗框体1设置在楼体上,所述窗框体1上设置有一个窗口2,所述窗口2上设置有窗户,所述窗口2上设置有一个滑动的逃生滑块3,所述窗框体1上设置有一个转动的第一把手4,所述第一把手4控制所述逃生滑块3的滑动。
在窗框体1上设置有一个窗口2,在窗口2上设置有窗户,在窗口2上设置有一个滑动的逃生滑块3,所述逃生滑块3能够在所述窗口2内上下的滑动,所述逃生滑块3设置在所述窗口2的顶部,在所述窗框体1上设置有一个转动的第一把手4,从而能够通过所述第一把手4的滑动能够进一步的控制所述逃生滑块3的上下滑动,所述逃生滑块3呈长方体设置,从而能够进一步的通过逃生滑块3进行逃生自救。
所述逃生滑块3上设置有一个第一凹槽14,所述第一凹槽14内设置有一个第一转轴15,所述第一转轴15上设置有一个转动的第二链轮16,所述逃生滑块3上还设置有一个与所述第一凹槽14相对应连通的存储槽13,所述第二链轮17上设置有一个输送链条17,所述第一凹槽14内设置有一个导向滑块18,导向滑块18上设置有一个导向滑口19,所述输送链条17在所述导向滑口19内滑动,所述输送链条17的端部设置有一个卡接块26,所述卡接块26上设置有一个转动的第三链轮29,所述输送链条17在所述第三链轮29上转动,所述卡接块26上还设置有一个转动的支撑转筒34,所述支撑转筒34带动所述第三链轮29转动。
在所述逃生滑块3上设置有一个第一凹槽4,所述第一凹槽14内设置有一个第一转轴15,所述第一转轴15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逃生滑块3上,在所述第一转轴15上设置有一个转动的第二链轮16,所述第二链轮16上设置有一个输送链条17,所述输送链条17绕在所述第二链轮16上,在所述第一凹槽14内设置有一个导向滑块18,在所述导向滑块18上设置有一个导向滑口19,所述导向滑口19呈锥形设置,从而能够将缠绕在所述第二链轮16上的输送链条17在导向滑口19内滑动,从而进一步的对输送链条17达到导向的目的,在所述输送链条17的端部设置有一个卡接块26,在所述卡接块26上设置有一个转动的第三链轮29,所述输送链条17在所述第三链轮29上转动,从而能够通过所述第二链轮16和所述第三链轮29对所述输送链条17进行支撑,从而能够进一步的保证到所述输送链条17达到支撑的目的,保证到所述输送链条17能够正常的转动,在所述卡接块26上设置有一个转动的支撑转筒34,所述支撑转筒34能够带动所述第三链轮29转动,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输送链条17的转动。
还包括有一个控制滑板48,所述控制滑板48上设置有一个滑动的支撑滑块47,所述控制滑板48上设置有一个控制所述控制滑块47滑动的第二把手52,所述控制滑块47上设置有一个摆动的驱动块36,所述驱动块36上设置有一个第二凹槽37,所述第二凹槽37内设置有一个第一电机38驱动的第三转轴39,所所述卡接块26卡接在所述第二凹槽37内以后所述所述第三转轴39带动所述支撑转筒34转动。
所述控制滑板48设置在地面上,在控制滑板48上设置有一个滑动的支撑滑块47,在所述控制滑板48上还设置有一个第二把手52,从而能够通过所述第二把手52的转动能够进一步的控制所述控制滑板48的滑动,在所述控制滑板48上设置有一个转动的驱动块36,在所述驱动块36上设置设有一个第二凹槽37,在所述第二凹槽37内设置有一个第一电机38驱动的第三转轴39,当所述卡接块26卡接在所述第二凹槽37内以后,所述第三转轴39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支撑转筒34转动,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输送链条17的转动。
所述输送链条17上设置有并排设置的支撑挂块21,所述支撑挂块21上分别设置有一个挂口22,还包括有一个背板23,所述背板23上设置有与所述挂口22相对应的挂钩24,所述背板23上设置有背带25。
能够通过背带25进一步的将背板23设置在背部,从而能够通过挂钩24钩挂在挂口22上,从而能够通过所述输送链条17的转动能够进一步的带动逃生人员的滑动,从而能够使逃生人员从高楼的位置滑动到地面上,从而能够达到自救的目的,进一步的避免了因为人员逃生在逃生的过程中因烟雾导致的对人体造成的伤害,从而进一步的保证逃生人员的生命安全。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窗口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支撑所述逃生滑块3滑动的第一滑槽5,所述窗框体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与所述第一滑槽5相对应连通的第二滑槽6,所述逃生滑块3上分别设置有一个在所述第二滑槽6内滑动的第一滑块7,所述窗框体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在所述第二滑槽6内转动的第一螺纹轴9,所述第一滑块7上分别设置有一个与所述第一螺纹轴9相对应啮合连接的第一螺纹孔8,所述第一螺纹轴9的一端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一链轮10,两个所述第一链轮10之间通过一个第一链条11相对应连接,所述第一把手4和所述第一螺纹轴9的另一端分别设置有一个相对应啮合连接的第一锥齿轮12。
从而能够通过转动第一把手4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第一锥齿轮12的转动,从而能够通过两个第一锥齿轮12的相对应啮合连接,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第一螺纹轴9的转动,在两侧设置的第一螺纹轴9的端部分别设置有一个相对应的第一链轮10,能通过所述第一链条11进一步将两个第一链轮10相对应的连接,从而能够进一步的使两侧的第一螺纹轴9同步的转动,在所述窗口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一滑槽5,从而能够通过第一滑槽5进一步的对逃生滑块3进行支撑,从而能够进一步的保证到所述逃生滑块3的正常滑动,在所述逃生滑块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一滑块7,在所述窗口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支撑所述第一滑块7滑动的第二滑槽6,从而能够通过第二滑槽6对所述第一滑块7进行支撑,从而能够进一步的保证到所述第一滑块7的正常滑动,在所述第一滑块7上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一螺纹孔8,所述第一螺纹轴9与所述第一螺纹孔8相对应啮合连接,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逃生滑块3的滑动,从而能够对逃生滑块3进行控制。
如图4至图6所示,所述输送链条17与所述卡接块26设置在所述存储槽13内,所述卡接块26上设置有一个第三滑槽27,所述第三滑槽27内设置有一个转动的第二转轴28,所述第三链轮29设置在所述第二转轴28上,所述第二转轴28上还设置有一个第一齿轮30,所述卡接块26上设置有一个第一转孔31,所述支撑转筒34在所述第一转孔31内转动, 所述支撑转筒34上设置有一个与所述第一齿轮30相对应啮合连接的第二齿轮33,所述卡接块26上设置有支撑所述第二齿轮33转动的第一转槽32,所述卡接块26上设置有支撑所述输送链条17滑动的支撑滑孔54。
所述输送链条17和所述卡接块26设置在所述存储槽13内,从而能够通过存储槽13进一步的对输送链条17和卡接块26进行存放,在所述卡接块26上设置有一个第三滑槽27,在所述第三滑槽27内设置有一个转动的第二转轴28,所述第三链轮29设置在所述第二转轴28上,当所述支撑转筒34在转动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第二齿轮33的转动,从而能够通过所述第二齿轮33与所述第一齿轮30的相对应啮合连接,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第二转轴28的转动,所述第三链轮29设置在所述第二转轴28上,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输送链条17的转动,在所述卡接块26上设置有支撑滑孔54,从而能够通过所述支撑滑孔54进一步的对所述输送链条17进行支撑,从而能够进一步的保证到所述输送链条17的正常滑动,从而进一步的防止所述输送链条17滑脱所述第三链轮29,在所述卡接块26上设置有一个第一转孔31,能够通过所述第一转孔31对所述支撑转筒34进行支撑,从而能够进一步的保证到所述支撑转筒34的正常转动。
如图5、图7和图8所示,所述驱动块36上设置有一个与所述第二凹槽37相对应连通的第二螺纹孔40,所述第二螺纹孔40内设置有一个螺纹套头41,所述螺纹套头41上设置有滚动轴承43,所述滚动轴承43上设置有转动的第四转轴42,所述第四转轴42上设置有一个在所述第二凹槽37滑动的第五转轴44,所述第五转轴44的端部设置有一个卡接轴45,所述第三转轴39上设置有一个与所述卡接轴45相对应的卡接槽46,所述卡接轴45与所述卡接槽46分别呈方形设置,所述第三转轴39与所述第四转轴42分别呈方形设置,所述支撑转筒34上设置有一个第一滑口35,所述第一滑口35与所述第三转轴39和所述第五转轴44相对应呈方形设置。
在所述驱动块36上设置有一个第二螺纹孔40,所述第二螺纹孔40与所述第二凹槽37相对应,在所述第二螺纹孔40上设置有一个螺纹套头41,在所述螺纹套头41上设置有滚动轴承43,在所述滚动轴承43上设置有转动的第四转轴42,当在对所述卡接块26进行安装的过程中,能够将所述卡接块26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37内,从而能够通过所述第一滑口35进一步的卡接在所述第三转轴39上,所述第三转轴39与所述第一滑口35分别呈方形设置,从而能够通过所述第三转轴29的转动进一步的带动所述支撑转筒34的转动,同时能够通过所述螺纹套头41的在所述第二螺纹孔40内转动,能够进一步的推动所述第五转轴44的转动,在所述第五转轴44上设置有卡接轴45,在所述第三转轴39上设置有卡接槽46,所述卡接轴45能够卡接在所述卡接槽46内,从而能够进一步将所述第三转轴39和所述第五转轴44连接,所述第三转轴39和所述第五转轴44分别呈方形设置,从而能够通过所述第三转轴39的转动进一步的带动输送转筒34的转动,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输送链条17的转动,进一步的带动救援人员的升降。
如图7所示,所述控制滑板48上设置有一个第四滑槽49,所述第四滑槽49内设置有一个在所述控制滑板48上转动的第三螺纹轴50,所述支撑滑块47上设置有一个与所述第三螺纹轴50相对应啮合连接的第三螺纹孔51,所述第二把手52设置在所述第三螺纹轴50上,所述支撑滑块47和所述驱动块36之间通过一个第六转轴53转动连接。
在所述控制滑板48上设置有一个第四滑槽49,从而能够通过所述第二把手52的转动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第三螺纹轴50的转动,在所述支撑滑块47上设置有第三螺纹孔51,所述第三螺纹孔51与所述第三螺纹轴50相对应啮合连接,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支撑滑块47的滑动,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驱动块36的滑动,同时能够通过所述第六转轴53进一步的使所述驱动块36调整角度,进一步的对所述输送链条17进行张紧,从而能够进一步的保证到所述输送链条17的正常转动,进一步的对救援人员进行输送。
如图4所示,所述输送链条17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支撑拉绳20。能够通过所述支撑拉绳20对所述输送链条17进行支撑,从而能够进一步的保证到所述输送链条17的支撑力。

Claims (6)

1.一种智能楼体消防逃生装置,包括有一个窗框体,所述窗框体设置在楼体上,所述窗框体上设置有一个窗口,所述窗口上设置有窗户,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口上设置有一个滑动的逃生滑块,所述窗框体上设置有一个转动的第一把手,所述第一把手控制所述逃生滑块的滑动;
所述逃生滑块上设置有一个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设置有一个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设置有一个转动的第二链轮,所述逃生滑块上还设置有一个与所述第一凹槽相对应连通的存储槽,所述第二链轮上设置有一个输送链条,所述第一凹槽内设置有一个导向滑块,导向滑块上设置有一个导向滑口,所述输送链条在所述导向滑口内滑动,所述输送链条的端部设置有一个卡接块,所述卡接块上设置有一个转动的第三链轮,所述输送链条在所述第三链轮上转动,所述卡接块上还设置有一个转动的支撑转筒,所述支撑转筒带动所述第三链轮转动;
还包括有一个控制滑板,所述控制滑板上设置有一个滑动的支撑滑块,所述控制滑板上设置有一个控制所述控制滑块滑动的第二把手,所述控制滑块上设置有一个摆动的驱动块,所述驱动块上设置有一个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设置有一个第一电机驱动的第三转轴,所所述卡接块卡接在所述第二凹槽内以后所述所述第三转轴带动所述支撑转筒转动;
所述输送链条上设置有并排设置的支撑挂块,所述支撑挂块上分别设置有一个挂口,还包括有一个背板,所述背板上设置有与所述挂口相对应的挂钩,所述背板上设置有背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智能楼体消防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口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支撑所述逃生滑块滑动的第一滑槽,所述窗框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与所述第一滑槽相对应连通的第二滑槽,所述逃生滑块上分别设置有一个在所述第二滑槽内滑动的第一滑块,所述窗框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在所述第二滑槽内转动的第一螺纹轴,所述第一滑块上分别设置有一个与所述第一螺纹轴相对应啮合连接的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轴的一端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一链轮,两个所述第一链轮之间通过一个第一链条相对应连接,所述第一把手和所述第一螺纹轴的另一端分别设置有一个相对应啮合连接的第一锥齿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智能楼体消防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链条与所述卡接块设置在所述存储槽内,所述卡接块上设置有一个第三滑槽,所述第三滑槽内设置有一个转动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三链轮设置在所述第二转轴上,所述第二转轴上还设置有一个第一齿轮,所述卡接块上设置有一个第一转孔,所述支撑转筒在所述第一转孔内转动,所述支撑转筒上设置有一个与所述第一齿轮相对应啮合连接的第二齿轮,所述卡接块上设置有支撑所述第二齿轮转动的第一转槽,所述卡接块上设置有支撑所述输送链条滑动的支撑滑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智能楼体消防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块上设置有一个与所述第二凹槽相对应连通的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内设置有一个螺纹套头,所述螺纹套头上设置有滚动轴承,所述滚动轴承上设置有转动的第四转轴,所述第四转轴上设置有一个在所述第二凹槽滑动的第五转轴,所述第五转轴的端部设置有一个卡接轴,所述第三转轴上设置有一个与所述卡接轴相对应的卡接槽,所述卡接轴与所述卡接槽分别呈方形设置,所述第三转轴与所述第四转轴分别呈方形设置,所述支撑转筒上设置有一个第一滑口,所述第一滑口与所述第三转轴和所述第四转轴相对应呈方形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智能楼体消防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滑板上设置有一个第四滑槽,所述第四滑槽内设置有一个在所述控制滑板上转动的第三螺纹轴,所述支撑滑块上设置有一个与所述第三螺纹轴相对应啮合连接的第三螺纹孔,所述第二把手设置在所述第三螺纹轴上,所述支撑滑块和所述驱动块之间通过一个第六转轴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智能楼体消防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链条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支撑拉绳。
CN201811412185.1A 2018-11-25 2018-11-25 一种智能楼体消防逃生装置 Active CN1093952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12185.1A CN109395269B (zh) 2018-11-25 2018-11-25 一种智能楼体消防逃生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12185.1A CN109395269B (zh) 2018-11-25 2018-11-25 一种智能楼体消防逃生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95269A true CN109395269A (zh) 2019-03-01
CN109395269B CN109395269B (zh) 2020-09-18

Family

ID=654554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412185.1A Active CN109395269B (zh) 2018-11-25 2018-11-25 一种智能楼体消防逃生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395269B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12438A (en) * 1984-01-30 1985-04-23 Vilchek Andrew Escape apparatus
US4767101A (en) * 1985-02-26 1988-08-30 Innoma Innovation-Marketing Patentverwertungs Ges.m.b.H. Cable pulley
US4941549A (en) * 1989-09-19 1990-07-17 Da Tan Liou Fire escape apparatus
WO1994002205A1 (en) * 1992-07-20 1994-02-03 Multi-Storey Emergency Exits Limited Emergency escape device
RU2061516C1 (ru) * 1993-11-30 1996-06-10 Борис Лазаревич Кашевник Спасатель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CN2448404Y (zh) * 2000-11-01 2001-09-19 周家仁 窗型可下、可上高楼救生器
CN2514855Y (zh) * 2001-08-31 2002-10-09 周家仁 可多人重复使用的高楼救生器
JP2005279151A (ja) * 2004-03-31 2005-10-13 Kito Corp 緩降等装置および降下装置
CN102026684A (zh) * 2007-12-27 2011-04-20 Ah发明股份公司 用于使人员从建筑物中撤离的装置
CH703855A2 (de) * 2010-09-17 2012-03-30 Ah Inv Ag Vorrichtung zur Evakuierung von Personen aus einem Gebäude.
CN202289241U (zh) * 2011-09-27 2012-07-04 李光明 消防逃生救生设备
CN108798463A (zh) * 2018-06-10 2018-11-13 沈建冬 一种逃生用的窗户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12438A (en) * 1984-01-30 1985-04-23 Vilchek Andrew Escape apparatus
US4767101A (en) * 1985-02-26 1988-08-30 Innoma Innovation-Marketing Patentverwertungs Ges.m.b.H. Cable pulley
US4941549A (en) * 1989-09-19 1990-07-17 Da Tan Liou Fire escape apparatus
WO1994002205A1 (en) * 1992-07-20 1994-02-03 Multi-Storey Emergency Exits Limited Emergency escape device
RU2061516C1 (ru) * 1993-11-30 1996-06-10 Борис Лазаревич Кашевник Спасатель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CN2448404Y (zh) * 2000-11-01 2001-09-19 周家仁 窗型可下、可上高楼救生器
CN2514855Y (zh) * 2001-08-31 2002-10-09 周家仁 可多人重复使用的高楼救生器
JP2005279151A (ja) * 2004-03-31 2005-10-13 Kito Corp 緩降等装置および降下装置
CN102026684A (zh) * 2007-12-27 2011-04-20 Ah发明股份公司 用于使人员从建筑物中撤离的装置
CH703855A2 (de) * 2010-09-17 2012-03-30 Ah Inv Ag Vorrichtung zur Evakuierung von Personen aus einem Gebäude.
CN202289241U (zh) * 2011-09-27 2012-07-04 李光明 消防逃生救生设备
CN108798463A (zh) * 2018-06-10 2018-11-13 沈建冬 一种逃生用的窗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95269B (zh) 2020-09-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663458B1 (ko) 케이블 레이드 글로멧의 제조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CN209137794U (zh) 一种高楼火灾救生装置
CN104338787B (zh) 一种双工位立式收线机
CN109395269A (zh) 一种智能楼体消防逃生装置
KR101646497B1 (ko) 인명 구조용 리프팅 장치
CN110421533A (zh) 一种方便夜间作业的电力抢修设备
CN211545668U (zh) 一种电动卧卷吊具
CN106586910A (zh) 一种电力输电设备铁塔自动升降安全杆
CN207498005U (zh) 一种煤矿用液压缓降救生装置
CN207934428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吊篮
CN203620113U (zh) 一种钢丝绳收放器
CN206641011U (zh) 同步带伸缩式高空采摘剪
CN107913478A (zh) 逃生保护装置、系统、方法及风力发电机组
CN201105956Y (zh) 吊装机
CN209481095U (zh) 一种高纯镁砂吊装运输装置
CN110453612B (zh) 一种路桥施工用吊篮的防护装置
CN210710381U (zh) 建筑用附着式提升脚手架
CN205397932U (zh) 一种吊送稳定型塔式起重机
CN207131536U (zh) 一种风电机组塔架升降式维护平台系统
CN221093324U (zh) 一种塔筒升降机系统
CN105514878B (zh) 一种高压线缆提升机
CN215558268U (zh) 一种钢构猪舍钢梁的起重装置
CN202822644U (zh) 旋转解绕的防坠落登高踩板
CN214192024U (zh) 一种救援绳索用收纳整理装置
CN211524693U (zh) 一种消防车用消防梯升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826

Address after: No.11, Huayuan North Road, Chashan street, Ouhai District, Wen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Lin Xiaofen

Address before: 266600 No. 233, Shan Ren Zhuang village, Xia Ge Zhuang Town, Laixi, Qingdao, Shandong

Applicant before: Li Huamei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