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92263A - 壳体、该壳体的制作方法及具有该壳体的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壳体、该壳体的制作方法及具有该壳体的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92263A
CN109392263A CN201710663167.XA CN201710663167A CN109392263A CN 109392263 A CN109392263 A CN 109392263A CN 201710663167 A CN201710663167 A CN 201710663167A CN 109392263 A CN109392263 A CN 1093922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frame
edge
groove
protru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66316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392263B (zh
Inventor
缪奕杰
陈怡静
黄柏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Futaihong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Chiun Mai Communication Systems Inc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Futaihong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Chiun Mai Communication System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Futaihong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Chiun Mai Communication Systems Inc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Futaihong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66316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392263B/zh
Publication of CN1093922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922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3922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922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17Mechanical details of casing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17Mechanical details of casings
    • H05K5/0243Mechanical details of casings for decorative purposes

Abstract

一种壳体,所述壳体至少包括边框,所述边框呈环状,所述边框包括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所述边框用以容置一显示屏,所述边框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突起部,所述突起部位于所述第一边缘与所述第二边缘之间,所述边框的外表面上还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位于所述突起部与所述第二边缘之间,并沿着所述边框的环状方向延伸。所述壳体具有防滑落功能。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具有所述壳体的电子装置及所述壳体的制作方法。

Description

壳体、该壳体的制作方法及具有该壳体的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壳体、该壳体的制作方法及具有该壳体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已成为人们生活工作中的必备产品。然而,电子产品大多易碎。另外,越来越多的上述电子产品其边框是由金属材料制成,且边框自身的表面光滑,容易使得电子产品从使用者手中滑脱而摔到地面,并对电子产品的内部组件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其外部也会被刮伤磨损而变得难看。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防滑的壳体。
另外,还有必要提供一种该壳体的制作方法及具有该壳体的电子装置。
一种壳体,所述壳体至少包括边框,所述边框呈环状,所述边框包括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所述边框用以容置一显示屏,所述边框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突起部,所述突起部位于所述第一边缘与所述第二边缘之间,所述边框的外表面上还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位于所述突起部与所述第二边缘之间,并沿着所述边框的环状方向延伸。
一种壳体的制作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一待处理的基材;
对所述基材进行机械加工处理,以形成一壳体,所述壳体至少包括边框,所述边框呈环状,所述边框包括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所述边框用以容置一显示屏;
对所述壳体进行第一次切削处理,以于所述边框的外表面形成一突起部,所述突起部位于所述第一边缘与所述第二边缘之间;
对经第一次切削处理的所述壳体进行第一阳极氧化处理,以于所述壳体的外表面形成第一氧化层;
对经第一次阳极氧化处理的所述壳体进行第一次染色处理,以于所述第一氧化层上形成第一颜色层;
对靠近所述第二边缘的外表面进行第二次切削处理,以削除所述外表面上的第一氧化层和第一颜色层,并切削形成一凸出部;
对所述凸出部靠近所述突起部的部分表面进行第三次切削处理,以形成凹槽,所述凹槽位于所述突起部与所述第二边缘之间,并沿着所述边框的环状方向延伸;
对经第三次切削处理的所述壳体进行第二次阳极氧化处理,以于所述凸出部及所述凹槽形成第二氧化层;
对经第二次阳极氧化处理的所述壳体进行第二次染色处理,以于所述第二氧化层上形成第二颜色层。
一种电子装置,所述电子装置至少包括显示屏及壳体,所述显示屏设置于所述壳体上。
综上所述,所述突起部的设置提高所述壳体握感度的同时,还提高了该壳体的防滑能力。另外,所述凹槽的设置亦可提高所述的防滑能力。当然,为了提高所述壳体的外观装饰功能,还可使用染色剂使得所述壳体外观面上具有用户所需颜色。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壳体应用至电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壳体中Ⅲ处的放大图。
图4为图2所示壳体中边框的剖视图。
图5为对图2所示壳体的边框进行第一次切削处理的示意图。
图6为对图5所示壳体的边框进行第一次表面处理的示意图。
图7为对图6所示壳体的边框进行第二次切削处理的示意图。
图8为对图7所示壳体的边框进行第三次切削处理的示意图。
图9为对图8所示壳体的边框进行第二次表面处理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壳体 10
底板 101
容置空间 102
边框 103
第一侧边 103a
第二侧边 103b
第一边缘 1031
第二边缘 1032
开口 104
凸出部 106
突起部 107
凹槽 108
第一氧化层 111
第二氧化层 113
第一颜色层 121
第二颜色层 123
第一水合氧化层 131
第二水合氧化层 133
显示屏 20
电子装置 100
第一切削刀具 301
第二切削刀具 303
第三切削刀具 305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发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了一较佳实施例的电子装置100。所述电子装置100可为手机、平板电脑等。所述电子装置100至少包括壳体10和显示屏20。
请一并参阅图2和图3,所述壳体10至少包括边框103。该边框103为金属材质,且具有环状结构。所述边框103包括两相平行的第一侧边103a及两相平行的第二侧边103b,相互连接而形成所述环状结构。所述两相平行的第一侧边103a长于所述两相平行的第二侧边103b。所述边框103还包括第一边缘1031和第二边缘1032分别位于该环状结构的两侧边缘上。所述第一边缘1031与所述第二边缘1032相对且相互平行设置。所述边框103用以容置显示屏20,且所述第二边缘1032靠近所述显示屏20设置。
可以理解,所述壳体10还包括底板101。所述边框103的第一边缘1031与所述底板101连接,从而形成一具有容置空间102的壳体10。所述容置空间102具有一开口104,所述开口104由所述第二边缘1032所环绕界定而成型。所述显示屏20设置于所述开口104上。较佳地,所述显示屏20上可贴合一与所述开口104的尺寸大致相同的玻璃基板(图未示),并经由所述玻璃基板(图未示)固定于所述开口104上。所述容置空间102除了部分用于容置所述显示屏20外,更用于容置电路板、电池、及各种电子元件,如:相机、按键、麦克风或扬声器等。一实施例中,所述底板101与边框103可以一体成型。例如可通过提供一金属基材,并对所述金属基材进行机械加工以形成具有开口104的容置空间102,进而形成所述底板101及边框103。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边框103还包括一突起部107。所述突起部107设置于所述边框103的外表面。具体的,对所述边框103进行切削处理,以形成两个倾斜的表面。该两个倾斜的表面于所述边框103的大致中间位置相交而形成突起部107,且较佳形成一大于100°的夹角。所述突起部107环绕所述边框103设置。其中,所述突起部107可以连续无断点的方式延伸环绕于所述边框103,或者,亦可以不连续有断点的方式延伸环绕于所述边框103,例如:当所述边框103的侧边上具有连接器开口(如:USB接头开口)时,所述突起部107即会因所述连接器开口而不连续有断点。所述突起部107延伸设置于所述第一边缘1031与所述第二边缘1032之间,用以在提高所述壳体10握感度的同时,还提高了该壳体10的防滑能力。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突起部107除了可延伸设置并环绕于所述边框103外,亦可仅延伸设置于所述边框103的两相平行的第一侧边103a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边框103上还开设有凹槽108,藉以更进一步提高该壳体10的防滑能力。所述凹槽108开设于所述边框103的外表面。所述凹槽108环绕于该边框103上,且位于所述突起部107与所述第二边缘1032之间。所述凹槽108沿着所述边框103的环状方向延伸。其中,所述凹槽108可以连续无断点的方式延伸环绕于所述突起部107与所述第二边缘1032之间,或者,亦可以不连续有断点的方式延伸环绕于所述突起部107与所述第二边缘1032之间。较佳的,在本实施中,所述凹槽108可以连续无断点的方式延伸环绕于所述突起部107与所述第二边缘1032之间,且所述突起部107与凹槽108大致平行设置。所述凹槽108邻近所述第二边缘1032设置,且所述凹槽108与所述第二边缘1032之间的距离小于2mm。所述凹槽108形成有两个侧表面,且其横截面大致呈V型。较佳的,所述凹槽108的宽度小于1mm,且其两个侧表面形成的夹角可界于70°与100°间,较佳界于80°与90°间。
请一并参阅图4,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所述壳体10的外观装饰功能,所述壳体10上还形成有第一氧化层111、第一颜色层121、第二氧化层113和第二颜色层123。
具体的,所述第一氧化层111通过阳极氧化反应形成于所述第一边缘1031与所述凹槽108之间的所述边框103的外表面上,即所述第一氧化层111至少完全覆盖所述边框103中的突起部107。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氧化层111的厚度为10-15um。该第一氧化层111上形成有复数微孔。通过染色剂处理所述第一氧化层111,以使得该染色剂吸附于所述第一氧化层111的复数微孔中,从而在所述第一氧化层111表面形成第一颜色层121。
进一步的,在其他实施例中,为了使所述第一颜色层121更好的附着于所述第一氧化层111上,可对所述第一颜色层121进行封孔处理,从而在所述第一颜色层121上形成第一水合氧化层131。该第一水合氧化层131的厚度为10-15um。
所述第二氧化层113通过阳极氧化反应形成于所述凹槽108本身及所述凹槽108与所述第二边缘1032之间的所述边框103的外表面上,即所述第二氧化层113至少完全覆盖所述凹槽108本身及所述凹槽108与所述第二边缘1032之间的所述边框103的外表面。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二氧化层113的厚度为10-15um。该第二氧化层113形成有复数微孔。通过另一染色剂处理所述第二氧化层113,以使得该另一染色剂吸附于所述第二氧化层113的复数微孔中,从而在所述第二氧化层113上形成第二颜色层123。
进一步的,在其他实施例中,为了使所述第二颜色层123更好的附着于所述第二氧化层113上,可对所述第二颜色层123进行封孔处理,从而在所述第二颜色层123上形成第二水合氧化层133。该第二水合氧化层133的厚度为10-15um。
可以理解,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颜色层121和第二颜色层123的颜色是互不相同。较佳的,所述第二颜色层123的颜色与显示屏20周围的非显示区域颜色相同或相近,且以黑色为最佳。在其他实施例中,当显示屏20为窄边框的显示屏时,所述第二颜色层123的颜色与显示屏20周围的显示区域在暗屏时的颜色相同或相近,且以黑色为最佳。如此,在视觉上可使得用户将所述凹槽108至所述第二边缘1032之间的所述边框103视为显示屏20的一部分,从而使得电子装置100的整体厚度产生变薄的视觉效果(参图1)。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所述壳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一待处理的基材。所述基材的材质为铝、铝合金或者其他金属材料。
对所述基材进行清洗。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采用无水乙醇对所述基材进行超声波清洗,以去除所述基材表面的油污。所述超声波清洗的时间为25-35分钟。
对经清洗过的所述基材进行机械加工,以形成一壳体10。所述壳体10至少包括边框103。所述边框103为环状结构。所述边框103包括第一边缘1031和第二边缘1032。所述第一边缘1031与所述第二边缘1032相对且相互平行设置。所述边框103用以容置显示屏20,且所述第二边缘1032靠近所述显示屏20设置。
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对经清洗过的所述基材进行机械加工,以形成一容置空间102,从而得到壳体10。所述容置空间102具有一开口104,且具有底壁和周壁。所述容置空间102的底壁构成所述壳体10的底板101。所述容置空间102的周壁构成所述壳体10的边框103。所述边框103的第一边缘1031与所述底板101连接,从而形成一具有所述容置空间102的壳体10。所述开口104由所述第二边缘1032所环绕界定而成型,用以设置所述显示屏2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0的底板101和边框103为一体成型。
可以理解,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描述,在图5至图9中,仅以示出所述边框103的一部分为例加以说明。
请参阅图5,利用第一切削刀具301对所述壳体10进行第一次切削处理,以于所述边框103的外表面形成突起部107。
具体的,利用所述第一切削刀具301对所述边框103的外表面进行切削处理,以形成两个倾斜的表面。该两个倾斜的表面于所述边框103的大致中间位置相交而形成突起部107。其中,所述突起部107环绕该边框103设置。所述突起部107延伸于所述第一边缘1031与所述第二边缘1032之间,用以在提高所述壳体10握感度的同时,还提高了该壳体10的防滑能力。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突起部107可仅设置在所述边框103的两相对称的第一侧边103a上,其同样可达到所述防滑能力。
请参阅图6,对经第一次切削处理的所述壳体10进行第一次阳极氧化处理,以在所述壳体10的外表面形成第一氧化层111。
具体的,所述第一次阳极氧化处理为:将所述壳体10作为阳极,选用不锈钢作为阴极,并在阳极与阴极之间施加10-15V的电压。选用浓度为160-220g/L的硫酸作为电解液,使所述壳体10在温度为16-18℃的电解液中反应30-45分钟。所述第一次阳极氧化处理的过程中,H2O分子会电离生成H+和OH-。H+在阴极附近被还原生成H2。当OH-移动到阳极附近时,生成H2O分子和O2。O2与所述壳体10反应从而在所述壳体10表面生成第一氧化层111。该第一氧化层111的厚度为10-15um。该第一氧化层111的表面形成有复数微孔。
对经第一次阳极氧化处理的壳体10进行第一次染色处理,以在第一氧化层111表面形成第一颜色层121。
具体的,所述第一次染色处理为:将经第一次阳极氧化处理的壳体10浸渍于温度为30-50℃的染色剂中1-2min。在该染色过程中,染色剂通过扩散作用被吸附于所述第一氧化层111的复数微孔,使得该壳体10具有第一颜色层121。
进一步的,在其他实施例中,为了使所述第一颜色层121更好的附着于所述第一氧化层111上。可对经第一次染色处理的所述壳体10进行第一次封孔处理,以将所述染色剂固定于所述第一氧化层111的复数微孔中。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次封孔处理采用沸水封孔。具体的,将经第一次染色处理的所述壳体10置入一沸水槽中30-45min。所述沸水槽中装有95-100℃的水。在该沸水封孔处理后,在所述第一氧化层111的表面形成透明的第一水合氧化层131。该第一水合氧化层131的厚度为10-15um。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封孔处理亦可采用蒸气封孔、醋酸镍封孔、重铬酸钾封孔、硫酸镍封孔、醋酸镍封孔、硬脂酸封孔或冷封孔。
请参阅图7,利用第二切削刀具303对经第一次封孔处理的壳体10进行第二次切削处理,以于所述边框103的外表面形成凸出部106。
具体的,首先对所述边框103上靠近所述第二边缘1032的外表面进行第二次切削处理,以削除该外表面上的第一氧化层111、第一颜色层121和第一水合氧化层131,并切削形成凸出部106。所述凸出部106经所述第二次切削后,环绕形成于该边框103上。
请参阅图8,利用第三切削刀具305对所述凸出部106靠近所述突起部107的下半表面进行第三次切削处理,以切削形成凹槽108。
具体的,所述凹槽108环绕于该边框103上,且位于所述突起部107与所述第二边缘1032之间。所述凹槽108沿着所述边框103的外表面的环状方向延伸。在本实施中,所述边框103上的突起部107与凹槽108大致平行设置。较佳的,所述凹槽108邻近所述第二边缘1032设置,且所述凹槽108与所述第二边缘1032之间的距离小于2mm。所述凹槽108形成有两个侧表面,且其横截面大致呈V型。较佳的,所述凹槽108的宽度小于1mm,且其两个侧表面形成的夹角可界于70°与100°间,较佳界于80°与90°间。
可以理解,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凹槽108是在第二次切削处理的基础进行第三次切削处理而形成的。其中,进行第二次切削处理是为了保证在第三次切削处理中得到形状一致的凹槽108,从而提高产品的良率。
请参阅图9,对经第三次切削处理的壳体10进行第二次阳极氧化处理,以在露出基材的所述边框103的外表面上(亦即所述凸出部106及所述凹槽108的表面上)形成第二氧化层113。
具体的,所述第二次阳极氧化为:将经第三次切削处理的壳体10作为阳极,选用不锈钢作为阴极,并在阳极与阴极之间施加8-13V的电压。选用浓度为160-220g/L的硫酸作为电解液,使所述壳体10在温度为16-18℃的电解液中反应30-45分钟。所述第二次阳极氧化处理的过程中,H2O分子会电离生成H+和OH-。H+在阴极附近被还原生成H2。当OH-移动到阳极附近时,生成H2O分子和O2,O2与所述壳体10未覆盖有所述第一氧化层111的区域(亦即所述凸出部106及所述凹槽108的区域)反应,从而在未覆盖有第一氧化层111的区域生成第二氧化层113。该第二氧化层113的厚度为10-15um。该第二氧化层113的表面形成有复数微孔。
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于该第一水合氧化层131的表面涂覆一油墨保护层,使得第一氧化层111与第一水合氧化层131在第二次阳极氧化处理时不被击穿。
当然,在另一其他实施例中,对经第三次切削处理的壳体10直接进行第二次阳极氧化处理,也可采用比第一次阳极氧化时低的电压。如此,可同样使得第一氧化层111与第一水合氧化层131在第二次阳极氧化处理时不被击穿。
对经第二次阳极氧化处理的所述壳体10进行第二次染色处理,以在所述第二氧化层113上形成第二颜色层123。
具体的,所述第二次染色处理为:将经第二次阳极氧化处理的所述壳体10浸渍于一温度为30~50℃的另一染色剂中50~70秒。在该染色过程中,另一染色剂通过扩散作用被吸附于所述第二氧化层113的复数微孔,使得该凸出部106及该凹槽108具有第二颜色层123,从而得到获得颜色多样的壳体10。由于第一氧化层111的表面覆盖有该第一水合氧化层131,使得第二次染色处理对该第一次染色处理的颜色影响较小。
进一步的,在其他实施例中,为了使所述第二颜色层123更好的附着于所述第二氧化层113上。可对经第二次染色处理的所述壳体10进行第二次封孔处理,以将所述另一染色剂固定于所述第二氧化层113的复数微孔中。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次封孔处理采用沸水封孔。具体的,将经染色处理的所述壳体10置入一沸水槽中30-45min。所述沸水槽中装有95-100℃的水。在该沸水封孔处理后,在所述第二氧化层113的表面形成透明的第二水合氧化层133。在该沸水封孔处理后,在所述第二氧化层113的表面形成透明的第二水合氧化层133。该第二水合氧化层133的厚度可为10~15μm。由于该第二水合氧化层133为透明层,使得第二颜色层123不被第二水合氧化层133所述覆盖。该第一颜色层121于该凹槽108的边缘与该第二颜色层123相连接,使得该壳体10的边框103在外观上的颜色呈现渐变的效果。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封孔处理亦可采用蒸气封孔、醋酸镍封孔、重铬酸钾封孔、硫酸镍封孔、醋酸镍封孔、硬脂酸封孔或冷封孔。
可以理解,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颜色层121和第二颜色层123的颜色互不相同。较佳的,所述第二颜色层123的颜色与显示屏20周围的非显示区域颜色相同或相近,且以黑色为最佳。在其他实施例中,当显示屏20为窄边框的显示屏时,所述第二颜色层123的颜色与显示屏20周围的显示区域在暗屏时的颜色相同或相近,且以黑色为最佳。
可以理解的,所述壳体10表面处理方法还可包括对所述在进行第二次封孔处理后的所述壳体进行第四次切削处理、第三次阳极氧化处理和第三次染色处理,从而获得明暗相间、多色多样化相结合的壳体10。
综上所述,所述壳体10的边框103的外表面设置有突起部107。所述突起部107的设置可有效提高所述壳体10握感度及该壳体10的防滑能力。另外,所述边框103靠近显示屏20的一侧还设置有凹槽108,所述凹槽108至所述第二边缘1032的边框部分上的颜色与显示屏20周围的颜色大致上相同,从而使得电子装置100的整体厚度产生变薄的视觉效果(参图1),也同时藉由所述凹槽108的设置来提高所述的防滑能力。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实质。

Claims (13)

1.一种壳体,所述壳体至少包括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呈环状,所述边框包括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所述边框用以容置一显示屏,所述边框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突起部,所述突起部位于所述第一边缘与所述第二边缘之间,所述边框的外表面上还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位于所述突起部与所述第二边缘之间,并沿着所述边框的环状方向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环绕于该边框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部环绕于该边框上,且所述突起部与所述凹槽大致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由金属材料制成,且所述凹槽与所述第二边缘之间的距离小于2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的外表面位于所述凹槽与所述第一边缘之间的部分形成有第一颜色层,所述凹槽本身及所述边框的外表面位于所述凹槽与所述第二边缘之间的部分形成有第二颜色层,所述第二颜色层与所述显示屏的周围区域的颜色相同或相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颜色层为黑色。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形成有两个侧表面,且其横截面呈V型,所述凹槽的两个侧表面形成的夹角界于70°与100°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与所述边框的第一边缘相连接,从而形成一具有容置空间的壳体,所述容置空间具有开口。
9.一种壳体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一待处理的基材;
对所述基材进行机械加工处理,以形成一壳体,所述壳体至少包括边框,所述边框呈环状,所述边框包括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所述边框用以容置一显示屏;
对所述壳体进行第一次切削处理,以于所述边框的外表面形成一突起部,所述突起部位于所述第一边缘与所述第二边缘之间;
对经第一次切削处理的所述壳体进行第一阳极氧化处理,以于所述壳体的外表面形成第一氧化层;
对经第一次阳极氧化处理的所述壳体进行第一次染色处理,以于所述第一氧化层上形成第一颜色层;
对靠近所述第二边缘的外表面进行第二次切削处理,以削除所述外表面上的第一氧化层和第一颜色层,并切削形成一凸出部;
对所述凸出部靠近所述突起部的部分表面进行第三次切削处理,以形成凹槽,所述凹槽位于所述突起部与所述第二边缘之间,并沿着所述边框的环状方向延伸;
对经第三次切削处理的所述壳体进行第二次阳极氧化处理,以于所述凸出部及所述凹槽形成第二氧化层;
对经第二次阳极氧化处理的所述壳体进行第二次染色处理,以于所述第二氧化层上形成第二颜色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壳体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的材质为金属材料,且所述凹槽与所述第二边缘之间的距离小于2mm。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壳体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环绕于该边框上,且所述突起部环绕于该边框上并与所述凹槽平行设置。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壳体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形成有两个侧表面,且其横截面呈V型,所述凹槽的两个侧表面形成的夹角界于70°与100°间。
13.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装置至少包括显示屏及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任一项中的壳体,所述显示屏设置于所述壳体上。
CN201710663167.XA 2017-08-05 2017-08-05 壳体、该壳体的制作方法及具有该壳体的电子装置 Active CN10939226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63167.XA CN109392263B (zh) 2017-08-05 2017-08-05 壳体、该壳体的制作方法及具有该壳体的电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63167.XA CN109392263B (zh) 2017-08-05 2017-08-05 壳体、该壳体的制作方法及具有该壳体的电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92263A true CN109392263A (zh) 2019-02-26
CN109392263B CN109392263B (zh) 2020-11-06

Family

ID=654125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663167.XA Active CN109392263B (zh) 2017-08-05 2017-08-05 壳体、该壳体的制作方法及具有该壳体的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392263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134679A (ja) * 2013-01-10 2014-07-24 Sharp Corp 携帯端末
CN104411136A (zh) * 2014-10-28 2015-03-1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壳体、移动终端和移动终端壳体的制造方法
CN204291096U (zh) * 2014-12-30 2015-04-2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中框移动终端
CN204406268U (zh) * 2014-12-09 2015-06-1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终端前盖、终端前盖组件及终端
CN105847483A (zh) * 2016-05-27 2016-08-1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N106165377A (zh) * 2014-08-12 2016-11-2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壳体、壳体的制造方法及包括壳体的电子装置
CN205721514U (zh) * 2016-04-20 2016-11-23 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
US20170048366A1 (en) * 2015-08-13 2017-02-1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with exterior metal frame antenna
CN106826130A (zh) * 2017-02-28 2017-06-13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的金属外壳加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134679A (ja) * 2013-01-10 2014-07-24 Sharp Corp 携帯端末
CN106165377A (zh) * 2014-08-12 2016-11-2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壳体、壳体的制造方法及包括壳体的电子装置
CN104411136A (zh) * 2014-10-28 2015-03-1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壳体、移动终端和移动终端壳体的制造方法
CN204406268U (zh) * 2014-12-09 2015-06-1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终端前盖、终端前盖组件及终端
CN204291096U (zh) * 2014-12-30 2015-04-2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中框移动终端
US20170048366A1 (en) * 2015-08-13 2017-02-1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with exterior metal frame antenna
CN205721514U (zh) * 2016-04-20 2016-11-23 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
CN105847483A (zh) * 2016-05-27 2016-08-1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N106826130A (zh) * 2017-02-28 2017-06-13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的金属外壳加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92263B (zh) 2020-11-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883323U (zh) 用于电子设备的外壳以及具有厚度的基板
CN103261960B (zh) 绝缘玻璃装置的改良隔板
US10562273B2 (en) Cover glass lamination structur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3903292B (zh) 一种实现头像编辑界面的方法和系统
CN105528114A (zh) 一种曲面触摸屏玻璃盖板的制作方法
CN104103045B (zh) 终端的高斯模糊处理方法和系统
CN108342762B (zh) 壳体的制作方法、壳体及电子装置
CN106527810A (zh) 一种触控显示设备及其后盖板
CN108463769A (zh) 遮蔽电致变色玻璃结构中的汇流条
CN105637120B (zh) 处理金属表面的方法
TW201519021A (zh) 以單一貼膜完成單片玻璃觸控面板側邊蝕刻強化之製程
US10104792B2 (en) Anti-slip substrates
CN101609379A (zh) 触控板的制造方法
CN104182090B (zh) 触控板
CN107738537B (zh) 不锈钢板材和制备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CN102925944B (zh) 渐层阳极表面处理方法
CN109392263A (zh) 壳体、该壳体的制作方法及具有该壳体的电子装置
CN206486441U (zh) 盖板玻璃层叠结构
CN107087359A (zh) 框体用部件、电子设备以及框体用部件的制造方法
CN105677092B (zh) 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02463501A (zh) 镁合金对象的表面处理方法及其结构
TW201911995A (zh) 殼體、該殼體的製作方法及具有該殼體的電子裝置
CN209368117U (zh) 装饰用3d玻璃组
CN106868505B (zh) 电子设备用玻璃面板
CN105904171A (zh) 一种壳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