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721514U - 一种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721514U
CN205721514U CN201620339378.9U CN201620339378U CN205721514U CN 205721514 U CN205721514 U CN 205721514U CN 201620339378 U CN201620339378 U CN 201620339378U CN 205721514 U CN205721514 U CN 2057215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een
groove
draw
terminal
setting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33937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雷海强
夏刚
唐明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ZTE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ZTE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ZTE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ZTE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33937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7215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7215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721514U/zh
Priority to PCT/CN2016/109321 priority patent/WO2017181695A1/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终端,包括:具有屏幕设置区域的壳体和屏幕;所述屏幕设置区域的至少一边与所述壳体的侧壁重合;与所述屏幕设置区域的边缘重合的侧壁的内侧设置有卡槽,所述内侧为所述侧壁靠近所述屏幕设置区域的一侧;所述屏幕与所述卡槽对应的边嵌入所述卡槽内。所述终端能够实现终端上屏幕的窄边框,从而提升终端的美观性,进而提高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终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终端触摸屏固定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触摸屏技术的日益成熟,触摸式操作应用于越来越多的终端,例如,手机、电脑、自动提款机等。为了实现触摸式操作,需要将触摸屏与终端固定在一起。
目前,常用的触摸屏固定方法为胶粘方法,即将胶点滴或涂抹于触摸屏边缘,使得触摸屏可以黏贴于终端的显示屏之上,因此,使用胶粘方法,会使得触摸屏边缘留下一定宽度的黏贴区域,并且为了保证黏贴强度,黏贴区域不能过窄,从而造成触摸屏会存在较宽的边框,进而影响美观。随着人们越来越青睐于窄边框的触摸屏,胶粘方法将很难达到人们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终端,能够实现终端上屏幕的窄边框,从而提升终端的美观性,进而提高用户体验。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终端,包括:
具有屏幕设置区域的壳体和屏幕;
所述屏幕设置区域的至少一边与所述壳体的侧壁重合;
与所述屏幕设置区域的边缘重合的侧壁的内侧设置有卡槽,所述内侧为所述侧壁靠近所述屏幕设置区域的一侧;
所述屏幕与所述卡槽对应的边嵌入所述卡槽内。
可选的,所述卡槽在所述屏幕厚度方向上的宽度大于所述屏幕的厚度;
所述卡槽的长度大于所述屏幕与所述卡槽对应的边的长度。
可选的,所述屏幕与所述卡槽对应的边缘的厚度小于所述屏幕的中心厚度。
可选的,所述卡槽的深度大于或等于0.3毫米;
所述屏幕与所述卡槽对应的边嵌入所述卡槽后,所述屏幕的边缘与所述卡槽的底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0.075毫米。
可选的,所述屏幕设置区域的一组对边与所述壳体的侧壁重合。
可选的,所述屏幕设置区域的边缘均与所述壳体的侧壁重合。
可选的,所述屏幕与所述屏幕设置区域均为矩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具有屏幕设置区域的壳体和屏幕;所述屏幕设置区域的至少一边与所述壳体的侧壁重合;与所述屏幕设置区域的边缘重合的侧壁的内侧设置有卡槽,所述内侧为所述侧壁靠近所述屏幕设置区域的一侧;所述屏幕与所述卡槽对应的边嵌入所述卡槽内。相较于现有技术,通过将屏幕与卡槽对应的边嵌入卡槽内的卡接方式来固定屏幕,由于卡接方式仅需槽深较小的卡槽就可以将屏幕固定,因此卡接方式所要求具有卡槽的侧壁的厚度也较小,因而采用卡接方式,能够实现终端上屏幕的窄边框,从而提升了终端的美观性,进而提高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1;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2;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3;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4;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5;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6;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7;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8;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结构示意图1;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结构示意图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10。值得说明的是,终端10可以是诸如手机、移动电话、智能电话、笔记本电脑、数字广播接收器、个人数字助理(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平板电脑、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导航装置等的移动终端,也可以是诸如数字电视、台式计算机、自动提款机等的固定终端。终端10包括:
具有屏幕设置区域1011的壳体101和屏幕102;屏幕设置区域1011的至少一边与壳体101的侧壁1012重合;与屏幕设置区域1011的边缘重合的侧壁1012的内侧设置有卡槽10121,所述内侧为侧壁1012靠近屏幕设置区域1011的一侧;屏幕102与卡槽10121对应的边嵌入卡槽10121内。
这里,壳体101是终端10的外壳,屏幕设置区域1011是壳体101的开口区域中用于设置屏幕102的区域,屏幕102可以是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如触摸屏、显示屏等。
示例的,如图1所示,屏幕设置区域1011可以仅有一边与壳体101的侧壁1012重合。图2为沿屏幕102垂直方向上的切面图。如图2所示,通过将屏幕102中与卡槽10121对应的边嵌入卡槽10121内的卡接方式,可以将屏幕102中与卡槽10121对应的边固定于壳体101的屏幕设置区域1011内。由于卡接方式仅需槽深G较小的卡槽10121就可以将屏幕102与卡槽10121所对应的边进行固定,因此卡接方式所要求的具有卡槽10121的侧壁1012的厚度J也较小,而具有卡槽10121的侧壁1012的厚度J即为屏幕102与屏幕设置区域重合边的边框宽度。因而采用卡接方式,屏幕102能够在与屏幕设置区域重合的边实现窄边框,从而提升了终端10的美观性,进而提高了用户体验。
以手机为例进行说明,当卡槽10121的深度G大于或等于0.3毫米时,尺寸在7英寸以下的屏幕102均可以通过上述卡接方式,较为牢固地固定于屏幕设置区域1011中。由于具有卡槽10121的侧壁1012的厚度J仅需略大于卡槽10121的深度G,因此,具有卡槽10121的侧壁1012的厚度J可以为0.35毫米,即通过上述卡接方式固定屏幕102时,在与屏幕设置区域重合的边所形成的边框宽度为0.35毫米。而当通过已有的胶黏方式固定尺寸在7英寸以下的屏幕102时,为了保证黏贴的牢固性,通常在屏幕102的边缘点滴或涂抹胶的区域宽度不得小于0.6毫米,即通过胶黏方式固定屏幕102时所形成的边框宽度最小为0.6毫米。综上所述,通过上述卡接方式固定屏幕102相较于已有的胶黏方式所形成的边框宽度更窄,可以实现终端10屏幕102的窄边框。
值得说明的是,屏幕设置区域1011与屏幕102可以具有相同的形状,该形状可以为三角形、矩形、多边形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优选的,屏幕102与屏幕设置区域1011均为矩形。这是因为屏幕102与屏幕设置区域1011均为矩形在实际应用中最为常见,例如,手机的屏幕102与屏幕设置区域1011均为矩形;平板电脑的屏幕102与屏幕设置区域1011也均为矩形。
可选的,卡槽10121在屏幕102厚度方向上的宽度C大于屏幕102的厚度D,卡槽10121的长度B大于屏幕102与卡槽10121对应的边的长度A。
示例的,为了使得屏幕102与卡槽10121对应的边可以嵌入卡槽10121中,需要令屏幕102与卡槽10121对应的边在其厚度及长度方向上均能够嵌入卡槽10121中。因此,为了保证屏幕102与卡槽10121对应的边在其厚度方向上能够嵌入卡槽10121中,卡槽10121在屏幕102厚度方向上的宽度C需要大于屏幕102的厚度D,如图3所示,图3为沿屏幕102垂直方向上的切面图;同时,为了保证屏幕102与卡槽10121对应的边在其长度方向上能够嵌入卡槽10121中,卡槽10121的长度B需要大于屏幕102与卡槽10121对应的边的长度A,如图4所示,图4为沿屏幕102垂直方向上卡接区域的切面图。
可选的,屏幕102与卡槽10121对应的边缘的厚度F小于屏幕102的中心厚度E,即屏幕102的形状为中心较厚而与卡槽10121对应的边缘较薄,如图5所示,图5为沿屏幕102垂直方向上的切面图。以图5中当前的方向为例,当屏幕102与卡槽10121对应的边缘嵌入卡槽10121时,由于屏幕102的边缘较薄,因此可以使得屏幕102的上表面与侧壁1012的上表面处在同一水平面上,或者近似处在同一水平面上,从而使得终端10更加美观。
可选的,屏幕102与卡槽10121对应的边嵌入卡槽10121后,屏幕102的边缘与卡槽10121的底面之间的距离H大于或等于0.075毫米。
示例的,如图6所示,图6为沿屏幕102垂直方向上的切面图。在终端10的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终端10过热的情形,此时,侧壁1012也会过热,从而由于热胀特性,侧壁1012上卡槽10121的底面会发生膨胀而使得卡槽10121的深度减小,因此需要在屏幕102的边缘与卡槽10121的底面之间设置用于抵消热胀冷缩的预留空间,优选的,屏幕102的边缘与卡槽10121的底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0.075毫米。如果屏幕102的边缘与卡槽10121的底面之间的距离不足0.075毫米,随着温度的持续升高,卡槽10121的深度将逐渐减小,卡槽10121的底面将会首先接触到屏幕102的边缘,如果此时温度继续升高,卡槽10121的底面就会对屏幕102的边缘产生逐渐增大的压力,当此压力达到阈值时,屏幕102将会由于受到过度挤压而破损,因此,屏幕102的边缘与卡槽10121的底面之间的距离应该大于或等于0.075毫米。其中,所述阈值为屏幕102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值。
可选的,屏幕设置区域1011的一组对边与壳体101的侧壁1012重合。
示例的,如图7所示,当采用上述卡接方式时,屏幕102中对应于与屏幕设置区域1011重合的侧壁1012的一组对边的边框可以实现窄边框。
可选的,屏幕设置区域1011的边缘均与壳体101的侧壁1012重合。
示例的,如图8所示,当采用上述卡接方式时,屏幕102的全部边框可以实现窄边框。
此外,当屏幕102与屏幕设置区域1011具有相同形状,且屏幕102的面积大于屏幕设置区域1011所对应的开口面积时,将无法直接把屏幕102的边嵌入卡槽10121内。此时,为了可以将屏幕102的边嵌入卡槽10121内,侧壁1012需要具备一定的可形变能力,所述形变可以使得屏幕设置区域1011所对应的开口面积大于屏幕102的面积。例如,侧壁1012可以具有弹性。或者,当侧壁1012处于高温时,侧壁1012会发生形变;当侧壁1012恢复常温时,侧壁1012会恢复原状。
因此,当屏幕102与屏幕设置区域1011具有相同形状,且屏幕102的面积大于屏幕设置区域1011所对应的开口面积时,假设侧壁1012满足处于高温时会发生形变,恢复常温时则恢复原状的特性,那么,可以通过对侧壁1012进行加热的方式,实现对屏幕102的安装或拆卸。
示例的,如图9所示,当安装屏幕102时,可以首先将壳体101放置于框架201的相应位置上,然后,加热装置2011加热侧壁1012,侧壁1012因热胀特性而发生膨胀。在实际应用中,由于侧壁1012通常较薄,因此,当侧壁1012受热膨胀时,侧壁1012在厚度上的膨胀程度要远小于侧壁1012在长度以及宽度上的膨胀程度,因此屏幕设置区域1011所对应的开口面积会得到增加。当屏幕设置区域1011所对应的开口面积大于屏幕102的面积时,可以将屏幕102放置于屏幕设置区域1011中与卡槽10121相对应的位置。接下来,加热装置2011停止对侧壁1012加热,侧壁1012逐渐恢复常温,由于冷缩特性而恢复原状,这时屏幕设置区域1011的开口面积变小,从而屏幕102的边卡入卡槽10121内,继而完成屏幕102的安装。
相应的,如图10所示,当拆卸屏幕102时,可以首先将终端10放置于框架201的相应位置上,然后,加热装置2011加热侧壁1012,侧壁1012因热胀特性而发生形变。同理,屏幕设置区域1011所对应的开口面积会得到增加,当屏幕设置区域1011所对应的开口面积大于屏幕102的面积时,可以将屏幕102从卡槽10121中取出,从而完成屏幕102的拆卸。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7)

1.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具有屏幕设置区域的壳体和屏幕;
所述屏幕设置区域的至少一边与所述壳体的侧壁重合;
与所述屏幕设置区域的边缘重合的侧壁的内侧设置有卡槽,所述内侧为所述侧壁靠近所述屏幕设置区域的一侧;
所述屏幕与所述卡槽对应的边嵌入所述卡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槽在所述屏幕厚度方向上的宽度大于所述屏幕的厚度;
所述卡槽的长度大于所述屏幕与所述卡槽对应的边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屏幕与所述卡槽对应的边缘的厚度小于所述屏幕的中心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槽的深度大于或等于0.3毫米;
所述屏幕与所述卡槽对应的边嵌入所述卡槽后,所述屏幕的边缘与所述卡槽的底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0.075毫米。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屏幕设置区域的一组对边与所述壳体的侧壁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屏幕设置区域的边缘均与所述壳体的侧壁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屏幕与所述屏幕设置区域均为矩形。
CN201620339378.9U 2016-04-20 2016-04-20 一种终端 Active CN2057215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339378.9U CN205721514U (zh) 2016-04-20 2016-04-20 一种终端
PCT/CN2016/109321 WO2017181695A1 (zh) 2016-04-20 2016-12-09 一种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339378.9U CN205721514U (zh) 2016-04-20 2016-04-20 一种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721514U true CN205721514U (zh) 2016-11-23

Family

ID=572950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339378.9U Active CN205721514U (zh) 2016-04-20 2016-04-20 一种终端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5721514U (zh)
WO (1) WO2017181695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11821A (zh) * 2017-04-06 2017-06-30 山东荣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卡扣式悬浮屏幕
WO2017181695A1 (zh) * 2016-04-20 2017-10-26 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
CN109392263A (zh) * 2017-08-05 2019-02-26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壳体、该壳体的制作方法及具有该壳体的电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250781B1 (ko) * 2003-11-19 2013-04-08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 표시장치
CN103853254A (zh) * 2012-12-06 2014-06-11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屏幕组件
CN203368527U (zh) * 2013-06-04 2013-12-25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触摸屏起翘的移动终端
CN204206238U (zh) * 2014-06-03 2015-03-11 郭生文 一种可更换显示屏的手机
CN205721514U (zh) * 2016-04-20 2016-11-23 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81695A1 (zh) * 2016-04-20 2017-10-26 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
CN106911821A (zh) * 2017-04-06 2017-06-30 山东荣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卡扣式悬浮屏幕
CN109392263A (zh) * 2017-08-05 2019-02-26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壳体、该壳体的制作方法及具有该壳体的电子装置
CN109392263B (zh) * 2017-08-05 2020-11-06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壳体、该壳体的制作方法及具有该壳体的电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7181695A1 (zh) 2017-10-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721514U (zh) 一种终端
CN104698684B (zh) 显示面板组件和显示装置
CN104601753A (zh) 一种窄边框手机结构
CN104156073A (zh) 移动终端及其操作方法
CN204795130U (zh) 电子产品外壳与触摸屏的粘结结构及电子产品
CN207033197U (zh) 一种基于快速装配式门框门线
CN102780796A (zh) 屏幕可折叠的手机
CN204129706U (zh) 一种触摸屏的固定结构
CN205899197U (zh)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205507177U (zh) 镜头模组
CN106842707A (zh) 用于背光组件的led灯条及背光组件
CN204403765U (zh) 一种立牌边框的转角连接件
CN206302433U (zh) 一种柔性屏及移动终端
CN206523669U (zh) 镜头模组
CN104167154A (zh) 一种无缝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04936024A (zh) 滑轨电视
US20190220125A1 (en) Touch conductive film, touch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CN204231816U (zh) 电子设备
CN207006588U (zh) 一种控制面板及带有该控制面板的热水器
CN109388267A (zh) 一种触摸显示装置
CN107092390A (zh)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CN208984917U (zh) 一种用于窄边框的背光
CN202309805U (zh) 防强光手机显示屏
CN207249635U (zh) 一种触控型彩膜基板
CN205643959U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ssignee: Xi'an Chris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Co. Ltd.

Assignor: SHENZHEN ZTE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Contract record no.: 2019440020036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Method for guiding service of clearing terminal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123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19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