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83645A - 一种自动化牵引车鞍座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化牵引车鞍座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83645A
CN109383645A CN201811280311.2A CN201811280311A CN109383645A CN 109383645 A CN109383645 A CN 109383645A CN 201811280311 A CN201811280311 A CN 201811280311A CN 109383645 A CN109383645 A CN 1093836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cylinder
defeated power
handle rod
latch hook
horizon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8031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远宝
王德财
欧阳可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feng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feng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feng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feng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28031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383645A/zh
Publication of CN1093836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8364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3/00Tractor-trailer combinations; Road trains
    • B62D53/04Tractor-trailer combinations; Road trains comprising a vehicle carrying an essential part of the other vehicle's load by having supporting means for the front or rear part of the other vehicle
    • B62D53/08Fifth wheel traction couplings
    • B62D53/0807Fifth wheel traction couplings adjustable coupling saddles mounted on sub-frames; Mounting plate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3/00Tractor-trailer combinations; Road trains
    • B62D53/04Tractor-trailer combinations; Road trains comprising a vehicle carrying an essential part of the other vehicle's load by having supporting means for the front or rear part of the other vehicle
    • B62D53/08Fifth wheel traction couplings
    • B62D53/12Fifth wheel traction couplings engaging automatical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Vehicle Cleaning, Maintenance, Repair, Refitting, And Outriggers (AREA)

Abstract

一种自动化牵引车鞍座,包括机座及其内部设置的斜楔、锁钩、斜传力杆、拉手杆、水平输力筒与倾斜输力筒,所述斜传力杆的中部与斜楔的铰接端相铰连,斜传力杆的顶端与拉手杆的中部相铰连,拉手杆的内端上近斜传力杆、拉手杆交接处的部位与水平输力筒的输出端相连接,水平输力筒的底端与机座的内壁连接,拉手杆上近其外端的部位与倾斜输力筒的输出端相连接,倾斜输力筒的筒身绕旋转轴转动,所述拉手杆上位于倾斜输力筒、斜传力杆之间的部位上依次设置有开口方向相反的下、上限位卡口以与机座上开设的固定缺口进行卡接配合。本设计不仅耗费人力较小、耗时较短、工作效率较高,而且监测能力较强、安全性较高、应用范围较广。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化牵引车鞍座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牵引车鞍座,属于无轨陆用车辆挂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化牵引车鞍座及其使用方法,具体适用于减少人工,缩短操作时间,并提高工作效率。
背景技术
现有的鞍座均为手动式结构,其脱挂、上挂的操作都需要先使用人力操作拉手杆进行解锁,再驱动牵引车才能实现脱挂和上挂,整个操作流程耗费人力较大,耗时较长。此外,现有技术的监测能力较弱,若在行驶过程中出现鞍座与半挂车脱离的情况,驾驶员不能发现,易产生严重的后果。
授权公告号为CN202641900U,授权公告日为2013年1月2日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鞍座操纵杆结构,其包括安装在机座内的锁钩、锁闩及操纵柄,机座上设有牵引销导入口和牵引销安装孔,锁钩包括长钩柄、短钩柄及基部,锁钩设有支点固定在机座上,基部靠近短钩柄的一侧设有锁钩拉簧使锁钩可绕支点转动,锁闩包括铰接端和自由端,锁闩设置在锁钩的下方,锁闩铰接端与所述操纵柄铰接。虽然该设计能够实现牵引车和半挂车上的耦合和分离,但其仍旧具有以下缺陷:
整个脱挂、上挂的操作都依赖人工对操纵柄进行操作,不仅耗费人力较大,耗时较长,而且工作效率较低。
公开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申请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耗费人力较大、耗时较长、工作效率较低的缺陷与问题,提供一种耗费人力较小、耗时较短、工作效率较高的自动化牵引车鞍座及其使用方法。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自动化牵引车鞍座,包括机座及其内部设置的斜楔、锁钩、锁钩拉簧,所述锁钩包括长锁柄、短锁柄与钩底座,钩底座的两端分别与长锁柄、短锁柄的内端相连接,钩底座的侧部与锁钩拉簧相连接,长锁柄、钩底座、短锁柄共夹成的钩销槽与经牵引销导入口所引入的牵引销进行对应的插入配合,所述斜楔的自由端沿锁钩、牵引销导入口之间夹成的往复空腔进行往复运动;
所述自动化牵引车鞍座还包括斜传力杆、拉手杆、水平输力筒与倾斜输力筒,所述斜传力杆的中部与斜楔的铰接端相铰连,斜传力杆的顶端与拉手杆的中部相铰连,拉手杆的内端上近斜传力杆、拉手杆交接处的部位与水平输力筒的输出端相连接,水平输力筒的底端与机座的内壁固定连接,拉手杆上近其外端的部位与倾斜输力筒的输出端相连接,倾斜输力筒的筒身绕旋转轴转动;
所述拉手杆的外端,倾斜输力筒,旋转轴,以及拉手杆与倾斜输力筒的交接处都位于机座的外部;所述拉手杆上位于倾斜输力筒、斜传力杆之间的部位上依次设置有开口方向相反的下限位卡口、上限位卡口,且下限位卡口、上限位卡口均与机座上开设的固定缺口进行卡接配合。
所述机座的外部上近倾斜输力筒的部位与上斜杆的底端相连接,上斜杆的外端与旋转轴的一端相铰连,旋转轴的另一端与倾斜输力筒的筒身相铰连。
所述上斜杆与拉手杆之间夹成的杆间夹角为锐角。
所述水平输力筒、倾斜输力筒为气压驱动或油压驱动。
所述自动化牵引车鞍座还包括与水平输力筒上下布置的水平弹簧,拉手杆的内端上近斜传力杆、拉手杆交接处的部位与水平弹簧的一端相连接,水平弹簧的另一端与机座的内壁固定连接。
所述拉手杆的内端与外连板相连接,外连板的宽度大于拉手杆的宽度,外连板的顶端与水平弹簧的一端相连接,外连板的底端与水平输力筒的输出端相连接。
所述拉手杆的外端与空心拉环的侧部相连接。
所述往复空腔的顶部与锁钩相接触,底部与牵引销导入口相通,左端与水平槽相通,右端与调节杆的内端相接触,调节杆的外端位于机座的外部,所述水平槽的内部设置有沿其内壁进行滑动配合的铰接端。
一种上述自动化牵引车鞍座的使用方法,所述使用方法包括自动脱挂流程与自动上挂流程;
所述自动脱挂流程是指:先由倾斜输力筒收缩其输出端以使下限位卡口、固定缺口相脱离,再由水平输力筒外伸其输出端以经拉手杆外推斜传力杆向左水平运动,水平运动的斜传力杆带动其上连接的斜楔向外水平运动,直至自由端与短锁柄相脱离,然后由锁钩拉簧驱使锁钩转动,直至长锁柄与自由端相互抵住,同时,上限位卡口、固定缺口相互卡接,此时,锁钩的转动角度到位,再驱动牵引车前行,直至牵引销从钩销槽中脱出,实现鞍座与半挂车的分离,从而完成脱挂;
所述自动上挂流程是指:先由倾斜输力筒外伸其输出端以使上限位卡口、固定缺口相脱离,再驱动牵引车后退,直至牵引销插入钩销槽中,然后由水平输力筒收缩其输出端以经拉手杆内拉斜传力杆向右水平运动,水平运动的斜传力杆带动其上连接的斜楔向内水平运动,水平运动的自由端将长锁柄顶起,以带动锁钩转动,直至短锁柄运动至自由端的正上方,同时,下限位卡口、固定缺口相互卡接,此时,锁钩的转动角度到位,牵引销的连接到位,实现鞍座与半挂车的连接,从而完成上挂。
所述自动化牵引车鞍座还包括锁钩角度传感器与半挂车高度传感器,所述锁钩角度传感器设置在长锁柄的外侧面上,所述半挂车高度传感器设置在机座的内壁上,且半挂车高度传感器近钩底座设置;
所述锁钩的转动角度到位由锁钩角度传感器监测并提供信息;
所述牵引销的连接到位由半挂车高度传感器监测并提供信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一种自动化牵引车鞍座及其使用方法中,增设有水平输力筒与倾斜输力筒作为动力源,与现有技术主要依赖人力相比,本设计在应用时基本不需要消耗人力,只需要人工操作控制水平输力筒、倾斜输力筒的开关即可,随后即由水平输力筒、倾斜输力筒自动进行缩回或伸长操作,从而实现脱挂、上挂操作,不仅耗力少,响应快,而且准确度更高,更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因此,本发明不仅耗费人力较小、耗时较短,而且工作效率较高。
2、本发明一种自动化牵引车鞍座及其使用方法中,增设有斜传力杆、拉手杆、旋转轴以配合水平输力筒、倾斜输力筒进行缩回或伸长操作,从而实现斜楔在水平方向的往复运动,进而实现锁钩的逆时针与顺时针转动,最终实现脱挂、上挂操作,整个流程中,斜传力杆、拉手杆、旋转轴不仅传动流畅,而且力传导的精确度较高,不易出错。因此,本发明的工作效率较高,精确度较高。
3、本发明一种自动化牵引车鞍座及其使用方法中,倾斜输力筒主要负责下限位卡口、上限位卡口与固定缺口的脱离,以便于后续拉手杆的运动,而水平输力筒则主要负责拉手杆的水平运动,以驱动斜楔进行往复的水平运动,两个输力筒不仅功能不同,而且位置上也相互独立,互不干扰,即使某个出现故障,也不会影响另一个的正常发挥。此外,两个输力筒的驱动方式采用气压或油压均可,利于扩大本设计的适用范围。因此,本发明不仅安全性较高,而且应用范围较广。
4、本发明一种自动化牵引车鞍座及其使用方法中,增设有锁钩角度传感器与半挂车高度传感器,其中,锁钩角度传感器设置在长锁柄的外侧面上,以用来监测与提示锁钩的转动角度,而半挂车高度传感器则设置在机座的内壁上,以用来监测与提示牵引销是否连接到位,该设计不仅利于脱挂、上挂的顺利进行,而且利于在运行过程中对鞍座与半挂车的连接情况进行即时监测,一旦发生脱离的情况,可以立刻进行处理,避免事故的发生。因此,本发明的监测能力较强,安全性较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在脱挂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在上挂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机座1、斜楔2、自由端21、铰接端22、往复空腔23、水平槽24、锁钩3、长锁柄31、短锁柄32、钩底座33、钩销槽34、锁钩拉簧35、斜传力杆4、拉手杆5、下限位卡口51、上限位卡口52、外连板53、空心拉环54、水平输力筒6、倾斜输力筒7、旋转轴71、上斜杆72、杆间夹角73、牵引销8、牵引销导入口81、水平弹簧9、固定缺口10、调节杆11、锁钩角度传感器12、半挂车高度传感器1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与图2,一种自动化牵引车鞍座,包括机座1及其内部设置的斜楔2、锁钩3、锁钩拉簧35,所述锁钩3包括长锁柄31、短锁柄32与钩底座33,钩底座33的两端分别与长锁柄31、短锁柄32的内端相连接,钩底座33的侧部与锁钩拉簧35相连接,长锁柄31、钩底座33、短锁柄32共夹成的钩销槽34与经牵引销导入口81所引入的牵引销8进行对应的插入配合,所述斜楔2的自由端21沿锁钩3、牵引销导入口81之间夹成的往复空腔23进行往复运动;
所述自动化牵引车鞍座还包括斜传力杆4、拉手杆5、水平输力筒6与倾斜输力筒7,所述斜传力杆4的中部与斜楔2的铰接端22相铰连,斜传力杆4的顶端与拉手杆5的中部相铰连,拉手杆5的内端上近斜传力杆4、拉手杆5交接处的部位与水平输力筒6的输出端相连接,水平输力筒6的底端与机座1的内壁固定连接,拉手杆5上近其外端的部位与倾斜输力筒7的输出端相连接,倾斜输力筒7的筒身绕旋转轴71转动;
所述拉手杆5的外端,倾斜输力筒7,旋转轴71,以及拉手杆5与倾斜输力筒7的交接处都位于机座1的外部;所述拉手杆5上位于倾斜输力筒7、斜传力杆4之间的部位上依次设置有开口方向相反的下限位卡口51、上限位卡口52,且下限位卡口51、上限位卡口52均与机座1上开设的固定缺口10进行卡接配合。
所述机座1的外部上近倾斜输力筒7的部位与上斜杆72的底端相连接,上斜杆72的外端与旋转轴71的一端相铰连,旋转轴71的另一端与倾斜输力筒7的筒身相铰连。
所述上斜杆72与拉手杆5之间夹成的杆间夹角73为锐角。
所述水平输力筒6、倾斜输力筒7为气压驱动或油压驱动。
所述自动化牵引车鞍座还包括与水平输力筒6上下布置的水平弹簧9,拉手杆5的内端上近斜传力杆4、拉手杆5交接处的部位与水平弹簧9的一端相连接,水平弹簧9的另一端与机座1的内壁固定连接。
所述拉手杆5的内端与外连板53相连接,外连板53的宽度大于拉手杆5的宽度,外连板53的顶端与水平弹簧9的一端相连接,外连板53的底端与水平输力筒6的输出端相连接。
所述拉手杆5的外端与空心拉环54的侧部相连接。
所述往复空腔23的顶部与锁钩3相接触,底部与牵引销导入口81相通,左端与水平槽24相通,右端与调节杆11的内端相接触,调节杆11的外端位于机座1的外部,所述水平槽24的内部设置有沿其内壁进行滑动配合的铰接端22。
一种上述自动化牵引车鞍座的使用方法,所述使用方法包括自动脱挂流程与自动上挂流程;
所述自动脱挂流程是指:先由倾斜输力筒7收缩其输出端以使下限位卡口51、固定缺口10相脱离,再由水平输力筒6外伸其输出端以经拉手杆5外推斜传力杆4向左水平运动,水平运动的斜传力杆4带动其上连接的斜楔2向外水平运动,直至自由端21与短锁柄32相脱离,然后由锁钩拉簧35驱使锁钩3转动,直至长锁柄31与自由端21相互抵住,同时,上限位卡口52、固定缺口10相互卡接,此时,锁钩3的转动角度到位,再驱动牵引车前行,直至牵引销8从钩销槽34中脱出,实现鞍座与半挂车的分离,从而完成脱挂;
所述自动上挂流程是指:先由倾斜输力筒7外伸其输出端以使上限位卡口52、固定缺口10相脱离,再驱动牵引车后退,直至牵引销8插入钩销槽34中,然后由水平输力筒6收缩其输出端以经拉手杆5内拉斜传力杆4向右水平运动,水平运动的斜传力杆4带动其上连接的斜楔2向内水平运动,水平运动的自由端21将长锁柄31顶起,以带动锁钩3转动,直至短锁柄32运动至自由端21的正上方,同时,下限位卡口51、固定缺口10相互卡接,此时,锁钩3的转动角度到位,牵引销8的连接到位,实现鞍座与半挂车的连接,从而完成上挂。
所述自动化牵引车鞍座还包括锁钩角度传感器12与半挂车高度传感器13,所述锁钩角度传感器12设置在长锁柄31的外侧面上,所述半挂车高度传感器13设置在机座1的内壁上,且半挂车高度传感器13近钩底座33设置;
所述锁钩3的转动角度到位由锁钩角度传感器12监测并提供信息;
所述牵引销8的连接到位由半挂车高度传感器13监测并提供信息。
本发明的原理说明如下:
“锁钩的转动角度到位”与“牵引销的连接到位”是两个概念,转动角度到位并不代表连接到位,如果转动角度到位了,但牵引销没挂上,那就是没连接到位,只有转动角度到位和连接到位都完成了,才说明鞍座与半挂车正常连接。
在未与挂车相连的情况下,本发明所适用的连接在车架上的鞍座是可以绕着销轴发生转动的,在自由状态下,鞍座不是水平的,而是呈前高后低式倾斜的,与水平面呈一定角度。
实施例1:
参见图1与图2,一种自动化牵引车鞍座,包括机座1及其内部设置的斜楔2、锁钩3、锁钩拉簧35,所述锁钩3包括长锁柄31、短锁柄32与钩底座33,钩底座33的两端分别与长锁柄31、短锁柄32的内端相连接,钩底座33的侧部与锁钩拉簧35相连接,长锁柄31、钩底座33、短锁柄32共夹成的钩销槽34与经牵引销导入口81所引入的牵引销8进行对应的插入配合,所述斜楔2的自由端21沿锁钩3、牵引销导入口81之间夹成的往复空腔23进行往复运动;所述自动化牵引车鞍座还包括斜传力杆4、拉手杆5、水平输力筒6与倾斜输力筒7,所述斜传力杆4的中部与斜楔2的铰接端22相铰连,斜传力杆4的顶端与拉手杆5的中部相铰连,拉手杆5的内端上近斜传力杆4、拉手杆5交接处的部位与水平输力筒6的输出端相连接,水平输力筒6的底端与机座1的内壁固定连接,拉手杆5上近其外端的部位与倾斜输力筒7的输出端相连接,倾斜输力筒7的筒身绕旋转轴71转动;所述拉手杆5的外端,倾斜输力筒7,旋转轴71,以及拉手杆5与倾斜输力筒7的交接处都位于机座1的外部;所述拉手杆5上位于倾斜输力筒7、斜传力杆4之间的部位上依次设置有开口方向相反的下限位卡口51、上限位卡口52,且下限位卡口51、上限位卡口52均与机座1上开设的固定缺口10进行卡接配合。优选水平输力筒6、倾斜输力筒7为气压驱动或油压驱动。
一种上述自动化牵引车鞍座的使用方法,所述使用方法包括自动脱挂流程与自动上挂流程;
所述自动脱挂流程是指:先由倾斜输力筒7收缩其输出端以使下限位卡口51、固定缺口10相脱离,再由水平输力筒6外伸其输出端以经拉手杆5外推斜传力杆4向左水平运动,水平运动的斜传力杆4带动其上连接的斜楔2向外水平运动,直至自由端21与短锁柄32相脱离,然后由锁钩拉簧35驱使锁钩3转动,直至长锁柄31与自由端21相互抵住,同时,上限位卡口52、固定缺口10相互卡接,此时,锁钩3的转动角度到位,再驱动牵引车前行,直至牵引销8从钩销槽34中脱出,实现鞍座与半挂车的分离,从而完成脱挂;
所述自动上挂流程是指:先由倾斜输力筒7外伸其输出端以使上限位卡口52、固定缺口10相脱离,再驱动牵引车后退,直至牵引销8插入钩销槽34中,然后由水平输力筒6收缩其输出端以经拉手杆5内拉斜传力杆4向右水平运动,水平运动的斜传力杆4带动其上连接的斜楔2向内水平运动,水平运动的自由端21将长锁柄31顶起,以带动锁钩3转动,直至短锁柄32运动至自由端21的正上方,同时,下限位卡口51、固定缺口10相互卡接,此时,锁钩3的转动角度到位,牵引销8的连接到位,实现鞍座与半挂车的连接,从而完成上挂。
实施例2:
基本内容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自动化牵引车鞍座还包括锁钩角度传感器12与半挂车高度传感器13,所述锁钩角度传感器12设置在长锁柄31的外侧面上,所述半挂车高度传感器13设置在机座1的内壁上,且半挂车高度传感器13近钩底座33设置。
所述锁钩3的转动角度到位由锁钩角度传感器12监测并提供信息;所述牵引销8的连接到位由半挂车高度传感器13监测并提供信息。
实施例3:
基本内容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自动化牵引车鞍座还包括与水平输力筒6上下布置的水平弹簧9,拉手杆5的内端上近斜传力杆4、拉手杆5交接处的部位与水平弹簧9的一端相连接,水平弹簧9的另一端与机座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拉手杆5的内端与外连板53相连接,外连板53的宽度大于拉手杆5的宽度,外连板53的顶端与水平弹簧9的一端相连接,外连板53的底端与水平输力筒6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拉手杆5的外端与空心拉环54的侧部相连接。
实施例4:
基本内容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往复空腔23的顶部与锁钩3相接触,底部与牵引销导入口81相通,左端与水平槽24相通,右端与调节杆11的内端相接触,调节杆11的外端位于机座1的外部,所述水平槽24的内部设置有沿其内壁进行滑动配合的铰接端22。

Claims (10)

1.一种自动化牵引车鞍座,包括机座(1)及其内部设置的斜楔(2)、锁钩(3)、锁钩拉簧(35),所述锁钩(3)包括长锁柄(31)、短锁柄(32)与钩底座(33),钩底座(33)的两端分别与长锁柄(31)、短锁柄(32)的内端相连接,钩底座(33)的侧部与锁钩拉簧(35)相连接,长锁柄(31)、钩底座(33)、短锁柄(32)共夹成的钩销槽(34)与经牵引销导入口(81)所引入的牵引销(8)进行对应的插入配合,所述斜楔(2)的自由端(21)沿锁钩(3)、牵引销导入口(81)之间夹成的往复空腔(23)进行往复运动,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动化牵引车鞍座还包括斜传力杆(4)、拉手杆(5)、水平输力筒(6)与倾斜输力筒(7),所述斜传力杆(4)的中部与斜楔(2)的铰接端(22)相铰连,斜传力杆(4)的顶端与拉手杆(5)的中部相铰连,拉手杆(5)的内端上近斜传力杆(4)、拉手杆(5)交接处的部位与水平输力筒(6)的输出端相连接,水平输力筒(6)的底端与机座(1)的内壁固定连接,拉手杆(5)上近其外端的部位与倾斜输力筒(7)的输出端相连接,倾斜输力筒(7)的筒身绕旋转轴(71)转动;
所述拉手杆(5)的外端,倾斜输力筒(7),旋转轴(71),以及拉手杆(5)与倾斜输力筒(7)的交接处都位于机座(1)的外部;所述拉手杆(5)上位于倾斜输力筒(7)、斜传力杆(4)之间的部位上依次设置有开口方向相反的下限位卡口(51)、上限位卡口(52),且下限位卡口(51)、上限位卡口(52)均与机座(1)上开设的固定缺口(10)进行卡接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牵引车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1)的外部上近倾斜输力筒(7)的部位与上斜杆(72)的底端相连接,上斜杆(72)的外端与旋转轴(71)的一端相铰连,旋转轴(71)的另一端与倾斜输力筒(7)的筒身相铰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化牵引车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斜杆(72)与拉手杆(5)之间夹成的杆间夹角(73)为锐角。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自动化牵引车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输力筒(6)、倾斜输力筒(7)为气压驱动或油压驱动。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自动化牵引车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化牵引车鞍座还包括与水平输力筒(6)上下布置的水平弹簧(9),拉手杆(5)的内端上近斜传力杆(4)、拉手杆(5)交接处的部位与水平弹簧(9)的一端相连接,水平弹簧(9)的另一端与机座(1)的内壁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动化牵引车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手杆(5)的内端与外连板(53)相连接,外连板(53)的宽度大于拉手杆(5)的宽度,外连板(53)的顶端与水平弹簧(9)的一端相连接,外连板(53)的底端与水平输力筒(6)的输出端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自动化牵引车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手杆(5)的外端与空心拉环(54)的侧部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自动化牵引车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复空腔(23)的顶部与锁钩(3)相接触,底部与牵引销导入口(81)相通,左端与水平槽(24)相通,右端与调节杆(11)的内端相接触,调节杆(11)的外端位于机座(1)的外部,所述水平槽(24)的内部设置有沿其内壁进行滑动配合的铰接端(22)。
9.一种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自动化牵引车鞍座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方法包括自动脱挂流程与自动上挂流程;
所述自动脱挂流程是指:先由倾斜输力筒(7)收缩其输出端以使下限位卡口(51)、固定缺口(10)相脱离,再由水平输力筒(6)外伸其输出端以经拉手杆(5)外推斜传力杆(4)向左水平运动,水平运动的斜传力杆(4)带动其上连接的斜楔(2)向外水平运动,直至自由端(21)与短锁柄(32)相脱离,然后由锁钩拉簧(35)驱使锁钩(3)转动,直至长锁柄(31)与自由端(21)相互抵住,同时,上限位卡口(52)、固定缺口(10)相互卡接,此时,锁钩(3)的转动角度到位,再驱动牵引车前行,直至牵引销(8)从钩销槽(34)中脱出,实现鞍座与半挂车的分离,从而完成脱挂;
所述自动上挂流程是指:先由倾斜输力筒(7)外伸其输出端以使上限位卡口(52)、固定缺口(10)相脱离,再驱动牵引车后退,直至牵引销(8)插入钩销槽(34)中,然后由水平输力筒(6)收缩其输出端以经拉手杆(5)内拉斜传力杆(4)向右水平运动,水平运动的斜传力杆(4)带动其上连接的斜楔(2)向内水平运动,水平运动的自由端(21)将长锁柄(31)顶起,以带动锁钩(3)转动,直至短锁柄(32)运动至自由端(21)的正上方,同时,下限位卡口(51)、固定缺口(10)相互卡接,此时,锁钩(3)的转动角度到位,牵引销(8)的连接到位,实现鞍座与半挂车的连接,从而完成上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自动化牵引车鞍座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动化牵引车鞍座还包括锁钩角度传感器(12)与半挂车高度传感器(13),所述锁钩角度传感器(12)设置在长锁柄(31)的外侧面上,所述半挂车高度传感器(13)设置在机座(1)的内壁上,且半挂车高度传感器(13)近钩底座(33)设置;
所述锁钩(3)的转动角度到位由锁钩角度传感器(12)监测并提供信息;
所述牵引销(8)的连接到位由半挂车高度传感器(13)监测并提供信息。
CN201811280311.2A 2018-10-30 2018-10-30 一种自动化牵引车鞍座及其使用方法 Pending CN10938364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80311.2A CN109383645A (zh) 2018-10-30 2018-10-30 一种自动化牵引车鞍座及其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80311.2A CN109383645A (zh) 2018-10-30 2018-10-30 一种自动化牵引车鞍座及其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83645A true CN109383645A (zh) 2019-02-26

Family

ID=654281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80311.2A Pending CN109383645A (zh) 2018-10-30 2018-10-30 一种自动化牵引车鞍座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383645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52100A (zh) * 2020-02-10 2020-06-09 中车山东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驮背运输活动鞍座及驮背运输车
CN113022724A (zh) * 2021-04-01 2021-06-25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一种鞍座调节杆总成及调节方法
CN113071574A (zh) * 2021-03-31 2021-07-06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一种铝合金鞍座壳体
CN115092253A (zh) * 2022-06-17 2022-09-23 北京主线科技有限公司 半挂车转向角度测量装置和车辆
EP4257462A1 (en) * 2022-04-07 2023-10-11 Sampa Otomotiv Sanayi Ve Ticaret Anonim Sirketi Fifth wheel with an automatically moving adjusting member and method thereof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172436Y (zh) * 2008-02-22 2008-12-31 镇江市宝华半挂车配件有限公司 快速脱开对接牵引座
CN202641900U (zh) * 2012-05-14 2013-01-02 广东富华工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鞍座操纵杆结构
CN106114658A (zh) * 2016-08-30 2016-11-16 安徽皖鹏新能源车辆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耦合调整式半挂车牵引车鞍
CN106275111A (zh) * 2015-06-09 2017-01-04 湖北罗科汽车旋压件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牵引鞍座斜楔滑动机构
CN209382129U (zh) * 2018-10-30 2019-09-13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化牵引车鞍座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172436Y (zh) * 2008-02-22 2008-12-31 镇江市宝华半挂车配件有限公司 快速脱开对接牵引座
CN202641900U (zh) * 2012-05-14 2013-01-02 广东富华工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鞍座操纵杆结构
CN106275111A (zh) * 2015-06-09 2017-01-04 湖北罗科汽车旋压件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牵引鞍座斜楔滑动机构
CN106114658A (zh) * 2016-08-30 2016-11-16 安徽皖鹏新能源车辆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耦合调整式半挂车牵引车鞍
CN209382129U (zh) * 2018-10-30 2019-09-13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化牵引车鞍座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52100A (zh) * 2020-02-10 2020-06-09 中车山东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驮背运输活动鞍座及驮背运输车
CN113071574A (zh) * 2021-03-31 2021-07-06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一种铝合金鞍座壳体
CN113022724A (zh) * 2021-04-01 2021-06-25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一种鞍座调节杆总成及调节方法
EP4257462A1 (en) * 2022-04-07 2023-10-11 Sampa Otomotiv Sanayi Ve Ticaret Anonim Sirketi Fifth wheel with an automatically moving adjusting member and method thereof
CN115092253A (zh) * 2022-06-17 2022-09-23 北京主线科技有限公司 半挂车转向角度测量装置和车辆
CN115092253B (zh) * 2022-06-17 2024-01-26 北京主线科技有限公司 半挂车转向角度测量装置和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83645A (zh) 一种自动化牵引车鞍座及其使用方法
CN209382129U (zh) 一种自动化牵引车鞍座
CN201817834U (zh) 装载机属具快换装置
CN201712111U (zh) 汽车内饰件发泡模锁模装置
CN108656880B (zh) 一种自锁拖钩
US4502706A (en) Tractor hitch frame
CN207315345U (zh) 一种钻机顶驱安全防护系统
US6513825B2 (en) Coupling arrangement between a trailer and a pulling vehicle
CN206069696U (zh) 一种用于灌装封口机的拉丝装置
CN212956093U (zh) 一种方舟与尖舟的连接装置
CN202923590U (zh) 改良的汽车方向盘锁
CN208363943U (zh) 万向式安全窗
CN201023601Y (zh) 摇摆车的折叠装置
CN105863406B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前罩锁结构
CN219453430U (zh) 一种气液分离器的固定结构
CN207839893U (zh) 一种汽车零件加工模具自动卸料装置
CN205951635U (zh) 一种自动牵引装置
CN218808030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集装箱锁杆
CN110130649A (zh) 一种混凝土整平铺塑机
CN201635541U (zh) 盖体锁掣装置
CN207033152U (zh) 一种真空自动防护锁
CN212773888U (zh) 一种轨道交通司机室紧急解锁门锁
CN113525532B (zh) 一种无驾驶室的智能驾驶车型车厢
CN107521296A (zh) 一种自动牵引装置
CN220081083U (zh) 一种半自动扭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