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74285B - 一种风力发电机叶片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风力发电机叶片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74285B
CN109374285B CN201811570653.8A CN201811570653A CN109374285B CN 109374285 B CN109374285 B CN 109374285B CN 201811570653 A CN201811570653 A CN 201811570653A CN 109374285 B CN109374285 B CN 10937428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mounting
plate
liquid storage
connecting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7065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374285A (zh
Inventor
方文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Jianwei Mechanical &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Jianwei Mechanical &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Jianwei Mechanical &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Jianwei Mechanical &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57065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374285B/zh
Publication of CN1093742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742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3742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742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3/00Testing of machine par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力发电机叶片检测装置,包括安装箱、设于所述安装箱内的储液箱及设于所述储液箱下方的检测组件,所述安装箱顶部设有安装槽,所述储液箱设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检测组件与所述储液箱相通;所述安装箱内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设于所述安装槽下方,所述检测组件设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储液箱两侧设有第一限位板,所述安装槽两侧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板相配合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顶部活动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上设有用于调整所述检测组件位置的高度调节组件。

Description

一种风力发电机叶片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风力发电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风力发电机叶片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风能是因为风力流动所产生的能量,风力发电则是利用特殊的发电装置将风能转换为电能。因为风能是干净、可再生且丰富的能量,且风力发电的过程不会排放温室效应气体,风力发电已经逐渐成为替代使用化石燃料发电的一种新选择。
风力发电装置主要包含了多个叶片的一风力叶片机构,传动机构以及发电装置。当风力驱动风力叶片机构时,风力叶片机构因此转动而产生机械能,这些机械能通过传动机构传送给发电装置,发电装置通过电磁作用将机械能转换电能。而产生的电能会被储存在一电池或是输入到一供电网络。
风力发电机的叶片是由复合材料所形成,可以用以承受风力发电机的叶片旋转时承受的压力。在一些情况下,风力发电机的叶片在制造过程中会产生暇疵,而这种暇疵会造成风力发电机的叶片在运转时无法承受过度的压力。另外的情况下,风力发电机的叶片的暇疵是因为长期运作时所产生叶片疲劳。在另外的情况下,风力发电机的叶片的暇疵是因为运转时,叶片受到异物撞击,如砂石,所产生。译
一般来说,风力发电机的建置成本很高,而且建置好了以后,不方便任意拆卸检查,故在叶片出厂前需要对叶片进行检测,以确保叶片运行的可靠性;中国专利CN106645570A公开的一种风力发电机叶片表面缺陷检测方法及检测装置,通过压力检测模块检测出叶片表面待检测区域的实时压力值,根据实时压力值与标准压力值之间的压力差值与压差预设值比较结果判定出该检测位置是否存在表面缺陷以及表面缺陷种类,并且对表面缺陷位置进行标记,从而找到叶片表面存在的不符合工艺要求的表面缺陷,便于对表面缺陷进行处理;在测得叶片压力后需要对其压力件计算,提升对工人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叶片检测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便于提高检测效率的风力发电机叶片的检测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风力发电机叶片检测装置,包括安装箱、设于所述安装箱内的储液箱及设于所述储液箱下方的检测组件,所述安装箱顶部设有安装槽,所述储液箱设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检测组件与所述储液箱相通;所述安装箱内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设于所述安装槽下方,所述检测组件设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储液箱两侧设有第一限位板,所述安装槽两侧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板相配合的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顶部活动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上设有用于调整所述检测组件位置的高度调节组件;储液箱内装有染液,用于对缺陷部位进行标记,检测组件与储液箱相通,通过检测组件对叶片进行检测时,当检测组件测得缺陷后,储液箱内的染液通过检测组件掉落在叶片上,对叶片进行精准标记,以确定叶片的缺陷部分,便于对叶片进行整修;通过检测组件之间对叶片进行检测,避免通过第三方手段得知损失问题,提升对叶片检测的方便性,提升对叶片检测的效率;通过高度调节组件对检测组件的高度进行调整,使检测组件底部在检测前与叶片表面相贴合,提升检测组件检测的准确性,提升对叶片的检测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检测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安装腔内的安装板、设于所述安装板底部的连接管、穿设于所述连接管内的第一连接杆、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杆一端的安装座及设于所述安装座上的滚轮;通过滚轮在叶片上行走的方式,对叶片表面进行检测,以最直观的方式达到检测叶片的目的,降低对叶片检测的成本,使叶片检测变的更为简单易操作。
作为优选,所述安装板内设有储液腔,所述储液腔与所述储液箱相通,所述储液箱内穿设有第一输液管,所述安装板顶部设有与所述第一输液管相配合的下料口,所述第一输液管侧壁上设有第二限位板,所述下料口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二限位板相配合的第二限位槽;通过第二限位槽与第二限位板的相互配合,提升第一输液管与下料口的配合效果,将第一输液管底部固定在下料口内,便于使储液箱内的染液进入到储液腔内,从而使滚轮在检测到叶片表面的缺陷后对缺陷部位做到精准定位标记,便于后期对叶片表面进行修复。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输液管顶部设有第一活动腔,所述第一活动腔侧壁上穿设有第一推杆,所述第一输液管内设有与所述第一推杆相配合的控制组件;通过控制组件可对第二限位板进行控制,控制第二限位板与第二限位槽的配合效果,使检测装置的工作时在第二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槽的配合下增加第一输液管与下料口的配合效果;在将储液箱取出对检测装置进行维护时,便于通过控制组件使第二限位板从第二限位槽内脱出,从而可方便的将储液箱从安装箱内取出,便于对储液箱的拆装。
作为优选,所述控制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推杆一端的连接弹簧、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推杆上的第二连接杆、穿设于所述第一活动腔底部的第二推杆、与所述第二推杆相配合的第三推杆及设于所述第二限位板上的挡板;所述第一输液管内设有第一液压腔,所述第三推杆穿设于所述第一液压腔内;通过推动第一推杆的动作,可带动第三推杆进行移动,使第三推杆与挡板脱开配合,便于使第二限位板从第二限位槽内脱出,使第一输液管与下料口脱开配合,便于将储液箱从安装箱内取出,便于对储液箱及安装箱内部进行维护,降低装置维护成本,提升对装置维护的方便性。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输液管内设有第二液压腔,所述第一液压腔侧壁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液压腔和所述第二液压腔通过所述第一通孔相通;所述第二推杆穿设于所述第二液压腔内,所述第三推杆顶部设有第一推板,所述第一推板顶部设有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一输液管内还设有第二活动腔,所述挡板设于所述第二活动腔内,所述第三推杆穿设于所述第二活动腔内与所述挡板相配合;液压腔内装有油液,在第一推杆的作用下推动第二推杆往下运动,使第二推杆将第二液压腔内的油液推入到第一油液腔内,在油液的作用下带动第三推杆运动,使第三推杆与挡板脱开配合,第二限位板失去第三推杆的支撑后与第二限位槽内壁接触时在压力的作用下进入到第二活动腔内部,使第二限位板与第二限位槽脱开配合,从而使第一输液管与下料口脱开配合,便于将储液箱从安装箱内取出,便于对安装箱内部及储液箱进行维护。
作为优选,所述盖板上设有螺纹孔,所述高度调节组件包括穿设于所述螺纹孔内的固定螺栓、活动连接于所述安装箱顶部的固定块、设于所述盖板上的安装块及设于所述安装块上的固定组件;通过螺纹孔与固定螺栓的配合,便于对储液箱在安装槽内的高度进行调整,从而间接性的对检测组件的高度进行调整;在螺纹孔与固定螺栓的螺纹配合下,便于对检测组件的高度进行更精准的控制,采用转动调节的方式取代直接拉动调节,使高度调节更加精确,实现对检测组件高度的微调,使检测组件的底部更好的与叶片表面相贴合,提升检测组件对叶片的检测效果;在将固定螺栓调整到合适高度后,通过固定组件对固定螺栓起固定作用,避免固定螺栓装置运行时发生抖动,从而影响固定螺栓与螺纹孔的配合效果,避免装置在检测过程中检测组件发生移动,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活动连接于所述安装块上的第三连接杆和第四连接杆及分别设于所述第三连接杆和所述第四连接杆上的第四限位板和第五限位板,所述安装块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设有限位弹簧,所述限位弹簧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连接杆和所述第四连接杆相接触;当固定螺栓盖度调整完成后,在限位弹簧弹力的作用下推动第三连接杆和第四连接杆绕着连接点转动,使第四限位板和第五限位板嵌入到固定螺栓的螺纹内,对固定螺栓起到固定作用,避免固定螺栓在装置运行时产生抖动,提升固定螺栓对检测组件的固定效果,从而增加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限位槽内设有支撑弹簧,所述第一限位槽下方设有第三液压腔,所述安装箱侧壁上设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穿设于所述第三液压腔内;所述第一限位槽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三液压腔相通的第四液压腔,所述第四液压腔内设有推块;当固定螺栓将检测组件的高度调整好后,通过固定组件对固定螺栓起固定作用,此时通过限位弹簧对储液箱起支撑作用;驱动液压缸,使液压缸推动活塞杆往第三液压腔内运动,将第三液压腔内的油液推入到第四液压腔内,使推块往上升起与第一限位板底部相接触,对第一限位板和储液箱起支撑作用;通过推块与固定螺栓的相互配合对第一限位板和储液箱起到良好的固定效果,避免装置在运行时检测组件发生移动,将检测组件固定在一个位置上,使滚轮底面始终与叶片表面相接触,确保检测结构的准确性,提升对叶片的检测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安装腔底部设有通腔,所述第一连接杆穿设于所述通腔内,所述连接管上套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底部设有调节弹簧,所述调节弹簧与所述通腔顶部相接触;当固定螺栓与螺纹孔相互配合进行高度调节时,在第一输液管和下料口的配合下推动安装板往下运动,通过支撑板和调节弹簧对检测组件起支撑作用,使检测组件在固定螺栓的作用下压缩调节弹簧,从而对检测组件的高度进行调整,使检测组件在调节弹簧和固定螺栓的作用下达到固定效果,提升检测组件与叶片的配合效果,增加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储液箱内装有染液,用于对缺陷部位进行标记,检测组件与储液箱相通,通过检测组件对叶片进行检测时,当检测组件测得缺陷后,储液箱内的染液通过检测组件掉落在叶片上,对叶片进行精准标记,以确定叶片的缺陷部分,便于对叶片进行整修;通过检测组件之间对叶片进行检测,避免通过第三方手段得知损失问题,提升对叶片检测的方便性,提升对叶片检测的效率;通过高度调节组件对检测组件的高度进行调整,使检测组件底部在检测前与叶片表面相贴合,提升检测组件检测的准确性,提升对叶片的检测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风力发电机叶片的检测装置与风叶的配合示意图。
图2为风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风力发电机叶片的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本发明风力发电机叶片的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图4中的A处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风力发电机叶片的检测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风力发电机叶片的检测装置的剖面爆炸示意图。
图8为图7中的B处放大图。
图9为本发明风力发电机叶片的检测装置检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风力发电机叶片的检测装置储液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风力发电机叶片的检测装置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第一输液管的剖面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动力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13所示,一种风力发电机叶片检测装置,包括安装箱1、设于所述安装箱1内的储液箱2及设于所述储液箱2下方的检测组件,所述安装箱1顶部设有安装槽19,所述储液箱2设于所述安装槽19内,储液箱为圆柱形结构,储液箱被放置于安装槽内,当储液箱被置于安装槽内时,储液箱的顶部高于安装槽顶部,所述检测组件与所述储液箱2相通;所述安装箱1内设有安装腔110,所述安装腔110设于所述安装槽19下方,所述检测组件设于所述安装腔110内;检测组件底部穿设于安装箱内,检测组件底部设于安装箱外侧;安装槽底部设有第二通孔,安装腔和安装槽通过第二通孔相通;所述储液箱2两侧设有第一限位板25,所述安装槽19两侧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板25相配合的第一限位槽 17,第一限位块与矩形结构,当将储液箱装入到安装槽内后,第一限位块被放入第一限位槽内,通过第一限位块与第一限位槽的相互配合,对储液箱起限位作用,使储液箱被装入到安装槽内后无法在安装槽内转动,增加储液箱与安装槽的配合效果;所述第一限位槽17顶部活动连接有盖板13,安装箱顶部设有第一连接块 12,第一连接块上设有第一连接孔,盖板顶部设有第二连接块131,第二连接块上设有与第一连接孔相配合的第二连接孔,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内穿设有连接轴121,连接轴两端分别设有第六限位板,第六限位板与第一连接块相接触,通过第六限位板的作用使连接轴无法从连接孔内脱出,增加连接孔与连接轴的配合效果,通过连接块与连接轴的作用,实现盖板与安装箱的活动连接,使盖板可在第一限位槽顶部转动;所述盖板13上设有用于调整所述检测组件位置的高度调节组件。
当对储液箱进行安装时,将盖板从第一限位槽内翻起,使盖板从第一限位槽内转出,使第一限位板和第一限位槽的位置相对应,将储液箱放入安装槽内,使储液箱与安装箱形成配合,待储液箱被放入到安装槽内后,第一限位板进入到第一限位槽内,绕着连接轴转动盖板,使盖板转动至第一限位槽上方,将第一限位槽顶部封闭,通过高度调节组件对第一限位板件的位置进行调整,从而在储液箱的作用下对检测组件的位置进行调整,使检测组件底部始终与叶片7表面相接触,提升检测装置对叶片的检测效果,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所述盖板13上设有螺纹孔133,所述高度调节组件包括穿设于所述螺纹孔 133内的固定螺栓11、铰接于所述安装箱1顶部的固定块16、设于所述盖板13 上的安装块132及设于所述安装块132上的固定组件;固定螺栓顶部设有转板111,通过转板便于带动固定螺栓转动,所述第一限位槽17内设有支撑弹簧173;当储液箱被放入到安装槽内后,第一限位板被置于支撑弹簧上,通过支撑弹簧对储液箱和第一限位板起支撑作用;转动盖板,使盖板盖在第一限位槽顶部,使盖板顶面与安装箱顶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上,转动固定块,使固定块的一端转动到盖板上方,对盖板起限位作用,使盖板无法往上翻起;通过转板转动固定螺栓,使固定螺栓在与螺纹孔的配合下往下运动,直至固定螺栓底部与第一限位板顶部相接触,观察安装箱底部的的检测组件,同时继续转动转盘使固定螺栓往下运动,在固定螺栓的作用下推动第一限位板压缩支撑弹簧,使第一限位板往下运动,第一限位板往下运动带动储液箱往下运动,使储液箱推动检测组件往下运动,从而使检测组件底部与叶片表面相接触,随着固定螺栓的缓慢压入,使检测组件底部与叶片表面相互贴合,提升检测组件与叶片表面的接触效果,便于检测组件对叶片表面的缺陷进行检测;当高度调节组件对检测组件的位置进行固定后,通过固定组件对固定螺栓起固定作用,将固定螺栓被固定在螺纹孔内,提升固定螺栓对检测组件的固定效果;通过支撑弹簧的弹力作用和固定螺栓的共同配合,为储液箱提供良好的固定效果,同时通过储液箱为检测组件提供良好的固定效果,便于对检测组件的位置进行调整,提升检测装置对叶片的检测效果;在螺纹孔与固定螺栓的螺纹配合下,便于对检测组件的高度进行更精准的控制,采用转动调节的方式取代直接拉动调节,使高度调节更加精确,实现对检测组件高度的微调,使检测组件的底部更好的与叶片表面相贴合,提升检测组件对叶片的检测效果;在将固定螺栓调整到合适高度后,通过固定组件对固定螺栓起固定作用,避免固定螺栓装置运行时发生抖动,从而影响固定螺栓与螺纹孔的配合效果,避免装置在检测过程中检测组件发生移动,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活动连接于所述安装块132上的第三连接杆1325和第四连接杆1326及分别设于所述第三连接杆1325和所述第四连接杆1326上的第四限位板1324和第五限位板,所述安装块132上设有第一凹槽1321,所述第一凹槽1321内设有限位弹簧1322,所述限位弹簧1322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连接杆 1325和所述第四连接杆1326相接触;第一凹槽内壁上设有定位杆1323,定位杆穿设于限位弹簧内,通过定位杆对限位弹簧起固定作用,避免限位弹簧从第一凹槽内脱出,提升限位弹簧在第一凹槽内的固定效果;第四连接杆上设有限位杆13261,第三连接杆上设有第三连接块,第三连接块上铰接有连接臂13251,连接臂上设有与限位杆相配合的限位孔;当限位弹簧处于不受力状态时,限位弹簧两端分别与第一凹槽两端内壁相接触,对第三连接杆和第四连接杆起支撑作用,使第三连接杆和第四连接杆绕着铰接点使第四限位板和第五限位板与固定螺栓相接触,第四限位板和第五限位板嵌入在固定螺栓的螺纹内,使固定螺栓无法随便转动;当将盖板盖入到第一限位槽内后,通过固定块对盖板起固定作用,使盖板无法往上翻起,往第一凹槽内部推动第三连接杆和第四连接杆,使第三连接杆和第四连接杆的一端往第一凹槽内部运动,第三连接杆和第四连接杆的一端相向运动压缩限位弹簧,使第四限位板和第五限位板脱开与固定螺栓的接触,当第三连接杆和第四连接杆转动到间距等于连接臂的长度时,翻动连接臂,使连接臂上的限位孔对第四连接杆上的限位杆,通过限位孔与限位杆的相互配合,对第三连接杆和第四连接杆起固定作用,使第三连接杆和第四连接杆在松开对其的挤压后无法在限位弹簧的作用下复位,便于对固定螺栓进行操作;当通过固定螺栓对检测组件的位置调整完毕后,往上翻动连接臂,使限位孔从限位杆上脱出,第三连接杆和第四连接杆失去固定作用,使第三连接杆和第四连接杆在限位弹簧的作用下往第一凹槽两端运动,从而使第四限位板和第五限位板与固定螺栓表面相接触,嵌入到固定螺栓侧壁上的螺纹内,通过第四限位板和第五限位板对固定螺栓起到固定作用,避免固定螺栓在装置运行时在螺纹孔内发生震动,提升对检测组件的固定效果,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增加检测装置对叶片的检测效果。
所述第一限位槽17下方设有第三液压腔18,所述安装箱1侧壁上设有液压缸14,所述液压缸14的活塞杆穿设于所述第三液压腔18内,液压缸的活塞杆上设有第二推板141,第四推板截面与第三液压腔的截面相同;所述第一限位槽 17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三液压腔18相通的第四液压腔171,所述第四液压腔171 内设有推块172;液压腔内装有油液,当储液箱被放入到安装槽内后,第一限位板被置于支撑弹簧上,通过支撑弹簧对储液箱和第一限位板起支撑作用,此时储液箱内未装入染液;在高度调节组件的作用下对第一限位板和储液箱的高度进行调整,使第一限位板压缩支撑弹簧,调整第一限位板和储液箱在安装槽和第一限位槽的的高度,从而对检测组价的高度进行调整;当高度调节组件确定储液箱和第一限位板在安装槽和第一限位槽内的高度后,启动液压缸,推动液压缸的活塞杆往第三液压腔内运动,在第二推板的作用下推动第三液压腔内的油液往第三液压腔内部运动,第三液压腔的油液在压力的作用下进入到第四液压腔内,油压推动推块沿着第四液压腔往上运动,直至推块顶部与第一限位板底部相接触,对第一限位板起支撑作用,配合支撑弹簧为储液箱提供稳定的支撑效果,避免往储液箱内加入染液后使储液箱的重力增加,使储液箱压缩支撑弹簧影响检测组件对叶片进行检测;对高度调整完成后的检测组件起固定作用,提升检测装置对叶片的检测效果。
所述检测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安装腔110内的安装板3、设于所述安装板3底部的多组连接管32、穿设于所述连接管32内的第一连接杆33、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杆33一端的安装座34及设于所述安装座34上的滚轮35;所述安装板3内设有储液腔36,所述储液腔36与所述储液箱2相通;连接管内设有第三活动腔321,第一连接杆穿设于第三活动腔内,第一连接杆可在第三活动腔内做上下运动;连接管底部设有第四活动腔322,第一连接杆上设有第七限位板332,第七限位板设于第四活动腔内,第七限位板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固定弹簧3221,固定弹簧的一端与第七限位板相固连,另一端与第四活动腔内壁相固连,第七限位板可在第四限位板内做上下运动;第一连接杆内壁上设有蓄水腔323,蓄水腔与储水腔相通,通过储液箱进入到储水腔内的染液进入到蓄水腔内,蓄水腔侧壁上设有第一出液孔324和第二出液孔325,第二出液孔设于第一出液孔下方,第一出液孔和第二出液孔中间隔有隔板;第一连接杆上顶部侧边上设有第一进液孔333,第一连接杆顶部设有第二输液管334,第一进液孔与第二输液管相通;第一连接杆内设有第三输液管331,第二输液管与第三输液管相通;滚轮上设有通径351,通径设于第三输液管下方,通过第三输液管下落的染液通过通径可直接掉落至叶片上。
通过高度调节组件对滚轮的位置进行调整时,推动检测组件往下运动,直至滚轮与叶片表面相接触后,继续转动固定螺栓,使固定螺栓继续推动安装板往下运动,滚轮在叶片表面的作用下推动第一连接杆往安装箱内部运动,使第七限位板运动至第四活动腔上部位置,使第七限位板顶部的固定弹簧处于收缩状态,第七限位板底部的限位板处于拉伸状态,此时第一进液孔处于第一出液孔和第二出液孔之间的隔板一侧,通过第一连接杆侧壁与第三活动腔内壁的接触,对第一出液孔和第二出液孔起密封作用,避免染液从第一出液孔和第二出液孔内流出;隔板对第一进液孔起密封作用,避免第一进液孔内进入染液;当检测装置对叶片进行检测时,滚轮沿着叶片表面移动,对叶片表面的缺陷进行检测,当滚轮运动到叶片表面的凸起时,滚轮在凸起的作用下往上运动,推动第一连接杆往上运动,使第七限位板往第四活动腔顶部运动,此时第一进液孔往上运动到第一出液孔的位置,通过第一出液孔往第一进液孔内通入染液,使染液通过第三输液管掉落至叶片上,对叶片表面进行标记;当滚轮运动到叶片表面的凹陷时,叶片对滚轮的支撑力消失,第七限位板在固定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往下运动,带动第一连接杆运动,使第一进液孔和第二出液孔相对应,通过第二出液孔往第一进液孔内通入染液,使染液通过第三输液管掉落至叶片上,对叶片表面进行标记;使检测组件在检测到叶片表面的缺陷后能够迅速的对其进行准确的标记,以确定叶片的缺陷位置,便于后期对叶片表面进行修复;通过多组第一连接杆及多组滚轮的设置,便于装置对叶片的整个表面进行检测,提升对叶片的检测效率。
所述安装腔110底部设有通腔120,所述第一连接杆33穿设于所述通腔120 内,所述连接管32上套设有支撑板6,所述支撑板6底部设有调节弹簧62,所述调节弹簧62与所述通腔120顶部相接触;支撑板上设有多个与连接管相配合的第四通孔61,连接管穿设于第四通孔内;通腔的截面小于安装腔截面,通腔侧壁设于安装腔内壁上,第一连接杆穿设于通腔内;当固定螺栓与螺纹孔相互配合进行高度调节时,通过支撑板和调节弹簧对检测组件起支撑作用,使检测组件在固定螺栓的作用下压缩调节弹簧,从而对检测组件的高度进行调整,使检测组件在调节弹簧和固定螺栓的作用下达到固定效果,提升检测组件与叶片的配合效果,增加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通过调节弹簧的弹力作用,实现检测组件的高度可调,在对检测组件进行高度调节的同时对检测组件起支撑作用,将检测组件固定在所需的高度上,提升检测装置对叶片的检测效果,适应不同厚度的叶片缺陷检测。
所述储液箱2内穿设有第一输液管22,第一输液管底部设于储液箱外侧,第一输液管底部设于储液箱下方;所述安装板3顶部设有与所述第一输液管22 相配合的下料口31,所述第一输液管22侧壁上设有第二限位板228,所述下料口31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二限位板228相配合的第二限位槽311;下料口底部设有第三推板312,当储液箱被放入至安装槽内后,第一输液管插入到下料口内与第三推板相接触,第二限位板嵌入到第二限位槽内,使第一输液管与下料口形成固定配合,提升第一输液管与下料口的连接效果;通过第三推板和第一输液管的相互配合,使固定螺栓在调整储液箱高度时推动安装板移动,带动检测组件进行移动,便于对检测组件的高度进行调整;储液箱顶部设有箱盖24,箱盖上设有进水管21,当将储液箱装入到安装槽内后可通过进水管往储液箱内加入染液。
所述第一输液管22顶部设有第一活动腔222,所述第一活动腔222侧壁上穿设有第一推杆23,所述第一输液管22内设有与所述第一推杆23相配合的控制组件;控制组件为第二限位板提供支撑效果,使第二限位板与第二限位槽形成固定配合,推升第二限位板与第二限位槽的固定效果,便于对第一输液管和下料口起固定作用,使储液箱内的染液通过第一输液管平滑的进入到下料口内,避免储液箱内的染液掉落至安装箱内部,造成染液的浪费和安装箱内部清理的不便;同时防止染液从通腔内直接掉落在叶片上,将叶片表面染色,影响对叶片的检测效果;通过对第一推杆的操作可对控制组件进行控制,从而控制第二限位板与第二限位槽的连接状况;当对储液箱进行拆出时,通过第一推杆使控制组件失去对第二限位板的支撑效果,便于使第二限位板从第二限位槽内脱出;第二限位板顶部为弧形结构,便于在将储液箱从安装槽内拉出时,使第二限位板与第二限位槽脱开配合,便于对储液箱和安装箱内部进行维修检测,降低装置的维护成本。
所述控制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推杆23一端的连接弹簧231、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推杆23上的第二连接杆232、穿设于所述第一活动腔222底部的第二推杆223、与所述第二推杆223相配合的第三推杆2210及设于所述第二限位板 228上的挡板2281;第一推杆为两组,分别设于第一输液管的侧壁两侧,第二连接杆也为两组,分别铰接于两组第一推杆的一端,两组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相互铰接在一起;连接弹簧将两组第一推杆连接在一起,使两组第一推杆形成一个整体;所述第一输液管22内设有第一液压腔226,所述第三推杆2210穿设于所述第一液压腔226内;所述第一输液管22内设有第二液压腔225,所述第一液压腔226侧壁上设有第一通孔227,所述第一液压腔226和所述第二液压腔225通过所述第一通孔227相通;所述第二推杆223穿设于所述第二液压腔225内,所述第三推杆2210顶部设有第一推板22101,第一推板的截面与第一液压腔的截面相同,所述第一推板22101顶部设有第一复位弹簧2261;第二推杆顶部设有第四推板2231,底部设有第五推板2232,第五推板的截面与第二液压腔的截面相同,第四推板与第二连接杆相配合;所述第一输液管22内还设有第二活动腔 2230,所述挡板2281设于所述第二活动腔2230内,所述第三推杆2210穿设于所述第二活动腔2230内与所述挡板2281相配合;第二活动腔内设有第二复位弹簧2281,第二复位弹簧一端固连于第二活动腔内壁上,另一端固连于挡板上,第三推杆底部设于第二活动腔内为挡板提供支撑效果,使第二限位板无法往第一输液管内部运动,第一输液管侧壁上设有第五通孔2220,第二限位板可沿着第五通孔内壁进行移动,通过挡板与第二活动腔的相互配合,对第二限位板的运动行程起限位作用,避免第二限位板从第五通孔内掉出;第一输液管侧壁上设有第二进液孔221,储液箱内的染液通过第二进液孔进入到第一输液管内,便于将储液箱内的染液加入到储液腔内。
当储液箱被放入到安装槽内后,第一输液管穿设于第二通孔内,通过第二通孔对第一输液管起定位作用,确保第一输液管与下料口相互配合;第一输液管插入到下料口内时,往第一输液管内按动第一推杆,使控制组件失去对第二限位板的支撑效果,便于第二限位板进入到第二限位槽内,与第二限位槽形成固定配合,使储液箱内的染液在第一输液管的作用下更好的进入到储液腔内,避免第一输液管和下料口的位置产生偏移;在第三推板和第一输液管的配合下,通过高度调节组件对检测组件的位置进行调节,使检测组件底部与叶片表面相接触,提升对叶片检测的效果;当检测装置完成对叶片的检测后,按动第一推杆,往第一输液管内部推入第一推杆,第一推杆进入到第一活动腔内,推动第二连接杆绕着铰接点转动,第二连接杆转动往下运动一定距离,在第二连接杆的作用下推动第二推杆往下运动,使第五推板推动第二液压腔内的油液经由第一通孔进入到第一液压腔内,在油压的作用下推动第一推板往上运动,使第一推板沿着第一油压腔往上运动,第一推板压缩第一复位弹簧,带动第三推杆往上运动,使第三推杆底部从第二活动腔内脱出,第三推杆不再对挡板提供支撑作用,往上拉动储液箱,使第二限位板与第二限位槽内壁相接触,在第二限位板顶部弧面的作用下使第二限位板往第五通孔内部运动,使第二限位板脱开与第二限位槽的配合,从而便于将储液箱从安装槽内取出;当储液箱从安装槽内取出后,在第一复位弹簧和连接弹簧的作用下,使第一推杆重新伸出第一活动腔,第一油液腔内的油液在第一复位弹簧的作用下进入到第一油液腔内,挡板在第二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处于第二活动腔一侧,第三推杆插入到第二活动腔内对挡板起支撑作用,使第二限位板恢复到刚开始状态。
所述安装箱1两侧分别设有导向组件,导向装置为两组,分别设于安装箱两侧侧壁上,所述导向组件底部设有动力组件,所述导向组件与叶片7相配合;当对叶片进行检测时,将叶片嵌入两组导向组件之间,通过导向组件对检测装置起固定作用,使检测装置被固定在叶片表面,待检测装置被固定完成后,通过高度调节组件对检测组价的高度进行调整,使滚轮与叶片表面相接触,通过滚轮的作用对叶片表面件检测;两组导向组件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使检测装置在固定后处于水平面上,避免检测装置倾斜影响对叶片的检测效果;通过动力组件可驱动检测装置移动,使检测装置在叶片上固定后沿着叶片表面进行移动,使检测装置在移动时对正片叶片进行检测,提升对叶片的检测效果,避免出现未检测的死角。
所述导向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安装箱1侧壁上的第一导向杆4、穿设于所述第一导向杆4上的第四连接块41、设于所述第一导向杆4上的第八限位板43及套设于所述第一导向杆4上的第一固定弹簧42第四连接块可沿着第一导向杆进行移动,当检测装置未装入到叶片上时,第四连接块侧壁与安装箱侧壁相接触,第一固定弹簧处于原长状态;当对叶片进行检测时,将叶片装在两组导向组件之间,在叶片的作用下推动两组第四连接块往两侧运动,使第一固定弹簧受力收缩,第一固定弹簧对第四连接块产生弹力作用,推动第四连接块产生往叶片一侧运动的趋势,使第四连接块对叶片起夹紧作用,将叶片夹持在两组第四连接块之间,从而将检测装置固定在叶片上,便于检测装置对叶片进行检测。
所述第四连接块41侧壁上设有第一磁块411,所述安装箱1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磁块411相配合的第二磁块15;所述第四连接块41底部设有导向块 412,所述导向块412上设有弧形凹槽;第一磁块和第二磁块的磁力相互吸引;当检测装置未装入到叶片上时,第一磁块和第二磁块处于相接触状态;当叶片卡入第四连接块之间时,在叶片的作用下使第一磁块和第二磁块相互分离,通过磁块磁力的作用和第一固定弹簧弹力的作用,使第四连接块产生往叶片一侧运动的趋势,增加第四连接块对叶片的夹紧效果,从而增加第四连接块与叶片的固定效果,有效的将检测装置固定在叶片上,提升对叶片的检测效果;弧形凹槽的直径大于叶片侧壁直径,当第四连接块与叶片相配合时,叶片侧壁嵌入在弧形凹槽内,通过导向块增加叶片与第四连接块的接触面积,从而提升第四连接块对叶片的固定效果,叶片嵌入在第二凹槽内无法轻易产生移动,提升叶片与检测装置的配合效果,为检测装置的检测工作提供一个平稳的工作环境,提升检测装置对叶片的检测效果。
所述导向块412底部设有第五连接块413,所述动力组件包括设于所述所述第五连接块413底部的固定板5、设于所述固定板5上的驱动电机51及设于所述驱动电机51输出轴上的传动轮52;所述固定板5表面设有第二凹槽53,所述传动轮52设于所述第二凹槽内53;传动轮上套设有橡胶套,通过橡胶套增加传动轮与叶片表面的摩擦力,同时通过橡胶套对叶片起保护作用,避免传动轮在与叶片接触时对叶片表面造成影响;固定板上设有第三凹槽,驱动电机设于第三凹槽内,第三凹槽和第二凹槽相通;传动轮顶部高于驱动电机顶部;当导向组件对检测装置起固定作用后,固定板与叶片底面相接触,固定板上的传动轮与叶片底面相接触,在驱动电机的作用下驱动传动轮传动,使传动轮依靠和叶片底面的摩擦力带动检测装置进行移动,使检测装置在传动轮的作用下沿着叶片进行移动,对整片叶片进行检测,避免出现检测死角,提升对叶片的检测效率;通过驱动检测装置对叶片检测,避免使叶片产生移动,使对叶片的检测变的更为便捷。
所述固定板5上设有第五连接杆54,所述第五连接块413内设有第五活动腔4131,所述第五连接杆54穿设于所述第五活动腔4131内;所述第五连接杆 4131顶部设有第九限位板541,所述第五连接杆4131上套设有第二固定弹簧 542;第二固定弹簧顶部与第九限位板相接触,底部与第五活动腔底部相接触,通过第二固定弹簧对固定板起支撑作用,使固定板与第五连接块相接触,当检测装置未装入到叶片上时,第九限位板处于第五活动腔顶部,使固定板顶部与第五连接块底部相接触;当将检测装置装入到叶片上时,导向组件对叶片起固定效果后,固定板在叶片的作用下往下运动,使第九限位板沿着第五活动腔往下运动,使第二固定弹簧处于压缩状态,通过第二固定弹簧对第九限位板产生弹力作用,使第九限位板产生往上运动的趋势,带动固定板产生往上运动的趋势,使固定板夹紧叶片底面,对叶片底面起良好的固定作用,增加传动轮与叶片底面接触效果,从而增加传动轮与叶片底面的摩擦力,便于传动轮带动检测装置进行移动。
所述第四连接块41上设有第六连接块44,所述第四连接块41通过所述第六连接块44与所述导向块412相连,所述导向块412上设有第七连接块4121,第七连接块为两则,分别设于导向块顶部两侧,所述第六连接块44上设有第六活动腔441,第六活动腔为两组,分别设于第六连接块两侧;所述第七连接块4121 穿设于所述第六活动腔441内,第七连接块可在第六活动腔内移动;所述第七连接块4121上设有第二导向杆45,第二导向杆上设有第八连接块452,第二导向杆通过第八连接块与第七连接块相连,所述第二导向杆45上设有第七活动腔 451,所述第七活动腔451内穿设有第六连接杆46,所述第六连接杆46两端分别设有第十限位板461,所述第六连接杆46上套设有第三固定弹簧462。
当第三固定弹簧处于原长状态时,第七连接块处于第六活动腔靠近安装箱内部的一侧;当将检测装置安装在叶片上时,叶片嵌入早导向块上的弧形凹槽内,在叶片的作用下推动第七连接块运动到第六活动腔的另一侧,同时推动第四连接块沿着第一导向杆运动一定距离,使导向块对叶片起夹紧作用,将检测装置固定在叶片上,便于检测装置对叶片进行检测;当检测装置沿着叶片进行移动时,随着叶片的横截面积减小,第四连接块沿着导向杆运动到安装箱侧壁处,第一磁块和第二磁块相接触,第七连接块在第三固定弹簧的作用下往内运动,带动导向块和固定板往安装箱内侧运动,使叶片侧壁始终嵌在导向块的弧形凹槽内,使检测装置的移动时始终被固定在叶片上,增加检测装置工作的稳定性,避免检测装置在移动时从叶片上掉落对检测装置造成损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风力发电机叶片检测装置,包括安装箱(1)、设于所述安装箱(1)内的储液箱(2)及设于所述储液箱(2)下方的检测组件,所述安装箱(1)顶部设有安装槽(19),所述储液箱(2)设于所述安装槽(19)内,所述检测组件与所述储液箱(2)相通;所述安装箱(1)内设有安装腔(110),所述安装腔(110)设于所述安装槽(19)下方,所述检测组件设于所述安装腔(110)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箱(2)两侧设有第一限位板(25),所述安装槽(19)两侧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板(25)相配合的第一限位槽(17),所述第一限位槽(17)顶部活动连接有盖板(13),所述盖板(13)上设有用于调整所述检测组件位置的高度调节组件;
所述检测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安装腔(110)内的安装板(3)、设于所述安装板(3)底部的连接管(32)、穿设于所述连接管(32)内的第一连接杆(33)、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杆(33)一端的安装座(34)及设于所述安装座(34)上的滚轮(35);
所述安装板(3)内设有储液腔(36),所述储液腔(36)与所述储液箱(2)相通,所述储液箱(2)内穿设有第一输液管(22),所述安装板(3)顶部设有与所述第一输液管(22)相配合的下料口(31),所述第一输液管(22)侧壁上设有第二限位板(228),所述下料口(31)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二限位板(228)相配合的第二限位槽(311);
所述安装腔(110)底部设有通腔(120),所述第一连接杆(33)穿设于所述通腔(120)内,所述连接管(32)上套设有支撑板(6),所述支撑板(6)底部设有调节弹簧(62),所述调节弹簧(62)与所述通腔(120)顶部相接触;
所述安装板(3)内设有储液腔(36),所述储液腔(36)与所述储液箱(2)相通;连接管内设有第三活动腔(321),第一连接杆穿设于第三活动腔内,第一连接杆可在第三活动腔内做上下运动;连接管底部设有第四活动腔(322),第一连接杆上设有第七限位板(332),第七限位板设于第四活动腔内,第七限位板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固定弹簧(3221),固定弹簧的一端与第七限位板相固连,另一端与第四活动腔内壁相固连,第七限位板可在第四限位板内做上下运动;第一连接杆内壁上设有蓄水腔(323),蓄水腔与储液腔相通,通过储液箱进入到储液腔内的染液进入到蓄水腔内,蓄水腔侧壁上设有第一出液孔(324)和第二出液孔(325),第二出液孔设于第一出液孔下方,第一出液孔和第二出液孔中间隔有隔板;第一连接杆上顶部侧边上设有第一进液孔(333),第一连接杆顶部设有第二输液管(334),第一进液孔与第二输液管相通;第一连接杆内设有第三输液管(331),第二输液管与第三输液管相通;滚轮上设有通径(351),通径设于第三输液管下方,通过第三输液管下落的染液通过通径可直接掉落至叶片上。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力发电机叶片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液管(22)顶部设有第一活动腔(222),所述第一活动腔(222)侧壁上穿设有第一推杆(23),所述第一输液管(22)内设有与所述第一推杆(23)相配合的控制组件。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风力发电机叶片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推杆(23)一端的连接弹簧(231)、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推杆(23)上的第二连接杆(232)、穿设于所述第一活动腔(222)底部的第二推杆(223)、与所述第二推杆(223)相配合的第三推杆(2210)及设于所述第二限位板(228)上的挡板(2281);所述第一输液管(22)内设有第一液压腔(226),所述第三推杆(2210)穿设于所述第一液压腔(226)内。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风力发电机叶片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液管(22)内设有第二液压腔(225),所述第一液压腔(226)侧壁上设有第一通孔(227),所述第一液压腔(226)和所述第二液压腔(225)通过所述第一通孔(227)相通;所述第二推杆(223)穿设于所述第二液压腔(225)内,所述第三推杆(2210)顶部设有第一推板(22101),所述第一推板(22101)顶部设有第一复位弹簧(2261);所述第一输液管(22)内还设有第二活动腔(2230),所述挡板(2281)设于所述第二活动腔(2230)内,所述第三推杆(2210)穿设于所述第二活动腔(2230)内与所述挡板(2281)相配合。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力发电机叶片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13)上设有螺纹孔(133),所述高度调节组件包括穿设于所述螺纹孔(133)内的固定螺栓(11)、活动连接于所述安装箱(1)顶部的固定块(16)、设于所述盖板(13)上的安装块(132)及设于所述安装块(132)上的固定组件。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风力发电机叶片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活动连接于所述安装块(132)上的第三连接杆(1325)和第四连接杆(1326)及分别设于所述第三连接杆(1325)和所述第四连接杆(1326)上的第四限位板(1324)和第五限位板,所述安装块(132)上设有第一凹槽(1321),所述第一凹槽(1321)内设有限位弹簧(1322),所述限位弹簧(1322)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连接杆(1325)和所述第四连接杆(1326)相接触。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风力发电机叶片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槽(17)内设有支撑弹簧(173),所述第一限位槽(17)下方设有第三液压腔(18),所述安装箱(1)侧壁上设有液压缸(14),所述液压缸(14)的活塞杆穿设于所述第三液压腔(18)内;所述第一限位槽(17)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三液压腔(18)相通的第四液压腔(171),所述第四液压腔(171)内设有推块(172)。
CN201811570653.8A 2018-12-21 2018-12-21 一种风力发电机叶片检测装置 Active CN1093742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70653.8A CN109374285B (zh) 2018-12-21 2018-12-21 一种风力发电机叶片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70653.8A CN109374285B (zh) 2018-12-21 2018-12-21 一种风力发电机叶片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74285A CN109374285A (zh) 2019-02-22
CN109374285B true CN109374285B (zh) 2023-09-15

Family

ID=653711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70653.8A Active CN109374285B (zh) 2018-12-21 2018-12-21 一种风力发电机叶片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374285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34583A (zh) * 2011-05-17 2014-01-22 夏普株式会社 轮胎的缺陷检测方法
CN106645570A (zh) * 2016-12-09 2017-05-10 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风力发电机叶片表面缺陷检测方法及检测装置
CN206683570U (zh) * 2017-04-21 2017-11-28 南京第一建设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地坪平整度机械式检测装置
CN206891364U (zh) * 2017-06-26 2018-01-16 江苏鸿成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地坪平整度缺陷定位装置
CN108088854A (zh) * 2016-11-22 2018-05-29 天津松英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风力发电机叶片气泡检测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9764387U (zh) * 2018-12-21 2019-12-10 陈文会 一种风力发电机叶片的检测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34583A (zh) * 2011-05-17 2014-01-22 夏普株式会社 轮胎的缺陷检测方法
CN108088854A (zh) * 2016-11-22 2018-05-29 天津松英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风力发电机叶片气泡检测装置
CN106645570A (zh) * 2016-12-09 2017-05-10 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风力发电机叶片表面缺陷检测方法及检测装置
CN206683570U (zh) * 2017-04-21 2017-11-28 南京第一建设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地坪平整度机械式检测装置
CN206891364U (zh) * 2017-06-26 2018-01-16 江苏鸿成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地坪平整度缺陷定位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风力发电机叶片检测装置研究;张国恩;科技经济导刊(第20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74285A (zh) 2019-0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78003B (zh) 一种用于风机塔的自动化清洗检测维护系统
CN107442460B (zh) 一种全自动螺栓螺母清洗机
US20090230692A1 (en) Dynamic fluid energy conversion
CN107017827A (zh) 一种提高发电效率的光伏发电设备
CN113565833A (zh) 油缸疲劳试验测试机
CN106925987A (zh) 一种风机塔筒上的螺栓预紧装置及螺栓拧紧方法
CN105156059A (zh) 一种具有远程监控功能的抽油机盘根自动旋紧装置
CN209764387U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叶片的检测装置
CN109374285B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叶片检测装置
CN109443735B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叶片表面缺陷的检测装置
CN117052613B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叶片的清洗设备及方法
CN209432419U (zh) 一种叶片检测装置
CN109357862A (zh) 一种叶片检测装置
CN202733371U (zh) 一种用于检测闸门漏水装置的升降装置
CN203141048U (zh) 一种用于重型隔板束装配的轴向移动设备
CN209148271U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叶片表面缺陷的检测装置
CN208280033U (zh) 一种桥梁维护用顶升装置
CN215000500U (zh) 一种无平台观察装置
CN112938405A (zh) 一种火力发电厂用灰斗送料设备
CN108645184B (zh) 一种高效的建材烘干装置
CN207363824U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偏航制动机构
CN206191036U (zh) 一种带旁式手轮机构的薄膜式执行机构
CN220036908U (zh) 一种火电厂锅炉用循环泵维护测试设备
CN211602206U (zh) 一种火力发电锅炉蒸汽温度检测装置
CN220907048U (zh) 一种矿井水泵维修监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