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73366A - 燃气灶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燃气灶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73366A
CN109373366A CN201811490881.4A CN201811490881A CN109373366A CN 109373366 A CN109373366 A CN 109373366A CN 201811490881 A CN201811490881 A CN 201811490881A CN 109373366 A CN109373366 A CN 1093733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processor
pressure
control switch
cook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49088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373366B (zh
Inventor
任富佳
刘刚
陈晓伟
洪敏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Robam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Robam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Robam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Robam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49088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373366B/zh
Publication of CN1093733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733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3733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733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3/00Stoves or ranges for gaseous fuels
    • F24C3/1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4C3/126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on rang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eeding And Controlling Fuel (AREA)
  • Regulation And Control Of Combus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燃气灶及其控制方法,涉及灶具技术领域。该燃气灶包括通过输气管路连通的燃烧器、控制开关和增压阀,控制开关用于控制输气管路的封堵状态,增压阀用于增大流经输气管路的燃气流量;还包括处理器和检测装置,检测装置用于检测与燃烧器燃烧相关的因素,检测装置、控制开关、增压阀均与处理器连接;该控制方法用于控制上述燃气灶。该燃气灶中增压阀的设置,能够增大输气管路中的燃气流量,相应增大燃烧器的出火火焰,满足用户猛火爆炒需求,增大燃烧器的火焰燃烧调节范围,提高燃气灶的实用性,并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燃气灶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灶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燃气灶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燃气灶作为烹饪厨具广泛应用于厨房中,由于家庭用户的烹饪时间段比较集中,而供气部门供应燃气的气压一定,多个用户同时使用燃气灶烹饪时,会出现燃气供气压力不足,燃气灶火力不足甚至无法点火情况的发生;此外,烹饪过程中,一些用户喜欢通过猛火爆炒方式来烹饪出符合口味的菜肴,然而,现有燃气灶在工作过程中,其火力无法满足实现猛火爆炒的燃烧火焰,从而限制了燃气灶的烹饪功能,降低了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气灶及其控制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燃气灶使用时燃气供气压力小,无法满足用户使用需求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燃气灶,包括通过输气管路串联连通的燃烧器、控制开关和增压阀,所述控制开关用于控制所述输气管路的封堵状态,所述增压阀用于增大流经所述输气管路的燃气流量;
还包括处理器和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用于检测与所述燃烧器燃烧相关的因素,所述检测装置、所述控制开关、所述增压阀均与所述处理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输气管路上连通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用于控制所述输气管路的通断状态;所述电磁阀与所述处理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气压检测部件,所述增压阀与所述控制开关形成通路的前端连通有进气管路,所述气压检测部件设于所述进气管路上,所述气压检测部件用于检测所述进气管路中的燃气气压。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装置包括火力检测部件,所述火力检测部件设于所述燃烧器上,所述火力检测部件用于检测放置在所述燃烧器上方锅具的温度。
进一步的,所述处理器连接有菜单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增压阀包括增压通道和增压机构,所述增压机构设于所述增压通道上,用于增大流经所述增压通道的燃气流量;所述增压通道与所述输气管路连通,所述增压机构与所述处理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增压通道包括进气腔、增压腔和出气腔,所述进气腔与所述增压腔之间通过增压孔连通,所述增压腔与所述出气腔之间通过出气孔连通;所述进气腔上设有进气口,所述出气腔上设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与所述输气管路连通;
所述增压机构设于所述增压通道上,用于改变所述增压腔内的气压,所述出气腔的侧壁上活动设有第一封堵件,所述第一封堵件封堵于所述出气孔处,且所述增压腔内的气压大于所述出气腔内的气压时,燃气气流能够推开所述第一封堵件,经所述出气孔流入所述出气腔内。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方法,用于控制上述燃气灶,包括以下步骤:
S100使用所述燃气灶时,打开所述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调节所述输气管路中的燃气流量;
S200所述控制开关调至全开状态时,所述控制开关将全开电信号传递至所述处理器,所述处理器控制打开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将检测到的燃烧电信号传递至所述处理器;
当燃烧电信号低于所述处理器中设定工作范围的下限值时,所述处理器控制打开所述增压阀,并调节所述增压阀的增压量,使燃烧电信号处于所述处理器中设定的工作范围内;
S300燃气灶使用完毕时,关闭所述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将关闭电信号传递至所述处理器,所述处理器控制关闭所述检测装置及所述增压阀。
进一步的,所述输气管路上连通有电磁阀,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气压检测部件和火力检测部件,
步骤S100中,打开所述控制开关时,所述控制开关将打开电信号传递至所述处理器,所述处理器控制打开所述电磁阀;
步骤S200中,所述处理器接收到全开电信号时,控制打开所述气压检测部件和火力检测部件,所述气压检测部件将检测到的进气管路中的燃气气压电信号传递至所述处理器,所述火力检测部件将检测到的锅具的温度电信号传递至所述处理器;
步骤S300中,关闭所述控制开关时,所述处理器接收到关闭电信号,控制关闭所述电磁阀。
进一步的,所述处理器连接有菜单模块,包括以下步骤:
S400使用所述燃气灶时,在所述菜单模块中选择菜单,所述菜单模块将菜单电信号传递至所述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相应控制所述控制开关的封堵状态、所述检测装置的开关状态和所述增压阀的增压状态。
本发明燃气灶及其控制方法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提供的燃气灶及其控制方法,其中,燃气灶包括用于产生火焰对锅具进行加热的燃烧器、用于控制燃烧器的开关状态及输气管路的封堵状态的控制开关、用于增大输气管路中燃气流量进而增大燃烧器出火火焰的增压阀、用于检测燃烧器燃烧相关因素的检测装置和用于对上述各电子部件进行智能调控的处理器;其中,控制方法用于控制上述燃气灶的使用。
初始时,外部燃气与输气管路连通,控制开关处于关闭状态,输气管路相应处于封堵状态,燃烧器处于关闭状态;处理器内设置有燃气灶使用过程与检测装置相关的工作范围值。需要使用燃气灶时,具体的,燃气灶包括小火模式和大火模式,其中,用户打开控制开关,能够通过控制开关控制输气管路中的通气截面,相应在一定范围控制燃气流量,进而控制燃烧器的燃烧火焰大小;当控制开关未全开时(即输气管路未全部通气)为小火模式,控制开关将该电信号传递给处理器,处理器相应控制增压阀处于关闭状态;当用户将控制开关调至全开状态进行大火烹饪时,控制开关将全开电信号传递至处理器,处理器接收到该电信号,相应控制打开检测装置,检测装置对燃气灶中能够影响燃烧器燃烧的一个或多个因素进行检测,并将检测到的相关燃烧电信号传递至处理器,处理器将接收到的燃烧电信号与其内设定的大火模式相关的工作范围值进行比对,当燃烧电信号低于工作范围的下限值时,说明燃烧器燃烧火焰较小,无法满足烹饪对大火的需求,处理器控制打开增压阀,并对增压阀的增压量进行调节,输气管路中的燃气流量增大,燃烧器的火焰相应增大,直至检测装置检测到的燃烧信号高于下限值,增压阀进行稳定增压,燃气灶处于大火模式以满足用户的猛火爆炒需求。
燃气灶使用完毕时,关闭控制开关,控制开关将关闭电信号传递至处理器,处理器相应控制关闭检测装置和增压阀(若小火模式中检测装置和增压阀均未打开,处理器则无需工作,直接关闭控制开关即可)。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小火模式时,处理器可以控制打开检测装置,检测装置也可以处于关闭状态。
该燃气灶中增压阀的设置,能够增大输气管路中的燃气流量,相应增大燃烧器的出火火焰,满足用户猛火爆炒需求,增大燃烧器的火焰燃烧调节范围,提高燃气灶的实用性,并提升用户使用体验。此外,处理器能够通过控制开关及检测装置,智能控制增压阀的工作状态,调节灵敏度高且精度也较高,进一步提高燃气灶的实用性和用户使用体验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燃气灶中两组并列设置的增压阀与电磁阀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燃气灶中增压阀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燃气灶中各电子部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燃气灶中气压检测部件与增压阀配合工作时的一种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标:1-控制开关;2-增压阀;3-处理器;4-电磁阀;5-气压检测部件;6-火力检测部件;7-菜单模块;8-隔片;9-驱动机构;21-进气腔;211-进气口;22-增压腔;23-出气腔;231-出气口;24-进气孔;25-增压孔;26-出气孔;27-第一封堵件;28-第二封堵件;29-卡接槽;81-卡接头;82-凸台;83-凹槽;91-驱动电机;92-连杆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燃气灶,如图3所示,包括通过输气管路串联连通的燃烧器、控制开关1和增压阀2,控制开关1用于控制输气管路的封堵状态,增压阀2用于增大流经输气管路的燃气流量;还包括处理器3和检测装置,检测装置用于检测与燃烧器燃烧相关的因素,检测装置、控制开关1、增压阀2均与处理器3连接。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控制方法,用于控制上述燃气灶,包括以下步骤:
S100使用所述燃气灶时,打开所述控制开关1,所述控制开关1调节所述输气管路中的燃气流量;
S200所述控制开关1调至全开状态时,所述控制开关1将全开电信号传递至所述处理器3,所述处理器3控制打开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将检测到的燃烧电信号传递至所述处理器3;
当燃烧电信号低于所述处理器3中设定工作范围的下限值时,所述处理器3控制打开所述增压阀2,并调节所述增压阀2的增压量,使燃烧电信号处于所述处理器3中设定的工作范围内;
S300燃气灶使用完毕时,关闭所述控制开关1,所述控制开关1将关闭电信号传递至所述处理器3,所述处理器3控制关闭所述检测装置及所述增压阀2。
本实施例提供的燃气灶及其控制方法,其中,燃气灶包括用于产生火焰对锅具进行加热的燃烧器、用于控制燃烧器的开关状态及输气管路的封堵状态的控制开关1、用于增大输气管路中燃气流量进而增大燃烧器出火火焰的增压阀2、用于检测燃烧器燃烧相关因素的检测装置和用于对上述各电子部件进行智能调控的处理器3;其中,控制方法用于控制上述燃气灶的使用。
初始时,外部燃气与输气管路连通,控制开关1处于关闭状态,输气管路相应处于封堵状态,燃烧器处于关闭状态;处理器3内设置有燃气灶使用过程与检测装置相关的工作范围值。需要使用燃气灶时,具体的,燃气灶包括小火模式和大火模式,其中,用户打开控制开关1,能够通过控制开关1控制输气管路中的通气截面,相应在一定范围控制燃气流量,进而控制燃烧器的燃烧火焰大小;当控制开关1未全开时(即输气管路未全部通气)为小火模式,控制开关1将该电信号传递给处理器3,处理器3相应控制增压阀2处于关闭状态。当用户将控制开关1调至全开状态进行大火烹饪时,控制开关1将全开电信号传递至处理器3,处理器3接收到该电信号,相应控制打开检测装置,检测装置对燃气灶中能够影响燃烧器燃烧的一个或多个因素进行检测,并将检测到的相关燃烧电信号传递至处理器3,处理器3将接收到的燃烧电信号与其内设定的大火模式相关的工作范围值进行比对,当燃烧电信号高于工作范围的下限值时,说明燃烧器的燃烧火焰能够满足用户需求,处理器3控制增压阀2处于关闭状态;当燃烧电信号低于工作范围的下限值时,说明燃烧器燃烧火焰较小,无法满足烹饪对大火的需求,处理器3控制打开增压阀2,并对增压阀2的增压量进行调节,输气管路中的燃气流量增大,燃烧器的火焰相应增大,直至检测装置检测到的燃烧信号高于下限值,增压阀进行稳定增压,燃气灶处于大火模式以满足用户的猛火爆炒需求。具体的,大火模式时工作范围的下限值可以为2kPa。
燃气灶使用完毕时,关闭控制开关1,控制开关1将关闭电信号传递至处理器3,处理器3相应控制关闭检测装置和增压阀2(若小火模式中检测装置和增压阀2均未打开,处理器3则无需工作,直接关闭控制开关1即可)。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小火模式时,处理器3可以控制打开检测装置,检测装置也可以处于关闭状态。
该燃气灶中增压阀2的设置,能够增大输气管路中的燃气流量,相应增大燃烧器的出火火焰,满足用户猛火爆炒需求,增大燃烧器的火焰燃烧调节范围,提高燃气灶的实用性,并提升用户使用体验。此外,处理器3能够通过控制开关1及检测装置,智能控制增压阀2的工作状态,调节灵敏度高且精度也较高,进一步提高燃气灶的实用性和用户使用体验度。
具体的,上述“与燃烧器燃烧相关的因素”可以为输气管路中的燃气流量(燃气流量增大,则燃烧器处燃气出气量增大,相应产生火焰增大,对锅具的加热功率增大,锅具温度相应提高)、输气管路中的燃气气压(输气时,燃气气压与燃气流量成正比,原理与燃气流量类似)、燃烧器上方锅具的温度等因素。控制开关1能够控制燃烧器的开关状态,并能够控制输气管路的通气截面,具体的,控制开关1可以选用旋钮开关,也可以为多个不同挡位的按钮开关等能够实现上述功能均可以;此外,燃烧器、控制开关1和增压阀2串联连通,燃烧器位于末端,控制开关1和增压阀2的位置则不做限定。
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可以在输气管路上连通有电磁阀4,电磁阀4用于控制输气管路的通断状态;电磁阀4与处理器3连接。初始时,电磁阀4处于封堵状态,输气管路在电磁阀4处处于断路状态;使用燃气灶时,打开控制开关1,控制开关1将打开电信号传递至处理器3,处理器3控制打开电磁阀4,电磁阀4内处于连通状态,随后用户通过控制开关1调节输气管路的通气截面即可;燃气灶使用完毕时,关闭控制开关1,控制开关1将关闭电信号传递至处理器3,处理器3相应控制关闭电磁阀4,电磁阀4再次处于封堵状态,输气管路相应处于断路状态。无需使用燃气灶时,控制开关1和电磁阀4能够对输气管路进行双重封堵,进一步提高输气管路的封堵密封性,减少燃气泄漏情况的发生。
具体的,燃气灶位于出气端,电磁阀4、增压阀2和控制开关1之间的顺序没有限制,只要三者串连,与燃气灶形成通路即可。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电磁阀4、增压阀2和燃烧器通过输气管路连通形成的通路可以为两条或多条,两个或多个燃烧器能够相对独立运行,用户可以选择其中的一个,或同时使用两个或多个进行烹饪,进一步提高燃气灶的实用性。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检测装置可以包括气压检测部件5,增压阀2与控制开关1形成通路的前端连通有进气管路,气压检测部件5设于进气管路上,气压检测部件5用于检测进气管路中的燃气气压;和/或,检测装置也可以包括火力检测部件6,火力检测部件6设于燃烧器上,火力检测部件6用于检测放置在燃烧器上方锅具的温度。这里是检测装置的两种具体情况,其中,燃气灶使用过程中,气压检测部件5与火力检测部件6可以相对独立工作,也可以相互辅助工作,进一步提高检测的精度。
其中,气压检测部件5与火力检测部件6相互辅助工作的步骤如下:
步骤S100中,打开控制开关1时(可以处于小火模式,也可以处于大火模式),控制开关1将打开电信号传递至处理器3,处理器3控制打开电磁阀4,输气管路处于通路状态;
步骤S200中,处理器3接收到全开电信号时,控制打开气压检测部件5和火力检测部件6,气压检测部件5将检测到的进气管路中的燃气气压电信号传递至处理器3,火力检测部件6将检测到的锅具的温度电信号传递至处理器3,大火模式时,处理器3将接收到的气压电信号和温度电信号与其内设定的工作范围值进行比对,当两者其中一个小于下限值时,处理器3控制打开增压阀2;
步骤S300中,关闭控制开关1,处理器3接收到关闭电信号时,控制关闭电磁阀4,控制开关1和电磁阀4同时对输气管路的不同位置进行双重封堵。
其中,气压检测部件5单独工作时的步骤如图4所示,这里不再赘述。具体的,气压检测部件5可以选用气压传感器、气压检测芯片等,且根据实际需要,可以设置为一个或多个;火力检测部件6可以选用离子检火、热电偶检火、NTC温度传感器等用来检测锅具的温度。
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处理器3还可以连接有菜单模块7。包括以下控制步骤:S400使用燃气灶时,在菜单模块7中选择菜单,菜单模块7将菜单电信号传递至处理器3,处理器3相应控制控制开关1的封堵状态、检测装置的开关状态和增压阀2的增压状态。具体的,菜单模块7中不同的菜单选项对应不同的控制程序,单项菜单对应的控制程序中可以包括处理器3对控制开关1的通气截面大小的控制、工作时间长短的控制;使用大火模式时,还涉及检测装置的开关状态控制、增压阀2增压量的控制等。如,选择其中一项菜单,处理器3接收到相应的菜单电信号,打开控制开关1,并使其处于小火模式,加热一定时间后,处理器3关闭控制开关1;或,选择其中一项菜单,处理器3接收到相应的菜单电信号,打开控制开关1,并使其处于全开状态,处理器3相应控制打开检测装置和增压阀2,进行大火模式烹饪。
菜单模块7的设置,进一步提高了燃气灶的智能化,相应提高烹饪的精确度、减轻用户劳动量。其中,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控制步骤仅用于描述控制过程,并不用于限定控制顺序,如步骤S400包括步骤S100,但燃气灶中不设定菜单模块7时,S100也可以独立操作。
本实施例中,增压阀2可以包括增压通道和增压机构,增压机构设于增压通道上,用于增大流经增压通道的燃气流量;增压通道与输气管路连通,增压机构与处理器3连接。处理器3通过控制增压机构的开关状态及增压功率,实现其对增压通道的增压量控制,增压通道与输气管路连通,相应控制输气管路增压量的控制。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增压通道可以包括进气腔21、增压腔22和出气腔23,进气腔21与增压腔22之间通过增压孔25连通,增压腔22与出气腔23之间通过出气孔26连通;进气腔21上设有进气口211,出气腔23上设有出气口231,出气口231与输气管路连通;增压机构设于增压通道上,用于改变增压腔22内的气压,出气腔23的侧壁上活动设有第一封堵件27,第一封堵件27封堵于出气孔26处,且增压腔22内的气压大于出气腔23内的气压时,燃气气流能够推开第一封堵件27,经出气孔26流入出气腔23内。
这里是增压通道的一种具体结构,初始时,增压阀2进气腔21的进气口211与外部燃气连通,无需使用增压阀2时,则外部燃气经增压通道进气腔21的进气口211进入进气腔21内,随后通过增压孔25进入增压腔22内,随着燃烧器对燃气的燃烧,增压腔22内的气压大于出气腔23内的燃气气压时,增压腔22内的燃气能够推动第一封堵件27不再封堵出气孔26,增压腔22内的燃气经出气孔26进入出气腔23内,最后经出气口231流出增压通道,随后经过输气管路流至燃烧器,实现对燃烧器的连续供气。
当外部燃气的气压较低,无法满足用户对火力的需求时,外部燃气进入进气腔21内,处理器3开启增压机构,首先,增压机构会减小增压腔22内的气压,进气腔21与增压腔22内的燃气压差增大,进气腔21内的燃气在压差作用下流入增压腔22内,且流入的流量要大于未开启增压机构时的流量;随后,增压机构对增压腔22进行压缩,增压腔22内的燃气气压增大,相应的,增压腔22与出气腔23内的燃气压差增大,增压腔22内的燃气推开第一封堵件27流入出气腔23内,且流入的流量要大于未开启增压机构时的流量,随后出气腔23内的燃气流向燃烧器为其供气,从而提高流经增压通道的燃气流量,相应提高向燃烧器的供气量,使得燃烧器能够正常使用并产生用户需要的火力;随后增压机构进行上述循环即可实现对增压阀2的连续增压。
其中,增压通道内第一封堵件27的设置,在增压机构对增压腔22进行降压处理时,第一封堵件27能够封堵在出气口231处,以减少出气腔23内的燃气回流入增压腔22内情况的发生,从而确保燃烧器的正常使用。
本实施例中,进气腔21与增压腔22之间还设有多个进气孔24,进气孔24的孔径小于增压孔25,多个进气孔24绕增压孔25的外周排布。一方面,进气腔21内的燃气能够通过进气孔24进入增压腔22内,提高进气腔21与增压腔22的连通性;另一方面,进气孔24的设置还可以缓冲增压时增压腔22内气流进入出气腔23内造成的强烈冲击,提高燃气输送的平稳性,相应提高燃烧器出火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还可以在增压腔22的侧壁上活动设有第二封堵件28,第二封堵件28封堵于增压孔25处,且进气腔21内的气压大于增压腔22内的气压时,燃气气流能够推开第二封堵件28进入增压腔22内。烹饪过程中,无需开启增压机构时,进气腔21内的燃气气压高于增压腔22内的燃气气压,压差作用下,进气腔21内的燃气推动打开第二封堵件28,并进入增压腔22内;当需要开启增压机构时,增压机构减小增压腔22内的气压时,出气腔23内的燃气能够在压差作用下进入增压腔22内,增压机构增大增压腔22内的气压时,由于第二封堵件28设置在增压腔22内,则第二封堵件28在增压腔22内的燃气压力作用下更加紧密的压紧封堵在增压孔25处,从而减少增压腔22增压过程,增压腔22内的燃气经增压孔25回流入进气腔21内情况的发生,相应进一步增大增压腔22向出气腔23的供气流量,进一步提高增压机构的增压效果。
具体的,第一封堵件27和第二封堵件28设置在增压通道上的形式,可以部分边缘铰接于增压通道的侧壁上,且设置有复位件驱动第一封堵件27及第二封堵件28分别封堵在出气孔26和增压孔25处;此外,第一封堵件27和第二封堵件28也可以选用橡胶材料制成,橡胶封堵件的部分边缘固定在增压通道的侧壁上,橡胶封堵件受燃气的推力时发生形变,不再封堵增压孔25或出气孔26,不受外力时则可以在自身形变作用下回复原位,对增压孔25或出气孔26进行封堵。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增压机构可以包括隔片8和驱动机构9,隔片8设于增压阀2的阀体内,与阀体的内壁共同围成增压腔22,驱动机构9的驱动端与隔片8连接,用于驱动隔片8发生形变或相对阀体移动,以改变增压腔22的大小。这里是增压机构的两种具体形式,其中,隔片8与阀体的内壁共同围成增压腔22,进气孔24、增压孔25和出气孔26设置在增压腔22的侧壁上,当驱动机构9驱动隔片8背向进气孔24、增压孔25和出气孔26发生形变或相对阀体移动,使得增压腔22的体积变大时,增压腔22内的气压减小,进气腔21内的燃气流入增压腔22内的流量增大;类似的,驱动机构9驱动隔片8面向进气孔24、增压孔25和出气孔26发生形变或相对阀体移动,使得增压腔22的体积减小,则增压腔22内的气压增大,燃气向出气腔23内的输气流量增大,从而实现增压机构的增压效果。
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对于上述通过隔片8形变实现增压效果,具体的,隔片8可以为柔性件,阀体内与隔片8的周边对应设有卡接槽29,隔片8沿其周向设有卡接头81,卡接头81匹配卡接于卡接槽29内。柔性的隔片8的周边连接于阀体上,使得隔片8与阀体之间为密封连接,以减少增压腔22内的燃气经隔片8向外泄露情况的发生;驱动机构9驱动隔片8发生形变,相应改变增压腔22的大小,从而实现对增压腔22的增压及降压作用,完成对增压通道内燃气流量的增大。此外,卡接头81与阀体上的卡接槽29匹配卡接,能够将隔片8牢固的固定在阀体上,减少隔片8受驱动机构9的拉扯而从阀体上脱离情况的发生。
本实施例中,针对上述通过隔片8相对阀体移动,具体的,隔片8滑动隔挡于阀体内部的通道内,且隔片8的外周对该通道匹配封堵,其中隔片8朝向出气孔26的一侧与阀体内壁共同围成增压腔22,驱动机构9驱动隔片8沿阀体内部的通道朝向出气孔26运动时(运动过程隔片8的外周始终与该通道的内壁贴紧封堵),增压腔22的体积变小,气压增大;驱动机构9驱动隔片8沿该通道背向出气孔26的方向运动时,增压腔22的体积增大,气压减小,从而实现对增压腔22的增压及降压作用,完成对阀体内燃气流量的增大。
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隔片8上可以向外凸出有凸台82,凸台82内形成凹槽83,凹槽83朝向增压腔22,驱动机构9的驱动端与凸台82连接。这里是隔片8的一种具体形式,凸台82与隔片8之间形成弯折处,且凸台82自身也存在弯折处,驱动机构9通过凸台82驱动隔片8形变时,凸台82及凸台82与隔片8连接处的弯折部位首先发生形变,在隔片8及凸台82的可形变范围内,尽可能增大其形变程度,相应增强对增压腔22的体积改变程度;同时,还能够减少平板状隔板形变容易撕裂情况的发生。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驱动机构9可以包括驱动电机91和连杆机构92,驱动电机91的外壳安装于阀体上,连杆机构92的一端与驱动电机91的驱动端铰接,另一端与隔片8连接。这里是驱动机构9的一种具体形式,驱动电机91的驱动端转动带动连杆机构92往复运动,从而带动隔片8往复形变或相对阀体往复运动,实现对增压腔22的体积改变。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图2中的连杆机构92仅为示意图,并不是连杆机构92的具体结构。
驱动机构9除上述形式外,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9还可以选用推杆电机,推杆电机推杆的驱动端与隔片8连接,通过推杆的伸缩实现对隔片8的往复驱动。处理器3通过改变驱动电机91的转速,或调节推杆电机的推送频率来调节增压阀2的增压量,具体的,处理器3可以采用20kHz的PWM信号进行控制,使其平滑的控制驱动电机91的转速,提高气压控制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驱动电机91可以设于阀体上,驱动电机91的驱动端和连杆机构92均位于阀体内部。此情况时,阀体可以对驱动电机91的驱动端及连杆机构92起到保护作用,以减少外部因素对其造成的损坏,从而确保连杆机构92的正常运行,提高其使用寿命。
具体的,隔片8可以选用橡胶膜片,橡胶膜片将增压腔22和驱动机构9分隔在相对独立的两侧,还可以减少驱动电机91和连杆机构92在运行过程产生火花等,造成燃气燃烧爆炸等危险的发生,从而提高控制阀的使用安全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燃气灶,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输气管路串联连通的燃烧器、控制开关(1)和增压阀(2),所述控制开关(1)用于控制所述输气管路的封堵状态,所述增压阀(2)用于增大流经所述输气管路的燃气流量;
还包括处理器(3)和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用于检测与所述燃烧器燃烧相关的因素,所述检测装置、所述控制开关(1)、所述增压阀(2)均与所述处理器(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气管路上连通有电磁阀(4),所述电磁阀(4)用于控制所述输气管路的通断状态;所述电磁阀(4)与所述处理器(3)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气压检测部件(5),所述增压阀(2)与所述控制开关(1)形成通路的前端连通有进气管路,所述气压检测部件(5)设于所述进气管路上,所述气压检测部件(5)用于检测所述进气管路中的燃气气压。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包括火力检测部件(6),所述火力检测部件(6)设于所述燃烧器上,所述火力检测部件(6)用于检测放置在所述燃烧器上方锅具的温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3)连接有菜单模块(7)。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阀(2)包括增压通道和增压机构,所述增压机构设于所述增压通道上,用于增大流经所述增压通道的燃气流量;所述增压通道与所述输气管路连通,所述增压机构与所述处理器(3)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通道包括进气腔(21)、增压腔(22)和出气腔(23),所述进气腔(21)与所述增压腔(22)之间通过增压孔(25)连通,所述增压腔(22)与所述出气腔(23)之间通过出气孔(26)连通;所述进气腔(21)上设有进气口(211),所述出气腔(23)上设有出气口(231),所述出气口(231)与所述输气管路连通;
所述增压机构设于所述增压通道上,用于改变所述增压腔(22)内的气压,所述出气腔(23)的侧壁上活动设有第一封堵件(27),所述第一封堵件(27)封堵于所述出气孔(26)处,且所述增压腔(22)内的气压大于所述出气腔(23)内的气压时,燃气气流能够推开所述第一封堵件(27),经所述出气孔(26)流入所述出气腔(23)内。
8.一种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控制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燃气灶,包括以下步骤:
S100使用所述燃气灶时,打开所述控制开关(1),所述控制开关(1)调节所述输气管路中的燃气流量;
S200所述控制开关(1)调至全开状态时,所述控制开关(1)将全开电信号传递至所述处理器(3),所述处理器(3)控制打开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将检测到的燃烧电信号传递至所述处理器(3);
当燃烧电信号低于所述处理器(3)中设定工作范围的下限值时,所述处理器(3)控制打开所述增压阀(2),并调节所述增压阀(2)的增压量,使燃烧电信号处于所述处理器(3)中设定的工作范围内;
S300燃气灶使用完毕时,关闭所述控制开关(1),所述控制开关(1)将关闭电信号传递至所述处理器(3),所述处理器(3)控制关闭所述检测装置及所述增压阀(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气管路上连通有电磁阀(4),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气压检测部件(5)和火力检测部件(6),
步骤S100中,打开所述控制开关(1)时,所述控制开关(1)将打开电信号传递至所述处理器(3),所述处理器(3)控制打开所述电磁阀(4);
步骤S200中,所述处理器(3)接收到全开电信号时,控制打开所述气压检测部件(5)和火力检测部件(6),所述气压检测部件(5)将检测到的进气管路中的燃气气压电信号传递至所述处理器(3),所述火力检测部件(6)将检测到的锅具的温度电信号传递至所述处理器(3);
步骤S300中,关闭所述控制开关(1)时,所述处理器(3)接收到关闭电信号,控制关闭所述电磁阀(4)。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3)连接有菜单模块(7),包括以下步骤:
S400使用所述燃气灶时,在所述菜单模块(7)中选择菜单,所述菜单模块(7)将菜单电信号传递至所述处理器(3),所述处理器(3)相应控制所述控制开关(1)的封堵状态、所述检测装置的开关状态和所述增压阀(2)的增压状态。
CN201811490881.4A 2018-12-06 2018-12-06 燃气灶及其控制方法 Active CN10937336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90881.4A CN109373366B (zh) 2018-12-06 2018-12-06 燃气灶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90881.4A CN109373366B (zh) 2018-12-06 2018-12-06 燃气灶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73366A true CN109373366A (zh) 2019-02-22
CN109373366B CN109373366B (zh) 2020-02-07

Family

ID=653760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490881.4A Active CN109373366B (zh) 2018-12-06 2018-12-06 燃气灶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37336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28985A (zh) * 2019-06-25 2020-12-25 芜湖美的厨卫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燃气热水器的燃气调节装置和具有其的燃气热水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048454A (en) * 1979-05-02 1980-12-10 Orion Machinery Co Ltd Combustion control device for nozzle spray type burner
CN102410562A (zh) * 2011-11-18 2012-04-11 中山华帝燃具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增压泵且稳压的燃气灶
CN202946342U (zh) * 2012-11-20 2013-05-22 东莞市天昶机电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无油压缩机
CN208089488U (zh) * 2018-04-11 2018-11-13 鑫磊压缩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活塞空压机
CN208186432U (zh) * 2018-05-07 2018-12-04 广东万家乐厨房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增压集成灶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048454A (en) * 1979-05-02 1980-12-10 Orion Machinery Co Ltd Combustion control device for nozzle spray type burner
CN102410562A (zh) * 2011-11-18 2012-04-11 中山华帝燃具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增压泵且稳压的燃气灶
CN202946342U (zh) * 2012-11-20 2013-05-22 东莞市天昶机电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无油压缩机
CN208089488U (zh) * 2018-04-11 2018-11-13 鑫磊压缩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活塞空压机
CN208186432U (zh) * 2018-05-07 2018-12-04 广东万家乐厨房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增压集成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28985A (zh) * 2019-06-25 2020-12-25 芜湖美的厨卫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燃气热水器的燃气调节装置和具有其的燃气热水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73366B (zh) 2020-0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39005B (zh) 一种燃气集成灶智能系统
CN106969387A (zh) 一种燃气灶
CN108662747A (zh) 燃气热水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9268548A (zh) 调节阀及燃气灶
CN109373366A (zh) 燃气灶及其控制方法
CN209146407U (zh) 控制阀及燃气灶
CN109357289A (zh) 一种节能炒灶
CN109404987A (zh) 智能燃气灶、智能燃气灶系统及集成灶系统
CN111256175A (zh) 一种可显示火力档位的灶具及其控制方法
CN210727498U (zh) 一种燃气式炒菜机
CN209229798U (zh) 增压装置及燃气灶
CN212252729U (zh) 一种可显示火力档位的灶具
CN219763142U (zh) 一种智能数显双用气体温控多功能烧烤炉
CN207486879U (zh) 感温智能燃气灶及控制系统
CN212178960U (zh) 一种具有防火功能的烟灶控制系统
CN109340408A (zh) 控制阀及燃气灶
CN219166204U (zh) 披萨炉用的集成烘烤装置及披萨炉
CN205678670U (zh) 一种连体燃烧器以及燃烧炉
CN106439938B (zh) 一种炉底全封闭式上进风高效燃气灶
CN218009396U (zh) 燃气烤炉温控系统
CN211532520U (zh) 一种燃气烤炉
WO2020244529A1 (zh) 具有组合的辐射炙烤与对流炙烤的烤箱设备
KR101355907B1 (ko) 2열 컨베이어가 설치된 컨베이어 오븐
CN218954870U (zh) 燃烧装置和灶台
CN209399434U (zh) 集成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