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67217B - 一种转印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转印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67217B
CN109367217B CN201811340576.7A CN201811340576A CN109367217B CN 109367217 B CN109367217 B CN 109367217B CN 201811340576 A CN201811340576 A CN 201811340576A CN 109367217 B CN109367217 B CN 10936721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fer machine
opening
closing
pulley
pneuma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34057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367217A (zh
Inventor
李春来
李祥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Yonghean Door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Yonghean Door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Yonghean Door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Yonghean Door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34057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367217B/zh
Publication of CN1093672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672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3672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672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16/00Transfer printing apparatu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16/00Transfer printing apparatus
    • B41F16/0006Transfer printing apparatus for printing from an inked or preprinted foil or band
    • B41F16/004Presses of the reciprocating type
    • B41F16/0046Presses of the reciprocating type with means for applying print under heat and pressure, e.g. using heat activable adhesiv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16/00Transfer printing apparatus
    • B41F16/0006Transfer printing apparatus for printing from an inked or preprinted foil or band
    • B41F16/0093Attachments or auxiliary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urnace Housings, Linings, Walls, And Ceilings (AREA)
  • Tunnel Furnaces (AREA)

Abstract

一种转印机,包括转印机轨道组、加热炉门启闭组、真空腔启闭组和真空腔,转印机轨道组包括轨道部、滑轮部、滑轮固定部和减速机,转印机轨道组被配置为将真空腔转移至转印机箱体,滑轮部滑动地设置于轨道部,加热炉门启闭组包括时序控制部和启闭部,启闭部与加热炉门连接,真空腔启闭组包括启动部、气动部和第一配合部,启动部与气动部连接,气动部与第一配合部连接,通过减速机实现轨道的动作和转运真空腔的速度的可控性,时序控制部控制加热炉门,启闭部提供动力,减轻人工负担,人工控制真空腔门的开启和关闭,方便迅速,安全性能高,采用气动装置,节能、高效,转印机可对压型板进行转印,并能同时转印多张。

Description

一种转印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转印机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转印机。
背景技术
转印机是转印技术所用的机器的总称,主要是通过加热使其颜料分子进入到介质中。色彩鲜活、层次分明,能涉及细部表现出相邻的微妙色彩之差;其专用色带含有独特保护膜,可以达到连续色阶的表现。
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现有的转印机至少存在以下缺点:
现有的转印机,都是对平板进行转印;
现有的转印机,每次只能转印一张板材,效率低,开机预热时间长;
现有的转印机,通过轨道转运真空腔时,轨道行程短,轨道滑轮速度过快不易控制,通过电动打开或关闭真空腔,实现自动化,成本高,安全性能低;
现有的转印机,加热炉的炉门,需借助真空腔进入时的推力打开,影响转印效率;
现有的转印机,真空腔需要在转印所需材料进入前打开,需要在进入后关闭密封,然后创造真空环境,通过电动打开或关闭真空腔,实现自动化,成本高,安全性能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包括提供一种转印机,其能够保证停止运动时真空腔的位置相对固定,并且通过减速机实现轨道的动作及速度的可控性。能够在真空腔抵达加热炉门时自动开启开启和关闭加热炉门,节约时间,提高转印效率。通过人工快速控制真空腔门的开启和关闭,成本低,安全性能高,可对压型板进行转印,并能同时转印多张。
本发明的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转印机,包括转印机轨道组、加热炉门启闭组、真空腔启闭组和真空腔。转印机轨道组包括轨道部、滑轮部、滑轮固定部和减速机。转印机轨道组被配置为将真空腔转移至转印机箱体,滑轮部固定设置于真空腔的下端部,滑轮部滑动地设置于轨道部,滑轮固定部连接于轨道部和滑轮部之间。当滑轮部停止转动时,滑轮固定部用于保持轨道部和滑轮部的位置的相互固定。减速机与滑轮部传动连接。加热炉门启闭组包括时序控制部和启闭部。加热炉门启闭组被配置为自动开启和关闭加热炉门,加热炉门设置于转印机箱体一侧。时序控制部与启闭部连接,时序控制部被配置为控制启闭部。启闭部与加热炉门连接,启闭部被配置为真空腔抵达加热炉门时开启和关闭加热炉门。真空腔启闭组包括启动部、气动部和第一配合部。真空腔包括真空腔门,启动部与气动部连接,气动部与第一配合部连接,第一配合部被配置为开启和关闭真空腔门。转印机包括安装台,轨道部、减速机、时序控制部、启动部、气动部、第一配合部均设置于安装台,启闭部设置于转印机箱体外侧,真空腔可用于同时转印至少一张压型板。
综上,这样的转印机能够保证停止运动时真空腔的位置相对固定,真空腔通过滑轮部滑动地设置于轨道部而移动,并且通过减速机实现轨道的动作及速度的可控性。通过时序控制部实现自动打开和关闭加热炉门的功能,节约时间,提高转印效率。通过启动部控制气动部工作,气动部带动配合部移动,以达到开启和关闭真空腔门的功能,采用气动装置,成本低,人工控制方便迅速,安全性能高。转印机可对压型板进行转印,并能同时转印多张。
进一步地,包括第一人工控制部,第一人工控制部连接减速机;
转印机轨道组包括缓冲部,缓冲部设置于真空腔的外侧。
进一步地,滑轮固定部设置于滑轮部的侧面;
轨道部在预设位置设置第二配合部;
滑轮固定部与第二配合部相互配合以保持轨道部和滑轮部的位置的相互固定。
进一步地,滑轮固定部设置于轨道部的预设位置;
滑轮部包括第三配合部;
滑轮固定部与第三配合部相互配合以保持轨道部和滑轮部的位置的相互固定。
进一步地,时序控制部包括时间继电器,时间继电器与启闭部电连接;
时间继电器控制启闭部的开启和关闭。
进一步地,加热炉门可向至少一个方向由中心位置匀速打开;
加热炉门启闭组包括隔热部,隔热部设置于加热炉门的内壁一侧。
进一步地,启动部包括踏板件,踏板件与气动部连接;
踏板件被配置为人工控制气动部;
真空腔启闭组包括支架,启动部、气动部和第一配合部安装于支架,支架固定安装于安装台。
进一步地,气动部与第一配合部通过链条件连接;
第一配合部与链条件固定连接;
链条件远离第一配合部的一端与气动部固定连接,气动部被配置为增减第一配合部与气动部之间沿链条件方向的距离;
支架包括至少一个转向件;
链条件与转向件啮合连接,转向件可转动,转向件被配置为改变链条件的延伸方向;
气动部包括第一轮盘,第一轮盘可转动;
链条件远离第一配合部的一端与第一轮盘固定连接并缠绕在第一轮盘;
第一轮盘被配置为增减第一配合部与气动部之间沿链条件方向的距离。
进一步地,气动部与第一配合部通过皮带件连接;
第一配合部与皮带件固定连接;
皮带件远离第一配合部的一端与气动部固定连接,气动部被配置为增减第一配合部与气动部之间沿皮带件方向的距离;
支架包括至少一个滑轮;
皮带件靠设于滑轮,滑轮被配置为改变皮带件的延伸方向;
气动部包括第二轮盘,第二轮盘可转动;
皮带件远离第一配合部的一端与第二轮盘固定连接并缠绕在第二轮盘;
第二轮盘被配置为增减第一配合部与气动部之间沿皮带件方向的距离。
进一步地,第一配合部沿重力方向移动以开启和关闭真空腔门。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通过滑轮固定部保证停止运动时真空腔的位置相对固定,通过减速机实现轨道的动作和转运真空腔的速度的可控性;
2、时序控制部可控制启闭部,使得加热炉门自动开启和关闭,时序控制部可根据真空腔抵达加热炉门的状态设定加热炉门自动开启和关闭的时间;
3、启闭部提供加热炉门自动开启和关闭所需的动力,无需其他动力输入,提高转印效率,减轻人工负担;
4、节约转印时间,提高转印效率;
5、通过人工控制真空腔门的开启和关闭,方便迅速,安全性能高;
6、采用气动装置,节能、高效,工作环境适应性好,采用气动装置控制真空腔门的开启和关闭,结构简单,安装维护简单,可在高温场合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转印机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转印机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转印机轨道组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加热炉门启闭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加热炉门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加热炉门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真空腔启闭组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转印机轨道组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真空腔启闭组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标:10-转印机,100-转印机轨道组,110-轨道部,111-第二配合部,120-滑轮部,121-第三配合部,130-滑轮固定部,140-减速机,150-第一人工控制部,160-缓冲部,200-加热炉门启闭组,210-时序控制部,211-时间继电器,220-启闭部,300-真空腔启闭组,310-启动部,311-踏板件,320-气动部,321-第一轮盘,322-第二轮盘,330-第一配合部,340-支架,341-转向件,342-滑轮,350-链条件,360-皮带件,400-真空腔,500-转印机箱体,600-加热炉门,610-中心位置,700-安装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若出现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转印机10的第一结构示意图,具体地展示转印机10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转印机10的第二结构示意图,具体地展示转印机10包括的转印机轨道组100以及其他部分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转印机轨道组100的第一结构示意图,具体地展示轨道部110与滑轮部120之间的连接关系;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加热炉门启闭组200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地展示加热炉门启闭组200以及其他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6和图7分别展示加热炉门600的不同的开启方式;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真空腔启闭组300的第一结构示意图,具体地展示真空腔启闭组300的具体结构。
本发明的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请结合参照图1至图8,一种转印机10,包括转印机轨道组100、加热炉门启闭组200、真空腔启闭组300和真空腔400。转印机轨道组100包括轨道部110、滑轮部120、滑轮固定部130和减速机140。转印机轨道组100被配置为将真空腔400转移至转印机箱体500,滑轮部120固定设置于真空腔400的下端部,滑轮部120滑动地设置于轨道部110,滑轮固定部130连接于轨道部110和滑轮部120之间。当滑轮部120停止转动时,滑轮固定部130用于保持轨道部110和滑轮部120的位置的相互固定。减速机140与滑轮部120传动连接。加热炉门启闭组200包括时序控制部210和启闭部220。加热炉门启闭组200被配置为自动开启和关闭加热炉门600,加热炉门600设置于转印机箱体500一侧。时序控制部210与启闭部220连接,时序控制部210被配置为控制启闭部220。启闭部220与加热炉门600连接,启闭部220被配置为真空腔400抵达加热炉门600时开启和关闭加热炉门600。真空腔启闭组300包括启动部310、气动部320和第一配合部330。真空腔400包括真空腔门,启动部310与气动部320连接,气动部320与第一配合部330连接,第一配合部330被配置为开启和关闭真空腔门。转印机10包括安装台700,轨道部110、减速机140、时序控制部210、启动部310、气动部320、第一配合部330均设置于安装台700,启闭部220设置于转印机箱体500外侧,真空腔400可用于同时转印至少一张压型板。
真空腔400通过固定设置于真空腔400的下端部的滑轮部120滑动地设置于轨道部110而移动,通过滑轮固定部130保证停止运动时真空腔400的位置相对固定,并且通过减速机140实现轨道的动作及速度的可控性,改善速度过快的问题。
传动部与真空腔400传动连接,传动部用于转运真空腔400,传动部为真空腔400的转运过程提供动力。当真空腔400被转运至抵达加热炉门600时,加热炉门600在启闭部220的作用下开启和关闭。
启闭部220与加热炉门600传动连接,启闭部220具有动力支持。启闭部220能够提供加热炉门600开启和关闭的能量,实现加热炉门600开启和关闭无需其他动力输入的功能,节省人工成本,提高转印效率。
时序控制部210与启闭部220连接。具体的,时序控制部210与启闭部220电连接。时序控制部210被配置为控制启闭部220,在启闭部220实现加热炉门600的开启和关闭的条件下,时序控制部210控制加热炉门600的开启和关闭。时序控制部210根据整体转印工序中的相关环节设置。当真空腔400被转运至抵达加热炉门600时,时序控制部210对启闭部220发出信号,启闭部220开启和关闭加热炉门600,实现自动开启和关闭加热炉门600的功能,能节约转印时间,提高转印效率。
通过启动部310控制气动部320工作,气动部320带动配合部移动,以达到开启和关闭真空腔门的功能,采用气动装置,成本低,人工控制方便迅速,安全性能高。
并且,转印机10可对压型板进行转印,并能同时转印多张。
综上,这样的转印机10通过减速机140实现轨道的动作和转运真空腔400的速度的可控性。时序控制部210控制加热炉门600自动开启和关闭,启闭部220提供加热炉门600自动开启和关闭所需的动力,提高转印效率,减轻人工负担。人工控制真空腔门的开启和关闭,方便迅速,安全性能高,采用气动装置,节能、高效,工作环境适应性好。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2,包括第一人工控制部150,第一人工控制部150连接减速机140,转印机轨道组100包括缓冲部160,缓冲部160设置于真空腔400的外侧。
通过人工控制部来控制减速机140的工作与否,减速机140与滑轮部120传动连接,滑轮部120带动与之固定连接的真空腔400运动。通过减速机140控制滑轮部120的转动速度,以达到控制真空腔400的运动速度的目的。人工控制真空腔400移动,在一方面,能够带来实时控制,借助操作人员的经验提高产品的质量;在另一方面,能提高安全性。
缓冲部160减轻滑轮固定部130在固定滑轮部120时带来的冲击力,能够保护整体装置,并且提高转印机10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缓冲部160可固定设置于真空腔400的外侧。更多的,缓冲部160可以固定设置于真空腔400的外侧,也可以固定设置在转印机10的其他位置,保证缓冲部160实现对真空腔400停止运动时的缓冲功能。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4,滑轮固定部130设置于滑轮部120的侧面,轨道部110在预设位置设置第二配合部111,滑轮固定部130与第二配合部111相互配合以保持轨道部110和滑轮部120的位置的相互固定。
滑轮固定部130设置于滑轮部120的侧面,具体的,滑轮固定部130可固定设置于滑轮部120的侧面。滑轮部120包括滑轮342和安装部,滑轮342通过安装部固定设置于真空腔400的下端面。安装部通过螺栓固定于真空腔400的下端面,还可以是其他的固定方式。滑轮342安装在安装部的转轴上,转轴穿过滑轮342的形心,滑轮342可转动。
轨道部110在预设位置处的第二配合部111,用来与滑轮固定部130相互配合。当真空腔400完成既定的运动时,滑轮固定部130与第二配合部111配合,将滑轮342卡死在轨道部110的预设位置处,保证真空腔400在进行热转印过程中不发生移动,提高热转印的效果。
上述的配合的方式可以是卡合的方式,也可以选择卡扣的方式,还可以选择其他方式。滑轮固定部130与第二配合部111之间的相互配合,在一方面,可以使得,当真空腔400运动到预设位置时,也就是滑轮部120运动到轨道部110的预设位置时,能够将真空腔400的位置保持相对固定不移动。在另一方面,当真空腔400完成热转印过程,需要真空腔400回到准备位置时,能够在受一定力的情况下,使得这种滑轮固定部130与第二配合部111相互分离,从而滑轮部120在轨道部110中转动,真空腔400顺着轨道部110方向移动出去。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5,时序控制部210包括时间继电器211,时间继电器211与启闭部220电连接,时间继电器211控制启闭部220的开启和关闭。
时间继电器211是指当加入或去掉输入的动作信号后,其输出电路需经过规定的准确时间才产生跳跃式变化或触头动作的一种继电器。是一种使用在较低的电压或较小电流的电路上,用来接通或切断较高电压、较大电流的电路的电气元件。
在许多控制系统中,需要使用时间继电器211来实现延时控制。时序控制部210包括时间继电器211,时序控制部210还包括其他的控制电路。时间继电器211在控制电路里实现接通或切断较高电压、较大电流的功能,从而实现控制电路的通断。从而,时序控制部210能控制与之电连接的启闭部220的工作状态,包括开启和关闭。
当时间继电器211接受了启动信号后开始计时,计时结束后它的工作触头进行开或合的动作,从而推动后续的电路工作。时间继电器211的延时性能在设计的范围内是可以调节的,从而方便调整它的延时时间长短。此处,根据在转印工序中,真空腔400在转印机轨道组100的转运功能下抵达加热炉门600的时刻,来设置时间继电器211的延时时间。
并且,当转印材料在真空腔400内进入到转印产品上,真空腔400内完成转印产品的生产,真空腔400需移出加热炉。时间继电器211的延时功能能够保证在完成转印产品的清凉下,发出信号,使得启闭部220打开加热炉门600。转印机轨道组100将真空腔400转移出加热炉。
此处当完成转印过程自动打开加热炉门600,既能省时省力,提高工序效率,还能实现对转印过程的监控作用。能够保证转印的颜料分子进入介质的实际过程在限定时间内,在提高转印的质量同时,减轻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6和图7,加热炉门600可向至少一个方向由中心位置610匀速打开,加热炉门启闭组200包括隔热部,隔热部设置于加热炉门600的内壁一侧。
当真空腔400抵达加热炉门600时,时序控制部210控制启闭部220,启闭部220开启和关闭加热炉门600。当开启加热炉门600时,以前的往往是朝一个方向缓缓打开,在真空腔400体积大的情况下,加热炉门600打开速度比较慢。
在本实施例中,加热炉门600可向至少一个方向由中心位置610匀速打开。具体的,加热炉可以由中心位置610向四周匀速打开。例如,可以由中心位置610分为三个规则的区域同时匀速打开。上述的中心位置610正对真空腔400的形心,这样加热炉门600可以最快地打开允许真空腔400通过的通道,真空腔400通过加热炉门600进入加热炉。再关闭加热炉门600进行升温等操作。
更多地,加热炉门600可以由中心位置610分为四个对称的区域同时打开,也可以划分成规整的更多的区域同时向四周打开。这样能够节省打开加热炉门600至允许真空腔400通过的通道所需要的最少的时间,降低整体转运真空腔400的时间,提高整体转印效率。加热炉门600可以由更多的方式打开,具体根据真空腔400的形状、大小和形心来设计和选择。
转印生产过程过程中,当一个真空腔400在加热炉内完成转印后,传送部将真空腔400移出加热炉门600。此时,加热炉门600打开时,内部热空气会与外部空气形成对流。在加热炉门600的内壁一侧设置隔热部,既能够减少内部空气的热量散失而带来的加热炉消耗能量增加,还可以保持外界温度较低,改善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8,启动部310包括踏板件311,踏板件311与气动部320连接,踏板件311被配置为人工控制气动部320,真空腔启闭组300包括支架340,启动部310、气动部320和第一配合部330安装于支架340,支架340固定安装于安装台700。
工作人员通过操作脚踏板控制气动部320的工作情况。当转印机10工作的时候,需要将转印所需要的材料比如转印版、转印纸或者转印墨水等材料转移至真空腔400内部,此时需要打开真空腔门。当转印过程结束,需将产品取出,再进行后面的工序,此时需要打开真空腔门。由于每次的转印过程,形成产品的最好的状态不是完全相同的,需要工作人员根据实际情况,控制转印工序的具体持续时间。采用脚踏板控制气动部320的工作情况,操作简易,反应迅速,方便工作人员操作,能实时开始和结束转印工序,提高产品质量。且采用脚踏板,安全性能高。
启动部310、气动部320和第一配合部330通过安装在支架340上,起到固定的作用。再通过支架340固定安装在安装台700上,有利于提高真空腔启闭组300的整体稳定性。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8,气动部320与第一配合部330通过链条件350连接,第一配合部330与链条件350固定连接。链条件350远离第一配合部330的一端与气动部320固定连接,气动部320被配置为增减第一配合部330与气动部320之间沿链条件350方向的距离。支架340包括至少一个转向件341。链条件350与转向件341啮合连接,转向件341可转动,转向件341被配置为改变链条件350的延伸方向。气动部320包括第一轮盘321,第一轮盘321可转动。链条件350远离第一配合部330的一端与第一轮盘321固定连接并缠绕在第一轮盘321。第一轮盘321被配置为增减第一配合部330与气动部320之间沿链条件350方向的距离。
第一配合部330用于与真空腔门相互配合以开启和关闭真空腔门。第一配合部330与气动部320通过链条件350连接,第一配合部330与链条件350固定连接,当气动部320开始工作时,气动部320带动链条件350运动,链条件350带动第一配合部330运动,以达到开启和关闭真空腔门的功能。此时,沿链条件350方向,第一配合部330与气动部320之间的距离发生改变。
由于转印机10的实际构造,转印机10真空腔400启闭装置需要根据转印机10的实际剩余空间来安装设置。支架340包括至少一个转向件341,通过至少一个转向件341改变链条件350的延伸方向,能够最大可能利用转印机10的内部剩余空间。具体的,链条件350与转向件341啮合连接,转向件341可转动,即自转。转向件341绕自身中心可转动,例如,可以通过在转向件341的自身中心处设置轴与轴承的配合方式。
通过第一轮盘321转动,链条件350的一端与第一轮盘321固定连接。当气动部320工作时,带动第一轮盘321转动,进而带动链条件350缠绕在第一轮盘321上,从而达到增减第一配合部330与气动部320之间沿链条件350方向的距离的目的。第一配合部330移动,开启或关闭真空腔门。
进一步地,第一配合部330沿重力方向移动以开启和关闭真空腔门。第一配合部330沿重力方向移动,在第一配合部330与真空腔门配合好的情况下,可以依靠重力增强配合的稳定性。而且,第一配合部330在竖直的方向上移动,能最大限度的减小移动过程中重力所造成的影响。
本实施例的工作流程如下:
在开始,真空腔400处于转印机箱体500外侧,工作人员进行上料操作。工作人员通过作为启动部310的踏板件311,使得真空腔启闭组300的气动部320开始工作,气动部320通过第一配合件使得真空腔门打开。具体的,为气动部320通过链条件350带动第一配合部330运动。然后,真空腔400在转印机轨道组100的作用下朝加热炉门600移动。通过减速机140来实现轨道的动作和转运真空腔400的速度的可控性,通过第一人工控制部150来控制减速机140的工作状态,通过缓冲件保证整体装置的稳定性。接着,加热炉门启闭组200作用,在时序控制部210的预计时间的作用下,启闭组打开加热炉门600,具体的,真空腔400抵达加热炉门600时开启和关闭加热炉门600。真空腔400在转印机轨道组100的继续作用下,进入转印机箱体500内部。当真空腔400到达指定工作位置,转印机轨道组100的滑轮固定部130作用,将滑轮342卡死在轨道部110的预设位置处,保证真空腔400在进行热转印过程中不发生移动,提高热转印的效果。真空腔400进入后,在时序控制部210的作用下,加热炉门600关闭,并在转印结束时自动打开,实现自动计时和控制的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通过滑轮固定部130保证停止运动时真空腔400的位置相对固定,通过减速机140实现轨道的动作和转运真空腔400的速度的可控性;
2、时序控制部210可控制启闭部220,使得加热炉门600自动开启和关闭,时序控制部210可根据真空腔400抵达加热炉门600的状态设定加热炉门600自动开启和关闭的时间;
3、启闭部220提供加热炉门600自动开启和关闭所需的动力,无需其他动力输入,提高转印效率,减轻人工负担;
4、节约转印时间,提高转印效率;
5、通过人工控制真空腔门的开启和关闭,方便迅速,安全性能高;
6、采用气动装置,节能、高效,工作环境适应性好,采用气动装置控制真空腔门的开启和关闭,结构简单,安装维护简单,可在高温场合使用;
7、设置缓冲件和隔热部,提高转印机10的整体稳定和转印效率;
8、安装台700的整体设置和真空腔启闭组300的设计,提高空间利用率;
9、可对压型板进行转印,并能同时转印多张。
实施例2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转印机轨道组100的第二结构示意图,具体地展示转印机轨道组100中滑轮固定部130不同的设置的结构示意图。
请参照图1至图3,请参照图5至图9,为本发明的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转印机10。从图1和图5中可以看出一种转印机10包括转印机轨道组100、加热炉门启闭组200、真空腔启闭组300和真空腔400。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转印机10,其与第一实施例的转印机10大致相同,二者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的转印机轨道组100中轨道部110和滑轮固定部130的配合方式。
请参照图9,滑轮固定部130设置于轨道部110的预设位置,滑轮部120包括第三配合部121,滑轮固定部130与第三配合部121相互配合以保持轨道部110和滑轮部120的位置的相互固定。
具体的,滑轮固定部130还可以设置在轨道部110上,滑轮部120包括第三配合部121。相较于之前的滑轮固定部130设置在滑轮部120的不同的地方,这里是滑轮部120与滑轮固定部130相互配合,实现保持轨道部110和滑轮部120的位置的相互固定的预设目标。
具体的,在轨道部110的预设位置处,轨道部110固定设置有滑轮固定部130,滑轮固定部130与滑轮部120的第三配合部121之间相互配合以保持轨道部110和滑轮部120的位置的相互固定。
相比于实施例1中的轨道部110和滑轮固定部130的配合方式,本实施例的第三配合部121固定设置于滑轮部120,由于第三配合部121的形状大小较小,在滑轮部120移动的过程中,会减小滑轮固定部130造成的阻力等影响,且本实施例的配合方式易于安装。
实施例3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真空腔启闭组300的第二结构示意图,具体地展示真空腔启闭组300采用皮带件360的结构示意图。
请参照图1至图7,请参照图10,为本发明的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转印机10。从图1和图5中可以看出一种转印机10包括转印机轨道组100、加热炉门启闭组200、真空腔启闭组300和真空腔400。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转印机10,其与第一实施例的转印机10大致相同,二者的区别在于气动部320与第一配合部330之间的连接方式。
请参照图10,进一步地,气动部320与第一配合部330通过皮带件360连接。具体的第一配合部330与皮带件360固定连接。皮带件360远离第一配合部330的一端与气动部320固定连接,气动部320被配置为增减第一配合部330与气动部320之间沿皮带件360方向的距离。支架340包括至少一个滑轮342,皮带件360靠设于滑轮342,滑轮342被配置为改变皮带件360的延伸方向。气动部320包括第二轮盘322,第二轮盘322可转动。皮带件360远离第一配合部330的一端与第二轮盘322固定连接并缠绕在第二轮盘322,第二轮盘322被配置为增减第一配合部330与气动部320之间沿皮带件360方向的距离。
通过皮带件360连接气动部320与第一配合部330,由于皮带件360良好的顺滑性和柔韧性,能提高装置的整体持续性,提高用户体验。当气动部320开始工作,带动皮带件360运动,皮带件360经过支架340上的滑轮342改变运动方向,滑轮342被配置为改变皮带件360的延伸方向,这样的皮带件360利用转印机10的实际内部构造的剩余空间,在增加空间利用率的同时,也实现了转印机10真空腔400启闭装置的功能,带动第一配合部330而达到开启和关闭真空腔门的功能。
具体的,通过第二轮盘322转动,皮带件360的一端与第二轮盘322固定连接。当气动部320工作时,带动第二轮盘322转动,进而带动皮带件360缠绕在第二轮盘322上,从而达到增减第一配合部330与气动部320之间沿皮带件360方向的距离的目的。第一配合部330移动,开启或关闭真空腔门。
第二轮盘322和实施例1中的第一轮盘321是不同的。本实施例中的第二轮盘322是用来与皮带件360相互配合以达到皮带件360缠绕在第二轮盘322上的目的。
相较于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出皮带件360,相较于链条件350,具有运动平稳、柔韧性强、稳定性高的优点。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转印机,其特征在于:
包括转印机轨道组、加热炉门启闭组、真空腔启闭组和真空腔;
所述转印机轨道组包括轨道部、滑轮部、滑轮固定部和减速机,所述转印机轨道组被配置为将所述真空腔转移至转印机箱体,所述滑轮部固定设置于所述真空腔的下端部,所述滑轮部滑动地设置于所述轨道部,所述滑轮固定部连接于所述轨道部和所述滑轮部之间;
所述加热炉门启闭组包括时序控制部和启闭部,加热炉门设置于所述转印机箱体一侧,所述时序控制部与所述启闭部连接,所述启闭部与所述加热炉门连接;
所述真空腔启闭组包括启动部、气动部和第一配合部,所述真空腔包括真空腔门,所述启动部与所述气动部连接,所述气动部与所述第一配合部连接;
所述转印机包括安装台,所述轨道部、所述减速机、所述时序控制部、所述启动部、所述气动部、所述第一配合部均设置于所述安装台,所述启闭部设置于所述转印机箱体外侧;
所述真空腔可用于同时转印至少一张压型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印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印机轨道组包括第一人工控制部,所述第一人工控制部连接所述减速机;
所述转印机轨道组包括缓冲部,所述缓冲部设置于所述真空腔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印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轮固定部设置于所述滑轮部的侧面;
所述轨道部在预设位置设置第二配合部;
所述滑轮固定部与所述第二配合部相互配合以保持所述轨道部和所述滑轮部的位置的相互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印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轮固定部设置于所述轨道部的预设位置;
所述滑轮部包括第三配合部;
所述滑轮固定部与所述第三配合部相互配合以保持所述轨道部和所述滑轮部的位置的相互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印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时序控制部包括时间继电器,所述时间继电器与所述启闭部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印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炉门可向至少一个方向由中心位置匀速打开;
所述加热炉门启闭组包括隔热部,所述隔热部设置于所述加热炉门的内壁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印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启动部包括踏板件,所述踏板件与所述气动部连接;
所述真空腔启闭组包括支架,所述启动部、气动部和第一配合部安装于所述支架,所述支架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印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动部与所述第一配合部通过链条件连接;
所述支架包括至少一个转向件,所述链条件与所述转向件啮合连接,所述转向件可转动;
所述气动部包括第一轮盘,所述第一轮盘可转动;
所述链条件远离所述第一配合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轮盘固定连接并缠绕在所述第一轮盘。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印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动部与所述第一配合部通过皮带件连接;
所述支架包括至少一个滑轮,所述皮带件靠设于所述滑轮;
所述气动部包括第二轮盘,所述第二轮盘可转动;
所述皮带件远离所述第一配合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轮盘固定连接并缠绕在所述第二轮盘。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转印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配合部沿重力方向移动以开启和关闭所述真空腔门。
CN201811340576.7A 2018-11-12 2018-11-12 一种转印机 Active CN1093672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40576.7A CN109367217B (zh) 2018-11-12 2018-11-12 一种转印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40576.7A CN109367217B (zh) 2018-11-12 2018-11-12 一种转印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67217A CN109367217A (zh) 2019-02-22
CN109367217B true CN109367217B (zh) 2020-10-09

Family

ID=653846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40576.7A Active CN109367217B (zh) 2018-11-12 2018-11-12 一种转印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36721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82344B (zh) * 2019-11-29 2023-04-18 长鑫存储技术有限公司 晶圆处理设备
CN111619212B (zh) * 2020-06-11 2021-12-14 浦江县颐硕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瓷碗内底批量印花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3657493A (en) * 1993-02-09 1994-08-29 Key-Tech, Inc. Method for melt printing dyes on plastic or plastic coated substrates
EP1377402A4 (en) * 2001-03-14 2007-12-26 Key Tech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INTING A COLOR IMAGE ON A THREE-DIMENSIONAL OBJECT
KR100698765B1 (ko) * 2006-06-27 2007-03-26 오광열 열전사 방식으로 무늬 등을 피도물에 전사시키는 열전사장치
CN203888352U (zh) * 2014-06-18 2014-10-22 刘吉林 一种自动真空热转印机
CN105034563A (zh) * 2015-05-04 2015-11-11 重庆华卓达动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单面门扇真空热转印机
CN105034562A (zh) * 2015-05-04 2015-11-11 重庆华卓达动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门扇真空热转印机
CN104999783A (zh) * 2015-05-04 2015-10-28 重庆华卓达动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门框转印机
CN205167837U (zh) * 2015-11-13 2016-04-20 姜贵平 一种门框木纹转印机
CN205651771U (zh) * 2016-04-27 2016-10-19 东莞市鹏润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全自动新型真空热转印机
CN206926375U (zh) * 2017-07-14 2018-01-26 潘国雕 一种门扇真空热转印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67217A (zh) 2019-0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67217B (zh) 一种转印机
CN207472047U (zh) 一种可对物料进行翻面的箱式电阻炉
CN109261909B (zh) 一种侧拉门密封式工业微波烘干设备
CN214244508U (zh) 一种渣浆泵生产用热处理电炉
CN209626696U (zh) 一种易于散热的高压配电柜
CN101625197A (zh) 温热成形用高效节能环形炉底的转底加热炉
CN206146189U (zh) 一种模具加热炉
WO2017049622A1 (zh) 微波加热装置
CN205482141U (zh) 电气自动化烘干室
CN205393205U (zh) 磁感应加热式恒保温模具炉
CN208439840U (zh) 一种耐火砖生产用原料提升机
CN208833003U (zh) 送料机构和真空炉
CN115235221B (zh) 一种胶合板生产烘干装置及控制方法
CN220366665U (zh) 一种耐火砖生产热循环烘干设备
CN216514658U (zh) 一种丙纶地毯加热成型装置
CN213090315U (zh) 一种高效高温烘箱
CN104118085A (zh) 高效节能穿梭式滚塑机
CN114046659B (zh) 一种真空隔热节能陶瓷窑炉
CN215795920U (zh) 一种智慧监测物流仓库
CN218140618U (zh) 一种手机盖板印花加工用烘干装置
CN213001000U (zh) 一种轨道自动调宽uv固化炉
CN219735952U (zh) 一种隧道式温控电加热炉
CN204214246U (zh) 一种全自动真空预热炉
CN218390794U (zh) 一种自动进气控制装置和微波炉及烤箱
CN209456500U (zh) 一种机械配件加工用热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