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47609B - 下行noma通信系统中基于动态swipt的协作传输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下行noma通信系统中基于动态swipt的协作传输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47609B
CN109347609B CN201811208621.3A CN201811208621A CN109347609B CN 109347609 B CN109347609 B CN 109347609B CN 201811208621 A CN201811208621 A CN 201811208621A CN 109347609 B CN109347609 B CN 1093476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d user
distribution coefficient
alpha
user
base s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0862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347609A (zh
Inventor
杨凯
阎啸
秦开宇
王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Original Assignee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filed Critical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Priority to CN20181120862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347609B/zh
Publication of CN1093476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476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3476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476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8Allocation criteri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78Timing of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73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the resource being transmission pow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15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for collaboration of different radio technolog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21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based on age of data to be s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下行NOMA通信系统中基于动态SWIPT的协作传输方法,将系统传输周期T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时间为(1‑α)T,第二阶段时间为αT;在第一阶段内,近端用户接收基站射频信号,将该射频信号划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功率占比为β,用于近端用户进行能量收集,第二部分占比为1‑β,用于近端用户进行用户信息解码,同时远端用户接收基站信号;第二阶段内,近端用户作为中继向远端用户传输信息,远端用户通过选择结合技术解码信号;其中时间分配系数α和功率分配系数β通过求解最优化问题确定。本发明通过对时间分配系数与功率分配系数进行动态调整,实时平衡近端用户与远端用户之间的数据率差异,同时实现通信系统总数据率最大。

Description

下行NOMA通信系统中基于动态SWIPT的协作传输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NOMA通信系统技术领域,更为具体地讲,涉及一种下行NOMA通信系统中基于动态SWIPT的协作传输方法。
背景技术
非正交多址接入(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是5G的一个热门技术。NOMA跟以往的多址接入技术不同,NOMA采用非正交的功率域编码技术来区分用户,所谓非正交就是说不同用户的数据可以在同一个时隙,同一个频点上传输,而仅仅依靠数据编码功率的不同来区分用户。
根据研究表明,在下行NOMA通信系统中,小区内用户因距离基站距离不同会导致较为明显的数据率差异,即近端用户(距离基站较近)的数据率较优,而远端用户(距离基站较远)的数据率较差,如何平衡近端用户与远端用户之间的数据率差异,是下行NOMA通信系统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目前在下行NOMA通信系统中,业内提出了一种基于SWIPT(SimultaneousWireless Information and Power Transfer,无线携能通信技术)的协作传输方法。SWIPT是一种将无线能量传输与无线信息传输相结合的技术,可以在完成能量传输与收集的同时,实现高效可靠的通信。图1是两用户下行NOMA通信系统基于SWIPT的协作传输方法示意图。如图1所示,两用户下行NOMA通信系统中基站S与近端用户UN、远端用户UF建立通信链路。在基于SWIPT的协作传输方法中,对近端用户UN的时域进行划分,第一阶段UN接收信号和能量,第二阶段,UN作为中继与远端用户UF进行通信,从而提高远端用户的数据率。但在现有的研究中,SWIPT协议中的时间分配系数固定(通常设置为0.5),而仅对功率分配系数进行优化分析,这种方法对于远端用户的数据率提升效果较为有限,且不能充分改善两用户之间的数据率公平性问题,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下行NOMA通信系统中基于动态SWIPT的协作传输方法,通过对时间分配系数与功率分配系数进行动态调整,实时平衡近端用户(距离基站较近)与远端用户(距离基站较远)之间的数据率差异,同时实现通信系统总数据率最大。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下行NOMA通信系统中基于动态SWIPT的协作传输方法具体如下:
下行NOMA通信系统中包括基站S,以及被基站S所覆盖的近端用户UN、远端用户UF,其特征在于:将系统传输周期T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时间为(1-α)T,第二阶段时间为αT,其中α表示时间分配系数,0<α<1;
在第一阶段内,近端用户UN接收基站S发射的射频信号,将该射频信号划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功率占比为β,用于近端用户UN进行能量收集,第二部分功率占比为1-β,用于近端用户UN进行用户信息解码,功率分配系数β的取值范围为0<β<1;与此同时,远端用户UF接收基站S发射的射频信号用于信息解码;
第二阶段内,近端用户UN借助第一阶段收集的能量,作为一个中继向远端用户UF传输信息;远端用户UF通过选择结合技术,从基站S发射信号、UN发射信号中选择信噪比更高的信号进行解码;
其中,时间分配系数α和功率分配系数β通过求解以下最优化问题确定:
Figure BDA0001831856060000021
其中,Rs(α,β)表示系统总数据率,
Figure BDA0001831856060000022
表示近端用户UN处解码信号的目标数据率,
Figure BDA0001831856060000023
表示远端用户UF处解码信号的目标数据率;
Figure BDA0001831856060000024
表示近端用户UN的中断概率,其表达式如下:
Figure BDA0001831856060000025
其中,e为自然常数,
Figure BDA0001831856060000026
Figure BDA0001831856060000027
Figure BDA0001831856060000028
pi表示用户Ui功率编码系数的平方,i=N,F,Ps表示基站S的射频信号发射功率,
Figure BDA0001831856060000031
表示基站S与用户Ui之间的距离,L表示路径损耗系数,σ表示噪声方差;
Figure BDA0001831856060000032
表示远端用户中断概率,其表达式如下:
Figure BDA0001831856060000033
其中,I表示预设的近似参数组数量,
Figure BDA0001831856060000034
Figure BDA0001831856060000035
Figure BDA0001831856060000036
K1(·)为第二类修正贝塞尔函数,
Figure BDA0001831856060000037
本发明下行NOMA通信系统中基于动态SWIPT的协作传输方法,将系统传输周期T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时间为(1-α)T,第二阶段时间为αT;在第一阶段内,近端用户接收基站射频信号,将该射频信号划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功率占比为β,用于近端用户进行能量收集,第二部分占比为1-β,用于近端用户进行用户信息解码,同时远端用户接收基站信号;第二阶段内,近端用户作为中继向远端用户传输信息,远端用户通过选择结合技术解码信号;其中时间分配系数α和功率分配系数β通过求解最优化问题确定。本发明通过对时间分配系数与功率分配系数进行动态调整,实时平衡近端用户与远端用户之间的数据率差异,同时实现通信系统总数据率最大。
附图说明
图1是两用户下行NOMA通信系统基于SWIPT的协作传输方法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动态SWIPT协议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中最优分配系数求解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和两种对比方法中用户中断概率随传输信噪比变化的对比曲线图;
图5是本发明和两种对比方法中用户中断概率随时间分配系数变化的对比曲线图;
图6是本发明和两种对比方法中用户中断概率随功率分配系数变化的对比曲线图;
图7是本发明和两种对比方法中系统吞吐量随传输信噪比变化的对比曲线图;
图8是本发明和两种对比方法中远端用户吞吐量随传输信噪比变化的对比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需要特别提醒注意的是,在以下的描述中,当已知功能和设计的详细描述也许会淡化本发明的主要内容时,这些描述在这里将被忽略。
实施例
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先对如图1所示的两用户下行NOMA通信系统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在下行NOMA通信系统中,近端用户UN、远端用户UF均配备多天线,并工作在半双工模式下。本发明假设系统中基站到用户的无线信道均为独立同分布瑞利信道,信道系数用hwv(w∈{S,UN},v∈{UN,UF})表示,背景噪声ni(i∈{N,F})是复高斯随机变量,且均值为0,方差为σ2,且假设基站S处信道状态信息已知。
为降低远端用户UF的中断概率,改善近端用户UN与远端UF之间的数据率差异,本发明在近端用户UN处应用动态SWIPT协议。图2是本发明中动态SWIPT协议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发明将系统传输周期T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时间为(1-α)T,第二阶段时间为αT,其中α表示时间分配系数,其取值范围为0<α<1。
在第一阶段内,近端用户UN接收基站S发射的射频信号,该射频信号包括近端用户信息xN和远端用户信息xF,将该射频信号划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功率占比为β,用于近端用户UN进行能量收集,第二部分功率占比为1-β,用于近端用户UN进行用户信息解码,功率分配系数β的取值范围为0<β<1;与此同时,远端用户UF接收基站S发射的射频信号用于信息解码,该射频信号包括远端用户信息。
第二阶段内,近端用户UN借助第一阶段收集的能量,作为一个中继向远端用户UF传输信息,即远端用户信息xF;远端用户UF通过选择结合技术,从基站S发射信号、UN发射信号中选择信噪比更高的信号进行解码。
下面分别对两个阶段的详细数学推导过程进行说明:
●第一阶段:
根据NOMA协议,基站S对用户信息xi(i=N,F)进行功率域编码,编码系数为
Figure BDA0001831856060000051
并有
Figure BDA0001831856060000052
E[]表示求取期望。这里假设0<pN<pF<1、pN+pF=1。在基站S处,编码信号
Figure BDA0001831856060000053
以功率Ps进行发射,因此,用户Ui接收基站S发来的射频信号yi可表示为:
Figure BDA0001831856060000054
其中,
Figure BDA0001831856060000055
表示基站S与用户Ui之间信道的小尺度瑞利衰落系数,并有
Figure BDA0001831856060000056
σh表示信道衰落的方差,ni~CN(0,σ2)表示在用户Ui处的加性高斯白噪声,σ表示噪声方差,
Figure BDA0001831856060000057
表示基站S与用户Ui之间的距离(本发明中
Figure BDA0001831856060000058
),L表示路径损耗系数。
在近端用户UN处,UN解码信号xi的数据率
Figure BDA0001831856060000059
可以表示为:
Figure BDA00018318560600000510
Figure BDA00018318560600000511
其中,||表示求绝对值。
UN收集的能量EN可表示为:
Figure BDA00018318560600000512
其中η表示近端用户UN的能量转换效率。
而在第一阶段,远端用户UF处解码信号xF的接收信噪比
Figure BDA00018318560600000513
可以表示为:
Figure BDA0001831856060000061
●第二阶段:
如果近端用户UN在第一阶段解码信号xF失败,则在第二阶段,近端用户UN保持缄默,将只有基站S对远端用户UF传输信号。而如果近端用户UN在第一阶段成功解码信号xF,则在第二阶段,基站S与近端用户UN将同时对远端用户UF传输信号。此种情况下,近端用户UN的传输功率PN可以表示为:
Figure BDA0001831856060000062
其中,EN表示近端用户UN在第一阶段所收集的能量。
在远端用户UF处,从近端用户UN接收到的信号yFN可以表示为:
Figure BDA0001831856060000063
其中,
Figure BDA0001831856060000064
表示近端用户UN与远端用户UF之间信道的小尺度瑞利衰落系数,
Figure BDA0001831856060000065
表示近端用户UN与远端用户UF之间的距离。根据公式(6)、公式(7),远端用户UF处解码信号xF的接收信噪比
Figure BDA0001831856060000066
可以表示为:
Figure BDA0001831856060000067
根据信号选择技术,远端用户UF在此阶段选择信噪比高的信号接收并解码。因此远端用户UF的接收信号
Figure BDA0001831856060000068
可以表示为
Figure BDA0001831856060000069
基于上述信号接收模型,在传输结束时刻,远端用户UF的数据率
Figure BDA00018318560600000610
可以表示为:
Figure BDA00018318560600000611
其中,
Figure BDA00018318560600000612
Figure BDA00018318560600000613
分别表示Ui处解码信号xN与xF的目标数据率。至此,本发明中基于动态SWIPT协议的下行NOMA通信系统的结构描述完毕。
在实际应用中,会希望尽可能地平衡近端用户与远端用户之间的数据率差异,提升系统总数据率,需要对基于动态SWIPT协议的下行NOMA通信系统进行性能分析,提出令性能最大化的技术手段。
●近端用户的中断概率分析:
在近端用户UN处,当其接收数据率低于目标数据率时,近端用户UN的通信就会中断。根据串行干扰消除技术,近端用户UN在解码信号xF之前应先解码信号xN。因此,近端用户UN的中断概率可以表示为:
Figure BDA0001831856060000071
其中,Pr()表示概率,
Figure BDA0001831856060000072
Figure BDA0001831856060000073
分别表示近端用户UN处解码信号xN与xF的目标数据率。
定义
Figure BDA0001831856060000074
Figure BDA0001831856060000075
定理1:近端用户UN的中断概率表示式为:
Figure BDA0001831856060000076
其中,e为自然常数,
Figure BDA0001831856060000077
证明如下:定义
Figure BDA0001831856060000078
将公式(2)和公式(3)代入到(10)中,近端用户UN的中断概率可表达为:
Figure BDA0001831856060000079
当α≥1-v时,有
Figure BDA00018318560600000710
故近端用户UN的中断概率恒为1。而当α>v时,公式(13)可以被表达为:
Figure BDA00018318560600000711
经过一些常规数学推导运算后,近端用户UN的中断概率表达式可最终表示为(12)。
●远端用户的中断概率分析:
当远端用户UF的数据率小于其目标数据率时,远端用户UF就会发生中断。远端用户UF的数据率与近端用户UN在第一阶段能否成功解码xF有关。根据公式(10),xF的中断概率可以被表达为:
Figure BDA0001831856060000081
为表示方便,定义
Figure BDA0001831856060000082
表示代数参数,I表示预设的近似参数组数量,
Figure BDA0001831856060000083
Figure BDA0001831856060000084
定理2远端用户UF的近似中断概率表示式为:(15)
Figure BDA0001831856060000085
其中,K1(·)为第二类修正贝塞尔函数,并且
Figure BDA0001831856060000086
Figure BDA0001831856060000087
Figure BDA0001831856060000088
Figure BDA0001831856060000089
证明如下:首先,推导远端用户UF在第一阶段数据率的概率密度函数,推导过程如下:
定义:
Figure BDA00018318560600000810
并且不失一般性,认为
Figure BDA00018318560600000811
对于所有实数w,随机变量W的累计分布函数可以写作:
Figure BDA00018318560600000812
为保证W的累计分布函数的存在,应有γw,α<ζ,不失一般性,假设
Figure BDA0001831856060000091
因此可推导出:
Figure BDA0001831856060000092
由累计分布函数FW(w),W的概率密度函数可以被写作:
Figure BDA0001831856060000093
其次,推导远端用户UF的中断概率,将公式(5)、公式(9)代入公式(15),远端用户UF的中断概率可以被写作:
Figure BDA0001831856060000094
其中,EW()表示对W求期望。
通过一些常规数学推导,
Figure BDA0001831856060000095
可以被表达为:
Figure BDA0001831856060000096
其中,K1(·)为第二类修正贝塞尔函数。
若对公式(25)直接进行积分求解是十分困难的,因此利用高斯-切比雪夫求积分公式,引入近似参数组,公式(25)可以被近似写作:
Figure BDA0001831856060000097
其中,Q1(α,wi),Q2(α,wi),Q3(α,wi),Q4(α,wi)已由公式(17-20)分别定义。
另一方面,公式(24)中,
Figure BDA0001831856060000098
可以被写作:
Figure BDA0001831856060000099
将公式(26)、公式(27)代入公式(24),则得到公式(16)。
基于以上中断概率分析,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时间分配系数α和功率分配系数β的最优化方法,选择最优的时间分配系数α和功率分配系数β,以实现系统总数据率最大。
根据公式(12)及公式(16),系统的总数据率可被表达为:
Figure BDA0001831856060000101
系统总数据率最大化的问题可以被描述为
Figure BDA0001831856060000102
问题(P1)是一个有约束最优化问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不同方法求解,即可得到最优的时间分配系数α和功率分配系数β。
为了求解上述最优化问题,本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最优求解方法,首先使用惩罚函数法将有约束最优化问题转化为无约束最优化问题。惩罚函数可以写作:
Figure BDA0001831856060000103
其中,λ是一系列具有缩减特征的惩罚因子。
本实施例中无约束最优化问题的目的是令惩罚因子最小。基于此,提出一种最优分配系数求解方法。图3是本实施例中最优分配系数求解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最优分配系数求解方法的具体步骤包括:
S301:初始化参数:
初始化迭代次数k=1,初始化时间分配系数α(0)和功率分配系数β(0),其中α(0)∈(0,1),β(0)∈(0,1),初始化惩罚因子λ1,其初值可以根据需要确定;
S302:求解最小惩罚函数:
求解如下最小化问题得到时间分配系数为α(k)的功率分配系数为β(k)
Figure BDA0001831856060000104
求解上述最小值如果采用直接求导是非常困难的,因此本实施例中以(α(k-1)(k-1))作为初始点,采用模式搜索法搜索得到令f(α,β,λk)最小的时间分配系数为α(k)的功率分配系数为β(k)。模式搜索法是一种常用的直接搜索方法,其具体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S303:判断是否λkB(α(k)(k))<ψ,其中,
Figure BDA0001831856060000105
ψ表示预设阈值,如果是,进入步骤S305,否则进入步骤S304;
S304:令λk+1=δλk,δ表示预设的衰减因子,k=k+1,返回步骤S302。
S305:获取最优化结果:
将α(k)作为最优时间分配系数,β(k)作为最优功率分配系数。
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技术效果,采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记为DSWIPTNOMA)与基于SWIPT的协作传输方法(记为SWIPT NOMA)、传统下行NOMA通信系统中的传输方法(记为NOMA)进行对比仿真验证。本次仿真验证的参数如下:nN=nF=-100dBm/Hz,
Figure BDA0001831856060000111
pN=0.1,pF=0.9;bandwith=1MHz;L=3;η=0.7;
Figure BDA0001831856060000112
I=30。
图4是本发明和两种对比方法中用户中断概率随传输信噪比变化的对比曲线图。图4中的“(A)”表示公式推导结果,“Simulation Results”表示仿真结果。其中本发明DSWIPT NOMA的时间分配系数α=0.2、功率分配系数β=0.2,SWIPT NOMA中的时间分配系数α=0.5,功率分配系数由优化求解得到。如图4所示,本发明中远端用户UF的中断概率相比于两个对比方法要低,说明本发明确实能够改善远端用户的中断概率。另一方面,近端用户UN的中断概率相比于传统NOMA有所升高,这是因为在本发明中,近端用户UN如中继一般进行工作,在协助远端用户UF的传输过程中,消耗了自身的一部分接收功率及解码时间。
图5是本发明和两种对比方法中用户中断概率随时间分配系数变化的对比曲线图。其中本发明DSWIPT NOMA的Ps=20dBm,功率分配系数β=0.2,SWIPT NOMA中的时间分配系数α=0.5,功率分配系数由优化求解得到。如图5所示,在本发明中,时间分配系数α可以依照最优化算法进行调整,以使远端用户UF的中断概率最优。而当时间分配系数α大于0.7时,近端用户UN就会中断,这是由近端用户UN的解码时间过短而导致,也与之前公式中所推导的一致。
图6是本发明和两种对比方法中用户中断概率随功率分配系数变化的对比曲线图。其中本发明DSWIPT NOMA的Ps=20dBm,时间分配系数α=0.2,SWIPT NOMA中的时间分配系数α=0.5,功率分配系数优化求解得到。如图6所示,相比于两种对比方法,本发明中远端用户UF有着更低的中断概率,并且随着功率分配参数β的增大,远端用户UF的中断概率逐渐降低。
接下来的仿真中本发明DSWIPT NOMA采用最优化算法获取最优时间分配系数α和功率分配系数β,SWIPT NOMA中的时间分配系数α=0.5,功率分配系数优化求解得到。图7是本发明和两种对比方法中系统吞吐量随传输信噪比变化的对比曲线图。如图7所示,本发明在三种方法中具有最高的系统吞吐量。
图8是本发明和两种对比方法中远端用户吞吐量随传输信噪比变化的对比曲线图。如图8所示,本发明远端用户吞吐量也较两种对比方法要高。
尽管上面对本发明说明性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以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发明,但应该清楚,本发明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只要各种变化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这些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一切利用本发明构思的发明创造均在保护之列。

Claims (1)

1.一种下行NOMA通信系统中基于动态SWIPT的协作传输方法,下行NOMA通信系统中包括基站S,以及被基站S所覆盖的近端用户UN、远端用户UF,其特征在于:将系统传输周期T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时间为(1-α)T,第二阶段时间为αT,其中α表示时间分配系数,0<α<1;
在第一阶段内,近端用户UN接收基站S发射的射频信号,将该射频信号划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功率占比为β,用于近端用户UN进行能量收集,第二部分功率占比为1-β,用于近端用户UN进行用户信息解码,功率分配系数β的取值范围为0<β<1;与此同时,远端用户UF接收基站S发射的射频信号用于信息解码;
第二阶段内,近端用户UN借助第一阶段收集的能量,作为一个中继向远端用户UF传输信息;远端用户UF通过选择结合技术,从基站S发射信号、UN发射信号中选择信噪比更高的信号进行解码;
其中,时间分配系数α和功率分配系数β通过求解以下最优化问题确定:
Figure FDA0002738040270000011
其中,Rs(α,β)表示系统总数据率,
Figure FDA0002738040270000012
表示近端用户UN处解码信号的目标数据率,
Figure FDA0002738040270000013
表示远端用户UF处解码信号的目标数据率;
Figure FDA0002738040270000014
表示近端用户UN的中断概率,其表达式如下:
Figure FDA0002738040270000015
其中,e为自然常数,
Figure FDA0002738040270000016
Figure FDA0002738040270000017
Figure FDA0002738040270000018
pi表示用户Ui编码系数的平方,i=N,F,Ps表示基站S的射频信号发射功率,dSUi表示基站S与用户Ui之间的距离,L表示路径损耗系数,σ表示噪声方差;
Figure FDA0002738040270000019
表示远端用户中断概率,其表达式如下:
Figure FDA0002738040270000021
其中,I表示预设的近似参数组数量,
Figure FDA0002738040270000022
Figure FDA0002738040270000023
Figure FDA0002738040270000024
Figure FDA0002738040270000025
η表示近端用户UN的能量转换效率,K1(·)为第二类修正贝塞尔函数,
Figure FDA0002738040270000026
最优化问题的求解包括以下步骤:
S1:初始化迭代次数k=1,初始化时间分配系数α(0)和功率分配系数β(0),其中α(0)∈(0,1),β(0)∈(0,1),初始化惩罚因子λ1
S2:以(α(k-1)(k-1))作为初始点,采用模式搜索法搜索得到令f(α,β,λk)最小的时间分配系数为α(k)的功率分配系数为β(k),f(α,β,rk)的表达式如下:
Figure FDA0002738040270000027
S3:判断是否λkB(α(k)(k))<ψ,其中,
Figure FDA0002738040270000028
ψ表示预设阈值,如果是,进入步骤S5,否则进入步骤S4;
S4:令λk+1=δλk,δ表示预设的衰减因子,k=k+1,返回步骤S2;
S5:将α(k)作为最优时间分配系数,β(k)作为最优功率分配系数。
CN201811208621.3A 2018-10-17 2018-10-17 下行noma通信系统中基于动态swipt的协作传输方法 Active CN1093476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08621.3A CN109347609B (zh) 2018-10-17 2018-10-17 下行noma通信系统中基于动态swipt的协作传输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08621.3A CN109347609B (zh) 2018-10-17 2018-10-17 下行noma通信系统中基于动态swipt的协作传输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47609A CN109347609A (zh) 2019-02-15
CN109347609B true CN109347609B (zh) 2021-01-26

Family

ID=653087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08621.3A Active CN109347609B (zh) 2018-10-17 2018-10-17 下行noma通信系统中基于动态swipt的协作传输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34760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49452B (zh) * 2019-04-19 2021-06-08 南京邮电大学 基于noma的新型两阶段合作多播方案
CN110430576B (zh) * 2019-07-17 2023-04-11 大连理工大学 无人机辅助的非正交多址接入网络中安全携能通信方法
CN110557768B (zh) * 2019-09-09 2021-07-09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协作非正交多址网络的安全传输方法
CN110602730B (zh) * 2019-09-19 2022-03-11 重庆邮电大学 基于无线携能的noma异构网络的资源分配方法
CN110958304B (zh) * 2019-11-14 2021-05-18 东北大学 面向时间划分无线携能传输中继的物联网低功耗传输方法
CN111246578B (zh) * 2020-01-09 2023-06-09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创新研究院 一种定向天线场景下的noma下行链路通信方法
CN111315020B (zh) * 2020-02-12 2022-04-19 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公平性及频谱效率最优的功率分配方法
CN111601375B (zh) * 2020-04-24 2024-05-03 北京蓝卫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5g系统的noma传输方法
CN111542121B (zh) * 2020-05-08 2023-02-07 重庆理工大学 一种应用于双向df中继系统的满足swipt的多维资源分配方法
CN111884688B (zh) * 2020-06-23 2021-09-21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ops结构的多节点多天线swipt网络r-e域优化方法
CN111918320B (zh) * 2020-07-14 2022-05-24 吉林大学 时分双工下非正交多址接入的无线通信资源优化分配方法
CN112672410B (zh) * 2020-12-21 2023-03-07 紫光展锐(重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CN114339977A (zh) * 2022-01-07 2022-04-12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全双工协作noma系统的功率分配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05470A (zh) * 2017-03-29 2017-08-29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携能协作cr‑noma协作模式和中继选择算法
CN107613567A (zh) * 2017-09-27 2018-01-19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无线输能的无线传感网络资源分配方法
CN108495337A (zh) * 2018-01-23 2018-09-04 华南理工大学 基于noma的无线携能通信系统最大安全速率优化方法
CN108650689A (zh) * 2018-04-03 2018-10-12 华南理工大学 基于noma下行链路的无线携能通信系统能效优化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6219995A (ja) * 2015-05-19 2016-12-22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無線端末、及び基地局の処理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05470A (zh) * 2017-03-29 2017-08-29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携能协作cr‑noma协作模式和中继选择算法
CN107613567A (zh) * 2017-09-27 2018-01-19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无线输能的无线传感网络资源分配方法
CN108495337A (zh) * 2018-01-23 2018-09-04 华南理工大学 基于noma的无线携能通信系统最大安全速率优化方法
CN108650689A (zh) * 2018-04-03 2018-10-12 华南理工大学 基于noma下行链路的无线携能通信系统能效优化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F relaying with energy harvesting source and relay";Yunfei chen;《IEEE trans on vehicular technology》;20160420;全文 *
"joint power allocation and relay beamforming in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amplify-and-forward relay networks";Chong xue;《IEEE trans on vehicular technology》;20170125;全文 *
"基于功率分配器的大规模信息能量同传系统吞吐率优化";宋要飞;《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0117;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47609A (zh) 2019-0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47609B (zh) 下行noma通信系统中基于动态swipt的协作传输方法
CN108512585B (zh) 基于功率域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的动态协作中继传输方法
CN106992803B (zh) 一种全双工中继系统的人工噪声预编码安全传输方法
CN110557768B (zh) 一种基于协作非正交多址网络的安全传输方法
CN107318169B (zh) 基于不完全信道状态信息的功率与时分因子联合分配方法
CN109996264B (zh) 非正交多址系统中最大化安全能量效率的功率分配方法
CN106385300A (zh) 基于动态解码sic接收机的上行noma功率分配方法
CN106961738B (zh) 一种协作认知网络中基于误码率的功率及频谱分配方法
CN102572864B (zh) 最大化吞吐量的多小区联合波束成形设计方法
CN110518993A (zh) 无线能量收集型全双工协作中继系统的资源分配方法
CN111601375B (zh) 一种基于5g系统的noma传输方法
CN113708819B (zh) 一种基于新型可重构智能表面的非正交多址接入方法
CN114039706B (zh) 一种基于新型可重构智能表面的空时编码发送方法
CN114980154A (zh) 一种基于同时透射与反射超表面的noma通信系统设计方法
CN110418297A (zh) 一种基于误码率公平的功率域noma协作传输方法及其装置
CN111565467B (zh) 一种noma系统中基于时间反演的干扰消除方法
CN107612669B (zh) 用于非正交多址系统的用户配对方法
CN111741520B (zh) 一种基于粒子群的认知水声通信系统功率分配方法
CN103248460B (zh) 非理想信道状态下mimo系统中基于干扰对齐的信号处理方法
CN110113768B (zh) 一种最小化系统总发射功率的节点功率控制和传输时隙分配的联合实现算法
CN112994870B (zh) 面向全双工d2d通信的电力设备发送功率优化方法及装置
CN101989867B (zh) 一种协作通信的方法和系统、基站及移动终端装置
Zhang et al.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relay based NOMA cooperative transmission under cognitive radio network
CN110730025B (zh) 一种适用于携能非正交多址通信系统的增量中继方法
CN113556159A (zh) 一种大规模mimo多用户系统的信道反馈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