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42962A - 针床 - Google Patents

针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42962A
CN109342962A CN201811346317.5A CN201811346317A CN109342962A CN 109342962 A CN109342962 A CN 109342962A CN 201811346317 A CN201811346317 A CN 201811346317A CN 109342962 A CN109342962 A CN 1093429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be
battery
clamping
shaft
needle b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34631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毛广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Ruinong Softwar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Ruinong Softwa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Ruinong Softwar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Ruinong Softwa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34631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342962A/zh
Publication of CN1093429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42962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池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针床,包括机架、探针装置和夹持装置,所述机架内设有用于电池安装的电池安装区,所述探针装置安装于所述机架上并位于所述电池安装区的上方,所述夹持装置包括转轴和若干个夹持件,所述转轴呈水平状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机架上并能够沿所述转轴的轴线转动,各所述夹持件均安装于所述转轴上并沿所述转轴的轴向依次布置,且各所述夹持件形成有至少两排用于夹持电池的夹持槽,且至少有两排所述夹持槽的间距不相同。本发明的针床,能够适用不同厚度的电池,且只需转动转轴就能将不同间距的夹持槽与不同厚度的电池进行适配,操作简单,且夹持件的数量为多个,可满足多个电池同时测试。

Description

针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池充放电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针床。
背景技术
在电池的生产过程中,电池的化成分容工艺以及电池的性能检测都是必不可少的步骤,这两个步骤中均需要对电池进行充放电处理,而针床可实现电池充放电的自动化处理以及批量处理,这给电池的生产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然而,由于不同厂家生产的电池尺寸不尽相同,甚至同一生产商也会根据不同客户的需求生产尺寸不一样尺寸的电池,针对不同尺寸的电池的工艺处理往往需要使用不同型号的针床,现有的针床通过上下移动探针装置,能够达到适应不同电池的高度,但是现有的针床不能够兼容不同厚度的电池,因此,给电池的生产或检测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床,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针床无法兼容不同厚度的电池进行处理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针床,包括机架、探针装置和夹持装置,所述机架内设有用于电池安装的电池安装区,所述探针装置安装于所述机架上并位于所述电池安装区的上方,所述夹持装置包括转轴和若干个夹持件,所述转轴呈水平状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机架上并能够沿所述转轴的轴线转动,各所述夹持件均安装于所述转轴上并沿所述转轴的轴向依次布置,且各所述夹持件形成有至少两排用于夹持电池的夹持槽,且至少有两排所述夹持槽的间距不相同。
进一步地,各所述夹持件均包括若干个夹持臂,各所述夹持臂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转轴的周壁上,各所述夹持臂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转轴的轴线并呈夹角设置,且各所述夹持臂沿所述转轴的轴线方向的厚度均不相同,相邻的两个所述夹持件上的各所述夹持臂一一对应设置,且相邻的两个所述夹持件上正对设置的两个所述夹持臂之间形成所述夹持槽。
进一步地,各所述夹持臂的末端设有以使得所述夹持槽的开口呈喇叭状的楔形部。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装置还包括连接块和转动片,所述连接块固定于所述机架上,所述连接块上开设有转动孔,所述转轴的端部穿过所述转动孔后与所述转动片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机架包括底板和若干个连接柱,各所述连接杆呈竖状固定于所述底板的四个角部,所述探针装置固定于各所述连接柱的顶部,所述转轴可转动地安装于其中相邻的两个所述连接柱上,所述电池安装区形成于各所述连接柱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针床还包括托盘,所述托盘固定安装于所述底板上,所述托盘上设有若干个用于夹持所述电池的阶梯槽,各所述阶梯槽与各所述夹持槽一一对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针床还包括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分别安装于所述底板和所述探针装置之间并用于带动所述探针装置上下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探针装置包括固定板和若干个探针对,所述固定板连接于所述机架上,各所述探针对均安装于所述固定板上,各所述探针对的探头均正对所述底板设置。
进一步地,各所述探针对均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探针和第二探针,所述第一探针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板上,所述第二探针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固定板上并用于靠近或远离对应设置的所述第一探针以适用于电池上的正负两个极柱之间不同的中心距。
进一步地,所述探针装置还包括安装板和若干个紧固件,各所述第二探针均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板上,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若干个长条孔,且各所述长条孔均沿所述第一探针和所述第二探针的连线方向延伸,各所述紧固件一一对应地穿过各所述长条孔后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针床,在使用时,将电池放置在电池安装区内,同时将电池的侧部卡入相邻的两个所述夹持件之间形成的其中一排的夹持槽内,电池的相对两侧面被两个夹持件夹持,这就是实现了电池固定;由于每一排夹持槽的间距不相同,通过转动转轴将不同间距的夹持槽伸入到电池安装区内去夹持不同的厚度电池,因此,这就能够满足不同厚度的电池的夹持需求。本发明的针床,能够适用不同厚度的电池,且只需转动转轴就能将不同间距的夹持槽与不同厚度的电池进行适配,操作简单,且夹持件的数量为多个,可满足多个电池同时测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针床的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针床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针床的夹持装置的爆炸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针床的托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针床的探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针床的探针装置的爆炸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底板 20—探针装置 21—固定板
22—探针对 23—安装板 24—U形板
30—机架 31—连接柱 32—导向套
33—连接板 40—夹持装置 41—转轴
42—夹持件 43—夹持槽 44—固定杆
45—固定座 46—连接块 47—转动片
50—托盘 51—阶梯槽 52—阶梯孔
60—升降机构 61—气缸 62—丝杆
63—连接套 64—连接件 70—电池安装区
80—电池 211—第一安装孔 212—第二安装孔
213—安装槽 214—加强筋 215—导向孔
216—螺纹孔 221—第一探针 222—第二探针
231—第三安装孔 232—长条孔 241—穿线孔
421—夹持臂 461—转动孔 462—转动槽
471—转动段 4211—楔形部 4711—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1~6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针床,包括机架30、探针装置20和夹持装置40,所述机架30内设有用于电池80安装的电池安装区70,所述探针装置20安装于所述机架30上并位于所述电池安装区70的上方电池安装区70能够为电池80提供固定空间,且电池80位于探针装置20的下方,以便于探针装置20对电池80进行充放电测试。
所述夹持装置40包括转轴41和若干个夹持件42,所述转轴41呈水平状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机架30上并能够沿所述转轴41的轴线转动,各所述夹持件42均安装于所述转轴41上并沿所述转轴41的轴向依次布置。转轴41呈水平放置,各夹持件42依次沿水平方向均匀间隔地安装在转轴41上,电池80能够沿水平方向依次插入相邻的两个夹持件42之间形成的夹持槽43内,一个夹持件42能够对相邻的两个电池80起到夹持作用,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多个电池80同时检测,提高整个针床的检测效率,同时整个针床的结构也更为紧凑。
各所述夹持件42形成有沿所述转轴41周壁间隔分布的至少两排用于夹持电池80的夹持槽43,且至少有两排所述夹持槽43的间距不相同。
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的针床,在使用时,将电池80放置在电池安装区70内,同时将电池80的侧部卡入相邻的两个所述夹持件42之间形成的其中一排的夹持槽43内,电池80的相对两侧面被两个夹持件42夹持,这就是实现了电池80固定;由于每一排夹持槽43的间距不相同,通过转动转轴41将不同间距的夹持槽43伸入到电池安装区70内去夹持不同的厚度电池80,因此,也就能够满足不同厚度的电池80的夹持需求。本发明实施例的针床,能够适用不同厚度的电池80,且只需转动转轴41就能将不同间距的夹持槽43与不同厚度的电池80进行适配,操作简单,且夹持件42的数量为多个,可满足多个电池80同时测试。
进一步地,夹持件42只需夹持电池80的侧部,就能够实现电池80的固定,也能够夹持不同宽度以及不同高度的电池80,极大提高了针床使用范围,使得任何尺寸的电池80均能够应用在本发明实施例的针床中。相比现在采用卡槽卡接电池80的固定方式,采用夹持件42夹持的方式,其也适用范围更广,能够满足电池80尺寸多样性的需求。
本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各所述夹持件42均包括若干个夹持臂421,各所述夹持臂的一端固定于所述转轴41的周壁上,且各所述夹持臂421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转轴41的轴线,并相邻的两个所述夹持臂421呈夹角设置,且各所述夹持臂421沿所述转轴41的轴线方向的厚度均不相同,相邻的两个所述夹持件42上的各所述夹持臂421一一对应设置,且相邻的两个所述夹持件42上正对设置的两个所述夹持臂421之间形成所述夹持槽43。
具体地,在相邻的两个夹持件42上正对设置的两个夹持臂421形成一个夹持对,而由于一个夹持件42上的每一个夹持臂421其厚度均不相同,每一个夹持对上的夹持槽43的间距是不一致的,因此,通过转动机架30,从而将不同夹持对伸入到电池安装区70内,进而实现了对不同厚度的电池80的夹持,该操作简单,结构简单,无需其他调节夹持槽43的间距的部件,那么可以减少部件的设置,进而可以减少阿夹持装置40安装后的占据的空间,实用性强。
进一步地,一个夹持件42的夹持臂421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夹持臂421依次相垂直设置,当电池80夹持其中一个夹持对内时,而与这个夹持对相邻的夹持臂421均呈竖向设置,因此,与这个夹持对相邻的夹持臂421也就不会伸入电池安装区70内,也就不会对电池80的夹持产生干涉,确保了电池80固定的稳定性且电池80定位的准确性。
优选地,一个夹持件42的夹持臂421数量为两个,两个夹持臂421相垂直设置。
进一步地,夹持装置40还包括固定杆44,固定杆44通过固定座45直接固定安装于转轴41上,所有的夹持件42上所有的夹持臂421均固定于固定杆44上,且固定杆44与所有的夹持臂421一体成型,那么在夹持件42安装的过程中,只需将固定杆44安装在转轴41上就能够所有夹持臂421的安装,操作简单,无需单独对每个夹持件42进行安装,提高针床的安装效率。
进一步地,在其他实施例中,转轴41连接于机架30上,各夹持件42均包括若干个夹持臂421,各夹持臂421呈辐射状转动连接于转轴41的周壁上,各夹持臂421沿转轴41的轴线方向的厚度均不相同。由于各夹持臂421沿转轴41的轴线方向的厚度均不相同,那么夹持件42的其中一个夹持臂421与相邻的夹持件42不同的夹持臂421相配对时,不同的夹持臂421形成的夹持槽43之间的距离均不相同,当电池80的厚度发生变化时,只需转动其中一个夹持件42或者两个夹持件42就能够实现不同厚度电池80的夹持固定,同时,夹持件42的数量为多个,通过不同夹持臂421之间的配对能够一个夹持装置40上同时存在多个不同间距的夹持槽43,从而可在一次测试中同时实现不同厚度电池80的测试,提高了整个针床的实用性。
进一步地,在其他实施例中,转轴41固定连接于机架30上,各夹持件42均包括夹持臂421,夹持臂421的一端滑动连接于转轴41上并与转轴41垂直设置。通过控制夹持臂421在转轴41上滑动,从而实现相邻的两个夹持臂421之间间距的变化,即实现了夹持槽43间距的变化,进而满足不同厚度电池80的夹持,同时,相邻的两个夹持臂421之间的滑动是连续变化的,从而使得夹持槽43的间距也是连续变化的,从而能够实现更多不同厚度的电池80的夹持,实用性更强。
更进一步地,相邻的两个夹持臂421之间连接有弹性件,在弹性件的弹性作用力下,相邻的两个夹持臂421对电池80的夹持力大,从而确保了电池80夹持的稳定性,同时在弹性件的弹性作用力下,无需调整相邻的两个夹持臂421之间的距离,相邻的两个夹持件42之间的间距会跟电池80的厚度自动调整,电池80夹持操作更为简单。
优选地,弹性件为弹簧。
本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各所述夹持臂421的末端上均设有以使得所述夹持槽43的开口呈喇叭状的楔形部4211。
具体地,楔形部4211其结构的末端相比夹持臂421的厚度较小,这样夹持对上的两个楔形部4211之间形成一个尺寸比夹持槽43的尺寸大的喇叭口,那么当需要电池80的侧部插入夹持槽43内时,先经过喇叭口再进到夹持槽43内,从而使得电池80的侧部插入夹持槽43内更为容易,进而便于实现电池80的夹持固定。
本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所述夹持装置40还包括连接块46和转动片47,所述连接块46固定于所述机架30上,所述连接块46上开设有转动孔461,所述转轴41的端部穿过所述转动孔461后与所述转动片47固定连接。
具体地,转轴41通过连接块46的连接作用,从而实现转轴41与机架30之间的连接,连接部固定于机架30上,转轴41穿设于连接块46上的转动孔461内并于转动孔461内转动,从而实现了转轴41的转动,同时转轴41的端面上设有转动片47,通过转动片47的转动,从而实现转轴41的转动,便于转轴41的转动,且省时省力,简单可靠。
进一步地,转动片47包括相互垂直设置的两个转动段471,转轴41的端面固定于两个转动段471的连接处,转动片47中的一个或者两个转动段471延伸出连接块46的侧面,延伸出的转动段471便于操作人员握持,从而便于转轴41的转动,进而便于间隙槽的间距的变化,满足不同厚度的电池80的固定夹持。
更近一步地,两个转动段471的端部均设有通孔4711,在操作转轴41转动时,操作人员只需将手指伸入通孔4711内并拨动转动片47,就能都实现转轴41的转动,操作简单省时省力。
本实施例中,所述机架30包括底板10和若干个连接柱31,各所述连接杆31呈竖状固定于所述底板10的四个角部,所述探针装置20固定于各所述连接柱31的顶部,所述转轴41可转动地安装于其中相邻的两个所述连接柱31上,所述电池安装区70形成于各所述连接柱31之间。
具体地,连接柱31起到连接底板10和探针装置20的作用,并在底板10和探针装置20之间形成一个用于电池80安装的电池安装区70,从而确保电池80能够稳定固定和测试,采用连接柱31的连接方式结构简单,使得整个针床的结构简单,制造方便。
本实施例中,如图2~4所示,所述针床还包括托盘50,所述托盘50固定安装于所述底板10上,所述托盘50上设有若干个用于夹持所述电池80的阶梯槽51,各所述阶梯槽51与各所述夹持槽43一一对应设置。
具体地,阶梯槽51位于夹持槽43的下方,阶梯槽51从下到上不同阶梯之间的槽宽越来越大,便于不同厚度的电池80均能够插入对应的阶梯槽51的阶梯之内,较厚的电池80会卡入上部的阶梯内,较薄的电池80会卡入下部的阶梯内;且阶梯槽51从下到上不同阶梯之间的槽宽与所有的夹持对的夹持槽43的间距一一对应相等,当不同厚度的电池80固定在电池安装区70内时,电池80的底部均能够夹持在阶梯槽51的不同阶梯之间,电池80的侧部也能够稳定夹持在两个夹持臂421之间,提高了电池80固定的可靠性。阶梯槽51的设置也能够适用于不同厚度的电池80,提高了整个针床的通用性。
进一步地,阶梯槽51远离夹持件42的端部延伸出托盘50外并与托盘50的侧面形成一个开口,电池80可以从托盘50的侧面从开口处滑入到阶梯槽51内,采用这种侧面插入的方式,一方面与电池80从阶梯槽51的上部插入到阶梯槽51内相比,操作更为简单,需要的安装空间小;另一方面,由于探针装置20位于电池80的上部,从托盘50侧面插入的方式,能够避免电池80与探针装置20相触碰,起到保护探针装置20的目的。
更近一步地,开口的尺寸大于阶梯槽51的槽宽,在电池80与阶梯槽51相配合的过程中,电池80先经过开口后再滑入阶梯槽51内,使得电池80能够更为容易地滑入阶梯槽51内,便于电池80的固定安装。
进一步地,托盘50为电木托盘50,电木托盘50具有绝缘性能,能够避免电池80的电传递给外部其他部件上,从而避免触电事故。
进一步地,底板10为金属底板10。
进一步地,托盘50上均设有若干个阶梯孔52,用于与底板10相固定连接,当多个托盘50叠层设置在一起时,通过利用紧固件依次穿过各托盘50上的阶梯孔52,就能够实现多个托盘50的同时固定,操作简单可靠。同时,多个托盘50的叠层设置相当于垫高了电池80的高度,通过不同数量的托盘50的叠层设置,也能够使得针床适用不同高度的电池80,提高了针床的通用性。
本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所述针床还包括升降装置60,所述升降装置60分别安装于所述底板10和所述探针装置20之间并用于带动所述探针装置20上下移动。
具体地,升降装置60能够带动探针装置20上下移动,当电池80安装在托盘50上时,通过探针装置20上下移动,从而电池80与探针装置20的接触与分离,同时,通过探针装置20的上下移动,也能够适用不同高度的高度,使得本发明实施例的针床能够使用更多不同尺寸的电池80,实用性更强。
进一步地,升降装置60包括气缸61和丝杆62,气缸61的缸体固定于底板10上,丝杆62转动连接于气缸61的活塞杆上且呈竖向设置,探针装置20螺纹连接于丝杆62上。具体地,通过气缸61的活塞杆的伸缩运动,从而带动丝杆62上的探针装置20上下移动,由于丝杆62与探针装置20螺纹连接,也可通过转动丝杆62,从而带动探针装置20的上下移动,同时设置气缸61和丝杆62这两种结构来调节探针装置20的高度能够满足当需要大幅动调节探针装置20的高度时,可以调节气缸61活塞杆的伸缩运动,实现探针装置20的快速调节,当需要小幅度地调节探针装置20的高度时,可以通过转动丝杆62,进行探针装置20高度的微调,这两种调节结构的配合使用,不仅能够提高探针装置20高度调节精度,而且还能够实现探针装置20的快速调节,使得整个探针装置20的调节操作更为简单可靠。
进一步地,升降装置60还包括连接套63和连接件64,连接件64的下端直接与气缸61的活塞杆的端部螺纹连接,连接件64的上端设有向上凸起的圆柱凸起,丝杆62固定连接在连接套63内,然后将连接套63在圆柱凸起上且连接套能够相当于圆柱凸起进行转动,从而实现了丝杆62和气缸61的活塞杆之间的相互转动连接。操作人员也可以通过转动连接套63,从而带动丝杆62转动,使得丝杆62的转动便于操作。
本实施例中,参阅图1、图5和图6所示,所述探针装置20包括固定板21和若干个探针对22,所述固定板21连接于所述机架30上,各所述探针对22均安装于所述固定板21上,各所述探针对22的探头均正对所述底板10设置。
具体地,固定板21为各探针对22的固定提供安装基体,各探针对22分别与对应的电池80的正极和负极进行接触,从而实现电池80充放电测试,若干个探针对22的设置可以同时满足多个电池80充放电测试。
本实施例中,各所述探针对22均包括第一探针221和第二探针222,所述第一探针221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板21上,所述第二探针222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固定板21上并用于靠近或远离对应的所述第二探针222以适用于电池80上的正负两个极柱之间不同的中心距。
具体地,第一探针221和第二探针222分别与电池80上的正负两个极柱相对应设置,而第一探针221固定安装在固定板21的底面上,第二探针222滑动连接于固定板21的底面上,通过第二探针222朝向或者背向第一探针221移动从而改变第一探针221和第二探针222之间的距离,进而能够适用不同尺寸的电池80上的正负两个极柱之间不同的中心距,确保了第一探针221和第二探针222分别与电池80上的正极和负极的相互准确地接触,整个针床能够对不同中心距的电池80的充放电测试,进一步地提高了整个针床的适用范围和通用性。
进一步地,各第一探针221沿转轴41方向依次间隔布置,且各第一探针221与夹持件42之间形成夹持槽43一一对应设置,各第二探针222沿转轴41方向依次间隔布置,且各第二探针222与夹持件42之间形成夹持槽43一一对应设置,使得安装在夹持架上的每一个电池80的正极柱和负极柱均能够与对应的第一探针221和第二探针222接触,从而使得每一电池80均能够实现电池80的充放电测试,提高了电池80的检测效率,避免了资源的浪费。
进一步地,固定板21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一安装孔211,第一探针221的一端一一对应地穿过在第一安装孔211并固定安装在固定板21的底板10上,第一安装孔211起到导向的作用,使得第一探针221组件呈竖直设置,确保第一探针221安装的准确性,从而确保第一探针221与电池80的正极之间正对相接触,进而确保第一探针221与电池80的正极接触的可靠性,避免出现接触不良的情况,同时也便于第一探针221的连接线直接从第一探针221的上部引出,无需经过电池安装区70内引出,避免连接线与电池80之间的相互干涉,使得整个针床的布局更为合理。
本实施例中,所述探针装置20还包括安装板23和若干个紧固件(图未示),各所述第二探针222均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板23上,所述安装板23上开设有若干个长条孔232,且各所述长条孔232均沿所述第一探针221和所述第二探针222的连线方向延伸,各所述紧固件一一对应地穿过各所述长条孔232后与所述固定板21固定连接,并当推动所述安装板23沿所述长条孔232的延伸方向进行移动时,所述第二探针222靠近或远离对应设置的所述第一探针221以适用于电池80上的正负两个极柱之间不同的中心距。
更进一步地,固定板21的底面上开设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安装槽213,安装槽213的底面开设有若干第二安装孔212,各第二安装孔212与各第一安装孔211一一对应设置,安装板23安装于安装槽213内,探针组件还包括安装板23,安装板23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三安装孔231,安装板23安装于安装槽213内且各第二安装孔212与各第二安装孔212一一对应相通设置,同时第二探针222组件通过螺钉固定安装于安装板23上,并依次穿过对应的第三安装孔231和第二安装孔212,第三安装孔231和第二安装孔212起到导向的作用,使得第二探针222组件呈竖直设置,确保第一探针221和第二探针222安装的准确性,从而确保第二探针222与电池80的负极之间正对相接触,进而确保第二探针222与电池80的负极接触的可靠性,避免出现接触不良的情况,同时也便于第二探针222的连接线直接从第二探针222的上部引出,无需经过电池安装区70内引出,避免连接线与电池80之间的相互干涉,使得整个针床的布局更为合理。
更进一步地,安装板23上开设有若干个长条孔232,紧固件穿过长条孔232与安装板23固定连接,且安装板23在长条孔232的导向作用下,能够沿着长条孔232的延伸方向进行移动,实现了第二探针222与固定板21之间的滑动连接,也实现第二探针222靠近或者远离第一探针221的运动,确保了第一探针221和第二探针222之间间距的可调,如此就使得针床能够兼容不同中心距的正极和负极的电池80。同时,只需调整一个安装板23就能够实现所有的第二探针222的滑动,操作简单可靠。
更进一步地,探针装置20还包括U形板24,U形板24的相对两壁面分别固定在安装的相对两侧部,且U形板24呈倒U形设置,U形板24与固定板21之间共同围设形成一个中空腔,第一探针221和第二探针222的上部均位于中空腔内,U形板24的相对两壁面上开设有若干个穿线孔241,以便于第一探针221的连接线和第二探针222的连接线分别从对应的穿线孔241内穿出并与针床上的其他部件相连,使得连接线排列整齐,不会因连接线混乱纠缠在一起导致导电不良等情况的发生。
更进一步地,固定板21上还设有加强筋214,增加固定板21的强度,避免因固定板21承载过重而产生变形,确保第一探针221和第二探针222安装的准确性,进而确保第一探针221和第二探针222与电池80的正极和负极之间具有良好的接触。
进一步地,在其他实施例中,各第一探针221和各第二探针222均通过安装板23以及紧固件的连接方式进行连接,从而实现第一探针221与固定板21之间滑动连接以及第二探针222与固定板21之间滑动连接,进而使得第一探针221和第二探针222随着电池80的正极和负极之间的调节更为灵活可靠。
进一步地,在其他实施例中,每一个第一探针221都对应设置一个安装板23和紧固件与固定板21滑动连接,每一个第二探针222都对应设置一个安装板23和紧固件与固定板21滑动连接,这样就使得每一对探针对22里面的第一探针221和第二探针222之间的调节均为独立的,也就能够实现在同一批电池80充放电测试中能够同时对不同中心距的电池80的进行测试,提高了整个针床测试的通用性。
进一步地,探针装置20套设在连接柱31上,探针装置20能够沿着连接柱31做直线运动,确保探针装置20在上下移动过程中不偏移,稳定性好,进而确保第一探针221和第二探针222能够准确地电池80的正极和负极接触。
进一步地,固定板21上开设有导向孔215,连接柱31穿设于导向孔215内,通过连接柱31和导向孔215的配合,实现探针装置20的上下移动。
进一步地,机架30还包括导向套32,导向套32套设于连接柱31上,且导向套32的上端固定在固定板21的底面上,通过连接柱31和导向套32以及导向孔215之间的配合,固定板21沿着连接柱31做直线运动,使得探针装置20在上下移动过程中不偏移,稳定性更好。
进一步地,连接柱31的数量为四个并分别固定于底板10的四个角落处,四个连接柱31的设置能够进一步地确保导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进一步地,安装架包括两个连接板33,两个连接柱31的上端分别固定在一连接板33的两端上,另两个连接柱31的上端分别固定在另一连接板33的两端上,两个连接柱31和一个连接板33围设形成一个门形结构,连接板33使得两个连接柱31连接在一起,可以进一步地确保固定板21导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进一步地,升降装置60的数量为两个,一个升降装置60位于两个连接柱31之间,另一个升降装置60位于另两个连接柱31之间,且两个升降装置60分别位于两个连接板33的下方,升降装置60的丝杆62均与固定板21上开设的螺纹孔216螺纹连接,两个升降装置60分别位于固定板21的两端,固定板21的两端分别两个升降装置60的同时带动下进行上下移动,确保固定板21在移动的过程中不倾斜,稳定性好。
进一步地,连接块46的数量有两个,两个连接块46中一个连接块46上开设有转动孔461,另一个连接块46上开设有转动槽,转轴41的两端中的一端伸入转动孔461中,另一端卡入转动槽462内转动,从而保证了转轴41的两端得到了稳定的固定,进而确保转轴41转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转轴41的安装方式简单,也便于拆卸,同时两个连接块46分别固定在两个转轴41上。
进一步地,紧固件为螺钉、螺丝或者螺栓等部件。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针床,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探针装置和夹持装置,所述机架内设有用于电池安装的电池安装区,所述探针装置安装于所述机架上并位于所述电池安装区的上方,所述夹持装置包括转轴和若干个夹持件,所述转轴呈水平状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机架上并能够沿所述转轴的轴线转动,各所述夹持件均安装于所述转轴上并沿所述转轴的轴向依次布置,且各所述夹持件形成有至少两排用于夹持电池的夹持槽,且至少有两排所述夹持槽的间距不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床,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夹持件均包括若干个夹持臂,各所述夹持臂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转轴的周壁上,各所述夹持臂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转轴的轴线并呈夹角设置,且各所述夹持臂沿所述转轴的轴线方向的厚度均不相同,相邻的两个所述夹持件上的各所述夹持臂一一对应设置,且相邻的两个所述夹持件上正对设置的两个所述夹持臂之间形成所述夹持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针床,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夹持臂的末端设有以使得所述夹持槽的开口呈喇叭状的楔形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针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装置还包括连接块和转动片,所述连接块固定于所述机架上,所述连接块上开设有转动孔,所述转轴的端部穿过所述转动孔后与所述转动片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针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包括底板和若干个连接柱,各所述连接杆呈竖状固定于所述底板的四个角部,所述探针装置固定于各所述连接柱的顶部,所述转轴可转动地安装于其中相邻的两个所述连接柱上,所述电池安装区形成于各所述连接柱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针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床还包括托盘,所述托盘固定安装于所述底板上,所述托盘上设有若干个用于夹持所述电池的阶梯槽,各所述阶梯槽与各所述夹持槽一一对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针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床还包括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分别安装于所述底板和所述探针装置之间并用于带动所述探针装置上下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针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探针装置包括固定板和若干个探针对,所述固定板连接于所述机架上,各所述探针对均安装于所述固定板上,各所述探针对的探头均正对所述底板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针床,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探针对均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探针和第二探针,所述第一探针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板上,所述第二探针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固定板上并用于靠近或远离对应设置的所述第一探针以适用于电池上的正负两个极柱之间不同的中心距。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针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探针装置还包括安装板和若干个紧固件,各所述第二探针均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板上,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若干个长条孔,且各所述长条孔均沿所述第一探针和所述第二探针的连线方向延伸,各所述紧固件一一对应地穿过各所述长条孔后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
CN201811346317.5A 2018-11-13 2018-11-13 针床 Withdrawn CN10934296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46317.5A CN109342962A (zh) 2018-11-13 2018-11-13 针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46317.5A CN109342962A (zh) 2018-11-13 2018-11-13 针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42962A true CN109342962A (zh) 2019-02-15

Family

ID=653147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46317.5A Withdrawn CN109342962A (zh) 2018-11-13 2018-11-13 针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342962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80268A (zh) * 2019-04-30 2019-07-05 珠海泰坦新动力电子有限公司 列间距适应型对接机械单元
CN113866466A (zh) * 2021-09-28 2021-12-31 广东恒翼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探针自动变距的软包电池测试针床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80268A (zh) * 2019-04-30 2019-07-05 珠海泰坦新动力电子有限公司 列间距适应型对接机械单元
CN113866466A (zh) * 2021-09-28 2021-12-31 广东恒翼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探针自动变距的软包电池测试针床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42962A (zh) 针床
CN209590237U (zh) 针床
CN208297687U (zh) 电池测试治具
CN207572287U (zh) 用于固封极柱的装配装置
CN215641712U (zh) 一种电池短路测试机
CN212180840U (zh) Acir测试夹具
CN216390108U (zh) 一种便于调节电表安装位置的电表柜
CN208596847U (zh) 一种电气接线端子的加工装置
CN214585574U (zh) 一种高电压试验中直流分量电阻器试验器具
CN213239998U (zh) 混凝土电化学阻抗测试设备及其混凝土电化学阻抗模具
CN204882198U (zh) 一种血沉仪专用混匀装置
CN207764158U (zh) 电化学装置的测试工装
CN208904178U (zh) 一种动力电池模组绝缘耐压测试工装
CN220289746U (zh) 一种超级电容器测试装置
CN208468141U (zh) 一种可调节式固定装置
CN214149652U (zh) 电芯循环膨胀力测试工装
CN109378539A (zh) 一种动力电池模组绝缘耐压测试工装
CN212905391U (zh) 一种摇摆试验机
CN116572193A (zh) 拆装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20650742U (zh) 二合一多功能检测装置
CN220040630U (zh) 一种薄膜电容器脉冲能力在线检测机
CN209372967U (zh) 一种适用于粉末冶金表面绝缘阻抗测试装置
CN211478496U (zh) 一种变温测试台
CN217360009U (zh) 一种充放电机通道线固定工装
CN218691645U (zh) 一种芯片多功能测试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