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41019B - 一种空调舒适风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调舒适风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41019B
CN109341019B CN201811241051.8A CN201811241051A CN109341019B CN 109341019 B CN109341019 B CN 109341019B CN 201811241051 A CN201811241051 A CN 201811241051A CN 109341019 B CN109341019 B CN 10934101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onditioner
bed body
air
angle
determ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4105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341019A (zh
Inventor
朱军
赵湖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24105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341019B/zh
Publication of CN1093410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410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3410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410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5Electronic processing for selecting an operating mod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9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the direction of the supplied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9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舒适风控制方法及空调器,属于空调技术领域,所述空调舒适风控制方法包括:获取舒适风功能开启指令;获取所述空调器与床体的相对位置,根据所述空调器与床体的相对位置确定所述空调器的运行状态。本发明所述的空调舒适风控制方法,根据空调器与床体的相对位置来控制空调器的运行状态,使得空调器的运行状态能够与房间的布局相匹配,控制空调器的出风方向避开床体所在的位置,避免用户在睡眠状态时,空调器直吹用户身体,有利于提高用户使用的舒适性。

Description

一种空调舒适风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调舒适风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人体处于睡眠状态时,新陈代谢会减缓,体温也随之下降;因此,如果在用户睡眠状态下,空调器的出风直吹用户身体,会导致用户体温进一步降低,引起身体不适,使得用户使用空调器的舒适性下降。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空调舒适风控制方法,以解决目前空调器的出风直吹用户身体导致身体不适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空调舒适风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舒适风功能开启指令;
获取所述空调器与床体的相对位置,根据所述空调器与床体的相对位置确定所述空调器的运行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根据所述空调器与床体的相对位置确定所述空调器的运行状态包括:
根据所述空调器与所述床体的相对位置,获取所述空调器与所述床体的安装距离;
根据所述空调器与所述床体的相对位置、所述空调器与所述床体的安装距离确定所述空调器的运行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根据所述空调器与所述床体的相对位置获取所述空调器与所述床体的安装距离包括:
根据所述空调器与所述床体的相对位置,获取所述空调器的底面与地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以及所述空调器所在的墙面与所述床体之间的垂直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根据所述空调器与所述床体的相对位置、所述空调器与所述床体的安装距离确定所述空调器的运行状态包括:
判断所述空调器与所述床体的相对位置,若所述空调器位于所述床体的床头处,则确定所述空调器的风速为高风速,并根据所述空调器的底面与地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以及所述空调器所在的墙面与所述床体之间的垂直距离,计算所述空调器所在的墙面与所述空调器和所述床体连线的夹角E;根据所述夹角E与最大上下摆风角度P按照第一确定原则确定所述空调器的上下摆风角度A;
若所述空调器位于所述床体的床尾处,则根据所述空调器所在的墙面与所述床体之间的垂直距离以及第一预设距离确定所述空调器的运行状态;
若所述空调器位于所述床体的侧面,且所述空调器位于所述床体的床尾处,则根据所述空调器所在的墙面与所述床体之间的垂直距离以及第二预设距离确定所述空调器的运行状态;
若所述空调器位于所述床体的侧面,且所述空调器位于所述床体的所述床头处,则确定所述空调器的风速为高风速,并根据所述空调器的底面与地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以及所述空调器所在的墙面与所述床体之间的垂直距离,计算所述空调器所在的墙面与所述空调器和所述床体连线的夹角E;根据所述夹角E与所述最大上下摆风角度P按照第二确定原则确定所述空调器的上下摆风角度A。
进一步的,所述根据所述空调器所在的墙面与所述床体之间的垂直距离以及第一预设距离确定所述空调器的运行状态包括:
判断所述空调器所在的墙面与所述床体之间的垂直距离是否不小于第一预设距离,若是则确定所述空调器的风速为低风速,所述空调器的上下摆风角度A为所述最大上下摆风角度P;
否则确定所述空调器的风速为高风速,并根据所述空调器的底面与地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以及所述空调器所在的墙面与所述床体之间的垂直距离,计算所述空调器所在的墙面与所述空调器和所述床体连线的夹角E;根据所述夹角E与所述最大上下摆风角度P按照所述第二确定原则确定所述空调器的上下摆风角度A。
进一步的,所述根据所述空调器所在的墙面与所述床体之间的垂直距离以及第二预设距离确定所述空调器的运行状态包括:
判断所述空调器所在的墙面与所述床体之间的垂直距离是否不小于第二预设距离,若是则确定所述空调器的风速为低风速,确定所述空调器的上下摆风角度A为所述最大上下摆风角度P,确定所述空调器的左右摆风角度B为最大左右摆风角度Q;
否则确定所述空调器的风速为高风速,确定所述空调器的上下摆风角度A为所述最大上下摆风角度P,并根据所述空调器的底面与地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以及所述空调器所在的墙面与所述床体之间的垂直距离,计算所述空调器所在的墙面与所述空调器和所述床体连线的夹角E;根据所述夹角E与所述最大左右摆风角度Q按照第三确定原则确定所述空调器的左右摆风角度B。
进一步的,所述根据所述夹角E与所述最大上下摆风角度P按照第一确定原则确定所述空调器的上下摆风角度A包括:
确定所述上下摆风角度A的范围为:[E,P]。
进一步的,所述根据所述夹角E与所述最大上下摆风角度P按照所述第二确定原则确定所述空调器的上下摆风角度A包括:
确定所述上下摆风角度A的范围为:[0,E]。
进一步的,所述根据所述夹角E与所述最大左右摆风角度Q按照第三确定原则确定所述空调器的左右摆风角度B包括:
确定所述左右摆风角度B的范围为:±[-Q,Q-E]。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空调舒适风控制方法具有以下优势:
(1)本发明所述的空调舒适风控制方法,根据空调器与床体的相对位置来控制空调器的运行状态,使得空调器的运行状态能够与房间的布局相匹配,控制空调器的出风方向避开床体所在的位置,避免用户在睡眠状态时,空调器直吹用户身体,有利于提高用户使用的舒适性。
(2)本发明所述的空调舒适风控制方法,首先通过空调器与床体的相对位置对空调器的出风方向进行粗略的判断,然后根据空调器的具体安装方位,判断计算空调器的摆风角度所需要的空调器安装距离,再根据空调器的具体安装方位以及具体的安装距离,对空调器的运行状态进行控制,调整空调器的摆风方向与空调器与床体的相对位置相适配,使得空调器的吹风方向避开床体所在的位置,避免用户在睡眠状态时,空调器的出风直吹身体,引起身体不适,从而提高用户使用的舒适性。
(3)本发明所述的空调舒适风控制方法,首先判断空调器与床体的相对位置属于何种安装方位,然后根据每一安装方位的具体特点,通过空调器的底面与地面的垂直距离以及空调器所在的墙面与床体之间的垂直距离,利用不同的确定规则来确定空调器的出风风速以及空调器的出风角度,使得空调器的运行状态与空调器的安装方位相适配,在空调器开启舒适风功能时,空调器的出风可避开床体位置,避免空调器出风直吹用户的身体,引起用户身体的不适,从而提高用户使用的舒适性。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器,以解决目前空调器的出风直吹用户身体导致身体不适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
出风装置,用于所述空调器的出风;
控制装置,用于获取所述空调器与所述床体的相对位置,并根据所述空调器与所述床体的相对位置确定所述空调器的运行状态;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出风装置通信连接;
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所述空调器与所述床体的相对位置确定所述空调器的运行状态包括:
根据所述空调器与床体的相对位置,获取所述空调器与所述床体的安装距离;
根据所述空调器与床体的相对位置、所述空调器与所述床体的安装距离确定所述空调器的运行状态。
所述空调器与上述空调舒适风控制方法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空调舒适风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根据空调器与床体的相对位置确定空调器的运行状态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器与床体的相对位置为第一安装方位时的简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器与床体的相对位置为第二安装方位时的简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器与床体的相对位置为第三安装方位时的简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器与床体的相对位置为第四安装方位时的简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根据空调器与床体的相对位置、空调器的安装距离确定空调器的运行状态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空调器,2-床体,3-床头,4-床尾,5-第一侧边。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为避免空调器11在用户处于睡眠状态时直吹用户身体,引起用户身体不适,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舒适风控制方法,参见图1所示,该控制方法包括:
S1:获取舒适风功能开启指令;
S1:获取空调器1与床体2的相对位置,根据空调器1与床体2的相对位置确定空调器1的运行状态。
由于不同用户会将空调器1安装于具有不同布局的房间,因此,在不同的房间,空调器1的安装位置不同,空调器1与床体2的相对位置亦不同;本实施例提供的空调舒适风控制方法,空调器用户在开启舒适风功能后,根据空调器1所在的房间的布局,通过与空调器1相适配的空调器APP等,选择空调器1与床体2之间的相对位置;空调器1获取舒适风功能开启指令后,根据空调器用户输入的信息获取空调器1与床体2的相对位置,并根据空调器1与床体2的相对位置来进一步确定空调器1的运行状态,使得空调器1的运行状态能够与房间的布局相匹配,从而使空调器1的运行更加符合用户的需求,有利于提高用户使用的舒适性。
空调器1与床体2的相对位置设置为四种,分别为第一安装方位、第二安装方位、第三安装方位和第四安装方位,其中第一安装方位为空调器1位于床体2的床头3处,第二安装方位为空调器1位于床体2的床尾4处,第三安装方位为空调器1位于床体2的侧面,且空调器1位于床尾4,第四安装方位为空调器1位于床体2的侧面,且空调器1位于床头3;此四种安装方式涵盖了大部分空调器1与床体2之间的相对位置,将此四种相对位置存储于空调器APP中,空调器用户在开启舒适风功能后,通过空调器APP选择与空调器1的实际安装位置最接近的空调器1与床体2的相对位置,并将该相对位置传送至空调器1,空调器1根据空调器用户输入的信息获取空调器1与床体2的相对位置,并根据空调器1与床体2的相对位置来进一步确定空调器1的运行状态,使得空调器1的运行状态能够与房间的布局相匹配,从而使空调器1的运行更加符合用户的需求,有利于提高用户使用的舒适性。
本实施例中空调器1的运行状态包括空调器1的风速和空调器1的摆风角度;其中空调器1的摆风角度包括上下摆风角度与左右摆风角度,且空调器1的最大上下摆风角度为P,空调器1上下摆风关闭时上下摆风角度为0°;空调器1的做大左右摆风角度为Q,无左右摆风角度为0°,摆风方向偏右为正,摆风方向偏左为负;舒适风功能开启后,用户可通过与空调器1相适配的空调器APP等,根据空调器1的具体安装环境,将空调器1与床体2的相对位置输入,进而空调器控制装置根据空调器1与床体2的相对位置来控制空调器1的风速和空调器1的摆风角度,使得空调器1的风速以及摆风位置均与空调器1与床体2的相对位置相适配,进而使得空调器1的吹风位置避开床体2,避免用户在睡眠状态时,空调器1直吹用户身体,引起用户身体不适。
本实施例提供的空调舒适风控制方法,根据空调器与床体的相对位置来控制空调器的运行状态,使得空调器的运行状态能够与房间的布局相匹配,控制空调器的出风方向避开床体所在的位置,避免用户在睡眠状态时,空调器直吹用户身体,有利于提高用户使用的舒适性。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参见图2所述,本实施例中根据空调器1与床体2的相对位置确定空调器1的运行状态包括:
S21:根据空调器1与床体2的相对位置,获取空调器1与床体2的安装距离;
S22:根据空调器1与床体2的相对位置、空调器1与床体2的安装距离确定空调器1的运行状态。
根据空调器1与床体2之间的关系,将空调器1与床体2的相对位置设置为四种,分别为第一安装方位、第二安装方位、第三安装方位和第四安装方位,其中第一安装方位为空调器1位于床体2的床头3处,参见图3所示,此安装方位在用户处于睡眠状态时,若空调器1的上下方向出风角度过低,则空调器1出风会直吹用户身体;为避免空调器1出风直吹用户身体,需调整空调器1的上下摆风角度,将空调器1的上下摆风角度调高,使得空调器1的上下摆风避开床体2所在的位置;当空调器1的上下摆风避开床体2所在的位置时,无论空调器1的左右摆风角度如何设置,空调器1出风均不会直吹用户身体,因此,可不对空调器1的左右摆风角度进行限定。
第二安装方位为空调器1位于床体2的床尾4处,参见图4所示,与第一安装方位不同的是,此安装方位用户处于睡眠状态时,若空调器1的上下方向出风角度过高,则空调器1出风会直吹用户身体;为避免空调器1出风直吹用户身体,需调整空调器1的上下摆风角度,将空调器1的上下摆风角度调低,使得空调器1的上下摆风避开床体2所在的位置;当空调器1的上下摆风避开床体2所在的位置时,无论空调器1的左右摆风角度如何设置,空调器1出风均不会直吹用户身体,因此,可不对空调器1的左右摆风角度进行限定。
第三安装方位为空调器1位于床体2的侧面,且空调器1位于床尾4,参见图5所示,此安装方位用户处于睡眠状态时,为避免空调器1的出风直吹用户身体,可对空调器1的左右方向摆风角度进行设定,使得空调器1在左右方向的摆风避开床体2所在的位置;当空调器1的左右摆风避开床体2所在的位置时,无论空调器1的上下摆风怎样设置,空调器1出风均不会直吹用户的身体。
第四安装方位为空调器1位于床体2的侧面,且空调器1位于床头3,参见图6所示,此安装方位用户处于睡眠状态时,若空调器1的上下方向出风角度过高,则空调器1出风会直吹用户身体;为避免空调器1出风直吹用户身体,需调整空调器1的上下摆风角度,将空调器1的上下摆风角度调低,使得空调器1的上下摆风避开床体2所在的位置;当空调器1的上下摆风避开床体2所在的位置时,无论空调器1的左右摆风角度如何设置,空调器1出风均不会直吹用户身体,因此,可不对空调器1的左右摆风角度进行限定。
确定空调器1与床体2的相对位置后,为确定空调器1的摆风角度,根据空调器1与床体2的相对位置,用户将空调器1相应的安装距离输入空调APP内,并发送至空调器1,空调器1获取相应的安装距离后,再根据空调器1与床体2的相对位置、空调器1的安装距离确定空调器1的运行状态。
其中空调器1的安装距离包括空调器1的底面与地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以及空调器1所在的墙面与床体2之间的垂直距离,本实施例中将空调器1的底面与地面之间的垂直距离定义为第一安装距离a,将空调器1所在的墙面与床体2之间的垂直距离定义为第二安装距离b;空调器1与床体2的相对位置不同时,第二安装距离b所指的具体位置不同;空调器1与床体2的相对方位属于第一安装方位和第二安装方位时,第二安装距离b均指空调器1所在的墙面与床尾4之间的垂直距离;空调器1与床体2的相对方位属于第三安装方位时,第二安装距离b指空调器1靠近床体2的一端与床尾4之间的垂直距离;空调器1与床体2的相对方位属于第四安装方位时,第二安装距离b指空调器1所在的墙面与床体2靠近空调器1一侧的床体2侧边,即第一侧边5之间的距离。
本实施例提供的空调舒适风控制方法,首先通过空调器1与床体2的相对位置对空调器1的出风方向进行粗略的判断,然后根据空调器1的具体安装方位,判断计算空调器1的摆风角度所需要的空调器1安装距离,再根据空调器1的具体安装方位以及具体的安装距离,对空调器1的运行状态进行控制,调整空调器1的摆风方向与空调器1与床体2的相对位置相适配,使得空调器1的吹风方向避开床体2所在的位置,避免用户在睡眠状态时,空调器1的出风直吹身体,引起身体不适,从而提高用户使用的舒适性。
实施例3
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参见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根据空调器1与床体2的相对位置、空调器1的安装距离确定空调器1的运行状态包括:
S221:判断空调器1是否位于床体2的床头3处,若是则进入步骤S222,否则进入步骤S223;
S222:确定空调器1的风速为高风速,并根据第一安装距离a和第二安装距离b计算空调器1所在的墙面与空调器1和床体2连线的夹角E;根据该夹角E与最大上下摆风角度P按照第一确定原则确定空调器1的上下摆风角度A;
S223:判断空调器1是否位于床体2的床尾4处,若是则进入步骤S224,否则进入步骤S225;
S224:根据第二安装距离b与第一预设距离确定空调器1的运行状态;
S225:判断空调器1是否位于床体2的侧面,且空调器1位于床尾4,若是则进入步骤S226,否则进入步骤S227;
S226:根据第二安装距离b与第二预设距离确定空调器1的运行状态;
S227:判断空调器1是否位于床体2的侧面,且空调器1位于床头3,若是则进入步骤S228,否则进入步骤S221;
S228:根据第一安装距离a和第二安装距离b计算空调器1所在的墙面与空调器1和床体2连线的夹角E;根据该夹角E与最大上下摆风角度P按照第二确定原则确定空调器1的上下摆风角度A。
判断空调器1与床体2的相对位置,当空调器1与床体2的相对位置属于第一安装方位,即空调器1位于床体2的床头3时,此时空调器1正对的位置为床体2旁边的空间,因此,可将空调器1吹风的风速定为高风速;再根据空调器1的第一安装距离a和第二安装距离b,即空调器1的底面与地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以及空调器1所在的墙面与床体2之间的垂直距离,通过勾股定理与余弦定理计算出空调器1所在的墙面与空调器1和床体2连线的夹角E,该夹角E即为第一安装角度E,该第一安装角度E为空调器1的出风恰好不直吹床体2时的临界角;根据第一安装角度E与最大上下摆风角度P按照第一确定原则计算出空调器1的出风不会直吹床体2时的上下摆风角度,从而确定空调器1的上下摆风角度A;由于空调器1位于床头3位置,在空调器1的上下摆风不会直吹床体2时,空调器1的左右摆风角度无论为多少,空调器1的出风均不会直吹床体2,因此,可不对空调器1的左右摆风角度进行限制。
当空调器1与床体2的相对位置属于第二安装方位,即空调器1位于床体2的床尾4时,此时应首先将空调器1的第二安装距离b与第一预设距离进行比对,然后根据第二安装距离b与第一预设距离的关系来确定空调器1的运行状态;当第二安装距离b不小于第一预设距离时,判断空调器1与床体2的距离较远;当第二安装距离b小于第一预设距离时,判断空调器1与床体2的距离较近;然后再根据具体根据空调器1与床体2距离的远近来确定空调器1的风速以及空调器1出风的摆风角度。其中第一预设距离的数值可根据用户需求进行选择;本实施例优选第一预设距离的数值为200厘米。
当空调器1与床体2的相对位置属于第三安装方位,即空调器1位于床体2的侧面,且空调器1位于床尾4时,此时应首先将空调器1的第二安装距离c与第二预设距离进行比对,然后根据第二安装距离b与第二预设距离的关系来确定空调器1的运行状态;当第二安装距离b不小于第二预设距离时,判断空调器1与床体2的距离较远;当第二安装距离b小于第二预设距离时,判断空调器1与床体2的距离较近;然后再根据具体根据空调器1与床体2距离的远近来确定空调器1的风速以及空调器1出风的摆风角度。其中第二预设距离的数值可根据用户需求进行选择;第二预设距离的数值可以与第一预设距离的数值相同,也可以不同;本实施例优选第二预设距离的数值为200厘米。
当空调器1与床体2的相对位置属于第四安装方位,即空调器1位于床体2的侧面,且空调器1位于床头3时,此时空调器1正对床体2,因此需根据空调器1的第一安装距离a和第二安装距离b,即空调器1的底面与地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以及空调器1所在的墙面与床体2之间的垂直距离,通过勾股定理与余弦定理计算出第一安装角度E,该第一安装角E为空调器1的出风恰好不直吹床体2时的临界角;根据第一安装角度E与最大上下摆风角度P按照根据第二确定原则计算出空调器1的出风不会直吹床体2时的上下摆风角度,从而确定空调器1的上下摆风角度A;由于空调器1位于床头3位置,在空调器1的上下摆风不会直吹床体2时,空调器1的左右摆风角度无论为多少,空调器1的出风均不会直吹床体2,因此,可不对空调器1的左右摆风角度进行限制;为加强空气流通,可选空调器1的出风风速为高风速,也可根据用户需求调整空调器1的出风风速。
若判断完空调器1的安装位置后,未发现相对应的安装方位,则返回判断空调器1安装位置的第一步,继续进行判断,寻找与空调器1的实际安装位置最接近的安装方位,直至匹配到合适的安装方位为止。
本实施例提供的空调舒适风控制方法,首先判断空调器1与床体2的相对位置属于何种安装方位,然后根据每一安装方位的具体特点,通过空调器1的底面与地面的垂直距离以及空调器1所在的墙面与床体2之间的垂直距离,利用不同的确定规则来确定空调器1的出风风速以及空调器1的出风角度,使得空调器1的运行状态与空调器1的安装方位相适配,在空调器1开启舒适风功能时,空调器1的出风可避开床体2位置,避免空调器1出风直吹用户的身体,引起用户身体的不适,从而提高用户使用的舒适性。
实施例4
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根据第二安装距离b与第一预设距离确定空调器1的运行状态包括:
S2241:判断第二安装距离b是否不小于第一预设距离,若是则进入步骤S2242,否则进入步骤S2243;
S2242:确定空调器1的风速为低风速,空调器1的上下摆风角度A为最大上下摆风角度P;
S2243:确定空调器1的风速为高风速,并根据第一安装距离a和第二安装距离b计算空调器1所在的墙面与空调器1和床体2连线的夹角E;根据该夹角E与最大上下摆风角度P按照第二确定原则确定空调器1的上下摆风角度A。
若第二安装距离b不小于第一预设距离,此时判断空调器1与床体2的距离较远,选择空调器1的风速为低风速;因考虑空调器1离床体2较远,且空调器1的风速为低风速,即使空调器1出风直吹床体2也不会引起用户身体不适,因此设置空调器1的上下摆风角度为最大上下摆风角度;若第二安装距离b小于第一预设距离,则判断空调器1距离床体2较近,可确定空调器1的风速为高风速,为避免空调器1的出风直吹床体2位置,根据第一安装距离a和第二安装距离b通过勾股定理和余弦定理计算第一安装角度E,根据第一安装角度E与最大上下摆风角度P按照第二确定原则确定空调器1的上下摆风角度A,以使得空调器1的出风可避免床体2所在的位置。
同样,根据第二安装距离b与第二预设距离确定空调器1的运行状态包括:
S2261:判断第二安装距离b是否不小于第二预设距离,若是则进入步骤S2262,否则进入步骤S2263;
S2262:确定空调器1的风速为低风速,确定空调器1的上下摆风角度A为最大上下摆风角度P,确定空调器1的左右摆风角度B为最大左右摆风角度Q;
S2263:确定空调器1的风速为高风速,确定空调器1的上下摆风角度A为最大上下摆风角度P,并根据第一安装距离a和第二安装距离b计算空调器1所在的墙面与空调器1和床体2连线的夹角E;根据该夹角E与最大左右摆风角度Q按照第三确定原则确定空调器1的左右摆风角度B。
若第二安装距离b不小于第二预设距离,此时判断空调器1与床体2的距离较远,选择空调器1的风速为低风速;因考虑空调器1离床体2较远,且空调器1的风速为低风速,即使空调器1出风直吹床体2也不会引起用户身体不适,又因空调器1位于床体2的侧面,且空调器1位于床尾4,为加强室内流通,提高用户使用的舒适性,设置空调器1的上下摆风角度为最大上下摆风角度P,并确定空调器1的左右摆风角度B为最大左右摆风角度Q;若第二安装距离b小于第二预设距离,则判断空调器1距离床体2较近,可确定空调器1的风速为高风速,为避免空调器1的出风直吹床体2位置,根据第一安装距离a和第二安装距离b计算空调器1所在的墙面与空调器1和床体2连线的夹角E,即第一安装角度E;根据该夹角E与最大左右摆风角度Q按照第三确定原则确定空调器1的左右摆风角度B,以使得空调器1的出风可避免床体2所在的位置。
本实施例提供的空调舒适风控制方法,在确定空调器1的安装位置为第二安装方位与第三安装方位时,分别进一步根据空调器1的第二安装距离与第一预设距离的关系以及第二安装距离与第二预设距离的关系来确定空调器1的运行状态,使得空调器1的运行状态与空调器1的安装位置相匹配,提高用户使用的舒适性。
实施例5
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根据第一安装距离a和第二安装距离b计算空调器1所在的墙面与所述空调器1和床体2连线的夹角E;根据该夹角E与最大上下摆风角度P按照第一确定原则确定空调器1的上下摆风角度A包括:
S2221:根据第一安装距离a和第二安装距离b,按照如下公式确定第三安装距离c:c2=a2+b2
S2222:根据第一安装距离a、第二安装距离b、第三安装距离c,按照如下公式计算第一安装角度E:cosE=(a2+b2-c2)/2ab;
S2223:根据第一安装角度E与最大上下摆风角度P确定上下摆风角度A的范围为:[E,P]。
参见图3所示,第三安装距离c为空调器1的底面与床尾4之间的连线,第一安装距离a、第二安装距离b、第三安装距离c共同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其中第一安装距离a、第二安装距离b分别为直角三角形的两个直角边,第三安装距离c为直角三角形的斜边,第一安装距离a、第二安装距离b为用户根据空调器1的实际安装位置测得,在第一安装距离a、第二安装距离b已知的情况下,根据勾股定理,利用公式c2=a2+b2计算出第三安装距离c的数值;再利用余弦定理公式:cosE=(a2+b2-c2)/2ab计算出空调器1的底面与床尾4之间的连线与空调器1所在的墙面之间的夹角E,即第一安装角度E,此夹角即为空调器1的出风恰好不直吹床体2的临界角,即空调器1的上下摆风角度高于该夹角E时,空调器1的出风不会直吹床体2所在的空间,又因空调器1上下摆风最大角度为P,因此确定空调器1的上下摆风角度A的范围为[E,P]。
本实施例提供的空调舒适风控制方法,在确定空调器1的安装位置为第一安装方位时,通过第一安装距离和第二安装距离,利用勾股定理和余弦定理计算出空调器1的出风不直吹床体2的空调器1的临界出风角度,再根据此临界出风角度与空调器1的上下最大摆风角度,计算出使得空调器1的出风方向不直吹床体2的上下摆风角度。
本实施例提供的空调舒适风控制方法,根据空调器1的具体安装位置来确定空调器1的出风方向,使得空调器1的出风方向与空调器1的安装位置相适配,从而能够对空调器1的出风方向进行非常精确的控制,避免空调器1的出风直吹空调器1用户,使得空调器1的出风更加符合用户的需求,有利于提高用户使用的舒适性。
实施例6
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根据第一安装距离a和第二安装距离b计算空调器1所在的墙面与空调器1和床体2连线的夹角E;根据该夹角E与最大上下摆风角度P按照第二确定原则确定空调器1的上下摆风角度A包括:
S2281:根据第一安装距离a和第二安装距离b,按照如下公式确定第三安装距离c:c2=a2+b2
S2282:根据第一安装距离a、第二安装距离b、第三安装距离c,按照如下公式计算第一安装角度E:cosE=(a2+b2-c2)/2ab;
S2283:根据第一安装角度E与最大上下摆风角度P确定上下摆风角度A的范围为:[0,E]。
参见图6所示,在空调器1与床体2的相对位置属于第四安装方位时,第三安装距离c为空调器1的底面与床体2靠近空调器1一侧的侧边之间的连线长度,第一安装距离a、第二安装距离b、第三安装距离c共同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其中第一安装距离a、第二安装距离b分别为直角三角形的两个直角边,第三安装距离c为直角三角形的斜边,第一安装距离a、第二安装距离b为用户根据空调器1的实际安装位置测得,在第一安装距离a、第二安装距离b已知的情况下,根据勾股定理,利用公式c2=a2+b2计算出第三安装距离c的数值;再利用余弦定理公式:cosE=(a2+b2-c2)/2ab计算出空调器1的底面与床体2靠近空调器1一侧的侧边之间的连线与空调器1所在的墙面之间的夹角E,此夹角E即为第一安装角度E,此第一安装角度E即为空调器1的出风恰好不直吹床体2的临界角,即空调器1的上下摆风角度低于该第一安装角度E时,空调器1的出风不会直吹床体2所在的空间,又因空调器1上下摆风最大角度为P,因此确定空调器1的上下摆风角度A的范围为[0,P-E]。
同样,当空调器1与床体2的相对位置属于第二安装方位,且第二安装距离b小于第一预设距离时,用上述的方法确定空调器1的上下摆风角度;与上述方法不同的是,在空调器1与床体2的相对位置属于第二安装方位时,第二安装距离b均指空调器1所在的墙面与床尾4之间的垂直距离,第三安装距离c指的是空调器1的底面与床体2的床尾4之间的连线长度;通过勾股定理与余弦定理计算出空调器1的底面与床尾4之间的连线与空调器1所在的墙面之间的夹角,此夹角即为空调器1的出风恰好不直吹床体2的临界角,即空调器1的上下摆风角度低于该夹角时,空调器1的出风不会直吹床体2所在的空间,又因空调器1上下摆风最大角度为P,因此确定空调器1的上下摆风角度A的范围为[0,P-E]。
本实施例提供的空调舒适风控制方法,在确定空调器1的安装位置为第四安装方位以及第二安装方位且第二安装距离小于第一预设距离时,通过第一安装距离和第二安装距离,利用勾股定理和余弦定理计算出空调器1的出风不直吹床体2的空调器1的临界出风角度,再根据此临界出风角度与空调器1的上下最大摆风角度,计算出使得空调器1的出风方向不直吹床体2的上下摆风角度。
本实施例提供的空调舒适风控制方法,根据空调器1的具体安装位置来确定空调器1的出风方向,使得空调器1的出风方向与空调器1的安装位置相适配,从而能够对空调器1的出风方向进行非常精确的控制,避免空调器1的出风直吹空调器1用户,使得空调器1的出风更加符合用户的需求,有利于提高用户使用的舒适性。
实施例7
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根据第一安装距离a和第二安装距离b计算空调器1所在的墙面与空调器1和床体2连线的夹角E;根据该夹角E与最大左右摆风角度Q按照第三确定原则确定空调器1的左右摆风角度B包括:
S22631:根据第一安装距离a和第二安装距离b,按照如下公式确定所述第三安装距离c:c2=a2+b2
S22632:根据第一安装距离a、第二安装距离b、第三安装距离c,按照如下公式计算第一安装角度E:cosE=(a2+b2-c2)/2ab;
S22633:根据第一安装角度E与最大左右摆风角度Q确定左右摆风角度B的范围为:±[-Q,Q-E]。
参见图5所示,在空调器1与床体2的相对位置为第三安装方位,且第二安装距离b小于第二预设距离时,第二安装距离b指空调器1靠近床体2的一端与床尾4之间的垂直距离,第三安装距离c为空调器1靠近床体2一端的底面与床尾4之间的连线长度,第一安装距离a、第二安装距离b、第三安装距离c共同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其中第一安装距离a、第二安装距离b分别为直角三角形的两个直角边,第三安装距离c为直角三角形的斜边,第一安装距离a、第二安装距离b为用户根据空调器1的实际安装位置测得,在第一安装距离a、第二安装距离b已知的情况下,根据勾股定理,利用公式c2=a2+b2计算出第三安装距离c的数值;再利用余弦定理公式:cosE=(a2+b2-c2)/2ab计算出空调器1靠近床体2一端的底面与床尾4之间的连线与空调器1靠近床体2一端与地面的垂直连线之间的夹角E,此夹角E即为空调器1的出风恰好不直吹床体2的临界角,即第一安装角度E;即空调器1的左右摆风角度低于该夹角时,空调器1的出风不会直吹床体2所在的空间,又因空调器1左右摆风最大角度为Q,因此确定空调器1的左右摆风角度B的范围为±[-Q,Q-E];其中当空调器1位于床体2的左侧,即用户面向床尾4、背向床头3时,空调器1位于用户的左手边,此时空调器1的左右摆风角度为[-Q,Q-E];当空调器1位于床体2的右侧,即用户面向床尾4、背向床头3时,空调器1位于用户的右手边,此时空调器1的左右摆风角度为[E-Q,Q]。
本实施例提供的空调舒适风控制方法,在确定空调器1与床体2的相对位置为第三安装方位,且第二安装距离b小于第二预设距离时,通过第一安装距离和第二安装距离,利用勾股定理和余弦定理计算出空调器1的出风不直吹床体2的空调器1的临界出风角度,再根据此临界出风角度与空调器1的左右最大摆风角度,计算出使得空调器1的出风方向不直吹床体2的左右摆风角度。
本实施例提供的空调舒适风控制方法,根据空调器1的具体安装位置来确定空调器1的出风方向,使得空调器1的出风方向与空调器1的安装位置相适配,从而能够对空调器1的出风方向进行非常精确的控制,避免空调器1的出风直吹空调器1用户,使得空调器1的出风更加符合用户的需求,有利于提高用户使用的舒适性。
实施例8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器1,该空调器1包括:
出风装置,用于空调器1的出风;
控制装置,用于获取空调器1与床体2的相对位置,并根据空调器1与床体2的相对位置确定空调器1的运行状态;控制装置与出风装置通信连接;
控制装置根据空调器1与床体2的相对位置确定空调器1的运行状态包括:
根据空调器1与床体2的相对位置,获取空调器1与床体2的安装距离;
根据空调器1与床体2的相对位置、空调器1与床体2的安装距离确定空调器1的运行状态。
本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1,根据空调器1与床体2的相对位置来控制空调器1的运行状态,使得空调器1的运行状态能够与房间的布局相匹配,控制空调器1的出风方向避开床体2所在的位置,避免用户在睡眠状态时,空调器1直吹用户身体,有利于提高用户使用的舒适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空调舒适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舒适风功能开启指令;
获取所述空调器(1)与床体(2)的相对位置,根据所述空调器(1)与所述床体(2)的相对位置确定所述空调器(1)的运行状态,包括:
判断所述空调器(1)与所述床体(2)的相对位置,若所述空调器(1)位于所述床体(2)的床头(3)处,则确定所述空调器(1)的风速为高风速,并根据所述空调器(1)的底面与地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以及所述空调器(1)所在的墙面与所述床体(2)之间的垂直距离,计算所述空调器(1)所在的墙面与所述空调器(1)和所述床体(2)连线的夹角E;根据所述夹角E与最大上下摆风角度P按照第一确定原则确定所述空调器(1)的上下摆风角度A。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舒适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空调器(1)与床体(2)的相对位置确定所述空调器(1)的运行状态包括:
根据所述空调器(1)与所述床体(2)的相对位置,获取所述空调器(1)与所述床体(2)的安装距离;
根据所述空调器(1)与所述床体(2)的相对位置、所述空调器(1)与所述床体(2)的安装距离确定所述空调器(1)的运行状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舒适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空调器(1)与所述床体(2)的相对位置获取所述空调器(1)与所述床体(2)的安装距离包括:
根据所述空调器(1)与所述床体(2)的相对位置,获取所述空调器(1)的底面与地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以及所述空调器(1)所在的墙面与所述床体(2)之间的垂直距离。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舒适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空调器(1)与床体(2)的相对位置,根据所述空调器(1)与所述床体(2)的相对位置确定所述空调器(1)的运行状态还包括:
若所述空调器(1)位于所述床体(2)的床尾(4)处,则根据所述空调器(1)所在的墙面与所述床体(2)之间的垂直距离以及第一预设距离确定所述空调器(1)的运行状态;
若所述空调器(1)位于所述床体(2)的侧面,且所述空调器(1)位于所述床体(2)的床尾(4)处,则根据所述空调器(1)所在的墙面与所述床体(2)之间的垂直距离以及第二预设距离确定所述空调器(1)的运行状态;
若所述空调器(1)位于所述床体(2)的侧面,且所述空调器(1)位于所述床体(2)的所述床头(3)处,则确定所述空调器(1)的风速为高风速,并根据所述空调器(1)的底面与地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以及所述空调器(1)所在的墙面与所述床体(2)之间的垂直距离,计算所述空调器(1)所在的墙面与所述空调器(1)和所述床体(2)连线的夹角E;根据所述夹角E与所述最大上下摆风角度P按照第二确定原则确定所述空调器(1)的上下摆风角度A。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舒适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空调器(1)所在的墙面与所述床体(2)之间的垂直距离以及第一预设距离确定所述空调器(1)的运行状态包括:
判断所述空调器(1)所在的墙面与所述床体(2)之间的垂直距离是否不小于第一预设距离,若是则确定所述空调器(1)的风速为低风速,所述空调器(1)的上下摆风角度A为所述最大上下摆风角度P;
否则确定所述空调器(1)的风速为高风速,并根据所述空调器(1)的底面与地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以及所述空调器(1)所在的墙面与所述床体(2)之间的垂直距离,计算所述空调器(1)所在的墙面与所述空调器(1)和所述床体(2)连线的夹角E;根据所述夹角E与所述最大上下摆风角度P按照所述第二确定原则确定所述空调器(1)的上下摆风角度A。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舒适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空调器(1)所在的墙面与所述床体(2)之间的垂直距离以及第二预设距离确定所述空调器(1)的运行状态包括:
判断所述空调器(1)所在的墙面与所述床体(2)之间的垂直距离是否不小于第二预设距离,若是则确定所述空调器(1)的风速为低风速,确定所述空调器(1)的上下摆风角度A为所述最大上下摆风角度P,确定所述空调器(1)的左右摆风角度B为最大左右摆风角度Q;
否则确定所述空调器(1)的风速为高风速,确定所述空调器(1)的上下摆风角度A为所述最大上下摆风角度P,并根据所述空调器(1)的底面与地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以及所述空调器(1)所在的墙面与所述床体(2)之间的垂直距离,计算所述空调器(1)所在的墙面与所述空调器(1)和所述床体(2)连线的夹角E;根据所述夹角E与所述最大左右摆风角度Q按照第三确定原则确定所述空调器(1)的左右摆风角度B。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舒适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夹角E与所述最大上下摆风角度P按照第一确定原则确定所述空调器(1)的上下摆风角度A包括:
确定所述上下摆风角度A的范围为:[E,P]。
8.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空调舒适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夹角E与所述最大上下摆风角度P按照所述第二确定原则确定所述空调器(1)的上下摆风角度A包括:
确定所述上下摆风角度A的范围为:[0,E]。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舒适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夹角E与所述最大左右摆风角度Q按照第三确定原则确定所述空调器(1)的左右摆风角度B包括:
确定所述左右摆风角度B的范围为:±[-Q,Q-E]。
10.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包括:
出风装置,用于所述空调器(1)的出风;
控制装置,用于获取所述空调器(1)与床体(2)的相对位置,并根据所述空调器(1)与所述床体(2)的相对位置确定所述空调器(1)的运行状态;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出风装置通信连接;
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所述空调器(1)与所述床体(2)的相对位置确定所述空调器(1)的运行状态包括:
根据所述空调器(1)与床体(2)的相对位置,获取所述空调器(1)与所述床体(2)的安装距离;
根据所述空调器(1)与床体(2)的相对位置、所述空调器(1)与所述床体(2)的安装距离确定所述空调器(1)的运行状态,包括:
判断所述空调器(1)与所述床体(2)的相对位置,若所述空调器(1)位于所述床体(2)的床头(3)处,则确定所述空调器(1)的风速为高风速,并根据所述空调器(1)的底面与地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以及所述空调器(1)所在的墙面与所述床体(2)之间的垂直距离,计算所述空调器(1)所在的墙面与所述空调器(1)和所述床体(2)连线的夹角E;根据所述夹角E与最大上下摆风角度P按照第一确定原则确定所述空调器(1)的上下摆风角度A。
CN201811241051.8A 2018-10-24 2018-10-24 一种空调舒适风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Active CN1093410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41051.8A CN109341019B (zh) 2018-10-24 2018-10-24 一种空调舒适风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41051.8A CN109341019B (zh) 2018-10-24 2018-10-24 一种空调舒适风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41019A CN109341019A (zh) 2019-02-15
CN109341019B true CN109341019B (zh) 2020-12-04

Family

ID=653117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41051.8A Active CN109341019B (zh) 2018-10-24 2018-10-24 一种空调舒适风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34101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31816B (zh) * 2020-04-21 2022-09-06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空调的送风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1649392A (zh) * 2020-06-02 2020-09-11 刘东明 一种等离子体发生器空调
CN112460679A (zh) * 2020-11-09 2021-03-09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的摆风角度范围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CN113932428B (zh) * 2021-09-30 2023-08-18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用于家电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服务器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070766A (ja) * 2012-09-28 2014-04-21 Aisin Seiki Co Ltd 睡眠環境制御システム
CN104315648A (zh) * 2014-09-26 2015-01-28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其控制装置
CN105698357A (zh) * 2016-02-26 2016-06-2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空调摆风角度的调整方法和装置
CN105928148A (zh) * 2016-04-29 2016-09-07 合肥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智能送风空调器和空调器的送风控制方法
CN106369770A (zh) * 2016-10-28 2017-02-01 美的集团武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6524406A (zh) * 2016-10-28 2017-03-22 美的集团武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基于可穿戴设备的空调器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08458451A (zh) * 2018-03-29 2018-08-28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送风控制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空调器
CN108489023A (zh) * 2018-03-09 2018-09-04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070766A (ja) * 2012-09-28 2014-04-21 Aisin Seiki Co Ltd 睡眠環境制御システム
CN104315648A (zh) * 2014-09-26 2015-01-28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其控制装置
CN105698357A (zh) * 2016-02-26 2016-06-2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空调摆风角度的调整方法和装置
CN105928148A (zh) * 2016-04-29 2016-09-07 合肥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智能送风空调器和空调器的送风控制方法
CN106369770A (zh) * 2016-10-28 2017-02-01 美的集团武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6524406A (zh) * 2016-10-28 2017-03-22 美的集团武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基于可穿戴设备的空调器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08489023A (zh) * 2018-03-09 2018-09-04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458451A (zh) * 2018-03-29 2018-08-28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送风控制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空调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41019A (zh) 2019-0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41019B (zh) 一种空调舒适风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CN105180267B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室内出风控制方法
CN105135519B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室内出风控制方法
CN108105862B (zh) 空调柜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5020847B (zh) 空调器及其的风速控制方法
CN104913443B (zh) 空调器及其的风速控制方法
CN105180270B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室内出风控制方法
CN105042761B (zh) 空调器及其的风速控制方法
CN108489023A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5928060B (zh) 空调柜机的控制方法及空调柜机
CN105180268A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室内出风控制方法
CN210179763U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空调器
CN110878981B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4930644A (zh) 空调器及其的风速控制方法
CN108375173A (zh) 空调器中室内机的导风板的控制方法、空调器
JP2017048929A (ja) 空気調和機
CN107023977A (zh) 一种空调及其导风装置
CN108489043A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2013231550A (ja)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WO2017175749A1 (ja) 室内空調システム
CN104641186A (zh) 空调室内机
CN105180269B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室内出风控制方法
CN209840288U (zh) 一种空调加湿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空调系统
CN107314497A (zh) 一种空调器的送风控制方法
CN206875675U (zh) 空调送风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