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29222A - 富硒黄粉虫粉的制备方法及富硒黄粉虫粉制品 - Google Patents

富硒黄粉虫粉的制备方法及富硒黄粉虫粉制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29222A
CN109329222A CN201811501281.3A CN201811501281A CN109329222A CN 109329222 A CN109329222 A CN 109329222A CN 201811501281 A CN201811501281 A CN 201811501281A CN 109329222 A CN109329222 A CN 1093292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lenium
yellow meal
meal worm
rich
pow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0128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329222B (zh
Inventor
胡爱生
胡心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Yuanhe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Yuanhe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Yuanhe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Yuanhe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50128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329222B/zh
Publication of CN1093292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292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3292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292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7/00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or modified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7/033Rearing or breeding invertebrates; New breeds of invertebrat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1BAKING; EDIBLE DOUGHS
    • A21DTREATMENT, e.g. PRESERVATION, OF FLOUR OR DOUGH, e.g. BY ADDITION OF MATERIALS; BAKING; BAKERY PRODUCTS; PRESERVATION THEREOF
    • A21D13/00Finished or partly finished bakery products
    • A21D13/06Products with modified nutritive value, e.g. with modified starch cont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21BAKING; EDIBLE DOUGHS
    • A21DTREATMENT, e.g. PRESERVATION, OF FLOUR OR DOUGH, e.g. BY ADDITION OF MATERIALS; BAKING; BAKERY PRODUCTS; PRESERVATION THEREOF
    • A21D2/00Treatment of flour or dough by adding materials thereto before or during baking
    • A21D2/08Treatment of flour or dough by adding materials thereto before or during baking by adding organic substances
    • A21D2/34Animal material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10/00Animal feeding-stuffs
    • A23K10/10Animal feeding-stuffs obtained by microbiological or biochemical processes
    • A23K10/12Animal feeding-stuffs obtained by microbiological or biochemical processes by fermentation of natural products, e.g. of vegetable material, animal waste material or biomas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10/00Animal feeding-stuffs
    • A23K10/30Animal feeding-stuffs from material of plant origin, e.g. roots, seeds or hay; from material of fungal origin, e.g. mushroo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10/00Animal feeding-stuffs
    • A23K10/30Animal feeding-stuffs from material of plant origin, e.g. roots, seeds or hay; from material of fungal origin, e.g. mushrooms
    • A23K10/37Animal feeding-stuffs from material of plant origin, e.g. roots, seeds or hay; from material of fungal origin, e.g. mushrooms from waste material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20/00Accessory food factors for animal feeding-stuffs
    • A23K20/20Inorganic substances, e.g. oligoelem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50/00Feeding-stuff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nimals
    • A23K50/90Feeding-stuff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nimals for insects, e.g. bees or silkwor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2/00Non-alcoholic beverages; Dry compositions or concentrates therefor; Their prepar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27/00Spices; Flavouring agents or condiments; Artificial sweetening agents; Table salts; Dietetic salt substitute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33/00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GWINE; PREPARATION THEREOF; ALCOHOLIC BEVERAGES; PREPARATION OF ALCOHOLIC BEVERAGES NOT PROVIDED FOR IN SUBCLASSES C12C OR C12H
    • C12G3/00Preparation of other alcoholic beverages
    • C12G3/04Preparation of other alcoholic beverages by mixing, e.g. for preparation of liqueu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80Food processing, e.g. use of renewable energies or variable speed drives in handling, conveying or stacking
    • Y02P60/87Re-use of by-products of food processing for fodder production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Nutrition Science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Mycology (AREA)
  • Physi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Botan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Insects & Arthropods (AREA)
  • Birds (AREA)
  • Fertilizers (AREA)
  • Fodder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富硒黄粉虫粉的制备方法及富硒黄粉虫粉制品,其中,富硒黄粉虫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用富硒生产方式生产富硒饲料;采用所述富硒饲料喂养黄粉虫;采用黄粉虫进行干燥制粉。上述制备方法,首先生产富硒饲料,然后生产富硒黄粉虫再干燥制粉,一方面富硒饲料进行了一次无机硒转化为有机硒,另一方面黄粉虫又进行了一次无机硒转化为有机硒,相当于无机硒进行了二次转化,从而极大地降低了制得粉末的硒含量中的无机硒比例,对人体安全无毒害,使得产品能够具有更高的硒含量。

Description

富硒黄粉虫粉的制备方法及富硒黄粉虫粉制品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富硒黄粉虫领域,特别是涉及富硒黄粉虫粉的制备方法及富硒黄粉虫粉制品。
背景技术
黄粉虫又叫面包虫,在昆虫分类学上隶属于鞘翅目,拟步行虫科,粉甲虫属(拟步行虫属)。原产北美洲,50年代从苏联引进中国饲养。成虫寿命最长的196天,平均约51天;嗜食鼓皮、黄豆粉、菜叶、瓜皮、果皮等。黄粉虫已在国内广泛养殖,技术成熟。
黄粉虫干品含脂肪30%,含蛋白质高达50%以上,此外还含有磷、钾、铁、钠、铝等常量元素和多种微量元素。因干燥的黄粉虫幼虫含蛋白质40%左右、蛹含57%、成虫含60%,被誉为“蛋白质饲料宝库”。黄粉虫不仅蛋白质含量高,而且含有种类齐全的必需氨基酸,且脂肪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可提纯作为医用和化妆品用脂肪。
硒是一种化学元素,化学符号是Se,在化学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四周期VIA族,是一种非金属。可以用作光敏材料、电解锰行业催化剂、动物体必需的营养元素和植物有益的营养元素等。硒在自然界的存在方式分为两种:无机硒和植物活性硒。无机硒一般指亚硒酸钠和硒酸钠,从金属矿藏的副产品中获得;后者是硒通过生物转化与氨基酸结合而成,一般以硒蛋氨酸的形式存在。但是,无机硒有较大的毒性,且不易被吸收,不适合人和动物使用。因此有必要研究通过转化将无机硒转化为有机硒。
研究发现,硒有以下作用:硒有抗癌作用。人体缺硒易患肝癌、肺癌、胃癌、食管癌、肾癌、前列腺癌、膀胱癌、宫颈癌、白血病等。硒有抗氧化作用。硒是最好的抗衰老物质,如果人体缺少了硒就会“不再年轻”,会导致未老先衰;硒能够增强人体免疫力。缺硒使人体的免疫能力下降。硒有拮抗有害重金属的作用。缺硒易引发铅、砷、镉等重金属中毒症状。硒能够调节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K的吸收与利用。缺硒能引发近视、白内障、视网膜病、眼底疾病、老年黄斑变性等疾病。硒有调节蛋白质的合成的功能。缺硒能引发蛋白质能量缺乏性营养不良,染色体损害等。硒能够增强生殖功能。缺硒能引发射精受阻,精子活力低下、发生畸形,受胎率降低,子宫炎发病率升高等等症状。硒是肌肉的功能的重要成分,缺硒会使骨骼肌萎缩和呈灰白色条纹,发生心肌受损,心肌细胞致密性变化,脂质增多,钙质沉积,导致疾病发生。因此,当硒缺乏的时候,就很容易导致人体免疫能力下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四十多种疾病都与人体缺硒有关,如癌症、心血管病、肝病、白内障、胰脏疾病、糖尿病、生殖系统疾病等症状。
因此,通过黄粉虫将无机硒进一步转化为有机硒,是值得研究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富硒黄粉虫粉的制备方法及富硒黄粉虫粉制品。
一种富硒黄粉虫粉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采用富硒生产方式生产富硒饲料;采用所述富硒饲料喂养黄粉虫;采用黄粉虫进行干燥制粉。
上述制备方法,首先生产富硒饲料,然后生产富硒黄粉虫再干燥制粉,一方面富硒饲料进行了一次无机硒转化为有机硒,另一方面黄粉虫又进行了一次无机硒转化为有机硒,相当于无机硒进行了二次转化,从而极大地降低了制得粉末的硒含量中的无机硒比例,对人体安全无毒害,使得产品能够具有更高的硒含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富硒饲料包括麸皮、精粉及/或秸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富硒饲料还包括青鲜饲料。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采用黄粉虫的幼虫、蛹及/或成虫进行干燥制粉。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富硒饲料还掺设微量无机硒微量元素养分。
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将亚硒酸钠以每千克黄粉虫饲料和秸杆混合1至300毫克亚硒酸钠的浓度,加适量水,加入酵母和其他益生菌和黄粉虫肠道菌株的第三代菌种堆制发酵后,作黄粉虫补硒饲料或饲料添加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掺设无机硒微量元素养分不高于50毫克/公斤。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富硒饲料还采用益生菌发酵。
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采用所述富硒饲料喂养黄粉虫包括:相异虫龄的幼虫分开饲养。
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采用所述富硒饲料喂养黄粉虫包括:根据虫龄调整饲养密度。
一种富硒黄粉虫粉制品,其采用上述任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得到的富硒黄粉虫粉制得。
上述富硒黄粉虫粉制品,首先生产富硒饲料,然后生产富硒黄粉虫再干燥制粉,一方面富硒饲料进行了一次无机硒转化为有机硒,另一方面黄粉虫又进行了一次无机硒转化为有机硒,相当于无机硒进行了二次转化,从而极大地降低了制得粉末的硒含量中的无机硒比例,对人体安全无毒害,使得产品能够具有更高的硒含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富硒黄粉虫粉制品包括食品、饮品、保健品、食用调味品、蛋白肽、氨基酸产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食品包括蛋糕或饼干,或者,所述饮品包括酒。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申请利用了二次生物转化技术,能够提供无机硒比例极低的安全可靠的富硒黄粉虫粉,一实施例是,如图1所示,一种富硒黄粉虫粉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采用富硒生产方式生产富硒饲料;采用所述富硒饲料喂养黄粉虫;采用黄粉虫进行干燥制粉。上述制备方法,首先生产富硒饲料,然后生产富硒黄粉虫再干燥制粉,一方面富硒饲料进行了一次无机硒转化为有机硒,另一方面黄粉虫又进行了一次无机硒转化为有机硒,相当于无机硒进行了二次转化,从而极大地降低了制得粉末的硒含量中的无机硒比例,对人体安全无毒害,使得产品能够具有更高的硒含量。
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将亚硒酸钠以每千克黄粉虫饲料和秸杆混合1至300毫克亚硒酸钠的浓度,加适量水,加入酵母和其他益生菌和黄粉虫肠道菌株的第三代菌种堆制发酵后,作黄粉虫补硒饲料或饲料添加剂。传统的富硒黄粉虫粉的制备方法,在采用所述富硒饲料喂养黄粉虫阶段,往往是添加大量无机硒例如亚硒酸钠等,但是,无机硒添加剂量过高时毒害作用极大,影响黄粉虫培养。因此本申请采用经过富硒生产方式生产得到的富硒饲料,巧妙地规避了无机硒添加剂量过高时导致的毒害副作用,利用了富含有机硒的富硒饲料;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富硒饲料包括麸皮、精粉及/或秸秆。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富硒饲料还包括青鲜饲料。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富硒饲料为麸皮;进一步地,所述富硒饲料为湿润麸皮。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富硒饲料包括麸皮及秸秆,且两者的质量比例为3:1至3:2。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富硒饲料还包括鲜叶片或发酵叶,所述发酵叶采用鲜叶片发酵制得;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富硒饲料包括麸皮、秸秆及鲜叶片,且三者的质量比例为3:1:5至3:2:8。传统模式麸皮用量最大,本实施例与其不同的是,鲜叶片的用量大于麸皮的用量,这是由于在富硒饲料中鲜叶片的硒含量最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采用黄粉虫的幼虫、蛹及/或成虫进行干燥制粉。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采用黄粉虫的幼虫进行干燥制粉,此时制得的干粉中,蛋白质含量不低于40%,如采用40至50天左右的幼虫进行干燥制粉,蛋白质含量约为42%或以上。黄粉虫为全变态昆虫,其一生(指一个生长周期),可分为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卵:椭圆形,乳白色,表面有斑纹。卵不适合进行干燥制粉。幼虫:身体细长,呈圆筒形,老熟幼虫体长约24~29mm,初孵幼虫为乳白色,后变为黄褐色,各节背面前后缘淡褐色,节间及腹面为黄白色,各龄幼虫体长及头壳宽比较稳定,是幼虫分龄的主要依据。蛹:幼虫约长到50天后开始化蛹,蛹期5~11天。蛹头大尾小,头部基本模样,两足(薄翅)向下紧贴胸部。蛹的两侧呈锯齿状,棱角。蛹初为白色半透明,体较软,渐变褐色后变硬。成虫:扁平长椭圆形,刚羽化成虫的鞘翅为米黄色,前胸背板为褐色,3小时后鞘翅变为红褐色,3~4天后,成虫鞘翅颜色变为黑褐色,触角念珠状。成虫蛋白质含量最高,可达60%乃至更高。但是从生产效率和饲料成本考虑,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采用中后期蛹进行干燥制粉。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采用4至5天的蛹进行干燥制粉。或者,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采用5至6天的蛹进行干燥制粉。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蛋白质含量,进而产生易于被人体吸收利用的硒蛋白;另一方面能够降低生产周期及饲料成本;再一方面对于硒含量中的无机硒比例影响较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富硒饲料还掺设微量无机硒微量元素养分;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掺设无机硒微量元素养分不高于50毫克/公斤。进一步地,掺设无机硒微量元素养分为8毫克/公斤至13毫克/公斤。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无机硒微量元素养分包括亚硒酸钠。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富硒饲料还采用益生菌发酵。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富硒黄粉虫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用富硒生产方式生产富硒饲料;其中,所述富硒饲料还采用益生菌发酵;采用所述富硒饲料喂养黄粉虫;采用黄粉虫进行干燥制粉。其余实施例以此类推。
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采用富硒生产方式生产富硒饲料,包括:采用富硒生产方式生产富硒作物,并采用所述富硒作物的原料生产所述富硒饲料;其中,所述富硒作物的原料包括所述富硒作物的麸皮、精粉、秸秆及/或青鲜组织。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采用富硒生产方式生产富硒饲料,包括:采用富硒生产方式生产富硒作物,并采用所述富硒作物的麸皮、精粉、秸秆及/或青鲜组织作为所述富硒饲料;青鲜组织作为所述富硒饲料时即为青鲜饲料;其中,所述青鲜组织即所述青鲜饲料包括叶片等。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采用所述富硒作物的麸皮、精粉、秸秆及/或青鲜组织进行发酵,并将发酵产物作为所述富硒饲料。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采用所述富硒作物的麸皮、精粉、秸秆及/或青鲜组织,掺设无机硒微量元素养分,采用益生菌发酵,得到发酵产物并以此作为所述富硒饲料。掺设少量的无机硒微量元素养分有利于为益生菌提供额外的无机硒源,这样,采用益生菌发酵,可为黄粉虫提供三种硒源:残留的无机硒微量元素养分、含有少量无机硒和大量有机硒的未被益生菌利用的富硒作物成分的剩余硒源、被益生菌利用后的硒源,最后再经过黄粉虫转化,在制得的黄粉虫干粉中形成的硒成分中绝大部分为有机硒,少部分为无机硒,其中有机硒中的少部分为硒蛋白。而高有机硒含量的黄粉虫干粉,通常市场价格高于普通黄粉虫干粉的50%或更多。尤其是高硒蛋白含量的黄粉虫干粉,尤其适合作为中老年人保健品食用,也适合各种需要补充蛋白质人群,对于养殖户来说价格更为理想。
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采用所述富硒作物的麸皮、精粉、秸秆及/或青鲜组织,掺设无机硒微量元素养分,采用益生菌发酵,得到发酵产物并以此作为所述富硒饲料,包括步骤:将最大长度大于3.35毫米的所述富硒作物的原料进行粉碎,其中,所述富硒作物的原料包括所述富硒作物的麸皮、精粉、秸秆及/或青鲜组织;将未粉碎原料与粉碎后的原料混匀,掺设无机硒微量元素养分为8毫克/公斤至13毫克/公斤,洒水过顶面浸泡至软化,再高温消毒灭菌,冷却到适宜温度,然后铺成一定厚度的菌床,接种益生菌的菌种;直到菌床的原料80%以上转化为菌丝体时得到鲜料,取出所述鲜料作为所述发酵产物,以此直接作为所述富硒饲料,或者,将其烘干、风干或晒干到水分含量为13%以下时作为所述富硒饲料以便于入库存放。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将所述鲜料干燥后粉碎做成颗粒饲料后入库存放。进一步地,益生菌为平菇、金针菇、香菇及木耳中的至少一种。进一步地,益生菌为平菇、金针菇、香菇、木耳松菌、竹荪、灵芝、虫草、茯苓、丛枝菌、固氮菌及酵素菌中的至少一种。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采用所述富硒饲料喂养黄粉虫包括:相异虫龄的幼虫分开饲养。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采用所述富硒饲料喂养黄粉虫包括:根据虫龄调整饲养密度。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采用所述富硒饲料喂养黄粉虫可采用常规喂养方式,本申请各实施例的主要改进不在于此。
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采用富硒生产方式包括以下步骤:在种植作物时,配制硒肥叶面喷施液,其中,所述硒肥叶面喷施液的浓度至少超过临界浓度,所述临界浓度为导致叶面发生高浓度烧伤的浓度;在高于作物叶面30厘米以上位置进行喷雾;各实施例中,高于作物叶面30厘米以上位置,即为作物叶面30厘米或30厘米以上位置,包括高于作物叶面30厘米的位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高于作物叶面30至50厘米的位置进行喷雾。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高于作物叶面35至40厘米的位置进行喷雾。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高于作物叶面32至35厘米的位置进行喷雾。其余实施例以此类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采用富硒生产方式生产富硒饲料,包括以下步骤:在种植作物时,配制硒肥叶面喷施液,其中,所述硒肥叶面喷施液的浓度至少超过临界浓度,所述临界浓度为导致叶面发生高浓度烧伤的浓度;在高于作物叶面30厘米以上位置进行喷雾,采用作物的全株或以此生产富硒饲料;或者,采用富硒生产方式生产富硒饲料,包括以下步骤:在种植作物时,配制硒肥叶面喷施液,其中,所述硒肥叶面喷施液的浓度至少超过临界浓度,所述临界浓度为导致叶面发生高浓度烧伤的浓度;在高于作物叶面30厘米以上位置进行喷雾,采用作物的麸皮、精粉、秸秆及/或青鲜饲料作为富硒饲料或以此生产富硒饲料。这样的富硒生产方式,能够得到硒含量超过3mg/kg的精粉,硒含量超过4mg/kg的秸秆和麸皮,以及硒含量超过5mg/kg的青鲜饲料主要是叶片,这种富硒生产方式克服了传统思路的技术偏见,采用超过临界浓度的叶面喷施方式,一方面能够生产富硒作物,另一方面可以提升谷物其他部分的硒含量,这些谷物其他部分可用于进行二次利用,从而能够有效地提升富硒产品的有机硒含量,再一方面具有较高的有机硒含量,从而克服了无机硒不易被人体吸收且容易中毒的缺陷,较好地提升了谷物的加工价值及食用价值。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临界浓度为每50公斤水兑含亚硒酸钠4克;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临界浓度为每50公斤水兑含亚硒酸钠4克的硒叶面肥或复合硒叶面肥。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用高雾化度的专用喷头进行喷雾,雾化度越高允许的喷施浓度上限相应提高,雾化度到100纳米雾粒。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行喷雾包括:采用高雾化度的喷头进行喷雾,所述硒肥叶面喷施液的浓度根据所述喷头的雾化度设置且所述喷头的雾化度越高则所述硒肥叶面喷施液的浓度越高;当所述硒肥叶面喷施液的浓度为临界浓度10倍以上时,所述喷头的雾化度小于等于100纳米雾粒。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开花授粉之后的一周至三周内开始进行喷雾,即,在开花授粉之后的一周至三周内,在高于作物叶面30厘米以上位置进行喷雾,其余实施例以此类推。这样可以避免浪费过多硒肥,节约成本。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开花授粉之前进行喷雾及在开花授粉之后的一周至三周内开始进行喷雾。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硒肥叶面喷施液包括硒肥,所述硒肥叶面喷施液的浓度为所述硒肥叶面喷施液中的硒肥的浓度;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硒肥叶面喷施液还可以包括其他物质或肥料。在具体实施中,手工施肥的话可采用定高杆子来控制喷雾高度。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采用定高杆子在高于作物叶面30厘米以上位置进行喷雾;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定高杆子的高度为30至40厘米。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定高杆子的高度为30至35厘米。定高杆子通常由种植户自制。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硒肥叶面喷施液可以采用市场上购买得到的硒肥叶面肥并按其说明书制备相应浓度的硒肥叶面喷施液,只需控制所述硒肥叶面喷施液的浓度至少超过临界浓度或者为所述临界浓度的若干倍即可。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硒肥叶面喷施液采用无机硒作为硒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硒肥叶面喷施液采用亚硒酸钠作为硒肥;还可以采用硒酸钠等作为硒肥。亚硒酸钠通常为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溶于水,不溶于乙醇,熔点为350℃,有剧毒,口服一克即可致死,LD50(大鼠经口)为7mg/kg,遇还原剂析出硒单质。亚硒酸钠作为无机硒,常用于硒肥领域。传统叶面喷施硒肥时,采用亚硒酸钠的话,大约临界浓度在每百公斤水含亚硒酸钠6克的浓度,即在每百公斤水含亚硒酸钠6克以下叶面喷施是安全的,因此亚硒酸钠/水一般不会超过6g/100kg,而本申请却远远超过这个临界浓度,可以达到亚硒酸钠/水为600g/100kg,这是传统研究人员和种植户所不敢想象的,因为这必然意味着叶面受到大量损伤。或者,所述硒肥叶面喷施液还可以采用有机硒例如硒蛋氨酸等作为硒肥,但这个成本较高,种植户一般会选择低成本的技术方案。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硒肥叶面喷施液还添加有氮、磷、钾、氨基酸及/或腐殖酸;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硒肥叶面喷施液还添加有氮、磷、钾、氨基酸或腐殖酸;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硒肥叶面喷施液还添加有氮、磷、钾、氨基酸及腐殖酸中的至少两种。这样,一方面可以保护叶面承受硒肥叶面喷施液中更高浓度的硒肥,另一方面可以有一定程度的补充其他肥料的作用。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硒肥叶面喷施液的浓度指的是所述硒肥叶面喷施液的硒肥的浓度,当所述硒肥叶面喷施液存在其他成分时,这些成分的浓度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设置或者调整即可,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硒肥叶面喷施液还添加有适量的氮、磷、钾、氨基酸及/或腐殖酸。这里所述的适量,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设置,以不减产为指导目标;并且,采用这些肥料,有利于增产增收。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硒肥叶面喷施液采用亚硒酸钠作为硒肥。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对于每亩喷施面积,所述硒肥叶面喷施液还增加100克磷酸二氢钾、50克氨基酸、200克尿素、200克硅酸钠及/或50至200克腐殖酸,以促进硒肥的吸收率和对造成轻微操作修复,并补偿微损伤对产量形成的影响。进一步地,采用50克有机硅替代200克硅酸钠;进一步地,采用腐殖酸钾或腐殖酸钠替代腐殖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硒肥叶面喷施液的浓度为临界浓度的1.1至100倍。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硒肥叶面喷施液的浓度至少超过临界浓度的2倍。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硒肥叶面喷施液的浓度为临界浓度的5倍。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硒肥叶面喷施液的浓度至少超过临界浓度的5倍。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硒肥叶面喷施液的浓度为临界浓度的10倍。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硒肥叶面喷施液的浓度至少超过临界浓度的10倍。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硒肥叶面喷施液的浓度至少超过临界浓度的30倍。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硒肥叶面喷施液的浓度超过临界浓度的30倍时,则使用雾粒不高于100纳米的喷雾器。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硒肥叶面喷施液的浓度为临界浓度的50倍。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硒肥叶面喷施液的浓度至少超过临界浓度的50倍。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硒肥叶面喷施液的浓度为临界浓度的100倍。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硒肥叶面喷施液的浓度为在谷物减产低于10%的前提下,所述作物所能承受的最高浓度,此时所述作物的叶面尤其是高处的叶面可能存在大量的伤斑,但这并不会造成太大伤害,还有助于达到更好的降镉效果;由于富硒作物的最终产品价格往往高于非富硒作物产品价格的30%以上直至100%以上,因此即使是谷物减产20%或更多的前提下,种植户都是有利可图的,但是考虑到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申请人建议避免过多伤害产量。可以理解的是,硒肥叶面喷施液的浓度越高,对于谷物植株尤其是叶面的可能伤害越大,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情况下是不会选择超过临界浓度的硒肥叶面喷施液以免伤害谷物叶面,但是发明人基于超过30多年的一线农田经验,发现只要在作物不减产乃至少量减产的前提下,喷施所述硒肥叶面喷施液到叶面上,即使是出现损伤斑也没有太大问题,并且,除了能够实现谷物高有机硒含量及其高有机硒无机硒比例的优点之外,还具有一定的降镉除虫效果,可谓两全其美。
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硒肥叶面喷施液还添加损伤促进剂,这又是发明人30多年一线农田经验精华的独创之处,与传统技术反向而行,克服了传统思路的技术偏见,添加损伤促进剂有利于协助硒肥制造更长效及更深刻的一定程度的损伤,这有助于增强谷物吸收硒肥叶面喷施液中的无机硒肥且转化为有机硒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损伤促进剂为磷酸二氢钾。磷酸二氢钾是一种化学品,化学式为KH2PO4,有潮解性,加热至400℃时熔化而成透明的液体,冷却后固化为不透明的玻璃状偏磷酸钾,在空气中稳定,溶于水,不溶于乙醇。磷酸二氢钾喷施后在叶面快速形成营养膜,一方面保护硒肥叶面喷施液中的无机硒肥,避免其流失,以及增强其被叶面吸收,另一方面由于形成营养膜,使得硒肥叶面喷施液对于叶面伤害不易改变,具有更深刻的伤害作用,再一方面磷酸二氢钾能够作为钾肥使用,具有显著增产增收、改量优化品质、抗倒伏、抗病虫害、防治早衰等许多优良作用,又一方面磷酸二氢钾能够使作物根系发达,具有克服作物生长后期根系老化吸收能力下降而导致的营养不足的作用,配合硒肥能够起到一定的降镉作用。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硒肥叶面喷施液包括亚硒酸钠、磷酸二氢钾、氨基酸、尿素及水,其中,亚硒酸钠的浓度至少超过临界浓度,磷酸二氢钾、氨基酸及尿素的浓度常规设置或者低于常规,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即可,其余实施例以此类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进行喷雾的时间间隔为5至8日;即,在硒肥叶面喷施液的施用阶段,间隔为5至8日进行喷雾一次。进一步地,全生长周期进行喷雾3次或以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全生长周期进行喷雾4或5次。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进行喷雾的时间间隔为6或7日。如果进行喷雾的时间间隔太短,会容易浪费硒肥叶面喷施液,导致成本上升;如果进行喷雾的时间间隔太长,则会影响生产的富硒作物的硒含量;传统生产富硒作物的方法,往往采用的是低浓度的少量次数施用硒肥,因此只能够得到硒含量极低的富硒作物,通常只能勉强达到国家最低标准即0.15mg/kg,而本申请能够得到硒含量高于国家最高标准且其中有机硒占据较高比例。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进行喷雾后24小时内发生降雨时,则在叶面无水状态下再补充进行喷雾。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晴天下午进行喷雾。进一步地,在晴天下午避开高温时段进行喷雾以降低蒸发。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进行喷雾时避开作物的开花授粉期;即,硒肥叶面喷施液的施用阶段避开开花授粉期,以免影响富硒作物产量。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富硒作物为水稻,在其孕穗及灌浆期进行喷雾。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使用高雾化度的喷头,在高于作物叶面30厘米以上高喷雾位置进行喷雾,具体的高度根据喷头雾化喷出的初速度设置或调整,但一般绝对不可靠近叶片低于20厘米扫喷,可使用超过导致高浓度烧伤的临界浓度1-100倍的用肥浓度下,例如,硒肥导致叶片高浓度伤害(药害浓度)的临界浓度在每百公斤水含亚硒酸钠6克的浓度,即在每百公斤水含亚硒酸钠6克以下叶面喷施是安全的,进行硒肥叶面喷施;雾化度越高,肥液浓度允许的限度也可更高。极限情况下,用极高雾化度的喷雾技术,使用600克/100公斤亚硒酸钠的高浓度肥液叶面喷施硒肥。并且,允许喷施造成一些斑点状的烧伤点,但不影响产量,为了抵消叶片微创伤造成对产量的不利影响,在喷施硒肥中加入一定浓度的含氮、磷、钾、氨基酸、腐殖酸肥液等可增产的喷施肥料,以抵消损伤造成的减产效应。并且,叶面喷施时要避开花期,在开花授粉时不要喷肥,在花期前后可多次喷肥以提高产品中硒的含量,两次喷肥时间间隔以一星期左右为宜;喷后24小时没有下雨有效,如果在24小时内下过雨要补施一次,选择晴天下午喷施,尽量避开中午最高温时段为好。经多次多田试验可获得至少达到500至10000微克/公斤的超级富硒效果,副产物可用于高浓度富产品的深加工,例如用此法生产的大米麸皮的硒含量是米的硒含量的数倍,可浓度开发利用。
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进行喷雾之后,观察作物叶面,并根据作物叶面的伤斑状态调整所述硒肥叶面喷施液的浓度。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伤斑状态包括正常状态及异常状态,其中,正常状态为伤斑大量出现且顶部叶面伤斑直径小于3mm;进一步地,在牺牲产量促高硒含量的前提下,正常状态为伤斑大量出现且顶部三层或更多层的平均叶面伤斑直径小于3mm;正常状态之外即为异常状态;异常状态包括伤斑不足异常状态及伤斑过量异常状态,当所述伤斑状态为正常状态时,保持所述硒肥叶面喷施液的浓度,无须调整;当所述伤斑状态为伤斑不足异常状态时,增加所述硒肥叶面喷施液的浓度;当所述伤斑状态为伤斑过量异常状态时,降低所述硒肥叶面喷施液的浓度;当伤斑过量异常状态较为严重时,还少量喷施一次水或者含有适量氮、磷、钾、氨基酸及或腐殖酸的肥液。进一步地,根据硒肥叶面喷施液的浓度进行大量作物施肥试验,且根据试验结果微调硒肥叶面喷施液的施肥浓度,即可得到所述硒肥叶面喷施液的标准浓度。可以理解的是,该标准浓度可根据富硒作物最终产品的目标硒含量要求而调整。进一步地,所述标准喷肥量为大量作物施肥试验时,作物叶面出现直径小于1mm的伤斑且不出现直径大于3mm的伤斑的最多植株数时的硒肥叶面喷施液施肥量。
下面继续给出一些具体实施例以说明本申请的富硒黄粉虫粉的制备方法及采用该方法制备的富硒黄粉虫粉,其中的虫种可以自备也可以外购得到。
实施例1:采用富硒生产方式生产富硒饲料;采用所述富硒饲料喂养黄粉虫;采用黄粉虫进行干燥制粉。其中,所述富硒饲料包括硒含量超过4mg/kg的麸皮,其中有机硒比例超过85%;喂养时还添加一定比例的常用饲料例如精粉(如玉米粉等)、蔬菜叶、瓜果皮等,以及添加一些常规药剂;但是富硒饲料的占比约为65%~75%。其中,采用黄粉虫日龄为35~40天的幼虫进行干燥制粉。
实施例2: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采用黄粉虫日龄为41~46天的幼虫进行干燥制粉。
实施例3: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采用黄粉虫4至5天的蛹进行干燥制粉。
实施例4: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采用黄粉虫2至3天的成虫进行干燥制粉。
实施例5: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富硒饲料还掺设亚硒酸钠10毫克/公斤。
实施例6: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富硒饲料还包括硒含量超过4mg/kg的秸秆,其中有机硒比例超过85%;麸皮与秸秆的质量比例为3:1。
实施例7:与实施例6不同的是,所述富硒饲料还包括硒含量超过5mg/kg的鲜叶片,麸皮、秸秆及鲜叶片的质量比例为3:1:5。
实施例8:与实施例7不同的是,所述富硒饲料还采用益生菌发酵得到鲜料,益生菌的菌种为平菇、金针菇、香菇及木耳菌种。
对照例1:采用普通饲料喂养黄粉虫;采用黄粉虫进行干燥制粉;其中,采用黄粉虫日龄为35~40天的幼虫进行干燥制粉,饲养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对照例2:采用平均硒含量约为1mg/kg的麸皮喂养黄粉虫,采用黄粉虫2至3天的成虫进行干燥制粉,饲养方法与实施例4相同;
得到结果如下表所示:
由上表可见,实施例1至8的硒含量及有机硒含量均远高于对照例1,证明本申请的富硒黄粉虫粉的制备方法能够制得富硒黄粉虫粉;且实施例1至8的硒含量及有机硒含量均远高于对照例2,证明富硒饲料即麸皮的硒含量较高时,相对应得到的黄粉虫粉的硒含量较高。对照例2的硒含量及有机硒含量均远高于对照例1,证明富硒饲料对于黄粉虫粉的硒含量及有机硒含量具有正面作用。
并且,从实施例1至实施例4可见,随着黄粉虫生长期的延长,蛋白质含量呈增长态势,硒含量亦呈同步增长态势,证明黄粉虫生长过程能够在体内积累硒;且有机硒含量亦呈同步增长态势,对应地无机硒含量亦呈同步下降态势,无机硒占比越来越低,最低达到了1.48%。无机硒越少,则富硒黄粉虫粉越安全,而有机硒在一定程度内可以体现富硒黄粉虫粉的正面效果。
实施例5的蛋白质含量与实施例1相近,可见少量添加无机硒对于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微乎其微,实施例5的硒含量略高于实施例1,可见少量添加无机硒有助于增加黄粉虫粉的硒含量,起到正面作用;但是实施例5的有机硒含量略高于实施例1且无机硒含量及其无机硒占比均明显地高于实施例1,证明采用无机硒喂养的话,对于有机硒含量及无机硒含量都起到正面促进作用,但是会影响黄粉虫粉的无机硒含量,当黄粉虫粉的硒含量偏高时,不宜加入过于大量的无机硒微量元素养分以免无机硒含量过高造成食品安全风险。
实施例6与实施例1各项指标均相近,且各项指标均略微优于实施例1,证明添加适量的秸秆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优化各项指标,包括提升蛋白质含量、硒含量及有机硒含量,且略微降低无机硒占比。实施例7的硒含量及有机硒含量显著高于实施例1至6,且无机硒占比低于实施例1及实施例6,证明富硒鲜叶片对于提升黄粉虫粉的硒含量及有机硒含量具有明显正面作用,且在无机硒占比方面也有一定优势。实施例8的硒含量及有机硒含量最高,且无机硒占比与实施例7及对照例2相近,证明采用益生菌发酵的鲜料效果最好,对于无机硒并无额外的负面作用。
在安全性方面,考虑到对标的蛋白质粉的相关国标尚未出台,但对于同属冲饮方式的茶品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布的农业行业标准富硒茶(NY/T 600—2002)规定在富硒区土壤上生长的茶树新梢的芽、叶、嫩茎,经过加工制成的,可供直接饮用的,含硒量符合本标准规定范围内的茶叶,标准规定富硒茶硒含量范围为0.25~4.00mg/kg;地方标准最高可达5.00mg/kg。这里的硒是针对有毒性的无机硒,实施例1至8中的无机硒含量的最高值为1.270mg/kg,这还是添加了无机硒微量元素养分的结果,即便如此仍远低于富硒茶硒含量的最高值,如不添加无机硒微量元素养分,则实施例1至4及实施例6至8中的无机硒含量的最高值为0.923mg/kg,更低于富硒茶硒含量的最高值,因此证明本申请各实施例不存在无机硒的含量超标风险。
一种富硒黄粉虫粉制品,其采用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制备方法得到的富硒黄粉虫粉制得。上述富硒黄粉虫粉制品,首先生产富硒饲料,然后生产富硒黄粉虫再干燥制粉,一方面富硒饲料进行了一次无机硒转化为有机硒,另一方面黄粉虫又进行了一次无机硒转化为有机硒,相当于无机硒进行了二次转化,从而极大地降低了制得粉末的硒含量中的无机硒比例,对人体安全无毒害,使得产品能够具有更高的硒含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富硒黄粉虫粉制品包括食品、饮品、保健品、食用调味品、蛋白肽、氨基酸产品。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食品包括蛋糕或饼干,或者,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饮品包括酒或调配果汁。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其它实施例还包括,上述各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相互组合所形成的、能够实施的富硒黄粉虫粉的制备方法及富硒黄粉虫粉制品。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富硒黄粉虫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采用富硒生产方式生产富硒饲料;
采用所述富硒饲料喂养黄粉虫;
采用黄粉虫进行干燥制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富硒饲料包括麸皮、精粉及/或秸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富硒饲料还包括青鲜饲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黄粉虫的幼虫、蛹及/或成虫进行干燥制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富硒饲料还掺设微量无机硒微量元素养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掺设无机硒微量元素养分不高于50毫克/公斤。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富硒饲料还采用益生菌发酵。
8.一种富硒黄粉虫粉制品,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得到的富硒黄粉虫粉制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富硒黄粉虫粉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富硒黄粉虫粉制品包括食品、饮品、保健品、食用调味品、蛋白肽、氨基酸产品。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富硒黄粉虫粉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食品包括蛋糕或饼干,或者,所述饮品包括酒。
CN201811501281.3A 2018-12-10 2018-12-10 富硒黄粉虫粉的制备方法及富硒黄粉虫粉制品 Active CN1093292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01281.3A CN109329222B (zh) 2018-12-10 2018-12-10 富硒黄粉虫粉的制备方法及富硒黄粉虫粉制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01281.3A CN109329222B (zh) 2018-12-10 2018-12-10 富硒黄粉虫粉的制备方法及富硒黄粉虫粉制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29222A true CN109329222A (zh) 2019-02-15
CN109329222B CN109329222B (zh) 2020-12-11

Family

ID=653031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01281.3A Active CN109329222B (zh) 2018-12-10 2018-12-10 富硒黄粉虫粉的制备方法及富硒黄粉虫粉制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329222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73067A (zh) * 2019-12-09 2020-04-10 浙江金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富硒黄粉虫的养殖及食用方法
CN113693157A (zh) * 2021-08-30 2021-11-26 焦作市佰役安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富硒饲料添加剂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432A (zh) * 1993-05-03 1994-04-20 王强华 一种富硒粉的制作方法
CN1088725A (zh) * 1993-10-30 1994-07-06 黑龙江省普阳农场 一种生产富硒农作物产品的方法
CN101305682A (zh) * 2008-07-07 2008-11-19 黄麦平 富硒sod大枣的种植方法
CN103859166A (zh) * 2014-03-21 2014-06-18 李林奇 一种有机富硒动物饲料添加剂及其生产方法
CN105831393A (zh) * 2016-03-18 2016-08-10 李迺灿 一种生产富硒生物粉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432A (zh) * 1993-05-03 1994-04-20 王强华 一种富硒粉的制作方法
CN1088725A (zh) * 1993-10-30 1994-07-06 黑龙江省普阳农场 一种生产富硒农作物产品的方法
CN101305682A (zh) * 2008-07-07 2008-11-19 黄麦平 富硒sod大枣的种植方法
CN103859166A (zh) * 2014-03-21 2014-06-18 李林奇 一种有机富硒动物饲料添加剂及其生产方法
CN105831393A (zh) * 2016-03-18 2016-08-10 李迺灿 一种生产富硒生物粉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付小丽: "《不同硒源对小麦和油菜生长及硒累积的影响》",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农业科技辑》 *
刘玉升等: "《黄粉虫资源研究利用现状与进展》", 《环境昆虫学报》 *
黄太庆 等: "《含硒叶面肥的施用方法对水稻精米硒、镉富集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73067A (zh) * 2019-12-09 2020-04-10 浙江金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富硒黄粉虫的养殖及食用方法
CN113693157A (zh) * 2021-08-30 2021-11-26 焦作市佰役安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富硒饲料添加剂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29222B (zh) 2020-1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383550B1 (ko) 유인균 미생물을 이용한 뼈를 튼튼하게 하고 키 성장에 도움을 주는 성장 촉진 쌀 및 그 재배방법
CN107021847A (zh) 一种生物活性纳米有机锌硒动植物营养液制作方法及应用
CN107594070A (zh) 一种富硒农产品的培育方法及其应用
CN105175114A (zh) 一种用于提高花生产量的中药复合肥料
CN102742498A (zh) 杂交优质紫红米种子培育方法
CN103299824B (zh) 鲜嫩甜玉米制备桑黄菌丝块的方法
CN109329222A (zh) 富硒黄粉虫粉的制备方法及富硒黄粉虫粉制品
CN102038105A (zh) 用富硒紫云英二次转化技术生产无公害富硒黑土猪肉的方法
CN106701591A (zh) 羊肚菌大田商业化栽培新方法
CN102037894A (zh) 一种高富硒紫云英品种选育筛选方法
CN111248039A (zh) 一种黑玉米定量富集有机硒的培育方法
CN106278748A (zh) 一种葡萄有机复混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67951A (zh) 用富硒紫云英二次转化技术生产无公害富硒鸭及鸭蛋的方法
CN109983985A (zh) 一种以芦苇渣为主配方的黑皮鸡枞栽培配方及其制作方法和栽培方法
CN105330457A (zh) 一种紫苏专用复合微生物菌肥的制备方法
CN105110985B (zh) 一种蟹味菇培养料及制备方法
CN110117205B (zh) 一种提高油菜籽锗含量的富锗营养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135761A (zh) 一种富硒小米的生产方法
CN102487724A (zh) 一种利用玉米副产品培育金针菇的方法
CN106258733A (zh) 一种富硒蓝莓栽培方法
CN104817371B (zh) 一种鲜食玉米专用富硒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
CN111418435A (zh) 一种以桑叶为栽培料的平菇栽培方法
CN104692901A (zh) 一种提高香菇产量的培养料
CN104429608A (zh) 一种富硒猴头菇的培养基的使用方法
CN109287234A (zh) 富硒谷物生产的叶面喷施方法及富硒谷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