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23248A - 燃烧系统和沥青搅拌站 - Google Patents

燃烧系统和沥青搅拌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23248A
CN109323248A CN201810980207.8A CN201810980207A CN109323248A CN 109323248 A CN109323248 A CN 109323248A CN 201810980207 A CN201810980207 A CN 201810980207A CN 109323248 A CN109323248 A CN 1093232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blower
combustion chamber
combustion
combustion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98020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323248B (zh
Inventor
康建国
刘亮
雷林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98020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323248B/zh
Publication of CN1093232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232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3232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232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C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COMBUSTION USING FLUID FUEL OR SOLID FUEL SUSPENDED IN  A CARRIER GAS OR AIR 
    • F23C9/00Combustion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s for returning combustion products or flue gases to the combustion chamber
    • F23C9/06Combustion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s for returning combustion products or flue gases to the combustion chamber for completing combustion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CCONSTRUCTION OF, OR SURFACES FOR, ROA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MACHINES OR AUXILIARY TOOLS FOR CONSTRUCTION OR REPAIR
    • E01C19/00Machines, tools or auxiliary devices for preparing or distributing paving materials, for working the placed materials, or for forming, consolidating, or finishing the paving
    • E01C19/02Machines, tools or auxiliary devices for preparing or distributing paving materials, for working the placed materials, or for forming, consolidating, or finishing the paving for preparing the materials
    • E01C19/10Apparatus or plants for premixing or precoating aggregate or fillers with non-hydraulic binders, e.g. with bitumen, with resins, i.e. producing mixtures or coating aggregates otherwise than by penetrating or surface dressing; Apparatus for premixing non-hydraulic mixtures prior to placing or for reconditioning salvaged non-hydraulic compositions
    • E01C19/1009Plant wherein type or construction of the mixer are irreleva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oad Paving Machines (AREA)
  • Solid-Fuel Combus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燃烧系统和沥青搅拌站,燃烧系统包括:燃烧器,燃烧器包括燃烧室和点火组件;第一管道,第一管道的出口端与燃烧室相连接;第二管道,第二管道的出口端与燃烧室相连接;第一风机,设置在第一管道内;第二风机,设置在第二管道内;其中,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中的一个用于输送新鲜空气,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中的另一个用于输送待处理物质,点火组件设置于用于输送新鲜空气的第一管道或第二管道内。本发明提供的燃烧系统采用双风机、双管道的方式分别为燃烧器提供新鲜空气及待处理物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第一风机及第二风机的功率进行调整,以保证新鲜空气及待处理物质的进入量与燃烧器相匹配。

Description

燃烧系统和沥青搅拌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燃烧系统和一种沥青搅拌站。
背景技术
将沥青搅拌站烟气进行处理后再排放是国家环保要求大势所趋。目前,处理沥青烟气的主要方法有两种:1、将所有废气通过收尘管道送到等离子催化设备净化后再排放到大气中。2、将烟气通过收尘管道与燃烧机直接连接,将此烟气作为燃烧机风源直接与燃油气燃烧。以上两种方式均存在缺陷,通过等离子设备净化只能解决烟气中的微小颗粒物,对烟气中主要有害气体特别是对有挥发性的沥青气、燃油尾气均无法净化而排放到大气中。
相关技术中,存在有将经过过滤的沥青烟气由引风机引入燃烧器进气口,即引风机的排风口与燃烧器后端的进气口连通,燃烧器前端的火焰燃烧口置于干燥筒内。但该净化方式具有以下缺陷:1、收集的烟气,对燃烧器核心部件造成污染,故使燃烧器故障极高及使用寿命显著缩短。2、燃烧器因风量不足或过量导致燃烧不充分或过氧燃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燃烧系统。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沥青搅拌站。
有鉴于此,本发明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燃烧系统,包括:燃烧器,燃烧器包括燃烧室和点火组件;第一管道,第一管道的出口端与燃烧室相连接;第二管道,第二管道的出口端与燃烧室相连接;第一风机,设置在第一管道内;第二风机,设置在第二管道内;其中,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中的一个用于输送新鲜空气,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中的另一个用于输送待处理物质,点火组件设置于用于输送新鲜空气的第一管道或第二管道内。
本发明提供的燃烧系统包括有燃烧器及两个与该燃烧器相连接的管道,燃烧器包括有燃烧室及点火组件,第一管道的出口端与燃烧室相连接,第二管道的出口端与燃烧器相连接,即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彼此独立,一个用于输送新鲜空气,另一个用于输送待处理物质,采用双风机、双管道的方式分别为燃烧器提供新鲜空气及待处理物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第一风机及第二风机的功率进行调整,以保证新鲜空气及待处理物质的进入量与燃烧器相匹配。进一步地,点火组件设置于用于输送新鲜空气的管道内,待处理物质不会对点火组件造成污染,从而避免了烟气对燃烧系统核心部件造成污染,延长了燃烧系统的使用寿命。本发明提供的燃烧系统能够实现待处理物质与新鲜空气的比例调节,实现燃烧器合理的风油比例,从而得到环保性与经济性的统一。具体地,待处理物质为沥青搅拌站所产生的烟气、粉尘、油烟等。
具体地,第一管道用于输送新鲜空气,第二管道用于输送待处理物质,将点火组件设置于第一管道内,通过位于第一管道上的第一风机为燃烧器提供新鲜空气,通过第二管道上的第二风机为燃烧器提供待处理的物质,点火组件不会与第二管道内的待处理物质相接触。或者,第一管道用于输送待处理物质,第二管道用于输送新鲜空气,将点火组件设置于第二管道内,点火组件不会与第一管道内的待处理物质相接触。
本发明采用双风机、双管道的方式分别为燃烧器提供新鲜空气及待处理物质,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分别用于为燃烧室提供新风,或用于收集待处理物质,待处理物质与新风根据需要按比例送入燃烧室,并且能够根据燃烧状况,调整第一风机与第二风机收集的待处理物质的比例,使得燃烧更加充分。而收集来的待处理物质在进入燃烧器时完全不与燃烧器主要零部件接触,从而避免了污染问题,燃烧器的使用寿命完全不受待处理物质的影响,一方面,可以保证新鲜空气与待处理物质的进入量与燃烧器相匹配,以达到最佳的燃烧效果,另一方面,燃烧器的点火组件位于新鲜空气输送的管道内,不与待处理物质相接触,待处理物质不会对点火组件造成污染,从而避免了烟气对燃烧系统核心部件造成污染,延长了燃烧系统的使用寿命,以得到环保性与经济性的统一。
根据本发明上述的燃烧系统,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二管道至少部分套设在第一管道的外部,所第一管道的中空腔体为第一风道,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之间形成与第一风道相隔离的第二风道,所述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与所述燃烧室连通。
在该技术方案中,将第二管道部分或全部套设在第一管道的外部,也就是说,第一管道的中空腔体为第一风道,第二管道与第一管道之间的空间形成有第二风道,具体地,通过第一风道与第一风机的相互配合为燃烧室提供新鲜空气,通过第二风道与第二风机的相互配合为燃烧室提供待处理物质。此外,第二管道部分套设在第一管道的外部形成第二风道,在保证第一风道与第二风道彼此独立的前提下,简化结构,使得燃烧系统整体结构紧凑,节省空间。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二管道包括收集管道和与收集管道相连接的输送管道,输送管道至少部分套设在第一管道的外部,第二风机设置在收集管道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二管道包括相互连接的收集管道及输送管道,其中,将第二风机设置于收集管道上,通过第二风机及收集管道进行新鲜空气的输送或对待处理物质进行收集,通过输送管道将新鲜空气或收集好的待处理物质输送到燃烧室内。通过将第二管道设置成分体的收集管道和输送管道,使得燃烧系统的设置位置可以方便调整,以满足不同工况环境的需求,且分体式的管道方便维修更换以及对管道内部存留物质的清理。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过滤器,设置在收集管道上,位于收集管道的进口端与第二风机之间。
在该技术方案中,考虑到燃烧系统的使用环境大多为施工现场,且沥青搅拌站势必会产生大量杂质,在收集管道的进口端与第二风机之间设置有过滤器,通过该过滤器对待处理物质内混有的杂质进行收集,进而避免杂质通过第二风道进入到燃烧室内对燃烧系统造成损害。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收集管道与输送管道之间通过软连接法兰进行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收集管道与输送管道之间通过软连接法兰进行连接,软连接法兰具有较好的韧性,可根据实际位置对收集管道与输送管道进行放置,以提升燃烧系统的适应性。进一步地,通过软连接法兰连接,方便收集管道与输送管道之间的拆卸与安装,提升设备组装及维修更换的效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管道用于输送新鲜空气,第二管道用于输送待处理物质;点火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管道内,所述第二风机为离心风机,所述离心风机的叶片位于所述第二管道内,所述第二风机的驱动机构位于第二管道外侧。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位于第一管道上的第一风机为燃烧器提供新鲜空气,第二管道的出口端与燃烧器相连接,通过第二管道上的第二风机为燃烧器提供待处理的物质,即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彼此独立,采用双风机、双管道的方式分别为燃烧器提供新鲜空气及待处理物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第一风机及第二风机的功率进行调整,以保证新鲜空气及待处理物质的进入量与燃烧器相匹配。进一步地,将点火组件设置于第一管道内,点火组件不会与第二管道内的待处理物质相接触,待处理物质不会对点火组件造成污染,从而避免了烟气对燃烧系统核心部件造成污染,延长了燃烧系统的使用寿命。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管道包括:进风管道和与进风管道相连接的送风管道;其中,进风管道的直径大于或等于送风管道的直径,第一风机位于进风管道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管道包括:相互连接的进风管道及送风管道,其中进风管道的直径大于或等于送风管道的直径。具体地,当第一风道142用于输送新鲜空气时,也就是说第一管道入口处的直径要大于等于出口处的直径,在第一风机功率不变的情况下,新鲜空气由进风管道过渡到送风管道时,会明显加快其流动速度,以使得燃烧室内的待处理物质达到最好的燃烧状态。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火焰探测器,设置在用于输送新鲜空气的第一管道或第二管道内;控制器,与火焰探测器、第一风机相连接,用于根据火焰探测器探测的火焰信号,控制第一风机的运行频率和/或开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第一管道或第二管道的出口端设置有火焰探测器,控制器与火焰探测器、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相连接,通过火焰探测器对燃烧室内的燃烧状况进行探测以获得火焰信号,控制器根据火焰信号对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的运行频率和/或开度进行控制,使得进入到燃烧室内的待处理物质与燃烧室内的燃烧状况相匹配,以达到最佳的燃烧状态。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燃烧室包括:内层燃烧腔,内层燃烧腔与第一管道相连接,内层燃烧腔的腔壁上设置有多个通孔;外层燃烧腔,位于内层燃烧腔外部,外层燃烧腔与所述第二管道相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燃烧室采用了双层式燃烧腔室结构,洁净空气与待处理的烟气通过双层燃烧腔室直达火焰区域参与燃烧,更好的提升了燃烧效率和烟气净化率;双层式结构使燃烧室的散热条件更优,有助于减少燃烧室烧损故障,提高燃烧器的使用寿命。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还包括:消音器,设置在第一风机的尾部。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第一风机的尾部设置有消音器,以降低燃烧系统工作噪声,确保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为离心风机或轴流风机;点火组件包括:点火器、喷枪、与喷枪相连接的燃油管路。
在该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管道用于输送新鲜空气,第二管道中的另一个用于输送待处理物质;进一步地,根据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的输送的气体特性,第一风机选择轴流风机以确保新鲜空气及待处理物质进入到燃烧室内;第二风机为离心风机,离心风机的叶片可以设置在第二管道内,电机等部件设置在第二管道外侧,进而有效避免电机等部件受到烟气杂质等物质的污染而影响寿命。而点火组件包括有点火器、喷枪、与喷枪相连接的燃油管路,以确保待处理物质在燃烧室可以被点燃。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沥青搅拌站,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燃烧系统;以及烘干滚筒,燃烧室位于烘干滚筒内。
本发明提供的沥青搅拌站,因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燃烧系统,故具有所述燃烧系统的全部技术效果。进一步地,将燃烧室设置于烘干滚筒内,对水蒸气进行烘干处理,保证排至大气的气体内不含水分,同时避免燃烧系统内部潮湿生锈,延长燃烧系统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燃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燃烧系统的部分结构剖视图;
图3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管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燃烧室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再一个实施例的燃烧室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本发明再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燃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6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燃烧系统,12燃烧器,122燃烧室,220内层燃烧腔,222扩压段,224直线段,226第一拢火段,240外层燃烧腔,242第二拢火段,124喷枪,14第一管道,142第一风道,144进风管道,146送风管道,148检修口,16第二管道,162第二风道,164收集管道,166输送管道,18第一风机,20第二风机,22过滤器,24软连接法兰,26烘干滚筒,28消音器,30火焰探测器,32点火器,34喷枪,36燃油管路,38稳焰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6来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燃烧系统1和沥青搅拌站。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燃烧系统1,包括:燃烧器12,燃烧器12包括燃烧室122和点火组件;第一管道14,第一管道14的出口端与燃烧室122相连接;第二管道16,第二管道16的出口端与燃烧室122相连接;第一风机18,设置在第一管道14内;第二风机20,设置在第二管道16内;其中,第一管道14和第二管道16中的一个用于输送新鲜空气,第一管道14和第二管道16中的另一个用于输送待处理物质,点火组件设置于用于输送新鲜空气的第一管道14或第二管道16内。
本发明提供的燃烧系统1包括有燃烧器12及两个与该燃烧器12相连接的管道,燃烧器12包括有燃烧室122及点火组件,第一管道14的出口端与燃烧室122相连接,第二管道16的出口端与燃烧器12相连接,即第一管道14与第二管道16彼此独立,一个用于输送新鲜空气,另一个用于输送待处理物质,采用双风机、双管道的方式分别为燃烧器12提供新鲜空气及待处理物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第一风机18及第二风机20的功率进行调整,以保证新鲜空气及待处理物质的进入量与燃烧器12相匹配。进一步地,火组件设置于用于输送新鲜空气的管道内,待处理物质不会对点火组件造成污染,从而避免了烟气对燃烧系统核心部件造成污染,延长了燃烧系统的使用寿命。本发明提供的燃烧系统1能够实现待处理物质与新鲜空气的比例调节,实现燃烧器12合理的风油比例,从而得到环保性与经济性的统一。具体地,待处理物质为沥青搅拌站所产生的烟气、粉尘、油烟等。
具体地,优选地,第一管道14用于输送新鲜空气,第二管道16用于输送待处理物质,将点火组件设置于第一管道14内,通过位于第一管道14上的第一风机18为燃烧器12提供新鲜空气,通过第二管道16上的第二风机20为燃烧器12提供待处理的物质,点火组件不会与第二管道16内的待处理物质相接触,待处理物质不会对点火组件造成污染,从而避免了烟气对燃烧系统1核心部件造成污染,延长了燃烧系统1的使用寿命。或者,第一管道14用于输送待处理物质,第二管道16用于输送新鲜空气,将点火组件设置于第二管道16内,点火组件不会与第一管道14内的待处理物质相接触。
本发明采用双风机、双管道的方式分别为燃烧器12提供新鲜空气及待处理物质,第一风机18和第二风机20分别用于为燃烧室提供新风,或用于收集待处理物质,待处理物质与新风根据需要按比例送入燃烧室122,并且能够根据燃烧状况,调整第一风机18与第二风机20收集的待处理物质比例,使得燃烧更加充分。而收集来的待处理物质在进入燃烧器12时完全不与燃烧器12主要零部件接触,从而避免了污染问题,燃烧器12的使用寿命完全不受待处理物质的影响,一方面,可以保证新鲜空气与待处理物质的进入量与燃烧器12相匹配,以达到最佳的燃烧效果,另一方面,燃烧器12的点火组件位于新鲜空气输送的管道内,不与待处理物质相接触,待处理物质不会对点火组件造成污染,从而避免了烟气对燃烧系统1核心部件造成污染,延长了燃烧系统1的使用寿命,以得到环保性与经济性的统一。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2所示,第二管道16至少部分套设在第一管道14的外部,所第一管道14的中空腔体为第一风道142,第一管道14和第二管道16之间形成与第一风道142相隔离的第二风道162,第一风道142和第二风道146与燃烧室122连通。
在该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将第二管道16部分或全部套设在第一管道14的外部,也就是说,第一管道14的中空腔体为第一风道142,第二管道16与第一管道14之间的空间形成有第二风道162。具体实施例中,通过第一风道142与第一风机18的相互配合为燃烧室122提供新鲜空气,通过第二风道162与第二风机20的相互配合为燃烧室122提供待处理物质。此外,第二管道16套设在第一管道14的外部形成第二风道162,在保证第一风道142与第二风道162彼此独立的前提下,简化结构,使得燃烧系统1整体结构紧凑,节省空间。
具体实施例中,双层式管道结构相互隔离,通过在第一管道14和第二管道16相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检修口148,以实现对第一风道142内的点火组件等核心部件的检修工作。具体地,燃烧器在工作时检修口142处的门体密闭,检修时将门体打开进行检修工作。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2所示,第二管道16包括收集管道164和与收集管道164相连接的输送管道166,输送管道166至少部分套设在第一管道14的外部,第二风机20设置在收集管道164上。
在该实施例中,第二管道16包括相互连接的收集管道164及输送管道166,其中,将第二风机20设置于收集管道164上,通过第二风机20进行新鲜空气的输送或对收集管道164对待处理物质进行收集,通过输送管道166将新鲜空气或收集好的待处理物质输送到燃烧室122内。通过将第二管道16设置成分体的收集管道164和输送管道166,使得燃烧系统1的设置位置可以方便调整,以满足不同工况环境的需求,且分体式的管道方便维修更换以及对管道内部存留物质的清理。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所示,还包括:过滤器22,设置在收集管道164上,位于收集管道164的进口端与第二风机20之间。
在该实施例中,考虑到燃烧系统1的使用环境大多为施工现场,且沥青搅拌站势必会产生大量杂质,在收集管道164的进口端与第二风机20之间设置有过滤器22,通过该过滤器22对待处理物质内混有的杂质进行收集,进而避免杂质通过第二风道162进入到燃烧室122内对燃烧系统1造成损害。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收集管道164与输送管道166之间通过软连接法兰24进行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收集管道164与输送管道166之间通过软连接法兰24进行连接,软连接法兰24具有较好的韧性,可根据实际位置对收集管道164与输送管道166进行放置,以提升燃烧系统1的适应性。进一步地,通过软连接法兰24连接,方便收集管道164与输送管道166之间的拆卸与安装,提升设备组装及维修更换的效率。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2所示,第一管道14包括:进风管道144和与进风管道144相连接的送风管道146;其中,进风管道144的直径大于或等于送风管道146的直径,第一风机18位于进风管道144内,点火组件位于送风管道146内。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管道14相互连接的进风管道144及送风管道146,其中进风管道144的直径大于或等于送风管道146的直径,也就是说第一管道14入口处的直径要大于等于出口处的直径,在第一风机18功率不变的情况下,新鲜空气由进风管道144过渡到送风管道146时,会明显加快其流动速度,以使得燃烧室122内的待处理物质达到最好的燃烧状态。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还包括:火焰探测器30,设置在第一管道14的出口端;控制器,与火焰探测器30、第一风机18相连接,用于根据火焰探测器30探测的火焰信号,控制第一风机18的运行频率和/或开度。
在该实施例中,在第一管道14的出口端设置有火焰探测器30,控制器与火焰探测器30、第一风机18相连接,通过火焰探测器30对燃烧室122内的燃烧状况进行探测以获得火焰信号,控制器根据火焰信号对第一风机18的运行频率和/或开度进行控制,使得进入到燃烧室122内的待处理物质与燃烧室122内的燃烧状况相匹配,以达到最佳的燃烧状态。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4至图6所示,燃烧室122包括:内层燃烧腔220,内层燃烧腔220与第一管道14相连接,内层燃烧腔220的腔壁上设置有多个通孔;外层燃烧腔240,位于内层燃烧腔220外部,外层燃烧腔240与所述第二管道16相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燃烧室122采用了双层式燃烧腔室结构,洁净空气与待处理的烟气通过双层燃烧腔室直达火焰区域参与燃烧,更好的提升了燃烧效率和烟气净化率;双层式结构使燃烧室122的散热条件更优,有助于减少燃烧室122烧损故障,提高燃烧器的使用寿命。
具体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将内层燃烧腔220的腔体分成了扩压段222和直线段224,通过将内层燃烧腔220的腔体进行了分段处理,且不同段之间的径向距离不相等,起到了改变了通过内层燃烧腔220进入到燃烧室122内的烟气的流向及流速等,实现了烟气分级进入燃烧区,以使新风和烟气更高效的参与燃烧达到更好的燃烧效率和烟气净化率。
进一步地,如图4和图5所示,将内层燃烧腔220的腔体分成了扩压段222、直线段224及第一拢火段226,烟气从燃烧室122的扩压段222、直线段224及第一拢火段226等位置分多级送入燃烧区,可以使空气和烟气更高效的参与燃烧达到更好的燃烧效率和烟气净化率;进一步地,在第一拢火段226处形成窄缝,以控制燃烧区域的空间,提升烟气的燃烧净化率,避免跑烟的情况发生。
进一步地,如图4和图5所示,将外层燃烧腔240分成主腔体和第二拢火段242,第二拢火段242位于第一拢火段226的外侧,一方面对第二风道输送的烟气起到导流的作用,一方面限制燃烧区域的燃烧空间,使得空气和烟气更高效的参与燃烧达到更好的燃烧效率和烟气净化率。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2所示,还包括:消音器28,设置在第一风机18的尾部。
在该实施例中,在第一风机18的尾部设置有消音器28,以降低燃烧系统1工作噪声,确保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2所示,第一风机18和第二风机20为离心风机轴流风机;点火组件包括:点火器32、喷枪34、与喷枪34相连接的燃油管路36。
在该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一管道14用于输送新鲜空气,第二管道16中的另一个用于输送待处理物质;进一步地,根据第一管道14和第二管道16的输送的气体特性,第一风机18选择轴流风机以确保新鲜空气及待处理物质进入到燃烧室内;第二风机20为离心风机,离心风机的叶片可以设置在第二管道16内,离心风机的驱动机构如电机等部件设置在第二管道16外侧,进而有效避免电机等部件受到烟气杂质等物质的污染而影响寿命。进一步地,点火组件还包括:稳焰盘38,通过设置稳焰盘38,空气进入经稳焰盘38产生旋流,进而可以扩大燃烧面积,提升燃烧器12的燃烧效率及燃烧的效果,使得燃烧器12的燃烧更充分;进一步地,通过设置稳焰盘38保证了点火组件工作的稳定性,避免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导致的灭火等现象,提升燃烧器12工作的稳定性。
具体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燃烧系统1,将第二管道16套设在第一管道14的外部,第一管道14的中空腔体为第一风道142,在第一风道142上设置第一风机18,第二管道16与第一管道14之间的空间形成有第二风道162,在第二风道162内设置第二风机20,通过第一风道142与第一风机18的相互配合为燃烧室122提供新鲜空气,通过第二风道162与第二风机20的相互配合为燃烧室122提供待处理物质。即第一风道142与第二风道162彼此独立,采用双风机、双管道的方式分别为燃烧器12提供新鲜空气及待处理物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第一风机18及第二风机20的功率进行调整,以保证新鲜空气及待处理物质的进入量与燃烧器12相匹配。进一步地,将点火组件设置于第一管道14内,点火组件不会与第二管道16内的待处理物质相接触,待处理物质不会对点火组件造成污染。具体地,沥青搅拌站所产生的烟气、粉尘、油烟等在离心风机的作用下,经过过滤器22及第二风道162进入到燃烧室122内,新鲜空气在轴流风机的作用下通过第一风道142进入到燃烧室122内,此时点火组件将混合有空气的烟气、粉尘、油烟等点燃,燃烧过后产生的废气经过烘干滚筒26的烘干作用后排至大气,其中,在燃烧室122内物质燃烧的过程中,火焰探测器30对燃烧室122内的燃烧状况进行探测以获得火焰信号,控制器根据火焰信号对第一风机18的运行频率和/或开度进行控制,以达到最佳的燃烧状态。本发明采用双风机、双管道的方式分别为燃烧器12提供新鲜空气及待处理物质,一方面,可以保证新鲜空气与待处理物质的进入量与燃烧器12相匹配,以达到最佳的燃烧效果,另一方面,燃烧器12的点火组件位于第一管道14内,不与待处理物质相接触,待处理物质不会对点火组件造成污染,从而得到环保性与经济性的统一。
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沥青搅拌站,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燃烧系统1;以及烘干滚筒26,燃烧室122位于烘干滚筒26内。
本发明提供的沥青搅拌站,因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燃烧系统1,故具有所述燃烧系统1的全部技术效果。进一步地,将燃烧室设置于烘干滚筒26内,对水蒸气进行烘干处理,保证排至大气的气体内不含水分,同时避免燃烧系统1内部潮湿生锈,延长燃烧系统1的使用寿命。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燃烧器,所述燃烧器包括燃烧室和点火组件;
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的出口端与所述燃烧室相连接;
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的出口端与所述燃烧室相连接;
第一风机,设置在所述第一管道内;
第二风机,设置在所述第二管道内;
其中,所述第一管道和所述第二管道中的一个用于输送新鲜空气,所述第一管道和所述第二管道中的另一个用于输送待处理物质,所述点火组件设置于所述用于输送所述新鲜空气的所述第一管道或所述第二管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管道至少部分套设在所述第一管道的外部,所第一管道的中空腔体为第一风道,所述第一管道和所述第二管道之间形成与所述第一风道相隔离的第二风道,所述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与所述燃烧室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管道包括收集管道和与所述收集管道相连接的输送管道,所述输送管道至少部分套设在所述第一管道的外部,所述第二风机设置于所述收集管道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过滤器,设置在所述收集管道上,位于所述收集管道的进口端与所述第二风机之间;
所述收集管道与所述输送管道之间通过软连接法兰进行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管道用于输送新鲜空气,所述第二管道用于输送待处理物质;
所述点火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管道内,所述第二风机为离心风机,所述离心风机的叶片位于所述第二管道内,所述第二风机的驱动机构位于第二管道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管道包括:进风管道和与所述进风管道相连接的送风管道;
其中,所述进风管道的直径大于或等于所述送风管道的直径,所述第一风机位于所述进风管道内。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火焰探测器,设置在所述用于输送所述新鲜空气的所述第一管道或所述第二管道内;
控制器,与所述火焰探测器、所述第一风机和所述第二风机相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火焰探测器探测的火焰信号,控制所述第一风机或所述第二风机的运行频率和/或开度。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包括:
内层燃烧腔,所述内层燃烧腔与所述第一管道相连接,所述内层燃烧腔的腔壁上设置有多个通孔;
外层燃烧腔,位于所述内层燃烧腔外部,所述外层燃烧腔与所述第二管道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消音器,设置在所述第一风机的尾部;所述第一风机和所述第二风机为离心风机或轴流风机;
所述点火组件包括:点火器、喷枪、与所述喷枪相连接的燃油管路。
10.一种沥青搅拌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燃烧系统;以及
烘干滚筒,所述燃烧室位于所述烘干滚筒内。
CN201810980207.8A 2018-08-27 2018-08-27 燃烧系统和沥青搅拌站 Active CN10932324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80207.8A CN109323248B (zh) 2018-08-27 2018-08-27 燃烧系统和沥青搅拌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80207.8A CN109323248B (zh) 2018-08-27 2018-08-27 燃烧系统和沥青搅拌站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23248A true CN109323248A (zh) 2019-02-12
CN109323248B CN109323248B (zh) 2021-05-07

Family

ID=652638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980207.8A Active CN109323248B (zh) 2018-08-27 2018-08-27 燃烧系统和沥青搅拌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32324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86257A (zh) * 2019-09-19 2020-01-14 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烟气处理设备、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沥青搅拌站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124669A1 (en) * 2004-01-03 2008-05-29 Loving Ronald E Heat reactor
CN104728831A (zh) * 2015-04-02 2015-06-24 天津征鑫热能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烘炉用燃烧器
CN205579573U (zh) * 2016-05-04 2016-09-14 福建铁拓机械有限公司 沥青骨料烘干、加热燃烧器
CN106955556A (zh) * 2017-04-28 2017-07-18 美通重机有限公司 一种沥青搅拌站的沥青烟和粉尘处理设备及其处理方法
CN206648032U (zh) * 2017-03-16 2017-11-17 广东正鹏生物质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管、低氮生物质燃气燃烧器
CN108286710A (zh) * 2018-01-19 2018-07-17 长安大学 一种煤油气三用燃烧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124669A1 (en) * 2004-01-03 2008-05-29 Loving Ronald E Heat reactor
CN104728831A (zh) * 2015-04-02 2015-06-24 天津征鑫热能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烘炉用燃烧器
CN205579573U (zh) * 2016-05-04 2016-09-14 福建铁拓机械有限公司 沥青骨料烘干、加热燃烧器
CN206648032U (zh) * 2017-03-16 2017-11-17 广东正鹏生物质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管、低氮生物质燃气燃烧器
CN106955556A (zh) * 2017-04-28 2017-07-18 美通重机有限公司 一种沥青搅拌站的沥青烟和粉尘处理设备及其处理方法
CN108286710A (zh) * 2018-01-19 2018-07-17 长安大学 一种煤油气三用燃烧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86257A (zh) * 2019-09-19 2020-01-14 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烟气处理设备、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沥青搅拌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23248B (zh) 2021-05-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907617U (zh) 燃烧器、燃烧系统和沥青搅拌站
CN104976890A (zh) 一种网带回火炉
CN109323248A (zh) 燃烧系统和沥青搅拌站
CN208907618U (zh) 燃烧器、燃烧系统和沥青搅拌站
CN109114549A (zh) 燃烧器、燃烧系统和沥青搅拌站
CN109114550A (zh) 燃烧器、燃烧系统和沥青搅拌站
CN104748126B (zh) 装配式生活垃圾焚烧及烟气净化一体装置
CN204285479U (zh) 一种旋转式蓄热燃烧及氧化处理装置
CN204285481U (zh) 一种废气处理系统
CN208983371U (zh) 一种废气处理装置
CN204114953U (zh) 回转立式垃圾焚烧炉
CN208920074U (zh) 热空气自回收焚烧炉设备
CN206890520U (zh) 一种低氮燃烧器
CN206846724U (zh) 一种卧式焚烧炉
UA83120C2 (ru) Установка для термического обезвреживания ядохимикатов
CN205174375U (zh) 一种小型生活垃圾焚烧处理系统
CN219120589U (zh) 一种有机废气焚烧炉
CN108072037A (zh) 一种生活垃圾处理系统
CN210320082U (zh) 提高医用废物焚烧过程中烟气充分燃烧的设备
CN206037061U (zh) 一种多级燃烧遗物祭品焚烧炉
CN211084090U (zh) 一种化工废气焚烧装置
CN210485707U (zh) 一种用于蒸汽锅炉回流的低氮燃烧器
CN219140794U (zh) 一种废气焚烧机构
CN108980865A (zh) 一种废气燃烧装置
SU116507A1 (ru) Передвижное тепловентил цион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