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12943A - 加湿元件、加湿装置、空调机和换气装置 - Google Patents

加湿元件、加湿装置、空调机和换气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12943A
CN109312943A CN201680085448.5A CN201680085448A CN109312943A CN 109312943 A CN109312943 A CN 109312943A CN 201680085448 A CN201680085448 A CN 201680085448A CN 109312943 A CN109312943 A CN 1093129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catch basin
flow path
humidifying element
inflow entr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8544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312943B (zh
Inventor
平井秀和
龟石圭司
高田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93129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129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3129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129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6/00Air-humidification, e.g.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6/00Air-humidification, e.g.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 F24F6/02Air-humidification, e.g.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evaporation of water in the air
    • F24F6/04Air-humidification, e.g.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evaporation of water in the air using stationary unheated wet elements

Abstract

加湿元件具有:以在相互之间设置间隙的方式沿着第1方向排列的多个加湿体、设置于加湿体的上方并积存水的蓄水槽(12)、以及设置于加湿体的上方并能供水通过的流路(100)。在蓄水槽(12)的底面形成有用于供水滴下的多个注水孔;流路(100)具有与蓄水槽(12)的内部相连通的流入口(101)和使通过流路(100)的水流出的流出口(102);流入口(101)和流出口(102)在第1方向相互分开地设置,流出口(102)形成于在蓄水槽(12)水平地配置的状态下比流入口(101)低的位置。

Description

加湿元件、加湿装置、空调机和换气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成加湿空气的加湿元件、加湿装置、空调机和换气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生成加湿空气的设备,有自然蒸发式、电热式、喷水式、超声波式等。自然蒸发式的设备与其它方式的设备相比,存在加湿能力变小的倾向。电热式的设备与其它方式的设备相比,存在运行成本增多的倾向。喷水式的设备与其它方式的设备相比,存在加湿效率低且装置变得大型的倾向。超声波式的设备与其它方式的设备相比,存在初始成本变高的倾向。另外,存在设备的寿命短且水中的杂菌和碳酸钙的细粉末易于飞散的倾向。
其中,自然蒸发式的加湿器与其它方式的加湿器相比,易于抑制运行成本,所以,在长时间运转的情况下的使用中尤其有用。另外,对于作为问题点而如上所述的加湿能力,也正在改善。
自然蒸发式的加湿器存在各种方式。其中,作为经时的加湿能力的变化少而适于长时间的使用的加湿方式,存在“滴下式”,滴下式的加湿器存在用于空调机等业务用的加湿装置的倾向。
作为采用滴下式的加湿方式的加湿装置,专利文献1公开了如下的装置,其具有加湿元件,该加湿元件具有吸收水并使之蒸发的蒸发部件即加湿体、以及设置于加湿体的上方的蓄水槽,并且使水从蓄水槽的底面滴下到加湿体。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48579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结构中,通过在蓄水槽的底面设置倾斜,即使在加湿元件自身倾斜地设置的情况下,也能够实现均匀地向加湿体供给水。但是,向各加湿体供给的水会受到重力的影响而向更低的地方流动。也就是说,在因倾斜而处于高位置的加湿体流动的水的量会比在因倾斜而处于低位置的加湿体流动的水的量少。
在此情况下,由于来自各加湿体的蒸发量存在界限,所以,过多流向处于低位置的加湿体的水会不蒸发,而是从加湿体流下。另外,在处于高位置的加湿体,由于流动的水的量变少,因此加湿量降低。因此,在倾斜地设置加湿元件的情况下,存在加湿元件的加湿性能降低的问题。
另外,担心在倾斜处于低位置的加湿体并未蒸发的水被从加湿体的表面吹飞而向室内飞散。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得到即使在倾斜地配置的情况下也能够实现加湿性能的维持和水向室内的飞散的抑制的加湿元件。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而达到目的,本发明具有:以在相互之间设置间隙的方式沿着第1方向排列的多个加湿体、设置于加湿体的上方并积存水的蓄水槽、以及设置于加湿体的上方并能供水通过的流路。在蓄水槽的底面形成有用于供水滴下的多个注水孔;流路具有与蓄水槽的内部相连通的流入口和使通过流路的水流出的流出口;流入口和流出口在第1方向相互分开地设置;在蓄水槽水平地配置的状态下,流出口形成于比流入口低的位置。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加湿元件能够得到即使在倾斜地配置的情况下也能够实现加湿性能的维持和水向室内的飞散的抑制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加湿装置的结构图。
图2是放大了实施方式1的加湿装置所具有的加湿元件的图。
图3是实施方式1中的加湿元件的立体图。
图4是实施方式1中的加湿元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实施方式1中的加湿元件的主视图。
图6是沿着图5所示的加湿元件的X-X线的剖视图。
图7是沿着图6所示的加湿元件的Z-Z线的剖视图,是放大了蓄水槽的图。
图8是放大了实施方式1中的蓄水槽的注水孔部分的图,是从下方观察蓄水槽的图。
图9是实施方式1中的蓄水槽的周边部分的立体图。
图10是从上方观察实施方式1中的蓄水槽的俯视图。
图11是沿着图10所示的蓄水槽的W-W线的剖视图。
图12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蓄水槽的周边部的一个例子的剖视图。
图13是用沿着图6所示的Z-Z线的剖面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蓄水槽周边的图。
图14是用沿着图10所示的W-W线的剖面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蓄水槽周边的图,是表示蓄水槽倾斜地设置的状态的图。
图15是表示图10所示的蓄水槽的其它例子的图。
图16是放大了沿着图6所示的Z-Z线的剖视图的蓄水槽的图。
图17是图16所示的蓄水槽的示意图。
图18是从上方观察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蓄水槽的俯视图。
图19是沿着图18所示的蓄水槽的V-V线的剖视图。
图20是放大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中的加湿元件的蓄水槽部分的剖视图,是与沿着图6所示的Z-Z线的剖视图相当的图。
图21是实施方式3中的加湿元件的剖视图,是与沿着图10所示的W-W线的剖视图相当的图。
图22是放大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中的加湿元件的蓄水槽部分的剖视图,是与沿着图6所示的Z-Z线的剖视图相当的图。
图23是实施方式4的变形例中的蓄水槽的剖视图。
图2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加湿元件的蓄水槽部分的剖视图,是与沿着图6所示的Z-Z线的剖视图相当的图。
图25是表示实施方式5的变形例的蓄水槽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加湿元件、加湿装置、空调机和换气装置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该实施方式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
实施方式1.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加湿装置1的结构图。在该加湿装置1中装入加湿元件2。在加湿元件2的通风上风侧或通风下风侧装入送风机5,该送风机5用于向加湿元件1送入室内的空气并再次向室内吹出。
加湿装置1具有加湿元件2、与自来水管设备等供水源相连并向加湿元件2供送加湿用的水的供水管3、将未在加湿元件2进行加湿而残留的水排出到外部的排水管4、以及使空气流通过加湿元件2的送风机5。另外,加湿装置1具有控制装置6以及接受排水等并将其排出到外部的排水盘7,该控制装置6进行送风机5和供水系的电磁阀即供水阀3a的操作等。
图2是放大了实施方式1的加湿装置1所具有的加湿元件2的图。加湿元件2在排水盘7之上直接设置一个或多个。各加湿元件2的顶部结构的两侧的棱角部由被架装于分隔壁和主体箱体的正面侧内壁面的导轨(未图示)等可插拔地保持。在加湿元件2上连接着具有供给或截断加湿用的水的供水阀3a的供水系,在排水盘7上连接着排水管4。
向加湿元件2供送加湿用的水的供水系作为水路而构成,除了包括调整向加湿元件2供水的水的压力和流量的供水阀3a,还包括防止灰尘向供水系侵入的过滤器和供水用的供水管3。优选供水系的除了与供水源侧相连的连接部之外的各连接部分全都集中在排水盘7内。
图3是实施方式1中的加湿元件2的立体图。图4是实施方式1中的加湿元件2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实施方式1中的加湿元件2的主视图。图6是沿着图5所示的加湿元件的X-X线的剖视图。加湿元件2具有很多平板状的加湿体20,所述加湿体20以在彼此之间设置间隙的方式沿着图4和图5中箭头Y所示的方向即第1方向排列。如图6所示,扩散部件30与加湿体20的上部接触。扩散部件30形成为沿着第1方向延伸,多个加湿体20都与1个扩散部件30接触。
如图6所示,在加湿体20的上方,具有储存用于向加湿体20供给的水的蓄水槽12、将水从供水管3注入蓄水槽12的供水口11。另外,在加湿体20的下方,具有用于接受未被加湿体20加湿而残留的水并将其排出的排水部13、以及排水口13a。加湿体20被收纳并固定于壳体10的内部。
如图4所示,供水口11、排水部13形成于壳体10。在壳体10上形成有结构壁14,该结构壁14连接作为上部结构的蓄水槽12和作为下部结构的排水部13。
壳体10由利用含有ABS树脂、PS树脂、PP树脂的热塑性塑料的注射成型等形成。壳体10被分为2个零部件即壳体10a和壳体10b。由壳体10a、壳体10b夹入加湿体20,使壳体10a和壳体10b的卡合部15对合,从而成为壳体10a和壳体10b一体化的结构。
在壳体10a、壳体10b上分别设置有成为排水口13a的部分、向加湿体20导入被加湿空气的开口部10c。另外,在壳体10b上设有用于向蓄水槽12供给水的供水口11。在壳体10的内侧,设有收纳加湿体20的收纳空间。
在壳体10中的与加湿体20接触的部分,设有用于限制加湿体20的位置的定位用的突起10d。加湿体20在含水时软化并因水的重量而变形,所以,通过利用加湿体20的与壳体10接触的外周部分来限制加湿体20的位置,能够确保加湿体20之间的流路的尺寸,从而使空气均匀地流动。
由此,能抑制加湿元件2的压力损失的降低,加湿体20的整个面有效地作为加湿面来使用,所以,与加湿体20歪扭的情况相比,能够期待加湿量增加的效果。
供水口11向蓄水槽12供给水,所以被设置在加湿元件2的上方、比加湿体20靠上表面侧。供水口11的形状是与供水管3一致的形状,可以为了防止容易脱落而形成凸状的带(折回)或由软管带捆住。供水口11只要是能够从加湿体20的上部供给水的结构,则位置等没有限制,但考虑从供水管3与供水口11的结合部位产生漏水的情况,优选配置于空气流的上风侧。这样一来,从供水管3与供水口11的结合部位漏出的水会随着气流而被导向下风侧即加湿元件2侧而被加湿体20吸收,所以,能够减少水向加湿元件2的下风侧的飞散。
在供水量相对于加湿量过剩的情况下,未被加湿而从排水部13流出的量变多,从而浪费的水量增大,所以,优选在供水口11设置用于节流水量的机构来调整流量。用于节流水量的机构是例如图6所示的节流孔(日文:オリフィス)部40。在流量调整时,需要能够供给比该加湿元件2的最大加湿量多的流量。需要说明的是,节流孔部40只要可进行流量调节即可,即使采用金属网、多孔质材料来调整水量,在功能上也没有问题。
如图6所示,蓄水槽12设置于扩散部件30的上方。在蓄水槽12的底面,形成有用于向扩散部件30滴下水的多个注水孔12a。蓄水槽12和扩散部件30作为一体零部件而组合,该一体零部件被夹在壳体10a与壳体10b之间并被保持。另外,也可以在蓄水槽12内设置用于检测蓄水槽12的水位的水位检测传感器8。可以反馈已检测的水位并由图1所示的控制装置6来控制供水阀3a的开关。
扩散部件30由多孔质的板材形成。为了吸收从蓄水槽12滴下的水并向加湿体20送水,原料的表面尽量呈现亲水性的话,浸透性更良好而能够通水的流量增加。另外,扩散部件30总是接触水,所以,优选由难以因水而劣化的材料形成。作为由难以因水而劣化的材料形成的扩散部件30,可举出由作为树脂的PET树脂等聚酯、PP树脂、纤维素制成的多孔质板,可举出由作为金属的钛、铜、不锈钢制成的多孔质板。另外,为了增加原料表面的亲水度,可以对扩散部件30实施亲水化处理。
加湿体20由与扩散部件30同样的多孔质的板材形成。适用条件可以与扩散部件30相同,并采用与扩散部件30相同的原料。但是,若加湿体20采用吸水性比扩散部件30更好的原料,则在扩散部件30吸水且水在内部充分扩散之前加湿体20就会吸水,所以,有时水向各加湿体20供给的均匀度就会下降。在此情况下,能够通过增加扩散部件30在竖直方向上的尺寸来应对。需要说明的是,在加湿元件2整体在高度方向上存在尺寸限制的情况下,扩散部件30在竖直方向的尺寸也被施加限制,所以,优选将吸水性比扩散部件30低的原料用于加湿体20而能够减小扩散部件30在竖直方向上的尺寸。
在加湿体20的表面设有凸部21。通过凸部21来实现加湿体20彼此的间隔的保持。凸部21是通过进行将治具等推压到加湿体20上等而使其部分塑性变形来形成的。通过交替排列加湿体20上的凸部21的排列位置不同的2种加湿体20而具有将加湿体20的间隔保持为恒定的功能。需要说明的是,加湿体20只要沿着第1方向将间隔保持为恒定即可,可以是使以恒定间隔含有加湿体20的板厚量的缺口的梳部与加湿体20啮合来保持间隔的结构,还可以是通过将成形为波状的加湿体20蜂窝状地层积来保持间隔的结构。
扩散部件30的下端和加湿体20的上端以一部分接触的方式设置。只要扩散部件30和加湿体20接触,水就会在加湿体20的毛细管力的作用下不停地流下,但考虑到组装时的不均、输送中的振动的影响,也可以将扩散部件30的下端和加湿体20的上端相互插入地连结。
需要说明的是,扩散部件30是为了使从位于上方的蓄水槽12滴下的水在第1方向均匀地扩散、即为了向在第1方向排列配置的多个加湿体20均匀地供给水而设置的。因此,在多个加湿体20一体化、从而水能够在多个加湿体20彼此之间在第1方向扩散的情况下,加湿体20自身具有与扩散部件30同样的水的扩散功能。在此情况下,也可以是不采用扩散部件30而使水从蓄水槽12直接滴下到加湿体20的结构。
接下来,对蓄水槽12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图7是沿着图6所示的加湿元件2的Z-Z线的剖视图,是放大了蓄水槽12的图。在蓄水槽12的底面形成有多个注水孔12a。多个注水孔12a呈同一平面状且形成为在将加湿装置1和加湿元件2水平地设置的情况下,所有的注水孔12a水平地排列。在蓄水槽12的外侧,形成有从注水孔12a部分向下方延伸的筒状壁面12b。筒状壁面12b的前端与扩散部件30接触。在扩散部件30的上表面与蓄水槽12的外侧之间,设有筒状壁面12b的高度量的空间。
图8是放大了实施方式1中的蓄水槽12的注水孔12a部分的图,是从下方观察蓄水槽12的图。在筒状壁面12b的前端形成有缺口12c。
图9是实施方式1中的蓄水槽12的周边部分的立体图。在蓄水槽12的外壁,形成有从蓄水槽12延伸的2条流路即连通流路100。在各连通流路100,形成有与蓄水槽12的内部相连通的流入口101、以及使通过连通流路100上的水流出的流出口102。蓄水槽12和连通流路100由例如树脂一体形成。连通流路100是用于将从蓄水槽12溢出的水引导到扩散部件30的流路。
对连通流路100的流路结构进行说明。着眼于在图9所示的蓄水槽12的里侧形成的1条连通流路100。流出口102形成于隔着蓄水槽12而与流入口101相反侧的位置。另外,流出口102在蓄水槽12水平地配置的状态下形成于比流入口101靠下方的位置。连通流路100在蓄水槽12水平地配置的状态下,流路从流入口101朝向流出口102倾斜。因此,在图9中形成于右侧的流出口102与形成于蓄水槽12的里侧的连通流路100和形成于左侧的流入口101相连。在图9中形成于右侧的流入口101与形成于蓄水槽12的跟前侧的连通流路100和在左侧隐藏于蓄水槽12的阴影的流出口102相连。
换言之,在图9中形成于右侧的流出口102与同样形成于右侧的流入口101不相连,而是与各自的连通流路100相连。以图7为例,在图7的右侧沿上下排列形成的流入口101和流出口102不相连,而是与各自的连通流路100相连。
图7所示的连通流路100的剖面形状由上方开放的匚字型的明渠形成。连通流路100只要水能够流动即可,也可以形成为筒状。在明渠的情况下,具有流路的成型容易且流路内的水易于干燥而卫生性优良的优点。在形成为筒状的管的情况下,具有配管路径的自由度高且易于通过管的内径的改变来调整流量的优点。
在连通流路100由明渠形成的情况下,剖面形状也可以不是匚字型而是梯形型、半圆型。梯形型、半圆型为了要得到相同的截面积而导致连通流路100的宽度变宽。对于梯形型、半圆型的连通流路100而言,若是截面积相同的条件,则润缘(日文:ぬれ縁)长度能够比匚字型的连通流路100短。由此,能够减少在连通流路100的流动阻力。另外,流入口101与流出口102之间的流路部分的截面积可以形成为比流入口101的流路部分的截面积大,以使从流入口101流入的水不漏到流路外地流动。
如图7所示,连通流路100形成于蓄水槽12的外壁的外侧。连通流路100只要能够使水流动即可,也可以形成于蓄水槽12的外壁的内侧,还可以形成于从蓄水槽12的外壁离开的位置。
图10是从上方观察实施方式1中的蓄水槽12的俯视图。图11是沿着图10所示的蓄水槽12的W-W线的剖视图。图中所示的虚线的箭头表示水在连通流路100内流动时的流动路径。从流入口101到流出口102为止的连通流路100由恒定斜度的平滑斜面形成。若在流路的中途存在凹凸,那么水就会积存,从而存在细菌、霉附着而繁殖之虞,所以并不优选。蓄水槽12水平地配置的状态下的连通流路100的斜度α[°]相对于蓄水槽12在设计上的被容许的最大的倾斜角度(最大容许斜度)βMAX[°],以下的关系成立。
α>βMAX (1)
如图7所示,流入口101形成于蓄水槽12的外壁的比上端低且比连通流路100的上端低的位置,以将从蓄水槽12溢出的水导入连通流路100。另外,流入口101设置于比注水孔12a的上端高的位置且比在蓄水槽12水平地设置的状态下向蓄水槽12内供给规定量的水时注水孔12a的滴下流量和向蓄水槽12的供给流量平衡而均衡的水位靠上方,以使得在水从蓄水槽12溢出之前水不会流向连通流路100。需要说明的是,后面对滴下流量和供给流量平衡而均衡的水位进行描述。
在流入口101并未设置于蓄水槽12的外壁的上表面的情况下,可以在比蓄水槽12的外壁低的位置设置开口并将该开口作为流入口101。流入口101需要足够宽以能够将从蓄水槽12溢出的水切实地导向连通流路100内。优选至少比注水孔12a的孔径大。
如图10所示,流入口101设置于在蓄水槽12倾斜了的情况下易于经受积存于蓄水槽12内的水位的变化的部位。在如本实施方式1这样从上方观察蓄水槽12的情况下具有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的形状、例如长方形那样的情况下,流入口101安装于蓄水槽12的外壁中的与长度方向垂直的面。在本实施方式1中,长度方向和第1方向一致。
如图7所示,流出口102位于扩散部件30的正上方。流出口102只要能够将在连通流路100流动的水供给到扩散部件30即可,也可以是位于扩散部件30的侧面而从横向供给水的结构。流出口102被设置于扩散部件30的长度方向的端部侧。通过这样形成流出口102相对于扩散部件30的位置,在扩散部件30倾斜了时,能够将从流出口102流出的水供给到扩散部件30的倾斜的上方。流出口102的截面积形成为比连通流路100大,以使在流入口101和连通流路100流动的水不漏到连通流路100外地流动。
如上述那样,在图10所示的蓄水槽12,形成有2条连通流路100。因此,流入口101和流出口102分别各设置在2个部位。设置于蓄水槽12的2个部位的流入口101在第1方向上隔着蓄水槽12的位置分开地配置。二个流入口101设置于距蓄水槽12的底面相同高度处。
在本实施方式1中,设置有在蓄水槽12的长度方向延伸的2条连通流路100,但也可以设置在蓄水槽12的宽度方向延伸的连通流路。连通流路100的条数也可以是1条,还可以是3条以上。
接下来,对从供水口11到加湿体20的一系列的水的流动进行说明。向供水口11供给由供水阀3a控制的恒定流量的水。从供水口11流入的水流向蓄水槽12。图12是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蓄水槽12的周边部的一个例子的剖视图。流入蓄水槽12的水从蓄水槽12的底面的多个注水孔12a滴下,在具有缺口12c的筒状壁面12b中传递并被扩散部件30吸收。被扩散部件30吸收了的水在扩散部件30的内部一边扩散一边流下,到达扩散部件30的下端。
扩散部件30的下端和加湿体20的上端接触,所以,流下的水在加湿体20的毛细管力的作用下从该接触部向加湿体20传递并流下。水在加湿体20的内部一边扩散一边浸透整个加湿体20并流下,从加湿体20的下端滴下。在加湿体20并未蒸发的过剩的水从下部的排水部13向壳体10的外部流出。此时,由在加湿体20之间通风的空气从加湿体20的表面夺取水分,作为被加湿的空气而从加湿元件2排气。因此,从加湿体20的下端滴下并排水的流量是从供水口11供给的水量减去作为加湿空气而从加湿体20夺取的水量而得到的水量。
对这一系列的流动中在蓄水槽12蓄水的水位与注水孔12a的关系进行说明。在向注水孔12a通水时存在流动阻力。某一个注水孔12a的入口处施加的水头压力(日文:水頭圧)Pi(从注水孔12a的入口到水位的高度为止的落差(日文:ヘッド差))与通过该注水孔12a的流量Qi之间,具有以下的关系。
在上式中,Ci是由注水孔的形状等确定的系数,Ai是注水孔截面积,ρ是水的密度,i是表示有多个注水孔时的编号的角标。
简单地说,若注水孔12a的形状恒定,则在蓄水槽12蓄水的水位越高,注水孔12a的入口处施加的水头压力Pi就越增加,从而在注水孔12a流动的流量Qi以与该水头压力Pi的平方根成比例的方式增加。在蓄水槽12设有N个注水孔12a的情况下,从注水孔12a滴下的流量的合计Qout如下式。
Qout=Q1+Q2+Q3+···Qi+···+Qn(3)
也就是说,通过决定由注水孔12a的形状等确定的系数C、注水孔截面积A、注水孔12a的入口处施加的水头压力P、以及注水孔12a的个数以使得从供水口11向蓄水槽12供给的供水流量Qin全部能够从注水孔12a滴下,能够使向蓄水槽12供给的水不从蓄水槽12溢出地从注水孔12a向扩散部件30滴下。
所有的注水孔12a形成为在加湿装置1和加湿元件2水平地设置的情况下水平排列。该状态也称为蓄水槽12水平地配置的状态。在加湿装置1和加湿元件2水平地设置的情况下,蓄水槽12内的水位与注水孔12a平行,从而上述式(2)中的注水孔12a的入口处施加的水头压力Pi在所有的注水孔12a相等。也就是说,从注水孔12a滴下的流量Qi在所有的注水孔12a是均匀的,从而能够使在扩散部件30和加湿体20流动的供给水在第1方向均匀地流动。
接下来,对夜间等不需要加湿时的加湿运转的停止进行说明。有时在例如夜间等居室无人而无需加湿的情况下,停止加湿装置1的加湿运转。在此,加湿元件2在湿润状态下长时间放置在卫生方面并不优选。在空气中的细菌、霉附着于湿润部分而繁殖了的情况下,在再次起动加湿运转时会存在由通过加湿元件2的表面的通风来运送细菌、霉孢子并将其释放到居室内的担心。作为这样的细菌、霉类的繁殖抑制方法,尽早地使加湿元件2干燥是有效的。
从这样的观点来看,优选在停止加湿装置1时在来自控制装置6的控制下进行在关闭供水阀3a后使送风机5运转而使加湿元件2干燥的控制。在此,为了缩短加湿元件2的干燥时间,需要使蓄水槽12内尽早干燥。但是,蓄水槽12是凹形状,所以,难以通风干燥。于是,在关闭供水阀3a后使蓄水槽12内的水迅速地向扩散部件30流出是很重要的。
图12所示的蓄水槽12的内部的底面倾斜成在注水孔12a部分成为最下位。因此,在关闭供水阀3a后,在注水孔12a的入口处施加的水头压力Pi的作用下,蓄水槽12内的水持续滴下。另外,在注水孔12a的入口处施加的水头压力Pi无限接近零时,在与注水孔12a接触的扩散部件30的毛细管力的作用下,蓄水槽12内的水被顺畅地吸收。因此,蓄水槽12内的水通过扩散部件30而向外部流出,从而能够实现蓄水槽12内的尽早干燥。
这样,通过采用上部开放的容器作为蓄水槽12,能够确保长时间不使用加湿元件2时的水槽内部的卫生性。另外,与在密闭容器形成注水孔12a而使水滴下的供水方式相比,无需密封部件等,并且能够简化结构,能够提供廉价且长期可靠性高的加湿元件2。
接下来,对蓄水槽12的经年变化进行说明。在供水中的硬度成分和硅石、铁锈等蒸发残渣经时地堆积到注水孔12a的情况下,上述式(2)中的注水孔截面积Ai变小。若向蓄水槽12的供水流量恒定,则注水孔12a的入口处施加的水头压力Pi变大。也就是说,蓄水槽12内的水位上升。在此情况下,直到蓄水槽12的外壁的上限为止都能够使供水全部从注水孔12a滴下,所以,优选蓄水槽12是尽可能深的容器。但是,由于蓄水槽12、壳体10的尺寸的限制,因此能够容许的水位上升量即蓄水槽12的深度存在上限值。
在蒸发残渣、尘土侵入注水孔12a的情况下,如上述那样,蓄水槽12内的水位上升。流入口101处于比蓄水槽12的外壁低的位置,所以,若水位上升而使得水要溢出蓄水槽12内,则水流入流入口101。流入流入口101的水在连通流路100流动,然后从流出口102向扩散部件30流下。也就是说,连通流路100作为水难以通过注水孔12a时的辅助流路而发挥作用。
接下来,对加湿装置1或加湿元件2倾斜地设置的情况进行说明。根据上述结构,在加湿装置1和加湿元件2水平地设置的情况下,从注水孔12a滴下的流量在所有的注水孔12a是均匀的。但是,实际上未必水平地设置。
例如在天花板埋入形的加湿装置中,在埋入天花板的锚固螺栓采用配件来设置加湿装置1时,有时加湿装置会从水平稍稍倾斜地设置。另外,在因检修等而将加湿元件2拆下的情况下,在再次设置时有时会稍稍倾斜地安装。因此,加湿装置1、加湿元件2优选即使在倾斜地设置的情况下也会使水均匀地扩散到加湿体20,在水平时与倾斜时的加湿性能之间没有差别。
接下来,对加湿装置1、加湿元件2倾斜地配置时的连通流路100内的详细的水的流动进行详细说明。
图13是用沿着图6所示的Z-Z线的剖面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蓄水槽12周边的图。蓄水槽12以图中的右侧低的方式倾斜β[°]。另外,示出了水即将从蓄水槽12溢出之前的状态。在此情况下,从蓄水槽12溢出的水将要流入流入口101,流入设置于2个部位的流入口101中的因倾斜而位于低侧的流入口101、即位于图中的右侧的流入口101。
图14是用沿着图10所示的W-W线的剖面表示实施方式1中的蓄水槽12周边的图,是表示蓄水槽12倾斜地设置的状态的图。图14与图13同样地,以图中的右侧低的方式倾斜β[°]。图14表示从流入口101流入的水(图中的虚线的箭头)在连通流路100、扩散部件30、加湿体20流动的样子。斜度α满足上述式(1)所示的关系,所以,从流入口101流入连通流路100的水沿着连通流路100的倾斜朝向流出口102流动。由于蓄水槽12倾斜,因此从位于高位置的流出口102向扩散部件30供给水。
如图14所示,流出口102设置于扩散部件30的长度方向的端侧。水浸透扩散部件30的倾斜的上方侧。浸透扩散部件30的水沿着倾斜在扩散部件30内向下方流动,从而从高位置侧向低位置依次浸透加湿体20。
也就是说,即使在加湿装置1或加湿元件2倾斜的情况下,也能够将从蓄水槽12的低位置溢出的水供给到扩散部件30的高位置,从而能够向加湿体20整体供给水。
例如,在从倾斜的蓄水槽12的低位置溢出的水直接流向下方的情况下,溢出的水被供给到扩散部件30的低位置。在此情况下,在重力的影响下,浸透扩散部件30的低位置的水难以向高位置扩散。因此,供给到扩散部件30的水集中地向扩散部件30的成为低位置的部分的正下方的加湿体20传递。水集中向加湿体20的一部分传递,从而水会浮于加湿体20的表面,进而存在该水随风飞散而漏到产品外之虞。另外,水难以充分地供给到位于高位置的加湿体20,所以,加湿性能降低。
而根据本实施方式1,能够将从蓄水槽12的低位置溢出的水利用连通流路100供给到扩散部件30的成为高位置的部分。由此,能够利用重力来实现水向加湿体20整体的供给的均匀化。另外,能够实现因水集中在加湿体20的一部分所导致的水的飞散的抑制和加湿性能的降低的抑制。若在第1方向相互分开地形成流入口101和流出口102,则在蓄水槽12在图13等所示的方向倾斜时,能够将溢出的水引导到高位置。
图15是表示图10所示的蓄水槽12的其它例子的图。流入口101只要能够将水导到连通流路100内即可。在蓄水槽12的宽度方向长度(蓄水槽12的宽度)短的情况下,流入口101也可以设置在蓄水槽12的外壁中的与长度方向平行的面的端侧。在此情况下,流入口101可以与蓄水槽12的外壁中的与长度方向垂直的面接近地设置。
接下来,详细描述流入口101的设置位置对在注水孔12a流动的流量所带来的影响。首先,对在加湿装置1或加湿元件2倾斜地设置时在注水孔12a流动的水的流动进行说明。
在加湿装置1或加湿元件2倾斜地设置的情况下,注水孔12a的入口处施加的水头压力P因注水孔12a而异。也就是说,从因倾斜而与其它注水孔12a相比位于最高侧的注水孔12a流出的流量,比从位于比该注水孔12a相对低侧的注水孔12a流出的流量少。例如在注水孔12a的入口的水头压力为原来的1/2时,流量减少至约7成。在这样因倾斜而在从注水孔12a滴下的流量产生不均衡(日文:偏り)时,在配备于下游的扩散部件30、加湿体20流动的流量也会产生不均衡。
图16是放大了沿着图6所示的Z-Z线的剖视图的蓄水槽12的图。从供水口11向蓄水槽12供给的流量由供水阀3a控制为恒定,并将此时的流量设为Q0。供给的流量与从注水孔12a滴下的流量平衡,蓄水槽12内被保持为恒定的水位。此时的蓄水槽12的水平时的水位的均衡线用图中的直线A表示,以图中的右侧低的方式倾斜最大容许斜度βMAX[°]时的水位的均衡线用直线B表示。
图17是图16所示的蓄水槽12的示意图。图17中的直线A(虚线)与图16同样地,表示水平时的水位的均衡线。另外,图16中的直线B表示倾斜成仅图中的右侧低的情况,而图17中的折线B(双点划线)表示蓄水槽12向左右双方倾斜最大容许斜度βMAX[°]的情况下的、最大的均衡水位。向蓄水槽12供给的流量与图16同样地被恒定地控制为流量Q0。
在图17中,考虑将流入口101设置于比直线A靠下方的情况。在这样的配置中,即使在供给设计的流量Q0且加湿装置1或加湿元件2水平地设置的情况下,水也会通过流入口101而流向连通流路100。也就是说,本应能从注水孔12a均匀地滴下的流量会流向连通流路100,所以,作为流入口101的配置来说并不优选。
接下来,考虑将流入口101设置于比直线A靠上方且比折线B靠下方的情况。若向蓄水槽12供给设计的流量Q0,则在水平时水仅从注水孔滴下。另一方面,在加湿装置1或加湿元件2以最大容许斜度以下倾斜地设置的情况下,根据流入口101的位置的不同,水能够流向连通流路100。在水流向连通流路100时,能够将水供给到位于倾斜的扩散部件30的高位置的部分。因此,通过将流入口101配置于比直线A靠上方且比折线B靠下方,能够利用仅在倾斜时水流入的连通流路100而将水直接供给到扩散部件30的因倾斜而使注水孔12a的滴下量相对变少的高位置处的部分。
接下来,考虑将流入口101设置于比折线B靠上方的情况。若向蓄水槽12供给流量Q0且加湿装置1或加湿元件2的倾斜为最大容许斜度以下,那么水不会流向连通流路100。但是,如上述那样,在经年的影响下注水孔12a被堵塞时,蓄水槽12内的水位上升,水会通过流入口101而流向连通流路100。因此,在这样配置流入口101的情况下,能够将连通流路100用作注水孔12a被堵塞等的应急用的流量确保机构。
在本实施方式1中,如上述那样,流入口101设置于比直线A靠上方。也就是说,相对于蓄水槽12水平地设置且水从注水孔12a滴下时的水位的均衡位置,流入口101总是位于上方。通过这样配置流入口101,能够不损失从注水口12a滴下的流量地仅使从蓄水槽12溢出的水流向连通流路100。
实施方式2.
图18是从上方观察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蓄水槽12的俯视图。图19是沿着图18所示的蓄水槽12的V-V线的剖视图。在实施方式2中,除了连通流路100的形状不同以外,其它是与实施方式1同样的结构,所以,省略作为同样的结构的部分的描述。
在图18、图19所示的连通流路100中,除了设置于末端的流出口102之外,在连通流路100的底面还设有多个流出口103。由此,能够使水从多个部位向扩散部件30滴下。因此,能够比实施方式1更密地调整向扩散部件30供给的流量的分布。通过改变流出口103的孔径、数量和位置,能够精细地控制从流出口102、103向扩散部件30滴下的水的流量。
实施方式3.
图20是放大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中的加湿元件2的蓄水槽12部分的剖视图,是与沿着图6所示的Z-Z线的剖视图相当的图。以图中的右侧低的方式倾斜。图21是实施方式3中的加湿元件2的剖视图,是与沿着图10所示的W-W线的剖视图相当的图。以图中的右侧低的方式倾斜。在实施方式3中,除了连通流路100的形状不同以外,其它是与实施方式1同样的结构,所以,省略作为同样的结构的部分的描述。
如图20所示,在一条连通流路100中,除了设置于末端的流入口101之外,还设有多个流入口104。需要说明的是,由图中所示的设置于蓄水槽12内的二个圆形(虚线)的开口构成的流入口104示意性地表示位于图的跟前侧的流入口101。从蓄水槽12流向流入口101的水流入图21所示的连通流路100内,然后从流出口102流出,被扩散部件30吸收。通过这样设置多个流入口104,能够采用上述式(2)来精细地控制在注水孔12a流动的流量和在连通流路100流动的流量的比例。
在设置多个流入口104的情况下,需要在至少1个以上的流入口104节流流量。在流入口104的孔径为必要量以上而无法节流流量的情况下,所有的水会集中在一个流入口104而不再能调整在连通流路100流动的流量,所以,设置多个流入口104的优点变小。
实施方式4.
图22是放大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中的加湿元件2的蓄水槽12部分的剖视图,是与沿着图6所示的Z-Z线的剖视图相当的图。在实施方式4中,除了蓄水槽12的形状不同以外,其它是与实施方式1同样的结构,所以,省略作为同样的结构的部分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图22表示以图中的右侧低的方式倾斜的蓄水槽12。
在实施方式4的蓄水槽12的内部,设有作为连通流路100的管。连通流路100由具有向上凸的曲线的弯管形成。连通流路100由硅管、实施了防蚀处理的金属管等具有耐水性和防蚀性的材料构成。
作为连通流路100的一端部的流入口101,形成于在蓄水槽12水平地设置的状态下比注水孔12a的上端高的位置且比蓄水槽12的外壁的上端低的位置。另外,配置于蓄水槽12的底面附近。作为连通流路100的另一端部的流出口102设置于蓄水槽12的底面且扩散部件30的正上方。流出口102只要能够将在连通流路100内流动的水供给到扩散部件30即可,也可以位于扩散部件30的侧面。在蓄水槽12水平地配置的状态下,流入口101和流出口102配置于不同高度处。更具体地说,流入口101配置于比流出口102高的位置。
对连通流路100内的水的流动进行说明。如图22所示,向蓄水槽12供给的流量与从注水孔12a滴下的流量均衡,从而蓄水槽12内的水位在水位J均衡。此时,在连通流路100内,从流入口101流入的水充满到比水位J稍低的位置。此时,在妨碍连通流路100内的水的流动的方向作用的表面张力F和水想要流向连通流路100的水压所带来的力F',具有以下的关系。
F>F' (4)
在此,考虑到水中的硬度成分、灰尘经年地堆积到注水孔12a的周围而增加注水孔12a的流动阻力的情况。蓄水槽12内的水位从水位J的位置逐渐上升。但是,由于连通流路100由向上凸的管形成,所以,在至少越过弯曲部的顶点之前,管内的水都不会从流出口102流出。
接下来,在作用于连通流路100内的液面的力为以下的关系时,在其瞬间通过虹吸原理使水开始在连通流路100内流动。
F<F' (5)
将该瞬间的蓄水槽12内的水位设为水位K。在连通流路100内流动的水从流出口102流出而被扩散部件30吸收。另外,蓄水槽12内的水位因水流出而降低。
接下来,在作用于连通流路100内的液面的力再次成为上述式(4)的状态时,连通流路100内的水不再流动。将该瞬间的水位设为水位L。由于在该状态下蓄水槽12内的水不流出,所以,再次在蓄水槽12内积存水,从而蓄水槽12内的水位上升。在水位达到水位K时,水再次开始在连通流路100内流动。以后,水位在水位L与水位K之间变动,水间歇性地在连通流路100流动。
根据本实施方式4,采用虹吸原理将水位的上升量的水从蓄水槽12间歇性地供给到扩散部件30,从而能够进行扩散部件30和加湿体20的冲洗洗净。通过使连通流路100为这样的结构,能够使通过连通流路100而向扩散部件30供给的水成为脉动流。与实施方式1所示的稳定流相比,能够瞬间用大流量来冲洗附着于扩散部件30、加湿体20的蒸发残渣、尘土,从而能够实现蒸发残渣、尘土的附着所导致的加湿性能的降低的抑制和降低的加湿性能的改善。
另一方面,在流过连通流路100的瞬间的流量过多的情况下,存在浮于加湿体20的表面的水随风飞散并飞散到产品外之虞。因此,需要将在连通流路100内流动的流量限制为恒定流量以下。流向连通流路100内的流量能够通过从连通流路100的弯曲部的顶点高度到流入口101或流出口102中高的一方的高度为止之间的竖直方向距离、以及构成连通流路100的材料的润湿性、连通流路100的管内径等来调整。详细地说,从连通流路100的弯曲部的顶点高度到流入口101或流出口102中高的一方的高度为止之间的竖直方向距离越长,则在连通流路100内流动的流量越多。另外,连通流路100的管内径越大,则在连通流路100内流动的流量越多。
需要说明的是,在连通流路100的管内径过大的情况下,连通流路100内的水的流动就不依据虹吸原理而成为明渠流。也就是说,若水位超过连通流路100的弯曲部的底面的高度(水位M),则水稳定地在连通流路100内流动。因此,在本实施方式4中,需要留意连通流路100的内径的设定。
连通流路100也可以设置2条以上。图23是实施方式4的变形例中的蓄水槽的剖视图。在蓄水槽12内设有2条连通流路100。在设置2条以上的连通流路100的情况下,至少2条将流出口102设置于在第1方向相互正对的位置为宜。另外,在此情况下,连通流路100的管弯曲成向上凸的位置设置在第1方向上与该连通流路100的流出口102正对的位置为宜。由此,即使在蓄水槽12向某一方倾斜地设置的情况下,也能够使水仅流向在倾斜高的一侧具有流出口102的连通流路100内,将蓄水槽12内的水导向扩散部件30的倾斜的上方侧。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4的连通流路100形成于蓄水槽12的内侧,但只要是利用虹吸效果的结构即可,连通流路100也可以形成于蓄水槽12的外壁的外侧,或形成于从蓄水槽12的外壁离开的位置。
实施方式5.
图2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加湿元件2的蓄水槽12部分的剖视图,是与沿着图6所示的Z-Z线的剖视图相当的图。在实施方式5中,除了蓄水槽12的形状不同以外,其它是与实施方式1同样的结构,所以,省略作为同样的结构的部分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图24表示以图中右侧低的方式倾斜的蓄水槽12。
在蓄水槽12的外壁的外侧形成连通流路100。在蓄水槽12的壁面形成流入口101。流入口101位于在蓄水槽12水平地设置的状态下比注水孔12a的上端高且比蓄水槽12的外壁的上端低的位置。流出口102设置于蓄水槽12的外侧并位于扩散部件30的正上方。
在蓄水槽12,形成有用于切换供水流动的连通流路100的流路切换部件110。流路切换部件110在蓄水槽12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各设置一个。流路切换部件110由位于比流入口101靠蓄水槽12的内侧并以支撑部111为支点而仅向水槽的内侧打开的阀体形成。另外,流路切换部件110由比流入口101的开口部大的板形成,能够覆盖流入口101。流路切换部件110作为开关流入口101的流路开关部而发挥作用。流路切换部件110由具有防水性和耐腐蚀性且比重比水大的原料形成。
在蓄水槽12倾斜地设置的情况下,因倾斜而位于低位置的流路切换部件110在重力的作用下与蓄水槽12的外壁接触而被保持。另一方面,因倾斜而位于高位置的流路切换部件110在重力的作用下而向蓄水槽12的内侧打开并被保持。因此,位于相对低位置的流入口101由流路切换部件110关闭,位于高位置的流入口101成为入口打开的状态。
对加湿装置1、加湿元件2倾斜地设置时的连通流路100内的水的流动进行说明。设想水中的硬度成分、灰尘经年地堆积到注水孔12a的周围而增加注水孔12a的流动阻力的状态。注水孔12a的流动恶化,从而如前述那样,蓄水槽12内的水位上升。
此时,如图24所示,在位于倾斜低的一侧的流路切换部件110与流入口101之间没有间隙,从而水不会流出。另一方面,在位于倾斜高的一侧的流路切换部件110与流入口101之间存在间隙。在水位达到图中的水位N时,水通过位于倾斜高的一侧的流路切换部件110与流入口101的间隙而流入连通流路100。水从流出口102流出并被扩散部件30的倾斜高的一侧吸收,然后向加湿体20流下。
在实施方式1至实施方式4中,在加湿装置1、加湿元件2倾斜的情况下,作为用于将从蓄水槽12溢出的水向扩散部件30的倾斜的上方侧供给的对策,流入口101和流出口102形成于隔着蓄水槽12的相反侧的位置。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5中,通过使用流路切换部件110,流入口101和流出口102相对于蓄水槽12形成于相同侧。因此,能够实现连通流路100的缩短化。由此,能够实现加湿元件2的包括蓄水槽12和连通流路100在内的上部结构的小型化。因此,在蓄水槽12、壳体10存在尺寸限制的情况下是适宜的。需要说明的是,在图24中,连通流路100由管构成,但只要水能够流动即可,也可以由明渠状的流路构成。另外,连通流路100也可以设置1条或其以上。
图25是表示实施方式5的变形例的蓄水槽的图。在实施方式5的变形例中,流路切换部件110使用球体。需要说明的是,图25表示以图中右侧低的方式倾斜的蓄水槽12。
流路切换部件110由比重比水重且具有防水性和耐腐蚀性的树脂、铝等金属等原料构成。流路切换部件110由比流入口101的开口部分大且比蓄水槽12小的球体形成。因此,通过使流路切换部件110与流入口101相符,能够堵住流入口101。另外,在蓄水槽12,设有用于限制流路切换部件110的移动量的支撑部111。
支撑部111具有通过载置作为球体的流路切换部件110而使流路切换部件110位于与流入口101相同高度的载置部111a、以及从载置部111a向上方延伸并与流入口101相向的壁部111b。流路切换部件110通过配置于流入口101与壁部111b之间而能够防止其从载置部111a的落下。需要说明的是,壁部111b为了限制流路切换部件110向图25中的跟前侧或里侧的移动,也可以形成于图25中的跟前侧和里侧。另外,为了限制流路切换部件110向上方的移动,也可以构成为形成与载置部111a相向的顶面部以更切实地防止流路切换部件110从载置部111a的落下。
对加湿装置1或加湿元件2倾斜地设置时的连通流路100内的水的流动进行说明。如图25所示,流路切换部件110受到重力的作用而因倾斜向低的位置移动。此时,因倾斜而位于低位置的流路切换部件110向流入口101侧移动,堵住流入口101。也就是说,水不会流入因倾斜而位于低位置的流入口101。
另一方面,因倾斜而位于高位置的流路切换部件110朝向支撑部111的壁部111b移动,与壁部111b接触而被保持。由此,在流路切换部件110与因倾斜而位于高位置的流入口101之间形成间隙,在水位达到图中的水位O时,水通过该间隙而流入因倾斜而位于高位置的连通流路100,通过流出口102而被扩散部件30吸收。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施方式5的变形例中,流路切换部件110采用球体,但流路切换部件110只要是如下的结构即可:因加湿装置1或加湿元件2倾斜而可动,位于相对低位置的流入口101关闭且位于相对高位置的流入口101打开。因此,流路切换部件110只要是沿重力方向移动的质量体即可,也可以采用沿直线方向运转的直线运动轴承等部件。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5中,使用由比重比水大的原料构成的流路切换部件110。另一方面,流路切换部件110只要是如下的结构即可:因加湿装置1或加湿元件2倾斜而与水平时相比可动或变形,从而向扩散部件30的倾斜的上方侧供给水。也可以是如下的结构:流路切换部件110使用比重比水小的原料,流路切换部件110在其自身的浮力的作用下工作,从而切换供水流动的连通流路100。
通过将上述实施方式1至5说明的加湿装置1设置于空调机或换气装置,能够对从空调机或换气装置向室内供给的空气加湿。
以上的实施方式所示的结构表示本发明的内容的一个例子,也可以与其它公知的技术组合,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要旨的范围内省略、改变结构的一部分。
附图标记说明
1加湿装置、2加湿元件、3供水管、3a供水阀、4排水管、5送风机、6控制装置、7排水盘、8水位检测传感器、10,10a,10b壳体、10c开口部、10d突起、11供水口、12蓄水槽、12a注水孔、13排水部、13a排水口、14结构壁、15卡合部、20加湿体、21凸部、30扩散部件、40节流孔部、100连通流路、101,104流入口、102,103流出口、110流路切换部件、111支撑部、111a载置部、111b壁部。

Claims (16)

1.一种加湿元件,其特征在于,具有以在相互之间设置间隙的方式沿着第1方向排列的多个加湿体、设置于所述加湿体的上方并积存水的蓄水槽、以及设置于所述加湿体的上方并能供水通过的流路;
在所述蓄水槽的底面形成有用于供水滴下的多个注水孔;
所述流路具有与所述蓄水槽的内部相连通的流入口和使通过所述流路的水流出的流出口;
所述流入口和所述流出口在所述第1方向相互分开地设置;
所述流出口形成于在所述蓄水槽水平地配置的状态下比所述流入口低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元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湿元件还具有扩散部件,该扩散部件沿着所述第1方向延伸,并且设置于所述蓄水槽的下方且与所述多个加湿体接触;
所述流路的流出口设置于所述扩散部件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元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湿元件设有多条所述流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湿元件,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流路的流入口中的至少2个是隔着所述蓄水槽地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湿元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路的流出口配置于隔着所述蓄水槽而与该流路的流入口相反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湿元件,其特征在于,
在将所述蓄水槽水平地配置的状态下的所述流路的斜度设为α、并将所述蓄水槽的设计上的容许的最大的倾斜角度设为βMAX的情况下,α>βMAX的关系成立。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加湿元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路的流入口位于比如下情况下的所述蓄水槽内的水位靠上方的位置:所述蓄水槽水平地配置,以设计上的流量向所述蓄水槽供给水,并且,水以设计上的流量从所述注水孔流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元件,其特征在于,
在1条所述流路设置多个所述流出口。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元件,其特征在于,
在1条所述流路设置多个所述流入口。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元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湿元件还具有开关多个所述流路的流入口的流路开关部;
所述流路开关部根据所述蓄水槽的姿势而关闭位于相对低位置的所述流入口,打开位于相对高位置的所述流入口。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加湿元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路开关部由比重比水小的材料形成。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元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路和所述蓄水槽由树脂一体形成。
13.一种加湿元件,其特征在于,具有:以在相互之间设置间隙的方式沿着第1方向排列的多个加湿体、设置于所述加湿体的上方并积存水的蓄水槽、以及设置于所述加湿体的上方并能供水通过的流路;
在所述蓄水槽的底面形成有用于供水滴下的多个注水孔;
所述流路是配置于所述蓄水槽的内部并具有向上凸的曲线的管,作为一端部的流入口和作为另一端部的流出口以高度不同的方式配置。
14.一种加湿装置,具有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加湿元件、以及向所述加湿元件送风的送风机。
15.一种空调机,具有权利要求14所述的加湿装置。
16.一种换气装置,具有权利要求14所述的加湿装置。
CN201680085448.5A 2016-06-17 2016-06-17 加湿元件、加湿装置、空调机和换气装置 Active CN10931294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6/068166 WO2017216968A1 (ja) 2016-06-17 2016-06-17 加湿素子、加湿装置、空気調和機および換気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12943A true CN109312943A (zh) 2019-02-05
CN109312943B CN109312943B (zh) 2021-06-08

Family

ID=606644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85448.5A Active CN109312943B (zh) 2016-06-17 2016-06-17 加湿元件、加湿装置、空调机和换气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636148B2 (zh)
CN (1) CN109312943B (zh)
WO (1) WO2017216968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62773A (zh) * 2022-03-08 2022-05-31 深圳市台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定量进给补水的低能耗制冷风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254048B2 (ja) * 2020-06-29 2023-04-0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加湿素子、加湿装置、空気調和機および換気装置
JPWO2022019221A1 (zh) * 2020-07-22 2022-01-27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54975A (ja) * 2000-03-14 2001-09-21 Sanyo Electric Co Ltd 加湿機
CN202501590U (zh) * 2012-03-09 2012-10-24 浙江师范大学 一种循环型空调加湿器
WO2015182013A1 (ja) * 2014-05-30 2015-12-0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加湿素子および加湿装置
CN105180328A (zh) * 2015-10-12 2015-12-23 李铁超 一种导流型加湿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485791B2 (ja) * 2010-05-27 2014-05-07 株式会社ミクニ 加湿器の給水構造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54975A (ja) * 2000-03-14 2001-09-21 Sanyo Electric Co Ltd 加湿機
CN202501590U (zh) * 2012-03-09 2012-10-24 浙江师范大学 一种循环型空调加湿器
WO2015182013A1 (ja) * 2014-05-30 2015-12-0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加湿素子および加湿装置
CN105180328A (zh) * 2015-10-12 2015-12-23 李铁超 一种导流型加湿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62773A (zh) * 2022-03-08 2022-05-31 深圳市台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定量进给补水的低能耗制冷风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7216968A1 (ja) 2018-11-08
WO2017216968A1 (ja) 2017-12-21
CN109312943B (zh) 2021-06-08
JP6636148B2 (ja) 2020-01-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491092A1 (en) Cooling apparatus
CN109312943A (zh) 加湿元件、加湿装置、空调机和换气装置
US4752419A (en) Evaporative cooler
JP2018071913A (ja) 加湿装置、換気装置及び空気調和装置
CN105980780B (zh) 加湿元件及加湿装置
US8220784B2 (en) Ventilation of drainage system for frame engine evaporative cooler
CN108548258A (zh) 冷风扇
US6189869B1 (en) Wick system for a humidifier
CN107076440B (zh) 加湿元件以及加湿装置
CN208238099U (zh) 冷风扇
JP6742517B2 (ja) 加湿素子、加湿装置、空気調和機および換気装置
US20210041131A1 (en) Dual plenum for air distribution
JP2016023860A (ja) 加湿素子および加湿装置
CN106489053B (zh) 加湿元件及加湿装置
JP6223285B2 (ja) 加湿素子および加湿装置
JP4209706B2 (ja) 二重蓋付き加湿装置
JP2015183991A (ja) 加湿素子および加湿装置
JP2015183992A (ja) 加湿素子および加湿装置
CN220648445U (zh) 空调器室内机的加湿装置及空调器室内机
KR100594386B1 (ko) 가습장치
JP7186648B2 (ja) 加湿素子、加湿装置、換気装置及び空気調和機
JP2016176635A (ja) 加湿素子および加湿装置
CN208011874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JP2020125870A (ja) 加湿素子、加湿装置、空気調和機および換気装置
US20080054503A1 (en) Retrofittable furnace humidifier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