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01628B - 插头 - Google Patents

插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01628B
CN109301628B CN201811202402.4A CN201811202402A CN109301628B CN 109301628 B CN109301628 B CN 109301628B CN 201811202402 A CN201811202402 A CN 201811202402A CN 109301628 B CN109301628 B CN 10930162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cam
end portion
plug
pin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0240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301628A (zh
Inventor
杨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20240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301628B/zh
Publication of CN1093016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016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3016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016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H01R24/28Coupling parts carrying pins, blades or analogous contacts and secured only to wire or cabl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04Pins or blades for co-operation with socke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2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插头。插头包括壳体、转动凸轮、插脚和复位件。转动凸轮设于壳体内,且转动凸轮与壳体连接。插脚穿设于壳体,插脚包括第一端部和与第一端部连接的第二端部。第二端部位于壳体内,转动凸轮与第二端部相抵。当转动凸轮转动时,转动凸轮驱动第二端部运动,第一端部从初始位置偏移至预定位置。复位件与插脚连接,以常驱动第二端部运动,以使与第一端部从预定位置偏移至初始位置。根据本申请的插头,通过设置转动凸轮,转动凸轮可以驱动插脚运动,从而可以通过变换插脚的位置以保证插脚可以与插座内的弹片始终接触,以避免插座内弹片变形导致插头与插座接触不良,影响插头的正常使用。

Description

插头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插头。
背景技术
生活中常常遇上一些劣质插座(或插板),或者是由于经常性地操作插头插入插座或是从插座上拔出的动作,造成插座内弹片松弛、插头和插座接触不良,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严重的情况下,由于插座与插头接触不良还会造成漏电、烧毁设备的情况。
申请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插头,所述插头具有接触性能良好、使用稳定的优点。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插头,包括:壳体;转动凸轮,所述转动凸轮设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转动凸轮与所述壳体连接;插脚,所述插脚穿设于所述壳体,所述插脚包括第一端部和与所述第一端部连接的第二端部,所述第二端部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转动凸轮与所述第二端部相抵,当所述转动凸轮转动时,所述转动凸轮驱动所述第二端部运动,所述第一端部从初始位置偏移至预定位置;复位件,所述复位件与所述插脚连接,以常驱动所述第二端部运动,以使所述与第一端部从所述预定位置偏移至所述初始位置。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插头,通过设置转动凸轮,转动凸轮可以驱动插脚运动,从而可以通过变换插脚的位置以保证插脚可以与插座内的弹片始终接触,以避免插座内弹片变形导致插头与插座接触不良,影响插头的正常使用,甚至所引发的安全性问题,插头的结构设置简单、成本低且插脚的驱动方式也容易操作,从而可以提高插头的使用性能,进而可以提高插头的市场竞争力。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插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插头的结构爆炸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插头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的插头的局部结构爆炸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插头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插头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所示的插头的局部结构爆炸图。
附图标记:
插头1,
壳体10,
转动凸轮20,第一连接部200,止抵面210,中心孔220,
插脚30,第一端部310,第二端部320,限位凸起330,
复位件40,
夹板50,第一板件51,第一半槽510,第一贯通孔511,第二板件52,第二半槽520,定位轴521,限位挡板522,第二贯通孔523,限位腔53,
转子60,第二连接部6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如图2所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插头1,包括壳体10、转动凸轮20、插脚30和复位件40。
具体而言,如图3所示,转动凸轮20设于壳体10内,且转动凸轮20与壳体10连接。可以理解的是,壳体10内具有安装腔,转动凸轮20位于安装腔内,且转动凸轮20与壳体10连接,以将转动凸轮20固定在壳体10内。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上述所提到的“连接”均作广义的理解,“连接”的含义可以指直接连接,也可以指间接连接。
结合图1及图5、图6所示,插脚30穿设于壳体10。插脚30包括第一端部310和与第一端部310连接的第二端部320,第二端部320位于壳体10内。转动凸轮20与第二端部320相抵,当转动凸轮20转动时,转动凸轮20驱动第二端部320运动,第一端部310从初始位置偏移至预定位置。
可以理解的是,插脚30可以包括第一端部310和第二端部320,第一端部310位于插脚30的其中一端,第二端部320位于插脚30的另一端,插脚30的一部分可以装配至壳体10的安装腔内,第二端部320位于安装腔内,第一端部310位于安装腔外。转动凸轮20具有变化的半径,在转动凸轮20转动过程中,至少存在一个状态,第二端部320可以与转动凸轮20相抵,转动凸轮20可以驱动第二端部320运动,第二端部320进一步地带动第一端部310运动。
如图5所示,复位件40与插脚30连接,以常驱动第二端部320运动,以使与第一端部310从预定位置偏移至初始位置。可以理解的是,复位件40可以持续对第二端部320形成驱动力。复位件40作用于第二端部320的力与转动凸轮20作用于第二端部320的力是一对相反的作用力,第二端部320在转动凸轮20与复位件40的共同作用下,可以使得第二端部320平稳运动,从而可以使得第二端部320能够稳定地保持在初始位置或预定位置。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插头1,通过设置转动凸轮20,转动凸轮20可以驱动插脚30运动,从而可以通过变换插脚30的位置以保证插脚30可以与插座内的弹片始终接触,以避免由于插座内弹片变形导致插头1与插座接触不良,影响插头1的正常使用,甚至所引发的安全性问题。插头1的结构设置简单、成本低且插脚30的驱动方式也容易操作,从而可以提高插头1的使用性能,进而可以提高插头1的市场竞争力。
如图2、图5-图7所示,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插头1还包括夹板50,夹板50设于壳体10内,夹板50具有限位挡板522,第二端部320穿设于夹板50,限位挡板522位于插脚30的一侧,复位件40位于限位挡板522和第二端部320之间,转动凸轮20位于插脚30的另一侧。
可以理解的是,如图2、图5-图7所示,夹板50位于壳体10内且夹板50与壳体10连接。插脚30的第二端部320穿设于夹板50,夹板50在第二端部320所在的一侧设有限位挡板522,限位挡板522与第二端部320间隔开,复位件40位于限位挡板522与第二端部320之间,复位件40的一端与限位挡板522相抵,复位件40的另一端与第二端部320相抵,转动凸轮20与限位挡板522位于第二端部320的两侧。
转动凸轮20推动第二端部320运动时,复位件40被压缩,复位件40对第二端部320形成推动力。当转动凸轮20对第二端部320的作用力比复位件40对第二端部320的作用力大时,第二端部320朝向限位挡板522运动,由于夹板50对插脚30的定位作用,插脚30不能整体运动,插脚30相对于加班50可以转动,第一端部310朝向远离限位挡板522的方向运动。
由此,通过设置夹板50,不仅可以简化插脚30的安装及复位件40的安装,还便于实现转动凸轮20对插脚30的驱动作用,结构设置简单且驱动方式简便,从而可以降低插头1的生产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插脚30穿设于夹板50且插脚30与夹板50为间隙配合,以便于实现插脚30与夹板50之间的相对转动。另外,对于复位件40的构造也不作具体限定,例如,在本申请的一些示例中,复位件40可以为弹簧。
如图2、图5-图7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插脚30具有限位凸起330,限位凸起330位于第一端部310和第二端部320之间,夹板50具有限位腔53,限位凸起330设于限位腔53内。由此,可以利用限位凸起330与限位腔53的装配将插脚30定位于夹板50上,以避免插脚30从夹板50中穿出。
如图2、图5-图7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夹板50可以包括第一板件51和第二板件52,第一板件51具有第一半槽510,第二板件52与第一板件51层叠设置,第二板件52具有第二半槽520,第二半槽520与第一半槽510对应且共同限定出限位腔53。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板件51与第二板件52层叠排布且第一板件51与第二板件52连接,第一板件51朝向第二板件52的一侧设有第一半槽510,第二板件52上与第一半槽510相对的部分设有第二半槽520,第一半槽510与第二半槽520共同限定出限位腔53。由此,可以便于限位凸起330与限位腔53的装配,从而可以提高插脚30与夹板50的装配效率,第一板件51和第二板件52可以限定限位凸起330的位移。
如图2、图5-图7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夹板50具有定位轴521,转动凸轮20套设于定位轴521,且转动凸轮20相对于定位轴521可转动。转动凸轮20和定位轴521的外周壁接触,转动凸轮20和定位轴521之间通过静摩擦力实现定位,当转动转动凸轮20时,需要克服转动凸轮20和定位轴521之间的静摩擦以实现转动凸轮20相对于定位轴521的转动。由此,可以提高夹板50与转动凸轮20之间的装配稳定性。
如图2、图4及图5所示,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转动凸轮20具有第一连接部200,插头1还包括转子60,转子60与壳体10连接,转子60具有第二连接部600,第二连接部600和第一连接部200连接,以驱动转动凸轮20转动。可以理解的是,转动凸轮20通过转子60与壳体10连接。由此,可以简化转动凸轮20的构造,还可以便于转动凸轮20与壳体10的连接。
如图2、图4及图5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200和第二连接部600中的一个为定位柱,另一个为定位孔,定位柱穿设于定位孔。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一些示例中,转动凸轮20可以设有定位柱,转子60设有适于与定位柱配合连接的定位孔。在本申请的又一些示例中,转子60可以设有定位柱,转动凸轮20设有适于与定位柱配合连接的定位孔。由此,可以便于转子60与转动凸轮20的装配,从而可以提高插头1的装配效率。
如图2及图4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定位孔可以为腰型孔。由此,可以降低定位柱与定位孔的加工精度要求,从而可以提高插头1的生产效率。
如图2、图4及图5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200可以为多个,且第一连接部200沿转动凸轮20的枢转轴线的周向方向间隔分布,第二连接部600为多个,多个第二连接部600与多个第一连接部200一一对应。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提到的“多个”是两个及两个以上的含义。由此,通过多个第一连接部200与多个第二连接部600的装配可以提高转子60与转动凸轮20之间的装配稳定性。
如图1、图2及图5-图7所示,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插脚30可以为多个,转动凸轮20包括多个止抵面210,每个止抵面210与至少一个插脚30止抵。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提到的“多个”是两个及两个以上的含义。例如,插脚30可以为两个或三个。在转动凸轮20的径向方向上,止抵面210凸出于转动凸轮20的其它部分。在转动凸轮20转动过程中,至少存在一个状态,任意一个止抵面210可以与其对应的插脚30的第二端部320止抵,使得止抵面210可以驱动其对应的插脚30运动。由此,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插脚30的个数,相应地,设置转动凸轮20的构造。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壳体10包括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呈筒状,转动凸轮20和复位件40设于述主体部内。
下面参考图1-图7详细描述根据本申请的插头1。值得理解的是,下述描述仅是示例性说明,而不是对本申请的具体限制。
如图2所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插头1,包括壳体10、转子60、转动凸轮20、夹板50、插脚30和复位件40。
如图1-图4所示,壳体10形成为一端敞开、另一端封闭的圆筒状。结合图1及图2所示,转子60位于壳体10内,且转子60与壳体10的内壁面固定连接,转子60与壳体10相对静止。转子60设有两个间隔排布的定位柱。转动凸轮20位于壳体10内,转动凸轮20呈长条件,转动凸轮20的两个端面均形成为弧形面且朝向转动凸轮20的中心轴线的径向外侧凸起。转动凸轮20设有适于与两个定位柱装配的两个腰型孔。转动凸轮20与转子60相对静止。转动凸轮20的中心位置设有中心孔220,中心孔220沿着转动凸轮20的轴线方向贯通转动凸轮20。
夹板50位于壳体10内,夹板50相对于壳体10可转动。如图2、图5-图7所示,夹板50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板件51和第二板件52。第一板件51和第二板件52可拆卸地连接。如图1所示,第一板件51适于遮挡壳体10敞开的一端。第二板件52设有适于与中心孔220配合连接的定位轴521,定位轴521的外周壁与中心孔220的壁面接触,在外力的作用下,定位轴521相对于中心孔220可转动。
如图5-图7所示,第一板件51朝向第二板件52的一侧设有两个间隔排布的第一半槽510,第一半槽510可以为部分第一板件51朝向远离第二板件52的方向凹陷形成的,第二板件52上与两个第一半槽510相对的部分设有两个第二半槽520,第二半槽520可以为部分第二板件52朝向远离第一板件51的方向凹陷形成的,任意一个第一半槽510可以与其对应的第二半槽520限定出一个限位腔53。
如图1、图2及图5所示,第一板件51设有两个第一贯通孔511,其中一个第一贯通孔511位于一个第一半槽510内,另一个第一贯通孔511位于另一个第一半槽510内。第二板件52设有两个第二贯通孔523,其中一个第二贯通孔523位于一个第二半槽520内。另一个第二贯通孔523设于另一个第二半槽520内,两个第二贯通孔523与两个第一贯通孔511一一对应,任意一个第二贯通孔523可以与其对应的第一贯通孔511相对。
如图1-图2及图5-图7所示,插脚30可以为两个,两个插脚30的构造与装配方式均一致,以其中一个插脚30为例进行描述。插脚30可以包括第一端部310、限位凸起330和第二端部320,限位凸起330可以形成为圆柱形,第一端部310的一端与限位凸起330的外周壁连接,第二端部320的一端也与限位凸起330的外周壁连接,且第一端部310与第二端部320位于限位凸起330的两侧,第一端部310的延伸方向与第二端部320的延伸方向一致。第一端部310可以穿设于第一贯通孔511,第二端部320可以穿设于第二贯通孔523,限位凸起330可以装配至限位腔53内。
如图5所示,第二板件52朝向转动凸轮20的一侧设有两个间隔排布的限位挡板522,两个插脚30均位于两个限位挡板522之间,转动凸轮20位于两个插脚30之间。任意一个限位挡板522与第二端部320之间具有一个复位件40,复位件40可以为弹簧,弹簧的一端与限位挡板522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二端部320连接。
转动壳体10以带动转子60转动,转子60进一步带动转动凸轮20转动。转动凸轮20转动过程中,转动凸轮20的其中一个端面会挤压插脚30的第二端部320,使得插脚30绕着限位凸起330的周向方向转动一定角度,此时第一端部310朝向与第二端部320运动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转动凸轮20是变半径的,转动的角度越大,插脚30转动的角度也越大。不同转动角度可以适应不同状态的插座变形弹片,从而可以保证插脚30与弹片的接触可靠性。当不需要插脚30变换角度时,可以将壳体10复位,插脚30在弹簧的作用下恢复原位。
需要说明的是,插脚30的个数不限定位两个,插脚30的个数还可以为三个、四个或五个。根据插脚30的个数,需要对应地设置夹板50及转动凸轮20的构造。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申请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申请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插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转动凸轮,所述转动凸轮设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转动凸轮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转动凸轮具有变化的半径,所述转动凸轮具有第一连接部;
插脚,所述插脚穿设于所述壳体,所述插脚包括第一端部和与所述第一端部连接的第二端部,所述第二端部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转动凸轮与所述第二端部相抵,当所述转动凸轮转动时,所述转动凸轮驱动所述第二端部运动,所述第一端部从初始位置偏移至预定位置;
复位件,所述复位件与所述插脚连接,以常驱动所述第二端部运动,以使所述第一端部从所述预定位置偏移至所述初始位置;
夹板,所述夹板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夹板具有限位挡板,所述第二端部穿设于所述夹板,所述限位挡板位于所述插脚的一侧,所述复位件位于所述限位挡板和所述第二端部之间,所述转动凸轮位于所述插脚的另一侧;
所述插脚具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位于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之间,所述夹板具有限位腔,所述限位凸起设于所述限位腔内;
转子,所述转子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转子具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以驱动所述转动凸轮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包括:
第一板件,所述第一板件具有第一半槽;
第二板件,所述第二板件与所述第一板件层叠设置,所述第二板件具有第二半槽,所述第二半槽与所述第一半槽对应且共同限定出所述限位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具有定位轴,所述转动凸轮套设于所述定位轴,且所述转动凸轮相对于所述定位轴可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中的一个为定位柱,另一个为定位孔,所述定位柱穿设于所述定位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为腰型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为多个,且所述第一连接部沿所述转动凸轮的枢转轴线的周向方向间隔分布,
所述第二连接部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连接部与多个所述第一连接部一一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插脚为多个,
所述转动凸轮包括多个止抵面,每个所述止抵面与至少一个所述插脚止抵。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
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呈筒状,所述转动凸轮和所述复位件设于所述主体部内。
CN201811202402.4A 2018-10-16 2018-10-16 插头 Active CN10930162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02402.4A CN109301628B (zh) 2018-10-16 2018-10-16 插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02402.4A CN109301628B (zh) 2018-10-16 2018-10-16 插头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01628A CN109301628A (zh) 2019-02-01
CN109301628B true CN109301628B (zh) 2020-07-03

Family

ID=651628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02402.4A Active CN109301628B (zh) 2018-10-16 2018-10-16 插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30162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49417B (zh) * 2019-08-26 2021-02-09 郑巧玲 一种可压装收纳插脚的定时器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34726Y (zh) * 1992-05-27 1993-05-26 严鸿岗 旋转式安全电源插座
CN101895030A (zh) * 2009-05-23 2010-11-24 牛培行 一种旋转型安全插座
US7901230B1 (en) * 2010-02-01 2011-03-08 Ding-Ea Lo Power plug
CN205583272U (zh) * 2016-04-19 2016-09-14 董开郑 安全插座
CN107437693A (zh) * 2016-05-27 2017-12-05 富泰华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转动机构及具有该转动机构的插头
CN206412608U (zh) * 2016-12-22 2017-08-15 合肥惠科金扬科技有限公司 内凸轮式两脚旋转插头、插线板及usb充电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01628A (zh) 2019-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918348A (en) Friction hinge with detent capability
US6275002B1 (en) Rotary charging plug structure of a charger
US7628354B2 (en) Apparatus for deploying wing of guided missile
US8313384B2 (en) Transmission device having overload protection
CN104040662B (zh) 旋转开关组件
CN109301628B (zh) 插头
JP2013241941A (ja) 回転子の取付構造
US7880351B2 (en) Drive with an electric motor, a housing and a direction-dependent brake
EP3291380B1 (en)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a latching arrangement
CN217177518U (zh) 多通阀
US4546219A (en) Multi-stage rotary switch with a variable control-span restriction
JP4103093B2 (ja) ランプソケット及び照明器具
EP0746058B1 (en) A shutter device for socket openings
CN210007552U (zh) 电机刹车
CN219834619U (zh) 壳体组件及医疗设备
CN220672412U (zh) 动触头组件和隔离开关
CN214092703U (zh) 一种小直径多摩擦片式转轴结构
CN216957853U (zh) 多段式电源锁
CN220873440U (zh) 面板开关
US3951007A (en) Cams
CN213598624U (zh) 一种切换阀
CN214379193U (zh) 旋转机构及插座
CN213546673U (zh) 一种插头
CN215231870U (zh) 一种阻力构件
CN220544799U (zh) 一种电机用柔性对接组件和电器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