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412608U - 内凸轮式两脚旋转插头、插线板及usb充电头 - Google Patents
内凸轮式两脚旋转插头、插线板及usb充电头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412608U CN206412608U CN201621420723.8U CN201621420723U CN206412608U CN 206412608 U CN206412608 U CN 206412608U CN 201621420723 U CN201621420723 U CN 201621420723U CN 206412608 U CN206412608 U CN 20641260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tation
- cam
- shell
- fore shell
- rotar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凸轮式两脚旋转插头、插线板及USB充电头,属于导电连接器件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前壳、与前壳转动连接的两个旋转插脚、以及用于使两个旋转插脚旋转并定位的旋转定位机构;旋转定位机构包括推板、限位固定盖、旋转凸轮和中壳,限位固定盖位于两个旋转插脚的上方,推板设于限位固定盖和前壳之间,旋转凸轮的下端与前壳转动连接,旋转凸轮的上端与中壳转动连接,中壳、限位固定盖与前壳固定连接,旋转凸轮设有内凸轮孔,推板和限位固定盖包绕在旋转凸轮的内凸轮孔内,旋转凸轮能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推板在内凸轮孔内上下移动并使两个旋转插脚反向旋转指定角度。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国标RVVZ‑2P插头与国标RVVZ‑3P插头的插座孔不能互插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导电连接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凸轮式两脚旋转插头、插线板及USB充电头。
背景技术
多孔插排是日常工作生活中最常用的必需品,其是插座的一种,是把多个两脚插孔、三脚插孔集中放在一起,而形成的多孔插座,实现一座多用,节省空间和线路。目前的插排虽然具有节省空间和线路的优势,但是其上的两脚插孔和三脚插孔排布比较紧密拥挤,大多数插排一半是两脚插孔一半是三脚插孔,当两脚插孔插满时,其它两脚插头的电器无法插入三脚插孔内,导致插排不能得到充分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凸轮式两脚旋转插头,能够解决国标RVVZ-2P插头与国标RVVZ-3P插头的插座孔不能互插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内凸轮式两脚旋转插头,包括前壳、与所述前壳转动连接的两个旋转插脚、以及用于使两个所述旋转插脚旋转并定位的旋转定位机构;
所述旋转定位机构包括推板、限位固定盖、旋转凸轮和中壳,所述限位固定盖位于两个所述旋转插脚的上方,所述推板设于所述限位固定盖和所述前壳之间,并位于两个所述旋转插脚之间,所述旋转凸轮的下端与所述前壳转动连接,所述旋转凸轮的上端与所述中壳转动连接,所述中壳、所述限位固定盖与所述前壳固定连接,所述旋转凸轮设有内凸轮孔,所述推板和所述限位固定盖包绕在所述旋转凸轮的内凸轮孔内,所述旋转凸轮能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所述推板在所述内凸轮孔内上下移动并使两个所述旋转插脚反向旋转指定角度。
进一步地,所述推板包括复位部和旋转部,所述复位部的两侧面与两个所述旋转插脚平行状态的内侧面相切,所述旋转部的两侧面为呈八字形对称分布的两斜面,两所述斜面与两个所述旋转插脚反向旋转指定角度时的内侧面相切;
所述限位固定盖内设有复位限位部和旋转限位部,所述复位限位部的两内侧面与两个所述旋转插脚平行时的外侧面相切,所述旋转限位部的两内侧面与两个所述旋转插脚旋转指定角度时的外侧面相切。
进一步地,所述复位部与所述旋转部之间设有复位导向部,所述复位导向部的两侧面与所述旋转部的两侧面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旋转插脚上均设有旋转轴和旋转盘,所述前壳上设有两个所述旋转插脚穿出并能使两个所述旋转插脚以所述旋转轴为轴心反向旋转至少30°的旋转过孔,穿过所述前壳上的所述旋转过孔的两个所述旋转插脚通过所述旋转盘支撑于所述前壳上,所述限位固定盖上设有两个用于所述旋转轴穿过的下定位孔,所述中壳上设有两个用于所述旋转轴穿过的上定位孔,两个所述下定位孔位于所述复位限位部和所述旋转限位部的交界处。
进一步地,在所述前壳上设有两个与所述旋转盘配合的旋转槽,所述旋转过孔设于所述旋转槽内。
进一步地,在所述推板的中间部位设有长条孔,设置在所述前壳上的位于两个所述旋转插脚中间的两个导向柱与所述长条孔配合;在所述前壳上还设有一个定位柱,在两个所述导向柱以及一个所述定位柱上均设有螺纹孔,螺钉穿过所述限位固定盖的下螺钉过孔与两个所述导向柱及一个所述定位柱上的螺纹孔螺接。
进一步地,所述中壳上设有所述螺钉穿过的上螺钉过孔,所述中壳通过所述螺钉与所述限位固定盖及所述前壳紧固在一起;所述中壳上设有上凸点和下凸点,所述旋转凸轮上设有用于限位所述旋转凸轮的限位凸点,所述上凸点和所述下凸点之间的夹角与所述旋转凸轮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的角度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前壳上设有外止口,所述旋转凸轮的下端设有与所述外止口滑动配合的内止口,所述外止口的侧面设有防止所述旋转凸轮回退的上止点和下止点,所述上止点和所述下止点之间的夹角与所述旋转凸轮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的角度相同,所述内止口的侧面设有能够止挡所述上止点和所述下止点的止挡点。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是将国标RVVZ-2P插头的两个插脚经机械运动旋转,使国标RVVZ-2P插头的两个插脚能够插入国标RVVZ-3P插座孔内,提高插排的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还在于提供一种插线板,能够解决国标RVVZ-2P插头与国标RVVZ-3P插头的插座孔不能互插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插线板,包括插头、电线和插排,所述电线连接所述插头和所述插排,所述插头为上述的内凸轮式两脚旋转插头的任一种,在所述内凸轮式两脚旋转插头上盖合有上壳,所述电线穿过设于所述内凸轮式两脚旋转插头的中壳上的接线孔与两个所述旋转插脚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采用前述内凸轮式两脚旋转插头,使国标RVVZ-2P插头的两个插脚能够插入国标RVVZ-3P插座孔内,提高插排的利用率,方便使用。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还在于提供一种USB充电头,能够解决国标RVVZ-2P插头与国标RVVZ-3P插头的插座孔不能互插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USB充电头,包括后壳、USB母座、与所述USB母座相连的电器件、及与所述电器件相连的充电插头,所述充电插头为任一所述的内凸轮式两脚旋转插头,所述后壳盖合于所述内凸轮式两脚旋转插头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采用前述内凸轮式两脚旋转插头,使国标RVVZ-2P插头的两个插脚能够插入国标RVVZ-3P插座孔内,提高插排的利用率,方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内凸轮式两脚旋转插头实施例的分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内凸轮式两脚旋转插头的旋转凸轮逆时针旋转时各部件的位置关系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内凸轮式两脚旋转插头的旋转凸轮顺时针旋转时各部件的位置关系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内凸轮式两脚旋转插头的旋转凸轮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图2的仰视图;
图6是国标RVVZ-2P插头的两个插脚的位置关系图;
图7是国标RVVZ-3P插座孔的位置关系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电源线实施例的外观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USB充电头实施例的外观图;
图10是图9的分体图。
图中:1、中壳;101、下凸点;102、上定位孔;103、上螺钉过孔;104、上凸点;2、推板;201、复位部;202、复位导向部;203、旋转部;204、长条孔;3、旋转插脚;301、旋转轴;302、旋转盘;4、前壳;401、螺纹孔;402、定位柱;403、旋转槽;404、旋转过孔;405、导向柱;406、上止点;407、下止点;5、旋转凸轮;501、内凸轮孔;502、限位凸点;503、止挡点;6、限位固定盖;601、下定位孔;602、下螺钉过孔;603、复位限位部;604、旋转限位部;7、接线孔;8、后壳;9、USB母座;10、电器件;11、上壳;12、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这里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所提及的上下前后等方位用语,仅是在本文所提供的具体附图的基础上,为便于清楚描述技术方案而采用的,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凸轮式两脚旋转插头,请一并参见图1至图4,包括前壳4、与前壳4转动连接的两个旋转插脚3、以及用于使两个旋转插脚3旋转并定位的旋转定位机构;
其中,旋转定位机构包括推板2、限位固定盖6、旋转凸轮5和中壳1,限位固定盖6位于两个旋转插脚3的上方,推板2设于限位固定盖6和前壳4之间,并位于两个旋转插脚3之间,旋转凸轮5的下端与前壳4转动连接,旋转凸轮5的上端与中壳1转动连接,中壳1、限位固定盖6与前壳4固定连接,图4为旋转凸轮5的示意图,可以看出,旋转凸轮5设有内凸轮孔501,推板2和限位固定盖6包绕在旋转凸轮5的内凸轮孔501内,参见图2、图3,旋转凸轮5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推板2在内凸轮孔501内上下移动并使两个旋转插脚3反向旋转指定角度,使国标RVVZ-2P插头能够插入国标RVVZ-3P插头的插座孔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采用前述内凸轮式两脚旋转插头,通过旋转定位机构,能够使旋转插脚旋转指定的角度并定位,使国标RVVZ-2P插头能够插入国标RVVZ-3P插头的插座孔内,提高插排的利用率,方便使用。
进一步地参见图1至图4,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推板2包括复位部201和旋转部203,复位部201的两侧面与两个旋转插脚3平行状态的内侧面相切,旋转部203的两侧面为呈八字形对称分布的两斜面,两所述斜面与两个旋转插脚3反向旋转指定角度时的内侧面相切;
限位固定盖6内设有复位限位部603和旋转限位部604,复位限位部603的两内侧面与两个旋转插脚3平行时的外侧面相切,旋转限位部604的两内侧面与两个旋转插脚3旋转指定角度时的外侧面相切。
在实施例中,旋转定位机构中的推板2和旋转凸轮5为活动件,推板2与限位固定盖6上的限位部件形成旋转插脚3角度的限制及定位,通过转动旋转凸轮5到一定的角度,使推板2在内凸轮孔501内上下移动,能够使两旋转插脚3旋转至指定的角度,并定位。例如,当指定旋转插脚3反向旋转30°,则推板2上的旋转部203和限位固定盖6上的旋转限位部604设计为30°斜角即可,使用时,从图2所示逆时针转动旋转凸轮5,推板2在内凸轮孔501内向下移动,旋转插脚3即可实现反向旋转30°,并呈60°,旋转至图3所示;反之,当顺时针转动旋转凸轮5时,即从图3所示顺时针旋转,则推板2向上移动,旋转插脚3即可再相向旋转30°,恢复如图2所示的位置,并在复位部201和复位限位部603的作用下定位;如指定旋转角度为a,则需要把推板2上的旋转部203和中壳1上的旋转限位部604设计为a斜角,同时改变内凸轮孔501的曲线轮廓,及相对应的旋转角度,由此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方案,不仅仅适用于国标RVVZ-2P插头与国标RVVZ-3P插头之间的转换。
在上述实施例中,限位固定盖6内设有的复位限位部603,如图2、图3所示,仅一侧设置,也能起到限位的作用。
为了更进一步的对上述实施例进行解释,在此,以国标RVVZ-2P插头反向旋转角度a为30°为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请参见图6、图7所示,图6为国标RVVZ-2P插头的标准尺寸,其中旋转插脚3的尺寸:宽度D为6.4mm,厚度E为1.5mm,两旋转插脚3之间的间距F为12.7mm,旋转轴301的中心位于0.359395×D点,也即G为0.359395×D=2.3mm;对于国标RVVZ-3P插座孔,参见图7,三个插座孔之间的夹角c为120°。
上述实施例中,图1清楚的显示了各部件的结构,但是各部位装配后的位置关系,需要参看图2-图5,下面结合各附图,对各部件的连接关系及位置关系进一步详细说明。
当两旋转插脚3处于平行状态时,中壳1、限位固定盖6、旋转凸轮5、推板2及前壳4的位置关系见图2,从图2中可以清楚的看到各部件的配合关系以及限位关系,其中旋转凸轮5外面的箭头表示旋转凸轮5要旋转的方向,b为旋转凸轮5逆时针旋转的角度,在实施例中b为130°,也即,旋转凸轮5逆时针旋转130°时,推板2下移,旋转插脚3各自反向旋转角度a为30°并如图3所示。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附图中,涉及到中壳1、限位固定盖6、旋转凸轮5的结构,均有实线和虚线,这是因为正常使用状态,如不以虚线表示出来,则不能清楚的展示其结构及与各部件的配合限位关系。其中,前壳4用于支撑旋转插脚3、推板2、限位固定盖6、旋转凸轮5及中壳1,图3提供了两旋转插脚3处于60°夹角时,推板2、限位固定盖6及前壳4的位置关系图;中壳1和前壳4形成旋转凸轮5的上下两端的支撑,限位固定盖6上的复位限位部603和旋转限位部604形成对旋转插脚3的限位,复位限位部603两内侧面与两个旋转插脚3平行时的外侧面相切,参见图2,也即其两内侧面也为相互平行面,对平行时的旋转插脚3形成限制,而图3中旋转部203和旋转限位部604构成旋转插脚旋转30°时的限制,避免旋转插脚3向外旋转或有旋转的倾向而影响正常使用。
当需要旋转插脚3能够插入国标RVVZ-3P插座孔内时,如图2所示,逆时针转动旋转凸轮5至角度b为130°,推板2在内凸轮孔501内向下做平移运动,推板2上的旋转部203将两旋转插脚3推开,使两旋转插脚3分别背向旋旋转30°呈60°夹角至图3所示;当需要两旋转插脚3平行时,则如图3所示,顺时针转动旋转凸轮5至130°,推板2在内凸轮孔501内向上做平移运动,两旋转插脚3相向旋转30°成平行状态至图2所示。由此可知,采用本实用新型,可轻松自如的实现国标RVVZ-2P两脚插头向国标RVVZ-3P三脚插头的转换,实现国标RVVZ-2P插头兼容国标RVVZ-3P插座孔,扩大国标RVVZ-2P插头的使用范围,提高国标RVVZ-3P插座的利用率,方便使用。
在这里还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及的内凸轮式两脚旋转插头的两个旋转插脚3的尺寸及两个旋转插脚3之间的距离,与国标RVVZ-2P插头的插脚尺寸完全相同,两旋转插脚3旋转后,能插入与国标RVVZ-3P插座孔中。
从上面的实施例也可以得知,两旋转插脚的旋转角度通过调整推板2、限位固定板、旋转凸轮5的结构进行限制,因此,可进行不同角度的旋转定位。
进一步地,参见图2和图3,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凸轮式两脚旋转插头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复位部201与旋转部203之间设有复位导向部202,复位导向部202的两侧面与旋转部203的两侧面之间的夹角为钝角。针对旋转插脚3旋转30°的情况,其钝角需要小于150°,也即,钝角小于180°减去两旋转插脚3指定的旋转角度,在这里是因为,复位部201与旋转部203之间的夹角等于180°减去两旋转插脚3指定的旋转角度。其中,复位导向部202对旋转插脚3在旋转变换角度时起到导向作用,使旋转插脚3平滑过渡转换,避免出现死角及大的冲击力。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参见图1,两个旋转插脚3上均设有旋转轴301和旋转盘302,前壳4上设有两个旋转插脚3穿出并能使两个旋转插脚3以旋转轴301为轴心反向旋转至少30°的旋转过孔404,穿过前壳4上的旋转过孔404的两个旋转插脚3通过旋转盘302支撑于前壳4上,限位固定盖6上设有两个用于旋转轴301穿过的下定位孔601,中壳1上设有两个用于旋转轴301穿过的上定位孔102,两个下定位孔601位于复位限位部603和所述旋转限位部604的交界处。前壳4上的旋转过孔404为旋转插脚3的旋转提供了空间,而相对于国标RVVZ-2P两脚插头而言,其旋转过孔404要保证两个旋转插脚3能够旋转至少30°,同时上定位孔102和下定位孔601准确定位两个旋转插脚的位置。
进一步地,再参见图1,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凸轮式两脚旋转插头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前壳4上设有两个与旋转盘302配合的旋转槽403,旋转过孔404设于旋转槽403内。旋转槽403对旋转盘302进行定位限位,能够确保旋转插脚3定位时符合标准,便于准确插入。
进一步地,参见图5,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凸轮式两脚旋转插头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旋转过孔404为扇形孔,两个扇形孔一边与两个旋转插脚3平行时的两内侧面相切,另一边与两个旋转插脚3旋转为30°的两外侧面相切。众所周知,电器元件稍有误差,则会导致插头难以插入插座孔中,或出现摩擦火花,造成危险,电器元件要确保精密、使用安全,做到万无一失,在这里,扇形孔的两边对旋转插脚3的位置进行进一步的限位,以确保插脚尺寸的准确性。
进一步地,参见图1至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凸轮式两脚旋转插头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在推板2的中间部位设有长条孔204,设置在前壳4上的位于两个旋转插脚3中间的两个导向柱405与长条孔204配合;在前壳4上还设有一个定位柱402,在两个导向柱405以及一个定位柱402上均设有螺纹孔401,螺钉12穿过限位固定盖6的下螺钉12过孔602与两个导向柱405以及一个定位柱402上的螺纹孔401螺接。通过三个螺钉12将限位固定盖6与前壳4紧固在一起,而同时,导向柱405及长条孔204也起到导向限位的作用,在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长条孔204的两端为上下限位止点,由图2、图3可知,当推板2向上运动至导向柱405处于长条孔204下止点407时,旋转凸轮5旋转到位,两旋转插脚3处于平行状态,当推板2向下运动至导向柱405位于长条孔204上止点406时,两旋转插脚3处于呈60°夹角,其中,根据国标RVVZ-2P插头、国标RVVZ-3P插头的标准尺寸,可以确定推板2上下移动的距离S为5mm,这里可以有偏差,例如±0.2mm,但偏差需控制在国标插头允许的范围之内,以保证安全使用。也即,推板2只需来回移动5mm,即可实现国标RVVZ-2P插头与国标RVVZ-3P插头之间的转换,无需担心推动的力度或推移的距离超出致使插脚偏离标准位置。
进一步地,再请参见图1至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凸轮式两脚旋转插头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螺钉12穿过设于中壳1上的上螺钉12过孔103与限位固定盖6及前壳4紧固在一起;中壳1上设有上凸点104和下凸点101,旋转凸轮5上设有用于限位旋转凸轮5的限位凸点502,上凸点104和下凸点101之间的夹角与旋转凸轮5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的角度相同。本实施例中,上凸点104和下凸点101之间的夹角为130°,当旋转凸轮5从图3位置顺时针旋转130°时,旋转凸轮5上的限位凸点502被下凸点101挡住,旋转凸轮5停止旋转,此时,旋转凸轮5旋转到位,推板2上移5mm,两旋转插脚3呈平行状态,如图2所示;此时,再逆时针转动旋转凸轮5至130°时,旋转凸轮5上的限位凸点502至上凸点104处被挡住,旋转凸轮5停止旋转,旋转凸轮5旋转到位,推板下移5mm,两旋转插脚3呈反向旋转30°,如图3所示,由此可见,上下凸点101与限位凸点502对旋转凸轮5起到限位的作用,使用者无需担心转过或转不到位的情况发生。
为了进一步的对限位凸点502的位置进行说明,请参见图1、图4,旋转凸轮5包括外围直径H为39mm的外圆环,内凸轮设于外圆环内,外圆环和内凸轮之间连接有筋板,并使外圆环和内凸轮之间形成环形凹槽,其中的限位凸点502设置在凹槽内并在外圆环的内侧,如果以限位凸点502为起点,以外圆环的圆心为中心,则图4中所示b为130度,也即旋转凸轮转动的角度,M为14.5mm,L为9.7mm,N为25.9mm。而同时,中壳1的上下两端均设有凹槽,中壳1上的上下凸点101设置在下凹槽内,中壳1上的上凹槽用于容纳所配置的电器元件。
另外,请再参见图5,在这里进一步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凸轮式两脚旋转插头的两旋转插头平行方向时的最大外径H为39mm以方便插排上并排的插座孔的使用,避免插入一个而紧邻的插座孔不能再插入插头的问题。
进一步地,参见图1,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凸轮式两脚旋转插头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前壳4上设有外止口,旋转凸轮5的下端设有与外止口滑动配合的内止口,外止口的侧面设有防止旋转凸轮5回退的上止点406和下止点407,上止点406和下止点407之间的夹角与旋转凸轮5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的角度相同,内止口的侧面设有能够止挡上止点406和下止点407的止挡点503。例如,当旋转凸轮5逆时针旋转时,上凸点104对限位凸点502限位,使旋转凸轮5停止旋转,而此时,旋转凸轮5上的止挡点503越过前壳4上的上止点406,则此时,松开旋转凸轮5,旋转凸轮5既不能继续逆时针旋转,也不能顺时针旋转,如此对旋转凸轮5准确定位,使调整的两旋转插脚3保持稳定。
同时,外止口和内止口卡和,结构紧密,连接可靠,也能避免有侧缝或侧漏的不安全隐患;另外,中壳1和限位固定盖6可采用透明绝缘材料制成,各结构直观清晰。
在这里还需要进一步解释的是,本文中提到的两两面相切,均是两部件之间滑动配合,能够相对移动的,本文中旋转凸轮5为旋转件,推板2为移动部件,则推板2相对于相切的部件是能够相对滑动的,也可以认为是间隙配合。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参见图8,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插线板,包括插头、电线和插排,电线连接插头和插排,插头为任一所述的内凸轮式两脚旋转插头,在内凸轮式两脚旋转插头上盖合有上壳11,电线穿过设于中壳1上的接线孔7与两个旋转插脚3连接。使用时,只需转动旋转凸轮,即可对两旋转插脚旋转到指定的角度。在现实工作生活中,例如,目前,无论是居家还是办公场所,都会预先在墙壁上固定一些插座,这些插座大多数包含一个两脚插孔、一个三脚插孔,一般插入了两脚插头,则三脚插孔就等同于虚设,不能再插入两脚插头或三脚插头,因此别的电器不能插入使用,使插座不能充分合理的利用;而利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插线板,则可两脚插头轻松转换,进而插入三脚插孔中。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请参见图9、图10,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USB充电头,USB充电头,包括后壳8、USB母座9、与USB母座9相连的电器件10、及与电器件10相连的充电插头,充电插头为任一所述的内凸轮式两脚旋转插头,后壳8盖合于内凸轮式两脚旋转插头上。使用时,只需转动旋转凸轮,即可对两旋转插脚旋转到指定的角度。在现实工作生活中,例如,目前,无论是居家、办公场所还是旅行中的候车室,都会很人性化的预先在墙壁上固定一些插座,但是,相同的,这些插座大多数包含一个两脚插孔、一个三脚插孔,一般插入了两脚插头,则三脚插孔就等同于虚设,不能再插入两脚插头或三脚插头,因此别的电器不能插入使用,使插座不能充分合理的利用;而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USB充电头,则可两脚插头轻松转换,进而插入三脚插孔中,使用非常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内凸轮式两脚旋转插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壳、与所述前壳转动连接的两个旋转插脚、以及用于使两个所述旋转插脚旋转并定位的旋转定位机构;
所述旋转定位机构包括推板、限位固定盖、旋转凸轮和中壳,所述限位固定盖位于两个所述旋转插脚的上方,所述推板设于所述限位固定盖和所述前壳之间,并位于两个所述旋转插脚之间,所述旋转凸轮的下端与所述前壳转动连接,所述旋转凸轮的上端与所述中壳转动连接,所述中壳、所述限位固定盖与所述前壳固定连接,所述旋转凸轮设有内凸轮孔,所述推板和所述限位固定盖包绕在所述旋转凸轮的内凸轮孔内,所述旋转凸轮能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所述推板在所述内凸轮孔内上下移动并使两个所述旋转插脚反向旋转指定角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凸轮式两脚旋转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包括复位部和旋转部,所述复位部的两侧面与两个所述旋转插脚平行状态的内侧面相切,所述旋转部的两侧面为呈八字形对称分布的两斜面,两所述斜面与两个所述旋转插脚反向旋转指定角度时的内侧面相切;
所述限位固定盖内设有复位限位部和旋转限位部,所述复位限位部的两内侧面与两个所述旋转插脚平行时的外侧面相切,所述旋转限位部的两内侧面与两个所述旋转插脚旋转指定角度时的外侧面相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凸轮式两脚旋转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部与所述旋转部之间设有复位导向部,所述复位导向部的两侧面与所述旋转部的两侧面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4.如权利要求2-3中任一项所述的内凸轮式两脚旋转插头,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旋转插脚上均设有旋转轴和旋转盘,所述前壳上设有两个所述旋转插脚穿出并能使两个所述旋转插脚以所述旋转轴为轴心反向旋转至少30°的旋转过孔,穿过所述前壳上的所述旋转过孔的两个所述旋转插脚通过所述旋转盘支撑于所述前壳上,所述限位固定盖上设有两个用于所述旋转轴穿过的下定位孔,所述中壳上设有两个用于所述旋转轴穿过的上定位孔,两个所述下定位孔位于所述复位限位部和所述旋转限位部的交界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凸轮式两脚旋转插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壳上设有两个与所述旋转盘配合的旋转槽,所述旋转过孔设于所述旋转槽内。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凸轮式两脚旋转插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推板的中间部位设有长条孔,设置在所述前壳上的位于两个所述旋转插脚中间的两个导向柱与所述长条孔配合;在所述前壳上还设有一个定位柱,在两个所述导向柱以及一个所述定位柱上均设有螺纹孔,螺钉穿过所述限位固定盖的下螺钉过孔与两个所述导向柱及一个所述定位柱上的螺纹孔螺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凸轮式两脚旋转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壳上设有所述螺钉穿过的上螺钉过孔,所述中壳通过所述螺钉与所述限位固定盖及所述前壳紧固在一起;所述中壳上设有上凸点和下凸点,所述旋转凸轮上设有用于限位所述旋转凸轮的限位凸点,所述上凸点和所述下凸点之间的夹角与所述旋转凸轮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的角度相同。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凸轮式两脚旋转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上设有外止口,所述旋转凸轮的下端设有与所述外止口滑动配合的内止口,所述外止口的侧面设有防止所述旋转凸轮回退的上止点和下止点,所述上止点和所述下止点之间的夹角与所述旋转凸轮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的角度相同,所述内止口的侧面设有能够止挡所述上止点和所述下止点的止挡点。
9.插线板,包括插头、电线和插排,所述电线连接所述插头和所述插排,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为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所述的内凸轮式两脚旋转插头,在所述内凸轮式两脚旋转插头上盖合有上壳,所述电线穿过设于所述内凸轮式两脚旋转插头的中壳上的接线孔与两个所述旋转插脚连接。
10.USB充电头,包括后壳、USB母座、与所述USB母座相连的电器件、及与所述电器件相连的充电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插头为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所述的内凸轮式两脚旋转插头,所述后壳盖合于所述内凸轮式两脚旋转插头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420723.8U CN206412608U (zh) | 2016-12-22 | 2016-12-22 | 内凸轮式两脚旋转插头、插线板及usb充电头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420723.8U CN206412608U (zh) | 2016-12-22 | 2016-12-22 | 内凸轮式两脚旋转插头、插线板及usb充电头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412608U true CN206412608U (zh) | 2017-08-15 |
Family
ID=595502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1420723.8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412608U (zh) | 2016-12-22 | 2016-12-22 | 内凸轮式两脚旋转插头、插线板及usb充电头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412608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486872A (zh) * | 2016-12-22 | 2017-03-08 | 合肥惠科金扬科技有限公司 | 内凸轮式两脚旋转插头、插线板及usb充电头 |
CN109301628A (zh) * | 2018-10-16 | 2019-02-01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插头 |
CN109921251A (zh) * | 2018-12-13 | 2019-06-21 | 深圳市晨北科技有限公司 | 可转动插头 |
-
2016
- 2016-12-22 CN CN201621420723.8U patent/CN206412608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486872A (zh) * | 2016-12-22 | 2017-03-08 | 合肥惠科金扬科技有限公司 | 内凸轮式两脚旋转插头、插线板及usb充电头 |
CN109301628A (zh) * | 2018-10-16 | 2019-02-01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插头 |
CN109921251A (zh) * | 2018-12-13 | 2019-06-21 | 深圳市晨北科技有限公司 | 可转动插头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6412608U (zh) | 内凸轮式两脚旋转插头、插线板及usb充电头 | |
CN106486872B (zh) | 内凸轮式两脚旋转插头、插线板及usb充电头 | |
CN106217297B (zh) | 一种建筑市政园林用安装工具 | |
CN206412609U (zh) | 推动式两脚旋转插头、插线板及usb充电头 | |
CN204243422U (zh) | 具有usb接口的旋转式插座 | |
CN107220696A (zh) | 一种便携式双插u盘 | |
CN203617526U (zh) | 插座单元和模块化插座 | |
CN109713538A (zh) | 电源转接头 | |
CN107482374A (zh) | 一种手动式供电装置 | |
CN108232914A (zh) | 一种新型手动式供电装置 | |
CN202253738U (zh) | 新型双向电子气体点火开关 | |
CN204834400U (zh) | 转换开关 | |
CN210611557U (zh) | 旋转式办公桌 | |
CN203026712U (zh) | 一种便于插入的插排 | |
CN202333364U (zh) | 可旋转折叠插脚的插头 | |
CN106486873B (zh) | 推动式两脚旋转插头、插线板及usb充电头 | |
CN207320421U (zh) | 一种带有可拆卸接触头的射频连接器 | |
CN106654680A (zh) | 可调整插座上各插头的插接位置的环形多用插座 | |
CN203895697U (zh) | 一种防松插头插座组件 | |
CN107471258B (zh) | 一种机器人设备 | |
CN110265831A (zh) | 一种电气传动控制系统接入设备 | |
CN216529487U (zh) | 一种插座面板 | |
CN203171347U (zh) | 一种高切向负载凸轮分割器 | |
CN203135189U (zh) | 旋转插头 | |
CN203056317U (zh) | 可旋转插孔的插座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815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901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