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294439A - 一种耐高温黑油漆及其制备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耐高温黑油漆及其制备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294439A
CN109294439A CN201811411092.7A CN201811411092A CN109294439A CN 109294439 A CN109294439 A CN 109294439A CN 201811411092 A CN201811411092 A CN 201811411092A CN 109294439 A CN109294439 A CN 1092944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component
high temperature
weight
glass pow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41109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平
张人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Kaihong Special Mstar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Kaihong Special Mstar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Kaihong Special Mstar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Kaihong Special Mstar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41109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294439A/zh
Publication of CN1092944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9443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83/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a linkage containing silicon, with or without sulfur,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only;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D183/04Polysiloxa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5/00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hysical nature or the effects produced; Filling pastes
    • C09D5/18Fireproof paints including high temperature resistant pai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7/00Features of coating composi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D5/00; Processes for incorporating ingredients in coating compositions
    • C09D7/40Additives
    • C09D7/60Additives non-macromolecular
    • C09D7/61Additives non-macromolecular inorgani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2Elements
    • C08K3/08Metals
    • C08K2003/0812Aluminiu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18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e.g. metal carbonyls
    • C08K3/20Oxides; Hydroxides
    • C08K3/22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 C08K2003/2265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of iron
    • C08K2003/2275Ferroso-ferric oxide (Fe3O4)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32Phosphorus-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2003/321Phosphates
    • C08K2003/327Aluminium phosphat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1/00Properties
    • C08L2201/08Stabilised against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r oxyd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5/00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 C08L2205/02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polymers of the same C08L -group
    • C08L2205/025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polymers of the same C08L -group containing two or more polymers of the same hierarchy C08L, and differing only in parameters such as density, comonomer content, molecular weight, structur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aints Or Remov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高温黑油漆及其制备工艺,涉及油漆生产技术领域,解决了因油漆的耐高温效果不佳导致其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脱落的问题。包括单独保存且使用时按重量份数比为1:(0.2~0.3)的比例进行混合的A组分和B组分,以重量份计,A组分的组成包括以下原料:聚甲基硅树脂42~48份;铁黑粉8~12份;碳黑1.2~1.5份;膨润土1.2~1.5份;二甲苯36~40份;B组分的组成包括以下原料:硼硅酸盐玻璃粉35~40份;磷酸盐玻璃粉30~34份;聚芳基有机硅树脂18~24份;二甲苯6~9份;所述A组分和B组分中还分别加入有重量份数为1.2~1.6份和2.5~4.5份的流变助剂。本发明中的耐高温黑油漆在使用后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效果,不易发生脱漆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耐高温黑油漆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漆生产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耐高温黑油漆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油漆是一种能牢固覆盖在物体表面,起保护、装饰、标志和其他特殊用途的化学混合物涂料。
在公开号为CN107090224A的中国发明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环保型油漆,其按照重量份由以下原料组成:甲乙酮混合物占3~8份、特氟龙占1~5份、水溶树脂占11~15份、滑石粉占3~7份、二氧化钒粉体占6~9份、虫胶树脂占14~19份、羟基丙烯酸树脂占25~28、甲基异丁基甲酮占2~7份、松香水占9~15份;山梨坦硬脂酸占6~9份和适量的水。
上述专利中,特氟龙即聚四氟乙烯,具有抗酸抗碱、抗各种有机溶剂的特点,虽然聚四氟乙烯具有耐高温的特点,但其主要起到降低摩擦的作用,导致环保型油漆整体的耐温效果不佳,当环保型油漆用于较高温度的环境中时,工件表面的油漆容易发生脱落,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因油漆的耐高温效果不佳导致其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脱落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一在于提供一种耐高温黑油漆,通过加入能起到复配效果的耐高温填料,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其在使用后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效果,且不易发生脱漆,整体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一,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耐高温黑油漆,包括单独保存且使用时按重量份数比为1:(0.2~0.3)的比例进行混合的A组分和B组分,以重量份计,所述A组分的组成包括以下原料:
聚甲基硅树脂42~48份;
铁黑粉8~12份;
碳黑1.2~1.5份;
膨润土1.2~1.5份;
二甲苯36~40份;
所述B组分的组成包括以下原料:
硼硅酸盐玻璃粉35~40份;
磷酸盐玻璃粉30~34份;
聚芳基有机硅树脂18~24份;
二甲苯6~9份;
所述A组分和B组分中还分别加入有重量份数为1.2~1.6份和2.5~4.5份的流变助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甲基硅树脂和聚芳基有机硅树脂具有耐热性高、抗氧化性强和耐候性强的优点,其用于油漆的生产使用时,所产生的漆膜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二甲苯在油漆生产过程中是一种良好的溶剂,有利于使各组分原料充分的混合,且具有一定的稀释作用,有利于调节各组分的黏度,便于存储和使用。膨润土是以蒙脱石为主要矿物成分的非金属矿产,主要起到增稠效果,且悬浮性显著,能够使耐高温黑油漆产生触变性,便于储存和施工。
铁黑粉和碳黑不仅仅是良好的着色剂,且具有很高的遮盖力,使耐高温黑油漆具有良好稳定的黑泽。碳黑又名炭黑,是一种无定形碳,也是一种轻、松而极细的黑色粉末,表面积非常大,且在耐高温黑油漆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而铁黑粉耐光和耐大气性良好,使耐高温黑油漆在使用后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耐高温黑油漆在使用后,会在工件的表面形成一层漆膜,硼硅酸盐玻璃粉具有较高的硬度,且分散性好,与各组分原料之间具有良好的的相容性,使漆膜的韧性和强度大大提高,并使其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磷酸盐玻璃粉具有较低的熔点,当温度达到磷酸盐玻璃粉的熔点时,磷酸盐玻璃粉代替已经大量分解的聚甲基硅树脂和聚芳基有机硅树脂而二次成膜,对漆膜起到强化作用,并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效果。同时,硼硅酸盐玻璃粉和磷酸盐玻璃粉在混合使用时具有良好的互补增效作用,进而使耐高温黑油漆在使用后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效果。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流变助剂由聚酰胺蜡和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组成,且聚酰胺蜡和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的重量份数比为1:(0.8~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酰胺蜡是一种良好的防沉剂,其不仅能够提高耐高温黑油漆的整体黏度,还能够防止碳黑和铁黑粉在A部分中产生沉降,且还能防止硼硅酸盐玻璃粉和磷酸盐玻璃粉在耐高温黑油漆B组分中产生沉降,有利于对耐高温黑油漆的A组分和B组分进行存储,并有利于使A组分和B组分进行充分混合,使耐高温黑油漆在固化成型后的漆膜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耐高温性能。而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是一种良好的硅烷偶联剂,其能够与聚甲基硅树脂、聚芳基有机硅树脂产生化学吸附,并能降低聚甲基硅树脂和聚芳基有机硅树脂的表面能,进而提高耐高温黑油漆的粘接强度,提高了各组分原料间的结合力,使其具有良好稳定的耐高温效果。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硼硅酸盐玻璃粉的粒径在D50标准下为5~8μm,所述磷酸盐玻璃粉的粒径在D50标准下为2~4μ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硼硅酸盐玻璃和磷酸盐玻璃粉的颗粒直径较小,有利于将其充分分散在B组分中,在A组分和B组分进行混合使用时,能够均匀的分散在耐高温黑油漆中,且在B组分的存储过程中不易发生沉降。同时,磷酸盐玻璃粉的粒径小于硼硅酸盐玻璃粉的粒径,不仅使硼硅酸盐玻璃粉在耐高温黑油漆中起到良好的耐温作用,且有利于使磷酸盐玻璃粉在受热熔融后形成致密的膜,使耐高温黑油漆在使用后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效果。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B组分中还加入有重量份数为0.8~1.4份的铝填料,铝填料包括铝粉和三聚磷酸铝,且铝粉和三聚磷酸铝的重量份数比为1:(0.4~0.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铝粉和三聚磷酸铝组成的铝填料,当耐高温黑油漆处于高温的环境中时,铝填料可以与硼硅酸盐玻璃粉、磷酸盐玻璃粉形成合金层,有利于提高耐高温黑油漆与工件之间的结合力,能够使耐高温黑油漆外部的热量不易侵入到且内部,提高了耐高温黑油漆在使用后的耐高温性能。同时,合金层也能够阻止氧的进入,使耐高温黑油漆在使用过程中不易发生老化,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A组分中还加入有重量份数为5~8份的树脂组合物,树脂组合物包括环氧树脂和酚醛三元树脂,且环氧树脂和酚醛三元树脂的重量份数比为1:(1.2~1.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A组分中加入由环氧树脂和酚醛三元树脂所组成的树脂组合物,有利于使耐高温黑油漆在固化成型后的漆膜具有良好的附着力和耐冲击性能,且环氧树脂、酚醛三元树脂和硼硅酸盐玻璃和磷酸盐玻璃粉在高温条件下发生玻璃化反应,得到粘结力较高的耐火涂层,使耐高温黑油漆在高温条件下不易发生脱落。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A组分中还加入有重量份数为0.5~0.8份的膨胀珍珠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膨胀珍珠岩是珍珠岩矿砂经预热,瞬时高温焙烧膨胀后制成的一种内部为蜂窝状结构的白色颗粒状的材料,且是一种良好的防火材料,在A组分中加入膨胀珍珠岩,由于膨胀珍珠岩的导热系数较低,使耐高温黑油漆在固化形成漆膜后具有良好的隔热效果,并使其在高温环境中具有良好稳定性。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B组分中还加入有重量份数为1.5~1.8份碳化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碳化硅是一种良好的耐火材料,使高温黑油漆在高温条件下具有良好稳定性,且碳化硅整体强度较高,使高温黑油漆在固化成型后具有良好的结构强度,而且碳化硅的质量较轻,有利于使高温黑油漆整体保持轻质,具有良好的使用效果。同时,碳化硅也是一种良好的耐磨材料,使耐高温黑油漆所固化形成的漆膜具有良好的耐磨性。
本发明的目的二在于提供一种耐高温黑油漆的制备工艺,采用该方法制备的耐高温黑油漆在使用后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效果,且不易发生脱漆。
为实现上述目的二,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组分A砂磨,将相应重量份数的铁黑粉、碳黑和膨润土进行砂磨后,过100~200目筛,得到混合料;
步骤二,制备组分A,将混合料与相应重量份数的聚甲基硅树脂、二甲苯和流变助剂进行混合均匀,得到组分A,储存备用;
步骤三,组分B砂磨,将相应重量份数的硼硅酸盐玻璃粉和磷酸盐玻璃粉进行砂磨后,得到组合料;
步骤四,制备组分B,将组合料与相应重量份数的聚芳基有机硅树脂、二甲苯和流变助剂进行混合均匀,得到组分B,储存备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A组分中的铁黑粉、碳黑、膨润土进行砂磨后过筛,有利于使各组分原料间进行充分混合,对B组分中的硼硅酸盐玻璃粉和磷酸盐玻璃粉进行砂磨,有利于使其表面保持平滑,且使A组分和B组分中不易出现原料的沉积,使A组分和B组分在混合使用过程中能够充分混合。同时,采用该方法制备的耐高温黑油漆,在固化成型后的漆膜能够紧紧粘附在物件表面,并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且在高温环境中不易发生脱漆。
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硼硅酸盐玻璃粉能够使漆膜的韧性和强度大大提高,磷酸盐玻璃粉在较高温度下与聚甲基硅树脂、聚芳基有机硅树脂二次成膜,对漆膜起到强化作用,均能使耐高温黑油漆在使用后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且硼硅酸盐玻璃粉和磷酸盐玻璃粉在混合使用时具有良好的互补增效作用,进而使耐高温黑油漆的耐高温能力大大提高;
(2)选取硼硅酸盐玻璃粉的粒径在D50标准下为5~8μm,磷酸盐玻璃粉的粒径在D50标准下为2~4μm,能够均匀的分散在耐高温黑油漆中,且磷酸盐玻璃粉的粒径小于硼硅酸盐玻璃粉的粒径,不仅使硼硅酸盐玻璃粉在耐高温黑油漆中起到良好的耐温作用,且有利于使磷酸盐玻璃粉在受热熔融后形成致密的膜,使耐高温黑油漆在使用后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效果;
(3)在B组分中加入由铝粉和三聚磷酸铝组成的铝填料,当耐高温黑油漆处于高温的环境中时,铝填料可以与硼硅酸盐玻璃粉、磷酸盐玻璃粉形成合金层,提高了耐高温黑油漆在使用后的耐高温性能。同时,合金层也能够阻止氧的进入,使耐高温黑油漆在使用过程中不易发生老化,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耐高温黑油漆的制备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一种耐高温黑油漆,包括单独保存且使用时按重量份数比为1:0.2的比例进行混合的A组分和B组分,各组分原料及其相应的重量份数如表1所示,并通过如下步骤制备获得:
步骤一,组分A砂磨,将相应重量份数的铁黑粉、碳黑和膨润土放入三辊砂磨机中进行砂磨后,过100目筛,得到混合料;
步骤二,制备组分A,将混合料与相应重量份数的聚甲基硅树脂、二甲苯和流变助剂在搅拌桶中进行搅拌混合,转速为1000rpm,时间为1h,得到组分A,储存备用;
步骤三,组分B砂磨,将相应重量份数的硼硅酸盐玻璃粉和磷酸盐玻璃粉放入三辊砂磨机中进行砂磨后,得到组合料;
步骤四,制备组分B,将组合料与相应重量份数的聚芳基有机硅树脂、二甲苯和流变助剂在搅拌桶中进行搅拌混合,转速为1200rpm,时间为40min,得到组分B,储存备用。
注:上述步骤中的流变助剂由聚酰胺蜡和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组成,且聚酰胺蜡和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的重量份数比为1:0.8,所述硼硅酸盐玻璃粉的粒径在D50标准下为5μm,所述磷酸盐玻璃粉的粒径在D50标准下为2μm。
实施例2-8:一种耐高温黑油漆,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各组分原料及其相应的重量份数如表1所示。
表1实施例1-8中各组分原料及其重量份数
实施例9:一种耐高温黑油漆,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流变助剂由聚酰胺蜡和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组成,且聚酰胺蜡和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的重量份数比为1:0.9。
实施例10:一种耐高温黑油漆,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流变助剂由聚酰胺蜡和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组成,且聚酰胺蜡和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的重量份数比为1:1。
实施例11:一种耐高温黑油漆,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硼硅酸盐玻璃粉的粒径在D50标准下为8μm,所述磷酸盐玻璃粉的粒径在D50标准下为4μm。
实施例12:一种耐高温黑油漆,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硼硅酸盐玻璃粉的粒径在D50标准下为6.5μm,所述磷酸盐玻璃粉的粒径在D50标准下为3μm。
实施例13:一种耐高温黑油漆,与实施例12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二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将混合料与相应重量份数为42份的聚甲基硅树脂、40份的二甲苯、5份的树脂组合物和1.2份的流变助剂在搅拌桶中进行搅拌混合,转速为1000rpm,时间为1h,得到组分A,树脂组合物包括环氧树脂和酚醛三元树脂,且环氧树脂和酚醛三元树脂的重量份数比为1:1.2。
实施例14:一种耐高温黑油漆,与实施例12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二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将混合料与相应重量份数为42份的聚甲基硅树脂、40份的二甲苯、6.5份的树脂组合物和1.2份的流变助剂在搅拌桶中进行搅拌混合,转速为1000rpm,时间为1h,得到组分A,树脂组合物包括环氧树脂和酚醛三元树脂,且环氧树脂和酚醛三元树脂的重量份数比为1:1.2。
实施例15:一种耐高温黑油漆,与实施例12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二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将混合料与相应重量份数为42份的聚甲基硅树脂、40份的二甲苯、8份的树脂组合物和1.2份的流变助剂在搅拌桶中进行搅拌混合,转速为1000rpm,时间为1h,得到组分A,树脂组合物包括环氧树脂和酚醛三元树脂,且环氧树脂和酚醛三元树脂的重量份数比为1:1.2。
实施例16:一种耐高温黑油漆,与实施例15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二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将混合料与相应重量份数为42份的聚甲基硅树脂、40份的二甲苯、8份的树脂组合物和1.2份的流变助剂在搅拌桶中进行搅拌混合,转速为1000rpm,时间为1h,得到组分A,树脂组合物包括环氧树脂和酚醛三元树脂,且环氧树脂和酚醛三元树脂的重量份数比为1:1.35。
实施例17:一种耐高温黑油漆,与实施例15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二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将混合料与相应重量份数为42份的聚甲基硅树脂、40份的二甲苯、8份的树脂组合物和1.2份的流变助剂在搅拌桶中进行搅拌混合,转速为1000rpm,时间为1h,得到组分A,树脂组合物包括环氧树脂和酚醛三元树脂,且环氧树脂和酚醛三元树脂的重量份数比为1:1.5。
实施例18:一种耐高温黑油漆,与实施例17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三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将相应重量份数为35份的硼硅酸盐玻璃粉、34份的磷酸盐玻璃粉和0.8份的铝填料放入三辊砂磨机中进行砂磨后,过100目筛,得到组合料,铝填料包括铝粉和三聚磷酸铝,且铝粉和三聚磷酸铝的重量份数比为1:0.4。
实施例19:一种耐高温黑油漆,与实施例17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三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将相应重量份数为35份的硼硅酸盐玻璃粉、34份的磷酸盐玻璃粉和1.1份的铝填料放入三辊砂磨机中进行砂磨后,过100目筛,得到组合料,铝填料包括铝粉和三聚磷酸铝,且铝粉和三聚磷酸铝的重量份数比为1:0.4。
实施例20:一种耐高温黑油漆,与实施例17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三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将相应重量份数为35份的硼硅酸盐玻璃粉、34份的磷酸盐玻璃粉和1.4份的铝填料放入三辊砂磨机中进行砂磨后,过100目筛,得到组合料,铝填料包括铝粉和三聚磷酸铝,且铝粉和三聚磷酸铝的重量份数比为1:0.4。
实施例21:一种耐高温黑油漆,与实施例20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三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将相应重量份数为35份的硼硅酸盐玻璃粉、34份的磷酸盐玻璃粉和1.4份的铝填料放入三辊砂磨机中进行砂磨后,过100目筛,得到组合料,铝填料包括铝粉和三聚磷酸铝,且铝粉和三聚磷酸铝的重量份数比为1:0.5。
实施例22:一种耐高温黑油漆,与实施例20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三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将相应重量份数为35份的硼硅酸盐玻璃粉、34份的磷酸盐玻璃粉和1.4份的铝填料放入三辊砂磨机中进行砂磨后,过100目筛,得到组合料,铝填料包括铝粉和三聚磷酸铝,且铝粉和三聚磷酸铝的重量份数比为1:0.6。
实施例23:一种耐高温黑油漆,与实施例22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一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将相应重量份数为12份的铁黑粉、1.2份的碳黑、1.5份的膨润土和0.5份的膨胀珍珠岩进行砂磨后,过100~200目筛,得到混合料。
实施例24:一种耐高温黑油漆,与实施例22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一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将相应重量份数为12份的铁黑粉、1.2份的碳黑、1.5份的膨润土和0.65份的膨胀珍珠岩进行砂磨后,过100~200目筛,得到混合料。
实施例25:一种耐高温黑油漆,与实施例22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一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将相应重量份数为12份的铁黑粉、1.2份的碳黑、1.5份的膨润土和0.8份的膨胀珍珠岩进行砂磨后,过100~200目筛,得到混合料。
实施例26:一种耐高温黑油漆,与实施例25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三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将相应重量份数为35份的硼硅酸盐玻璃粉、34份的磷酸盐玻璃粉、0.8份的铝填料和1.5份的碳化硅放入三辊砂磨机中进行砂磨后,过100目筛,得到组合料,铝填料包括铝粉和三聚磷酸铝,且铝粉和三聚磷酸铝的重量份数比为1:0.6。
实施例27:一种耐高温黑油漆,与实施例25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三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将相应重量份数为35份的硼硅酸盐玻璃粉、34份的磷酸盐玻璃粉、0.8份的铝填料和1.65份的碳化硅放入三辊砂磨机中进行砂磨后,过100目筛,得到组合料,铝填料包括铝粉和三聚磷酸铝,且铝粉和三聚磷酸铝的重量份数比为1:0.6。
实施例28:一种耐高温黑油漆,与实施例25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三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将相应重量份数为35份的硼硅酸盐玻璃粉、34份的磷酸盐玻璃粉、0.8份的铝填料和1.8份的碳化硅放入三辊砂磨机中进行砂磨后,过100目筛,得到组合料,铝填料包括铝粉和三聚磷酸铝,且铝粉和三聚磷酸铝的重量份数比为1:0.6。
对比例1:一种耐高温黑油漆,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三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将相应重量份数为35份的硼硅酸盐玻璃粉放入三辊砂磨机中进行砂磨后,过100目筛,得到组合料。
对比例2:一种耐高温黑油漆,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三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将相应重量份数为34份的磷酸盐玻璃粉放入三辊砂磨机中进行砂磨后,过100目筛,得到组合料。
对比例3:一种耐高温黑油漆,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三和步骤四合并设置为,将组合料与相应重量份数为18份的聚芳基有机硅树脂、9份的二甲苯和2.5份的流变助剂在搅拌桶中进行搅拌混合,转速为1200rpm,时间为40min,得到组分B。
试验耐热性测试
试验样品:采用实施例1-28中获得的耐高温黑油漆作为试验样品1-28,采用对比例1-3中获得的耐高温黑油漆作为对照样品1-3。
试验方法:从试验样品1-28和对照样品1-3按照GB/T 1735-2009《色漆和清漆耐热性的测定》的标准制作试板,将试板分别裁取5cm*5cm*1cm大小的板材各10块,作为标准样,将每组样品中的10块标准样分别放在高温反应炉中,使高温反应炉以每分钟升10℃的标准进行升温,观察标准样的表面发生起泡、开裂、脱落和粉化的现象,并记录此时高温反应炉中的温度,舍弃每组标准试样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剩余的取平均值,即为样品的最大耐热温度。
试验结果:试验样品1-28和对照样品1-3的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
表2试验样品1-28和对照样品1-3的测试结果
由表2可知,由试验样品1-8和对照样品1-3的测试结果对照可得,硼硅酸盐玻璃粉和磷酸盐玻璃粉均能使耐高温黑油漆的漆膜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且硼硅酸盐玻璃粉和磷酸盐玻璃粉在混合使用时具有良好的互补增效作用,能够使漆膜的耐温性大大提高。由试验样品13-17和试验样品9-12的测试结果对照可得,铝粉和三聚磷酸铝组成的铝填料使漆膜的耐高温性能提高。由试验样品13-17和试验样品18-22的测试结果对照可得,环氧树脂和酚醛三元树脂组成的树脂组合物也能提高漆膜的耐高温性能。由试验样品23-25和试验样品18-22的测试结果对照可得,膨胀珍珠岩可以使漆膜的耐高温性能提高。由试验样品23-25和试验样品26-28的测试结果对照可得,碳化硅的加入能够提高漆膜的耐高温性能。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耐高温黑油漆,其特征在于,包括单独保存且使用时按重量份数比为1:(0.2~0.3)的比例进行混合的A组分和B组分,以重量份计,所述A组分的组成包括以下原料:
聚甲基硅树脂 42~48份;
铁黑粉 8~12份;
碳黑 1.2~1.5份;
膨润土 1.2~1.5份;
二甲苯 36~40份;
所述B组分的组成包括以下原料:
硼硅酸盐玻璃粉 35~40份;
磷酸盐玻璃粉 30~34份;
聚芳基有机硅树脂 18~24份;
二甲苯 6~9份;
所述A组分和B组分中还分别加入有重量份数为1.2~1.6份和2.5~4.5份的流变助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黑油漆,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变助剂由聚酰胺蜡和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组成,且聚酰胺蜡和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的重量份数比为1:(0.8~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黑油漆,其特征在于,所述硼硅酸盐玻璃粉的粒径在D50标准下为5~8μm ,所述磷酸盐玻璃粉的粒径在D50标准下为2~4μm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黑油漆,其特征在于,所述B组分中还加入有重量份数为0.8~1.4份的铝填料,铝填料包括铝粉和三聚磷酸铝,且铝粉和三聚磷酸铝的重量份数比为1:(0.4~0.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黑油漆,其特征在于,所述A组分中还加入有重量份数为5~8份的树脂组合物,树脂组合物包括环氧树脂和酚醛三元树脂,且环氧树脂和酚醛三元树脂的重量份数比为1:(1.2~1.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黑油漆,其特征在于,所述A组分中还加入有重量份数为0.5~0.8份的膨胀珍珠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黑油漆,其特征在于,所述B组分中还加入有重量份数为1.5~1.8份碳化硅。
8.一种耐高温黑油漆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组分A砂磨,将相应重量份数的铁黑粉、碳黑和膨润土进行砂磨后,过100~200目筛,得到混合料;
步骤二,制备组分A,将混合料与相应重量份数的聚甲基硅树脂、二甲苯和流变助剂进行混合均匀,得到组分A,储存备用;
步骤三,组分B砂磨,将相应重量份数的硼硅酸盐玻璃粉和磷酸盐玻璃粉进行砂磨后,得到组合料;
步骤四,制备组分B,将组合料与相应重量份数的聚芳基有机硅树脂、二甲苯和流变助剂进行混合均匀,得到组分B,储存备用。
CN201811411092.7A 2018-11-24 2018-11-24 一种耐高温黑油漆及其制备工艺 Pending CN10929443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11092.7A CN109294439A (zh) 2018-11-24 2018-11-24 一种耐高温黑油漆及其制备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11092.7A CN109294439A (zh) 2018-11-24 2018-11-24 一种耐高温黑油漆及其制备工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94439A true CN109294439A (zh) 2019-02-01

Family

ID=651448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411092.7A Pending CN109294439A (zh) 2018-11-24 2018-11-24 一种耐高温黑油漆及其制备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29443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00496A (zh) * 2020-01-17 2020-05-05 江苏联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透明底漆填料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50315A (zh) * 2009-05-15 2009-10-07 泰州市四联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黑色有机硅耐热漆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89825A (zh) * 2016-07-26 2016-12-07 苏州明轩地坪涂料有限公司 一种耐高温防腐涂料
CN107858096A (zh) * 2017-12-06 2018-03-30 高州市名洋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耐高温防水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987720A (zh) * 2017-11-02 2018-05-04 广东华材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耐高温有机防腐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50315A (zh) * 2009-05-15 2009-10-07 泰州市四联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黑色有机硅耐热漆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89825A (zh) * 2016-07-26 2016-12-07 苏州明轩地坪涂料有限公司 一种耐高温防腐涂料
CN107987720A (zh) * 2017-11-02 2018-05-04 广东华材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耐高温有机防腐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858096A (zh) * 2017-12-06 2018-03-30 高州市名洋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耐高温防水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00496A (zh) * 2020-01-17 2020-05-05 江苏联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透明底漆填料的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19181B (zh) 一种抗吸底漆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844036B (zh) 一种人工彩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05201A (zh) 不粘陶瓷涂料及其涂覆方法
CN103254720A (zh) 一种低温固化水性玻璃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53862B (zh) 一种可激光诱导金属化的耐热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181486A (zh) 一种低voc的环氧底漆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04319A (zh) H级水溶性硅钢片漆的制备方法
CN105419628A (zh) 一种基于正硅酸乙酯的耐高温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316752B (zh) 具有稳定珠光质感的粉末涂料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涂层
CN109294383A (zh) 一种防火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68325B (zh) 一种具有耐高温黄变性能的有机硅改性聚酯环氧树脂
CN102746768A (zh) 水性彩色玻璃涂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7365548B (zh) 一种环氧地坪漆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33319A (zh) 水性聚碳酸酯改性硅溶胶复合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02462A (zh) 一种改性pp材料用聚氨酯漆及其制备方法
CN106065234A (zh) 一种消毒柜外表面用粉末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603472A (zh) 一种耐高温防腐蚀发动机盖及其制备方法
CN109294439A (zh) 一种耐高温黑油漆及其制备工艺
CN114231123A (zh) 一种底面合无苯高固体环氧高防腐漆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2757544B (zh) 以酚类残渣为原料制备的高羟基酚醛树脂及在生产耐高温漆中的应用
CN103342939A (zh) 一种水溶性环氧酯防锈漆
CN105906377A (zh) 一种利用宜君砂尾矿制备高硬度亚光瓷釉的方法
CN104830210A (zh) 一种水性洒点漆
CN104478298A (zh) 一种轻量化人造石英石装饰面材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42379B (zh) 一种高漆膜鲜映性及硬度的pu亮光实色面漆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