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292990B - 一种负压式污水生态处理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负压式污水生态处理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292990B
CN109292990B CN201811270644.7A CN201811270644A CN109292990B CN 109292990 B CN109292990 B CN 109292990B CN 201811270644 A CN201811270644 A CN 201811270644A CN 109292990 B CN109292990 B CN 10929299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pipe
negative pressure
section
sew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7064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292990A (zh
Inventor
陆明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aohui Energy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aohui Energy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aohui Energy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aohui Energy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27064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292990B/zh
Publication of CN1092929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929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2929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929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32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characterised by the animals or plants used, e.g. algae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Botan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负压式污水生态处理池,包括主水池,主水池分为:进水段、负压段和出水段,进水段的底部设置有硅藻土泥,进水段中还设置有进水管、高压气管和排淤管,高压气管连接高压气源系统;负压段的上部设置有负压仓,负压仓的下端口位于水面以下,负压仓的顶部连接抽气管,负压仓内设置有水流通道,水流通道内设置有水草种植架和水草,水流通道的两端分别与进水段和出水段相连通;出水段中设置有吸附介质、溢流墙和出水管,溢流墙位于吸附介质和出水管的管口之间。本申请的负压式污水生态处理池占地面积小,污水容量大,池底浅,可使硅藻土泥与污水混合充分,生态除污流程长,可使处理后的污水符合国家排放标准。

Description

一种负压式污水生态处理池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污水处理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负压式污水生态处理池。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污水处理池一般是利用电力给污水通空气增氧,由于污水处理池容积较大,会存在溶氧不足的问题。污水处理过程中硅藻土泥和淤积物一般堆积在池子的底部,硅藻土泥与污水混合不够充分。而且污水处理池一般占地面积较大。目前寸土寸金,较大面积的污水处理池占地成本高昂。为了在不降低污水处理池容积的情况下降低污水处理池占地面积,只能将污水处理池建造地更深,这样以来污水处理池的底部难以透光和溶氧不足。而且池底的硅藻土泥与污水混合不够充分,沉积物也更加不容易清理,生态除污流程端,致使污水处理池污水处理能力下降。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申请旨在提出一种负压式污水生态处理池,其占地面积小,污水容量大,池底浅,可使硅藻土泥与污水混合充分,生态除污流程长,可使处理后的污水符合国家排放标准。
本申请提出一种负压式污水生态处理池,包括主水池,所述主水池分为:进水段、负压段和出水段,所述进水段的底部设置有硅藻土泥,所述进水段中还设置有进水管、高压气管和排淤管,所述高压气管连接高压气源系统;所述负压段的上部设置有负压仓,所述负压仓的下端口位于水面以下,所述负压仓的顶部连接抽气管,所述负压仓内设置有水流通道,所述水流通道内设置有种植架和水草,所述水流通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水段和出水段相连通;所述出水段中设置有吸附介质、溢流墙和出水管,所述溢流墙位于所述吸附介质和出水管的管口之间。
根据本申请的负压式污水生态处理池,污水从进水管进入主水池的进水段,高压气管为污水中增加含氧量,硅藻土泥可吸收污水中的有害物质,随着污水的流动,再进入负压段的负压仓内,在穿过水流通道时经过经过水草进行生态降解和净化后,最终进入出水段,出水段中的吸附介质可吸收污水中的固体悬浮污染物,在通过溢流墙溢流后从出水管排出。本申请的负压式污水生态处理池中的负压仓可以高出水面12米左右,大大地增加了污水池的污水容量,负压仓中的水流通道延长了污水的流动路程,可使污水与硅藻土泥以及水草进行充分的接触,增强了对污水的除污效果,同时降低了污水池对深度和占地面积的要求,节省了土地成本,还降低了污水池的清理难度。
本申请的负压式污水生态处理池还具有以下可选特征。
可选地,所述负压段的底部横向设置有隔墙,所述隔墙的顶部边沿延伸至所述负压仓内的上部,并与所述负压仓的顶部的内侧相分离,位于所述隔墙两侧的所述负压仓的下端口分别与所述进水段和所述出水段相连通,所述负压仓的侧壁与所述隔墙之间形成所述水流通道。
根据本申请的负压式污水生态处理池,隔墙的两侧边沿与负压仓的内侧壁相连接,其下部将负压仓的下端口分为分别连通主水池的进水段和出水段的两个开口,其上部并未连接负压仓的顶部,使负压仓形成在竖直方向上返折的水流通道,加长了污水的流程,延长了污水在生态处理池中的流动时间,提高了对污水的降污能力。
可选地,所述种植架设置在所述隔墙的两侧的墙面上,所述负压仓的侧壁上设置有透光窗口。
根据本申请的负压式污水生态处理池,在负压仓的侧壁上设置密封的透光窗口,可为隔墙的两侧的种植架上的水草提供光照,使其健康生长,能够吸收污水中的养肥,保持生态降污能力。
可选地,所述负压段的底部设置有斜坡,所述斜坡的上端延伸至所述隔墙的底部,所述斜坡的下端延伸至所述进水段的底部。
根据本申请的负压式污水生态处理池,负压段中的污水的杂质和沉淀物可沿着斜坡下滑至进水段的底部,方便进水段的排淤管道将杂质和沉淀物排出。
可选地,所述进水段中还竖直设置有喷水管,所述喷水管的下端靠近所述进水段的底部,上端靠近水面,所述高压气管通入所述喷水管。
根据本申请的负压式污水生态处理池,高压气管中的高压气体进入喷水管后向上喷出,不但可增加污水中的含氧量,还会带动水流从喷水管中向上喷出,向上的水流会携带进水段的底部的硅藻土泥向上流动,使硅藻土泥与污水充分接触,对污水进行降解。
可选地,所述抽气管上连接有阀门和抽气泵。
根据本申请的负压式污水生态处理池,启动阀门和抽气泵,负压仓内压力减小,污水进入负压仓内水面上升,负压仓开始容纳大量污水,当负压仓内的污水水面漫过隔墙上边沿后到达顶部时,关闭抽气泵和阀门,可使负压仓内始终容纳大量污水。
可选地,所述负压仓内还设置有压力检测装置。
根据本申请的负压式污水生态处理池,压力检测装置可以通过压力信号判断出负压仓的水面的位置,如果水面位置交底,可启动抽气泵进行抽气,使负压仓内水面上升,保证负压仓内水面处于隔墙的上边沿的上方,这样污水才能流动。
可选地,所述高压气源系统包括水箱,所述水箱设置在河道以下,所述水箱上连接有引水管、引气管、排水管和排气管,所述引水管的入口设置在所述河道的水流中,并正对所述河道的流水方向,所述引气管的下端与所述引水管的入口端相连通,上端通出河道的水面,所述引水管的出口通入所述水箱的底部;所述排水管的入口设置在所述水箱内的底部,出口通向所述河道的下游水流中,所述排气管的入口与所述水箱的顶部相连通,出口直接或间接与所述高压气管相连通。
根据本申请的负压式污水生态处理池,流动的河水通过引水管进入水箱中后向下流动,会通过引气管将空气吸入水流中,水流中的空气进入箱体后上浮后无法随着水流从排水管流出,空气会被箱体的水面挤压入排气管中,进而通过排气管进入高压气管。
可选地,所述引水管的入口处的所述河道与所述排水管的出口处的所述河道位置之间的落差至少0.5米。
根据本申请的负压式污水生态处理池,当引水管的入口和排水管的出口之间具有至少0.5米的落差时,进入引水管入口的水流具有较强的势能,保证水流能够在水箱中自然流动,并将空气通过引气管吸入水箱中。
可选地,还包括滤水仓,所述排气管的出口通入所述滤水仓内,所述滤水仓的底部连接有下水管,所述下水管通入所述水箱的底部,所述滤水仓的上端与所述高压气管相连通。
根据本申请的负压式污水生态处理池,从水箱中被压入排气管的空气会的湿度较大,在滤水仓中水分分离,水分会通过下水管流入水箱中,空气会通过高压气管进入主水池的进水段内。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本申请的负压式污水生态处理池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的负压式污水生态处理池的高压气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在以上图中:1主水池;110进水段;120负压段;121斜坡;130出水段;2硅藻土泥;3进水管;4高压气管;5排淤管;6负压仓;601透光窗口;7抽气管;8种植架;9水草;10吸附介质;11溢流墙;12出水管;13隔墙;14喷水管;15水箱;16河道;17引水管;18引气管;19排水管;20排气管;21滤水仓;22下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本申请的实施例提出一种负压式污水生态处理池,包括主水池1,所述主水池1分为:进水段110、负压段120和出水段130,所述进水段110的底部设置有硅藻土泥2,所述进水段110中还设置有进水管3、高压气管4和排淤管5,所述高压气管4连接高压气源系统;所述负压段120的上部设置有负压仓6,所述负压仓6的下端口位于水面以下,所述负压仓6的顶部连接抽气管7,所述负压仓6内设置有水流通道,所述水流通道内设置有种植架8和水草9,所述水流通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水段110和出水段130相连通;所述出水段130中设置有吸附介质10、溢流墙11和出水管12,所述溢流墙11位于所述吸附介质10和出水管12的管口之间。
在以上实施例中,污水从进水管3进入主水池1的进水段110,高压气管4为污水中增加含氧量,硅藻土泥2可吸收污水中的有害物质,随着污水的流动,再进入负压段120的负压仓6内,在穿过水流通道时经过经过水草9进行生态降解和净化后,最终进入出水段130,出水段130中的吸附介质10可吸收污水中的固体悬浮污染物,在通过溢流墙11溢流后从出水管12排出。本申请的负压式污水生态处理池中的负压仓6可以高出水面12米左右,大大地增加了污水池的污水容量,负压仓6中的水流通道延长了污水的流动路程,可使污水与硅藻土泥2以及水草9进行充分的接触,增强了对污水的除污效果,同时降低了污水池对深度和占地面积的要求,节省了土地成本,还降低了污水池的清理难度。
参考图1,根据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所述负压段120的底部横向设置有隔墙13,所述隔墙13的顶部边沿延伸至所述负压仓6内的上部,并与所述负压仓6的顶部的内侧相分离,位于所述隔墙13两侧的所述负压仓6的下端口分别与所述进水段110和所述出水段130相连通,所述负压仓6的侧壁与所述隔墙13之间形成所述水流通道。
在以上实施例中,隔墙13的两侧边沿与负压仓6的内侧壁相连接,其下部将负压仓6的下端口分为分别连通主水池1的进水段110和出水段130的两个开口,其上部并未连接负压仓6的顶部,使负压仓6形成在竖直方向上返折的水流通道,加长了污水的流程,延长了污水在生态处理池中的流动时间,提高了对污水的降污能力。
参考图1,根据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种植架8设置在所述隔墙13的两侧的墙面上,所述负压仓6的侧壁上设置有透光窗口601。
在以上实施例中,在负压仓6的侧壁上设置密封的透光窗口601,可为隔墙13的两侧的种植架8上的水草9提供光照,使其健康生长,能够吸收污水中的养肥,保持生态降污能力。
参考图1,根据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所述负压段120的底部设置有斜坡121,所述斜坡121的上端延伸至所述隔墙13的底部,所述斜坡121的下端延伸至所述进水段110的底部。
在以上实施例中,负压段120中的污水的杂质和沉淀物可沿着斜坡121下滑至进水段110的底部,方便进水段110的排淤管5道将杂质和沉淀物排出。
根据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所述进水段110中还竖直设置有喷水管14,所述喷水管14的下端靠近所述进水段110的底部,上端靠近水面,所述高压气管4通入所述喷水管14。
在以上实施例中,高压气管4中的高压气体进入喷水管14后向上喷出,不但可增加污水中的含氧量,还会带动水流从喷水管14中向上喷出,向上的水流会携带进水段110的底部的硅藻土泥2向上流动,使硅藻土泥2与污水充分接触,对污水进行降解。
根据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所述抽气管7上连接有阀门和抽气泵。
在以上实施例中,启动阀门和抽气泵,负压仓6内压力减小,污水进入负压仓6内水面上升,负压仓6开始容纳大量污水,当负压仓6内的污水水面漫过隔墙13上边沿后到达顶部时,关闭抽气泵和阀门,可使负压仓6内始终容纳大量污水。
根据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所述负压仓6内还设置有压力检测装置。
在以上实施例中,压力检测装置可以通过压力信号判断出负压仓6的水面的位置,如果水面位置交底,可启动抽气泵进行抽气,使负压仓6内水面上升,保证负压仓6内水面处于隔墙13的上边沿的上方,这样污水才能流动。
参考图2,根据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所述高压气源系统包括水箱15,所述水箱15设置在河道16以下,所述水箱15上连接有引水管17、引气管18、排水管19和排气管20,所述引水管17的入口设置在所述河道16的水流中,并正对所述河道16的流水方向,所述引气管18的下端与所述引水管17的入口端相连通,上端通出河道16的水面,所述引水管17的出口通入所述水箱15的底部;所述排水管19的入口设置在所述水箱15内的底部,出口通向所述河道16的下游水流中,所述排气管20的入口与所述水箱15的顶部相连通,出口直接或间接与所述高压气管4相连通。
在以上实施例中,流动的河水通过引水管17进入水箱15中后向下流动,会通过引气管18将空气吸入水流中,水流中的空气进入箱体后上浮后无法随着水流从排水管19流出,空气会被箱体的水面挤压入排气管20中,进而通过排气管20进入高压气管4。
参考图2,根据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所述引水管17的入口处的所述河道16与所述排水管19的出口处的所述河道16位置之间的落差至少0.5米。
在以上实施例中,当引水管17的入口和排水管19的出口之间具有至少0.5米的落差时,进入引水管17入口的水流具有较强的势能,保证水流能够在水箱15中自然流动,并将空气通过引气管18吸入水箱15中。
参考图2,根据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还包括滤水仓21,所述排气管20的出口通入所述滤水仓21内,所述滤水仓21的底部连接有下水管22,所述下水管22通入所述水箱15的底部,所述滤水仓21的上端与所述高压气管4相连通。
在以上实施例中,从水箱15中被压入排气管20的空气会的湿度较大,在滤水仓21中水分分离,水分会通过下水管22流入水箱15中,空气会通过高压气管4进入主水池1的进水段110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负压式污水生态处理池,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水池(1),所述主水池(1)按照水流方向分为:
进水段(110),所述进水段(110)的底部设置有硅藻土泥(2),所述进水段(110)中还设置有进水管(3)、高压气管(4)和排淤管(5),所述高压气管(4)连接高压气源系统;
负压段(120),所述负压段(120)的上部设置有负压仓(6),所述负压仓(6)的下端口位于水面以下,所述负压仓(6)的顶部连接抽气管(7),所述负压仓(6)内设置有水流通道,所述水流通道内设置有种植架(8)和水草(9);
出水段(130)中设置有吸附介质(10)、溢流墙(11)和出水管(12),所述溢流墙(11)位于所述吸附介质(10)和出水管(12)的管口之间;
其中,所述水流通道中部分与所述进水段(110)连通,所述水流通道中的其余部分与所述出水段(130)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式污水生态处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段(120)的底部横向设置有隔墙(13),所述隔墙(13)的顶部边沿延伸至所述负压仓(6)内的上部,并与所述负压仓(6)的顶部的内侧相分离,位于所述隔墙(13)两侧的所述负压仓(6)的下端口分别与所述进水段(110)和所述出水段(130)相连通,所述负压仓(6)的侧壁与所述隔墙(13)之间形成所述水流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负压式污水生态处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架(8)设置在所述隔墙(13)的两侧的墙面上,所述负压仓(6)的侧壁上设置有透光窗口(60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负压式污水生态处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段(120)的底部设置有斜坡(121),所述斜坡(121)的上端延伸至所述隔墙(13)的底部,所述斜坡(121)的下端延伸至所述进水段(110)的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式污水生态处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段(110)中还竖直设置有喷水管(14),所述喷水管(14)的下端靠近所述进水段(110)的底部,上端靠近水面,所述高压气管(4)通入所述喷水管(1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式污水生态处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气管(7)上连接有阀门和抽气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负压式污水生态处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仓(6)内还设置有压力检测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式污水生态处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气源系统包括水箱(15),所述水箱(15)设置在河道(16)以下,所述水箱(15)上连接有引水管(17)、引气管(18)、排水管(19)和排气管(20),所述引水管(17)的入口设置在所述河道(16)的水流中,并正对所述河道(16)的流水方向,所述引气管(18)的下端与所述引水管(17)的入口端相连通,上端通出河道(16)的水面,所述引水管(17)的出口通入所述水箱(15)的底部;所述排水管(19)的入口设置在所述水箱(15)内的底部,出口通向所述河道(16)的下游水流中,所述排气管(20)的入口与所述水箱(15)的顶部相连通,出口直接或间接与所述高压气管(4)相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负压式污水生态处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水管(17)的入口处的所述河道(16)与所述排水管(19)的出口处的所述河道(16)位置之间的落差至少0.5米。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负压式污水生态处理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滤水仓(21),所述排气管(20)的出口通入所述滤水仓(21)内,所述滤水仓(21)的底部连接有下水管(22),所述下水管(22)通入所述水箱(15)的底部,所述滤水仓(21)的上端与所述高压气管(4)相连通。
CN201811270644.7A 2018-10-29 2018-10-29 一种负压式污水生态处理池 Active CN1092929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70644.7A CN109292990B (zh) 2018-10-29 2018-10-29 一种负压式污水生态处理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70644.7A CN109292990B (zh) 2018-10-29 2018-10-29 一种负压式污水生态处理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92990A CN109292990A (zh) 2019-02-01
CN109292990B true CN109292990B (zh) 2021-10-12

Family

ID=651581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70644.7A Active CN109292990B (zh) 2018-10-29 2018-10-29 一种负压式污水生态处理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29299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03785A (zh) * 2019-12-26 2020-04-14 舟山市润润环保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增氧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09465A (ja) * 2002-12-19 2004-07-29 Kato Construction Co Ltd 湿地型水質浄化処理システム
CN104724835A (zh) * 2015-03-18 2015-06-24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同步去除农业面源污水中多种重金属污染的方法及其装置
CN204530849U (zh) * 2015-03-25 2015-08-05 绍兴淼汇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免电力河道水位提升供水系统
CN204529608U (zh) * 2015-03-25 2015-08-05 绍兴淼汇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污水生态处理池
CN105836900A (zh) * 2016-06-03 2016-08-10 北京荣蒂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生态净水系统
CN206705918U (zh) * 2017-05-05 2017-12-05 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污水生态处理池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09465A (ja) * 2002-12-19 2004-07-29 Kato Construction Co Ltd 湿地型水質浄化処理システム
CN104724835A (zh) * 2015-03-18 2015-06-24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同步去除农业面源污水中多种重金属污染的方法及其装置
CN204530849U (zh) * 2015-03-25 2015-08-05 绍兴淼汇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免电力河道水位提升供水系统
CN204529608U (zh) * 2015-03-25 2015-08-05 绍兴淼汇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污水生态处理池
CN105836900A (zh) * 2016-06-03 2016-08-10 北京荣蒂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生态净水系统
CN206705918U (zh) * 2017-05-05 2017-12-05 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污水生态处理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92990A (zh) 2019-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151999U (zh) 具有快速及时排污功能的保持箱底清洁的新型水族箱
CN110963645B (zh) 一种河道黑臭水一体式净化设备
CN109292990B (zh) 一种负压式污水生态处理池
CN205671278U (zh) 一种双排水、可排污鱼缸循环过滤系统
CN208471841U (zh) 一种用于厕所循环水使用的净化装置
CN106082383A (zh) 多功能污水气浮分离净化装置
CN101172699B (zh) 曝气生物滤池气、水混合反冲洗的改良方法
CN108178458A (zh) 一种污染水体净化处理装置
CN104826369A (zh) 回转式平流沉淀池
CN108328877A (zh) 混凝气浮生物活性炭组合工艺处理污水系统及方法
CN202576037U (zh) 无动力储油式油水分离系统
CN208182695U (zh) 氧化沟
CN209123408U (zh) 一种水污染治理沉淀池
CN114482246B (zh) 一种具有快速过滤功能的调蓄池系统
CN206126989U (zh) 一种玻璃钢隔油池
CN105293736B (zh) 山泉水预处理装置及山泉水预处理方法
CN212212250U (zh) 一种水生植物的循环生态系统
CN204841172U (zh) 雨水收集过滤器
CN105994116A (zh) 一种双排水、可排污鱼缸循环过滤系统
CN209082658U (zh) 一种市政道路排水系统
CN202658040U (zh) 一种水体截污消污处理装置
CN209669005U (zh) 一种污染水体净化处理装置
CN205442821U (zh) 一种含油废水分离池
CN206337079U (zh)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排泥系统
CN110629631A (zh) 城市硬化道路用防堵塞疏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