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282329A - 一种电磁灶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磁灶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282329A
CN109282329A CN201811028877.6A CN201811028877A CN109282329A CN 109282329 A CN109282329 A CN 109282329A CN 201811028877 A CN201811028877 A CN 201811028877A CN 109282329 A CN109282329 A CN 1092823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sensing device
electromagnetic stove
detection
temperature sen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02887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282329B (zh
Inventor
高宁
潘叶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att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att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atti Co Ltd filed Critical Vatt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02887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282329B/zh
Publication of CN1092823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823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2823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823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7/00Stoves or ranges heated by electric energy
    • F24C7/08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4C7/08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on ranges, e.g. control panels, illumin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nduction Heating Cooking Devices (AREA)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磁灶的控制方法,包括:通过第一感温器件和第二感温器件分别检测位于电磁灶上锅具的温度,其中第一感温器件和第二感温器件的测温速度是不同的;将第一感温器件检测所得的第一检测温度和/或第二感温器件检测所得的第二检测温度与预设的目标温度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控制电磁灶的工作状态,其可实现精准控温,防止锅具出现过热或者干烧情况。

Description

一种电磁灶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厨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磁灶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电磁灶工作系统主要分为开环工作系统和闭环工作系统,其中开环工作系统,是通过控制输出电流和驱动频率来控制烹饪温度,其方法简单,但不准确,无法探知锅具实际温度,难以避免锅具过热、干烧的情况发生。
而闭环工作系统,是通过在面板下方安装的热敏电阻检测面板温度,间接测量锅具温度,但是其延迟明显,无法准确获得锅具的实际温度,同样难以避免锅具过热、干烧的情况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之一,提供一种电磁灶的控制方法,其可实现精准控温,防止锅具出现过热或者干烧情况。
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电磁灶的控制方法,包括:
通过第一感温器件和第二感温器件分别检测位于电磁灶上锅具的温度,其中第一感温器件和第二感温器件的测温速度是不同的;
将第一感温器件检测所得的第一检测温度和/或第二感温器件检测所得的第二检测温度与预设的目标温度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控制电磁灶的工作状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感温器件的测温速度大于第二感温器件的测温速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若第一感温器件检测所得的第一检测温度<预设的目标温度,控制电磁灶以第一加热功率工作以对锅具进行快速加热。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若预设的目标温度<第一感温器件检测所得的第一检测温度<预设的目标温度+第一温度增加值,且第二感温器件检测所得的第二检测温度<预设的目标温度,控制电磁灶以第二加热功率工作,其中第二加热功率<第一加热功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若第二感温器件检测所得的第二检测温度=预设的目标温度,控制电磁灶以第三加热功率工作,其中第三加热功率<第二加热功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若第一感温器件检测所得的第一检测温度>预设的目标温度+第一温度增加值,控制电磁灶停止加热。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电磁灶停止加热后,若预设的目标温度<第一感温器件检测所得的第一检测温度<预设的目标温度+第二温度增加值,且第二感温器件检测所得的第二检测温度<预设的目标温度,控制电磁灶以第二加热功率工作,其中第二温度增加值<第一温度增加值。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若第二感温器件检测所得的第二检测温度=预设的目标温度,控制电磁灶以第三加热功率工作;
若第一感温器件检测所得的第一检测温度>预设的目标温度+第二温度增加值,控制电磁灶停止加热。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感温器件采用红外温度传感器,第二感温器件采用热敏电阻。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红外温度传感器设于锅具的侧面,热敏电阻设于电磁灶的面板底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如下效果:
1、本发明的一种电磁灶的控制方法,其可实现精准控温,防止锅具出现过热或者干烧情况。
本发明的其他有益结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结合附图作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中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中电磁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中红外温度传感器和热敏电阻的时间与温升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的,本实施例是一种电磁灶的控制方法,包括:
通过第一感温器件和第二感温器件分别检测位于电磁灶上锅具的温度,其中第一感温器件和第二感温器件的测温速度是不同的;
将第一感温器件检测所得的第一检测温度和/或第二感温器件检测所得的第二检测温度与预设的目标温度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控制电磁灶的工作状态。
本实施例的控制方法,利用第一感温器件和第二感温器件的测温速度不同的这一特性,以实现在不同功能模式下实现精准测温及控温。具体地,本实施例的控制方法,至少具备如下优点:1、方案可靠,控温系统稳定;2、节能,不会存在过热情况;3、健康,使得食材不会由于部分过热而变质或营养流失;4、安全精准,真正实现精准控温,防止锅具出现过热或者干烧情况。
具体地,第一感温器件的测温速度大于第二感温器件的测温速度,优选地,第一感温器件的测温速度与第二感温器件的测温速度之间的差距要相对较为明显,由此可更易于实现精确控温,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感温器件采用红外温度传感器1,第二感温器件采用热敏电阻2,其中红外温度传感器1设于锅具3的侧面用于检测从锅具辐射出的红外线,热敏电阻2设于电磁灶的面板4底部用于检测从面板4热传导过来的温度,因此相对来说,红外温度传感器1的测温速度明显快于热敏电阻2的测温速度,本实施例的控制方法正是利用两者测温速度的快慢实现对电磁灶的精确测温控温,红外温度传感器1和热敏电阻2分别与电磁灶的控制板5电性相连,通过控制板5收集从红外温度传感器1、热敏电阻2反馈的数据,然后进行比较、判断,根据比较、判断的结果控制电磁灶的工作。当然,上述仅为本专利较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感温器件和第二感温器件的具体选择和安装方式、位置可根据设计需要进行适应性改变。
本实施例电磁灶的控制方法根据电磁灶所选的不同功能模式,通过两个感温器件得到的数值,控制电磁灶电流和驱动频率,其中,将整个烹饪周期,分为升温、蓄热、控温几种不同模式,下面就不同模式下电磁灶的控制、加热方式作如下描述,其中设预设定目标为T0,第一感温器件检测所得的第一检测温度为Temp_IF,第二感温器件检测所得的第二检测温度为Temp_NTC,第一温度增加值为△T1,第二温度增加值为△T2,电磁灶的额定加热功率为P。
1、升温模式
若第一感温器件检测所得的第一检测温度<预设的目标温度,即Temp_IF<T0,控制电磁灶以第一加热功率工作以对锅具进行快速加热,此时锅具及其内部的食材温度均低于目标温度T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加热功率为100%P,即电磁灶全功率加热工作,以此能实现对锅具及其内部的食材进行快速加热使其达到目标温度。
2、蓄热模式
若预设的目标温度<第一感温器件检测所得的第一检测温度<预设的目标温度+第一温度增加值,且第二感温器件检测所得的第二检测温度<预设的目标温度,控制电磁灶以第二加热功率工作,其中第二加热功率<第一加热功率,具体地,即若T0<Temp_IF<T0+△T,且Temp_NTC<T0,说明此时锅具已达到目标温度,但锅具内的食材未完全达到制定温度,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加热功率为50%P,△T为10℃,控制电磁灶以半功率加热工作,降低电磁灶的加热功率,能避免锅具过快受热导致锅具出现过热或者干烧情况,同时能留出充分的时间使得电磁灶对锅具加热的热量传递到锅具内的食材,使得食材能充分受热,烹饪出的食物更加美味。
若第二感温器件检测所得的第二检测温度=预设的目标温度,控制电磁灶以第三加热功率工作,其中第三加热功率<第二加热功率,具体地,即若Temp_NTC=T0,说明锅具内的食材基本达到制定温度,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加热功率为30%P,此时,再次降低电磁灶的加热功率,电磁灶在低加热功率的状态下对食材进行慢炖,以此能避免锅具内的食材过分受热导致食材变质或营养流失,以此能最大程度上保留食材的鲜味和营养成分。
若第一感温器件检测所得的第一检测温度>预设的目标温度+第一温度增加值,控制电磁灶停止加热,具体地,即若Temp_IF>T0+△T1,同样地,第一温度增加值△T1为10℃,说明此时锅具的温度已超过制定的控温范围,通过及时的控制电磁灶停止加热可有效避免锅具过度受热导致锅具出现过热或者干烧情况,同时也可避免锅具内的食材过分受热导致食材变质或营养流失,以此能最大程度上保留食材的鲜味和营养成分。
3、控温模式
当Temp_NTC=T0后,则控温范围将会缩小,具体地,第一温度增加值为△T1将降为第二温度增加值为△T2,本实施例中△T2为5℃,缩小控温范围将可实现更为精确的控温,使得锅具内食材的温度尽量维持在目标温度附近,进而烹饪出更为鲜味、健康的食物,其他与蓄热模式相同,下面将作展开陈述:
蓄热模式中,当电磁灶停止加热后,若预设的目标温度<第一感温器件检测所得的第一检测温度<预设的目标温度+第二温度增加值,且第二感温器件检测所得的第二检测温度<预设的目标温度,即若T0<Temp_IF<T0+△T2,且Temp_NTC<T0,说明锅具内食材的温度出现下降,此时控制电磁灶以第二加热功率工作,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加热功率为50%P,以此能避免锅具内食材的温度过分降低甚至低于预设的目标温度,以此使得锅具内食材的实际温度尽量维持在制定的控温范围内。
同样地,若第二感温器件检测所得的第二检测温度=预设的目标温度,控制电磁灶以第三加热功率工作,即若Temp_NTC=T0,说明锅具内的食材基本达到制定温度;
若第一感温器件检测所得的第一检测温度>预设的目标温度+第二温度增加值,控制电磁灶停止加热,即若Temp_IF>T0+△T2,说明此时锅具的温度已超过制定的控温范围,通过及时的控制电磁灶停止加热可有效避免锅具过度受热导致锅具出现过热或者干烧情况,同时也可避免锅具内的食材过分受热导致食材变质或营养流失,以此能最大程度上保留食材的鲜味和营养成分,如此重复直至烹饪时间结束,通过如此重复使得锅具内的温度维持在制定的控温范围内。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磁灶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第一感温器件和第二感温器件分别检测位于电磁灶上锅具的温度,其中第一感温器件和第二感温器件的测温速度是不同的;
将第一感温器件检测所得的第一检测温度和/或第二感温器件检测所得的第二检测温度与预设的目标温度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控制电磁灶的工作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灶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感温器件的测温速度大于第二感温器件的测温速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磁灶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若第一感温器件检测所得的第一检测温度<预设的目标温度,控制电磁灶以第一加热功率工作以对锅具进行快速加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磁灶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若预设的目标温度<第一感温器件检测所得的第一检测温度<预设的目标温度+第一温度增加值,且第二感温器件检测所得的第二检测温度<预设的目标温度,控制电磁灶以第二加热功率工作,其中第二加热功率<第一加热功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磁灶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若第二感温器件检测所得的第二检测温度=预设的目标温度,控制电磁灶以第三加热功率工作,其中第三加热功率<第二加热功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磁灶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若第一感温器件检测所得的第一检测温度>预设的目标温度+第一温度增加值,控制电磁灶停止加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磁灶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电磁灶停止加热后,若预设的目标温度<第一感温器件检测所得的第一检测温度<预设的目标温度+第二温度增加值,且第二感温器件检测所得的第二检测温度<预设的目标温度,控制电磁灶以第二加热功率工作,其中第二温度增加值<第一温度增加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磁灶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若第二感温器件检测所得的第二检测温度=预设的目标温度,控制电磁灶以第三加热功率工作;
若第一感温器件检测所得的第一检测温度>预设的目标温度+第二温度增加值,控制电磁灶停止加热。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一种电磁灶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感温器件采用红外温度传感器,第二感温器件采用热敏电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电磁灶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红外温度传感器设于锅具的侧面,热敏电阻设于电磁灶的面板底部。
CN201811028877.6A 2018-09-05 2018-09-05 一种电磁灶的控制方法 Active CN1092823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28877.6A CN109282329B (zh) 2018-09-05 2018-09-05 一种电磁灶的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28877.6A CN109282329B (zh) 2018-09-05 2018-09-05 一种电磁灶的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82329A true CN109282329A (zh) 2019-01-29
CN109282329B CN109282329B (zh) 2020-09-04

Family

ID=651844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028877.6A Active CN109282329B (zh) 2018-09-05 2018-09-05 一种电磁灶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282329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01639A (zh) * 2004-01-27 2005-11-23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感应加热烹调器
JP2009295457A (ja) * 2008-06-06 2009-12-17 Hitachi Appliances Inc 誘導加熱調理器
CN105455663A (zh) * 2015-11-17 2016-04-0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加热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压力锅、电饭煲
US20170191672A1 (en) * 2016-01-04 2017-07-06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Cooktop Assemblies and Methods for Operating Sam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01639A (zh) * 2004-01-27 2005-11-23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感应加热烹调器
JP2009295457A (ja) * 2008-06-06 2009-12-17 Hitachi Appliances Inc 誘導加熱調理器
CN105455663A (zh) * 2015-11-17 2016-04-0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加热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压力锅、电饭煲
US20170191672A1 (en) * 2016-01-04 2017-07-06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Cooktop Assemblies and Methods for Operating Sam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82329B (zh) 2020-09-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68860B (zh) 电压力锅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压力锅
CN102389254B (zh) 电热炊具的温控方法
CN103263224B (zh) 电加热装置、电炊具以及无线控温方法
CN106658807B (zh) 加热控制方法、装置及微波烤箱
CN102949081B (zh) 一种烹饪电器的加热控制方法
US4401884A (en) Method of controlling heating in food heating apparatus including infrared detecting system
CN105725721B (zh) 烹饪机及烹饪机的控制方法
CN103645758B (zh) 加热锅温度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7765727B (zh) 电磁加热炊具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
RU2005116312A (ru) Варочный аппарат с индукционным нагревом
CN102637053B (zh) 烹饪用品的温度调节方法
CN105342363B (zh) 一种烹饪器具及其控温方法
CN108652433A (zh) 烹饪米饭的方法及电磁加热烹饪器具
US11617237B2 (en) Cooking appliance
CN105725722B (zh) 烹饪机及其收汁控制方法
CN108158383A (zh) 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
CN101334178A (zh) 加热烹调器
US20180064280A1 (en) Control of the heating of a household appliance via virtual temperature
CN108567313A (zh) 用于烹饪器具的煮饭控制方法及烹饪器具
CN106610038B (zh) 电磁炉的烹饪控制方法、装置和电磁炉
JP2012247092A (ja) 加熱調理器
CN108966390A (zh) 一种防止锅具干烧的方法及装置
CN108006714A (zh) 电磁炉及其保温控制方法
CN109282329A (zh) 一种电磁灶的控制方法
CN106562686A (zh) 一种机械式电烤器具及其加热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