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279463A - 控制乘客进入正确的电梯轿厢的智能指引 - Google Patents

控制乘客进入正确的电梯轿厢的智能指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279463A
CN109279463A CN201810442337.6A CN201810442337A CN109279463A CN 109279463 A CN109279463 A CN 109279463A CN 201810442337 A CN201810442337 A CN 201810442337A CN 109279463 A CN109279463 A CN 1092794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ft car
signal
wireless
movement
passen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44233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279463B (zh
Inventor
A.J.H.拉姆索
李长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tis Elevator Co
Original Assignee
Otis Elevator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tis Elevator Co filed Critical Otis Elevator Co
Publication of CN1092794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794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2794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794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34Details, e.g. call counting devices, data transmission from car to control system, devices giving information to the control system
    • B66B1/3415Control system configuration and the data transmission or communication within the control system
    • B66B1/3446Data transmission or communication within the control system
    • B66B1/3461Data transmission or communication within the control system between the elevator control system and remote or mobile st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3/00Applications of devices for indicating or signalling operating conditions of elevators
    • B66B3/002Indicators
    • B66B3/006Indicators for guiding passengers to their assigned elevator ca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34Details, e.g. call counting devices, data transmission from car to control system, devices giving information to the control system
    • B66B1/46Adaptations of switches or switchgear
    • B66B1/468Call registering syste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3/00Applications of devices for indicating or signalling operating conditions of elevato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6Input arrangements with force or tactile feedback as computer generated output to the us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6Sound input; Sound output
    • G06F3/167Audio in a user interface, e.g. using voice commands for navigating, audio feedb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04B17/318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4Guidance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33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indoor environments, e.g. building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201/00Aspects of 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 B66B2201/40Details of the change of control mode
    • B66B2201/46Switches or switchgear
    • B66B2201/4607Call registering systems
    • B66B2201/4653Call registering systems wherein the call is registered using portable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Indicating And Signalling Devices For Elevators (AREA)
  • Elevator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乘客进入正确的电梯轿厢的指引,属于电梯智能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指引乘客进入正确的电梯轿厢的方法中基于接收的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的变化确定所述乘客相对多个所述电梯轿厢的其中一个的移动;以及基于识别结果判断所述移动是否为对应于进入正确的电梯轿厢的移动。本发明能够实现通过震动信号的变化和/或声音提示信号自动指引乘客进入正确的电梯轿厢。

Description

控制乘客进入正确的电梯轿厢的智能指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梯(Elevator)智能控制技术领域,涉及使用安装在电梯轿厢中的无线信号广播部件与个人移动终端之间的通信交互来指引乘客相对电梯轿厢的移动。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物或楼宇结构的复杂程度提高,其中安装的用于载送乘客的电梯系统通常具有多个电梯轿厢。
乘客在进行呼梯操作后,电梯系统将会基于该呼梯操作进行调度安排,其中一种常见的形式是从多个运行的电梯轿厢中为该乘客指派某一电梯轿厢作为正确的电梯轿厢。
然而,存在这样的情形,当多个电梯轿厢基本同时停靠在乘客所在的层站时,乘客容易进入非正确的电梯轿厢中。
发明内容
按照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指引乘客进入正确的电梯轿厢的装置,其包括:安装在多个所述电梯轿厢中的第一无线信号广播部件,其用于广播可识别的第一无线信号,其中,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随着其广播距离的增加而大致递减,以及
其中,所述装置通过所述乘客携带的个人移动终端接收并识别多个所述电梯轿厢的至少一个的第一无线信号广播部件所广播的所述第一无线信号、以及确定接收的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
其中,所述装置还通过所述个人移动终端基于接收的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的变化确定所述乘客相对多个所述电梯轿厢的其中一个的移动、进而基于识别结果判断所述移动是否为对应于进入正确的电梯轿厢的移动。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还通过所述个人移动终端基于所述判断结果来生成相应的震动信号的变化和/或声音提示信号并指引所述乘客进入正确的电梯轿厢。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还通过所述个人移动终端在所述移动不是对应于进入正确的电梯轿厢的移动时加强所述震动信号和/或发出声音提示信号。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包括对应安装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广播部件的所述电梯轿厢的身份标识信息;
所述装置还通过所述个人移动终端识别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身份标识信息并基于识别的所述身份标识信息判断所述移动是否为对应于正确的电梯轿厢的移动。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装置,其中,所述正确的电梯轿厢被临时地存储在所述个人移动终端中。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广播部件为低功耗蓝牙模块,所述第一无线信号为低功耗蓝牙信号。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装置,其中,安装在电梯层站区域的第二无线信号广播部件,其用于向所述个人移动终端发送所述正确的电梯轿厢的信息。
按照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梯系统,包括多个电梯轿厢以及电梯控制器,还包括: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所述用于指引乘客进入正确的电梯轿厢的装置。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梯系统,其中,所述电梯系统还包括装在电梯层站区域的第二无线信号广播部件,所述第二无线信号广播部件被配置为:广播第二无线信号,以及基于所述第二无线信号来与所述个人移动终端自动建立无线通信连接,以及在建立所述无线通信连接时接收从所述个人移动终端自动发送过来的呼梯请求命令。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梯系统,其中,所述个人移动终端还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二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大致地确定所述个人移动终端相对所述第二无线信号广播部件,并且在该距离小于或等于预定的距离阈值时自动建立所述无线通信连接。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梯系统,其中,所述第二无线信号广播部件用于发送所述呼梯请求命令至所述电梯控制器连接;
其中,所述电梯控制器用于基于所述呼梯请求命令为乘客指派相应的电梯轿厢,所述电梯系统用于通过所述第二无线信号广播部件向所述个人移动终端发送指派的电梯轿厢的信息。
按照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指引乘客进入正确的电梯轿厢的方法,其包括步骤:
接收可识别的第一无线信号,其中,所述第一无线信号是从多个电梯轿厢的至少一个中广播出来,并且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随着其广播距离的增加而大致递减;
识别接收的所述第一无线信号以确定所述第一无线信号是从多个电梯轿厢的哪一个中广播出来;
基于接收的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的变化确定所述乘客相对多个所述电梯轿厢的其中一个的移动;以及
基于识别结果判断所述移动是否为对应于进入正确的电梯轿厢的移动。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
基于所述判断结果,通过震动信号的变化和/或声音提示信号指引所述乘客进入正确的电梯轿厢。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方法,其中,在指引所述乘客进入正确的电梯轿厢的步骤中,在所述移动是对应于进入正确的电梯轿厢的移动时,不发出震动信号或减弱震动信号;在所述移动不是对应于进入正确的电梯轿厢的移动时,加强所述震动信号和/或发出声音提示信号。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包括对应安装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广播部件的所述电梯轿厢的身份标识信息;
在所述识别步骤中,识别所述第一无线信号中的身份标识信息。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方法,其中,在所述判断步骤中,将所述身份标识信息与正的电梯轿厢对应的身份标识信息进行比对,如果相同,则判断所述移动是对应于正确的电梯轿厢的移动。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确定移动步骤中,如果接收的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逐渐变强,则确定所述乘客的移动为接近该第一无线信号对应的电梯轿厢,如果接收的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逐渐变弱,则确定所述乘客的移动为远离该第一无线信号对应的电梯轿厢。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无线信号为低功耗蓝牙信号。
按照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上任一所述方法的步骤。
按照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个人移动终端,其包括:
无线通信模块,其用于至少接收可识别的第一无线信号,其中,所述第一无线信号是从多个电梯轿厢的至少一个中广播出来,并且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随着其广播距离的增加而大致递减;
信号识别模块,其用于识别接收的所述第一无线信号以确定所述第一无线信号是从多个电梯轿厢的哪一个中广播出来;
移动确定模块,其用于基于接收的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的变化确定所述乘客相对多个所述电梯轿厢的其中一个的移动;以及
判断模块,其用于基于识别结果判断所述移动是否为对应于进入正确的电梯轿厢的移动。
按照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该程序可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以上任一所述方法的步骤。
按照本发明的第七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指引乘客进入正确的电梯轿厢的系统,其能够运行于个人移动终端中,所述系统包括:
无线通信模块,其用于至少接收可识别的第一无线信号,其中,所述第一无线信号是从多个电梯轿厢的至少一个中广播出来,并且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随着其广播距离的增加而大致递减;
信号识别模块,其用于识别接收的所述第一无线信号以确定所述第一无线信号是从多个电梯轿厢的哪一个中广播出来;
移动确定模块,其用于基于接收的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的变化确定所述乘客相对多个所述电梯轿厢的其中一个的移动;以及
判断模块,其用于基于识别结果判断所述移动是否为对应于进入正确的电梯轿厢的移动。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系统,其中,还包括:
指引模块,其用于基于所述判断结果通过震动信号的变化和/或声音提示信号指引所述乘客进入正确的电梯轿厢。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系统,其中,所述指引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移动是对应于进入正确的电梯轿厢的移动时,不发出震动信号或减弱震动信号,在所述移动不是对应于进入正确的电梯轿厢的移动时,加强所述震动信号和/或发出声音提示信号。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包括对应安装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广播部件的所述电梯轿厢的身份标识信息;
所述信号识别模块用于识别所述第一无线信号中的身份标识信息。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系统,其中,述判断模块还用于:将所述身份标识信息与正的电梯轿厢对应的身份标识信息进行比对,如果相同,则判断所述移动是对应于正确的电梯轿厢的移动。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系统,其中,所述确定移动模块还用于:如果接收的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逐渐变强,则确定所述乘客的移动为接近该第一无线信号对应的电梯轿厢,如果接收的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逐渐变弱,则确定所述乘客的移动为远离该第一无线信号对应的电梯轿厢。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系统,其中,所述正确的电梯轿厢被临时地存储在所述个人移动终端中。
根据以下描述和附图本发明的以上特征和操作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从结合附图的以下详细说明中,将会使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及优点更加完整清楚,其中,相同或相似的要素采用相同的标号表示。
图1所示为按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用于指引乘客进入正确的电梯轿厢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意图1所示实施例的装置在至少部分地通过个人移动终端实现时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3是按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指引乘客进入正确的电梯轿厢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按照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指引乘客进入正确的电梯轿厢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更加完全地描述本发明,附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按照很多不同的形式实现,并且不应该被理解为限制于这里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使得本公开变得彻底和完整,并将本发明的构思完全传递给本领域技术人员。
附图中所示的一些方框图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或逻辑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可以采用软件形式来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者在一个或多个硬件模块或集成电路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者在不同处理装置和/或微控制器装置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
在本文中,为描述的方便,将“用于指引乘客进入正确的电梯轿厢的装置”简称为“指引装置”,将“指引乘客进入正确的电梯轿厢的方法”简称为“指引方法”。
在本文中,“正确的电梯轿厢”是指能够将乘客运送至目的楼层的电梯轿厢,具体例如可以是为该乘客指派的电梯轿厢。将理解,正确的电梯轿厢并不是固定地指某一电梯轿厢或多个电梯轿厢,例如在呼梯操作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正确的电梯轿厢很可能也会相应地变化。“进入正确的电梯轿厢的移动”是指乘客从电梯层站区域大致不断接近正确的电梯轿厢并踏入正确的电梯轿厢中的移动,包括朝向正确的电梯轿厢接近的移动过程,也包括踏入正确的电梯轿厢中的移动过程。
在本文中,第一无线信号是相对安装在电梯轿厢中的第一无线信号广播部件来定义的,不同的第一无线信号广播部件所广播的无线信号均称为“第一无线信号”;将理解,多个电梯轿厢中的多个第一无线信号广播部件可以广播多个第一无线信号,并且,多个第一无线信号可以被区分地识别。第二无线信号是相对安装在电梯层站区域中的第二无线信号广播部件来定义的,不同的第二无线信号广播部件所广播的无线信号均称为“第二无线信号”;将理解,不同电梯层站区域中的第二无线信号广播部件可以广播不同第二无线信号。
图1所示为按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用于指引乘客进入正确的电梯轿厢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指引装置10被安装在本发明一实施例电梯系统中,该实施例的电梯系统中使用多个电梯轿厢110载送乘客,例如,使用如图1中所示的3个电梯轿厢110-1、110-2、110-3来载送乘客;需要理解的是,电梯轿厢110的数量并不限于为3个,多个电梯轿厢110可以是在不同的井道中上下行进。
如图1所示,指引装置10主要地包括安装在多个电梯轿厢110中的第一无线信号广播部件130,并且其可以借助图1所示的乘客90所携带的个人移动终端200来部分地实现。其中,每个第一无线信号广播部件130安装在每个电梯轿厢110中,例如,电梯轿厢110-1中设置一个第一无线信号广播部件130-1,电梯轿厢110-2中设置一个第一无线信号广播部件130-2,电梯轿厢110-3中设置一个第一无线信号广播部件130-3。在一实施例中,每个电梯轿厢110中第一无线信号广播部件130可以但不限于安装在电梯轿厢110中的目的楼层登记控制板上,并集成地设置在目的楼层登记控制板上,从而能够与电梯系统的电梯控制器建立通信连接(图中未示出);将理解,第一蓝牙模块130相对目的楼层登记控制板的具体集成设置方式不是限制性的。
每个电梯轿厢110中的第一无线信号广播部件130可以例如通过其上设置的天线或信标(beacon)能够持续地广播第一无线信号131,或者在轿厢门113打开时广播第一无线信号131,作为示例,第一无线信号广播部件130-1广播第一无线信号131-1,第一无线信号广播部件130-2广播第一无线信号131-2,第一无线信号广播部件130-3广播第一无线信号131-3,它们广播的第一无线信号131-1、131-2和131-3可以为相同的信号形式,也可以具有基本相同的信号强度,但是可以被区分地识别。第一无线信号131的信号强度可以随着其广播距离的增加而大致递减或衰减,因此,接收该第一无线信号131的终端可以根据接收的第一无线信号131的信号强度来大致地确定其相对广播该第一无线信号131的第一无线信号广播部件130距离,从而可以根据信号强度的变化大致地确定该距离的变化。第一无线信号131的递减方式不是限制性的,但是其是可以预先地确定的。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无线信号广播部件130可以为蓝牙模块,具体可以为低功耗蓝牙(Bluetooth Low Energy,BLE)模块,相应的,第一无线信号广播部件130发射或广播的第一无线信号131为低功耗蓝牙信号。这样,容易与通过例如智能手机、可穿戴式智能设备、个人数字助理(PAD)等实现的个人移动终端200通信交互,并且能耗低。
在又一实施例中,第一无线信号广播部件130可以为Wifi模块,其广播的第一无线信号131为Wifi无线信号。
在电梯轿厢110停靠在某一层站时,在电梯轿厢110的轿厢门113打开的情况下,第一无线信号131可以广播至该层站对应的电梯层站区域中,其广播的距离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而预先地确定。
第一无线信号131为可识别的无线信号,例如,其包括对应安装第一无线信号广播部件131的电梯轿厢110的身份标识(ID)信号,接收该第一无线信号131的个人移动终端200可以根据该ID信息确定该第一无线信号131是从多个电梯轿厢110的哪一个中广播出来。例如,三个不同的电梯轿厢110-1、110-2和110-3中分别广播出来的第一无线信号131-1、131-2和131-3包含有不同的ID信息,从而个人移动终端200可以识别当前接收的第一无线信号131。
继续如图1所示,指引装置10可以包括被每个乘客90分别携带的多个个人移动终端200,或者至少部分地运行于乘客90的个人移动终端200中。图1中示出其中一个乘客90携带的个人移动终端200,例如,其被置放在乘客90的口袋中,但是,应当理解,携带个人移动终端200的乘客90的数量不是限制性的,乘客90携带个人移动终端200的方式也不是限制性的。
在一实施例中,乘客能够通过个人移动终端200手动地或自动地完成呼梯操作,具体自动完成呼梯操作的方式将在下面示例地说明。同时,个人移动终端200将能够接收为该乘客90指派的某个电梯轿厢110,即正确的电梯轿厢,并将其存储在个人移动终端200中。
位于电梯层站区域中的乘客90的个人移动终端200将能够接收从电梯轿厢110中广播出来的第一无线信号131并识别该第一无线信号131。在一实施例中,如果多个电梯轿厢110在同一层站停靠并打开轿厢门113,个人移动终端200可能能够感测到多个电梯轿厢110中广播出来的第一无线信号131,个人移动终端200可以被配置为选择接收信号强度相对较强的第一无线信号131,此时,也表明个人移动终端200与对应该较强的第一无线信号131的电梯轿厢110相对最为接近。
在一实施例中,每个个人移动终端200用于接收并识别多个所述电梯轿厢110的至少一个的第一无线信号广播部件130所广播的第一无线信号131,以及用于确定接收的第一无线信号131的信号强度。具体地,在第一无线信号131为低功耗蓝牙信号时,个人移动终端200具体可以为配置有蓝牙通信模块的智能手机、可穿戴式智能设备(例如智能手环等)、个人数字助理(PAD)等智能终端,蓝牙通信模块选择接收信号强度相对较强的低功耗蓝牙信号,并且通过识别其中的ID信息来识别该低功耗蓝牙信号,也即确定是从哪个电梯轿厢110中广播出来的低功耗蓝牙信号;个人移动终端200具体还可以配置有接收信号强度指示器(RSSI)来确定其接收的低功耗蓝牙信号或任何其他蓝牙信号的信号强度。
在一实施例中,每个个人移动终端200能够分析接收到的当前的第一无线信号131的强度的变化,例如,大致逐渐变强或大致逐渐地变弱;个人移动终端200还被配置为基于接收的第一无线信号131的信号强度的变化,确定乘客90相对多个电梯轿厢110的其中一个的移动,也即确定相对广播出该第一无线信号131的电梯轿厢110的移动,进而基于上述对ID信息的识别结果判断该移动是否为对应于进入正确的电梯轿厢的移动。
以图1中所示的场景为示例,当三个电梯轿厢110-1、110-2和110-3停靠在乘客90所在的层站时,假设电梯轿厢110-1和110-3的轿厢门113-1和113-3分别打开、电梯轿厢110-2的轿厢门113-2关闭,乘客90能够感测到第一无线信号131-1和131-3,由于乘客90在电梯层站区域中当前所处的位置相对电梯轿厢110-3更近,因此,感测到的第一无线信号131-3强度更强,乘客90中携带的个人移动终端200将选择接收第一无线信号131-3,并且,识别该第一无线信号131-3、以及确定接收的第一无线信号131-3的信号强度。
假设乘客90按照图1所示的虚线方向朝电梯轿厢110-3中移动,个人移动终端200将可以确定接收到的第一无线信号131-3逐渐变强,从而,确定乘客90当前的移动为接近电梯轿厢131-3。
如果电梯轿厢131-3恰好为指派的电梯轿厢,也即对应乘客90的正确的电梯轿厢,那么个人移动终端200可以基于其识别的ID信息来确定该移动所对应的电梯轿厢,例如确定该接近移动是对应于电梯轿厢131-3的接近移动,也即对应为接近正确的电梯轿厢的移动,从而可以判断该移动是对应于进入正确的电梯轿厢的移动。
如果电梯轿厢131-1为指派的电梯轿厢(电梯轿厢131-3为非正确的电梯轿厢),那么个人移动终端200可以基于其识别的ID信息来确定该移动所对应的电梯轿厢,例如确定该接近移动是对应于电梯轿厢131-1的接近移动,也即对应为远离正确的电梯轿厢的移动,从而可以判断该移动不是对应于进入正确的电梯轿厢的移动。
个人移动终端200基于以上判断结果,可以发出不同的指引信号,在该实施例中,发出非可视形式的指引信号,这样,乘客90并不需要观看个人移动终端就可以被指引进入正确的电梯轿厢中,实现免伸手(hand-free)的效果,大大方便乘客并提高乘客体验。在一实施例中,指引信号可以是震动信号,也可以是声音提示信号,或者可以是它们二者的结合。
在一实施例中,在判断乘客90的当前移动是对应于进入正确的电梯轿厢的移动时,可能乘客90能够确定哪个电梯轿厢110是正确的电梯轿厢,个人移动终端200可以不发出任何的指引信号。在判断乘客90的当前移动不是对应于进入正确的电梯轿厢的移动时,个人移动终端200将加强震动信号和/或发出声音提示信号,乘客90在感知该震动信号和/或听到该声音提示信号的情况下,将改变当前的移动;示例地,乘客90改为朝向电梯轿厢131-1(如果电梯轿厢131-1为正确的电梯轿厢的情况下)移动,也即首先作远离电梯轿厢131-3的移动,个人移动终端200的震动信号将逐渐变弱,随后,乘客90的个人移动终端200将接收到第一无线信号131-1,直到进入电梯轿厢131-1,该接近电梯轿厢131-1的移动被检测到并被判断为对应于进入正确的电梯轿厢的移动,个人移动终端200不发出震动信号来阻止乘客90的当前移动,这样,乘客90将被指引进入正确的电梯轿厢中。
继续如图1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指引装置10还包括安装在电梯层站区域的第二无线信号广播部件150,其用于向个人移动终端200发送相应的正确的电梯轿厢的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无线信号广播部件150也作为电梯系统的组成部件,用于实现自动呼梯操作功能。在每个电梯层站区域中,可以安装一个或多个第二无线信号广播部件150,例如安装两个,即第二无线信号广播部件150-1和150-2。第二无线信号广播部件150可以持续发射或广播第二无线信号151,例如第二无线信号广播部件150-1和150-2分别广播的第二无线信号151-1和151-2,在个人移动终端200接近第二无线信号广播部件150时,或者一旦进入电梯层站区域410中时,将可以自动地与其中一个第二无线信号广播部件150建立无线通信连接,从而个人移动终端200自动地向第二无线信号广播部件150发送呼梯请求命令,第二无线信号广播部件150接收该呼梯请求命令。在一示例中,根据个人移动终端200接收的第二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确定个人移动终端200相对第二无线信号广播部件150的距离,在小于或等于预定的距离阈值时,个人移动终端200自动地与第二无线信号广播部件150建立无线通信连接。
呼梯请求命令可以为包括呼梯方向和目的楼层的呼梯请求命令,第二无线信号广播部件150可以与电梯系统的电梯控制器建立连接,并将该呼梯请求命令自动发送至电梯控制器。电梯控制器用于控制电梯系统中的多个电梯轿厢110的运行,例如基于该呼梯请求命令进行调度控制,指派多个电梯轿厢110中的其中一个在乘客90所在的层站停靠并将其载送至相应的目的楼层,被指派的电梯轿厢110也预先地登记乘客90的目的楼层中,例如,在楼层登记控制板上自动登记目的楼层。这样,乘客90可以完全实现自动呼梯操作,并且,可以实现免伸手地完成呼梯操作。
第二无线信号广播部件150广播的第二无线信号可以包括其从电梯控制器接收的指派的电梯轿厢的信息,个人移动终端200可以接收并临时地存储该指派的电梯轿厢的信息。该指派的电梯轿厢的信息在个人移动终端200中将与识别的第一无线信号131对应的电梯轿厢110比对,从而,判断乘客90的当前的移动是否为对应于正确的电梯轿厢的移动。
在乘客90进入正确的电梯轿厢内部后,或者在到达目的楼层后,个人移动终端200可以删除上述临时地存储的指派的电梯轿厢信息。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指引装置10结合应用至上述实施例的免伸手地完成呼梯操作的电梯系统中时,可以完全实现乘客90从开始呼梯至到达目的楼层的完全免伸手操作,不需要将个人移动终端200从例如口袋中拿出来观看,并且,不易乘错电梯,有利于保证电梯系统的运行效率的同时,大大提高乘客的体验。
同时需要说明的是,指引装置10并不限于应用于上述实施例的免伸手地完成呼梯操作的电梯系统中,正确的电梯轿厢也不限于是指派的电梯轿厢。在其他应用场景中,示例地,如果图1所示的电梯轿厢110-1是在1至N楼层站之间运行,电梯轿厢110-3在2至N楼不停靠,假如乘客90的目的楼层是(N+1)楼,那么,电梯轿厢110-1将在乘客90的个人移动终端200被设置为非正确的电梯轿厢,电梯轿厢110-3将在乘客90的个人移动终端200被设置为正确的电梯轿厢,乘客90在1楼接近电梯轿厢110-1时,个人移动终端200将发出或加强震动信号,提醒乘客90当前并不是走入正确的电梯轿厢。
图2示意图1所示实施例的装置在至少部分地通过个人移动终端实现时的模块结构示意图。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个人移动终端200用于部分地实现如图1所示的指引装置10,其中,个人移动终端200可以包括无线通信模块210、信号识别模块230、移动确定模块250、判断模块270和指引模块290。
在一实施例中,无线通信模块210其用于至少接收可识别的第一无线信号131,其中,所述第一无线信号是从多个电梯轿厢110的其中一个中广播出来,并且第一无线信号131的信号强度随着其广播距离的增加而大致递减。在第一无线信号131为蓝牙信号时,无线通信模块210具体可以为蓝牙通信模块。无线通信模块210可能能够感测到多个电梯轿厢110中广播出来的第一无线信号131,无线通信模块210可以被配置为选择接收信号强度相对较强的第一无线信号131,此时,也表明个人移动终端200与对应该较强的第一无线信号131的电梯轿厢110相对最为接近。
在一实施例中,信号识别模块230用于识别接收的第一无线信号131以确定第一无线信号131是从多个电梯轿厢110的哪一个中广播出来,示例地,通过读取并识别接收的第一无线信号131中的ID信息,来确定该第一无线信号131对应的电梯轿厢110。
在一实施例中,移动确定模块250用于基于接收的第一无线信号131的信号强度的变化确定乘客90相对多个电梯轿厢110的其中一个的移动。移动确定模块250可以设置信号强度确定子模块251,其用来实时地确定接收的第一无线信号131的信号强度,移动确定模块250例如可以通过RSSI实现。移动确定模块250从而可以持续地确定的第一无线信号131的信号强度,获知第一无线信号131的信号强度的变化,例如,逐渐变强还是逐渐变弱。在第一无线信号131的信号强度逐渐变强的情况下,移动确定模块250确定乘客90的当前移动是接近该第一无线信号131对应的电梯轿厢110,在第一无线信号131的信号强度逐渐变弱的情况下,移动确定模块250确定乘客90的当前移动是远离该第一无线信号131对应的电梯轿厢110。这样,可以根据第一无线信号131的强弱变化来确定乘客90相对第一无线信号131对应的电梯轿厢110的移动方向。
在一实施例中,判断模块270用于基于识别结果判断所述移动是否为对应于进入正确的电梯轿厢的移动;具体地,识别的第一无线信号131所对应的电梯轿厢是存储于个人移动终端200中的正确的电梯轿厢,那么该移动是对应于正确的电梯轿厢的移动,如果该移动时接近该电梯轿厢的移动,那么进一步可以确定对应于进入正确的电梯轿厢的移动。
在一实施例中,指引模块270用于基于判断模块270的判断结果、通过震动信号的变化和/或声音提示信号来指引乘客90进入正确的电梯轿厢。在判断乘客90的当前移动是对应于进入正确的电梯轿厢的移动时,可能乘客90能够确定哪个电梯轿厢110是正确的电梯轿厢,个人移动终端200可以不发出任何的指引信号。在判断乘客90的当前移动不是对应于进入正确的电梯轿厢的移动时,指引模块270将加强震动信号和/或发出声音提示信号,乘客90在感知该震动信号和/或听到该声音提示信号的情况下,将改变当前的移动;示例地,如图1所示,乘客90改为朝向电梯轿厢131-1(如果电梯轿厢131-1为正确的电梯轿厢的情况下)移动,也即首先作远离电梯轿厢131-3的移动,个人移动终端200的震动信号将逐渐变弱,随后,乘客90的个人移动终端200将接收到第一无线信号131-1,直到进入电梯轿厢131-1,该接近电梯轿厢131-1的移动被检测到并被判断为对应于进入正确的电梯轿厢的移动,个人移动终端200不发出震动信号来阻止乘客90的当前移动,这样,乘客90将被指引进入正确的电梯轿厢中。
图3所示为按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指引乘客进入正确的电梯轿厢的方法的流程图。图3所示实施例的指引方法可以在个人移动终端200中执行完成,结合图1至图3,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指引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步骤S310,接收可识别的第一无线信号。在一实施例中,携带个人移动终端200的乘客90位于电梯层站区域中等候电梯时,电梯轿厢110的任何一个的轿厢门113打开时,无线通信模块210将可以感测到该电梯轿厢110中广播出来的第一无线信号131 ,进一步选择接收信号强度最强的第一无线信号,也即,与该第一无线信号131对应的第一无线信号广播部件130建立连接。
接收到的第一无线信号可以被识别,也即步骤S320,该步骤可以在个人移动终端200的信号识别模块230中完成。
同时,完成对接收的第一无线信号131的信号强度确定,也即步骤S330,该步骤可以在个人移动终端200的信号强度确定子模块251中完成。
进一步,步骤S340,基于接收的第一无线信号131的信号强度的变化确定乘客90相对多个电梯轿厢110的其中一个的移动,也即确定乘客90当前相对第一无线信号131对应的电梯轿厢110的移动,例如,当接收的第一无线信号131的信号强度不断变强时,确定乘客90当前的移动为接近该第一无线信号131对应的电梯轿厢110,反之,则远离该电梯轿厢110。该步骤S340可以在个人移动终端200的移动确定模块250中完成。
进一步,步骤S350,基于步骤S320中的识别结果,判断步骤S340中确定的移动是否为对应于进入正确的电梯轿厢的移动。具体地,通过识别结果对应的电梯轿厢,也即步骤S340中确定的移动所对应的电梯轿厢;将识别结果对应的电梯轿厢与临时存储的正确的电梯轿厢比较,如果相同,则该移动对应于正确的电梯轿厢的移动,进一步如果该移动是接近电梯轿厢,则该移动是对应于进入正确的电梯轿厢的移动;否则,判断该移动不是对应于进入正确的电梯轿厢的移动。该步骤S350可以在个人移动终端200的判断模块270中完成。
步骤S350中如果判断为“是”,进入步骤S370,不发出震动信号和/或声音提示信号,也即不通过指引信号来阻止乘客90的当前移动。在其他实施例中,当然也可以发出提示乘客移动进入正确的电梯轿厢的声音提示信号,或者减弱震动信号来提示乘客越来越接近正确的电梯轿厢。
步骤S350中如果判断为“否”,进入步骤S360,发出或加强震动信号和/或发出声音提示信号,该信号是用来指引乘客进入正确的电梯轿厢。具体地,乘客90在该强震动信号和/或声音提示信号的提示下,乘客90很可能改变移动,即步骤S380,进一步,返回执行步骤S310至S350,直到乘客90改为朝向正确的电梯轿厢移动、步骤S350中判断为“是”为止。
上述步骤S360和S370可以在个人移动终端200的指引模块290中完成。
以步骤S310至步骤S370均可以在个人移动终端200的熄屏状态下完成,无需乘客90观看或者操作个人移动终端200
图4所示为按照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指引乘客进入正确的电梯轿厢的方法的流程图。图4所示实施例的指引方法可以在指引装置10中执行完成,结合图1和图4,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指引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步骤S410,电梯轿厢110中的第一无线信号广播部件130广播可识别的第一无线信号131。第一无线信号广播部件130可以持续地广播第一无线信号131,也可以在该电梯轿厢110的轿厢门113打开时才广播该第一无线信号131。在轿厢门113打开的情况下,该第一无线信号131可以被广播至电梯轿厢110之外的电梯层站区域中,从而可以被电梯层站区域中乘客90的个人移动终端200接收并识别,即步骤S420。
进一步,步骤S430,个人移动终端200确定接收的第一无线信号131的信号强度确定。
进一步,步骤S440,基于接收的第一无线信号131的信号强度的变化确定乘客90相对多个电梯轿厢110的其中一个的移动,也即确定乘客90当前相对第一无线信号131对应的电梯轿厢110的移动。
进一步,步骤S450,基于步骤S420中的识别结果,判断步骤S440中确定的移动是否为对应于进入正确的电梯轿厢的移动。具体地,通过识别结果对应的电梯轿厢,也即步骤S440中确定的移动所对应的电梯轿厢;将识别结果对应的电梯轿厢与临时存储的正确的电梯轿厢比较,如果相同,则该移动对应于正确的电梯轿厢的移动,进一步如果该移动时接近电梯轿厢,则该移动是对应于进入正确的电梯轿厢的移动;否则,判断该移动不是对应于进入正确的电梯轿厢的移动。
步骤S450中如果判断为“是”,进入步骤S470,不发出震动信号和/或声音提示信号,也即不通过指引信号来阻止乘客90的当前移动。在其他实施例中,当然也可以发出提示乘客移动进入正确的电梯轿厢的声音提示信号,或者减弱震动信号来提示乘客越来越接近正确的电梯轿厢。
步骤S450中如果判断为“否”,进入步骤S460,发出或加强震动信号和/或发出声音提示信号,该信号是用来指引乘客进入正确的电梯轿厢。具体地,乘客90在该强震动信号和/或声音提示信号的提示下,乘客90很可能改变移动,即步骤S380,进一步,返回执行步骤S410至S450,直到乘客90改为朝向正确的电梯轿厢移动、步骤S350中判断为“是”为止。
因此,通过上述图3和图4所示实施例的指引方法,乘客90可以被方便地指引进入正确的电梯轿厢,可以避免乘客进入非正确的电梯轿厢,提高电梯系统的运行效率。
如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本发明的方面可体现为系统、方法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的方面可采用以下形式:全硬件实施方案、全软件实施方案(包括固件、常驻软件、微码等),或者在本文中一般可全部被称为“服务”、“电路”、“电路系统”、“模块”和/或“处理系统”的组合了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方案。此外,本发明的方面可采用体现在其上实施有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的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可使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任何组合。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例如但不限于,电子、磁性、光学、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系统、设备或装置,或者上述项的任何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实例(非详尽列表)将包括下列项:具有一根或多根电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装置、磁性存储装置,或者上述项的任何合适的组合。在本文档的上下文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可含有或存储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设备或装置使用或者与之结合使用的任何有形介质。
体现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程序代码和/或可执行指令可使用任何适当的介质进行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有线、光纤电缆、RF等,或者上述项的任何合适的组合。
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面的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可采用一个或多个编程语言的任何组合进行编写,包括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等,以及传统程序编程语言,诸如,“C”编程语言或类似的编程语言。程序代码可完全在用户的计算机(装置)上执行、部分在用户的计算机上执行、作为独立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的计算机上执行并且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后一种情形下,远程计算机可通过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在内的任何类型的网络连接到用户的计算机,或者可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使用互联网服务提供商通过互联网进行连接)。
计算机程序指令可提供到通用计算机的处理器、专用计算机的处理器,诸如,图像处理器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生产机器,使得经由计算机的处理器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执行的指令创建用于实施流程图和/或框图的一个或多个框中指定的功能/动作的方式。
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加载到计算机、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或其他装置上,以致使在计算机、其他可编程设备或其他装置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便产生计算机实施的过程,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施本文中指定的功能和动作的过程。
还应该注意在一些备选实现中,框中所示的功能/操作可以不按流程图所示的次序来发生。例如,依次示出的两个框实际可以基本同时地执行或这些框有时可以按逆序执行,具体取决于所涉及的功能/操作。虽然示出、公开和要求了特定步骤顺序,但应了解步骤可以任何次序实施、分离或组合,除非另外指明,且仍将受益于本公开。
本说明书使用实例来公开本发明,包括最佳模式,并且也使本领域的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实践本发明,包括制作和使用任何装置或系统以及执行任何所涵盖的方法。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并且可包括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想出的其他实例。如果此类其他实例具有与权利要求书的字面语言并无不同的结构元件,或者如果它们包括与权利要求书的字面语言并无实质差别的等效结构元件,那么它们意图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

Claims (19)

1.一种用于指引乘客进入正确的电梯轿厢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多个所述电梯轿厢中的第一无线信号广播部件,其用于广播可识别的第一无线信号,其中,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随着其广播距离的增加而大致递减,
其中,所述装置通过所述乘客携带的个人移动终端接收并识别多个所述电梯轿厢的至少一个的第一无线信号广播部件所广播的所述第一无线信号、以及确定接收的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
其中,所述装置还通过所述个人移动终端基于接收的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的变化确定所述乘客相对多个所述电梯轿厢的其中一个的移动、进而基于识别结果判断所述移动是否为对应于进入正确的电梯轿厢的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通过所述个人移动终端基于所述判断结果来生成相应的震动信号和/或声音提示信号并指引所述乘客进入正确的电梯轿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通过所述个人移动终端在所述移动不是对应于进入正确的电梯轿厢的移动时加强所述震动信号和/或发出声音提示信号。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包括对应安装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广播部件的所述电梯轿厢的身份标识信息;
所述装置还通过所述个人移动终端识别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身份标识信息并基于识别的所述身份标识信息判断所述移动是否为对应于正确的电梯轿厢的移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确的电梯轿厢被临时地存储在所述个人移动终端中。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广播部件为低功耗蓝牙模块,所述第一无线信号为低功耗蓝牙信号。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电梯层站区域的第二无线信号广播部件,其用于向所述个人移动终端发送所述正确的电梯轿厢的信息。
8.一种电梯系统,包括多个电梯轿厢以及电梯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所述的用于指引乘客进入正确的电梯轿厢的装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系统还包括装在电梯层站区域的第二无线信号广播部件,所述第二无线信号广播部件被配置为:广播第二无线信号,以及基于所述第二无线信号来与所述个人移动终端自动建立无线通信连接,以及在建立所述无线通信连接时接收从所述个人移动终端自动发送过来的呼梯请求命令。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个人移动终端还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二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大致地确定所述个人移动终端相对所述第二无线信号广播部件,并且在该距离小于或等于预定的距离阈值时自动建立所述无线通信连接。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无线信号广播部件用于发送所述呼梯请求命令至所述电梯控制器连接;
其中,所述电梯控制器用于基于所述呼梯请求命令为乘客指派相应的电梯轿厢,所述电梯系统用于通过所述第二无线信号广播部件向所述个人移动终端发送指派的电梯轿厢的信息。
12.一种指引乘客进入正确的电梯轿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接收可识别的第一无线信号,其中,所述第一无线信号是从多个电梯轿厢的至少一个中广播出来,并且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随着其广播距离的增加而大致递减;
识别接收的所述第一无线信号以确定所述第一无线信号是从多个电梯轿厢的哪一个中广播出来;
基于接收的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的变化确定所述乘客相对多个所述电梯轿厢的其中一个的移动;以及
基于识别结果判断所述移动是否为对应于进入正确的电梯轿厢的移动。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
基于所述判断结果,通过震动信号的变化和/或声音提示信号指引所述乘客进入正确的电梯轿厢。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指引所述乘客进入正确的电梯轿厢的步骤中,在所述移动是对应于进入正确的电梯轿厢的移动时,不发出震动信号或减弱震动信号;在所述移动不是对应于进入正确的电梯轿厢的移动时,加强所述震动信号和/或发出声音提示信号。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包括对应安装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广播部件的所述电梯轿厢的身份标识信息;
在所述识别步骤中,识别所述第一无线信号中的身份标识信息。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判断步骤中,将所述身份标识信息与正的电梯轿厢对应的身份标识信息进行比对,如果相同,则判断所述移动是对应于正确的电梯轿厢的移动。
17.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确定移动步骤中,如果接收的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逐渐变强,则确定所述乘客的移动为接近该第一无线信号对应的电梯轿厢,如果接收的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逐渐变弱,则确定所述乘客的移动为远离该第一无线信号对应的电梯轿厢。
18.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线信号为低功耗蓝牙信号。
1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可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2至18中任一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1810442337.6A 2017-07-19 2018-05-10 控制乘客进入正确的电梯轿厢的智能指引 Active CN10927946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894733 2017-07-19
CN201710589473 2017-07-1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79463A true CN109279463A (zh) 2019-01-29
CN109279463B CN109279463B (zh) 2021-06-08

Family

ID=650149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442337.6A Active CN109279463B (zh) 2017-07-19 2018-05-10 控制乘客进入正确的电梯轿厢的智能指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661309B2 (zh)
EP (1) EP3656717B1 (zh)
CN (1) CN109279463B (zh)
WO (1) WO2019015642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15070A (zh) * 2020-05-28 2020-09-01 上海依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4604700A (zh) * 2021-11-22 2022-06-10 杭州西奥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轿厢内人数统计检测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584613B2 (en) * 2017-06-23 2023-02-21 Otis Elevator Comapny Determination for motion of passenger over elevator landing area
CN110451369B (zh) * 2018-05-08 2022-11-29 奥的斯电梯公司 用于电梯的乘客引导系统、电梯系统和乘客引导方法
CN111071873A (zh) * 2018-10-22 2020-04-28 奥的斯电梯公司 基于与电梯大厅的接近度对远程电梯呼叫服务设定优先级的系统和方法
US20230108212A1 (en) * 2021-09-30 2023-04-06 Otis Elevator Company Auto range process for elevator wireless node
CN114394498A (zh) * 2022-01-24 2022-04-26 乐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免触式升降机控制方法及系统
JP7309978B1 (ja) 2022-06-20 2023-07-18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33639A (ja) * 1994-11-15 1996-05-28 Hitachi Building Syst Eng & Service Co Ltd 車輌用エレベータの乗りかご内案内装置
CN1286205A (zh) * 1999-08-30 2001-03-07 奥蒂斯电梯公司 为视力有障碍者在升降机方面提供上升引导
CN101035731A (zh) * 2004-10-05 2007-09-12 奥蒂斯电梯公司 使用颜色指示指引乘客
CN101054139A (zh) * 2006-04-13 2007-10-17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用于在电梯系统中对用户进行分配的方法和这种电梯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09396A (en) * 1998-11-09 2000-08-29 Otis Elevator Company Remote elevator call placement with provisional call verification
US6828918B2 (en) 2000-11-29 2004-12-0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Personalized accessibility identification receiver/transmitter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ssistance
JP2003192244A (ja) 2001-12-27 2003-07-09 Hitachi Ltd エレベーターの遠隔呼出方法及び装置
EP1614992B1 (en) 2003-04-17 2013-10-23 Navitime Japan Co., Ltd. Pedestrian navigation device, pedestrian navigation system, pedestrian navigation method and program
US20100109918A1 (en) 2003-07-02 2010-05-06 Raanan Liebermann Devices for use by deaf and/or blind people
JP2007031153A (ja) * 2005-07-28 2007-02-08 Inventio Ag 輸送手段、特にエレベータによりユーザを輸送する方法
US8077019B2 (en) 2006-01-19 2011-12-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of associating groups of classified source addresses with vibration patterns
KR101425222B1 (ko) 2007-08-22 2014-08-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휴대 단말기의 진동 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WO2009132696A1 (de) 2008-04-29 2009-11-05 Inventio Ag Verfahren zur führung eines passagiers in einem gebäude
KR20110005587A (ko) 2009-07-10 2011-01-1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휴대 단말의 진동 발생 방법 및 장치
KR20110019144A (ko) 2009-08-19 2011-02-2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진동 패턴 발생 장치 및 방법
US8552859B2 (en) 2009-09-30 2013-10-08 Apple Inc. Self adapting alert device
US9008859B2 (en) 2010-12-22 2015-04-14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Navigation instructions using low-bandwidth signaling
US8710966B2 (en) 2011-02-28 2014-04-29 Blackberry Limi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provide haptic feedback
FI20115542A0 (fi) 2011-06-03 2011-06-03 Marimils Oy Menetelmä ja järjestelmä valvontaan
US8817761B2 (en) 2011-08-29 2014-08-26 Randal Gruberma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motely controlling features of wireless mobile devices
CN103183262B (zh) 2011-12-27 2016-04-20 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群控用厅外呼梯引导系统
US20150141043A1 (en) 2013-08-23 2015-05-21 Cellepathy Ltd. Corrective navigation instructions
FI124013B (fi) * 2012-11-14 2014-01-31 Kone Corp Menetelmä, järjestely ja hissijärjestelmä
US20150368067A1 (en) 2013-02-05 2015-12-24 XiaoBin Vincent Tang Peripheral equipment near field communicaiton (nfc) card reader
CN105722778A (zh) 2013-05-20 2016-06-29 奥的斯电梯公司 基于调度的移动应用
JP6181446B2 (ja) * 2013-07-08 2017-08-16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WO2015082717A1 (en) 2013-12-06 2015-06-11 Televic Rail Nv Personalized guidance system
US9837860B2 (en) 2014-05-05 2017-12-05 Witricity Corporation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s for elevators
US9957132B2 (en) * 2015-02-04 2018-05-01 Thyssenkrupp Elevator Ag Elevator control systems
CN204980676U (zh) 2015-06-12 2016-01-20 上海秉上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乘客无线定位识别系统
US20170010099A1 (en) 2015-07-10 2017-01-12 Otis Elevator Company Passenger conveyance way finding beacon system
CN105502111B (zh) 2015-11-27 2017-12-01 广州日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蓝牙的电梯出入控制系统和电梯出入调度方法
CN106586733B (zh) 2016-10-26 2019-04-19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电梯搭乘引导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33639A (ja) * 1994-11-15 1996-05-28 Hitachi Building Syst Eng & Service Co Ltd 車輌用エレベータの乗りかご内案内装置
CN1286205A (zh) * 1999-08-30 2001-03-07 奥蒂斯电梯公司 为视力有障碍者在升降机方面提供上升引导
CN101035731A (zh) * 2004-10-05 2007-09-12 奥蒂斯电梯公司 使用颜色指示指引乘客
CN101054139A (zh) * 2006-04-13 2007-10-17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用于在电梯系统中对用户进行分配的方法和这种电梯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15070A (zh) * 2020-05-28 2020-09-01 上海依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4604700A (zh) * 2021-11-22 2022-06-10 杭州西奥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轿厢内人数统计检测方法
CN114604700B (zh) * 2021-11-22 2023-08-29 杭州西奥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轿厢内人数统计检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79463B (zh) 2021-06-08
US20200239277A1 (en) 2020-07-30
EP3656717B1 (en) 2023-08-30
EP3656717A1 (en) 2020-05-27
US11661309B2 (en) 2023-05-30
EP3656717A4 (en) 2021-07-28
WO2019015642A1 (zh) 2019-0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79463A (zh) 控制乘客进入正确的电梯轿厢的智能指引
CN109928281B (zh) 乘客运输系统的维护
CN106471573B (zh) 语音识别装置以及语音识别系统
CN107192390A (zh) 共享车辆的定位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9928280B (zh) 乘客运输系统的维护监控
CN109110589B (zh) 乘客相对电梯层站区域的移动的确定
CN105429969A (zh) 一种用户身份验证方法与设备
CN105858368A (zh) 自动呼叫电梯的系统及方法
CN105905712B (zh) 自动进出电梯的系统及方法
US11584613B2 (en) Determination for motion of passenger over elevator landing area
CN105600632B (zh) 自动进出电梯的系统及方法
US11964847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passengers movement, elevator-calling control method,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and elevator system
US2020009826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vehicle information
CN109279461A (zh) 电梯轿厢中的乘客人流的无缝跟踪
CN107222230B (zh) 由物理信号屏障辅助的利用信号强度数据的乘客区域检测
CN106044419B (zh) 自动进出电梯的系统及方法
CN103079979A (zh) 电梯的声音识别装置以及其控制装置
CN110722571B (zh) 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汽车零件装配系统及其方法
CN107150933B (zh) 电梯楼层的确定方法、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CN104966514A (zh) 一种语音识别方法和车载设备
CN109279466A (zh) 电梯乘客的异常移动的自动检测
CN106228836A (zh) 室内停车引导方法及装置
CN103419790A (zh) 车辆驾驶员的分级识别和基于该识别的车辆设置激活选择
CN105243692A (zh) 一种基于车牌识别的停车计费设备、系统及方法
CN111356120B (zh) 具有蓝牙功能手机自动检测范围内无线耳机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