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273923A - 杆式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杆式连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273923A CN109273923A CN201810725289.1A CN201810725289A CN109273923A CN 109273923 A CN109273923 A CN 109273923A CN 201810725289 A CN201810725289 A CN 201810725289A CN 109273923 A CN109273923 A CN 10927392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r
- shell
- track
- chimeric
- pie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01R13/62933—Comprising exclusively pivoting lever
- H01R13/62955—Pivoting lever comprising supplementary/additional locking mea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01R13/62933—Comprising exclusively pivoting lever
- H01R13/62938—Pivoting lever comprising own camming mean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杆式连接器能避开电线的同时从壳体后方引导杆的组装动作。杆式连接器具备壳体、能转动地装配于壳体的杆及从壳体向后方引出的多根电线,杆式连接器使杆从嵌合初始位置向嵌合位置转动而与对方连接器嵌合,整个杆呈门状,一对臂板被操作部连结,在臂板的对置面设有突条片,壳体具备与对方侧连接器嵌合的嵌合部和设置于嵌合部后方的杆导向部,杆导向部具备:前后一对轨道,其沿与电线的引出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若将突条片从一端侧引导至另一端侧,则杆在嵌合位置被组装;导入部,其在后侧轨道的一端侧开口并使突条片从壳体后方导入轨道之间;以及退避部,其在后侧轨道的另一端侧开口并使杆从嵌合位置向嵌合初始位置转动而使突条片向壳体后方转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所公开的技术涉及一种杆式连接器。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用于与对方连接器嵌合的具备杆的连接器,已知有例如专利文献1的连接器。该杆式连接器构成为具备壳体、杆以及端子零件。在壳体设置有杆收纳凹部,在杆收纳凹部的内表面突出设置有圆柱状的支轴,支轴构成杆的转动支点。另外,杆收纳凹部处的杆的入口部分设为组装通道,该组装通道形成于前后一对凸轮面之间。
另一方面,杆的整体形成为一块板状,杆由操作部和作用部构成,操作部设置于杆的一端,作用部从操作部至另一端细长地延伸。在作用部的两面设置有一对干渉部,一对干渉部能通过以嵌合状态被插入于组装通道而与各端子零件干渉。干渉部形成为沿宽度方向延伸的肋状,干渉部由干渉主体和凸轮接受部构成,干渉主体从宽度方向的另一端向一端以直线状较长地延伸,凸轮接受部从干渉主体的一端沿倾斜方向延伸并能在凸轮面滑动。
若对杆的组装动作进行简单地说明,则从壳体的一侧面一边按压操作部一边将杆插入杆收纳凹部内。通过这样的方式,干渉部的干渉主体沿组装通道移动,从而能顺利地对杆的组装动作进行引导。此外,就算在从壳体的后表面向后方引出多根电线的情况下,也不会使多根电线与杆干渉而能将杆组装于壳体。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4086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上述的杆式连接器中,当将杆组装于壳体时,必需将杆配置于壳体的侧方,并且杆形成为横向较长的形状,所以在壳体的侧方无法确保充分的空间的情况下,难以进行杆的组装动作。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说明书所公开的技术所涉及的杆式连接器具备壳体、杆以及多根电线,所述杆能转动地装配于所述壳体,且能在嵌合初始位置与嵌合位置之间转动,所述多根电线从所述壳体向后方引出,所述杆式连接器通过使所述杆从所述嵌合初始位置转动到所述嵌合位置,从而能与对方连接器嵌合,所述杆构成为整体呈门状,一对臂板被操作部连结,在所述臂板的对置面设置有突条片,所述壳体具备嵌合部和杆导向部,所述嵌合部能与所述对方侧连接器嵌合,所述杆导向部设置于所述嵌合部的后方,所述杆导向部具备:前后一对轨道,其形成为沿与所述电线的引出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的形式,若所述前后一对轨道将所述突条片从一端侧向另一端侧引导至所述另一端侧,则所述杆在所述嵌合位置被组装;导入部,其在后侧的所述轨道的一端侧开口设置,所述导入部使所述突条片从所述壳体的后方导入所述一对轨道之间;以及退避部,其在后侧的所述轨道的另一端侧开口设置,所述退避部随着使所述杆从所述嵌合位置向所述嵌合初始位置转动而使所述突条片向所述壳体的后方转动。
根据这样的构成,杆形成为门形,所以若预先以将多根电线卷入的方式将杆配置于壳体的后方,使杆朝壳体向前方移动,则通过突条片穿过导入部而与前侧的轨道碰触,从而向前方的移动停止。接着,通过突条片沿前侧的轨道向侧方(从轨道的一端侧向另一端侧)移动而能将杆组装于嵌合位置。之后,若使杆从嵌合位置向嵌合初始位置转动,则突条片穿过退避部向壳体的后方转动。
因此,就算在壳体的侧方无法确保用于配置杆的空间的情况下,也能回避电线的同时,从壳体的后方对杆的组装动作进行引导。
也可以构成为在所述臂板的对置面设置有锁定部,所述锁定部使所述杆保持于所述嵌合初始位置,所述锁定部具备挠曲片和锁定爪,所述挠曲片能挠曲,所述锁定爪设置于所述挠曲片的前端,随着使所述突条片从所述壳体的后方穿过所述导入部而导入到所述一对轨道之间,所述锁定爪从所述壳体的后方穿过所述退避部向前方移动。
根据这样的构成,当从壳体的后方组装杆时,锁定爪不与后侧的轨道干渉,而能穿过退避部。因此,能避免锁定爪变形或者被削除。
也可以构成为在所述前侧轨道的另一个端部设置有使所述锁定爪穿过的插通部,从所述壳体的后方穿过所述退避部向前方移动的所述锁定爪穿过所述插通部且进一步向前方移动。
根据这样的构成,在锁定爪通过退避部之后,不与前侧的轨道干渉,而能穿过插通部。因此,能进一步避免锁定爪变形或被削除。
发明效果
根据本说明书所公开的技术,提供一种杆式连接器,其能回避电线的同时,能从壳体的后方对杆的组装动作进行引导。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带有杆的连接器的图。
图2是示出杆配置于组装到连接器之前的位置的状态的图。
图3是杆的主视图。
图4是示出杆的对置面的图(沿图3的A-A线的剖视图)
图5是杆的侧视图。
图6是杆的一外表面图。
图7是示出杆配置于组装初始位置的状态的图。
图8是示出杆配置于乘骑初始位置的状态的图。
图9是示出杆通过侧方引导路的状态的图。
图10是示出杆处于乘骑状态的剖视图。
图11是示出杆配置于组装完成位置的状态的图。
图12是示出杆配置于组装完成位置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3是图12的后视图。
图14是沿图13的B-B线的剖视图。
图15是示出杆配置于嵌合初始位置的状态的图。
图16是示出杆配置于嵌合初始位置的状态的图。
图17是示出杆配置于嵌合初始位置的状态的图。
图18是示出沿图15的C-C线的剖视图。
图19是示出沿图15的D-D线的剖视图。
图20是示出杆被限制转动的状态的图。
图21是示出沿图20的E-E线的剖视图。
图22是示出锁定部的变形例的图。
图23是示出壳体的变形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21对本说明书所公开的技术所涉及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杆式连接器1构成为具备壳体10和杆40。通过杆40能转动地装配于壳体10,并对该杆40绕转动方向R1进行转动操作,从而壳体10能相对于未予图示的对方连接器嵌合以及脱离。以下,以壳体10的相对于对方连接器的嵌合侧为前侧进行说明。另外,关于多个相同部件,有时对一个部件赋予符号,对其他部件省略符号。
壳体10是合成树脂制,整体形成为稍微扁平的大致长方体形状。如图14所示,在壳体10的内部形成有腔11,腔11形成为沿前后方向贯通的方式。如图8所示,在腔11的内部收纳阴端子FT,随着壳体10与对方连接器的嵌合,阴端子FT与被收纳于对方连接器的未予图示的阳端子嵌合而连接。从腔11的背面侧的开口延伸出与阴端子FT连接的未予图示的电线。
如图2所示,壳体10的前侧设为嵌入对方连接器的连接器嵌合部13,壳体10的后侧设为装配杆40的杆装配部20。
杆装配部20具备相互平行的一对外侧面12、12。在各外侧面12突出设置有支承轴21、导向部22、封闭突部23以及面状突部24,支承轴21用于将杆40能转动地支承,导向部22用于将杆40引导到支承轴21,面状突部24从内侧支承杆40。在一方的外侧面12设置的这些部件与在另一方的外侧面12设置的这些部件设置于在各个壳体10的前后方向以及左右方向实质上相对应的位置。
支承轴21呈圆柱形状并从外侧面12突出。支承轴21的突出端中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部分设为向图2的左方倾斜的倾斜面21A。比倾斜面21A靠左侧以及右侧的各部分分别设为与外侧面12平行的第一平坦面21B以及第二平坦面21C。在支承轴21的右端部突出形成有保持突部25,保持突部25防止杆40从支承轴21脱落。保持突部25的突出端设为与第二平坦面21C成同一平面的平坦面。
导向部22(前后一对轨道的一个例子)设置于杆装配部20的左端与支承轴21之间。导向部22具备前侧轨道22A和后侧轨道22B,前侧轨道22A沿杆装配部20的前端配置,后侧轨道22B配置于前侧轨道22A的后侧。后侧轨道22B形成为尺寸比前侧轨道22A短。后侧轨道22B与前侧轨道22A配置为相互平行。后侧轨道22B的右端与前侧轨道22A的右端在左右方向设置于相同位置。前侧轨道22A与后侧轨道22B之间形成侧方引导路27,侧方引导路27用于使后述的臂板41的突条片44向侧方移位。后侧轨道22B的右端侧被开口,在后侧轨道22B的右端与支承轴21之间形成有间隙。该间隙设为用于使臂板41的突条片44向后方退避的退避部28。另外,前侧轨道22A的右端侧开口,在前侧轨道22A的右端与支承轴21之间形成有间隙。该间隙设为用于使臂板41的突条片44向后方退避的插通部29。
封闭突部23在杆装配部20的左端与导向部22排列设置。封闭突部23的右端形成为直线形状。另外,后侧轨道22B的左端侧开口,在后侧轨道22B的左端与封闭突部23之间形成有间隙。该间隙设为用于使臂板41的突条片44进入的导入部26。封闭突部23的大致中央与前侧轨道22A连续。即、导入部26的左方以及前方被封闭突部23以及前侧轨道22A封闭。
面状突部24配置于支承轴21的右方。面状突部24从杆装配部20的后端向连接器嵌合部13突出,并且形成为朝支承轴21的突出端的附近较大地弯曲而成的J字形状。面状突部24的突出端形成为平坦面。面状突部24的弯曲内侧面形成为向底面(外侧面12中的被弯曲内侧面包围的区域)下摆展开的锥形形状,并形成为锁定收纳凹部30的侧壁。
在面状突部24的弯曲外侧面形成有用于与后述的杆40的锁定爪50B卡止的被锁定部31。如图18所示,被锁定部31是相对于外侧面12成逆锥形的平坦面。如图2所示,被锁定部31与以支承轴21的轴心P1为中心通过锁定收纳凹部30的底面中央的转动轨迹R2正交。
如图2以及图3所示,杆40具备一对臂板41和操作部42,一对臂板41沿杆装配部20的两外侧面12配置,操作部42将两臂板41彼此连结,整个杆40构成为大致门形状。
如图4所示,在各臂板41的相互对置的对置面41A设置有轴孔43、突条片44(被导向部的一个例子)、倾斜接受面45、锁定部50以及锁定盖部52。
如图4所示,轴孔43沿板厚方向贯通臂板41并形成为圆形状。在轴孔43中的位于远离操作部42的一侧的开口缘形成有装配槽46,装配槽46形成为与支承轴21的保持突部25对应的形状。
突条片44形成为沿左右延伸的突条形状,并设置于操作部42与轴孔43之间。
倾斜接受面45是形成于对置面41A的图4的右端的、向右缘靠外侧(即、向操作部42倾斜)的锥形面。
在图4中,在轴孔43的右方形成有大致U字形状的狭缝49。狭缝49的图4的上端形成为狭缝49的左右宽度与直径被设为相同的半圆形状。
锁定部50是通过狭缝49而从其他部分分离出的舌片形状的部分。锁定部50具备挠曲片50A和锁定爪50B,挠曲片50A以图14所示的上方为基端,锁定爪50B设置于挠曲片50A的自由端。挠曲片50A能沿与杆40的转动方向R1正交的方向挠曲移位。如图18所示,锁定爪50B在与杆40的转动方向R1正交的方向朝向另一方的臂板41以逆锥形形状突出。
另外,臂板41以狭缝49为界形成为凹凸形状。由此,如图19所示,挠曲片50A形成为在没有挠曲移位的状态下整体位于比臂板41的外表面靠内侧(图19的下方)。
锁定盖部52设置为与锁定部50相邻。锁定盖部52以狭缝49中的从锁定部50观察靠近操作部42的边缘部作为一端而设置,并形成为使臂板41的对置面41A侧凹陷且保留表面侧的形状。锁定盖部52具备顶壁部52A和侧壁部52B,顶壁部52A与壳体10的外侧面12对置,侧壁部52B与顶壁部52A正交,并沿从锁定盖部52的图4的左边里侧向锁定部50的基端的方向配置。顶壁部52A形成为壁厚随着从狭缝49的左缘朝向锁定盖部52的左边里侧逐渐变厚的锥形形状。
另外,在臂板41形成有凸轮槽60,凸轮槽60用于使除了上述构成之外的、对方连接器的凸轮销嵌入。凸轮槽60以从臂板41的右下角部接近轴孔43的方式延伸配置,并形成为壁厚比其他部分的壁厚薄的凹形状。
在将杆40组装到壳体10,首先,将从壳体10向后方延伸出的电线配置于两臂板41、41之间的同时,如图2所示,将杆40以使臂板41的突条片44与壳体10的导入部26的后方位置对准的状态从侧方配置到壳体10的后方。接着,使整个杆40向前方(图2的箭头Y所指示的方向)移动。于是,如图7所示,突条片44穿过导入部26而与前侧轨道22A抵触,以使得进一步向前方的移位受限制,配置于侧方引导路27的左方,并且锁定部50的锁定爪50B穿过退避部28以及插通部29而配置于比插通部29靠前方,从而处于向左方的移位被限制的状态。这称为组装初始位置。
接着,向壳体10(即、向图7的箭头X所指向的方向)压入杆40的操作部42。于是,突条片44向右方移位并进入侧方引导路27,突条片44被前侧轨道22A以及后侧轨道22B引导的同时,在侧方引导路27上向右方前进。即、杆40在将操作部42与突条片44的排列方向配设于与电线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的状态下在与电线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上被引导。
并且,如图8以及图9所示,倾斜接受面45到达支承轴21的倾斜面21A,成为相互面接触的状态。这称为乘骑初始位置。即、杆40被导向部22从组装初始位置引导到乘骑初始位置为止。
接着,杆40从乘骑初始位置因惯性而保持该状态向右方移位,开始乘骑支承轴21。然而此时,在乘骑支承轴21时的应力大而只靠惯性而无法乘骑支承轴21的情况下,也可以进一步向侧方按压操作部42(在图2中箭头Y所指向的方向)。于是,如图10所示,杆40乘骑支承轴21,杆40一边使臂板41的对置面41A与支承轴21滑接并向右方移动,一边逐渐弹性变形,并且杆40一边使突条片44逐渐从引导路27向外侧退出一边沿前后方向张开。此时,锁定部50从壳体10的外侧面12逐渐较大地分开,没有与面状突部24接触而向右方移动。
接着,若轴孔43终于到达支承轴21,则如图11以及图12所示,两臂板41朝向彼此弹性复位,轴孔43外嵌于支承轴21,并且如图12至图15所示,锁定部50的锁定爪50B嵌入壳体10的锁定收纳凹部30,从而处于向右方的移位被限制的状态,由此处于杆40到壳体10的安装完成的状态。这称为组装完成位置。此时,突条片44配置于侧方引导路27的右方(比退避部28靠前方)。
当使对方连接器嵌合时,使杆40从组装完成位置以支承轴21为中心向后方转动。于是,如图15至图17所示,支承轴21的保持突部25从轴向卡止于轴孔43,杆40以张开被防止的状态转动。另外,随转动,杆40的突条片44从退避部28向后方脱离,并且锁定部50的锁定爪50B沿如图17所示的转动轨迹R2弹性地乘骑面状突部24。
接着,锁定部50终于骑越面状突部24而弹性复位,如图18以及图19所示,锁定部50返回到配置于比臂板41的外表面靠内侧(壳体10侧)的状态,处于锁定爪50B与被锁定部31对置的状态。这称为嵌合初始位置。
由此,由上述的导入部26、导向部22、侧方引导路27以及退避部28形成将杆40从壳体10的后方导向到相对于壳体10的组装完成位置为止的杆导向部70。
接着,在将杆40配置于嵌合初始位置的状态下,使对方连接器从前方外嵌于连接器嵌合部13。于是,对方连接器进入壳体10的外侧面12与锁定爪50B之间,将锁定爪50B压出到与被锁定部31不对置的位置为止。由此,锁定爪50B与被锁定部31的卡止被解除,从而杆40能转动。
接着,若使杆40向前方(即、向组装完成位置)转动,则突条片44向前方移动,穿过退避部28,并且锁定爪50B沿转动轨迹R2乘骑于面状突部24的同时,朝向锁定收纳凹部30而去。此外,凸轮槽60将对方连接器的凸轮销拉向支承轴21。接着,杆40返回到组装完成位置,锁定爪50B返回到锁定收纳凹部30内,壳体10与对方连接器的嵌合完成,配置于与组装完成位置相同的位置。这称为嵌合位置。在嵌合位置,突条片44位于比退避部28靠前方。
另外,若在将杆40配置于嵌合初始位置之后,想要使杆40以不与对方连接器外嵌的状态向组装完成位置转动,则因为锁定爪50B卡止于与转动轨迹R2正交配置的被锁定部31,所以杆40处于进一步的转动被限制的转动限制状态。即、杆40被锁定部50保持于嵌合初始位置。
另外,若尽管如此,进一步使杆向组装完成位置转动,锁定部50的挠曲片50A在臂板41的板面方向朝向锁定盖部52挠曲,如图20以及图21所示,锁定部50的挠曲片50A相对地进入臂板41的内侧。即、处于被锁定盖部52的顶壁部52A覆盖的状态。由此,抑制锁定部50屈服于强行使杆40转动的力而向与朝壳体10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弹起而导致锁定爪50B与被锁定部31的卡止被不经意地解除。
根据这样的构成,因为杆40形成为门形,所以若预先以卷入多根电线的方式将杆40配置于壳体10的后方,使杆40向壳体10前方移动,则突条片44穿过导入部26而与前侧的轨道22A碰触,从而停止向前方移动。接着,通过使突条片44沿前侧的轨道22A向侧方(从导向部22的一端侧向另一端侧)移动,从而能将杆40组装于组装完成位置(即、嵌合位置)。之后,若使杆40从嵌合位置向嵌合初始位置转动,则突条片44通过退避部28向壳体10的后方转动。
因此,就算在壳体10的侧方无法充分地确保用于配置杆40的空间的情况下,也能回避电线的同时,从壳体10的后方对杆40的组装动作进行引导。
另外,在从壳体10的后方组装杆40时,锁定爪50B不会与后侧的轨道22B干渉,而是穿过退避部28。因此,能避免锁定爪50B变形或被削除。
另外,锁定爪50B在穿过退避部28之后,不会与前侧的轨道22A干渉,而穿过插通部29。因此,能进一步避免锁定爪50B变形或被削除。
<变形例1>
接着,参照图22对本说明书所公开的技术所涉及的变形例进行说明。另外,对于与上述实施方式对应的构成,采用在实施方式1的符号加上100的符号。关于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构成、作用以及效果,省略该说明,关于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构成,采用相同的符号。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形成于臂板41的狭缝49的上端形成为狭缝49的宽度与直径被设定为相同的半圆形状,相对于此,在本变形例中,通过将图22的狭缝149的上端设置为狭缝149的直径比宽度大的圆弧形状,从而使锁定部150的基端形成为缩颈形状。由此,在将杆40配置于嵌合初始位置之后,当使杆40在对方连接器没有外嵌的状态下强行从嵌合初始位置向组装完成位置转动时,锁定部150变得易向臂板141的板面方向挠曲,从而容易进入臂板141的下方。因此,能确实地维持锁定部150与被锁定部31的卡止状态。
<变形例2>
接着,参照图23对本说明书所公开的技术所涉及的变形例进行说明。另外,对于与上述实施方式对应的构成,采用在实施方式1的符号加上200的符号。关于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构成、作用以及效果,省略该说明,关于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构成,采用相同的符号。
上述实施方式的壳体10是单体,构成为在壳体10的各外侧面12设置有杆导向部70,相对于此,本变形例的壳体210具备第一壳体210A和第二壳体210B。在第一壳体210A的各外侧面212A设置有导入部226、前侧轨道222A的一部分、后侧轨道222B的一部分、以及侧方引导路227的一部分。在第二壳体210B的各外侧面212B设置有前侧轨道222A的一部分、后侧轨道222B的一部分、侧方引导路227的一部分以及退避部228。
接着,通过这两壳体210A、210B以各外侧面212A、212B沿左右排列成相互对齐的方式进行组装,如图23所示,从而形成有与实施方式1的杆导向部70实质上相同的杆导向部270。即、杆导向部270设置为从第一壳体210A的外侧面212A遍布第二壳体210B的外侧面212B。
<其他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所公开的技术并非限定于根据上述记载以及附图所说明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在以下的方式中进行实施。
(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倾斜接受面45设置于臂板41的侧端,将倾斜面21A设置于支承轴21的突出端中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部分,但是倾斜接受面以及倾斜面的设置场所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将倾斜接受面设置于臂板的内表面侧(与另一方的臂板对置的对置面侧)或者将支承轴的整个突出端设为倾斜面。
(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杆40在被导向部(突条片44)通过导向部22引导而进入侧方引导路27的途中到达乘骑初始位置,但是也可以构成为当被导向部到达侧方引导路的末端时,或者之后因惯性而以保持原来的状态向相同的方向前进,而到达乘骑初始位置。
(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壳体10设置有导向部22,在杆40设置有被导向部44,但是也可以省略例如导向部22以及被导向部44。另外,并不是必须要将组装初始位置和乘骑初始位置设置于不同的位置,也可以构成为将组装初始位置和乘骑初始位置设置于相同的位置(即、在组装初始位置,杆的倾斜接受面与支承轴的倾斜面已经彼此面接触)。
(4)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臂板41排列配置有操作部42、被导向部44以及轴孔43,被导向部44也可以不与操作部42以及轴孔43排列配置。例如,可以构成为将被导向部44配置于比操作部42以及轴孔43向前方偏移的位置,与此相对应,也可以构成为将壳体10的导向部22配置于向前方偏移的位置。总之,操作部与轴孔的排列方向以及被导向部通过导向部引导的方向实质上相同即可。
(5)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导向部设置有一对轨道22,作为被导向部设置有突条片44,但是导向部以及被导向部的形状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将导向部设置为将前侧轨道22A与后侧轨道22B中的位于前侧轨道的前方的部分在各突出端连结且两侧方开口的形状的半筒体,也可以将被导向部设置为圆柱形状的销或者其他任意形状的突出体。
(6)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导向部设置有前后一对轨道22A、22B,作为被导向部44设置有1条突条片44,但是导向部以及被导向部的构成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构成为将导向部设置为前后一对轨道,并且将被导向部设置为相互平行的一对突条片,对导向部的两轨道和被导向部的两突条片以彼此不同地配置的状态相互地进行引导。
(7)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导入部26的侧方设置封闭突部23,配置于导入部26的突条片44向侧方(与电线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的移位被限制,但也可以不设置封闭突部。
(8)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采用了当杆40相对于壳体配置于组装初始位置时,锁定爪50B穿过退避部28以及插通部29的双方的构成,但是在前侧轨道不与锁定爪干渉的情况下,也可以不设置插通部。
(9)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杆40设置有用于被保持于嵌合初始位置的锁定部50,但是也可以不设置锁定部。
(10)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后侧轨道22B的左端侧开口而形成的间隙设为导入部26,但是例如也可以在导入部,与后侧轨道22B的左端相邻,将抵接轨道突出设置于开口内,抵接轨道形成为能与突条片44稍微抵接程度的高度的突条形状。由此,例如当将杆配置于组装初始位置时,通过突条片越过抵接轨道时的反应,能确认杆正确地配置到组装初始位置。并且,同样地,在退避部,在后侧轨道22B的右端侧作为退避部形成的开口内突出设置退避轨道,退避轨道形成为具有与突条片稍微抵接左右的高度,并且不与锁定爪抵接的突条形状。由此,因为杆在配置于组装完成位置的状态下与突条部稍微抵接而临时限制向后方的移位,所以能抑制杆不经意地以稍微的力向后方转动。
附图标记说明
10、210:壳体
40:杆
41、141:臂板
41A:对置面
44:突条片(被导向部)
70、270:杆导向部
22:导向部(前后一对轨道)
26:导入部
28:退避部
29:插通部
50:锁定部
50A:挠曲片
50B:锁定爪
Claims (3)
1.一种杆式连接器,其具备壳体、杆以及多根电线,所述杆能转动地装配于所述壳体,且能在嵌合初始位置与嵌合位置之间转动,所述多根电线从所述壳体向后方引出,所述杆式连接器通过使所述杆从所述嵌合初始位置向所述嵌合位置转动,从而能与对方连接器嵌合,其中,
所述杆构成为整体呈门状,一对臂板被操作部连结,在所述臂板的对置面设置有突条片,
所述壳体具备嵌合部和杆导向部,所述嵌合部能与所述对方侧连接器嵌合,所述杆导向部设置于所述嵌合部的后方,
所述杆导向部具备:
前后一对轨道,其形成为沿与所述电线的引出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的形式,若所述前后一对轨道将所述突条片从一端侧向另一端侧引导至所述另一端侧,则所述杆在所述嵌合位置被组装;
导入部,其在后侧的所述轨道的一端侧开口设置,所述导入部使所述突条片从所述壳体的后方导入所述一对轨道之间;以及
退避部,其在后侧的所述轨道的另一端侧开口设置,所述退避部随着使所述杆从所述嵌合位置向所述嵌合初始位置转动而使所述突条片向所述壳体的后方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杆式连接器,其中,
在所述臂板的对置面设置有锁定部,所述锁定部使所述杆保持于所述嵌合初始位置,
所述锁定部具备挠曲片和锁定爪,所述挠曲片能挠曲,所述锁定爪设置于所述挠曲片的前端,
随着使所述突条片从所述壳体的后方穿过所述导入部而导入到所述一对轨道之间,所述锁定爪从所述壳体的后方穿过所述退避部向前方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杆式连接器,其中,
在前后一对轨道中的前侧轨道的另一个端部设置有使所述锁定爪穿过的插通部,
从所述壳体的后方穿过所述退避部向前方移动的所述锁定爪穿过所述插通部且进一步向前方移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7138771A JP6826758B2 (ja) | 2017-07-18 | 2017-07-18 |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
JP2017-138771 | 2017-07-18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273923A true CN109273923A (zh) | 2019-01-25 |
CN109273923B CN109273923B (zh) | 2020-03-27 |
Family
ID=650232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725289.1A Active CN109273923B (zh) | 2017-07-18 | 2018-07-04 | 杆式连接器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381777B2 (zh) |
JP (1) | JP6826758B2 (zh) |
CN (1) | CN109273923B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525339A (zh) * | 2019-02-01 | 2020-08-11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杆式连接器 |
CN111755883A (zh) * | 2019-03-28 | 2020-10-09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杆式连接器 |
CN113994547A (zh) * | 2019-09-03 | 2022-01-28 |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 杆式连接器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879231B2 (ja) * | 2018-03-06 | 2021-06-02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JP7476808B2 (ja) * | 2021-01-08 | 2024-05-01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およびコネクタ装置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344194A (en) * | 1991-06-03 | 1994-09-06 | Yazaki Corporation | Connectors with lever |
US20030181083A1 (en) * | 2002-03-18 | 2003-09-25 | Yazaki Corporation | Connector with cover |
US20050098419A1 (en) * | 2003-11-10 | 2005-05-12 | Yazaki Corporation | Lever fitting-type power supply circuit breaker |
CN1672299A (zh) * | 2002-07-31 | 2005-09-21 | 蒂科电子公司 | 带连接保证零件的电连接器组件 |
CN1845386A (zh) * | 2005-04-08 | 2006-10-11 |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 杆式连接器 |
CN101383466A (zh) * | 2007-07-17 | 2009-03-11 |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 杠杆配合式连接器 |
CN102195205A (zh) * | 2010-03-17 | 2011-09-21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杠杆式连接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988430B2 (ja) * | 2007-05-18 | 2012-08-01 | 三菱電線工業株式会社 |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
JP2010140867A (ja) | 2008-12-15 | 2010-06-24 |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
JP2012109174A (ja) * | 2010-11-19 | 2012-06-07 |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
JP5968605B2 (ja) * | 2011-08-29 | 2016-08-10 | タイコエレクトロニクスジャパン合同会社 | レバーを備えたコネクタおよび電線カバー |
JP5913874B2 (ja) * | 2011-09-12 | 2016-04-27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電源回路遮断装置 |
-
2017
- 2017-07-18 JP JP2017138771A patent/JP6826758B2/ja active Active
-
2018
- 2018-07-04 CN CN201810725289.1A patent/CN109273923B/zh active Active
- 2018-07-10 US US16/031,048 patent/US10381777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344194A (en) * | 1991-06-03 | 1994-09-06 | Yazaki Corporation | Connectors with lever |
US20030181083A1 (en) * | 2002-03-18 | 2003-09-25 | Yazaki Corporation | Connector with cover |
CN1672299A (zh) * | 2002-07-31 | 2005-09-21 | 蒂科电子公司 | 带连接保证零件的电连接器组件 |
US20050098419A1 (en) * | 2003-11-10 | 2005-05-12 | Yazaki Corporation | Lever fitting-type power supply circuit breaker |
CN1845386A (zh) * | 2005-04-08 | 2006-10-11 |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 杆式连接器 |
CN101383466A (zh) * | 2007-07-17 | 2009-03-11 |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 杠杆配合式连接器 |
CN102195205A (zh) * | 2010-03-17 | 2011-09-21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杠杆式连接器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525339A (zh) * | 2019-02-01 | 2020-08-11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杆式连接器 |
CN111525339B (zh) * | 2019-02-01 | 2022-01-07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杆式连接器 |
CN111525339B9 (zh) * | 2019-02-01 | 2022-01-28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杆式连接器 |
CN111755883A (zh) * | 2019-03-28 | 2020-10-09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杆式连接器 |
CN113994547A (zh) * | 2019-09-03 | 2022-01-28 |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 杆式连接器 |
CN113994547B (zh) * | 2019-09-03 | 2023-11-17 |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 杆式连接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6826758B2 (ja) | 2021-02-10 |
US10381777B2 (en) | 2019-08-13 |
JP2019021497A (ja) | 2019-02-07 |
CN109273923B (zh) | 2020-03-27 |
US20190027864A1 (en) | 2019-01-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273923A (zh) | 杆式连接器 | |
US20140127928A1 (en) | Connector | |
US7063548B2 (en) |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assembly | |
JP5347936B2 (ja) |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 |
CN103053082B (zh) | 具有外壳体、内壳体和指示套筒的电连接器 | |
US9093786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a lever mating assist with blocking system | |
EP1608044A1 (en) | A construction and a method for connecting an intermediate connector and one or more electrical components | |
JP2006216308A (ja) | コネクタ | |
US20170279222A1 (en) | Lever-type connector | |
CN104348032B (zh) | 连接器 | |
US11329426B2 (en) | Connector | |
US7267569B2 (en) | Connector with a shorting terminal | |
CN107851933B (zh) | 带电线盖的连接器 | |
CN108736257A (zh) | 杆式连接器 | |
US10826238B2 (en) |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assembly | |
US20040121640A1 (en) | Connector and a connector assembly | |
US20190027863A1 (en) | Lever-type connector | |
EP1919038A1 (en) | A connector | |
US20170093089A1 (en) | Plug connector system | |
US9153909B2 (en) | Lever-type connector | |
US8784133B2 (en) | Connector | |
JP2009277588A (ja) | コネクタ | |
CN105822186B (zh) | 对开门结构 | |
CN108140980A (zh) | 连接器嵌合构件及连接器嵌合构造 | |
JP2017216068A (ja) | コネク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