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254391B - 变焦镜头及摄像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变焦镜头及摄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254391B
CN109254391B CN201810200680.XA CN201810200680A CN109254391B CN 109254391 B CN109254391 B CN 109254391B CN 201810200680 A CN201810200680 A CN 201810200680A CN 109254391 B CN109254391 B CN 10925439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group
lens
negative
refractive power
zoom le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20068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254391A (zh
Inventor
山添纯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mr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mr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mr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mron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2543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543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2543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543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9Control of means for changing angle of the field of view, e.g. optical zoom objectives or electronic zooming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9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having zoom func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2Telephoto objectives, i.e. systems of the type + - in which the distance from the front vertex to the image plane is less than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5/00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 G02B15/14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 G02B15/145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having five groups only
    • G02B15/1451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having five groups only the first group being positive
    • G02B15/145105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having five groups only the first group being positive arranged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5/00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 G02B15/14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 G02B15/146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having more than five groups
    • G02B15/1461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having more than five groups the first group being positiv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5/00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 G02B15/14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 G02B15/16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with interdependent non-linearly related movements between one lens or lens group, and another lens or lens group
    • G02B15/163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with interdependent non-linearly related movements between one lens or lens group, and another lens or lens group having a first movable lens or lens group and a second movable lens or lens group, both in front of a fixed lens or lens group
    • G02B15/167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with interdependent non-linearly related movements between one lens or lens group, and another lens or lens group having a first movable lens or lens group and a second movable lens or lens group, both in front of a fixed lens or lens group having an additional fixed front lens or group of lenses
    • G02B15/173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with interdependent non-linearly related movements between one lens or lens group, and another lens or lens group having a first movable lens or lens group and a second movable lens or lens group, both in front of a fixed lens or lens group having an additional fixed front lens or group of lenses arranged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5/00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 G02B15/14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 G02B15/16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with interdependent non-linearly related movements between one lens or lens group, and another lens or lens group
    • G02B15/20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with interdependent non-linearly related movements between one lens or lens group, and another lens or lens group having an additional movable lens or lens group for varying the objective focal length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5/00Adjustment of optical system relative to image or object surface other than for focusing
    • G03B5/02Lateral adjustment of le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5/00Adjustment of optical system relative to image or object surface other than for focusing
    • G03B5/04Vertical adjustment of lens; Rising fro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8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for stable pick-up of the scene, e.g. compensating for camera body vibrations
    • H04N23/682Vibration or motion blur correction
    • H04N23/685Vibration or motion blur correction performed by mechanical compensation
    • H04N23/687Vibration or motion blur correction performed by mechanical compensation by shifting the lens or sensor posi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64Imaging systems using optical elements for stabilisation of the lateral and angular position of the image
    • G02B27/646Imaging systems using optical elements for stabilisation of the lateral and angular position of the image compensating for small deviations, e.g. due to vibration or shak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205/00Adjustment of optical system relative to image or object surface other than for focusing
    • G03B2205/0007Movement of one or more optical elements for control of motion blur
    • G03B2205/0015Movement of one or more optical elements for control of motion blur by displacing one or more optical elements normal to the optical axi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205/00Adjustment of optical system relative to image or object surface other than for focusing
    • G03B2205/0046Movement of one or more optical elements for zooming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望远端实现更长的焦距且光学总长度更短的变焦镜头、及具有该变焦镜头的摄像装置。为了实现该目的,本发明的变焦镜头由自物体侧起依次排列的正的第一透镜组G1、负的第二透镜组G2、正的合成正透镜组、负的合成负透镜组构成,合成正透镜组具备正的第三透镜组G3且只由具有正折射力的透镜组构成,合成负透镜组具备负A透镜组和具有负折射力的负B透镜组,通过改变各透镜组间的间隔进行变焦,形成满足指定条件的变焦镜头。

Description

变焦镜头及摄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适用于照相机、摄像机、数码相机等摄像光学系统的变焦镜头、及具有该变焦镜头的摄像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固体摄像元件和摄像光学系统之间无需设置镜箱的小型摄像装置(指小型数码相机、无反单镜头相机等,以下,称之为“无反相机”)得到了普及。对于这些小型摄像装置在高画质化方面的要求高,目前逐步采用的是比以往更为大型的固体摄像元件。并且,与单反相机相比,无反相机的摄像装置本体为小型,因而要求摄像光学系统也是小型。并且,与单反相机相比,无反相机的法兰距明显小。因此,就望远变焦镜头而言,要求在望远端具有更长的焦距,同时为了避免镜筒的大型化,要求更为短的光学总长度。
针对这种要求,例如,现有技术中有由自物体侧起依次配置的正折射力的第一透镜组、负折射力的第二透镜组、由一个或多个透镜组构成且整体具有正折射力的合成正透镜组、及由一个或多个透镜组构成且整体具有负折射力的合成负透镜组构成,通过改变各透镜组的间隔进行变焦,进而实现小型的望远变焦镜头的技术方案。
就望远变焦镜头而言,通常,通过改变正折射力的第一透镜组与负折射力的第二透镜组的间隔得到变焦效果。具有上述构成的望远变焦镜头中,通过在比第二透镜组更靠近像面侧配置正透镜组、负透镜组,增强正透镜组的正折射力,提高望远端的负透镜组的倍率,可以减小远摄比并谋求望远端的光学总长度的缩短。进而,通过将负透镜组分割为多个透镜组,变焦时使构成该负透镜组的各透镜组分别以不同的轨迹移动,可以抑制变焦时的各像差变化,实现在整个变焦区域光学性能高的变焦镜头。
作为采用这种构成的望远变焦镜头,例如,已知有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记载的变焦镜头。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6449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6-12627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就专利文献1记载的变焦镜头而言,比第二透镜组更靠近像面侧配置的正透镜组的正折射力弱,该变焦镜头在望远端的光学总长度并非十分短。并且,就专利文献2记载的变焦镜头而言,望远端的负透镜组的倍率小,该变焦镜头在望远端的光学总长度也并非十分短。
鉴于以上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在望远端实现更长的焦距且光学总长度更短的变焦镜头,及具有该变焦镜头的摄像装置。
解决问题的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变焦镜头的特征在于,由自物体侧起依次排列的具有正折射力的第一透镜组、具有负折射力的第二透镜组、合成正透镜组及合成负透镜组构成,
所述合成正透镜组在最靠近物体侧具备具有正折射力的第三透镜组,只由具有正折射力的透镜组构成,且整体具有正折射力,所述合成负透镜组具备在最靠近物体侧配置的具有负折射力的负A透镜组,还至少具备具有负折射力的负B透镜组,且整体具有负折射力,
通过改变各透镜组间的间隔进行变焦,并满足以下的条件。
1)3.44<βrt<4.50
2)0.10<f3/(fw×ft)1/2<0.46
其中,βrt:所述合成负透镜组在望远端的合成横向放大率
f3:所述第三透镜组的焦距
fw:广角端的该变焦镜头的焦距
ft:望远端的该变焦镜头的焦距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摄像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上述变焦镜头、及在该变焦镜头的像面侧设置并将该变焦镜头形成的光学图像转换为电信号的摄像元件。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在望远端实现更长的焦距且光学总长度更短的变焦镜头,及具有该变焦镜头的摄像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变焦镜头在广角端的无限远对焦时的透镜构成例的剖面图。
图2是实施例1的变焦镜头在广角端的无限远对焦时的球面像差图、像散图及歪曲像差图。
图3是实施例1的变焦镜头在中间焦距的无限远对焦时的球面像差图、像散图及歪曲像差图。
图4是实施例1的变焦镜头在望远端的无限远对焦时的球面像差图、像散图及歪曲像差图。
图5是实施例1的变焦镜头在望远端的无限远对焦时的横向像差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变焦镜头在广角端的无限远对焦时的透镜构成例的剖面图。
图7是实施例2的变焦镜头在广角端的无限远对焦时的球面像差图、像散图及歪曲像差图。
图8是实施例2的变焦镜头在中间焦距的无限远对焦时的球面像差图、像散图及歪曲像差图。
图9是实施例2的变焦镜头在望远端的无限远对焦时的球面像差图、像散图及歪曲像差图。
图10是实施例2的变焦镜头在望远端的无限远对焦时的横向像差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变焦镜头在广角端的无限远对焦时的透镜构成例的剖面图。
图12是实施例3的变焦镜头在广角端的无限远对焦时的球面像差图、像散图及歪曲像差图。
图13是实施例3的变焦镜头在中间焦距的无限远对焦时的球面像差图、像散图及歪曲像差图。
图14是实施例3的变焦镜头在望远端的无限远对焦时的球面像差图、像散图及歪曲像差图。
图15是实施例3的变焦镜头在望远端的无限远对焦时的横向像差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变焦镜头在广角端的无限远对焦时的透镜构成例的剖面图。
图17是实施例4的变焦镜头在广角端的无限远对焦时的球面像差图、像散图及歪曲像差图。
图18是实施例4的变焦镜头在中间焦距的无限远对焦时的球面像差图、像散图及歪曲像差图。
图19是实施例4的变焦镜头在望远端的无限远对焦时的球面像差图、像散图及歪曲像差图。
图20是实施例4的变焦镜头在望远端的无限远对焦时的横向像差图。
图2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摄像装置的剖面构成例的示意图。
符号的说明
G1第一透镜组、G2第二透镜组、G3第三透镜组、G4第四透镜组、G5第五透镜组、G6第六透镜组、F对焦组、VC防抖组、S孔径光圈、IMG像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变焦镜头及摄像装置的实施方式。其中,以下说明的该变焦镜头及摄像装置是本发明的变焦镜头及摄像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本发明的变焦镜头及摄像装置并不局限于以下的实施方式。
1、变焦镜头
1-1、变焦镜头的光学系统的构成
首先,说明本发明的变焦镜头的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变焦镜头由自物体侧起依次排列的具有正折射力的第一透镜组、具有负折射力的第二透镜组、整体具有正折射力的合成正透镜组及整体具有负折射力的合成负透镜组构成,合成正透镜组在最靠近物体侧具备具有正折射力的第三透镜组,且只由具有正折射力的透镜组构成,合成负透镜组具备在最靠近物体侧配置的具有负折射力的负A透镜组及具有负折射力的负B透镜组,通过改变各透镜组间的间隔进行变焦。
根据该变焦镜头,具备具有正折射力的第一透镜组和具有负折射力的第二透镜组,变焦时通过改变这些透镜组的间隔可以得到变焦效果。并且,通过采用该构成,可以实现用第一透镜组聚集入射光束,用第二透镜组使之发散的所谓远摄构成的光学系统。因此,可以加大望远端的该变焦镜头的焦距,缩短其光学总长度。
该变焦镜头中,在第二透镜组的像面侧具有自物体侧起依次排列的整体具有正折射力的合成正透镜组和整体具有负折射力的合成负透镜组,从第二透镜组侧入射到合成正透镜组的光束用合成正透镜组聚集,用合成负透镜组使之发散。即,通过在第二透镜组的像面侧配置形成远摄构成的合成正透镜组和合成负透镜组,在加大望远端的该变焦镜头的焦距的同时,可以实现光学总长度的进一步的缩短。
以下,说明该变焦镜头的构成相关的事项。
1-1-1、第一透镜组
第一透镜组只要整体具有正折射力,对于其具体的透镜构成就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出于良好地进行像差校正、获得高性能的变焦镜头的观点,第一透镜组优选具有至少一个负透镜。更优选自物体侧起依次具有负透镜、正透镜的构成,进一步优选自物体侧起依次具有负透镜、正透镜、正透镜的构成,从而可以在第一透镜组配置强的正折射力,抑制球面像差的生成量,实现高变焦比。根据所要求的光学性能,也可以采用适宜适当的透镜构成。
1-1-2、第二透镜组
第二透镜组只要整体具有负折射力,对于其具体的透镜构成也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出于良好地进行像差校正、获得高性能的变焦镜头的观点,第二透镜组优选具有至少一个正透镜。根据所要求的光学性能,也可以采用适宜适当的透镜构成
1-1-3、合成正透镜组
合成正透镜组只由一个或多个具有正折射力的透镜组构成,不具备具有负折射力的透镜组。合成正透镜组整体具有正折射力,在其最靠近物体侧具备具有正折射力的第三透镜组。只由具有正折射力的透镜组构成合成正透镜组时,可以在该合成正透镜组配置强的正折射力,实现远摄比更小的望远变焦镜头。
此外,对于合成正透镜组具备的具有正折射力的透镜组的数量没有特别的限定。在第三透镜组的像侧可以具备2个以上的正透镜组。通过增加合成正透镜组具备的透镜组的数量,在加大变焦时的像差校正的自由度的同时可以得到更高性能的望远变焦镜头。但透镜组的数量增多时,该合成正透镜组大型化,难以实现该变焦镜头的小型化。因此,合成正透镜组具备的透镜组的数量优选为3个以下,更优选为2个以下。
该合成正透镜组中,如上所述,第三透镜组配置在最靠近物体侧。对于第三透镜组的透镜构成没有特别的限定,但优选在第三透镜组最靠近物体侧配置双凸面形状的透镜组件。这里,本发明的透镜组件是指单透镜或接合透镜等,是由没有空气间隔一体形成的一个或多个光学元件等构成的组件。单透镜可以是球面透镜和非球面透镜中的任意一种。此时,非球面透镜可以是玻璃模压非球面透镜、塑料模压非球面透镜中的任意一种,也可以是光学面贴有非球面形状薄膜的所谓复合非球面透镜。就双凸面形状的透镜组件而言,例如,该透镜组件为单透镜时,是指双凸面形状的单透镜、即双凸面形状的正透镜。并且,该透镜组件为接合透镜时,是指该接合透镜的最靠近物体侧的面凸向物体侧,该接合透镜的最靠近像面侧的面凸向像面侧。此外,对于构成接合透镜的透镜个数没有特别的限定,但优选至少接合有一个正透镜和一个负透镜。
通常,在第二透镜组中配置强的负折射力时易于实现远摄比小的望远变焦镜头。在第二透镜组中配置强的负折射力时,轴向光束的最外光线入射到第三透镜组时的光线高度(自光轴起的高度)变大。通常,光学系统的球面像差的生成量可以大到其光学系统的入射光瞳径的3次方。该情形代入到第三透镜组考虑时,入射到第三透镜组的轴向光束的最外光线的光线高度降低可以有效抑制球面像差的生成量。因此,第三透镜组中最靠近物体侧配置的透镜组件的物体侧面呈向物体侧凸起的形状时,可以使上述光线高度降低,因而是优选的。并且,基于同样的观点,第三透镜组中最靠近物体侧配置的透镜组件的像面侧面呈向像面侧凸起的形状时,可以进一步降低上述光线高度,因而是优选的。
这里,作为该双凸面形状的透镜组件,优选接合透镜。将接合了至少一个正透镜和负透镜的接合透镜配置在第三透镜组的最靠近物体侧时,除了可以降低上述光线高度、抑制球面像差的生成量以外,也可以抑制色像差校正的发生量,因而是优选的。
并且,用双凸面形状的正透镜作为该双凸面形状的透镜组件时,出于色像差校正的观点,该正透镜对于d线的阿贝数优选为50以上。对于d线的阿贝数为50以上的玻璃材料即为所谓的低色散玻璃材料。阿贝数的值越大,该玻璃材料的色散越低,因而适于色像差校正。因此,对于阿贝数的上限无需特别的限定,但阿贝数的值大的玻璃材料通常价格高。因此,出于成本的观点,阿贝数的上限优选为100以下。
1-1-4、合成负透镜组
合成负透镜组具备分别具有负折射力的负A透镜组及负B透镜组,整体具有负折射力。合成负透镜组中,负A透镜组配置在最靠近物体侧。
1)负A透镜组
负A透镜组只要整体具有负折射力,对于其具体的透镜构成就没有特别的限定。如下所述,将负A透镜组作为对焦组、使负A透镜组在光轴方向上移动来进行近距离被拍摄体的对焦时,出于实现对焦组的轻量化及小型化的观点,优选负A透镜组只由一个透镜组件构成。并且,通过对焦组的轻量化及小型化,还可以实现驱动对焦组的机械部件的小型化,进而可以实现该变焦镜头组件整体的轻量化及小型化。此外,变焦镜头组件是指具备变焦镜头(变焦镜头光学系统)、收容该变焦镜头的镜筒、在镜筒内配置的各种机械部件、控制基板等的构成。
并且,通过只用一个透镜组件构成负A透镜组,可以防止安装时的偏差等减小制造误差。因此,可以抑制制造误差导致的性能恶化、实现高性能的变焦镜头,制造变得容易。
这里,透镜组件的含义同上,这里省略说明。
该负A透镜组由接合了正透镜及负透镜、且整体具有负折射力的接合透镜构成时,如上所述,在实现对焦组的轻量化及小型化的同时可以抑制对焦时的色像差校正的变化,可以在整个对焦区域良好地进行色像差校正,因而是优选的。
并且,该负A透镜组由一个具有负折射力的单透镜(负透镜)构成时,与使用接合透镜时相比可以实现进一步的轻量化及小型化。此时,出于色像差校正的观点,如上所述,该单透镜对于d线的阿贝数优选为70以上。并且,出于成本的观点,如上所述,阿贝数的上限优选为100以下。
2)负B透镜组
负B透镜组整体具有负折射力即可,对于其具体的透镜构成没有特别的限定。
3)构成合成负透镜组的透镜组的数量
合成负透镜组只要整体具有负折射力,在负A透镜组及负B透镜组以外还可以具备一个或多个正或负的透镜组。负B透镜组配置在比负A透镜组更靠近像面侧即可。在负A透镜组和负B透镜组之间,例如,可以配置具有正折射力的透镜组,在负B透镜组的像面侧也可以配置一个以上具有正或负折射力的透镜组。
增加合成负透镜组具备的透镜组的数量时,变焦时的像差校正的自由度增加,可以实现更高性能的变焦镜头。例如,就后述实施例1的第六透镜组G6而言,经由第六透镜组G6中的最大空气间隔,可以将物体侧作为具有负折射力的前侧组,将像面侧作为具有负折射力的后侧组。采用这种构成时,变焦时通过使前侧组向物体侧或像侧移动,可以增大像差校正的自由度。进而,变焦时通过将后侧组作为固定组,利用该后侧组可以生成使光线跃起的效果,即生成使入射到摄像元件的高像高的光线高度增高的效果,并使光线入射到比在变焦镜头中最靠近像侧配置的透镜的直径更大的摄像元件中。因此,在采用大型摄像元件时也可以使变焦镜头的构成小型化。另一方面,对于变焦镜头中最靠近像侧配置的透镜的直径和摄像元件的大小没有限制时,在合成负透镜组的最靠近像侧可以配置具有正折射力的透镜组。此时,利用该具有正折射力的透镜组可以使相对于摄像面的光线的像面入射角度变小(提高远心性能),可以提高摄像元件的受光效率。因此,根据变焦镜头的规格或性能限定,可以适当选择合成负透镜组具备的透镜组的数量、折射力及配置等。
但出于如实现该变焦镜头的小型化的观点,合成负透镜组优选由负A透镜组及负B透镜组构成。就变焦镜头的小型化而言,要求远摄构成强的折射力配置。即,优选在物体侧配置正折射力,在像面侧配置负折射力。用负A透镜组及负B透镜组两个透镜组构成合成负透镜组时,可以在像面侧配置强的负折射力。并且,通过减小该合成负透镜组内各透镜组间的主点间隔,可以缩短该变焦镜头的光学总长度。由此,用负A透镜组及负B透镜组两个透镜组构成合成负透镜组时,与具备负A透镜组及负B透镜组以外的其他透镜组的构成相比,可以缩短上述主点间隔。进而,通过在该变焦镜头的最靠近像面侧配置负B透镜组,可以使透过负B透镜组的离轴最大像高光束的光线高度降低,抑制负B透镜组的直径变大的问题,进而用小型的变焦镜头即可以应对大型的摄像元件的情形。
4)在合成负透镜组中最靠近像面侧配置的透镜
出于确保交换式镜头等所要求的适宜的后焦、避免最后透镜的径向的大型化、以及应对大型摄像元件的情形的观点,合成负透镜组中最靠近像面侧配置的透镜优选具有负折射力的透镜(负透镜)。通过在该变焦镜头的最靠近像面侧配置负透镜,可以得到与上述相同的效果。
5)孔径光圈
该变焦镜头中,对于孔径光圈的配置没有特别的限定,但出于孔径光圈直径的小型化的观点,孔径光圈优选配置在合成正透镜组的像面侧、合成负透镜组的物体侧或合成负透镜组内。
特别是,要实现在整个变焦区域F值的数值没有变化的变焦镜头时(例如,参照实施例1),优选在合成负透镜组中配置孔径光圈。特别优选在合成负透镜组中最靠近像面侧配置的透镜组中配置孔径光圈。此时,优选将在合成负透镜组中最靠近像面侧配置的透镜组作为变焦时相对于像面固定的固定组,并在该最靠近像面侧配置的透镜组中配置孔径光圈。例如,该合成负透镜组中最靠近像面侧配置的透镜组为负B透镜组时,优选将孔径光圈配置在负B透镜组的物体侧、负B透镜组内或负B透镜组的像面侧,变焦时与该负B透镜组一同相对于像面固定。采用这种孔径光圈的配置时,在从广角端向望远端变焦时可以使孔径光圈的直径一定,适于用作为机械控制光圈直径的摄像装置的光学系统。
1-2、动作
1-2-1、变焦时的动作
就该变焦镜头而言,通过改变各透镜组间的间隔进行变焦。变焦时各透镜组只要可以改变各透镜组间的间隔,则既可以是变焦时沿着光轴方向移动的移动组,也可以是变焦时相对于像面固定的固定组。
例如,出于实现变焦比高的变焦镜头的观点,从广角端向望远端变焦时,优选第一透镜组与第二透镜组的间隔变宽、第二透镜组与合成正透镜组(第三透镜组)的间隔变窄。
此时,第一透镜组既可以是移动组,也可以是固定组。第一透镜组是移动组时(例如,参照实施例2),可以缩短广角端的该变焦镜头的光学总长度。即,在从广角端向望远端变焦时使第一透镜组自像面侧向物体侧进行移动时,通过将该变焦镜头的镜筒设为套盒结构,可以缩短广角端的镜筒长度。因此,利于实现作为产品的变焦镜头组件整体的小型化。
另一方面,第一透镜组为固定组(例如,参照实施例1、实施例3及实施例4)时,由与其他透镜组相比外径大的透镜构成的第一透镜组在变焦时不移动,因而可以使变焦时的变焦镜头的重心变化变小。由此,拍摄时的操作性变好,因而是优选的。并且,第一透镜组为固定组时,变焦时镜筒长度不产生变化,因而可以使镜筒结构简化。即,镜筒由于不采用套盒结构,所以无需设置凸轮结构等,易于将镜筒内密封来形成防尘、防水结构。并且,镜筒结构简化后,变焦镜头组件整体的制造性也得以提高,因而是优选的。
并且,该变焦镜头中,最靠近像面侧配置的透镜组、即合成负透镜组中最靠近像面侧配置的透镜组优选为固定组。该变焦镜头中,通过使最靠近像面侧配置的透镜组(例如,负B透镜组)为固定组,易于使镜筒的像面侧为密闭结构,易于形成防尘、防水结构。并且,镜筒结构简化后,变焦镜头组件整体的制造性也得到提高,因而是优选的。
此外,本发明中,改变各透镜组间的间隔是指构成该变焦镜头的所有透镜组的间隔分别产生变化。例如,合成正透镜组由多个正的透镜组构成时,构成该合成正透镜组的各透镜组间的间隔在变焦时分别产生变化。合成负透镜组也为相同的情况。合成负透镜组由负A透镜组及负B透镜组构成时,负A透镜组与负B透镜组的间隔在变焦时产生变化。合成负透镜组具备其他透镜组时,该其他透镜组与该透镜组相邻的透镜组间的间隔产生变化。
1-2-2、对焦时的动作
该变焦镜头中,对近距离被拍摄体进行对焦时,可使构成该变焦镜头的透镜组中的任意一组或其一部分在光轴方向上移动来进行对焦。
就该变焦镜头而言,特别优选使合成负透镜组具备的透镜组、或其一部分在光轴方向上移动来进行对焦。就比合成负透镜组更靠近物体侧配置的透镜组即第一透镜组、第二透镜组、合成正透镜组(第三透镜组以外的其他)而言,入射到各透镜组的光束没有被充分地聚集,因而与构成合成负透镜组的透镜相比,用外径大的透镜来构成。因此,将比合成负透镜组更靠近物体侧配置的透镜组作为对焦组时,难以实现对焦组的轻量化及小型化。
相对于此,将合成负透镜组具备的透镜组中的任意一组或其一部分作为对焦组时,可以实现对焦组的轻量化及小型化,还利于实现高速自动对焦。并且,通过对焦组的轻量化及小型化,可以实现机械部件的轻量化及小型化等,进而可以实现该变焦镜头组件整体的轻量化及小型化。尤其是,将合成负透镜组具备的负A透镜组或负B透镜组等具有负折射力的透镜组作为对焦组时,与将具有正折射力的透镜组作为对焦组时相比,更易于实现对焦组的轻量化及小型化。
如上所述,特别优选将该合成负透镜组中最靠近物体侧配置的负A透镜组作为对焦组。合成负透镜组中配置在像面侧的透镜组中会入射负A透镜组发散的高像高的光束,因而用与负A透镜组相比光学有效直径大的透镜来构成。因此,与合成负透镜组具备的其他具有负折射力的透镜组相比,利用负A透镜组可以进一步地实现对焦组的轻量化及小型化。进而,如上所述,只用一个透镜组件构成负A透镜组时,可以实现对焦组的进一步的轻量化及小型化、抑制偏移误差等,从制造的观点来看也是优选的。
此外,所谓透镜组的一部分是指,例如,该透镜组由多个透镜(包括接合透镜)构成时,由构成透镜组的多个透镜中的一部分透镜构成的部分透镜组。例如,上述透镜组件可以作为部分透镜组。
1-2-3、防抖时的动作
就该变焦镜头而言,在构成该变焦镜头的透镜中,将至少一个透镜在光轴垂直方向上移动来作为可以使图像移动的防抖组。即,在构成该变焦镜头的透镜中,将至少一个透镜作为可以在光轴垂直方向上移动的防抖组时,在所谓的手抖等导致影像模糊时,通过使防抖组在光轴垂直方向上移动来使图像移动,可以实现所谓的手抖校正(影像模糊校正)。此外,防抖组可以由多个透镜构成,但出于防抖组的轻量化及小型化的观点,优选只用一个上述透镜组件、即一个单透镜或一个接合透镜构成。
1-3、条件式
就该变焦镜头而言,通过采用上述构成并满足至少一个以上以下说明的条件式,可以在望远端实现更长的焦距、缩短光学总长度,并可以实现光学性能高的变焦镜头。
1-3-1、条件式1
该变焦镜头特别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
1)3.44<βrt<4.50
其中,βrt:所述合成负透镜组在望远端的合成横向放大率
条件式1是规定合成负透镜组在望远端的合成横向放大率的式子。这里,合成负透镜组在望远端的合成横向放大率等同于合成负透镜组在望远端的横向放大率。满足条件式1时,形成在望远端远摄构成强的折射力配置,可以实现与焦距相比光学总长度的缩短化,且可以进行良好的像差校正。通过形成远摄构成强的折射力配置,在不依赖于合成负透镜组具备的透镜组的数量或合成负透镜组中各透镜组的屈光度配置的前提下,通过使合成负透镜组的合成横向放大率满足条件式1,可以实现远摄构成强的变焦镜头。
条件式1的数值为下限值以下时,合成负透镜组在望远端的合成横向放大率小,图像的扩大效果变小。因此,难以减小望远比,难以实现望远端的光学总长度的缩短。另一方面,条件式1的数值为上限值以上时,合成负透镜组在望远端的合成横向放大率大,图像的扩大效果变大。从实现望远比小的变焦镜头的观点来看是优选的,但难以进行像差校正。因此,难以实现光学性能高的变焦镜头,因而不优选。
出于得到上述效果的观点,条件式1的下限值优选为3.45。并且,条件式1的上限值优选为4.40,更优选为4.30。
1-3-2、条件式2
该变焦镜头特别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2。
2)0.10<f3/(fw×ft)1/2<0.46
其中,f3:所述第三透镜组的焦距
fw:广角端的该变焦镜头的焦距
ft:望远端的该变焦镜头的焦距
条件式2是规定相对于广角端及望远端的该变焦镜头的焦距几何平均的、第三透镜组的焦距的比的式子。即,规定了相对于有效焦距的第三透镜组的焦距的比。满足条件式2时,在该变焦镜头的整个变焦区域,相对于整体的焦距的第三透镜组的折射力处于适宜范围内。因此,可以使变焦时的第三透镜组的移动量处于适宜范围内,可以实现该变焦镜头的小型化。与此同时,可以良好地校正球面像差或轴向色像差,在整个变焦区域可以得到良好的光学性能。
相对于此,条件式2的数值为下限值以下时,相对于该变焦镜头的有效焦距,第三透镜组的折射力变得过强,难以充分校正球面像差或轴向色像差。因此,难以实现在整个变焦区域光学性能高的变焦镜头。另一方面,条件式2的数值为上限值以上时,相对于该变焦镜头的有效焦距,第三透镜组的折射力变得过弱,所以需要加大变焦时的第三透镜组的移动量来得到变焦比大的变焦镜头。因此,难以实现该变焦镜头的小型化,且无法得到强的远摄构成,难以实现望远比小、光学总长度比焦距短的变焦镜头。
1-3-3、条件式3
该变焦镜头中,第三透镜组优选具备至少一个由对于g线和F线满足以下条件的反常色散玻璃材料构成的正透镜。
3)0.012<ΔPgF3<0.100
其中,ΔPgF3:将通过部分色散比为0.5393、阿贝数νd为60.49的玻璃材料C7的坐标及部分色散比为0.5829、阿贝数νd为36.30的玻璃材料F2的坐标的直线作为标准线时的、该反常色散玻璃材料(用于第三透镜组具有的正透镜中至少一个透镜的反常色散玻璃材料(第三反常色散玻璃材料))的部分色散比偏离该标准线的偏差
第三透镜组是具有正折射力的透镜组。通常,就具有正折射力的透镜组而言,通过组合高色散玻璃材料(例如,对于d线的阿贝数低于50)构成的负透镜和低色散玻璃材料(例如,对于d线的阿贝数为50以上)构成的正透镜来进行色像差的校正。但在横轴为波长、纵轴为折射率时,高色散玻璃材料的色散特性呈二次曲线性,低色散玻璃材料的色散特性呈线性。因此,组合上述两个透镜时也难以完全校正色像差。就满足上述条件式3的反常色散玻璃材料而言,上述色散特性呈二次曲线性。因此,第三透镜组具有至少一个由满足上述条件式3的反常色散玻璃材料构成的正透镜时,在整个波长范围可以更好地校正色像差,进而得到在整个变焦区域更好地校正了轴向色像差的变焦镜头。
出于得到上述效果的观点,条件式3的下限值更优选为0.018。并且,条件式3的上限值更优选为0.080,进一步优选为0.060。
此外,将对于g线(435.8nm)、F线(486.1nm)、d线(587.6nm)、C线(656.3nm)的玻璃的折射率分别设为Ng、NF、Nd、NC时,阿贝数(νd)、部分色散比(PgF)可以表示如下。
Νd=(Nd-1)/(NF-NC)
PgF=(Ng-NF)/(NF-NC)
并且,上述玻璃材料的C7的坐标及玻璃材料F2的坐标是指在部分色散比为纵轴、对于d线的阿贝数νd为横轴的坐标系中的坐标。
1-3-4、条件式4
该变焦镜头中,第一透镜组优选具有至少一个由对于g线和F线满足以下条件的反常色散玻璃材料构成的正透镜。
4)0.012<ΔPgF1<0.100
其中,ΔPgF1:将通过部分色散比为0.5393、阿贝数νd为60.49的玻璃材料C7的坐标及部分色散比为0.5829、阿贝数νd为36.30的玻璃材料F2的坐标的直线作为标准线时的、该反常色散玻璃材料(用于第一透镜组具有的正透镜中至少一个透镜的反常色散玻璃材料(第一反常色散玻璃材料))的部分色散比偏离该标准线的偏差
第一透镜组也是具有正折射力的透镜组。因此,与条件式3的情形相同,第一透镜组具有至少一个由满足上述条件式4的反常色散玻璃材料构成的正透镜时,在整个波长范围可以更好地校正色像差,特别是得到在望远端更好地校正了轴向色像差的变焦镜头。
出于得到上述效果的观点,条件式4的下限值更优选为0.018。并且,条件式4的上限值更优选为0.080,进一步优选为0.060。
1-3-5、条件式5
该变焦镜头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5)0.25<f1/ft<0.61
其中,f1:第一透镜组的焦距
条件式5是规定相对于望远端的该变焦镜头的焦距的第一透镜组的焦距的比的式子。满足条件式5时,相对于望远端的该变焦镜头的焦距,第一透镜组的折射力处于适宜范围内,可以形成在望远端远摄构成强的光学系统。因此,望远端的光学总长度可以进一步地缩短,可以实现望远比小的小型变焦镜头。与此同时,第一透镜组的折射力在适宜范围内,因而可以良好地进行球面像差或轴向色像差的校正,更易于实现在整个变焦区域光学性能高的变焦镜头。
相对于此,条件式5的数值为下限值以下时,相对于望远端的该变焦镜头的焦距,第一透镜组的折射力变得过强,难以校正球面像差或轴向像差。因此,难以得到在整个变焦区域光学性能高的变焦镜头。另一方面,条件式5的数值为上限值以上时,相对于望远端的该变焦镜头的焦距,第一透镜组的折射力变弱。此时,难以形成在望远端远摄构成强的光学系统,望远端的光学总长度变长,难以实现小型的变焦镜头。
出于得到上述效果的观点,条件式5的下限值更优选为0.28,进一步优选为0.31。并且,条件式5的上限值更优选为0.59,更优选为0.56,进一步优选为0.54,更进一步优选为0.50。
1-3-6、条件式6
该变焦镜头中,第一透镜组优选具有至少一个由满足以下条件的反常色散玻璃材料构成的负透镜。
6)-0.010<ΔPgFn<0.012
其中,ΔPgFn:将通过部分色散比为0.5393、阿贝数νd为60.49的玻璃材料C7的坐标)及部分色散比为0.5829、阿贝数νd为36.30的玻璃材料F2的坐标的直线作为标准线时的、该反常色散玻璃材料(用于第一透镜组具有的负透镜中至少一个透镜的反常色散玻璃材料(第二反常色散玻璃材料))的部分色散比偏离该标准线的偏差
如在条件式3、条件式4中所述,为了进行色像差的校正,通常,具有正折射力的透镜组通过组合高色散玻璃材料构成的负透镜、低色散玻璃材料构成的正透镜来进行色像差的校正,但组合这两种透镜时也难以完全校正色像差。因此,具有至少一个由色散特性呈二次曲线性并满足上述条件式6的反常色散玻璃材料构成的负透镜时,可以在整个波长范围良好地校正色像差。此时,通过在第一透镜组中具备满足上述条件式4的正透镜、满足该条件式6的负透镜,可以得到尤其是在望远端极好地校正了轴向像差的变焦镜头。此外,第一~第三反常色散玻璃材料可以是相同的玻璃材料,也可以是不同的玻璃材料。
出于得到上述效果的观点,条件式6的下限值更优选为-0.009,进一步优选为-0.008。并且,条件式6的上限值更优选为0.010,进一步优选为0.008,更进一步优选为0.006。
1-3-7、条件式7
该变焦镜头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7)0.50<Lt/ft<0.73
其中,Lt:该变焦镜头在望远端的自最靠近物体侧的面至像面的距离
条件式7是规定相对于该变焦镜头在望远端的焦距的、该变焦镜头的光学总长度(Lt)的比的式子。即,是表示所谓该变焦镜头的望远比的式子。该条件式7中,“Lt”是该变焦镜头在望远端的自最靠近物体侧的面至像面的距离,为不包括白玻璃等的空气换算长度。满足条件式7时,望远端的该变焦镜头的光学总长度与焦距相比可以充分减小,可以实现小型的变焦镜头。同时,在望远端也可以良好地校正球面像差或轴向色像差,可以实现在整个变焦区域光学性能高的变焦镜头。
相对于此,条件式7的数值为下限值以下时,望远比变得过小。因此,虽易于实现该变焦镜头的小型化,但由于在物体侧及像面侧分别配置了强的正折射力或负折射力,球面像差或轴向色像差的校正变得困难。并且,由于组装灵敏度变高,易于生成组装误差导致的像差。因此,由于有高精度的组装、高部件精度的要求,出于制造的观点也不优选。另一方面,条件式7的数值为上限值以上时,望远比变大,难以实现该变焦镜头的小型化。并且,相对于望远端的焦距的光学总长度也变长。
出于得到上述效果的观点,条件式7的下限值更优选为0.51,进一步优选为0.52。并且,条件式7的上限值更优选为0.71,进一步优选为0.69,更进一步优选为0.67。
1-3-8、条件式8
该变焦镜头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8)-1.83<β3rt<-0.95
其中,β3rt:在第三透镜组后配置的所有透镜组在望远端的合成横向放大率
条件式8是规定该变焦镜头中在第三透镜组后配置的所有透镜组在望远端的合成横向放大率的式子。这里,就在第三透镜组后配置的所有透镜组在望远端的合成横向放大率而言,换言之,为合成正透镜组及合成负透镜组在望远端的合成横向放大率。满足条件式8时,望远端的第三透镜组配置在适宜位置,更易于实现远摄构成强的变焦镜头。
相对于此,条件式8的数值为下限值以下时,望远端的第三透镜组的位置过于偏向物体侧,望远端的该变焦镜头的光学总长度难以缩短,因而不优选。条件式8的数值为上限值以上时,无法在望远端利用在第三透镜组后配置的透镜组获得更大的变焦率。因此,难以实现在望远端该变焦镜头的长焦距化。并且,此时,由第一透镜组及第二透镜组形成的合成焦距变大,远摄构成变弱。因此,难以实现光学总长度比焦距小的变焦镜头。
出于得到上述效果的观点,条件式8的下限值更优选为-1.81,进一步优选为-1.78,更进一步优选为-1.73,更进一步优选为-1.68。并且,条件式8的上限值更优选为-0.98,进一步优选为-1.02,更进一步优选为-1.06,更进一步优选为-1.10。
1-3-9、条件式9
该变焦镜头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9)-4.50<β2t<-0.90
其中,β2t:第二透镜组在望远端的横向放大率
条件式9是规定望远端的第二透镜组的横向放大率的式子。满足条件式9时,由第二透镜组得到的图像的扩大效果处于适宜范围内,可以实现远摄构成强的变焦镜头。与此同时,可以进行良好的像差校正。因此,更易于兼顾该变焦镜头的高性能化及小型化。
相对于此,条件式9的数值为下限值以下时,望远端的第二透镜组的图像的扩大效果变得过大,第一透镜组生成的像差在第二透镜组被大幅放大。为了实现光学性能高的变焦镜头,需要分别增加构成第一透镜组及第二透镜组的透镜个数,抑制第一透镜组中像差的生成,同时需要用第二透镜组校正第一透镜组生成的像差。因此,难以实现该变焦镜头的小型化,且从轻量化及低成本化的观点来看也是不优选的。另一方面,条件式9的数值为上限值以上时,望远端的第二透镜组的图像的扩大效果变小。因此,第一透镜组及第二透镜组的合成焦距变大、远摄构成变弱,难以实现光学总长度的缩短。
出于得到上述效果的观点,条件式9的下限值更优选为-4.00,进一步优选为-3.60,更进一步优选为-3.40,更进一步优选为-2.90,更进一步优选为-2.40。并且,条件式9的上限值更优选为-0.95,进一步优选为-0.99,更进一步优选为-1.12,更进一步优选为-1.25,更进一步优选为-1.35。
1-3-10、条件式10
该变焦镜头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10)0.95<βLAt/βLBt<4.00
其中,βLAt:负A透镜组在望远端的横向放大率
βLBt:负B透镜组在望远端的横向放大率
条件式10是规定合成负透镜组具备的负A透镜组与负B透镜组在望远端的横向放大率的比的式子。满足条件式10时,即便采用大型的摄像元件也易于实现该合成负透镜组的径向的小型化,且用个数少的透镜即可以实现光学性能良好的变焦镜头。
相对于此,条件式10的数值为下限值以下时,与负B透镜组的图像的扩大效果相比,望远端的负A透镜组的图像的扩大效果变得过小。因此,为了应对大型的摄像元件,需要用外径大的透镜构成该合成负透镜组,因而难以实现合成负透镜组的径向的小型化。另一方面,条件式10的数值为上限值以上时,与负B透镜组的图像的扩大效果相比,望远端的负A透镜组的图像的扩大效果变得过大。负A透镜组发散的光束要入射到负B透镜组,所以难以实现负B透镜组的径向的小型化。与此同时,负A透镜组的像面弯曲等像差生成量增多。因此,为了实现良好的光学性能,用于校正这些像差的透镜个数增多,进而导致负A透镜组大型化、该变焦镜头的光学总长度变长且成本变高。
出于得到上述效果的观点,条件式10的下限值更优选为0.97。并且,条件式10的上限值更优选为3.00,进一步优选为2.70,更进一步优选为2.50。
1-3-11、条件式11
该变焦镜头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11)0.05<CrLAr/ft<0.18
其中,CrLAr:负A透镜组的最靠近像面侧的面的曲率半径
条件式11是规定相对于望远端的该变焦镜头的焦距的、合成负透镜组中最靠近物体侧配置的负A透镜组的最靠近像面侧配置的面的曲率半径的比的式子。满足条件式11时,负A透镜组的最靠近像面侧的面的曲率半径处于适宜范围内,可以良好地校正像面弯曲,更易于实现光学性能良好的变焦镜头。
相对于此,条件式11的数值为下限值以下时,相对于望远端的该变焦镜头的焦距,负A透镜组的最靠近像面侧的面的曲率半径变得过小,像面弯曲的生成量变大,其校正变得困难。另一方面,条件式11的数值为上限值以上时,相对于望远端的该变焦镜头的焦距,负A透镜组的最靠近像面侧的面的曲率半径变得过大,像面弯曲的校正不佳,因而不优选。
出于得到上述效果的观点,条件式11的下限值更优选为0.06,进一步优选为0.07。并且,条件式11的上限值更优选为0.17,进一步优选为0.16。
1-3-12、条件式12
该变焦镜头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12)-0.85<f2/fw<-0.10
其中,f2:第二透镜组的焦距
条件式12是规定相对于广角端的该变焦镜头的焦距的、第二透镜组的焦距的比的式子。满足条件式12时,可以使广角端的第二透镜组的折射力处于适宜范围内,可以良好地校正在广角端易于生成的像面弯曲或歪曲像差。因此,更易于实现在整个变焦区域光学性能高的变焦镜头。并且,在第二透镜组可以得到充分的图像的扩大效果,可以减小构成第一透镜组的透镜的外径,易于实现该变焦镜头的径向的小型化。
相对于此,条件式12的数值为下限值以下时,相对于广角端的该变焦镜头的焦距,第二透镜组的折射力变小。因此,在第二透镜组无法得到充分的图像的扩大效果,为了实现变焦比高的变焦镜头,需要用外径大的透镜构成第一透镜组,难以实现该变焦镜头的径向的小型化,且远摄构成也变弱,难以缩短光学总长度,因而不优选。另一方面,条件式12的数值为上限值以上时,相对于广角端的该变焦镜头的焦距,第二透镜组的折射力变大。因此,在广角端易于生成像面弯曲或歪曲像差,难以良好地校正这些像差,因而不优选。
出于得到上述效果的观点,条件式12的下限值更优选为-0.80,进一步优选为-0.75,更进一步优选为-0.72,更进一步优选为-0.68,更进一步优选为-0.60,再更进一步优选为-0.55,最优选为-0.49。并且,条件式12的上限值更优选为-0.12,进一步优选为-0.14,更进一步优选为-0.16,更进一步优选为-0.18。
1-3-13、条件式13
该变焦镜头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13)2.50<|f1/f2|<5.10
其中,f1:第一透镜组的焦距
f2:第二透镜组的焦距
条件式13是用绝对值规定相对于第二透镜组的焦距的、第一透镜组的焦距的比的式子。满足条件式13时,相对于第二透镜组的焦距的第一透镜组的折射力处于适宜范围内,在广角端可以良好地校正歪曲像差,在望远端可以良好地校正球面像差、轴向色像差。因此,更易于实现在整个变焦区域光学性能高的变焦镜头。并且,可以形成在望远端远摄构成强的变焦镜头,易于实现光学总长度的缩短。
相对于此,条件式13的数值为下限值以下时,相对于第二透镜组的焦距的第一透镜组的折射力变得过强。因此,难以校正广角端的歪曲像差、望远端的球面像差或轴向色像差,难以实现在整个变焦区域光学性能高的变焦镜头。另一方面,条件式13的数值为上限值以上时,相对于第二透镜组的焦距的第一透镜组的折射力变得过弱。因此,难以形成在望远端远摄构成强的变焦镜头,难以实现光学总长度的缩短。
出于得到上述效果的观点,条件式13的下限值更优选为2.80,进一步优选为2.95,更进一步优选为3.10,更进一步优选为3.35。并且,条件式13的上限值更优选为4.95,进一步优选为4.90,更进一步优选为4.85,更进一步优选为4.80,更进一步优选为4.70,最优选为4.60。
1-3-14、条件式14
该变焦镜头优选具备上述的防抖组。该变焦镜头具备防抖组时,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14)-6.00<(1-βvct)×βvcrt<-0.50
其中,βvct:防抖组在望远端的横向放大率
βvcrt:比防抖组更靠近像侧配置的所有透镜组在望远端的合成横向放大率
条件式14是规定该变焦镜头具备上述防抖组时,防抖时该防抖组的光轴垂直方向的移动量与像面的图像的移动量的比的式子。这里,条件式14规定的数值范围为负值。因此,该变焦镜头中,防抖组优选由具有负折射力的透镜或整体具有负折射力的透镜组构成。与具有正折射力的透镜等相比,用具有负折射力的透镜等作为防抖组时,可以实现防抖组的轻量化,并实现驱动防抖组的机械部件的轻量化、小型化。再者,满足条件式14时,可以使防抖时的防抖组的移动量处于适宜范围内,可以良好地进行所谓的手抖校正(影像模糊校正)。
相对于此,条件式14的数值为下限值以下时,相对于防抖时防抖组的移动量,像面的图像的移动量变得过大。因此,在所谓手抖校正时,为了使像面的图像的移动量变得适宜,需要高精度地控制防抖组的移动,控制变得困难,因而不优选。另一方面,条件式14的数值为上限值以上时,相对于防抖时防抖组的移动量,像面的图像的移动量变得过小。因此,手抖校正时,为了使像面的图像的移动量变得适宜,需要使防抖组在光轴垂直方向上大幅移动。此时,除了需要增大镜筒直径以外,用于移动防抖组的机械部件也要大型化,该变焦镜头组件整体变大型化、重量化。
出于该变焦镜头组件整体的小型化的观点,优选将防抖组配置在合成负透镜组中。
并且,出于得到上述效果的观点,条件式14的下限值更优选为-5.00,进一步优选为-4.00,更进一步优选为-3.00,更进一步优选为-2.00。并且,条件式14的上限值更优选为-0.80,进一步优选为-0.90,更进一步优选为-1.10,更进一步优选为-1.30,更进一步优选为-1.50。
2、摄像装置
其次,说明本发明的摄像装置。本发明的摄像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上述本发明的变焦镜头、及在该变焦镜头的像面侧设置并将该变焦镜头形成的光学图像转换为电信号的摄像元件。
本发明中,对于摄像元件等没有特别的限定,也可以采用CCD(Charge CoupledDevice)传感器、或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传感器等固体摄像元件等。
特别是,就上述变焦镜头而言,在广角端也可以确保单反相机或无反单镜头相机等交换式镜头系统适宜的法兰距。因此,该摄像装置适于作为采用了这些交换式镜头系统的摄像装置。
这种摄像装置的具体构成例示于图21。图21是示意性地表示镜头交换式的摄像装置1的剖面的图。如图21所示,该镜头交换式的摄像装置1中,容纳了变焦镜头的镜筒部2可自由装拆地固定在该摄像装置1的支架部3。该摄像装置1在变焦镜头的像面侧具有摄像元件4,在该摄像元件4的摄像面利用变焦镜头成像光学图像。在摄像面成像的光学图像在该摄像元件4被转换成电信号。基于该电信号生成的图像数据输出到在摄像装置1的背面设置的后视监视器等图像输出装置中。
就这种摄像装置而言,其构成优选为具有电加工由上述摄像元件转换成电信号的光学图像(图像数据)的图像处理部,用该图像处理部对图像数据实施图像处理。例如,用上述变焦镜头拍摄被拍摄体时得到的光学图像相对于理想的被拍摄体图像会存在因上述变焦镜头的各种像差导致的变形(自理想的被拍摄体图像的偏离)。因此,基于上述变焦镜头的像差特性,预先准备用于校正这些像差的图像校正用数据,用该图像校正用数据并通过图像处理部电加工上述图像数据,即可以生成校正了光学图像的变形的图像数据。此外,该摄像装置可以具有预存有上述图像校正用数据的变形校正数据存储部,也可以具有可以存储该图像校正用数据的数据存储部。
并且,该摄像装置可以具有无线通信部等通信部、利用该通信部等取得外部设备存储的图像校正用数据的数据取得部,进而可以用上述通信部等取得的图像校正用数据,通过上述图像处理部电加工上述图像数据。对于图像处理相关的这些具体的实施方式没有特别的限定。此外,理想的被拍摄体图像是指用没有像差的透镜(变焦镜头)拍摄被拍摄体时得到的光学图像。
该摄像装置具有上述图像处理部,例如,针对歪曲像差导致的光学图像的变形,用预先准备的歪曲像差校正用的数据并通过上述图像处理部校正歪曲像差时,在上述变焦镜头中,用个数少的透镜可以强化合成负透镜组的负折射力,进而可以实现合成负透镜组的小型化及轻量化,并可以实现该变焦镜头的光学总长度的缩短化及径向的小型化,因而是优选的。
并且,该摄像装置具有上述图像处理部,例如,针对倍率色像差导致的光学图像的变形,可以用预先准备的倍率色像差校正用的数据并通过上述图像处理部校正倍率色像差。此时,可以减少色像差校正所需的透镜个数,可以实现该变焦镜头的小型化及轻量化,并可以实现低成本化。
以下,示出实施例具体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不局限于以下的实施例。以下列举的各实施例的变焦镜头是用在上述摄像装置(光学装置)的变焦镜头(变焦光学系统),特别适于采用了镜头交换式摄像系统的摄像装置。并且,各透镜剖面图中,面向附图的左侧为物体侧、右侧为像侧。
实施例1
1)光学系统的构成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变焦镜头构成的透镜剖面图。该变焦镜头由自物体侧起依次排列的具有正折射力的第一透镜组G1、具有负折射力的第二透镜组G2、具有正折射力的第三透镜组G3、具有负折射力的第四透镜组G4、具有负折射力的第五透镜组G5构成,是通过改变各透镜组的间隔进行变焦的变焦镜头。
实施例1的变焦镜头中,第三透镜组G3是本发明中提到的合成正透镜组。实施例1中,合成正透镜组只由第三透镜组G3构成。并且,实施例1的变焦镜头中,第四透镜组G4及第五透镜组G5分别是本发明中提到的负A透镜组和负B透镜组,由这两个透镜组构成合成负透镜组。孔径光圈S配置在第五透镜组G5的物体侧。
就该变焦镜头而言,从广角端向望远端变焦时,第二透镜组G2向像面侧移动,第三透镜组G3及第四透镜组G4分别向像面侧描绘着凸的轨迹向物体侧移动,从而使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的间隔变宽,第二透镜组G2和第三透镜组G3的间隔变窄,第三透镜组G3和第四透镜组G4的间隔变宽,第四透镜组G4和第五透镜组G5的间隔变宽。此时,第一透镜组G1及第五透镜组G5固定在光轴方向上。
就该变焦镜头而言,在第三透镜组的最靠近物体侧配置具有第11面及第12面的双凸透镜。第四透镜组G4由具有第18面、第19面及第20面(参照表1)的接合透镜(透镜组件)构成,通过该第四透镜组G4在光轴方向上移动,被用作为对近距离被拍摄体进行对焦的对焦组。进而,第五透镜组G5具备的具有第25面、第26面及第27面的接合透镜可以在光轴垂直方向上移动,该变焦镜头将该接合透镜用作为防抖组,可以通过该防抖组在光轴垂直方向上移动,使图像移动来进行所谓的手抖校正。
此外,图中,在该变焦镜头的像面侧标注的“IMG”为像面,具体地说,表示CCD传感器或CMOS传感器等固体摄像元件的摄像面,或表示银盐胶片的胶片面等。并且,各透镜组的具体透镜构成如图1所示。这些符号在其他实施例的各图中也相同,以下省略说明。
2)数值实施例
以下,说明采用了该变焦镜头的具体数值的数值实施例1。表1示出了该变焦镜头的透镜数据。表1中,“面编号”表示自物体侧起的透镜面的序号,“r”表示透镜面的曲率半径,“d”表示透镜面在光轴上的间隔,“Nd”表示对于d线(波长λ=587.56nm)的折射率,“vd”表示对于d线(波长λ=587.60nm)的阿贝数。并且,在面编号后标注“STOP”来表示孔径光圈(光圈S)。进而,表1中,“ΔPgF”表示将通过玻璃材料的C7(部分色散比:0.5393、νd:60.49)及F2(部分色散比:0.5829、νd:36.30)的部分色散比和阿贝数(νd)的坐标的直线作为标准线时,该玻璃材料的部分色散比偏离标准线的偏差,“H”表示光学有效直径。
表2中示出了该变焦镜头在各焦距(f)(望远端、中间焦距、广角端)的F值(Fno)、半视角(ω)、像高(Y)、光学总长度(TL)。表3中示出了变焦时的可变间隔,表4中示出了对焦时的可变间隔。此外,变焦时的拍摄距离为无限远,对焦时的拍摄距离为表中记载的数值。表5中示出了各透镜组具备的面编号及各透镜组的焦距。各表中,长度相关的数值的单位皆为“mm”,角度相关的数值的单位皆为“°”。
此外,这些表相关的事项在其他实施例的各表中也相同,以下省略说明。
图2~图4中分别示出了该变焦镜头的广角端、中间焦距、望远端的无限远对焦时的纵向像差图。各纵向像差图中,自左侧起依次为球面像差、像散、歪曲像差。表示球面像差的图中,纵轴表示与开放F值(FNO)的比例,横轴表示散焦,实线表示d线,短虚线表示g线,长虚线表示C线(λ=656.28nm)。表示像散的图中,纵轴为像高(Y),横轴为散焦,实线表示d线的弧矢方向(X),虚线表示d线的子午方向(Y)。表示歪曲像差的图中,纵轴为像高(Y),横轴为%。
图5中示出了该变焦镜头在望远端的无限远物体对焦状态的横向像差图。面向图5左侧(Dec=0.0)表示在没有进行防抖校正的基本状态的横向像差,上部表示最大像高的70%的像点的横向像差(0.70FH),中部表示轴向像点的横向像差(0.00FH),下部表示最大像高的-70%的像点的横向像差(-0.70FH)。并且,面向图5右侧(Dec=0.750)表示防抖组在光轴垂直方向上移动0.750mm的防抖校正时(防抖角度0.154°)的横向像差,上部表示最大像高的70%的像点的横向像差,中部表示轴向像点的横向像差,下部表示最大像高的-70%的像点的横向像差。此外,各图中,横轴表示在光瞳面上的自主光线起的距离,实线表示与d线相当的波长的特性,短虚线表示与g线相当的波长的特性,长虚线表示与C线相当的波长的特性。
此外,表示这些像差的顺序、以及各图中实线、波浪线等表示的事项在其他实施例的各图中也相同,以下省略说明。
并且,表24中示出了条件式1、条件式2、条件式5、条件式7~条件式14的数值。条件式3、条件式4、条件式6相关的数值可以参照表1。
表1
面编号 r d Nd vd ΔPgF H
1 280.4148 3.000 1.80611 40.73 -0.0078 42.500
2 110.7885 10.537 1.49700 81.61 0.0375 42.000
3 -2999.6108 0.300 42.000
4 114.0760 10.155 1.49700 81.61 0.0375 42.000
5 -4460.5316 D5 41.700
6 -6674.7083 2.000 1.72916 54.67 16.400
7 54.7001 4.876 15.900
8 -57.6848 2.000 1.69680 55.46 15.900
9 77.4198 4.239 1.84666 23.78 16.700
10 -329.5759 D10 16.900
11 149.1621 4.649 1.59282 68.62 0.0194 17.200
12 -89.8170 0.300 17.400
13 81.9796 4.437 1.49700 81.61 0.0375 17.400
14 -190.0065 0.300 17.300
15 51.9277 5.973 1.49700 81.61 0.0375 16.700
16 -70.0945 1.800 1.84666 23.78 16.400
17 -504.5313 D17 16.000
18 -157.8135 3.265 1.84666 23.78 13.000
19 -44.6655 1.000 1.74400 44.72 12.700
20 72.4416 D20 12.100
21 Stop INF 10.907 9.777
22 679.7501 1.000 1.92286 20.88 8.400
23 28.2194 4.389 1.64769 33.84 8.500
24 -34.3733 1.000 8.700
25 480.8903 3.839 1.72047 34.71 9.400
26 -21.7777 1.000 1.72916 54.67 9.300
27 31.4475 3.145 9.300
28 975.0376 4.679 1.60342 38.01 9.200
29 -17.9113 1.000 1.83481 42.72 9.400
30 111.6078 0.300 10.200
31 37.1016 4.389 1.62004 36.30 10.800
32 -74.8487 16.468 11.000
33 31.2209 5.547 1.62004 36.30 13.100
34 -123.0101 1.500 1.95375 32.32 12.900
35 81.3637 6.939 12.700
36 -28.4722 1.500 1.95375 32.32 12.700
37 -56.4443 31.487 13.400
38 INF 2.500 1.51680 64.20 21.600
39 INF 1.000 21.600
表2
f 153.714 272.696 487.441
Fno 5.768 5.768 5.768
ω 7.985 4.491 2.497
Y 21.633 21.633 21.633
TL 310.000 310.000 310.000
表3
f 153.714 272.696 487.441
拍摄距离 INF INF INF
D5 67.301 98.446 122.526
D10 59.143 29.356 1.000
D17 5.714 9.807 8.569
D20 17.273 11.822 17.335
表4
f 153.714 272.696 487.441
拍摄距离 1698.27 1698.27 1698.27
D17 7.046 14.273 22.905
D20 15.941 7.356 3.000
表5
面编号 焦距
G1 1-5 212.647
G2 6-10 -47.101
G3 11-17 39.878
G4 18-20 -74.458
G5 21-37 -69.098
实施例2
1)光学系统的构成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变焦镜头构成的透镜剖面图。该变焦镜头由自物体侧起依次排列的具有正折射力的第一透镜组G1、具有负折射力的第二透镜组G2、具有正折射力的第三透镜组G3、具有正折射力的第四透镜组G4、具有负折射力的第五透镜组G5、具有负折射力的第六透镜组G6构成,是通过改变各透镜组的间隔进行变焦的变焦镜头。
实施例2的变焦镜头中,第三透镜组G3及第四透镜组G4构成本发明中提到的合成正透镜组。并且,实施例2的变焦镜头中,第五透镜组G5及第六透镜组G6分别为本发明中提到的负A透镜组和负B透镜组,由这两个透镜组构成合成负透镜组。孔径光圈S配置在第四透镜组G4的像面侧。
就该变焦镜头而言,从广角端向望远端变焦时,第一透镜组向物体侧移动,第二透镜组G2向像面侧移动,第三透镜组G3及第五透镜组G5分别向像面侧描绘着凸的轨迹向像面侧移动,从而使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的间隔变宽,第二透镜组G2和第三透镜组G3的间隔变窄,第三透镜组G3和第四透镜组G4的间隔变窄,第四透镜组G4和第五透镜组G5的间隔变宽,第五透镜组G5和第六透镜组G6的间隔变窄。此时,第四透镜组G4及第六透镜组G6固定在光轴方向上。
就该变焦镜头而言,在第三透镜组的最靠近物体侧配置具有第11面及第12面的双凸透镜。第五透镜组G5由具有第22面、第23面及第24面(参照表6)的接合透镜(透镜组件)构成,通过使该第五透镜组G5在光轴方向上移动,被用作为对近距离被拍摄体进行对焦的对焦组。进而,第六透镜组G6具备的具有第28面、第29面及第30面的接合透镜可以在光轴垂直方向上移动,该变焦镜头将该接合透镜用作为防抖组,可以通过该防抖组在光轴垂直方向上移动,使图像移动来进行所谓的手抖校正。
2)数值实施例
以下,说明采用了该变焦镜头的具体数值的数值实施例2。表6中示出了该变焦镜头的透镜数据。表7中示出了该变焦镜头在各焦距(f)的F值(Fno)、半视角(ω)、像高(Y)、光学总长度(TL)。表8中示出了变焦时的可变间隔,表9中示出了对焦时的可变间隔。进而,表10中示出了各焦距的孔径光圈直径。再者,表11中示出了各透镜组具备的面编号及各透镜组的焦距。并且,表24中示出了条件式1、条件式2、条件式5、条件式7~条件式14的数值。条件式3、条件式4、条件式6相关的数值可以参照表6。
图7~图9中分别示出了该变焦镜头在广角端、中间焦距、望远端的无限远对焦时的纵向像差图。并且,图10中示出了该变焦镜头的横向像差图。
表6
面编号 r d Nd vd ΔPgF H
1 256.5497 3.000 1.80611 40.73 -0.0078 45.000
2 124.5062 8.940 1.49700 81.61 0.0375 44.500
3 783.4998 0.300 44.400
4 144.4673 9.355 1.49700 81.61 0.0375 44.400
5 -2668.0460 D5 44.200
6 -261.2284 2.000 1.72916 54.67 18.700
7 102.7619 4.067 18.400
8 -81.6283 2.000 1.72916 54.67 18.400
9 161.8564 3.979 1.84666 23.78 19.000
10 -217.0615 D10 19.200
11 213.6568 7.240 1.59282 68.62 0.0194 26.900
12 -103.7383 0.300 27.000
13 191.5233 4.516 1.49700 81.61 0.0375 26.500
14 -500.0000 0.300 26.200
15 63.9340 9.533 1.49700 81.61 0.0375 25.100
16 -125.6879 1.800 1.90366 31.31 24.600
17 341.1838 D17 23.800
18 68.7163 1.500 1.84666 23.78 18.600
19 37.7184 6.375 1.62004 36.30 17.700
20 8924.3686 2.017 17.300
21 Stop INF D21 可变
22 -822.1021 3.620 1.84666 23.78 15.800
23 -67.5322 1.000 1.74400 44.90 15.400
24 55.2443 D24 14.400
25 -120.9184 1.000 1.92286 20.88 8.900
26 52.9129 3.872 1.64769 33.84 8.800
27 -33.6359 1.006 8.700
28 -260.4458 3.114 1.72825 28.32 8.800
29 -31.1805 1.000 1.72916 54.67 8.800
30 35.2348 1.937 8.900
31 37.1706 5.389 1.62004 36.30 9.400
32 -21.3502 1.000 1.89190 37.13 9.500
33 49.3011 0.300 9.900
34 34.1759 3.514 1.62004 36.30 10.300
35 927.5071 22.839 10.500
36 42.0618 5.075 1.62004 36.30 15.400
37 -614.7783 13.959 15.300
38 -37.4789 1.500 1.95375 32.32 14.400
39 -208.7708 24.035 15.000
40 INF 2.500 1.51680 64.20 21.600
41 INF 1.000 21.600
表7
f 154.326 299.822 582.562
Fno 5.150 5.820 6.489
ω 7.949 4.073 2.084
Y 21.633 21.633 21.633
TL 300.000 327.144 365.938
表8
f 154.326 299.822 582.562
拍摄距离 INF INF INF
D5 3.468 90.719 153.164
D10 74.585 28.430 1.000
D17 20.198 6.247 10.025
D21 2.152 15.808 4.234
D24 35.565 21.908 33.483
表9
f 154.326 299.822 582.562
拍摄距离 1900.00 1872.86 1834.06
D21 3.317 21.185 21.706
D24 34.399 16.532 16.010
表10
f 154.326 299.822 582.562
孔径光圈直径 32.945 32.831 26.519
表11
面编号 焦距
G1 1-5 275.266
G2 6-10 -70.694
G3 11-17 69.085
G4 18-21 158.581
G5 22-24 -76.938
G6 25-39 -57.819
实施例3
1)光学系统的构成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变焦镜头构成的透镜剖面图。该变焦镜头由自物体侧起依次排列的具有正折射力的第一透镜组G1、具有负折射力的第二透镜组G2、具有正折射力的第三透镜组G3、具有正折射力的第四透镜组G4、具有负折射力的第五透镜组G5、具有负折射力的第六透镜组G6构成,是通过改变各透镜组的间隔进行变焦的变焦镜头。
实施例3的变焦镜头中,第三透镜组G3及第四透镜组G4构成本发明中提到的合成正透镜组。并且,实施例3的变焦镜头中,第五透镜组G5及第六透镜组G6分别是本发明中提到的负A透镜组和负B透镜组,由这两个透镜组构成合成负透镜组。孔径光圈S配置在第四透镜组G4的像面侧。
就该变焦镜头而言,从广角端向望远端变焦时,第二透镜组G2向像面侧移动,第三透镜组G3及第五透镜组G5分别向像面侧描绘着凸的轨迹向物体侧移动,从而使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的间隔变宽,第二透镜组G2和第三透镜组G3的间隔变窄,第三透镜组G3和第四透镜组G4的间隔变宽,第四透镜组G4和第五透镜组G5的间隔变窄,第五透镜组G5和第六透镜组G6的间隔变宽。此时,第一透镜组G1、第四透镜组G4及第六透镜组G6固定在光轴方向上。
就该变焦镜头而言,第三透镜组的最靠近物体侧配置有具有第11面及第12面的双凸透镜。第五透镜组G5由具有第22面、第23面及第24面(参照表12)的接合透镜(透镜组件)构成,通过使该第五透镜组G5在光轴方向上移动,被用作为对近距离被拍摄体进行对焦的对焦组。进而,第六透镜组G6具备的具有第28面、第29面及第30面的接合透镜可以在光轴垂直方向上移动,该变焦镜头将该接合透镜用作为防抖组,可以通过使该防抖组在光轴垂直方向上移动,使图像移动来进行所谓的手抖校正。
2)数值实施例
以下,说明采用了该变焦镜头的具体数值的数值实施例3。表12中示出了该变焦镜头的透镜数据。表13中示出了该变焦镜头在各焦距(f)的F值(Fno)、半视角(ω)、像高(Y)、光学总长度(TL)。表14中示出了变焦时的可变间隔,表15中示出了对焦时的可变间隔。进而,表16中示出了各焦距的孔径光圈直径。再者,表17中示出了各透镜组具备的面编号及各透镜组的焦距。并且,表24中示出了条件式1、条件式2、条件式5、条件式7~条件式14的数值。关于条件式3、条件式4、条件式6相关的数值可以参照表12。
图12~图14中分别表示的是该变焦镜头在广角端、中间焦距、望远端的无限远对焦时的纵向像差图。并且,图15中示出了该变焦镜头的横向像差图。
表12
面编号 r d Nd vd ΔPgF H
1 224.0638 3.000 1.80611 40.73 -0.0078 45.000
2 97.8876 12.047 1.49700 81.61 0.0375 44.200
3 2010.1420 0.300 44.200
4 107.2356 12.114 1.49700 81.61 0.0375 44.100
5 -1562.7396 D5 43.800
6 -322.4481 2.000 1.72916 54.67 20.600
7 66.5760 5.906 20.000
8 -79.0361 2.000 1.53775 74.70 0.0255 20.000
9 89.7454 4.279 1.84666 23.78 20.800
10 1411.1732 D10 20.900
11 173.9808 6.367 1.49700 81.61 0.0375 22.600
12 -89.7756 0.300 22.700
13 86.4438 5.787 1.49700 81.61 0.0375 22.400
14 -283.5888 0.300 22.100
15 64.8192 7.301 1.49700 81.61 0.0375 21.000
16 -116.5409 1.800 1.89190 37.13 20.500
17 135.7988 D17 19.700
18 64.0458 1.500 1.84666 23.78 15.600
19 37.8489 5.033 1.62004 36,30 15.000
20 2061.0242 2.052 14.600
21 Stop INF D21 可变
22 -839.1256 2.638 1.84666 23.78 10.700
23 -74.8969 1.000 1.72916 54.67 10.400
24 49.7222 D24 10.000
25 -137.5818 1.000 1.92286 20.88 7.700
26 30.8152 3.930 1.64769 33.84 7.600
27 -29.2245 1.109 7.600
28 -305.8806 3.693 1.72047 34.71 7.700
29 -17.4192 1.000 1.72916 54.67 7.700
30 33.4726 1.990 7.900
31 37.5436 4.852 1.60342 38.01 8.400
32 -19.7172 1.000 1.83481 42.72 8.500
33 46.4857 0.300 9.000
34 28.1946 3.400 1.59270 35.45 9.400
35 236.6030 19.954 9.600
36 34.5155 3.745 1.58144 40.89 13.700
37 87.3136 10.762 13.600
38 -27.4153 1.500 1.95375 32.32 13.600
39 -47.5046 26.001 14.400
40 INF 2.500 1.51680 64.20 21.600
41 INF 1.000 21.600
表13
f 308.675 424.019 582.642
Fno 5.768 6.129 6.489
ω 3.954 2.870 2.084
Y 21.633 21.633 21.633
TL 引5.500 引5.500 315.500
表14
f 308.675 424.019 582.642
拍摄距离 INF INF INF
D5 68.235 85.837 97.738
D10 37.096 19.426 1.000
D17 21.564 21.633 28.158
D21 11.330 9.457 2.067
D24 14.666 16.539 23.929
表15
f 308.675 424.019 582.642
拍摄距离 1884.50 1884.50 1884.50
D21 16.988 19.996 20.316
D24 9.008 6.000 5.681
表16
f 308.675 424.019 582.642
孔径光圈直径 27.967 25.785 22.491
表17
面编号 焦距
G1 1-5 195.848
G2 6-10 -57.237
G3 11-17 67.888
G4 18-21 142.743
G5 22-24 -70.827
G6 25-39 -58.297
实施例4
1)光学系统的构成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变焦镜头构成的透镜剖面图。该变焦镜头由自物体侧起依次排列的具有正折射力的第一透镜组G1、具有负折射力的第二透镜组G2、具有正折射力的第三透镜组G3、具有正折射力的第四透镜组G4、具有负折射力的第五透镜组G5、具有负折射力的第六透镜组G6构成,是通过改变各透镜组的间隔进行变焦的变焦镜头。
实施例4的变焦镜头中,第三透镜组G3及第四透镜组G4构成本发明中提到的合成正透镜组。并且,实施例4的变焦镜头中,第五透镜组G5及第六透镜组G6分别是本发明中提到的负A透镜组和负B透镜组,由这两个透镜组构成合成负透镜组。孔径光圈S配置在第四透镜组G4的像面侧。
就变焦镜头而言,从广角端向望远端变焦时,第二透镜组G2向像面侧移动,第三透镜组G3及第五透镜组G5分别向像面侧描绘着凸的轨迹向物体侧移动,从而使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的间隔变宽,第二透镜组G2和第三透镜组G3的间隔变窄,第三透镜组G3和第四透镜组G4的间隔变宽,第四透镜组G4和第五透镜组G5的间隔变窄,第五透镜组G5和第六透镜组G6的间隔变宽。此时,第一透镜组G1、第四透镜组G4及第六透镜组G6固定在光轴方向上。
就该变焦镜头而言,第三透镜组的最靠近物体侧配置有具有第11面及第12面的双凸透镜。第五透镜组G5由具有第22面、第23面及第24面(参照表18)的接合透镜(透镜组件)构成,通过使该第五透镜组G5在光轴方向上移动,被用作为对近距离被拍摄体进行对焦的对焦组。进而,第六透镜组G6中具备的具有第28面、第29面及第30面的接合透镜可以在光轴垂直方向上移动,该变焦镜头将该接合透镜用作为防抖组,可以通过使该防抖组在光轴垂直方向上移动,使图像移动来进行所谓的手抖校正。
2)数值实施例
以下,说明采用了该变焦镜头的具体数值的数值实施例4。表18中示出了该变焦镜头的透镜数据。表19中示出了该变焦镜头在各焦距(f)的F值(Fno)、半视角(ω)、像高(Y)、光学总长度(TL)。表20中示出了变焦时的可变间隔,表21中示出了对焦时的可变间隔。进而,表22中示出了各焦距的孔径光圈直径。再者,表23中示出了各透镜组具备的面编号及各透镜组的焦距。并且,表24中示出了条件式1、条件式2、条件式5、条件式7~条件式14的数值。条件式3、条件式4、条件式6相关的数值可以参照表18。
图17~图19中分别示出了该变焦镜头在广角端、中间焦距、望远端的无限远对焦时的纵向像差图。并且,图20中示出了该变焦镜头的横向像差图。
表18
面编号 r d Nd vd ΔPgF H
1 238.5870 3.000 1.80611 40.73 -0.0078 45.000
2 105.6524 11.138 1.49700 81.61 0.0375 44.300
3 1682.0251 0.300 44.300
4 114.8475 11.323 1.49700 81.61 0.0375 44.200
5 -2049.3873 D5 43.900
6 -263.2266 2.000 1.72916 54.67 19.200
7 63.7471 5.667 18.700
8 -68.8307 2.000 1.48749 70.44 18.700
9 86.5839 4.112 1.84666 23.78 19.600
10 1487.4929 D10 19.800
11 170.6233 5.460 1.49700 81.61 0.0375 20.000
12 -88.8044 0.300 20.100
13 85.6951 4.969 1.49700 81.61 0.0375 19.800
14 -292.4560 0.300 19.600
15 55.9111 6.760 1.49700 81,61 0.0375 18.700
16 -108.0955 1.800 1.91082 35.25 18.200
17 149.0303 D17 17.600
18 55.0261 1.500 1.84666 23.78 14.100
19 28.7456 5.277 1.64769 33.84 13.500
20 -522.7116 1.853 13.100
21 Stop INF D21 可变
22 -797.7002 2.917 1.84666 23.78 11.100
23 -58.1473 1.000 1.72916 54.67 10.800
24 42.5636 D24 10.100
25 -98.7167 1.000 1.92286 20.88 7.200
26 26.9385 3.866 1.64769 33.84 7.100
27 -27.6166 1.071 7.100
28 2273.8962 3.055 1.69895 30.05 7.200
29 -25.5159 1.000 1.72916 54.67 7.300
30 32.6011 2.261 7.400
31 53.4704 4.400 1.62004 36.30 7.900
32 -18.2893 1.000 1.83481 42.72 8.000
33 58.8733 0.300 8.500
34 28.5544 3.020 1.64769 33.84 8.900
35 105.4962 15.449 9.100
36 33.3755 6.219 1.60342 38.01 12.400
37 -42.3000 4.135 12.400
38 -28.4743 1.500 1.95375 32.32 11.400
39 215.3737 39.727 11.800
40 INF 2.500 1.51680 64.20 21.600
41 INF 1.000 21.600
表19
f 205.810 346.220 582.664
Fno 6.489 6.489 6.489
ω 5.946 3.524 2.084
Y 21.633 21.633 21.633
TL 320.000 320.000 320.000
表20
f 205.810 346.220 582.664
拍摄距离 INF INF INF
D5 56.735 90.089 113.674
D10 61.385 29.939 1.000
D17 17.502 15.594 20.948
D21 3.696 6.747 2.076
D24 18.354 15.303 19.974
表21
f 205.引0 346.220 582.664
拍摄距离 1965.73 1965.73 1965.73
D21 5.232 11.324 14.462
D24 16.818 10.726 7.588
表22
f 205.810 346.220 582.664
孔径光圈直径 23.996 24.857 23.417
表23
面编号 焦距
G1 1-5 212.924
G2 6-10 -55.683
G3 11-17 62.543
G4 18-21 102.66
G5 22-24 -61.776
G6 25-39 -51.707
表24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实施例4
条件式1 βrt 3.461 3.625 3.660 4.204
条件式2 f3/(fw x ft)<sup>1/2</sup> 0.146 0.230 0.160 0.181
条件式5 f1/ft 0.436 0.473 0.336 0.365
条件式7 Lt/ft 0.636 0.628 0.541 0.549
条件式8 β3rt -1.599 -1.248 -1.514 -1.599
条件式9 β2t -1.433 -1.693 -1.963 -1.710
条件式10 βLAt/βLBt 1.362 1.215 1.093 0.979
条件式11 CrLAr/ft 0.149 0.095 0.085 0.073
条件式12 f2/fw -0.306 -0.458 -0.185 -0.271
条件式13 |f1/f2| 4.515 3.894 3.422 3.824
条件式14 (1-βvct)×βvcrt -1.747 -1.871 -1.871 -1.871
比较本发明的效果与现有技术时可知,就望远端的望远比而言,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为0.54~0.64相比,现有技术文献1的实施例1为1.38,现有技术文献2的实施例4为0.68,本发明具有在望远端的光学总长度小型化的效果。
工业实用性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在望远端实现更长的焦距且光学总长度更短的变焦镜头,及具有该变焦镜头的摄像装置。

Claims (19)

1.一种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由自物体侧起依次排列的具有正折射力的第一透镜组、具有负折射力的第二透镜组、整体具有正折射力的合成正透镜组及整体具有负折射力的合成负透镜组构成,
所述合成正透镜组在最靠近物体侧具备具有正折射力的第三透镜组及具有正折射力的第四透镜组,且只由具有正折射力的透镜组构成,
所述合成负透镜组具备在最靠近物体侧配置的具有负折射力的负A透镜组、具有负折射力的负B透镜组,
通过改变各透镜组间的间隔进行变焦,并满足以下的条件,
1)3.44<βrt<4.50
2)0.10<f3/(fw×ft)1/2<0.46
9)-4.50<β2t<-0.90
其中,βrt为所述合成负透镜组在望远端的合成横向放大率,f3为所述第三透镜组的焦距,fw为广角端的该变焦镜头的焦距,ft为望远端的该变焦镜头的焦距,β2t为所述第二透镜组在望远端的横向放大率。
2.一种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由自物体侧起依次排列的具有正折射力的第一透镜组、具有负折射力的第二透镜组、整体具有正折射力的合成正透镜组及整体具有负折射力的合成负透镜组构成,
所述合成正透镜组在最靠近物体侧具备具有正折射力的第三透镜组,且只由具有正折射力的透镜组构成,
所述合成负透镜组具备在最靠近物体侧配置的具有负折射力的负A透镜组、具有负折射力的负B透镜组,
通过改变各透镜组间的间隔进行变焦,并满足以下的条件,
1)3.44<βrt<4.50
2)0.10<f3/(fw×ft)1/2<0.46
8)-1.83<β3rt≤-1.514
其中,βrt为所述合成负透镜组在望远端的合成横向放大率,f3为所述第三透镜组的焦距,fw为广角端的该变焦镜头的焦距,ft为望远端的该变焦镜头的焦距,β3rt为在所述第三透镜组后配置的所有透镜组在望远端的合成横向放大率。
3.一种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由自物体侧起依次排列的具有正折射力的第一透镜组、具有负折射力的第二透镜组、整体具有正折射力的合成正透镜组及整体具有负折射力的合成负透镜组构成,
所述第一透镜组由自物体侧起依次排列的负透镜、正透镜及正透镜构成,
所述合成正透镜组在最靠近物体侧具备具有正折射力的第三透镜组,且只由具有正折射力的透镜组构成,
所述合成负透镜组具备在最靠近物体侧配置的具有负折射力的负A透镜组、具有负折射力的负B透镜组,
通过改变各透镜组间的间隔进行变焦,并满足以下的条件,
1)3.44<βrt<4.50
2)0.10<f3/(fw×ft)1/2<0.46
7)0.50<Lt/ft<0.73
其中,βrt为所述合成负透镜组在望远端的合成横向放大率,f3为所述第三透镜组的焦距,fw为广角端的该变焦镜头的焦距,ft为望远端的该变焦镜头的焦距,Lt为该变焦镜头在望远端的自最靠近物体侧的面至像面的距离。
4.一种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由自物体侧起依次排列的具有正折射力的第一透镜组、具有负折射力的第二透镜组、整体具有正折射力的合成正透镜组及整体具有负折射力的合成负透镜组构成,
所述合成正透镜组在最靠近物体侧具备具有正折射力的第三透镜组,且只由具有正折射力的透镜组构成,
所述合成负透镜组由自物体侧起依次排列的具有负折射力的负A透镜组、具有负折射力的负B透镜组构成,
通过改变各透镜组间的间隔进行变焦,并满足以下的条件,
1)3.44<βrt<4.50
2)0.10<f3/(fw×ft)1/2<0.46
7)0.50<Lt/ft<0.73
其中,βrt为所述合成负透镜组在望远端的合成横向放大率,f3为所述第三透镜组的焦距,fw为广角端的该变焦镜头的焦距,ft为望远端的该变焦镜头的焦距,Lt为该变焦镜头在望远端的自最靠近物体侧的面至像面的距离。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变焦镜头,其中,所述第三透镜组具有至少一个由对于g线和F线满足以下条件的反常色散玻璃材料构成的正透镜,
3)0.012<ΔPgF3<0.100
其中,ΔPgF3为将通过部分色散比为0.5393、阿贝数νd为60.49的玻璃材料C7的坐标和部分色散比为0.5829、阿贝数νd为36.30的玻璃材料F2的坐标的直线作为标准线时的、该反常色散玻璃材料的部分色散比偏离标准线的偏差。
6.如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变焦镜头,其中,所述第一透镜组具有至少一个由对于g线和F线满足以下条件的反常色散玻璃材料构成的正透镜,
4)0.012<ΔPgF1<0.100
其中,ΔPgF1为将通过部分色散比为0.5393、阿贝数νd为60.49的玻璃材料C7的坐标和部分色散比为0.5829、阿贝数νd为36.30的玻璃材料F2的坐标的直线作为标准线时的、该反常色散玻璃材料的部分色散比偏离标准线的偏差。
7.如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变焦镜头,其中,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5)0.25<f1/ft<0.61
其中,f1为所述第一透镜组的焦距。
8.如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变焦镜头,其中,所述第一透镜组具有至少一个由满足以下条件的反常色散玻璃材料构成的负透镜,
6)-0.010<ΔPgFn<0.012
其中,ΔPgFn为将通过部分色散比为0.5393、阿贝数νd为60.49的玻璃材料C7的坐标和部分色散比为0.5829、阿贝数νd为36.30的玻璃材料F2的坐标的直线作为标准线时的、该反常色散玻璃材料的部分色散比偏离标准线的偏差。
9.如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变焦镜头,其中,通过使所述合成负透镜组具备的任意透镜组、或所述合成负透镜组具备的任意透镜组的一部分在光轴方向上移动,进行向近距离被拍摄体的对焦。
10.如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变焦镜头,其中,所述合成负透镜组具备的具有负折射力的透镜组只为所述负A透镜组及负B透镜组两个透镜组。
11.如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变焦镜头,其中,只使所述负A透镜组在光轴方向上移动来进行向近距离被拍摄体的对焦。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变焦镜头,其中,所述负A透镜组只由一个透镜组件构成。
13.如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变焦镜头,其中,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10)0.95<βLAt/βLBt<4.00
其中,βLAt为所述负A透镜组在望远端的横向放大率,βLBt为所述负B透镜组在望远端的横向放大率。
14.如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变焦镜头,其中,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11)0.05<CrLAr/ft<0.18
其中,CrLAr为所述负A透镜组的最靠近像面侧的面的曲率半径。
15.如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变焦镜头,其中,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12)-0.85<f2/fw<-0.10
其中,f2为所述第二透镜组的焦距。
16.如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变焦镜头,其中,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13)2.50<|f1/f2|<5.10
其中,f1为所述第一透镜组的焦距,f2为所述第二透镜组的焦距。
17.如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变焦镜头,其中,在所述第三透镜组的最靠近物体侧配置有双凸面形状的透镜组件。
18.如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变焦镜头,其中,具备通过使构成该变焦镜头的透镜中的至少一个透镜在光轴垂直方向上移动,可以使图像移动的防抖组,并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14)-6.00<(1-βvct)×βvcrt<-0.50
其中,βvct为所述防抖组在望远端的横向放大率,βvcrt为比所述防抖组更靠近像侧配置的所有透镜组在望远端的合成横向放大率。
19.一种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权利要求1~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变焦镜头、及在该变焦镜头的像面侧设置并将该变焦镜头形成的光学图像转换为电信号的摄像元件。
CN201810200680.XA 2017-07-12 2018-03-12 变焦镜头及摄像装置 Active CN10925439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35857 2017-07-12
JP2017135857A JP6859219B2 (ja) 2017-07-12 2017-07-12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撮像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54391A CN109254391A (zh) 2019-01-22
CN109254391B true CN109254391B (zh) 2022-03-01

Family

ID=649993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200680.XA Active CN109254391B (zh) 2017-07-12 2018-03-12 变焦镜头及摄像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432870B2 (zh)
JP (1) JP6859219B2 (zh)
CN (1) CN10925439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925190B2 (ja) * 2017-07-12 2021-08-25 株式会社タムロン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撮像装置
JP7271253B2 (ja) * 2019-03-26 2023-05-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ズームレンズおよびそれを有する撮像装置
CN114994885B (zh) * 2022-06-17 2023-09-01 湖南长步道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微距功能的全画幅光学系统及电影镜头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251468A (ja) * 2005-03-11 2006-09-21 Sony Corp ズームレンズ系及び撮像装置
JP2011209347A (ja) * 2010-03-29 2011-10-20 Sony Corp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撮像装置
JP2013182022A (ja) * 2012-02-29 2013-09-12 Nikon Corp 変倍光学系、光学装置、変倍光学系の製造方法
JP2013235217A (ja) * 2012-05-11 2013-11-21 Olympus Imaging Corp テレコンバーター及びそれを備えた撮像システム
JP2014228734A (ja) * 2013-05-23 2014-12-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それを有する撮像装置
CN105739071A (zh) * 2014-12-24 2016-07-06 佳能株式会社 变焦镜头及包括该变焦镜头的摄像装置
JP6064217B2 (ja) * 2013-09-27 2017-01-25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ズームレンズ系、交換レンズ装置及びカメラシステム
JP2017120382A (ja) * 2015-12-25 2017-07-06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ズームレンズ系、撮像装置、カメラ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5064492A (ja) * 2013-09-25 2015-04-09 ソニー株式会社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撮像装置
JP6577191B2 (ja) 2015-01-08 2019-09-18 株式会社タムロン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撮像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251468A (ja) * 2005-03-11 2006-09-21 Sony Corp ズームレンズ系及び撮像装置
JP2011209347A (ja) * 2010-03-29 2011-10-20 Sony Corp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撮像装置
JP2013182022A (ja) * 2012-02-29 2013-09-12 Nikon Corp 変倍光学系、光学装置、変倍光学系の製造方法
JP2013235217A (ja) * 2012-05-11 2013-11-21 Olympus Imaging Corp テレコンバーター及びそれを備えた撮像システム
JP2014228734A (ja) * 2013-05-23 2014-12-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それを有する撮像装置
JP6064217B2 (ja) * 2013-09-27 2017-01-25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ズームレンズ系、交換レンズ装置及びカメラシステム
CN105739071A (zh) * 2014-12-24 2016-07-06 佳能株式会社 变焦镜头及包括该变焦镜头的摄像装置
JP2017120382A (ja) * 2015-12-25 2017-07-06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ズームレンズ系、撮像装置、カメ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90020824A1 (en) 2019-01-17
JP6859219B2 (ja) 2021-04-14
JP2019020450A (ja) 2019-02-07
US10432870B2 (en) 2019-10-01
CN109254391A (zh) 2019-0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93633B (zh) 变焦镜头及摄像装置
JP6877212B2 (ja)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撮像装置
US11668899B2 (en) Zoom lens, optical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zoom lens
CN111492292B (zh) 变倍光学系统以及光学装置
CN111580256A (zh) 变焦透镜和摄像装置
CN108369327B (zh) 变倍光学系统以及光学设备
CN107209351B (zh) 变倍光学系统以及光学装置
CN110058391B (zh) 变倍光学系统以及光学设备
CN108474928B (zh) 变倍光学系统、光学装置、摄像装置
CN109254391B (zh) 变焦镜头及摄像装置
CN109254389B (zh) 变焦镜头以及摄像装置
US10831005B2 (en) Variable magnification optical system, optical apparatus, and variable magnification optical system manufacturing method
CN113348397B (zh) 变倍光学系统以及光学设备
CN109387929B (zh) 变焦镜头以及摄像装置
CN108292027B (zh) 变倍光学系统以及光学设备
CN108292028B (zh) 变倍光学系统以及光学设备
CN109952523B (zh) 变倍光学系统以及使用了该变倍光学系统的光学设备和摄像设备
CN111045181A (zh) 光学系统和包括光学系统的成像装置
JP2020144207A (ja)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撮像装置
JP2020144206A (ja)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撮像装置
CN112585519B (zh) 变倍光学系统以及光学设备
CN107402438B (zh) 变倍光学系统以及摄像装置
CN107209349B (zh) 变倍光学系统及光学装置
JP6657009B2 (ja) 変倍光学系及び撮像装置
JP6563329B2 (ja) 広角ズームレンズ及び撮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