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220066A - 固氮蓝藻在提高甘薯种薯出苗质量中的应用 - Google Patents
固氮蓝藻在提高甘薯种薯出苗质量中的应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220066A CN109220066A CN201711211786.1A CN201711211786A CN109220066A CN 109220066 A CN109220066 A CN 109220066A CN 201711211786 A CN201711211786 A CN 201711211786A CN 109220066 A CN109220066 A CN 10922006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tato
- azotica
- potato seed
- matrix
- applic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C—PLANTING; SOWING; FERTILISING
- A01C1/00—Apparatus, or methods of use thereof, for testing or treating seed, roots, or the like, prior to sowing or planting
- A01C1/06—Coating or dressing seed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固氮蓝藻在提高甘薯种薯出苗质量中的应用。本发明将固氮蓝藻的提取物制成裹种基质,只要将甘薯种薯置于裹种基质中滚一滚,种薯外即被裹上一层裹种基质,最后只要将裹种后的种薯排种于苗床地中,进行育苗即可。由于裹种基质具有一定的蓄水性,能够将其中含有的固氮蓝藻提取物逐步释放出来,不仅种薯能在较长一段时间内逐渐吸收固氮蓝藻提取物,而且种薯周围的土壤中也会有固氮蓝藻提取物存在,裹种基质和周边土壤在种薯外围形成一个促生长微环境,从而固氮蓝藻提取物能够持续地作用于种薯,促使种薯快速发根、萌芽、长苗,提高种薯出苗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甘薯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固氮蓝藻在提高甘薯种薯出苗质量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固氮蓝藻既能通过光合色素利用太阳能固定碳素合成碳水化合物,又能自身通过固氮酶将氮素合成氨,他们在自然生态中氮素平衡上起着重要作用。根据固氮蓝藻的生物学特点,可以看出它是一类很有发展前途的天然资源。很早以前人们就发现了藻类对植物具有肥效作用。1939年人们发现生长在稻田的固氮蓝藻可以使水稻连年保持较高的产量。John(John R B.Production of nitrogen fertilizer with nitrogen-fixing blue–green algae[J].Enzyme&Microbial Technology, 1979,1(2):83-90.)研究了蓝藻作为肥料固氮的能力,并在开放池中进行了蓝藻培育,但没有对后续的肥效做进一步研究。夏建明等(夏建明.固氮蓝藻稻田应用技术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7:48-66.)研究了固氮蓝藻对稻田的肥效作用,无论是干藻还是鲜藻,施用于水稻后,水稻的鲜质量和干质量相比于对照都有明显的提高。Mohmmed等(Mohmmed E H,Mostafa M E,Amal H E,etal.Effect of two species of cyanobacteria as biofertilizers on some metabolicactivities,growth,and yield of pea plant[J].Biology and Fertility of Soils,2010, 8(46):861-875.)用豌豆对蓝藻肥料进行试验,发现蓝藻肥料配合化肥施用后豌豆的生长效果更好,甚至可以用蓝藻肥料代替一半的化肥。
但到目前为止,对蓝藻肥料的研究并不系统,蓝藻作为肥料也多见于在水稻上的应用,在其他作物的应用仍鲜有报道。
王少梅等从固氮蓝藻中提取促长物质对春小麦做浸种处理,晾干后播种,发现能促进种子萌动并提高发芽率。此后,人们对固氮蓝藻促长物质的研究均局限于种子浸种和幼苗喷雾上,但种子浸种一般需要24小时,浸种后还要晾干后才能播种,耗时较长,人工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固氮蓝藻在提高甘薯种薯出苗质量中的应用,将固氮蓝藻提取物以裹种的方式处理种薯,不仅为固氮蓝藻的应用提供了一条新途径,而且处理快,耗时短,增产明显。
固氮蓝藻在提高甘薯种薯出苗质量中的应用,该应用包括:
(1)用80~90℃的水对固氮蓝藻藻粉进行搅拌提取,获得提取液;
(2)将所述提取液浓缩,获得蓝藻干粉;
(3)将所述蓝藻干粉溶解于水中制成裹种液,将所述裹种液与吸水性粉末基质搅拌均匀,获得裹种基质;
(4)用所述裹种基质包裹甘薯种薯后,将种薯排种于苗床地中,进行育苗。
本发明将固氮蓝藻的提取物制成裹种基质,只要将甘薯种薯置于裹种基质中滚一滚,种薯外即被裹上一层裹种基质,最后只要将裹种后的种薯排种于苗床地中,进行育苗即可。由于裹种基质具有一定的蓄水性,能够将其中含有的固氮蓝藻提取物逐步释放出来,不仅种薯能在较长一段时间内逐渐吸收固氮蓝藻提取物,而且种薯周围的土壤中也会有固氮蓝藻提取物存在,裹种基质和周边土壤在种薯外围形成一个促生长微环境,从而固氮蓝藻提取物能够持续地作用于种薯,促使种薯快速发根、萌芽、长苗,提高种薯出苗量。
作为优选,步骤(1)中,将固氮蓝藻与水以1g:10~15mL的质量体积比混合后进行搅拌提取,搅拌提取的时间为10~15min。
作为优选,步骤(3)中,所述裹种液的浓度为0.1~0.2g/L。
作为优选,步骤(3)中,所述吸水性粉末基质为谷壳、麸皮或木屑。
作为优选,步骤(3)中,所述裹种基质的含水量为30~40%。
本发明还提供了固氮蓝藻在提高甘薯产量中的应用。
所述应用包括:
(1)用80~90℃的水对固氮蓝藻藻粉进行搅拌提取,获得提取液;
(2)将所述提取液浓缩,获得蓝藻干粉;
(3)将所述蓝藻干粉溶解于水中制成裹种液,将所述裹种液与吸水性粉末基质搅拌均匀,获得裹种基质;
(4)用所述裹种基质包裹甘薯种薯后,将种薯排种于苗床地中,进行育苗;
(5)剪苗,将薯苗栽插于大田中,并将所述蓝藻干粉溶解于水中制成喷施液,喷施于薯苗上。
除了利用含有固氮蓝藻提取物的裹种基质处理种薯、获得优质薯苗外,本发明还利用含有固氮蓝藻提取物的喷施液喷施薯苗,能进一步促进薯苗快速生根,进一步提高甘薯产量。
作为优选,所述喷施液的浓度为0.1~0.2g/L。
作为优选,所述喷施液的喷施时间为:将薯苗栽插于大田后3天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本发明将固氮蓝藻的提取物制成裹种基质,只要将甘薯种薯置于裹种基质中滚一滚,种薯外即被裹上一层裹种基质,最后只要将裹种后的种薯排种于苗床地中,进行育苗即可。由于裹种基质具有一定的蓄水性,能够将其中含有的固氮蓝藻提取物逐步释放出来,不仅种薯能在较长一段时间内逐渐吸收固氮蓝藻提取物,而且种薯周围的土壤中也会有固氮蓝藻提取物存在,裹种基质和周边土壤在种薯外围形成一个促生长微环境,从而固氮蓝藻提取物能够持续地作用于种薯,促使种薯快速发根、萌芽、长苗,提高种薯出苗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列举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将固氮鱼腥藻119(由中国科学院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提供)接种于BG11 缺氮培养基中,在28℃、150r/min、光照60000~80000lx、光暗周期12h-12h下进行培养,培养7天,获得种子液;然后将种子液倒入温室大棚内设置的小池内,进行规模化扩大培养,大棚内温度保持在30~35℃左右;扩大培养5天后,可收集固氮鱼腥藻。
收集后,先压滤除去固氮鱼腥藻中的大部分水分,获得含水量在40~60%的湿藻;然后将湿藻平铺在托盘内,置于35℃烘箱中,直至含水量下降至8~10%,获得干藻;放凉后,用粉碎机对干藻进行粉碎;先在搅拌锅中将水加热至70℃,再将粉碎后的固氮鱼腥藻与水以1g:10mL的质量体积比混合,进行搅拌提取,搅拌提取的过程中可以对搅拌锅小火加热,使锅内水温保持在80~90℃之间,搅拌提取的时间为15min;搅拌提取结束后,过滤,取清液即为提取液,将提取液浓缩获得蓝藻干粉,储存在阴凉干燥处,备用。
选取皮色鲜明,生活力强、大小适中(0.15~0.25公斤/个)的健康浙薯20 薯种,备用。
选取保存妥当的新鲜麦麸,晾晒,干燥后,备用。
取蓝藻干粉,用水配制成浓度为0.1g/L的裹种液,将裹种液与干燥麦麸混合,制成含水量为30%的裹种基质;将种薯放入裹种基质中滚滚,使种薯上均匀地裹上一层裹种基质,然后排种于苗床地中,进行育苗。
待种薯出苗,薯苗长至合适长度后,剪苗,将薯苗栽插于大田中;将蓝藻干粉溶解于水中制成浓度为0.2g/L的喷施液,在薯苗栽插后的第2天喷施于薯苗上。
浙薯20种植和生长过程中的其它步骤与常规种植方法相同即可。
实施例2
将固氮鱼腥藻119(由中国科学院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提供)接种于BG11 缺氮培养基中,在28℃、150r/min、光照60000~80000lx、光暗周期12h-12h下进行培养,培养7天,获得种子液;然后将种子液倒入温室大棚内设置的小池内,进行规模化扩大培养,大棚内温度保持在30~35℃左右;扩大培养5天后,可收集固氮鱼腥藻。
收集后,先压滤除去固氮鱼腥藻中的大部分水分,获得含水量在40~60%的湿藻;然后将湿藻平铺在托盘内,置于40℃烘箱中,直至含水量下降至8~10%,获得干藻;放凉后,用粉碎机对干藻进行粉碎;先在搅拌锅中将水加热至70℃,再将粉碎后的固氮鱼腥藻与水以1g:15mL的质量体积比混合,进行搅拌提取,搅拌提取的过程中可以对搅拌锅小火加热,使锅内水温保持在80~90℃之间,搅拌提取的时间为10min;搅拌提取结束后,过滤,取清液即为提取液,将提取液浓缩获得蓝藻干粉,储存在阴凉干燥处,备用。
选取皮色鲜明,生活力强、大小适中(0.15~0.25公斤/个)的健康浙薯20 薯种,备用。
选取保存妥当的新鲜麦麸,晾晒,干燥后,备用。
取蓝藻干粉,用水配制成浓度为0.2g/L的裹种液,将裹种液与干燥麦麸混合,制成含水量为40%的裹种基质;将种薯放入裹种基质中滚滚,使种薯上均匀地裹上一层裹种基质,然后排种于苗床地中,进行育苗。
待种薯出苗,薯苗长至合适长度后,剪苗,将薯苗栽插于大田中;将蓝藻干粉溶解于水中制成浓度为0.1g/L的喷施液,在薯苗栽插后的第2天喷施于薯苗上。
浙薯20种植和生长过程中的其它步骤与常规种植方法相同即可。
对比例1
将固氮鱼腥藻119(由中国科学院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提供)接种于BG11 缺氮培养基中,在28℃、150r/min、光照60000~80000lx、光暗周期12h-12h下进行培养,培养7天,获得种子液;然后将种子液倒入温室大棚内设置的小池内,进行规模化扩大培养,大棚内温度保持在30~35℃左右;扩大培养5天后,可收集固氮鱼腥藻。
收集后,先压滤除去固氮鱼腥藻中的大部分水分,获得含水量在40~60%的湿藻;然后将湿藻平铺在托盘内,置于40℃烘箱中,直至含水量下降至8~10%,获得干藻;放凉后,用粉碎机对干藻进行粉碎;先在搅拌锅中将水加热至70℃,再将粉碎后的固氮鱼腥藻与水以1g:15mL的质量体积比混合,进行搅拌提取,搅拌提取的过程中可以对搅拌锅小火加热,使锅内水温保持在80~90℃之间,搅拌提取的时间为10min;搅拌提取结束后,过滤,取清液即为提取液,将提取液浓缩获得蓝藻干粉,储存在阴凉干燥处,备用。
选取皮色鲜明,生活力强、大小适中(0.15~0.25公斤/个)的健康浙薯20 薯种,备用。
选取保存妥当的新鲜麦麸,晾晒,干燥后,备用。
取蓝藻干粉,用水配制成浓度为0.2g/L的裹种液,将裹种液与干燥麦麸混合,制成含水量为40%的裹种基质;将种薯放入裹种基质中滚滚,使种薯上均匀地裹上一层裹种基质,然后排种于苗床地中,进行育苗。
待种薯出苗,薯苗长至合适长度后,剪苗,将薯苗栽插于大田中;在薯苗栽插后的第2天,向薯苗喷施与实施例2等量的水。
浙薯20种植和生长过程中的其它步骤与常规种植方法相同即可。
对比例2
将固氮鱼腥藻119(由中国科学院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提供)接种于BG11 缺氮培养基中,在28℃、150r/min、光照60000~80000lx、光暗周期12h-12h下进行培养,培养7天,获得种子液;然后将种子液倒入温室大棚内设置的小池内,进行规模化扩大培养,大棚内温度保持在30~35℃左右;扩大培养5天后,可收集固氮鱼腥藻。
收集后,先压滤除去固氮鱼腥藻中的大部分水分,获得含水量在40~60%的湿藻;然后将湿藻平铺在托盘内,置于40℃烘箱中,直至含水量下降至8~10%,获得干藻;放凉后,用粉碎机对干藻进行粉碎;先在搅拌锅中将水加热至70℃,再将粉碎后的固氮鱼腥藻与水以1g:15mL的质量体积比混合,进行搅拌提取,搅拌提取的过程中可以对搅拌锅小火加热,使锅内水温保持在80~90℃之间,搅拌提取的时间为10min;搅拌提取结束后,过滤,取清液即为提取液,将提取液浓缩获得蓝藻干粉,储存在阴凉干燥处,备用。
选取皮色鲜明,生活力强、大小适中(0.15~0.25公斤/个)的健康浙薯20 薯种,备用。
选取保存妥当的新鲜麦麸,晾晒,干燥后,备用。
取蓝藻干粉,用水配制成浓度为0.2g/L的浸种液,将种薯置于上述浸种液中浸泡24h,晾干后排种于苗床地中,进行育苗。
待种薯出苗,薯苗长至合适长度后,剪苗,将薯苗栽插于大田中;将蓝藻干粉溶解于水中制成浓度为0.1g/L的喷施液,在薯苗栽插后的第2天喷施于薯苗上。
浙薯20种植和生长过程中的其它步骤与常规种植方法相同即可。
对比例3
种薯育苗前,用预先准备好的干燥木屑制成含水量为40%的裹种基质;将挑选的种薯放入裹种基质中滚一滚,使种薯外均匀地裹上一层裹种基质,然后排种于苗床地中,进行育苗。
待种薯出苗,薯苗长至合适长度后,剪苗,将薯苗栽插于大田中;将蓝藻干粉溶解于水中制成浓度为0.1g/L的喷施液,在薯苗栽插后的第2天喷施于薯苗上。
浙薯20种植和生长过程中的其它步骤与常规种植方法相同即可。
本申请设置了两个实施例和三个对比例,因此在苗床地中划分出15个试验区,各实施例和对比例分别作三个平行处理,每个小区的面积为1.2m2,排种量为25kg,排种期在三月下旬。排种后,观察各个试验区内出苗的种薯数达到小区面积50%以上时需要的天数(结果见表1);在四月下旬,采苗(即种薯上长出的苗),统计每个试验区的出苗数,同时调查各试验区的薯苗质量(结果见表2);调查完成后,将采下的薯苗剪成合适大小后,栽插在试验田中。
本申请同样在试验田中划分出15个试验区,各实施例和对比例分别作三个平行处理,每个试验区的大小为6m*3.2m,种植密度为55575株/hm2,每个小区外围均设置保护行。于11月上旬收获,统计各试验区的鲜薯产量,并取各试验区的鲜薯500g,烘干,测算干物率(结果见表3)。
表1出苗的种薯数达到小区面积50%以上时需要的天数调查表
“平均天数”栏中不同小写字母表示用LSR检验在5%水平时存在显著性差异。
由表1可见,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利用裹种液对种薯进出裹种时,出苗的种薯数达到小区面积50%以上时仅需要23~24天,而采用浸种液浸种的方式处理种薯时,出苗的种薯数达到小区面积50%以上时需要26~27天,未用蓝藻提取物处理的种薯则需要29天。表明固氮蓝藻提取物处理能够促进种薯快速出苗,并且,裹种方式处理比浸种方式处理的促进率更高。
表2薯苗质量调查表
各栏中不同小写字母表示用LSR检验在5%水平时存在显著性差异。
由表2可见,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利用裹种液对种薯进行裹种时,薯苗质量最佳,不仅出苗数多,苗重大、苗粗,每根苗上叶片数量多,而且叶片之间的间隔缩短。
表3鲜薯产量和干物率调查表
处理 | 鲜薯产量(kg/hm<sup>2</sup>) | 干物率(%) |
实施例1 | 47998.69a | 47.95%a |
实施例2 | 48182.37a | 48.19%a |
对比例1 | 46195.16b | 42.53%b |
对比例2 | 45261.70c | 38.46%c |
对比例3 | 35319.14e | 33.72%e |
各栏中不同小写字母表示用LSR检验在5%水平时存在显著性差异。
由表2可见,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利用裹种液对种薯进行裹种、并用喷施液喷洒薯苗时(实施例1和实施例2),获得的鲜薯不仅产量高,而且干物质含量高。仅裹种而不喷洒喷施液(对比例1)时,鲜薯产量和干物质含量虽然有所下降,但仍比对比例2高。
Claims (10)
1.固氮蓝藻在提高甘薯种薯出苗质量中的应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
(1)用80~90℃的水对固氮蓝藻藻粉进行搅拌提取,获得提取液;
(2)将所述提取液浓缩,获得蓝藻干粉;
(3)将所述蓝藻干粉溶解于水中制成裹种液,将所述裹种液与吸水性粉末基质搅拌均匀,获得裹种基质;
(4)用所述裹种基质包裹甘薯种薯后,将种薯排种于苗床地中,进行育苗。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将固氮蓝藻与水以1g:10~15mL的质量体积比混合后进行搅拌提取,搅拌提取的时间为10~15min。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裹种液的浓度为0.1~0.2g/L。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吸水性粉末基质为谷壳、麸皮或木屑。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裹种基质的含水量为30~40%。
7.固氮蓝藻在提高甘薯产量中的应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
(1)用80~90℃的水对固氮蓝藻藻粉进行搅拌提取,获得提取液;
(2)将所述提取液浓缩,获得蓝藻干粉;
(3)将所述蓝藻干粉溶解于水中制成裹种液,将所述裹种液与吸水性粉末基质搅拌均匀,获得裹种基质;
(4)用所述裹种基质包裹甘薯种薯后,将种薯排种于苗床地中,进行育苗;
(5)剪苗,将薯苗栽插于大田中,并将所述蓝藻干粉溶解于水中制成喷施液,喷施于薯苗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施液的浓度为0.1~0.2g/L。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施液的喷施时间为:将薯苗栽插于大田后3天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211786.1A CN109220066A (zh) | 2017-11-28 | 2017-11-28 | 固氮蓝藻在提高甘薯种薯出苗质量中的应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211786.1A CN109220066A (zh) | 2017-11-28 | 2017-11-28 | 固氮蓝藻在提高甘薯种薯出苗质量中的应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220066A true CN109220066A (zh) | 2019-01-18 |
Family
ID=650840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1211786.1A Withdrawn CN109220066A (zh) | 2017-11-28 | 2017-11-28 | 固氮蓝藻在提高甘薯种薯出苗质量中的应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220066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036855A (zh) * | 2019-05-23 | 2019-07-23 | 申琳 | 一种调控甘薯高产与优质统一的方法 |
CN110205135A (zh) * | 2019-07-08 | 2019-09-06 | 山东多芬农业有限公司 | 一种利用蓝藻治理土壤并固氮的方法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5283A (zh) * | 1991-02-01 | 1991-10-16 | 傅惠钟 | 大田作物种子包衣剂配方 |
CN1276973A (zh) * | 2000-07-07 | 2000-12-20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生物种衣剂 |
WO2006071369A2 (en) * | 2004-12-23 | 2006-07-06 | Becker Underwood Inc. | Improved shelf life and on seed stabilization of liquid bacterium inoculants |
CN101302124A (zh) * | 2008-07-07 | 2008-11-12 | 石天文 | 多元素生物肥 |
CN101444227A (zh) * | 2009-01-09 | 2009-06-03 | 北京理工大学 | 一种多功能生物种衣剂及制备方法 |
CN106171405A (zh) * | 2016-07-11 | 2016-12-07 | 山东胜伟园林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干旱地区盐碱地种植甘薯的方法 |
CN106831124A (zh) * | 2017-01-20 | 2017-06-13 | 姚逍逸 | 一种红薯肥料及其制作方法 |
CN106941906A (zh) * | 2017-03-14 | 2017-07-14 | 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 一种甘薯种苗栽培基质 |
-
2017
- 2017-11-28 CN CN201711211786.1A patent/CN109220066A/zh not_active Withdrawn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5283A (zh) * | 1991-02-01 | 1991-10-16 | 傅惠钟 | 大田作物种子包衣剂配方 |
CN1276973A (zh) * | 2000-07-07 | 2000-12-20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生物种衣剂 |
WO2006071369A2 (en) * | 2004-12-23 | 2006-07-06 | Becker Underwood Inc. | Improved shelf life and on seed stabilization of liquid bacterium inoculants |
CN101302124A (zh) * | 2008-07-07 | 2008-11-12 | 石天文 | 多元素生物肥 |
CN101444227A (zh) * | 2009-01-09 | 2009-06-03 | 北京理工大学 | 一种多功能生物种衣剂及制备方法 |
CN106171405A (zh) * | 2016-07-11 | 2016-12-07 | 山东胜伟园林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干旱地区盐碱地种植甘薯的方法 |
CN106831124A (zh) * | 2017-01-20 | 2017-06-13 | 姚逍逸 | 一种红薯肥料及其制作方法 |
CN106941906A (zh) * | 2017-03-14 | 2017-07-14 | 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 一种甘薯种苗栽培基质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036855A (zh) * | 2019-05-23 | 2019-07-23 | 申琳 | 一种调控甘薯高产与优质统一的方法 |
CN110036855B (zh) * | 2019-05-23 | 2022-02-01 | 申琳 | 一种调控甘薯高产与优质统一的方法 |
CN110205135A (zh) * | 2019-07-08 | 2019-09-06 | 山东多芬农业有限公司 | 一种利用蓝藻治理土壤并固氮的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030581B (zh) | 多功能生物有机种衣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170630B (zh) | 北方荞麦栽培方法 | |
CN106688849A (zh) | 菜心的无土栽培方法 | |
CN108377861A (zh) | 提高番茄糖度的有机栽培方法 | |
CN102714994A (zh) | 一种樱桃番茄的栽培方法 | |
CN105993458A (zh) | 一种豌豆种植方法 | |
CN105906450B (zh) | 一种功能性生物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6386300A (zh) | 水稻和荸荠轮作的种植方法 | |
CN107241986A (zh) | 一种番茄栽培方法 | |
CN106665043A (zh) | 一种西红柿的种植方法 | |
CN101288360B (zh) | 一种促进大花黄牡丹种子萌发的方法 | |
CN104335811A (zh) | 一种紫甘薯的栽培方法及加工紫甘薯全粉的方法 | |
CN109220066A (zh) | 固氮蓝藻在提高甘薯种薯出苗质量中的应用 | |
CN100539827C (zh) | 应用稻秸粉混合物的水稻栽培方法及其稻秸粉混合物和制备方法 | |
CN112243815A (zh) | 水稻的生态种植方法 | |
CN112189498A (zh) | 一种有机茶园套种方法 | |
CN107211689A (zh) | 一种刺芫荽的仿野生种植方法 | |
CN110199698A (zh) | 一种温室大棚苦瓜嫁接育苗的方法 | |
CN108739202A (zh) | 一种提高荷兰豆产量的栽培方法 | |
CN104584806A (zh) | 一种芹菜高产的生物调控栽培方法 | |
CN109105124A (zh) | 一种山核桃播种育苗的方法 | |
CN111386989B (zh) | 一种藜麦种植栽培方法、藜麦米酒及其制作方法 | |
CN107466566A (zh) | 一种富硒荔枝幼苗的栽培方法 | |
CN109220668A (zh) | 固氮蓝藻在提高块茎类作物产量中的应用 | |
CN106946600A (zh) | 一种西红柿的绿色种植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1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