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219936B - 用于多连接中的可靠通信的装置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多连接中的可靠通信的装置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219936B
CN109219936B CN201680086387.4A CN201680086387A CN109219936B CN 109219936 B CN109219936 B CN 109219936B CN 201680086387 A CN201680086387 A CN 201680086387A CN 109219936 B CN109219936 B CN 10921993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terminal
base station
packet
packets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8638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219936A (zh
Inventor
I·韦林格
D·米查洛普洛斯
A·梅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Original Assignee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filed Critical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Publication of CN1092199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199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2199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199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74Buffer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22Site diversity; Macro-diversity
    • H04B7/024Co-operative use of antennas of several sites, e.g. in co-ordinated multipoint or co-operativ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8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repeating transmission, e.g. Verdan syste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58Transmission or retransmission of more than one copy of acknowledgement messa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2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using redundant apparatus to increase reliabi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32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by discarding or delaying data units, e.g. packe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30Definitions, standards or architectural aspects of layered protocol stacks
    • H04L69/32Architecture of 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OSI] 7-layer type protocol stacks, e.g. the interfaces between the data link level and the physical level
    • H04L69/322Intralayer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mong peer entities or protocol data unit [PDU] definitions
    • H04L69/324Intralayer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mong peer entities or protocol data unit [PDU] definitions in the data link layer [OSI layer 2], e.g. HDL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54Scheduling and prioritis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2001/0092Error 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opology of the transmission lin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14Multichannel or multilink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用于通信系统的装置中的可靠通信的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包括:从网络元件接收(302)将被发送给用户终端的数据分组;保持(304)一个或多个发送缓冲器,以用于向用户终端发送数据分组;向用户终端发送(306)数据分组;从用户终端接收(308)关于一个或多个数据分组被成功接收或未被成功接收的信息;基于所接收的信息,向通信系统的另一网络元件发送(310)确认信息;接收(312)一个或多个分组已经被成功地从第二对应装置发送到用户终端的通知;以及,如果一个或多个发送缓冲器包括被成功地发送的分组,则从缓冲器移除(314)分组。

Description

用于多连接中的可靠通信的装置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示例性和非限制性实施例一般涉及通信。
背景技术
背景技术的以下描述可以包括见解、发现、理解或公开,或者与本发明之前相关领域未知的但由本发明提供的公开相关联。本发明的一些这样的贡献可以在下面被具体指出,而本发明的其他这样的贡献将从它们的上下文中显而易见。
在通信系统中,通信方之间的连接在过去是单一连接。最近,多连接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研究的对象。这尤其适用于包括由基站等服务的小区中的用户终端的无线通信系统。在多连接中,诸如用户终端之类的通信方不仅连接到单个频率层上的单个小区,而是同时连接到不同频率层或甚至不同的、不一定共址的无线电接口上的多个小区。
当前的LTE(长期演进)支持双连接(和载波聚合),其中用户终端可以连接到两个不同基站的多个小区。目前正在开发的第五代移动网络(简称5G)可能会为多连接提供更多选择。用户终端不仅可以连接到不同载波频率上的不同基站,还可以连接到不同无线电接口(例如LTE+cmW,cmW+mmW)上的基站。
超可靠通信是另一个变得越来越重要的话题。将会有越来越多的用例需要极小的分组丢失率(packet loss rate),并且同时具有严格的延迟预算,其不允许多次重传。这种用例的突出例子是自动驾驶、一般的车辆安全、和工业通信。多连接已经被视为用于提供可靠通信链路的解决方案。
处理通过多于一个传输链路发送的数据分组带来挑战,因为数据的快速和可靠传输在很多应用中是重要的。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权利要求1、11和12的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权利要求13、23和24的方法。
在附图和以下描述中更详细地阐述了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示例。根据说明书和附图以及根据权利要求,其他特征将是显见的。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借助于优选实施例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附图中:
图1示出了通信系统的示例;
图2示出了另一示例;
图3和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5A、图5B、图5C和图6示出了应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装置的简化示例。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适用于任何基站、通信网络元件、用户设备(UE)、用户终端(UT)、服务器、对应组件、和/或任何通信系统或者支持所需功能的不同通信系统的任何组合。
所使用的协议、通信系统的规范、服务器和用户终端(特别是在无线系统中)迅速发展。这种发展可能需要对实施例进行额外的改变。因此,所有词语和表达应该被广义地解释,并且它们旨在说明而不是限制实施例。
存在许多用于通信系统中的不同无线电协议。不同通信系统的一些示例是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无线电接入网络(UTRAN)、长期演进(LTE,也称为E-UTRA)、长期演进高级(LTE-A)、第5代移动网络、基于IEEE 802.11标准的无线局域网(WLAN)、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性(WiMAX)、
Figure BDA0001889530580000021
个人通信服务(PCS)和使用超宽带(UWB)技术的系统。IEEE指的是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
图1示出了可以应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示例。图1的示例遵循5G术语,但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不限于5G,而是也可以应用于支持双或多连接的其他系统。
目前正在开发5G系统。它可能使用多输入-多输出(MIMO)天线、比LTE更多的基站或节点(所谓的小小区概念),包括与较小基站合作操作的宏站点并且也许还采用各种无线电技术以实现更好的覆盖范围和增强的数据速率。5G将可能包含多于一个无线电接口(RI),每个无线电接口针对某些用例和/或频谱进行优化。5G移动通信将具有更广泛的用例和相关应用,包括视频流、增强现实、不同的数据共享方式和各种形式的机器类型应用,包括车辆安全、不同的传感器和实时控制。预期5G具有多个无线电接口,即低于6GHz、厘米波和毫米波,并且还可以与现有的传统无线电接入技术(诸如LTE)集成。至少在早期阶段,与LTE的集成可以实现为系统,其中宏覆盖由来自通过聚合到LTE的小小区的LTE和5G无线电接口接入提供。换句话说,5G计划支持RAT间可操作性(诸如LTE-5G)和RI间可操作性(无线电接口间可操作性,诸如低于6GHz-厘米波、低于6GHz-厘米波-毫米波)两者。被认为在5G网络中使用的概念之一是网络切片,其中可以在同一基础设施内创建多个独立并且专用的虚拟子网络(网络实例)以运行对延迟、可靠性、吞吐量和移动性具有不同要求的服务。
在图1的示例中,用户终端100同时连接102、104到两个基站106、108。基站可以是例如宏小区106和小小区108。小小区108具有其自身的基带,即它不是宏基站106的远程无线电头。
此外,基站连接110到称为多节点控制器MNC 112的中央网络元件。MNC与BS之间的接口110可以称为Fh(“去程”)。基站可以通过接口118(可以是X2接口)彼此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MNC运行集中式网络汇聚层NCS。NCS具有与LTE系统中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类似的功能(报头压缩、加密、分发用于多/双连接的分组)。
MNC 112中的NCS与基站106、108中的无线电汇聚子层RCS层通信。RCS具有与LTE系统中的无线电链路控制层RLC类似的功能。因此,它在无线电链路控制层分组数据单元RLC服务数据单元SDU中分段/连结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分组数据单元PDCP PDU并且执行ARQ(自动重复请求)。媒体访问控制MAC具有与LTE中相同的功能,它运行快速混合ARQ并且将RCSPDU分配给传输块(具有重新传输的RLC PDU的潜在重新分段)。基站进一步包括物理层PHY和无线电频率部分RF。
用户终端包括与基站类似的逻辑层,但为了简单起见,它们未在图1中示出。
在图1的示例中,需要可靠或者超可靠服务的应用已经产生了五个分组(例如,IP分组)114,并且MNC 112的NCS实体决定在由基站106、108提供的两个可用链路上复制分组。现在让我们假设宏链路102比小小区链路104强。这意味着它具有更好的信道质量,因此可以提供更大的吞吐量。让我们进一步假设前四个分组116快速并且成功地通过强链路,但是第五个分组丢失。
可以注意到,对于自适应调制和编码、混合ARQ和ARQ的传统配置,这种丢失不太可能。然而,低延迟要求可能不允许大量的重传,这使得这些丢失更可能发生。
在图1中所示的情况下,当在宏基站链路102上丢失分组#5时,由于链路的吞吐量较小,小小区链路104仍然忙于分组#2。这将花费很多时间直到甚至在链路104上开始有问题分组#5的传输。可以注意到,基站108并未意识到已经成功接收到分组#1-#4。
相关问题可能伴随较大的突发(包含超过五个分组,如图1的示例中)发生。在MNC与每个基站之间使用流控制,确保基站中的缓冲器不溢出。对于分组复制,流控制应该观察哪个缓冲器并不明显。如果流控制注意不允许缓冲器溢出,则作为结果的吞吐量是最弱链路的吞吐量,这显然是不希望的。另一方面,如果流控制注意没有缓冲器空运行,则它将溢出弱链路的缓冲器(因为当最强链路为空时,它们仍然很忙)。
即使链路具有相似的质量,我们也不会得到预期的稳健性。图2示出了另一示例,其中链路102和104具有相似的质量和相似的吞吐量。然而,本文我们假设小小区链路104先前已经丢失NCS PDU#4。由于终端100中的接收RCS必须提供RCS段的顺序传送,因此在成功接收到NCS PDU#4的所有RCS段之前,它将不会向终端的NCS传送任何RCS段。因此,RCS重新排序也阻碍了预期的宏分集增益。
鉴于以上所述,实现复制的益处存在明显问题。在一个实施例中,通信系统利用网络和用户终端之间的多个链路(例如,不同频率、不同无线电接口)来提高可靠性并且在可用的多个链路上复制信息,各个链路的发送缓冲器可以保持同步,以这种方式使得在一条支路上已经成功发送的信息在其他链路上被丢弃。因此,基站应该停止发送从由用户终端经由另一链路已经成功接收的NCS-PDU分段(或连结)的任何RCS或者MAC PDU。这可以通过分别刷新基站的RCS层和MAC层中的ARQ和HARQ缓冲器来完成。
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流程图。该图示出了诸如基站或基站的一部分的装置或网络元件的操作的示例。流程图的步骤也可以与图3中所示的顺序不同。
在步骤302中,基站被配置为从中央网络元件接收将被发送给用户终端的数据分组。例如,中央网络元件可以是MNC 112。
在步骤304中,基站被配置为保持一个或多个发送缓冲器,以用于向用户终端发送数据分组。缓冲器可以分别是基站的RCS和MAC层中的ARQ和HARQ缓冲器。
在步骤306中,基站被配置为向用户终端发送数据分组。
在步骤308中,基站被配置为从用户终端接收关于一个或多个数据分组被成功接收还是未被成功接收的信息。例如,可以以ACK/NACK信令的形式接收信息。
在步骤310中,基于所接收的信息来配置基站,以向通信系统的另一网络元件发送确认信息。网络元件可以是诸如MNC之类的中央网络元件,或者它可以是另一基站,如下所述。
在步骤312中,基站被配置为接收一个或多个分组已经被成功地从第二对应装置发送到用户终端的通知。例如,第二对应装置可以是另一基站。该通知可以来自用户终端、来自其他基站或者来自中央网络元件,如下所述。
如果一个或多个发送缓冲器包括被第二对应装置成功地发送的分组,则在步骤314中配置基站以从缓冲器移除分组。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流程图。该图示出了诸如多节点控制器MNC 112或者MNC的一部分的装置或网络元件的操作的示例。流程图的步骤也可以与图4中所示的顺序不同。
在步骤402中,该装置被配置为从网络接收将被发送给用户终端的数据分组。数据可能源自在网络中运行并且需要可靠或超可靠服务的应用。
在步骤404中,该装置被配置为向至少两个基站装置发送数据分组,至少两个基站装置用于向用户终端发送数据分组。例如,基站可以使用不同的频率和/或不同的无线电接口。
在步骤406中,该装置被配置为从基站装置接收数据分组被成功接收还是未被成功接收的信息。
在步骤408中,该装置被配置为向被配置为发送相同数据的其它的基站装置发送该信息。
如所解释的,用户终端向发送基站发送关于每个接收到的分组的ACK/NACK。基站被配置为向MNC中的NCS层发送ACK/NACK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MNC中的NCS层被配置为向基站或基站中的RCS层通知已经被成功地发送到用户终端的NCS PDU。
参考图1的示例,最初基站106中的RCS将检测到用户终端100已经成功地接收到NCS-PDU。基站的RCS通知MNC的NCS。相同的过程已经是LTE中双连接解决方案的一部分。
如上所述,在一个实施例中,MNC的NCS进一步向基站108发送信息。通常,在先前的解决方案中并不需要这样做,此外,这种ACK流违背直观的方向——通常ACK被发送向数据源(即,与数据流相反),并且本文ACK被发送向数据宿(即,在与数据流相同的方向上)。
响应于所接收的信息,基站被配置为确定已经由另一基站成功发送的数据分组的副本(或者其段)是否在其自身的发送缓冲器中。如果是,则刷新RCS(ARQ)和MAC(HARQ)中的传输缓冲器。否则,在上面图1的示例中,RCS和MAC将不必要地继续发送分组#2的其余部分。相反,它可能会开始发送有问题的分组#5。
在另一实施例中,其中架构是不具有集中式MNC的分布式架构(如今天的LTE),基站可以直接向其他基站发送ACK/NACK信息。在图1的示例中,基站106向基站108发送ACK/NACK信息,反之亦然。传输可以利用X2接口118。等同地,当从其他基站(例如,106)接收到对应的ACK/NACK信息时,可以刷新基站108中的RCS和MAC缓冲器。
在另一实施例中,当用户终端成功接收NCS PDU时,它可以向所有链路发送关于成功地接收到NCS PDU的确认。在图1的示例中,ACK被发送到两个基站,无论哪个基站发送该分组。NCS ACK的这种信令(或者,在LTE术语中,PDCP ACK)现在不存在,并且除了当像图1中的情况那样应用复制时,通常不需要它。
基于所提出的传输方法,无论NCS ACK是由用户终端、由另一基站、或者由中央网络元件发送,肯定存在关于开销的折衷。也就是说,NCS ACK被发送的越频繁,被引入到系统的开销就越大(在空中接口上、在X2接口上或者在Fh接口上)。另一方面,它们被发送的越不频繁,其风险就越大,因为另一个链路可能仍然忙于在此期间已经被接收的旧分组,或者仍然在等待在此期间已经被接收的分组的段,但未被确认。
最直观和简单的方法是为已经被确认的每个NCS PDU发送单独的NCS ACK。
备选地,如果开销变得关键,则可以收集若干NCS ACK并且将其作为“块”或组发送。这显然节省一些信令,但也没有像上述方法那样有效地解决问题。
让我们假设链路不相等,即一个链路比另一个链路更强。这意味着它具有更好的信道质量,因此可以提供更大的吞吐量。作为一个简单的近似,我们可以假设弱链路弱x倍,即x是吞吐量比率:
x=throughput_strong/throughput_weak。
如果每t0发送一“块”或一组NCS ACK,其中t0是给定的时刻,则它可能占用x*t0,直到较弱链路已经发送了“旧”分组(关于那些尚未接收到ACK分组)并且开始传输在另一个链路上丢失的分组。
可以注意到,X2接口或其他接口上的可能延迟将增加该延时。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针对RCS与NCS之间的流控制协议的缓冲器大小的可配置阈值、或者通过RCS分段/服务质量队列的缓冲器大小来触发确认。可以至少部分地基于用户终端与NCS层之间的总体延迟约束来选择这些阈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基站被配置为向用户终端发送关于从发送缓冲器移除分组的信息。这可能是需要的,以便用户终端不继续等待重传。此外,例如,用户终端必须停止其RCS层中的重新排序,否则它将在已经成功接收分组#2、#3和#4(的段)之前向其NCS层传送分组#5(的段)。
图5A示出了一个实施例。该图示出了应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装置的简化示例。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装置可以是基站或者基站的一部分。
应当理解,该装置在本文中被描绘为示出一些实施例的示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该装置还可以包括其他功能和/或结构,并且不需要所有描述的功能和结构。尽管该装置已经被描绘为一个实体,但是不同的模块和存储器可以在一个或多个物理或逻辑实体中实现。
该示例的装置包括控制电路500,其被配置为控制装置的至少部分操作。
该装置可以包括用于存储数据的存储器502。此外,存储器可以存储可由控制电路400执行的软件504。存储器可以被集成在控制电路中。
该装置包括收发器506。收发器可操作地连接到控制电路500。它可以连接到天线布置(未示出)。
该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接口电路508,其被配置为将该装置连接到通信系统的其他设备和网络元件,例如连接到其他对应的装置和诸如MNC之类的中央网络元件。该接口可以提供到通信网络的有线或无线连接。
软件504可以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代码部件,该程序代码部件适于使得该装置的控制电路500从网络元件接收将被发送给用户终端的数据分组;保持一个或多个发送缓冲器,以用于向用户终端发送数据分组;向用户终端发送数据分组;从用户终端接收关于一个或多个数据分组被成功还是未被成功接收的信息;基于所接收的信息,向通信系统的另一网络元件发送确认信息;接收一个或多个分组已经被成功地从第二对应装置发送到用户终端的通知;以及如果一个或多个发送缓冲器包括被成功地发送的分组,则从缓冲器移除分组。
图5B示出了一个实施例。该图示出了应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装置的简化示例。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装置可以是中央网络元件,诸如MNC或者这种元件的一部分。
应当理解,该装置在本文中被描绘为示出一些实施例的示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该装置还可以包括其他功能和/或结构,并且不需要所有描述的功能和结构。尽管该装置已经被描绘为一个实体,但是不同的模块和存储器可以在一个或多个物理或逻辑实体中实现。
该示例的装置包括控制电路520,其被配置为控制该装置的至少部分操作。
该装置可以包括用于存储数据的存储器522。此外,存储器可以存储可由控制电路500执行的软件524。存储器可以被集成在控制电路中。
该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一个或多个接口电路526,其被配置为将该装置连接到通信系统的其他设备和网络元件,例如连接到其他对应的装置和诸如MNC之类的中央网络元件。接口可以提供到通信网络的有线或无线连接。
软件524可以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代码部件,该程序代码部件适于使得该装置的控制电路520从网络接收将被发送给用户终端的数据分组;向至少两个基站装置发送数据分组,至少两个基站装置用于向用户终端发送数据分组;从基站装置接收数据分组被成功接收还是未被成功接收的信息以及向其它的基站装置发送信息。
图5C示出了一个实施例。该图示出了应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装置的简化示例。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装置可以是用户终端或用户设备或用户终端的一部分。
应当理解,该装置在本文中被描绘为示出一些实施例的示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该装置还可以包括其他功能和/或结构,并且不需要所有描述的功能和结构。尽管该装置已经被描绘为一个实体,但是不同的模块和存储器可以在一个或多个物理或逻辑实体中实现。
该示例的装置包括控制电路530,其被配置为控制该装置的至少部分操作。
该装置可以包括用于存储数据的存储器532。此外,存储器可以存储可由控制电路400执行的软件534。存储器可以被集成在控制电路中。
该装置包括收发器536。收发器可操作地连接到控制电路530。它可以连接到天线布置(未示出)。
软件534可以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代码部件,该程序代码部件适于使得该装置的控制电路530保持与多于一个基站的连接;从多于一个基站接收相同的数据分组;向所有的基站发送每个数据分组的确认以及从至少一个基站接收关于从由至少一个基站保持的缓冲器移除分组的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中所示,图5A的装置的至少一些功能可以在两个物理上分开的设备之间共享,形成一个可操作实体。因此,可以看到该装置描绘了包括一个或多个物理上分开的设备的操作实体,用于执行至少一些描述的过程。因此,利用这种共享架构的图6的装置可以包括远程控制单元RCU 600(诸如主计算机或服务器计算机),可操作地(例如,经由无线或有线网络)耦合到位于基站中的远程无线电头RRH 602。在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一些所描述的过程可以由RCU 600执行。在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一些所描述的过程的执行可以在RRH 602和RCU 600之间共享。
在一个实施例中,RCU 600可以生成虚拟网络,RCU 600通过该虚拟网络与RRH 602通信。通常,虚拟网络可以涉及将硬件和软件网络资源以及网络功能组合到单个基于软件的管理实体(虚拟网络)中的过程。网络虚拟化可能涉及平台虚拟化,通常与资源虚拟化结合。网络虚拟化可以被分类为外部虚拟网络,其将许多网络或网络的一部分组合到服务器计算机或主计算机(例如,到RCU)中。外部网络虚拟化旨在优化网络共享。另一类是内部虚拟网络,它为单个系统上的软件容器提供类网功能。虚拟网络也可以用于测试终端设备。
在一个实施例中,虚拟网络可以在RRH与RCU之间提供灵活的操作分发。实际上,可以在RRH或者RCU中执行任何数字信号处理任务,并且可以根据实施方式选择在RRH与RCU之间转移责任的边界。
在上文和附图中描述的步骤和相关功能不是绝对的时间顺序,并且某些步骤可以同时执行或者以与给定步骤不同的顺序执行。其他功能还可以在步骤之间或者在步骤中执行。某些步骤也可以省略或者用对应的步骤替换。
能够执行上述步骤的装置或者控制器可以实现为电子数字计算机,其可以包括工作存储器(RAM)、中央处理器(CPU)、以及系统时钟。CPU可以包括寄存器集合、算术逻辑单元和控制器。控制器由从RAM传送到CPU的一系列程序指令控制。控制器可以包含许多用于基本操作的微指令。微指令的实施方式可能因CPU设计而异。程序指令可以由编程语言编码,编程语言可以是高级编程语言,诸如C、Java等,或者低级编程语言,诸如机器语言或者汇编程序。电子数字计算机还可以具有操作系统,该操作系统可以向用程序指令编写的计算机程序提供系统服务。
如本申请所使用的,术语‘电路’指的是以下所有项:(a)仅硬件电路实施方式,诸如仅在模拟和/或数字电路中的实施方式,以及(b)电路和软件(和/或固件)的组合,诸如(如适用):(i)(多个)处理器的组合或者(ii)(多个)处理器/软件的一部分,其包括(多个)数字信号处理器、软件和(多个)存储器,它们一起工作以使得装置执行各种功能,以及(c)电路,诸如(多个)微处理器或者(多个)微处理器的一部分,其即使软件或固件没有物理存在,也需要软件或固件用于操作。
“电路”的定义适用于本申请中该术语的所有用法。作为另一示例,如在本申请中所使用的,术语“电路”还将涵盖仅处理器(或者多个处理器)或者处理器的一部分及其(或者它们)伴随的软件和/或固件的实施方式。术语“电路”还将涵盖,例如并且如果适用于特定元件,用于移动电话的基带集成电路或者应用处理器集成电路或者服务器、蜂窝网络设备或者其他网络设备中的类似集成电路。
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在分发介质上体现的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当加载到电子装置中时,程序指令被配置为控制该装置执行上述的实施例。
计算机程序可以源代码形式、目标代码形式、或者某种中间形式,并且它可以存储在某种载体中,该载体可以是能够携带程序的任何实体或者设备。例如,这种载体包括记录介质、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和软件分发包。根据所需的处理能力,计算机程序可以在单个电子数字计算机中执行,或者可以在多个计算机之间分配。
该装置还可以实现为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诸如专用集成电路ASIC。其他硬件实施例也是可行的,诸如由单独的逻辑组件构建的电路。这些不同实施方式的混合也是可行的。当选择实施方式的方法时,例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考虑针对装置的尺寸和功耗、必要的处理能力、生产成本和生产量设定的要求。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随着技术的进步,本发明构思可以以各种方式实现。本发明及其实施例不限于上述示例,而是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变化。

Claims (8)

1.一种用于通信系统中第一基站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的至少一个存储器,
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被配置为,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使得所述装置至少:
从多节点控制器接收将被发送给用户终端的数据分组;
保持一个或多个发送缓冲器,以用于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数据分组;
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数据分组;
从所述用户终端接收关于一个或多个数据分组被成功接收还是未被成功接收的信息;
基于所接收的所述信息,向第二基站或向所述多节点控制器发送确认信息;
其特征在于
从第二基站或从所述多节点控制器接收一个或多个分组已经被成功地从第二基站发送到所述用户终端的通知;以及
如果所述一个或多个发送缓冲器包括被成功地发送的所述分组,则从所述缓冲器移除所述分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被配置为,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使得所述装置进一步:
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关于从所述缓冲器移除所述分组的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被配置为,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使得所述装置:
以预定的时间间隔发送所述确认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被配置为,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使得所述装置:
在所述一个或多个发送缓冲器中的分组数目超出给定阈值时,发送所述确认信息。
5.一种用于通信系统中第一基站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从多节点控制器接收将被发送给用户终端的数据分组;
保持一个或多个发送缓冲器,以用于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数据分组;
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数据分组;
从所述用户终端接收关于一个或多个数据分组被成功接收还是未被成功接收的信息;
基于所接收的所述信息,向第二基站或向所述多节点控制器发送确认信息;
其特征在于:
从第二基站或从所述多节点控制器接收一个或多个分组已经被成功地从第二基站发送到所述用户终端的通知;以及
如果所述一个或多个发送缓冲器包括被成功地发送的所述分组,则从所述缓冲器移除所述分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关于从所述缓冲器移除所述分组的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包括:
以预定的时间间隔发送所述确认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在所述一个或多个发送缓冲器中的分组数目超出给定阈值时,发送所述确认信息。
CN201680086387.4A 2016-06-02 2016-06-02 用于多连接中的可靠通信的装置和方法 Active CN10921993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EP2016/062486 WO2017207052A1 (en) 2016-06-02 2016-06-02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liable communication in multi-connectivity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19936A CN109219936A (zh) 2019-01-15
CN109219936B true CN109219936B (zh) 2022-07-22

Family

ID=561014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86387.4A Active CN109219936B (zh) 2016-06-02 2016-06-02 用于多连接中的可靠通信的装置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20200328854A1 (zh)
EP (1) EP3465965B1 (zh)
JP (2) JP6926127B2 (zh)
CN (1) CN109219936B (zh)
WO (1) WO201720705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638386B2 (en) 2016-11-04 2020-04-28 Telefona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Enabling efficient handling of redundant packet copie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9952725B (zh) 2016-11-04 2022-04-29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复制传输的激活和去激活
CN109743456B (zh) * 2018-12-29 2021-03-1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1757348B (zh) * 2019-03-29 2023-06-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0242259A1 (en) * 2019-05-31 2020-12-0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apparatus for optimizing radio resource for urllc services in dual connectivity technology
GB2596870B (en) * 2020-07-10 2023-01-18 Canon Kk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of low latency data between multilink devices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51438A (zh) * 2000-10-31 2002-05-29 Lg电子株式会社 具有混合式自动重发请求的分组数据传送方法
CN1836410A (zh) * 2003-08-20 2006-09-20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会话中继设备和中继方法
CN101785235A (zh) * 2007-08-13 2010-07-21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优化无线通信切换过程中数据分组的按顺序传送
WO2013122162A1 (ja) * 2012-02-14 2013-08-22 京セラ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CN103477665A (zh) * 2011-04-12 2013-12-25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在移动通信网络中发送用户面业务
CN104767590A (zh) * 2015-04-08 2015-07-08 江苏飞尚安全监测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串行通信的可靠数据传输和控制方法
CN105519182A (zh) * 2013-09-26 2016-04-20 英特尔Ip公司 减少双连接系统中的分组重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330767B2 (ja) * 2000-06-26 2009-09-16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自動再送要求を行う通信方法及び基地局装置
WO2003049484A1 (fr) * 2001-11-30 2003-06-12 Fujitsu Limited Procede et appareil de commande de renvoi de donnees en paquet
ATE353174T1 (de) * 2003-08-14 2007-02-1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Zeitüberwachung von packetwiedersendungen während eines sanften weiterreichens
CN1879339B (zh) * 2003-11-12 2010-08-18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分组传输
KR100976733B1 (ko) * 2006-11-17 2010-08-1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멀티 홉 릴레이 시스템에서 효율적인 자동 재전송 요구 장치 및 방법
JP4952586B2 (ja) * 2008-01-07 2012-06-13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パケットデータの廃棄方法、無線通信装置、移動通信システム
US8687602B2 (en) * 2009-09-29 2014-04-01 Apple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error correction for coordinated wireless base stations
WO2014069931A1 (en) * 2012-11-01 2014-05-08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messag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5101253B (zh) * 2014-05-09 2020-04-24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在双连接系统中使用的方法、主基站和用户设备
US10142799B2 (en) * 2014-08-19 2018-11-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casting traffic using multi-connectivity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51438A (zh) * 2000-10-31 2002-05-29 Lg电子株式会社 具有混合式自动重发请求的分组数据传送方法
CN1836410A (zh) * 2003-08-20 2006-09-20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会话中继设备和中继方法
CN101785235A (zh) * 2007-08-13 2010-07-21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优化无线通信切换过程中数据分组的按顺序传送
CN103477665A (zh) * 2011-04-12 2013-12-25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在移动通信网络中发送用户面业务
WO2013122162A1 (ja) * 2012-02-14 2013-08-22 京セラ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CN105519182A (zh) * 2013-09-26 2016-04-20 英特尔Ip公司 减少双连接系统中的分组重传
CN104767590A (zh) * 2015-04-08 2015-07-08 江苏飞尚安全监测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串行通信的可靠数据传输和控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oint PDCP protocols on Uu and Un interfaces to improve type-I relay handover;mobile competence centre;《3GPP R2-093735》;20090622;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9526179A (ja) 2019-09-12
WO2017207052A1 (en) 2017-12-07
JP7464564B2 (ja) 2024-04-09
EP3465965A1 (en) 2019-04-10
US20200328854A1 (en) 2020-10-15
JP2021119694A (ja) 2021-08-12
JP6926127B2 (ja) 2021-08-25
EP3465965B1 (en) 2021-09-01
US20230412322A1 (en) 2023-12-21
CN109219936A (zh) 2019-0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19936B (zh) 用于多连接中的可靠通信的装置和方法
CN110603896B (zh) 新型无线电接入技术中的pdcp重复和数据恢复的处理
CN108882327B (zh) 波束失败处理方法、辅基站失败处理方法及终端
US10602400B2 (en) Enhancement of PDCP status report
US8843175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mitigating protocol-induced back-offs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9891782B (zh) 实现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冗余分组副本的有效处理
CN111971996A (zh) 利用服务数据适配协议层促进服务质量流重映射
CN112672343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管理用户平面操作的方法和装置
JP2018520532A (ja) マルチratオフロードの場合のpdcp状態報告
US11159981B2 (en) Conges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11147122B2 (en) Data forwarding support
US10798607B2 (en) Enabling efficient handling of redundant packet copie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20160135766A (ko) 개선된 멀티-캐리어 통신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EP3634076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cessing data
US20070223609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N111937471A (zh) 用于具有数据重复的多节点连接的urllc优化调度策略
US20230124607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ditional mobility on secondary node initiated by master nod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WO2020001773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liable communication in multi-connectivity
CN113196715A (zh) 减少新无线电中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处的延时
US20210298123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method, recording medium, wireless communication base station device, control circuit, and control method
JP6389126B2 (ja)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送信フレーム制御方法
CN111357223B (zh) 一种通信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1116082A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23000177A1 (en) Method, device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for communication
US2024004907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conditional pscell addition and change continuousl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