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85235A - 优化无线通信切换过程中数据分组的按顺序传送 - Google Patents

优化无线通信切换过程中数据分组的按顺序传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85235A
CN101785235A CN200880102834A CN200880102834A CN101785235A CN 101785235 A CN101785235 A CN 101785235A CN 200880102834 A CN200880102834 A CN 200880102834A CN 200880102834 A CN200880102834 A CN 200880102834A CN 101785235 A CN101785235 A CN 1017852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du
mobile device
base station
receives
or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1028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85235B (zh
Inventor
A·梅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lcomm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7852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852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852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852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2Buffering or recovering information during reselection ; Modification of the traffic flow during hand-off
    • H04W36/023Buffering or recovering information during re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35Buffer management
    • H04L1/1841Resequenc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34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ensuring sequence integrity, e.g. using sequence numb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30Definitions, standards or architectural aspects of layered protocol stacks
    • H04L69/32Architecture of 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OSI] 7-layer type protocol stacks, e.g. the interfaces between the data link level and the physical level
    • H04L69/321Interlayer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or service data unit [SDU] definitions; Interfaces between lay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2Buffering or recovering information during reselection ; Modification of the traffic flow during hand-of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2Buffering or recovering information during reselection ; Modification of the traffic flow during hand-off
    • H04W36/023Buffering or recovering information during reselection
    • H04W36/0235Buffering or recovering information during reselection by transmitting sequence numbers, e.g. SN status transfer

Abstract

描述了用于在无线通信网络中在通信切换过程中按顺序处理服务数据单元(SDU)的系统和方法。具体地,对移动设备使用重新发送方案,可以通过向目标基站指示在通信切换到目标基站之前按顺序接收到的最后一个SDU的索引来,来按顺序处理SDU。另外,可以将在一个或多个未被确认的SDU之后接收到的SDU转发到目标基站。利用这个信息,目标基站可以确定移动设备正在准备重新发送的一个或多个SDU,并且能够在处理随后接收到的SDU之前等待该SDU。此外,可以使用计时器来结束对SDU的等待时间。

Description

优化无线通信切换过程中数据分组的按顺序传送
相关申请的交叉参考
本申请要求于2007年8月13日提交的题为“METHOD ANDAPPARATUS FOR OPTIMIZING IN-ORDER DELIVERY OF UPLINKPACKETS DURING HANDOFF IN COMMUNICATION SYSTEMS”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0/955,607的优先权。前述申请整体通过参考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以下描述总体上涉及无线通信,更具体地,涉及向无线通信设备传送按顺序的服务数据单元(SDU)。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系统被广泛地部署用以提供各种通信内容,诸如语音、数据等。典型的无线通信系统可以是能够通过共享可用系统资源(诸如:带宽、传输功率……)来支持与多个用户的通信的多址系统。这种多址系统的实例可以包括码分多址(CDMA)系统、时分多址(TDMA)系统、频分多址(FMDA)系统、正交频分多址(OFDMA)系统等。另外,这些系统可以符合诸如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3GPP长期演进(LTE)、超移动宽带(UMB)等的规范。
通常,无线多址通信系统可以同时支持多个移动设备的通信。每个移动设备可以经由前向链路和反向链路上的传输与一个或多个基站进行通信。前向链路(或下行链路)指代从基站到移动设备的通信链路,而反向链路(或上行链路)指代从移动设备到基站的通信链路。此外,可以经由单输入单输出(SISO)系统、多输入单输出(MISO)系统、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等来建立移动设备和基站之间的通信。另外,在对等无线网络结构中移动设备可以与其它移动设备(和/或基站与其它基站)进行通信。
MIMO系统一般使用多个(NT个)发射天线和多个(NR个)接收天线来进行数据传输。在一个示例中,天线可以与基站和移动设备相关,允许在无线网络上的这两个设备之间的双向通信。移动设备可以在一个或多个无线网络服务区域附近移动。为了在移动的同时实现服务接入,当移动设备移动到目标基站的特定范围内时,移动设备可以从一个基站切换通信到另一个基站。为了本说明的目的,切换可以指代从一个基站到另一个基站的通信切换,以及往来于相同基站的切换。此外,可以由网络或由移动终端来发起切换。为了支持用户在无线系统中的移动性,或者为了提供负载的平衡,或者为了实现对连接的各种重新配置,或者为了能够处理不可预见的错误情况的发生,也可能进行切换。另外,移动设备可以使用诸如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的重新传输方案,来重复数据的传送,以确保成功接收的较高概率。
在这一点,可能从移动设备向基站无序地传送数据分组,因为HARQ过程在其持续地发生新的分组的同时还重新发送不成功的分组。在潜在的无序传送之后,可以借助于适当的协议对数据分组重新排序。然而,当将通信从源基站切换到目标基站时,通过向目标基站提供与预期的第一个分组的序号有关的信息,来在目标基站处借助于适当协议进行分组排序。
发明内容
以下提供了对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简单概要,以便提供对这些实施例的基本理解。该概要并非是对所有设想到的实施例的宽泛总览,并且既不是要确定全部实施例的关键的或重要的要素,也不是要勾画出任何或全部实施例的范围。其唯一的目的在于以简化形式提供了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一些概念,作为稍后提供的更为详细的描述的序言。
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及其相应的公开文件,结合用于确定在切换前由源基站接收到的最后一个连续分组及相应的第一个丢失的分组来描述多个方案。具体地,目标基站可以接收在该最后一个连续分组之后的分组以及由源基站按顺序接收并传送的该最后一个分组的标识符。可以从源基站或切换通信的移动设备发送该标识符。因此,如果在由源基站接收到并按顺序传送的最后一个分组与所接收到的后续分组之间存在丢失的分组序号,这就可以表示未完成的分组。目标基站从而可以在排序并分析分组之前等待由移动设备传送该丢失的分组。在这一点,在从源基站接收到后续分组之后,目标基站就被通知了该丢失分组,并等待直到接收到相关分组或者超时才排序及解码分组。
根据相关方案,提供了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网络中在切换过程中排序数据分组的方法。该切换可以是网络发起的或者终端发起的。所述方法可以包括:接收由基站按顺序接收到的最后一个服务数据单元(SDU)的索引,并获得由基站接收到的一个或多个后续SDU。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确定在按顺序接收到的最后一个SDU的索引与一个或多个后续SDU中最后一个之间编号的一个或多个丢失的SDU。类似地,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确定在接收到的分组集中第一个丢失的SDU的索引与一个或多个后续SDU中最后一个之间编号的一个或多个丢失的SDU,并且该一个或多个丢失的SDU包括接收到的分组集中第一个丢失的SDU。
另一个方案涉及一种无线通信装置。所述无线通信装置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接收用于将移动设备的通信从源基站切换的命令,并确定要在切换通信之后重新发送的一个或多个服务数据单元(SDU)。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还可以被配置为:在时间到期之前等待移动设备发送所述要被重新发送的一个或多个SDU。这个等待的时间量可以是基于计时器或者观察到所接收的序号。在一个实施例中,如果所接收的序号大于丢失分组的序号,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就可以停止等待计时器的等待。所述无线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耦合到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的存储器。
再另一个方案涉及一种无线通信装置,用于在无线通信网络中在切换时按顺序处理数据分组。所述无线通信装置可以包括:用于接收在源基站处按顺序接收到的最后一个服务数据单元(SDU)的序列索引的模块。所述无线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用于至少部分地根据所述序列索引来确定要被相关移动设备重新发送的一个或多个SDU的模块。这种重新发送可以称为选择性重新发送。
再另一个方案涉及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可以具有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用于使得至少一个计算机接收在基站处按顺序接收到的最后一个服务数据单元(SDU)的索引的代码。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还可以包括:用于使得所述至少一个计算机接收在所述基站处接收到的一个或多个后续SDU的代码。此外,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还可以包括:用于使得所述至少一个计算机确定在所述按顺序接收到的最后一个SDU的索引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后续SDU中的最高索引之间编号的一个或多个丢失的SDU的代码。
根据再另一个方案,提出了一种方法,用于在无线通信切换中按顺序传送数据分组。所述方法可以包括:在移动设备处接收用于将通信转移到目标基站的切换命令。或者所述方法可以包括:移动设备做出用于切换到目标基站的自主决定。独立于对于该切换的触发,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确定从所述移动设备按顺序接收到的最后一个SDU的序列索引,并响应于切换,向所述目标基站发送所述序列索引。
另一个方案涉及一种无线通信装置。所述无线通信装置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发送用于将移动设备的通信切换到一不同无线通信装置的命令。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还可以被配置为:获得由源基站从所述移动设备按顺序接收到的最后一个SDU的索引。可以通过在这两个基站之间的诸如3GPP系统中的X2接口的专用接口,或者在不存在X2接口情况下经由S1接口,将所述索引从源基站发送到目标基站。另一个方案涉及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确定从移动设备按顺序接收到的最后一个SDU的索引以及从移动设备无序地接收到的SDU的列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还可以被配置为:通过X2、S1,或者在基站之间的类似接口向目标基站发送所述索引和所述无序的SDU。所述无线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耦合到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的存储器。
再另一个方案涉及一种无线通信装置,用于在无线通信网络中在切换过程中按顺序处理数据分组。所述无线通信装置可以包括:用于确定从移动设备按顺序接收到的最后一个服务数据单元(SDU)的序列索引的模块。所述无线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用于准备或响应于与移动设备相关的切换命令的发生,而向一不同无线通信装置发送所述序列索引的模块。
再另一个方案涉及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具有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用于使得至少一个计算机接收与移动设备相关的、用于向目标基站转移通信的切换命令的代码。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还可以包括:用于使得至少一个计算机确定从移动设备按顺序接收到的最后一个服务数据单元(SDU)的序列索引的代码。此外,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还可以包括:用于使得至少一个计算机响应于所述切换命令而向目标基站发送所述序列索引的代码。
为了完成前述及相关目标,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包括以下在权利要求中被充分说明并具体指出的多个特征。以下的说明和附图详细阐明了该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某些说明性方案。但这些方案是表示不同方式中的仅仅几个,在其中可以使用不同实施例的原理,所述实施例旨在包括所有这种方案及其等价物。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文提出的多个方案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图示说明。
图2是用于在无线通信环境中使用的示例性通信装置的图示说明。
图3是在切换过程中实现服务数据单元(SDU)的按顺序处理的示例性无线通信系统的图示说明。
图4是示例性无线通信系统的图示说明,显示了在切换过程中传送样本消息以便按顺序处理SDU。
图5是用于确定要由移动设备重新发送的SDU的示例性方法的图示说明。
图6是用于在切换中向目标基站发送表示按顺序接收到的最后一个SDU的数据的示例性方法的图示说明。
图7是用于发送按顺序接收到的最后一个SDU的索引的示例性移动设备的图示说明。
图8是确定按顺序接收到的最后一个SDU以便对SDU进行处理的示例性系统的图示说明。
图9是可以结合本文描述的各种系统和方法使用的示例性无线网络环境的图示说明。
图10是在通信切换时确定一个或多个丢失的SDU的示例性系统的图示说明。
图11是在切换时发送与在重新发送队列中的一个或多个SDU有关的数据以便实现按顺序处理的示例性系统的图示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来描述各种实施例,其中使用类似的参考数字在通篇指代类似的要素。在以下描述中,为了进行解释,阐述了多个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透彻理解。然而,显然,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也能够实现这些实施例。在其他实例中,以方框图的形式示出了公知的结构和设备以便用于描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
如在本申请中所使用的,术语“组件”、“模块”、“系统”等等旨在指代与计算机相关的实体,或者是硬件、固件、硬件和软件的组合、软件,或者是执行中的软件。例如,组件可以是但不限于: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进程、处理器、对象、可执行体(executable)、执行线程、程序、和/或计算机。举例而言,运行在计算设备上的应用程序和该计算设备都可以是组件。一个或多个组件可以位于执行进程和/或者执行线程内,并且组件可以位于一台计算机上和/或者分布在两台或更多台计算机上。另外,这些组件可以从具有存储在其上的各种数据结构的各种计算机可读介质执行。组件可以借助于本地和/或远程进程进行通信,例如根据具有一个或多个数据分组的信号(例如,来自于与本地系统、分布式系统中的另一组件交互和/或者与在诸如因特网之类的网络上借助于信号与其他系统交互的一个组件的数据)。
而且,本文结合移动设备来描述各种实施例。移动设备也能够称为系统、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电话、远程站、远程终端、接入终端、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用户设备或用户装置(UE)。移动设备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DA)、具有无线连接能力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者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而且,本文结合基站来描述各种实施例。基站可以用于与移动设备通信,并且还可以称为接入点、节点B、演进型节点B(eNodeB或eNB)、收发机基站(BTS)、家庭节点B、家庭演进型节点B、无线路由器或一些其它术语。
而且,可以使用标准编程和/或者工程技术将本文所述的各个方案或特征实现为方法、装置、制造品。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制造品”旨在包含可以从任何计算机可读设备、载体或介质访问的计算机程序。例如,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磁存储设备(例如硬盘、软盘、磁条等)、光盘(例如致密盘(CD)、数字多用途盘(DVD)等等)、智能卡、以及闪存设备(例如EPROM、卡、棒、密钥驱动盘(key drive)等等)。另外,本文所述的各种存储介质能够表示用于存储信息的一个或多个设备和/或其它机器可读介质。术语“机器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无线信道和能够存储、包含和/或携带指令和/或数据的各种其它介质。
本文描述的技术可以用于多种无线通信系统,诸如码分多址(CDMA)、时分多址(TDMA)、频分多址(FDMA)、正交频分多址(OFDMA)、单载波频域复用(SC-FDMA)及其它系统。术语“系统”和“网络”常常可互换地使用。CDMA系统可以实现诸如通用地面无线接入(UTRA)、CDMA2000等无线电技术。UTRA包括宽带CDMA(W-CDMA)和CDMA的其它变体。此外,CDMA2000涵盖了IS-2000、IS-95和IS-856标准。TDMA系统可以实现例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的无线电技术。OFDMA系统可以实现诸如演进型UTRA(E-UTRA)、超移动宽带(UMB)、IEEE 802.11(Wi-Fi)、IEEE 802.16(WiMAX)、IEEE 802.20、Flash-OFDM等无线电技术。UTRA和E-UTRA是全球移动电信系统(UMTS)的一部分。3GPP长期演进(LTE)是使用E-UTRA的即将发布的版本,其在下行链路上使用OFDMA并在上行链路上使用SC-FDMA。在名为“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的组织的文档中描述了UTRA、E-UTRA、UMTS、LTE和GSM。此外,在名为“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2”(3GPP2)的组织的文档中描述了CDMA2000和UMB。
现在参考图1,示出了根据本文的多个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100。系统100包括基站102,其包括多个天线组。例如,一个天线组可以包括天线104和106,而另一个天线组可以包括天线108和110,再另一个天线组可以包括天线112和114。虽然对每个天线组仅示出了两个天线,但是对于每个天线组可以使用更多或更少的天线。基站102还可以包括发射机链和接收机链,其每一个又可以包括与信号发送和接收相关的多个组件(例如,处理器、调制器、复用器、解调器、解复用器、天线等),如本领域技术人员会意识到的。
基站102可以与诸如移动设备116和移动设备122的一个或多个移动设备通信;然而,会意识到,基站102可以与类似于移动设备116和122的基本上任意数量的移动设备通信。移动设备116和122例如可以是蜂窝电话、智能电话、膝上型电脑、手持通信设备、手持计算设备、卫星无线电设备、全球定位系统、PDA和/或用于通过无线通信系统100进行通信的任何其他适合的设备。如所示的,移动设备116能够用天线112和114进行通信,其中天线112和114经由前向链路118传输信息至移动设备116,并且经由反向链路120从移动设备116接收信息。此外,移动设备122能够用天线104和106进行通信,其中,天线104和106经由前向链路124传输信息至移动设备122,并且经由反向链路126从移动设备122接收信息。例如,在频分双工(FDD)系统中,前向链路118可以使用与反向链路120所用的不同的频带,前向链路124可以使用与反向链路126所用的不同的频带。此外,在时分双工(TDD)系统中,前向链路118与反向链路120可以利用公共频带,且前向链路124与反向链路126可以利用公共频带。
每一组天线和/或指定给它们在其中进行通信的区域都可以称为基站102的扇区。例如,天线组可以被设计为与由基站102覆盖的区域的扇区中的移动设备进行通信。在经由前向链路118和124进行通信时,基站102的发射天线可以利用波束成形,以便提高对于移动设备116和122的前向链路118和124的信噪比。此外,在基站102利用波束成形对随机散布在相关覆盖区中的移动设备116和122进行传输时,在相邻小区中的移动设备所受到的干扰比通过单个天线向其全部移动设备进行传输的基站低。此外,移动设备116和122可以如所示的使用对等或自组技术彼此直接进行通信。
根据一个示例,系统100可以是多输入多输出(MIMO)通信系统。此外,系统100可以利用诸如FDD、TDD等的基本上任何类型的双工技术来划分通信信道(例如,前向链路、反向链路)。在一个示例中,移动设备116/122可以使用诸如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之类的重新发送方案与基站102通信,以使得移动设备116/122可以重新发送未被基站102成功接收的服务数据单元(SDU)。例如,基站102可以发送确认(ACK)和/或非ACK,以便向移动设备116/122通知SDU的接收状态。由此,所述重新发送方案可以在基站102接收到具有后续索引的SDU之后重新发送SDU,其中基站102已经预先用非ACK响应了对该被重新发送的SDU的接收。在这一点,当在可能的重新发送之后接收到正确的SDU时,基站102可以根据指定的序号来排序SDU。
此外,移动设备116/122可以在地理区域中移动的同时与基站102通信。在移动设备116/122移动到目标基站(未示出)的给定附近区域内时,移动设备116/122可以将通信从源基站102切换到目标基站。在一个示例中,源基站102可以响应于移动设备116和/或122的SDU传输而发送非ACK,其可以标记该SDU以便重新发送。在重新发送之前,移动设备116和/或122可以向基站102发送具有后续索引的SDU,这些具有后续索引的SDU可能被成功地接收到(例如,源基站102可以向设备发送回ACK)。此外,在这个示例中,移动设备116和/或122可以发起到目标基站的切换,同时在其重新发送队列中留下了SDU,尽管源基站102已经接收到了后续的SDU。
在这个示例中,目标基站可以接收关于按顺序接收并传送的最后一个SDU的指示,在这个示例中,这个SDU是在重新发送队列中的那个SDU前面的SDU。此外,目标基站可以从源基站102接收后续被接收到的SDU。因此,目标基站可以根据该索引和第一个接收到的SDU来确定有SDU是未完成的,并且目标基站可以等待由移动设备116和/或122重新发送该SDU。会意识到,在一个示例中,在切换时,可以由源基站102和/或移动设备116和/或122将按顺序接收并传送的最后一个SDU的索引发送到目标基站。
转向图2,示出的是在无线通信环境中使用的通信装置200。通信装置200可以是基站或其一部分、移动设备或其一部分,或者是在无线通信环境中用于接收所发送的数据的基本上任何通信装置。通信装置200可以包括最后SDU索引确定器202,其获得按照移动设备或基站的通信协议接收并传送的最后一个SDU的索引或序号。可以在切换时在该装置200处确定该索引。所述通信协议例如可以是E-UTRAN无线链路协议(如3GPP TS36.322中规定的RLC),或E-URTAN分组数据聚集协议(如TS 36.323中规定的PDCP),或者类似的网际协议适配层。通信装置200还包括:SDU接收机204,其从移动设备或者从在切换到通信装置200之前所使用的基站接收一个或多个SDU;以及SDU重排序器206,其根据SDU各自的序号来排列SDU,以便解码在SDU中的数据。
根据一个示例,通信装置200可以从另一不同通信装置(例如,源基站)接收切换请求,以便从当前与另一不同通信装置(未示出)通信的移动设备(未示出)接收通信。根据另一个示例,通信装置200可以接受自主地切换到该装置的移动设备。在前述任一事件之后,通信装置200还可以接收由移动设备发送到该另一不同通信装置的一个或多个SDU,这些SDU由于在前SDU还没有被成功接收到因而还没有被该另一不同通信装置进行处理。在这个示例中,可能将这个在前SDU安排为在切换之后再由移动设备进行重新发送。因此,该另一不同通信装置将不会接收该在前SDU的重新发送,从而可以向通信装置200发送其后续SDU以便进行处理。
SDU接收机204可以从该另一不同通信装置接收该一个或多个后续SDU。会意识到,移动设备和/或另一个设备也可以向通信装置200发送该后续SDU;此外,在一个示例中,这个发送可以是响应于来自通信装置200的请求。在一个示例中,通信装置200可以根据按顺序接收到的最后一个SDU的索引(或第一个丢失的SDU的索引)以及从源基站无序地接收到的一个或多个SDU,来仅仅请求从移动终端发送丢失的SDU。通信装置200可以将由最后SDU索引确定器202获得的索引与由SDU接收机204接收到的一个或多个后续SDU进行比较,以确定是否可以立即将接收到的一个或多个后续SDU传送到上层,或者在移动设备的重新发送或HARQ队列中是否存在一个或多个在前SDU。这可以在该索引与接收到的第一个后续SDU之间丢失了序号的情况下确定。如果存在这种不一致,则通信装置200就可以等待移动设备重新发送该在前SDU。一旦由移动设备将该在前SDU发送到通信装置200(或者在一个示例中,一旦等待计数器时间到期)从而使得通信装置200接收到后续SDU,SDU重排序器206就可以根据顺序排序SDU,从而允许通信装置200将SDU按顺序且在序列中不存在间隙地传送到上层。如果等待计时器时间到期,通信装置200就可以按顺序但有间隙地进行传送。
现在参考图3,示出的是无线通信系统300,其可以排序在无线通信环境中无序接收和传送的SDU,例如在切换过程中或者在较低协议层的重建过程中,或者诸如转发切换或无线链路失败恢复或切换失败恢复之类的由终端发起的移动性过程中会发生的情况。每一个无线设备302和304都可以是基站、移动设备或其一部分。在一个示例中,无线设备302可以通过前向链路或下行链路信道向无线设备304发送信息;此外,无线设备302可以通过反向链路或上行链路从无线设备304接收信息。此外,系统300可以是MIMO系统,无线设备302和304可以在无线链路控制(RLC)层上通信,其中RLC层将服务数据变换为协议数据,以便通过诸如PDCP的协议层传输。此外,在一个示例中,在以下无线设备302中所示和所述的组件和功能也可以在无线设备304中存在,反之亦然;为了易于解释,所示的结构不包括这些组件。
无线设备302包括:SDU接收机306,其可以从无线设备304和/或其它无线设备(未示出)接收SDU;SDU重排序器308,其可以对无序地接收的SDU进行顺序地排列;以及SDU等待计时器310,其可以指定一个等待时间量,用以等待在与以前无线设备(接收到针对它的切换命令)进行通信时未被无线设备304接收到的SDU的重新发送。无线设备304可以包括:最后SDU索引确定器312,其可以获得在从无线设备304切换到无线设备302之前按顺序接收并传送的最后一个SDU的索引;以及SDU发射机314,其可以发送由无线设备304接收到的这样的SDU:即对于这些SDU而言,无线设备304没有成功接收到一个或多个具有在前索引的SDU。SDU发射机314能够通过诸如前述X2接口或S1接口的网络接口来发送SDU。会意识到,在等待丢失的顺序编号的SDU的重新发送的同时,可以将已发送的SDU存储在无线设备304中(例如,在缓冲器中)。另外,会意识到,丢失的顺序编号的SDU不一定是失败发送的结果;相反,在一个示例中,可以利用使用多个天线的并行发送或多个HARQ过程,其中可能由于独立发送而无序地接收到SDU。
根据一个示例,无线设备304可以与向其提供无线接入服务的移动设备(未示出)通信。移动设备可以使用HARQ、ARQ或其它重新发送方案与无线设备304通信,以便可以在发送具有后续索引的SDU之后将SDU重新发送到无线设备304,以促进SDU的成功传送。在一个示例中,移动设备可以请求到无线设备302的切换,或者无线设备304可以代表移动设备请求切换,其中在移动设备的重新发送队列中有一个或多个SDU。在切换请求之后,无线设备302可以开始从移动设备接收SDU。
然而,在存在要由移动设备重新发送的未完成的SDU的情况下,最后SDU索引确定器312可以向无线设备302发送按顺序接收并传送的最后一个SDU的索引。另外,在移动设备已经发送了具有该要被重新发送的SDU之后的索引的其他SDU的情况下,SDU发射机314可以向无线设备302发送这些SDU,无线设备302可以经由SDU接收机306从网络接口接收这些SDU。根据接收到的最后一个SDU的索引以及具有在该要被重新发送的SDU之后的索引的其他SDU,可以由SDU接收机306向移动设备通知丢失的SDU需要重新发送。当移动设备没有被通知时,移动设备可以已经知道由无线设备304按顺序接收到的最后一个SDU开始重新发送全部SDU。在这个示例中,由于在移动设备的重新发送队列中存在未完成的SDU,因此可以将SDU等待计时器310设置为确定一个时间,无线设备302可以在这个时间确定重新发送超时,或者无线设备302不再预期会接收到该重新发送的SDU。
例如,一旦无线设备302接收到SDU或者SDU等待计时器310时间到期,SDU重排序器308就可以对SDU进行按顺序排列,以解释在一个或多个SDU内的数据并将经排序的分组流传送到上层,例如网际协议(IP)。在一个示例中,无线设备302可以是在无线通信网络中的基站,无线设备304可以是另一不同的基站,与移动设备的通信将被切换到该另一不同的基站。在另一个示例中,无线设备304可以是将通信从基站切换到无线设备302的移动设备。因此,在一个示例中,移动设备可以经由最后SDU索引确定器312向无线设备302发送索引,并经由SDU发射机314将后续SDU发送到无线设备302。
现在转向图4,示出的是示例性无线通信网络400,其用于在无线通信切换中按顺序传送SDU。提供了移动设备402,其通过协议层(例如,其可以使用RLC或PDCP)向一个或多个基站406和/或412传送SDU。在所示示例中,移动设备402可以向基站406传送顺序的SDU a、b和c。然而,基站406仅成功地接收到a和c,并发送对于b的非ACK,其中,由X来表示没有收到。如所示的,移动设备402可以利用重新发送方案,以便可以将b存储在移动设备402的发送缓冲器404中以便随后的重新发送。在成功地接收到a和c之后,基站406可以将a存储在上行链路接收缓冲器410中或者处理该SDU a。然而,基站406在处理c之前等待b,因此,将c存储在接收缓冲器408中。
根据这个示例,在基站406经由来自移动设备402的重新发送而成功地接收到SDU b之前,发生移动设备402的通信从基站406到基站412的切换。如所示的,这可能是由以下造成的:在移动设备402进入基站412的特定附近区域时、由该基站提供额外服务、由移动终端进行的重新选择等。由于移动设备402现在与基站412通信,因此SDU b的重新发送将前往基站412,因为基站406不再处理来自移动设备402的SDU。然而,如果基站412立即开始处理来自移动设备402的SDU,它会接收到被无序地重新发送的SDU,并且所得到的SDU可能无法进行处理。因此,移动设备402和/或基站406可以确定按顺序接收并传送的最后一个SDU的索引,在此情况下它是a。另外,基站406还可以以适当的信令表示:具有一直到“a”并包括“a”的序号的SDU被接收到,另外还接收到了“c”从而使得移动终端决定仅重新发送“b”并随后进行“d”的发送。
一旦确定了,就可以将这个索引与后续接收的SDU一起发送到基站412,在这个示例中,所述后续接收的SDU包括SDU c。基站412可以利用它们来确定在SDU a与SDU c的索引之间没有接收到SDU b。因此,基站412可以等待从移动设备402重新发送SDU b。如所示的,移动设备402将SDU b与新的SDU d一起发送到基站412。在接收到SDU b之后,基站412可以排序并处理SDU b和c以及新获得的SDU d。另外,如从基站412到基本移动设备402的箭头所示的,基站412可以用适当的信令表示至少接收到序号“a”和“c”。因此,如上所示的实现了在通信切换过程中SDU的按顺序传送和处理。
参考图5-6,示出了与在无线通信切换过程中SDU的按顺序处理有关的方法。尽管为了解释的简洁,将该方法显示并描述为一系列操作,但会理解并意识到,该方法不受操作的顺序的限制,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其中一些操作可以以与本文所示和所述的不同的顺序进行和/或与其他操作并行进行。例如,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并意识到,可以可替换的将方法表示为一系列相关的状态或事件,例如在状态图中。此外,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并不是需要所有示出的操作来实现方法。
转向图5,显示了用于在无线通信切换中SDU的按顺序处理的方法500。在502处,接收按顺序接收到的最后一个SDU的索引。在一个示例中,可以响应于切换命令而从源基站接收到该索引。该索引确定了从移动设备接收到的最后一个SDU,其中,例如该移动设备在其重新发送队列中具有未完成的SDU。在504处,至少部分地根据该索引来确定一个或多个丢失的SDU。如所述的,可以接收后续SDU;因此,可以通过将接收到的索引与接收到的后续SDU的索引一起进行评价来确定丢失的SDU。
在506处,等待一个或多个丢失的SDU的传送。在一个示例中,由于确定了丢失的SDU,可以进行等待,直到移动设备从其重新发送队列中发送丢失的SDU。在另一个示例中,在该等待中可以使用计时器,以便可以在时间到期时,在没有接收到丢失的SDU的情况下排序并处理接收到的SDU。在508处,如果传送了丢失的SDU,只要它们成为可用的,就可以将SDU与丢失的SDU一起来进行排序并处理。在这一点,例如,可以将包括在SDU中的数据按顺序传送到上层。
转向图6,示出的是方法600,用于在无线设备通信切换过程中发送信息,以便实现SDU的按顺序处理。在602处,接收到切换指示;例如,该切换可以来自移动设备或基站,并可以是响应于移动设备移动到一个地理区域附近。在604处,确定从移动设备按顺序接收到的最后一个SDU。例如,可以针对一个接收的SDU发送非ACK,以便将该SDU前面紧邻的、被成功接收到的SDU确定为是该按顺序接收到的最后一个SDU。可替换地,可以针对全部在前SDU发送ACK。在606处,可以将该按顺序接收到的最后一个SDU的索引(或者可替换的,第一个丢失的SDU的索引)发送到基站,以用于如前所述的移动设备通信的切换。另外,在608处,可以将后续接收到的SDU与其序号一起发送到基站,以便同样用于切换。例如,可以对SDU进行解密以及报头解压。
会意识到,根据本文所述的一个或多个方案,可以做出有关于如所述的在切换过程中或在切换之后确定要重新发送的SDU的推论。如本文所用的,术语“推断”或“推论”通常指的是根据通过事件和/或数据获得的一组观察报告而对系统、环境和/或用户的状态进行推理或推断的过程。例如,推论用来确定特定的环境或操作,或产生状态的概率分布。这种推论是概率性的-也就是说,根据对数据和事件的考虑,对感兴趣的状态的概率分布进行计算。推论还指的是用于根据事件集和/或数据集构成更高级事件的技术。这种推论使得根据观察到的事件集和/或存储的事件数据来构造新的事件或操作,而不论这些事件是否在时间上紧密相关,也不论事件和数据是否来自一个或数个事件和数据源。
在一个示例中,对于在切换通信时确定在移动设备的重新发送队列中是否存在未完成的SDU可以做出推论。例如,在这一点上,可以利用不同的试探法,并可以推断适当的试探法。在一个示例中,如所述的,序号可以用于确定SDU的存在与否。另外或者可替换的,在这一点上可以类似地利用时间戳。此外,在一个示例中,可以解码SDU以确定是否需要以前的SDU来增强或成功解码。
图7是设备700的图示说明,其用于确定按顺序接收到的最后一个SDU的索引。设备700包括接收机702,例如,其从接收天线(未示出)接收信号,在接收信号上执行通常的操作(例如,滤波、放大、下变频等),并数字化经调节的信号,以获得样本。接收机702可以包括解调器704,其可以对接收的符号进行解调,并将它们提供给处理器706进行信道估计。处理器706可以是专门用于分析由接收机702接收的信息和/或产生由发射机716发送的信息的处理器、用于控制设备700的一个或多个组件的处理器、和/或同时用于分析由接收机702接收的信息、产生由发射机716发送的信息并控制设备700的一个或多个组件的处理器。
设备7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708,其可操作地耦合到处理器706,并可以存储要发送的数据、接收的数据、与可用信道有关的信息、与所分析的信号和/或干扰强度相关的数据、与分配的信道、功率、速率等有关的信息,以及用于估计信道并通过该信道进行通信的任何其它适合的信息。存储器708还可以存储与估计和/或利用信道(例如,基于性能的、基于容量的等)有关的协议和/或算法。
会意识到本文所述的数据存储设备(例如存储器708)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者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示例性地而非限制性地,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ROM(EEPROM)或闪存存储器。易失性存储器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其可以作为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示例性地而非限制性地,RAM可以用多种方式提供,诸如:同步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SDRAM(DDR SDRAM)、增强SDRAM(ESDRAM)、Synchlink DRAM(SLDRAM)以及直接Rambus RAM(DRRAM)。主题系统和方法的存储器708旨在包括但不限制于这些存储器类型以及任何其它适当的存取器类型。
处理器706和/或接收机702还可操作地耦合到最后SDU索引确定器710,其可以确定在未确认的SDU前面紧邻的、被成功接收到的SDU的索引。处理器706还可以耦合到重新发送处理器712,其可以重新发送在基站处没有被成功接收到的SDU(例如,从基站接收到非ACK)。重新发送处理器712可以是HARQ处理器和/或类似的。根据一个实例,最后SDU索引确定器710可以通过评价重新发送处理器712的队列来获得按顺序接收到的最后一个SDU的索引。例如,如果在重新发送处理器712的队列中存在SDU,所述按顺序接收到的最后一个SDU的索引就可以是从该重新发送SDU的索引减去一个索引单位的结果。设备700还可以包括调制器714和发射机716,它们分别调制和发送信号例如至基站、另一个设备等。尽管被描绘为与处理器706是分离的,但会意识到,最后SDU索引确定器710、重新发送处理器712、解调器704和/或调制器714可以是处理器706的一部分或多个处理器(未示出)。
图8是系统800的图示说明,其用于在无线通信切换过程中使用重新发送来排序SDU。系统800包括基站802(例如,接入点......),具有:接收机810,其通过多个接收天线806从一个或多个移动设备804接收信号;以及发射机824,其通过发射天线808向一个或多个移动设备804发送信号。接收机810可以从接收天线806接收信息,并可操作地连接到用于解调接收到的信息的解调器812。由处理器814分析解调的符号,处理器814类似于以上相关于图7描述的处理器,并耦合到存储器816,存储器816存储与估计信号(例如导频)强度和/或干扰强度有关的信息、要发送到移动设备804(或者另一不同的基站(未示出))或从移动设备804(或者另一不同的基站(未示出))接收的数据,和/或与执行本文阐述的各种操作和功能有关任何其他适合的信息。处理器814还耦接到SDU接收机818,其在通信切换到该基站时从上述的另一不同基站以及移动设备804接收SDU。处理器814还耦合到SDU重排序器820,其可以对在切换时从该另一不同基站接收到的SDU以及在重新发送过程中从移动设备接收到的SDU进行排列。
根据一个示例,一个或多个移动设备804可以从源基站(未示出)切换通信到基站802。在切换之后,移动设备804可以在RLC层上向基站802发送SDU,其可以由SDU接收机818接收;然而,如本文所述的,移动设备804可能在其队列中具有基于与源基站的以前通信的重新发送SDU。在这一点上,移动设备804和/或源基站可以发送由源基站按顺序接收到的最后一个SDU的索引(例如,在重新发送队列中的SDU之前的SDU的索引)。另外,源基站和/或移动设备804可以向基站802发送后续SDU。SDU接收机818可以接收该后续SDU以及该按顺序接收到的最后一个SDU的索引。
基站802随后可以确定在以该索引开始并以第一个后续SDU结束的序列之间丢失的一个或多个SDU。如果在这一点上SDU丢失,基站802就可以等待移动设备804重新发送适当的SDU,例如部分HARQ重新发送。另外,基站802可以设定用于接收丢失的SDU的计时器,并且如果计时器时间到期就在没有该丢失的SDU的情况下继续进行。在任一情况下,SDU重排序器820都可以排列SDU以便对其进行处理。而且,尽管被显示为与处理器814是分离的,但会意识到,SDU接收机818、SDU重排序器820、解调器812和/或调制器822可以是处理器814的一部分或多个处理器(未示出)。
图9显示了示例性无线通信系统900。为了简洁,无线通信系统900描绘了一个基站910和一个移动设备950。然而,会意识到系统900可以包括多于一个基站和/或多于一个移动设备,其中,另外的基站和/或移动设备可以与以下描述的示例性基站910和移动设备950基本上相似或不同。另外,会意识到,基站910和/或移动设备950可以使用本文描述的系统(图1-3和7-8)、结构(图4)、和/或方法(图5-6)来用于在其之间的无线通信。
在基站910,从数据源912将多个数据流的业务数据提供给发射(TX)数据处理器914。根据示例,可以通过各自的天线发送每一个数据流。TX数据处理器914根据为业务数据流选择的特定编码方案,对该业务数据流进行格式化、编码和交织,以提供编码数据。
每一个数据流的编码数据都可以使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与导频数据进行复用。另外或可替换的,可以对导频符号进行频分复用(FDM)、时分复用(TDM)或码分复用(CDM)。导频数据通常是以已知的方式进行处理的已知的数据模式,并且可以在移动设备950处使用导频数据来估计信道响应。基于为每一个数据流选择的特定调制方案(例如,二相相移键控(BPSK)、正交相移键控(QSPK)、M-相移键控(M-PSK)、M-正交调幅(M-QAM)等)来调制(即,符号映射)该数据流的经复用的导频数据和编码数据,以提供调制符号。可以通过由处理器930执行的或提供的指令来确定每一个数据流的数据速率、编码和调制。
随后将数据流的调制符号提供给TX MIMO处理器920,它可以进一步处理这些调制符号(例如,使用OFDM)。TX MIMO处理器920随后向NT个发射机(TMTR)922a到922t提供NT个调制符号流。在多个实施例中,TX MIMO处理器920对数据流的符号和发送符号的天线使用波束成形权重。
每一个发射机922都接收并处理各自的符号流,以提供一个或多个模拟信号,并进一步调节(例如,放大、滤波和上变频)模拟信号,以提供适合于通过MIMO信道上传输的调制信号。此外,分别从NT个天线924a到924t发送来自发射机922a到922t的NT个调制信号。
在移动设备950处,由NR个天线952a到952r接收发送的调制信号,将来自每一个天线952的接收信号提供给各自的接收机(RCVR)954a到954r。每一个接收机954都调节(例如,滤波、放大和下变频)各自的信号,数字化经调节的信号,以提供样本,并进一步处理这些样本以提供相应的“接收”符号流。
RX数据处理器960可以基于特定接收机处理技术来接收并处理来自NR个接收机954的NR个接收符号流,以提供NT个“检测”符号流。RX数据处理器960可以对每一个检测符号流进行解调、解交织和解码,以恢复该数据流的业务数据。由RX数据处理器960执行的处理与由在基站910处的TX MIMO处理器920和TX数据处理器914执行的处理相反。
处理器970周期性地确定使用上述的哪一个预编码矩阵。此外,处理器970公式化反向链路消息,其包括矩阵指数部分和秩值部分。
反向链路消息可以包括与通信链路和/或接收数据流有关的各类信息。反向链路消息随后由TX数据处理器938进行处理,由调制器980进行调制,由发射机954a到954r进行调节,并被发送回基站910,其中TX数据处理器938还从数据源936接收多个数据流的业务数据。
在基站910处,由天线924接收来自移动设备950的调制信号,接收机922调节调制信号,解调器940对调制信号进行解调,RX数据处理器942处理解调的信号,以提取由移动设备950发送的反向链路消息。此外,处理器930可以处理提取的消息以确定将哪一个预编码矩阵用于确定波束成形权重。
处理器930和970可以分别指导(例如,控制、协调、管理等)在基站910与移动设备950的操作。各处理器930和970可以与存储程序代码和数据的存储器932和972相关联。处理器930和970还可以执行运算,以分别得到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的频率和脉冲响应估计值。
会理解,本文所述的实施例可以由硬件、软件、固件、中间件、微代码或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对于硬件实现方式,可以在一个或多个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器件(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被设计以执行本文所述功能的其他电子单元,或其组合内实现处理单元。
当以软件、固件、中间件或微代码、程序代码或代码段来实现实施例时,可以将它们存储在诸如存储组件的机器可读介质中。代码段可以表示过程、函数、子程序、程序、例程、子例程、模块、软件包、类,或指令、数据结构或程序语句的任意组合。通过传送和/或接收信息、数据、自变量、参数,或存储器内容,代码段可以耦合到另一个代码段或者硬件电路。可以用包括存储器共享、消息传递、令牌传递、网络传输等的任何适合的方式来传送、转发或传输信息、自变量、参数、数据等。
对于软件实现方式,可以用执行本文所述功能的模块(例如过程、函数等等)来实现本文所述的技术。软件代码可以存储在存储器单元中,并可以由处理器执行。可以在处理器内或处理器外实现存储器单元,在处理器外的情况下,存储器单元可以通过本领域已知的多种方法以可通信的方式耦合到处理器。
参考图10,示出的是系统1000,其在无线通信切换过程中确定要由移动设备重新发送的SDU。例如,系统1000可以至少部分地位于基站、移动设备等内。会意识到,将系统1000表示为包括多个功能块,这些功能块可以表示由处理器、软件或其组合(例如固件)实现的功能的功能块。系统1000包括由多个可以共同操作的电组件构成的逻辑分组1002。例如,逻辑分组1002可以包括电组件1004,用于接收在源基站处按顺序接收到的最后一个SDU的序列索引。例如,该索引可以与在不中断的情况下(例如,无需重新发送)最后成功接收到的SDU有关,或者可以借助于无线信令来接收该索引。另外,这可以在切换过程中当移动设备在重新发送一个或多个SDU的过程中进行。此外,逻辑分组1002可以包括电组件1006,用于至少部分地根据该序列索引来确定要由相关移动设备重新发送的一个或多个SDU。因此,如所述的,该索引可以与按顺序最后成功接收到并处理的SDU有关;因此,可以将该索引与发送到系统1000的后续SDU相组合来确定在移动设备中被设定为重新发送的丢失的SDU。另外,系统1000可以包括存储器1008,其保存用于执行与电组件1004和1006有关的功能的指令。尽管被显示为在存储器1008之外,但会理解,电组件1004和1006可以位于存储器1008内。
转向图11,示出的是在无线通信网络中的系统1100,其在切换期间发送按顺序接收到的最后一个SDU的序列索引,以便实现对SDU的顺序处理。例如,系统1100可以位于基站、移动设备等内。如所示的,将系统1500包括多个功能块,这些功能块可以表示由处理器、软件或其组合(例如固件)实现的功能。系统1100包括由多个电组件构成的逻辑分组1102,这些电子用于向用于切换的目标系统发送相关信息。逻辑分组1002可以包括电组件1104,用于确定从移动设备按顺序接收到的最后一个SDU的序列索引。如所述的,这是在向移动设备发送非ACK之前接收到的最后一个SDU。如所述的,该序列索引可以随后用于确定要由移动设备重新发送的SDU。此外,逻辑分组1102可以包括电组件1006,用于响应于与移动设备有关的切换指示,向另一不同无线通信装置发送该序列索引。因此,在接收到切换请求后,可以确定该索引,以允许目标系统确定预期来自移动设备的哪些SDU。另外,系统1100可以包括存储器1108,其保存用于执行与电组件1104和1106有关的功能的指令。尽管被显示为在存储器1108之外,但会理解,电组件1104和1106可以位于存储器1108内。
上面的描述包括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示例。当然,这里无法为了描述这些前述实施例而描述出组件或方法的每个可构思的组合,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存在许多实施例的其他组合和排列。相应地,描述的实施例旨在包含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的所有这些更改、修改以及变化。此外,关于在详细说明书或权利要求中使用的词语“包含”的外延,该词语旨在表示包括在内的,其含义与词语“包括”在被用作权利要求里的过渡词时的释意相似。

Claims (42)

1.一种在无线通信网络中的第一基站处在切换过程中根据序号传送数据分组的方法,包括:
接收与在第二基站处按顺序接收到的最后一个服务数据单元(SDU)相关的信令;
获得在所述第二基站处接收到的一个或多个后续SDU;以及
确定在所述按顺序接收到的最后一个SDU的索引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后续SDU中的最高索引之间编号的一个或多个丢失的SDU。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等待接收所述一个或多个丢失的SDU,并且随后向上层传送经排序的数据分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等待接收至少部分地基于等待计时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作为与相关移动设备从所述第二基站的切换相关的上下文传送的一部分,从所述第二基站接收与所述按顺序接收到的最后一个SDU相关的所述信令和所述一个或多个后续SDU。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与所述按顺序接收到的最后一个SDU相关的所述信令包括:在基站处按顺序接收到的该最后一个SDU的索引。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与所述按顺序接收到的最后一个SDU相关的所述信令包括:在由基站接收的分组中的第一个丢失的SDU的索引。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作为来自所述相关移动设备的重新发送的一部分,接收所述一个或多个丢失的SDU。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将所述一个或多个后续SDU与所述一个或多个丢失的SDU进行重排序,并且解释在所述一个或多个后续SDU和所述一个或多个丢失的SDU内的数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从移动设备接收与所述按顺序接收到的最后一个SDU相关的所述信令。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从基站接收与所述按顺序接收到的最后一个SDU相关的所述信令。
11.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
接收关于移动设备从源基站切换通信的命令;
确定在切换通信之后要被重新发送的一个或多个服务数据单元(SDU);以及
在等待计时器到期之前,等待所述移动设备发送所述要被重新发送的一个或多个SDU;以及
存储器,耦合到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还被配置为:确定来自所述源基站的按顺序接收到的最后一个SDU的索引。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还被配置为:接收由所述源基站在对所述要被重新发送的一个或多个SDU的失败的接收之后所接收到的一个或多个后续SDU。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至少部分地通过将所述按顺序接收到的最后一个SDU的索引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后续SDU进行比较,来确定所述要被重新发送的一个或多个SDU。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还被配置为:接收所述要被重新发送的一个或多个SDU。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还被配置为:至少部分地根据所接收的被重新发送的SDU来重排序所述SDU。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还被配置为:处理所述重排序的SDU以获得相关数据。
18.一种无线通信装置,用于在无线通信网络中在切换时按顺序处理数据分组,包括:
用于接收在源基站处按顺序接收到的最后一个服务数据单元(SDU)的序列索引的模块;以及
用于至少部分地根据所述序列索引来确定要被相关移动设备重新发送的一个或多个SDU的模块。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还包括:用于接收在所述源基站对于所述要被重新发送的一个或多个SDU的接收的非确认之后由所述移动设备发送的一个或多个后续SDU的模块。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还至少部分地根据所述一个或多个后续SDU的序列索引来确定所述要被重新发送的一个或多个SDU。
21.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作为用于所述移动设备的切换通知的一部分来接收所述序列索引。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一旦所述移动设备移进所述无线通信装置的附近区域内,所述移动设备就产生所述切换通知。
23.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还包括:用于从所述移动设备接收所述要被重新发送的一个或多个SDU的模块。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还包括:用于至少部分地根据所接收的被重新发送的SDU来重排序并处理一个或多个SDU的模块。
25.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
用于使得至少一个计算机接收与在基站处按顺序接收到的最后一个服务数据单元(SDU)相关的信令的代码;
用于使得所述至少一个计算机接收在所述基站处接收到的一个或多个后续SDU的代码;以及
用于使得所述至少一个计算机确定在所述按顺序接收到的最后一个SDU的索引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后续SDU中的最高索引之间编号的一个或多个丢失的SDU的代码。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还包括:用于使得所述至少一个计算机等待接收来自移动设备的所述一个或多个丢失的SDU的代码。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所述等待接收至少部分地基于等待计时器。
28.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切换中按顺序处理数据分组的方法,包括:
接收与移动设备相关的、用于将通信转移到目标基站的切换命令;
确定从所述移动设备按顺序接收到的最后一个服务数据单元(SDU)的序列索引;以及
响应于所述切换命令,向所述目标基站发送所述序列索引。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响应于接收一个或多个SDU而发送非确认,所述一个或多个SDU所具有的索引紧邻在从所述移动设备按顺序接收到的所述最后一个SDU之后。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方法,还包括:转发一个或多个后续SDU,该一个或多个后续SDU所具有的索引顺序地在上述响应于其而发送了非确认的所述一个或多个SDU之后。
31.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
接收用以将移动设备的通信切换到一不同无线通信装置的命令;
获得从所述移动设备按顺序接收到的最后一个SDU的索引;以及
向所述不同无线通信装置发送所述索引以完成所述切换;以及
存储器,耦合到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
32.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还被配置为:处理所述按顺序接收到的最后一个SDU。
33.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还被配置为:响应于接收所具有的索引在所述按顺序接收到的最后一个SDU之后紧邻的SDU,发送非确认。
34.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还被配置为:向所述不同通信装置发送被成功接收到的SDU,所述被成功接收到的SDU所具有的索引在上述响应于其而发送了非确认的所述SDU之后。
35.一种无线通信装置,用于在无线通信网络中切换过程中数据分组的顺序处理,包括;
用于确定从移动设备按顺序接收到的最后一个服务数据单元(SDU)的序列索引的模块;以及
用于响应于与所述移动设备相关的切换命令,向一不同无线通信装置发送所述序列索引的模块。
36.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还包括:用于接收与所述移动设备相关的所述切换命令的模块。
37.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还包括:用于响应于接收在所述按顺序接收到的最后一个SDU之后顺序地紧邻的SDU,而发送非确认的模块。
38.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还包括:用于成功地接收在上述响应于其而发送了非确认的所述SDU之后的后续SDU的模块。
39.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还包括:用于向所述不同无线通信装置发送所述后续SDU的模块。
40.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还包括:用于处理所述按顺序接收到的最后一个SDU的模块。
41.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
用于使得至少一个计算机接收与移动设备有关的、用于向目标基站转移通信的切换命令的代码;
用于使得所述至少一个计算机确定从所述移动设备按顺序接收到的最后一个服务数据单元(SDU)的序列索引的代码;以及
用于使得所述至少一个计算机响应于所述切换命令,向所述目标基站发送所述序列索引的代码。
42.如权利要求41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还包括:
用于使得所述至少一个计算机响应于接收所具有的索引在所述从所述移动设备按顺序接收到的最后一个SDU之后紧邻的一个或多个SDU,而发送非确认消息的代码。
CN200880102834.6A 2007-08-13 2008-08-13 优化无线通信切换过程中数据分组的按顺序传送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178523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95560707P 2007-08-13 2007-08-13
US60/955,607 2007-08-13
PCT/US2008/073073 WO2009023746A2 (en) 2007-08-13 2008-08-13 Optimizing in-order delivery of data packets dur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handover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85235A true CN101785235A (zh) 2010-07-21
CN101785235B CN101785235B (zh) 2015-11-25

Family

ID=402518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102834.6A Active CN101785235B (zh) 2007-08-13 2008-08-13 优化无线通信切换过程中数据分组的按顺序传送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23)

Country Link
US (2) US8767739B2 (zh)
EP (2) EP2183870B1 (zh)
JP (4) JP2010537505A (zh)
KR (2) KR101280454B1 (zh)
CN (1) CN101785235B (zh)
AU (1) AU2008286812B2 (zh)
BR (1) BRPI0815329B1 (zh)
CA (1) CA2694199C (zh)
DK (1) DK2183870T3 (zh)
ES (1) ES2562220T3 (zh)
HK (1) HK1146433A1 (zh)
HU (1) HUE028202T2 (zh)
IL (2) IL203393A (zh)
MX (1) MX2010001724A (zh)
MY (1) MY159893A (zh)
NZ (1) NZ582739A (zh)
PH (1) PH12012501529A1 (zh)
PL (1) PL2183870T3 (zh)
PT (1) PT2183870E (zh)
RU (1) RU2444850C2 (zh)
TW (1) TWI495363B (zh)
UA (1) UA95853C2 (zh)
WO (1) WO2009023746A2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19936A (zh) * 2016-06-02 2019-01-15 诺基亚通信公司 用于多连接中的可靠通信的装置和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PT2183870E (pt) 2007-08-13 2016-03-01 Qualcomm Inc Otimização de fornecimento de pacotes de dados de forma ordenada durante uma transferência de comunicação sem fios
JP5097505B2 (ja) * 2007-11-02 2012-12-12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装置、ユーザ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JP4443620B2 (ja) * 2008-06-27 2010-03-31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通信方法
CN102598848B (zh) * 2009-11-06 2015-08-12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通信系统、紧凑型基站和通信方法
JP2011155499A (ja) * 2010-01-27 2011-08-11 Kyocera Corp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基地局、ネットワーク制御装置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US20110194630A1 (en) * 2010-02-10 2011-08-11 Yang Hua-Lung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porting radio link failure
CN102316514A (zh) * 2010-06-30 2012-01-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下行信令的传输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2348242A (zh) * 2011-09-26 2012-02-0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前转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US20130294322A1 (en) * 2012-05-04 2013-11-07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equentially transmitting data
US9544099B2 (en) * 2012-07-02 2017-01-10 Intel Corporation User equipment, evolved node B, and method for multicast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s
EP2991418B1 (en) * 2013-04-26 2021-06-2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stream aggregation
CN113411852A (zh) * 2013-06-18 2021-09-17 索尼公司 通信装置
EP2830352A1 (en) 2013-07-24 2015-01-28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Efficient discard mechanism in small cell deployment
US20150089382A1 (en) * 2013-09-26 2015-03-26 Wu-chi Feng Application context migration framework and protocol
KR102190444B1 (ko) * 2014-02-21 2020-12-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처리 시스템 및 방법
US10524173B2 (en) * 2016-02-24 2019-12-31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to facilitate sharing bearer information 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US10833832B2 (en) 2016-06-22 2020-11-10 Intel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a method for full duplex scheduling
CN112970289A (zh) * 2018-11-01 2021-06-15 苹果公司 沿已知路线的条件切换和小区重选
US11935595B2 (en) 2022-02-24 2024-03-19 Silicon Motion, Inc. Flash memory device, controller, and method capable of performing access operation upon data unit(s) of multiple planes of flash memory device in response one simplified command sequence
US11972146B2 (en) 2022-02-24 2024-04-30 Silicon Motion, Inc. Flash memory controller and method capable of sending read command or data toggle command to ask for flash memory device return more plane data of different planes
US11861212B2 (en) 2022-02-24 2024-01-02 Silicon Motion, Inc. Flash memory device, controller, and method capable of performing access operation upon data unit(s) of multiple planes of flash memory device in response one simplified command sequence
US11977752B2 (en) 2022-02-24 2024-05-07 Silicon Motion, Inc. Flash memory controller and method capable of sending data toggle set-feature signal to enable, disable, or configure data toggle operation of flash memory device
US11977776B2 (en) * 2022-02-24 2024-05-07 Silicon Motion, Inc. Flash memory controller and method capable of sending read command or data toggle command to ask for flash memory device return more plane data of different planes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60561A (zh) * 2005-11-05 2007-05-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蜂窝通信系统中的业务切换方法
CN1984437A (zh) * 2005-12-15 2007-06-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WiMAX系统中移动台无损切换的控制方法及通信设备
US20070153742A1 (en) * 2006-01-03 2007-07-05 Benoist Sebire Method, apparatus, software, and system for handover
US20070167163A1 (en) * 2005-11-30 2007-07-19 Horn Gavin B Receiver status message management during handoff
CN101035356A (zh) * 2006-03-09 2007-09-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越区切换中网络侧业务数据的下发方法
CN101047953A (zh) * 2006-03-30 2007-10-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对自动重传请求数据进行处理的方法
CN101207848A (zh) * 2007-12-13 2008-06-25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业务切换的方法及系统、基站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180127B (en) * 1985-09-04 1989-08-23 Philips Electronic Associated Method of data communication
DE19630343B4 (de) * 1996-07-26 2004-08-26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Verfahren und Paket-Übertragungssystem unter Verwendung einer Fehlerkorrektur von Datenpaketen
US5933763A (en) 1996-12-11 1999-08-03 Ericsson Inc Circuitry and method for improved signal reception acknowledgment in a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US6314095B1 (en) * 1999-02-11 2001-11-06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high-speed multimedia content switch with compressed internet protocol header
US6691273B2 (en) * 2001-01-17 2004-02-1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Error correction using packet combining during soft handover
FI112138B (fi) * 2001-02-09 2003-10-31 Nokia Corp Kehittynyt menetelmä ja järjestely tiedon siirtämiseksi pakettiradiopalvelussa
US8195187B2 (en) * 2001-06-25 2012-06-05 Airvana Network Solutions, Inc. Radio network control
US7058035B2 (en) * 2001-06-29 2006-06-06 Qualcomm, Indorporated Communication system employing multiple handoff criteria
EP1313247B1 (en) * 2001-11-16 2005-11-0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Incremental redundancy ARQ retransmission method using bit reordering schemes
KR100747464B1 (ko) * 2002-01-05 2007-08-0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고속하향링크패킷접속(hsdpa)시스템을 위한타이머를 이용한 교착상황 회피방법
US6717927B2 (en) * 2002-04-05 2004-04-06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System for efficient recovery of node B buffered data following serving high speed downlink shared channel cell change
US7600040B1 (en) * 2002-06-27 2009-10-06 At&T Corp. Buffering packets destined for a mobile device while the mobile device moves from one network to another network to prevent handoff packet loss
EP1507352B1 (en) 2003-08-14 2007-01-3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Time monitoring of packet retransmissions during soft handover
US8102788B2 (en) * 2003-11-05 2012-01-24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wireless transmit/receive unit for supporting an enhanced uplink dedicated channel inter-node-B serving cell change
JP4940548B2 (ja) * 2004-12-17 2012-05-30 富士通株式会社 移動局
JP2007013511A (ja) 2005-06-30 2007-01-18 Oki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s Co Ltd パケット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パケット中継装置
JP4635816B2 (ja) 2005-10-13 2011-02-23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ソースノード、ターゲットノード及びそれらに用いるハンドオーバ方法並びにそのプログラム
KR100912784B1 (ko) * 2006-01-05 2009-08-1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데이터 송신 방법 및 데이터 재전송 방법
JP4802804B2 (ja) * 2006-03-27 2011-10-26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データ伝送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US20070291695A1 (en) * 2006-05-01 2007-12-20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acilitating lossless handover in 3gpp long term evolution systems
TW200803326A (en) * 2006-06-19 2008-01-01 Innovative Sonic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ata fram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WO2008010063A2 (en) * 2006-07-18 2008-01-24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device, computer program, and apparatus providing embedded status information in handover control signaling
US7782824B2 (en) * 2006-07-20 2010-08-24 Cisco Technology,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handling a mobile endpoint in a wireless network
JP4785671B2 (ja) * 2006-08-18 2011-10-05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NZ580223A (en) 2007-04-25 2011-12-22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amless handover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1689922B (zh) * 2007-06-18 2013-03-20 Lg电子株式会社 切换中的下行链路分组数据汇聚协议行为
WO2009018318A2 (en) * 2007-08-02 2009-02-05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 procedures
PT2183870E (pt) 2007-08-13 2016-03-01 Qualcomm Inc Otimização de fornecimento de pacotes de dados de forma ordenada durante uma transferência de comunicação sem fios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60561A (zh) * 2005-11-05 2007-05-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蜂窝通信系统中的业务切换方法
US20070167163A1 (en) * 2005-11-30 2007-07-19 Horn Gavin B Receiver status message management during handoff
CN1984437A (zh) * 2005-12-15 2007-06-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WiMAX系统中移动台无损切换的控制方法及通信设备
US20070153742A1 (en) * 2006-01-03 2007-07-05 Benoist Sebire Method, apparatus, software, and system for handover
CN101035356A (zh) * 2006-03-09 2007-09-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越区切换中网络侧业务数据的下发方法
CN101047953A (zh) * 2006-03-30 2007-10-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对自动重传请求数据进行处理的方法
CN101207848A (zh) * 2007-12-13 2008-06-25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业务切换的方法及系统、基站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3RD GENERATION PARTNER PROJECT: "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E-UTRA) and 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 (E-UTRAN); Overall description; Stage 2 (Release 8)", 《3GPP TS 36.300 V8.1.0(2007-06)》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19936A (zh) * 2016-06-02 2019-01-15 诺基亚通信公司 用于多连接中的可靠通信的装置和方法
CN109219936B (zh) * 2016-06-02 2022-07-22 诺基亚通信公司 用于多连接中的可靠通信的装置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2008286812A1 (en) 2009-02-19
MY159893A (en) 2017-02-15
EP2183870B1 (en) 2015-11-11
PH12012501529B1 (en) 2014-08-27
AU2008286812B2 (en) 2012-01-19
EP2183870A2 (en) 2010-05-12
RU2010109367A (ru) 2011-09-20
JP2012257264A (ja) 2012-12-27
KR20100055476A (ko) 2010-05-26
JP5917730B2 (ja) 2016-05-18
JP2010537505A (ja) 2010-12-02
IL224941A (en) 2015-07-30
PH12012501529A1 (en) 2014-08-27
TWI495363B (zh) 2015-08-01
DK2183870T3 (en) 2015-12-14
EP2793418A3 (en) 2014-12-17
HUE028202T2 (en) 2016-12-28
CA2694199C (en) 2015-03-31
RU2444850C2 (ru) 2012-03-10
PT2183870E (pt) 2016-03-01
JP2013232936A (ja) 2013-11-14
WO2009023746A3 (en) 2009-05-14
EP2793418A2 (en) 2014-10-22
ES2562220T3 (es) 2016-03-03
KR101280454B1 (ko) 2013-07-01
CN101785235B (zh) 2015-11-25
BRPI0815329B1 (pt) 2020-05-19
TW200924416A (en) 2009-06-01
NZ582739A (en) 2012-11-30
HK1146433A1 (zh) 2011-06-03
US9609557B2 (en) 2017-03-28
MX2010001724A (es) 2010-03-15
PL2183870T3 (pl) 2016-04-29
JP2015136116A (ja) 2015-07-27
CA2694199A1 (en) 2009-02-19
US20140254556A1 (en) 2014-09-11
US20090052397A1 (en) 2009-02-26
KR20120088872A (ko) 2012-08-08
KR101231696B1 (ko) 2013-02-08
BRPI0815329A2 (pt) 2015-02-10
WO2009023746A2 (en) 2009-02-19
US8767739B2 (en) 2014-07-01
IL203393A (en) 2014-01-30
UA95853C2 (ru) 2011-09-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85235A (zh) 优化无线通信切换过程中数据分组的按顺序传送
CN101809923B (zh) 具有立即状态报告定时的确认模式轮询
CN105723668B (zh) 用于聚集来自wwan和wlan的数据的技术
JP6902651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ユニキャスト伝送のサイドリンク無線ベアラ(slrb)設定を要求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9565720A (zh) 相同副链路情况下的长期演进(lte)移交
CN101884234A (zh) 无线通信中的用户装置能力更新
CN102282794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定时器轮询重传到期
CN101843057A (zh) 服务数据单元丢弃计时器
CN101682864A (zh) 用于在切换时进行pdcp重排序的方法和装置
US2020003648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of wireless nod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4303548A (zh) 用于具有减少信令的已连接模式的装置和方法
CN104769876A (zh) 用于无线多播和广播的协调式传输速率和信道调度
CN104285401A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提供复合确认信息的方法、布置和节点
CN102415135B (zh) 中继节点用户层面支持
CN104641664A (zh) 用于基于寻呼的对等方发现的方法和装置
CN101868934A (zh) 用于无线网络中无线电链路控制的数据丢弃
AU2012202217B2 (en) Optimizing in-order delivery of data packets dur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handover
CN112771918B (zh)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无线节点的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46433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146433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