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96946A - 传输过程中的退避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传输过程中的退避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96946A
CN109196946A CN201880001045.7A CN201880001045A CN109196946A CN 109196946 A CN109196946 A CN 109196946A CN 201880001045 A CN201880001045 A CN 201880001045A CN 109196946 A CN109196946 A CN 1091969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ts
time
rts
time section
se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0104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196946B (zh
Inventor
朱亚军
洪伟
沙桐
李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Publication of CN1091969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969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1969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969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using carrier sensing, e.g.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CS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96ARQ related signa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02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 H04W74/008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with additional processing of random access related information at receiving si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using carrier sensing, e.g.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CSMA]
    • H04W74/0816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using carrier sensing, e.g.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CSMA] with collision avoidan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传输过程中的退避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发送设备在非授权频段上进行LBT;发送设备在LBT成功时向接收设备发送RTS,RTS包括第一退避时间段;发送设备在接收到接收设备发送的CTS之后向接收设备发送C‑CTS,C‑CTS包括第二退避时间段。该技术方案通过使周围监听的其它设备根据第一退避时间段和第二退避时间段进行分时段退避,当CTS发送失败时,仅需要根据第一退避时间段进行退避即可,从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接收设备CTS发送失败之后,发送设备周围的其它设备仍会根据监听到的RTS的NAV进行长时间避让导致的过保护问题。

Description

传输过程中的退避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传输过程中的退避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移动设备和移动互联网已经深入到用户的日常生活中,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带来了数据爆炸式的增长,用户对流量密度、网络容量、传输速率、时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五代移动通信(Fifth-Generation,5G)应运而生。5G网络面向新场景和新频段进行了新的空中接口的设计。另外,由于用户需求的不断增大,频谱资源短缺的问题愈发严峻,授权频段已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所以资源丰富的非授权频段成为企业探索的目标。为了保证非授权频段的不同无线接入技术之间的公平共存,辅助授权接入技术中引入了基于空闲信道检测的载波侦听(Listen Before Talk,LBT)技术。
相关技术中,发送设备在非授权频段上进行LBT成功后,会指示发送设备周围的其它设备退避较长的一段时间,但若接收设备周围的信道状况较差时,本次数据传输过程可能是未成功进行的,也即其它设备的退避是无效退避,从而导致过保护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传输过程中的退避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CTS发送失败后,其它设备仍根据RTS NAV中的退避时间段进行退避的过保护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传输过程中的退避方法,该方法包括:
发送设备在非授权频段上进行LBT;
发送设备在LBT成功时向接收设备发送请求发送帧(Request To Send,RTS),RTS包括第一退避时间段,第一退避时间段的开始时刻为不晚于其它设备监听到RTS的时刻,第一退避时间段的结束时刻为信道清除确认帧(Confirmation on Clear To Send,C-CTS)的预计发送时刻;
其中,C-CTS是发送设备接收到接收设备发送的信道清除帧(Clear To Send,CTS)后发送的确认帧。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
发送设备接收接收设备发送的CTS;
发送设备向接收设备发送C-CTS,C-CTS包括第二退避时间段,第二退避时间段的开始时刻为不晚于其它设备监听到C-CTS的时刻,第二退避时间段的结束时刻为本次数据传输的完成时刻。
在一些实施例中,发送设备向接收设备发送C-CTS,包括:
发送设备在接收到CTS后,等待第一延迟时间后向接收设备发送C-CTS。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延迟时间为16us的短帧间间隔。
在一些实施例中,RTS还包括:数据传输时间;
数据传输时间用于供接收设备确定CTS中的第三退避时间段,第三退避时间段的开始时刻为不晚于其它设备监听到CTS的时刻,第三退避时间段的结束时刻为本次数据传输的完成时刻。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退避时间段承载在RTS的RTS网络分配矢量(NetworkAllocation Vector,NAV)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退避时间段和数据传输时间承载在RTS的时间字段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退避时间段承载在C-CTS的C-CTS NAV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退避时间段承载在CTS的CTS NAV中。
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传输过程中的退避方法,该方法包括:
接收设备接收发送设备发送的RTS,RTS包括第一退避时间段,第一退避时间段的开始时刻为不晚于其它设备监听到RTS的时刻,第一退避时间段的结束时刻为C-CTS的预计发送时刻;
其中,C-CTS是发送设备接收到接收设备发送的CTS后发送的确认帧。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
接收设备向发送设备发送CTS;
接收设备接收发送设备发送的C-CTS,C-CTS包括第二退避时间段,第二退避时间段的开始时刻为不晚于其它设备监听到C-CTS的时刻,第二退避时间段的结束时刻为本次数据传输的完成时刻。
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收设备向发送设备发送CTS,包括:
接收设备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成功解码RTS后,等待第二延迟时间后向发送设备发送CTS;其中,第一预设时长是从RTS的发送时刻计时的时长。
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收设备向发送设备发送CTS,包括:
接收设备在第一预设时长后成功解码RTS,则在非授权频段上进行LBT;
接收设备在LBT成功时,向发送设备发送CTS。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延迟时间为16us的短帧间间隔。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
接收设备从RTS中获取数据传输时间;
接收设备根据数据传输时间确定第三退避时间段,第三退避时间段的开始时刻为不晚于其它设备监听到CTS的时刻,第三退避时间段的结束时刻为本次数据传输的完成时刻;
接收设备生成携带有第三退避时间段的CTS。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退避时间段承载在RTS的RTS NAV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退避时间段和数据传输时间承载在RTS的时间字段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退避时间段承载在C-CTS的C-CTS NAV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退避时间段承载在CTS的CTS NAV中。
根据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传输过程中的退避装置,该装置包括:
第一处理模块,被配置为在非授权频段上进行LBT;
第一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在LBT成功时向接收设备发送RTS,RTS包括第一退避时间段,第一退避时间段的开始时刻为不晚于其它设备监听到RTS的时刻,第一退避时间段的结束时刻为C-CTS的预计发送时刻;
其中,C-CTS是发送设备接收到接收设备发送的CTS后发送的确认帧。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接收设备发送的CTS;
第一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向接收设备发送C-CTS,C-CTS包括第二退避时间段,第二退避时间段的开始时刻为不晚于其它设备监听到C-CTS的时刻,第二退避时间段的结束时刻为本次数据传输的完成时刻。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在接收到CTS后,等待第一延迟时间后向接收设备发送C-CTS。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延迟时间为16us的短帧间间隔。
在一些实施例中,RTS还包括:数据传输时间;
数据传输时间用于供接收设备确定CTS中的第三退避时间段,第三退避时间段的开始时刻为不晚于其它设备监听到CTS的时刻,第三退避时间段的结束时刻为本次数据传输的完成时刻。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退避时间段承载在RTS的RTS NAV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退避时间段和数据传输时间承载在RTS的时间字段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退避时间段承载在C-CTS的C-CTS NAV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退避时间段承载在CTS的CTS NAV中。
根据本申请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传输过程中的退避装置,该装置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发送设备发送的RTS,RTS包括第一退避时间段,第一退避时间段的开始时刻为不晚于其它设备监听到RTS的时刻,第一退避时间段的结束时刻为C-CTS的预计发送时刻;
其中,C-CTS是发送设备接收到接收设备发送的CTS后发送的确认帧。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向发送设备发送CTS;
第二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发送设备发送的C-CTS,C-CTS包括第二退避时间段,第二退避时间段的开始时刻为不晚于其它设备监听到C-CTS的时刻,第二退避时间段的结束时刻为本次数据传输的完成时刻。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成功解码RTS后,等待第二延迟时间后向发送设备发送CTS;其中,第一预设时长是从RTS的发送时刻计时的时长。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处理模块,被配置为在第一预设时长后成功解码RTS,则在非授权频段上进行LBT;第二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在LBT成功时,向发送设备发送CTS。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延迟时间为16us的短帧间间隔。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
第二处理模块,被配置为从RTS中获取数据传输时间;根据数据传输时间确定第三退避时间段,第三退避时间段的开始时刻为不晚于其它设备监听到CTS的时刻,第三退避时间段的结束时刻为本次数据传输的完成时刻;生成携带有第三退避时间段的CTS。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退避时间段承载在RTS的RTS NAV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退避时间段和数据传输时间承载在RTS的时间字段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退避时间段承载在C-CTS的C-CTS NAV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退避时间段承载在CTS的CTS NAV中。
根据本申请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段程序、所述代码集或指令集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上述本申请的第一方面及其可选的实施例中任一所述的传输过程中的退避方法。
根据本申请的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段程序、所述代码集或指令集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上述本申请第一方面及其可选的实施例中任一所述的传输过程中的退避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发送设备在非授权频段上进行LBT,在LBT成功时向接收设备发送RTS,RTS包括第一退避时间段。第一退避时间段的开始时刻为不晚于其它发送设备监听到RTS的时刻,第一退避时间的结束时刻为C-CTS的预计发送时刻,第一退避时间段不包括数据传输时间,数据传输时间由第二退避时间段承载,由此其它发送设备根据第一、二退避时间段进行分时段退避;而当接收设备CTS发送失败时,其它发送设备则不需要根据第二退避时间段进行退避,避免了发送设备周围的其它设备在接收设备发送CTS失败后仍需执行针对数据传输时间的退避,避免了数据传输过程中的过保护问题,提高了基于新空中接口的非授权接入(New Radio Based Unlicensed Access,NR-U)的接入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相关技术提供的移动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相关技术提供的传输过程中的退避方法的示意图;
图3是相关技术提供的传输过程中的退避方法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传输过程中的退避方法的实施环境示意图;
图5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传输过程中的退避方法的流程图;
图6本申请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传输过程中的退避方法的流程图;
图7本申请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传输过程中的退避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传输过程中的退避装置的框图;
图9是本申请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传输过程中的退避装置的框图;
图10是本申请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传输过程中的退避装置的框图;
图11是本申请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传输过程中的退避装置的框图;
图12是本申请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传输过程中的退避装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首先,对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若干个名词进行解释:
LBT:是针对非授权频谱使用的载波侦听技术。发送设备与接收设备进行会话之前,通过LBT技术监听信道是否处于空闲状态,若信道处于空闲状态,则在LBT成功之后,向接收设备发送RTS;若在信道上监听到其它设备发送的RTS,则根据其它设备发送的RTS指示的退避时间进行退避。该技术旨在实现对非授权频谱的公平共享。
NAV:是网络分配矢量。NAV指示一个时长。在本申请中,NAV指示退避时间段。其它设备根据NAV指示的退避时间段进行退避。
RTS:是请求发送帧。当发送设备与接收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时,发送设备首先向发送设备发送RTS,这个帧包括了RTS的NAV以及数据传输时间。当RTS发送成功,周围其它设备监听到该RTS,会根据NAV指示的退避时间进行退避,避免其它发送设备占用信道导致数据传输失败。数据传输时间用于接收设备生成CTS中的NAV。
CTS:是信道清除帧。当接收设备接收到RTS之后,根据数据传输时间生成CTS,且向发送设备发送设备发送CTS,CTS包括了CTS NAV。当CTS发送成功,周围其它设备监听到该CTS,会根据CTS NAV指示的退避时间进行退避,避免其它设备占用信道导致数据传输失败。
C-CTS:是信道清除确认帧。C-CTS是在发送设备接收到CTS后向接收设备发送的确认帧。C-CTS中包括C-CTS NAV,本申请中,C-CTS NAV指示的其它设备需要退避的时间段是数据传输时间。
NR-U:是基于新空中接口的非授权接入。NR-U是基于正交频分复用技术(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的全新空中接口设计的全球性5G标准,是蜂窝移动技术基础。
分布式帧间间隔(Distributed Inter-Frame Spacing,DIFS):在分布式协调功能(Distributed Coordination Function,DCF)协议中,发送设备在开始发送数据之前需要监听信道是否空闲,如果信道空闲,则发送设备仍需等待一段时间才开始发送数据,上述等待的一段时间即为DIFS。
短帧间间隔(Short Inter-Frame Spacing,SIFS):设备占用信道后进数据行传输或者交互是各帧之间的间隔时间,是最小的帧间间隔。由于时间间隔短,在SIFS之后,设备仍保持有信道的使用权。主要用于传输时间内发送设备与接收设备之间的立即交互帧的时间间隔,如ACK帧、CTS帧等的交互间隔。
确认反馈帧(Acknowledgement,ACK):数据传输成功时,接收设备向发送设备反馈的确认帧。
传输机会(Transmission Opportunity,TXOP):一次完整的数据传输机会。
为了基于5G的非授权频段的多种无线接入技术之间的公平共存,相关技术中引入了LBT技术。由于LBT技术能够监听发送设备周围的信道状况,但无法监听接收设备周围的信道状况,所以会造成隐藏节点问题。示意性的,如图1所示,基站2正在向用户设备2传输数据;同时,由于基站1不能监听到基站2(位于用户设备2的周侧)周围的信道状况。基站1在自身附近对非授权频段进行LBT,在LBT成功时向用户设备1传输数据,此时,基站2的传输会对基站1的传输造成干扰。
为了解决上述隐藏节点问题,相关技术中引入了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于1997年公告的无线区域网络标准(the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1002.11,IEEE 1002.11)中的RTS/CTS机制。示意性的,参考图2,该技术方案中,发送设备21在非授权频段上进行LBT,在监听到信道处于空闲状态时,在一个DIFS之后向接收设备22发送RTS,发送设备周围的其它设备根据监听到的RTS指示的RTSNAV进行退避,该RTSNAV的开始时刻是其它设备监听到RTS的时刻,该NAV的结束时刻是本次数据传输的结束时刻。接收设备接收到发送设备发送的RTS,在16us的SIFS之后向发送设备发送CTS,接收设备周围的其它设备根据监听到的CTS的CTSNAV进行退避,发送设备接收接收设备发送的CTS,在16u的SIFS之后进行数据传输,接收设备在数据传输成功后在16u的SIFS之后向发送设备发送ACK,数据传输成功。该技术方案解决了非授权频谱上隐藏节点问题。
然而,上述技术方案中,发送设备向接收设备发送RTS,接收设备由于信道接入失败,无法向发送设备发送CTS,设备之间握手失败。但是,发送设备发送的RTS仍会使发送设备周围进行监听的其它设备进行退避,导致过保护的问题,降低了非授权频段的接入效率。
本申请提供了下述技术方案:发送设备在非授权频段上进行LBT,在LBT成功时向接收设备发送RTS,RTS包括第一退避时间段;接收设备在接收RTS之后向发送设备反馈CTS,CTS包括第三退避时间;发送设备在接收CTS之后向接收设备反馈C-CTS并传输数据,C-CTS包括第二退避时间。这一技术方案用于解决过保护问题。示意性的,参考图3,发送设备31通过LBT技术监听非授权频段上的目标信道是否处于空闲状态;当目标信道处于空闲状态时,发送设备31向接收设备32发送RTS;其它设备33监听到RTS,根据RTS的RTS NAV中的第一退避时间段进行退避,其中,第一退避时间段的开始时刻是不晚于其它设备33监听到RTS的时刻,结束时刻是发送设备31发送C-CTS的预计时刻;而接收设备32解码RTS,根据RTS携带的数据传输时间确定第三退避时间段,且生成携带第三退避时间段的CTS;接收设备32在等待第二延迟时间16us后,向发送设备31发送CTS;其它设备33监听到CTS,根据CTS的CTS NAV中的第三退避时间段进行退避,其中,第三退避时间段的开始时刻是不晚于其它设备33监听到CTS的时刻,结束时刻是数据传输完成时刻;发送设备31在第一延迟时间16us之后向接收设备32发送C-CTS;其它设备33监听到C-CTS,根据C-CTS的C-CTS NAV中的第二退避时间段进行退避,其中,第二退避时间段的开始时刻是不晚于其它设备33监听到C-CTS的时刻,结束时刻是数据传输完成时刻;发送设备31与接收设备32的握手过程成功完成,发送设备31获得一次非授权频段上的数据传输机会。对比图2,图3中将发送设备31周围的其它设备33的退避时间段分成了RTS NAV与C-CTS NAV指示的两个退避时间段进行退避,若接收设备32反馈CTS失败后,则其它设备33不执行C-CTS NAV指示的退避时间段内的退避,解决了图2中若接收设备22反馈CTS失败,发送设备21周围其它设备23仍退避的过保护问题。
图4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传输过程中的退避方法的实施环境示意图。该实施环境可以包括用户设备440和至少一个基站420(图4中仅示出一个基站)。可选的,至少一个基站420可以是宏基站或者微基站。
在上行场景下,用户设备440向至少一个基站420发送RTS;至少一个基站420接收用户设备440发送的RTS,并向用户设备440反馈CTS;用户设备440接收到CTS之后向至少一个基站420反馈C-CTS。
在下行场景下,至少一个基站420向用户设备440发送RTS;用户设备440接收至少一个基站420发送的RTS,并向至少一个基站420反馈CTS;至少一个基站420接收到CTS之后向用户设备440反馈C-CTS。
用户设备440可以是移动终端,如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和具有移动通信能力的设备,例如,用户设备440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终端。在不同的移动通信网络中,用户设备440可以具有不同的名称。比如:移动站(Mobile Station)、移动台(Mobile)、接入终端(Access Terminal)、用户装置(UserTerminal)、用户代理(User Agent)、用户终端(User Equipment)。
图5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提供的传输过程中的退避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以该方法应用于图4所示的实施环境中来举例说明,该方法包括:
步骤501,发送设备在非授权频段上进行LBT。
发送设备在与接收设备会话之前,首先对目标信道的状态进行监听,监听目标信道是否处于空闲状态,若目标信道处于空闲状态,则进入步骤201;若目标信道处于非空闲状态,则继续进行对目标信道的LBT。
可选的,目标信道属于非授权频段。非授权频段上,多个不同制式的通信系统可以竞争使用频域资源。比如,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系统和长期演进(LongTerm Evolution,LTE)系统、基于NR-U的通信系统及基于5G的更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可以竞争使用非授权频谱上的频域资源。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的发送设备是某一次TXOP过程中的发送方,或者,某一段时间或某次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发送方,但是不代表发送设备仅仅具有发送功能。在不同的时间段、不同状态或不同数据传输过程中,同一设备可以分别作为发送设备或接收设备。
步骤502,发送设备在LBT成功时向接收设备发送RTS。
发送设备通过LBT技术确定目标信道处于空闲状态,向接收设备发送RTS。
可选的,发送设备对目标信道进行监听,在第一时长内目标信道处于空闲状态,则确定目标信道处于空闲状态,即LBT成功,向接收设备发送RTS;若在第一时长内监听到数据传输信能量,则LBT失败。可选的,第一时长是预设的监听时长。
RTS是请求发送帧,可选的,第一退避时间段承载在RTS的RTS NAV中;其中,RTSNAV为RTS指示的网络分配矢量。
可选的,第一退避时间段的开始时刻为不晚于其它设备监听到RTS的时刻,第一退避时间段的结束时刻为C-CTS的预计发送时刻;其中,C-CTS是发送设备接收到接收设备发送的CTS后发送的确认帧。
可选的,发送设备周围的其它设备通过LBT技术监听到发送设备发送的RTS,根据RTS NAV中承载的第一退避时间段进行退避。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的接收设备是某一次TXOP过程中的接收方,或者,某一段时间或某次数据传输过程中的接收方,但是不代表接收设备仅仅具有接收功能。在不同的时间段、不同状态或不同数据传输过程中,同一设备可以分别作为发送设备或接收设备。
步骤503,接收设备接收发送设备发送的RTS。
步骤504,接收设备向发送设备发送CTS。
接收设备在接收到发送设备发送的RTS之后,向发送设备反馈CTS。
步骤505,发送设备接收接收设备发送的CTS。
步骤506,发送设备向接收设备发送C-CTS。
可选的,发送设备在接收到CTS后,等待第一延迟时间后向接收设备发送C-CTS。
C-CTS是发送设备接收到接收设备发送的CTS后发送的确认帧,可选的,第二退避时间段承载在C-CTS的C-CTS NAV中;其中,C-CTS NAV为C-CTS指示的网络分配矢量。
可选的,第二退避时间段的开始时刻为不晚于其它设备监听到C-CTS的时刻,第二退避时间段的结束时刻为本次数据传输的完成时刻。
可选的,其它设备监听到C-CTS之后,根据C-CTS NAV中的第二退避时间段进行退避。
步骤507,接收设备接收发送设备发送的C-CTS。
接收设备接收发送设备发送设备发送的C-CTS,确定发送设备与接收设备本次握手成功完成。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传输过程中的退避方法,发送设备在非授权频段上进行LBT;发送设备在LBT成功时向接收设备发送RTS,RTS包括第一退避时间段;接收设备在接收发送设备发送的RTS之后向发送设备发送CTS;发送设备在接收到接收设备发送的CTS之后向接收设备发送C-CTS,C-CTS包括第二退避时间段,完成发送设备与接收设备之间的握手。该技术方案通过第一退避时间段与第二退避时间段使其它接收设备分时间段进行退避,若接收设备反馈的CTS发送失败,则其它接收设备不执行第二退避时间段指示的退避,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接收设备CTS发送失败之后,发送设备周围的其它设备仍会根据监听到的RTS的NAV进行避让导致的过保护问题,提高了NR-U的接入效率。
图6是本申请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提供的传输过程中的退避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以该方法应用于图4所示的实施环境中来举例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对比图5,将步骤504至步骤507替换为步骤601至步骤602,当接收设备反馈的CTS发送失败,则发送设备停止数据传输,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601,接收设备向发送设备发送CTS失败。
接收设备在接收到发送设备发生的RTS之后向发送设备反馈CTS失败。
步骤602,发送设备在第二预设时长内未收到CTS,停止数据传输。
发送设备等待接收接收设备反馈的CTS,当发送设备在第二预设时长内未能接收到接收设备反馈的CTS,则确定与接收设备的会话失败,停止继续数据传输。在上述情况下,发送设备不会向接收设备发送C-CTS,其它发送设备则不需要根据C-CTS的C-CTS中的第二退避时间继续退避。
可选的,第二时长是预先设置的,第二时长是从其它接收设备监听到RTS开始的;第二时长是用于判断接收设备发送的CTS是否发送成功。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传输过程中的退避方法,发送设备在非授权频段上进行LBT;发送设备在LBT成功时向接收设备发送RTS,RTS包括第一退避时间段;接收设备在接收发送设备发送的RTS之后向发送设备发送CTS,接收设备反馈的CTS发送失败,则其它接收设备不执行第二退避时间段指示的退避,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接收设备CTS发送失败之后,发送设备周围的其它设备仍会根据监听到的RTS的NAV进行避让导致的过保护问题,提高了NR-U的接入效率。
基于图5,图7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对RTS的解码时间进行了限制,是对传输过程中的退避方法的进一步阐释说明。本实施例以该方法应用于图4所示的实施环境中来举例说明,该方法包括:
步骤701,发送设备在非授权频段上进行LBT。
参考步骤501,此处不再加以赘述。
步骤702,发送设备在LBT成功时向接收设备发送RTS。
发送设备通过LBT技术确定目标信道处于空闲状态,向接收设备发送RTS。
可选的,发送设备对目标信道进行监听,在第一时长内目标信道处于空闲状态,则确定目标信道处于空闲状态,即LBT成功,向接收设备发送RTS;若在第一时长内监听到数据传输信能量,则LBT失败。可选的,第一时长是预设的监听时长。
RTS是请求发送帧,可选的,RTS包括第一退避时间段和数据传输时间;第一退避时间段和数据传输时间承载在RTS的时间字段段中。
可选的,第一退避时间段承载在RTS的RTS NAV中;其中,RTS NAV为RTS指示的网络分配矢量。
可选的,第一退避时间段的开始时刻为不晚于其它设备监听到RTS的时刻,第一退避时间段的结束时刻为C-CTS的预计发送时刻;其中,C-CTS是发送设备接收到接收设备发送的CTS后发送的确认帧。
可选的,发送设备周围的其它设备通过LBT技术监听到发送设备发送的RTS,根据RTS NAV中承载的第一退避时间段进行退避。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的接收设备是某一次TXOP过程中的接收方,或者,某一段时间或某次数据传输过程中的接收方,但是不代表接收设备仅仅具有接收功能。在不同的时间段、不同状态或不同数据传输过程中,同一设备可以分别作为发送设备或接收设备。
步骤703,接收设备接收发送设备发送的RTS。
接收设备接收发送设备发送的RTS,可选的,接收设备对RTS进行解码得到数据传输时间。
步骤704,判断接收设备是否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成功解码RTS。
接收设备在接收到发送设备发送的RTS之后,对RTS进行解码。可选的,判断接收设备是否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成功解码RTS,若接收设备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成功解码,则进入步骤705;若接收设备在第一预设时长后未成功解码,则进入步骤706。
可选的,第一预设时长可以是预先设置的;其中,第一预设时长是从RTS的发送时刻计时的时长。
步骤705,等待第二延迟时间后向发送设备发送CTS。
接收设备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成功解码RTS,得到数据传输时间;接收设备根据数据传输时间确定第三退避时间段,再生成携带有第三退避时间段的CTS。在解码成功后等待第二延迟时间后向发送设备发送CTS。可选的,第二延迟时间为16us的短帧间间隔。
可选的,第三退避时间段承载在所述CTS的CTS NAV中。
可选的,第三退避时间段的开始时刻为不晚于其它设备监听到CTS的时刻,第三退避时间段的结束时刻为本次数据传输的完成时刻。
可选的,其它接收设备监听到CTS,根据CTS NAV中的第三退避时间段进行退避。
步骤706,在非授权频段上进行LBT。
接收设备在第一预设时长后成功解码RTS,则针对非授权频段上的目标信道进行LBT。可选的,接收设备在非授权频段上通过LBT技术对目标信道进行监听,监听时长为第二时长,当第二时长内目标信道处于空闲状态时,确定目标信道处于空闲状态进入步骤707,当第二时长内目标信道处于非空闲状态,则数据传输失败。
可选的,第二时长可以是预先设置的监听时长;第二时长是从第一预设时长结束时刻开始的。
步骤707,接收设备在LBT成功时,向发送设备发送CTS。
接收设备在第一预设时长后成功解码RTS,得到数据传输时间;接收设备根据数据传输时间确定第三退避时间段,再生成携带有第三退避时间段的CTS。当接收设备在LBT成功时,向发送设备发送CTS。
可选的,第三退避时间段承载在CTS的CTS NAV中。
可选的,第三退避时间段的开始时刻为不晚于其它设备监听到CTS的时刻,第三退避时间段的结束时刻为本次数据传输的完成时刻。
可选的,其它接收设备监听到CTS,根据CTS NAV中的第三退避时间段进行退避。
步骤708,发送设备接收接收设备发送的CTS。
步骤709,发送设备在接收到CTS后,等待第一延迟时间后向接收设备发送C-CTS。
发送设备在接收到CTS后,等待第一延迟时间后向接收设备发送C-CTS;其中,C-CTS是发送设备接收到接收设备发送的CTS后发送的确认帧。
可选的,第一延迟时间为16us的短帧间间隔。
可选的,C-CTS包括第二退避时间段,第二退避时间段的开始时刻为不晚于其它设备监听到C-CTS的时刻,第二退避时间段的结束时刻为本次数据传输的完成时刻。
可选的,第二退避时间段承载在C-CTS的C-CTS NAV中。
可选的,其它设备监听到C-CTS,根据C-CTS NAV中第二退避时间段进行退避。
步骤710,接收设备接收发送设备发送的C-CTS。
接收设备接收发送设备发送的C-CTS,确定发送设备与接收设备握手成功完成,拥有一次数据传输机会。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传输过程中的退避方法,发送设备在非授权频段上进行LBT;发送设备在LBT成功时向接收设备发送RTS,RTS包括第一退避时间段;接收设备在接收发送设备发送的RTS之后向发送设备发送CTS,CTS包括第三退避时间段;发送设备在接收到接收设备发送的CTS之后向接收设备发送C-CTS,C-CTS包括第二退避时间段,完成发送设备与接收设备之间的握手。该技术方案通过第一退避时间段与第二退避时间段使其它接收设备分时间段进行退避,若接收设备反馈的CTS发送失败,则其它接收设备不执行第二退避时间段指示的退避,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接收设备CTS发送失败之后,发送设备周围的其它设备仍会根据监听到的RTS的NAV进行避让导致的过保护问题,提高了NR-U的接入效率。
另外,接收设备通过检测是否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成功解码RTS,使用两种途径发送CTS,确保CTS的成功发送,也提高了NR-U的接入效率。
图8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传输过程中的退避装置的框图,该装置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者两者的结合实现其传输过程中的退避方法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内容,该装置包括:
第一处理模块820,被配置为在非授权频段上进行LBT;
第一发送模块840,被配置为在LBT成功时向接收设备发送RTS,RTS包括第一退避时间段,第一退避时间段的开始时刻为不晚于其它设备监听到RTS的时刻,第一退避时间段的结束时刻为C-CTS的预计发送时刻;
其中,C-CTS是发送设备接收到接收设备发送的CTS后发送的确认帧。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860,被配置为接收接收设备发送的CTS;
第一发送模块840,被配置为向接收设备发送C-CTS,C-CTS包括第二退避时间段,第二退避时间段的开始时刻为不晚于其它设备监听到C-CTS的时刻,第二退避时间段的结束时刻为本次数据传输的完成时刻。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发送模块840,被配置为在接收到CTS后,等待第一延迟时间后向接收设备发送C-CTS。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延迟时间为16us的短帧间间隔。
在一些实施例中,RTS还包括:数据传输时间;
数据传输时间用于供接收设备确定CTS中的第三退避时间段,第三退避时间段的开始时刻为不晚于其它设备监听到CTS的时刻,第三退避时间段的结束时刻为本次数据传输的完成时刻。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退避时间段承载在RTS的RTS NAV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退避时间段和数据传输时间承载在RTS的时间字段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退避时间段承载在C-CTS的C-CTS NAV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退避时间段承载在CTS的CTS NAV中。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传输过程中的退避装置,发送设备在非授权频段上进行LBT;发送设备在LBT成功时向接收设备发送RTS,RTS包括第一退避时间段;接收设备在接收发送设备发送的RTS之后向发送设备发送CTS;发送设备在接收到接收设备发送的CTS之后向接收设备发送C-CTS,C-CTS包括第二退避时间段,完成发送设备与接收设备之间的握手。该技术方案通过第一退避时间段与第二退避时间段使其它接收设备分时间段进行退避,若接收设备反馈的CTS发送失败,则其它接收设备不执行第二退避时间段指示的退避,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接收设备CTS发送失败之后,发送设备周围的其它设备仍会根据监听到的RTS的NAV进行避让导致的过保护问题,提高了NR-U的接入效率。
图9是本申请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传输过程中的退避装置的框图,该装置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者两者的结合实现其传输过程中的退避方法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内容,该装置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960,被配置为接收发送设备发送的RTS,RTS包括第一退避时间段,第一退避时间段的开始时刻为不晚于其它设备监听到RTS的时刻,第一退避时间段的结束时刻为C-CTS的预计发送时刻;
其中,C-CTS是发送设备接收到接收设备发送的CTS后发送的确认帧。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940,被配置为向发送设备发送CTS;
第二接收模块960,被配置为接收发送设备发送的C-CTS,C-CTS包括第二退避时间段,第二退避时间段的开始时刻为不晚于其它设备监听到C-CTS的时刻,第二退避时间段的结束时刻为本次数据传输的完成时刻。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发送模块940,被配置为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成功解码RTS后,等待第二延迟时间后向发送设备发送CTS;其中,第一预设时长是从RTS的发送时刻计时的时长。
在一些实施例中,
第二处理模块920,被配置为在第一预设时长后成功解码RTS,则在非授权频段上进行LBT;
第二发送模块940,被配置为在LBT成功时,向发送设备发送CTS。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延迟时间为16us的短帧间间隔。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
第二处理模块920,被配置为从RTS中获取数据传输时间;根据数据传输时间确定第三退避时间段,第三退避时间段的开始时刻为不晚于其它设备监听到CTS的时刻,第三退避时间段的结束时刻为本次数据传输的完成时刻;生成携带有第三退避时间段的CTS。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退避时间段承载在RTS的RTS NAV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退避时间段和数据传输时间承载在RTS的时间字段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退避时间段承载在C-CTS的C-CTS NAV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退避时间段承载在CTS的CTS NAV中。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传输过程中的退避装置,接收设备接收发送设备发送的RTS,RTS包括第一退避时间段;接收设备接收发送设备发送的C-CTS,C-CTS包括第二退避时间段。该技术方案通过第一退避时间段与第二退避时间段使其它接收设备分时间段进行退避,若接收设备反馈的CTS发送失败,则其它接收设备不执行第二退避时间段指示的退避,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接收设备CTS发送失败之后,发送设备周围的其它设备仍会根据监听到的RTS的NAV进行避让导致的过保护问题,提高了NR-U的接入效率。
图10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传输过程中的退避装置1000的框图。该装置可以作为发送设备或者接收设备。例如,装置1000可以是移动电话,计算机,数字广播终端,消息收发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设备,医疗设备,健身设备,个人数字助理等。
参照图10,装置1000可以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组件:处理组件1002,存储器1004,电源组件1006,多媒体组件1008,音频组件1010,输入/输出(I/O)的接口1012,传感器组件1014,以及通信组件1016。
处理组件1002通常控制装置1000的整体操作,诸如与显示,电话呼叫,数据通信,相机操作和记录操作相关联的操作。处理组件10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018来执行指令,以完成上述的方法实施例中UE20所执行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此外,处理组件10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便于处理组件1002和其它组件之间的交互。例如,处理组件1002可以包括多媒体模块,以方便多媒体组件1008和处理组件1002之间的交互。
存储器1004被配置为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装置100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装置100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联系人数据,电话簿数据,消息,图片,视频等。存储器1004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电源组件1006为装置1000的各种组件提供电力。电源组件1006可以包括电源管理系统,一个或多个电源,及其它与为装置1000生成、管理和分配电力相关联的组件。
多媒体组件1008包括在所述装置1000和用户之间的提供一个输出接口的屏幕。在一些实施例中,屏幕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和触摸面板(TP)。如果屏幕包括触摸面板,屏幕可以被实现为触摸屏,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信号。触摸面板包括一个或多个触摸传感器以感测触摸、滑动和触摸面板上的手势。所述触摸传感器可以不仅感测触摸或滑动动作的边界,而且还检测与所述触摸或滑动操作相关的持续时间和压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媒体组件1008包括一个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当装置1000处于操作模式,如拍摄模式或视频模式时,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可以接收外部的多媒体数据。每个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可以是一个固定的光学透镜系统或具有焦距和光学变焦能力。
音频组件1010被配置为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1010包括一个麦克风(MIC),当装置1000处于操作模式,如呼叫模式、记录模式和语音识别模式时,麦克风被配置为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1004或经由通信组件1016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组件1010还包括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
I/O接口1012为处理组件1002和外围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外围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点击轮,按钮等。这些按钮可包括但不限于:主页按钮、音量按钮、启动按钮和锁定按钮。
传感器组件1014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用于为装置1000提供各个方面的状态评估。例如,传感器组件1014可以检测到装置1000的打开/关闭状态,组件的相对定位,例如所述组件为装置1000的显示器和小键盘,传感器组件1014还可以检测装置1000或装置1000一个组件的位置改变,用户与装置1000接触的存在或不存在,装置1000方位或加速/减速和装置1000的温度变化。传感器组件1014可以包括接近传感器,被配置用来在没有任何的物理接触时检测附近物体的存在。传感器组件1014还可以包括光传感器,如CMOS或CCD图像传感器,用于在成像应用中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传感器组件1014还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
通信组件1016被配置为便于装置1000和其它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装置1000可以接入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WiFi,2G或3G,或它们的组合。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部件1016经由广播信道接收来自外部广播管理系统的广播信号或广播相关信息。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通信部件1016还包括近场通信(NFC)模块,以促进短程通信。例如,在NFC模块可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红外数据协会(IrDA)技术,超宽带(UWB)技术,蓝牙(BT)技术和其它技术来实现。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装置10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它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传输过程中的退避方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1004,上述指令可由装置1000的处理器1018执行以完成上述方法实施例中传输过程中的退避方法。例如,所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图11是本申请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传输过程中的退避装置1100的框图。该装置可以作为发送设备或者接收设备。例如,传输过程中的退避装置1100可以是基站。如图11所示,传输过程中的退避装置1100可以包括:处理器1101、接收机1102、发射机1103和存储器1104。接收机1102、发射机1103和存储器1104分别通过总线与处理器1101连接。
其中,处理器1101包括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处理核心,处理器1101通过运行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以执行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传输过程中的退避方法中发送设备所执行的方法。存储器1104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具体的,存储器1104可存储操作系统11041、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模块11042。接收机1102用于接收其它设备发送的通信数据,发射机1103用于向其它设备发送通信数据。
图1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传输过程中的退避系统1200的框图,如图12所示,该传输过程中的退避系统1200包括基站1201和用户设备1202。
其中,基站1201用于执行图4所示实施例中基站所执行的传输过程中的退避方法。
用户设备1202用于执行图4所示实施例中用户设备所执行的传输过程中的退避方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为非易失性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存储的计算机程序被处理组件执行时能够实现本公开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传输过程中的退避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能够执行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传输过程中的退避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芯片,该芯片包括可编程逻辑电路和/或程序指令,当该芯片运行时能够执行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传输过程中的退避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40)

1.一种传输过程中的退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发送设备在非授权频段上进行载波侦听LBT;
所述发送设备在所述LBT成功时向接收设备发送请求发送帧RTS,所述RTS包括第一退避时间段,所述第一退避时间段的开始时刻为不晚于其它设备监听到所述RTS的时刻,所述第一退避时间段的结束时刻为信道清除确认帧C-CTS的预计发送时刻;
其中,所述C-CTS是所述发送设备接收到所述接收设备发送的信道清除帧CTS后发送的确认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退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发送设备接收所述接收设备发送的所述CTS;
所述发送设备向所述接收设备发送所述C-CTS,所述C-CTS包括第二退避时间段,所述第二退避时间段的开始时刻为不晚于所述其它设备监听到所述C-CTS的时刻,所述第二退避时间段的结束时刻为本次数据传输的完成时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退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设备向所述接收设备发送所述C-CTS,包括:
所述发送设备在接收到所述CTS后,等待第一延迟时间后向所述接收设备发送所述C-CTS。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退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迟时间为16us的短帧间间隔。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退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TS还包括:数据传输时间;
所述数据传输时间用于供所述接收设备确定所述CTS中的第三退避时间段,所述第三退避时间段的开始时刻为不晚于其它设备监听到所述CTS的时刻,所述第三退避时间段的结束时刻为本次数据传输的完成时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退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退避时间段承载在所述RTS的RTS网络分配矢量RTS NAV中。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退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退避时间段和所述数据传输时间承载在所述RTS的时间字段中。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退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退避时间段承载在所述C-CTS的C-CTS网络分配矢量C-CTS NAV中。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退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退避时间段承载在所述CTS的CTS网络分配矢量CTS NAV中。
10.一种传输过程中的退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设备接收发送设备发送的RTS,所述RTS包括第一退避时间段,所述第一退避时间段的开始时刻为不晚于其它设备监听到所述RTS的时刻,所述第一退避时间段的结束时刻为C-CTS的预计发送时刻;
其中,所述C-CTS是所述发送设备接收到所述接收设备发送的CTS后发送的确认帧。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退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接收设备向所述发送设备发送所述CTS;
所述接收设备接收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的所述C-CTS,所述C-CTS包括第二退避时间段,所述第二退避时间段的开始时刻为所述不晚于其它设备监听到所述C-CTS的时刻,所述第二退避时间段的结束时刻为本次数据传输的完成时刻。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退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设备向所述发送设备发送所述CTS,包括:
所述接收设备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成功解码所述RTS后,等待第二延迟时间后向所述发送设备发送所述CTS;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时长是从所述RTS的发送时刻计时的时长。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退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设备向所述发送设备发送所述CTS,包括:
所述接收设备在第一预设时长后成功解码所述RTS,则在非授权频段上进行LBT;
所述接收设备在所述LBT成功时,向所述发送设备发送所述CTS。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退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延迟时间为16us的短帧间间隔。
15.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退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接收设备从所述RTS中获取数据传输时间;
所述接收设备根据所述数据传输时间确定第三退避时间段,所述第三退避时间段的开始时刻为不晚于其它设备监听到所述CTS的时刻,所述第三退避时间段的结束时刻为本次数据传输的完成时刻;
所述接收设备生成携带有所述第三退避时间段的所述CTS。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退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退避时间段承载在所述RTS的RTS NAV中。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退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退避时间段和所述数据传输时间承载在所述RTS的时间字段中。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退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退避时间段承载在所述C-CTS的C-CTS NAV中。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退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退避时间段承载在所述CTS的CTS NAV中。
20.一种传输过程中的退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处理模块,被配置为在非授权频段上进行LBT;
第一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LBT成功时向接收设备发送RTS,所述RTS包括第一退避时间段,所述第一退避时间段的开始时刻为不晚于其它设备监听到所述RTS的时刻,所述第一退避时间段的结束时刻为C-CTS的预计发送时刻;
其中,所述C-CTS是所述发送设备接收到所述接收设备发送的CTS后发送的确认帧。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退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所述接收设备发送的所述CTS;
第一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向所述接收设备发送所述C-CTS,所述C-CTS包括第二退避时间段,所述第二退避时间段的开始时刻为所述不晚于其它设备监听到所述C-CTS的时刻,所述第二退避时间段的结束时刻为本次数据传输的完成时刻。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退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在接收到所述CTS后,等待第一延迟时间后向所述接收设备发送所述C-CTS。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退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迟时间为16us的短帧间间隔。
24.根据权利要求20至23任一所述的退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RTS还包括:数据传输时间;
所述数据传输时间用于供所述接收设备确定所述CTS中的第三退避时间段,所述第三退避时间段的开始时刻为不晚于其它设备监听到所述CTS的时刻,所述第三退避时间段的结束时刻为本次数据传输的完成时刻。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退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退避时间段承载在所述RTS的RTS NAV中。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退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退避时间段和所述数据传输时间承载在所述RTS的时间字段中。
27.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退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退避时间段承载在所述C-CTS的C-CTS NAV中。
28.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退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退避时间段承载在所述CTS的CTS NAV中。
29.一种传输过程中的退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发送设备发送的RTS,所述RTS包括第一退避时间段,所述第一退避时间段的开始时刻为不晚于其它设备监听到所述RTS的时刻,所述第一退避时间段的结束时刻为C-CTS的预计发送时刻;
其中,所述C-CTS是所述发送设备接收到所述接收设备发送的CTS后发送的确认帧。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退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向所述发送设备发送所述CTS;
第二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的所述C-CTS,所述C-CTS包括第二退避时间段,所述第二退避时间段的开始时刻为所述不晚于其它设备监听到所述C-CTS的时刻,所述第二退避时间段的结束时刻为本次数据传输的完成时刻。
31.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退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成功解码所述RTS后,等待第二延迟时间后向所述发送设备发送所述CTS;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时长是从所述RTS的发送时刻计时的时长。
32.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退避装置,其特征在于,
第二处理模块,被配置为在第一预设时长后成功解码所述RTS,则在非授权频段上进行LBT;
所述第二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LBT成功时,向所述发送设备发送所述CTS。
33.根据权利要求31或32所述的退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延迟时间为16us的短帧间间隔。
34.根据权利要求31或32所述的退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所述第二处理模块,被配置为从所述RTS中获取数据传输时间;根据所述数据传输时间确定第三退避时间段,所述第三退避时间段的开始时刻为不晚于其它设备监听到所述CTS的时刻,所述第三退避时间段的结束时刻为本次数据传输的完成时刻;生成携带有所述第三退避时间段的所述CTS。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退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退避时间段承载在所述RTS的RTS NAV中。
36.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退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退避时间段和所述数据传输时间承载在所述RTS的时间字段中。
37.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退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退避时间段承载在所述C-CTS的C-CTS NAV中。
38.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退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退避时间段承载在所述CTS的CTS NAV中。
39.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段程序、所述代码集或指令集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传输过程中的退避方法。
4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段程序、所述代码集或指令集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传输过程中的退避方法。
CN201880001045.7A 2018-08-15 2018-08-15 传输过程中的退避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0919694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8/100706 WO2020034124A1 (zh) 2018-08-15 2018-08-15 传输过程中的退避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96946A true CN109196946A (zh) 2019-01-11
CN109196946B CN109196946B (zh) 2022-06-03

Family

ID=649385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01045.7A Active CN109196946B (zh) 2018-08-15 2018-08-15 传输过程中的退避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871449B2 (zh)
EP (1) EP3840516A4 (zh)
CN (1) CN109196946B (zh)
WO (1) WO2020034124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83703A (zh) * 2019-11-29 2020-05-1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帧传输方法及装置、通信端及存储介质
CN113678559A (zh) * 2019-09-25 2021-11-1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终端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838957B2 (en) * 2021-03-26 2023-12-05 Sony Group Corporation NSTR MLD channel access with shared TXOP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53124A (zh) * 2010-08-20 2013-04-17 英特尔公司 宽信道中冲突解决的方法
CN104581979A (zh) * 2014-12-23 2015-04-29 江苏中兴微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公平竞争的rts碰撞解决方法
CN105636233A (zh) * 2015-12-11 2016-06-01 山东闻远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laa系统中同时考虑上下行链路的lbt机制
US20160353482A1 (en) * 2015-05-27 2016-12-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servation coordination in a shared communication medium
CN106851768A (zh) * 2016-12-30 2017-06-1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服务质量保证的自适应跨层多址接入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596634B2 (en) 2008-12-19 2017-03-1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ssist reordering of downlink data at serving GW relocation
CN102045802A (zh) 2010-12-22 2011-05-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Sgw改变的切换过程中的数据发送方法、pgw及基站
WO2014178678A1 (ko) 2013-05-02 2014-11-0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랜 시스템에서 동적 채널 센싱 방법 및 장치
US20170013596A1 (en) * 2014-01-28 2017-01-12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Control of semi-persistent channel occupation for device-to device (d2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10454650B2 (en) * 2015-04-01 2019-10-2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data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GB2542818A (en) 2015-09-30 2017-04-05 Canon Kk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reserving a transmission opportunity for a plurality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s belonging to a collaborative group
US10477580B2 (en) * 2016-04-20 2019-11-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llision deadlock resolution
US10805954B2 (en) * 2016-06-22 2020-10-1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ulti-grant for listen-before-talk based uplink transmission attempt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53124A (zh) * 2010-08-20 2013-04-17 英特尔公司 宽信道中冲突解决的方法
CN104581979A (zh) * 2014-12-23 2015-04-29 江苏中兴微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公平竞争的rts碰撞解决方法
US20160353482A1 (en) * 2015-05-27 2016-12-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servation coordination in a shared communication medium
CN105636233A (zh) * 2015-12-11 2016-06-01 山东闻远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laa系统中同时考虑上下行链路的lbt机制
CN106851768A (zh) * 2016-12-30 2017-06-1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服务质量保证的自适应跨层多址接入方法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卢诗尧,曾桂根: "一种基于Ad Hoc网络的协作MAC方案", 《电视技术》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78559A (zh) * 2019-09-25 2021-11-1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终端设备
CN111183703A (zh) * 2019-11-29 2020-05-1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帧传输方法及装置、通信端及存储介质
WO2021102960A1 (zh) * 2019-11-29 2021-06-0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帧传输方法及装置、通信端及存储介质
CN111183703B (zh) * 2019-11-29 2023-09-2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帧传输方法及装置、通信端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871449B2 (en) 2024-01-09
WO2020034124A1 (zh) 2020-02-20
EP3840516A1 (en) 2021-06-23
EP3840516A4 (en) 2022-03-30
US20210321455A1 (en) 2021-10-14
CN109196946B (zh) 2022-06-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23353B (zh) 用于请求系统消息的方法、装置、用户设备及基站
JP7425890B2 (ja) ダイレクトリンクにおける宛先アドレスの選択方法、装置及び記憶媒体
WO2018201467A1 (zh) 控制随机接入网络的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US11516832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data in unlicensed cell,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CN109196946A (zh) 传输过程中的退避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WO2021138914A1 (zh) 传输数据的指示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6788936B (zh) 信息反馈方法、装置、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05163391B (zh) 数据传输方法、终端及无线访问接入点
CN110337793A (zh) 载波聚合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863812A (zh) 接入反馈方法、装置、基站、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9891791A (zh) 调度混合自动重传的方法及装置
CN111758297B (zh) 信道检测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30171606A1 (en) Channel assess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11183703B (zh) 帧传输方法及装置、通信端及存储介质
US20220346083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determining network allocation vector, and storage media
CN109983724A (zh) 混合自动重传的方法及装置
CN111557113B (zh) 传输数据的指示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30147839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12673584B (zh) 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9565718A (zh) 传输消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12789806B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0192369A (zh) 传输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US20230269767A1 (en) Method for resource configu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12956276B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数据传输装置
WO2021056362A1 (zh) 控制资源集合的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