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92369A - 传输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传输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192369A CN110192369A CN201780002377.2A CN201780002377A CN110192369A CN 110192369 A CN110192369 A CN 110192369A CN 201780002377 A CN201780002377 A CN 201780002377A CN 110192369 A CN110192369 A CN 11019236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ybrid automatic
- automatic repeat
- repeat request
- information
- time domai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6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7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4
- 230000008713 feedback mechanism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0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5236 sound signal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91 arra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62 fa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04L1/1819—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with re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or different redundanc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04L1/1628—List acknowledgements, i.e. the acknowledgement message consisting of a list of identifiers, e.g. of sequence numb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4—Indication of how sub-channels of the path are allocated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2—Channel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signal
- H04L5/06—Channel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signal the signals being represented by different frequencies
- H04L5/10—Channel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signal the signals being represented by different frequencies with dynamo-electric generation of carriers; with mechanical filters or demodulato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7—Transitions between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stat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 H04W80/02—Data link layer protoco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传输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在目标时域单元上监听承载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信道;在监听到所述信道时,基于基站指示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网络临时标识解调所述信道上承载的下行控制信息;从下行控制信息的指定信息域获取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本公开技术方案可以实现用户设备基于基站的调度,在指定的时域单元上发送或者接收HARQ反馈信息,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定时HARQ反馈机制所导致的数据传输时延长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传输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由于无线信道的时变特性和多径衰落的影响,用户设备和基站之间的数据传输可能会失败,因此引入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reQuest,简称为HARQ)机制,数据发送端可基于数据接收端反馈的HARQ反馈信息,确定是否需要重传数据。
相关技术中,数据的传输时间与HARQ反馈信息的传输时间存在定时关系,例如,在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为LTE)系统中,受限于用户设备的处理能力,数据的传输时间与HARQ反馈信息的传输时间之间至少间隔4ms,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重传数据的时延。为了满足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 Generation,简称为5G)中一些业务的高可靠性和低时延的要求,需要提出一种新的HARQ反馈机制,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定时HARQ反馈机制所导致的数据传输时延长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传输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方法及装置,用以实现用户设备基于基站的调度,在指定的时域单元上发送或者接收HARQ反馈信息,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定时HARQ反馈机制所导致的数据传输时延长的问题。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传输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方法,应用在用户设备上,所述方法包括:
在目标时域单元上监听承载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信道;
在监听到所述信道时,基于基站指示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网络临时标识解调所述信道上承载的下行控制信息;
从下行控制信息的指定信息域获取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方法还包括:
接收基站通过RRC信令发送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网络临时标识;或者,
接收基站通过MAC CE发送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网络临时标识;或者,
接收基站通过物理层信令发送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网络临时标识。
在一实施例中,信道为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或者为专用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道。
在一实施例中,方法还包括:
接收基站发送的调度信令,所述调度信令中携带有所述目标时域单元;
在所述信道为专用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道时,所述基于基站的调度,确定接收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目标时域单元之前,还包括:
接收基站发送的RRC信令,或MAC CE,或物理层信令,基于所述RRC信令,或MAC CE,或物理层信令,确定目标时域单元的位置集合。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信道上承载有所述用户设备在两个以上上行时域单元上发送的上行数据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时,所述从下行控制信息的指定信息域获取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包括:
基于下行控制信息中不同的信息域与不同的上行时域单元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从不同的信息域中获取对应的上行时域单元上传输的上行数据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对应关系通过基于系统预先定义的映射规则确定;或者,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基于基站发送的RRC信令,或MAC CE,或物理层信令确定。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信道上承载有两个以上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时,所述从下行控制信息的指定信息域获取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包括:
基于下行控制信息中不同的信息域与不同的用户设备之间的第二对应关系,从对应的信息域中获取与所发送的上行数据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对应关系基于基站发送的RRC信令,或MAC CE,或物理层信令确定。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传输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方法,应用在基站上,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
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指示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目标时域单元;
在所述目标时域单元上发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指示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目标时域单元,包括:
通过调度信令发送所述目标时域单元;
若承载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信道为专用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道,所述通过调度信令发送所述目标时域单元之前,还包括:
通过RRC信令,或MAC CE,或物理层信令发送用于确定所述目标时域单元的位置集合的位置参数。
在一实施例中,方法还包括:
通过RRC信令向用户设备发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网络临时标识;或者,
通过MAC CE向用户设备发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网络临时标识;或者,
通过物理层信令向用户设备发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网络临时标识。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传输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装置,应用在用户设备上,所述装置包括:
监听模块,被配置为在目标时域单元上监听承载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信道;
解调模块,被配置为在监听到所述信道时,基于基站指示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网络临时标识解调所述信道上承载的下行控制信息;
获取模块,被配置为从下行控制信息的指定信息域获取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装置还包括:第一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基站通过RRC信令发送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网络临时标识;或者,
接收基站通过MAC CE发送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网络临时标识;或者,
接收基站通过物理层信令发送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网络临时标识。
在一实施例中,信道为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或者为专用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道。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基站发送的调度信令,所述调度信令中携带有所述目标时域单元;
在所述信道为专用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道时,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基站发送的RRC信令,或MAC CE,或物理层信令,基于所述RRC信令,或MAC CE,或物理层信令,确定目标时域单元的位置集合。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信道上承载有所述用户设备在两个以上上行时域单元上发送的上行数据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时,所述获取模块包括:
第一获取子模块,被配置为基于下行控制信息中不同的信息域与不同的上行时域单元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从不同的信息域中获取对应的上行时域单元上传输的上行数据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对应关系通过基于系统预先定义的映射规则确定;或者,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基于基站发送的RRC信令,或MAC CE,或物理层信令确定。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信道上承载有两个以上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时,所述获取模块包括:
第二获取子模块,被配置为基于下行控制信息中不同的信息域与不同的用户设备之间的第二对应关系,从对应的信息域中获取与所发送的上行数据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对应关系基于基站发送的RRC信令,或MAC CE,或物理层信令确定。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传输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装置,应用在基站上,所述装置包括:
第四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
第一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指示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目标时域单元;
反馈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目标时域单元上发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发送模块,被配置为通过调度信令发送所述目标时域单元;
若承载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信道为专用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道,装置还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被配置为通过RRC信令,或MAC CE,或物理层信令发送用于确定所述目标时域单元的位置集合的位置参数。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三发送模块,被配置为通过RRC信令向用户设备发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网络临时标识;或者,
通过MAC CE向用户设备发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网络临时标识;或者,
通过物理层信令向用户设备发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网络临时标识。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用户设备,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在目标时域单元上监听承载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信道;
在监听到所述信道时,基于基站指示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网络临时标识解调所述信道上承载的下行控制信息;
从下行控制信息的指定信息域获取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六方面,提供一种基站,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
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指示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目标时域单元;
在所述目标时域单元上发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七方面,提供一种非临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在目标时域单元上监听承载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信道;
在监听到所述信道时,基于基站指示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网络临时标识解调所述信道上承载的下行控制信息;
从下行控制信息的指定信息域获取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八方面,提供一种非临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
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指示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目标时域单元;
在所述目标时域单元上发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当用户设备向基站发送数据后,可在目标时域单元上监听承载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信道,并且在解调成功后,从下行控制信息的指定信息域获取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由此,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实现用户设备基于基站的调度,在指定的时域单元上发送或者接收HARQ反馈信息,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定时HARQ反馈机制所导致的数据传输时延长的问题。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A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传输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B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传输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方法的场景图。
图1C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HARQ反馈信息反馈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又一种传输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再一种传输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A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传输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B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HARQ信道的资源映射示意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传输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传输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传输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又一种传输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传输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装置的框图。
图1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传输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装置的框图。
图1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传输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装置的框图。
图1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传输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装置的框图。
图1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适用于传输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装置的框图。
图1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适用于传输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装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发明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发明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图1A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传输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方法的流程图,图1B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传输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方法的场景图,图1C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HARQ反馈信息反馈的示意图;该传输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方法可以应用在用户设备上,如UE和基站上,如图1A所示,该传输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01-103:
在步骤101中,在目标时域单元上监听承载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信道。
在一实施例中,时域单元可以为一个传输时间单元,可以为一个正交频分复用符号,或者为一个时隙,或者还可以为一个子帧、一个无线帧等通信系统中定义的逻辑传输单元。
在一实施例中,基站在接收到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后,可通过调度信令指示终端监听HARQ反馈信息的目标时域单元,目标时域单元的位置与用户设备发送数据的时域单元之间的时间间隔(也即用户设备发送上行数据与基站反馈HARQ反馈信息之间的时间间隔)可以由基站基于用户设备的能力确定,如果用户设备处理能力较高,则可设置时间间隔较小,如1个slot,如果用户设备的处理能力较低,则可设置时间间隔较大,如2个slot。
在一实施例中,用户设备发送上行数据与基站反馈HARQ反馈信息之间的时间间隔可以由基站确定,而基站发送下行数据与用户设备反馈HARQ反馈信息之间的时间间隔也可以由基站基于用户设备的能力确定。
在一实施例中,承载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信道可以为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简称为PDCCH);在一实施例中,承载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信道可以为专用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信道,HARQ信道可以为无线通信系统新定义的用于承载HARQ反馈信息的信道。
在步骤102中,在监听到信道时,基于基站指示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网络临时标识解调信道上承载的下行控制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用户设备可接收到基站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Control,简称为RRC)信令指示的一个用于HARQ反馈信息传输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网络临时标识(Radio Network Tempory Identity,简称为RNTI),也即HARQ RNTI,该RRC信令可以是针对多个用户的信令,也可以是专属的发给一个用户的信令;在一实施例中,用户设备可接收到基站通过MAC控制元素(Control Element,简称为CE)发送的HARQ RNTI;在一实施例中,用户设备可接收到基站通过物理层信令发送的HARQ RNTI;在一实施例中,HARQ RNTI还可以由系统在协议中定义,无须基站通过信令指示。
在一实施例中,HARQ-RNTI可以是针对一个用户设备的,也即,通过HARQ-RNTI加扰的信道承载的是一个用户设备的HARQ反馈信息。在一实施例中,一个信道可以承载针对一个用户设备在一个以上时域单元上发送的上行数据的HARQ反馈信息,如图1C所示,针对终端在第0、1和2个上行时域单元上传输的上行数据,基站可在下行时域单元4上反馈HARQ反馈信息,而现有技术中由于传输上行数据的上行时域单元与HARQ反馈信息之间存在定时关系,因此基站不可能在一个下行时域单元上反馈两个以上的上行时域单元对应的HARQ反馈信息。其中,下行时域单元中哪一个或几个信息位(bit)对应的是哪一个上行时域单元的HARQ反馈信息,可以由系统预先约定或者基站通过信令显示指定。
在一实施例中,HARQ-RNTI可以是针对多个用户设备的,也即,多个用户设备通过接收基站下发的信令或是预先定义的方式获得了相同的HARQ-RNTI。通过HARQ-RNTI加扰的下行控制信息中具有多个用户设备的HARQ反馈信息。
在步骤103中,从下行控制信息的指定信息域获取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简称为DCI)的不同信息域中可以指示一个用户设备的不同上行时域单元上传输的上行数据的HARQ反馈信息;在一实施例中,DCI的不同信息域中可以指示不同用户设备的传输的上行数据的HARQ反馈信息。在另一个实施例中,DCI的不同信息域还可以指示不同用户设备多个传输单元上传输的HARQ反馈信息。在一实施例中,从下行控制信息的指定信息域获取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方法可参见图2-图5所示实施例,这里先不详述。
在一示例性场景中,如图1B所示,以移动网络为5G网络并且基站为gNB为例进行示例性说明(本公开技术方案并不局限于5G网络,还可以其他网络系统),在图1B所示的场景中,包括gNB10、UE20,其中,gNB10和UE20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时,如UE20向gNB10发送数据后,gNB10可通过调度信令指示UE20在指定的目标时域单元上监听信道,实现非定时HARQ反馈机制。
本实施例中,通过上述步骤101-步骤103,当用户设备向基站发送数据后,可在基站指示的目标时域单元上监听承载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信道,并且在解调成功后,从下行控制信息的指定信息域获取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由此,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实现用户设备基于基站的调度,在指定的时域单元上发送或者接收HARQ反馈信息,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定时HARQ反馈机制所导致的数据传输时延长的问题。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来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又一种传输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利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方法,以用户设备如何获取基站通过PDCCH信道发送的一个以上的上行时域单元上传输的上行数据对应的HARQ反馈信息为例进行示例性说明,如图2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在步骤201中,接收基站发送的调度信令,调度信令中携带有目标时域单元。
在一实施例中,基站即可通过发送调度信令来指示用户设备在指定的目标时域资源上监听用于承载HARQ反馈信息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在一实施例中,通过调度信令指示用户设备目标时域单元的方法可参见现有技术方案,这里不详述。
在步骤202中,在目标时域单元上监听承载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PDCCH信道。
在步骤203中,在监听到PDCCH信道时,基于基站指示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网络临时标识解调信道上承载的下行控制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步骤203的步骤可参见图1A所示实施例的步骤102的描述,这里不再详述。
在步骤204中,基于下行控制信息中不同的信息域与不同的上行时域单元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从不同的信息域中获取对应的上行时域单元上传输的上行数据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一个PDCCH信道可以承载针对一个用户设备在一个以上时域单元上发送的上行数据的HARQ反馈信息,用户设备可基于DCI信息上不同的信息域与上行时域单元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从不同的信息域中获取对应的上行时域单元上传输的上行数据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例如,第一信息域(如DCI信息的第一个比特)上承载了第一组上行时域单元上传输的上行数据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第二信息域上承载了第二组上行时域单元上传输的上行数据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等等。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对应关系通过基于系统预先定义的映射规则确定,例如,预先定义的映射规则指示在DCI信息中,针对不同的上行时域单元传输的上行数据的HARQ反馈信息是顺序排列的,那么用户设备就可以获知DCI中每一个信息域上针对的是哪一个上行时域单元上的HARQ反馈信息;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对应关系基于基站发送的显示的RRC信令,或MAC CE,或物理层信令确定确定,例如,基站通过RRC信令,或MAC CE,或物理层信令指示第一上行时域单元上分配了一个HARQI10标识,第二上行时域单元上分配了一个HARQID2标识,第n个上行时域单元上分配了一个HARQIDn标识等,则用户可以通过解析DCI上的信息域,第一个信息域上承载的就是分配了HARQID1的传输单元上的HARQ反馈,第二个信息域上承载的就是分配了HARQID2的传输单元上的HARQ反馈,第n个信息域上承载的就是分配了HARQIDn的传输单元上的HARQ反馈,由此用户设备即可基于HARQIDn标识确定HARQ反馈信息是哪一个上行时域单元上传输的上行数据对应的反馈信息的。
本实施例中,基站可在PDCCH信道上承载一个用户设备的多个上行时域单元的上行数据的HARQ反馈信息,而用户设备可基于DCI信息上不同的信息域与上行时域单元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从不同的信息域上获取对应的上行时域单元对应的HARQ反馈信息,由此实现了一种新的HARQ反馈机制,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定时HARQ反馈机制所导致的数据传输时延长的问题,而且通过一个PDCCH信道承载一个用户设备的多个上行时域单元的上行数据的HARQ反馈信息,减少了资源浪费。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再一种传输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利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方法,以用户设备如何获取基站通过PDCCH信道发送的多个用户设备的HARQ反馈信息为例进行示例性说明,如图3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在步骤301中,接收基站发送的调度信令,调度信令中携带有目标时域单元。
在步骤302中,在目标时域单元上监听承载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PDCCH信道。
在一实施例中,步骤301和步骤302的描述可参见图2所示实施例的步骤201和步骤202的描述,这里不详述。
在步骤303中,在监听到PDCCH信道时,基于基站指示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网络临时标识解调信道上承载的下行控制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HARQ-RNTI可以是针对多个用户设备的,也即,通过HARQ-RNTI加扰的下行控制信息中具有多个用户设备的HARQ反馈信息。
在步骤304中,基于下行控制信息中不同的信息域与不同的用户设备之间的第二对应关系,从对应的信息域中获取与所发送的上行数据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对应关系可基于基站发送的信令确定或是基于系统预先定义的映射规则确定,例如,基站可通过RRC信令,或者MAC CE,或者物理层信令为每一个用户设备配置一个HARQ ID,由此用户设备可基于HARQ ID在对应的信息域上获取自己的HARQ反馈信息。例如,基站通过RRC信令,或MAC CE,或物理层信令指示第一个用户分配了一个HARQI1标识,第二个用户分配了一个HARQID3标识,第n个用户分配了一个HARQIDk标识等,则用户可以通过解析DCI上的信息域,第一个信息域上承载的就是分配了HARQID1的用户的HARQ反馈,第三个信息域上承载的就是分配了HARQID3的用户的HARQ反馈,第k个信息域上承载的就是分配了HARQIDk的传输单元上的HARQ反馈,
本实施例中,基站可在PDCCH信道上承载多个用户设备的HARQ反馈信息,而用户设备可基于DCI信息上不同的信息域与不同的用户设备之间的第二对应关系,从对应的信息域上获取自己的HARQ反馈信息,由此实现了一种新的HARQ反馈机制,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定时HARQ反馈机制所导致的数据传输时延长的问题,而且通过一个PDCCH信道承载多个用户设备的HARQ反馈信息,减少了资源浪费。
图4A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传输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方法的流程图,图4B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HARQ信道的资源映射示意图;本实施例利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方法,以用户设备如何获取基站通过HARQ信道发送的一个以上的上行时域单元上传输的上行数据对应的HARQ反馈信息为例进行示例性说明,如图4A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在步骤401中,接收基站发送的RRC信令,或MAC CE,或物理层信令,基于RRC信令,或MAC CE,或物理层信令,确定目标时域单元的位置集合。
在一实施例中,基站可先在RRC信令,或MAC CE,或物理层信令中发送用于确定HARQ反馈信息的目标时域单元的位置集合的位置参数,用户设备可以基于信令中携带的位置参数确定基站可能发送HARQ反馈信息的目标时域单元的位置集合。
在一实施例中,如果承载HARQ反馈信息的信道为一个新定义的专用的HARQ信道,则基站可通过RRC信令,或者MAC CE,或者物理层信令指示用户设备该HARQ信道传输所占用的目标时域资源的位置集合和频域资源。如图4B所示,为新定义的HARQ信道在目标时域资源和频域资源上的映射,基站可通过RRC信令,或者MAC CE,或者物理层信令指示HARQ信道传输的资源块(目标时域资源的位置集合和频域资源),但是HARQ信道可以只映射到这个资源块的一个目标时域资源上。
在步骤402中,接收基站通过调度信令发送的目标时域单元。
在一实施例中,基站可在指示用于确定目标时域单元的位置集合的位置参数之后,进一步通过调度信令指示基站发送HARQ反馈信息的目标时域单元。
在步骤403中,在目标时域单元上监听承载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HARQ信道。
在步骤404中,在监听到HARQ信道时,基于基站指示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网络临时标识解调信道上承载的下行控制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步骤404的步骤可参见图1A所示实施例的步骤102的描述,这里不再详述。
在步骤405中,基于下行控制信息中不同的信息域与不同的上行时域单元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从不同的信息域中获取对应的上行时域单元上传输的上行数据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一个HARQ信道可以承载针对一个用户设备在一个以上时域单元上发送的上行数据的HARQ反馈信息,用户设备可基于DCI信息上不同的信息域与上行时域单元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从不同的信息域中获取对应的上行时域单元上传输的上行数据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对应关系通过基于系统预先定义的映射规则确定;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对应关系基于基站发送的显示的RRC信令,或MAC CE,或物理层信令确定确定。
本实施例中,基站可在一个新定义的HARQ信道上承载一个用户设备的多个上行时域单元的上行数据的HARQ反馈信息,而用户设备可基于DCI信息上不同的信息域与上行时域单元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从不同的信息域上获取对应的上行时域单元对应的HARQ反馈信息,由此实现了一种新的HARQ反馈机制,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定时HARQ反馈机制所导致的数据传输时延长的问题,而且通过一个HARQ信道承载一个用户设备的多个上行时域单元的上行数据的HARQ反馈信息,减少了资源浪费。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传输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利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方法,以用户设备如何获取基站通过HARQ信道发送的多个用户设备的HARQ反馈信息为例进行示例性说明,如图5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在步骤501中,接收基站发送的RRC信令,或MAC CE,或物理层信令,基于RRC信令,或MAC CE,或物理层信令,确定目标时域单元的位置集合。
在步骤502中,接收基站通过调度信令发送的目标时域单元。
在步骤503中,在目标时域单元上监听承载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HARQ信道。
在一实施例中,步骤501-步骤503的描述可参见图4B所示实施例的步骤401-步骤403的描述,这里不详述。
在步骤504中,在监听到HARQ信道时,基于基站指示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网络临时标识解调信道上承载的下行控制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HARQ-RNTI可以是针对多个用户设备的,也即,通过HARQ-RNTI加扰的下行控制信息中具有多个用户设备的HARQ反馈信息。
在步骤505中,基于下行控制信息中不同的信息域与不同的用户设备之间的第二对应关系,从对应的信息域中获取与所发送的上行数据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对应关系可基于基站发送的信令确定,例如,基站可通过RRC信令,或者MAC CE,或者物理层信令为每一个用户设备配置一个HARQ ID,由此用户设备可基于HARQ ID在对应的信息域上获取自己的HARQ反馈信息。
本实施例中,基站可在HARQ信道上承载多个用户设备的HARQ反馈信息,而用户设备可基于DCI信息上不同的信息域与不同的用户设备之间的第二对应关系,从对应的信息域上获取自己的HARQ反馈信息,由此实现了一种新的HARQ反馈机制,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定时HARQ反馈机制所导致的数据传输时延长的问题,而且通过一个HARQ信道承载多个用户设备的HARQ反馈信息,减少了资源浪费。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传输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可以用在基站上,如图6所示,该传输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601-603:
在步骤601中,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
在步骤602中,向用户设备发送指示用户设备接收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目标时域单元。
在一实施例中,基站在接收到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后,可通过调度信令指示终端监听HARQ反馈信息的目标时域单元,目标时域单元的位置与用户设备发送数据的时域单元之间的时间间隔(也即用户设备发送上行数据与基站反馈HARQ反馈信息之间的时间间隔)可以由基站基于用户设备的能力确定。
在一实施例中,用户设备发送上行数据与基站反馈HARQ反馈信息之间的时间间隔可以由基站确定,而基站发送下行数据与用户设备反馈HARQ反馈信息之间的时间间隔也可以由基站基于用户设备的能力确定。
在步骤603中,在目标时域单元上发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基站可在目标时域单元上通过PDCCH信道或者HARQ信道发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PDCCH信道或者HARQ信道上可以承载一个用户设备的多个上行时域单元中发送的上行数据对应HARQ反馈信息。在一实施例中,PDCCH信道或者HARQ信道上可以承载多个用户设备的HARQ反馈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基站还可通过RRC信令向用户设备发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网络临时标识;或者,通过MAC CE向用户设备发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网络临时标识;或者,通过物理层信令向用户设备发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网络临时标识。
在一示例性场景中,如图1B所示,以移动网络为5G网络并且基站为gNB为例进行示例性说明,在图1B所示的场景中,包括gNB10、UE20,其中,gNB10和UE20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时,如UE20向gNB10发送数据后,gNB10可通过调度信令指示UE20在指定的目标时域单元上监听信道,实现非定时HARQ反馈机制。
本实施例中,通过上述步骤601-步骤603,基站可在接收到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时,确定发送HARQ反馈信息的目标时域单元,并向用户设备指示该目标时域单元,由此可实现用户设备准确地在指定的目标时域单元上获取HARQ反馈信息。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传输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利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方法,以基站反馈HARQ信道为PDCCH信道时,基站如何指示用户设备获取HARQ反馈信息为例进行示例性说明,如图7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在步骤701中,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
在步骤702中,通过调度信令发送目标时域单元。
在一实施例中,通过调度信令指示用户设备目标时域单元的方法可参见现有技术方案,这里不详述。
在步骤703中,在目标时域单元上发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PDCCH信道上可以承载一个用户设备的多个上行时域单元中发送的上行数据对应HARQ反馈信息,基站可基于DCI信息上不同的信息域与上行时域单元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在DCI的不同信息域上承载对应的HARQ信息,并在目标时域单元上发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PDCCH信道上可以承载多个用户设备的HARQ反馈信息,基站可基于DCI信息上不同的信息域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第二对应关系,在DCI的不同信息域上承载对应的HARQ信息,并在目标时域单元上发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
本实施例中,基站可在PDCCH信道上承载多个用户设备的HARQ反馈信息或者一个用户设备的多个上行时域单元的上行数据的HARQ反馈信息,而用户设备可基于DCI信息上不同的信息域与HARQ反馈信息的对应关系,从对应的信息域上准确地获取HARQ反馈信息,由此实现了一种新的HARQ反馈机制,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定时HARQ反馈机制所导致的数据传输时延长的问题,而且通过一个PDCCH信道承载多个用户设备的HARQ反馈信息,减少了资源浪费。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又一种传输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利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方法,以基站反馈HARQ信道为HARQ信道时,基站如何指示用户设备获取HARQ反馈信息为例进行示例性说明,如图8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在步骤801中,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
在步骤802中,通过RRC信令,或MAC CE,或物理层信令发送用于确定目标时域单元的位置集合的位置参数。
在一实施例中,基站除了通过RRC信令,或者MAC CE,或者物理层信令发送目标时域单元的位置集合的位置参数外,还可同时指示频域资源。
在步骤803中,通过调度信令发送目标时域单元。
在步骤804中,在目标时域单元上发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基站可在目标时域单元和频域资源上通过HARQ信道发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HARQ信道上可以承载一个用户设备的多个上行时域单元中发送的上行数据对应HARQ反馈信息,基站可基于DCI信息上不同的信息域与上行时域单元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在DCI的不同信息域上承载对应的HARQ信息,并在目标时域单元上发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HARQ信道上可以承载多个用户设备的HARQ反馈信息,基站可基于DCI信息上不同的信息域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第二对应关系,在DCI的不同信息域上承载对应的HARQ信息,并在目标时域单元上发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
本实施例中,基站可在HARQ信道上承载多个用户设备的HARQ反馈信息或者一个用户设备的多个上行时域单元的上行数据的HARQ反馈信息,而用户设备可基于DCI信息上不同的信息域与HARQ反馈信息的对应关系,从对应的信息域上准确地获取HARQ反馈信息,由此实现了一种新的HARQ反馈机制,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定时HARQ反馈机制所导致的数据传输时延长的问题,而且通过一个HARQ信道承载多个用户设备的HARQ反馈信息,减少了资源浪费。
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传输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装置的框图,该传输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应用在用户设备上,如图9所示,传输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装置包括:
监听模块91,被配置为在目标时域单元上监听承载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信道;
解调模块92,被配置为在监听到信道时,基于基站指示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网络临时标识解调信道上承载的下行控制信息;
获取模块93,被配置为从下行控制信息的指定信息域获取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
该实施例中,当用户设备向基站发送数据后,可基于基站的调度确定目标时域单元,并在目标时域单元上监听承载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信道,并且在解调成功后,从下行控制信息的指定信息域获取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由此,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实现用户设备基于基站的调度,在指定的时域单元上发送或者接收HARQ反馈信息,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定时HARQ反馈机制所导致的数据传输时延长的问题。
图1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传输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装置的框图,如图10所示,在上述图9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在一实施例中,装置还包括:第一接收模块94,被配置为接收基站通过RRC信令发送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网络临时标识;或者,
接收基站通过MAC CE发送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网络临时标识;或者,
接收基站通过物理层信令发送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网络临时标识。
该实施例中,指示了用户设备获取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网络临时标识的多种方式,灵活性高。
在一实施例中,信道为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或者为专用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道。
在一实施例中,装置还包括:第二接收模块95,被配置为接收基站发送的调度信令,调度信令中携带有目标时域单元;
在信道为专用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道时,装置还包括:
第三接收模块96,被配置为接收基站发送的RRC信令,或MAC CE,或物理层信令,基于RRC信令,或MAC CE,或物理层信令,确定目标时域单元的位置集合。
该实施例中,公开了在承载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信道为PDCCH信道或者HARQ信道时,用户设备获取监听信道的目标时域单元的方式,实现了一种非定时的HARQ反馈机制。
在一实施例中,信道上承载有用户设备在两个以上上行时域单元上发送的上行数据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时,获取模块93包括:
第一获取子模块931,被配置为基于下行控制信息中不同的信息域与不同的上行时域单元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从不同的信息域中获取对应的上行时域单元上传输的上行数据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对应关系通过基于系统预先定义的映射规则确定;或者,第一对应关系基于基站发送的RRC信令,或MAC CE,或物理层信令确定。
该实施例中,用户设备可基于DCI信息上不同的信息域与上行时域单元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从不同的信息域上获取对应的上行时域单元对应的HARQ反馈信息,由此实现了一种新的HARQ反馈机制,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定时HARQ反馈机制所导致的数据传输时延长的问题,而且通过一个PDCCH信道承载一个用户设备的多个上行时域单元的上行数据的HARQ反馈信息,减少了资源浪费。
在一实施例中,信道上承载有两个以上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时,获取模块93包括:
第二获取子模块932,被配置为基于下行控制信息中不同的信息域与不同的用户设备之间的第二对应关系,从对应的信息域中获取与所发送的上行数据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对应关系基于基站发送的RRC信令,或MAC CE,或物理层信令确定。
该实施例中,用户设备可基于DCI信息上不同的信息域与不同的用户设备之间的第二对应关系,从对应的信息域上获取自己的HARQ反馈信息,由此实现了一种新的HARQ反馈机制,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定时HARQ反馈机制所导致的数据传输时延长的问题,而且通过一个PDCCH信道承载多个用户设备的HARQ反馈信息,减少了资源浪费。
图1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传输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装置的框图,该传输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装置应用在基站上,如图11所示,包括:
第四接收模块111,被配置为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
第一发送模块112,被配置为向用户设备发送指示用户设备接收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目标时域单元;
反馈模块113,被配置为在目标时域单元上发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
该实施例中,基站可在一个新定义的HARQ信道上承载一个用户设备的多个上行时域单元的上行数据的HARQ反馈信息,而用户设备可基于DCI信息上不同的信息域与上行时域单元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从不同的信息域上获取对应的上行时域单元对应的HARQ反馈信息,由此实现了一种新的HARQ反馈机制,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定时HARQ反馈机制所导致的数据传输时延长的问题,而且通过一个HARQ信道承载一个用户设备的多个上行时域单元的上行数据的HARQ反馈信息,减少了资源浪费。
图1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传输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装置的框图,如图12所示,在上述图11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发送模块112,被配置为通过调度信令发送目标时域单元;
若承载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信道为专用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道,装置还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114,被配置为通过RRC信令,或MAC CE,或物理层信令发送用于确定目标时域单元的位置集合的位置参数。
该实施例中,基站可在PDCCH信道上承载多个用户设备的HARQ反馈信息或者一个用户设备的多个上行时域单元的上行数据的HARQ反馈信息,由此实现一种新的HARQ反馈机制,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定时HARQ反馈机制所导致的数据传输时延长的问题,而且通过一个PDCCH信道承载多个用户设备的HARQ反馈信息,减少了资源浪费。
在一实施例中,装置还包括:第三发送模块115,被配置为通过RRC信令向用户设备发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网络临时标识;或者,
通过MAC CE向用户设备发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网络临时标识;或者,
通过物理层信令向用户设备发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网络临时标识。
该实施例中,指示了基站向用户设备指示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网络临时标识的多种方式,灵活性高。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图1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适用于传输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装置的框图。例如,装置1300可以是移动电话,计算机,数字广播终端,消息收发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设备,医疗设备,健身设备,个人数字助理等用户设备,装置1300可以为基站,也可以为用户设备。
参照图13,装置1300可以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组件:处理组件1302,存储器1304,电源组件1306,多媒体组件1308,音频组件1312,输入/输出(I/O)的接口1312,传感器组件1314,以及通信组件1316。
处理组件1302通常控制装置1300的整体操作,诸如与显示,电话呼叫,数据通信,相机操作和记录操作相关联的操作。处理元件13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320来执行指令,以完成上述的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此外,处理组件13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便于处理组件1302和其他组件之间的交互。例如,处理部件1302可以包括多媒体模块,以方便多媒体组件1308和处理组件1302之间的交互。
存储器1304被配置为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设备130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装置130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联系人数据,电话簿数据,消息,图片,视频等。存储器1304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电力组件1306为装置1300的各种组件提供电力。电力组件1306可以包括电源管理系统,一个或多个电源,及其他与为装置1300生成、管理和分配电力相关联的组件。
多媒体组件1308包括在装置1300和用户之间的提供一个输出接口的屏幕。在一些实施例中,屏幕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和触摸面板(TP)。如果屏幕包括触摸面板,屏幕可以被实现为触摸屏,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信号。触摸面板包括一个或多个触摸传感器以感测触摸、滑动和触摸面板上的手势。触摸传感器可以不仅感测触摸或滑动动作的边界,而且还检测与触摸或滑动操作相关的持续时间和压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媒体组件1308包括一个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当设备1300处于操作模式,如拍摄模式或视频模式时,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可以接收外部的多媒体数据。每个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可以是一个固定的光学透镜系统或具有焦距和光学变焦能力。
音频组件1312被配置为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1312包括一个麦克风(MIC),当装置1300处于操作模式,如呼叫模式、记录模式和语音识别模式时,麦克风被配置为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1304或经由通信组件1314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组件1312还包括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
I/O接口1312为处理组件1302和外围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外围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点击轮,按钮等。这些按钮可包括但不限于:主页按钮、音量按钮、启动按钮和锁定按钮。
传感器组件1314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用于为装置1300提供各个方面的状态评估。例如,传感器组件1314可以检测到设备1300的打开/关闭状态,组件的相对定位,例如组件为装置1300的显示器和小键盘,传感器组件1314还可以检测装置1300或装置1300一个组件的位置改变,用户与装置1300接触的存在或不存在,装置1300方位或加速/减速和装置1300的温度变化。传感器组件1314可以包括接近传感器,被配置用来在没有任何的物理接触时检测附近物体的存在。传感器组件1314还可以包括光传感器,如CMOS或CCD图像传感器,用于在成像应用中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传感器组件1314还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
通信组件1316被配置为便于装置1300和其他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装置1300可以接入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WiFi,2G或3G,或它们的组合。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部件1316经由广播信道接收来自外部广播管理系统的广播信号或广播相关信息。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部件1316还包括近场通信(NFC)模块,以促进短程通信。例如,在NFC模块可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红外数据协会(IrDA)技术,超宽带(UWB)技术,蓝牙(BT)技术和其他技术来实现。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装置13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所描述的方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1304,上述指令在被执行时可配置装置1300的处理器1320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所描述的方法。
图1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适用于传输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装置的框图。装置1400可以被提供为一基站。参照图14,装置1400包括处理组件1422、无线发射/接收组件1424、天线组件1426、以及无线接口特有的信号处理部分,处理组件1422可进一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处理组件1422中的其中一个处理器可以被配置为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所描述的方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基站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所描述的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请求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26)
1.一种传输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在用户设备上,所述方法包括:
在目标时域单元上监听承载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信道;
在监听到所述信道时,基于基站指示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网络临时标识解调所述信道上承载的下行控制信息;
从下行控制信息的指定信息域获取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基站通过RRC信令发送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网络临时标识;或者,
接收基站通过MAC CE发送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网络临时标识;或者,
接收基站通过物理层信令发送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网络临时标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道为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或者为专用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基站发送的调度信令,所述调度信令中携带有所述目标时域单元;
在所述信道为专用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道时,所述接收基站发送的调度信令之前,还包括:
接收基站发送的RRC信令,或MAC CE,或物理层信令,基于所述RRC信令,或MAC CE,或物理层信令,确定目标时域单元的位置集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道上承载有所述用户设备在两个以上上行时域单元上发送的上行数据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时,所述从下行控制信息的指定信息域获取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包括:
基于下行控制信息中不同的信息域与不同的上行时域单元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从不同的信息域中获取对应的上行时域单元上传输的上行数据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应关系通过基于系统预先定义的映射规则确定;或者,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基于基站发送的RRC信令,或MAC CE,或物理层信令确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道上承载有两个以上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时,所述从下行控制信息的指定信息域获取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包括:
基于下行控制信息中不同的信息域与不同的用户设备之间的第二对应关系,从对应的信息域中获取与所发送的上行数据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对应关系基于基站发送的RRC信令,或MAC CE,或物理层信令确定。
9.一种传输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在基站上,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
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指示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目标时域单元;
在所述目标时域单元上发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指示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目标时域单元,包括:
通过调度信令发送所述目标时域单元;
若承载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信道为专用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道,所述通过调度信令发送所述目标时域单元之前,还包括:
通过RRC信令,或MAC CE,或物理层信令发送用于确定所述目标时域单元的位置集合的位置参数。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RRC信令向用户设备发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网络临时标识;或者,
通过MAC CE向用户设备发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网络临时标识;或者,
通过物理层信令向用户设备发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网络临时标识。
12.一种传输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在用户设备上,所述装置包括:
监听模块,被配置为在目标时域单元上监听承载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信道;
解调模块,被配置为在监听到所述信道时,基于基站指示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网络临时标识解调所述信道上承载的下行控制信息;
获取模块,被配置为从下行控制信息的指定信息域获取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一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基站通过RRC信令发送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网络临时标识;或者,
接收基站通过MAC CE发送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网络临时标识;或者,
接收基站通过物理层信令发送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网络临时标识。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道为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或者为专用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道。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基站发送的调度信令,所述调度信令中携带有所述目标时域单元;
在所述信道为专用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道时,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基站发送的RRC信令,或MAC CE,或物理层信令,基于所述RRC信令,或MAC CE,或物理层信令,确定目标时域单元的位置集合。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道上承载有所述用户设备在两个以上上行时域单元上发送的上行数据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时,所述获取模块包括:
第一获取子模块,被配置为基于下行控制信息中不同的信息域与不同的上行时域单元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从不同的信息域中获取对应的上行时域单元上传输的上行数据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应关系通过基于系统预先定义的映射规则确定;或者,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基于基站发送的RRC信令,或MAC CE,或物理层信令确定。
18.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道上承载有两个以上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时,所述获取模块包括:
第二获取子模块,被配置为基于下行控制信息中不同的信息域与不同的用户设备之间的第二对应关系,从对应的信息域中获取与所发送的上行数据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对应关系基于基站发送的RRC信令,或MAC CE,或物理层信令确定。
20.一种传输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在基站上,所述装置包括:
第四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
第一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指示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目标时域单元;
反馈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目标时域单元上发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送模块被配置为通过调度信令发送所述目标时域单元;
若承载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信道为专用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道,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被配置为通过RRC信令,或MAC CE,或物理层信令发送用于确定所述目标时域单元的位置集合的位置参数。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三发送模块,被配置为通过RRC信令向用户设备发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网络临时标识;或者,
通过MAC CE向用户设备发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网络临时标识;或者,
通过物理层信令向用户设备发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网络临时标识。
23.一种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在目标时域单元上监听承载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信道;
在监听到所述信道时,基于基站指示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网络临时标识解调所述信道上承载的下行控制信息;
从下行控制信息的指定信息域获取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
24.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
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指示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目标时域单元;
在所述目标时域单元上发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
25.一种非临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在目标时域单元上监听承载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信道;
在监听到所述信道时,基于基站指示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网络临时标识解调所述信道上承载的下行控制信息;
从下行控制信息的指定信息域获取所述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
26.一种非临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
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指示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目标时域单元;
在所述目标时域单元上发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CN2017/119249 WO2019127183A1 (zh) | 2017-12-28 | 2017-12-28 | 传输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192369A true CN110192369A (zh) | 2019-08-30 |
CN110192369B CN110192369B (zh) | 2022-06-03 |
Family
ID=670632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80002377.2A Active CN110192369B (zh) | 2017-12-28 | 2017-12-28 | 传输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323210B2 (zh) |
EP (1) | EP3734880B1 (zh) |
CN (1) | CN110192369B (zh) |
WO (1) | WO2019127183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982164A (zh) * | 2020-12-22 | 2022-08-30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数据重传的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
Citation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684855A (zh) * | 2011-03-11 | 2012-09-19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一种混合自动重传定时关系的指示方法 |
WO2014005284A1 (en) * | 2012-07-03 | 2014-01-09 | Nokia Corporation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ntention based transmission |
CN103580831A (zh) * | 2012-07-24 | 2014-02-12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传输harq-ack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
CN104243109A (zh) * | 2013-06-07 | 2014-12-24 |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 一种对上行数据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指示的方法 |
CN104365051A (zh) * | 2012-05-03 | 2015-02-18 | Lg电子株式会社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基于无线资源的动态变化执行harq的方法和装置 |
CN104601305A (zh) * | 2013-11-01 | 2015-05-06 | 重庆重邮信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上行混合自动重传控制的方法和终端 |
CN105191196A (zh) * | 2013-05-10 | 2015-12-23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用于动态时分双工系统中的信令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
CN105634689A (zh) * | 2014-11-06 | 2016-06-01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harq确认信息的反馈方法及装置 |
US20160198453A1 (en) * | 2013-09-13 | 2016-07-07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Sending Feedback Information |
CN106330410A (zh) * | 2015-06-16 | 2017-01-11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一种上行信息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
CN106571897A (zh) * | 2011-02-24 | 2017-04-1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载波聚合系统的通信方法和装置 |
CN107027180A (zh) * | 2016-02-02 | 2017-08-0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非授权载波上行数据的发送方法及终端 |
CN107113122A (zh) * | 2017-03-28 | 2017-08-29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Harq反馈方法、装置及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184564B (zh) | 2013-05-21 | 2019-01-0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harq信息发送的方法及装置 |
US10903943B2 (en) | 2014-06-13 | 2021-01-26 | Apple Inc. | Enhanced LTE UL HARQ feedback indication for power saving and range improvement |
CN106559188B (zh) | 2015-09-25 | 2019-11-2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及基站 |
US10701677B2 (en) * | 2016-05-12 | 2020-06-30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plink resource assignment for cellular network using unlicensed bands |
US10630410B2 (en) * | 2016-05-13 | 2020-04-21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Network architecture,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
CN109863708B (zh) * | 2016-10-21 | 2022-02-25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针对未调度的上行链路的harq反馈的方法和装置 |
-
2017
- 2017-12-28 CN CN201780002377.2A patent/CN110192369B/zh active Active
- 2017-12-28 US US16/958,532 patent/US11323210B2/en active Active
- 2017-12-28 EP EP17936685.1A patent/EP3734880B1/en active Active
- 2017-12-28 WO PCT/CN2017/119249 patent/WO2019127183A1/zh unknown
Patent Citation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571897A (zh) * | 2011-02-24 | 2017-04-1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载波聚合系统的通信方法和装置 |
CN102684855A (zh) * | 2011-03-11 | 2012-09-19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一种混合自动重传定时关系的指示方法 |
CN104365051A (zh) * | 2012-05-03 | 2015-02-18 | Lg电子株式会社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基于无线资源的动态变化执行harq的方法和装置 |
WO2014005284A1 (en) * | 2012-07-03 | 2014-01-09 | Nokia Corporation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ntention based transmission |
CN103580831A (zh) * | 2012-07-24 | 2014-02-12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传输harq-ack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
CN105191196A (zh) * | 2013-05-10 | 2015-12-23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用于动态时分双工系统中的信令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
CN104243109A (zh) * | 2013-06-07 | 2014-12-24 |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 一种对上行数据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指示的方法 |
US20160198453A1 (en) * | 2013-09-13 | 2016-07-07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Sending Feedback Information |
CN104601305A (zh) * | 2013-11-01 | 2015-05-06 | 重庆重邮信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上行混合自动重传控制的方法和终端 |
CN105634689A (zh) * | 2014-11-06 | 2016-06-01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harq确认信息的反馈方法及装置 |
CN106330410A (zh) * | 2015-06-16 | 2017-01-11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一种上行信息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
CN107027180A (zh) * | 2016-02-02 | 2017-08-0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非授权载波上行数据的发送方法及终端 |
CN107113122A (zh) * | 2017-03-28 | 2017-08-29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Harq反馈方法、装置及系统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982164A (zh) * | 2020-12-22 | 2022-08-30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数据重传的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3734880A4 (en) | 2021-01-06 |
US20210006364A1 (en) | 2021-01-07 |
WO2019127183A1 (zh) | 2019-07-04 |
EP3734880A1 (en) | 2020-11-04 |
CN110192369B (zh) | 2022-06-03 |
EP3734880B1 (en) | 2022-11-16 |
US11323210B2 (en) | 2022-05-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424869B2 (en) |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information, and storage medium | |
CN113055134B (zh) | 信息复用传输方法及装置、信息接收方法及装置 | |
CN112953610B (zh) | 上行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7223353B (zh) | 用于请求系统消息的方法、装置、用户设备及基站 | |
CN109496398B (zh) |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反馈方法及装置 | |
CN111294177B (zh) | 资源发送方法及装置、终端配置方法及装置 | |
CN109075923B (zh) | 传输harq反馈信息的方法、终端及基站 | |
CN113727469B (zh) | 信息调度、收发方法及装置、基站和用户设备 | |
CN107223358B (zh) | 一种业务复用传输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EP3247158B1 (en) |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omputer program and recording medium | |
CN108713346B (zh) | 信道监测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 |
CN107223359B (zh) | 用于信道载波配置的方法、装置、用户设备及基站 | |
CN112204909B (zh) | 盲重传方法和装置、盲重传指示方法和装置 | |
US12022499B2 (en) |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sending method and receiv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 |
CN109451802B (zh) | 控制信令的传输方法、终端及基站 | |
CN109891791B (zh) | 调度混合自动重传的方法及装置 | |
US11923989B2 (en) | Uplink feedback method and apparatus, terminal, base station and storage medium | |
CN108702775B (zh) |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 |
CN108521886B (zh) | 半静态调度调度单位被占用的指示方法及装置和基站 | |
CN106792880B (zh) | 下行链路数据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 |
CN110192369B (zh) | 传输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