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88503A - 一种核检测仪器底面校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核检测仪器底面校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88503A
CN109188503A CN201810958137.6A CN201810958137A CN109188503A CN 109188503 A CN109188503 A CN 109188503A CN 201810958137 A CN201810958137 A CN 201810958137A CN 109188503 A CN109188503 A CN 1091885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
plate
fixed
controller
hydraulic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95813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思泽
刘晓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1095813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188503A/zh
Publication of CN1091885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8850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TMEASUREMENT OF NUCLEAR OR X-RADIATION
    • G01T7/00Details of radiation-measuring instruments
    • G01T7/005Details of radiation-measuring instruments calibration techniqu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igh Energy & Nuclear Phys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Monitoring And Testing Of Nuclear Reactors (AREA)

Abstract

一种核检测仪器底面校准装置,涉及核检测设备与设施,包括底板,底板一侧壁上设有液压缸固定板A,液压缸固定板A上固定有液压缸A,液压缸A与推杆A一端连接,推板B另一端穿过液压缸固定板A与推板A连接,推板A与下移动板连接且两者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固定连接,下移动板底部开有滑槽B,滑槽B与滑轨B连接且两者之间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滑轨B位于底板上,可以根据使用者的需求对核检测仪器进行位置调节,使检测方式更加灵活;此装置具有自动找平的功能,能够有效自动找平,能够有效提高核检测仪器的检测精准度;此装置可以适用于不同的核检测仪器,使用更加灵活。

Description

一种核检测仪器底面校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核检测设备与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核检测仪器底面校准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核检测仪器使用之前,需要对核仪器,例如数据参数、检测范围、灵敏度进行校准,让仪器达到用户需要的标准。而这样的校准,就需要放射源,比如平面源(一般平面源大小为170×120mm)来进行校正。
先将面源放置平面上,然后将需使用的核检测仪器,垂直于面源方向并靠近。不同的高度距离H,仪器所检测到的数据就不一样。
根据用户的使用环境,和使用需求的不同,核检测仪器所需要的灵敏度、检测范围就不一样。
最后根据仪器使用要求,设定好高度距离H,来修正核仪器的检测范围、灵敏度等,使之达到用户需要。
目前一般的核检测仪器平面源校准装置,放置平面源的面源板,都无法自动调整面源板与核检测仪器下面的感应面之间的高度距离H,只有不断地更换面源板厚度,来达到高度距离H的调节,这样的装置笨重且操作繁琐,校准的精准度不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特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核检测仪器底面校准装置。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核检测仪器底面校准装置,包括底板,底板一侧壁上设有液压缸固定板A,液压缸固定板A上固定有液压缸A,液压缸A与推杆A一端连接,推板B另一端穿过液压缸固定板A与推板A连接,推板A与下移动板连接且两者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固定连接,下移动板底部开有滑槽B,滑槽B与滑轨B连接且两者之间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滑轨B位于底板上,底板底部设有四组校准装置,所述的下移动板侧壁上设有液压缸固定板B,液压缸固定板B上设有液压缸B,液压缸B与推杆B一端连接,推杆B另一端穿过液压缸固定板B与推板B连接,推板B固定在上移动板侧壁上,上移动板底部设有滑槽A,滑槽A与滑轨A连接且两者之间的连接关系为滑动连接,滑轨A位于下移动板顶部,上移动板上设有四组夹紧装置,所述的底板相对的两个侧壁上设有两组平衡装置,两组平衡装置均与控制装置通过导线连接,控制装置与校准装置通过导线连接。
所述的滑轨B的数量不少于1组,滑槽B与滑轨B的数量相对应,所述的滑轨A的数量不少于1组,滑槽A的数量与滑轨A的数量相对应,所述的滑轨B在下移动板上的正投影与滑轨A在下移动板上的正投影所成的角度为90度。
所述的夹紧装置包括移动杆、固定杆、螺块、螺杆、旋转柄、轴承、移动板、固定架及夹紧板,所述的固定架固定在上移动板上,固定架与移动杆连接且两者之间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移动杆一端与夹紧板连接,移动杆另一端穿过固定架与移动板连接,移动板与螺杆一端通过轴承连接,螺杆另一端穿过螺块与旋转柄连接且螺杆与螺块通过螺纹连接,螺块位于固定杆内部,固定杆固定在上移动板侧壁上。
所述的两组平衡装置分别通过两个固定夹固定在底板上,平衡装置包括传感球固定座A、传感球A、腔体、移动球、传感球B及传感球固定座B,所述的腔体通过固定夹固定在底板上,腔体内部设有传感球A及传感球B且传感球A通过传感球固定座A固定在腔体内壁上,传感球B通过传感球固定座B固定在腔体内壁上,传感球A与传感球B之间设有移动球且移动球位于腔体内部,所述的传感球A与控制装置通过导线连接,所述的传感球B与控制装置通过导线连接。
所述的控制装置包括总控制器、控制器A、控制器B、控制器C、控制器D、电池及电池盒,所述的总控制器分别与控制器A、控制器B、控制器C及控制器D通过导线连接,控制器A与控制器B分别于其中一组平衡装置中的传感球A及传感球B通过导线连接,所述的控制器C与控制器D分别于另外一组平衡装置中的传感球A及传感球B通过导线连接,控制器A、控制器B、控制器C及控制器D分别与四组校准装置通过导线连接,所述的总控制器与电池通过导线连接,电池位于电池盒内部,电池盒位于底板内部。
所述的校准装置包括拨动装置、旋转装置、限位装置、传动装置及移动装置,所述的拨动装置固定在底板内部,拨动装置与旋转装置相接触,旋转装置上方设有限位装置且限位装置与旋转装置相接触,旋转装置与移动装置通过传输装置连接,所述的拨动装置与控制装置通过导线连接。
所述的拨动装置包括拨杆、定位板、电动机、转轴B、滑杆及腰形孔,所述的拨杆为一端带有尖头的长方形板,拨杆上开有腰形孔,腰形孔内部设有滑杆且两者之间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滑杆与定位板连接且两者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固定连接,定位板固定在底板内壁上,所述的拨杆尖头端与旋转装置相接触,拨杆上设有转轴B且两者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转轴B与凸轮的小轮端连接,凸轮大轮端与电动机输出轴连接,电动机与控制装置通过导线连接。
所述的旋转装置包括卡槽、斜齿A、转轴A及圆盘,所述的圆盘通过转轴A固定在底板内部,转轴A上设有斜齿A,斜齿A与传动装置连接,圆盘上开有不少于四个卡槽,卡槽均匀分别在圆盘上,其中一个卡槽与拨动装置中的拨杆尖头端相接触,其中一个卡槽与限位装置相接触。
所述的传动装置包括斜齿D、连杆、斜齿B、斜齿C及传动杆,所述的斜齿D与旋转装置中的斜齿A相啮合,斜齿D与连杆一端连接,连杆另一端与斜齿B连接,斜齿B与斜齿C相啮合,斜齿C与传动杆连接,传动杆与移动装置连接。
所述的移动装置包括蜗杆、螺纹腔及支撑座,所述的蜗杆与传动装置中的传动杆通过联轴器连接,蜗杆插入到螺纹腔内部且两者之间的连接关系为螺纹连接,螺纹腔为中空的圆柱体,螺纹腔底部连接有支撑座且两者之间的连接关系为固定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此装置在使用时,先将夹紧装置安装到上移动板上,然后再将核检测仪器放置到上移动板上并通过夹紧装置对其进行夹紧,此装置具有以下优点:1、可以根据使用者的需求对核检测仪器进行位置调节,使检测方式更加灵活;2、此装置具有自动找平的功能,能够有效自动找平,能够有效提高核检测仪器的检测精准度;3、此装置可以适用于不同的核检测仪器,使用更加灵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夹紧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底板仰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平衡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底板侧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底板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校准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限位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参照各图,一种核检测仪器底面校准装置,包括底板8,底板8一侧壁上设有液压缸固定板A6,液压缸固定板A6上固定有液压缸A5,液压缸A5与推杆A(图中为标出)一端连接,推杆A另一端穿过液压缸固定板A6与推板A7连接,推板A7与下移动板4连接且两者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固定连接,下移动板4底部开有滑槽B(图中未标出),滑槽B与滑轨B10连接且两者之间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滑轨B10位于底板8上,底板8底部设有四组校准装置17,所述的下移动板4侧壁上设有液压缸固定板B11,液压缸固定板B11上设有液压缸B9,液压缸B9与推杆B12一端连接,推杆B12另一端穿过液压缸固定板B11与推板B13连接,推板B13固定在上移动板1侧壁上,上移动板1底部设有滑槽A2,滑槽A2与滑轨A3连接且两者之间的连接关系为滑动连接,滑轨A3位于下移动板4顶部,上移动板1上设有四组夹紧装置16,所述的底板8相对的两个侧壁上设有两组平衡装置19,两组平衡装置19均与控制装置通过导线连接,控制装置与校准装置17通过导线连接。
所述的滑轨B10的数量不少于1组,滑槽B(图中未标出)与滑轨B10的数量相对应,所述的滑轨A3的数量不少于1组,滑槽A2的数量与滑轨A3的数量相对应,所述的滑轨B10在下移动板4上的正投影与滑轨A3在下移动板4上的正投影所成的角度为90度。此种设置方式的主要目的在于,在设置的过程中,能够实现横向和纵向同时运动,使核检测仪器的运动范围更广,同时,滑轨B10及滑轨A3的数量越多,装置在移动的过程中的稳定型也就越好。
所述的夹紧装置16包括移动杆161、固定杆162、螺块163、螺杆164、旋转柄165、轴承166、移动板167、固定架168及夹紧板169,所述的固定架168固定在上移动板1上,固定架168与移动杆161连接且两者之间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移动杆161一端与夹紧板169连接,移动杆161另一端穿过固定架168与移动板167连接,移动板167与螺杆164一端通过轴承166连接,螺杆164另一端穿过螺块163与旋转柄165连接且螺杆164与螺块163通过螺纹连接,螺块163位于固定杆162内部,固定杆162固定在上移动板1侧壁上。此装置中的夹紧装置16为单独设立的独立装置,此种设置方式好处在于,在使用的过程中如果此夹紧装置16损坏,还可以更换另一组夹紧装置16,能够有效的避免整个设备的损坏,同时此夹紧装置16设置数量为4组,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适用于任何型号的设备,使范围更广,此夹紧装置16通过固定架168固定在上移动板1上,在通过固定杆162固定在上移动板1的侧壁上,通过两者的双重固定,能够使固定效果更加牢固,此种固定方式可以位于螺栓固定,也可以为其他活动连接方式进行固定,例如卡扣等方式,此装置在工作时,通过旋转旋转柄165,旋转柄165带动螺杆164,由于螺杆164与螺块163是通过螺纹连接,故当螺块163不发生移动时,螺杆164就会纵向移动,通过传动关系,最终会推动夹紧板169对仪器进行夹紧,为了避免机器损伤,在夹紧板上还可以添加一些柔性材料。
所述的两组平衡装置19分别通过两个固定夹20固定在底板8上,平衡装置19包括传感球固定座A191、传感球A192、腔体193、移动球194、传感球B195及传感球固定座B196,所述的腔体193通过固定夹20固定在底板8上,腔体193内部设有传感球A192及传感球B195且传感球A192通过传感球固定座A191固定在腔体193内壁上,传感球B195通过传感球固定座B196固定在腔体193内壁上,传感球A192与传感球B195之间设有移动球194且移动球194位于腔体193内部,所述的传感球A192与控制装置通过导线连接,所述的传感球B195与控制装置通过导线连接。所述的控制装置(图中未标出)包括总控制器101、控制器A102、控制器B103、控制器C104、控制器D105、电池106及电池盒18,所述的总控制器101分别与控制器A102、控制器B103、控制器C104及控制器D105通过导线连接,控制器A102与控制器B103分别于其中一组平衡装置19中的传感球A192及传感球B195通过导线连接,所述的控制器C104与控制器D105分别于另外一组平衡装置19中的传感球A192及传感球B15通过导线连接,控制器A102、控制器B103、控制器C104及控制器D105分别与四组校准装置17通过导线连接,所述的总控制器101与电池106通过导线连接,电池106位于电池盒18内部,电池盒18位于底板8内部。此装置中的平衡装置19为检测部分,控制装置(图中未标出)为控制部分,校准装置17为执行部分,平衡装置19在安装的过程中为底板8的相互对称的两个面上,而且非在液压缸A5所在的侧面上,具体平衡装置19的原理为,当出现倾斜时,移动球194会在腔体193内部进行移动,此时移动球194就会与传感球A192或传感球B195相接触,此时相应传感球A192或传感球B195就会将信号传输给控制装置,此时控制装置会对执行部分校准装置进行发出信号,此时就会对其进行调整。
所述的校准装置17包括拨动装置、旋转装置、限位装置、传动装置及移动装置,所述的拨动装置固定在底板8内部,拨动装置与旋转装置相接触,旋转装置上方设有限位装置且限位装置与旋转装置相接触,旋转装置与移动装置通过传输装置连接,所述的拨动装置与控制装置通过导线连接。所述的拨动装置包括拨杆171、定位板172、电动机173、转轴B187、滑杆188及腰形孔189,所述的拨杆171为一端带有尖头的长方形板,拨杆171上开有腰形孔189,腰形孔189内部设有滑杆188且两者之间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滑杆188与定位板172连接且两者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固定连接,定位板172固定在底板8内壁上,所述的拨杆171尖头端与旋转装置相接触,拨杆171上设有转轴B187且两者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转轴B187与凸轮的小轮端连接,凸轮大轮端与电动机173输出轴连接,电动机173与控制装置通过导线连接。拨动装置具体工作原理为,通过控制装置传输出的控制信号,传输给电动机173,电动机带动凸轮(图中未标出),使凸轮进行旋转,由于凸轮的本身性质,凸轮在旋转的过程中会出现摆动的情况,故利用此摆动情况,可以实现拨杆171的摆动,然后通过腰形孔189及滑杆188的限位,使拨杆171实现固定运动轨迹,同时,通过控制电动机173的正向旋转或反向旋转,来实现拨杆171尖端向上摆动或向下摆动,从而实现对旋转装置中的圆盘186进行正向旋转或反向旋转。所述的旋转装置包括卡槽174、斜齿A176、转轴A177及圆盘186,所述的圆盘186通过转轴A177固定在底板8内部,转轴A177上设有斜齿A176,斜齿A176与传动装置连接,圆盘186上开有不少于四个卡槽174,卡槽174均匀分别在圆盘186上,其中一个卡槽174与拨动装置中的拨杆171尖头端相接触,其中一个卡槽174与限位装置相接触。旋转装置主要作用为对调节的进给度的精度调节,卡槽174的数量决定于精度,当卡槽174的数量越多时,装置的调节精度越高。所述的传动装置包括斜齿D185、连杆178、斜齿B179、斜齿C180及传动杆181,所述的斜齿D185与旋转装置中的斜齿A176相啮合,斜齿D185与连杆178一端连接,连杆178另一端与斜齿B179连接,斜齿B179与斜齿C180相啮合,斜齿C180与传动杆181连接,传动杆181与移动装置连接。所述的移动装置包括蜗杆182、螺纹腔183及支撑座184,所述的蜗杆182与传动装置中的传动杆181通过联轴器连接,蜗杆182插入到螺纹腔183内部且两者之间的连接关系为螺纹连接,螺纹腔183为中空的圆柱体,螺纹腔183底部连接有支撑座184且两者之间的连接关系为固定连接。限位装置175包括辅助杆501、滑腔502、固定板503、弹簧504、滑块505及限位块506,所述的限位块506与卡槽174相接触,限位块506与滑块505连接,滑块505与滑腔502位于滑腔502内部且两者之间的连接关系为滑动连接,滑块505与辅助杆501连接,辅助杆501外部套有弹簧504,弹簧504一端与滑块505连接,弹簧504另一端与滑腔502内壁连接,滑腔502通过固定板503固定在底板8内壁上。
具体实施方式如下:此装置在使用时,先将夹紧装置16安装到上移动板1上,然后再将核检测仪器放置到上移动板1上并通过夹紧装置16对其进行夹紧,然后通过对液压缸A5的调节伸缩度,带动推杆A(图中未标出)移动,推杆A带动推板A7,推板A7带动下移动板4向一个方向移动,由于滑槽B(图中未标出)及滑轨B10两者之间的配合,能够使下移动板4在移动的过程中更加稳定,同时通过滑槽B及滑轨B10对下移动板4进行定向,使下移动板4移动方向得到确定,同时还可以通过对液压缸A5的调节,来实现另一个方向的运动,具体的运动原理与液压缸B9的运动原理相同,在对核检测仪器的位置调节完毕后,通过平衡装置19进行水平检测,当出现此装置放置的位置非水平状态时,平和装置19将检测到的信号传输给控制装置,由控制装置对校准装置17发送控制信号,然后由校准装置17对整个装置进行水平状态的调节,直到达到水平为止,因此此装置具有自动找平的功能,能够有效自动找平,能够有效提高核检测仪器的检测精准度。
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核检测仪器底面校准装置,包括底板,其特征在于:底板一侧壁上设有液压缸固定板A,液压缸固定板A上固定有液压缸A,液压缸A与推杆A一端连接,推板B另一端穿过液压缸固定板A与推板A连接,推板A与下移动板连接且两者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固定连接,下移动板底部开有滑槽B,滑槽B与滑轨B连接且两者之间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滑轨B位于底板上,底板底部设有四组校准装置,所述的下移动板侧壁上设有液压缸固定板B,液压缸固定板B上设有液压缸B,液压缸B与推杆B一端连接,推杆B另一端穿过液压缸固定板B与推板B连接,推板B固定在上移动板侧壁上,上移动板底部设有滑槽A,滑槽A与滑轨A连接且两者之间的连接关系为滑动连接,滑轨A位于下移动板顶部,上移动板上设有四组夹紧装置,所述的底板相对的两个侧壁上设有两组平衡装置,两组平衡装置均与控制装置通过导线连接,控制装置与校准装置通过导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检测仪器底面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轨B的数量不少于1组,滑槽B与滑轨B的数量相对应,所述的滑轨A的数量不少于1组,滑槽A的数量与滑轨A的数量相对应,所述的滑轨B在下移动板上的正投影与滑轨A在下移动板上的正投影所成的角度为90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检测仪器底面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紧装置包括移动杆、固定杆、螺块、螺杆、旋转柄、轴承、移动板、固定架及夹紧板,所述的固定架固定在上移动板上,固定架与移动杆连接且两者之间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移动杆一端与夹紧板连接,移动杆另一端穿过固定架与移动板连接,移动板与螺杆一端通过轴承连接,螺杆另一端穿过螺块与旋转柄连接且螺杆与螺块通过螺纹连接,螺块位于固定杆内部,固定杆固定在上移动板侧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检测仪器底面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组平衡装置分别通过两个固定夹固定在底板上,平衡装置包括传感球固定座A、传感球A、腔体、移动球、传感球B及传感球固定座B,所述的腔体通过固定夹固定在底板上,腔体内部设有传感球A及传感球B且传感球A通过传感球固定座A固定在腔体内壁上,传感球B通过传感球固定座B固定在腔体内壁上,传感球A与传感球B之间设有移动球且移动球位于腔体内部,所述的传感球A与控制装置通过导线连接,所述的传感球B与控制装置通过导线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核检测仪器底面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装置包括总控制器、控制器A、控制器B、控制器C、控制器D、电池及电池盒,所述的总控制器分别与控制器A、控制器B、控制器C及控制器D通过导线连接,控制器A与控制器B分别于其中一组平衡装置中的传感球A及传感球B通过导线连接,所述的控制器C与控制器D分别于另外一组平衡装置中的传感球A及传感球B通过导线连接,控制器A、控制器B、控制器C及控制器D分别与四组校准装置通过导线连接,所述的总控制器与电池通过导线连接,电池位于电池盒内部,电池盒位于底板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检测仪器底面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校准装置包括拨动装置、旋转装置、限位装置、传动装置及移动装置,所述的拨动装置固定在底板内部,拨动装置与旋转装置相接触,旋转装置上方设有限位装置且限位装置与旋转装置相接触,旋转装置与移动装置通过传输装置连接,所述的拨动装置与控制装置通过导线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核检测仪器底面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拨动装置包括拨杆、定位板、电动机、转轴B、滑杆及腰形孔,所述的拨杆为一端带有尖头的长方形板,拨杆上开有腰形孔,腰形孔内部设有滑杆且两者之间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滑杆与定位板连接且两者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固定连接,定位板固定在底板内壁上,所述的拨杆尖头端与旋转装置相接触,拨杆上设有转轴B且两者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转轴B与凸轮的小轮端连接,凸轮大轮端与电动机输出轴连接,电动机与控制装置通过导线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核检测仪器底面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装置包括卡槽、斜齿A、转轴A及圆盘,所述的圆盘通过转轴A固定在底板内部,转轴A上设有斜齿A,斜齿A与传动装置连接,圆盘上开有不少于四个卡槽,卡槽均匀分别在圆盘上,其中一个卡槽与拨动装置中的拨杆尖头端相接触,其中一个卡槽与限位装置相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核检测仪器底面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装置包括斜齿D、连杆、斜齿B、斜齿C及传动杆,所述的斜齿D与旋转装置中的斜齿A相啮合,斜齿D与连杆一端连接,连杆另一端与斜齿B连接,斜齿B与斜齿C相啮合,斜齿C与传动杆连接,传动杆与移动装置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6或9所述的一种核检测仪器底面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装置包括蜗杆、螺纹腔及支撑座,所述的蜗杆与传动装置中的传动杆通过联轴器连接,蜗杆插入到螺纹腔内部且两者之间的连接关系为螺纹连接,螺纹腔为中空的圆柱体,螺纹腔底部连接有支撑座且两者之间的连接关系为固定连接。
CN201810958137.6A 2018-08-22 2018-08-22 一种核检测仪器底面校准装置 Pending CN10918850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58137.6A CN109188503A (zh) 2018-08-22 2018-08-22 一种核检测仪器底面校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58137.6A CN109188503A (zh) 2018-08-22 2018-08-22 一种核检测仪器底面校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88503A true CN109188503A (zh) 2019-01-11

Family

ID=649188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958137.6A Pending CN109188503A (zh) 2018-08-22 2018-08-22 一种核检测仪器底面校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188503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52552A (en) * 1972-09-20 1974-12-03 Fujisoku Electric Toggle switch
GB2099197A (en) * 1981-05-27 1982-12-01 Clark Thomas Lindsay Intruder alarm
CN101847784A (zh) * 2010-05-31 2010-09-29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天线水平方位角远程控制系统
CN203773066U (zh) * 2014-03-27 2014-08-13 国营第七五九厂 核检测仪器平面源校准装置
CN106246981A (zh) * 2016-09-27 2016-12-21 南京苗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物联网管道平衡控制设备的平衡方法
CN206132664U (zh) * 2016-10-28 2017-04-26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测量检定平台
CN206573201U (zh) * 2017-03-10 2017-10-20 广州市德伯技高工业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自动调节平衡功能的万分之一天平
CN108226186A (zh) * 2018-03-31 2018-06-29 苏州梅克兰检测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屏抗磨性检测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52552A (en) * 1972-09-20 1974-12-03 Fujisoku Electric Toggle switch
GB2099197A (en) * 1981-05-27 1982-12-01 Clark Thomas Lindsay Intruder alarm
CN101847784A (zh) * 2010-05-31 2010-09-29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天线水平方位角远程控制系统
CN203773066U (zh) * 2014-03-27 2014-08-13 国营第七五九厂 核检测仪器平面源校准装置
CN106246981A (zh) * 2016-09-27 2016-12-21 南京苗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物联网管道平衡控制设备的平衡方法
CN206132664U (zh) * 2016-10-28 2017-04-26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测量检定平台
CN206573201U (zh) * 2017-03-10 2017-10-20 广州市德伯技高工业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自动调节平衡功能的万分之一天平
CN108226186A (zh) * 2018-03-31 2018-06-29 苏州梅克兰检测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屏抗磨性检测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43373B (zh) 圆度测定仪
CN101310162B (zh) 测量头的调节装置
EP0786644B1 (en) Ball bar apparatus for calibrating a machine
CN106224745B (zh) 一种电子陀螺手持稳定器的自动调节重心的机构
JP2017530348A (ja) 浮遊秤量パンを有する秤
CN109188503A (zh) 一种核检测仪器底面校准装置
ITMI980676A1 (it) Apparato di misura di pezzi in lavorazione particolarmente per macchine rettificatrici
CN109341654A (zh) 基于Rotating shaft的建筑工程用多角度测绘仪
CN104062311A (zh) 采用倾斜并旋转试样测量反极图的方法
WO2023143170A1 (zh) 一种磁球校准方法和磁球校准装置
CN107247009A (zh) 一种管夹光电门测定液体粘滞系数实验仪
CN208902023U (zh) 一种用于检测泵与电机安装精度的检测仪
CN109738943A (zh) 一种用于地震监测仪器的摆式传感器的快速稳定系统
CN209310806U (zh) 一种可调间距的激光标线仪
CN105910758B (zh) 落体质心光心重合度测量机构、测量方法及调整方法
CN210244779U (zh) 一种测量重力加速度的高精度单摆实验装置
CN207748106U (zh) 一种高精度料斗秤称重传感器
JPH04358179A (ja) トナー残量検知装置
CN209356497U (zh) 一种监理用墙面粉刷质量检测装置
CN209417311U (zh) 一种用于地震监测仪器的摆式传感器的快速稳定系统
CN110132251A (zh) 一种墙柱模板垂直度检测装置及方法
JP6479605B2 (ja) 電磁力を利用したトルク校正装置及びトルク校正方法
CN101206115A (zh) 转向轮定位参数测量系统
SU1226090A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 автоматической балансировки роторов гироскопов
JPS6044429A (ja) 原材料供給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11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