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86903A - 一种微进给航空发动机卡箍线刚度测量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微进给航空发动机卡箍线刚度测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86903A
CN109186903A CN201811286595.6A CN201811286595A CN109186903A CN 109186903 A CN109186903 A CN 109186903A CN 201811286595 A CN201811286595 A CN 201811286595A CN 109186903 A CN109186903 A CN 1091869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ip
set body
interior set
load bar
aer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8659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辉
柴清东
朴玉华
高培鑫
林君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China
Original Assignee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Chin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China filed Critical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China
Priority to CN20181128659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186903A/zh
Publication of CN1091869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8690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5/00Investigating the elasticity of structures, e.g. deflection of bridges or air-craft wings
    • G01M5/0041Investigating the elasticity of structures, e.g. deflection of bridges or air-craft wings by determining deflection or stress
    • G01M5/005Investigating the elasticity of structures, e.g. deflection of bridges or air-craft wings by determining deflection or stress by means of external apparatus, e.g. test benches or portable test system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3/00Testing of machine par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Investigating Strength Of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试验工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进给航空发动机卡箍线刚度测量装置。该微进给航空发动机卡箍线刚度测量装置适用于测量卡箍的线刚度,其包括基座、支撑座、加载头、拉压力传感器、卡箍安装座和直线运动驱动装置;加载头设置在支撑座上;加载头包括外壳、内套体、弹性件和加载杆,外壳和内套体均为桶状结构;内套体套接在外壳内且与外壳滑动连接,直线运动驱动装置与内套体连接,并带动内套体在直线方向上沿外壳往复运动;加载杆的一端穿设在内套体内并能够相对于内套体滑动,加载杆的另一端与拉压力传感器的第二端连接,内套体通过弹性件带动加载杆沿直线方向往复运动。试验台通过弹簧向卡箍施力,实现对加载杆运行的距离进行精确的控制。

Description

一种微进给航空发动机卡箍线刚度测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试验工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进给航空发动机卡箍线刚度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航空发动机管路主要用于液压油、燃油、滑油和空气等介质的输送,是航空发动机附件装置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航空发动机外部管路主要结构:单独与机匣或附件器件相连自成体系,或直接通过卡箍彼此相连,构成较为复杂的管路系统。
管路卡箍在航发管路中起到固定,限制减振的作用。特殊材料金属橡胶产生干摩擦对减振有明显效果。
卡箍刚度对管路的动力学特性起到重要作用。
但是现有的试验台装置存在测量精度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微进给航空发动机卡箍线刚度测量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测量精度差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微进给航空发动机卡箍线刚度测量装置,该微进给航空发动机卡箍线刚度测量装置适用于测量卡箍的线刚度,其包括基座、支撑座、加载头、拉压力传感器、卡箍安装座和直线运动驱动装置;
支撑座和卡箍安装座设置在基座上,支撑座和卡箍安装座相对设置,卡箍的第一端与卡箍安装座固定连接,卡箍的第二端与拉压力传感器的第一端连接;
加载头设置在支撑座上;
加载头包括外壳、内套体、弹性件和加载杆,外壳和内套体均为桶状结构;
内套体套接在外壳内且与外壳滑动连接,直线运动驱动装置与内套体连接,并带动内套体在直线方向上沿外壳往复运动;
加载杆的一端穿设在内套体内并能够相对于内套体滑动,加载杆的另一端与拉压力传感器的第二端连接,内套体通过弹性件带动加载杆沿直线方向往复运动。
优选的,加载杆的第一端设置有两个间隔分布的滑块,两个滑块分别为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
弹性件位于两滑块之间且两端分别与一个滑块连接,两滑块的外侧均设置有一个定位件,定位件与加载杆轴向固定,滑块与加载杆滑动连接,且滑块相对于加载杆只能在两定位件之间滑动;
限位套套接在内套体内,限位套位于内套体的第一端且与内套体固定连接;
内套体的第二端具有端板,端板上开设有通孔,加载杆的第一端穿设在内套体的第二端,第一滑块抵接在限位套的第二端,第二滑块抵接在端板的内侧,两滑块能够相对于内套体滑动,两滑块相对于内套体的滑动区域为限位套第二端和端板内侧之间的区域。
优选的,弹性件为弹簧,弹簧套设在加载杆上。
优选的,加载杆的第二端通过连接套、锁紧锁栓和连接块与拉压力传感器连接;
锁紧螺栓穿过连接套后与加载杆螺纹连接,连接块的一端与连接套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拉压力传感器螺纹连接。
优选的,卡箍通过U型连接件与拉压力传感器连接;
U型连接件包括基座和设置在基座两端的连接臂,两连接臂之间设置有连接轴,基座上设置有连接螺栓;
连接轴穿设在卡箍的卡口处,连接螺栓与拉压力传感器螺纹连接。
优选的,直线运动驱动装置包括手轮、螺杆和螺杆座,手轮设置在螺杆的第一端,螺杆座固定在外壳的端部,螺杆的第二端穿过螺杆座与限位套转动连接,螺杆与螺杆座转动连接。
优选的,基座上设置有定位孔,支撑座和卡箍安装座上设置有安装孔,支撑座和卡箍安装座均通过穿过安装孔和定位孔内的螺栓固定在基座上。
优选的,卡箍安装座上设置有卡箍固定滑台,卡箍通过卡箍固定滑台设置在卡箍安装座上;
卡箍安装座上设置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滑槽,卡箍固定滑台上设置有与滑槽相配合的凸起,卡箍固定滑台上设置有锁紧螺钉。
优选的,卡箍的安装部通过螺钉设置在卡箍固定滑台上。
优选的,外壳、内筒体和限位套的横截面为环形。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微进给航空发动机卡箍线刚度测量装置,通过弹簧向卡箍施力,实现对加载杆运行的距离进行精确的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微进给航空发动机卡箍线刚度测量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微进给航空发动机卡箍线刚度测量装置另一个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微进给航空发动机卡箍线刚度测量装置的俯视图;
图4为图3A-A向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基座;2:支撑座;3:加载头;4:拉压力传感器;5:卡箍安装座;6:直线运动驱动装置;7:卡箍;8:连接套;9:锁紧螺栓;10:连接块;11:卡箍固定滑台;
31:外壳;32:内套体;33:弹性件;34:加载杆;35:滑块;36:定位件;37:限位套;
61:手轮;62:螺杆;63:螺杆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发明,以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微进给航空发动机卡箍线刚度测量装置,该微进给航空发动机卡箍线刚度测量装置适用于测量卡箍的线刚度,其包括基座1、支撑座2、加载头3、拉压力传感器4、卡箍安装座5和直线运动驱动装置6。其中,卡箍7包括卡口和安装部,卡口用于夹持管件,安装部用于卡箍7的安装、定位。
支撑座2和卡箍安装座5设置在基座1上,支撑座2和卡箍安装座5相对设置,卡箍7的第一端与卡箍安装座5固定连接,卡箍7的第二端与拉压力传感器4的第一端连接。
加载头3设置在支撑座2上。
加载头3包括外壳31、内套体32、弹性件33和加载杆34,外壳31和内套体32均为桶状结构。
外壳31固定在支撑座2上,内套体32套接在外壳31内且与外壳31滑动连接,直线运动驱动装置6与内套体32连接,并带动内套体32在直线方向上沿外壳31往复运动;
加载杆34的一端穿设在内套体32内并能够相对于内套体32滑动,加载杆34的另一端与拉压力传感器4连接,内套体32通过弹性件33带动加载杆34沿直线方向往复运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加载杆34的运动是在弹性件33的带动下实现的,实现对加载杆34运行的距离进行精确的控制。
加载杆34的第一端设置有两个间隔分布的滑块35,两个滑块35分别为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
弹性件33位于两滑块35之间且两端分别与一个滑块35连接,两滑块35的外侧均设置有一个定位件36,定位件36与加载杆34轴向固定,滑块35与加载杆34滑动连接,且滑块35相对于加载杆34只能在两定位件36之间滑动;
加载头3还包括限位套37,限位套37套接在内套体32内,限位套37位于内套体32的第一端且与内套体32固定连接;
内套体32的第二端具有端板,端板上开设有通孔,加载杆34的第一端穿设在内套体32的第二端,第一滑块抵接在限位套37的第二端,第二滑块抵接在端板的内侧,两滑块能够相对于内套体32滑动,两滑块相对于内套体32的滑动区域为限位套第二端和端板内侧之间的区域。
弹性件33为弹簧,弹簧套设在加载杆34上。
加载杆34的第二端通过连接套8、锁紧锁栓9和连接块10与拉压力传感器4连接;
锁紧螺栓9穿过连接套8后与加载杆34螺纹连接,连接块10的一端与连接套8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拉压力传感器4螺纹连接。
卡箍7通过U型连接件与拉压力传感器连接,U型连接件包括基座和设置在基座两端的连接臂,两连接臂之间设置有连接轴,基座上设置有连接螺栓,连接轴穿设在卡箍的卡口处,连接螺栓与拉压力传感器螺纹连接。
直线运动驱动装置6包括手轮61、螺杆62和螺杆座63,手轮61设置在螺杆62的第一端,螺杆座63固定在外壳31的端部,螺杆62的第二端穿过螺杆座63与限位套37转动连接,螺杆62与螺杆座63转动连接。
基座1上设置有定位孔,支撑座2和卡箍安装座5上设置有安装孔,支撑座2和卡箍安装座5均通过穿过安装孔和定位孔内的螺栓固定在基座1上。
卡箍安装座5上设置有卡箍固定滑台11,卡箍7通过卡箍固定滑台11设置在卡箍安装座上;
卡箍安装座5上设置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滑槽,卡箍固定滑台11上设置有与滑槽相配合的凸起,卡箍固定滑台11上设置有锁紧螺钉。
卡箍7的安装部通过螺钉设置在卡箍固定滑台11上。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原理,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微进给航空发动机卡箍线刚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微进给航空发动机卡箍线刚度测量装置适用于测量卡箍的线刚度,其包括基座、支撑座、加载头、拉压力传感器、卡箍安装座和直线运动驱动装置;
支撑座和卡箍安装座设置在基座上,支撑座和卡箍安装座相对设置,卡箍的第一端与卡箍安装座固定连接,卡箍的第二端与拉压力传感器的第一端连接;
加载头设置在支撑座上;
加载头包括外壳、内套体、弹性件和加载杆,外壳和内套体均为桶状结构;
内套体套接在外壳内且与外壳滑动连接,直线运动驱动装置与内套体连接,并带动内套体在直线方向上沿外壳往复运动;
加载杆的一端穿设在内套体内并能够相对于内套体滑动,加载杆的另一端与拉压力传感器的第二端连接,内套体通过弹性件带动加载杆沿直线方向往复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进给航空发动机卡箍线刚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
加载杆的第一端设置有两个间隔分布的滑块,两个滑块分别为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
弹性件位于两滑块之间且两端分别与一个滑块连接,两滑块的外侧均设置有一个定位件,定位件与加载杆轴向固定,滑块与加载杆滑动连接,且滑块相对于加载杆只能在两定位件之间滑动;
限位套套接在内套体内,限位套位于内套体的第一端且与内套体固定连接;
内套体的第二端具有端板,端板上开设有通孔,加载杆的第一端穿设在内套体的第二端,第一滑块抵接在限位套的第二端,第二滑块抵接在端板的内侧,两滑块能够相对于内套体滑动,两滑块相对于内套体的滑动区域为限位套第二端和端板内侧之间的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进给航空发动机卡箍线刚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弹性件为弹簧,弹簧套设在加载杆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进给航空发动机卡箍线刚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加载杆的第二端通过连接套、锁紧锁栓和连接块与拉压力传感器连接;
锁紧螺栓穿过连接套后与加载杆螺纹连接,连接块的一端与连接套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拉压力传感器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进给航空发动机卡箍线刚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卡箍通过U型连接件与拉压力传感器连接;
U型连接件包括基座和设置在基座两端的连接臂,两连接臂之间设置有连接轴,基座上设置有连接螺栓;
连接轴穿设在卡箍的卡口处,连接螺栓与拉压力传感器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进给航空发动机卡箍线刚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直线运动驱动装置包括手轮、螺杆和螺杆座,手轮设置在螺杆的第一端,螺杆座固定在外壳的端部,螺杆的第二端穿过螺杆座与限位套转动连接,螺杆与螺杆座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进给航空发动机卡箍线刚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基座上设置有定位孔,支撑座和卡箍安装座上设置有安装孔,支撑座和卡箍安装座均通过穿过安装孔和定位孔内的螺栓固定在基座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进给航空发动机卡箍线刚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卡箍安装座上设置有卡箍固定滑台,卡箍通过卡箍固定滑台设置在卡箍安装座上;
卡箍安装座上设置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滑槽,卡箍固定滑台上设置有与滑槽相配合的凸起,卡箍固定滑台上设置有锁紧螺钉。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微进给航空发动机卡箍线刚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卡箍的安装部通过螺钉设置在卡箍固定滑台上。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进给航空发动机卡箍线刚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外壳、内筒体和限位套的横截面为环形。
CN201811286595.6A 2018-10-31 2018-10-31 一种微进给航空发动机卡箍线刚度测量装置 Pending CN10918690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86595.6A CN109186903A (zh) 2018-10-31 2018-10-31 一种微进给航空发动机卡箍线刚度测量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86595.6A CN109186903A (zh) 2018-10-31 2018-10-31 一种微进给航空发动机卡箍线刚度测量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86903A true CN109186903A (zh) 2019-01-11

Family

ID=649409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86595.6A Pending CN109186903A (zh) 2018-10-31 2018-10-31 一种微进给航空发动机卡箍线刚度测量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186903A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52842A (zh) * 2011-04-28 2011-11-23 湖南大学 高速主轴动刚度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07576460A (zh) * 2017-08-25 2018-01-12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卡箍刚度标定装置
CN207318093U (zh) * 2017-10-19 2018-05-04 人本集团有限公司 轮毂轴承刚度试验机的加载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52842A (zh) * 2011-04-28 2011-11-23 湖南大学 高速主轴动刚度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07576460A (zh) * 2017-08-25 2018-01-12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卡箍刚度标定装置
CN207318093U (zh) * 2017-10-19 2018-05-04 人本集团有限公司 轮毂轴承刚度试验机的加载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48123A (zh) 缸套-活塞环摩擦副磨损试验机
CN208383414U (zh) 一种汽车座椅减振系统试验台
CN102183429B (zh) 衬套式悬置静刚度检测装置
CN103487191A (zh) 一种后坐参量测试装置
CN211085650U (zh) 一种新型减震器耐久测试装置
CN106546198B (zh) 一种孔位置度快速检测装置
CN109937353B (zh) 振动检测装置、及具备振动检测装置的不平衡检测装置
CN109612658A (zh) 检测半刚性轴承刚度的装置
CN109186903A (zh) 一种微进给航空发动机卡箍线刚度测量装置
CN214472383U (zh) 一种弹簧拉压试验机
CN109883679A (zh) 一种铁路声屏障疲劳试验机
CN110174087A (zh) 核反应柱安装测量总成及测量方法
CN208953177U (zh) 一种直线电机推力的检测装置
CN111879639A (zh) 一种汽车排气系统金属波纹管疲劳试验机
CN109374242A (zh) 一种航空发动机卡箍角刚度精确测量装置
CN103364272A (zh) 一种组合式物料夹具
CN103308294A (zh) 链条张紧器试验台
CN109703782A (zh) 一种飞机液压助力器性能检测装置
CN107806987B (zh) 一种弹簧测试装置
CN113466037B (zh) 针对卡箍动静态力学性能的一体化测试仪及其使用方法
CN112683530B (zh) 重卡传动轴的承载力检测装置
CN205912208U (zh) 用于车内噪声测试的麦克风安装支架
CN204575307U (zh) 一种衬套刚度试验工装
CN203881533U (zh) 链条张紧器试验台
CN209542079U (zh) 一种铁路声屏障疲劳试验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