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77856A - 一种小型无人车固定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小型无人车固定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77856A
CN109177856A CN201811231688.9A CN201811231688A CN109177856A CN 109177856 A CN109177856 A CN 109177856A CN 201811231688 A CN201811231688 A CN 201811231688A CN 109177856 A CN109177856 A CN 1091778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supporting plate
unmanned vehicle
vehicle
die mou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3168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莹莹
李敬有
俞素军
魏成思
胡顺京
陈守兵
赵锐娜
张木星
李华
赵阳
吴盟
江文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North Vehicle Grou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North Vehicle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North Vehicle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Beijing North Vehicle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20181123168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177856A/zh
Publication of CN1091778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7785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PVEHICLES ADAPTED FOR LOAD TRANSPORTATION OR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 B60P3/00Vehicles adapted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 B60P3/06Vehicles adapted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for carrying vehicles
    • B60P3/07Vehicles adapted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for carrying vehicles for carrying road vehicles
    • B60P3/073Vehicle retainers
    • B60P3/079Tie-down retain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小型无人车固定结构,属于无人车技术领域,能够解决第一个问题:将其固定在车体底板上,不需要辅助操作就可完成。该一种小型无人车固定结构,与无人车前部外形一致的压型结构,在车内具有无人车的导轨面还起到固定无人车的作用。该固定结构可通过焊接固定在车体内部底板上,当无人车进入车内后,直接与固定结构接触。采用这种结构可以使整车布置紧凑,提高车内空间利用率。

Description

一种小型无人车固定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人车技术领域,涉及车辆固定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小型无人车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小型无人车在运输过程中需要固定,避免与车内其他物品碰撞或掉落。车辆在运输过程中的固定方式多样,常见的有用绳索或钢丝等柔性结构固定,或者用包装箱装载等,以上固定方式都需要人员的辅助操作才可以完成,对于无人平台上的小型无人车的固定都不适用,需要设计专用的固定结构,不需要人员的额外辅助。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小型无人车固定结构,能够解决第一个问题:将其固定在车体底板上,不需要辅助操作就可完成。
能够解决第二个问题:在现有装载无人车的车辆的空间要求下,能够满足无人车的装载的固定、无人车的出入车辆使用要求;
能够解决第三个问题:能够利用有压型(与无人车后部结构一致)的导轨和电动缸的拉紧力,与车内前端固定结构结合压紧固定小型无人车。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小型无人车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无人车前固定结构;无人车前固定结构,包括前部弧形压型,向上折弯的支板,中间U型压型和导轨面;U型压型位于两个弧形压型的中间;弧形压型和U型压型与无人车前部外形轮廓一致,两个弧形压型分别用于固定无人车两个行动系统的前部;导轨面位于弧形压型的后侧,两者光滑连接;两个向上折弯的支板分别位于导轨面中后段的两侧;导轨面的后侧向后倾斜,与与车体底板成一定角度。
优选地,无人车前固定结构,还包括向下折弯的第一支板、第二支板、第三支板,向下折弯的第一支板、第二支板、第三支板上部连接与导轨面,并折弯于导轨面之下,第一支板、第二支板、第三支板从后到前高度依次增加,向下折弯的第一支板、第二支板、第三支板从后到前下端部成一条直线并与车体底板焊接在一起。
优选地,还包括后门结构;后门结构包括后门板、导轨、合页;导轨固定在后门板内侧;导轨的靠近合页处的压型与无人车后侧的结构一致,即导轨的位于靠近合页处的且位于说无人车后部的压型为向远离车体的方向的凹结构;导轨在凹结构之后的压型为直线;合页固定在后门板外侧,用于后门板与装载车辆的车底之间的连接。
优选地,后门结构还包括电动缸、电动缸上支座、电动缸下支座;电动缸一侧通过销轴与固定在装载车辆的车体顶部的电动缸上支座连接,另一侧通过销轴与固定在后门板内侧的电动缸下支座连接。
优选地,后门板包括向在底部且倾斜的板和后板,两者成一定角度,且与导轨所在直线形成三角形。
优选地,电动缸下支座位于在底部且倾斜的板上。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一种小型无人车固定结构,具有与无人车前部外形一致的压型结构,在车内作为无人车的导轨(面)还起到固定无人车的作用。该固定结构可通过焊接固定在车体内部底板上,当无人车进入车内后,直接与固定结构接触,利用固定结构的特殊压型将无人车固定。采用这种结构可以使整车布置紧凑,提高车内空间利用率。
对于多功能后门结构,以及多功能后门结构与前固定结构结合还有以下技术效果:
无人车的固定除了满足上述固定要求,在后门打开状态时,设计了满足要求的无人车行驶的轨道,满足无人车在车辆内的装载和固定要求。
在装载无人车的车辆中既能够装载、出入,同时又能够满足现有的装载无人车的车辆空间要求。无人车在车内的固定方式,设计相应的固定装置,又节省了空间。
该后门采用下翻式结构方便无人车的上下,在后门关闭状态时门板上具有导轨特殊的形状结构与车内无人车前固定结构配合使得无人车能够完全固定,不需要人员的辅助即可使得无人车能够固定,简化了无人车的固定方式,也不需要其它的固定控制装置,该后门结构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和安全稳定的特点。
不仅节省车内的空间而且简单可靠。该结构具有质量轻,结构简单,功能多,可操作性强等优点。
该后门与无人车前固定结构组合一起进行无人车的固定。
附图说明
图1为小型无人车固定结构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左视图;
图4是多功能后门结构的打开状态示意图;
图5是多功能后门结构的关闭状态示意图;
图6多功能后门结构与无人车前固定结构配合的三维示意图;
图7是多功能后门结构的主视图。
其中21:后门板;22:导轨;23:合页;24:电动缸机构;26:电动缸下支座;27:电动缸上支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如图1所示,小型无人车固定结构,包括无人车前固定结构。
无人车前固定结构,包括前部弧形压型1,向上折弯的支板6,向下折弯的第一支板3、第二支板4和第三支板5,中间U型压型2和导轨面7。
U型压型2位于两个弧形压型1的中间;弧形压型1和U型压型2与无人车前部外形轮廓一致,与小型无人车前部接触配合起固定小型无人车的作用。两个弧形压型1分别用于固定两个行动系统(例如车轮)的前部。
导轨面7位于前部弧形压型1的后侧,两者光滑连接;
两个向上折弯的支板6分别位于导轨面7的两侧,向上折弯的支板6起到为小型无人车导向的作用;横向固定小型无人车的作用。
向下折弯的第一支板3、第二支板4、第三支板5上部连接与导轨面7,并折弯于导轨面7之下,第一支板3、第二支板4、第三支板5从后到前高度依次增加,向下折弯的第一支板3、第二支板4、第三支板5从后到前下端部成一条直线并与车体底板8焊接在一起,使得导轨面7与车体底板成一定的角度。
无人车前固定结构的工作过程是:
无人车前固定结构前部的压型与小型无人车前部外形轮廓一致,当无人车进入车内,与固定结构的导轨面接触,并沿导轨面直线运动与固定结构前部的压型(前部弧形压型1、中间U型压型2)接触。该固定结构两侧向上折弯的支板6起到横向固定小型无人车的作用。两侧多个向下折弯不同高度的支板与车体底板固定在一起,使得固定结构导轨面与车体底板成一定角度。该结构简单紧凑节省空间,具有一定的坡度方便小型无人车进出,在使用过程中不需要人员的帮助,使用方便,效率高。
小型无人车固定结构,包括无人车前固定结构,还可以包括多功能后门结构。
如图4、5、6、7所示,多功能后门结构,由后门板21、导轨22、合页23、电动缸24、电动缸下支座26和电动缸上支座27组成。
(当门板合上时)导轨22固定在后门板21内侧。
导轨22的靠近合页23处的压型与无人车(或者说无人车行动系统)后侧的结构一致,即导轨22的位于靠近合页23处的(且位于说无人车后部)压型为向远离车体的方向的凹结构。导轨22在凹结构出之后的远离合页23处的压型为直线。
合页23固定在后门板21外侧,用于门板与装载车辆的车底之间的连接。电动缸24一侧通过销轴与固定在装载车辆的车体顶部的电动缸上支座27连接,另一侧通过销轴与固定在门板内侧的电动缸下支座26连接。
如图1当电动缸24伸长时,电动缸24通过电动缸下支座26带动后门板21绕合页23的中心顺时针转动使后门板21打开,此时无人车可通过导轨22进入车内。如图3所示,当电动缸24缩短时,电动缸24通过电动缸下支座26带动后门板21绕合页23的中心逆时针转动,使后门板21关闭,此时后门板24上的导轨22上的压型与车内的无人车前固定结构25配合压紧无人车使其固定。
后门板21包括向底部倾斜的板和后板,两者成一定角度与导轨所在直线形成三角形。能够节省空间且结构稳定。
多功能后门结构的原理是:
后门上焊接有的导轨,是集成无人车导轨的后门。
后门采用下翻式的结构,当后门打开时无人车可通过后门上的导轨进入(进出)车内,当后门关闭时,利用有压型(与无人车后部结构一致)的导轨和电动缸的拉紧力与车内固定结构结合起到固定小型无人车的作用。该后门结构通过销轴分别与车体下部和车内电动缸连接,通过电动缸的伸缩实现后门的打开与关闭。

Claims (6)

1.小型无人车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无人车前固定结构;无人车前固定结构,包括前部弧形压型(1),向上折弯的支板(6),中间U型压型(2)和导轨面(7);
U型压型(2)位于两个弧形压型(1)的中间;弧形压型(1)和U型压型(2)与无人车前部外形轮廓一致,两个弧形压型(1)分别用于固定无人车两个行动系统的前部;
导轨面(7)位于弧形压型(1)的后侧,两者光滑连接;
两个向上折弯的支板(6)分别位于导轨面(7)中后段的两侧;
导轨面的后侧向后倾斜,与与车体底板(8)成一定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无人车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无人车前固定结构,还包括向下折弯的第一支板(3)、第二支板(4)、第三支板(5),向下折弯的第一支板(3)、第二支板(4)、第三支板(5)上部连接与导轨面(7),并折弯于导轨面(7)之下,第一支板(3)、第二支板(4)、第三支板(5)从后到前高度依次增加,向下折弯的第一支板(3)、第二支板(4)、第三支板(5)从后到前下端部成一条直线并与车体底板(8)焊接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小型无人车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后门结构;后门结构包括后门板(21)、导轨(22)、合页(23);
导轨(22)固定在后门板(21)内侧;导轨(22)的靠近合页(23)处的压型与无人车后侧的结构一致,即导轨(22)的位于靠近合页(23)处的且位于说无人车后部的压型为向远离车体的方向的凹结构;导轨(22)在凹结构之后的压型为直线;合页(23)固定在后门板(21)外侧,用于后门板与装载车辆的车底之间的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后门结构,其特征在于,后门结构还包括电动缸(24)、电动缸上支座(27)、电动缸下支座(26);电动缸(24)一侧通过销轴与固定在装载车辆的车体顶部的电动缸上支座(27)连接,另一侧通过销轴与固定在后门板内侧的电动缸下支座(26)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后门结构,其特征在于,后门板(21)包括向在底部且倾斜的板和后板,两者成一定角度,且与导轨所在直线形成三角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后门结构,其特征在于,电动缸下支座(26)位于在底部且倾斜的板上。
CN201811231688.9A 2018-10-22 2018-10-22 一种小型无人车固定结构 Pending CN10917785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31688.9A CN109177856A (zh) 2018-10-22 2018-10-22 一种小型无人车固定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31688.9A CN109177856A (zh) 2018-10-22 2018-10-22 一种小型无人车固定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77856A true CN109177856A (zh) 2019-01-11

Family

ID=649425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31688.9A Pending CN109177856A (zh) 2018-10-22 2018-10-22 一种小型无人车固定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177856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30690A (zh) * 2019-05-17 2019-08-16 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无人车固定系统及无人平台车体
CN110758128A (zh) * 2019-11-04 2020-02-07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车载无人车充电系统
CN112429117A (zh) * 2020-12-02 2021-03-02 北方工业大学 一种用于远程复杂环境侦查的陆空协同装置及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39235A (en) * 1999-03-26 2000-10-31 Fulton Performance Products, Inc. Vehicle lock-down assembly
US20050036869A1 (en) * 2003-08-08 2005-02-17 Carl Negranti Vehicle hauling apparatus
US20090324373A1 (en) * 2008-06-26 2009-12-31 Peter Campbell Vehicle Carrier Device
KR101013209B1 (ko) * 2008-06-04 2011-02-10 주식회사윈누리 조립식 컨테이너용 차량 선적 안전 받침장치
CN201989692U (zh) * 2011-03-30 2011-09-28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
JP2018043563A (ja) * 2016-09-13 2018-03-22 株式会社ホンダアクセス バックパネルと荷台構造
CN209225047U (zh) * 2018-10-22 2019-08-09 北京北方车辆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小型无人车固定结构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39235A (en) * 1999-03-26 2000-10-31 Fulton Performance Products, Inc. Vehicle lock-down assembly
US20050036869A1 (en) * 2003-08-08 2005-02-17 Carl Negranti Vehicle hauling apparatus
KR101013209B1 (ko) * 2008-06-04 2011-02-10 주식회사윈누리 조립식 컨테이너용 차량 선적 안전 받침장치
US20090324373A1 (en) * 2008-06-26 2009-12-31 Peter Campbell Vehicle Carrier Device
CN201989692U (zh) * 2011-03-30 2011-09-28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
JP2018043563A (ja) * 2016-09-13 2018-03-22 株式会社ホンダアクセス バックパネルと荷台構造
CN209225047U (zh) * 2018-10-22 2019-08-09 北京北方车辆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小型无人车固定结构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30690A (zh) * 2019-05-17 2019-08-16 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无人车固定系统及无人平台车体
CN110758128A (zh) * 2019-11-04 2020-02-07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车载无人车充电系统
CN112429117A (zh) * 2020-12-02 2021-03-02 北方工业大学 一种用于远程复杂环境侦查的陆空协同装置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77856A (zh) 一种小型无人车固定结构
CN208682932U (zh) 一种前碰撞传递结构和电动汽车
JPS5914579A (ja) スライドドア型車の横桁構造材補強構造
CN105936300A (zh) 能量吸收下边梁总成
CN105946880A (zh) 一种大容积快运活动侧墙棚车
CN209225047U (zh) 一种小型无人车固定结构
CN206623891U (zh) 车身以及车辆
CN108001541A (zh) 车身以及车辆
CN209225029U (zh) 一种多功能后门结构
US1110394A (en) Railway-car.
CN110203217B (zh) 一种设备集成机箱结构
CN205652138U (zh) 牵引梁
CN209225158U (zh) 一种轨道动力平车自动连挂装置
CN203221892U (zh) 一种电动客车
CN207328624U (zh) 地板以及车辆
CN110312651A (zh) 轨道车辆碰撞系统
CN106274425B (zh) 微型电动载货汽车结构布置
CN205740217U (zh) 前移式叉车的驱动轮组件
CN106891902A (zh) 一种用于悬挂式单轨车辆的导向装置
CN207747885U (zh) 渡板装置及低地板车辆
CN206885186U (zh) 一种电动货车
CN109204516A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CN109204502A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CN203221862U (zh) 一种电动客车
CN206623885U (zh) 车身以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