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77855B - 一种轿运牵引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轿运牵引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77855B
CN109177855B CN201811285242.4A CN201811285242A CN109177855B CN 109177855 B CN109177855 B CN 109177855B CN 201811285242 A CN201811285242 A CN 201811285242A CN 109177855 B CN109177855 B CN 10917785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ttom plate
overlap joint
plate
joint bottom
front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8524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177855A (zh
Inventor
苏金莉
陈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Foton Daimler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Foton Daimler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Foton Daimler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Foton Daimler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28524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177855B/zh
Publication of CN1091778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778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1778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778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PVEHICLES ADAPTED FOR LOAD TRANSPORTATION OR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 B60P3/00Vehicles adapted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 B60P3/06Vehicles adapted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for carrying vehicles
    • B60P3/07Vehicles adapted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for carrying vehicles for carrying road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PVEHICLES ADAPTED FOR LOAD TRANSPORTATION OR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 B60P3/00Vehicles adapted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 B60P3/06Vehicles adapted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for carrying vehicles
    • B60P3/07Vehicles adapted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for carrying vehicles for carrying road vehicles
    • B60P3/073Vehicle retain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PVEHICLES ADAPTED FOR LOAD TRANSPORTATION OR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 B60P3/00Vehicles adapted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 B60P3/06Vehicles adapted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for carrying vehicles
    • B60P3/07Vehicles adapted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for carrying vehicles for carrying road vehicles
    • B60P3/073Vehicle retainers
    • B60P3/079Tie-down retain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gricultural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轿运牵引车,所述轿运牵引车包括驾驶室、前货台总成、挂车和车架,所述前货台总成包括上支架和搭接底板,所述上支架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且并排隔开布置的两根槽钢,每一根所述槽钢具有上板和下板,所述上板和下板之间具有凹槽;所述搭接底板的左右两侧边分别插入到两根所述槽钢的相对设置的凹槽中,所述搭接底板以可在收入位置和伸出位置之间切换运动的方式连接到所述槽钢,在所述收入位置上,所述搭接底板收叠在所述槽钢的凹槽中,在所述伸出位置上,所述搭接底板至少部分伸出到所述槽钢的凹槽之外。本发明采用了一种简单的液压滑动机构,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可以有效降低车辆的装卸难度。

Description

一种轿运牵引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运输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轿运牵引车。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运输轿车的车辆除了法规GB1589-2016新规定的中置轴车辆运输车之外,还有一种轿运牵引车。这种轿运牵引车为了在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增加装载量,仿照中置轴车辆运输车的模式,在驾驶室上部单独安装一个货台,这样可以多装载一辆轿车,以此提高运载能力。
然而如图1所示,现有货台1’与挂车2’是独立的两部分,货台1’固定在车架上,而挂车2’是通过鞍座与底盘相连接。挂车2’分为上下两层,可以通过液压系统升降。通常轿车在装载的时候,挂车2’的上层支架下降,轿车沿斜板开上去。在货台1’和挂车2’之间搭接一个跳板3’,形成一个斜坡,轿车继续沿着跳板3’开到驾驶室上部,如图2所示,卸载的过程与之相反。
这种在驾驶室上部的货台装载轿车的方式,其装卸难度较大:如果由驾驶员经由跳板3’开到货台1’上,不但离地高度大,而且前后货台是两个独立的部分,操作难度大,危险性较高;如果采用吊装的方式,对场地机械装备要求比较高。
因此,希望有一种技术方案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中的至少一个。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轿运牵引车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中的至少一个。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轿运牵引车,所述轿运牵引车包括驾驶室、前货台总成、挂车和车架、固定支撑架,所述固定支撑架和挂车设在所述车架上,所述挂车安装在所述驾驶室的后方,所述固定支撑架位于所述驾驶室与挂车之间;所述前货台总成通过所述固定支撑架支设在所述驾驶室的顶部上方,所述前货台总成的后部与所述固定支撑架的第一位置铰接,所述前货台总成的中部或前部通过翻转油缸与所述固定支撑架的第二位置铰接;所述前货台总成包括上支架和搭接底板,所述上支架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且并排隔开布置的两根槽钢,每一根所述槽钢具有上板和下板,所述上板和下板之间具有凹槽;所述搭接底板的左右两侧边分别插入到两根所述槽钢的相对设置的凹槽中,所述搭接底板以可在收入位置和伸出位置之间切换运动的方式连接到所述槽钢,在所述收入位置上,所述搭接底板收叠在所述槽钢的凹槽中,在所述伸出位置上,所述搭接底板至少部分伸出到所述槽钢的凹槽之外,所述搭接底板通过滚动的方式相对于所述槽钢在所述收入位置和所述伸出位置之间运动。所述搭接底板的前端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各设有第一前滚轮组件和第二前滚轮组件,所述搭接底板的后端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各设有第一后滚轮组件和第二后滚轮组件;所述第一前滚轮组件可沿所述上板的下表面滚动,所述第二前滚轮组件可沿所述下板的上表面滚动;所述第一后滚轮组件和第二后滚轮组件夹持所述搭接底板,所述第一后滚轮组件可沿所述搭接底板的上表面滚动,所述第二后滚轮组件可沿所述搭接底板的下表面滚动。
进一步地,两根所述槽钢之间通过第一加强板连接在一起,各块所述第一加强板沿前后方向隔开布置,所述前货台总成还包括伸缩油缸,所述伸缩油缸一端铰接到所述第一加强板的下表面,另一端铰接到所述搭接底板的后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前滚轮组件和第二前滚轮组件均包括前滚轮、前滚轮弹性连接支架和固定板,其中,所述固定板固定设置在所述搭接底板上,所述前滚轮抵接到所述上板的下表面或所述下板的上表面,所述前滚轮通过所述前滚轮弹性连接支架连接到所述固定板,所述前滚轮弹性连接支架为所述前滚轮提供将所述前滚轮压紧到所述上板或所述下板的弹性力;所述前滚轮弹性连接支架包括前滚轮连接支架和螺旋弹簧,所述前滚轮与所述前滚轮连接支架装配在一起,所述螺旋弹簧设置在所述前滚轮连接支架与所述固定板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后滚轮组件包括上滚轮和上后滚轮弹性连接支架,其中,所述上后滚轮弹性连接支架包括钢板弹簧和U型螺栓,所述钢板弹簧具有弧形部及对称设置在所述弧形部两端的连接部,所述弧形部的曲率最大位置抵接到所述上板的下表面,两端的所述连接部分别通过所述U型螺栓连接一个所述上滚轮,所述上滚轮抵接到所述搭接底板的上表面,所述钢板弹簧为所述上滚轮提供将所述上滚轮压紧到所述搭接底板的弹性力;所述第二后滚轮组件包括固定滚轮,所述固定滚轮的滚轴设在所述下板;所述固定滚轮和所述上滚轮下上夹持所述搭接底板,使所述搭接底板在所述收入位置和所述伸出位置之间始终保持为水平姿态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弧形部呈半圆状,所述连接部平行于所述搭接底板的表面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伸缩油缸的活塞杆的铰接点与所述搭接底板的下表面之间设有第二加强板,所述第二加强板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搭接底板的伸缩方向。
本发明采用了一种简单的液压滑动机构,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可以有效降低车辆的装卸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轿运牵引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轿运牵引车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所提供的轿运牵引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的轿运牵引车中的前货台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5和图6是图4所示的货台总成中的第一前滚轮组件和第二前滚轮组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5和图6的侧视图;
图8是图4所示的货台总成中的第一后滚轮组件和第二后滚轮组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的侧视图;
图10是图4所示的第一后滚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3所示的轿运牵引车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附图中,使用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本发明中,“前”、“后”是按照车辆的行驶方向确定,车头方向为“向前”的方向,车尾方向为“向后”的方向。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轿运牵引车包括驾驶室1、前货台总成2、挂车8和车架5、固定支撑架3,其中:
固定支撑架3和挂车8设在车架5上,挂车8安装在驾驶室1的后方,固定支撑架3位于驾驶室1与挂车8之间。固定支撑架3包括由横杆连接的前柱7和后柱,前柱7的高度高于后柱,前柱7、后柱分别前后以竖立的方式安装在车架5上,起支撑作用。前柱7的上部通过拉筋8分别连接前货台总成2中的上支架的前端和后端,通过拉筋8加强整个结构。
前货台总成2通过固定支撑架3设在驾驶室1的顶部上方,并且,前货台总成2的后部与固定支撑架3的第一位置铰接,具体地,前货台总成2通过翻转销轴6铰接到固定支撑架3的后柱。前货台总成2的中部或前部通过翻转油缸4与固定支撑架3的第二位置铰接,具体地,前货台总成2的翻转销轴6靠前的部位通过翻转油缸4与固定支撑架3的前柱7连接。如图3示出地,翻转油缸4的一端(比如:活塞杆)铰接到前货台总成2的底面,翻转油缸4另一端(比如:缸筒)铰接到前柱7上。进一步地,驾驶室1的两侧各设有一个翻转油缸4,通过翻转油缸4的伸缩,可以使前货台总成2绕着翻转销轴6翻转。设置翻转油缸4的用途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在维修需要翻转驾驶室的时候,可以通过翻转油缸4翻转前货台总成2,为驾驶室1的翻转留出足够的操作空间;另一方面,在装卸轿车的时候,翻转油缸4伸出,可以形成一定的倾斜角度,有利于前货台总成2形成斜坡,有利于装载。
结合图4,前货台总成2包括上支架和搭接底板22,上支架通过固定支撑架3与车架5相连接,上支架可以绕着翻转销轴6进行旋转。翻转销轴6的作用是固定上支架,保证在运输中整个结构的稳固。
优选地,所述上支架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且并排隔开布置的两根槽钢21,也可以理解为两根槽钢21位于驾驶室1的两侧或者分别位于驾驶室1两侧的上方。两根槽钢21之间通过第一加强板30连接在一起,第一加强板30的数量至少为2块,各块第一加强板30沿前后方向隔开布置,第一加强板30沿驾驶室1的左右侧方向延伸,但第一加强板30的布置方式不限于此,只要能够保证上支架的整体强度均可。两块槽钢21的凹槽213相对设置,搭接底板22的左右两侧分别插入到两根槽钢21的凹槽213中,搭接底板22以可在收入位置和伸出位置之间切换运动的方式连接到槽钢21。在所述收入位置上,搭接底板22收叠在槽钢21的凹槽213中,并通过前柱7上的锁止销轴锁紧固定。在伸出位置上,搭接底板22的大部分伸出到槽钢21的凹槽213之外,但搭接底板22和槽钢21仍然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搭接底板22通过伸缩油缸23相对于槽钢21从所述收入位置伸出到所述伸出位置或从所述伸出位置复位至所述收入位置。伸缩油缸23的缸筒铰接到第一加强板30的下表面,伸缩油缸23的活塞杆铰接到搭接底板22的后端。由于搭接底板22承载较重,伸缩油缸23的活塞杆的铰接点与搭接底板22的下表面之间设有第二加强板221,第二加强板221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搭接底板22的伸缩方向,以提高搭接底板22与伸缩油缸23之间的连接强度。
如图11所示,装载车辆时,松开翻转销轴,前部的翻转油缸4伸长,前货台总成2在翻转油缸4的推动下绕翻转销轴6转动,与驾驶室1形成一定的倾角。然后,伸缩油缸23伸长,拉动搭接底板22至所述伸出位置,即滑动至挂车8上的平面,搭接形成一个斜坡。此时,轿车可以开到斜坡的底部,固定在搭接底板22上。然后,收缩伸缩油缸23,拉动搭接底板22复位至所述收入位置,轿车便到达前货台总成2的上部。接下来,收起翻转油缸4,上支架达到水平状态,停留在搭接底板22上的轿车也达到水平状态。通过前柱7上的锁止销轴固定搭接底板22,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固。卸载车辆的过程与装载过程相似,首先,松开锁止销轴,翻转油缸4伸长,调整合适的角度后,伸缩油缸23伸长,拉动搭接底板22从槽钢21的凹槽伸出,带动上部的轿车沿斜面下移,到达最低点后,松开轿车的锁紧装置,开动轿车就可实现卸载。本实施例通过对前货台总成2的结构改进,通过增加液压油缸23,来降低前货台总成2上部的轿车的装卸难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搭接底板22通过滚动的方式相对于槽钢21在所述收入位置和所述伸出位置之间运动。除了可以采用滚动方式,搭接底板22和槽钢21还可以采用相对滑动的方式连接。这种方式在搭接底板22相对于上支架的过程中较为省力,而且实现也较为简单。
如图4、图5、图6、图8和图9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每一根槽钢21具有上板211和下板212以及连接在二者之间的腹板。搭接底板22的前端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各设有第一前滚轮组件和第二前滚轮组件,第一前滚轮组件可沿上板211的下表面滚动,第二前滚轮组件可沿下板212的上表面滚动。搭接底板22的后端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各设有第一后滚轮组件和第二后滚轮组件,第一后滚轮组件和第二后滚轮组件夹持搭接底板22,第一后滚轮组件可沿搭接底板22的上表面滚动,第二后滚轮组件可沿搭接底板22的下表面滚动。伸缩油缸23拉动搭接底板22时,后滚轮组件只做旋转运动,搭接底板22在其上下表面的后滚轮组件之间滑过,对搭接底板22起着支撑和导向作用,保证搭接底板22顺利在所述收入位置和所述伸出位置之间运动。
如图7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前滚轮组件和第二前滚轮组件均包括前滚轮24、前滚轮弹性连接支架和固定板28,其中,固定板28固定设置在搭接底板22上,前滚轮24抵接到上板211的下表面或下板212的上表面,前滚轮24通过前滚轮弹性连接支架连接到固定板28,前滚轮弹性连接支架为前滚轮24提供将前滚轮24压紧到上板211或下板212的弹性力。前滚轮弹性连接支架包括前滚轮连接支架26和螺旋弹簧27,前滚轮24与前滚轮连接支架26装配在一起,螺旋弹簧27设置在前滚轮连接支架26与固定板28之间。这样在搭接底板22承重发生变化的过程中,前滚轮24仍然可以通过螺旋弹簧27提供的弹性力压紧到上板211或下板212,保持搭接底板22的前端在运动过程中始终是通过前滚轮24与槽钢21相接触,保持整个运动过程的平稳滚动,避免搭接底板22的跳动。
如图10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后滚轮组件包括上滚轮25和上后滚轮弹性连接支架,其中,上后滚轮弹性连接支架包括钢板弹簧29和U型螺栓210,钢板弹簧29具有弧形部291及对称设置在弧形部291两端的连接部292,弧形部291的曲率最大位置抵接到上板211的下表面,两端的连接部292分别通过U型螺栓210连接一个上滚轮25,上滚轮25抵接到搭接底板22的上表面,钢板弹簧29为上滚轮25提供将上滚轮25压紧到搭接底板22的弹性力。具体地,弧形部291呈半圆状,连接部292平行于搭接底板22的表面设置。
所述第二后滚轮组件包括固定滚轮214,固定滚轮214的滚轴设在下板212,上滚轮25和固定滚轮214上下夹持搭接底板22,使搭接底板22在收入位置和伸出位置之间始终保持为水平姿态运动。这样,在搭接底板22承重发生变化的过程中,上滚轮25和固定滚轮214仍然可以通过钢板弹簧29提供的弹性力上下夹紧搭接底板22,保持搭接底板22的后端在运动过程中始终是由上滚轮25和固定滚轮214夹紧,保持整个运动过程的平稳滚动,避免搭接底板22的跳动。
本发明通过简单的机械与液压机构的结合,为驾驶室上部轿车的装载提供了很大的便利。该机构操作简单,制造方便,成本低,可以有效降低装载难度和装卸风险。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6)

1.一种轿运牵引车,其特征在于,包括驾驶室(1)、前货台总成(2)、挂车(8)、车架(5)和固定支撑架(3),所述固定支撑架(3)和挂车(8)设在所述车架(5)上,所述挂车(8)安装在所述驾驶室(1)的后方,所述固定支撑架(3)位于所述驾驶室(1)与挂车(8)之间;所述前货台总成(2)通过所述固定支撑架(3)支设在所述驾驶室(1)的顶部上方,所述前货台总成(2)的后部与所述固定支撑架(3)的第一位置铰接,所述前货台总成(2)的中部或前部通过翻转油缸(4)与所述固定支撑架(3)的第二位置铰接;所述前货台总成(2)包括上支架和搭接底板(22),所述上支架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且并排隔开布置的两根槽钢(21),每一根所述槽钢(21)具有上板(211)和下板(212),所述上板(211)和下板(212)之间具有凹槽(213);所述搭接底板(22)的左右两侧边分别插入到两根所述槽钢(21)的相对设置的凹槽(213)中,所述搭接底板(22)以可在收入位置和伸出位置之间切换运动的方式连接到所述槽钢(21),在所述收入位置上,所述搭接底板(22)收叠在所述槽钢(21)的凹槽(213)中,在所述伸出位置上,所述搭接底板(22)至少部分伸出到所述槽钢(21)的凹槽(213)之外;
所述搭接底板(22)通过滚动的方式相对于所述槽钢(21)在所述收入位置和所述伸出位置之间运动;
所述搭接底板(22)的前端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各设有第一前滚轮组件和第二前滚轮组件,所述搭接底板(22)的后端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各设有第一后滚轮组件和第二后滚轮组件;所述第一前滚轮组件可沿所述上板(211)的下表面滚动,所述第二前滚轮组件可沿所述下板(212)的上表面滚动;所述第一后滚轮组件和第二后滚轮组件夹持所述搭接底板(22),所述第一后滚轮组件可沿所述搭接底板(22)的上表面滚动,所述第二后滚轮组件可沿所述搭接底板(22)的下表面滚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轿运牵引车,其特征在于,两根所述槽钢(21)之间通过第一加强板(30)连接在一起,各块所述第一加强板(30)沿前后方向隔开布置,所述前货台总成(2)还包括伸缩油缸(23),所述伸缩油缸(23)一端铰接到所述第一加强板(30)的下表面,另一端铰接到所述搭接底板(22)的后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轿运牵引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滚轮组件和第二前滚轮组件均包括前滚轮(24)、前滚轮弹性连接支架和固定板(28),其中,所述固定板(28)固定设置在所述搭接底板(22)上,所述前滚轮(24)抵接到所述上板(211)的下表面或所述下板(212)的上表面,所述前滚轮(24)通过所述前滚轮弹性连接支架连接到所述固定板(28),所述前滚轮弹性连接支架为所述前滚轮(24)提供将所述前滚轮(24)压紧到所述上板(211)或所述下板(212)的弹性力;所述前滚轮弹性连接支架包括前滚轮连接支架(26)和螺旋弹簧(27),所述前滚轮(24)与所述前滚轮连接支架(26)装配在一起,所述螺旋弹簧(27)设置在所述前滚轮连接支架(26)与所述固定板(28)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轿运牵引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后滚轮组件包括上滚轮(25)和上后滚轮弹性连接支架,其中,所述上后滚轮弹性连接支架包括钢板弹簧(29)和U型螺栓(210),所述钢板弹簧(29)具有弧形部(291)及对称设置在所述弧形部(291)两端的连接部(292),所述弧形部(291)的曲率最大位置抵接到所述上板(211)的下表面,两端的所述连接部(292)分别通过所述U型螺栓(210)连接一个所述上滚轮(25),所述上滚轮(25)抵接到所述搭接底板(22)的上表面,所述钢板弹簧(29)为所述上滚轮(25)提供将所述上滚轮(25)压紧到所述搭接底板(22)的弹性力;
所述第二后滚轮组件包括固定滚轮(214),所述固定滚轮(214)的滚轴设在所述下板(212);
所述固定滚轮(214)和所述上滚轮(25)下上夹持所述搭接底板(22),使所述搭接底板(22)在所述收入位置和所述伸出位置之间始终保持为水平姿态运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轿运牵引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部(291)呈半圆状,所述连接部(292)平行于所述搭接底板(22)的表面设置。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轿运牵引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油缸(23)的活塞杆的铰接点与所述搭接底板(22)的下表面之间设有第二加强板(221),所述第二加强板(221)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搭接底板(22)的伸缩方向。
CN201811285242.4A 2018-10-31 2018-10-31 一种轿运牵引车 Active CN10917785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85242.4A CN109177855B (zh) 2018-10-31 2018-10-31 一种轿运牵引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85242.4A CN109177855B (zh) 2018-10-31 2018-10-31 一种轿运牵引车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77855A CN109177855A (zh) 2019-01-11
CN109177855B true CN109177855B (zh) 2019-11-29

Family

ID=649409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85242.4A Active CN109177855B (zh) 2018-10-31 2018-10-31 一种轿运牵引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177855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0217288U1 (de) * 2002-09-16 2003-01-16 Ancra Jungfalk Gmbh & Co Kg Vorrichtung zum Sichern einer Last in einem Laderaum eines Fahrzeugs
CN2626953Y (zh) * 2003-07-10 2004-07-21 扬州通华专用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运输牵引车
CN203528368U (zh) * 2013-09-18 2014-04-09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6×2平头柴油车辆运输车
CN206968516U (zh) * 2017-07-25 2018-02-06 驻马店广大鸿远车业有限公司 一种可带货维修的车辆运输货车
CN207241544U (zh) * 2017-02-14 2018-04-17 长久(滁州)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前伸平台机械锁止机构
CN207758645U (zh) * 2017-11-23 2018-08-24 长春大象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长头半挂牵引车车辆运输专用上装后伸缩机构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0217288U1 (de) * 2002-09-16 2003-01-16 Ancra Jungfalk Gmbh & Co Kg Vorrichtung zum Sichern einer Last in einem Laderaum eines Fahrzeugs
CN2626953Y (zh) * 2003-07-10 2004-07-21 扬州通华专用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运输牵引车
CN203528368U (zh) * 2013-09-18 2014-04-09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6×2平头柴油车辆运输车
CN207241544U (zh) * 2017-02-14 2018-04-17 长久(滁州)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前伸平台机械锁止机构
CN206968516U (zh) * 2017-07-25 2018-02-06 驻马店广大鸿远车业有限公司 一种可带货维修的车辆运输货车
CN207758645U (zh) * 2017-11-23 2018-08-24 长春大象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长头半挂牵引车车辆运输专用上装后伸缩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77855A (zh) 2019-0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705820B2 (en) Carrier/lift for a truck bed
US20110202199A1 (en) Cargo Loading and Unloading System for a Vehicle
US4318657A (en) Vehicle for loading and transporting heavyweight objects in particular automotive vehicles
US8172248B2 (en) Trailer with adjustable elevation
US8398109B2 (en) Heavy-duty trailer
CN201082687Y (zh) 专用于运输车辆的运输车
US7635248B2 (en) Truck bed assembly with integral partial sliding deck with pivoting inclined towers for raising and lowering a sliding deck
US11952061B2 (en) Drop deck trailer with suspension system, loading system, and interchangeable deck system
US20150375663A1 (en) Trailer apparatuses
US20090322058A1 (en) Half round trailer with lower center of gravity
CN105383351A (zh) 折臂式集装箱装卸搬运机
US9738338B2 (en) Dual trailing axle suspension system
CN211032555U (zh) 一种可翻转活动卷材运输装置
US3003780A (en) Vertically adjustable tandem type running gear for vehicles
CN101830191A (zh) 集装箱双侧装卸车
US9381846B2 (en) Haul bodies and related apparatus
CN109177855B (zh) 一种轿运牵引车
US10406987B1 (en) Vehicle rack delivery system
WO2010082842A1 (en) Improved trailer having adjustable elevation
CN110696853A (zh) 一种可翻转活动卷材运输装置
CN106241600B (zh) 轨道行走机构及使用该机构的随车起重机、货车
CN201980311U (zh) 履带式车辆
US20080042399A1 (en) Towable trailer assembly
CZ299019B6 (cs) Vozidlo
US9598124B2 (en) Combined fifth wheel lift and slider assembl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