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52602A - 送液器具、处置器具单元和处置系统 - Google Patents

送液器具、处置器具单元和处置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52602A
CN109152602A CN201680085982.6A CN201680085982A CN109152602A CN 109152602 A CN109152602 A CN 109152602A CN 201680085982 A CN201680085982 A CN 201680085982A CN 109152602 A CN109152602 A CN 1091526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or charging
grasping
pipe
channel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8598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152602B (zh
Inventor
加纳彰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lympu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Olympu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lympus Corp filed Critical Olympu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91526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526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1526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526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8/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 A61B18/0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by heating
    • A61B18/1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by heating by passing a current through the tissue to be heated, e.g. high-frequency current
    • A61B18/14Probes or electrodes therefor
    • A61B18/1442Probes having pivoting end effectors, e.g. forceps
    • A61B18/1445Probes having pivoting end effectors, e.g. forceps at the distal end of a shaft, e.g. forceps or scissors at the end of a rigid ro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32Surgical cutting instruments
    • A61B17/320068Surgical cutting instruments us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e.g. ultrasonic
    • A61B17/320092Surgical cutting instruments us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e.g. ultrasonic with additional movable means for clamping or cutting tissue, e.g. with a pivoting jaw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8/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 A61B18/0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by heating
    • A61B18/08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by heating by means of electrically-heated probes
    • A61B18/082Probes or electrodes therefor
    • A61B18/085Forceps, sciss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32Surgical cutting instruments
    • A61B17/320068Surgical cutting instruments us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e.g. ultrasonic
    • A61B2017/32007Surgical cutting instruments us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e.g. ultrasonic with suction or vacuum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32Surgical cutting instruments
    • A61B17/320068Surgical cutting instruments us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e.g. ultrasonic
    • A61B2017/320072Working tips with special features, e.g. extending parts
    • A61B2017/32008Working tips with special features, e.g. extending parts preventing clogging of suction channel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32Surgical cutting instruments
    • A61B17/320068Surgical cutting instruments us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e.g. ultrasonic
    • A61B2017/320084Irrigation sleev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32Surgical cutting instruments
    • A61B17/320068Surgical cutting instruments us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e.g. ultrasonic
    • A61B17/320092Surgical cutting instruments us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e.g. ultrasonic with additional movable means for clamping or cutting tissue, e.g. with a pivoting jaw
    • A61B2017/320094Surgical cutting instruments us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e.g. ultrasonic with additional movable means for clamping or cutting tissue, e.g. with a pivoting jaw additional movable means performing clamping oper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8/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 A61B2018/00005Cooling or heating of the probe or tissue immediately surrounding the probe
    • A61B2018/00011Cooling or heating of the probe or tissue immediately surrounding the probe with fluids
    • A61B2018/00029Cooling or heating of the probe or tissue immediately surrounding the probe with fluids ope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2217/0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surgical instruments
    • A61B2217/002Auxiliary appliance
    • A61B2217/005Auxiliary appliance with suction drainage syste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2217/0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surgical instruments
    • A61B2217/002Auxiliary appliance
    • A61B2217/007Auxiliary appliance with irrigation syste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2218/00Details of 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 A61B2218/001Details of 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having means for irrigation and/or aspiration of substances to and/or from the surgical site
    • A61B2218/002Irrig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2218/00Details of 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 A61B2218/001Details of 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having means for irrigation and/or aspiration of substances to and/or from the surgical site
    • A61B2218/007Aspiration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Dentist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处置器具用的送液器具,该送液器具能够安装在可抓持活体组织的处置器具的抓持部上使用,其包括:用于接收流体的通道;和罩,其与通道相连并覆盖抓持部的背面,该背面是与可抓持活体组织的抓持面相反的一侧的面,罩与抓持部共同形成与通道相连的流路,使从通道接收到的液体从罩的与抓持面相邻的缘部与抓持面的缘部之间流出。

Description

送液器具、处置器具单元和处置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与处置器具一起使用的处置器具用的送液器具、包括送液器具的处置器具单元和处置系统。
背景技术
例如US 2007/0049920 A1公开了一种处置器具,其能够使用高频能量将活体组织的处置对象的温度提高至超过其蛋白质变性温度来进行凝固等处置。在为了使蛋白质变性而使用了高频能量的情况下,作为处置对象的活体组织可能会发生碳化,或粘附在电极上而变成高温。
一边对活体组织的处置对象滴注生理盐水等液体一边使用高频能量对活体组织的处置对象进行处置,也能够使处置对象的蛋白质变性。已知在这样的处置中,利用对处置对象的液体的滴注能够避免处置对象升温至发生碳化的温度。并且还已知,在这样的处置中,利用对处置对象的液体的滴注能够抑制作为处置对象的活体组织粘附在电极上。
在对处置对象滴注生理盐水等液体的情况下,在US 2007/0049920 A1的处置器具中,生理盐水等液体可能流到远离处置对象的意外的位置上。该情况下,可能会在远离处置对象的位置上消耗能量,难以使能量有效地作用在所希望的位置(处置对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处置器具用的送液器具、包括送液器具的处置器具单元和处置系统,其中,该送液器具与处置器具一起使用,能够一边使生理盐水等液体流出到活体组织的处置对象上一边高效地对处置对象进行处置。
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涉及一种处置器具用的送液器具,该送液器具能够安装在可抓持活体组织的处置器具的抓持部上使用,其包括:用于接收流体的通道;和罩,其与所述通道相连并覆盖所述抓持部的背面,所述背面是与可抓持所述活体组织的抓持面相反的一侧的面,所述罩与所述抓持部共同形成与所述通道相连的流路,使从所述通道接收到的液体从所述罩的与所述抓持面相邻的缘部与所述抓持面的缘部之间流出。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一至第六实施方式的处置系统的概略图。
图2A是表示要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处置系统的处置器具的末端执行器的第一抓持部上安装吸引/送液单元的送液器具之状态的概略截面图。
图2B是表示从沿图2A中2B-2B线的位置观察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处置系统的吸引/送液单元的送液器具之状态的概略局部截面图。
图2C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处置系统的吸引/送液单元的送液器具沿图2A中2C-2C线的截面图。
图3A是表示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处置系统的处置器具的末端执行器的第一抓持部上安装吸引/送液单元的送液器具而构成了处置器具单元之状态的概略截面图。
图3B是从沿图3A中3B-3B线的位置观察到的、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处置系统的处置器具的末端执行器的第一抓持部上安装吸引/送液单元的送液器具而构成了处置器具单元之状态的概略图。
图3C是从沿图3A和图3B中3C-3C线的位置观察到的、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处置系统的处置器具的末端执行器的第一抓持部上安装了吸引/送液单元的送液器具之状态的概略图。
图4是表示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处置系统的处置器具的第一抓持部上安装吸引/送液单元而构成了处置器具单元之状态的概略立体图。
图5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处置系统的吸引/送液单元的管单元的前端部附近的概略立体图。
图6A是从沿图1中6A-6A线的位置观察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处置系统的吸引/送液单元的管单元的管主体的概略图。
图6B是表示将杆部件插通在图6A所示的管单元的管主体中的状态的概略图。
图7A是表示要将第一实施方式的处置系统的吸引/送液单元的管单元的连结部的固定臂与处置器具的旋钮的凹部嵌合之状态的概略图。
图7B是表示将第一实施方式的处置系统的吸引/送液单元的管单元的连结部的固定臂与处置器具的旋钮的凹部嵌合而构成了处置器具单元之状态的概略图。
图8A是表示将杆部件插通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处置系统的吸引/送液单元的管单元的管主体和连结部中的状态下的连结部内的概略图。
图8B是在图8A中从沿8B-8B线的位置观察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处置系统的吸引/送液单元的管单元的管主体和连结部内的概略图。
图9是表示在图6A所示的将杆部件插通在管单元的管主体中的状态下,对第一实施方式的处置系统的吸引/送液单元的管单元内施加负压而使得管主体的内周面接近或紧贴杆部件的外周面时,在与各凸部相邻的位置形成空间之状态的概略图。
图10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在处置器具上安装了送液单元之状态的概略图,该概略图表示是,第一和第二抓持部可相对移动,并将各种处置器械插通在杆部件的外周面与管的内周面之间的管腔中的状态。
图11A是表示要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处置系统的处置器具的末端执行器的第一抓持部上安装吸引/送液单元的送液器具之状态的概略截面图。
图11B是表示从沿图11A中11B-11B线的位置观察到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处置系统的吸引/送液单元的送液器具之状态的概略局部截面图。
图11C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处置系统的吸引/送液单元的送液器具沿图11A中11C-11C线的截面图。
图12A是表示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处置系统的处置器具的末端执行器的第一抓持部上安装吸引/送液单元的送液器具而构成了处置器具单元之状态的概略截面图。
图12B是从沿图12A中12B-12B线的位置观察到的、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处置系统的处置器具的末端执行器的第一抓持部上安装吸引/送液单元的送液器具而构成了处置器具单元之状态的概略图。
图12C是从沿图12A和图12B中12C-12C线的位置观察到的、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处置系统的处置器具的末端执行器的第一抓持部上安装了吸引/送液单元的送液器具之状态的概略图。
图13是表示在第三实施方式的处置系统的处置器具的末端执行器的第一抓持部上安装吸引/送液单元的送液器具而构成了处置器具单元之状态的概略截面图。
图14A是从沿图1中6A-6A线的位置观察到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处置系统的吸引/送液单元的管单元的管主体的概略图。
图14B是表示将杆部件插通在图14A所示的管单元的管主体中的状态的概略图。
图15A是从沿图1中6A-6A线的位置观察到的第五实施方式的处置系统的吸引/送液单元的管单元的管主体的概略图。
图15B是表示将杆部件插通在图15A所示的管单元的管主体中的状态的概略图。
图16是从沿图1中6A-6A线的位置观察到的将杆部件插通在第六实施方式的处置系统的吸引/送液单元的管单元的管主体中的状态的概略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使用图1至图9说明第一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处置系统10包括处置器具(外科手术用器械)12,与后述的开关48a、48b、48c的操作相应地输出适当的电功率和/或信号的能量源(控制器)14,吸引/送液单元(吸引/送液辅助器具)16,流体源18和吸引器20。吸引器20包括吸引源(吸引泵)20a和吸引容器20b。处置器具12与能量源14连接而作为能量处置器具使用。
吸引/送液单元16被安装在处置器具12上使用。将处置器具12上安装了吸引/送液单元16的状态称作处置器具单元100。吸引/送液单元16还与流体源18和吸引器20连接使用。此处说明使用送液源作为流体源18的例子,但也能够使用送气源作为流体源18。
能量源14还连接有用于进行各种设定的未图示的输入部等。
在本实施方式中,处置器具12包括把手32、杆部件34和末端执行器36。把手32、杆部件34和末端执行器36规定了处置器具12的长度方向轴L。长度方向轴L是沿杆部件34和/或末端执行器36规定的,所以可以是笔直的也可以是弯曲的。
杆部件34由把手32支承,沿长度方向轴L伸出到把手32的前端侧。末端执行器36在杆部件34的前端沿长度方向轴L设置于前端侧。
把手32可以为各种形状。此处,以手枪型(枪型)为例进行说明。把手32包括壳体42和可动把手44,其中,壳体42具有固定把手(握柄)42a,可动把手44设置在壳体42上,且能够在与固定把手42a隔开间隔的位置和靠近固定把手42a的位置之间移动。把手32在壳体42的前端部具有可使杆部件34和末端执行器36绕其长度方向轴L旋转的旋钮46。旋钮46与杆部件34和末端执行器36的关系是公知的,故省略此处的说明。旋钮46还具有凹状的固定部(凹部)46a,其用于容纳后述的管单元(液体供给通路)94的连结部204的固定臂254。当管单元94的连结部204的固定臂254卡合在固定部46a中时,随着旋钮46的操作,管单元94与杆部件34和末端执行器36一起旋转。
把手32在壳体42上具有开关48a、48b。例如当按下第一开关48a时,从能量源14对流体源18输出信号,从流体源18对后述管单元94供给例如生理盐水等液体,并且从能量源14对后述的电极72、82之间供给电功率即能量(高频能量)。例如当按下第二开关48b、第三开关48c和未图示的脚踏开关中的任一个时,从能量源14对吸引源20a输出信号。此时,吸引源20a工作,经管单元94的管主体212在管主体212的前端侧进行吸引,将吸引物储存在吸引容器20b中。当解除了第二开关48b、第三开关48c和未图示的脚踏开关中正按下的开关的按压时,对吸引源20a输出信号,使吸引源20a停止工作。
在上述说明中,说明了通过电气地控制流体源18来进行液体供给的例子。但也可以采用在从流体源18供给液体时不使用能量源(控制器)14进行控制的方式。该情况下,能量源14无需与流体源18连接。
例如,将贮存有生理盐水等液体的液体袋(流体源18)吊在悬挂台上,将液体袋与管主体212之间通过输液管和连接器等连结。利用施加在液体袋上的大气压和重力,像进行点滴那样滴注生理盐水。
在上述说明中,采用了以电气方式对吸引源20a的液体吸引进行ON/OFF控制的结构。但也可以采用不对吸引源20a的吸引进行ON/OFF控制的方式。例如,可以在从液体袋持续滴注生理盐水的同时,使吸引源20a持续进行吸引,也可以在处置中不利用吸引源20a进行吸引,而是在处置完成后进行液体的吸引。
如图2A所示,杆部件34包括棒52和覆盖棒52的外周面的管部件(pipe)54,棒52的前端部被用作末端执行器36的后述的第二抓持部64。棒52的前端沿长度方向轴L从管部件54的前端伸出。即,管部件54覆盖棒52的除前端部之外的部分的外周面。棒52的根端被支承在把手32内。
如图1所示,末端执行器36具有1对抓持部62、64。此处,1对抓持部62、64中的一方即第一抓持部62形成为可动式。由于是公知的技术故省略说明。在把手32的可动把手44位于与固定把手42a隔开间隔的位置时,由于与可动把手44的操作联动的连接机构66(参照图2A)的作用,可动式的第一抓持部62与另一方的第二抓持部64隔开间隔而处于打开位置(参照图1)。在把手32的可动把手44位于靠近固定把手42a的位置时,由于连接机构66的作用,可动式的第一抓持部62靠近另一方的第二抓持部64而处于闭合位置(参照图2A)。
如图2A所示,此处说明的是在处置器具12的末端执行器36中具有1对电极72、82,使用双极型的高频能量对处置对象进行处置(例如活体组织的封合)的例子。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使用双极型的高频能量对处置对象进行处置(例如活体组织的封合),在第一抓持部62设有第一电极72,在第二抓持部64设有第二电极82。棒52的前端部中的至少与第一电极72相对的位置具有导电性。第二电极82具有与第一电极72的抓持面62a共同抓持作为处置对象的活体组织的抓持面(电极面)82a。抓持面82a可被用户观察到。
如图2A所示,第一抓持部62具有与第二抓持部64的第二电极82相对的第一电极72,和将第一电极72中远离第二电极82的一侧覆盖的可动部件74。第一电极72和可动部件74的沿长度方向轴L的方向形成得比与长度方向轴L正交的宽度方向长。此处,可动部件74包括凹部74a、缘部74b(参照图3B)和背面74c,其中凹部74a用于固定第一电极72,缘部74b形成在凹部74a的外侧,背面74c与缘部74b相连且位于与固定了第一电极72的一侧(凹部74a)相反的一侧。通常,可动部件74的凹部74a不会被用户观察到。
如图2A和图3B所示,第一电极72具有能够与作为处置对象的活体组织接触的电极面72a。可动部件74的缘部74b和第一电极72的电极面72a共同形成用于抓持作为处置对象的活体组织的抓持面62a。抓持面62a可被用户观察到。
图2A所示的可动部件74的背面74c优选形成为可抑制对活体组织的钩挂的平滑的曲面形状。可动部件74的背面74c形成为越去往标记76a所示的前端则相对于抓持面62a的高度越小、并且宽度越窄的曲面形状。通常,可动部件74的背面74c构成第一抓持部62的外表面的一部分,容易被用户观察到,并且容易被用户触碰到。
在第一抓持部62相对于第二抓持部64处于闭合位置的情况下,第一电极72靠近第二电极。第一电极72和第二电极82优选构成为,即使第一抓持部62相对于第二抓持部64处于闭合位置、第一电极72靠近第二电极,二者也彼此隔开间隔。
图1所示的吸引/送液单元16包括送液器具92和管单元94,其中,送液器具92供处置器具12使用,与处置器具12的末端执行器36的第一抓持部62共同规定通向处置对象即活体组织的流路F,管单元94用于对送液器具92供给液体。即,送液器具92被安装在可抓持活体组织的处置器具12的第一抓持部62上,构成处置器具单元100。
如果对送液器具92仅进行送液,则使用直径小的挠性管作为管单元94即可。本实施方式中,按管单元94具有能够进行送液和吸引的多个管腔(通道)的情况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管单元94安装在处置器具12的杆部件34和把手32的旋钮46上使用。送液器具92和管单元94被组合使用。在安装到处置器具12上时,送液器具92和管单元94可以构成为一体,也可以彼此分离。
如上所述,图1至图4所示的送液器具92被安装在处置器具12上,构成处置器具单元100。如图2A和图2B所示,送液器具92包括主体(安装体)102和支承部104,其中主体102可安装在第一抓持部62上,支承部104以安装在杆部件34的前端部上的状态被支承。主体102可经由销106相对于支承部104转动。即,支承部104被安装在处置器具12上,对后述的罩112进行轴支承以使其能够随第一抓持部62的转动而转动。优选的是,支承部104相对于送液器具92的主体102转动的转动中心即销106,与第一抓持部62相对于处置器具12的末端执行器36的杆部件34转动的转动中心是一致的。
如图2A至图4所示,主体102包括杯状的罩112和从外部接收流体的通道(channel)114,罩112覆盖第一抓持部62的可动部件74的背面74c的前端部76。罩112与通道114相连,用于规定从送液器具92的外部供给的液体等流体的流路F。罩112与第一抓持部62共同形成与通道114相连的流路F,使从通道114接收的液体从罩112中后述的缘部112b与抓持面62a的缘部74b之间流出,其中,缘部112b是罩112中的与抓持部62a相邻的部位。
主体102包括经1对销106与支承部104连结的1对连结部116。连结部116形成在沿长度方向轴L比罩112靠根端的一侧。连结部116位于与通道114的根端相邻的位置。1对连结部116彼此隔开间隔。在连结部116上设置有保持臂(保持部)118,该保持臂118以抱住第一抓持部62的可动部件74的根端部附近的方式进行保持。保持臂118可弹性变形,以使得第一抓持部62的背面74c紧贴在通道114的后述的缘部114a上的方式施加作用力。
如图3A、图3B和图4所示,在送液器具92被安装在处置器具12上的状态下,通过由保持臂118抱住可动部件74的根端部附近,来将主体102安装在第一抓持部62的可动部件74上。因此,随着第一抓持部62向打开位置(参照图1)移动,主体102经由销106相对于支承部104转动。同样地,随着第一抓持部62向闭合位置(参照图3A)移动,主体102经由销106相对于支承部104转动。即,保持部118用于保持罩112和通道114可与第一抓持部62一起转动的状态。销106可以与主体102形成为一体,也可以与支承部104形成为一体。
优选如图2A和图2B所示,使该罩112、通道114、1对连结部116和1对保持臂118形成为一体。
如图2A、图2B、图3A至图4所示,罩112具有内周面112a,其覆盖处置器具12的第一抓持部62的可动部件74的背面74c中包括前端76a在内的前端部76的附近。如图2A和图2B所示,罩112形成为大致1/4球面形状。如图2B所示,罩112在与第二抓持部64相对的位置上,具有大致U字形的缘部112b。
如图3A和图3B所示,缘部112b中标记112c所示的、与第一抓持部62的可动部件74的背面74c的前端76a相对的位置,相对于第一抓持部62的可动部件74的背面74c的前端76a隔开间隔。因此,在罩112的内周面112a与第一抓持部62的可动部件74的背面74c的前端部76之间形成有间隙G。
如图2A至图2C所示,本实施方式中,通道114形成为大致U字形——与长度方向轴L正交的截面为大致U字形——等的半管(half-pipe)形状。如图3A和图4所示,作为管单元94的送液管的后述的第一导管214被嵌合在通道114中。优选例如使通道114的宽度随着从其根端侧去往前端侧而逐渐减小。因此,容易维持管单元94的后述的第一导管214在通道114中的嵌合状态。
如图1、图3A和图4所示,在1对连结部116之间,设置有管单元94的后述的第一导管(送液管)214。
如图3A和图3C所示,通道114利用其与可动部件74的背面74c之间的间隙G形成流体的流路F。优选使通道114的缘部114a中根端侧的部位紧贴在可动部件74的背面74c上。还优选在图2A至图2C所示的通道114的缘部114a上固定有橡胶材料等密封材料。
如图3A所示,在送液器具92被安装在第一抓持部62上的状态下,通道114的根端被维持为紧贴在可动部件74的背面74c上的状态,通道114的前端被维持为与可动部件74的背面74c隔开间隔的状态。因此,通道114的前端连通至罩112与第一抓持部62的可动部件74的背面74c之间的间隙G。
在送液器具92中的从通道114的前端到罩112的缘部112b的前端112c的部分,相对于第一抓持部62的可动部件74的背面74c的前端部76形成了间隙G。因此,从通道114的前端到罩112的缘部112b的前端112c规定了流路F。
如图1至图4所示,支承部104可以具有可与杆部件34的外周面35嵌合的筒状部132。筒状部132的一部分形成为允许管单元94的第一导管214移动并对移动进行引导的引导部134。在第一抓持部62和送液器具92的主体102转动时,利用该引导部134能够防止负荷施加在管单元94的管202的第一导管214与送液器具92的主体102的通道114之间。从而,能够维持管单元94的第一导管214与送液器具92的主体102之间的嵌合。并且能够维持送液器具92的主体102嵌合在第一抓持部62上的状态。
只要能够确保在送液器具92的主体102被安装在第一抓持部62上的状态下,送液器具92不会在进行活体组织的处置时从处置器具12的第一抓持部62脱出,支承部104就不是必要的。本实施方式中,即使送液器具92的主体102意外地从第一抓持部62脱出,也能够维持支承部104安装在处置器具12(杆部件34)上的状态,所以能够确保送液器具92(主体102)不会从处置器具12上脱出。
如图1所示,管单元94具有安装在杆部件34的管部件54的外侧使用的管(tube)202,和固定在管202的根端的、可与旋钮46连结的连结部204。管202例如由硅酮材料、聚氨酯材料、聚乙烯材料等具有挠性的材料形成。
如图5所示,管202具有筒状的主体(外管)212,和从主体212的前端212a伸出到前端侧的第一导管(前端侧导管)214。主体212沿着由前端212a和根端212b(参照图8A)规定的中心轴(长度方向轴)C延伸。主体212和第一导管214优选形成为一体。如图5、图6A和图6B所示,主体212具有向径向内侧凸出的多个(此处为4个)凸部(肋)222、224、226、228。凸部222、224、226、228沿着中心轴C设置。
凸部222、224、226、228具有凸出面222a、224a、226a、228a和各为1对的侧面222b、224b、226b、228b。凸出面222a、224a、226a、228a位于相对于管主体212的内周面213a向管主体212的径向内侧凸出的位置。凸出面222a、224a、226a、228a与杆部件34的外周面35抵接。各为1对的侧面222b、224b、226b、228b形成在凸出面222a、224a、226a、228a与管主体212的内周面213a之间。各为1对的侧面222b、224b、226b、228b的法线彼此朝向大致相反的方向。
主体212和多个凸部222、224、226、228优选形成为一体。凸部222、224、226、228优选关于主体212的中心轴C在周向上以适当的间隔形成。此处,凸部222、224、226、228关于主体212的中心轴C在周向上以90°的间隔形成。凸部222、224、226、228优选从管202的主体212的前端212a(参照图5)连续地形成至根端212b(参照图8A)。管202的主体212的前端212a用作吸引开口。管202的主体212的根端212b用作在连结部204内与第二管口258连通的吸引引导部。
如图5至图6B所示,在多个凸部222、224、226、228中的1个凸部222中形成有流路(送液管路)232。凸部222的流路232能够使从管主体212的根端212b(参照图8A)流入、从前端212a流出的液体通过。流路232与从管202的前端伸出到前端侧的第一导管214的流路214a连通。
如图8A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管202具有从主体212的根端212b伸出到根端侧的作为送液管的第二导管(根端侧导管)216。主体212和第二导管216优选形成为一体。流路232与第二导管216的流路216a连通。因此,能够使液体等流体从第二导管216的流路216a通过主体212的流路232流动到第一导管214的流路214a。从而,能够使液体等流体从第一导管214的流路214a的前端流出。
如图6B所示,在处置器具12的杆部件34被设置在管202的内侧的状态下,在凸部222、224之间,凸部224、226之间,凸部226、228之间,和凸部228、222之间分别形成了管腔223、225、227、229。即,管单元94的主体212与处置器具12的杆部件34共同形成多个管腔223、225、227、229。
凸部222与管主体212的内周面213a和杆部件34的外周面35共同地在周向上相邻的位置形成了管腔223、229。凸部224在周向上相邻的位置形成了管腔223、225。凸部226在周向上相邻的位置形成了管腔225、227。凸部228在周向上相邻的位置形成了管腔227、229。
如图5所示,管主体212在前端212a的附近具有将内周面213a和外周面213b贯通的贯通孔223a、229a。在图5所示的各管腔223、229的前端发生堵塞的情况下,可从形成在主体212的侧面的贯通孔223a、229a进行吸引。优选在管腔225、227中也形成贯通孔(未图示)。
如图7A至图8B所示,连结部204具有筒状的主体(壳体)252、固定臂(固定部)254、第一管口(送液口)256和第二管口(吸引口)258。在主体252中,在其前端形成有供管主体212插入的第一贯通孔252a,在另一端形成有供杆部件34插通的第二贯通孔252b。在第一贯通孔252a的缘部设置有O型环260a作为第一密封部件,在第二贯通孔252b的缘部设置有O型环260b作为第二密封部件。前端侧的O型环260a紧贴在管202的主体212的外周面213b上。即,第一密封部件260a将管主体212的外周面213b与连结部204的主体252之间密封。根端侧的O型环260b紧贴在处置器具12的杆部件34的外周面35上。即,第二密封部件260b将杆部件34的外周面35与连结部204的主体252之间密封。
第一管口256设置在连结部204的主体252上,与管202的第二导管216连通。第一管口256在本实施方式中用于送液。第一管口256经管22a与图1所示的流体源18连接。第一管口256也可以用于送气。
第二管口258设置在连结部204的主体252上,将主体252的内侧与外侧连通。管202的主体212的根端212b与第二管口258在连结部204的主体252的内侧连通。即,第二管口258与管主体212的根端212b连通。第二管口258在本实施方式中用于吸引。第二管口258经管22b与图1所示的吸引容器20b连接。
如图7A和图7B所示,固定臂254可固定在旋钮46的凹状的固定部46a中。例如当固定臂254为1个,与固定臂254对应的固定部46a为1个时,吸引/送液单元16的朝向是确定的。此时,在沿长度方向轴L的方向和绕长度方向轴L的方向这两个方向上,固定臂254相对于旋钮46被固定。从而,在固定臂254被固定在旋钮46上的状态下,当使旋钮46绕长度方向轴L旋转时,杆部件34的外侧的管202也一起旋转。
如图1所示,处置器具12、能量源14、流体源18和吸引源20a能够收发电信号。因此,可以通过按下开关48a,从能量源14对流体源18传递信号来驱动流体源18,并从能量源14输出高频能量。并且,可以通过按下开关48b,从能量源14对吸引源20a传递信号来驱动吸引源20a。
将处置器具12的开关48a被按下时从流体源18供给的流体的流量、管单元94的流路216a、232、214a的长度、流路216a、232、214a的截面积等适当地输入到能量源14,预先计算从按下开关48a到要从能量源14输出高频电流的时间。因此,能够调节使液体流出到末端执行器36的第一抓持部62的抓持面62a上的时机和高频电流的输出时机。除此以外,也可以采用这样的方式,即,在利用传感器等识别出液体已通过管单元94的适当位置后,输出高频电流。
在不对液体的供给进行电控制而是利用液体袋构成流体源18进行液体的供给的情况下,将贮存了生理盐水等液体的液体袋吊在悬挂台上。将液体袋与管主体212之间通过管和连接器等连结,利用施加在液体袋上的大气压和重力,像进行点滴那样滴注生理盐水。管上安装有通过挤压管、使管变形来调节管中流动的液体的流量的调节器具,能够由术者调节该调节器具来适当调节滴注的液体的流量,不过,这一点并未给出图示。
接着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处置系统10的作用。此处,对使用生理盐水作为从流体源18供给的液体的例子进行说明。并且,此处说明使用高频电流(高频能量)作为对活体组织进行处置的能量来进行处置对象即活体组织的凝固/封合的例子。关于作为处置对象的活体组织,以血管为例进行说明。
从图2A所示的送液器具92的主体102的通道114的根端侧,使管单元94的第一导管214嵌合,构成图1所示的吸引/送液单元(辅助器具)16。此时,管单元94的第一导管214穿过送液器具92的支承部104的内侧。也可以是,将管单元94的第一导管214通过粘接或熔接而固定在送液器具92的主体102上,构成吸引/送液单元16。
如图1所示,使处置器具12的末端执行器36面对管单元94的连结部204的根端侧贯通孔252b。并且,使把手32的可动把手44靠近固定把手42a来使第一抓持部62相对于第二抓持部64移动至闭合位置。在该状态下,使处置器具12的末端执行器36穿过管单元94的连结部204和管主体212伸出到管主体212的前端212a的前端侧。此时,处置器具12的长度方向轴L与管单元94的中心轴(长度方向轴)C一致。然后,如图3A至图4所示,使送液器具92的罩112的内周面112a与末端执行器36的第一抓持部62的可动部件74的背面74c的前端部76相对。此时,送液器具92的主体102的保持臂118通过卡扣配合而抱住第一抓持部62的可动部件74的根端部附近。于是,送液器具92的主体102被安装在第一抓持部62的可动部件74上。
使送液器具92的罩112的内周面112a与末端执行器36的第一抓持部62的可动部件74的背面74c相对,将管单元94的第一导管214在配置于送液器具92的通道114内的状态下固定在第一抓持部62的可动部件74的背面74c上。此时,通道114的前端与第一导管214的前端之间隔开有间隔。在通道114的前端附近与可动部件74的背面74c之间形成了间隙G、即流路F。
术者可适当地操作可动把手44,确认送液器具92的主体102跟随第一抓持部62的可动部件74的动作。
在管单元94中,连结部204的主体252的根端靠近或抵接在旋钮46的前端。在该状态下,如图7A和图7B所示,将连结部204的固定臂254嵌入到旋钮46的固定部46a中,将固定臂254固定在旋钮46上。因此,当使旋钮46旋转时,管单元94的连结部204跟随旋钮46的旋转而旋转。
术者在将吸引/送液单元16安装在处置器具12上的状态下,将末端执行器36配置在体腔内。末端执行器36的位置和姿态例如使用未图示的内窥镜来确认。
术者可适当地操作可动把手44,使用第一抓持部62的抓持面62a中的前端部(前端侧的区域)抓持血管。然后,当术者按下第一开关48a时,从流体源18通过管22a、第一管口256、管202对送液器具92的主体102供给液体,并且从能量源14对抓持部62、64的电极72、82之间供给高频电能。
液体从第一导管214的前端向送液器具92的通道114的前端排出。通道114的前端连通至罩112的内周面112a与第一抓持部62的可动部件74的背面74c的前端部76之间的间隙G。
此处,在送液器具92中的从通道114的前端到罩112的缘部112b的前端112c的部分,相对于第一抓持部62的可动部件74的背面74c的前端部76形成了间隙G、即流路F。因此,流体在流路F(间隙G)中流动。尤其是,可动部件74的背面74c随着越去往标记76a所示的前端则相对于抓持面62a的高度越小,因此液体容易流向可动部件74的背面74c的前端部76的前端76a。液体在第一抓持部62的可动部件74的背面74c的前端部76与送液器具92的罩112的内周面112a之间通过,从第一抓持部62的可动部件74的背面74c的前端76a与罩112的缘部112b之间,排出到抓持面62a上。本实施方式中,使生理盐水从第一抓持部62的抓持面62a的前端流到作为处置对象的血管上。换言之,在本实施方式的吸引/送液单元16和处置器具单元100中,生理盐水所流到的血管上的位置是第一抓持部62的抓持面62a的前端。像这样,罩112与处置器具12的第一抓持部62的可动部件74的背面74c之间的流路F,是形成在罩112的缘部112b的前端112c与抓持面62a的缘部74b之间的,其中缘部112b与抓持面62a相邻。因此,能够使液体从罩112的前端112c与抓持面62a的缘部74b之间流出。
像这样,本实施方式的处置系统10一边使生理盐水等液体流出并涂覆在活体组织的处置对象上,一边使用高频能量对活体组织的处置对象进行处置。生理盐水仅流到第一抓持部62的抓持面62a中的、对作为处置对象的活体组织进行抓持的前端。因此,能量被有效地供给到处置对象即活体组织中的涂覆了生理盐水的部位。
由于生理盐水和高频能量的作用,所抓持的血管因蛋白质变性而被封合。此时,由于生理盐水的作用,能够防止所抓持的血管粘附在抓持面62a上。因此,例如在松开可动把手44而使第一抓持部62相对于第二抓持部64移动至打开位置时,血管的封合状态能够得到维持。而在对血管施加了高频能量时,由于生理盐水的作用,能够防止所抓持的血管发生碳化。
若生理盐水流到第一抓持部62的整个抓持面62a,在未对活体组织进行抓持的部位也会消耗能量。而像本实施方式这样,通过使生理盐水从第一抓持部62的抓持面62a的前端(可动部件74的前端)76a流到作为处置对象的活体组织上,能够有效地对作为处置对象的活体组织施加能量。因此,即使使用相同的能量,与生理盐水被涂覆在第一抓持部62的整个抓持面62a的情况相比,在生理盐水仅涂覆在第一抓持部62的抓持面62a的前端76a的情况下能够更有效地使用能量。从而,即使使用相同的能量,与生理盐水被涂覆在第一抓持部62的整个抓持面62a的情况相比,在生理盐水仅涂覆在第一抓持部62的抓持面62a的前端76a的情况下,能够更快速且可靠地进行血管的止血。
此处说明了在缘部112b的前端112c与第一抓持部62的可动部件74的背面74c的前端部76之间形成间隙G的例子。但标记112c所示的位置即间隙G的开口可以形成在缘部112b的任意位置上。即,标记112c所示的位置优选位于罩112的前端,但也可以形成在罩112的缘部112b的任意位置上。在对肝细胞等其他活体组织进行止血的情况下,也与进行血管封合的情况同样地,使用第一抓持部62的抓持面62a中的前端部(前端侧的区域)抓持作为处置对象的活体组织。肝脏的血管密度较高,细血管以高密度分布。在对肝脏细胞实施处置的过程中出现的细血管难以用第一抓持部62和第二抓持部64抓持的情况下,首先,使第一抓持部62相对于第二抓持部64张开,以处置对象位于第一抓持部62与第二抓持部64之间的方式抵接到活体组织上。接着,使生理盐水从第一抓持部62的抓持面62a的前端(可动部件74的前端)76a流到作为处置对象的活体组织上,经生理盐水将第一抓持部62与第二抓持部64之间电连接。输出高频电流,能够使高频电流经生理盐水在处置对象中流动来将血管止血。
在杆部件34的外周面35与管单元94的主体212的内周面213a之间,本实施方式形成了4个管腔223、225、227、229。当利用吸引器20的吸引源20a对连结部204的第二管口258进行了吸引时,管主体212的内周面213a与杆部件34的外周面35之间发生减压。此时,杆部件34的外周面35例如由不锈钢材料等硬质材料形成。而管主体212如上所述,例如由硅酮材料、聚氨酯材料、聚乙烯材料等具有挠性的软质材料形成。因此,当吸引力作用在杆部件34的外周面35与管主体212的内周面213a之间时,在管主体212中,凸部(肋)222与224之间、凸部224与226之间、凸部226与228之间以及凸部228与222之间的内周面213a分别靠近杆部件34的外周面35或抵接到外周面35上。随着管主体212的内周面213a靠近杆部件34的外周面35或抵接到外周面35上,凸部222、224、226、228的凸出面222a、224a、226a、228a紧贴在杆部件34的外周面35上。此时,凸部222、224、226、228维持其形状。即,凸部222、224、226、228在管主体212的内侧被施加了负压的状态下,维持管主体212的内周面213a与凸出面222a、224a、226a、228a之间的距离(即向内侧凸出的长度)。
因此,即使因吸引力导致管主体212的内周面213a的一部分紧贴在杆部件34的外周面35上,管主体212的内周面213a中的与凸部222、224、226、228的各为1对的侧面222b、224b、226b、228b相邻的位置也能够分别维持空间S。即,在管主体212的内侧被施加了负压时,利用各为1对的侧面222b、224b、226b、228b和管主体212的内周面213a,可在它们与杆部件34的外周面35之间分别形成空间S。因此,空间S作为吸引通路得到维持,生理盐水、血液、活体组织能够因吸引而被从管主体212的前端212a导向根端212b,通过第二管口258、管22b排出到吸引容器20b。
此时,管主体212的内周面213a在其与杆部件34的外周面35之间形成了多个管腔223、225、227、229。因此,管主体212只要具有内周面213a即可形成管腔223、225、227、229,能够抑制厚度变厚。
此外,例如即使在1个管腔223中发生堵塞,其余管腔225、227、229也能够确保前端212a与根端212b之间的连通。因此,管主体212能够确保吸引通路。
在体腔内,例如使用钳子从体腔内取出切除的活体组织,或通过吸引来除去生理盐水和血液等。在如上所述使用生理盐水时,可能会产生雾气,妨碍通过内窥镜观察末端执行器36。此时,通过操作第二开关48b进行吸引,能够省去用钳子抓持活体组织并将其从体腔内取出至体腔外的作业。并且还能够迅速地除去因处置等而产生的雾气。
如上所述,采用本实施方式的处置系统10具有以下效果。
通过使用在处置器具12上安装了送液器具92得到的处置器具单元100,能够利用形成在送液器具92与处置器具12的第一抓持部62之间的流路F,将生理盐水等液体滴注到第一抓持部62中所希望的位置上。因此,能够使用能量对活体组织进行处置。并且,能够一边使液体流出,一边在减少能量损失的同时,高效地使能量作用在处置对象上进行处置。
能够使用管单元94来与处置器具12共同工作来进行吸引。此时,管单元94能够与处置器具12共同形成多个管腔。尤其是,即使管主体212内被施加了负压,凸部222、224、226、228的形状也能够得到维持,能够利用凸部222、224、226、228,在与凸部222、224、226、228相邻的位置形成空间S。空间S能够用作吸引通路。因此,不需要进行为了消除吸引通路的堵塞而例如将处置器具的处置部暂时取出到体外来确保吸引通路的作业。从而,通过使用本实施方式的管单元94,能够高效地将吸引物储存到吸引容器20b中。
本实施方式以第一抓持部62可相对于第二抓持部64移动的类型的末端执行器36为例进行了说明。即,说明了第一抓持部62相对于固定的第二抓持部64可移动的例子。但如图10所示,使用第一和第二抓持部62、64双方可移动的类型的末端执行器36也是适宜的。即,也可以采用第一抓持部62和第二抓持部64双方能够相对地靠近和远离的结构。该情况下,送液器具92可以安装在第一和第二抓持部62、64的任意一者上。也可以将送液器具92安装在第一和第二抓持部62、64这两者上。
在杆部件34的外周的管腔223、225、227、229的一部分中配置合适的器械也是适宜的。即,如图10所示,多个管腔223、225、227、229能够用作各种处置器械的插通通路。在多个管腔223、225、227、229中,将送液导管304插通在1个管腔223中。将圈套器302插通在另一个管腔225中。这些处置器械(送液导管304和圈套器302)能够与处置器具12一起使用。
在第二导管216的流路216a、主体212的流路232和第一导管214的流路214a之外,送液导管304例如可以配置在管腔223中。送液导管304例如能够将药液等涂覆在所希望的位置上。圈套器302例如能够配置在管腔225中。圈套器302例如能够将息肉等切除对象物扎紧并切除。并且,能够使用同一管腔225或其他管腔223、227、229吸引切除对象物,将切除对象物储存在吸引容器20b中。
除此以外,第一实施方式的处置器具12说明了使用高频能量的例子,但也可以与高频能量一起或者代替高频能量使用由加热器产生的热能。在例如与高频能量一起使用热能的情况下,可以在电极72与可动部件74之间配置加热器。例如可以在电极72的背面配置加热器。在例如代替高频能量使用热能的情况下,可将电极72改为导热板或加热器。
上面说明了第二抓持部64与第一电极72共同工作(协作)使用高频能量的例子。除此以外,也可以对杆部件34的棒52传递超声波振动。在第一和第二抓持部62、64之间抓持了活体组织的状态下,通过使用高频能量并对棒52传递超声波振动,能够将活体组织一边封合一边切开。
(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使用图11A至图12C说明第二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是包括变形例在内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中已说明的部件相同的部件或者具有相同功能的部件,尽量标注相同标记,省略详细说明。
如图11A所示,本实施方式中,送液器具92的主体102的通道114并非半管形状,而是具有筒状的管部件114b。管部件114b的外周面可抵接或紧贴在可动部件74的背面74c上。通道114的前端与间隙G连通。,管部件114b可由与管主体212同样的具有挠性的软质材料形成,也可由硬质塑料材料或金属材料等硬质材料形成。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为了将送液器具92的主体102固定在处置器具12的第一抓持部62上,在送液器具92的主体102的连结部116设置了保持臂(保持部)118的例子。此处,说明在罩112上设置了可与第一抓持部62的可动部件74的缘部74b嵌合的嵌合部112d的例子。也优选在送液器具92的主体102上形成保持臂118和嵌合部112d这两者。
如图12C所示,嵌合部112d从罩112的缘部向内侧凸出。罩112的内周面112a对可动部件74的前端部76中的靠近缘部74b的位置进行支承。嵌合部112d能够保持可动部件74的缘部74b。因此,嵌合部112d与抓持面62a的缘部74b嵌合。即,嵌合部112d用于保持罩112和通道114可与第一抓持部62一起转动的状态。
此时,如图12A和图12B所示,形成了与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间隙G同样的间隙G(流路F)。
在该状态下,当按下开关48a时,流体源18工作,从流体源18通过管22a、管单元94的第一管口256、连结部204的筒状的主体252、管单元94的第二导管216的流路216a、管主体212的凸部222的流路232、第一导管214的流路214a,对送液器具92的通道114与第一抓持部62的背面74c之间的流路F供给液体。因此,液体从第一抓持部62的可动部件74的前端与送液器具92的前端之间,被供给到血管的外周。在该状态下,能量源14使高频电流(高频能量)在第一电极72与第二电极82之间流动,恰当地对血管进行封合处置。
此时,在对血管供给生理盐水等液体时,生理盐水主要流到抓持面62a的前端侧,生理盐水不容易流到根端侧。因此,能够有效地使用能量进行血管的封合。通过对抓持面62a供给生理盐水,能够防止在暂时封合之后,因封合的血管粘附在第一抓持部62上,导致在使第一抓持部62相对于第二抓持部64张开等时,血管的封合被解除。
(第三实施方式)
接着使用图13说明第三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是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对于与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中已说明的部件相同的部件或者具有相同功能的部件,尽量标注相同标记,省略详细说明。
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说明了第一电极72被固定于可动部件74的例子。此处,如图13所示,可动部件74使抓持面62a能够按照活体组织的形状而相应地雨刷状或翘板状地转动。具体而言,利用销78a将转动体(电极保持部件)78以可转动的方式支承于可动部件74。转动体78保持电极72。
此处,可动部件74的背面74c与第二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结构同样地形成。因此,如第二实施方式所说明的那样,能够一边使液体流动一边恰当地进行处置。并且,也可以使用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通道114。
(第四实施方式)
接着使用图14A和图14B说明第四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是第一至第三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对于与第一至第三实施方式中已说明的部件相同的部件或者具有相同功能的部件,尽量标注相同标记,省略详细说明。
此处说明管单元94的管202的变形例。
如图14A所示,凸部222、224、226关于中心轴C在周向上每隔60°地形成。如图14B所示,在杆部件34被插通在管202中的状态下,凸部222形成了管腔223、227。凸部224形成了管腔223、225。凸部226形成了管腔225、227。在该状态下,当管202内被施加了负压时,如图14B中虚线所示,管主体212的内周面213a可能抵接或紧贴在杆部件34的外周上。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凸部222、224、226也能够在管主体212的内侧被施加了负压的状态下维持管主体212的内周面213a与凸出面222a、224a、226a之间的距离(即向内侧凸出的长度)。于是,在凸部222的周向上相邻的位置、凸部224的周向上相邻的位置和凸部226的周向上相邻的位置分别形成了空间S。因此,空间S作为吸引通路得到维持。
(第五实施方式)
接着使用图15A和图15B说明第五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是第一至第四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对于与第一至第四实施方式中已说明的部件相同的部件或者具有相同功能的部件,尽量标注相同标记,省略详细说明。
此处说明管单元94的管202的变形例。
如图15A所示,凸部222在管单元94的管202的主体212的内周面213a上仅形成了1个。如图15B所示,在杆部件34被插通在管202中时,杆部件34的外周与凸部222的凸出面222a抵接,并且管主体212的内周面213a中与凸出面222a相对的位置与杆部件34的外周抵接。在该状态下,凸部222形成了管腔223、225。此时,不同于第一和第四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结构,管202的中心轴C与杆部件34的长度方向轴L不一致,位于偏离的位置上。
在该状态下,当管202内被施加了负压时,如图15B中虚线所示,管主体212的内周面213a会紧贴在杆部件34的外周上。凸部222在管主体212的内侧被施加了负压的状态下维持管主体212的内周面213a与凸出面222a之间的距离。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在凸部222的周向上相邻的位置也能够形成空间S。因此,空间S作为吸引通路得到维持。
(第六实施方式)
接着使用图16说明第六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是第一至第五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对于与第一至第五实施方式中已说明的部件相同的部件或者具有相同功能的部件,尽量标注相同标记,省略详细说明。
此处说明管单元94的管202的变形例。
此处,在管202的主体212的凸部222、224、226、228上,具有与凸部222、224、226、228形成为一体的内管218。凸部222、224、226、228的凸出面222a、224a、226a、228a与内管218的内周面219a是同一个面。因此,凸出面222a、224a、226a、228a和内管218的内周面219a共同形成内周曲面。内管218相比管主体212位于内侧,覆盖杆部件34的外周面35。内管218在凸部222、224之间形成管腔223,在凸部224、226之间形成管腔225,在凸部226、228之间形成管腔227,在凸部228、222之间形成管腔229。
凸部222、224、226、228在管主体212的内侧被施加了负压的状态下维持管主体212的内周面213a与凸出面222a、224a、226a、228a以及内管218的外周面219b之间的距离。当管主体212的内侧与内管218的外周面219b之间被施加了负压时,利用凸部222、224、226、228的各为1对的侧面222b、224b、226b、228b和管主体212的内周面213a,可在各为1对的侧面222b、224b、2226b、228b与内管218的外周面219b之间分别形成空间(间隙)S。因此,空间S作为吸引通路得到维持。
上面参照附图具体地说明了一些实施方式,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包括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进行的全部实施方式。

Claims (13)

1.一种处置器具用的送液器具,该送液器具能够安装在可抓持活体组织的处置器具的抓持部上使用,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接收流体的通道;和
罩,其与所述通道相连并覆盖所述抓持部的背面,所述背面是与可抓持所述活体组织的抓持面相反的一侧的面,所述罩与所述抓持部共同形成与所述通道相连的流路,使从所述通道接收到的液体从所述罩的与所述抓持面相邻的缘部与所述抓持面的缘部之间流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液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罩的所述流路在与所述抓持部的所述背面之间形成间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液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罩的所述流路形成在与所述抓持面相邻的所述缘部的前端与所述抓持面的所述缘部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液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罩形成为大致1/4球面形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液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道形成为半管形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液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道形成为管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液器具,其特征在于:
包括保持部,其保持所述罩和所述通道能够与所述抓持部一起转动的状态。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送液器具,其特征在于:
包括设置在与所述通道的根端相邻的位置上的1对连结部,
所述保持部与所述连结部形成为一体。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送液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部设置在所述罩的缘部,与所述抓持面的缘部嵌合。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液器具,其特征在于:
包括设置在与所述通道的根端相邻的位置上的1对连结部,
还包括支承部,该支承部能够安装在所述处置器具上,对所述1对连结部进行支承以使其能够随所述抓持部的转动而转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送液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部具有将送液管引导至所述通道的引导部。
12.一种处置器具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液器具;和
处置器具,其中所述送液器具被安装在可抓持活体组织的抓持部上。
13.一种处置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处置器具单元;
对所述处置器具供给能量的能量源;
流体源;和
液体供给通路,其设置在所述送液器具与所述流体源之间,从所述流体源对所述送液器具供给液体。
CN201680085982.6A 2016-05-25 2016-05-25 送液器具、处置器具单元和处置系统 Active CN10915260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6/065486 WO2017203636A1 (ja) 2016-05-25 2016-05-25 送液具、処置具ユニット及び処置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52602A true CN109152602A (zh) 2019-01-04
CN109152602B CN109152602B (zh) 2021-02-12

Family

ID=604121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85982.6A Active CN109152602B (zh) 2016-05-25 2016-05-25 送液器具、处置器具单元和处置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317964B2 (zh)
JP (1) JPWO2017203636A1 (zh)
CN (1) CN109152602B (zh)
WO (1) WO2017203636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48050A (zh) * 2021-07-29 2021-11-16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一种用于肝胆胰外科手术的射频吸引手术刀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21923A1 (ja) * 2018-07-23 2020-01-30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内視鏡処置具
CN112449585A (zh) * 2018-07-23 2021-03-05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内窥镜处置器具
JP2023175282A (ja) 2022-05-30 2023-12-12 株式会社Fuji 部品実装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0945188Y (zh) * 2006-08-30 2007-09-12 姚一 一种滴水控制式双极电凝镊
CN104135957A (zh) * 2012-04-20 2014-11-05 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 手术装置
CN104144654A (zh) * 2013-01-10 2014-11-12 学校法人庆应义塾 手术用高频电外科用处理器具与手术用高频电外科用系统
WO2015194261A1 (ja) * 2014-06-19 2015-12-23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エネルギー処置ユニット、エネルギー処置具及びエネルギー処置システム
WO2016006379A1 (ja) * 2014-07-10 2016-01-14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エネルギー処置ユニット及びエネルギー処置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37887B2 (en) * 1995-06-07 2005-01-04 Arthrocare Corporation Articulated electrosurgical probe and methods
US6702810B2 (en) 2000-03-06 2004-03-09 Tissuelink Medical Inc. Fluid delivery system and controller for electrosurgical devices
US20020177846A1 (en) * 2001-03-06 2002-11-28 Mulier Peter M.J. Vaporous delivery of thermal energy to tissue sites
JP4481922B2 (ja) * 2005-05-13 2010-06-16 オリンパス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医療用処置具
US8500736B2 (en) * 2008-04-01 2013-08-06 Olympus Medical Systems Corp. Treatment method for living tissue using energy
US8864753B2 (en) * 2011-12-13 2014-10-21 Covidien Lp Surgical Forceps Connected to Treatment Light Source
JP5275527B1 (ja) * 2013-02-05 2013-08-28 富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電気メス洗浄用水出しチューブ
US9861428B2 (en) * 2013-09-16 2018-01-09 Ethicon Llc Integrated systems for electrosurgical steam or smoke control
US10959774B2 (en) * 2014-03-24 2021-03-30 Fractyl Laboratories, Inc. Injectate delivery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US10004529B2 (en) * 2014-11-25 2018-06-26 Ethicon Llc Features to drive fluid toward an ultrasonic blade of a surgical instrument
US11744565B2 (en) * 2017-10-09 2023-09-05 The Board Of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Oklahoma Surgical evacu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US11844563B2 (en) * 2019-11-19 2023-12-19 Covidien Lp Energy-based surgical instruments incorporating cooling feature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0945188Y (zh) * 2006-08-30 2007-09-12 姚一 一种滴水控制式双极电凝镊
CN104135957A (zh) * 2012-04-20 2014-11-05 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 手术装置
CN104144654A (zh) * 2013-01-10 2014-11-12 学校法人庆应义塾 手术用高频电外科用处理器具与手术用高频电外科用系统
WO2015194261A1 (ja) * 2014-06-19 2015-12-23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エネルギー処置ユニット、エネルギー処置具及びエネルギー処置システム
WO2016006379A1 (ja) * 2014-07-10 2016-01-14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エネルギー処置ユニット及びエネルギー処置具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48050A (zh) * 2021-07-29 2021-11-16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一种用于肝胆胰外科手术的射频吸引手术刀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317964B2 (en) 2022-05-03
US20190090937A1 (en) 2019-03-28
JPWO2017203636A1 (ja) 2019-03-14
CN109152602B (zh) 2021-02-12
WO2017203636A1 (ja) 2017-1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928403B1 (en) Fixed position rf electrode
CN109152602A (zh) 送液器具、处置器具单元和处置系统
JP5167443B2 (ja) 医療用送液装置
US10835308B2 (en) Tube, tube unit, and suction/fluid supply unit
JP4606096B2 (ja) 手動吸引器/灌注器を有する拳銃グリップ電気外科的ペンシル、およびその使用方法
JP5175047B2 (ja) 電気外科的手順を実施するための腹腔鏡用装置
AU2012388657A1 (en) Adjustable electrosurgical pencil
JP2013517884A (ja) 結腸洗浄装置
CN106535799A (zh) 送液器具及处置装置
WO2016006379A1 (ja) エネルギー処置ユニット及びエネルギー処置具
US20230338052A1 (en) Tissue resection systems including fluid outflow management
KR20150065658A (ko) 가변 흡인 제어 장치
EP4017338B1 (en) Medical devices for agent delivery
US20220183742A1 (en) Electrode with conduit and treatment tool
EP2913018B1 (en) Surgical instrument
CN214181410U (zh) 定向调弯的介入器械
CN106659358B (zh) 流体用栓部和插入设备
CN207236845U (zh) 可拆卸手术电极装置
KR20240014723A (ko) 복강경 수술장치
JPH0592007A (ja) 超音波治療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