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48518A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48518A
CN109148518A CN201810877963.8A CN201810877963A CN109148518A CN 109148518 A CN109148518 A CN 109148518A CN 201810877963 A CN201810877963 A CN 201810877963A CN 109148518 A CN109148518 A CN 1091485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ulated column
display panel
buffer part
array substrate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87796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148518B (zh
Inventor
晁伟
刘晓佳
张振宇
杨志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ngu Gu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ngu G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ngu Gu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ngu G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87796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148518B/zh
Publication of CN1091485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485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1485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485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2Pixel-defining structures or layers, e.g. bank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1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the geometry or disposition of pixel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4Insulating layers formed between TFT elements and OLED el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以及覆盖所述阵列基板的封装层。阵列基板具有发光区域和非发光区域,所述阵列基板具有缓冲部,所述缓冲部位于所述非发光区域。由于阵列基板具有缓冲部且缓冲部位于非发光区域,在显示面板受到冲击时,冲击力得到非发光区域的缓冲部的缓冲,从而减少发光区域的发光功能层的损坏,改善了显示面板的显示失效问题。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诸如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显示终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显示面板是显示终端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柔性AMOLED显示(Flexible Active-Matrix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已经成为显示产业的发展趋势和焦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改进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阵列基板,具有发光区域和非发光区域,所述阵列基板具有缓冲部,所述缓冲部位于所述非发光区域;以及
覆盖所述阵列基板的封装层。
由于阵列基板具有缓冲部且缓冲部位于非发光区域,在显示面板受到冲击时,冲击力得到非发光区域的缓冲部的缓冲,从而减少发光区域的发光功能层的损坏,改善了显示面板的显示失效问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缓冲部设于所述阵列基板内,所述阵列基板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从所述阵列基板的上表面向下延伸至所述缓冲部的表面,所述封装层填充在所述凹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阵列基板包括像素定义层,所述缓冲部设于所述像素定义层的靠近所述封装层的一侧或设于所述像素定义层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阵列基板包括设于所述像素定义层上的隔离柱,所述缓冲部位于所述隔离柱的背向所述封装层的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离柱包括第一隔离柱,所述第一隔离柱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从所述第一隔离柱的上表面向下延伸至所述缓冲部的表面,所述封装层填充在所述凹槽内并与所述缓冲部接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缓冲部所采用的材料的弹性大于所述像素定义层所采用的材料的弹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缓冲部为实心结构或空心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离柱还包括多个未开设所述凹槽的第二隔离柱;所述缓冲部位于所述第二隔离柱的背向所述封装层的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隔离柱与所述第二隔离柱在所述显示面板上均匀交替分布。
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显示面板。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另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又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再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的显示面板的第一隔离柱、第二隔离柱在像素定义层的分布方式示意图。
图6为另一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的第一隔离柱、第二隔离柱在像素定义层的分布方式示意图。
图7为又一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的第一隔离柱、第二隔离柱在像素定义层的分布方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请参考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100。该显示面板100包括阵列基板200以及覆盖阵列基板200的封装层300。
阵列基板200可包括层叠设置的基板210、像素驱动阵列220、平坦化层230、阳极电极层240、像素定义层250等。像素定义层250具有多个间隔的开口251,每个子像素设置在对应的开口251内,从而每个开口251限定一个发光区域。开口251之外的区域形成非发光区域。每个子像素包括发光功能层400和层叠在发光功能层400之上的阴极电极层(未示出)。发光功能层400和阴极电极层均密封于阵列基板200和封装层300之间。
阵列基板200具有缓冲部260。缓冲部260位于非发光区域。在本实施例中,缓冲部260设于像素定义层250内,从而使得缓冲部260与像素定义层250结合牢靠。像素定义层250所采用的材料通常具有稳定的化学性质,从而,缓冲部260不容易与像素定义层250发生反应。在制备显示面板100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光刻或打印的工艺在平坦化层230上形成缓冲部260,再通过图案化的工艺在平坦化层230上形成像素定义层250,从而使得缓冲部260设于像素定义层250内。
显示面板100还包括多个隔离柱270。隔离柱270朝向封装层300凸出于像素定义层250。隔离柱270位于非发光区域,不会影响子像素发光。在蒸镀子像素时,可以使用隔离柱270支撑掩膜板(未示出),由于隔离柱270具有一定的高度,从而使得掩膜板能够与子像素保持一定的距离,防止掩膜板破坏子像素。显示面板100受到来自发光侧(如图1中所示的方位)的冲击时,由于隔离柱270朝向封装层300凸出于像素定义层250,冲击力先传递到隔离柱270,再传递到像素定义层250。因此,将缓冲部260设置在隔离柱270的背向封装层300的一侧,能够使得在显示面板100受力瞬间,冲击力较快地从封装层300传递到缓冲部260,减少发光功能层400的损坏。
可以理解的是,缓冲部260还可以位于像素定义层250的靠近封装层300的一侧并与封装层300直接接触。参考图2,缓冲部260还可以设于平坦化层230或设于阵列基板200的其他膜层中。参考图3,设于像素定义层250内的缓冲部260还可以位于隔离柱270的非正下方,且不与隔离柱270的下表面相接触。缓冲部260位于图2中所示的位置、图3中所示的位置或阵列基板200的非发光区域的其他位置时,同样可以一定程度上起到吸收冲击力的作用,降低冲击力对显示面板100的损害。
参考图1,在一个实施例中,隔离柱270包括第一隔离柱271。第一隔离柱271上开设有凹槽201。凹槽201从第一隔离柱271的上表面向下延伸至缓冲部260的表面,以暴露缓冲部260,从而封装层300填充凹槽201后,封装层300能够与缓冲部260直接接触。由于封装层300与缓冲部260直接接触,当显示面板100受到来自发光侧的冲击的瞬间,冲击力经过封装层300迅速传递到非发光区域的缓冲部260,从而缓冲部260能够更快地吸收冲击力,进而能够更大程度地减轻冲击力对显示面板100的损害。
同时,由于封装层300覆盖阵列基板200并填充凹槽201,从而增大了封装层300与阵列基板200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大了封装层300与阵列基板200的粘附力,使得发光功能层400和阴极电极层能够可靠地封装在封装层300与阵列基板200之间。
可以理解的是,凹槽201还可以延伸到阵列基板200的其他膜层。如图2所示,可以将缓冲部260设于平坦化层230内。凹槽201可以依次延伸至第一隔离柱271、像素定义层250以及部分平坦化层230,直至延伸到缓冲部260的上表面,封装层300填充凹槽201并与缓冲部260直接接触。当显示面板100受到冲击时,该缓冲部260同样可以一定程度地吸收冲击力的作用,降低冲击力对显示面板100的损害。
参考图4,在再一个实施例中,凹槽201不开设在隔离柱270上,而是直接从像素定义层250的上表面向下依次延伸至阳极层240、平坦化层230直到延伸至缓冲部260的表面。封装层300填充该凹槽201并与缓冲部260接触。当显示面板100受到冲击时,该缓冲部260同样可以一定程度地吸收冲击力的作用,降低冲击力对显示面板100的损害。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缓冲部可设置于像素定义层与基板210之间的任意膜层上,可设置于基板210上,也可设置于基板与像素驱动阵列220之间,也可设置于像素驱动阵列之间,也可设置于像素驱动阵列于平坦化之间,也可设置于平坦化层内,或设置于平坦化层与像素定义层之间。
在其他实施例中,凹槽201可以位于第一隔离柱271与第二隔离柱272之间、第一隔离柱271与第二隔离柱272之间、第二隔离柱272与第二隔离柱272之间等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缓冲部260所采用的材料的弹性大于像素定义层250所采用的材料。当显示面板100受到来自发光侧的冲击时,由于缓冲部260所采用的材料的弹性大于像素定义层250所采用的材料,从而缓冲部260能够更容易吸收冲击力,进而能够更好地保护像素定义层250以及开口251内的子像素。示例性地,缓冲部260所采用的材料可以为聚氨基甲酸酯(PU)、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热塑性聚酯弹性体(TPEE)、聚酰胺热塑性弹性体等具有较好的弹性的材料。像素定义层250所采用的材料可以为聚丙烯酸酯、聚酰亚胺等。
具体地,缓冲部260可以为实心结构,例如球状、圆柱状、圆台、棱柱、方块等。缓冲部260还可以为空心结构,例如空心球、圆筒、空心方块等。将缓冲部260设置为空心结构,在显示面板100受到冲击时,空心结构内部的空腔使得显示面板100更容易释放应力。如1图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缓冲部260的横截面为圆形。缓冲部260的横截面还可以是长方形、菱形、椭圆形、六边形或其他不规则形状等。
参考图1,在一个实施例中,缓冲部260朝向封装层300凸出于像素定义层250的表面,从而,当显示面板100受到来自发光侧的冲击时,冲击力在未到达像素定义层250之前就先传递到缓冲部260,使得缓冲部260吸收一部分冲击力,进而减少对像素定义层250以及像素定义层250的开口251内的子像素的冲击。
请参考图1,在一个实施例中,隔离柱270还包括多个未开设凹槽201的第二隔离柱272。第二隔离柱272形成在像素定义层250上且位于非发光区域。缓冲部260位于第二隔离柱272的背向封装层300的一侧。由于第二隔离柱272未开设凹槽201,从而第二隔离柱272具有较好的支撑作用。在蒸镀子像素时,第二隔离柱272能够更好地支撑掩膜板。
请参考图1,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隔离柱272的下表面与缓冲部260直接接触。显示面板100受到来自发光侧的冲击时,由于第二隔离柱272向朝封装层300凸出于像素定义层250,因此,冲击力先传递到第二隔离柱272,再传递到像素定义层250。因此,第二隔离柱272的下表面与缓冲部260直接接触,能够使得在显示面板100受力瞬间,冲击力较快地从封装层300传递到缓冲部260,进一步降低冲击力对发光功能层400的损坏。
由于第一隔离柱271和第二隔离柱272下方均设置有缓冲部260,因此,显示面板100受到冲击时,显示面板100上设置第二隔离柱272的位置与显示面板100上设置第一隔离柱271的位置受力情况接近,进而改善显示面板100整体的应力分布,使得显示面板100不易损坏。
请参考图5,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隔离柱271和第二隔离柱272沿显示面板100均匀分布,且第一隔离柱271与第二隔离柱272交替分布,从而在蒸镀子像素时,第一隔离柱271和第二隔离柱272对掩膜版的支撑分布较为均衡,有利于掩膜版得到稳定的支撑,从而方便蒸镀子像素。同时,由于第一隔离柱271和第二隔离柱272均匀交替分布,则缓冲部260也在显示面板100中呈均匀分布,从而在显示面板100的各个位置上,显示面板100的缓冲性能相当。
参考图5,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任意两个第一隔离柱271之间具有多个子像素251a。任意两个第二隔离柱272之间具有多个子像素251a。任意一个第一隔离柱271和任意一个第二隔离柱272之间具有多个子像素251a。这样,第一隔离柱271与第一隔离柱271之间,第二隔离柱272与第二隔离柱272之间,第一隔离柱271与第二隔离柱272之间能够保持合理的距离,从而使得第一隔离柱271和第二隔离柱272的设置不受像素定义层250的尺寸限制,降低了工艺难度。
参考图6,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一个第一隔离柱271和一个第二隔离柱272构成一对隔离柱对。第一隔离柱271和第二隔离柱272可以以隔离柱对的形式成对分布,即以某一子像素251a为参考,存在第二隔离柱272的位置处也存在第一隔离柱271,如图6所示。第一隔离柱271和第二隔离柱272构成的隔离柱对沿显示面板100均匀分布,这样有利于掩膜版得到稳定的支撑,同时使得在显示面板100的各个位置上,显示面板100的缓冲性能分布均衡。
参考图7,在又一个实施例中,成对分布的一个第一隔离柱271和一个第二隔离柱272构成一对隔离柱对。每对隔离柱对之间设置有一个第一隔离柱271,这样,增加了第一隔离柱271的个数,冲击力可以更多的从第一隔离柱271的凹槽201中的封装层300直接传递到缓冲部260,从而增强了显示面板100的缓冲性能。
可以理解的是,还可以在每对隔离柱对之间设置多个第一隔离柱271,例如,可以在每对隔离柱对之间设置三个第一隔离柱271,这样,可以进一步增加第一隔离柱271的个数,从而进一步增强了显示面板100的缓冲性能,同时隔离柱对中的第二隔离柱272仍然能够稳定地支撑掩膜版。
本申请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未示出)。显示装置上形成有多个如上述实施例中任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0。通过对显示装置进行切割等加工后,使得各个显示面板100相互分离,从而各个显示面板100能够独立使用。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阵列基板,具有发光区域和非发光区域,所述阵列基板具有缓冲部,所述缓冲部位于所述非发光区域;以及
覆盖所述阵列基板的封装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部设于所述阵列基板内,所述阵列基板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从所述阵列基板的上表面向下延伸至所述缓冲部的表面,所述封装层填充在所述凹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基板包括像素定义层,所述缓冲部设于所述像素定义层的靠近所述封装层的一侧或设于所述像素定义层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基板包括设于所述像素定义层上的隔离柱,所述缓冲部位于所述隔离柱的背向所述封装层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柱包括第一隔离柱,所述第一隔离柱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从所述第一隔离柱的上表面向下延伸至所述缓冲部的表面,所述封装层填充在所述凹槽内并与所述缓冲部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3~5中任一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部所采用的材料的弹性大于所述像素定义层所采用的材料的弹性。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部为实心结构或空心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柱还包括多个未开设所述凹槽的第二隔离柱;所述缓冲部位于所述第二隔离柱的背向所述封装层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离柱与所述第二隔离柱在所述显示面板上均匀交替分布。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多个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1810877963.8A 2018-08-03 2018-08-03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10914851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77963.8A CN109148518B (zh) 2018-08-03 2018-08-03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77963.8A CN109148518B (zh) 2018-08-03 2018-08-03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48518A true CN109148518A (zh) 2019-01-04
CN109148518B CN109148518B (zh) 2021-03-30

Family

ID=647916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877963.8A Active CN109148518B (zh) 2018-08-03 2018-08-03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148518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52246A (zh) * 2019-11-13 2020-02-04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及显示面板
CN111416060A (zh) * 2020-04-23 2020-07-14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WO2020228429A1 (zh) * 2019-05-16 2020-11-1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2289954A (zh) * 2020-10-28 2021-01-29 湖北长江新型显示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4613818A (zh) * 2022-03-02 2022-06-10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222267A1 (en) * 2002-05-29 2003-12-04 Kyung-Man Kim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isplay device and fabricating method of the same
KR20160030000A (ko) * 2014-09-05 2016-03-1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자외선 경화형 광학용 점착제를 가지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와, 이를 이용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CN107104124A (zh) * 2016-02-19 2017-08-29 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 显示装置
CN107464824A (zh) * 2016-06-03 2017-12-12 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
CN108231847A (zh) * 2018-01-02 2018-06-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CN208862028U (zh) * 2018-08-01 2019-05-14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母板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222267A1 (en) * 2002-05-29 2003-12-04 Kyung-Man Kim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isplay device and fabricating method of the same
KR20160030000A (ko) * 2014-09-05 2016-03-1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자외선 경화형 광학용 점착제를 가지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와, 이를 이용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CN107104124A (zh) * 2016-02-19 2017-08-29 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 显示装置
CN107464824A (zh) * 2016-06-03 2017-12-12 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
CN108231847A (zh) * 2018-01-02 2018-06-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CN208862028U (zh) * 2018-08-01 2019-05-14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母板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228429A1 (zh) * 2019-05-16 2020-11-1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11502135B2 (en) 2019-05-16 2022-11-15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Display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0752246A (zh) * 2019-11-13 2020-02-04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及显示面板
CN111416060A (zh) * 2020-04-23 2020-07-14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12289954A (zh) * 2020-10-28 2021-01-29 湖北长江新型显示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4613818A (zh) * 2022-03-02 2022-06-10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4613818B (zh) * 2022-03-02 2023-10-17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48518B (zh) 2021-03-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48518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828510B (zh) 可伸展显示装置
CN106816454B (zh)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8470761B (zh) 一种oled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N106910841B (zh) 阵列基板及其制造方法和有机发光显示器
US11587995B2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7906906B2 (en) Light emitting device having spacer for protecting light emission unit from moisture absorbent
CN208489197U (zh) 显示面板及设有其的显示装置
CN109037280B (zh)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7644894B (zh)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10010013A (zh) 一种柔性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
CN109103225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9427846B (zh)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EP3240033B1 (en) Oled array substrate,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packaging structure and display device
CN109166883B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09103218B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208862030U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母板
CN208622771U (zh) 显示面板及设有其的显示装置
CN109638060B (zh) 阵列基板及柔性显示面板
WO2020062801A1 (zh) 显示装置及其柔性oled面板
CN113985678B (zh) 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3066838A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US11088351B2 (en) Display panels and display devices
KR20190114961A (ko) 유기 발광 다이오드 디스플레이 패널 및 디스플레이 장치, 그 제조 방법
JP2017162547A (ja) 有機el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