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43686A - 一种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143686A CN109143686A CN201811161024.XA CN201811161024A CN109143686A CN 109143686 A CN109143686 A CN 109143686A CN 201811161024 A CN201811161024 A CN 201811161024A CN 109143686 A CN109143686 A CN 10914368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cklight
- glue frame
- sticky
- backlight module
- guide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15—Edge-illuminating devices, i.e. illuminating from the side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66—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being coupled to the light guid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该背光模组包括:背光胶框;设置在背光胶框内的导光板;设置在导光板出光面一侧的LED灯条,LED灯条上设置有发光单元,发光单元位于背光胶框和导光板之间,且与导光板的入光侧相对设置;LED灯条和背光胶框正对区域通过粘性增强结构粘结固定;其中,粘性增强结构的面积大于正对区域的面积。该背光模组中由于粘性增强结构的面积大于该正对面积,即增加了粘性增强结构和背光胶框之间的粘结面积,解决了粘性增强结构会剥落的问题,进而解决了LED灯条剥落的问题,提高了LED灯条和背光胶框的粘结稳定性,以此提高了背光模组的结构稳定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背光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液晶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背光模组作为液晶显示器的关键零部件之一,其结构稳定性是提高背光模组性能的至关因素。
参考图1,图1为现有技术中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导光板12位于背光胶框11内,LED灯条13和背光胶框11之间的正对区域通过粘结部件15固定连接,LED灯条13上设置有发光单元14,但是,由于背光胶框11的宽度较窄,且正对区域的宽度还小于背光胶框11的宽度,以使粘结部件15与背光胶框11的有效接触面积很小,导致在使用过程中,粘结部件15与背光胶框11之间会发生剥落的风险,进而导致LED灯条13发生位移甚至脱落。
那么,如何提高背光模组的结构稳定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
背光胶框;
设置在所述背光胶框内的导光板;
设置在所述导光板出光面一侧的LED灯条,所述LED灯条上设置有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单元位于所述背光胶框和所述导光板之间,且与所述导光板的入光侧相对设置;
所述LED灯条和所述背光胶框正对区域通过粘性增强结构粘结固定;
其中,所述粘性增强结构的面积大于所述正对区域的面积。
优选的,所述粘性增强结构为双面胶;
所述双面胶还延伸覆盖所述背光胶框背离所述导光板一侧的侧壁。
优选的,所述粘性增强结构为双面胶;
所述双面胶还延伸覆盖所述背光胶框背离所述导光板一侧的侧壁,以及所述背光胶框相对所述导光板一侧的侧壁。
优选的,所述粘性增强结构为双面胶和多个第一粘性增强单元;
所述背光胶框相对所述LED灯条的表面上设置有阵列排布的凹槽;
至少一个所述凹槽内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一粘性增强单元;
所述双面胶覆盖所述正对区域;
所述粘性增强结构的面积为所述双面胶和所述背光胶框的接触面积与所述第一粘性增强单元和所述凹槽的接触面积之和。
优选的,所述第一粘性增强单元的材料为环氧树脂。
优选的,在垂直于所述导光板的方向上,所述凹槽的深度为0.01mm-0.2mm,包括端点值。
优选的,在所述LED灯条的延伸方向上,相邻两个所述凹槽中心之间的间距为0.02mm-0.6mm,包括端点值。
优选的,所述凹槽的形状为半圆形或矩形或圆柱形。
优选的,所述粘性增强结构为双面胶和第二粘性增强单元;
所述第二粘性增强单元设置在所述背光胶框和所述发光单元之间;
所述双面胶覆盖所述背光胶框相邻所述LED灯条的表面,以及所述LED灯条和所述第二粘性增强单元之间的接触面。
优选的,所述第二粘性增强单元的压缩比大于50%。
优选的,在垂直于所述导光板的方向上,所述第二粘性增强单元的厚度为0.1mm-0.8mm,包括端点值。
优选的,所述第二粘性增强单元为压缩比大于50%的泡棉。
优选的,所述双面胶还延伸覆盖所述背光胶框背离所述导光板一侧的侧壁。
优选的,在垂直于所述导光板的方向上,位于所述LED灯条和所述背光胶框之间双面胶的厚度为0.03mm-0.5mm,包括端点值。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包括:
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
设置在背光模组上的阵列基板;
设置在所述阵列基板背离所述背光模组一侧的彩膜基板;
与所述阵列基板连接的柔性电路板。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上述所述的显示面板。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实现的有益效果为:
该背光模组通过在LED灯条和背光胶框的正对区域之间设置粘性增强结构,以实现对LED灯条和背光胶框之间的固定,且由于粘性增强结构的面积大于该正对面积,即增加了粘性增强结构和背光胶框之间的粘结面积,解决了粘性增强结构会剥落的问题,进而解决了LED灯条剥落的问题,提高了LED灯条和背光胶框的粘结稳定性,以此提高了背光模组的结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另一截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又一截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又一截面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又一截面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凹槽的排布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又一截面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又一截面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又一截面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又一截面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又一截面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参考图2,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截面示意图,所述背光模组包括:
背光胶框11;
设置在所述背光胶框11内的导光板12;
设置在所述导光板12出光面121一侧的LED灯条13,所述LED灯条13上设置有发光单元14,所述发光单元14位于所述背光胶框11和所述导光板12之间,且与所述导光板12的入光侧122相对设置;所述发光单元为LED发光单元,所述LED灯条上集成设置有驱动所述LED发光单元的集成电路。
所述LED灯条13和所述背光胶框11正对区域通过粘性增强结构15粘结固定;
其中,所述粘性增强结构15的面积大于所述正对区域的面积。
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正对区域为在垂直于所述导光板12的方向上所述LED灯条13和所述背光胶框11的相叠区域。所述粘性增强结构15的面积为所述粘性增强结构15与所述背光胶框11之间的接触面积。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满足窄边框的结构设计,因此,所述背光胶框11的宽度一般较小,通常小于0.45mm。显然LED灯条13和背光胶框11之间的粘结稳定性较差,就会造成LED灯条13移位甚至剥落,导致背光模组漏光以及发光单元14因撞击损伤等问题发生。
基于上述问题,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LED灯条13和背光胶框11的正对区域之间设置粘性增强结构15,以实现对LED灯条13和背光胶框11之间的粘结固定,且由于粘性增强结构15的面积大于该正对面积,即增加了粘性增强结构15和背光胶框11之间的粘结面积,解决了粘性增强结构15会剥落的问题,进而提高了LED灯条13和背光胶框11的粘结稳定性,以此提高了背光模组的结构稳定性。
也就是说,该背光模组在满足窄边框要求的情况下,实现了提高背光模组的结构稳定性的效果。
进一步的,参考图3,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另一截面示意图,在不影响所述背光模组出光的情况下,在所述LED灯条13和所述导光板12之间设置粘结部件18,用于将所述LED灯条13和所述导光板12进行粘结固定。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粘结部件18与所述粘性增强结构15的材质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并不作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所述LED灯条13和所述导光板12之间设置粘结部件18,从多方位对所述LED灯条进行粘结定位,进一步提高了背光模组的结构稳定性。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导光板12背离所述LED灯条13一侧的反射板16;
设置在所述反射板16和所述背光胶框11之间以及设置在所述LED灯条13背离所述导光板12一侧的遮光胶17。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反射板16用于对入射至所述背光模组的光进行反射,实现光的多次利用,以提高背光模组的光利用率;设置在所述反射板16和所述背光胶框11之间的遮光胶17用于防止光泄漏,设置在所述LED灯条13和所述导光板12之间的遮光胶17可根据边框结构进行具体设置,用于防止边框漏光的情况发生。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反射板16和遮光胶17,提高了背光模组的光利用率,同时解决了背光模组漏光的问题。
进一步的,参考图4,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又一截面示意图,所述粘性增强结构15为双面胶19;
所述双面胶19还延伸覆盖所述背光胶框11背离所述导光板12一侧的侧壁。
也就是说,此时所述粘性增强结构15的面积为所述双面胶19覆盖所述背光胶框11相邻所述LED灯条13的表面的面积,和覆盖所述背光胶框11背离所述导光板12一侧的侧壁的面积之和。
即,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所述双面胶19延长,覆盖至所述背光胶框11背离所述导光板12一侧的侧壁,有效提高了双面胶19和所述背光胶框11的粘结面积,进而提高了LED灯条13和背光胶框11之间的粘结力,增强了背光模组的结构稳定性。
并且,通过将所述双面胶19延长覆盖至所述背光胶框11背离所述导光板12一侧的侧壁,并没有增加背光模组的厚度,符合超薄器件的设计标准。
需要说明的是,覆盖至所述背光胶框11背离所述导光板12一侧的侧壁的双面胶19可以完全覆盖该侧壁,也可以不完全覆盖,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并不作限定。
进一步的,参考图5,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又一截面示意图,所述粘性增强结构15为双面胶19;
所述双面胶19还延伸覆盖所述背光胶框11背离所述导光板12一侧的侧壁,以及所述背光胶框11相对所述导光板12一侧的侧壁。
也就是说,此时所述粘性增强结构15的面积为所述双面胶19覆盖所述背光胶框11相邻所述LED灯条13的表面的面积,和覆盖所述背光胶框11背离所述导光板12一侧的侧壁的面积,和覆盖所述背光胶框11相对所述导光板12一侧的侧壁的面积之和。
即,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所述双面胶19延长,覆盖至所述背光胶框11背离所述导光板12一侧的侧壁,以及所述背光胶框11相对所述导光板12一侧的侧壁,进一步提高了双面胶19和所述背光胶框11的粘结面积,进而提高了LED灯条13和背光胶框11之间的粘结力,增强了背光模组的结构稳定性。
并且,通过在所述背光胶框11的侧壁设置双面胶19,并没有增加背光模组的厚度,符合超薄器件的设计标准。
需要说明的是,覆盖至所述背光胶框11的侧壁的双面胶19可以完全覆盖该侧壁,也可以不完全覆盖,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并不作限定。
进一步的,参考图6,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又一截面示意图,所述粘性增强结构15为双面胶19和多个第一粘性增强单元20;
所述背光胶框11相对所述LED灯条13的表面上设置有阵列排布的凹槽;
至少一个所述凹槽内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一粘性增强单元20;
所述双面胶19覆盖所述正对区域;
所述粘性增强结构15的面积为所述双面胶19和所述背光胶框11的接触面积与所述第一粘性增强单元20和所述凹槽的接触面积之和。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每个所述凹槽内均可设置一个所述第一粘性增强单元20,用于增加粘结力。
在本实施例中,首先第一粘性增强单元20与双面胶19之间的粘结力较强,不会发生脱落的风险,其次通过设置凹槽结构,将第一粘性增强单元20设置在凹槽内,相比较凹槽开口的平面面积,其凹槽内侧壁的面积显然大于凹槽开口的平面面积,以此增加了粘性增强结构15与背光胶框11的粘结面积,进而提高了LED灯条13和背光胶框11之间的粘结力,增强了背光模组的结构稳定性。
并且,在制作曲面显示面板时,该凹槽结构也可以缓冲各层结构之间的应力,进一步提高了背光模组的结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第一粘性增强单元20的材料包括但不限定为环氧树脂。
需要说明的是,环氧树脂的胶层可以很好的与背光胶框之间进行粘结固定。
可选的,参考图7,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凹槽的排布示意图,在垂直于所述导光板的方向上,所述凹槽的深度D为0.01mm-0.2mm,包括端点值,例如,所述凹槽的深度D为0.05mm或0.1mm或0.15mm。
具体的,当所述凹槽的深度D小于0.01mm时,所述第一粘性增强单元20在所述凹槽内填充不足,导致所述第一粘性增强单元20与所述凹槽的粘结力不足,会产生所述第一粘性增强单元20与所述凹槽之间发生脱落的风险。
并且,在垂直于所述导光板的方向上,所述背光胶框的厚度有限,当所述凹槽的深度大于0.2mm时,会使所述背光胶框的个体稳定性变差,即会发生断裂的风险。
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将所述凹槽的深度D设置为0.01mm-0.2mm之间。
可选的,如图7所示,在所述LED灯条13的延伸方向上,相邻两个所述凹槽中心之间的间距P为0.02mm-0.6mm,包括端点值,例如,相邻两个所述凹槽中心之间的间距P为0.05mm或0.2mm或0.3mm。
具体的,当所述凹槽中心之间的间距P小于0.02mm时,位于两个相邻所述凹槽之间的双面胶的面积将会变得很小,导致双面胶无法与所述背光胶框进行有效粘结。
并且,由于所述背光胶框的宽度有限,当所述凹槽中心之间的间距P大于0.6mm时,在所述正对区域中,所述凹槽的数量被限制,无法设置的更多。即,在背光胶框11有效的宽度范围内,合理设置相邻两个所述凹槽的中心间距P可以提高凹槽的数量,进而可以更多的在凹槽内设置第一粘性增强单元20,以此极大程度的提高粘性增强结构15与背光胶框11的粘结面积。
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将相邻两个所述凹槽中心之间的间距P为0.02mm-0.6mm。
可选的,所述凹槽的形状包括但不限定为半圆形或矩形或圆柱形。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凹槽的形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在尽可能增加与粘性增强结构的粘结面积的情况下,需合理降低工艺难度和制作成本。
进一步的,参考图8,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又一截面示意图,所述粘性增强结构15为双面胶19和多个第一粘性增强单元20;
所述背光胶框11相对所述LED灯条13的表面上设置有阵列排布的凹槽;
至少一个所述凹槽内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一粘性增强单元20;
所述双面胶19覆盖所述正对区域,且还延伸覆盖所述背光胶框11背离所述导光板12一侧的侧壁;
所述粘性增强结构15的面积为所述双面胶19和所述背光胶框11的接触面积与所述第一粘性增强单元20和所述凹槽的接触面积之和。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将双面胶19延伸覆盖所述背光胶框11背离所述导光板12一侧的侧壁,有效提高了双面胶19和所述背光胶框11的粘结面积,进而提高了LED灯条13和背光胶框11之间的粘结力,增强了背光模组的结构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覆盖至所述背光胶框11背离所述导光板12一侧的侧壁的双面胶19可以完全覆盖该侧壁,也可以不完全覆盖,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并不作限定。
进一步的,参考图9,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又一截面示意图,所述粘性增强结构15为双面胶19和多个第一粘性增强单元20;
所述背光胶框11相对所述LED灯条13的表面上设置有阵列排布的凹槽;
至少一个所述凹槽内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一粘性增强单元20;
所述双面胶19覆盖所述正对区域,且还延伸覆盖所述背光胶框11背离所述导光板12一侧的侧壁,以及所述背光胶框11相对所述导光板12一侧的侧壁;
所述粘性增强结构15的面积为所述双面胶19和所述背光胶框11的接触面积与所述第一粘性增强单元20和所述凹槽的接触面积之和。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将所述双面胶19延长,覆盖至所述背光胶框11背离所述导光板12一侧的侧壁,以及所述背光胶框11相对所述导光板12一侧的侧壁,进一步提高了双面胶19的粘结面积,进而提高了LED灯条13和背光胶框11之间的粘结力,增强了背光模组的结构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覆盖至所述背光胶框11的侧壁的双面胶19可以完全覆盖该侧壁,也可以不完全覆盖,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并不作限定。
进一步的,参考图10,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又一截面示意图,所述粘性增强结构15为双面胶19和第二粘性增强单元21;
所述第二粘性增强单元21设置在所述背光胶框11和所述发光单元14之间;
所述双面胶19覆盖所述背光胶框11相邻所述LED灯条13的表面,以及所述LED灯条13和所述第二粘性增强单元21之间的接触面。
在本实施例中,将所述背光胶框11和所述发光单元14之间的间隙位置设置第二粘性增强单元21,以使双面胶19覆盖所述LED灯条13和所述背光胶框11的正对区域,以及所述LED灯条13和所述第二粘性增强单元21之间的接触面,进而间接增大了双面胶19的粘结面积,进而提高了LED灯条13和背光胶框11之间的粘结力,增强了背光模组的结构稳定性。
并且,所述第二粘性增强单元21与所述背光胶框11之间的接触面可以进行固定,进一步降低了LED灯条13和背光胶框11剥落的风险。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二粘性增强单元21和所述背光胶框11之间的接触面的固定方式并不作限定,例如可以采用胶水或双面胶等进行固定。
并且,通过在所述背光胶框11和所述导光板12之间设置第二粘性增强单元21,并没有增加背光模组的厚度,符合超薄器件的设计标准。
可选的,由于所述第二粘性增强单元21与所述发光单元14相邻,因此为了防止发光单元14撞击损伤的问题发生,设置所述第二粘性增强单元21的压缩比大于50%。
可选的,所述第二粘性增强单元21包括但不限定为压缩比大于50%的泡棉。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压缩比大于50%的泡棉还可以对发光单元14进行缓冲,实现了对发光单元14的保护,提高了背光模组的使用寿命。
可选的,在垂直于所述导光板12的方向上,所述第二粘性增强单元21的厚度为0.1mm-0.8mm,包括端点值,例如,所述第二粘性增强单元21的厚度为0.25mm或0.4mm或0.5mm。
具体的,当所述第二粘性增强单元21的厚度小于0.1mm时,即所述背光胶框11相对所述导光板12的侧壁与所述第二粘性增强单元21的接触厚度小于0.1mm,那么所述第二粘性增强单元21会很容易脱离所述背光胶框11和所述发光单元14之间的间隙,无法实现增强背光模组结构稳定性的目的。
并且,通常情况下所述背光胶框的厚度小于0.8mm,因此当所述第二粘性增强单元21的厚度大于0.8mm时,会对所述LED灯条13产生一个向上的力,会进一步破坏所述背光模组的结构稳定性。
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将所述第二粘性增强单元21的厚度设置为0.1mm-0.8mm。
进一步的,参考图11,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又一截面示意图,所述粘性增强结构15为双面胶19和第二粘性增强单元21;
所述第二粘性增强单元21设置在所述背光胶框11和所述发光单元14之间;
所述双面胶19覆盖所述背光胶框11相邻所述LED灯条13的表面,以及所述LED灯条13和所述第二粘性增强单元21之间的接触面,以及所述背光胶框11背离所述导光板12一侧的侧壁。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将所述双面胶19延长,覆盖至所述背光胶框11背离所述导光板12一侧的侧壁,进一步提高了双面胶19和所述背光胶框11的粘结面积,进而提高了LED灯条13和背光胶框11之间的粘结力,增强了背光模组的结构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覆盖至所述背光胶框11的侧壁的双面胶19可以完全覆盖该侧壁,也可以不完全覆盖,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并不作限定。
进一步的,参考图12,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又一截面示意图,所述粘性增强结构15为双面胶19、第二粘性增强单元21和多个第一粘性增强单元20;
所述背光胶框11相对所述LED灯条13的表面上设置有阵列排布的凹槽;
至少一个所述凹槽内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一粘性增强单元20;
所述第二粘性增强单元21设置在所述背光胶框11和所述发光单元14之间;
所述双面胶19覆盖所述背光胶框11相邻所述LED灯条13的表面,以及所述LED灯条13和所述第二粘性增强单元21之间的接触面,以及所述背光胶框11背离所述导光板12一侧的侧壁。
所述粘性增强结构15的面积为所述双面胶19和所述背光胶框11的接触面积与所述第一粘性增强单元20和所述凹槽的接触面积与所述第二粘性增强单元21和所述双面胶19的接触面积之和。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设置第一粘性增强单元20和凹槽,首先第一粘性增强单元20与双面胶19之间的粘结力较强,不会发生脱落的风险,其次通过设置凹槽结构,将第一粘性增强单元20设置在凹槽内,增加了粘性增强结构15与背光胶框11的粘结面积,进而提高了LED灯条13和背光胶框11之间的粘结力,增强了背光模组的结构稳定性。
并且,在制作曲面显示面板时,该凹槽结构也可以缓冲层结构之间的应力,进一步提高了背光模组的结构稳定性。
基于本发明上述全部实施例,可选的,在垂直于所述导光板12的方向上,位于所述LED灯条13和所述背光胶框11之间双面胶19的厚度为0.03mm-0.5mm,包括端点值,例如,所述双面胶19的厚度为0.05mm或0.1mm或0.3mm。
具体的,当所述双面胶19的厚度小于0.03mm时,其自身的粘结力较差,无法实现较好的粘结效果。
当所述双面胶19的厚度大于0.5mm时,会增加所述背光模组的厚度,无法满足目前市场超薄器件的设置标准。
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将所述双面胶19的厚度设置为0.03mm-0.5mm。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通过在LED灯条和背光胶框之间设置粘性增强结构,该粘性增强结构的结构多种多样,极大程度的提高了LED灯条和背光胶框之间的粘结效果,进而提高了背光模组的结构稳定性。
基于本发明上述全部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参考图13,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显示模组包括:
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为上述所述的背光模组;
设置在背光模组上的阵列基板22;
设置在所述阵列基板22背离所述背光模组一侧的彩膜基板23;
与所述阵列基板22连接的柔性电路板24。
该显示面板通过采用该背光模组,提高了背光模组的结构稳定性,进而提高了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及使用寿命。
需要说明的是,设置有所述遮光胶17的区域为所述显示模组的边框区域。
基于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上述显示模组。
具体的,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定于平板或手机等。
该电子设备通过采用该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通过采用该背光模组,提高了背光模组的结构稳定性,进而提高了电子设备的显示效果及使用寿命。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些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6)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包括:
背光胶框;
设置在所述背光胶框内的导光板;
设置在所述导光板出光面一侧的LED灯条,所述LED灯条上设置有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单元位于所述背光胶框和所述导光板之间,且与所述导光板的入光侧相对设置;
所述LED灯条和所述背光胶框正对区域通过粘性增强结构粘结固定;
其中,所述粘性增强结构的面积大于所述正对区域的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性增强结构为双面胶;
所述双面胶还延伸覆盖所述背光胶框背离所述导光板一侧的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性增强结构为双面胶;
所述双面胶还延伸覆盖所述背光胶框背离所述导光板一侧的侧壁,以及所述背光胶框相对所述导光板一侧的侧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性增强结构为双面胶和多个第一粘性增强单元;
所述背光胶框相对所述LED灯条的表面上设置有阵列排布的凹槽;
至少一个所述凹槽内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一粘性增强单元;
所述双面胶覆盖所述正对区域;
所述粘性增强结构的面积为所述双面胶和所述背光胶框的接触面积与所述第一粘性增强单元和所述凹槽的接触面积之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性增强单元的材料为环氧树脂。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导光板的方向上,所述凹槽的深度为0.01mm-0.2mm,包括端点值。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LED灯条的延伸方向上,相邻两个所述凹槽中心之间的间距为0.02mm-0.6mm,包括端点值。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形状为半圆形或矩形或圆柱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性增强结构为双面胶和第二粘性增强单元;
所述第二粘性增强单元设置在所述背光胶框和所述发光单元之间;
所述双面胶覆盖所述背光胶框相邻所述LED灯条的表面,以及所述LED灯条和所述第二粘性增强单元之间的接触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粘性增强单元的压缩比大于50%。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导光板的方向上,所述第二粘性增强单元的厚度为0.1mm-0.8mm,包括端点值。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粘性增强单元为压缩比大于50%的泡棉。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面胶还延伸覆盖所述背光胶框背离所述导光板一侧的侧壁。
14.根据权利要求2-13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导光板的方向上,位于所述LED灯条和所述背光胶框之间双面胶的厚度为0.03mm-0.5mm,包括端点值。
15.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包括:
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为如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
设置在背光模组上的阵列基板;
设置在所述阵列基板背离所述背光模组一侧的彩膜基板;
与所述阵列基板连接的柔性电路板。
16.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上述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面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161024.XA CN109143686B (zh) | 2018-09-30 | 2018-09-30 | 一种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161024.XA CN109143686B (zh) | 2018-09-30 | 2018-09-30 | 一种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143686A true CN109143686A (zh) | 2019-01-04 |
CN109143686B CN109143686B (zh) | 2021-11-19 |
Family
ID=648104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1161024.XA Active CN109143686B (zh) | 2018-09-30 | 2018-09-30 | 一种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143686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782890A (zh) * | 2021-03-15 | 2021-05-11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
Citation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866518A (zh) * | 2012-09-20 | 2013-01-09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液晶显示设备 |
EP2555025A1 (en) * | 2011-08-05 | 2013-02-06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module |
CN105044981A (zh) * | 2015-08-10 | 2015-11-11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
CN204922672U (zh) * | 2015-08-10 | 2015-12-30 | 深圳市山本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无边框背光源结构以及显示装置 |
CN205139539U (zh) * | 2015-11-17 | 2016-04-06 |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 防漏光液晶显示模组 |
CN105866994A (zh) * | 2016-05-09 | 2016-08-17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装置 |
CN106444151A (zh) * | 2016-10-08 | 2017-02-22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背光模块和液晶显示器 |
CN107436507A (zh) * | 2016-05-25 | 2017-12-05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背光模组及应用其的显示装置 |
CN108037620A (zh) * | 2018-01-31 | 2018-05-15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背光模组、电子装置及背光模组的安装方法 |
CN108227295A (zh) * | 2016-12-22 | 2018-06-29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CN108254971A (zh) * | 2018-01-31 | 2018-07-06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背光模组、电子装置及背光模组的安装方法 |
CN108319074A (zh) * | 2018-01-31 | 2018-07-24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装置及其显示组件、背光模组 |
CN207817377U (zh) * | 2018-03-07 | 2018-09-04 |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模组 |
-
2018
- 2018-09-30 CN CN201811161024.XA patent/CN109143686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2555025A1 (en) * | 2011-08-05 | 2013-02-06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module |
CN102866518A (zh) * | 2012-09-20 | 2013-01-09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液晶显示设备 |
CN105044981A (zh) * | 2015-08-10 | 2015-11-11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
CN204922672U (zh) * | 2015-08-10 | 2015-12-30 | 深圳市山本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无边框背光源结构以及显示装置 |
CN205139539U (zh) * | 2015-11-17 | 2016-04-06 |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 防漏光液晶显示模组 |
CN105866994A (zh) * | 2016-05-09 | 2016-08-17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装置 |
CN107436507A (zh) * | 2016-05-25 | 2017-12-05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背光模组及应用其的显示装置 |
CN106444151A (zh) * | 2016-10-08 | 2017-02-22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背光模块和液晶显示器 |
CN108227295A (zh) * | 2016-12-22 | 2018-06-29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CN108037620A (zh) * | 2018-01-31 | 2018-05-15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背光模组、电子装置及背光模组的安装方法 |
CN108254971A (zh) * | 2018-01-31 | 2018-07-06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背光模组、电子装置及背光模组的安装方法 |
CN108319074A (zh) * | 2018-01-31 | 2018-07-24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装置及其显示组件、背光模组 |
CN207817377U (zh) * | 2018-03-07 | 2018-09-04 |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模组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782890A (zh) * | 2021-03-15 | 2021-05-11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
CN112782890B (zh) * | 2021-03-15 | 2022-09-23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143686B (zh) | 2021-11-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560488U (zh) |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
CN106647007B (zh) | 一种无边框液晶显示模组及实现工艺 | |
JP6070394B2 (ja) |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CN201029017Y (zh) | 液晶显示装置 | |
US10823996B2 (en) |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display device | |
CN108735101B (zh) | 柔性显示装置 | |
TW200949775A (en) | Curved display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 |
US20170139119A1 (en) | Double-sided adhesive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module and narrow bezel liquid crystal display module | |
CN104679338B (zh) | 防爆膜组件、触摸屏结构以及显示装置 | |
CN110488522A (zh) | 一种触控屏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6773284A (zh) |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 | |
US10371885B2 (en) |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apparatus | |
TW201400924A (zh) | 顯示面板及顯示裝置 | |
CN211264843U (zh) | 一种led透明显示屏 | |
CN105929599A (zh) |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 | |
CN109143686A (zh) | 一种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 |
US8836886B2 (en) | Frameless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
JP2005099221A (ja) | Lcdの保持構造 | |
CN214098027U (zh) |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组 | |
CN103917039B (zh) | 一种柔性线路板、与背光组件的粘贴方法和液晶显示模组 | |
CN215955284U (zh) |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 |
CN205139539U (zh) | 防漏光液晶显示模组 | |
CN205210479U (zh) | 液晶显示装置 | |
CN110471214A (zh) | 显示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 |
CN114167645A (zh) | 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