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40864A - 卧式风冷冷柜 - Google Patents

卧式风冷冷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40864A
CN109140864A CN201810743369.XA CN201810743369A CN109140864A CN 109140864 A CN109140864 A CN 109140864A CN 201810743369 A CN201810743369 A CN 201810743369A CN 109140864 A CN109140864 A CN 1091408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wall
air
door body
exhaust passage
air du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74336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140864B (zh
Inventor
付占朋
丁剑波
李大伟
蒋彬
成俊亮
任开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Special Refrigera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Special Refriger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Special Refriger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Special Refrigera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74336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140864B/zh
Publication of CN1091408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408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1408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408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1/00Self-contained movable devices, e.g. domestic refriger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7/00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 F25D17/04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 F25D17/06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by forced circulation
    • F25D17/062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by forced circulation in household refriger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1/00Defrosting; Preventing frosting; Removing condensed or defrost water
    • F25D21/04Preventing the formation of frost or condensa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ld Air Circulating Systems And Constructional Details In Refrig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卧式风冷冷柜,包括卧式柜体和门体,卧式柜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连接第一端部、第二端部且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及第二侧壁,第一侧壁及第二侧壁的至少其中之一上设有侧壁出风道,第一端部设有围设形成蒸发腔体的风道盖板,风道盖板包括设置于卧式柜体的柜口的上盖板,门体的下端面设置有对应上盖板的门体出风口,且门体设有连通门体出风口的门体风道,当门体处于关闭状态时,侧壁出风道连通门体风道。本发明的卧式风冷冷柜借助强制的风循环,大大改善了狭小空间的空气流通,解决柜口及上盖板顶部等狭小空间或局部低温处的结霜问题。

Description

卧式风冷冷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卧式风冷冷柜。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在普通的家庭中,冰箱是必不可少的,而在逢年过节家中需要储备大量冷冻冷藏食品时,冰箱渐渐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家用冷柜占地面积小、容积大,成为近年来消费者解决冰箱存储空间不足的首选。
卧式冷柜一般采用直冷的制冷方式,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及开关门次数的增加,冷柜内壁面会逐渐有霜层出现,而且会越来越多,只能手动清理,这是困扰卧式冷柜多年的问题之一。
目前,家用卧式冷柜为改善柜体内结霜的问题,采用风冷的方式,其原理是风机搅动柜体内空气流动,将柜体内的湿空气循环并通过蒸发器表面,而蒸发器表面温度更低,湿空气在此处降温凝结下来,附着于蒸发器表面,而后通过加热丝加热的方式化霜并将化霜水排出柜体外,实现柜体内无霜的目的。
但是,对于部分空间狭小、空气流通不畅或是局部温度较低的区域,若湿空气长时间停留,最终会凝结成霜。
常见解决方案是改善该部分狭小空间,如增加空间体积以便空气循环进入,或者是将柜体设计一定倾斜角度,在湿空气凝结成水未成冰或者霜时将其先排出,但是,该改善方式是被动的,增大空间后,改善部分空气流通,但效果不明显而又浪费部分柜体内空间,对于局部低温引起的结霜更是效果微弱。
另外,常见的风冷方式受限于柜体内空间及风道设计,在柜口及风道盖板顶部还是有霜存在,尤其是风道盖板顶部,其为保证柜体内有足够的使用空间,风道盖板的保温层会尽量减少,而风道盖板表面温度较低,容易结霜,风道盖板顶部作为与外界湿空气接触的优选区域更是结霜的重灾区,结霜使得柜体内不美观,开关门不便,甚至堵塞出风口,影响制冷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卧式风冷冷柜,其可以解决柜口及上盖板顶部等狭小空间或局部低温处的结霜问题。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之一,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卧式风冷冷柜,包括卧式柜体和门体,所述卧式柜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连接所述第一端部、所述第二端部且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及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及所述第二侧壁的至少其中之一上设有侧壁出风道,所述第一端部设有围设形成蒸发腔体的风道盖板,所述风道盖板包括设置于所述卧式柜体的柜口的上盖板,所述门体的下端面设置有对应所述上盖板的门体出风口,且所述门体设有连通所述门体出风口的门体风道,当所述门体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侧壁出风道连通所述门体风道。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侧壁出风道具有朝向所述卧式柜体的腔体方向开设的侧壁出风口。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侧壁出风道靠近所述上盖板的区域具有朝向所述卧式柜体的柜口方向开设的侧壁上出风口,当所述门体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侧壁上出风口连通所述门体风道。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侧壁上出风口处形成第一配合部,所述门体风道处形成第二配合部,当所述门体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第一配合部与所述第二配合部相互配合。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配合部为凸部,所述第二配合部为凹部。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门体风道包括门体风道本体及位于所述门体风道本体端部的门体进风部,所述门体进风部的下端面低于所述门体风道本体的下端面,且所述凹部位于所述门体进风部。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当所述门体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门体的下端面与所述上盖板之间形成连通所述门体风道的流通风道,所述侧壁出风道靠近所述流通风道处设有阻挡部,所述阻挡部用于阻断所述侧壁出风道及所述流通风道。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当所述门体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门体风道由所述第一侧壁延伸至所述第二侧壁。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侧壁设有第一侧壁出风道,所述第二侧壁设有第二侧壁出风道,所述风道盖板包括连接所述上盖板且面对所述第二端部设置的前盖板,所述前盖板设有连通所述第一侧壁出风道的第一侧部出风口及连通所述第二侧壁出风道的第二侧部出风口。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前盖板设有第一端部出风口,所述蒸发腔体设有连通所述第一端部出风口的第一端部出风道,所述第一侧壁出风道、所述第二侧壁出风道及所述第一端部出风道的出风方向交错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卧式风冷冷柜借助强制的风循环,大大改善了狭小空间的空气流通,解决柜口及上盖板顶部等狭小空间或局部低温处的结霜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卧式风冷冷柜剖视图;
图2是图1中A-A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B示意图;
图4是图1中C-C示意图;
图5是图1部分区域放大图;
图6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导风条第一角度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导风条第二角度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卧式风冷冷柜剖视图;
图9是图8中A1-A1示意图;
图10是图8中B1-B1示意图;
图11是图8中C1-C1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卧式风冷冷柜剖视图;
图13是图12中A3-A3示意图;
图14是图12中B3-B3示意图;
图15是图12中部分区域放大图;
图16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卧式风冷冷柜剖视图;
图17是图16中A4-A4示意图;
图18是图16中B4-B4示意图;
图19是图16中部分区域放大图;
图20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卧式风冷冷柜剖视图;
图21是图20中A5-A5示意图;
图22是图20中B5-B5示意图;
图23是图22中部分区域放大图;
图24是本发明第六实施例卧式风冷冷柜剖视图;
图25是图24中A6-A6示意图;
图26是图24中B6-B6示意图;
图27是图26中部分区域放大图;
图28是本发明第七实施例卧式风冷冷柜剖视图;
图29是图28中A7-A7示意图;
图30是图28中B7-B7示意图;
图31是图28中部分区域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各个图示中,为了便于图示,结构或部分的某些尺寸会相对于其它结构或部分夸大,因此,仅用于图示本发明的主题的基本结构。
另外,本文使用的例如“上”、“上方”、“下”、“下方”等表示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是出于便于说明的目的来描述如附图中所示的一个单元或特征相对于另一个单元或特征的关系。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可以旨在包括设备在使用或工作中除了图中所示方位以外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将图中的设备翻转,则被描述为位于其他单元或特征“下方”或“之下”的单元将位于其他单元或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性术语“下方”可以囊括上方和下方这两种方位。设备可以以其他方式被定向(旋转90度或其他朝向),并相应地解释本文使用的与空间相关的描述语。
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卧式风冷冷柜100,卧式风冷冷柜100包括卧式柜体10和门体20。
卧式柜体10为具有腔体S的立体结构,这里,以卧式柜体10的外轮廓为长方体为例,但不以此为限。
卧式柜体1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部11及第二端部13、连接第一端部11、第二端部13且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15及第二侧壁17、远离卧式柜体10的柜口的底部19。
也就是说,卧式柜体10的中部形成一用于容纳物品的腔体S,第一端部11、第一侧壁15、第二端部13及第二侧壁17依次相连而围设形成腔体S的四周缘,底部19的四边缘分别与第一端部11、第一侧壁15、第二端部13及第二侧壁17连接。
门体20设置于卧式柜体10的上方,门体20用于覆盖卧式柜体10的柜口。
这里,门体20与卧式柜体10之间可以是转动连接、滑动连接或其他连接形式。
门体20可以是一体式门体,或者是由至少两个分体式门体组合形成的门体。
门体20本身的结构及门体20与卧式柜体10的配合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卧式风冷冷柜100包括蒸发腔体12、出风系统及回风系统。
蒸发腔体12中设置有风机121和蒸发器122。
风机121可以是离心风机。
卧式风冷冷柜100的化霜过程可以采用电加热。
蒸发腔体12中的冷风通过出风系统传输至卧式风冷冷柜100的各个部位。
卧式风冷冷柜100的冷风再通过回风系统回流至蒸发腔体12,如此,便实现了冷风在卧式风冷冷柜100中的循环。
卧式风冷冷柜100的出风系统及回风系统具有多种实施例,下面将做详细说明。
在第一实施例中,结合图1至图4,卧式风冷冷柜100包括卧式柜体10和门体20。
卧式柜体1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部11及第二端部13、连接第一端部11、第二端部13且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15及第二侧壁17、远离卧式柜体10的柜口的底部19。
第一端部11设置有蒸发腔体12,第二端部13设置有第二端部回风道131,底部19设置有底部回风道191,第二端部回风道131连通底部回风道191。
这里,第二端部回风道131与底部回风道191相互连通,可以有效增大卧式柜体10左下角(即远离蒸发腔体12的一侧)的回风通道面积,降低回风道阻力,保证左下角的回风量。
具体的,第二端部回风道131包括若干第二端部回风口1311,若干第二端部回风口1311靠近底部19设置。
若干第二端部回风口1311由第一侧壁15延伸至第二侧壁17,即若干第二端部回风口1131沿第二端部13的长度方向延伸排布。
进一步的,第二端部回风道131靠近底部19设置,且第二端部回风道131远离卧式柜体10的柜口。
也就是说,第二端部回风道131位于第二端部13的下方,且第二端部回风道131中用于回风的若干第二端部回风口1311也位于第二端部13的下方,卧式柜体10的腔体S中下沉的冷风可以通过若干第二端部回风口1311进入第二端部回风道131中,并通过第二端部回风道131进入底部回风道191。
这里,以第二端部回风道131及底部回风道191连接形成的纵截面呈“L”型为例,纵截面平行于第一侧壁15。
第二端部回风道131及底部回风道191可以内嵌在卧式柜体10的发泡层中。
第二端部回风道131沿第二端部13的长度方向延伸(即第一侧壁15朝向第二侧壁17的方向)。
底部回风道191贯穿整个底部19区域,亦即,底部回风道191由第一端部11延伸至第二端部13,同时,底部回风道191由第一侧壁15延伸至第二侧壁17。
第一端部11设置有第一端部回风道111,第一端部回风道111连通底部回风道191及蒸发腔体12,第一端部回风道111设有若干第一端部回风口1111。
现有技术中,由于卧式风冷冷柜100采用上部送风、底部回风的方式,因此,若底部回风设计不合理,很容易出现回风不均匀的问题,造成底部温度局部会很高,特别是左下角和右下角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考虑到底部左下角和右下角容易出现送风不均匀的情况,因此,分别在这两个位置布置了回风通道,即位于左下角的第二端部回风道131及位于右下角的第一端部回风道111。
右下角的第一端部回风道111距离风机121较近(第一端部回风道111直接连接蒸发腔体12),风道阻力较小,因此,会有大部分风从第一端部回风口1111回流至风机121(即回流至蒸发腔体12),若设计的左下角回风道阻力太大,即使左下角回风道布置了回风口,风也不会从左下角回风道返回,因此,本实施例在第二端部13的下方设置了若干第二端部回风口131,并在整个底部19设计底部回风道191以增大左下角的回风通道面积,降低回风道阻力,保证左下角(即第二端部回风口131)的回风量。
在本实施例中,若干第一端部回风口1111及若干第二端部回风口1311相对设置。
也就是说,若干第一端部回风口1111位于卧式柜体10的右下角,若干第二端部回风口1311位于卧式柜体10的左下角。
每一第一端部回风口1111的延伸方向为第一侧壁15朝向第二侧壁17的方向,即每一第一端部回风口1111沿水平方向延伸,这里,若干第一端部回风口1111呈矩阵排列,以三列第一端部回风口1111为例。
每一第二端部回风口1311的延伸方向为卧式柜体10的柜口朝向底部19的方向,即每一第二端部回风口1311沿竖直方向延伸,这里,若干第二端部回风口1311排列成一排。
于竖直方向上,若干第一端部回风口1111的高度大于若干第二端部回风口1311的高度,但不以此为限。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侧壁15和/或第二侧壁17上设有侧壁出风道,侧壁出风道靠近卧式柜体10的柜口设置。
这里,第一侧壁15具有第一侧壁出风道151,第二侧壁17具有第二侧壁出风道171,第一侧壁出风道151及第二侧壁出风道171内嵌于发泡层中。
第一端部11具有第一端部出风道112,第一侧壁出风道151、第二侧壁出风道171及第一端部出风道112的出风方向交错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交错设置”是指第一侧壁出风道151、第二侧壁出风道171及第一端部出风道112吹出的至少部分风位于同一平面内,且可实现相互冲击。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的卧式风冷冷柜100在卧式柜体10的第一端部11设置第一端部出风道112,并在第一侧壁15及第二侧壁17分别设置第一侧壁出风道151及第二侧壁出风道171,从而实现三面送风,其中,第一端部出风道112的出风方向朝向卧式柜体10的第二端部13,从而使得从第一端部出风道112出风口输出的冷风能够覆盖卧式柜体10的整个横截面,而第一侧壁出风道151及第二侧壁出风道171的出风方向与第一端部出风道112的出风方向交错设置,第一侧壁出风道151及第二侧壁出风道171输出的风对第一端部出风道112输出的风进行冲击,从而在卧式柜体10的内部形成涡旋气流,涡旋气流能够保证卧式柜体10纵截面保持冷风分布均匀,从而整体上使得卧式柜体10内的温度保持均匀以提高制冷效果。
其中,第一端部出风道112、第一侧壁出风道151及第二侧壁出风道171均位于卧式柜体10的柜口下方,利用冷空气自然下沉的原理,从第一端部出风道112、第一侧壁出风道151及第二侧壁出风道171输出的冷风经热交换下沉后从下部的回风道(包括第一端部回风道111、第二端部回风道131、底部回风道191)重新进入到蒸发腔体12中。
另外,以第一侧壁15为例,第一侧壁出风道151具有用于出风的若干第一侧壁出风口1511,于第一侧壁出风道151内部气流的流动方向上,靠近第一端部11的第一侧壁出风口1511的尺寸小于靠近第二端部13的第一侧壁出风口1511的尺寸,这里,以第一侧壁出风口1511的尺寸逐渐增大为例,如此,可以保证两侧风循环,提高温度均匀性。
若干第一侧壁出风口1511除了可以朝水平方向出风外,也可向下出风,例如,可以通过设置隔板来实现第一侧壁出风口1511的多方向出风。
当第一侧壁出风口1511向下出风时,第一侧壁出风口1511用于直接向卧式柜体10的下部空间输送冷风,更进一步的提高冷风分布均匀性。
可以看到,在一具体示例中,靠近第二端部13的第一侧壁出风口1511的长和宽均大于邻接的第一侧壁出风口1511的长和宽,一方面,可以提高水平方向出风量,另一方面,可以提高输送至卧式柜体10左下角的冷风,进而也可辅助提高左下角的回风量。
可以看到,卧式风冷冷柜100通过顶部三个面的送风(即第一端部出风道112、第一侧壁出风道151、第二侧壁出风道171)及底部三个面的回风(即第一端部回风道111、第二端部回风道131、底部回风道191),形成完整、均匀的风循环,达到送回风均匀的目的,解决了底部温度高的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避免蒸发腔体12的顶部与门体20之间的间隙处结霜,在蒸发腔体12的顶部设置了流通风道60。
具体的,结合图5至图7,可以在蒸发腔体12的顶部设置出风口,并在该出风口处设置导风条40,通过导风条40将蒸发腔体12送出来的风发散地送到水平方向的各个位置,实现流通风道60处的均匀送风,从而防止该处霜的生成。
在第二实施例中,结合图8至图11,卧式风冷冷柜100a包括卧式柜体10a和门体20a。
这里,为了描述方便,相同或相近作用的部件采用了相近的编号,但仅是为了便于描述,相近编号的部件之间也可作用完全不同,下面的实施例也是如此。
卧式柜体10a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部11a及第二端部13a、连接第一端部11a、第二端部13a且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15a及第二侧壁17a、远离卧式柜体10a的柜口的底部19a。
第一端部11a设置有蒸发腔体12a,第一侧壁15a及第二侧壁17a的至少其中之一上设有侧壁回风道(152a、172a),底部19a设有底部回风道191a,侧壁回风道(152a、172a)连通底部回风道191a。
蒸发腔体12a中设置有风机121a和蒸发器122a。
这里,侧壁回风道(152a、172a)与底部回风道191a相互连通,可以有效增大卧式柜体10a的回风通道面积,降低回风道阻力,保证左下角及卧式柜体10a下方的回风量。
具体的,第一侧壁15a设有第一侧壁回风道152a,第二侧壁17a设有第二侧壁回风道172a,第一侧壁回风道152a及第二侧壁回风道172a均与底部回风道191a连通。
此时,第一侧壁回风道152a、底部回风道191a及第二侧壁回风道172a连接形成的纵截面呈“凹”型,纵截面平行于第一端部11。
以第一侧壁回风道152a为例,侧壁回风道151a包括若干第一侧壁回风口1521a,若干第一侧壁回风口1521a靠近第二端部13a设置。
进一步的,若干第一侧壁回风口1521a同时靠近第二端部13a及底部19a设置,且若干第一侧壁回风口1521a远离第一端部11a。
也就是说,第一侧壁回风道152a位于卧式柜体10a的左下角,且第一侧壁回风道152a中用于回风的若干第一侧壁回风口1521a也位于卧式柜体10a的左下角,卧式柜体10a的腔体S中下沉的冷风可以通过若干第一侧壁回风口1521a进入第一侧壁回风道152a中,并通过第一侧壁回风道152a进入底部回风道191a。
第一侧壁回风道152a及底部回风道191a可以内嵌在卧式柜体10a的发泡层中。
于第二端部13a朝向第一端部11a的方向上,第一侧壁回风道152a的长度远小于第一侧壁15a的长度。
底部回风道191a贯穿整个底部19a区域,亦即,底部回风道191a由第一端部11a延伸至第二端部13a,同时,底部回风道191a由第一侧壁15a延伸至第二侧壁17a。
第一端部11a设置有第一端部回风道111a,第一端部回风道111a连通底部回风道191a及蒸发腔体12a,第一端部回风道111a设有若干第一端部回风口1111a。
现有技术中,由于卧式风冷冷柜100a采用上部送风、底部回风的方式,因此,若底部回风设计不合理,很容易出现回风不均匀的问题,造成底部温度局部会很高,特别是左下角和右下角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考虑到底部左下角和右下角容易出现送风不均匀的情况,因此,分别在这两个位置布置了回风通道,即位于左下角的第一侧壁回风道152a及位于右下角的第一端部回风道111a。
右下角的第一端部回风道111a距离风机121a较近(第一端部回风道111a直接连接蒸发腔体12a),风道阻力较小,因此,会有大部分风从第一端部回风口1111a回流至风机121a(即回流至蒸发腔体12a),若设计的左下角回风道阻力太大,即使左下角回风道布置了回风口,风也不会从左下角回风道返回,因此,本实施例在第一侧壁15a的左下角设置了若干第一侧壁回风口1521a,并在整个底部19a设计底部回风道191a以增大左下角的回风通道面积,降低回风道阻力,保证左下角(即第一侧壁回风口1521a)的回风量。
在本实施例中,每一第一端部回风口1111a的延伸方向为第一侧壁15a朝向第二侧壁17a的方向,即每一第一端部回风口1111a沿水平方向延伸,这里,若干第一端部回风口1111a呈矩阵排列,以三列第一端部回风口1111a为例。
每一第一侧壁回风口1521a的延伸方向为卧式柜体10a的柜口朝向底部19a的方向,即每一第一侧壁回风口1521a沿竖直方向延伸,这里,若干第一侧壁回风口1521a排列成一排。
于竖直方向上,若干第一端部回风口1111a的高度大于若干第一侧壁回风口1521a的高度,但不以此为限。
需要说明的是,若干第一侧壁回风口1521a也可由第一端部11a延伸至第二端部13a,即若干第一侧壁回风口1521a布满第一侧壁15a的下方。
第二侧壁出风道171a及第二侧壁回风口1721a的说明可以参考第一侧壁出风道151a及第一侧壁回风口1521a,在此不再赘述。
另外,结合第一实施例,第二端部13a也可设置有第二端部回风道,第二端部回风道连通侧壁回风道(152a、172a)和/或底部回风道191a。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侧壁15a和/或第二侧壁17a上设有侧壁出风道,侧壁出风道靠近卧式柜体10a的柜口设置。
这里,第一侧壁15a具有第一侧壁出风道151a,第二侧壁17a具有第二侧壁出风道171a,第一侧壁出风道151a及第二侧壁出风道171a内嵌于发泡层中,且第一侧壁出风道151a及第二侧壁出风道171a分别位于第一侧壁回风道152a及第二侧壁回风道172a的上方。
第一端部11a具有第一端部出风道112a,第一侧壁出风道151a、第二侧壁出风道171a及第一端部出风道112a的出风方向交错设置。
本实施例的其他说明可以参考第一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在第三实施例中,结合图12至图15,卧式风冷冷柜100b包括卧式柜体10b和门体20b。
卧式柜体10b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部11b及第二端部13b、连接第一端部11b、第二端部13b且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15b及第二侧壁17b、远离卧式柜体10b的柜口的底部19b。
卧式柜体10b的端部内胆14b处设置有风道盖板16b。
这里,端部内胆14b为第一端部11b处的内胆区域。
风道盖板16b及端部内胆14b围设形成蒸发腔体12b,蒸发腔体12b中设置有风机121b和蒸发器122b。
风道盖板16b包括设置于卧式柜体10b的柜口的上盖板161b,以及连接上盖板161b且面对第二端部13b设置的前盖板162b,前盖板162b和上盖板161b相互垂直设置。
上盖板161b包括靠近端部内胆14b的第一端1611b,端部内胆14b靠近门体20b的区域形成一内胆让位部141b,第一端1611b与内胆让位部141b之间形成朝向卧式柜体10b的柜口方向出风的导流风道50b。
这里,内胆让位部141b实质为位于端部内胆14b左上角区域的凹口,如此,通过凹口使得端部内胆14b与第一端1611b之间具有间隙(即导流风道50b),蒸发腔体12b的冷风可以通过该间隙输送至蒸发腔体12b外部。
当门体20b处于关闭状态时,门体20b的下端面与上盖板161b之间形成连通导流风道50b的流通风道60b。
这里,凹口呈开口朝向第二端部13b的“C”字型,可进一步辅助冷风朝向流通风道60b(即第二端部13b方向)传输。
在本实施例中,考虑到卧式风冷冷柜100b中最易结霜的位置是上盖板161b顶部、卧式柜体10b柜口等空气不流通、局部温度较低、湿空气易进入的位置,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提高这些位置的空气流通性。
基于此,本实施例从蒸发腔体12b吹出的冷风通过导流风道50b而进入流通风道60b,即此时门体20b的下端面与上盖板161b之间的空隙内具有冷风流通,上盖板161b上方虽然温度较低,但借助空隙内流通的冷风,即使有部分结霜,也可由冷风带走;亦即,本实施例采用蒸发腔体12b顶部送风的方式,借助强制的风循环,大大改善了狭小空间的空气流通,解决柜口及上盖板161b顶部等狭小空间或局部低温处的结霜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门体20b的下端面设有门衬让位部201b,门衬让位部201b的下端面与上盖板161b之间形成流通风道60b。
门衬让位部201b为位于门体20b下端面的凹坑,如此,门体10b下端面与上盖板161b之间的间隙变大,即流通风道60b的空间变大。
也就是说,为了给流通风道60b内的冷风流通创造空间,卧式柜体10b顶部发泡层、门体10b门衬与上盖板161b顶部相对应的位置都做了相应的让步,通过内胆让位部141b、门衬让位部201b等实现冷风在流通风道60b的顺畅流动。
在本实施例中,蒸发腔体12b的顶部设有连通导流风道50b的顶部出风道123b,顶部出风道123b位于上盖板161b的下方。
此时,顶部出风道123b及导流风道50b连接形成“L”型风道。
在本实施例中,风道盖板16b的前盖板162b设有第一端部出风口1121b,蒸发腔体12b设有连通第一端部出风口1121b的第一端部出风道112b。
第一端部出风道112b与顶部出风道123b相互连通,第一端部出风道112b与顶部出风道123b位于同一高度,但不以此为限。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侧壁15b及第二侧壁17b的至少其中之一上设有侧壁出风道(151b、171b),前盖板162b设有连通侧壁出风道(151b、171b)的侧部出风口,蒸发腔体12b设有连通侧部出风口的侧部出风道。
这里,第一侧壁15b设有第一侧壁出风道151b,第二侧壁17b设有第二侧壁出风道171b,前盖板162b设有连通第一侧壁出风道151b的第一侧部出风口及连通第二侧壁出风道171b的第二侧部出风口。
综上,从风机121b吹出的风被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通过两侧的侧部出风道输送至第一侧壁出风道151b及第二侧壁出风道171b,第二部分通过前面的第一端部出风道112b朝向第二端部13b方向输送,第三部分通过后侧的顶部出风道123b输送至导流风道50b,进而进入流通风道60b。
这里,第一侧壁出风道151b、第二侧壁出风道171b及第一端部出风道112b的出风方向交错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交错设置”是指第一侧壁出风道151b、第二侧壁出风道171b及第一端部出风道112b吹出的至少部分风位于同一平面内,且可实现相互冲击。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的卧式风冷冷柜100b在卧式柜体10b的第一端部11b设置第一端部出风道112b,并在第一侧壁15b及第二侧壁17b分别设置第一侧壁出风道151b及第二侧壁出风道171b,从而实现三面送风,其中,第一端部出风道112b的出风方向朝向卧式柜体10b的第二端部13b,从而使得从第一端部出风道112b出风口输出的冷风能够覆盖卧式柜体10b的整个横截面,而第一侧壁出风道151b及第二侧壁出风道171b的出风方向与第一端部出风道112b的出风方向交错设置,第一侧壁出风道151b及第二侧壁出风道171b输出的风对第一端部出风道112b输出的风进行冲击,从而在卧式柜体10b的内部形成涡旋气流,涡旋气流能够保证卧式柜体10b纵截面保持冷风分布均匀,从而整体上使得卧式柜体10b的温度保持均匀以提高制冷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卧式柜体10b的底部19b设有底部回风道191b,且底部19b靠近第二端部13b的区域设置有底部回风口1911b。
底部回风道191b贯穿整个底部19b区域,亦即,底部回风道191b由第一端部11b延伸至第二端部13b,同时,底部回风道191b由第一侧壁15b延伸至第二侧壁17b。
第一端部11b设置有第一端部回风道111b,第一端部回风道111b连通底部回风道191b及蒸发腔体12b,第一端部回风道111b设有若干第一端部回风口1111b。
卧式柜体10b的冷风可以通过底部回风口1911b进入底部回风道191b,并通过第一端部回风道111b回流至蒸发腔体12b,或者,冷风直接通过第一端部回风口1111b进入第一端部回风道111b,而后回流至蒸发腔体12b。
这里,第一端部出风道112b、第一侧壁出风道151b及第二侧壁出风道171b均位于卧式柜体10b的柜口下方,利用冷空气自然下沉的原理,从第一端部出风道112b、第一侧壁出风道151b及第二侧壁出风道171b输出的冷风经热交换下沉后从下部的回风道(包括底部回风道191b及第一端部回风道111b)重新进入到蒸发腔体12b中。
另外,以第一侧壁15b为例,第一侧壁出风道151b具有用于出风的若干第一侧壁出风口1511b,于第一侧壁出风道151b内部气流的流动方向上,靠近第一端部11b的第一侧壁出风口1511b的尺寸小于靠近第二端部13b的第一侧壁出风口1511b的尺寸,这里,以第一侧壁出风口1511b的尺寸逐渐增大为例,如此,可以保证两侧风循环,提高温度均匀性。
若干第一侧壁出风口1511b除了可以朝水平方向出风外,也可向下出风,例如,可以通过设置隔板来实现第一侧壁出风口1511b的多方向出风。
当第一侧壁出风口1511b向下出风时,第一侧壁出风口1511b用于直接向卧式柜体10b的下部空间输送冷风,更进一步的提高冷风分布均匀性。
可以看到,在一具体示例中,靠近第二端部13b的第一侧壁出风口1511b的长和宽均大于邻接的第一侧壁出风口1511b的长和宽,一方面,可以提高水平方向出风量,另一方面,可以提高输送至卧式柜体10b左下角的冷风,进而也可辅助提高左下角的回风量。
可以看到,卧式风冷冷柜100b通过顶部三个面的送风(即第一端部出风道112b、第一侧壁出风道151b、第二侧壁出风道171b)及底部回风,形成完整、均匀的风循环,达到送回风均匀的目的,解决了底部温度高的问题。
在第四实施例中,结合图16至图19,卧式风冷冷柜100c包括卧式柜体10c和门体20c。
卧式柜体10c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部11c及第二端部13c、连接第一端部11c、第二端部13c且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15c及第二侧壁17c、远离卧式柜体10c的柜口的底部19c。
卧式柜体10c的端部内胆14c处设置有风道盖板16c。
这里,端部内胆14c为第一端部11c处的内胆区域。
风道盖板16c及端部内胆14c围设形成蒸发腔体12c,蒸发腔体12c中设置有风机121c和蒸发器122c。
风道盖板16c包括设置于卧式柜体10c的柜口的上盖板161c,以及连接上盖板161c且面对第二端部13c设置的前盖板162c,前盖板162c和上盖板161c相互垂直设置。
上盖板161c包括靠近端部内胆14c的第一端1611c,第一端1611c与端部内胆14c之间形成朝向卧式柜体10c的柜口方向出风的导流风道50c,门体20c的下端面设置有对应上盖板161c的门体出风口202c,且门体20c设有连通门体出风口202c的门体风道203c,当门体20c处于关闭状态时,门体风道203c与导流风道50c相互连通。
当门体20c处于关闭状态时,门体20c的下端面与上盖板161c之间形成流通风道60c,流通风道60c与门体风道203c相互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考虑到卧式风冷冷柜100c中最易结霜的位置是上盖板161c顶部、卧式柜体10c柜口等空气不流通、局部温度较低、湿空气易进入的位置,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提高这些位置的空气流通性。
基于此,本实施例从蒸发腔体12c吹出的冷风通过导流风道50c而进入门体风道203c,而后再通过门体出风口202c进入流通风道60c,即此时门体20c的下端面与上盖板161c之间的空隙内具有冷风流通,上盖板161c上方虽然温度较低,但借助空隙内流通的冷风,即使有部分结霜,也可由冷风带走;亦即,本实施例采用蒸发腔体12c顶部送风的方式,借助强制的风循环,大大改善了狭小空间的空气流通,解决柜口及上盖板161c顶部等狭小空间或局部低温处的结霜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端部内胆14c靠近门体20c的区域形成一内胆让位部141c,第一端1611c与内胆让位部141c之间形成导流风道50c。
这里,内胆让位部141c实质为位于端部内胆14c左上角区域的凹口,如此,通过凹口使得端部内胆14c与第一端1611c之间具有间隙(即导流风道50c),蒸发腔体12c的冷风可以通过该间隙输送至蒸发腔体12c外部。
端部内胆14c靠近流通风道60c处设有阻挡部142c,阻挡部142c用于阻断导流风道50c及流通风道60c。
阻挡部142c连接上盖板161c的第一端1611c,当门体20c处于关闭状态时,阻挡部142c恰好位于上盖板161c及门体风道203c之间,从而阻挡导流风道50c中的冷风直接进入流通风道60c,此时,导流风道50c中的冷风通过门体风道203c而进入流通风道60c中,即此时的冷风由上向下传输至流通风道60c中。
当然,也可取消阻挡部142c,此时,导流风道50c中的部分冷风可以直接进入流通风道60c中。
在本实施例中,门体20c的下端面设有门衬让位部201c,当门体20c处于关闭状态时,门衬让位部201c的下端面与上盖板161c之间形成流通风道60c。
门衬让位部201c为位于门体20c下端面的凹坑。
这里,凹坑实质是位于门体出风口202c的下方,也就是说,门体出风口202c的下端面高于门体20c其他区域的下端面。
如此,门体10c下端面与上盖板161c之间的间隙变大,即流通风道60c的空间变大。
也就是说,为了给流通风道60c内的冷风流通创造空间,卧式柜体10c顶部发泡层、门体10c门衬与上盖板161c顶部相对应的位置都做了相应的让步,通过内胆让位部141c、门衬让位部201c等实现冷风在流通风道60c的顺畅流动。
在本实施例中,蒸发腔体12c的顶部设有连通导流风道50c的顶部出风道123c,顶部出风道123c位于上盖板161c的下方。
此时,顶部出风道123c及导流风道50c连接形成“L”型风道。
在本实施例中,风道盖板16c的前盖板162c设有第一端部出风口1121c,蒸发腔体12c设有连通第一端部出风口1121c的第一端部出风道112c。
第一端部出风道112c与顶部出风道123c相互连通,第一端部出风道112c与顶部出风道123c位于同一高度,但不以此为限。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侧壁15c及第二侧壁17c的至少其中之一上设有侧壁出风道(151c、171c),前盖板162c设有连通侧壁出风道(151c、171c)的侧部出风口,蒸发腔体12c设有连通侧部出风口的侧部出风道。
这里,第一侧壁15c设有第一侧壁出风道151c,第二侧壁17c设有第二侧壁出风道171c,前盖板162c设有连通第一侧壁出风道151c的第一侧部出风口及连通第二侧壁出风道171c的第二侧部出风口。
综上,从风机121c吹出的风被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通过两侧的侧部出风道输送至第一侧壁出风道151c及第二侧壁出风道171c,第二部分通过前面的第一端部出风道112c朝向第二端部13c方向输送,第三部分通过后侧的顶部出风道123c输送至导流风道50c,进而进入流通风道60c。
这里,第一侧壁出风道151c、第二侧壁出风道171c及第一端部出风道112c的出风方向交错设置。
本实施例的其他说明可以参考第三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在第五实施例中,结合图20至图23,卧式风冷冷柜100d包括卧式柜体10d和门体20d。
卧式柜体10d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部11d及第二端部13d、连接第一端部11d、第二端部13d且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15d及第二侧壁17d、远离卧式柜体10d的柜口的底部19d。
第一端部11d设有围设形成蒸发腔体12d的风道盖板16d。
风道盖板16d包括设置于卧式柜体10d的柜口的上盖板161d,以及连接上盖板161d且面对第二端部13d设置的前盖板162d,前盖板162d和上盖板161d相互垂直设置。
门体20d的下端面设置有对应上盖板161c的门体出风口202c,且门体20c设有连通门体出风口202c的门体风道203c。
第一侧壁15d及第二侧壁17d的至少其中之一上设有侧壁出风道(151d、171d),当门体20d处于关闭状态时,侧壁出风道(151d、171d)连通门体风道203d。
当门体20d处于关闭状态时,门体20d的下端面与上盖板161d之间形成流通风道60d,流通风道60d与门体风道203d相互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考虑到卧式风冷冷柜100d中最易结霜的位置是上盖板161d顶部、卧式柜体10d柜口等空气不流通、局部温度较低、湿空气易进入的位置,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提高这些位置的空气流通性。
基于此,本实施例从蒸发腔体12d吹出的冷风通过侧壁出风道(151d、171d)而进入门体风道203d,而后再通过门体出风口202d进入流通风道60d,即此时门体20d的下端面与上盖板161d之间的空隙内具有冷风流通,上盖板161d上方虽然温度较低,但借助空隙内流通的冷风,即使有部分结霜,也可由冷风带走;亦即,本实施例采用蒸发腔体12d顶部送风的方式,借助强制的风循环,大大改善了狭小空间的空气流通,解决柜口及上盖板161d顶部等狭小空间或局部低温处的结霜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侧壁15d设有第一侧壁出风道151d,第二侧壁17d设有第二侧壁出风道171d,前盖板162d设有连通第一侧壁出风道151d的第一侧部出风口及连通第二侧壁出风道171d的第二侧部出风口。
以第一侧壁出风道151d为例,第一侧壁出风道151d具有朝向卧式柜体100d的腔体S方向开设的第一侧壁出风口1511d,以及朝向卧式柜体100d的柜口方向开设的第一侧壁上出风口1512d,第一侧壁上出风口1512d靠近上盖板161d区域设置,且当门体20d处于关闭状态时,第一侧壁上出风口1512d连通门体风道203d。
也就是说,第一侧壁出风口1511d及第一侧壁上出风口1512d均与第一侧壁出风道151d相互导通,流经第一侧壁出风道151d的冷风分两路流出,第一部分冷风通过第一侧壁出风口1511d传输至卧式柜体100d的腔体S中,第二部分冷风通过第一侧壁上出风口1512d向上传输而进入门体风道203d中,而后经过门体出风口202d进入流通风道60d。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侧壁出风道151d只有在上盖板161d区域才同时包含第一侧壁出风口1511d及第一侧壁上出风口1512d,在除去上盖板161d的其他区域,第一侧壁出风道151d仅包含第一侧壁出风口1511d,但不以此为限。
这里,第一侧壁上出风口1512d处形成第一配合部15121d,门体风道203d处形成第二配合部2032d,当门体20d处于关闭状态时,第一配合部15121d与第二配合部2032d相互配合。
第一配合部15121d为凸部,第二配合部2032d为凹部。
这里,当第一配合部15121d与第二配合部2032d相互配合时,不仅可以将第一侧壁出风道151d中的冷风传输至门体风道203d,还可以实现第一侧壁出风道151d与门体风道203d的相互对位,且可避免冷风在交界处流失。
门体风道203d包括门体风道本体2033d及位于门体风道本体2033d端部的门体进风部2034d,门体进风部2034d的下端面低于门体风道本体2033d的下端面,且第二配合部2032d位于门体进风部2034d。
这里,门体风道本体2033d的两端设置有两个门体进风部2034d,两个门体进风部2034d分别与第一侧壁出风道151d、第二侧壁出风道171d相互配合,门体风道203d的纵截面大致呈“门”字型。
另外,当门体20d处于关闭状态时,门体风道203d由第一侧壁15d延伸至第二侧壁17d。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侧壁出风道151d靠近流通风道60d处设有阻挡部142d,阻挡部142d用于阻断第一侧壁出风道151d及流通风道60d。
阻挡部142d位于第一侧壁上出风口1512d靠近腔体S的一侧,且阻挡部142d抵接上盖板161d,当门体20d处于关闭状态时,阻挡部142d分别抵接上盖板161d和门体进风部2034d的一端,从而阻挡第一侧壁出风道151d中的冷风直接进入流通风道60d,此时,第一侧壁出风道151d中的冷风通过第一侧壁上出风口1512d而进入门体风道203d,而后经过门体出风口202d而进入流通风道60d中,即此时的冷风由上向下传输至流通风道60d中。
在本实施例中,风道盖板16d的前盖板162d设有第一端部出风口1121d,蒸发腔体12d设有连通第一端部出风口1121d的第一端部出风道112d。
综上,从风机121d吹出的风被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通过两侧的侧部出风道输送至第一侧壁出风道151d及第二侧壁出风道171d,第二部分通过前面的第一端部出风道112d朝向第二端部13d方向输送。
这里,第一侧壁出风道151d、第二侧壁出风道171d及第一端部出风道112d的出风方向交错设置。
本实施例的其他说明可以参考第三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在第六实施例中,结合图24至图27,卧式风冷冷柜100e包括卧式柜体10e和门体20e。
卧式柜体10e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部11e及第二端部13e、连接第一端部11e、第二端部13e且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15e及第二侧壁17e、远离卧式柜体10e的柜口的底部19e。
第一端部11e设有围设形成蒸发腔体12e的风道盖板16e。
风道盖板16e包括设置于卧式柜体10e的柜口的上盖板161e,以及连接上盖板161e且面对第二端部13e设置的前盖板162e,前盖板162e和上盖板161e相互垂直设置。
第一侧壁15e及第二侧壁17e的至少其中之一上设有侧壁出风道(151e、171e),当门体20e处于关闭状态时,门体20e的下端面与上盖板161e之间形成流通风道60e。
侧壁出风道(151e、171e)包括相互连通的侧壁主出风道(1513e、1713e)及侧壁分出风道(1514e、1714e),侧壁分出风道(1514e、1714e)位于侧壁主出风道(1513e、1713e)的上方,侧壁分出风道(1514e、1714e)连通流通风道60e且侧壁分出风道(1514e、1714e)的侧壁分出风口(15141e、17141e)的开口方向朝向流通风道60e。
在本实施例中,考虑到卧式风冷冷柜100e中最易结霜的位置是上盖板161e顶部、卧式柜体10e柜口等空气不流通、局部温度较低、湿空气易进入的位置,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提高这些位置的空气流通性。
基于此,本实施例从蒸发腔体12e吹出的冷风通过侧壁出风道(151e、171e)而进入门体风道203e,而后再通过门体出风口202e进入流通风道60e,即此时门体20e的下端面与上盖板161e之间的空隙内具有冷风流通,上盖板161e上方虽然温度较低,但借助空隙内流通的冷风,即使有部分结霜,也可由冷风带走;亦即,本实施例采用蒸发腔体12e顶部送风的方式,借助强制的风循环,大大改善了狭小空间的空气流通,解决柜口及上盖板161e顶部等狭小空间或局部低温处的结霜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侧壁15e设有第一侧壁出风道151e,第二侧壁17e设有第二侧壁出风道171e,前盖板162e设有连通第一侧壁出风道151e的第一侧部出风口及连通第二侧壁出风道171e的第二侧部出风口。
以第一侧壁出风道151e为例,第一侧壁出风道151d包括第一侧壁主出风道1513e及第一侧壁分出风道1514e,第一侧壁主出风道1513e的第一侧壁主出风口15131e的开口方向朝向卧式柜体10e的腔体S方向,第一侧壁分出风道1514e的第一侧壁分出风口15141e的开口方向朝向流通风道60e,第一侧壁分出风口15141e靠近上盖板161e区域设置,且第一侧壁分出风口15141e位于第一侧壁主出风口15131e的上方。
也就是说,第一侧壁主出风口15131e及第一侧壁分出风口15141e均与第一侧壁出风道151e相互导通,流经第一侧壁出风道151e的冷风分两路流出,第一部分冷风通过第一侧壁主出风口15131e传输至卧式柜体100e的腔体S中,该部分冷风位于卧式柜体10e的柜口处,第二部分冷风通过第一侧壁分出风口15141e水平传输而进入流通风道60e,该部分冷风的位置高于第一部分冷风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侧壁出风道151e只有在上盖板161e区域才同时包含第一侧壁主出风口15131e及第一侧壁分出风口15141e,在除去上盖板161e的其他区域,第一侧壁出风道151e仅包含第一侧壁主出风口15131e,但不以此为限。
这里,第一侧壁出风道151e中设置有分隔部1515e,分隔部1515e将第一侧壁出风道151e分隔形成第一侧壁主出风道1513e及第一侧壁分出风道1514e,且分隔部1515e与第一侧壁出风道151e的侧壁之间形成连通第一侧壁主出风道1513e及第一侧壁分出风道1514e的连接风道1516e。
分隔部1515e远离连接风道1516e的一端连接上盖板161e。
换句话说,第一侧壁主出风道1513e、连接风道1516e及第一侧壁分出风道1514e连接形成的纵截面呈“C”型,纵截面平行于第一端部11e。
流通风道60e包括连通第一侧壁分出风道1514e的过渡风道601e及远离侧壁分出风道1514e的流通主分道602e,过渡风道601e的高度大于流通主分道602e的高度。
这里,流通主分道602e的两端包括两个过渡风道601e,两个过渡风道601e分别与第一侧壁分出风道1514e及第二侧壁分出风道1714e相互配合,流通风道60e的纵截面大致呈“凹”字型。
另外,当门体20e处于关闭状态时,流通风道60e由第一侧壁15e延伸至第二侧壁17e。
在本实施例中,风道盖板16e的前盖板162e设有第一端部出风口1121e,蒸发腔体12e设有连通第一端部出风口1121e的第一端部出风道112e。
综上,从风机121e吹出的风被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通过两侧的侧部出风道输送至第一侧壁出风道151e及第二侧壁出风道171e,第二部分通过前面的第一端部出风道112e朝向第二端部13e方向输送。
这里,第一侧壁主出风道1513e、第二侧壁主出风道1713e及第一端部出风道112e的出风方向交错设置。
本实施例的其他说明可以参考第三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在第七实施例中,结合图28至图31,卧式风冷冷柜100f包括卧式柜体10f和门体20f。
卧式柜体10f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部11f及第二端部13f、连接第一端部11f、第二端部13f且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15f及第二侧壁17f、远离卧式柜体10f的柜口的底部19f。
第一端部11f设有围设形成蒸发腔体12f的风道盖板16f。
风道盖板16f包括设置于卧式柜体10f的柜口的上盖板161f,以及连接上盖板161f且面对第二端部13f设置的前盖板162f,前盖板162f和上盖板161f相互垂直设置。
上盖板161f及前盖板162f的连接部163f设置有导流片70f,导流片70f与连接部163f之间形成导流风道50f,前盖板162f设有第一端部出风口1121f,当门体20f处于关闭状态时,门体20f的下端面与上盖板161f之间形成流通风道60f,导流风道50f连通第一端部出风口1121f及流通风道60f。
在本实施例中,考虑到卧式风冷冷柜100f中最易结霜的位置是上盖板161f顶部、卧式柜体10f柜口等空气不流通、局部温度较低、湿空气易进入的位置,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提高这些位置的空气流通性。
基于此,本实施例从蒸发腔体12f吹出的冷风通过导流风道50f而进入流通风道60f,即此时门体20f的下端面与上盖板161f之间的空隙内具有冷风流通,上盖板161f上方虽然温度较低,但借助空隙内流通的冷风,即使有部分结霜,也可由冷风带走;亦即,本实施例采用蒸发腔体12f顶部送风的方式,借助强制的风循环,大大改善了狭小空间的空气流通,解决柜口及上盖板161f顶部等狭小空间或局部低温处的结霜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导流片70f为U型导流片,U型导流片与连接部163f间隔布置。
导流片70f与第一端部出风口1121f之间具有重叠区域。
导流片70f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横向阻挡部701f、第二横向阻挡部702f及连接第一横向阻挡部701f及第二横向阻挡部702f的纵向阻挡部703f,第一横向阻挡部701f朝向第一端部出风口1121f方向延伸,第二横向阻挡部702f朝向流通风道60f方向延伸。
具体的,第一横向阻挡部701f远离纵向阻挡部703f的一端位于第一端部出风口1121f中,第二横向阻挡部702f远离纵向阻挡部703f的一端位于流通风道60f中,且第二横向阻挡部702f与上盖板161f之间具有重叠区域。
可以看到,导流风道50f同时与第一端部出风口1121f及流通风道60f导通,如此,第一端部出风口1121f流出的冷风可以通过导流风道50f传输至流通风道60f,导流风道50f改变了第一端部出风口1121f流出的部分冷风的传输方向。
于第二端部13f朝向第一端部11f的方向上,第一横向阻挡部701f的宽度小于第二横向阻挡部702f的宽度。
导流片70f与风道盖板16f相互连接,但不以此为限。
在本实施例中,门体20f的下端面设有门衬让位部201f,当门体20f处于关闭状态时,门衬让位部201f的下端面与上盖板161f之间形成流通风道60f。
门衬让位部201f为位于门体20f下端面的凹坑。
如此,门体10f下端面与上盖板161f之间的间隙变大,即流通风道60f的空间变大。
也就是说,为了给流通风道60f内的冷风流通创造空间,门体10f门衬与上盖板161f顶部相对应的位置都做了相应的让步,通过门衬让位部201f等实现冷风在流通风道60f的顺畅流动。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侧壁15f及第二侧壁17f的至少其中之一上设有侧壁出风道(151f、171f),前盖板162f设有连通侧壁出风道(151f、171f)的侧部出风口,蒸发腔体12f设有连通侧部出风口的侧部出风道。
这里,第一侧壁15f设有第一侧壁出风道151f,第二侧壁17f设有第二侧壁出风道171f,前盖板162f设有连通第一侧壁出风道151f的第一侧部出风口及连通第二侧壁出风道171f的第二侧部出风口。
综上,从风机121f吹出的风被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通过两侧的侧部出风道输送至第一侧壁出风道151f及第二侧壁出风道171f,第二部分通过前面的第一端部出风道112f朝向第二端部13f方向及导流风道50f输送。
这里,第一侧壁出风道151f、第二侧壁出风道171f及第一端部出风道112f的出风方向交错设置。
本实施例的其他说明可以参考第三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七个实施例中的内容可以相互组合而形成其他的实施例,例如,第一实施例的回风系统可以配合第三实施例的送风系统等等。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发明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卧式风冷冷柜,其特征在于,包括卧式柜体和门体,所述卧式柜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连接所述第一端部、所述第二端部且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及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及所述第二侧壁的至少其中之一上设有侧壁出风道,所述第一端部设有围设形成蒸发腔体的风道盖板,所述风道盖板包括设置于所述卧式柜体的柜口的上盖板,所述门体的下端面设置有对应所述上盖板的门体出风口,且所述门体设有连通所述门体出风口的门体风道,当所述门体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侧壁出风道连通所述门体风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风冷冷柜,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出风道具有朝向所述卧式柜体的腔体方向开设的侧壁出风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风冷冷柜,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出风道靠近所述上盖板的区域具有朝向所述卧式柜体的柜口方向开设的侧壁上出风口,当所述门体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侧壁上出风口连通所述门体风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卧式风冷冷柜,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上出风口处形成第一配合部,所述门体风道处形成第二配合部,当所述门体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第一配合部与所述第二配合部相互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卧式风冷冷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部为凸部,所述第二配合部为凹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卧式风冷冷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风道包括门体风道本体及位于所述门体风道本体端部的门体进风部,所述门体进风部的下端面低于所述门体风道本体的下端面,且所述凹部位于所述门体进风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风冷冷柜,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门体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门体的下端面与所述上盖板之间形成连通所述门体风道的流通风道,所述侧壁出风道靠近所述流通风道处设有阻挡部,所述阻挡部用于阻断所述侧壁出风道及所述流通风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风冷冷柜,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门体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门体风道由所述第一侧壁延伸至所述第二侧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风冷冷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设有第一侧壁出风道,所述第二侧壁设有第二侧壁出风道,所述风道盖板包括连接所述上盖板且面对所述第二端部设置的前盖板,所述前盖板设有连通所述第一侧壁出风道的第一侧部出风口及连通所述第二侧壁出风道的第二侧部出风口。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卧式风冷冷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盖板设有第一端部出风口,所述蒸发腔体设有连通所述第一端部出风口的第一端部出风道,所述第一侧壁出风道、所述第二侧壁出风道及所述第一端部出风道的出风方向交错设置。
CN201810743369.XA 2018-07-09 2018-07-09 卧式风冷冷柜 Active CN1091408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43369.XA CN109140864B (zh) 2018-07-09 2018-07-09 卧式风冷冷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43369.XA CN109140864B (zh) 2018-07-09 2018-07-09 卧式风冷冷柜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40864A true CN109140864A (zh) 2019-01-04
CN109140864B CN109140864B (zh) 2022-11-25

Family

ID=648000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743369.XA Active CN109140864B (zh) 2018-07-09 2018-07-09 卧式风冷冷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140864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94460A (zh) * 2011-12-05 2012-06-13 海尔集团公司 冰箱
WO2017113769A1 (zh) * 2015-12-29 2017-07-06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风直冷变换式冰箱
CN107246754A (zh) * 2017-06-22 2017-10-13 海信容声(广东)冷柜有限公司 一种风冷卧式冷柜
CN206930047U (zh) * 2017-07-26 2018-01-26 合肥美菱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卧式无霜冷柜送风装置
CN207471869U (zh) * 2017-08-04 2018-06-08 青岛海尔特种电冰柜有限公司 卧式风冷冷柜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94460A (zh) * 2011-12-05 2012-06-13 海尔集团公司 冰箱
WO2017113769A1 (zh) * 2015-12-29 2017-07-06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风直冷变换式冰箱
CN107246754A (zh) * 2017-06-22 2017-10-13 海信容声(广东)冷柜有限公司 一种风冷卧式冷柜
CN206930047U (zh) * 2017-07-26 2018-01-26 合肥美菱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卧式无霜冷柜送风装置
CN207471869U (zh) * 2017-08-04 2018-06-08 青岛海尔特种电冰柜有限公司 卧式风冷冷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40864B (zh) 2022-1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81256A (zh) 卧式风冷冷柜
CN108981257A (zh) 卧式风冷冷柜
CN106369913B (zh) 冰箱
CN108088147A (zh) 冰箱
CN207922650U (zh) 侧面送回风式冷柜
WO2018040441A1 (zh) 冰箱
CN103339454B (zh) 冷藏库
CN104251587B (zh) 冰箱
WO2018036070A1 (zh) 一种冰箱
CN109140863A (zh) 卧式风冷冷柜
CN104024772B (zh) 具有冷存格的家用制冷器具
CN106091531B (zh) 冰箱
CN208804929U (zh) 卧式风冷冷柜
CN109114856A (zh) 卧式风冷冷柜
CN107421209B (zh) 冰箱
CN204944015U (zh) 具有通风速冷结构的冷藏箱
CN109140864A (zh) 卧式风冷冷柜
CN109114857A (zh) 卧式风冷冷柜
CN109099623A (zh) 卧式风冷冷柜
CN109990532A (zh) 具有门体干燥室的冰箱
WO2024008120A1 (zh) 冰箱及其风道系统
CN219199638U (zh) 冷藏冷冻装置
CN208318831U (zh) 多重出风的冷藏陈列柜
CN213873351U (zh) 一种风冷无霜卧式冷柜
CN202112722U (zh) 一种节能型组合式陈列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