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31203B - 一种汽车座椅的安全带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座椅的安全带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31203B
CN109131203B CN201710442455.2A CN201710442455A CN109131203B CN 109131203 B CN109131203 B CN 109131203B CN 201710442455 A CN201710442455 A CN 201710442455A CN 109131203 B CN109131203 B CN 10913120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preloader
lower bracket
coiler
vehicl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44245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131203A (zh
Inventor
姚柏名
吉内秀人
森永義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hina Invest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hina Invest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hina Invest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hina Invest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44245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131203B/zh
Publication of CN1091312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312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1312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312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2/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 B60R22/18Anchoring devices
    • B60R22/195Anchoring devices with means to tension the belt in an emergency, e.g. means of the through-anchor or splitted reel typ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汽车座椅的安全带装置,具有:卷收器,位于侧门槛上方的门柱上,且通过卷收器下支架板与所述侧门槛固定连接;安全带预紧器,包括设置在座椅一侧的预紧器主体,以及安装在所述预紧器主体的一端用于拉动安全带的移动构件;连接器,所述连接器连接地板线束和向所述安全带预紧器传送信号的预紧器线束;所述连接器固定于所述卷收器下支架板上,在车身前后方向上,所述连接器相对于所述移动构件靠近车身的前方。通过卷收器下支架板固定连接器,保证连接器相对移动构件靠近车身前方,可以避免后排乘客对连接器造成踩踏,避免连接器失效;省去了连接器保护盖板的设置,减少了车身的零件数量、降低了车身的重量以及车辆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座椅的安全带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全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座椅的安全带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座椅安全带预紧器的线束连接器的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预紧式安全带是汽车安全带的一种,与其他安全带所不同的是在预紧式安全带上增加了预紧器,预紧器在碰撞时可以感知一定的冲击,通过气体发生剂等产生动作,瞬间拉紧安全带的装置。预紧器需要设置连接器,通过连接器连接地板线束和用于向预紧器传输信号的预紧器线束。
连接器的上述功能决定其在汽车安全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安装结构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影响了汽车安全带的使用。
现有技术中的连接器安装通常具有两种形式:一种将其安装在预紧器靠近车身后方的端部,此种方式连接器容易受到后排乘客的踩踏造成连接器连接失效,导致预紧器功能丧失。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案为设置连接器保护盖对连接器进行保护,但是上述方式会导致车体内零件数量变多,车身重量增加,车辆成本增加等问题。
另一种方式为将连接器固定安装在侧门槛上,此种方式需要在侧门槛上设置安装孔,而安装孔的设置会导致侧门槛的结构强度降低,当车辆发生侧碰时容易造成侧门槛断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座椅的安全带装置,其能够防止后排乘客对连接器造成踩踏,避免连接器连接失效的同时不增加车身的重量以及车辆生产成本。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座椅的安全带装置,无需对侧门槛结构进行改变,避免造成侧门槛结构强度降低。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汽车座椅的安全带装置,具有:
卷收器,位于侧门槛上方的门柱上,且通过卷收器下支架板与所述侧门槛固定连接;
安全带预紧器,包括设置在座椅一侧的预紧器主体,以及安装在所述预紧器主体的一端用于拉动安全带的移动构件;
连接器,所述连接器连接地板线束和向所述安全带预紧器传送信号的预紧器线束;
所述连接器固定于所述卷收器下支架板上,在车身前后方向上,所述连接器相对于所述移动构件靠近车身的前方的一侧。
作为所述的汽车座椅的安全带装置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
所述预紧器主体的长度方向沿车身的前后方向设置;
所述移动构件在竖直方向上向车身前部倾斜设置,与所述预紧器主体夹角成锐角;
所述连接器与所述卷收器下支架板的连接处位于所述移动构件与所述预紧器主体所形成锐角区域内。
作为所述的汽车座椅的安全带装置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移动构件与所述预紧器主体作为两条边形成三角形区域,所述连接器位于所述三角形区域。
作为所述的汽车座椅的安全带装置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卷收器下支架板具有卷收器下支架本体以及由所述卷收器下支架本体向车身内侧凸设的下支架凸出部,所述卷收器下支架本体用于固定所述卷收器,所述下支架凸出部用于固定所述连接器,并使所述连接器与所述移动构件在车身宽度方向上的位置相重叠。
作为所述的汽车座椅的安全带装置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下支架凸出部由所述卷收器下支架本体的一部分弯折形成,包括凸出部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凸出部本体上的连接器固定结构,所述连接器固定结构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器与所述凸出部本体。
作为所述的汽车座椅的安全带装置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器沿车身的宽度方向或车身的前后方向连接于所述连接器固定结构上。
作为所述的汽车座椅的安全带装置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器固定结构为设置在所述凸出部本体上的连接器安装孔。
作为所述的汽车座椅的安全带装置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凸出部本体具有用于设置所述连接器安装孔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沿车身前后方向设置。
作为所述的汽车座椅的安全带装置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在车身的上下方向上,所述下支架凸出部设置在所述卷收器下支架本体靠近车身底部的一端。
作为所述的汽车座椅的安全带装置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预紧器主体具有靠近车身前部方向的预紧器第一端、靠近车身后部方向的预紧器第二端,所述预紧器主体呈倾斜设置,所述预紧器第一端相对所述预紧器第二端靠近所述侧门槛的上表面;靠近所述预紧器第二端设置有点火装置,所述点火装置设置在所述预紧器主体的靠近所述侧门槛的上表面的一侧;所述卷收器下支架板位于所述预紧器第一端与所述预紧器第二端之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卷收器下支架板固定连接器,保证连接器相对移动构件靠近车身前方,可以避免后排乘客对连接器造成踩踏,避免连接器失效;本发明的示例省去了连接器保护盖板的设置,减少了车身的零件数量、降低了车身的重量以及车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汽车座椅的安全带装置安装于车身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汽车座椅的安全带装置安装于车身上的右侧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汽车座椅的安全带装置安装于车身上的左后方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卷收器下支架板安装在车身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所述连接器与地板线束以及预紧器线束连接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所述卷收器下支架板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侧视图。
图中:
1、门柱;2、侧门槛;21、上表面;3、卷收器;4、卷收器下支架板;41、卷收器下支架本体;411、下支架顶端;412、下支架底端;413、支架连接部;42、下支架凸出部;421、凸出部本体;422、连接器安装孔;5、开口;6、安全带预紧器;61、预紧器主体;611、预紧器第一端;612、预紧器第二端;62、移动构件;63、点火装置;64、地板线束;65、预紧器线束;7、连接器;8、预紧器安装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3是汽车座椅的安全带装置安装于车身上的不同视角结构示意图。图中示出车辆车体的门柱1以及侧门槛2。本发明实施例的汽车座椅的安全带装置,具有卷收器3、安全带预紧器6和连接器7。
其中,卷收器3位于侧门槛2上方的门柱1上,且通过卷收器下支架板4与所述侧门槛2固定连接。
具体的,卷收器3通过卷收器下支架板4和卷收器上支架板(图中未示出)进行固定,所述卷收器上支架板与门柱1固定连接,所述卷收器下支架板4与所述侧门槛2固定连接。
门柱1呈中空结构,在门柱1与侧门槛2相连接的位置设置有开口5,卷收器3通过开口5安装于门柱1中。
安全带预紧器6包括设置在座椅一侧预紧器主体61,以及安装在预紧器主体61靠近车身后方的一端用于拉动安全带的移动构件62。
连接器7连接地板线束64和向安全带预紧器6传送信号的预紧器线束65。连接器7固定于卷收器下支架板4上,在车身前后方向上,卷收器下支架板4相对于移动构件62靠近车身的前方。相应地,与卷收器下支架板4相连的连接器7也相对于移动构件62靠近车身的前方,也就是说连接器7位于移动构件62靠近车身前方的一侧。
将连接器7固定在位于移动构件62靠近车身前方一侧的卷收器下支架板4上,通过移动构件62的保护可以防止后排乘客无意中误触连接器,可以取消在连接器7上方设置保护盖的设定。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预紧器主体61的长度方向沿车身的前后方向设置;移动构件62在竖直方向上向车身前部倾斜设置,与预紧器主体61夹角成锐角;连接器7与卷收器下支架板4的连接处位于移动构件62与预紧器主体61所形成锐角区域内。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锐角区域是指将移动构件62与预紧器主体61的交点作为顶点,以移动构件62向车身前方延伸的方向作为一条射线,预紧器主体61向车身前方延伸的方向作为另一条射线所形成的夹角,并且在车身的宽度方向上位于侧门槛2的侧面与座椅朝向侧门槛2的侧面所形成的区域。位于该区域内的连接器7能够受到移动构件62的保护,避免来自车身后方的物品对连接器7的连接造成不利影响。
更加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移动构件62与预紧器主体61作为两条边形成三角形区域,连接器7位于三角形区域。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三角形区域是指,以移动构件62与预紧器主体61的连接位置作为一个顶点,以移动构件62和预紧器主体61的另一端作为另外两个顶点,三个顶点之间形成的三角形区域,连接器7位于该三角形区域中,在上述可避免来自车身后方的物品对连接器7的连接造成影响的同时,连接器7的部分或全部在竖直方向上位于移动构件62的下方,从而还能够在竖直方向上避免上方的物品触碰连接器7而对连接器的连接性能造成不利影响。
相对于将连接器7固定在车身侧门槛2上的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无需在车身侧门槛2上开孔,从而可以保证侧门槛2的强度,避免在侧门槛2上开孔的情况下发生侧碰易造成侧门槛2断裂,进而提升了车身的强度。
图4为本发明的示例所述的卷收器下支架板安装在车身上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所述连接器与地板线束以及预紧器线束连接状态示意图。图6、图7为卷收器下支架板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7所示,卷收器下支架板4具有卷收器下支架本体41以及由卷收器下支架本体41向车身内侧凸设的下支架凸出部42。卷收器下支架本体41用于固定卷收器3,下支架凸出部42用于固定连接器7,并使连接器7与移动构件62在车身宽度方向上的位置相重叠。
所述重叠可以为全部重叠或部分重叠,其作用为使得移动构件62在车身宽度方向上并于连接器7的后方对连接器7进行一定的遮挡,避免后方的乘客或物品直接触碰到连接器7。
使下支架凸出部42固定连接器7时连接器7位于移动构件62的下方,在竖直方向上对连接器7进一步保护,避免在该方向上对连接器7的连接稳定性造成影响。例如可以防止伸入该位置处的雨伞等杂物对连接器7造成影响。
本发明的一示例中,下支架凸出部42由卷收器下支架本体41的一部分弯折形成,包括凸出部本体421以及设置在凸出部本体421上的连接器固定结构,通过连接器固定结构连接连接器7与凸出部本体421。
通过在卷收器下支架本体41上设置下支架凸出部42,通过下支架凸出部42安装连接器7,可以避免在卷收器下支架板4上直接安装连接器7而使连接器7的布局受安全带预紧器6和侧门槛2等部件的限制,给连接器7的安装留出足够的空间,降低连接器7安装在卷收器下支架板4上的安装难度。
本发明的一示例中,连接器7沿车身的宽度方向或车身的前后方向连接于连接器固定结构上。通过所述设计,能充分利用车身下部的空间,节约在车身的上下方向占用的空间,有利于增加车室内乘客的空间。
本发明的一示例中,连接器固定结构为设置在凸出部本体421上的连接器安装孔422。凸出部本体421具有用于设置所述连接器安装孔422的安装板,安装板沿车身前后方向设置。通过设置下支架凸出部42,并在下支架凸出部42上开设连接器安装孔422,避免了直接在卷收器下支架本体41上开设连接器安装孔422而造成卷收器下支架本体41强度降低的的问题。通过设置安装板,并将安装板沿车身的前后方向设置,同时在安装板上设置连接器安装孔422,有效地利用安全带预紧器6长度方向的空间,减少周围部件例如安全带预紧器6、点火装置63、座椅外罩等对连接器7的影响。
凸出部本体421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安装板与卷收器下支架本体41的连接部。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安装板相垂直。通过设置连接部,如此能实现在卷收器下支架板4上沿着车身宽度或长度方向拓展安装空间,从而避免与其他部件产生冲突。
如图2的示例中,连接器7沿平行于预紧器主体的长度方向设置于连接器安装孔422中。连接器7沿平行于预紧器主体的长度方向设置于连接器安装孔422中是指连接器7的长度方向平行于预紧器主体的长度方向,其宽度或厚度方向位于竖直方向,本示例能有效减少连接器7对竖直方向空间的占用,有利于增加车内空间。
在车身上下方向上,所述下支架凸出部42设置在所述卷收器下支架本体41朝向车身底部的一端。
具体的,卷收器下支架本体41具有朝向车身顶部的下支架顶端411以及朝向车身底部的下支架底端412。下支架底端412与下支架顶端411之间设置有支架连接部413。支架连接部413由下支架顶端411至下支架底端412向车身内侧倾斜,以使下支架底端412避开侧门槛2延伸至侧门槛2的侧方。下支架凸出部42设置在下支架底端412,从而保证下支架凸出部42位于侧门槛2靠近车身内部的一侧同时朝向车身底部的一端。因此,能降低连接器7的安装高度,从而进一步充分利用车身下部的空间,节省连接器7在车身的上下方向的空间占用,有利于增加车内空间。
如图1、图2所示,预紧器主体61具有靠近车身前部方向的预紧器第一端611、靠近车身后部方向的预紧器第二端612。预紧器主体61呈倾斜设置,预紧器第一端611相对预紧器第二端612靠近侧门槛2的上表面21。
预紧器第二端612在车身高度方向上占用的空间大于预紧器第一端611在车身高度方向上占用的空间,在预紧器主体61水平布置的情况下,预紧器第一端611的水平高度低于预紧器第二端612的水平高度,在其上方水平的布置地毯组件的情况下,将以预紧器第二端612为水平基准,由此会导致预紧器第一端611与地毯组件之间形成一定的空间,该空间在不设置其他装置的情况下将造成空间的浪费。因此,本方案中将预紧器主体61倾斜设置,并使预紧器第一端611的位置高于预紧器第二端612的位置,在保证预紧器第一端611的最高点与预紧器第二端612的最高点处于同一水平面的情况下,能使预紧器第一端611下方的空间得到有效地利用,例如能增加设置在该处下方的油箱的高度,从而使空间利用最大化。
如图1、图2所示,靠近预紧器第二端612设置有点火装置63,点火装置63位于预紧器主体61的上方,紧挨着预紧器主体61设置在靠近侧门槛2的上表面的一侧。上述设置方式能够节省点火装置63在车身上下方向上占用的空间。
连接器7与点火装置63设置在预紧器主体61的同一侧,缩短了连接器7与点火装置63之间的距离,使得从点火装置63引出的预紧器线束65方便的连接到连接器7,避免两者之间距离过远导致线路布局复杂。
卷收器下支架板4位于预紧器第一端611与预紧器第二端612之间,连接器7设置在下支架下端412上,即连接器7处于预紧器第一端611与预紧器第二端612之间。将连接器7设置于卷收器下支架板4上,通过卷收器下支架板4将连接器7的设置位置沿车身宽度方向向预紧器主体61的上方偏移,使连接器7在车身宽度方向上能被固定在与预紧器主体61相重叠的区域,充分利用预紧器主体61与侧门槛2的上表面21之间的空间,防止来自车身后方的物品对连接器7的连接稳定性造成影响,在车身前后方向能被固定于预紧器第一端611与预紧器第二端612之间,进一步缩短连接器7与点火装置63之间的距离,减少预紧器线束65的长度。
另外,采用上述设置方式还能够使点火装置63、连接器7以及预紧器第一端611三者的最高点大致位于同一水平面,使覆盖三者的地毯也处于水平状态,提高车室内地毯的外观效果。
本实施例所述的汽车座椅安全带装置的安装过程为:
首先通过卷收器下支架板4、卷收器上支架板上的通孔以及螺栓将卷收器3安装到车身上,再通过预紧器安装件8将安全带预紧器6安装到车身上,之后将预紧器线束65和地板线束64与连接器7进行结合,最后将连接器7固定在连接器安装孔422上。
于本文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汽车座椅的安全带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卷收器(3),位于侧门槛(2)上方的门柱(1)上,且通过卷收器下支架板(4)与所述侧门槛(2)固定连接;
安全带预紧器(6),包括设置在座椅一侧的预紧器主体(61),以及安装在所述预紧器主体(61)的一端用于拉动安全带的移动构件(62);
连接器(7),所述连接器(7)连接地板线束(64)和向所述安全带预紧器(6)传送信号的预紧器线束(65);
所述连接器(7)固定于所述卷收器下支架板(4)上,在车身前后方向上,所述连接器(7)相对于所述移动构件(62)靠近车身的前方,
其中,所述预紧器主体(61)的长度方向沿车身的前后方向设置;
所述移动构件(62)在竖直方向上向车身前部倾斜设置,与所述预紧器主体(61)夹角成锐角;
所述连接器(7)与所述卷收器下支架板(4)的连接处位于所述移动构件(62)与所述预紧器主体(61)所形成锐角区域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的安全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构件(62)与所述预紧器主体(61)作为两条边形成三角形区域,所述连接器(7)位于所述三角形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座椅的安全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卷收器下支架板(4)具有卷收器下支架本体(41)以及由所述卷收器下支架本体(41)向车身内侧凸设的下支架凸出部(42),所述卷收器下支架本体(41)用于固定所述卷收器(3),所述下支架凸出部(42)用于固定所述连接器(7),并使所述连接器(7)与所述移动构件(62)在车身宽度方向上的位置相重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座椅的安全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架凸出部(42)由所述卷收器下支架本体(41)的一部分弯折形成,包括凸出部本体(421)以及设置在所述凸出部本体(421)上的连接器固定结构,所述连接器固定结构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器(7)与所述凸出部本体(42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座椅的安全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7)沿车身的宽度方向或车身的前后方向连接于所述连接器固定结构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汽车座椅的安全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固定结构为设置在所述凸出部本体(421)上的连接器安装孔(42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座椅的安全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部本体(421)具有用于设置所述连接器安装孔(422)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沿车身前后方向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座椅的安全带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车身的上下方向上,所述下支架凸出部(42)设置在所述卷收器下支架本体(41)靠近车身底部的一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座椅的安全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紧器主体(61)具有靠近车身前部方向的预紧器第一端(611)、靠近车身后部方向的预紧器第二端(612),所述预紧器主体(61)呈倾斜设置,所述预紧器第一端(611)相对所述预紧器第二端(612)靠近所述侧门槛(2)的上表面;靠近所述预紧器第二端(612)设置有点火装置(63),所述点火装置(63)设置在所述预紧器主体(61)的靠近所述侧门槛(2)的上表面的一侧;所述卷收器下支架板(4)位于所述预紧器第一端(611)与所述预紧器第二端(612)之间。
CN201710442455.2A 2017-06-13 2017-06-13 一种汽车座椅的安全带装置 Active CN1091312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42455.2A CN109131203B (zh) 2017-06-13 2017-06-13 一种汽车座椅的安全带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42455.2A CN109131203B (zh) 2017-06-13 2017-06-13 一种汽车座椅的安全带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31203A CN109131203A (zh) 2019-01-04
CN109131203B true CN109131203B (zh) 2019-11-15

Family

ID=648298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442455.2A Active CN109131203B (zh) 2017-06-13 2017-06-13 一种汽车座椅的安全带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13120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807417B2 (ja) * 2019-02-08 2021-01-0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ラッププリテンショナの車体取付構造
CN114559896B (zh) * 2022-03-24 2023-05-05 安徽工程大学 一种智能驾驶汽车辅助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39682A (zh) * 2003-04-22 2004-10-27 ���\�й�ҵ��ʽ���� 安全带预紧器的盖罩结构
CN102257347A (zh) * 2008-11-05 2011-11-23 日本化药株式会社 点火系统以及安全气囊用气体产生装置及安全带预收紧器用气体产生装置
CN105829173A (zh) * 2013-12-16 2016-08-03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的安全带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35221A1 (en) * 2001-03-26 2002-09-26 Rogers Lloyd Walker Seat restraint tensioner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39682A (zh) * 2003-04-22 2004-10-27 ���\�й�ҵ��ʽ���� 安全带预紧器的盖罩结构
CN102257347A (zh) * 2008-11-05 2011-11-23 日本化药株式会社 点火系统以及安全气囊用气体产生装置及安全带预收紧器用气体产生装置
CN105829173A (zh) * 2013-12-16 2016-08-03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的安全带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31203A (zh) 2019-0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31203B (zh) 一种汽车座椅的安全带装置
CN209150176U (zh) 电池护板以及包括该电池护板的车辆电池防护结构
US20140117684A1 (en) Front body structure of vehicle
KR102429004B1 (ko) 스몰 오버랩 충돌에 대응하는 차체 보강구조
CN111465531B (zh) 一种用于在车辆中悬挂灯的装置
US9242676B2 (en) Front vehicle body reinforcing structure
CN104401403A (zh) 用于车辆的地板组件和车辆
JP2007283941A (ja) 自動車のフェンダパネル支持構造
CN109050456B (zh) 一种前保险杠总成的吸能支架系统及其安装总成
GB2540541A (en) A Motor vehicle having an instrument panel
CN1319785C (zh) 车辆用乘员膝部保护装置
US8979119B2 (en) Vehicle side door
CN206812934U (zh) 汽车电镀件和汽车
CN207128836U (zh) 后支柱盒状安装结构及其在汽车上的连接结构
CN212243235U (zh) 一种高强度可拆卸式双层后保险杠
CN105172565B (zh) 商用车发动机固定装置
US9365178B2 (en) Device for protecting passenger of vehicle
CN113428089A (zh) 一种防雷车身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CN103640544B (zh) 一种汽车副驾驶位气囊安装支架
CN113415221A (zh) 一种座椅靠背骨架安装结构及车辆
CN208216844U (zh) 前部车体增强结构
CN102001320B (zh) 一种汽车安全气囊
WO2018077010A1 (en) Bumper support
CN217917872U (zh) 皮卡车型后排座椅的安全带安装结构及车辆
KR101071736B1 (ko) 차량용 에어백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