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207A - 相机取景器 - Google Patents
相机取景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1207A CN1091207A CN93120898.XA CN93120898A CN1091207A CN 1091207 A CN1091207 A CN 1091207A CN 93120898 A CN93120898 A CN 93120898A CN 1091207 A CN1091207 A CN 109120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iew finder
- mentioned
- identifier
- illuminator
- main bod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18—Signals indicating condition of a camera member or suitability of light
- G03B17/20—Signals indicating condition of a camera member or suitability of light visible in viewfinder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3/00—Viewfinders; Focusing aids for cameras; Means for focusing for cameras; Autofocus systems for cameras
- G03B13/02—Viewfinders
- G03B13/10—Viewfinders adjusting viewfinders field
- G03B13/12—Viewfinders adjusting viewfinders field to compensate for change of camera lens or size of pictur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Viewfinders (AREA)
Abstract
一种相机取景器,在此取景器中,通过目镜,可在
取景器光学系统之视场框的边缘遮光部分上看到标
识符,此取景器包括:一取景器主体,此主体限定了取
景器光学系统的光路;标识符;发光器,此发光器发光
以投射标识符;反光表面,此表面朝向标识符反光;插
孔,在该插孔内可安装发光器。反光表面和插孔与取
景器主体成整体。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相机取景器。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到这样一种相机取景器,在这种取景器中,标识符可连同被摄影像一起被看到。
标识符通常显示在相机取景器的取景视场内。这种标识符的实例包括:聚焦完成标识符,此标识符表示焦聚操作完成;闪光标识符,此标识符表示有必要使用闪光灯。所述标识符以这样的方式提供在取景器内:所述标识符连同摄影者所要拍摄的物体一起被看到。在这种取景器中,众所周知,利用从一发光元件中发出的投射光将所述标识符投射到取景器光学系统视场框的边缘遮光部分上。所述投射标识符的发光器是一子组件,此组件的光轴通常平行于取景器光学系统的光轴。因此,所述之发光器应突出于取景器,或者,在某些情况下,有必要根据发光器的位置提供一反射镜,以使投射光的光轴朝向上述视场框的边缘遮光部分弯转。可是,这样会减少设计取景器的自由度。相应地,其结构会更变得复杂,或者,很难将发光器安装进取景器。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简单的取景器,此取景器具备较高的设计自由度,并能很方便地安装到相机机身上。
为达到上述目的,依照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相机取景器,在该取景器中,透过目镜,可在取景器光学系统之视场框的边缘遮光部分上,看到标识符。所述取景器包括:一框架,它限定了取景器光学系统的光路;至少一个标识部件,此部件处于取景器主体之内并带有至少一个要被投射的标识符;至少一个发光器,此发光器发射投射光以便投射上述标识部件的标识符;至少一个反光表面,此面将从上述发光器发出的投射光反射至标识符;至少一个插孔,在此插孔中安装有上述发光器。上述反光面和插孔与取景器主体呈一整体。
最佳地,所述插孔带有发光器安装孔,这些安装孔形成在取景器主体的两侧从而通向取景器主体的内部。
所述反光表面可形成在取景器主体之内并与上述发光器安装孔相连接。
所述反光表面做成这样的形状:它们能沿平行于取景器光学系统光轴的方向反射从发光器中发出的投射光。
最佳地,在一前部正视图中,所述之标识符被投射到位于相连相机左右两侧之视场框的边缘遮光部分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标识部件是标识薄膜,标识薄膜带有形成于其上的标识符。这些标识符是由标识薄膜被切掉的部分构成的。
提供了一种挠性印刷电路板,安装在相应发光器安装孔中的发光器与上述电路板构成电连接。而所述挠性印刷电路板则包围着取景器主体。
最佳地,所述诸发光器安装孔的中轴线位于同一个横切取景器主体的平面上。
本公开涉及到日本实用新型申请第5-921号(申请于1992年1月18日)中所包含的主题,该申请的主题总体上引述在本文中以作为参考。
以下将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在附图中:
图1是依照本发明之变焦取景器的透视图;
图2是相连的取景透镜处于接收位置时图1所示之变焦取景器的剖面图;
图3是图1所示的变焦取景器处于一收缩位置上的剖面图,在所述收缩位置上,视差校正棱镜相对于变焦取景器光学系统来说是收缩的;
图4是图1所示之变焦取景器的处于一校正位置上的剖面图,在所述校正位置上,视差校正棱镜处于变焦取景器光学系统的光路之中;
图5是图3中变焦取景器沿D方向的剖面图;
图6是图4中变焦取景器沿E线方向的剖面图;
图7是视差校正棱镜及切换掣的放大图,棱镜相对于变焦取景器光学系统的光路是收缩的;
图8是视差校正棱镜及切换掣的放大图,棱镜位于变焦取景器光学系统的光路之中;
;图9是单个凸轮板的平面图;
图10是从目镜侧来看的标识符和一标识趋近棱镜的端视图,标识符显示于视场框的边缘遮光部分上;
图11是沿图10中Ⅺ-Ⅺ线的剖视图;
图12是沿图10中F方向的端视图;
图13是从目镜侧来看的边缘遮光部分和标识符的图,标识符位于遮光部分之内;
图14是采用本发明的相机的后部立体图。
以下将参照图14说明采用了本发明的中心快门式相机10。
相机具有一相机机身9,在该机身中提供有一变焦成像光学系统(未显示)以及一变焦取景器光学系统(图2)。机身9在其左右两侧提供有一承片室8和一胶卷仓7。在胶卷仓7与承片室8之间提供有一成像孔11,此孔由上下孔框5所限定。一带有胶卷定位板42的后盖14铰接在机身9后壁16的一侧上,以便打开和关闭成像孔11。在机身9后壁16的上部与中部提供有一取景窗17。
在图1中,提供在相机10上的实像式变焦取景器12包括变焦取景器光学系统,此系统独立于变焦成像光学系统。变焦取景器12提供有一取景主体13的一凸轮板15。
如图2所示,取景器主体13在平面图上通常呈L型半并相对于物方侧依次包括:一第一透镜组件L1(即物镜组);一第二透镜组件L2;一第三透镜组件L3;一第四透镜组件L4;一棱镜(未显示);以及一第五透镜组件L5(即目镜)。第三,第四与第五透镜组件L3、L4和L5是不能转动的。第三与第五透镜组件L3和L5具有正放大率,而第四透镜组件L4则具有负放大率。
第一和第二透镜组件L1和L2是可变放大率透镜组件,此透镜组件按着预定的关系可沿光轴方向彼此相对移动。第一透镜组件L1具有负放大率,而第二透镜组件L2则具有正放大率。第一和第二透镜组件L1和L2的光路基本上垂直于第三和第四透镜组件L3和L4的光路。在上述光路之间,提供有一反射板33,此板以预定的角度倾斜,以便使经由第一与第二透镜组件L1和L2的光线弯转约90°,从而使得该光线投射到第三、第四和第五透镜组件L3、L4及L5上。
第一透镜组件L1被一第一可移动的透镜框架34所包容,此框架34固定在一导向环27上,从而能沿光轴O方向来回移动。一导向杆26引导可移动的导向环27,导向杆26提供在取景器主体13前端的一侧上并沿取景器主本13的前后两个方向延伸。导向环27提供有一拉簧23,此拉簧在其一端与导向环27相接合,而在另一端则与取景器主体13的前端13c相接合,因而,导向环27与第一透镜组件L1会相应地因拉簧23而沿光轴方向O向前连续偏移。第一透镜框架34提供有一凸轮销86,此销相对于取景器主体13向下凸出并随凸轮板15运动。
第二透镜组件L2被一第二可移动的透镜框架32所包容,此框架固定在一导向环31上,从而能沿光轴O方向来回移动。一导向杆30引导可移动的导向环31,导向杆30提供在取景器主体13前端的另一侧并沿取景器主体13的前后两个方向延伸。第二透镜框架32提供有一凸轮销85,此销相对于取景器框架13向下(即沿垂直于图2的纸面的方向)凸出并随凸轮板15运动。
一棱镜框架36(即视差校正光学部件的框架)从光路上设在导向杆26的后部,并可绕枢轴35旋转,而枢轴35则由取景器主体13所支承。一视差校正棱镜40(即视差校正光学部件)被上述棱镜框架36所包容,如图5所示。因而,该视差校正棱镜40可在一校正位置与一收缩位置之间旋转,在上述校正位置处,视差校正棱镜40位于变焦取景器光学系统的光路之中,而在上述收缩位置处,视差校正棱镜40从变焦取景器光学系统的光路中退出。
取景器主体13在其下壁部分13a上提供有一扇形导向槽18,此导向槽的外廓与棱镜框架36(即视差校正棱镜40)的旋转运动轨迹相一致。棱镜框架36提供有一弹簧接合凸缘39以及一对接合指36b和36c,它们相对于导向槽18向下(即沿垂直于图7或图8纸面的方向)凸出。接合指36b和36c相对于枢轴35彼此成约90°角间隔配置,因而,当棱镜框架36位于图3所示之收缩位置时,接合指36c与沿图7中H方向运动的切换掣29相接合。
当棱镜框架36位于图4所示之校正位置时,接合指36b与沿图8中G方向运动的切换掣29相接合。棱镜框架36处于这样的位置:当接合指36b和36c处于收缩位置时,该棱镜框架36构成了一用于取景器光学系统(图2及图3)的光圈。
在取景器主体13下壁部分13a上位于相对导向槽18与枢轴35相反的一侧,提供有一第一弹簧接合凸缘38。一第二弹簧接合凸缘39在导向槽18内随棱镜框架36做角位移。一扭簧37在其相反的两端与第一及第二弹簧接合凸缘38和39相接合。这就构成了一速动装置,此装置使棱镜框架36(即视差较正棱镜40)迅速地通过不稳定点快速旋转至收缩位置或校正位置。
如图9所示,在凸轮板15上整体地设有切换掣29,因而,该切换掣29能随凸轮15来回移动以提供旋转力使棱镜框架36(即视差校正棱镜40)转向不稳定点。结果,当选择微距摄影模式以使凸轮板15移向微距区间(即图3中H方向)时,接合指36c与切换掣29相接合,由此,接合指36c被压向同一方向(图7)。从而,棱镜框架36沿逆时针方向(图3)朝着不稳定点旋转。
相似地,当凸轮板15从微距区间(图4中H方向);转换至变焦成像区间时,接合指36b与切换掣29相接合并被该掣压向同一方向(图8)。从而,棱镜框架36沿顺时针方向朝着不稳定点旋转。
图9显示了去掉取景器主体13的单个凸轮板15。凸轮板15在其靠近目镜的一侧(方向I),提供有一齿条20,此齿条与一齿轮82啮合,此齿轮提供在相机机身9上以便随着变焦成像光学系统旋转。凸轮板15还提供有一导向槽24,此槽沿平行于齿条20的方向延伸。固定在取景器主体13底部并彼此间隔的导向销83和84,以可移动的方式安装在导向槽24之内。因此,凸轮盘板能被引导从而随着导向槽24内的导向销83和84的接合在导向槽24之有效长度内沿相机10的横向方向移动。
凸轮板15还提供有一凸轮开口22和一凸轮槽21,在此凸轮槽内安装有一提供在第二透镜框架32上的凸轮销85。上述凸轮开口22包括:一凸轮槽部分22b;凸轮部分22c和22d;以及一接头部分22a。由导向环27朝向物方侧推挤的第一透镜组件L1之导向销86被引导于凸轮开口22之内。可选择地接合于棱镜框架36之接合指36b或36c的梭镜框架36的切换掣29凸进接头部分22a。可运动的(即可旋转的)接合指36b也安装在接头部分22a之内。凸轮槽21具有一取景透镜接收区间d3,在此区间内,第一透镜框架34(第一透镜组件L1)以及第二透镜框架32(第二透镜组件L2)可以移动或者保持不动。
凸轮槽21的取景透镜接收区间d3以及凸轮开口22的取景透镜接收区间d3均为与变焦成像光学系统之最短焦距相对应的线性区间。凸轮槽21的变焦区间d1也是一线性区间,此区间相对于凸轮槽21的取景透镜接收区间d3以一定的角度倾斜。凸轮开口22之凸轮部分22c的变焦区间d1是由一与凸轮槽21之倾斜变焦区间d1相对应的倾斜或弯曲的轮廓所限定的。凸轮槽21的变焦区间d1与凸轮开口22的变焦区间d1分别用于使第一和第二透镜组件L1及L2沿光轴O移动,以便根据变焦成像光学系统的放大率来改变第一和第二透镜组件的放大倍率。
凸轮槽21的微距区间d2及凸轮开口22的微距区间d2均为线性区间,这与取景透镜接收区间d3相类似。当第一和第二透镜组件L1与L2位于微距区间d2的望远极端位置时,如果切换掣29被压向接合指36c,棱镜框架36就会逆时针旋转至图4所示之位置。
凸轮板15的导轨20、凸轮槽21、凸轮开口22、导向槽24以及切换掣29可用现有的压制机全部成整体地形成。
如图12所示,在第四透镜组件L4的后面提供有一棱镜57,以便将穿过第四透镜组件L4的光线折射至取景器的取景窗17(图14)。在第四透镜组件L4与棱镜57之间的空间内位于第上透镜组件L4的两侧处(即图2中第四透镜组件L4的上部及下部),提供有标识符投射部分90及90′。标识符投射部分90及90′用于在相机处于正常位置时将标识符投射至取景器光学系统之视场框45的边缘遮光部分的左右两侧。
在相机处于正常位置时,标识符投射部分90将标识符投射到位于取景器光学系统视场框45左侧的边缘遮光部分X(图10及图13)上。为此,标识符投射部分90带有发光二极管(LED)安装孔55和56,这些安装孔分别提供在侧壁13d的相反的上侧及下侧表面上。侧壁13d提供在第四透镜组件L4的一侧(即图10中的左侧)。安装孔55和56通向取景器主体13的内部。
LED安装孔55以这样的方式形成:从装在安装孔55中的LED(发光二极管)49所发出的光束能沿垂直于光轴O的方向前进。与此相似,LED安装孔56以这样的方式形成:从装在安装孔56中的LED(发光二极管)50所发出的光束能沿垂直于光轴O的方向前进。
在相机处于正常位置时,标识符投射部分90′将标识符投射到位于取景器光学系统视场框45右侧的边缘光部分X′(图13)上。为此,标识符投射部分90′带有发光二极管安装孔55及56,这些安装孔分别提供在侧壁13e的相反的上侧及下侧表面上。侧壁13e提供在第四透镜组件L4的另一侧(即图10中的右侧)。安装孔55及56通向取景器主体13的内部。
应该注意到,当摄影者透过第五透镜组件L5(即目镜)向取景器内看时,可以看到边缘遮光部分X和X′,而且,这些部分位于由视场框45所包围的取景区域之外。
如图10及图11所示,在标识符投射部分90的发光二极管安装孔55和56的内部,存在着反射表面55a和56a,以便反射从装在各个发光二极管安装孔55和56中的发光二极管49与50所发出的光束(即投射光)A和B。反射表面55a和56a以及发光二极管安装孔55和56最好与取景器主体13成整体地形成,而取景器主体13则是由合成树脂或其它类似物制成的。
装在发光二极管安装孔55之内的发光二极管49沿垂直于光轴O的方向发光。反射表面55a相对于图11中的光轴O倾斜45°(角b=45°)。装在发光二极管安装孔56之内的发光二极管50沿垂直于光轴O的方向发光。反射表面56a相对于图11中的光轴O倾斜45°(角C=45°)。因此,反射表面55a和56a会使从各个发光二极管49及50中所发出的光束A与B的方向朝目镜侧改变约90°,从而使得光束A和B与光轴O相平行。
与标识符投射部分90相类似,标识符投射部分90′也提供有反射表面55a和56a,这些表面与取景器主体13成整体并位于发光二极管安装孔55和56之内。应该注意,在标识投射部分90′中,发光二极管只装在发光二极管安装孔56内。在发光二极管安装孔55内没有发光二极管。这是因为,在标识符投射部分90′的这一侧上,不可能提供足够大的空间去容纳发光二极管。但是,从理论上说,当然有可能在发光二极管安装孔55和56内提供发光二极管49和50。
反射表面56a将从发光二极管安装孔56内之发光二极管50中所发出的光束B成90°地朝向目镜侧反射并使光束B与取景器光学系统的光轴O相平行。
如图11所示,当从方向M(图10)来看时,标识符投射部分90和90′的发光二极管安装孔55和56处于同一平面上。装在安装孔55和56中的49和50与包围取景器主体13的共用挠性印刷电路板(以下简称为FPC)88相连接,因而可通过FPC88为发光二极管49与50提供电能。弯曲从而基本上能沿取景器主体13外廓延伸的FPC88简化了电子线路的布局。
通过这种结构,可用标识符投射部分90和90′来建立光路,沿着上述光路,从49和50中发出的投射光束被传导并被标识薄膜46a和46b所接收,而在标识符投射部分90和90′中,发光二极管49和50安装在相应的LED安装孔55和56内。如前所述,发光二极管49和50可以很容易地安装进相应的发光二极管安装孔。
进一步地说,由于在模制取景器主体13的同时可与与该主体成整体地形成反射表面55a和56a,所以在制成取景器之后,不必再将独立的反射板安装到取景器主体13中,从而获得简单且便宜的构件。
标识符投射部分90和90′各自提供有标识薄膜(即标识部件)46a和46b,这些标识薄膜位于取景器光学系统的视场框45的外侧以及靠近目镜之发光二极管安装孔55的侧面。
标识薄膜46a上带有:一聚焦标识符47,此标识符表示“聚焦完成”的状态;一指示标识符48,此标识符表示“闪光”。这些标识符47及48可用诸如将指示薄膜46a切去一部分的方式形成。标识符47和48应适当地定位于能用从发光二极管49和50中所发出的光束A与B来照射的位置处。
标识薄膜46b上带有一指示标识符53,此标识符表示“无限远的模式”。标识符53可用诸如将标识薄膜46b切去一部分的方式形成,并适当地定位于能用从发光二极管50中所发出的光束来照射的位置处。
标识位置变换棱镜51和52提供在发光二极管安装孔55、56与棱镜57之间,并位于取景器主体13的侧壁13d和13e上,从而不会折射变焦取景光学系统的光束。固定在取景器主体13之侧壁13d及13e上的标识位置偏移棱镜51和52呈这样的形状,使所述标识符沿图10中垂直方向安装在相应的标识位置变换棱镜51和52的宽度范围内。
标识位置变换棱镜51和52比标识薄膜46a及46b更靠近目镜一侧并具有成角度a的顶点(图12),此顶点与变焦取景器光学系统光轴O相邻。因此,如图10所示,此图是从取景器之取景窗17来看的端视图,标识位置变换棱镜51(52)会使从标识薄膜46a(46b)所发出的光束沿诸如实线i′所示之方向改变。上述光束会在靠近取景器光轴O的位置上形成标识符47和48(53)的影像。如果不提供标识位置变换棱镜51(52),从标识薄膜46a(46b)发出的沿双点划线i所示方向的光束,就会在远离光轴的地方形成标识符47及48(53)的影像。换句话说,在不提供标识位置变换棱镜51(52)的情况下,取景者(即摄影者)会看到由方向i的光束所形成的标识符47和48(53)的影像。但是,由于事实上提供了标识位置变换棱镜51(52),因为方向i″的光束被标识位置变换棱镜51(52)弯转至方向i′,所以,能够看到由沿点划线i″所示方向发出的光束所形成的影像,而此影像在缺乏标识位置变换棱镜51(52)的情况下是看不到的。因此,取景者能够看到由沿方向i′发出的光束所形成的标识符47和48(53)的影像。结果,与在缺乏标识位置变换棱镜情况下所见到的标识符47和48(53)影像相反,取景者可在靠近视框45中心的位置处看到标识符47和48的影像。由于使用了在图12中未显示的标识位置变换棱镜52,所以,能够以与标识符47和48相类似的方式看到位于标识符投射部分90上的标识符53的影像。
在上述结构的变焦取景器中,依照本发明,当凸轮销85和86随着变焦成像光学系统的运动而移向各自的取景透镜接收区间d3从而使得变焦取景器光学系统位于广角极端位置时,如图2所示,第一和第二透镜组件L1和L2会彼此分离得最远。在这种状态下,棱镜框架36会绕枢轴35旋转以达到收缩位置,在收缩位置处,棱镜框架36不会折射用于变焦取景器光学系统的光束。
当变焦成像光学系统移至变焦区间时,随之旋转的齿轮82会使凸轮板15沿图2中H方向通过齿条20运动,而齿条20则是与齿轮82相啮合在变焦区间d1(图9)的范围内朝物方侧(方向J)移动,并且凸轮销86受到凸轮部分22c的引导而随后朝目镜侧(方向I)运动,然后再朝物方侧(方向J)运动(图3)。
如前所述,作为可变放大率透镜组的第一和第二透镜组件L1及L2在保持预定的相互关系下可沿光轴方向O运动,因此,变焦取景器光学系统的倍率(放大倍数)可以随变焦成像光学系统的放大倍数而改变。
一旦调整至微距区间d2(图9),当凸轮板15沿图3所示方向H进一步运动时,凸轮板15的切换掣29会与棱镜框架36的接合指36c相接合,从而在望远极端位置上沿H方向挤压接合指36c,而第一和第二透镜组件L1和L2则位于望远极端位置处(图7)。
因此,如前所述,一旦速动装置通过不稳定点,该装置就会使棱镜框架36沿图3中的逆时针方向快速旋转,从而使得视差校正棱镜40移向图4所示之校正位置并稳定地停留在该位置处,即,停留在变焦取景器光学系统的光路范围内以便校正视差。
一旦从微距区间d2调整至变焦区间d1,当凸轮15沿图4中G方向运动时,凸轮板15的切换掣29会与棱镜框架36的接合指36b相接合,从而沿方向G(图8)挤压该接合指36b。因此,一旦速动装置通过不稳定点,该装置就会使棱镜框架36沿图4中的顺时针方向快速旋转。这样,视差校正棱镜40就会快速旋转到图3所示的收缩位置并稳定地停留在该位置处。
虽然上述说明直接涉及到采用了本发明的中心快门式相机,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内容。例如,本发明亦可应用于单镜头反光式相机或其它类似装置。
如前所述,依照本发明,可以仅通过将发光器安装相应的与取景器主体成整体的安装孔中,来形成从一个或多个发光器所发出的投射光的一个或多个光路,而发光器的安装操作则是很容易的。
进一步地说,依照本发明,由于不再需要把来自发光器的投射光引向标识部件的独立或附加的反光板,所以,可以简化本装置的设计与内部结构。
尽管是参照了特定的装置、部件以及实施例来说明了本发明,但是,应该认识到,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所公开的内容,而是能扩展到所有属于权利要求范围的等同事物。
Claims (14)
1、一种相机取景器,在这种相机取景器中,透过目镜,可以在取景器光学系统之视场框的边缘遮光部分上看到标识符,这种相机取景器包括:
一取景器主体,此主体限定了上述取景器光学系统的光路;
至少一个反光表面,此表面设在所述的取景器主体上并与其构成一体;
至少一个插孔,此插孔形成在上述取景器主体上并位于靠近上述反光表面的位置处;
至少一个标识部件,此部件处于上述取景器主体的内部并具有至少一个待投射的标识符;
至少一个发光器,此发光器安装在上述插孔内;
其中,所说的发光器、反光表面以及标识部件以这样的方式配置:从发光器发出的光被反光表面所反射并被投射至取景器光学系统之视场框的边缘遮光部分上。
2、一种相机取景器,在这种相机取景器中,透过目镜,可以在取景器光学系统之视场框的边缘遮光部分上看到标识符,这种相机取景器包括:
一取景器主体,此主体限定了上述取景器光学系统的光路;
多个标识部件,这些部件限定了上述取景器主体的内部并带有要投射的标识符;
多个发光器,这些发光器发光以投射上述标识部件的标识符;
多个反光表面,这些表面将上述发光器所发出的投射光反射至上述相应的标识符;
多个插孔,在这些插孔内可安装上述发光器,而上述反光表面和此插孔则与取景器主体成整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之取景器,其中,所述插孔带有发光器安装孔,这些安装孔形成在所述取景器主体的相反两侧并通向该取景器主体的内部。
4、所述权利要求1所述之相机取景器,其中,所述的发光器是发光二极管。
5、如权利要求4所述之相机取景器,其中,所说的插孔以这样的方式形成在取景器主体上:从上述发光二极管中发出的光束能沿垂直于取景器光轴的方向前进。
6、如权利要求3所述之取景器,其中,所说的反光表面形成在取景器主体之内并与所述发光器安装孔相连接。
7、如权利要求3所述之取景器,其中,所述的反光表面沿平行于上述取景器光学系统光轴的方向反射从发光器中发出的光束。
8、如权利要求2所述之取景器,其中,透过目镜,可以在示于前部正视图中相连相机左右两侧之视场框的边缘遮光部分上看到标识符。
9、如权利要求2所述之取景器,其中,所说的标识部件是标识薄膜,在标识薄膜上,形成有标识符。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之取景器,其中,所说的标识符是通过将上述标识薄膜切去一部分而形成的。
11、如权利要求2所述之取景器,它还包括一挠性印刷电路板,上述装在相应的发光器安装孔内的发光器与此电路板构成电连接。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之取景器,其中,所说的挠性印刷电路板包围着取景器主体。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之取景器,其中,诸发光器安装孔的中轴位于一个横切取景器的平面上。
14、一种相机取景器,它包括:
一取景器光学系统;
一取景器主体,此主体限定了上述取景器光学系统的光路;
至少一个标识部件,此部件提供在上述取景器主体之内并带有至少一个要被投射的标识符;
至少一个发光器,此发光器发光以将上述标识部件的标识符投射至取景器光学系统之视场框的边缘遮光部分上;
至少一个插孔,在此插孔内可安装上述发光器,所述插孔以这样的方式形成:从上述发光器中发出的光束能朝向取景器光学系统的光轴前进;
至少一个反光表面,此表面形成在上述取景器主体上并朝向标识符反射从发光器中发出的光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000921/93 | 1993-01-18 | ||
JP92193 | 1993-01-18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1207A true CN1091207A (zh) | 1994-08-24 |
CN1062958C CN1062958C (zh) | 2001-03-07 |
Family
ID=114871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93120898.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2958C (zh) | 1993-01-18 | 1993-12-03 | 相机取景器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5420657A (zh) |
CN (1) | CN1062958C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237427B2 (ja) * | 1994-12-22 | 2001-12-10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撮影装置 |
US5666577A (en) * | 1995-08-31 | 1997-09-09 | Eastman Kodak Company | System for switching pointing indices in laser aimed cameras |
JPH11338038A (ja) * | 1998-05-26 | 1999-12-10 | Asahi Optical Co Ltd | ファインダー内表示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4914132U (zh) * | 1972-05-10 | 1974-02-06 | ||
JPS49105590A (zh) * | 1973-02-06 | 1974-10-05 | ||
JPS5542873U (zh) * | 1978-09-14 | 1980-03-19 | ||
JPS59119436U (ja) * | 1983-01-29 | 1984-08-11 | 旭光学工業株式会社 | カメラのフアインダ内情報表示装置 |
JPS63107431U (zh) * | 1986-12-26 | 1988-07-11 | ||
JPH0538341Y2 (zh) * | 1987-12-25 | 1993-09-28 | ||
US5041860A (en) * | 1988-06-30 | 1991-08-20 | Asahi Kogaku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Indicator unit for an electronically controlled camera |
US5245375A (en) * | 1990-09-25 | 1993-09-14 | Nikon Corporation | Finder optical system |
-
1993
- 1993-11-12 US US08/151,146 patent/US5420657A/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3-12-03 CN CN93120898.XA patent/CN1062958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2958C (zh) | 2001-03-07 |
US5420657A (en) | 1995-05-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87652C (zh) | 立体照相机 | |
GB2316753A (en) | Stereo camera | |
US5335030A (en) | View finder of zoom lens camera | |
US6941069B2 (en) | Light-projecting device | |
CN1122008A (zh) | 超小型镜头快门照相机及其镜头筒 | |
CN1064140C (zh) | 相机变焦取景器 | |
CN1091207A (zh) | 相机取景器 | |
CN1064139C (zh) | 相机取景器 | |
US5270765A (en) | Automatic focusing system for a camera having a range finder | |
CN101498880B (zh) | 照相机的取景器装置 | |
CN1176403A (zh) | 立体摄影机 | |
JP4324997B2 (ja) | カメラ | |
CN1828401A (zh) | 防水罩 | |
US6903885B2 (en) | Light-projecting device | |
JPH11281885A (ja) | 焦点位置検出装置 | |
JP2001142119A (ja) | 発光装置 | |
US7046925B2 (en) | Superimpose-plate for view finder | |
JP3331034B2 (ja) | カメラのファインダ装置 | |
JPS62222225A (ja) | カメラ | |
CN1094603C (zh) | 立体照像机 | |
JP3170727B2 (ja) | 採光式ファインダー | |
US5732304A (en) | Reduced width camera construction | |
JP2528125Y2 (ja) | レンズシャッタタイプカメラのファインダ装置 | |
JP4324996B2 (ja) | カメラ | |
JP2775114B2 (ja) | オートフォーカス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9 |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