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17024B - 触控面板 - Google Patents

触控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17024B
CN109117024B CN201811142937.7A CN201811142937A CN109117024B CN 109117024 B CN109117024 B CN 109117024B CN 201811142937 A CN201811142937 A CN 201811142937A CN 109117024 B CN109117024 B CN 10911702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electrodes
detection
touch panel
pad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4293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117024A (zh
Inventor
袁廖杰
陈志忠
张嘉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 Op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 Op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AU Optronic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91170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170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1170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170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一种触控面板,包括基板、多个电极组、多个第一接垫以及第二接垫。基板具有多个图标区域和引脚接合区域。多个电极组分别位于多个图标区域内,其中各电极组包括结构上彼此分离的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多个电极组的第一电极彼此结构上相分离,且多个电极组的第二电极彼此结构上相分离。多个第一接垫位于引脚接合区域内,且分别与多个电极组的第一电极电性连接。第二接垫位于引脚接合区域内,且与多个电极组的第二电极电性连接。

Description

触控面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感测面板,且特别涉及一种触控面板。
背景技术
为了有效率地制作触控面板,在现行阵列制程(array process)中通常会先在同一片大片的基板上进行多个阵列触控元件的制作,并适时地于阵列制程中直接在大片基板上对每一阵列触控元件作回路测试后,才经由切割制程以得到各个触控面板。目前,为了提供固定的按键功能,触控面板中往往会配置有图标触控元件。然而,现有的线路布局却无法使图标触控元件在阵列制程阶段即在大片基板上进行回路测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其可在切割制程之前于大片基板上对图标区域内的电极进行阻抗电性测试。
本发明的触控面板包括基板、多个电极组、多个第一接垫及一第二接垫。基板具有多个图标区域和引脚接合区域。多个电极组分别位于多个图标区域内,其中各电极组包括结构上彼此分离的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多个电极组的第一电极彼此结构上相分离,且多个电极组的第二电极彼此结构上相分离。多个第一接垫位于引脚接合区域内,且分别与多个电极组的第一电极电性连接。第二接垫位于引脚接合区域内,且与多个电极组的第二电极电性连接。
基于上述,本发明的触控面板通过分别位于多个图标区域内的多个电极组各自包括结构上彼此分离的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多个电极组中的第一电极彼此结构上相分离,多个电极组中的第一电极分别与多个第一接垫电性连接,多个电极组中的第二电极彼此结构上相分离,且多个电极组中的第二电极电性连接于第二接垫,使得触控面板可在切割制程之前于大片基板上经由多个第一接垫及第二接垫对图标区域内的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进行阻抗电性测试。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触控面板的俯视图。
图2是图1中的区域k的放大图。
图3是图2中的剖线I-I’及剖线II-II’的剖面示意图。
图4A和图4B分别是可配置于主动区域中的触控电极的俯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触控面板
100:基板
110:电极组
112:第一电极
114:第二电极
120:第一接垫
122:第二接垫
130:第一检测垫
130R:第一检测区域
132:第二检测垫
132R:第二检测区域
140:第一信号线
142:第二信号线
142A:分支线段
142B:连接线段
a1、b1、a2、b2:边长
A:主动区域
A1、A2、A3、A4:侧边
B:图标区域
C:引脚接合区域
k:区域
L:连接线
TP:触控电极层
X:第一触控串列
Y:第二触控串列
具体实施方式
在附图中,为了清楚起见,放大了层、膜、面板、区域等的厚度。在整个说明书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应当理解,当诸如层、膜、区域或基板的元件被称为在另一元件“上”或“连接到”另一元件时,其可以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或与另一元件连接,或者中间元件可以也存在。相反,当元件被称为“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或“直接连接到”另一元件时,不存在中间元件。如本文所使用的,“连接”可以指物理及/或电性连接。再者,“电性连接”可为二元件间存在其它元件。
图1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触控面板的俯视图。图2是图1中的区域k的放大图。图3是图2中的剖线I-I’及剖线II-II’的剖面示意图。
请同时参照图1、图2及图3,触控面板10可包括基板100、多个电极组110、多个第一接垫120及第二接垫122。在本实施方式中,触控面板10可选择性地还包括多个第一检测垫130、多个第二检测垫132、多条第一信号线140以及第二信号线142。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触控面板10可与显示面板搭配使用而应用于触控显示装置,其中显示面板可为液晶显示面板、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电子纸显示面板、电泳显示面板、电湿润显示面板、双稳态型显示面板、等离子体显示面板或所属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所周知的任何种类的显示面板,且触控显示装置可为整合式(on-cell)触控显示装置、外贴式(out-cell)触控显示装置或内嵌式(in-cell)触控显示装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基板100可具有主动区域A、多个图标区域B和引脚接合区域C。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图标区域B配置为邻近主动区域A的侧边A1,而引脚接合区域C配置为邻近主动区域A的侧边A2,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多个图标区域B也可以配置为邻近于主动区域A的侧边A3及侧边A4。在又一实施方式中,多个图标区域B与引脚接合区域C可配置为邻近于主动区域A的同一侧边。值得一提的是,当触控面板10应用于触控显示装置时,基板100的主动区域A会与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相重叠,而基板100的多个图标区域B和引脚接合区域C会与显示面板的位于显示区域周围的周边区域相重叠。
在本实施方式中,基板100的材质例如是玻璃、石英、有机聚合物、金属或其它合适的材料。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图标区域B的数量为两个,但本发明并不限制图标区域B的数量,其可视需求调整与变化。
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电极组110分别位于多个图标区域B内。也就是说,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电极组110中的任一者是以一对一的关系配置于多个图标区域B中的一者内。在本实施方式中,每一电极组110包括结构上彼此分离的第一电极112及第二电极114。如图1及图2所示,在每一电极组110中,第一电极112围绕第二电极114,且于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电极112的面积大于第二电极114的面积。然而,本发明并不限制第一电极112与第二电极114的外型轮廓及配置方式,只要每一电极组110中的第一电极112与第二电极114结构上彼此分离即可。另外,如图1及图2所示,多个电极组110中的多个第一电极112彼此之间结构上相分离,且多个第二电极114彼此之间结构上相分离。也就是说,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图标区域B彼此之间不相重叠。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每一电极组110中的第一电极112以及第二电极114属于同一膜层,如图2及图3所示。也就是说,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电极112与第二电极114可具有实质上相同的材质,以及第一电极112与第二电极114可在同一道掩模制程(photolithography and etching process,PEP)中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电极112以及第二电极114的材质可包括金属氧化物导电材料,例如铟锡氧化物、铟锌氧化物、铝锡氧化物、铝锌氧化物、铟镓锌氧化物、其它合适的氧化物、或者是上述至少二者的堆叠层。
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第一接垫120与第二接垫122位于引脚接合区域C内。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第一接垫120与第二接垫122可用于使触控面板10电性连接至外部电路。所述外部电路例如是驱动芯片、控制电路、柔性印刷电路(flexible printed circuit,FPC)或配置有驱动芯片的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等。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第一接垫120以及第二接垫122的材质可包括金属或其他导电材料的组合,所述金属例如是金、银、铜或其它合适的导电金属,所述其他导电材料例如是氧化铟锡、铟锌氧化物、铝锡氧化物、铝锌氧化物、铟镓锌氧化物、或其它合适的导电材料。
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第一检测垫130分别与多个电极组110的第一电极112电性连接。详细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第一检测垫130中的任一者是以一对一的关系于结构上直接连接于多个第一电极112中的一者,如图1及图2所示。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多个第一检测垫130中的任一者也可以通过连接线以一对一的关系电性连接于多个第一电极112中的一者,亦即多个第一检测垫130于结构上不直接连接于多个第一电极112。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中,电极组110中的第一电极112、电极组110中的第二电极114及第一检测垫130属于同一膜层,如图2及图3所示。也就是说,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电极112、第二电极114与第一检测垫130可具有实质上相同的材质,以及第一电极112、第二电极114与第一检测垫130可在同一道掩模制程中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检测垫130的材质可包括金属氧化物导电材料,例如铟锡氧化物、铟锌氧化物、铝锡氧化物、铝锌氧化物、铟镓锌氧化物、其它合适的氧化物、或者是上述至少二者的堆叠层。
在本实施方式中,每一第一检测垫130具有位于第一检测垫130的轮廓范围内的第一检测区域130R。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检测区域130R为具有边长a1及边长b1的矩形,其中边长a1与边长b1皆大于或等于50微米。通过边长a1与边长b1皆大于或等于50微米,使得第一检测垫130可用以与探针(probe)直接接触,以利阻抗电性测试进行。另外,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检测区域130R的轮廓范围与第一检测垫130的轮廓范围相同,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只要第一检测区域130R位于第一检测垫130的轮廓范围内即可。也就是说,本发明并不限制第一检测垫130的外型轮廓为矩形,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检测垫130的外型轮廓也可以是圆形或不规则(或称为异形)形状。
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第二检测垫132分别与多个电极组110的第二电极114电性连接。详细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第二检测垫132中的任一者是以一对一的关系通过连接线L电性连接于多个第二电极114中的一者,如图1及图2所示。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多个第二检测垫132中的任一者也可以以一对一的关系于结构上直接连接于多个第一电极112中的一者。在本实施方式中,电极组110中的第一电极112、电极组110中的第二电极114及第二检测垫132属于同一膜层,如图2及图3所示。也就是说,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电极112、第二电极114与第二检测垫132可具有实质上相同的材质,以及第一电极112、第二电极114与第二检测垫132可在同一道掩模制程中形成。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电极组110中的第一电极112、电极组110中的第二电极114、第二检测垫132及连接线L属于同一膜层,如图2及图3所示。也就是说,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电极112、第二电极114、第二检测垫132及连接线L可具有实质上相同的材质,以及第一电极112、第二电极114与第二检测垫132可在同一道掩模制程中形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检测垫132的材质可包括金属氧化物导电材料,例如铟锡氧化物、铟锌氧化物、铝锡氧化物、铝锌氧化物、铟镓锌氧化物、其它合适的氧化物、或者是上述至少二者的堆叠层。
在本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第二检测垫132具有位于第二检测垫132的轮廓范围内的第二检测区域132R。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检测区域132R为具有边长a2及边长b2的矩形,其中边长a2与边长b2皆大于或等于50微米。通过边长a2与边长b2皆大于或等于50微米,使得第二检测垫132可用以与探针直接接触,以利阻抗电性测试进行。另外,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检测区域132R的轮廓范围与第二检测垫132的轮廓范围相同,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只要第二检测区域132R位于第二检测垫132的轮廓范围内即可。也就是说,本发明并不限制第二检测垫132的外型轮廓为矩形,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检测垫132的外型轮廓也可以是圆形或不规则(或称为异形)形状。
在本实施方式中,多条第一信号线140分别电性连接多个电极组110的多个第一电极112与多个第一接垫120。也就是说,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第一接垫120分别通过多条第一信号线140与多个电极组110的多个第一电极112电性连接,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只要多个第一接垫120分别与多个电极组110的多个第一电极112电性连接即可。从另一观点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第一接垫120中的任一者是以一对一的关系电性连接于多个第一电极112中的一者。
在本实施方式中,多条第一信号线140的材质可包括金属或其他导电材料的组合,所述金属例如是金、银、铜或其它合适的导电金属,其他导电材料例如是氧化铟锡、铟锌氧化物、铝锡氧化物、铝锌氧化物、铟锗锌氧化物、或其它合适的导电材料。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信号线142电性连接多个电极组110的多个第二电极114与第二接垫122。也就是说,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接垫122通过一条第二信号线142而与多个第二电极114电性连接。详细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信号线142包括多个分支线段142A以及一个连接线段142B,其中多个分支线段142A分别连接于多个电极组110的多个第二电极114,而连接线段142B连接多个分支线段142A与第二接垫122。虽然图1中示出第二接垫122通过包括多个分支线段142A以及一个连接线段142B的第二信号线142而与多个第二电极114电性连接,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只要第二接垫122能与多个电极组110的多个第二电极114电性连接即可。
从另一观点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一个第二接垫122电性连接于多个第二电极114,因此如前文所述,在多个第二电极114彼此之间结构上相分离的情况下,多个第二电极114是彼此电性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信号线142的材质可包括金属、或其他导电材料的组合,所述金属例如是金、银、铜或其它合适的导电金属,其他导电材料例如是氧化铟锡、铟锌氧化物、铝锡氧化物、铝锌氧化物、铟镓锌氧化物、或其它合适的导电材料。如前文所述,多个第一接垫120分别与多个第一电极112电性连接,第二接垫122与多个第二电极114电性连接,且多个第一接垫120与第二接垫122可用于使触控面板10电性连接至外部电路,因此当使用者碰触感测图标区域B时,对应的第一电极112及第二电极114会产生触控信号,以执行所欲执行的触控功能。
值得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分别位于多个图标区域B内的多个电极组110各自包括结构上彼此分离的第一电极112及第二电极114,多个电极组110中的多个第一电极112彼此结构上相分离,多个电极组110中的多个第一电极112分别与多个第一接垫120电性连接,多个电极组110中的多个第二电极114彼此电性连接,且多个电极组110中的多个第二电极114电性连接于第二接垫122,使得触控面板10可在切割制程之前于大片基板上经由多个第一接垫120及第二接垫122对图标区域B内的第一电极112及第二电极114进行阻抗电性测试。所述阻抗电性测试例如是开路测试或短路测试。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触控面板10可选择性地还包括分别与多个第一电极112电性连接的多个第一检测垫130,及分别与多个第二电极114电性连接的多个第二检测垫132,因此于大片基板上进行阻抗电性测试时,探针可接触于多个第一检测垫130中的一者与对应的第一接垫120,以对对应的第一电极112进行检测,或者探针可接触于多个第二检测垫132中的一者与第二接垫122,以对彼此电性连接的第二电极114进行检测,借此可避免探针对第一电极112及第二电极114造成破坏。
再者,在本实施方式中,触控面板10可还包括分别与多个第二电极114电性连接的多个第二检测垫132,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由于第二电极114是彼此电性连接,因此触控面板10可选择性地仅包括一个第二检测垫132。此时,于大片基板上进行阻抗电性测试时,探针可接触于所述一个第二检测垫132与第二接垫122,以对彼此电性连接的第二电极114进行检测。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第二电极114彼此是电性连接的关系,但通过设置有与图标区域B相应数量的第二检测垫132,可使得触控面板10实现较准确的电性测试。
检测完成之后,可选择性地进一步于第一检测垫130与第二检测垫132表面进行绝缘处理,例如涂布绝缘油墨。
另外,本发明的触控面板10可选择性地还包括设置在基板100的主动区域A内的触控电极层TP。在一实施方式中,如图4A所示,触控电极层TP包括多个第一触控串列X以及多个第二触控串列Y,其中每个第一触控串列X中的触控电极图案与每个第二触控串列Y中的触控电极图案的形状为菱形,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如图4B所示,触控电极层TP包括多个第一触控串列X以及多个第二触控串列Y,其中每个第一触控串列X中的触控电极图案与每个第二触控串列Y中的触控电极图案的形状为长条状,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也就是说,触控电极层TP可以是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所周知的任一种电容式触控电极层。另外,虽然图4A及图4B公开的触控电极层TP是以电容式触控电极层为例,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触控电极层TP也可以是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所周知的任一种触控结构,例如电阻式、光学式、声波式、电磁式、或其它合适的触控结构、或上述已提出的任二种触控结构的组合。
如前文所述,触控面板10可在切割制程之前于大片基板上对图标区域B内的第一电极112及第二电极114进行阻抗电性测试,因此在触控面板10还包括触控电极层TP的实施方式中,主动区域A内的触控电极层TP与图标区域B内的第一电极112及第二电极114可在切割制程之前于大片基板上同步进行检测。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方式公开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构思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变动与润饰,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12)

1.一种触控面板,包括:
一基板,具有多个图标区域和一引脚接合区域;
多个电极组,分别位于所述图标区域内,其中各该电极组包括结构上彼此分离的一第一电极及一第二电极,所述电极组的所述第一电极彼此结构上相分离,且所述电极组的所述第二电极彼此结构上相分离;
多个第一接垫,位于该引脚接合区域内,且分别与所述电极组的所述第一电极电性连接;以及
一第二接垫,位于该引脚接合区域内,且与所述电极组的所述第二电极电性连接,
当使用者碰触感测所述图标区域时,对应的所述第一电极及所述第二电极产生触控信号,以执行所欲执行的触控功能,以提供固定的按键功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还包括:
多个第一检测垫,分别与所述电极组的所述第一电极电性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还包括:
至少一第二检测垫,与所述电极组的所述第二电极中的至少一者电性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至少一第二检测垫的数量是多个,所述第二检测垫分别与所述电极组的所述第二电极电性连接。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各该第一检测垫具有一第一检测区域位于该第一检测垫的轮廓范围内,该第一检测区域为具有边长a1及边长b1的矩形,且边长a1与边长b1皆大于或等于50微米。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至少一第二检测垫具有一第二检测区域位于该第二检测垫的轮廓范围内,该第二检测区域为具有边长a2及边长b2的矩形,且边长a2与边长b2皆大于或等于50微米。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所述电极组的所述第一电极以及所述电极组的所述第二电极属于同一膜层。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所述电极组的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电极组的所述第二电极及所述第一检测垫属于同一膜层。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所述电极组的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电极组的所述第二电极及所述第二检测垫属于同一膜层。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还包括:
多条第一信号线,分别电性连接所述电极组的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一接垫;以及
一第二信号线,电性连接所述电极组的所述第二电极与该第二接垫。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第二信号线包括:
多个分支线段,分别连接于所述电极组的所述第二电极;以及
一连接线段,连接所述分支线段与该第二接垫。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在各该电极组中,该第一电极围绕该第二电极,且该第一电极的面积大于该第二电极的面积。
CN201811142937.7A 2018-07-05 2018-09-28 触控面板 Active CN10911702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23379 2018-07-05
TW107123379A TWI662459B (zh) 2018-07-05 2018-07-05 觸控面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17024A CN109117024A (zh) 2019-01-01
CN109117024B true CN109117024B (zh) 2022-02-25

Family

ID=648573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42937.7A Active CN109117024B (zh) 2018-07-05 2018-09-28 触控面板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9117024B (zh)
TW (1) TWI662459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77363A (zh) * 2012-09-11 2014-03-26 联胜(中国)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
TW201415325A (zh) * 2013-11-22 2014-04-16 Focaltech Systems Ltd 能夠減少引線的單層互電容觸控輸入裝置及其驅動方法
CN107942186A (zh) * 2017-09-07 2018-04-20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检测方法及显示面板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380034B (en) * 2008-10-14 2012-12-21 Au Optronics Corp Capacitive touch panel and inspection method thereof
CN103345436B (zh) * 2013-06-14 2017-11-07 业成光电(深圳)有限公司 检测电路及检测方法
CN105183254A (zh) * 2015-08-18 2015-12-23 南京触宏微电子有限公司 触控式屏幕的触摸检测方法、装置及触控式屏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77363A (zh) * 2012-09-11 2014-03-26 联胜(中国)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
TW201415325A (zh) * 2013-11-22 2014-04-16 Focaltech Systems Ltd 能夠減少引線的單層互電容觸控輸入裝置及其驅動方法
TWI520024B (zh) * 2013-11-22 2016-02-01 Focaltech Systems Ltd A single layer capacitive touch input device capable of reducing the lead and a driving method thereof
CN107942186A (zh) * 2017-09-07 2018-04-20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检测方法及显示面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06517A (zh) 2020-02-01
CN109117024A (zh) 2019-01-01
TWI662459B (zh) 2019-06-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77111B (zh) 一种阵列基板及显示面板
US10180747B2 (en) Touch display panel having touch electrodes and pressure sensing element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thereof
TWI497373B (zh) 柔性觸控面板結構及其製造方法
KR101330779B1 (ko) 터치 패널의 전극 구조, 그 방법 및 터치 패널
US20100053114A1 (en) Touch panel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2830881B (zh) 内嵌式触控显示面板
CN111142701B (zh) 用于带有柔性电路的触摸传感器面板的迹线转移技术
JP5806684B2 (ja) 座標入力装置
CN102645995B (zh) 触摸屏和带触摸屏的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JP2012089102A (ja) 静電容量式タッチスクリーン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233075B2 (ja) タッチパネルセンサおよびタッチパネルセンサを備える入出力装置
US20210108973A1 (en) Force senso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20200150804A1 (en) Touch substrate and method of fabracating the same, touch display device
JP2012059247A (ja) 静電容量式タッチスクリーン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093897B2 (ja) フレキシブル回路基板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自己容量型タッチパネル
KR20160070591A (ko) 터치센서
CN106886325B (zh) 触控面板与电子装置
CN109117024B (zh) 触控面板
CN111596789B (zh) 触控面板、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KR101469149B1 (ko) 터치 패널 및 제조 방법
CN111552413A (zh) 触控基板、触控屏和显示装置
JP6837897B2 (ja) タッチセンサー用基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20100008495U (ko) 용량성 터치 센서 조립체
CN114637421A (zh) 触控装置
TW202032145A (zh) 觸控面板、觸控面板模組及觸控面板之檢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