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04745B - 基于空口质量的流量控制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 Google Patents

基于空口质量的流量控制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04745B
CN109104745B CN201710476576.9A CN201710476576A CN109104745B CN 109104745 B CN109104745 B CN 109104745B CN 201710476576 A CN201710476576 A CN 201710476576A CN 109104745 B CN109104745 B CN 10910474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w control
terminal
air interface
core network
throughp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47657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104745A (zh
Inventor
陈子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71047657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104745B/zh
Publication of CN1091047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047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1047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047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10Flow control between communication endpoi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空口质量的流量控制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在一个流控周期内,获取从基站发送到终端的数据的空口平均下行吞吐量和所述终端对应承载从核心网发送到所述基站的数据的平均吞吐量;根据所述空口平均下行吞吐量和平均吞吐量,输出流控调整指令给所述核心网,通过核心网调整下一个流控周期内所述终端对应承载从所述核心网发送到所述基站的数据的下行吞吐量。本发明能够更灵活更有弹性地适配空口的快速变化,使移动通信业务流量更加稳定平滑。

Description

基于空口质量的流量控制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空口质量的流量控制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背景技术
在5G(即5th-Generation,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系统中,eMBB(即Enhance MobileBroadband,增强移动宽带)场景下的用户下行吞吐率甚至可以达到10Gbps(Gbps以太网是IEEE802.3以太网标准的扩展,传输速度为每秒1000兆位(即1Gbps))以上,但5G系统尤其是5G高频系统的无线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基于Massive MIMO(即Massive 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大规模天线技术)或者基于波束3D-MIMO(即3Dimensions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三维多输入多输出)的机制的精准设计变得越来越困难,最终使得空口流量变成整个端到端数据链路中最具风险的一段,而且在5G系统中业务调度的时间粒度在毫秒级甚至更低,所以空口流量这一段也是整个端到端数据链路中最敏感的一段。其中,空口,即空中接口,Air Interface,空口是移动通信网络中基站与移动终端之间的接口,是基站和移动终端之间的无线传输规范,定义每个无线信道的使用频率、带宽、接入时机、编码方法以及越区切换。
因此,在实现大流量的前提下,5G系统对于基站系统的数据接收的空口与有线侧的流控适配的问题将变得越来越重要。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基于空口质量的流量控制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旨在实现空口与有线侧的流量控制适配做到准确高效。
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空口质量的流量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一个流控周期内,获取从基站发送到终端的数据的空口平均下行吞吐量和所述终端对应承载从核心网发送到所述基站的数据的平均吞吐量;
根据所述空口平均下行吞吐量和平均吞吐量,输出流控调整指令给所述核心网,通过所述核心网调整下一个流控周期内所述终端对应承载从所述核心网发送到所述基站的数据的下行吞吐量。
一种基于空口质量的流量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在一个流控周期内,获取从基站发送到终端的数据的空口平均下行吞吐量和所述终端对应承载从核心网发送到所述基站的数据的平均吞吐量;
指令输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空口平均下行吞吐量和平均吞吐量,输出流控调整指令给所述核心网,通过所述核心网调整下一个流控周期内所述终端对应承载从所述核心网发送到所述基站的数据的下行吞吐量。
一种计算机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空口质量的流量控制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通过在一个流控周期内,获取从基站发送到终端的数据的空口平均下行吞吐量和所述终端对应承载从核心网发送到所述基站的数据的平均吞吐量;根据所述空口平均下行吞吐量和平均吞吐量,输出流控调整指令给所述核心网,通过所述核心网调整下一个流控周期内所述终端对应承载从所述核心网发送到所述基站的数据的下行吞吐量。本发明通过基站侧根据终端的空口情况,及时反馈给核心网对端一个流量增益信息,核心网对端根据此流量增益信息调整数据流量的发送带宽,由于所述技术方案是基于终端空口质量的,所以能够更灵活更有弹性地适配空口的快速变化,同时如果核心网侧设备具备较大的缓存空间来实现多余数据的缓存,配合本发明实现的流控机制,则移动通信中整体的端到端的业务流量将会更加稳定平滑,丢包也将得到很好的改善,同时,当终端的空口吞吐量较大时,还可以通过提高核心网侧的下行数据发送吞吐量,从而实现业务加速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基于空口质量的流量控制方法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基于空口质量的流量控制方法实施例中流控调整指令实施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基于空口质量的流量控制方法一个较佳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基于空口质量的流量控制方法另一个实施例中流程整体过程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基于空口质量的流量控制方法一个实施例中流控决策模块和空口调度模块的交互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基于空口质量的流量控制方法中流控调整指令报文在一个实施例应用场景中的交互过程;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基于空口质量的流量控制方法在5G基站的一种演进形态下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提供的基于空口质量的流量控制装置一个实施例的程序模块架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在实现大流量的前提下,5G系统对于基站系统的数据接收缓存的设计以及空口与有线侧的流控适配的问题将变得越来越重要。而这两个问题中,如果流控适配的问题处理得好,那么即使基站系统的缓存在开得不算大的情况下也可以运行的很好。
基于上述分析,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空口质量的流量控制方法,以下以具体实施例来描述。
请参阅图1,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基于空口质量的流量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S100、在一个流控周期内,获取从基站发送到终端的数据的空口平均下行吞吐量和所述终端对应承载从核心网发送到所述基站的数据的平均吞吐量。
简单来说,移动网络划分为三个部分:无线接入侧;核心网侧;以及控制侧。
无线接入侧,主要包含终端和ENodeB基站(即Evolved Node B,即演进型Node B简称eNB,LTE中基站的名称),EnodeB架构分为物理接入层、MAC层(即Media Access Control,媒体介入控制层)、RLC层(即Radio Link Control,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PDCP层(即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分组数据汇聚协议)以及RRC层(即Radio Resource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
核心网,即Core Network,核心网功能主要是提供用户连接、对用户的管理以及对业务完成承载,作为承载网络提供到外部网络的接口。核心网侧主要包括三个功能实体:移动管理实体(即MME,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服务网关(即SGW,Serving Gateway)以及PDN网关(即PGW,Packet data network gateway)。MME主要提供EPC(即EvolvedPacket Core,分组核心演进)部分核心控制功能,同时帮助用户选择不同SGW,以完成LTE系统内核心网(CN)节点切换。SGW提供用户面的控制功能,主要负责用户面处理,负责数据包的路由和转发,并支持终端移动性切换用户数据功能。PGW主要负责终端和外部分组数据网络的数据传输。
空口,指空中接口,移动通信网络中,空中接口的俗称,又称“公共空中接口”,即Air Interface。具体来说,空口指的是移动终端(比如手机)和基站之间的接口,是基站和移动终端之间的无线传输规范,一般是指的协议,定义每个无线信道的使用频率、带宽、接入时机、编码方法以及越区切换。空口速率指的是将虚拟的无线通道当做逻辑通道,所能承载的最大带宽。所谓承载业务,即Bearer,承载,可理解为承受装载,是指移动通信网向用户提供的信息数据传输能力。空口质量,即指空口向用户提供的信息数据传输能力的承载情况。
流控,即flow control,流量控制,在数据通信中,对实际传递速率的控制,由于DTE(Data Terminal Equipment,数据终端设备)与DCE(Data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数据通信设备,是指数据通信系统中交换设备、传输设备和终端设备的总称)速度之间存在很大差异,这样在数据的传送与接收过程当中很可能出现接收方来不及接收的情况,这时就需要对发送方进行控制,以免数据丢失。
其中,吞吐量是指对网络、设备、端口、虚电路或其他设施,单位时间内成功地传送数据的数量(以比特、字节、分组等测量)。应用层(最高层)速率指的是用户下载的总数据量/下载时间,相当于用户感知速率,传输速率表示数据包速率,包括成功接收的和不成功接收的,吞吐量是表示成功接收的数据包速率,为了使流量控制更准确,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选用吞吐量作为衡量标准。
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100包括:
在一个流控周期内,实时获取所述终端的空口下行吞吐量,通过平滑处理获取当前所述流控周期内空口平均下行吞吐量;
获取所述终端对应承载在所述核心网收到所述流控开启指令时起的一个所述流控周期内,从所述核心网发送到所述基站的数据的平均吞吐量。
具体来说,步骤S100具体包括:
所述基站的流控决策模块获取从MAC层发送的调度信息中的所述终端对应承载的空口下行吞吐量;
所述基站的流控决策模块获取从核心网对端接收的所述终端对应承载的最近一个流控周期内的接收吞吐量。
其中,所述平滑处理是指,测量数据在其采集与传输过程中,由于环境干扰或人为因素有可能造成个别数据不切合实际或丢失,这种数据称为异常值,为了恢复数据的客观真实性,以得到更好的分析结果,有必要先对原始数据剔除异常值,另外,无论是人工观测的数据还是由数据采集系统获取的数据,都不可避免叠加上“噪声”干扰(反映在曲线图上就是一些“毛刺和尖峰”),为了提高数据质量,必须对数据进行平滑处理(去除噪声干扰),一般通过平滑算法(running,moving或floating average)或平滑计算来实现平滑处理。
获取从所述核心网发送到所述基站的所述终端的承载上数据的平均吞吐量,可以通过基站维护一个监控模块,所述监控模块用于向流控决策模块周期性反馈所述终端对应承载从核心网对端接收来的数据的平均吞吐量信息。基站系统维护各个E-RAB下行流量的监控,按照流控周期粒度采集各个ERAB承载的下行平均吞吐量,确定各个E-RAB对应承载最近一个历史周期内的平均吞吐量为Nb_BW(i-1)。其中,E-RAB,即Evolved Radio AccessBearer,演进的无线接入承载,E-RAB是指用户平面的承载,用于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和CN(Core Network,核心网)之间传送语音、数据及多媒体业务。
流控周期粒度可以选配,从而适应更多的场景,但常规情况下也可以考虑固定,例如周期设置为5ms,这样可以让吞吐量值做到相对平滑。流控决策模块通过这个统计就可以准确掌握核心网对端的发包情况。
S200、根据所述空口平均下行吞吐量和平均吞吐量,输出流控调整指令给所述核心网,通过所述核心网调整下一个流控周期内所述终端对应承载从所述核心网发送到所述基站的数据的下行吞吐量。
即所述基站获取在预设流量控制周期内所述终端对应承载的平均下行吞吐量和下行空口吞吐量,根据所述平均下行吞吐量和下行空口吞吐量,当所述基站判断需要流量控制时,输出包含流量控制调节增益的指令给核心网。
具体的,基站系统通过所述流控决策模块获取实时的空口调度信息中的空口速率部分,同时也获取到所述终端对应的承载链路上所述基站从核心网接收到的数据速率。所述流控决策模块会比较两者的速率偏差,如果所述终端对应的空口发送速率高于从核心网侧接收到的速率,则说明空口质量较好,是需要核心网增大发送速率来适配空口,此时所述流控决策模块可以确定一个新的流量调节增益因子Gi,例如该增益因子为5/4,基站系统需要及时将这个增益因子发送给核心网侧,核心网接收后将最近的实际的历史速率乘上该增益因子得到新的数据最大发送速率,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力而为,维持该数值直到接收到下一个流量调节增益因子;反之,如果所述终端对应的空口发送速率要远低于从核心网侧接收到的速率,则说明空口质量差,需要降低核心网的发送速率来适配空口,此时流控决策模块可以确定一个新的流量调节增益因子,例如该增益因子为3/4,基站系统需要及时将这个增益因子发送给核心网侧,核心网接收后将最近的实际的历史速率乘上该增益因子得到新的数据最大发送速率,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力而为,维持该数值直到接收到下一个流量调节增益因子;如果空口发送速率和核心网侧接收到的数据速率比较接近,这时可以有几种处理方式:其一,维持现状不发送新的增益因子给核心网侧;其二,反馈增益因子为1给核心网侧;其三,先反馈一个大于1的增益因子,观察终端流量是否还可以提速,如果可以提速则继续提速直到流量再次平衡,如果无法提速且空口速率已经低于核心网数据速率时再调整一个低于1的增益因子来进一步达到平衡,即可以认为整个过程是通过震荡达到一种平衡状态。而具体的决策算法也可以不限于这几种场景。
需要补说明的是,为了减少流控调整指令,对于G=1,基站侧可以不用反馈给核心网侧,对于核心网的处理,如果未接收到流控调整指令的则维持当前的发包。具体的,请参阅图2,基站系统通过所述流控决策模块根据空口调度模块和监控模块反馈的所述空口平均下行吞吐量和平均吞吐量信息进行决策,此时基站的流控决策模块决策的过程如下:
S10、决策过程开始,获取MAC层调度信息中所述终端对应承载的空口下行吞吐量;
S20、基站从核心网对端接收到的所述终端对应承载的最近一个流控周期内的接收吞吐量;
S30、流控决策模块判断是否需要进行流量调整:
S40、当判断需要进行流量调整时,输出流控调整指令给核心网对端,将决策生成的调节下一个流控周期内流量的流量调节增益因子反馈给核心网对端,具体来说,是发送包含流控调整指令的报文给核心网对端的SWG,流控调整指令包含流控调整增益因子,同时开启下一周期的流控决策;
如果不需要调整,则直接进入下一次的流控决策。
为了减少发给核心网系统的流控调节帧,比如当流控调节增益因子为1时,可以不发送流控调节指令给核心网,从而核心网按照目前的速率继续发送,直到接收到新的携带流控调节增益因子的流控调节指令。
另外在基站侧缓存充足的情况,也可以适当减少流控调节帧,而并不影响整体的流量情况,流控决策模块直接根据相应情况发送不同流控调整增益因子给核心网,包含流控调节增益因子为1时的情况。
进一步的,流控决策模块确定最新的流量调节增益因子Gi,并通过数据帧反馈给核心网系统,比如对接EPC,可以通过携带有增益因子的扩展字段的GTPU帧(GTP-U作为GTP协议的用户面,对网络的业务数据流进行处理);然后基站系统进入下一次的流控决策。
核心网侧接收从基站侧发来的包含流控调整指令的报文,并提取出流控调整指令,根据所述流控调整指令处理;核心网侧的发包模块根据上一周期的发包平均速率和本次接收到的所述流控调整指令,调整所述终端对应承载的下行发包速率。
具体来说,是核心网根据流控调整指令中的流控增益因子调整发包速率,比如核心网系统接收到新的第i+1个流控周期内流控调节增益因子G(i+1)后,去计算所述终端的对应承载流控调节后的第i+1个流控周期内的目标吞吐量Dest_BW(i+1)。核心网系统SGW侧维护各个ERAB下行流量的监控,按照流控周期粒度采集各个ERAB承载的下行平均吞吐量,最近一个周期内对应ERAB承载的下行吞吐量为Gw_BWi。那么Dest_BW(i+1)=Gw_BWi*G(i+1),核心网系统在这个ERAB承载上尽量能按照这个目标吞吐量来发送数据,从而实现流控调节。而且如果后续几个周期粒度内未收到增益因子,则Dest_BW维持当前值。
需要说明一下,核心网下行发包尽量实现平缓的数据发送方式而非突发的数据发送方式,类似“Fair Queue”(fair-queue是一种消息排队机制,把包根据目的IP、源IP等参数分类排队,当网络出现拥堵的时候,占带宽小的队列可以接受新的消息进入排队,占带宽多的队列就不可以了。no fair-queue就是关闭这种排队机制,所有信息按先进先出排成一队),按照已知的速率要求在时间上均衡发送,这样有助于基站系统和核心网系统对两者之间的路吞吐量值的对齐,而不需要额外的同步流程。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S100之前还包括:
当判断所述终端对应的空口质量满足预设流控开启条件时,发送包含所述终端的设备标识的流控开启指令给核心网。
即需要先判断包含设备标识的终端对应的空口质量是否满足预设流控开启条件。
所述设备标识,是指通信中可以和设备对应以区分不同设备的设备标识,比如移动台的国际ISDN号码(MSISDN:Mobile Subscriber InternationalISDN和PSTN number,ISDN即是综合业务数字网,是Integrated Service Digital Network的简称);可以是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MSI: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Number);也可以是电子串行号(英语:ElectronicSerialNumber,缩写:ESN,也可以称为电子序列号);国际移动台设备识别码,即IMEI(International Mobile Equipment Identity)是国际移动设备身份码的缩写,国际移动装备辨识码,是由15位数字组成的"电子串号",它与每台移动电话机一一对应,而且该码是全世界唯一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判断包含设备标识的终端对应的空口质量是否满足预设流控开启条件的步骤包括:
判断所述终端对应的空口在第一预设时间阈值内空口平均下行吞吐量是否超过第一预设吞吐量阈值或者小于第二预设吞吐量阈值,其中,所述第一预设吞吐量阈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吞吐量阈值。
具体来说,实施时,基站系统开启优化的流量控制功能,预先配置流控启动的触发条件,比如配置流控启动的触发条件为所述终端对应的空口在第一预设时间阈值内空口平均下行吞吐量超过第一预设吞吐量阈值时,例如,可以设置设备终端的空口承载在持续Tstart的时间内平均下行吞吐量超过Bstart的,例如实施Tstart选为500ms(ms,即毫秒),Bstart值为100Mbps(Mbps,Mbit/s,即兆比特每秒,Million bits per second的缩写),即设备终端的空口承载在持续500毫秒的时间内,平均下行吞吐量超过100Mbps时,表明设备终端的空口承载大,判断包含设备标识的终端对应的空口质量满足预设流控开启条件,需要开启流量控制,调整数据包发送速率,否则就可能造成数据包丢失,从而影响通信质量;如果设备终端的空口承载在持续500毫秒的时间内,平均下行吞吐量未超过100Mbps时,则表明设备终端的空口可以承载目前的数据传输,判断包含设备标识的终端对应的空口质量不满足预设流控开启条件,无需开启流量控制。
具体来说,当所述基站判断所述终端对应的空口在第一预设时间阈值内空口平均下行吞吐量超过第一预设吞吐量阈值时,表明所述终端对应的空口在第一预设时间阈值内空口平均下行吞吐量过大,此时需要降低所述终端对应的空口平均下行吞吐量,才能保证终端正常接收数据;
当所述基站判断所述终端对应的空口在第一预设时间阈值内空口平均下行吞吐量小于第二预设吞吐量阈值时,表明所述终端对应的空口在第一预设时间阈值内空口平均下行吞吐量过小,此时需要提高所述终端对应的空口平均下行吞吐量,此时可以实现业务的加速。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吞吐量阈值大于第二预设吞吐量阈值,且第一预设吞吐量阈值可以是个较大的值,比如超过100Mbps,第二预设吞吐量阈值可以是个较小的值,比如超过5Mbps。
进一步的,具体实施时,MAC层需要将各终端的调度信息及时反馈给基站,可通过MAC层维护一个空口调度模块,所述空口调度模块用于MAC层将各终端的调度信息实时反馈给基站。
通过基站维护一个流控决策模块,所述流控决策模块用于接收MAC层空口调度模块反馈来的各终端调度信息,所述流控决策模块就可以获取到各个终端DRB承载(即DataRadio Bearer,数据无线承载)的空口的下行调度速率Uu_BW(i),此信息也反馈了当前空口的情况。所述流控决策模块收集了一个时间粒度上报上来的所述终端的下行调度信息,通过适当的平滑处理后即可得到当前时间粒度下所述终端对应的空口的下行平均吞吐量。通过所述时间粒度下所述终端对应的空口的下行平均吞吐量来判断第一预设时间阈值内空口平均下行吞吐量是否超过第一预设吞吐量阈值或者小于第二预设吞吐量阈值或,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时间阈值至少包含一个时间粒度。
其中,时间粒度(Time Granularity)是时态信息系统中描述时间数据的最小单位,表示时间点之间离散化程度。
当检测到包含设备标识的终端的空口质量满足预设流量控制开启条件时,所述基站在所述设备标识的终端对应承载上发送包含所述设备标识的流量控制开启指令给核心网。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当判断所述终端对应的空口质量满足预设流控开启条件时,发送包含所述终端的设备标识的流控开启指令给核心网的步骤还包括:
所述流控开启指令包含所述基站的流控周期。
即当检测到所述终端对应的空口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阈值内空口平均下行吞吐量超过所述第一预设吞吐量阈值或者小于第二预设吞吐量阈值时,发送包含所述设备标识的流控开启指令给所述核心网,同时所述流控开启指令包含所述基站流控周期。
具体实施时,当所述基站的流控决策模块检测到所述终端对应的空口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阈值内空口平均下行吞吐量超过所述第一预设吞吐量阈值或者小于第二预设吞吐量阈值时,比如所述流控决策模块设置连续20个周期内平均下行吞吐量超过100Mbps或小于5Mbps的用户承载才会启用流控功能,当检测到一终端对应的空口连续20个周期内平均下行吞吐量超过100Mbps或小于5Mbps时,则所述基站的流控决策模块发送包含所述设备的设备标识的流控开启指令给所述核心网对端的SGW,同时所述流控开启指令包含所述基站流控周期。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流控调整指令包括流控调整增益因子,所述流控调整增益因子与所述空口平均下行吞吐量和平均吞吐量的比值成正比。
具体来说,根据所述空口调度模块实时反馈的调度信息,通过平滑计算后得到第i个流控周期内用户承载的空口平均下行吞吐量为Uu_BW(i);所述监控模块周期反馈的用户承载第i个流控周期内从核心网对端接收来的数据的平均吞吐量为Nb_BW(i),则所述第i+1个流控周期内的流控调整增益因子G(i+1)可以表示为:
如果Uu_BW(i)<Nb_BW(i),则输出G(i+1),使得
Nb_BW(i)*G(i+1)≈Uu_BW(i)
如果Uu_BW(i)>Nb_BW(i),则输出G(i+1),使得
Nb_BW(i)*G(i+1)≈Uu_BW(i)
如果Uu_BW(i)≈Nb_BW(i),则输出G(i+1)=1。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00包括:
当判断所述空口平均下行吞吐量与所述平均吞吐量的差值超过预设差值阈值时,则所述流控调整增益因子为所述空口平均下行吞吐量与所述平均吞吐量的比值;
当判断所述空口平均下行吞吐量与所述平均吞吐量的差值未超过所述预设差值阈值时,则:
不输出所述流控调整增益因子给所述核心网,
或者,输出为1的所述流控调整增益因子给所述核心网,
或者,输出大于1的所述流控调整增益因子给所述核心网。
具体来说,比如设置预设差值阈值为0,则所述空口平均下行吞吐量与所述平均吞吐量差别比较大时,不管是所述空口平均下行吞吐量大于或小于所述平均吞吐量时,此时都需要通过调整所述核心网的发送速率来适配空口;而当所述空口平均下行吞吐量与所述平均吞吐量差别不大,未超过预设差值阈值时,即所述空口平均下行吞吐量与所述平均吞吐量相等时,则可以采取上述三种方式之一方式处理,可以输出为1的所述流控调整增益因子给所述核心网,而为了减少流控调整指令,对于所述流控调整增益因子为1的情况,基站侧可以不用反馈给核心网测,对于核心网侧,如果未接收到流控调整指令,则维持当前的发包速率,直至接收到新的流控调整指令,另外,为了尽可能提供高的发包速率,也可以先反馈一个大于1的增益因子,观察终端流量是否还可以提速,如果可以提速则继续提速直到流量再次平衡,如果无法提速且空口速率已经低于核心网数据速率时再调整一个低于1的增益因子来进一步达到平衡,即可以认为整个过程是通过震荡达到一种平衡状态。
另外,为了避免缓存溢出,可以考虑缓存情况,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00还包括:
在一个所述流控周期结束时,获取所述终端的承载在所述基站中数据的当前缓存量。
具体来说,请参见图3,所述步骤S100包括:
S1、基站的流控决策模块获取空口调度模块实时反馈的终端的调度信息;
S2、在所述流控周期结束前,所述基站的流控决策模块获取所述终端承载从核心网对端接收的数据的平均吞吐量和所述终端在所述基站的当前缓存量;
S3、所述流控决策模块根据步骤S1和S2获取的信息进行决策,并周期性输出流控调整指令,同时开启下一个周期的流控决策。
当考虑缓存情况时,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流控调整指令包括流控调整增益因子,所述流控调整增益因子满足以下关系:
根据当前流控周期的所述平均吞吐量和所述流控调整增益因子,确定下一个流控周期内的所述下行吞吐量,使得在下一个流控周期内,所述终端的承载在所述基站中数据的当前缓存量和所述终端的承载在所述基站的新增缓存量之和,小于所述基站给所述终端的承载分配的最大缓存量。
优选的,在下一个流控周期,所述终端的承载在所述基站中的数据缓存量与所述基站给所述终端的承载分配的最大缓存量之间的缓存幅度小于预设缓存预警阈值。
其中,所述预设缓存预警阈值,可以为预先设置的一固定预设阈值,也可以是一个动态的值,即根据所述基站给所述终端承载分配的最大缓存量来动态设置,例如,当考虑当前缓存区的实际情况时,为了避免缓存溢出,可以保持下个流控周期内存缓存量小于基站给用户承载分配的最大缓存量,即预留一定的缓存空间,具体可通过下述表示:
(Nb_BW(i)*G(i+1)-Uu_BW(i))*决策周期T+当前缓存大小<给用户承载分配的最大缓存量*α,
其中,α为缓存预警值,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比如可以参考90%。由于流控决策模块是在一个流控周期内对下一个流控周期进行的的决策,所以基站的流控周期即是一个流控决策模块的决策周期。
核心网侧接收到基站侧发来的含流控调整指令的报文后,核心网侧的发包模块调整对应承载的下行发包速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流控调整指令包括流控调整增益因子,所述流控调整增益因子为预设阈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00包括:
当判断所述空口平均下行吞吐量大于所述平均吞吐量时,则输出包含所述流控调整增益因子的流控调整升速指令给所述核心网;
当判断所述空口平均下行吞吐量小于所述平均吞吐量时,则输出包含所述流控调整增益因子的流控调整降速指令给所述核心网;
当判断所述空口平均下行吞吐量等于所述平均吞吐量时,则:
不输出包含所述流控调整增益因子的指令给所述核心网,
或者,输出包含所述流控调整增益因子的流控调整升速指令给所述核心网。
具体来说,可以设置所述流控调整增益因子为固定的预设阈值,所述基站判断需要通过核心网侧进行流量调控时,可以通过给核心网侧发送流控调整降速指令或流控调整升速指令,当核心网侧接收到指令时,通过固定预设的所述流控调整增益因子阈值降速或升速来调整发包速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流控调整指令包括流控调整增益因子,所述流控调整增益因子包括升速流控调整增益因子和降速流控调整增益因子,所述升速流控调整增益因子为第一预设因子阈值,所述降速流控调整增益因子为第二预设因子阈值,优选的,第一预设因子阈值小于第二预设因子阈值,更有利于保证数据的安全传输而不造成数据的丢包现象。
即通过固定升速用的流控调整增益因子G值和降速用的流控调整增益因子G值,来升速或者降速或者维持当前水平,进行细微调整,通过升降速来达到动态平衡的实现思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00包括:
当判断所述空口平均下行吞吐量大于所述平均吞吐量时,则输出所述升速流控调整增益因子给所述核心网;
当判断所述空口平均下行吞吐量小于所述平均吞吐量时,则输出所述降速流控调整增益因子给所述核心网;
当判断所述空口平均下行吞吐量等于所述平均吞吐量时,则:
不输出所述流控调整增益因子给所述核心网,
或者,输出所述升速流控调整增益因子给所述核心网。
具体来说,所述流控决策可以按照某种特定的模板进行实现流量的动态平衡,即升速的增益G值和降速的增益G值各自固定(一般降速比升速快),达到升速条件的可以实现连续升速,达到降速条件的只允许降速一次,降速和升速之间,以及降速和下一次降速之间都需要维持n个周期的平稳态,n可选,比如4个周期等,这样做在某些场景下可以达到比较好的速率平滑以及提高整体吞吐量表现的。按此流控方法进行的整个流控过程可以见附图4,图4中可以看到基站侧的流控决策周期起始于“启动流控”的流控调整指令,而后基站侧维护该周期时序,基站侧的每个周期内,空口调度模块都需要实时反馈每次用户的调度信息给调度决策模块,因此调度决策模块整个周期内可能会收到多条调度信息,因此需要进行平滑处理,得到一个体现当前用户承载空口的下行平均吞吐量,而基站侧的监控模块需要在周期结束前反馈当前周期的从核心网过来的下行平均吞吐量。流控决策模块需要在周期结束时间点时输出决策结果。核心网侧的周期时序相对不需要那么严格,核心网侧从接收到流控调整启动指令作为起始点来维护周期时序。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00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流控周期循环发送所述流控调整指令给所述核心网,直至所述终端对应的空口质量满足预设流控终止条件。
即所述流控调整不是一个流控周期就可以调整到位的,而是需要多个流控调整周期循环进行,从而实现动态的调整过程,直到满足预设流控终止条件,才结束流控调整。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直至所述终端对应的空口质量满足预设流控终止条件的步骤包括:
判断包含设备标识的终端对应的空口质量是否满足预设流控终止条件;
当判断所述终端对应的空口质量满足预设流控终止条件时,发送包含所述终端的设备标识的流控终止指令给所述核心网。
即根据流量调节情况,当所述基站检测到包含设备标识的终端的空口质量满足预设流量控制终止条件时,所述基站在所述设备标识对应终端的承载上发送包含所述设备标识的流量控制终止指令给核心网。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当判断所述终端对应的空口质量满足预设流控终止条件时,发送包含所述终端的设备标识的流控终止指令给所述核心网的步骤包括:
判断所述终端对应的空口在第二预设时间阈值内空口平均下行吞吐量是否超过第二预设吞吐量阈值;
当判断所述终端对应的空口在第二预设时间阈值内空口平均下行吞吐量未超过所述第二预设吞吐量阈值时,发送包含所述终端的设备标识的流控终止指令给所述核心网。
比如当所述终端承载持续Tend的时间内平均下行吞吐量低于Bend的,例如Tend可选为1000ms,Bend值为30Mbps,即当第二预设时间阈值为1000ms,所述平均下行吞吐量低于30Mbps,所述基站发送包含所述设备标识的流控终止指令给所述核心网。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中的至少一步:
当判断所述终端对应的空口质量满足预设流控开启条件时,发送包含所述终端的设备标识的流控开启指令给媒体访问控制MAC层;
和/或,当判断所述终端对应的空口质量满足预设流控终止条件时,发送包含所述终端的设备标识的流控终止指令给MAC层。
具体来说,请参见图5,附图5是流控决策模块和空口调度模块的交互情况。为了减少空口调度模块可能的以广播方式广播所有用户给流控决策模块,导致流控决策模块效率低的情况,可采用图5的交互方式,即流控决策模块需要将新增加的需要流控的终端告知空口调度模块,空口调度模块则新增该终端的调度信息实时反馈给流控决策模块,即反馈所有开启流控的用户的调度信息。当流控决策模块终止某个用户的流控,则需要通过消息告知空口调度模块,空口调度模块将停止该用户的调度信息的反馈。
本发明实施例基于空口质量快速反馈的流量控制方法,整个实现框架主要涉及基站内部流程和对外接口上的一些改动,以及核心网系统的一些改动,影响面较小,且不会影响系统本来的功能。本实施例考虑到5G系统第一阶段时还是对接EPC核心网,gNB(即5G基站)与SGW间以GTP报文(GTP,即GPRS Tunnelling Protocol,GPRS隧道协议,GPRS(GeneralPacket Radio Service)是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技术的简称)进行数据传输,下面就按照5G第一阶段时的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流控开启指令的实施过程:
首先,流控调整指令的报文可以以GTP-U(GTP-U作为GTP协议的用户面,对网络的业务数据流进行处理)的方式上报给核心网,有个最大的优点是可以同时携带上行的GTP-U数据报文,而且通过GTP-U,核心网自然就明白需要对该GTP链路进行流量控制。对GTP-U进行了扩展,扩展头类型增加“1000 0100”:
Figure BDA0001328399930000171
具体Downlink Traffic Gain的内容为:
Figure BDA0001328399930000172
第二字节的高4位作为增益因子Gi的分母,低4位作为增益因子Gi的分子;第三字节用于后续扩展(可以考虑在某些场景下用来传递参考吞吐率值);我们对Gi的分母和分子有如下定义:
Figure BDA0001328399930000173
其中,RAN,即Radio Access Network,无线接入网。
具体见图6,图6为流控调整指令报文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具体的交互实现过程,整个交互过程是前后衔接且完备的。
下面以一个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整个实施过程:
1、基站系统开启优化的流量控制功能。
配置流控启动的触发条件是用户承载持续Tstart的时间内平均下行吞吐量超过Bstart的。本次实施Tstart可选为500ms,Bstart值为100Mbps;
退出流控的触发条件是用户承载持续Tend的时间内平均下行吞吐量低于Bend的,本次实施Tend可选为1000ms,Bend值为30Mbps。以此环境配置下接入终端用户A;
比如,流控决策模块设置连续20个周期内平均下行吞吐量超过100Mbps的用户承载才会启用流控功能(主要小流量流控意义不是很大),流控设置最小周期为5ms。以此环境配置下接入终端用户A;
2、终端用户A接入成功后,发起大流量业务,比如FTP(FTP,即File TransferProtocol,文件传输协议)业务,用户A是在移动环境下,无线质量不稳定;
3、流控决策模块检测到用户A当前流量水平满足触发优化流控功能的条件,基站系统在A用户的GTP承载上给SGW发送了携带“流控调整指令为流控启动”的GTP-U报文,举例说明,在本实施例中按照定义,可表达为Gain的分母为0,分子为2,SGW接收后启动5ms对应周期粒度的流控调整,此时下行发包不受控,尽力而为;
4、在整个流控决策周期为0的时间里,基站系统流控决策模块获取到用户A的业务承载的下行历史平均速率为Nb_BW0(举例,该值为320Mbps),此时由于空口发生变化,调度模块带上来的用户A的专用承载的下行空口速率(平滑值)Uu_BW0(举例,该值为200Mbps),流控决策模块处理后确认需要流控,输出流控调节增益G1(举例,该值为5/8);
5、基站系统的GTP处理模块发送GTP-U报文给SGW,携带“流控调整增益因子”的扩展信息,SGW接收后得到G1,结合此前一个周期粒度的平均流量Gw_BW0(举例,该值为320Mbps,一般场景下核心网统计的流量和基站侧统计的流量是比较一致的),得到Dest_BW1=Gw_BW0*G1的目标值(举例,Dest_BW1=320*5/8=200Mbps,该值当前算的200Mbps),SGW调整发包方式为平缓的发包方式,按照这一周期的目标值Dest_BW1的平均速率尽力而为,如果高层过来的数据流量过大,则将多余的数据缓存,如果缓存溢出则丢弃处理。如果高层过来的流量小于目标值,则能发多少发多少;
6、在整个流控决策周期1的时间里,基站系统流控决策模块获取到用户承载的下行历史平均速率Nb_BW1(举例,该值为200Mbps),此时调度模块带上来的用户A的专用承载的空口速率(平滑值)Uu_BW1=240Mbps左右,流控决策模块输出流控调整增益因子G2(举例,该值为6/5),通过GTP-U通知SGW;
7、SGW接收后得到G2,结合此前一个粒度的平均流量Gw_BW1,得到Dest_BW2(举例,该值当前为240Mbps),SGW按照该目标值尽力而为;
8、在流控决策周期i=2的时间里,基站系统流控决策模块获取到用户承载的下行历史平均速率Nb_BW2(举例,此时为230Mbps),此时调度模块带上来的用户A的专用承载的空口速率(平滑值)Uu_BW2(举例,该值当前为230Mbps)左右,流控决策模块认为目前流量平稳,维持现状,输出流控调节增益G3(举例,此时应该为1),可反馈给SGW或者无需发送增益值给核心网对端,SGW维持现有目标速率值;
9、经过多个流控周期流量维持平衡的状态,在一个流控决策周期i,基站系统流控决策模块获取到用户承载的下行历史平均速率Nb_BWi,此时调度模块带上来的用户A的专用承载的空口速率(平滑值)Uu_BWi,流控决策模块输出流控调节增益G(i+1),通过GTP-U通知SGW,SGW进一步调整发包速率;
10、后续经过很多个周期,过程也同前面步骤类似,基本贯彻用户GTP承载的下行平均吞吐量和空口DRB承载的下行平均流量适配的思路持续调整并维持一定的平稳态。然后连续很多的决策周期内,用户A的流量持续走低,并满足触发结束流控的条件,基站侧发起携带“流控调整增指令为终止流控”的GTP-U,举例说明,在本实施例中按照定义,可表达为Gain的分母为0,分子为15,SGW接收后结束流控处理,恢复到常规处理,尽力而为。
为了5G系统更好的实现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请参阅图7,附图7是5G基站的一种演进形态下的本发明所述流控方法的基本流程,该演进形态的主要特点是将基站功能进行分离,分成离散部署部分也就是靠近天线部分,以及集中部署部分,一般放在核心机房,该形态下,GTP/PDCP(即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处理部分一般都是放在集中部署侧的,因此在具体实施中也将流控决策模块和监控模块放在集中部署侧,唯一的变化就是空口调度模块放在离散部署侧,两部分通过前传网络连接。由于这种部署下前传网络的带宽和时延都是需要保障的,所以空口调度模块传递到流控决策模块所带来的时延并不会严重影响本流控算法的性能,中间的时延可能是一个决策周期以内的,而本身算法就是需要空口调度模块对开启流控的用户的调度信息实时上报给流控决策模块的,最终通过平滑抵消一部分因为延时带来的不准确性。此形态下的空口调度模块和流控决策模块的底层形式不限于RUDP(Reliable User Datagram Protocol,可靠用户数据报协议)方式或者GTP方式,核心网侧流程无改变。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提供的基于空口质量的流量控制方法,通过基站系统维护一个流控决策模块,所述模块实时获取MAC层的调度信息,以及获取最近的从核心网侧接收到的数据包流量信息,以及当前的缓存区情况,根据这些信息来确定每个终端用户对应承载的流控调节增益因子,基站侧需要把最新的流控调节增益因子及时反馈给核心网侧,核心网根据最新的增益因子调整数据发送的吞吐率,从而实现基站系统和核心网系统间的业务数据流量控制,因为基于每个终端的空口质量的快速反馈,所以这种流量控制更加准确高效。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方法主要体现了“Best Effort”尽力而为的思想.这是流控决策模块的主要决策思路,即通过流控调整增益因子来升速或者降速或者维持当前水平。
请参阅图8,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空口质量的流量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获取模块10,用于在一个流控周期内,获取从所述基站发送到所述终端的数据的空口平均下行吞吐量和所述终端对应承载从所述核心网发送到所述基站的数据的平均吞吐量;
具体来说,在一个流控周期内,所述基站获取从MAC层发送的调度信息中的所述终端对应承载的空口下行吞吐量,即从所述基站发送到所述终端的数据的空口平均下行吞吐量,通过平滑处理获取当前所述流控周期内空口平均下行吞吐量;
所述基站获取从核心网对端接收的所述终端对应承载的最近一个周期内的接收吞吐量,即所述终端对应承载从所述核心网发送到所述基站的数据的平均吞吐量。
指令输出模块20,用于根据所述空口平均下行吞吐量和平均吞吐量,输出流控调整指令给所述核心网,通过所述核心网调整下一个流控周期内所述终端对应承载从所述核心网发送到所述基站的数据的下行吞吐量。
具体来说,所述基站获取在预设流量控制周期内所述终端对应承载的平均下行吞吐量和下行空口吞吐量,根据所述平均下行吞吐量和下行空口吞吐量,当所述基站判断需要流量控制时,输出流量控制调节指令给核心网,通过所述核心网调整下一个流控周期内所述终端对应承载从所述核心网发送到所述基站的数据的下行吞吐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流控开启模块,用于当判断所述终端对应的空口质量满足预设流控开启条件时,发送包含所述设备标识的流控开启指令给核心网;
具体来说,当所述基站检测到包含设备标识的终端的空口质量满足预设流量控制开启条件时,所述基站在所述设备标识的终端对应承载上发送包含所述设备标识的流量控制开启指令给核心网;
所述获取模块10还包括:在所述一个流控周期结束时,获取所述终端的承载在所述基站中数据的当前缓存量;
循环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流控周期循环发送所述流控调整指令给所述核心网,直至所述终端对应的空口质量满足预设流控终止条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终止判断模块,用于所述基站判断包含设备标识的终端对应的空口质量是否满足预设流控终止条件;
终止模块,用于当所述基站判断所述终端对应的空口质量满足预设流控终止条件时,所述基站发送包含所述设备标识的流控终止指令给所述核心网。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还提供一个或多个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其中,可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所述方法的步骤。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所述方法的步骤。
综上所述,对于流量适配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站系统和核心网系统实现基于用户空口质量快速反馈的流控方法,通过基站侧基于空口质量快速反馈的流量控制,根据终端用户的空口情况和缓存情况,及时反馈给核心网对端一个流量增益信息,核心网对端根据此流量增益信息调整数据流量的发送带宽。由于是基于终端空口质量的,所以通过该方法使得空口速率、基站与核心网间的用户承载上的速率这两者更加匹配,能够更有弹性地适配空口的快速变化,而且核心网对端设备具备较大的缓存空间来实现多余数据的缓存,配合本发明实现的流量控制,能够有效改善高吞吐量业务时的速率,整体的端到端的业务流量将会更加稳定平滑,丢包也将得到很好的改善。同时,当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口空承载的平均吞吐量比较低时,通过本发明的动态调整流量控制还可以实现业务加速。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如本发明实施例中,该程序可存储于计算机系统的存储介质中,并被该计算机系统中的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Memory,RAM)等。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控制,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4)

1.一种基于空口质量的流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一个流控周期内,获取从基站发送到终端的数据的空口平均下行吞吐量和所述终端对应承载从核心网发送到所述基站的数据的平均吞吐量;
根据所述空口平均下行吞吐量和平均吞吐量,输出流控调整指令给所述核心网,通过所述核心网调整下一个流控周期内所述终端对应承载从所述核心网发送到所述基站的数据的下行吞吐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一个流控周期内,获取从基站发送到终端的数据的空口平均下行吞吐量和所述终端对应承载从核心网发送到所述基站的数据的平均吞吐量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当判断所述终端对应的空口质量满足预设流控开启条件时,发送包含所述终端的设备标识的流控开启指令给所述核心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终端对应的空口质量满足预设流控开启条件的步骤包括:
判断所述终端对应的空口在第一预设时间阈值内空口平均下行吞吐量超过第一预设吞吐量阈值或者小于第二预设吞吐量阈值,其中,所述第一预设吞吐量阈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吞吐量阈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一个流控周期内,获取从基站发送到终端的数据的空口平均下行吞吐量和所述终端对应承载从核心网发送到所述基站的数据的平均吞吐量的步骤包括:
在一个流控周期内,实时获取所述终端的空口下行吞吐量,通过平滑处理获取当前所述流控周期内空口平均下行吞吐量;
获取所述终端对应承载在所述核心网收到所述流控开启指令时起的一个所述流控周期内,从所述核心网发送到所述基站的数据的平均吞吐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流控调整指令包括流控调整增益因子,所述流控调整增益因子与所述空口平均下行吞吐量和平均吞吐量的比值成正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空口平均下行吞吐量和平均吞吐量,输出流控调整指令给所述核心网,通过所述核心网调整下一个流控周期内所述终端对应承载从所述核心网发送到所述基站的数据的下行吞吐量的步骤包括:
当判断所述空口平均下行吞吐量与所述平均吞吐量的差值超过预设差值阈值时,则所述流控调整增益因子为所述空口平均下行吞吐量与所述平均吞吐量的比值;
当判断所述空口平均下行吞吐量与所述平均吞吐量的差值未超过所述预设差值阈值时,则:
不输出所述流控调整增益因子给所述核心网,
或者,输出为1的所述流控调整增益因子给所述核心网,
或者,输出大于1的所述流控调整增益因子给所述核心网。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一个流控周期内,获取从基站发送到终端的数据的空口平均下行吞吐量和所述终端对应承载从核心网发送到所述基站的数据的平均吞吐量的步骤还包括:
在一个所述流控周期结束时,获取所述终端的承载在所述基站中数据的当前缓存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流控调整指令包括流控调整增益因子,所述流控调整增益因子满足以下关系:
根据当前流控周期的所述平均吞吐量和所述流控调整增益因子,确定下一个流控周期内的所述下行吞吐量,使得在下一个流控周期内,所述终端的承载在所述基站中数据的当前缓存量和所述终端的承载在所述基站的新增缓存量之和,小于所述基站给所述终端的承载分配的最大缓存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流控调整指令包括流控调整增益因子,所述流控调整增益因子包括升速流控调整增益因子和降速流控调整增益因子,所述升速流控调整增益因子为第一预设因子阈值,所述降速流控调整增益因子为第二预设因子阈值。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空口平均下行吞吐量和平均吞吐量,输出流控调整指令给所述核心网,通过所述核心网调整下一个流控周期内所述终端对应承载从所述核心网发送到所述基站的数据的下行吞吐量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流控周期循环发送所述流控调整指令给所述核心网,直至所述终端对应的空口质量满足预设流控终止条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判断所述终端对应的空口质量满足预设流控开启条件时,发送包含所述终端的设备标识的流控开启指令给媒体访问控制MAC层;
和/或,当判断所述终端对应的空口质量满足预设流控终止条件时,发送包含所述终端的设备标识的流控终止指令给MAC层。
12.一种基于空口质量的流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在一个流控周期内,获取从基站发送到终端的数据的空口平均下行吞吐量和所述终端对应承载从核心网发送到所述基站的数据的平均吞吐量;
指令输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空口平均下行吞吐量和平均吞吐量,输出流控调整指令给所述核心网,通过所述核心网调整下一个流控周期内所述终端对应承载从所述核心网发送到所述基站的数据的下行吞吐量。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流控开启模块,用于当判断所述终端对应的空口质量满足预设流控开启条件时,发送包含所述终端的设备标识的流控开启指令给所述核心网;
所述获取模块还包括:在一个所述流控周期结束时,获取所述终端的承载在所述基站中数据的当前缓存量;
循环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流控周期循环发送所述流控调整指令给所述核心网,直至所述终端对应的空口质量满足预设流控终止条件。
14.一种计算机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1710476576.9A 2017-06-21 2017-06-21 基于空口质量的流量控制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Active CN10910474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76576.9A CN109104745B (zh) 2017-06-21 2017-06-21 基于空口质量的流量控制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76576.9A CN109104745B (zh) 2017-06-21 2017-06-21 基于空口质量的流量控制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04745A CN109104745A (zh) 2018-12-28
CN109104745B true CN109104745B (zh) 2021-08-31

Family

ID=647961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476576.9A Active CN109104745B (zh) 2017-06-21 2017-06-21 基于空口质量的流量控制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10474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915334A1 (en) * 2019-02-14 2021-12-01 Google LLC Resuming radio connections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12511587B (zh) * 2020-10-23 2024-02-09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电力配网差动业务的通信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2469085B (zh) * 2020-11-18 2022-10-28 杭州红岭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5g基站f1-u接口下行流量控制方法
CN112637882B (zh) * 2020-12-29 2023-05-12 京信网络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基站速率检测与修复方法、基站及设备
CN114124820A (zh) * 2021-11-15 2022-03-01 京东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流量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88825A (zh) * 2004-07-08 2005-03-02 上海交通大学 光突发交换网络边缘节点结构及实现方法
CN102958108A (zh) * 2011-08-26 2013-03-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数据传输的方法、分流点设备、用户终端和系统
CN103718588A (zh) * 2011-06-07 2014-04-09 意大利电信股份公司 无线接入网络中的功耗管理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510232B2 (en) * 2014-07-09 2016-11-29 T-Mobile Usa, Inc. Cellular network backhaul oversubscription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88825A (zh) * 2004-07-08 2005-03-02 上海交通大学 光突发交换网络边缘节点结构及实现方法
CN103718588A (zh) * 2011-06-07 2014-04-09 意大利电信股份公司 无线接入网络中的功耗管理
CN102958108A (zh) * 2011-08-26 2013-03-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数据传输的方法、分流点设备、用户终端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04745A (zh) 2018-1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04745B (zh) 基于空口质量的流量控制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EP3474597B1 (en) Communication network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network system, and method of communication network apparatus
US10397188B2 (en) Access control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US10721754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20200280871A1 (en) Optimization of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received quality of experience information
US8885542B2 (en) Quality of service control in a relay
EP2965558A1 (en) Sending data rate information to a wireless access network node
US10715453B2 (en) Method and network node for congestion managemen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CN110809293B (zh) 一种无线回程路径的资源调度方法和设备
WO2016001715A1 (en) Direct rate adaptation for an end-to-end communication path by a cellular network node
WO2019054984A1 (en) PACKET LATENCY REDUCTION IN MOBILE RADIO ACCESS NETWORKS
CN107484204B (zh) 基站上行突发缓解方法及装置
WO2012146150A1 (zh) 数据传输中速率的调整方法和设备
CN108024378B (zh) 一种数据包的预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JP2007235932A (ja) 無線基地局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トラフィック制御方法
KR20120012865A (ko)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기지국의 자원 할당 방법 및 장치
JP2018125744A (ja) 低遅延通信のジッタ平準化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Kumar Achieving Ultra-high Reliability and Low-latency in Future Wireless Networks
WO2017059932A1 (en) Controlling downstream flow of data packets to one or more clients
CN117377107A (zh) 基站链路服务质量控制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16195553A1 (en) Arrangements and methods performed by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and a router for facilitating routing of data packets in the network
Ranjan et al. Two stage downlink scheduling for balancing QoS in multihop IAB networks
Roy et al. Study on AQM Based Buffer Management in LTE Network
EP3139554B1 (en) Multiflow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WO2018171868A1 (en) Controlling downstream flow of data packets via a ra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