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01004B - 生产系统和生产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生产系统和生产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01004B
CN109101004B CN201811199598.6A CN201811199598A CN109101004B CN 109101004 B CN109101004 B CN 109101004B CN 201811199598 A CN201811199598 A CN 201811199598A CN 109101004 B CN109101004 B CN 10910100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duction
line
circulation
production line
process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9959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101004A (zh
Inventor
张世钊
姚军
左小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Ningbo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Ningb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Ningbo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Ningb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Ningbo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Ningbo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19959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101004B/zh
Publication of CN1091010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010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1010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010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418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 G05B19/41865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characterised by job scheduling, process planning, material flow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30Nc systems
    • G05B2219/32Operator till task planning
    • G05B2219/32252Scheduling production, machining, job shop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General Factory Administ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产系统和生产控制方法,属于生产制造技术领域。其中,生产系统,包括至少第一循环生产线和第二循环生产线,以及控制第一循环生产线的生产节拍的第一控制器和控制第二循环生产线的生产节拍的第二控制器;第一循环生产线与第二循环生产线相互配合进行生产;第一循环生产线与第二循环生产线同时进行生产时,所需生产节拍的总时长相等。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生产系统和生产控制方法,采用循环生产线体代替传统的直线生产线体,节省了生产线制造成本,使两个循环生产线配合同时进行生产,极大程度提高了生产率,进一步的使整条生产线真正实现了多车型多工艺车身智能化混线生产。

Description

生产系统和生产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产制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生产系统和生产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市场对汽车的需求越来越大、出现供大于求的场面,汽车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各种商业模式井喷式出现,同时市场对多样化,客户对个性化的需求越来越突出,促使车型的更新换代特别频繁。各大汽车厂商为满足多平台、多车型的生产制造需求,需投入不同车型的不同设备和不同生产线进行研发。
现阶段总装内饰生产线大都采用传统的流水线式作业形式,为提高生产效率,大都通过增加自动化设备,大量使用高度自动化的机器人,来提高效率。基于研发这些布局和设备的投入,将造成该生产线很大的资源浪费。
同时因传统量产节拍流水线作业形式处理的必须是串联式连续型的生产任务,只有连续不断提供任务才能充分发挥流水线的效率,才能保证生产经济性,而且各工序的作业工时必须均等,否则会出现等待现象影响线体节拍,同时因为流水线的生产线体比较长,各工序专用设备、滑板,转台等对新产品的适应性差,不适用于研发对新车型频繁更换的使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生产线体较长,各工序设备投入成本高、通用性差,不能满足多种车型同时在线快节拍研发并生产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产系统和生产控制方法,可以生产线体较长,各工序设备投入成本高、通用性差的问题,并且在极大程度上提高了生产率,实现整条生产线多车型多工艺车身智能化混线生产。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生产系统,包括至少第一循环生产线和第二循环生产线,以及控制所述第一循环生产线的生产节拍的第一控制器和控制所述第二循环生产线的生产节拍的第二控制器;
所述第一循环生产线与所述第二循环生产线相互配合进行生产;
所述第一循环生产线与所述第二循环生产线同时进行生产时,所需生产节拍的总时长相等。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一循环生产线与所述第二循环生产线同时进行生产时,其中一条循环生产线先生产完时,需要等待另一条循环生产线生产完成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一控制器根据第一循环生产线上加工种类以及待加工的产品的型号,调节所述第一循环生产线的每个生产节拍的时长以及生产节拍的个数。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一循环生产线的加工种类包括第一类加工和第二类加工。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一类加工先进行,所述第二类加工后进行。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二控制器根据所述待加工的产品的型号,调节所述第二循环生产线的每个生产节拍的时长以及生产节拍的个数。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二循环生产线的生产节拍的个数包括从所述第一循环生产线取所述待加工的产品所需的生产节拍的个数。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一循环生产线对所述待加工的产品进行所述第二类加工所需的生产节拍的个数包括所述第二循环生产线将所述待加工的产品送至所述第一循环生产线的生产节拍的个数。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生产控制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1或3任一项所述的第一控制器,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待加工的产品的型号;
根据所述待加工的产品的型号控制第一循环生产线的第一类加工的生产节拍;
根据所述待加工的产品的型号控制第一循环生产线的第二类加工的生产节拍。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生产控制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1或6任一项所述的第二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待加工的产品的型号;
根据所述待加工的产品的型号控制第二循环生产线的生产节拍。
本发明实施例带来了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生产系统,包括至少第一循环生产线和第二循环生产线,以及控制第一循环生产线的生产节拍的第一控制器和控制第二循环生产线的生产节拍的第二控制器;第一循环生产线与第二循环生产线相互配合进行生产;第一循环生产线与第二循环生产线同时进行生产时,所需生产节拍的总时长相等。生产控制方法通过控制器,控制循环生产线的生产节拍。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生产系统和生产控制方法,采用循环生产线体代替传统的直线生产线体,解决了生产线体长,工序设备投入大,通用性差的问题;使两个循环生产线配合同时进行生产,极大程度提高了生产率,进一步的使整条生产线真正实现了多车型多工艺车身智能化混线生产。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生产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循环生产线和第二循环生产线的循环流转节拍关系转换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不同批次车辆在两条循环生产线各生产节拍下的生产顺序关系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不同批次车辆在循环生产线上循环生产线和下循环生产线的顺序关系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生产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生产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针对现有的生产线体较长,各工序设备投入成本高、通用性差、生产率不高以及不能满足多种车型同时在线快节拍生产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生产系统和生产控制方法,采用循环生产线体,解决了生产线体长,工序设备投入大,通用性差的问题;使两个循环生产线配合同时进行生产,极大程度提高了生产率,进一步的使整条生产线真正实现了多车型多工艺车身智能化混线生产。以下首先对本发明的生产系统进行详细介绍。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生产系统,如图1所示,该生产系统,包括至少第一循环生产线1和第二循环生产线2,以及控制所述第一循环生产线的生产节拍的第一控制器3和控制第二循环生产线的生产节拍的第二控制器4;
第一循环生产线1与第二循环生产线2相互配合进行生产;
第一循环生产线1与第二循环生产线2同时进行生产时,所需生产节拍的总时长相等。
其中,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循环生产线与所述第二循环生产线同时进行生产时,其中一条循环生产线先生产完时,需要等待另一条循环生产线生产完成。例如,在车身生产系统中,其第一循环生产线1中进行第一类加工比第二循环生产线2的生产先结束,则第一循环生产线1需等待第二循环生产线2的生产完成,再进行后续的生产。
第一控制器3根据第一循环生产线1上加工种类以及待加工的产品的型号,调节第一循环生产线1的每个生产节拍的时长以及生产节拍的个数。例如,要加工的产品的型号是一个低配版车,则该车不需要安装天窗,在加工时与需要安装天窗的高配版车需要的每个生产节拍的时长和生产节拍的个数就是不同的,需要第一控制器3进行生产节拍的调节。
第一循环生产线1的加工种类包括第一类加工和第二类加工;第一类加工先进行,第二类加工后进行。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循环生产线1可以进行两种不同类型的加工,这样可以节省设备投入,提高设备利用率。
第二控制器3根据待加工的产品的型号,调节第二循环生产线2的每个生产节拍的时长以及生产节拍的个数。第二循环生产线2生产节拍的具体调节方式与第一循环生产线1的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第二循环生产线2的生产节拍的个数包括从第一循环生产线1取待加工的产品所需的生产节拍的个数;第一循环生产线1对待加工的产品进行第二类加工所需的生产节拍的个数包括第二循环生产线2将待加工的产品送至第一循环生产线1的生产节拍的个数。
例如,在汽车车身生产系统中,假如第一循环生产线与第二循环生产线的生产节拍形同,其中第一循环生产线1为滑板线,第二循环生产线为底盘线,两条生产线之间的循环流转节拍关系如图2所示。其中第一类加工为内饰1的加工,第二类加工为内饰2的加工。在图2中,T表示节拍,例如T1表示第一个节拍。假设每批车均为20辆,滑板线在T1到T97之间对第一批车进行内饰1的加工;T98底盘线开始取第一批车到底盘线进行车身和底盘的合装及点胶,取所有车辆共需20个节拍,车身和底盘的合装及点胶需要105个节拍,所以第一批车在底盘线上加工的时间为T98~T223,其中包含从滑板线取20辆车所需的节拍数;T223开始第一批车从底盘线下挂到滑板线进行内饰2的加工,到T307,第一批车的第一辆车的内饰2加工完成,离开滑板线;到T327第一批车全部离开滑板线。在第一批车的前一半车辆上挂到底盘线上时,滑板线上可以进行第二批车的内饰1的加工,即从T111开始,第二批车在滑板线进行内饰1的加工;第二批车内饰1加工需要97个节拍,即到T208时,第二批车内饰1加工结束,但是此时底盘线在进行第一批车的车身和底盘的合装及点胶,所以第二批车需等到第一批车车身和底盘合装及点胶结束,才能上挂到底盘线,所以第二批车在T223时开始上挂到底盘线进行车身和底盘的合装及点胶;T223~T352为第二批车在底盘线的加工节拍数;T352开始第二批车下挂到滑板线进行内饰2的加工,到T429第二批车的第一辆车内饰2加工完成,离开滑板线;到T449第二批车全部离开滑板线。
第三批车与第四批车的加工过程与第一批车和第二批车加工过程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图3示出了上述示例中不同批次车辆在两条循环生产线各生产节拍下的生产顺序关系。图中示出了滑板线和底盘线同时生产时要保持的3个同步,分别用①,②,③标出,同步①:以第一批车辆的内饰1加工完成为准;同步②:以第一批车辆的底盘和车身合装及点胶完成,并且第二批车辆的内饰1加工完成为准,先完成的需要等待另一条循环生产线的完成;同步③:以第二批车辆的底盘和车身合装及点胶完成,并且第一批车辆的内饰2完成离开滑板线,滑板线和底盘线相互配合,同时进行加工,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生产的效率。
图4示出了上述示例中不同批次车辆在循环生产线上上线和下线的顺序关系。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为不同批次车辆上循环生产线的顺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生产系统,包括至少第一循环生产线和第二循环生产线,以及控制第一循环生产线的生产节拍的第一控制器和控制第二循环生产线的生产节拍的第二控制器;第一循环生产线与第二循环生产线相互配合进行生产;第一循环生产线与第二循环生产线同时进行生产时,所需生产节拍的总时长相等。采用循环生产线体代替传统的直线生产线体,解决了生产线体长,工序设备投入大,通用性差的问题;使两个循环生产线配合同时进行生产,极大程度提高了生产率;根据待生产的产品的型号,调节循环生产线的生产节拍,使整条生产线真正实现了多车型多工艺车身智能化混线生产。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生产控制方法,如图5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S501,获取待加工的产品的型号;
步骤S502,根据待加工的产品的型号控制第一循环生产线的第一类加工的生产节拍;
步骤S503,根据待加工的产品的型号控制第一循环生产线的第二类加工的生产节拍。
本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通过根据产品的型号来控制第一循环生产线的生产节拍,节省了生产设备的投入,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使整条生产线真正实现了多车型多工艺车身智能化混线生产。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生产控制方法,如图6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S601,获取待加工的产品的型号;
步骤S602,根据待加工的产品的型号控制第二循环生产线生产节拍。
本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通过根据产品的型号来控制第二循环生产线的生产节拍,节省了生产设备的投入,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使整条生产线真正实现了多车型多工艺车身智能化混线生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生产系统和生产控制方法具有相同的技术特征,所以也能解决相同的技术问题,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系统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又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系统为汽车车身生产系统,包括至少第一循环生产线和第二循环生产线,以及控制所述第一循环生产线的生产节拍的第一控制器和控制所述第二循环生产线的生产节拍的第二控制器;
所述第一循环生产线与所述第二循环生产线相互配合进行生产;
所述第一循环生产线与所述第二循环生产线同时进行生产时,所需生产节拍的总时长相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循环生产线与所述第二循环生产线同时进行生产时,其中一条循环生产线先生产完时,需要等待另一条循环生产线生产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器根据第一循环生产线上加工种类以及待加工的产品的型号,调节所述第一循环生产线的每个生产节拍的时长以及生产节拍的个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循环生产线的加工种类包括第一类加工和第二类加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加工先进行,所述第二类加工后进行。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器根据所述待加工的产品的型号,调节所述第二循环生产线的每个生产节拍的时长以及生产节拍的个数。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循环生产线的生产节拍的个数包括从所述第一循环生产线取所述待加工的产品所需的生产节拍的个数。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循环生产线对所述待加工的产品进行所述第二类加工所需的生产节拍的个数包括所述第二循环生产线将所述待加工的产品送至所述第一循环生产线的生产节拍的个数。
9.一种生产控制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1或3任一项所述的第一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待加工的产品的型号;
根据所述待加工的产品的型号控制第一循环生产线的第一类加工的生产节拍;
根据所述待加工的产品的型号控制第一循环生产线的第二类加工的生产节拍。
10.一种生产控制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1或6任一项所述的第二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待加工的产品的型号;
根据所述待加工的产品的型号控制第二循环生产线的生产节拍。
CN201811199598.6A 2018-10-15 2018-10-15 生产系统和生产控制方法 Active CN10910100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99598.6A CN109101004B (zh) 2018-10-15 2018-10-15 生产系统和生产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99598.6A CN109101004B (zh) 2018-10-15 2018-10-15 生产系统和生产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01004A CN109101004A (zh) 2018-12-28
CN109101004B true CN109101004B (zh) 2020-04-21

Family

ID=648688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99598.6A Active CN109101004B (zh) 2018-10-15 2018-10-15 生产系统和生产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10100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220109925A (ko) * 2021-01-29 2022-08-05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셀 기반 모빌리티 생산시스템의 운영방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74730A (zh) * 2008-12-05 2009-07-08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在车身焊装生产线之间输送车身的方法及其输送系统
CN104044872A (zh) * 2014-06-19 2014-09-17 衢州市沃思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汽车装配滑板输送线
CN104626348A (zh) * 2014-11-20 2015-05-20 中民筑友有限公司 预制构件生产线
CN107731630A (zh) * 2017-11-27 2018-02-23 浙江天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小型断路器人机结合自动生产线及其工作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74730A (zh) * 2008-12-05 2009-07-08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在车身焊装生产线之间输送车身的方法及其输送系统
CN104044872A (zh) * 2014-06-19 2014-09-17 衢州市沃思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汽车装配滑板输送线
CN104626348A (zh) * 2014-11-20 2015-05-20 中民筑友有限公司 预制构件生产线
CN107731630A (zh) * 2017-11-27 2018-02-23 浙江天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小型断路器人机结合自动生产线及其工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01004A (zh) 2018-1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598527B (zh) 燃料电池的供气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以及轨道车辆
CN107539155B (zh) 电动车充电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101004B (zh) 生产系统和生产控制方法
CN107817771B (zh) 考虑关机重启策略的混合流水车间节能调度的建模方法
CN110990950B (zh) 基于混合运行模式的多目标列车节能优化方法
CN105653652B (zh) 一种数据同步方法及系统
CN109177805B (zh) 一种电动汽车充放电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6777485A (zh) 一种快速分析汽车电动尾门撑杆系统的方法
CN207022042U (zh) 一种bms从控模块地址分配装置
CN109263762B (zh) 总装柔性生产系统和方法
CN115179763A (zh) 车辆的补能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车辆
CN106891781B (zh) 一种汽车座椅智能化设计系统及方法
CN110027546A (zh) 一种优化驾驶行为的方法及装置
CN106584861A (zh) 一种3d打印机挤出头梯形速度曲线控制系统
CN112950101B (zh) 一种基于产量预测的汽车工厂混流线排产方法
CN113186665B (zh) 一种缝纫伺服电机的平滑速度规划控制方法
CN115586019A (zh) 一种车辆的自动化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119827A (zh) 用车类型的预测方法及装置
CN109584101B (zh) 一种多人操作的整定培训考核软件建模方法
CN113650526A (zh) 一种纯电动汽车工况法续航计算方法
CN113657742A (zh) 车间调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818586A (zh) 面向钢铁工艺流程的负荷可调时间潜力测算方法及系统
CN102114595A (zh) 一种按要求选择零件进行配套组合的方法
CN102591259B (zh) 数控切割机自动控制方法
CN111301214A (zh) 一种电动汽车有序充电控制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