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工位储斗转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储料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工位储斗转台。
背景技术
配料系统是一种用于工业、农业生产上自动化的配料设备,通常是由带有自动配料算法软件的电脑作为其自动配料的控制系统。自动配料系统是精细化工厂生产工艺过程中一道非常重要的工序,配料工序质量对整个产品的质量举足轻重。自动配料控制过程是一个多输入、多输出系统,各条配料输送生产线严格地协调控制,对料位、流量及时准确地进行监测和调节。其中物料存储容器转运大多采取较大直径存储斗转台方式控制,储料斗体积较大,而且储料转台上通常设有多个储料斗,但是转台直径和转动惯量偏大将不利于实现存储斗定位与取料称量工作。目前为了保证安全通常采用低速转动,但是这样降低了配料工作效率;因此需要一种能加强储料斗安装牢固性,并减小转动惯量的储斗转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工位储斗转台,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储斗转台转动惯性偏大,储料斗安装可靠性低,储斗转台只能低速转动影响配料速度的缺陷。
所述的多工位储斗转台,包括基座、安装在所述基座上的驱动装置、转台机架和若干储料斗,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齿轮机构和中心转盘,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基座上,所述中心转盘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基座上,所述中心转盘通过齿轮机构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转台机架以所述中心转盘为中心,包括上环形梁架、台面梁架和径向支撑梁,所述台面梁架包括内环形梁架、外环形梁架和连接两者的径向连接梁,所述上环形梁架与所述内环形梁架直径相等并位于其正上方,所述上环形梁架通过垂直与自身的若干立柱与所述内环形梁架固定在一起,所述上环形梁架通过径向支撑梁与所述中心转盘固定连接,所述储料斗底部固定在所述台面梁架上,所述储料斗的内侧与所述上环形梁架固定。
优选的,所述转台机架分为两个半圆形机架,上环形梁架、所述内环形梁架和所述外环形梁架都分为两个半环形梁体,所述内环形梁架和所述外环形梁架相对应的半环形梁体端部之间都通过所述径向连接梁固定连接,所述内环形梁架和所述上环形梁架相对应的半环形梁体端部之间都通过所述立柱固定连接。
优选的,一个半圆形机架中的各所述径向支撑梁朝内一端焊接固定在一起,在两个半圆形机架接合处,相邻的两个径向支撑梁、相邻的两个立柱、相邻的两个径向连接梁固定在一起。
优选的,所述台面梁架被沿周向均匀布置的径向连接梁分为若干安装格,所述储料斗的水平截面为扇环形与所述安装格相配合,所述储料斗底部周缘分别固定在对应的内环形梁架、外环形梁架和径向连接梁上。
优选的,还包括以所述中心转盘为中心的环形的围栏,所述围栏外侧安装有防护网。
优选的,所述围栏顶部安装有盖住所述储料斗顶部的储斗盖,所述储斗盖为环形且内径小于所述储料斗的水平截面的内径,所述储斗盖上设有让所述储料斗顶部露出的扇环形缺口。
优选的,所述轴承为推力滚子轴承。
所述上环形梁架、所述立柱、所述内环形梁架、所述外环形梁架、所述径向连接梁和所述径向支撑梁相互之间的连接均采用焊接连接。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将储料斗的重心降低并通过上环形梁架和径向支撑梁直接与中心转盘固连,让储料斗底部承受的离心力减小,增强了转台机架与储料斗连接的可靠性,同时用于安装储料斗的转台机架采用梁体焊接固定而成,相比现有的平台结构大大减小了重量却能基本保持足够的强度。储料斗为扇环形,底部周缘分别与对应的梁体焊接固定,侧面还与上环形梁架焊接固定,因此连接面更多,更接近重心,而且各处所受离心力相近,能承受较大的离心力。所有径向支撑梁焊接在一起将整个转台机架形成一个整体,结构可靠,尤其是能承受较大的离心拉力。因此本装置加强了储料斗安装牢固性,并减小整体的转动惯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结构省略防护网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结构中A-A方向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省略上环形梁架后转台机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储料斗安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为本发明中储斗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所示结构的俯视图。
1、围栏,2、储料斗,3、转台机架,4、基座,5、驱动电机,6、储斗盖,7、立柱,8、齿轮机构,9、中心转盘,10、上环形梁架,11、外环形梁架,12、径向连接梁,13、内环形梁架,14、径向支撑梁,15、扇环形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发明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如图1-图7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工位储斗转台,包括基座4、安装在所述基座4上的驱动装置、转台机架3和若干储料斗2。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5、齿轮机构8和中心转盘9,所述驱动电机5固定安装在所述基座4上,所述中心转盘9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基座4上,所述中心转盘9通过齿轮机构8与所述驱动电机5的输出轴传动连接。齿轮机构8包括固定在驱动电机5输出轴上的主动齿轮和套在中心转盘9的转轴上的从动大齿轮,齿轮机构8实现传动和减速作用。所述轴承为推力滚子轴承,能承受很大的轴向压力,保证中心转盘9转动可靠稳定。
所述转台机架3以所述中心转盘9为中心,包括上环形梁架10、台面梁架和径向支撑梁14。所述台面梁架包括内环形梁架13、外环形梁架11和连接两者的径向连接梁12。所述上环形梁架10与所述内环形梁架13直径相等并位于其正上方,所述上环形梁架10通过垂直与自身的若干立柱7与所述内环形梁架13固定在一起。所述上环形梁架10通过径向支撑梁14与所述中心转盘9焊接固定,所述储料斗2底部固定在所述台面梁架上,所述储料斗2的内侧与所述上环形梁架10固定。
所述转台机架3分为两个半圆形机架,上环形梁架10、所述内环形梁架13和所述外环形梁架11都分为两个半环形梁体,这样便于转台机架3的焊接组装。所述内环形梁架13和所述外环形梁架11相对应的半环形梁体端部之间都通过所述径向连接梁12焊接固定,一个半圆形机架具有6根径向连接梁12。台面梁架被沿周向均匀布置的径向连接梁12分为若干安装格,所述储料斗2的水平截面为扇环形与所述安装格相配合,所述储料斗2底部周缘分别固定在对应的内环形梁架13、外环形梁架11和径向连接梁12上。
所述内环形梁架13和所述上环形梁架10相对应的半环形梁体端部之间都通过所述立柱7焊接固定。内环形梁架13两端焊接的两个径向支撑梁14形成一根直梁,可以用一根直梁两端焊接在内环形梁架13两端。除所述直梁外,一个半圆形机架具有2根径向支撑梁14,径向支撑梁14周向均匀布置,径向支撑梁14一端焊接在上环形梁架10上,另一端焊接在直梁中心。立柱7与径向支撑梁14一一对应焊接在其伸出端。两个半圆形机架焊接在一起,二者相邻的两个径向支撑梁14、两个立柱7及两个径向连接梁12之间均可通过焊接固定,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转台机架3。
本储斗转台还包括以所述中心转盘9为中心的环形的围栏1,所述围栏1外侧安装有防护网。所述围栏1顶部安装有盖住所述储料斗2顶部的储斗盖6,所述储斗盖6为环形且内径小于所述储料斗2的水平截面的内径,保证将无需取料的储料斗2盖住,防止储料斗斗门在非取料状态下错误打开。所述储斗盖6上设有让所述储料斗2顶部露出的两个扇环形缺口15,扇环形缺口15对称设置,取料时由此打开储料斗斗门(图1中虚线部分即为储料斗斗门打开后的状态)。
所述储料斗斗门上通过电控转轴连接到所述储料斗斗体顶部,所述电控转轴电连接到设在所述中心转盘9中心的控制模块。所述扇环形缺口15处下面设有识别装置,所述识别装置可以是图像识别装置也可以是射频识别装置,对应的每个储料斗2顶部应设有相应的图案标签或射频标签。控制模块与电源、驱动电机5和电控转轴电性连接。
所述储斗盖6上面设有导电滑环组件,所述导电滑环组件包括固定在储斗盖6上面的导电滑环、沿所述导电滑环滑动的导电滑块和接线管道,所述储斗盖6上固定有穿过其中心的安装杆,所述导电滑环固定在所述安装杆下面并且直径小于所述储斗盖6内径。所述识别装置内置有电源,识别装置的信号线连接到所述导电滑环,所述导电滑环与所述导电滑块滑动电连接。所述接线管道为直线形一端连接到所述控制模块另一端穿过储斗盖6的中心孔连接到导电滑块,接线管道内设有电线传输信号。控制模块通过导电滑环组件与所述识别装置信号连接。
使用时,控制模块收到与之相连的操作平台发出的指令,一边向驱动电机5发出运行信息,一边向识别装置出识别标签的信息。当识别装置识别到与收到信息对应的标签,通过导电滑环组件向控制模块发出反馈信息。控制模块收到反馈信息后发出信号让驱动电机5停止转动,并向电控转轴发信使其将储料斗斗门打开。当控制模块收到控制平台发出的关闭储料斗信号后再发信让电控转轴关闭储料斗斗门。操作人员能在操作平台远程控制储料斗2转动取料过程,并且该系统无需对各个取料装置进行改造,只需要一到二个识别装置,操作平台也只需要与储斗转台的控制模块连接就能实现自动化控制储斗转台转动取料,成本较低,系统简单,故障率低,维护改造方便。
本发明将储料斗2的重心降低并通过上环形梁架10和径向支撑梁14直接与中心转盘9固连,让储料斗2底部承受的离心力减小,增强了转台机架3与储料斗2连接的可靠性。储料斗2水平截面为扇环形,底部周缘分别与对应的梁体焊接固定,内侧面可与上环形梁架10充分接触焊接固定,连接面更多,更接近重心。上环形梁架10设在料斗重心位置能让离心力正好与径向支撑梁14方向重合,而且各处所受离心力相近,转动时转台机架3受力更稳定。
同时用于安装储料斗2的转台机架3采用梁体焊接固定而成,相比现有的平台结构大大减小了重量却能基本保持足够的强度所有径向支撑梁14焊接在一起将整个转台机架3形成一个整体,结构可靠,尤其是能承受较大的离心拉力。因此本装置加强了储料斗2安装牢固性,并减小整体的转动惯量。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