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76556A - 随机接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随机接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076556A CN109076556A CN201880001241.4A CN201880001241A CN109076556A CN 109076556 A CN109076556 A CN 109076556A CN 201880001241 A CN201880001241 A CN 201880001241A CN 109076556 A CN109076556 A CN 10907655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sb
- random access
- csi
- measurement result
- targ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5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7
- 230000000977 initi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5000013399 edible fruits Nutritio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236 sound signal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KLDZYURQCUYZBL-UHFFFAOYSA-N 2-[3-[(2-hydroxyphenyl)methylideneamino]propyliminomethyl]phenol Chemical compound OC1=CC=CC=C1C=NCCCN=CC1=CC=CC=C1O KLDZYURQCUYZBL-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102100039292 Cbp/p300-interacting transactivator 1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000888413 Homo sapiens Cbp/p300-interacting transactivator 1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40000007594 Oryza sativ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7164 Oryza sativ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0209140 Triticum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21307 Triticum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44 ada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96 convention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00 data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01000001098 delayed sleep phase syndrom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33921 delayed sleep phase type circadian rhythm sleep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21186 dishe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092 media compon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56 pa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9566 ric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86—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95—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using beam selec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6—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the resource being in the space domain, e.g. beam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随机接入方法,包括:在发起随机接入时,确定多个波束的信道状态信息测量参考信号CSI‑RS的测量结果;确定测量结果大于预设门限值的目标CSI‑RS对应的目标波束;确定所述目标CSI‑RS对应的目标SSB;确定所述目标SSB关联的随机接入前导码和随机接入时机;在所述目标波束上基于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和所述随机接入时机发起随机接入。基于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根据CSI‑RS的测量结果确定波束,从而不必根据SSB的测量结果确定波束,进而避免了用户设备因针对下行BWP未获取到SSB的测量结果,而无法选择合适的波束进行随机接入的问题,保证用户设备能够选择到符合要求的波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随机接入方法、随机接入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用户设备在发起随机接入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波束(beam),而选择波束的则是通过检测波束的某些参数确定的,例如在发起的随机接入为竞争性的随机接入(CBRA,contention based random access)时,用户设备需要根据SSB(SynchronizationSignal Block,同步信号块)的测量结果来确定波束的信号质量是否满足要求。
一般而言,用户设备通过对下行BWP(Band Width Part,带宽部分)的SSB进行检测,以确定SSB的测量结果,然而某些情况下,用户设备针对下行BWP未获取到SSB的测量结果,这就会导致用户设备无法选择合适的波束进行随机接入。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公开的实施例提出了随机接入方法、随机接入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包括:
在发起随机接入时,确定多个波束的信道状态信息测量参考信号CSI-RS的测量结果;
确定测量结果大于预设门限值的目标CSI-RS对应的目标波束;
确定所述目标CSI-RS对应的目标SSB;
确定所述目标SSB关联的随机接入前导码和随机接入时机;
在所述目标波束上基于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和所述随机接入时机发起随机接入。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确定多个波束的CSI-RS的测量结果之前,确定所发起的随机接入对应的下行带宽部分是否有可用的SSB测量结果;
其中,若所发起的随机接入对应的下行带宽部分没有可用的SSB测量结果,确定多个波束的CSI-RS的测量结果。
可选地,若所发起的随机接入为因波束失败恢复BFR而触发的非竞争的随机接入,且BFR的候选波束的参考信号资源为SSB,所述确定所发起的随机接入对应的下行带宽部分是否有可用的SSB测量结果包括:
确定所发起的非竞争的随机接入的下行带宽部分是否有可用的SSB测量结果;
其中,若所发起的非竞争的随机接入对应的下行带宽部分没有可用的SSB测量结果,所述确定多个波束的信道状态信息测量参考信号CSI-RS的测量结果包括:
确定所述候选波束的对应的SSB所关联的CSI-RS的测量结果。
可选地,所述确定所述目标CSI-RS对应的目标SSB包括:
确定与所述目标CSI-RS准静态共址的目标SSB。
可选地,所述确定与所述目标CSI-RS准静态共址的目标SSB包括:
确定与所述目标CSI-RS在空间接收参数上准静态共址的目标SSB。
可选地,所述确定所述目标CSI-RS对应的目标SSB包括:
根据基站配置的CSI-RS与SSB的关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CSI-RS对应的目标SSB。
可选地,所述预设门限值基于基站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消息确定。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出一种随机接入装置,包括:
测量结果确定模块,被配置为在发起随机接入时,确定多个波束的信道状态信息测量参考信号CSI-RS的测量结果;
波束确定模块,被配置为确定测量结果大于预设门限值的目标CSI-RS对应的目标波束;
SSB确定模块,被配置为确定所述目标CSI-RS对应的目标SSB;
随机接入确定模块,被配置为确定所述目标SSB关联的随机接入前导码和随机接入时机;
随机接入发起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目标波束上基于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和所述随机接入时机发起随机接入。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可用确定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测量结果确定模块确定多个波束的CSI-RS的测量结果之前,确定所发起的随机接入对应的下行带宽部分是否有可用的SSB测量结果;
其中,若所发起的随机接入对应的下行带宽部分没有可用的SSB测量结果,所述测量结果确定模块确定多个波束的CSI-RS的测量结果。
可选地,若所发起的随机接入为因波束失败恢复BFR而触发的非竞争的随机接入,且BFR的候选波束的参考信号资源为SSB,所述可用确定模块被配置为确定所发起的非竞争的随机接入的下行带宽部分是否有可用的SSB测量结果;
其中,若所发起的非竞争的随机接入对应的下行带宽部分没有可用的SSB测量结果,所述测量结果确定模块被配置为确定所述候选波束的对应的SSB所关联的CSI-RS的测量结果。
可选地,所述SSB确定模块包括:
准静态共址子模块,被配置为确定与所述目标CSI-RS准静态共址的目标SSB。
可选地,所述准静态共址子模块被配置为确定与所述目标CSI-RS在空间接收参数上准静态共址的目标SSB。
可选地,所述SSB确定模块包括:
关联关系子模块,被配置为根据基站配置的CSI-RS与SSB的关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CSI-RS对应的目标SSB。
可选地,所述预设门限值基于基站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消息确定。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出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方法中的步骤。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方法中的步骤。
基于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根据CSI-RS的测量结果确定波束,从而不必根据SSB的测量结果确定波束,进而避免了用户设备因针对下行BWP未获取到SSB的测量结果,而无法选择合适的波束进行随机接入的问题,保证用户设备能够选择到符合要求的波束。
另外,由于随机接入前导码和随机接入时机并不与CSI-RS直接相关,而是与SSB直接相关,从而在确定波束之后可以进一步确定CSI-RS对应的SSB,进而可以确定与该SSB关联的随机接入前导码和随机接入时机,使得用户设备可以基于符合要求的波束,在该随机接入时机向基站发送该随机接入前导码,保证随机接入过程的顺利进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随机接入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随机接入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示出的又一种随机接入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示出的又一种随机接入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示出的又一种随机接入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6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示出的又一种随机接入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7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随机接入装置的示意框图。
图8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随机接入装置的示意框图。
图9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示出的一种SSB确定模块的示意框图。
图10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SSB确定模块的示意框图。
图11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随机接入的装置的示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随机接入方法的示意流程图。本实施例所示的随机接入方法可以适用于用户设备,例如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穿戴设备(手环、手表、头盔、眼镜等),所述用户设备可以与基站进行通信,例如可以基于LTE(Long TermEvolution,长期演进)与基站进行通信,也可以基于NR(New Radio,新空口)与基站进行通信。
如图1所示,所述随机接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1中,在发起随机接入时,确定多个波束的信道状态信息测量参考信号CSI-RS(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信道状态信息参考符号)的测量结果。
在步骤S2中,确定测量结果大于预设门限值的目标CSI-RS对应的目标波束。
在一个实施例中,波束可以与CSI-RS相关联,基于CSI-RS的测量结果,可以确定波束的质量。其中,所依据的测量结果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例如测量结果可以是RSRP(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并且预设门限值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若测量结果大于预设门限值,那么可以确定该测量结果对应的CSI-RS所对应波束的波束质量满足要求。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确定CSI-RS的测量结果后,若有多个测量结果大于预设门限值,那么用户设备可以基于预先存储的配置消息,在多个测量结果中选择一个测量结果对应的CSI-RS作为目标CSI-RS,例如可以选择最大的测量结果对应的CSI-RS作为目标CSI-RS,而在波束被配置了优先级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对应较高优先级的波束的CSI-RS作为目标CSI-RS。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先确定关联了SSB的CSI-RS,然后针对关联了SSB的CSI-RS确定测量结果,据此可以保证所确定的目标CSI-RS关联有SSB,进而使得后续能够确定目标CSI-RS对应的目标SSB。
在步骤S3中,确定所述目标CSI-RS对应的目标SSB。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预先配置CSI-RS和SSB的关联关系,进而基于该关联关系,可以确定目标CSI-RS对应的目标SSB。
需要说明的是,SSB的全称为Synchronization Signal Block,其具体是表示Synchronization/PBCH(物理广播信道)block,因为Synchronization Signal和PBCH在物理层可以统一打包一并处理,因此将这两者统一称为SSB。
其中,Synchronization Signal可以包括PSS(主同步信号)和SSS(辅同步信号),PBCH则可以包括PBCH DMRS(解调参考信号)和PBCH数据。
另外,步骤S2和步骤S3的执行顺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例如可以先执行步骤S2,后执行步骤S3,也可以先执行步骤S3,后执行步骤S2,还可以同时执行步骤S2和步骤S3。
在步骤S4中,确定所述目标SSB关联的随机接入前导码和随机接入时机。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预先配置SSB和随机接入前导码以及随机接入时机的关联关系,进而基于该关联关系,可以确定目标SSB关联的随机接入前导码和随机接入时机。
需要说明的是,与SSB关联的随机接入前导码可以是一个或多个,与SSB关联的随机接入时机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在SSB关联多个随机接入前导码的情况下,用户设备可以根据需要在多个前导码中选择一个前导码进行随机接入,相应地,在SSB关联多个随机接入时机的情况下,用户设备可以根据需要在多个随机接入时机中选择一个随机接入时机进行随机接入。
在步骤S5中,在所述目标波束上基于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和所述随机接入时机发起随机接入。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确定了目标波束以及随机接入前导码和随机接入时机后,可以在目标波束上,在随机接入时机(PRACH occasion)向基站发送前导码(preamble),从而发起随机接入。
在相关技术中,当用户设备发起竞争性的随机接入时,用户设备需要根据SSB的测量结果来确定波束的信号质量是否满足要求,然而在某些情况下,用户设备针对下行BWP未获取到SSB的测量结果。
例如相关技术中的用户设备需要通过测量CD(Cell Defining)SSB来得到SSB的测量结果,然而CD SSB只位于初始下行BWP(也即用户设备与基站建立通信连接时基站为用户设备配置的下行BWP)的某个位置,其他下行BWP需要与初始下行BWP有重叠部分,并且重叠部分包含CD SSB所在的位置,才能针对其他下行BWP获取到SSB的测量结果。
然而并非所有BWP都与初始下行BWP存在重叠部分,而且即使存在重叠部分,重叠部分也不一定包含CD SSB所在的位置,这就导致对于某些BWP,用户设备并不能获取到SSB的测量结果。或者即使重叠部分包含CD SSB所在的位置,但是用户设备并未被配置对SSB进行测量,也会使得该用户设备不能获取到SSB的测量结果。
基于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根据CSI-RS的测量结果确定波束,从而不必根据SSB的测量结果确定波束,进而避免了用户设备因针对下行BWP未获取到SSB的测量结果,而无法选择合适的波束进行随机接入的问题,保证用户设备能够选择到符合要求的波束。
另外,由于随机接入前导码和随机接入时机并不与CSI-RS直接相关,而是与SSB直接相关,从而在确定波束之后可以进一步确定CSI-RS对应的SSB,进而可以确定与该SSB关联的随机接入前导码和随机接入时机,使得用户设备可以基于符合要求的波束,在该随机接入时机向基站发送该随机接入前导码,保证随机接入过程的顺利进行。
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随机接入方法的示意流程图。如图2所示,在图1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随机接入方法还包括:
在步骤S6中,在确定多个波束的CSI-RS的测量结果之前,确定所发起的随机接入对应的下行带宽部分是否有可用的SSB测量结果;
其中,若所发起的随机接入对应的下行带宽部分没有可用的SSB测量结果,确定多个波束的CSI-RS的测量结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确定多个波束的CSI-RS的测量结果之前,可以先确定发起的随机接入对应的下行带宽部分是否有可用的SSB测量结果。
若所发起的随机接入对应的下行带宽部分有可用的SSB测量结果,那么用户设备可以根据SSB测量结果确定波束,并直接根据SSB确定随机接入前导码和随机接入时机,从而不必根据CSI-RS的测量结果确定波束。
因此可以在所发起的随机接入对应的下行带宽部分没有可用的SSB测量结果的情况下,才确定多个波束的CSI-RS的测量结果,并根据CSI-RS的测量结果确定波束。据此可以简化确定波束、随机接入前导码和随机接入时机的过程。
其中,所发起的随机接入对应的下行带宽部分没有可用的SSB测量结果,可以是指所发起的竞争随机接入的下行BWP不包含CD SSB,也可以是指所发起的竞争随机接入的下行BWP包含CD SSB,但是用户设备并未被配置对SSB进行测量。
需要说明的是,随机接入对应的下行带宽部分可以包括多种情况,例如包括但不限于下述两种情况:用于传输随机接入的第二条消息(MSG2)的下行带宽部分,可以确定为随机接入对应的下行带宽部分;与用于传输随机接入的第一条消息(MSG1)的上行带宽部分标识相同的下行带宽部分,可以确定为随机接入对应的下行带宽部分。
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示出的又一种随机接入方法的示意流程图。如图3所示,在图2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若所发起的随机接入为因波束失败恢复BFR而触发的非竞争的随机接入,且BFR的候选波束的参考信号资源为SSB,所述确定所发起的随机接入对应的下行带宽部分是否有可用的SSB测量结果包括:
在步骤S61中,确定所发起的非竞争的随机接入的下行带宽部分是否有可用的SSB测量结果;
若所发起的非竞争的随机接入对应的下行带宽部分没有可用的SSB测量结果,所述确定多个波束的信道状态信息测量参考信号CSI-RS的测量结果包括:
在步骤S11中,确定所述候选波束的对应的SSB所关联的CSI-RS的测量结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若所发起的随机接入是因BFR而触发的非竞争随机接入,基站可以为BFR预先配置一个或多个候选波束,以便用户设备可以在这些候选波束中选择波束进行BFR。若候选波束的参考信号资源为SSB,即需要基于SSB的测量结果来确定候选波束的质量。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随机接入为非竞争随机接入,因此可以针对所发起的非竞争的随机接入的下行带宽部分确定的是否有可用的SSB测量结果,减少所需确定是否有可用的SSB测量结果的下行带宽部分的数量。并且,用于发起该非竞争随机接入的波束属于候选波束,因此可以针对候选波束确定对应的SSB所关联的CSI-RS的测量结果,从而减少所需确定CSI-RS的测量结果的波束的数量。据此,可以减少用户设备的工作量。
图4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示出的又一种随机接入方法的示意流程图。如图4所示,在图1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确定所述目标CSI-RS对应的目标SSB包括:
在步骤S31中,确定与所述目标CSI-RS准静态共址(Quasi-Colocation,QCL)的目标SSB。
在一个实施例中,由于目标波束是基于目标CSI-RS确定的,而目标CSI-RS对应的目标波束,与目标SSB对应的波束可能存在某些差异,而根据目标SSB所确定的随机接入前导码和随机接入时机,适用于在目标SSB对应的波束上进行随机接入。若目标CSI-RS对应的目标波束与目标SSB对应的波束差异过大,就可能导致目标波束并不适用根据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和所述随机接入时机进行随机接入。
而在确定目标CSI-RS对应的目标SSB时,可以基于准静态共址进行确定,从而使得确定的目标SSB对应的波束,与目标CSI-RS对应的目标波束差异较小,进而使得目标波束适用于根据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和所述随机接入时机进行随机接入,以便保证随机接入的顺利进行。
其中,准静态共址可以基于以下五种参数判断:多普勒频移,多普勒扩展,空间接收参数,平均时延,时延扩展,CSI-RS和SSB可以在上述一个参数或多个参数上存在准静态共址关系。以多普勒频移为例,目标CSI-RS与目标SSB在多普勒频移上存在准静态共址关系,是指目标CSI-RS的多普勒频移与目标SSB的多普勒频移可以假设取值相同。。
在一个实施例中,CSI-RS和SSB的准静态共址关系可以由基站通过RRC(Radio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消息携带并传输给用户设备,具体地,准静态共址关系可以位于CSI-RS资源的配置消息内,在这种情况下,准静态共址关系可以通过TCI(transmission configuration indicator,传输配置指示器)-State ID来标识,而TCI-State ID所标识的准静态共址关系可以配置在基站下发给用户设备的PDSCH-config(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配置)中。
除了上述方式,准静态共址关系还可以包含在基站下发给用户设备的ControlResource Set(控制资源配置)中,或者可以包含在基站下发给用户设备的用于移动性测量的CSI-RS资源配置中。
图5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示出的又一种随机接入方法的示意流程图。如图5所示,在图1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确定与所述目标CSI-RS准静态共址的目标SSB包括:
在步骤S311中,确定与所述目标CSI-RS在空间接收参数上准静态共址的目标SSB。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根据空间接收参数来确定目标CSI-RS与目标SSB是否满足准静态共址。由于空间接收参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表征波束在空间中的方向(或者称为角度),也即在目标CSI-RS和目标SSB在空间接收参数上准静态共址的情况下,目标CSI-RS对应的目标波束和目标SSB对应的波束在空间上的方向较为接近,而在空间中的方向相同的波束性质相近之处较多,可以较大程度上保证目标波束更为适用于根据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和所述随机接入时机进行随机接入。
图6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示出的又一种随机接入方法的示意流程图。如图6所示,在图1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确定所述目标CSI-RS对应的目标SSB包括:
在步骤S32中,根据基站配置的CSI-RS与SSB的关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CSI-RS对应的目标SSB。
在一个实施例中,除了根据图4所示的实施例,基于准静态共址确定目标CSI-RS对应的目标SSB,还可以根据基站配置的CSI-RS与SSB的关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CSI-RS对应的目标SSB。例如关联关系可以用于指示每个CSI-RS对应的SSB,其中,关联关系可以由基站通过RRC消息携带并发送给用户设备,具体地,所述关联关系可以位于CSI-RS资源中,或者位于RLM(Radio Link Monitoring,无线链路监听)资源中,或者位于RRM(无线资源管理,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资源中。
可选地,所述预设门限值基于基站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消息确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确定目标CSI-RS时所参照的预设门限值,可以由基站通过发送RRC消息携带并发送给用户设备,例如,所述关联关系可以位于CSI-RS资源中,或者位于RLM资源中,或者位于RRM资源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若不通过RRC消息明确地配置上述预设门限值,用户设备可以先确定目标SSB的测量结果(例如RSRP)对应的门限值,也即根据目标SSB的测量结果确定波束所参照的门限值,然后基于CSI-RS资源配置里的功率控制偏移值(Power ControlOffsetSS,Pc-SS)对目标SSB的测量结果对应的门限值进行缩放来确定所述预设门限值(例如SSB-RSRP-Pc-SS)。
与前述的随机接入方法的实施例相对应,本公开还提供了随机接入装置的实施例。
图7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随机接入装置的示意框图。本实施例所示的随机接入装置可以适用于用户设备,例如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穿戴设备(手环、手表、头盔、眼镜等),所述用户设备可以与基站进行通信,例如可以基于LTE与基站进行通信,也可以基于NR与基站进行通信。
如图7所示,所述随机接入装置包括:
测量结果确定模块1,被配置为在发起随机接入时,确定多个波束的信道状态信息测量参考信号CSI-RS的测量结果;
波束确定模块2,被配置为确定测量结果大于预设门限值的目标CSI-RS对应的目标波束;
SSB确定模块3,被配置为确定所述目标CSI-RS对应的目标SSB;
随机接入确定模块4,被配置为确定所述目标SSB关联的随机接入前导码和随机接入时机;
随机接入发起模块5,被配置为在所述目标波束上基于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和所述随机接入时机发起随机接入。
图8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随机接入装置的示意框图。如图8所示,在图7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装置还包括:
可用确定模块6,被配置为在所述测量结果确定模块1确定多个波束的CSI-RS的测量结果之前,确定所发起的随机接入对应的下行带宽部分是否有可用的SSB测量结果;
其中,若所发起的随机接入对应的下行带宽部分没有可用的SSB测量结果,所述测量结果确定模块1确定多个波束的CSI-RS的测量结果。
可选地,若所发起的随机接入为因波束失败恢复BFR而触发的非竞争的随机接入,且BFR的候选波束的参考信号资源为SSB,所述可用确定模块6被配置为确定所发起的非竞争的随机接入的下行带宽部分是否有可用的SSB测量结果;
其中,若所发起的非竞争的随机接入对应的下行带宽部分没有可用的SSB测量结果,所述测量结果确定模块1被配置为确定所述候选波束的对应的SSB所关联的CSI-RS的测量结果。
图9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示出的一种SSB确定模块的示意框图。如图9所示,在图1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SSB确定模块3包括:
准静态共址子模块31,被配置为确定与所述目标CSI-RS准静态共址的目标SSB。
可选地,所述准静态共址子模块31被配置为确定与所述目标CSI-RS在空间接收参数上准静态共址的目标SSB。
图10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SSB确定模块的示意框图。如图10所示,在图1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SSB确定模块3包括:
关联关系子模块32,被配置为根据基站配置的CSI-RS与SSB的关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CSI-RS对应的目标SSB。
可选地,所述预设门限值基于基站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消息确定。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相关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对应于方法实施例,所以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本公开的实施例还提出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方法中的步骤。
本公开的实施例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方法中的步骤。
图11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随机接入的装置1100的示意框图。例如,装置1100可以是移动电话,计算机,数字广播终端,消息收发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设备,医疗设备,健身设备,个人数字助理等。
参照图11,装置1100可以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组件:处理组件1102,存储器1104,电源组件1106,多媒体组件1108,音频组件1110,输入/输出(I/O)的接口1112,传感器组件1114,以及通信组件1116。
处理组件1102通常控制装置1100的整体操作,诸如与显示,电话呼叫,数据通信,相机操作和记录操作相关联的操作。处理组件11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120来执行指令,以完成上述的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此外,处理组件11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便于处理组件1102和其他组件之间的交互。例如,处理组件1102可以包括多媒体模块,以方便多媒体组件1108和处理组件1102之间的交互。
存储器1104被配置为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装置110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装置110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联系人数据,电话簿数据,消息,图片,视频等。存储器1104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电源组件1106为装置1100的各种组件提供电力。电源组件1106可以包括电源管理系统,一个或多个电源,及其他与为装置1100生成、管理和分配电力相关联的组件。
多媒体组件1108包括在所述装置1100和用户之间的提供一个输出接口的屏幕。在一些实施例中,屏幕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和触摸面板(TP)。如果屏幕包括触摸面板,屏幕可以被实现为触摸屏,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信号。触摸面板包括一个或多个触摸传感器以感测触摸、滑动和触摸面板上的手势。所述触摸传感器可以不仅感测触摸或滑动动作的边界,而且还检测与所述触摸或滑动操作相关的持续时间和压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媒体组件1108包括一个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当装置1100处于操作模式,如拍摄模式或视频模式时,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可以接收外部的多媒体数据。每个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可以是一个固定的光学透镜系统或具有焦距和光学变焦能力。
音频组件1110被配置为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1110包括一个麦克风(MIC),当装置1100处于操作模式,如呼叫模式、记录模式和语音识别模式时,麦克风被配置为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1104或经由通信组件1116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组件1110还包括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
I/O接口1112为处理组件1102和外围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外围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点击轮,按钮等。这些按钮可包括但不限于:主页按钮、音量按钮、启动按钮和锁定按钮。
传感器组件1114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用于为装置1100提供各个方面的状态评估。例如,传感器组件1114可以检测到装置1100的打开/关闭状态,组件的相对定位,例如所述组件为装置1100的显示器和小键盘,传感器组件1114还可以检测装置1100或装置1100一个组件的位置改变,用户与装置1100接触的存在或不存在,装置1100方位或加速/减速和装置1100的温度变化。传感器组件1114可以包括接近传感器,被配置用来在没有任何的物理接触时检测附近物体的存在。传感器组件1114还可以包括光传感器,如CMOS或CCD图像传感器,用于在成像应用中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传感器组件1114还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
通信组件1116被配置为便于装置1100和其他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装置1100可以接入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WiFi,2G或3G,或它们的组合。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组件1116经由广播信道接收来自外部广播管理系统的广播信号或广播相关信息。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通信组件1116还包括近场通信(NFC)模块,以促进短程通信。例如,在NFC模块可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红外数据协会(IrDA)技术,超宽带(UWB)技术,蓝牙(BT)技术和其他技术来实现。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装置11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1104,上述指令可由装置1100的处理器1120执行以完成上述方法。例如,所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和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6)
1.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发起随机接入时,确定多个波束的信道状态信息测量参考信号CSI-RS的测量结果;
确定测量结果大于预设门限值的目标CSI-RS对应的目标波束;
确定所述目标CSI-RS对应的目标SSB;
确定所述目标SSB关联的随机接入前导码和随机接入时机;
在所述目标波束上基于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和所述随机接入时机发起随机接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确定多个波束的CSI-RS的测量结果之前,确定所发起的随机接入对应的下行带宽部分是否有可用的SSB测量结果;
其中,若所发起的随机接入对应的下行带宽部分没有可用的SSB测量结果,确定多个波束的CSI-RS的测量结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发起的随机接入为因波束失败恢复BFR而触发的非竞争的随机接入,且BFR的候选波束的参考信号资源为SSB,所述确定所发起的随机接入对应的下行带宽部分是否有可用的SSB测量结果包括:
确定所发起的非竞争的随机接入的下行带宽部分是否有可用的SSB测量结果;
其中,若所发起的非竞争的随机接入对应的下行带宽部分没有可用的SSB测量结果,所述确定多个波束的信道状态信息测量参考信号CSI-RS的测量结果包括:
确定所述候选波束的对应的SSB所关联的CSI-RS的测量结果。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目标CSI-RS对应的目标SSB包括:
确定与所述目标CSI-RS准静态共址的目标SSB。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与所述目标CSI-RS准静态共址的目标SSB包括:
确定与所述目标CSI-RS在空间接收参数上准静态共址的目标SSB。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目标CSI-RS对应的目标SSB包括:
根据基站配置的CSI-RS与SSB的关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CSI-RS对应的目标SSB。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门限值基于基站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消息确定。
8.一种随机接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测量结果确定模块,被配置为在发起随机接入时,确定多个波束的信道状态信息测量参考信号CSI-RS的测量结果;
波束确定模块,被配置为确定测量结果大于预设门限值的目标CSI-RS对应的目标波束;
SSB确定模块,被配置为确定所述目标CSI-RS对应的目标SSB;
随机接入确定模块,被配置为确定所述目标SSB关联的随机接入前导码和随机接入时机;
随机接入发起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目标波束上基于所述随机接入前导码和所述随机接入时机发起随机接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可用确定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测量结果确定模块确定多个波束的CSI-RS的测量结果之前,确定所发起的随机接入对应的下行带宽部分是否有可用的SSB测量结果;
其中,若所发起的随机接入对应的下行带宽部分没有可用的SSB测量结果,所述测量结果确定模块确定多个波束的CSI-RS的测量结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若所发起的随机接入为因波束失败恢复BFR而触发的非竞争的随机接入,且BFR的候选波束的参考信号资源为SSB,所述可用确定模块被配置为确定所发起的非竞争的随机接入的下行带宽部分是否有可用的SSB测量结果;
其中,若所发起的非竞争的随机接入对应的下行带宽部分没有可用的SSB测量结果,所述测量结果确定模块被配置为确定所述候选波束的对应的SSB所关联的CSI-RS的测量结果。
11.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SSB确定模块包括:
准静态共址子模块,被配置为确定与所述目标CSI-RS准静态共址的目标SSB。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准静态共址子模块被配置为确定与所述目标CSI-RS在空间接收参数上准静态共址的目标SSB。
13.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SSB确定模块包括:
关联关系子模块,被配置为根据基站配置的CSI-RS与SSB的关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CSI-RS对应的目标SSB。
14.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门限值基于基站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消息确定。
15.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方法中的步骤。
1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方法中的步骤。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CN2018/097098 WO2020019213A1 (zh) | 2018-07-25 | 2018-07-25 | 随机接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076556A true CN109076556A (zh) | 2018-12-21 |
CN109076556B CN109076556B (zh) | 2019-11-15 |
Family
ID=647892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80001241.4A Active CN109076556B (zh) | 2018-07-25 | 2018-07-25 | 随机接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2089256B2 (zh) |
CN (1) | CN109076556B (zh) |
WO (1) | WO2020019213A1 (zh) |
Cited By (2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463264A (zh) * | 2019-06-17 | 2019-11-15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随机接入指示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CN110933695A (zh) * | 2019-04-24 | 2020-03-2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波束故障恢复请求发送方法及终端设备 |
CN111294844A (zh) * | 2019-03-29 | 2020-06-16 |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 波束失败恢复方法及用户终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WO2020147779A1 (en) * | 2019-01-17 | 2020-07-2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On-demand measurements |
CN111479289A (zh) * | 2019-01-24 | 2020-07-31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一种小区切换方法、装置和可读介质 |
WO2020164142A1 (zh) * | 2019-02-15 | 2020-08-20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同步信号块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通信装置 |
CN111615195A (zh) * | 2019-04-08 | 2020-09-01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确定波束信息的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 |
WO2020191681A1 (zh) * | 2019-03-27 | 2020-10-01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和终端、网络设备 |
CN111818604A (zh) * | 2020-06-19 | 2020-10-23 |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 一种波束切换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
WO2021004337A1 (en) * | 2019-07-09 | 2021-01-14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
WO2021013159A1 (zh) * | 2019-07-22 | 2021-01-2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
CN112398620A (zh) * | 2019-08-16 | 2021-02-2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参考信号的指示方法及装置 |
WO2021035678A1 (en) * | 2019-08-30 | 2021-03-0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Beam management for bandwidth part not including synchronization signal block |
WO2021163896A1 (zh) * | 2020-02-18 | 2021-08-2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方法及装置 |
CN113316266A (zh) * | 2021-05-28 | 2021-08-27 | 成都蒙特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5g网络的音视频流传输方法及系统 |
CN113439489A (zh) * | 2019-02-15 | 2021-09-24 | 鸿颖创新有限公司 | 用于波束故障恢复的方法及装置 |
CN113472506A (zh) * | 2021-06-28 | 2021-10-01 | 中信科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下行波束管理方法、基站及终端 |
CN113491146A (zh) * | 2019-02-26 | 2021-10-08 |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 终端以及通信方法 |
WO2021228087A1 (zh) * | 2020-05-11 | 2021-11-18 | 深圳市万普拉斯科技有限公司 | 初始接入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WO2021227015A1 (en) * | 2020-05-15 | 2021-11-18 | Apple In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 signaling for beam searching latency reduction |
CN113728718A (zh) * | 2019-03-05 | 2021-11-30 | 谷歌有限责任公司 | 非授权带宽部分的随机接入过程 |
CN114208339A (zh) * | 2019-08-16 | 2022-03-18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在无线通信中配置随机接入时机的技术 |
CN114430926A (zh) * | 2019-10-03 | 2022-05-03 | Lg 电子株式会社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信号的方法和设备 |
WO2022140915A1 (zh) * | 2020-12-28 | 2022-07-07 |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 终端以及基站 |
WO2024178733A1 (zh) * | 2023-03-02 | 2024-09-06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信息确定、接收方法和装置、终端、网络设备和存储介质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9153355A1 (zh) * | 2018-02-12 | 2019-08-15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随机接入时机的配置方法及装置、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 |
US11523434B2 (en) * | 2018-09-21 | 2022-12-06 | Acer Incorporated | Method for random accessing and user equipment using the same |
WO2020067696A1 (en) * | 2018-09-26 | 2020-04-02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EP3979750B1 (en) * | 2019-08-01 | 2023-09-27 |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 Random access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
WO2021066603A1 (ko) * | 2019-10-04 | 2021-04-08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신호를 송수신 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장치 |
WO2022017511A1 (en) * | 2020-07-24 | 2022-01-27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
CN116963164A (zh) * | 2022-04-19 | 2023-10-27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测量方法、装置、相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8075911A (zh) * | 2022-11-17 | 2024-05-24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一种随机接入资源的确认方法和装置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111286A (zh) * | 2017-11-17 | 2018-06-0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信息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处理器 |
CN108235444A (zh) * | 2016-12-12 | 2018-06-29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随机接入的方法及基站设备、用户设备 |
CN108282898A (zh) * | 2017-01-06 | 2018-07-1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随机接入方法、用户设备和网络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140056561A (ko) * | 2012-10-29 | 2014-05-12 |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 다중 빔을 운영하는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 기지국 및 단말의 동작 방법 |
WO2018129300A1 (en) * | 2017-01-06 | 2018-07-12 | Idac Holdings, Inc. | Beam failure recovery |
WO2018128520A1 (ko) * | 2017-01-09 | 2018-07-12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빔 관리를 위한 csi-rs 설정 방법 및 장치 |
KR102603689B1 (ko) * | 2017-04-01 | 2023-11-17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랜덤 액세스 방법, 네트워크 노드 및 사용자 장치 |
WO2018203704A1 (ko) * | 2017-05-04 | 2018-11-08 | 엘지전자(주)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빔 복구를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
CN108809602B (zh) * | 2017-05-05 | 2022-06-03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基站、终端及随机接入前导检测、随机接入信道配置方法 |
JP7056017B2 (ja) * | 2017-06-15 | 2022-04-19 | ソニーグループ株式会社 |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JP2019004315A (ja) * | 2017-06-15 | 2019-01-10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
CN109121223B (zh) | 2017-06-26 | 2021-07-20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随机接入的方法及用户设备、基站设备 |
CN111344954A (zh) * | 2017-07-24 | 2020-06-26 | 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 | 用于触发多波束系统的波束故障恢复过程的方法和设备 |
MX2020003264A (es) * | 2017-10-06 | 2020-07-20 | Fg innovation co ltd | Seleccion de recursos del canal de acceso aleatorio en un entorno multihaz. |
WO2019082152A1 (en) * | 2017-10-27 | 2019-05-02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RANDOM ACCESS WITHOUT CONFLICT WITH MULTIPLE SSB |
KR102364108B1 (ko) * | 2017-11-22 | 2022-02-18 | 지티이 코포레이션 | 상이한 랜덤 액세스 자원 및 연관의 공존 |
WO2019139962A1 (en) * | 2018-01-09 | 2019-07-18 | Ofinno, Llc | Physical and mac layer processes in a wireless device |
US10791579B2 (en) * | 2018-01-12 | 2020-09-2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Random access response (RAR) monitoring for multiple preamble transmissions in multi-beam operation |
US11778659B2 (en) * | 2018-02-26 | 2023-10-03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Beam selection for PDCCH order |
CN110300423B (zh) * | 2018-03-22 | 2022-12-20 |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 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波束故障处置的方法和设备 |
RU2758784C1 (ru) * | 2018-04-05 | 2021-11-01 | Нтт Докомо, Инк. | Пользовательск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
US11096219B2 (en) * | 2018-04-13 | 2021-08-17 | Asustek Computer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eam indication for data transmiss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11357053B2 (en) * | 2018-05-21 | 2022-06-07 |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 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using multiple active bandwidth parts |
WO2019241978A1 (en) * | 2018-06-21 | 2019-12-26 | Nokia Shanghai Bell Co., Ltd. | Transport block size for contention free random access in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
US11234244B2 (en) * | 2018-07-05 | 2022-01-25 | Asustek Computer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random access resource selection in new radio access technology-unlicensed (NR-U) cell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2018
- 2018-07-25 CN CN201880001241.4A patent/CN109076556B/zh active Active
- 2018-07-25 US US17/261,867 patent/US12089256B2/en active Active
- 2018-07-25 WO PCT/CN2018/097098 patent/WO2020019213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235444A (zh) * | 2016-12-12 | 2018-06-29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随机接入的方法及基站设备、用户设备 |
CN108282898A (zh) * | 2017-01-06 | 2018-07-1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随机接入方法、用户设备和网络设备 |
CN108111286A (zh) * | 2017-11-17 | 2018-06-0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信息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处理器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MEDIATEK INC.: "Correction to support beam failure recovery procedure", 《3GPP TSG-RAN WG2 MEETING #102》 * |
ZTE等: "Remaining details of RACH procedure",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92》 * |
Cited By (4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0147779A1 (en) * | 2019-01-17 | 2020-07-2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On-demand measurements |
CN111479289A (zh) * | 2019-01-24 | 2020-07-31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一种小区切换方法、装置和可读介质 |
CN111479289B (zh) * | 2019-01-24 | 2023-01-13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一种小区切换方法、装置和可读介质 |
CN113439489A (zh) * | 2019-02-15 | 2021-09-24 | 鸿颖创新有限公司 | 用于波束故障恢复的方法及装置 |
WO2020164142A1 (zh) * | 2019-02-15 | 2020-08-20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同步信号块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通信装置 |
US11638226B2 (en) | 2019-02-15 | 2023-04-25 |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cessing synchronization signal block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
CN113491146B (zh) * | 2019-02-26 | 2023-11-28 |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 终端以及通信方法 |
CN113491146A (zh) * | 2019-02-26 | 2021-10-08 |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 终端以及通信方法 |
CN113728718A (zh) * | 2019-03-05 | 2021-11-30 | 谷歌有限责任公司 | 非授权带宽部分的随机接入过程 |
US11889367B2 (en) | 2019-03-27 | 2024-01-30 |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terminal, and network device |
WO2020191681A1 (zh) * | 2019-03-27 | 2020-10-01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和终端、网络设备 |
CN111294844A (zh) * | 2019-03-29 | 2020-06-16 |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 波束失败恢复方法及用户终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1615195A (zh) * | 2019-04-08 | 2020-09-01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确定波束信息的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 |
CN111615195B (zh) * | 2019-04-08 | 2023-08-25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确定波束信息的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 |
CN110933695A (zh) * | 2019-04-24 | 2020-03-2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波束故障恢复请求发送方法及终端设备 |
CN110463264B (zh) * | 2019-06-17 | 2021-10-08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随机接入指示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CN110463264A (zh) * | 2019-06-17 | 2019-11-15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随机接入指示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EP3997954A4 (en) * | 2019-07-09 | 2023-10-11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RECT ACCESS PROCESS |
CN114073163B (zh) * | 2019-07-09 | 2023-11-10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用于随机接入过程的方法和装置 |
WO2021004337A1 (en) * | 2019-07-09 | 2021-01-14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
CN114073163A (zh) * | 2019-07-09 | 2022-02-18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用于随机接入过程的方法和装置 |
WO2021013159A1 (zh) * | 2019-07-22 | 2021-01-2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
CN112398620A (zh) * | 2019-08-16 | 2021-02-2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参考信号的指示方法及装置 |
CN114208339A (zh) * | 2019-08-16 | 2022-03-18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在无线通信中配置随机接入时机的技术 |
CN112398620B (zh) * | 2019-08-16 | 2022-04-1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参考信号的指示方法及装置 |
WO2021035678A1 (en) * | 2019-08-30 | 2021-03-0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Beam management for bandwidth part not including synchronization signal block |
CN114430926A (zh) * | 2019-10-03 | 2022-05-03 | Lg 电子株式会社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信号的方法和设备 |
CN115066861A (zh) * | 2020-02-18 | 2022-09-1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方法及装置 |
WO2021163896A1 (zh) * | 2020-02-18 | 2021-08-2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方法及装置 |
WO2021164127A1 (zh) * | 2020-02-18 | 2021-08-2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方法及装置 |
WO2021228087A1 (zh) * | 2020-05-11 | 2021-11-18 | 深圳市万普拉斯科技有限公司 | 初始接入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WO2021227015A1 (en) * | 2020-05-15 | 2021-11-18 | Apple In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 signaling for beam searching latency reduction |
US11838089B2 (en) | 2020-05-15 | 2023-12-05 | Apple In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 signaling for beam searching latency reduction |
CN111818604B (zh) * | 2020-06-19 | 2022-07-15 |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 一种波束切换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
CN111818604A (zh) * | 2020-06-19 | 2020-10-23 |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 一种波束切换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
WO2022140915A1 (zh) * | 2020-12-28 | 2022-07-07 |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 终端以及基站 |
CN113316266B (zh) * | 2021-05-28 | 2023-04-07 | 成都蒙特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5g网络的音视频流传输方法及系统 |
CN113316266A (zh) * | 2021-05-28 | 2021-08-27 | 成都蒙特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5g网络的音视频流传输方法及系统 |
CN113472506A (zh) * | 2021-06-28 | 2021-10-01 | 中信科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下行波束管理方法、基站及终端 |
CN113472506B (zh) * | 2021-06-28 | 2022-07-19 | 中信科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下行波束管理方法、基站及终端 |
WO2024178733A1 (zh) * | 2023-03-02 | 2024-09-06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信息确定、接收方法和装置、终端、网络设备和存储介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210298086A1 (en) | 2021-09-23 |
US12089256B2 (en) | 2024-09-10 |
WO2020019213A1 (zh) | 2020-01-30 |
CN109076556B (zh) | 2019-11-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076556B (zh) | 随机接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US11452012B2 (en) | Method, apparatus for cell handover and user equipment | |
RU2758926C1 (ru) |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редоставления информации, а также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работы на основе частей полосы частот | |
WO2018171194A1 (zh) | 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 | |
CN108513737A (zh) | 信息传输方法和信息传输装置 | |
CN109076364A (zh) | 传输配置方法及装置 | |
US11641595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channel occupancy information | |
CN109076620A (zh) | 随机接入控制方法和随机接入控制装置 | |
CN108521890A (zh) | 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 | |
US11317302B2 (en) | Minimization of drive test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
US20220070874A1 (en) |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configuring sidelink resource | |
CN109196909A (zh) | 小区切换方法及装置 | |
EP3737139B1 (en) | Information repor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 |
CN110352616A (zh) | 非连续接收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9314845A (zh) | 车联网同步方法及装置 | |
CN108476382A (zh) | 信息上报、配置方法及装置、用户设备和基站 | |
CN109076619B (zh) | 随机接入控制方法和随机接入控制装置 | |
CN109451827A (zh) | 确定用户设备移动速度的方法及装置、基站和用户设备 | |
US12096298B2 (en) |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sending a service request to obtain target information | |
WO2020220258A1 (zh) | 小区重配方法及装置 | |
US11553536B2 (en) | Channel coordin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
CN108702702B (zh) | 接入基站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8702283A (zh) | 同步广播块的配置、解析方法及装置、基站和用户设备 | |
CN109618564A (zh) | 传输方向的指示方法及装置 | |
US11950254B2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figuring data transmission mode, and method and device for data transmission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