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73001B - 制动夹钳装置以及使用该制动夹钳装置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制动夹钳装置以及使用该制动夹钳装置的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73001B
CN109073001B CN201680069008.0A CN201680069008A CN109073001B CN 109073001 B CN109073001 B CN 109073001B CN 201680069008 A CN201680069008 A CN 201680069008A CN 109073001 B CN109073001 B CN 1090730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brake
caliper
cylinder
shap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6900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073001A (zh
Inventor
雷国伟
杜利清
苟青炳
鲍春光
王睿文
伍安旭
曾梁彬
王永胜
梅桌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RC Qishuyan Institute Co Ltd
CRRC Changzhou Tech Mark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RC Qishuyan Institute Co Ltd
CRRC Changzhou Tech Mark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1510850923.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05370773B/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1510851121.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05370770B/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1510855090.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05370774B/zh
Application filed by CRRC Qishuyan Institute Co Ltd, CRRC Changzhou Tech Mark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RC Qishuyan Institute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0730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730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0730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730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55/00Brakes with substantially-radial braking surfaces pressed together in axial direction, e.g. disc brakes
    • F16D55/02Brakes with substantially-radial braking surfaces pressed together in axial direction, e.g. disc brakes with axially-movable discs or pads pressed against axially-located rotating members
    • F16D55/22Brakes with substantially-radial braking surfaces pressed together in axial direction, e.g. disc brakes with axially-movable discs or pads pressed against axially-located rotating members by clamping an axially-located rotating disc between movable braking members, e.g. movable brake discs or brake pads
    • F16D55/224Brakes with substantially-radial braking surfaces pressed together in axial direction, e.g. disc brakes with axially-movable discs or pads pressed against axially-located rotating members by clamping an axially-located rotating disc between movable braking members, e.g. movable brake discs or brake pads with a common actuating member for the braking members
    • F16D55/225Brakes with substantially-radial braking surfaces pressed together in axial direction, e.g. disc brakes with axially-movable discs or pads pressed against axially-located rotating members by clamping an axially-located rotating disc between movable braking members, e.g. movable brake discs or brake pads with a common actuating member for the braking members the braking members being brake pa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55/00Brakes with substantially-radial braking surfaces pressed together in axial direction, e.g. disc brakes
    • F16D55/02Brakes with substantially-radial braking surfaces pressed together in axial direction, e.g. disc brakes with axially-movable discs or pads pressed against axially-located rotating members
    • F16D55/22Brakes with substantially-radial braking surfaces pressed together in axial direction, e.g. disc brakes with axially-movable discs or pads pressed against axially-located rotating members by clamping an axially-located rotating disc between movable braking members, e.g. movable brake discs or brake pads
    • F16D55/224Brakes with substantially-radial braking surfaces pressed together in axial direction, e.g. disc brakes with axially-movable discs or pads pressed against axially-located rotating members by clamping an axially-located rotating disc between movable braking members, e.g. movable brake discs or brake pads with a common actuating member for the braking members
    • F16D55/225Brakes with substantially-radial braking surfaces pressed together in axial direction, e.g. disc brakes with axially-movable discs or pads pressed against axially-located rotating members by clamping an axially-located rotating disc between movable braking members, e.g. movable brake discs or brake pads with a common actuating member for the braking members the braking members being brake pads
    • F16D55/226Brakes with substantially-radial braking surfaces pressed together in axial direction, e.g. disc brakes with axially-movable discs or pads pressed against axially-located rotating members by clamping an axially-located rotating disc between movable braking members, e.g. movable brake discs or brake pads with a common actuating member for the braking members the braking members being brake pads in which the common actuating member is moved axially, e.g. floating caliper disc brak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65/00Parts or details
    • F16D65/02Braking members; Mounting thereof
    • F16D65/04Bands, shoes or pads; Pivots or supporting members therefor
    • F16D65/092Bands, shoes or pads; Pivots or supporting members therefor for axially-engaging brakes, e.g. disc brak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65/00Parts or details
    • F16D65/14Actuating mechanisms for brakes; Means for initiating operation at a predetermined position
    • F16D65/16Actuating mechanisms for brakes; Means for initiating operation at a predetermined position arranged in or on the brake
    • F16D65/22Actuating mechanisms for brakes; Means for initiating operation at a predetermined position arranged in or on the brake adapted for pressing members apart, e.g. for drum brak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制动夹钳装置,该制动夹钳装置主要包括钳体机构(2)和油缸(1);钳体机构(2)包括:第一板状钳体(22)和第二板状钳体(23)、以及闸片对;其中,第一板状钳体(22)和第二板状钳体(23)二者在左右方向大致对称地平行布置并通过它们之间的连接件安装固定在一起;油缸(1)固定安装在第一板状钳体(22)/第二板状钳体(23)的外侧,油缸(1)的调节轴(6)能够穿过该第一板状钳体(22)/第二板状钳体(23)直接输出制动力至该闸片对的任一闸片(24)上;该油缸(1)是被动式油缸。还提供了一种使用该制动夹钳装置的车辆。本发明的制动夹钳装置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

Description

制动夹钳装置以及使用该制动夹钳装置的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基础制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轨道车辆的制动夹钳装置。
背景技术
在诸如轨道交通技术领域,通过制动夹钳装置输出制动力作用在车辆的制动盘上从而实现基础制动,其中,制动夹钳装置中的油缸(即制动缸)用于输出制动力。
按照工作方式,制动夹钳装置可以分为主动式制动夹钳装置和被动式制动夹钳装置。现有轨道交通车辆上,大多采用主动式制动夹钳装置,这种制动夹钳装置是在油缸通油时制动、放油时缓解,但是这种制动夹钳装置在工作过程中油路一旦出现故障就无法完成制动,十分不安全。
对于被动式制动夹钳装置,其是在通油时缓解、放油时制动。然而现有的被动式制动夹钳装置也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缺点:
第一,由于制动夹钳装置的油缸内部的储能行程有限,油缸中一般必须采用间隙调节机构,但是,对于使用在高转速环境下的制动夹钳装置,传统间隙调节机构容易发生故障,其复杂的内部结构也使维护相当繁琐;
第二,现有的被动式制动夹钳装置的钳体机构的形状和油缸缸体形状一般都较为复杂(例如采用杠杆机构间接传递制动力),装配难度大,非常不适于在安装空间相对较小的车辆上应用,例如,现有低地板有轨电车车辆上,现有的被动式制动夹钳装置难以安装在安装空间非常小的纵向耦合转向架上;
第三,现有的被动式制动夹钳装置的钳体机构的主体一般是浇铸制作形成,强度较低,只能用于低转速环境进行制动,在使用时还易于与高转速环境下的制动盘间会产生偏摆。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新型的适于在较小安装空间下安装使用的被动式制动夹钳装置。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问题的至少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一种制动夹钳装置,主要包括钳体机构和安装在所述钳体机构上的用于输出制动力的油缸;所述钳体机构包括:
第一板状钳体和第二板状钳体,其中所述第一板状钳体和第二板状钳体二者在左右方向大致对称地平行布置并通过它们之间的连接件安装固定在一起;以及
闸片对,其位于在所述第一板状钳体和第二板状钳体之间并在左右方向上布置;
其中,所述油缸固定安装在第一板状钳体/第二板状钳体的外侧,并且,所述油缸的调节轴能够穿过所述第一板状钳体/第二板状钳体直接输出制动力至所述闸片对的任一闸片上;
其中,所述油缸是被动式油缸。
按照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其包括本发明的制动夹钳装置。
根据以下描述和附图,本发明的以上特征、操作和相应带来的效果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从结合附图的以下详细说明中,将会使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及优点更加完整清楚,其中,相同或相似的要素采用相同的标号表示。
图1是按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制动夹钳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制动夹钳装置的使用状态立体图。
图3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制动夹钳装置的右视图。
图4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制动夹钳装置的左视图。
图5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制动夹钳装置的主视图,其中示出了图4中的A-A剖视图。
图6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制动夹钳装置的钳体机构的第一板状钳体的右视图。
图7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制动夹钳装置的钳体机构的第一板状钳体的左视图。
图8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制动夹钳装置的钳体机构的第二板状钳体的左视图。
图9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制动夹钳装置的钳体机构的第二板状钳体的右视图。
图10是图5所示实施例的制动夹钳装置的B-B剖视图。
图11是按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制动夹钳装置的油缸的剖视图。
图12是按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制动夹钳装置的油缸的后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描述中,为描述的清楚和简明,并没有对图中所示的所有多个部件进行描述。附图中示出了多个部件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提供本发明的完全能够实现的公开内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许多部件都是熟悉而且明显的。
本文中使用的方位术语是基于制动夹钳装置在附图中所置放的方位来定义的,并且,应当理解到,这些方向性术语是相对的概念,它们用于相对性的描述和澄清,其可以根据制动夹钳装置所置放的方位的变化而相应地发生变化。
在所有附图中,为方便说明和清楚显示,定义了x、y和z方向,其中,x方向大致对应为制动夹钳装置对应的制动盘的轴线所在方向,即本文中所定义的“左右方向”,z方向为制动夹钳装置的钳体机构的高的方向,即本文中所定义的“上下方向”,y方向为大致对应为制动夹钳装置对应的制动盘的径向所在的方向,x、y和z方向之间彼此相互垂直。在附图中示例的置放方位中,“左”对应x方向的正向,“右”对应x方向的负向,“上”对应z方向的正向,“下”对应z方向的负向。
在以下实施例中,以本发明的制动夹钳装置应用于具有纵向耦合转向架的轨道车辆上为示例进行说明。但是应当理解到,本发明实施例的制动夹钳装置还可以应用到具有类似工况要求的其它车辆上进行基础制动。
如图1至1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制动夹钳装置主要包括油缸1和钳体机构2,油缸1用于输出制动力,钳体机构2是制动夹钳装置的主体,其一般相对油缸1具有较大的体积,因此,本申请制动夹钳装置的设计之一在于减小钳体机构2的体积,从而整体上能够减小制动夹钳装置的整体体积。
如图1至10所示,钳体机构2包括第一板状钳体22、第二板状钳体23和支撑板27,在该实施例中,第一板状钳体22和第二板状钳体23是板状元件,二者在未通过支撑板27等连接件组装在一起之前是分离的,因此,容易分别单独地加工,例如可以通过具有一定强度的金属板材机加工形成,从而不依赖于铸造工艺形成,并且,用于加工板状钳体的金属板材可以经过锻造等处理,容易满足钳体的性能要求,而且制造成本低、加工灵活。
第一板状钳体22和第二板状钳体23左右大致对称地平行布置,它们可以具有大致相同的形状和结构。第一板状钳体22和第二板状钳体23可以大致以制动盘30所在的zy平面(即对应为平行的第一板状钳体22和第二板状钳体23之间的中心面)为中心左右对称布置,并且它们之间设置类似支撑板27的连接件来固定连接在一起,从而形成固定的稳定架构。
在一实施例中,该连接件包括如图1和图5所示的支撑板27和紧定螺钉,支撑板27支撑在第一板状钳体22和第二板状钳体23之间并大致沿x方向布置,第一紧定螺钉27-1穿过第一板状钳体22上设置的第一通孔22-1并与支撑板27的连接孔27-4螺纹紧定连接,第二紧定螺钉27-1’穿过第二板状钳体23的第一通孔23-1并与支撑板27的连接孔27-4螺纹紧定连接。支撑板27具有上、下两个支撑板,在该实施例中,上支撑板27和下支撑板27上下对称地设置,因此,第一板状钳体22和第二板状钳体23也分别具有上下对称的结构,例如,第一板状钳体22中上下对称地设置有如图6和图7所示的第一通孔22-1,第二板状钳体23中也上下对称地设置有如图8和图9所示的第一通孔23-1。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紧定螺钉27-1和第二紧定螺钉27-1’分别套装有支撑板衬套27-3,第一紧定螺钉27-1的支撑板衬套27-3位于支撑板27的连接孔27-4与第一板状钳体22的第一通孔22-1的对接处,第二紧定螺钉27-1’的支撑板衬套27-3 位于支撑板27的连接孔27-4与第二板状钳体23的第一通孔23-1的对接处;支撑板衬套27-3可以防止紧定螺钉(第一紧定螺钉27-1和第二紧定螺钉27-1’)受到支撑板27与第一板状钳体22和第二板状钳体23间的剪切力而发生损坏,提高了结构的强度。
继续如图1至5所示,为实现将制动夹钳装置整体地安装在转向架上,钳体机构2包括安装座26和用于套装安装座26的安装销轴25。在该实施例中,钳体机构2整体上下大致对称地布置,因此,上、下支撑板27还分别设有上、下两个安装销轴5,上、下两个安装销轴5大致沿x方向平行地设置,并且每个安装销轴25上均套装有安装座26;制动夹钳装置整体上是通过上下两个安装座26固定在转向架上。优选地,在该实施例中,第一板状钳体22的第二通孔22-2中和第二板状钳体23的第二通孔23-2中均装有安装销轴衬套25-1(如图5所示),安装销轴25的两端分别支撑在第一板状钳体22的第二通孔22-2和第二板状钳体23的第二通孔23-2的两个安装销轴衬套25-1上,这样,可以提高安装销轴25与第一板状钳体22、第二板状钳体23之间的结合面强度,避免它们之间的过度磨损。
在一实施例中,安装销轴25两端细、中间粗,即分别插入第一板状钳体22、第二板状钳体23的第二通孔22-2和23-2的两端具有较小直径,安装销轴25的中间段具有加大直径,安装座26具有套装孔并套装在安装销轴25的中间段上。安装座26并不是固定地套装在安装销轴25上,其可以在安装销轴25上沿其轴向移动,并且不会相对安装销轴25或板状钳体发生左右方向上的偏摆,从而可以很好适应在yz平面内无偏摆的制动盘30,尤其适用于纵向耦合转向架的基础制动,并适用于高转速(例如转速大于30-50转/秒)环境下(该环境下要求制动盘30无偏摆或偏摆较小,因此也要求制动夹钳装置无偏摆)的车辆制动。具体地,可以设计安装销轴25的套装孔的直径大小基本对应于其所套装的安装销轴25的中间段的直径大小(例如设计它们基本相等),使它们基本无间隙地滑动配合,从而可以实现安装座26不会相对安装销轴25发生左右偏摆。
在一实施例中,安装销轴25上还装有波纹管29,每个波纹管29的两端分别套装在安装座26的端部法兰上和安装销轴衬套25-1的端部法兰上;安装销轴衬套25-1在该实施例中提供用于安装波纹管29的端部法兰,有利于降低板状钳体的零件加工难度。波纹管29有利于防尘,保证安装座26在安装销轴25上顺利地轴向移动。
继续如图1和图5所示,钳体机构2上还设置有闸片对,闸片对即为两个左右大致对称设置的闸片24,闸片对是通过闸片销轴28安装在所述第一板状钳体22和第二板状钳体23之间,并相对于两个板状钳体大致平行地左右布置。具体地,上、下支撑板27的内侧还分别设有上、下两个闸片销轴28,两个闸片销轴28大致沿x方向平行地设置,每个闸片24同时套装在上、下两个闸片销轴28上并可以在x方向上滑动;并且,每个闸片销轴28的两端分别安装在第一板状钳体22的第三通孔22-3(如图6和图7所示)中和第二板状钳体23的第三通孔23-3(如图8和图9所示)中,这样,闸片销轴28限位地安装在第一板状钳体22和第二板状钳体23之间;每个闸片销轴28上套装有复位弹簧28-1和两个闸片24,复位弹簧28-1是位于两个闸片24之间。这样,闸片对是左右浮动式结构。
同时,由于安装座26也是左右浮动式结构,当例如右侧的闸片24被制动力推动制动盘30向左靠拢并贴上制动盘30的一面后,制动力的反作用力会继续推动第一板状钳体22和第二板状钳体23一起整体相对安装座26(安装座26此时相对转向架固定)向右移动,从而,左右两个闸片24之间相互靠拢,直到左侧的闸片24也贴上制动盘30。因此,即使仅在右侧的闸片24一侧对应设置油缸1,左右两侧的闸片24能在制动力下同时与制动盘30作用而产生制动,制动效果能得到保证。在制动力撤除后,复位弹簧28-1使其左右两侧的闸片24恢复至原来的位置。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闸片销轴28的一端具有闸片销轴法兰28-2,另一端具有周向环槽28-3,具有周向环槽28-3的一端从第一板状钳体22的第三通孔22-3(如图6和图7所示)插入、并进一步插入至第二板状钳体23的第三通孔23-3(如图8和图9所示)中,然后对应周向环槽28-3设置限位销28-4,从而限制闸片销轴28在左右移动。具体地,限位销28-4可以装在第二板状钳体23上并插入周向环槽28-3中。
以上实施例的钳体机构2的各个部件基本都能够通过机加工形成,并且组装简单,例如,可以先将闸片24、复位弹簧28-1和闸片销轴28安装第一板状钳体22和第二板状钳体23上后,再将安装座26、波纹管29和安装销轴25等部件安装第一板状钳体22和第二板状钳体23上,最后安装上、下支撑板27,拧紧紧定螺钉27-1和27-1’。因此,钳体机构2结构不复杂、成本较低且容易控制。
并且,以上实施例的钳体机构2根据制动夹钳装置的安装空间大小而设计,例如,设计板状钳体的高度尺寸和y方向的宽度尺寸、支撑板27的x方向的长度尺寸,即可大致地确定钳体机构2的空间尺寸,因此,尺寸设计灵活,并且使钳体机构2的整体尺寸的可缩小性增大,易于实现钳体机构2的小尺寸化。进一步,在图示实施例中,钳体机构2整体地关于第一板状钳体22和第二板状钳体23之间的中心面对称布置,并且,钳体机构2整体地上下大致对称布置,有利于进一步使钳体机构2结构更紧凑、体积更小。
继续如图1、图5和图10所示,在该实施例中,使用单个油缸1(即制动缸)提供制动力,单个油缸1安装在两个板状钳体中的任意一个的外侧,也即其可以在x方向上安装在钳体机构2的任意一侧。在该实施例中,在第一板状钳体22上设置有若干个油缸安装孔22-5和一个调节轴穿入孔22-4,油缸1在大致x方向上通过油缸安装孔22-5固定在第一板状钳体22上。当油缸1工作时, 油缸1的调节轴6可穿过调节轴穿入孔22-4,并向右侧的闸片24直接传递制动力。其中,油缸安装孔22-5是为了便于把油缸1固定在钳体机构2上,应当理解到,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将油缸1固定在钳体机构2上。
在该实施例中,油缸1采用被动式油缸,在本文中,被动式油缸是指在通油时缓解、放油时制动的制动缸。因此,其形成的制动夹钳装置也为被动式制动夹钳。本发明的被动式制动夹钳中,在钳体机构2与油缸1中不使用传统的杠杆机构传递制动力,一方面使制动夹钳装置整体结构简单,另一方面也使制动夹钳装置整体更紧凑、体积更新,非常适合于在其所提供的安装空间较小的车辆上使用,例如,具有纵向耦合转向架的低底板轨道车辆上。
以下进一步具体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制动夹钳装置的油缸1的具体结构。由于油缸1即可以安装在第一板状钳体22的外侧,也可以安装在第二板状钳体23的外侧,如果以“左”和“右”方向术语来描述油缸1的内部元件之间的方位关系,容易导致混乱,因此,本文在描述油缸的内部结构时,采用“前”和“后”的方位术语,其中,“前”定义为油缸输出的制动力的方向,与该方向相反的方向定义为“后”,因此,油缸中的每个部件具有相应的前端/后端、或者前侧/后侧。在图10和图11的剖面均是沿油缸的轴向上剖切的。
如图10和图11所示,油缸1的缸体3包括前缸体3-1和后缸体3-2,并且,前缸体3-1与后缸体3-2在轴向上(即x方向上)装配连接在一起形成缸体3;缸体3内装有活塞4、复位活塞5、调节轴6、导向杆7、轴套8、弹性件9和弹簧底座10。
其中,活塞4套装在复位活塞5上,活塞4的后端与复位活塞5相抵,活塞4用于形成一密封油室,复位活塞5用于形成又一密封油室,通过相应的进出油管可以向以上任意密封油室输入或输出油等液体介质。在该实施例中,活塞4和复位活塞5分别和缸体13构成各自的油腔,即两个油腔,一个油腔可以用于制动系统自动控制夹钳的制动和缓解,另外一个油腔可以用于故障时紧急缓解;应当理解,以上构成的两个油腔之间必要时可以相互替换,从而起到冗余作用,防止因为单个油腔密封失效导致无法工作;还应当理解,以上构成的两个油腔中只有一个油腔能够正常工作时,油缸1的功能不影响,两个油腔都能够正常工作时可以使可靠度更高。
继续如图10和图11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复位活塞5的前端设置有在轴向上贯穿的台阶孔5-1,调节轴6贯穿复位活塞5的台阶孔5-1并且其前端穿过台阶孔5-1伸出缸体,调节轴6的后端插入轴套8的轴套孔8-1中,并且与轴套8的轴套孔8-1螺纹连接,具体地,调节轴6的后端与轴套8的轴套孔8-1之间可以通过梯形螺纹实现螺纹连接。
轴套8上设有凸台8-2,例如环形凸台8-2,环形凸台8-2的前侧与复位活塞5的台阶孔5-1中的台阶5-1-1相抵;同时,弹性件9套装在轴套8的外周面上,弹性件9的前端与轴套8的环形凸台8-2的后侧相抵,弹性件9的后端与弹簧底座10相抵。这样,复位活塞5与弹性件9之间通过环形凸台8-2相互传递力,复位活塞5和弹性件9的力均可以直接作用在环形凸台8-2上,进而作用在轴套8和调节轴6上,工作简单可靠。
具体地,弹簧底座10可以通过第一螺钉19固定在后缸体3-2上,弹性件9可以为碟簧或其他类型的蓄能元件,在弹性件9使用碟簧时,可以较好地储存和释放能量。
在一实施例中,导向杆7与调节轴6在大致同一轴线上设置,例如,在油缸1的中心轴向上设置。调节轴6的后端设置有导向孔6-1,导向杆7的前端插入调节轴6的导向孔6-1中,导向杆7的后端与后缸体3-2装配连接在一起。
在一实施例中,插入调节轴6的导向孔6-1中的导向杆7的前端还对应设置有卡销14,卡销14位于调节轴6的导向孔6-1中且套装在导向杆7的前端上,导向杆7的前端的端部有第三紧定螺钉15螺纹连接,用于固定卡销14,具体地,紧定螺钉15拧紧于导向杆7的前端的螺纹孔中,紧定螺钉15直接或通过垫片压住卡销14,从而使卡销14不会从其所置的相应槽内滑出。
继续如图10、图11和图12所示,油缸1还具有卡块11,卡块11通过第二螺钉20固定在后缸体3-2上,且卡块11上具有六角孔11-1,导向杆7的后端具有外六角凸起7-1并从后缸体3-2的后端面伸出外露,卡块11通过其上开有的六角孔11-1套装在导向杆7的后端的外六角凸起7-1上并通过第二螺钉20固定,这样就能通过卡块11锁定导向杆7的转动,防止导向杆7在不需要进行调节时由于震动等因素发生转动。需要说明的是,导向杆7的外六角凸起7-1作为导向杆7的转动部,其还可以是例如其他形状的转动部。
继续如图12所示,缸体3上具有在x方向上穿通前缸体3-1和后缸体3-2的油缸连接孔3-3,油缸连接螺钉3-4贯穿油缸连接孔3-3并螺纹连接在钳体机构2的第一板状钳体22上,这样,通过多个油缸连接螺钉3-4将前缸体3-1和后缸体3-2连成一体并固定在钳体机构2上。
具体地,前缸体3-1与后缸体3-2之间可以通过以下任一方式实现二者之间的装配连接:前缸体3-1的台阶形端面与后缸体3-2的端面轴向装配连接,或者前缸体3-1的台阶形端面与后缸体3-2的台阶形端面轴向装配连接,或者前缸体3-1的端面与后缸体3-2的台阶形端面轴向装配连接。
以下结合图2和图10具体说明以上实施例的油缸1及其制动夹钳装置的工作原理。
当车辆启动时,油缸1通油,活塞4在油压的作用下向右(即向后)运动,带动复位活塞5向右(即向后)运动;由于轴套8上的环形凸台8-2与复位活塞5的台阶孔5-1中的台阶5-1-1相抵,轴套8也被推动向右(即向后)移动;轴套8的运动一方面使得弹性件9受力压缩,另一方面使得与轴套8螺纹连接的调节轴6也向右(即向后)移动;这样,调节轴6不再抵住闸片24,左右两个闸片24在复位弹簧28-1的作用下相对制动盘30松开,不再限制制动盘30的转动,缓解或消除对制动盘的制动,并且,此时油缸1中的弹性件9为压缩状态。以上过程实现了通油时缓解对制动盘30的制动。
当车辆制动时,油缸1放油,原本为压缩状态的弹性件9开始复位,通过向环形凸台8-2释放弹性力,推动轴套8向左(即向前)移动,使得与轴套8螺纹连接的调节轴6也一起向左(即向前)移动,进而调节轴6的前端直接抵住右侧的闸片24并推动右侧的闸片24向左移动;在右侧的闸片24贴靠到制动盘30后,调节轴6继续向左(即向前)移动输出制动力,此时,制动缸的调节轴顶压一侧闸片,由于钳体机构2的浮动式结构设计, 在制动力的反作用下会推动制动夹钳装置自安装销轴25上相对安装座26(此时安装座26是固定在车辆的转向架上)向右滑动,从而使左侧的闸片24也贴靠到制动盘30;此时,左右侧的闸片24一起传递制动力并同时限制制动盘30的转动,实现对制动盘30制动。以上过程实现了放油时对制动盘30的制动。
继续如图2和10所示,当制动夹钳装置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后,闸片24会产生一定程度的磨损等,此时, 即使油缸1的调节轴6从缸体3的伸出部分的长度达到最大,闸片24和制动盘30也还存在一定间隙,无法正常制动,因此,需要对油缸1进行手动调节,即手动调节制动间隙。这时,需要先卸下卡块11来解除对导向杆7的转动限制,然后,人工转动导向杆7的后端的外六角凸起7-1,由于导向杆7的前端的端部与第三紧定螺钉15螺纹连接、且套装在导向杆7的前端上的卡销14与调节轴6的导向孔6-1对应配合,使得调节轴6与导向杆7一起转动;又因为调节轴6是与轴套8螺纹连接且轴套8不能转动(弹性件9施压于轴套8的环形凸台8-2从而限制其转动),此时,调节轴6的转动使调节轴6与轴套8的装配长度增加,体现在制动时调节轴6的伸出缸体3的部分的长度增加,因此,闸片24与制动盘30的间隙得到了补偿,实现了间隙调节,即手动方式的间隙调节。
以上实施例的油缸1是被动式油缸,活塞与弹性件9相对地设置并位于轴套8的环形凸台8-2的两侧,力能够直接传递至轴套8并传递至调节轴6,工作可靠,并且,油缸1也能够实现间隙调节功能且间隙调节结构简单(例如只需要在轴套8与调节轴6之间设置一套螺纹副)。因此,油缸1的内部部件少、结构简单,且体积小。
进一步,以上实施例的制动夹钳装置只需要在钳体机构2的一侧安装一个油缸1,油缸1的调节轴6直接作用在钳体机构2的其中一个闸片24上,整体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因此,非常适合于在提供给制动夹钳装置安装空间小的车辆上使用,例如,可以安装在具有纵向耦合转向架的低地板轻轨车辆(例如有轨电车车辆)上。当然应当理解到,本发明实施例的制动夹钳装置并不限于安装在纵向耦合转向架上,其还可以安装在其他具有类似安装要求的转向架上或车辆上。
以上实施例的制动夹钳装置可以应用在轨道车辆上,例如应用在纵向耦合转向架的低地板轻轨车辆。应当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制动夹钳装置还可以应用于其他类似工况要求的车辆上,例如矿山工程车辆等。
以上例子主要说明了本发明的制动夹钳装置以及使用其的车辆。尽管只对其中一些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了解,本发明可以在不偏离其主旨与范围内以许多其他的形式实施。因此,所展示的例子与实施方式被视为示意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在不脱离如所附各权利要求所定义的本发明精神及范围的情况下,本发明可能涵盖各种的修改与替换。

Claims (24)

1.一种制动夹钳装置,主要包括钳体机构(2)和安装在所述钳体机构(2)上的用于输出制动力的油缸(1);其特征在于,
所述钳体机构(2)包括:
第一板状钳体(22)和第二板状钳体(23),其中所述第一板状钳体(22)和第二板状钳体(23)二者在左右方向大致对称地平行布置并通过它们之间的连接件安装固定在一起;以及
闸片对,其位于在所述第一板状钳体(22)和第二板状钳体(23)之间并在左右方向上布置;
其中,所述油缸(1)固定安装在第一板状钳体(22)/第二板状钳体(23)的外侧,并且,所述油缸(1)的调节轴(6)能够穿过所述第一板状钳体(22)/第二板状钳体(23)直接输出制动力至所述闸片对的任一闸片(24)上;
其中,所述油缸(1)是被动式油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夹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闸片对安装在闸片销轴(28)上并且每片所述闸片(24)能够沿所述闸片销轴(28)轴向滑动,所述闸片对的两片所述闸片(24)之间设置有套装在所述闸片销轴(28)上的复位弹簧(28-1);
并且,所述钳体机构(2)还包括安装座(26)和用于套装所述安装座(26)的安装销轴(25),所述安装销轴(25)的两端在左右方向上分别安装在第一板状钳体(22)和第二板状钳体(23)上,并且,所述安装座(26)在所述安装销轴(25)上能够轴向滑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动夹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销轴(25)的两端分别支撑在第一板状钳体(22)和第二板状钳体(23)的第二通孔(22-2,23-2 )中,所述第二通孔(22-2,23-2 )中装有安装销轴衬套(25-1)。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动夹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26)在所述安装销轴(25)上轴向滑动时基本不发生左右方向上的偏摆。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动夹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26)通过其上设置的套装孔套装在所述安装销轴(25)的中间段上,所述安装销轴(25)的套装孔的直径大小基本等于所述安装销轴(25)的中间段的直径大小。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动夹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销轴(25)的两端与所述安装座(26)之间还分别装有波纹管(29),所述波纹管(29)的两端分别套装在所述安装座(26)的端部法兰上和所述安装销轴衬套(25-1)的端部法兰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夹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两个基本平行设置的支撑板(27),所述闸片对位于平行的两个所述支撑板(27)之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动夹钳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支撑板(27)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紧定螺钉(27-1)和第二紧定螺钉(27-1’)与所述第一板状钳体(22)和第二板状钳体(23)固定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动夹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紧定螺钉(27-1)穿过所述第一板状钳体(22)上设置的第一通孔(22-1)并与所述支撑板(27)上的连接孔(27-4)螺纹紧定连接;所述第二紧定螺钉(27-1’)穿过所述第二板状钳体(23)的第一通孔(23-1)并与所述支撑板(27)上的连接孔(27-4)螺纹紧定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动夹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紧定螺钉(27-1)和第二紧定螺钉(27-1’)分别套装有支撑板衬套(27-3),所述第一紧定螺钉(27-1)上的支撑板衬套(27-3)位于所述支撑板(27)的连接孔(27-4)与所述第一板状钳体(22)的第一通孔(22-1)的对接处,所述第二紧定螺钉(27-1’)上的支撑板衬套(27-3)位于所述支撑板(27)的连接孔(27-4)与所述第二板状钳体(23)的第一通孔(23-1)的对接处。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夹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状钳体(22)/第二板状钳体(23)上设置有调节轴穿入孔。
12.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动夹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钳体机构(2)整体地关于所述第一板状钳体(22)和第二板状钳体(23)之间的中心面对称布置,并且,所述钳体机构(2)整体地上下大致对称布置。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夹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缸(1)的缸体(3)内装有复位活塞(5)、调节轴(6)、导向杆(7)、轴套(8)和弹性件(9);
其中,所述调节轴(6)、轴套(8)和导向杆(7)大致布置在所述油缸(1)的中心轴线上;所述调节轴(6)的前端伸出至所述油缸(1)的缸体(3)之外,所述调节轴(6)的后端插入至所述轴套(8)的轴套孔(8-1)中且与所述轴套(8)的轴套孔(8-1)之间形成螺纹连接;
其中,所述轴套(8)上设有凸台(8-2),所述凸台(8-2)的前侧和后侧分别与所述复位活塞(5)和所述弹性件(9)的前端相抵。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制动夹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轴(6)的后端中开有导向孔(6-1),所述导向杆(7)的前端插入所述调节轴(6)的导向孔(6-1)中并使所述调节轴(6)能够随所述导向杆(7)同步地转动,所述导向杆(7)的后端上设置有转动部并在所述缸体(3)的后端外露。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制动夹钳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作用在所述转动部上使能所述导向杆(7)按第一方向转动,带动所述调节轴(6)相对所述轴套(8)也按该第一方向转动,从而导致所述调节轴(6)与所述轴套(8)的装配长度增加。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制动夹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部为外六角凸起(7-1);所述油缸(1)还包括对应所述外六角凸起(7-1)而设置的卡块(11),所述卡块(11)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缸体(3)的后端上以锁定所述导向杆(7)的外六角凸起(7-1)的转动。
17.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制动夹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缸(1)的缸体(3)内还装有:套装在所述复位活塞(5)上的活塞(4)。
18.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制动夹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缸(1)的缸体(3)内还装有弹簧底座(10),所述弹性件(9)的后端与所述弹簧底座(10)相抵,所述弹簧底座(10)通过第一螺钉(19)固定在所述缸体(3)上。
19.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制动夹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3)包括前缸体(3-1)和后缸体(3-2),所述前缸体(3-1)和后缸体(3-2)通过装配连接在一起形成所述缸体(3)。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制动夹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3)上具有油缸连接螺钉(3-4)和在左右方向上穿通所述前缸体(3-1)和后缸体(3-2)的油缸连接孔(3-3),所述油缸连接螺钉(3-4)贯穿所述油缸连接孔(3-3)并螺纹连接在所述钳体机构(2)的第一板状钳体(22)/第二板状钳体(23)上。
21.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制动夹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轴(6)的后端与轴套(8)的轴套孔(8-1)之间通过梯形螺纹实现螺纹连接。
22.如权利要求1-11或13-21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动夹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夹钳装置对应于所述制动盘被安装在低地板轨道车辆的纵向耦合转向架上。
23.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使用如权利要求1-21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动夹钳装置。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为具有纵向耦合转向架的低地板轨道车辆,所述制动夹钳装置对应于所述制动盘被安装在所述纵向耦合转向架上。
CN201680069008.0A 2015-11-30 2016-11-30 制动夹钳装置以及使用该制动夹钳装置的车辆 Active CN10907300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50923.0A CN105370773B (zh) 2015-11-30 2015-11-30 轨道车辆制动夹钳用油缸
CN2015108509230 2015-11-30
CN2015108511211 2015-11-30
CN201510851121.1A CN105370770B (zh) 2015-11-30 2015-11-30 轨道车辆制动夹钳的钳体机构
CN2015108550907 2015-11-30
CN201510855090.7A CN105370774B (zh) 2015-11-30 2015-11-30 轨道车辆制动夹钳
PCT/CN2016/107943 WO2017092666A1 (zh) 2015-11-30 2016-11-30 制动夹钳装置以及使用该制动夹钳装置的车辆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73001A CN109073001A (zh) 2018-12-21
CN109073001B true CN109073001B (zh) 2020-04-24

Family

ID=587963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69008.0A Active CN109073001B (zh) 2015-11-30 2016-11-30 制动夹钳装置以及使用该制动夹钳装置的车辆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9073001B (zh)
WO (1) WO201709266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80777A (zh) * 2018-02-12 2018-08-10 珠海格力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缸体的安装结构及具有其的模具
CN109556894A (zh) * 2018-11-12 2019-04-02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铁道机车车辆制动夹钳单元试验系统及方法
CN110987608B (zh) * 2019-12-31 2022-05-13 徐超 一种高铁制动试验工装钳
CN114285223B (zh) * 2021-12-30 2023-10-24 天一(河南)精密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伺服电机刹车装置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2113187U (zh) * 1976-02-25 1977-08-27
JP2003126931A (ja) * 2001-10-16 2003-05-08 Rex Industries Co Ltd 電動フレア形成工具
RU2331804C1 (ru) * 2006-10-18 2008-08-20 Гор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аграр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ГГАУ) Дисковый тормоз
FR2965027A1 (fr) * 2010-09-16 2012-03-23 Peugeot Citroen Automobiles Sa Frein a disque a etrier flottant pour vehicule automobile
CN202790220U (zh) * 2012-08-13 2013-03-13 江苏大学 一种新型浮钳盘式制动器
CN202883828U (zh) * 2012-10-11 2013-04-17 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铁道车辆浮动式液压制动夹钳
CN202896587U (zh) * 2012-09-24 2013-04-24 常州南车铁马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被动制动夹钳
CN203098643U (zh) * 2013-01-29 2013-07-31 常州庞丰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液压制动夹钳装置
JP2014001784A (ja) * 2012-06-18 2014-01-09 Advics Co Ltd 対向型ディスクブレーキ
CN103671652A (zh) * 2012-09-24 2014-03-26 常州南车铁马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具有间隙调整功能的停放油缸
CN203906610U (zh) * 2014-03-28 2014-10-29 南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液压驱动行车制动器
CN104214246A (zh) * 2014-07-16 2014-12-17 温芫鋐 单缸双动卡钳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70774B (zh) * 2015-11-30 2017-10-10 常州中车铁马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轨道车辆制动夹钳
CN105370770B (zh) * 2015-11-30 2017-10-10 常州中车铁马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轨道车辆制动夹钳的钳体机构
CN105370773B (zh) * 2015-11-30 2018-12-25 常州中车铁马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轨道车辆制动夹钳用油缸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2113187U (zh) * 1976-02-25 1977-08-27
JP2003126931A (ja) * 2001-10-16 2003-05-08 Rex Industries Co Ltd 電動フレア形成工具
RU2331804C1 (ru) * 2006-10-18 2008-08-20 Гор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аграр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ГГАУ) Дисковый тормоз
FR2965027A1 (fr) * 2010-09-16 2012-03-23 Peugeot Citroen Automobiles Sa Frein a disque a etrier flottant pour vehicule automobile
JP2014001784A (ja) * 2012-06-18 2014-01-09 Advics Co Ltd 対向型ディスクブレーキ
CN202790220U (zh) * 2012-08-13 2013-03-13 江苏大学 一种新型浮钳盘式制动器
CN202896587U (zh) * 2012-09-24 2013-04-24 常州南车铁马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被动制动夹钳
CN103671652A (zh) * 2012-09-24 2014-03-26 常州南车铁马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具有间隙调整功能的停放油缸
CN202883828U (zh) * 2012-10-11 2013-04-17 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铁道车辆浮动式液压制动夹钳
CN203098643U (zh) * 2013-01-29 2013-07-31 常州庞丰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液压制动夹钳装置
CN203906610U (zh) * 2014-03-28 2014-10-29 南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液压驱动行车制动器
CN104214246A (zh) * 2014-07-16 2014-12-17 温芫鋐 单缸双动卡钳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7092666A1 (zh) 2017-06-08
CN109073001A (zh) 2018-1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73001B (zh) 制动夹钳装置以及使用该制动夹钳装置的车辆
US10316916B2 (en) Disc brake, brake caliper and brake pad set for a disc brake
RU2431067C2 (ru) Компактный дисковый тормозной блок для рельсового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US10316909B2 (en) Disc brake, brake caliper, and brake rotary lever
WO2017084617A1 (zh) 油缸以及包括该油缸的制动夹钳装置
US6062349A (en) Disk brake with prestressed guide tube
WO2011024980A1 (ja) キャリパブレーキ装置
EP1963701B1 (en) Disc brake caliper
CN101108618A (zh) 汽车液压制动装置的主制动缸机构和汽车制动装置
WO2017076339A1 (zh) 杠杆机构以及包括其的制动夹钳装置
JPWO2009060993A1 (ja) 車両用キャリパブレーキ装置
CN105370774B (zh) 轨道车辆制动夹钳
WO2024078097A1 (zh) 带间隙调整功能的液压制动缸及液压制动夹钳装置
US3590693A (en) Brake chamber device for airbrake installations
JP2017172731A (ja) ブレーキ装置
CN217234357U (zh) 一种复合式电子驻车制动钳总成
US3482662A (en) Air brake cylinder with slack adjuster
US2880043A (en) Conversion brake cylinder
CN114483824A (zh) 制动钳装置
GB2096255A (en) Disc brake caliper
WO2006045376A1 (de) Scheibenbremse, insbesondere für ein nutzfahrzeug
CN205745026U (zh) 一种轨道车辆制动夹钳
EP3374655B1 (de) Scheibenbremse und bremsbelagsatz
US2425979A (en) Slack adjuster for railway brake rigging
JP4939441B2 (ja) ブレーキアーム支持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13011 258 Wuyi Road, Changzhou, Jiangsu

Patentee after: CRRC Qishuyan Locomotive and Rolling Stock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Patentee after: CRRC CHANGZHOU TECH-MARK INDUSTRIAL Co.,Ltd.

Address before: 213011 258 Wuyi Road, Changzhou, Jiangsu

Patentee before: CRRC QISHUYAN INSTITUTE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Patentee before: CRRC CHANGZHOU TECH-MARK INDUSTRIAL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