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61913B - 第一贴合元件及贴合装置 - Google Patents

第一贴合元件及贴合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61913B
CN109061913B CN201810782117.8A CN201810782117A CN109061913B CN 109061913 B CN109061913 B CN 109061913B CN 201810782117 A CN201810782117 A CN 201810782117A CN 109061913 B CN109061913 B CN 10906191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opening
laminating
air pressure
sp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78211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061913A (zh
Inventor
涂晋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terface Optoelectronics Shenzhen Co Ltd
Interface Technology Chengdu Co Ltd
General Interface Solution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terface Optoelectronics Shenzhen Co Ltd
Interface Technology Chengdu Co Ltd
General Interface Solutio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terface Optoelectronics Shenzhen Co Ltd, Interface Technology Chengdu Co Ltd, General Interface Solution Ltd filed Critical Interface Optoelectronics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78211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061913B/zh
Publication of CN1090619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619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0619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619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03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o the manufacture of LCD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ontrol Of Fluid Pressure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第一贴合元件及贴合装置。上述第一贴合元件,用于与第二贴合元件通过环形胶圈热贴合,以形成位于第一贴合元件与第二贴合元件之间的封闭空间,第一贴合元件包括:贴合本体,开设有通孔,通孔在第一贴合元件至第二贴合元件的方向上贯穿贴合本体,以使通孔两端分别与封闭空间及外界连通;以及活动封闭通孔的泄压机构,当封闭空间的气压大于外界气压时,封闭空间通过通孔与外界连通实现泄压,当封闭空间的气压小于等于外界气压时,泄压机构封闭通孔。上述第一贴合元件及贴合装置,当第一贴合元件与第二贴合元件通过环形胶圈热贴合时,封闭空间内气压可以通过泄压机构进行调节,防止封闭空间内的空气受热膨胀导致未固化的环形胶圈变形。

Description

第一贴合元件及贴合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产品组装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第一贴合元件及贴合装置。
背景技术
在产品组装领域,通常需要采用点胶的方式使得两个元件贴合,待胶水固化后,即实现了两个元件的固定连接。具体过程如下:先在一个元件上点胶,并形成环形胶圈;再将另一个元件贴于环形胶圈上;然后对两个元件及夹于两个元件之间的环形胶圈加热;环形胶圈固化后,两个元件即牢固连接在一起。由于环形胶圈呈封闭状,且具有一定的厚度,将另一个元件贴于环形胶圈后,会在两个元件之间形成留有空气的封闭空间,而在加热过程中,封闭空间内的空气受热膨胀容易导致环形胶圈外扩变形,例如,环形胶圈由方形变成圆形。而环形胶圈外扩变形,可能会导致两个元件错位,也即导致贴合不合格。
因此在现有技术中,在点胶时,先不直接形成环形胶圈,而是形成具有缺口的胶圈,缺口可以在加热过程中平衡内外压差,从而避免加热过程中胶圈外扩变形。加热完毕后,再使用胶水填补上述缺口,防止外界杂质进入封闭空间。但上述过程导致了生产步骤繁琐,降低了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贴合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第一贴合元件及贴合装置
一种第一贴合元件,用于与第二贴合元件通过环形胶圈热贴合,以形成位于所述第一贴合元件与所述第二贴合元件之间的封闭空间,包括:
贴合本体,所述贴合本体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在所述第一贴合元件至所述第二贴合元件的方向上贯穿所述贴合本体,以使所述通孔两端分别与所述封闭空间及外界连通;以及
泄压机构,所述泄压机构活动封闭所述通孔,当所述封闭空间的气压大于外界气压时,所述封闭空间通过所述通孔与外界连通而实现泄压,当所述封闭空间的气压小于等于外界气压时,所述泄压机构封闭所述通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泄压机构包括调节舱及调节阀,所述调节舱的外壁与所述通孔的内壁密封连接,所述调节舱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调节舱的两开口分别为第一开口及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相对于所述第二开口更靠近所述第二贴合元件,所述第一开口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封闭空间连通,所述第二开口与外界连通,所述调节阀设于所述调节舱内,且所述调节阀活动封闭所述第一开口,当所述封闭空间的气压大于外界气压时,所述封闭空间通过所述通孔、所述第一开口及所述第二开口与外界连通而实现泄压,当所述封闭空间的气压小于等于外界气压时,所述调节阀封闭所述第一开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阀包括相连的调节片及弹簧,所述弹簧远离所述调节片的一端与所述调节舱具有所述第二开口的一端连接,且所述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以将所述调节片压于所述调节舱具有所述第一开口的一端,以使所述调节片与所述弹簧配合活动封闭所述第一开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片为膜片,所述膜片为弹性敏感元件,当所述膜片相对的两面受到不同的压力的作用时,膜片向压力低的一面应变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片包括第一本体及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本体呈片状且与所述弹簧连接,所述第二本体呈圆锥状且所述第二本体的大端与所述第一本体远离所述弹簧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二本体伸出于所述第一开口并抵接所述第一开口的边缘,以与所述弹簧配合活动封闭所述第一开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舱的外壁与所述通孔的内壁螺纹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舱容置于所述通孔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孔包括靠近所述第二贴合元件的第一通孔以及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径,以使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相连处形成台阶面,所述调节舱的外壁与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壁密封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台阶面开设有环绕所述第一通孔的环形凹槽,所述第一贴合元件还包括气密件,所述气密件设置在所述环形凹槽内,且与所述调节阀具有所述第一开口的一端的外壁抵接。
一种贴合装置,包括:
上述第一贴合元件;
第二贴合元件;以及
环形胶圈,设于所述第一贴合元件与所述第二贴合元件之间。
上述第一贴合元件及贴合装置,当第一贴合元件与第二贴合元件通过未固化的环形胶圈热贴合时,封闭空间的内气压可以通过泄压机构进行调节,防止封闭空间内的空气受热膨胀导致未固化的环形胶圈外扩变形或断裂。而且完成加热步骤后,封闭空间的气压与外界气压相等时,泄压机构能封闭通孔,不需要额外的封闭通孔的步骤,即可使得封闭空间与外界隔绝,使得贴合装置具有防水防尘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贴合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图1贴合装置中A处不含泄压机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处的体现了泄压机构的具体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3处于泄压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泄压机构的处于未泄压状态下的剖面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的泄压机构处于泄压状态下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详参图1,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贴合装置50,该贴合装置50包括第一贴合元件10、第二贴合元件20以及环形胶圈30,环形胶圈30设于第一贴合元件10与第二贴合元件20之间,以使得第一贴合元件10与第二贴合元件20固定连接。由于环形胶圈30呈封闭状,且具有一定的厚度,会在第一贴合元件10与第二贴合元件20之间形成封闭空间35。
在本实施例中,贴合装置50为光学产品。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贴合装置50为显示模组,其中,第一贴合元件10为背板,第二贴合元件20为液晶显示单元。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贴合装置50也可以为IC封装产品、LED封装或灌胶产品等需要使用环形胶圈30来实现固定连接以及防尘防水的产品。
详参图1,第一贴合元件10包括贴合本体100以及泄压机构200。贴合本体100开设有通孔110,通孔110在第一贴合元件10至第二贴合元件20的方向上贯穿贴合本体100,以使通孔110两端分别与封闭空间35及外界连通。泄压机构200活动封闭通孔110,当封闭空间35的气压大于外界气压时,封闭空间35通过通孔110与外界连通而实现泄压,当封闭空间35的气压小于等于外界气压时,泄压机构200封闭通孔110。
从而在制作上述贴合装置50的过程中,当第一贴合元件10与第二贴合元件20通过未固化的环形胶圈30热贴合时,封闭空间35的内气压可以通过泄压机构200进行调节,防止封闭空间35内的空气受热膨胀导致未固化的环形胶圈30外扩变形或断裂。而且完成加热步骤后,封闭空间35的气压与外界气压相等时,泄压机构200能封闭通孔110,不需要额外的封闭通孔110的步骤,即可使得封闭空间35与外界隔绝,使得贴合装置50具有防水防尘功能。
详参图2及图3,在本实施例中,通孔110包括靠近第二贴合元件20的第一通孔111及与第一通孔111相连的第二通孔112,第二通孔112的内径大于第一通孔111的内径,以使第二通孔112与第一通孔111相连处形成台阶面130。详参图3,调节舱210容置于第二通孔112内,且调节舱210的外壁与第二通孔112密封连接。
详参图4,台阶面135开设有环绕第一通孔111的环形凹槽135,第一贴合元件10还包括气密件260,气密件260设置在环形凹槽135内,且与调节舱210相邻于台阶面135的外壁抵接。
进一步地,泄压机构200完全容置于第二通孔112内。如此,可以避免因泄压机构200凸出于第一贴合元件10远离第二贴合元件20的一侧,而影响贴合装置50的外观。进一步,在本实施例中,泄压机构200与第一贴合元件10远离第二贴合元件20的一侧齐平。如此,可以避免在第一贴合元件10远离第二贴合元件20的一侧形成凹槽,凹槽容易引起灰尘堆积。
进一步地,泄压机构200包括调节舱210及调节阀220。调节舱210的外壁与通孔110的内壁密封连接。具体地,详参图4,在本实施例中,调节舱210的外壁与通孔110的内壁分别设置有螺纹,调节舱210的外壁与通孔110的内壁螺纹连接。如此,不仅能现实良好的密封,还非常便于拆装。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封胶的方式来实现密封连接。
更进一步地,调节舱210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其中调节舱210的两个开口分别为第一开口211及第二开口212,第一开口211相对于第二开口212更靠近第二贴合元件2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开口211及第二开口212分别设置在调节舱210相对的两端上,第一开口211通过通孔110与封闭空间35连通,第二开口212与外界连通。
调节阀220设于调节舱210内,且调节阀220用于调节第一开口211与第一通孔111的连通状态。其中,当封闭空间35的气压大于外界气压时,调节阀220打开第一开口211,此时第一开口211与第一通孔111连通,封闭空间35通过通孔110、第一开口211及第二开口212与外界连通而实现泄压,当封闭空间35的气压小于等于外界气压时,调节阀220封闭第一开口211,此时第一开口211与第一通孔111断开。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调节阀220包括相连的调节片230及弹簧240,弹簧240远离调节片230的一端与调节舱210具有第二开口212的一端的内壁连接,且弹簧240处于压缩状态,以将调节片230压进调节舱210的第一开口211,使得调节片230配合弹簧240活动封闭第一开口211。
当封闭空间35内的气压大于外界气压时,如图4及图6所示,封闭空间35内的空气推动调节片230,使得调节片230相对远离第一开口211,此时弹簧240进一步压缩,且封闭空间35、通孔110、第一开口211与第二开口212依次连通;当封闭空间35内的气压小于等于外界气压时,如图3及图5所示,封闭空间35内的空气失去对调节片230的推力,此时弹簧240回弹调节片230,使得调节片230重新封闭第一开口211。
更具体地,调节片230可以为膜片,膜片即为一种弹性敏感元件,当膜片相对的两面受到不同的压力的作用时,膜片可以向压力低的一面应变移动。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弹簧240始终处于压缩状态,封闭空间35内的气压压强与外界气压压强要形成一定差值时,封闭空间35内的空气才能推动调节片230远离第一开口211,因此将调节片230设置为膜片可以帮助调节片230自身向低压侧移动,以提高调节阀250的灵敏度。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调节片230包括第一本体231及第二本体232,其中第一本体231呈片状且与弹簧240连接,第二本体232呈圆锥状且第二本体232的大端与第一本体231远离与弹簧240的一侧连接。第二本体232伸出于第一开口211并抵接第一开口211边缘,以封闭第一开口211。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9)

1.一种第一贴合元件,用于与第二贴合元件通过环形胶圈热贴合,以形成位于所述第一贴合元件与所述第二贴合元件之间的封闭空间,其特征在于,包括:
贴合本体,所述贴合本体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在所述第一贴合元件至所述第二贴合元件的方向上贯穿所述贴合本体,以使所述通孔两端分别与所述封闭空间及外界连通;以及
泄压机构,所述泄压机构活动封闭所述通孔,当所述封闭空间的气压大于外界气压时,所述封闭空间通过所述通孔与外界连通而实现泄压,当所述封闭空间的气压小于等于外界气压时,所述泄压机构封闭所述通孔;
所述泄压机构包括调节舱,所述调节舱的外壁与所述通孔的内壁密封连接,所述调节舱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调节舱的两开口分别为第一开口及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相对于所述第二开口更靠近所述第二贴合元件,所述第一开口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封闭空间连通,所述第二开口与外界连通,当所述封闭空间的气压大于外界气压时,所述封闭空间通过所述通孔、所述第一开口及所述第二开口与外界连通而实现泄压;
所述通孔包括靠近所述第二贴合元件的第一通孔以及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径,以使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相连处形成台阶面,所述调节舱的外壁与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壁密封连接;
所述台阶面开设有环绕所述第一通孔的环形凹槽,所述第一贴合元件还包括气密件,所述气密件设置在所述环形凹槽内,且与所述调节舱相邻于所述台阶面的外壁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一贴合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机构还包括调节阀,所述调节阀设于所述调节舱内,且所述调节阀活动封闭所述第一开口,当所述封闭空间的气压小于等于外界气压时,所述调节阀封闭所述第一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第一贴合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阀包括相连的调节片及弹簧,所述弹簧远离所述调节片的一端与所述调节舱具有所述第二开口的一端连接,且所述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以将所述调节片压于所述调节舱具有所述第一开口的一端,以使所述调节片与所述弹簧配合活动封闭所述第一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第一贴合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片为膜片,所述膜片为弹性敏感元件,当所述膜片相对的两面受到不同的压力的作用时,膜片向压力低的一面应变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第一贴合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片包括第一本体及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本体呈片状且与所述弹簧连接,所述第二本体呈圆锥状且所述第二本体的大端与所述第一本体远离所述弹簧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二本体伸出于所述第一开口并抵接所述第一开口的边缘,以与所述弹簧配合活动封闭所述第一开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一贴合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舱的外壁与所述通孔的内壁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一贴合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舱容置于所述通孔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一贴合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机构与所述第一贴合元件远离所述第二贴合元件的一侧齐平。
9.一种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第一贴合元件;
第二贴合元件;以及
环形胶圈,设于所述第一贴合元件与所述第二贴合元件之间。
CN201810782117.8A 2018-07-17 2018-07-17 第一贴合元件及贴合装置 Active CN1090619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82117.8A CN109061913B (zh) 2018-07-17 2018-07-17 第一贴合元件及贴合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82117.8A CN109061913B (zh) 2018-07-17 2018-07-17 第一贴合元件及贴合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61913A CN109061913A (zh) 2018-12-21
CN109061913B true CN109061913B (zh) 2021-08-03

Family

ID=648168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782117.8A Active CN109061913B (zh) 2018-07-17 2018-07-17 第一贴合元件及贴合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06191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11926B (zh) * 2021-06-01 2021-12-07 黑龙江天有为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汽车仪表的全贴合治具及全贴合方法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4741A (ja) * 1995-06-16 1997-01-07 Zexel Corp 安全弁
CN1212380A (zh) * 1997-09-19 1999-03-3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液晶板制造方法及其装置
CN1556666A (zh) * 2004-01-12 2004-12-22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防止热膨胀效应累加的平面显示器及其印刷电路板
CN104659269A (zh) * 2015-02-06 2015-05-27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Oled封装方法及oled封装结构
CN204372250U (zh) * 2014-11-18 2015-06-03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气压开关
CN105974623A (zh) * 2016-07-18 2016-09-28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遮光胶带、背光模组及背光显示模组
CN106641347A (zh) * 2017-03-13 2017-05-10 广州旭特铝业科技有限公司 可泄压式单向阀
CN206409691U (zh) * 2017-01-11 2017-08-15 惠州市唐群座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调节的泄压阀
CN206754509U (zh) * 2017-05-16 2017-12-15 刘庆伟 一种螺纹式防爆透气阀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287761A (ja) * 2002-03-27 2003-10-10 Citizen Watch Co Ltd セル封孔装置及びその封孔装置を用いた液晶セルの製造方法
CN102642378B (zh) * 2012-04-09 2014-07-09 友达光电(苏州)有限公司 吸附装置、贴合治具及贴合方法
CN103192583B (zh) * 2013-04-26 2016-03-02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器及其贴合方法
CN203811936U (zh) * 2014-05-09 2014-09-03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4741A (ja) * 1995-06-16 1997-01-07 Zexel Corp 安全弁
CN1212380A (zh) * 1997-09-19 1999-03-3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液晶板制造方法及其装置
CN1556666A (zh) * 2004-01-12 2004-12-22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防止热膨胀效应累加的平面显示器及其印刷电路板
CN204372250U (zh) * 2014-11-18 2015-06-03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气压开关
CN104659269A (zh) * 2015-02-06 2015-05-27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Oled封装方法及oled封装结构
CN105974623A (zh) * 2016-07-18 2016-09-28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遮光胶带、背光模组及背光显示模组
CN206409691U (zh) * 2017-01-11 2017-08-15 惠州市唐群座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调节的泄压阀
CN106641347A (zh) * 2017-03-13 2017-05-10 广州旭特铝业科技有限公司 可泄压式单向阀
CN206754509U (zh) * 2017-05-16 2017-12-15 刘庆伟 一种螺纹式防爆透气阀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61913A (zh) 2018-1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64227B2 (en) Degassing valve
CN107850872B (zh) 用于电子设备的防水壳体
EP3306705A2 (en) Pressure relief mechanism and case
CN109061913B (zh) 第一贴合元件及贴合装置
WO2007027821A3 (en) High yield bonding process for manufacturing polycarbonate polarized lenses
WO2009049209A3 (en) Inflation and sealing device with disengagement mechanism
CN109983318B (zh) 流体控制器的异常检测装置、异常检测系统、异常检测方法及流体控制器
US9788124B2 (en) Component having a micromechanical microphone pattern
US20150136922A1 (en) Suction system with reversible dome spring
CN101051021B (zh) 滤光片附着力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ATE432435T1 (de) Berstscheibenanordnung
JP2015118411A (ja) 減圧弁及びそれに用いられる開口間シール部材
WO2008133314A1 (ja) センサモジュール
CN202796731U (zh) 一种风压开关
CN112119249A (zh) 流体控制设备
JP6163148B2 (ja) 圧力センサ
JP6411151B2 (ja) 光学ユニット及び撮像装置
US9032805B2 (en) High pressure visual indicator
US5031462A (en) Snap-fit construction low cost pressure sensing device
CN111459325A (zh) 盖板贴合系统、盖板贴合方法以及触控显示面板
US20160009064A1 (en) Method for activating adhesives on complex surfaces
US9163653B2 (en) Fixing mechanism
RU164351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сигнализации о падении давления воздуха
CN211039867U (zh) 一种智能阀定位器
CN208569132U (zh) 外螺纹紧固式光缆密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