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56160A - 一种反面毛圈梭织面料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反面毛圈梭织面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56160A
CN109056160A CN201811121086.8A CN201811121086A CN109056160A CN 109056160 A CN109056160 A CN 109056160A CN 201811121086 A CN201811121086 A CN 201811121086A CN 109056160 A CN109056160 A CN 1090561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ft yarn
yarn
warp thread
weft
fabr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2108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季志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1112108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056160A/zh
Priority to JP2018226319A priority patent/JP6584627B1/ja
Priority to PCT/CN2018/121751 priority patent/WO2020062619A1/zh
Publication of CN1090561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56160A/zh
Priority to JP2019160436A priority patent/JP2020051018A/ja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27/00Woven pile fabrics
    • D03D27/02Woven pile fabrics wherein the pile is formed by warp or weft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201/00Cellulose-based fibres, e.g. vegetable fibres
    • D10B2201/01Natural vegetable fibres
    • D10B2201/02Cott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Woven Fabr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反面毛圈梭织面料,包括面料本体,所述面料本体的经、纬向采用棉纱通过梭织而成,在面料本体的经向等距离间隔设置毛圈纱;所述经、纬向的棉纱采用1/2平纹组织,使毛圈纱的组织点由纬向的棉纱掩埋,在面料本体的正面形成梭织物表面,在面料本体的背面形成毛圈组织表面。面料本体背面的毛圈高度在0.2mm‑2mm之间,本发明所述反面毛圈梭织面料采用一体式结构以呈现正面梭织结构反面毛圈结构,能够满足睡衣套、衬衣等服装的面料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反面毛圈梭织面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反面毛圈梭织面料,属于纺织面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毛圈织物一般都采用经编结构,毛圈织物的正反两面都是毛圈结构,与人体接触时的舒适性较好,受到广大客户的喜爱。但是现有的双面毛圈织物一般都用作生产毛巾,当作为服装面料时毛圈面不适合作为服装(尤其是衬衫)面料。目前已有的方案是将梭织面料和毛圈面料粘合在一起形成一面梭织结构一面毛圈结构的面料,以用作生产衬衫、睡衣等服装,但采用这种形式的面料一方面粘合时的粘合剂可能会对人体有害,另一方面粘合后的面料厚度较厚,不适合制作春夏季服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反面毛圈梭织面料,采用一体式结构以呈现正面梭织结构反面毛圈结构,满足睡衣套等服装的面料需求。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反面毛圈梭织面料,包括面料本体,所述面料本体的经、纬向采用棉纱通过梭织而成,在面料本体的经向等距离间隔设置毛圈纱;所述经、纬向的棉纱采用1/2平纹组织,使毛圈纱的组织点由纬向的棉纱掩埋,在面料本体的正面形成梭织物表面,在面料本体的背面形成毛圈组织表面。
进一步的,同一根毛圈纱上相邻两个经组织点间包含1-3根纬向纱。
进一步的,所述面料本体背面的毛圈高度在0.2mm-2mm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棉纱采用双股40s-120s的纱线。
进一步的,所述毛圈纱采用双股40s-120s的纱线。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所述反面毛圈梭织面料采用一体式结构以呈现正面梭织结构反面毛圈结构,满足睡衣套等服装的面料需求;
(2)本发明采用1/2平纹组织将经向等距离间隔设置的毛圈纱的组织点掩埋,使毛圈纱只在背面呈现,从而形成正面为梭织结构,背面为毛圈结构的面料,避免采用粘合方式产生的诸多弊端,满足春夏季各式男、女睡衣(套)的制作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反面毛圈梭织面料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所述反面毛圈梭织面料的组织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所述反面毛圈梭织面料的组织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所述反面毛圈梭织面料的组织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所述反面毛圈梭织面料的组织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反面毛圈梭织面料包括面料本体1,面料本体1的经、纬向采用棉纱通过梭织而成,在面料本体1的经向等距离间隔设置毛圈纱;经、纬向的棉纱采用1/2平纹组织,毛圈纱的组织点由纬向的棉纱掩埋,在面料本体1的正面形成梭织物表面2,在面料本体1的背面形成毛圈组织表面3。
所述面料本体1背面的毛圈高度在0.2mm-2mm之间,适用于缝制春夏季长、短各式男、女睡衣(套)、衬衫的轻薄型织物面料。
所述棉纱采用双股40s-120s的纱线,毛圈纱采用双股40s-120s的纱线。
如图2,为面料本体上同一根毛圈纱上相邻两个经组织点间包含1根纬向纱。具体的,如图2所示,面料本体由若干个循环的单元组织构成,每个单元组织的经纱从左到右依次的第一经纱101、第二经纱102、第三经纱103、第四经纱104、第五经纱105、第六经纱106、第七经纱107、第八经纱108、第九经纱109、第十经纱110、第十一经纱111、第十二经纱112、第十三经纱113、第十四经纱114、第十五经纱115、第十六经纱116、第十七经纱117、第十八经纱118、第十九经纱119和第二十经纱120,所述单元组织的纬纱为从上至下依次的第一纬纱21、第二纬纱22、第三纬纱23、第四纬纱24、第五纬纱25和第六纬纱26;所述第一经纱101位于第一纬纱21、第三纬纱23和第五纬纱25的上方,位于第二纬纱22、第四纬纱24和第六纬纱26的下方;所述第二经纱102位于第二纬纱22、第四纬纱24和第六纬纱26的上方,位于第一纬纱21、第三纬纱23、第五纬纱25的下方;所述第三经纱103位于第一纬纱21、第三纬纱23和第五纬纱25的上方,位于第二纬纱22、第四纬纱24和第六纬纱26的下方;所述第四经纱104位于第二纬纱22、第四纬纱24和第六纬纱26的上方,位于第一纬纱21、第三纬纱23和第五纬纱25的下方;所述第五经纱105位于第一纬纱、第三纬纱和第五纬纱上方,位于第二纬纱、第四纬纱和第六纬纱下方;所述第六经纱106位于第一纬纱21、第三纬纱23和第五纬纱25的上方,位于第二纬纱22、第四纬纱24和第六纬纱26的下方;所述第七经纱107位于第二纬纱22、第四纬纱24和第六纬纱26的上方,位于第一纬纱21、第三纬纱23和第五纬纱25的下方;所述第八经纱108位于第一纬纱21、第三纬纱23和第五纬纱25的上方,位于第二纬纱22、第四纬纱24和第六纬纱26的下方;所述第九经纱109位于第二纬纱22、第四纬纱24和第六纬纱26的上方,位于第一纬纱21、第三纬纱23和第五纬纱25的下方;所述第十经纱110位于第二纬纱、第四纬纱和第六纬纱上方,位于第一纬纱、第三纬纱和第五纬纱下方;所述第十一经纱111位于第一纬纱21、第三纬纱23和第五纬纱25的上方,位于第第二纬纱22、第四纬纱24和第六纬纱26的下方;所述第十二经纱112位于第二纬纱22、第四纬纱24和第六纬纱26的上方,位于第一纬纱21、第三纬纱23和第五纬纱25的下方;所述第十三经纱113位于第一纬纱21、第三纬纱23和第五纬纱25的上方,位于第二纬纱22、第四纬纱24和第六纬纱26的下方;所述第十四经纱114位于第二纬纱22、第四纬纱24和第六纬纱26的上方,位于第一纬纱21、第三纬纱23和第五纬纱25的下方;所述第十五经纱115在第二纬纱、第四纬纱和第六纬纱上方,位于第一纬纱、第三纬纱和第五纬纱下方;所述第十六经纱116位于第一纬纱21、第三纬纱23和第五纬纱25的上方,位于第二纬纱22、第四纬纱24和第六纬纱26的下方;所述第十七经纱117位于第二纬纱22、第四纬纱24和第六纬纱26的上方,位于第一纬纱21、第三纬纱23和第五纬纱25的下方;所述第十八经纱118位于第一纬纱21、第三纬纱23和第五纬纱25的上方,位于第二纬纱22、第四纬纱24和第六纬纱26的下方;所述第十九经纱119位于第二纬纱22、第四纬纱24和第六纬纱26的上方,位于第一纬纱21、第三纬纱23和第五纬纱25的下方;所述第二十经纱120位于第一纬纱21、第三纬纱和第五纬纱上方;位于第二纬纱、第四纬纱及第六纬纱下方。
所述面料本体1中,第一经纱101、第二经纱102、第三经纱103、第四经纱104、第六经纱106、第七经纱107、第八经纱108、第九经纱109、第十一经纱111、第十二经纱112、第十三经纱113、第十四经纱114、第十六经纱116、第十七经纱117、第十八经纱118和第十九经纱119采用棉纱,第五经纱105、第十经纱110、第十五经纱115和第二十经纱120采用毛圈纱。
如图3-图4所示,为面料本体上同一根毛圈纱上相邻两个经组织点间包含2根纬纱。
具体地,所述面料本体1由若干个循环的单元组织构成,每个单元组织的经纱为从左至右依次的第一经纱101、第二经纱102、第三经纱103、第四经纱104、第五经纱105、第六经纱106、第七经纱107、第八经纱108、第九经纱109、第十经纱110、第十一经纱111、第十二经纱112、第十三经纱113、第十四经纱114、第十五经纱115、第十六经纱116、第十七经纱117、第十八经纱118、第十九经纱119和第二十经纱120,所述单元组织的纬纱为从上至下依次的第一纬纱21、第二纬纱22、第三纬纱23、第四纬纱24、第五纬纱25和第六纬纱26;所述第一经纱101位于第一纬纱21、第三纬纱23和第五纬纱25的上方,位于第二纬纱22、第四纬纱24和第六纬纱26的下方;所述第二经纱102位于第二纬纱22、第四纬纱24和第六纬纱26的上方,位于第一纬纱21、第三纬纱23、第五纬纱25的下方;所述第三经纱103位于第一纬纱21、第三纬纱23和第五纬纱25的上方,位于第二纬纱22、第四纬纱24和第六纬纱26的下方;所述第四经纱104位于第二纬纱22、第四纬纱24和第六纬纱26的上方,位于第一纬纱21、第三纬纱23和第五纬纱25的下方;所述第五经纱105位于第一纬纱21和第四纬纱24的上方,位于第二纬纱22、第三纬纱23、第五纬纱25和第六纬纱26的下方;所述第六经纱106位于第一纬纱21、第三纬纱23和第五纬纱25的上方,位于第二纬纱22、第四纬纱24和第六纬纱26的下方;所述第七经纱107位于第二纬纱22、第四纬纱24和第六纬纱26的上方,位于第一纬纱21、第三纬纱23和第五纬纱25的下方;所述第八经纱108位于第一纬纱21、第三纬纱23和第五纬纱25的上方,位于第二纬纱22、第四纬纱24和第六纬纱26的下方;所述第九经纱109位于第二纬纱22、第四纬纱24和第六纬纱26的上方,位于第一纬纱21、第三纬纱23和第五纬纱25的下方;所述第十经纱110位于第三纬纱23和第六纬纱26的上方,位于第一纬纱21、第二纬纱22、第四纬纱24和第五纬纱25的下方;所述第十一经纱111位于第一纬纱21、第三纬纱23和第五纬纱25的上方,位于第第二纬纱22、第四纬纱24和第六纬纱26的下方;所述第十二经纱112位于第二纬纱22、第四纬纱24和第六纬纱26的上方,位于第一纬纱21、第三纬纱23和第五纬纱25的下方;所述第十三经纱113位于第一纬纱21、第三纬纱23和第五纬纱25的上方,位于第二纬纱22、第四纬纱24和第六纬纱26的下方;所述第十四经纱114位于第二纬纱22、第四纬纱24和第六纬纱26的上方,位于第一纬纱21、第三纬纱23和第五纬纱25的下方;所述第十五经纱115位于第二纬纱22和第五纬纱25的上方,位于第一纬纱21、第三纬纱23、第四纬纱24和第六纬纱26的下方;所述第十六经纱116位于第一纬纱21、第三纬纱23和第五纬纱25的上方,位于第二纬纱22、第四纬纱24和第六纬纱26的下方;所述第十七经纱117位于第二纬纱22、第四纬纱24和第六纬纱26的上方,位于第一纬纱21、第三纬纱23和第五纬纱25的下方;所述第十八经纱118位于第一纬纱21、第三纬纱23和第五纬纱25的上方,位于第二纬纱22、第四纬纱24和第六纬纱26的下方;所述第十九经纱119位于第二纬纱22、第四纬纱24和第六纬纱26的上方,位于第一纬纱21、第三纬纱23和第五纬纱25的下方;所述第二十经纱120位于第一纬纱21和第四纬纱24的上方,位于第二纬纱22、第三纬纱23、第五纬纱25和第六纬纱26的下方。
所述面料本体1中,第一经纱101、第二经纱102、第三经纱103、第四经纱104、第六经纱106、第七经纱107、第八经纱108、第九经纱109、第十一经纱111、第十二经纱112、第十三经纱113、第十四经纱114、第十六经纱116、第十七经纱117、第十八经纱118和第十九经纱119采用棉纱,第五经纱105、第十经纱110、第十五经纱115和第二十经纱120采用毛圈纱。
如图3所示,所述面料本体1的经纱和纬纱的交织处为组织点,图3中每个小格代表一个组织点,划有“叉”的格子、划有“圈”的格子代表组织中经纱浮在纬纱之上。本发明所述的反面毛圈梭织面料使织物表面经纱和纬纱形成完整的平纹,毛圈纱呈现在织物的反面,这种组织结构的面料正面具有梭织面料的特点,反面具有毛圈组织的特点,能够很好地应用于衬衫或睡衣套的制作中。
如图5所示,为面料本体上同一根毛圈纱上相邻两个经组织点间包含3根纬纱。
具体地,所述面料本体1由若干个循环的单元组织构成,每个单元组织的经纱为从左至右依次的第一经纱101、第二经纱102、第三经纱103、第四经纱104、第五经纱105、第六经纱106、第七经纱107、第八经纱108、第九经纱109、第十经纱110、第十一经纱111、第十二经纱112、第十三经纱113、第十四经纱114、第十五经纱115、第十六经纱116、第十七经纱117、第十八经纱118、第十九经纱119和第二十经纱120,所述单元组织的纬纱为从上至下依次的第一纬纱21、第二纬纱22、第三纬纱23、第四纬纱24、第五纬纱25和第六纬纱26;所述第一经纱101位于第一纬纱21、第三纬纱23和第五纬纱25的上方,位于第二纬纱22、第四纬纱24和第六纬纱26的下方;所述第二经纱102位于第二纬纱22、第四纬纱24和第六纬纱26的上方,位于第一纬纱21、第三纬纱23、第五纬纱25的下方;所述第三经纱103位于第一纬纱21、第三纬纱23和第五纬纱25的上方,位于第二纬纱22、第四纬纱24和第六纬纱26的下方;所述第四经纱104位于第二纬纱22、第四纬纱24和第六纬纱26的上方,位于第一纬纱21、第三纬纱23和第五纬纱25的下方;所述第五经纱105位于第一纬纱、第五纬纱上方,位于第二纬纱、第三纬纱、第四纬纱和第六纬纱下方;所述第六经纱106位于第一纬纱21、第三纬纱23和第五纬纱25的上方,位于第二纬纱22、第四纬纱24和第六纬纱26的下方;所述第七经纱107位于第二纬纱22、第四纬纱24和第六纬纱26的上方,位于第一纬纱21、第三纬纱23和第五纬纱25的下方;所述第八经纱108位于第一纬纱21、第三纬纱23和第五纬纱25的上方,位于第二纬纱22、第四纬纱24和第六纬纱26的下方;所述第九经纱109位于第二纬纱22、第四纬纱24和第六纬纱26的上方,位于第一纬纱21、第三纬纱23和第五纬纱25的下方;所述第十经纱110位于第二纬纱、第三纬纱和第四纬纱上方,位于第一纬纱、第五纬纱和第六纬纱下方;所述第十一经纱111位于第一纬纱21、第三纬纱23和第五纬纱25的上方,位于第第二纬纱22、第四纬纱24和第六纬纱26的下方;所述第十二经纱112位于第二纬纱22、第四纬纱24和第六纬纱26的上方,位于第一纬纱21、第三纬纱23和第五纬纱25的下方;所述第十三经纱113位于第一纬纱21、第三纬纱23和第五纬纱25的上方,位于第二纬纱22、第四纬纱24和第六纬纱26的下方;所述第十四经纱114位于第二纬纱22、第四纬纱24和第六纬纱26的上方,位于第一纬纱21、第三纬纱23和第五纬纱25的下方;所述第十五经纱115位于第二纬纱、第三纬纱和第四纬纱上方,位于第一纬纱和第六纬纱下方;所述第十六经纱116位于第一纬纱21、第三纬纱23和第五纬纱25的上方,位于第二纬纱22、第四纬纱24和第六纬纱26的下方;所述第十七经纱117位于第二纬纱22、第四纬纱24和第六纬纱26的上方,位于第一纬纱21、第三纬纱23和第五纬纱25的下方;所述第十八经纱118位于第一纬纱21、第三纬纱23和第五纬纱25的上方,位于第二纬纱22、第四纬纱24和第六纬纱26的下方;所述第十九经纱119位于第二纬纱22、第四纬纱24和第六纬纱26的上方,位于第一纬纱21、第三纬纱23和第五纬纱25的下方;所述第二十经纱120位于第一纬纱、第五纬纱上方,位于第二纬纱、第三纬纱、第四纬纱和第六纬纱下方。
所述面料本体1中,第一经纱101、第二经纱102、第三经纱103、第四经纱104、第六经纱106、第七经纱107、第八经纱108、第九经纱109、第十一经纱111、第十二经纱112、第十三经纱113、第十四经纱114、第十六经纱116、第十七经纱117、第十八经纱118和第十九经纱119采用棉纱,第五经纱105、第十经纱110、第十五经纱115和第二十经纱120采用毛圈纱。

Claims (5)

1.一种反面毛圈梭织面料,包括面料本体(1),其特征是:所述面料本体(1)的经、纬向采用棉纱通过梭织而成,在面料本体(1)的经向等距离间隔设置毛圈纱;所述经、纬向的棉纱采用1/2平纹组织,使毛圈纱的组织点由纬向的棉纱掩埋,在面料本体(1)的正面形成梭织物表面,在面料本体(1)的背面形成毛圈组织表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面毛圈梭织面料,其特征是:同一根毛圈纱上相邻两个经组织点间包含1-3根纬向纱。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面毛圈梭织面料,其特征是:所述面料本体(1)背面的毛圈高度在0.2mm-2mm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面毛圈梭织面料,其特征是:所述棉纱采用双股40s-120s的纱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面毛圈梭织面料,其特征是:所述毛圈纱采用双股40s-120s的纱线。
CN201811121086.8A 2018-09-26 2018-09-26 一种反面毛圈梭织面料 Pending CN10905616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21086.8A CN109056160A (zh) 2018-09-26 2018-09-26 一种反面毛圈梭织面料
JP2018226319A JP6584627B1 (ja) 2018-09-26 2018-12-03 裏面テリー織布帛表面生地
PCT/CN2018/121751 WO2020062619A1 (zh) 2018-09-26 2018-12-18 一种反面毛圈梭织面料
JP2019160436A JP2020051018A (ja) 2018-09-26 2019-09-03 裏面テリー織布帛表面生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21086.8A CN109056160A (zh) 2018-09-26 2018-09-26 一种反面毛圈梭织面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56160A true CN109056160A (zh) 2018-12-21

Family

ID=647656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21086.8A Pending CN109056160A (zh) 2018-09-26 2018-09-26 一种反面毛圈梭织面料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2) JP6584627B1 (zh)
CN (1) CN109056160A (zh)
WO (1) WO2020062619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63208A (zh) * 2020-12-28 2021-04-16 季志成 一种单面毛圈梭织面料及其生产工艺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31910A (ja) * 2002-10-10 2004-04-30 Maruyama Towel:Kk 織物
CN202214522U (zh) * 2011-08-16 2012-05-09 台湾柔冠有限公司 美容巾结构
CN102691156A (zh) * 2012-06-14 2012-09-26 孚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纯棉低支浴垫织造工艺
CN206916321U (zh) * 2017-05-27 2018-01-23 江苏开利地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超细涤纶抗菌抗紫外仿棉毯
CN207435651U (zh) * 2017-11-22 2018-06-01 江苏省纺织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防静电组织结构
CN209039684U (zh) * 2018-09-26 2019-06-28 季志成 一种反面毛圈梭织面料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828771A (zh) * 1971-08-24 1973-04-16
JPS62177393U (zh) * 1986-04-28 1987-11-11
JPH02102483U (zh) * 1989-02-02 1990-08-15
JPH10219547A (ja) * 1997-01-31 1998-08-18 Toyobo Co Ltd 伸縮性タオル地
JP2008266844A (ja) * 2007-04-24 2008-11-06 Daiichi Orimono:Kk タオル織物
JP5737734B1 (ja) * 2014-02-14 2015-06-17 内野株式会社 パイル織物および製造方法
CN204000100U (zh) * 2014-04-11 2014-12-10 利郎(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织绒休闲单西面料
CN204434858U (zh) * 2014-12-18 2015-07-01 靖江海贝纺织有限公司 双层华夫格毛巾织物
JP3209606U (ja) * 2017-01-16 2017-03-30 株式会社オギタヘムト シャツ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31910A (ja) * 2002-10-10 2004-04-30 Maruyama Towel:Kk 織物
CN202214522U (zh) * 2011-08-16 2012-05-09 台湾柔冠有限公司 美容巾结构
CN102691156A (zh) * 2012-06-14 2012-09-26 孚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纯棉低支浴垫织造工艺
CN206916321U (zh) * 2017-05-27 2018-01-23 江苏开利地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超细涤纶抗菌抗紫外仿棉毯
CN207435651U (zh) * 2017-11-22 2018-06-01 江苏省纺织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防静电组织结构
CN209039684U (zh) * 2018-09-26 2019-06-28 季志成 一种反面毛圈梭织面料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63208A (zh) * 2020-12-28 2021-04-16 季志成 一种单面毛圈梭织面料及其生产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0051014A (ja) 2020-04-02
WO2020062619A1 (zh) 2020-04-02
JP6584627B1 (ja) 2019-10-02
JP2020051018A (ja) 2020-04-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039684U (zh) 一种反面毛圈梭织面料
CN109056160A (zh) 一种反面毛圈梭织面料
CN207811989U (zh) 一种有绒处绒头稠密无绒处纬纱粗犷的提花丝绒
CN101696525A (zh) 一种丝绒织物的织造工艺
CN210309315U (zh) 一种强拉伸回复性罗马布
CN110406179B (zh) 一种可生物降解面料
CN208104659U (zh) 一种抗静电防护面料
CN107752862A (zh) 一种吸水性好的毛巾
CN209888311U (zh) 一种网眼透气的衣物面料
CN215283751U (zh) 一种抗菌羊毛针织拉绒布
CN209666489U (zh) 一种单层自然凹凸立体感的雪尼尔提花织物面料
CN219927133U (zh) 一种粗针立体呢面料
CN215943875U (zh) 高强度提花面料
CN209022525U (zh) 一种细旦导湿涤纶舒适型丝光绒经编面料
CN106592059A (zh) 一种起绒牛仔布及制作方法
CN207176184U (zh) 图样视觉稳定的簇绒大提花地毯
CN206941088U (zh) 一种提花牛仔面料
US2316254A (en) Reversible fabric
CN106319723A (zh) 双面针织面料的织造方法
CN104905448A (zh) 条纹功能面料
CN102896817A (zh) 挺爽面料
CN204780053U (zh) 一种圆点效应双层布
CN106192127A (zh) 结构合理凸点绒毛呢
CN106049125A (zh) 弹性好,色泽度高,布质轻薄凸点绒毛呢
CN106049123A (zh) 细腻、柔软且有垂感斜纹织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